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演講稿> 工匠精神演講稿

工匠精神演講稿

有關工匠精神演講稿集合5篇

  演講稿的格式由稱謂、開場白、主幹、結尾等幾部分組成。現如今,需要使用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你知道演講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工匠精神演講稿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工匠精神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

  大家下午好!

  我們都知道,我國是一個製造業大國,工人數量眾多,但能被稱為工匠的卻屈指可數。從表面看起來,工人和工匠之間只有一字之差,但兩者卻有天壤之別。當前,一些貼有“中國製造”的商品在國外成為了粗製濫造的代名詞,只能在地攤上去銷售。就是因為缺乏“工匠精神”。什麼是“工匠精神”呢

  “工匠精神”是一種熱愛工作的職業精神。和普通工人不一樣的是,工匠的工作不單是為了謀生,而是為了從中獲得快樂。這也是很少有工匠會去改變自己所從事職業的原因。這些工匠都能夠耐得住清貧和寂寞,數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著職業技能的極致化,靠著傳承和鑽研,憑著專注和堅守,去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總裝廠高階技師高鳳林,他是發動機焊接的第一人,為此,很多企業試圖用高薪聘請他,甚至有人開出幾倍工資加兩套北京住房的誘人條件。高鳳林卻不為所動,都一一拒絕。理由很簡單,用高鳳林的話說,就是每每看到自己生產的發動機把衛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種成功後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用金錢買不到。

  “工匠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能夠被稱之為工匠,其手藝自然得到社會公認。但工匠對於自己製造的產品,卻永遠不會滿足。在他們的心目中,製作出來的產品就應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哈里森費時40餘年,先後造了五臺航海鍾,最後一個鐘,創造了航行了64天,只慢了5秒的記錄,從而完美解決了航海經度定位問題。而我國的工匠們同樣毫不遜色,他們中有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絲漏點,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還有人檢測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準,令人歎服。而這沒有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顯然是無法做到的。

  因此,“大國工匠”詮釋出的“工匠精神”就應成為“中國製造”的內在支撐,這樣才能讓我們國家制造的產品釋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工匠精神演講稿 篇2

  今年的政作報告首次提出培育“工匠精神”,明確指出要“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這是一個訊號,更是一個導向,今後“工匠精神”將成為製造業、服務業、農業等行業的衡量標準和追求目標,它標誌著生產加工領域進入到了一個以質取勝的嶄新時代。

  “工匠精神”為何火了?這不僅因為它出現在全國兩會的全球矚目的舞臺,而是因為它直抵人心深處,引發了社會集體共鳴。而細細考量,“工匠精神”不就是愛崗敬業的題中之義嗎?

  工匠精神首先是一個“工”。有位才能有為,成為一名勞動工人是工匠精神的必須。工匠精神雖然說是一種工作態度與工作作為,但是最終還是要透過崗位去體現。不論是在哪一個崗位上,或教書育人的老師,或救死扶傷的醫生,或妙手著文章的記者,或是城市清潔“美容師”……在每一個平凡的崗位上,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工作,這是塑造工匠精神的出發點,也是落腳點。

  工匠精神其次是一個“匠”。從工到匠不是簡單的跨越,而是一種質的飛躍突破。常言道:沒有平庸的“工種”,只有平庸的工作態度。工匠精神所倡導的就是一種工作態度,職業工作的負責態度,提高工作效率。一個“匠”字啟迪我們,作平凡簡單的工作也要有水滴石穿、久久為功的作為,才能做出不簡單、不平凡的工作成就,成為一個真正的“匠”。

  然而,工匠精神又是怎樣和愛崗敬業存在密切關聯的呢?

