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師>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集合14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1

  這次我又重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品嚐出它些許的味道,如此香醇。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其中有一條提到“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大綱寬的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的能手,藝術家和詩人”。這個目標對於我們普通一線教師來說似乎有些高不可攀,我認為如果在教學、教育上能更進一步,雖然這進步可能很小,但也是你成功的開始。此條建議要求我們老師不斷地學習、積累,豐富自己的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在我國的教育領域中,很長一段時間就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要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得有一桶水。而現在又有一種新的說法:要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得是一股源源不斷的清泉。這些說法無不說明教師學習的重要性。如果教師不學習,吃老本,那隻會是一潭死水,那它一定會被蒸發掉,一定會變色、變味,直至變質。因此說教師的學習、讀書,對他所從事的特殊職業來說有多麼重要。

  一位善於學習的教師越是能夠自如地掌握教材,那她所講述的東西就越是鮮活,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思維活躍,情緒飽滿,教師精力充沛、心情舒暢。對學生也好,對自己也好,提高40分鐘的效率是在新課程時代下為學生減負,爭取更大發展空間的一條捷徑,是我們教師永遠不放棄的追求。

  大家知道,任何一種動植物,要生存下去,都必須靠自身機體不斷吸取外界的營養而生存。同樣,作為從事教育事業的一名教師,要想永不落伍,時刻充滿朝氣,充滿活力,做一名適應於時代發展需要的教師,只有永不間斷的學習。正如別人所說:“一個月,一本書,讓閱讀成為我們行走的方式;一輩子,一節課,讓課堂成為展示你我生命價值的舞臺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2

  看到這本書的名字,自然地想到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同樣是給教師的建議,會有什麼不一樣嗎?帶著好奇的心情,我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

  這是一本好讀的書,內容淺顯,所提建議好懂、易用。沒有枯燥的說教,沒有高深的理論,就如一位長者,在和你促膝而談,勸誡、建議、指導,那麼貼心,那麼熱情,讓你在讀的時候不由地點頭稱是。是的,作者安奈特·L·布魯肖就是一位長者,一位良師,一位充滿愛心和智慧的前輩。

  這些建議,對於老教師來說,都耳熟能詳。大多數聽過,有的建議還是我們正在做的,但更多的建議是我們知道,卻沒能做到或沒能做好的。讀著這些建議,我深感慚愧,一筆一筆地劃出,一句一句地記錄,心中湧起一個又一個決定:開學後,我就要這樣去實行。

  第三十條指出:“要因材施教”。讀到這條我有點好笑,這可是我們的教育鼻祖孔子提出的觀點,卻在外國人的書裡讀到,他這不是偷我們中國人的教育理念嗎?可是讀到底,我卻感覺羞愧極了。是的,是我們老祖宗的觀點,可是面對班級具有參差不齊水平的學生,我做到多大程度的因材施教?我們工作是太忙,一個班級七十幾個人,每天批作業、備課、應付各種臨時任務佔去了全部時間,幾乎沒有時間用來單獨和學生交流。但是,沉下心想一想,這樣的勞動完全是事倍功半。用同樣的方法教不同水平的學生,好的學生覺得太淺,失去學習興趣,差的學生聽不懂,也失去學習興趣,我們辛辛苦苦地教,結果只有一部分學生在學,這樣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所有的老師都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而不是他們‘應有的水平’來展開教學的工作,所有學生的學習成績會突飛猛進!”因材施教,才可以事半功倍。

  “要明白教學工作的艱難”。讀到這一條我有點樂,原來對老師的偏見在美國也有,許多人認為教師的工作太輕鬆了,一天只需工作幾小時,雙休日休息,一年有好幾個節日,還能享受長長的假期,何等的輕鬆愜意!只有做了教師,並且做一個認真負責的教師,才知道,教學工作是多麼的艱難、辛苦。我們這些“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做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付出的心血是別人看不到的,承受的壓力也是別人看不到的。一邊讀著這條建議,我一邊在心裡想到蘇霍姆林斯基、雷夫·艾斯奎斯,以及中國的斯霞、於漪、竇桂梅、李鎮西、朱永新等等教育精英,他們對教育的熱忱,付出的心血真的是別人難以想像的。而我,一個只把教書當作職業的老師,所做的是遠遠不夠的。我想,既然選擇了教育這一事業,也許不能像那些教育先鋒那樣把整個生命撲在教學上,至少我可以更盡心盡力一些。生活中可以更少一點娛樂,更多一點探究,這樣我的學生會有更多的收益,我的人生也會更厚重一些,生命更寬廣一些。

  這本書中許多建議是我從前沒有聽說過,讀來讓人耳目一新的。“經常課間休息”,聽起來多奇怪,下課就是課間休息吧,怎麼個經常法?讀了才知道,是讓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每上一段時間就讓學生休息一下,時間很短,只有四十幾秒,效果卻是顯著的。這是人性化的課堂環節,因為人的耐力都有限度,一節課四十分鐘,老師要求學生坐著別亂動,全神貫注地聽講,積極地動腦,不能分神,不能做與學習無關的事,這真的很難。上課時,孩子們不是屁股動一動,就是手裡拿著筆轉一轉,或者趴到桌子下撿拾東西。這些都是上課時間長坐不住的表現,與其讓他們一個一個地動個不停,不如全體同學每隔一段時間休息一下,就像那位老師那樣,在45秒的時間裡,站起來,伸伸懶腰,說說話,老師喊“停”,必須馬上停下來,坐好,安靜。接下來的上課效果可想而知。小細節,體現的是大智慧。

  “給學生比實際情況稍高一點的評價”。賞識教育一再被提倡,老師們在教學中也正逐漸使用。但是我們只知道賞識是要看到學生的優點,多表揚優點,卻從沒想過,評價時,可以稍微“誇張”一些。是的,孩子們不能客觀地認識自己,我們的“稍高評價”就是告訴他們:“你可以做到這樣的程度”,孩子們自然會向那個程度努力,大部分恰恰因為這種“稍高一點的評價”而進步了。“在對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人們才勇於嘗試。”讓孩子們都做一個勇敢的探索者吧!

