閱讀屋>教材> 七年級語文上冊各單元教材分析和教學思路

七年級語文上冊各單元教材分析和教學思路

七年級語文上冊各單元教材分析和教學思路

  第一單元教材分析和教學切入點設想

  一、單元總體分析和教學思路:

  第一單元的主題是“親近文學”,目的是引導剛剛跨入初中的七年級學生感受到文學的魅力,萌生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愉悅地步入文學的殿堂。讓學生從各方面感知文學的魅力所在——它美的形式,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語言,都將感染學生,激發他們對文學的熱愛。

  《為你開啟一扇門》以優美的語言向七年級新生闡述文學的特點、功能,加深學生對文學的認識與理解,從而更好的親近文學。

  《繁星》透過展示作者不同時間、地點觀察繁星的真切感受,使學生明白細緻的觀察融合了自己的人生經歷,是文學創作成功的重要因素。

  《冰心詩四首》充分展示詩歌的特點:形式優美,情感真摯,語言簡練,想象豐富,但也提醒學生豐富的想象要有現實中的物象作載體。

  《安恩和奶牛》以一位清貧而富有愛心的北歐老太太的形象,震撼著讀者的心靈,也使學生了解如何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

  《鄭人買履》諷刺那些墨守成規,迷信而不尊重客觀現實的人;《刻舟求劍》諷刺那些辦事呆板,不懂得根據形勢發展而靈活變通的人。

  本單元主題為“親近文學”,是學生跨入中學的第一單元,意在讓學生感受、理解、親近文學,所以讀品是關鍵,教學還是較為“感性”比較合適。在進行教學時首先要注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語感,品味文學語言的精煉優美。在誦讀過程中去體會作品中人物的心境以及作者真實美好的情感,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文學作品的美,從而積極主動地去“親近文學”,熱愛語文,主動學習語文。

  二、教學切入點設想:

  《為你開啟一扇門》教學切入點設想:抓住標題中的“一扇門”為教學的切入點,重點透過以下幾個主問題設計教學板塊。

  1、讓學生初讀感知“門”在文中有什麼特殊含義?引導學生明白文中的“門”並非實指,而是作者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幫助我們瞭解並把我們帶入各種未知領域的切入點和途徑比喻成“門”,題目中的“門”是指文學之門。

  2、精讀品味作者運用什麼方法使我們瞭解文學,從而親近文學的?

  3、在作者看來開啟這扇門會有怎樣的收穫呢?你有過類似的收穫嗎?結合自身閱讀經歷與大家交流。(或者運用文中優美的語句介紹一本你曾經讀過的書,分享你的閱讀收穫。)

  《繁星》教學切入點設想:抓住作者三次看星的感受為教學切入點,按以下步驟設計教學:一讀感知,弄清作者三次看星的時間、地點、感受,概括主要內容;二讀探旨,結合作者三次看星的不同感受的語句分析說明,朗讀語句,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三讀品味文章生動的修辭之句加以賞析(如比喻、擬人、排比等);四讀延伸,模仿課文虛實結合的寫法,對碧海藍天產生聯想和想象,用“漸漸地……我彷彿看見……我彷彿聽見……我覺得……”句式寫一段話。

  《冰心詩四首》教學切入點設想:《母親》和《紙船——寄母親》這兩首誦讀品味母愛作為教學切入點,《成功的花》和《嫩綠的芽兒》這兩首誦讀品味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為切入點,教學時以“讀”為重點,可以設計“初讀感知——誦讀品味——探討朗讀——朗讀比較——拓展延伸”這樣的板塊進行教學。

  《安恩和奶牛》教學切入點設想:分析安恩這個人物形象作為這篇小說教學的切入點,可設計以下幾個教學板塊:

  1、初讀課文,一句話概括小說主要內容,弄清小說的要素。

  2、分析安恩人物形象,主問題:安恩是怎樣一個人?從哪些語句看出來?用了哪些人物描寫方法?

  3、探討小說主旨,主問題:安恩和奶牛是怎樣一種關係?

  4、討論小說設定懸念的寫法。

  《古代寓言兩則》教學切入點:朗讀理解文意,弄清寓言蘊含的道理是這兩則寓言的教學切入點,具體可以按照“簡介作家、作品及寓言這種文體——初讀感知,讀準字詞——藉助註釋,合作理解課文——重點語句賞析,理解寓意”這樣的步驟進行教學。

  第二單元教材分析與教學切入點設想

  一、單元總體分析和教學思路: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金色童年”。是第一單元教學層次的延伸與提高,第二單元引導學生認識文學作品的素材來源於豐富的日常生活,特別是童年生活,是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時光,是七年級學生還深留在腦海中的“寶貝”。作為七年級學生的學習內容,相似的年齡,類似的經歷更能激起學生的共鳴,能使學生理解作者的經歷,體會作者豐富的情感,促使學生健康愉快的成長。

  《往事依依》作者回憶與文學的情緣,抒發了作者對自然、生活、祖國的熱愛,並告誡青少年要多讀書、讀好書,充滿了人文主義關懷。名師的成長曆程告訴學生:多與優秀的文學作品為友,將受益一生。應自覺主動地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