  愛崗敬業是職業道德的核心之一。顧名思義,愛崗就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熱愛本職工作,敬業就是要用一種恭敬嚴肅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敬業可分為兩個層次,即功利的層次和道德的層次。愛崗敬業作為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規範,是對人們工作態度的一種普遍要求。

  崗位把“工匠精神”和愛崗敬業聯絡起來。沒有崗位,“工匠精神”和愛崗敬業就等於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崗位是勞動最基本的單位,幫助我們創造物質財富。

  敬業把“工匠精神”和愛崗敬業串聯起來。沒有敬業,“工匠精神”和愛崗敬業就無異於一盤散沙,做任何工作都不能長期做好,企業發展、社會發展就不能持續。

  大國工匠精神的鑄造,需要有千千萬萬愛崗敬業者的強力支撐。

工匠精神演講稿 篇3

  工匠,一種信仰“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什麼是工匠精神核心是一種精神、一種信念或者說一種情懷,是把一件工作、一項事情、一門手藝當作一種信仰,一絲不苟把它做到極致,做到別人無可替代。30年間,何世良從一位初中畢業生成長為省級非遺傳承人、嶺南民間雕刻工藝大師,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繼承,奉獻了不少大型作品,體現的不正是我們當下念茲在茲的工匠精神麼

  走進沙灣何世良工作室,記者目光立馬被一幅磚雕作品所吸引。作品呈現了香蕉、荔枝、龍眼、洋桃等嶺南佳果,構圖疏密有致,密處葉果層疊,疏處超多留白,頗富中國畫意蘊。最誘人處當屬細節,香蕉的飽滿、荔枝的粗糙、小鳥的顧盼,甚至蕉葉上的蟲眼都栩栩如生,在青磚上表現如此精妙細節需要何等功力。感嘆之餘,不禁好奇,是什麼讓他對磚雕藝術如此痴迷。

  何世良說,生於斯長於斯,自己從小就“流竄”在村中大大小小的祠堂中,放眼所見皆是在少年眼中充滿神秘感的磚雕、木雕、灰雕,長期浸淫在嶺南建築藝術中,讓他從小涵養了一種古典情懷、雕刻情結。從16歲初中畢業到這天,從木雕到磚雕,從傢俱到大型磚雕作品,從個人到團隊協作,從默默無聞到行業翹楚,他一向在堅持,未離開過半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之”“樂之”,方能不改初衷,一以貫之。那些傑出工匠一輩子,甚至一個家族幾代人都做一件事——如清代負責宮殿、皇陵修繕的“樣式雷”家族,在200多年的時間裡,傳承8代,為大清帝國營造了數不清的經典建築——正是有這著這樣一種信仰,一種耕耘不輟的愚公精神。

  創新,一種品格“不敢越雷池一步並不是工匠精神”,何世良說,“如果師傅教會我雕荷花,我一輩子只會雕荷花,雕一朵牡丹都不行,那有什麼用呢一輩子都不能超越師傅,機械式傳承好處不大。師傅教你的是技法,你用技法去創新,這才是徒弟的使命。”

  何世良這種觀念深深融進他的磚雕創新實踐中,譬如磚雕工具改良創新,採用電動工具雕刻,速度提高一倍,提升了效率;譬如技法創新,在長50米、高9米的大型磚雕作品《百福暉春壁》中,因此壁雕幅面積甚大,為增強立體感和克服平板之弊,他把雕刻深度大大增加,千方百計讓雕刻物“凸”出來,成為磚雕技術上的一大突破。由於青磚質地鬆脆,容易崩折,故一般磚雕鏤空較淺,此壁鏤空度極大,深厚而面廣,景物內部結構通空如蟻穴,把鏤空技術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舊、因陋就簡,不是不能超越前輩,否則技藝就不會進步。當傳統工藝遇上新工藝、新技術,傳承與創新有機融合便成為一種必然,這或許能夠稱為新工匠精神吧在“中國製造20xx”中,創新是勾勒藍圖的一條主線。其戰略任務和重點,第一項就要提高國家制造業創新潛力。這證明,創新是提升中國製造的基礎,沒有創新帶來的活力和動力,中國製造只能原地踏步。