  這本書在提出建議的過程中,更有許多切實可行的具體辦法,讓我們的教學有法有依,有章可循。“允許和鼓勵學生互相幫助,一起學習”,也就是我們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法。這樣的建議不稀奇,但是如何合作探究,怎樣的方法最有效,卻是要我們自己去研究的。這裡,布魯肖提出的許多方法都非常實用,如“根據不同的性格特點和能力水平,把學生分組”;“事前將所有的活動都安排得一絲不苟”等等,為我們在教學實踐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指明瞭方向。在提出要“設立目標”時,布魯肖告訴我們“寫在紙上的目標要比那些儲存在腦袋裡的願望更容易變成現實。”這對於我這樣常常設立目標卻不當回事的人來說,就是良方啊。把目標寫下來,再張貼起來,每天向自己的目標前進一步,總有一天,我們都會達到自己的目的地。

  “答錯題的學生也需要尊嚴”“學會心理‘戰術’”“點燃學生心中的火花”“不求完美,只求進步”“切忌冷嘲熱諷”……一條一條地讀下去,不得不承認這是一本無論對老教師還是對新教師都十分實用的書。它就如警鐘一樣,在我麻木的神經上敲擊,幫我撥正偏離的軌道,再一次讓我這個老教師清醒地認識,怎樣就做一個有良知的教師,做一個優秀的教師。幫我重新整理,放空自己,放開成見,在教育的路上再出發。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3

  按學校的要求,本學期我精讀了《給教師的建議》,對其中的前三十三條進行了精讀。

  不愧是一部教育學的經典,字裡行間流露的教育智慧,一個個生動的教育案例中滲透著對教師內心世界的深度剖析,每讀完一個章節,都感覺經歷一場精神的洗禮。

  這本書一開始,便反覆教導我們“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這讓我瞭解到,每個孩子都是獨立不同的個體,在學校裡,切忌“一刀切”,對孩子要個別對待。 這一觀點貫徹整本書,是一切教育教學的基調。

  對這一點,我深有感觸。本學期開學伊始,為了增加孩子們的文化底蘊,我制訂了一份誦讀計劃,本想這個學期,讓所有孩子熟練背誦掌握二十四首古詩、三十首晨誦詩、一百句增廣賢文的。對於古詩和晨誦詩,多數孩子背誦很順利,在課堂上,隨時講完隨時就掌握了,可是關於賢文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可能是因為孩子第一次接觸古文句式,在講解意思時興致勃勃,聽得很認真,可真正背誦起來,遠遠沒有晨誦詩容易,有的孩子反覆背誦,痛苦不堪。開始時,我很著急,逼著孩子被,覺得不肯用心,不努力...就這樣,本來是一件老師學生都受益的事,本該是高高興興地積累,積極地接受的事,卻因為這樣的逼迫,變得緊張和不安起來。

  當我讀了,這本書中的第一個建議:“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中一段話:“學習上的成就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種相對的東西,對一個學生來說,五分是成就的標誌,而對另一個學生來說,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我們要善於確定:每個學生此刻能做到什麼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和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這是教育的技巧。”

  我把這句話,抄錄在自己的學習筆記上,反覆讀著,漸漸感覺到自己的果斷。對一部分孩子來說,能背誦晨誦和古詩就是了不起的成就,至於賢文,他能跟著享受賢文故事中的樂趣,能流讀下來,在別人說起這句賢文時,他能夠會心一笑,這就是了不起的成就了。而對於那些記憶力好,願意背誦的孩子來說,可以作為一項挑戰,在背誦中獲得成就感。於是,在本學期後半部分,我改變了觀點,只是大力表揚背誦好的,至於背不下來的,能讀就行,這樣的規定,讓部分孩子如釋重負,我的心裡也輕鬆了許多。

  沒有抽象的學生,這是前輩的經驗之談。若運用到教學中,課堂任務能夠分層次地佈置與驗收,相信孩子們會受益更多。只是孩子較多的現狀,使這一措施操作起來稍有難度。

  在這本書中,我印象最深的還有第六條建議“談談對後進生的工作”。

  素和姆林斯基始終主張,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呵護孩子的心靈

  所謂的後進生,只是在行為習慣和知識掌握方面稍微欠缺的孩子,而對於他們的額轉化,則是我多年來頭疼的問題。如何能讓孩子們在健康成長的同時學到更多的知識與技能?素和姆林斯基以自己三十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首先要賞識每一個學生,讓他們在自信與關愛中成長。

  渴望被別人信任和重視,是每個人來自內心的需要。哪怕是再理智的人在聽到讚美和賞識時都會喜上眉梢,心裡會為之一動。而對於孩子來說,這種渴望更加強烈,希望得到他人的羨慕、好感與讚揚,渴望得到老師和其它成人的尊重與賞識。

  關於這一點,我曾嘗試著運用這個教育規律,成功轉化過幾個所謂的後進生,可是這些孩子往往會出現反覆,這段時間表現很好,可是不能堅持,這就是對我耐心和毅力的挑戰,始終相信孩子的本質是好的,再美的璞玉在雕刻的過程中也是要經歷刀刻的苦楚的,因此,當看到費盡苦心有所進步的孩子,又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調皮和刁蠻時,我也學會了冷靜,你再調皮,你還是有可可以讓我抓住的小優點,你記憶力好,就讓你檢查別人背誦,當這位孩子覺得自己被重視,被需要時,他的心思,也許會慢慢轉變。

  蘇霍姆林斯基的這本書,讓我困惑許久的問題在這裡找到答案,提醒我正在做的是一項高尚的工作,不斷的結合理論加以實踐,不把工作當成一種負擔,用心去愛每一個孩子,去教每一個孩子,讓他們充分感覺到 的愛心、耐心和關懷。我相信教師鼓勵的眼神會使每一個對書本、對自己失望的孩子重拾信心,重燃渴望學習的火焰。畢竟每個孩子最初都是想學、好學的,只是因為方方面面的原因使他們對學習產生了恐懼,這個時候老師就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耐心的去引導,千萬不能對他們有任何表示厭棄的態度,這樣無疑是給他們幼小的心靈再一次沉重的傷害!