  《幼時記趣》作者追憶了兒時觀察動物,產生聯想,展現了童年生活的天真快樂,充滿了童趣。作者童年有著對自然的好奇之心,對弱小者的同情之心,成長的道路有著樂趣與真情。

  《十三歲的際遇》作者深情地回顧自己與北大的淵源,表達了對北大的熱愛及渴望創造,渴望自由飛翔的精神,充滿了理想與希望。

  《偉人細胞》記敘了初一男生賈裡追求轟轟烈烈的.人生,實現偉人計劃的過程,向學生闡明瞭從小事做起的必要性,對於學生很有教育意義。

  二、教學切入點設想:

  《往事依依》教學切入點設想:抓住標題中的“往事”二字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概括作者童年時的幾件事情,瞭解作者童年趣味生活,說出她對文學作品的情感。主要教學板塊:

  1、初讀感知,解決字詞,概括趣事。

  2、精讀品味重點詞句,如“依依”“幾件往事對作者的成長有什麼深遠影響?”等。

  3、探索寫作思路思考作者是怎樣把這幾件事串聯起來的?

  4、拓展說演,仿照訪談節目“藝術人生”,對啃文最感興趣的一件往事,選一個角度製作節目,小組合作完成。

  《幼時記趣》教學切入點設想:抓住題眼“趣”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兒時觀察昆蟲的童趣。主要教學板塊:

  1、初讀課文,疏通字詞。

  2、概括口述三件趣事。

  3、探尋作者“物外之趣”的由來,為什麼會產生“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當時怎樣的心理?

  4、探究聯想和想象的寫作方法,以“白雲”為內容寫一段想象的文字。

  《十三歲的際遇》教學切入點設想:以“際遇”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概括說出北大與作者的幾次際遇,分析作者對北大深厚複雜的感情,感受北大對作者的深遠影響。主要教學板塊:

  1、初讀文字,整體感知。用第一人稱,按時間的順序,以“我與北大的故事”為題,講述田曉菲與北大的故事。

  2、再讀文字,區域性探究。作者透過讀北大的書和北大的人,形成了對北大的評價,試找出這些精彩的語段品讀。

  3、品味語言。對本文中你認為美的語言進行賞析點評。

  4、深度開掘。文章為什麼不以“我的學校”“我愛北大”“北大生活的回憶”為題呢?

  《偉人細胞》教學切入點設想:男生賈裡偉人夢的三次破滅和一次意外成功是教學的重點和切入點,引導學生明白:只有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才能成就一番偉大事業的道理。主要教學思路:1、第一課時,梳理情節,認識賈裡。2、第二課時,品味語言,探究主旨。

  第三單元教材分析與教學切入點設想

  一、單元總體分析和教學思路:

  斑斕多彩的民俗文化,源遠流長的民俗風情,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憧憬和追求,這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單元所選的文章,分別向我們介紹了過年、端午、中秋三大傳統節日的風俗習慣以及江浙地區農村演社戲祈福的民俗風情。讀完這些文章,我們身臨其境地感受著這些傳統節日和民間風俗的無窮樂趣,激發我們瞭解更多的民俗風情的熱情,增加對我們民族乃至世界燦爛文化、悠久歷史的熱愛。

  擺正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摒棄繁瑣的分析、提問和板書,最佳化課堂結構,還給學生閱讀時間,藉助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主動閱讀,使每一個學生有發言的機會,提高課堂學習效,受到美的薰陶,掌握閱讀小說的方法。

  二、教學切入點設想:

  《社戲》教學切入點設想:以趙莊看社戲作為教學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引出小說情節,體會“我”的樂土之樂和農家少年的淳樸善良,好客能幹。主要教學思路:

  1、第一課時,理清文章脈絡和主要情節,體會“我”的樂土之樂。

  2、第二課時,理解社戲之樂在何處,賞析優美語段,體會本文風情美和作者對童年自由生活的留念之情。

  《端午日》教學切入點設想:湘西人民端午日的風俗是教學重點和切入點。主要教學板塊:

  1、整體感知,瞭解茶峒人的端午風俗,最吸引你的是什麼?

  2、重點賞析龍舟競賽和競追鴨子的場面。

  3、學習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的寫作手法,如可以讓學生用虛實相生的手法擴寫捉鴨子的場面。

  《本命年的回想》教學切入點設想:京郊運河春節的習俗是教學切入點,引導學生理解春節習俗的文化內涵,熱愛民俗文化。主要教學板塊:

  1、整體感知,解決字詞。

  2、深入探究,理解春節習俗蘊含的文化內涵。

  3、拓展延伸:現在過年又出現哪些新的方式?向父母寫一份建議,提出一些既不失過年的含義,又符合新時代發展的過年建議等。

  《中秋詠月詩詞三首》教學切入點設想:抓住“詠月”二字,以誦讀作為這三首詩的教學切入點和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受詩歌中寄寓的情感。主要教學思路:

  1、第一課時,有感情地朗誦《水調歌頭》,並能背誦,感受作者在詩歌中寄寓的情感。

  2、第二課時,學習欣賞詠月詩《十五夜望月》和《我的思念是圓的》,體會詩的意境。這兩課時的教學可以按照“情景匯入——作者簡介——誦讀探究——擴充套件編故事”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

【七年級語文上冊各單元教材分析和教學思路】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