  傳承,一份職責

  傳統工匠講究師徒之間口授心傳,隨著老一輩工匠離去,後輩一旦跟不上,這門手藝就有失傳的危險。採訪中,記者瞭解到,嶺南磚雕作為嶺南建築文化的一朵奇葩,不僅僅面臨著製作材料的枯竭,還有人才斷層之虞,能夠掌握在磚上進行雕刻技藝的人已經很少了。如再不重視,和許多老手藝一樣,磚雕這種嶺南所獨有的民間藝術面臨著消亡的危險。為了讓傳統工藝薪火相傳,不讓磚雕後繼無人,何世良成立磚雕工作組。由於磚雕市場日益萎縮,願意學藝傳承者並不多,很少人能堅持下去。

  不但磚雕,包括嶺南風格特色建築,也因受到現代建築衝擊,人才不足而日漸式微。何世良舉了一個例子,某單位需要設計一個傳統嶺南戲臺,但許多設計院都無法勝任此項任務,這個側面足以窺見嶺南風格特色建築的尷尬現狀。

  讓“工匠精神”滲透進各個行業中,培養出更多的大國工匠,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代人觀念的更新,更需要國家戰略、國家意志,如提升職業教育地位、重視技能型人才培養、提高工匠福利待遇、重點扶持某些行業,使工匠安心在自己的領域裡追求極致、精益求精,並將技術與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

  工匠精神有多重要舉個例子說明。坐過廣州地鐵的人都聽過“車門即將關掉,謹防夾傷”這句提醒,可誰又明白,廣州地鐵二號線首次引進國外遮蔽門時,單維修一扇遮蔽門就得花8萬元。9年後,經過廣州工匠努力,維修價格已降至不足1萬元。20xx年起,廣州地鐵工程師成功促使遮蔽門國產化。

  一個優秀工匠能夠帶動一群人,一群工匠能夠帶動一個明星企業,一群明星企業能夠提升一座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工匠精神重要性可見一斑。“十三五”期間,廣州將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雙輪驅動,先進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將由的54。2%提升到20xx年的70%。從這個戰略高度,廣州不僅僅需要討論工匠精神,對工匠精神的`再度詮釋,還要進行工匠精神培育的全新實踐,為廣州打造先進製造業源源不斷注入新動能。

  不久前,廣州市委、市政府正式釋出《關於加快集聚產業領軍人才的意見》及相關配套檔案,突出“高精尖缺”導向,計劃5年投入約35億元,在重點產業領域內支援500名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含團隊成員),每年支援1000名產業高階人才、20xx名產業急需緊缺人才。政策先行、資金到位,廣州將成為人才窪地。超多工匠注入,亦將為廣州經濟騰飛奠定堅實基礎。

工匠精神演講稿 篇4

  工匠精神與企業發展 很多人認為工匠精神意味著機械重複的工作模式,其實工匠精神有著更深遠的意思。它代表著一個企業的氣質,耐心、專注、堅持、嚴謹、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等一系列優異的品質。工匠不一定都能成為企業家。但大多數成功企業家身上都有這種工匠精神。

  看過一則報道,說的是:截止20xx年,壽命超過22019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為什麼這些長壽的企業扎堆出現在這些國家,是一種偶然嗎?他們長壽的秘訣是什麼呢?研究者發現他們都在傳承著一種精神——工匠精神! 宏觀來說所謂“工匠精神”其核心就是:企業自上而下、由裡及外的對產品和服務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 “工匠精神”只有在企業領導人與員工之間形成了一種文化與思想上的共同價值觀,才能培育出企業的內生動力,從而長久發展。 微觀來看,“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當你做某件事的時候,你要跟它建立起一種難割難捨的情結,不要拒絕它,把它看成是一個有生命、有靈氣的生命體,要用心跟它進行交流,鍥而不捨、精益求精的追求品質上的完美。 在這個“商人精神”橫行的年代。個人和企業都面臨巨大的生存挑戰,企業盈利固然是所有企業家應該考慮的事情,但持之以恆卻是盈利之後重中之重的問題,然而 “工匠精神”卻是貫穿一個企業長壽發展始終的。