  這讓我想起一個寓言故事,能夠爬到金字塔頂的只有兩種動物,一種是鷹而另一種卻出乎意料的是蝸牛。看來只要堅持努力,沒有不成功的事情,看來“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說得也不為過,如果老師能吸引學生不斷堅持,萬事就能成功。

  我想:《給教師的建議》這樣的經典教育書籍大概是讀一輩子也讀不夠的。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4

  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建議中不止一次地論述過“手”對於一個人思維的促進關係,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後感(朱育文)。在第28條建議中,蘇霍姆林斯基即給我們指出:兒童的智慧是在手指尖上的。在第40條“動手和智慧”中,蘇霍姆林斯基進一步闡述了他關於勞動促進智育的觀點。

  在這一條建議裡,他又一次提出了要讓孩子多從事一些動手的勞動,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當然,他在這裡的動手可不是一般的、隨便的勞動,就像體力勞動不能代替體育鍛煉一樣,那些不需要任何技巧與動腦的動手勞動,對思維的促進是沒有什麼幫助的“他們的雙手只不過是一種發出體力勞動能量的器官,而遠非一種創造的工具” 針對許多老師(包括家長)總擔心孩子從事勞動而耽誤了寶貴學習時間的情況,他說:雙手無所事事,像不假思索地隨便找點體力負擔給學生讓他有事可幹一樣,這兩種做法對於少年的智力發展是同樣有害的。他說,在人的大腦裡,有一些特殊的、最積極的、最富創造性的區域,依靠把抽象思維跟雙手的精細的、靈巧的動作結合起來,就能激發這些區域積極活躍起來。如果沒有這種結合,那麼大離的這些區域就處理沉睡狀態。在間年和少年時期,如果沒有把這些區域的活力激發起來,那麼它們就永遠不會覺醒了。為此,他主張從一年級開始,就要求學生的雙手能做出準確的、有成效的動作。手能教給思維以精確性、工整性和明確性。透過孩子們動手,使他們瞭解了各種事物之間的關係,鍛鍊了他們的思維,發展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和推測能力。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5

  近日,再度捧起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重溫經典,又一次和大師對話,接受來自靈魂的滌盪,幾多感慨,頗有體會,先書寫下來,不為成文,只為記錄。

  84年教育科學版的《給教師的建議》第一條,《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語言質樸。讀後,掩卷反思。樸素的語言如黃鐘大呂,撼人心魄。

  為什麼有落伍的學生?是因為“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度的緣故”。

  作為教師,“不要向兒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於,要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

  讓孩子們“在學習中取得成就”,因為成就感是點燃“想成為一個好人”火花的蹊徑。

  教師要“始終只能指望他們在一節課上有所進步,哪怕進步一點點也好”。

  話語平實,卻句句珠璣。大師在說什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由此,聯絡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一個問題,一個大問題,迸發出來。

  教育是什麼?教師應該怎樣對待學生?

  曾幾何時,一說到上述問題,顯得都特別抽象、特別呆板,抽象到如同高深的理論,呆板到如同教科書上的印刷體。曾幾何時,我們的教師一直踐行,教育就是“教書”,學生就是生產“分數”的機器。曾幾何時,也有不少教師“杞人憂天”,不斷反思今天的教育,但淺嘗輒止,並不能給出真正的答案。

  大師就是大師,非常有遠見。“學生是具體的,教育並不抽象。”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大師的教誨值得我們時刻銘記,作為教育人心中有學生,眼中更應有學生,因為孩子們是鮮活的、具體的。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6

  在這個學期中,我認真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100條建議》這本著作。讀完以後覺得這真是一本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要用心去品讀的好書。書中的建議和勸告看似淺顯,實際上是蘇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 ,涉及教師經常遇到的棘手問題。書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體會,把枯燥的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觀點闡述得生動、明白,讀後令人倍感親切、深受啟發。而書中的每一條建議都有益於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它可以作為一面如何做人的鏡子,給人以啟迪,值得我們一遍又一遍地閱讀、品味、反思。

  在這本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關於如何轉化“後進生”問題的深入剖析。眾所周知,“後進生”,一般是指那些學習差、紀律差、行為習慣差的學生。所以在教學中,對後進生的教學工作無非是教學中最難又最重要的一塊,就好比蘇霍姆林斯基所描述的“最難啃的硬骨頭”。這部分學生理解和記住教材所花的時間,比大多數的普通學生多2、3倍;頭一天學過的東西,第二天就忘但,而且這樣的孩子識字量幾乎為零,根本不能正常閱讀,因此學習上就會越落越遠。

  說起後進生,我真的是深有感觸。今年我接任了新一年級的班主任,班級中就有四、五名同學像書中所寫的這樣,不但所學的知識不能掌握,就連最常用的漢字都不認識幾個。而且這幾個孩子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不愛與同學交流,比較自閉,性格十分內向。在與家長溝通後,發現他們從小就是在老人身邊長大,由於老人沒有什麼文化,又不經常接觸外人,孩子們每天就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久而久之,養成了內向的性格。於是我開始耐心地去引導他們,想與他們多多溝通,可是每次交流都是我一個人在唱雙簧,這幾個孩子根本不會與人正常交流。後來我又想辦法,讓班級裡優秀的同學利用課下時間來輔導他們,幫助他們多讀,多記,但到最後,還是一點用沒有。前一節課教他們識的幾個字,轉眼間下節課就又不認識了,所以就更不用提正確地書寫這些字了。所以在學習上,真是十分吃力,甚至有時自己都認為,在他們的身上是不會見到光明瞭,為此我真是十分苦惱,究竟如何才能充分調動這部分孩子學習的興趣,使他們能愉快地進行學習,正常地與人交流呢?

  帶著疑問,我又繼續品讀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本書中所有關於改變後進生的部分,讀著讀著,自己便被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了。書中的每一條建議彷彿都是為自己量身定做的一般,讓我如飢似渴,深受啟發。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他用畢生的精力在研究學生,研究教育教學工作。在他的眼裡,這世界上沒有永遠的後進生,每位學生都有他獨特的地方,都有他可塑造的一面。所以他對後進生從來不放棄,而是竭盡全力、想方設法地研究學生特點,進而尋找到幫助學生的方法,最終讓他們“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讀到這裡,我突然想到班裡的一個孩子,在語文課上,所有要學習的知識他幾乎是聽不懂的,但是在一次數學課上,他出奇地回答上了一道計算題,當時我心裡也為之一震,這個孩子雖然在語文學習上比較吃力,但在數學方面還是有一定發展的,於是便大大地表揚了他,自那以後,每節數學課上總少不了他高舉的小手,當然也會聽到他準確的回答。現在回想起來,就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要想方設法尋找到孩子們獨特的地方,因為每個孩子都有可塑造的一面。我們的驚奇、讚歎可以治療大腦兩半球神經細胞的萎縮、惰性和虛弱,正像用體育鍛煉可以治療肌肉的萎縮一樣。小學生伴隨的智力、個性、思維、認知、知識結構、價值觀等表現出幼稚、多變的特點。當他們面前出現某種使他驚奇和讚歎的東西時,他們的頭腦裡好像有某種強有力的刺激在發生作用,喚醒著大腦,迫使它加強工作。所以我們就要從他們的心裡觸發到他們真正的靈魂。

  在如今的應試教育下,我們許多老師失去了等待後進生轉變的耐心,再加上平時忽視了閱讀的重要性,教育理論和教育方法掌握的寥寥無幾,研究學生更無從談起。這樣又怎能幫助後進生提高呢?作為一名教師要用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的重要性。 其實後進生同優秀生一樣他們都是祖國的希望。對於那些尚未開放的花朵,我們就應該傾注更多的耐心,傾注更多的溫暖,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們,百花齊放才能迎來滿園的春色!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猶如黑暗裡的光明,給我們指明瞭方向:如何切實提高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如何讓每位孩子聰明健康的成長。更開闊了我們的眼界,我們將為提高自己的水平、轉變自己的態度而努力!教育工作是任重而道遠的,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把這些理論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克服自己以前思想上的不合理觀念,堅持在上課時積極運用這些知識,充實和豐富自我,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工作,呵護與珍愛孩子幸福的童年。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7

  瞭解到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起先是時常看到一些文章引用他的觀點。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感覺理論知識匱乏,需要再充實一下“精神食糧”。

  20xx 年,一次到重慶聽課,無意間看到會場外面有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當時出於許久的崇拜,我迫不及待地買回了家。

  記得在讀第一章“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時,倍覺晦澀,每一段文字彷彿都需要擁有厚實理論基礎的人才能參透箇中深意。就這樣,求之不得購買的書被擱置在書架上。

  20xx 年,我在學校科研處任副主任,因為學校的市級規劃課題“深化小學生志趣教育研究”面臨結題,學校安排我撰寫實驗研究報告。這時,我又想到了《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打算從中尋找關於“志趣”方面的理論。一章一章地讀,肯定讀不下去,我就採取目錄檢索的方式,找到了21 章“興趣的秘密何在”,但裡面只對 “興趣”做了詳盡的描述,對寫研究報告沒多大用處。這一次成功地閱讀了一章後,它再次被束之高閣。

  20xx 年,我調任教導處主任。20xx 年,學校正式加入朱永新教授發起的“新教育實驗”,實驗以“教師專業發展為基點”,提倡“專業閱讀、專業寫作、專業發展共同體”的“三專模式”。學校組織了“相約星期二的讀書會”,共讀的第一本書就是《給教師的建議》。

  這一次,再也沒有逃脫的理由,我開始每天一頁或者兩頁逼迫自己去看。於是,這樣的一些字眼開始在我的頭腦裡盤旋:第二套大綱、智力背景、思維課、思維訓練、讓知識活起來、閱讀自動化等等。

  老師們多以書中觀點加經驗感悟進行交流,這樣堅持了一個學期,發現意義不大。後來,學校決定改變這樣的方式,組織全校的讀書會,由發展處冉澤明主任主持。冉主任向我們介紹了新教育網路師範學院的經驗:新教育研究中心魏智淵老師主持網路學院,非常重視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建設;學員必須提交當年三千字的閱讀史方能加入,課程設定包括啃讀經典書籍和文字解讀,學員如果不按時提交預習作業就會被自動除名。

  於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學迴圈”也進入我們的耳膜。這是新教育研究中心的幹國祥老師經過數次研讀,總結的蘇式教學理論的精髓,即“生命在勞動/ 學習過程中克服困難、獲取成功,進而獲得高度的自我感受(自信自尊)、責任感與意志力以及渴望再度透過學習,透過克服勞動/ 學習中的困難而獲得幸福的動機”。簡言之,生命是不斷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迴圈反覆的過程。

  這次還是沒有讀完《給教師的建議》,但就是在這樣濃烈的學習氛圍中,我又瞭解了其中很多觀點。

  20xx 年,我參加了長壽區讀書會,共讀的書目發生了變化,《給教師的建議》被放到了一邊。

  這幾年,我先後讀了《構築理想課堂》《窗邊的小豆豆》《靜悄悄的革命》《第56 號教室的奇蹟》《帕夫雷什中學》《學校是一段旅程》《教學勇氣》《童話人格》《教育的目的》《構築合宜的大腦》等等。這些書比起《給教師的建議》,淺顯了許多,而且方便嫁接。比如我把《靜悄悄的革命》裡面關於“教研”的觀點用於我校“教研文化”的建設,把“潤澤的教室”的觀點用於我的課堂教學。這些書籍裡面最難讀的《教學勇氣》我也能耐著性子讀完,從中深刻地理解到課堂上“聚焦偉大事物”和“發掘知識的魅力”的含義。

  為什麼幾年後能沉下心來閱讀?原來,《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的初始閱讀給了我一些營養元素,在我不知曉的情況下已經根植於我的大腦。

  20xx 年開始, 因為年齡的關係,我在週末養成了早的習慣 。隨手拿起《給教師的建議》,可能是經過這幾年共讀生活的磨練,這時讀起來感覺好理解多了。僅靠週末時間,這本書就被我重新閱讀了一遍,彷彿是久別的戀人,每週末就陶醉在這美好的相遇裡。