  工匠之行,在行動中體悟修行的樂趣,工匠精神不是口號,它存在於每一個人身上,心中。長久以來,正是由於缺乏對精品的堅持、追求和積累,才讓我們的個人成長之路崎嶇坎坷,企業發展之途充滿刑荊。這種缺乏也讓持久創新變得異常艱難,更讓基業常青成為鳳毛麟角,所以,在資源日漸匱乏的後成長時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發展的必經之路。

  我們都知道企業的核心因素是人,所以我們就需要把我們的員工培養成一個個“工匠”。工匠工作獲得金錢,但工匠不為錢工作。一個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態度的表現,一生的職業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工匠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他們在享受產品在手裡昇華的過程。看著自己的產品在不斷改進、不斷完善,最終以一種符合自己嚴格要求的形式存在。這也正迎合了我們企業開展的“全員改善”“持續改進”等一系列的活動,然而在開展這一系列的活動中,一定要秉承“工匠精神”,不能流於形式,不然辛苦之水便又付之東流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工作將佔據相當大的一部分時間,從事你認為具有非凡意義的工作,方能給你帶來真正的滿足感。而從事一份偉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去熱愛這份工作”。不可否認,“工匠精神”是一種奉獻精神。它可能默默無聞,無私地貢獻著自己的光和熱,從而確保了企業的正常運轉。試想,若沒有這種精神,企業將會怎樣?作為公司中的一分子,我們都應認識到“今天我以公司為榮,明天公司以我為榮”,“我是公司中的一員,我應該對公司負責”。如果不

  作奉獻的話,整個公司最終將會失去贏利的機會,受損失的不僅是公司,還有公司的成員,當然也包括自己。所以,為了公司的利益,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一定要摒棄那種“馬馬虎虎就可以”的想法。一份職業,一個工作崗位,是一個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保障。同時,一個工作崗位的存在,往往也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要。我曾經聽了這樣的一個故事,東漢時有一少年名叫陳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幹大事業。一天,其友薛勤來訪,見他獨居的院內齷齪不堪,便對他說: “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他答道:“大丈夫處世,當掃天下,安事一屋?”薛勤當即反問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陳蕃無言以對。這個故事生動的表明,只有踏踏實實做好小事,才有做大事的能力,只有兢兢業業圓滿完成自己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家庭的興旺、公司的的繁榮才有可能實現啊!

  總之,態度決定一切,一個企業的精神文化折射著它的管理態度,只有將“工匠精神”融入企業文化,企業才會長壽發展,基業長青才得以實現;一個人的工作狀態折射著他的人生態度,只有秉承企業文化、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得出色,為企業做出更多的貢獻。

工匠精神演講稿 篇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很榮幸站在這裡進行演講。

  七月,告示著一個里程的結束,十月,象徵著一個新的開始,新的征程。從我們呱呱墜地開始,我們的人生之路也隨之拉開了序幕。人生之路曲折盤桓、錯綜複雜,看似一條路的終點亦是另一條路的起點。人生沒有永遠的居高不下,也沒有永遠的低谷失意,一路走下去,才是人生的本意。

  曾經有人這樣說過:“不要因為一件事的終止而感到悲傷,因為終點就是起點,它將為你開拓一個更廣闊的世界。”今天,我們告別了高中的快樂生活,在石化,踏上了新的追夢旅途……每一個新的起點,都會是一次新的體驗。在小學裡,我們擁有了人生中第一次接觸社會的體驗,在中學裡,我們擁有了更多的體驗,以此來豐富自己的人生,在高中裡,我們站在了人生最重要的十字路口,這些旅程給我們帶來的或喜或憂,或酸或甜,都可以讓我們增長見識、豐富生活、增添情趣……生命因此而精彩。