  20xx 年的寒假, 終於讀完了這本書。我在裡面找尋到很多困惑問題的答案,也能與自己的教學管理和班級教學建立起聯絡。

  比如,我發現學生雖然到了高年級,表述能力和思維能力卻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於是,我在書裡尋找答案,結合第62 章“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裡”的建議,提出了20xx 學年度的教研主題“讓思考在教室裡迴盪”。並摘取書上的建議,在20xx 年的開學會上做了培訓。

  諸如“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修養乃是教師勞動修養的一面鏡子”“駕馭學生思維的藝術,絕不在於事先把自己的每一條思路都規定好,並且只講事先準備了的東西,而在於根據具體情況來講當時需要的”“你要儘量使你的學生看到、感覺到、觸控到他們不懂的東西,使他們面前出現疑問。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事情就成功了一半”等富有啟發的觀點成為我思考課堂的利器。

  發現學生課堂上缺少精彩的生成,我從書中獲得答案,“用驚奇、讚歎可以治療大腦兩半球神經細胞的萎縮、惰性和虛弱,正像用體育鍛煉可以治療肌肉的萎縮一樣”,提出了“讓驚奇、讚歎迴歸課堂”,這些理念讓老師們的課堂在“思”的層面上有了可喜的變化。

  學校一直提出要開發校本課程,但是一直不得要領,書的最後一章“系統化是思維之母”,讓我茅塞頓開,“系統化也是課程之母呀!”

  就這樣,透過“專業閱讀,站在大師的肩膀上攀升;透過專業發展共同體,站在集體的肩膀上飛翔;希望透過這次專業寫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前行!”(見《新教育之夢》)

  整整八年,我才走近了這本書。什麼時候,我才能走進這本書,歲月會給我見證!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8

  1、教師要熱愛學生。

  熱愛學生大家都知道,也都會。但是長久地愛每一位學生,愛好學生,更愛“壞學生”,天天如此,恐怕不是每個老師都能做到。怎麼辦?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教師要理解信任每一個孩子,理解他們的需要、想法,同時讓孩子理解自己。師生互相理解,互相信任,我相信有了這樣融洽和諧的師生關係,學生定愛老師,老師讓熱愛學生變成事實。

  2、教師要相信學生。

  首先要讓學生自己相信自己。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自己,任何事情都會戰必勝,攻必克。其次,教師要相信每一個學生是一個完整的獨特的個體,適時的放手,讓孩子大膽的去嘗試、探索、創造,允許學生出錯、失敗,在不斷的鼓勵、引導中過程中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讓他們獲得成就感。

  3、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分數論”“一分定差別”已不是新鮮事,受此影響,很多人忽視了孩子的個性發展。他認為,學生是具體的,沒有抽象的學生。學生的稟賦、才能、愛好和特長是各不相同的,要讓他們充分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他認為“教學和教育的藝術和技術就在於解開每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現代社會需要多樣性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如果每位老師都能理解的如此通透,我相信教育的春天已經來臨。

  4、關注學生的素養。

  “素養”一詞是這幾年我們教育中的流行詞,學科素養、科學文化素養、道德素養、創新精神和時間能力。各種素養中具有統率作用的當屬精神生活。培養學生的精神素養,教師首先要有高尚的精神生活。一個品德高尚的老師就是一本行走的生動的道德素養活教材,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精神世界,促使學生和諧全面發展,將來也能過上幸福文明的生活。為學生的終生髮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初讀這本《給教師的建議》,我受益匪淺。在教師路上行走的日子裡,我將用心細細品味,不斷學習,不斷成長,遇見更美的自己。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9

  讀了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使我獲益良多,不但幫我解決了很多教學上的疑難,更讓我的目光看得更遠、更深。

  霍姆林斯基的這段話:“你要儘量使你的學生看到、感覺到、觸控到他們不懂的東西,使他們面前出現疑問。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事情就成功了一半。但要做到這一點並不那麼簡單。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知道:哪些東西要講,而哪些東西則留著不要講完。沒有講完的東西,就好比是給學生的思維埋下一段“引火線”。在這裡,沒有任何適用於一切場合的現成方案。一切都取決於具體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現有的實際知識。同樣的教材,在這個班裡在這一點上不要講完,而在另一個班裡,卻要在另一點上有所保留。”

  對照我的課堂,我總是千方百計的多教,把教學內容安排得滿滿的,惟恐漏掉了什麼重要的東西。然而這種“多多益善”的做法現在想來是阻礙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不利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誠然,幫助學生解惑無疑是課堂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教師不可迴避的天職。教學應該幫助學生解疑,並讓學生學到解疑的方法,品嚐到疑問被解的快樂。但是我們教師不能一味地以解疑為目的,為問題的解決而滿足。

  疑問是思考的源泉和動力,吸引學生不斷地去探索研究,獲取新知。當學生頭腦中不在有疑問的時候,思維也就慢慢停止了。成功的課堂,不是把學生頭腦中的所有疑問都解決,而是或多或少地給學生留有這樣那樣的疑問,讓學生帶著疑問走進課堂,在帶著新的疑問走出課堂。我想:這樣的教學就使課堂延伸到了課外,學習效果也會大大提高,學生在解疑的過程中將獲得更大的發展和進步。

  讀著《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感覺自己正穿越了歲月的隧道,脫離了時空的限制,聆聽著大師的諄諄教誨,或感悟、或驚訝,或……更多的則是一股躍躍欲試的激情,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學生。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10

  暑假裡我讀了《給幼兒教師的建議》一書,覺得本書對我們幼兒教師非常適宜,特別是對於我們今後的工作幫助很大,在書中第三章中講到教師要聽孩子的話,教師要抓住生活中的隨機教育,我覺得講得很有道理,下面的一個例子也是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 。

  我們的午睡室邊上有幾棵含笑樹,午睡起床後總有幾個小朋友在那裡看看玩玩,在每次午睡起床後總有兩三個、三四個一堆圍著在那裡,當我走過去一看,他們手上都沾滿了泥,本來想大聲批評他們,但是我壓住了火氣想看看它們到底在觀察和什麼,於是我問:“你們在幹什麼”?這時他們異口同聲地說:“我們在看泥土裡有什麼”?接著我繼續問他們:“那你們看見泥土裡有什麼?”“有小螞蟻”,“還有小螺絲”,“還有蚯蚓”,“還有西瓜蟲”,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說開了。我說:“小朋友你們觀察的真仔細,那你們再觀察一下,等一會記得要把小手洗乾淨呀!”在吃完午點後我組織幼兒進行了討論,說說土壤有什麼作用,土壤裡還有些什麼?小朋友興趣非常濃,你一言我一句的討論得很積極。

  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到處都有教育的機會。有時我們之所以會錯過日常活動中這些大好的教育時機,是因為我們往往比較重視對幼兒進行有計劃的系統教育,而忽視偶然事件中的隨機教育。如果我們教師的頭腦裡樹立起了隨機教育的觀念,善於捕捉隨機教育的機會,善於利用,那麼教育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因此,我們要善於發現孩子感興趣的事物、遊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它們轉化為我們教育活動中的活教材,把握時機,積極引導,使幼兒在順其自然中掌握新知識,真正做到“有效有學”。如上面看似一個小小的觀察,卻滿足了孩子的部分好奇心,在孩子自己感興趣,想探究問題時,作為老師,隨時解答孩子們碰到的問題,有助於發展孩子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最主要的是沒有打擊孩子的積極性,使孩子樂於提問,敢於提問。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11

  暑假期間我閱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受益匪淺。

  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讀書是節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餘,我也豁然開朗。我們不應該總是抱怨時間太少、事情太多。而應該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時間來豐富自己的知識。書中所舉的那個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在於他用了終生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儲備,持之以恆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我們只有主動地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展。

  其次,“談談對後進生的工作”這條建議也對我幫助很大。對後進生我一直認為這是屬於智力問題,是先天因素造成的。無論是誰,無論用什麼方法教育都是無濟於事的。但讀了這本書後,我的觀念轉變了,從心底裡認可了“後進生是可以轉變的”這個道理,只是認為操作起來還是會相當困難。書中的那個“費加”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他和我常認定的笨學生非常相似,我平時對這樣的學生往往採用補課的方式,使他們掌握該掌握的知識,傍晚留下來反覆地給他講解、背誦直到她“懂了、會背”為止。而蘇霍姆林斯基卻不這樣做,他給她編了一本特別的習題集——《給思想不集中的兒童的習題集》,給她蒐集了一套供她閱讀的書籍,都是關於智力訓練的。蘇霍姆林斯基也從來沒有給她補過課。後來,費加的學業成績趕上來了,併成了一名高度熟練的機床調整技師。蘇霍姆林斯基這樣的教育為她今後的一生打下了紮實的基礎。我也從中得到啟發,對費加這樣的孩子,我們要注重訓煉他們的思維,發展智力,為他們今後的不斷學習提供動力。

  另外,這本書對我觸動最大的是它字裡行間洋溢位來的對學生的那種人性化的尊重與熱愛。一切的教育方法都是基於對孩子成長的學習需要而引發的,在那裡教育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雖然有國別的限制,但我仍深深的感受到教育者對孩子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那種神聖的尊重。

  書中還特別重視德育教育,重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重視對學生足夠的尊重,是真正以人為本的教育。在大師眼裡,德育教育絕對不是空洞的說教和口號式的響亮文字,而是生活中的細節,是一個微笑的眼神,一句親切的話語……“應當教會兒童去愛,而不是教他們去談論愛,應當教會兒童體驗和珍藏自己的感情,而不是教他們尋找詞句去訴說並不存在的感情……”反思自己的教育,是不是缺了些什麼?

  在閱讀過程中,我從蘇霍姆林斯基清新的筆調中讀到了很多的東西,他沒有空洞的理論訓導,而是以提“建議”的形式,將他對教育的認識和體驗與你娓娓道來。他不喜歡大而空的說教,而是深入你的內心,聯絡教育生活的實際,用了很多生動的事例和實際體會,把枯燥的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觀點闡述得生動、給我們提出許多飽含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的建議。整本書讀來令人倍感親切、深受啟發。那些關於教育的真知灼見,值得我們一遍又一遍地閱讀、品味。

  蘇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向我們闡述了教育的真諦,雖然他來自於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這一代來說,仍有著重要的意義。教育的問題是共性的,它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或消失。書中的許多經驗都值得我學習和反思,這些都將成為我一生享用不盡的財富!

  關於什麼是從事教師工作的才能,我是這麼想的,才能不外乎知識和能力,例如各學科的知識,處理事情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面對問題的能力等。那麼這些也是我在教學中所要面對的東西,需要摸索著去鍛鍊自己的能力,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一些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提高,正式由於他們持之以恆的讀書,不斷的補充他們知識的大海。如果一個教師在他剛參加工作的頭幾年裡所具備的知識,與他要教給學生最低限度知識的比例為10:1,那麼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齡的時候,這個比例就變成為10:1、30:1、50:1。”這也使我看到了自身的差距,明白教育工作不能心急吃熱豆腐,一名合格的教師都是經過不懈的努力和透過不斷的教學,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而成長起來的。這也使我更加堅定了在奔向合格教育工作者道路上走下去的決心。