  每一個新的起點上,都會有新的挑戰,升高中裡,我們面臨的挑戰僅限於學習方面,但步入大學,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我們所要面對的挑戰也相應的越多:成績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養、為人處事方面……正是這些挑戰,使得我們能更快地成長,更快地走向成熟,永不停步是成功真正的內涵。

  每一個新的起點上,都有新的感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酸甜苦辣,都是青春的滋味,值得我們回味終生。

  “人生永沒有終點。”只有等到你瞑目的那一刻,才能說你走完了人生路,在此之前,新的第一次始終有,新的挑戰依然在,新的感悟不斷湧現……所有的一切,都要你自己去創造,你總在新的旅程中奔走。人生就像一杯濃濃的茶,需要你細細去品味,一個新字概括了它的全部,不同的時候能品出不同的味道,唯有這樣,才能算得上是一杯好茶,是一個完美的人生。人生沒有永遠的絕境,每一條看似走到盡頭的小路其實還有“柳暗花明”。道路前面還是道路,人生也沒有永遠的成功,只有把一次次成功當作一個個奮鬥的起點,不斷進取,才能走向更大的輝煌。

  步入蘭石化,學習技能與學習技能要同樣進行。

  中國製造能讓高鐵飛馳、蛟龍入海、玉兔登月,中國技工能在世界技能大賽中奪金摘銀,為何難以造出一支好用的圓珠筆、一個國人在海外瘋搶的馬桶?這段時間,這一話題引發熱議。強烈的不可思議背後,可能有一些我們忽視卻十分重要的問題。現在主流觀點認為技術人才培養出現了問題。這一觀點存在片面性。技能人才很重要但決定產品質量的,難道僅僅是技術人才嗎?那些最普通的工人難道就不重要嗎?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都是製造業中的基礎部分。真正的問題還是出現在基礎部分,即基礎秩序紊亂的問題。任何領域都存在一種基礎秩序,基礎秩序是否健康,直接關係到該領域是否健康。對於製造業來說,基礎秩序就是尊重人才尊重勞動。現在,很少有人不把人才當回事了。但在企業,人才更多還是指向銷售人才、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如此一列舉,問題出現了,企業大量的人員是普通工人,可在人才的筐裡,並沒有普通工人的一席之地。具體到現實中,一個普通工人幹得再好,也不被稱為人才,也很難在收入、地位和前途上,有脫穎而出的機會。前些年,人們集體追過“國民床單”。上海貨吃香的時代也是勞動最光榮的時代,這難道是偶然的邂逅嗎?普通工人是技術人才的源泉,普通工人的勤奮勤勉與技術人才的創新創造,在精神上具有同向性。一個企業存在大量工人“混日子”,怎麼會出現技術人才“挑擔子”?又怎麼會有過硬的產品?

  不管何時都不能忘記自己的基礎,不管怎樣都不能打破基礎秩序。如果基礎秩序亂了,勞動價值不能體現,就會“反者道之動”。這就是今天弘“工匠精神”的原因所在。“工匠精神”不僅僅是勤奮勤勉,還包括創新創造。

  在長期的奮鬥中,我國航天工作者不僅創造了非凡的業績,而且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同樣體現了勤奮勤勉和創造的統一。相對於呼籲“工匠精神”,更應該思考如何培養和激發這種精神。

  “工匠精神”永遠都不過時。造得出高鐵卻造不好圓珠筆,有技術人才的問題,但更重要的還是基礎秩序紊亂,勞動最光榮的理念沒有落到實處。因此,當前應該大力弘揚“工匠精神”,讓所有勤奮勤勉、創新創造的人,都能有前途有地位有收入。當向上向善的價值觀形成了,所有的勞動者都能愛崗敬業還愁人才不會湧現嘛!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技術,讓自己更加優秀。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工匠精神演講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