  原本以為教師這個職業是個很簡單的職業,等到自己親身經歷了,才知道其中的苦也累,但也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面對著一張張天真的笑臉,學生的聲聲問好,我也為之動容。每個孩子的一生只有一次,同樣他所受教育的機會也只有一次,我希望我帶給自己的學生是燦爛的明天。雖然未來從教之路會充滿艱辛與坎坷,但我會用愛心去呵護每一個孩子的成長,用知識去教育學生,這也是我的目標。好書猶如一泓清泉,不僅清澈明淨,可當鏡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洌,沁人心脾。書中給教師提出了一百條建議,每一條建議談到相關的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教育教學中的例項,娓娓道來,真讓我感觸頗深,啟發非淺。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12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一座照亮學校巍峨的“教育豐碑”,永遠屹立在世界各國教師的心中。工作室選擇共讀的第一本書就是《給老師的建議》,為此我備感驚喜和幸運。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鉅著以其經典性、全面性、現實性、尖銳性、實用性、深刻性構成了這座“教育豐碑”,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成為當之無愧的“教育百科全書”,成為全人類共同的寶貴的教育財富。例如,關於教育的作用,他說:“教育才能的基礎,是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個兒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藥的兒童、少年和男女青年。要知道,我們面前的這個人才剛剛開始生活在世界上,我們可以使這個幼小的人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善良的、人性的東西不受壓制、傷害和扼殺。因此,每個決心獻身於教育的人,應容忍兒童的弱點。如果對這些弱點仔細地觀察和思索,用腦子、用心靈去認識它們,就會發現這些弱點是無關重要的,不應對它們生氣、憤怒和加以懲罰。”關於愛國主義教育,他說:“熱愛祖國,這是一種最純潔、最敏銳、最高尚、最強烈、最溫柔、最無情、最溫存、最嚴酷的感情。一個真正熱愛祖國的人,在各方面都是一個真正的人……”他對孩子們的認識,已成為經典性的認識,他說:“在思想、對周圍世界的理解以及在智慧、意志和性格的個性特點方面,沒有完全相同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只有在瞭解了這個‘世界’,瞭解了它的全部奧秘以後,培養個性、形成人的精神風貌才會成為可能。”他強調:“能激發出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要最大限度地發展每個學生的天賦”、“教育必須保護孩子們的歡樂和幸福”、“應當使年輕一代生活得艱苦一些”、“教育者應當成為真正的大寫的人”、“教育日記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教師要善於總結和勤於學習教育理論”、“應引導孩子們進行積極活動”、“分數不是唯一的標準”、“教育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形式主義給教育工作帶來極大的危害”、“不要為青少年樹立某種神話了的偶像”、“無需向少年繁瑣絮叨地闡述十分了然的東西”、“教育不存在小事”等,這些振聾發聵的觀點都是蘇霍姆林斯基幾十年前思考解答的教育問題,也是我們今天正在孜孜以求的教育問題。

  作為一名教師,我從來沒有設想過世界上竟有這樣的語言教學——在河岸邊,在田野裡,在夜間的篝火旁,在燦爛的星空下,在淅瀝的秋雨中,在大雪紛飛的冬夜,老師教給孩子們怎樣用恰當的詞彙說出他們的觀察和思想。他們曾經饒有興味地觀察一棵覆蓋著白雪的松樹,發現了它在晚霞的照耀下魔術般的色彩變幻:時而呈淡淡的粉紅色,時而變為橘紅色,一會兒又呈絳紅色,然後又變為紫藍色……孩子們興致勃勃地編起了小詩描繪眼前的景象,他們用自己的語言和神奇的想象展現了豐富的精神世界。教育可以這樣做嗎?教師可以這樣做嗎?蘇霍姆林斯基就是這樣做的。這是他的“藍天下的學校”,也是他的“快樂學校”,他就是在這樣的學校裡做教育、做教師的。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這是一個美好的理想,但又並非是遙遠的烏托邦,因為它曾經在這個世界上實實在在地存在過。

  他的教育思想是深刻的、入木三分的。例如,對愛孩子這個觀點的提出與深入,他說:“如果有人問我,生活中什麼是最重要的?我可以毫不猶豫地回答說:愛孩子。”他沒有停留在口頭上,而是繼續說明為了愛孩子,就必須瞭解孩子,就必須深知孩子們的精神生活及其發展特點。然後,他又指出,沒有抽象的孩子。每個受教育者除普遍、典型的品質之外,還固有特殊的、不重複他人的個人特徵。從這個意義上講,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世界。繼而,他進一步論述孩子們的教育者應行使明智的權力、應善於珍視孩子們的信任、應善於憐惜孩子們的無力自衛等思想。他還語重心長地告誡教師不應把孩子們理想化,必須從他們上學的最初日子起就向其提出準確的、清晰的、硬性的要求,首先是行為文明方面的要求。他還從反面勸告說,不可在所有的場合都把兒童的淘氣和頑皮視為心懷惡意地破壞秩序、把兒童的注意力不集中視為懶惰、把兒童的健忘性視為不誠實。在眾多場合,蘇霍姆林斯基一再強調必須尊重人格、提高人品。這樣闡述“愛孩子”的教育思想走出了膚淺,走進了深刻。

  這些年我在教育這條路上從來沒有停下過奔跑的腳步,蘇霍姆林斯基和他的教育思想又為我注入了新的力量源泉,它在我的內心深處湧動,促使我不停地嘗試、反思……與蘇霍姆林斯基在20世紀中葉的烏克蘭創造的那個教育奇蹟相比,我們還有很大的距離。其實,當我們回到人本身,就會發現教育的過程雖然面臨種種困難,但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十分單純的,那就是一切著眼於人的發展。在蘇霍姆林斯基龐大而完整的教育體系中,有一個根本核心,那就是“人”。因此,他提出了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的理論。只要我們心中有“人”,只要我們把人的全面和諧發展放在第一位,就能突破當下種種堅硬的壁壘,就能在這個日益紛繁、喧囂的世界上找到幫助孩子的辦法和途徑。蘇霍姆林斯基的文字裡浸滿了愛,那些用文字記錄的歲月裡也浸滿了愛。他常常用浸滿了愛的目光去觀察孩子們。對孩子透徹的理解與關愛,對教育全面的洞察與把握,對孩子所生活的這個世界無限的悲憫與同情,使蘇霍姆林斯基不僅當之無愧地成為世界教育史的一座燈塔,而且他本身就是一個大寫的人。因此,蘇霍姆林斯基打動我的絕不僅僅是他的理論和信念,更有他作為一個可完全信賴的師長、父親與一個朋友的無比高貴的全部品質。

  如果說蘇霍姆林斯基是一個為了愛孩子而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那麼,對於今天的我們,也當是——為了愛孩子,我們做教師。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13

  讀到第二十八條《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喜歡做的事》,發表一下感想吧。

  讓我們來想一下,你教的學生有他喜歡做的事嗎?你瞭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嗎?恐怕答案不會令人滿意。現在,我們的國家正處於社會轉型期,不僅成人感到浮躁,這種氣氛也影響到我們的孩子,常常不止一次聽到老師們抱怨,現在的孩子太難教了,不愛學習,太貪玩,而又玩不出什麼名堂來?

  這裡面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我們的老師有無責任呢?你的心情平靜嗎?除了每天面對教科書和那一班學生外,你有什麼愛好嗎?一個人喜歡做什麼事,只要他不影響別人,不違反法律,都是無可非議的,但是作為學生,我們當老師的還是應該給以適當的引導,畢竟他們的思維還不夠深刻,思想還不夠成熟。

  應該培養學生喜歡做哪些事呢?蘇氏在這裡給我們提了兩點建議:

  一是閱讀。

  (我們可以看出,在他的這麼多的建議裡,不止一次提到閱讀,他將閱讀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他說,閱讀應當成為吸引學生學好的重要發源地。他還說,你應當記住,無論哪一種愛好,如果它不能觸動學生的思想和打動他的心,那就不會帶來益處。我想強調指出,學生的第一件愛好就應當是喜愛讀書。這種愛好應當終生保持下去。他的這一番話,可以看出他對學生喜歡上閱讀是何等的重要。

  二是應當引導每個學生去接近的學好的發源地,那就是使他特別喜歡一門學科。

  然後由這門學科引申開去,去參加與此學科有關的各種活動,思考與此有關的各種問題。從而確立起自己的愛好,在這一方面,我們教師還是大有可為的。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篇14

  《蘇霍姆林斯基的100個建議》這本書裡面,談了關於教育的方方面面的問題,有很多閃光的東西,當然不是金子,雖然存在國家、社會、民情、地域等種種因素的差異,但書中許多寶貴的經驗仍然能夠為我們所借鑑。看這樣的書,領人感悟到了很多東西,作為一名剛剛參加教育工作的年輕教師,我讀這本書的時候,被深深的觸動了。下面我就根據自己讀到的內容,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世界上沒有好的教育方法,只有適合的教育方式

  蘇霍姆林斯基在第一個建議中提到,“我們作用於學生精神世界的最重要的工具是教師的話語、周圍世界的美和藝術的美……”

  古人有一種說法:“樂人易,動人難。”也就是說,讓人開心容易,要想感動人很難。其實我覺得,樂人和動人是語言的兩種不同風格,幽默的極致也能動人,例如馬克吐溫的《競選州長》,當你讀到:“9個剛剛在學走路的包括各種不同膚色、穿著各種各樣的破爛衣服的小孩,衝到一次民眾大會的講臺上來,緊緊抱住我的雙腿,叫我做爸爸!”在捧腹大笑的同時,你的心裡能不一陣波瀾起伏嗎?

  我想,一個語言貧乏單調、枯燥無味的教師吸引的學生恐怕也很有限。作為教師,我覺得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應該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無論我們採用的是哪一種風格,只要能吸引學生就是成功的語言,教育的方法我不敢妄言,只是感覺如果這種教學方式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就是好的方法。

  二、課堂質量是我要誅求的目標

  在蘇霍姆林斯基的這本書中,我還讀到這樣一段話“‘批改作業本佔去了全部業餘時間。’……面對著一疊疊作業本要批改,不止一個教師會不寒而慄,這不僅是因為要耗費許多小時的勞動——令人苦惱的是,這是一種單調的非創造性勞動。”

  這讓我想起一則黑色幽默,說有一位中學語文老師英年早逝,死後在人們辦喪事的時候,突然詐屍,從棺材中坐了起來,邊上的人都嚇呆了,兩股顫顫,手足無措,幸好,這位老師一個熟悉的朋友較為鎮靜,扯起了嗓子喊道:“那個,某某某老師,快來改作文。”話音剛落,屍體應聲而倒,再沒反應。這當然只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從中可以看到許多老師在作業堆中疲憊不堪的影子。

  蘇霍姆林斯基提出了減輕老師負擔的三個方法:第一、在每堂語法課上抽出一定時間,讓學生書寫和記住可能犯語法錯誤的詞語;第二,為家庭作業的完成做細緻、周密的準備工作,以防出錯;第三,定期抽查:教師有時收幾個學生的作業本批改,只有測驗時才全面批改所有學生的作業。

  前兩個方法是避免學生作業出現大量錯誤,教師批改起來才能健筆如飛,節省時間。我覺得,這是向我們課堂要質量的另一種說法,課堂質量上去了,批改作業的時間少了,等同於我們教師的生命就延長了。所以,可以這樣說:“課堂質量是教師生命的延長線。”後一個方法的提出,我覺得可以稍作修改,採取平時分層次、不定期抽樣檢查,測驗時候進行全面批改的形式。

  三、使自己的教學更加有效

  在探討“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才是真正有效的”這個問題時,書中還有這樣一段話,非常詼諧有趣:“我不由得想起波蘭的著名教育家亞努什·科爾恰克的話:‘指望別人給你拿出現成的思想,無異於讓別的女人替你生產你懷胎的孩子。有些思想是要你自己在陣痛中去生產出來的,這樣的思想才最寶貴。’如果你們想成為真正的能工巧匠,那就不要等待‘別的女人替你生產你懷胎的孩子’。只有你在其中傾注了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活的思想的教學方法,才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比喻生動形象,很能發人深省。確實,現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充斥耳目,令人眼花繚亂,我們不能盲目地跟從,一味模仿不是明智地選擇,我想說:“克隆永遠到達不了藝術的高峰。”別人好的東西應該吸收借鑑,但決不能生搬硬套。

  那什麼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學方法呢?我個人認為,除了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傾注自己的智慧、自己活的思想的教學方法之外”,還應該有一個基本準則,那就是能最大程度發展學生能力、挖掘學生潛力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方法才應該是我們追求的目標,追求的終點,但這個終點不像是高山,我們爬一輩子、幾輩子也不一定能到達頂峰,而且,個人的頂峰又不等同於全社會的頂峰。我覺得,在教學這條路上,只要你遵循上面提到的這兩個原則,才可事半功倍。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