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師> 教師優秀教案

教師優秀教案

教師優秀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優秀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優秀教案1

  教學內容:課標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上冊 第二單元第六課 金魚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魚類有適應水生環境的結構,具有生命體的基本特徵。

  2.金魚用鰭游泳,用腮呼吸。

  過程與方法:

  1.合作、探究的方法。

  2.用觀察、實驗的方法證明自己的猜想。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喜愛小動物的感情,培養用實驗證明猜想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透過觀察金魚的生活,瞭解金魚的生活習性。

  教學難點:學生有想法時用實驗的方法進行驗證。

  教學準備:分六個小組,每組:1-2條金魚,裝在玻璃缸裡。1只滴管、

  少許使用色素調製的紅水、少許魚食。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略。

  二、觀察圖片,設問引入,板書課題

  1.出示“池塘”圖片,讓學生猜想池塘中會有哪些生物?

  2.教師補充介紹這些生物的生活環境。強調在水中生活,和水中

  其它生物有密切的聯絡。

  3.設問:水中最多的動物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以金魚為例研究水生動物的特點。

  板書課題:金魚

  4.激發興趣,提出課堂要求,分發實驗物品。

  5.強調研究方法,投影出示觀察與實驗的要求。

  三、活動一:觀察金魚的外形和運動

  1.金魚的身體是怎樣的?靜靜的觀察,組內交流,填寫記錄卡,然後各組彙報。老師邊聽邊在黑板上畫出金魚身體輪廓圖。強調魚鰭的位置既數量、名稱。

  2.你能畫下來嗎?在老師發的白紙上畫,看誰畫得像。

  3.金魚是怎樣運動的?補充介紹魚鱗、魚鰭的作用。

  4.金魚是魚類中長得最漂亮的,有水中牡丹的說法,它的品種很多。最常見的有:絨球——在頭頂長有絨球一樣的東西,紅色的叫紅絨球,白色的叫白絨球。 鶴頂紅——又叫紅頭帽子,在頭頂有一紅色的肉塊,好像戴著一頂紅帽子。 珍珠——又叫珍珠鱗,鱗片中央比較突出,很像晶瑩發光的珍珠。 龍睛——眼球膨大,突出於眼眶之外,像繪畫中龍的眼睛一樣。紅色的叫紅龍睛,黑色的叫墨龍睛。 水泡——在眼球下生有一個半透明的泡,泡內充滿液體。 獅子頭——它身體短壯,頭部長有肥厚肉瘤,特別發達,從頭頂一直包向兩頰,眼與嘴均陷於肉內,酷似一頭威風凜凜的雄獅。草金魚——又叫紅鯽魚,身體紅色,很像普通的鯽魚。(課件展示圖片。)

  四、活動二:觀察金魚的捕食

  1.指導觀察金魚捕食的方法。強調觀察的要求,分發魚食,進行觀察。

  2.彙報觀察情況。(如能發現排洩情況就更好了,教師可以補充。

  3.觀看影片資料進行強化。

  五、活動三:觀察、猜想和驗證金魚的呼吸

  1.金魚的嘴在不停地喝水,會脹破肚子嗎?數一數金魚的鰓一分鐘開合多少次?猜一猜,這是金魚在幹什麼?

  2.用紅水驗證自己的猜想。學生觀察並記錄,彙報交流。老師適時指導並提供資訊:水中有少量的空氣。鰓是魚的呼吸器官。

  五、總結金魚的特點:

  身體流線型,顏色五彩繽紛,身上有鱗片,靠魚鰭游泳,用鰓呼吸,吃魚食和麵包屑等。

  六、課堂小結

  1.欣賞影片,強化對金魚的印象。

  2.欣賞兒歌:小金魚

  3.金魚是有生命的動物,我們該怎麼處理今天上課用過的金魚呢?我們應該愛護生命,把金魚帶回家繼續觀察與瞭解,你會有更多的發現。

  板書設計:

  金 魚

  特徵:外形:流線型 有魚鱗 魚鰭

  顏色:五彩繽紛

  運動:靠鰭擺動

  捕食:吞食 呼吸:用鰓

教師優秀教案2

  20xx年6月底,帶著重在積極參與,期待有所收穫,以及有些緊張和忐忑的複雜心情,在蘭州我參加了舉行由甘肅省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的“20xx年甘肅省第二屆幼兒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令所有人,包括我自己感到意外的是,我獲得了健康組第一名的好成績。看著精美的獎盃和獲獎證書,當時激動的心情依然清晰,回顧整個比賽前後的日子,再次讓我心潮湧動??

  六月的蘭州驕陽似火,瓜果飄香,可我無心享用美食。心裡壓力很大,一是因為本項比賽應該是幼兒教師教學技能的試金石,二是因為在第一屆比賽中,我園的王老師就力壓群芳,獲得了語言組的第一名。而本次,是第二屆,分健康、數學、美術三個組別,每組各有來自全省14個市州的21名教師參加,一共63名參賽教師。我們嘉峪關市只有3個名額,值得驕傲和榮幸的是,我市的3個名額都被我們市二幼的老師爭得。最終也不負眾望,我獲得了健康組的第一名,我園劉老師和崔老師也分別獲得數學組、美術組的二等獎和三等獎。這個好成績在全省來說都是絕無僅有的,也讓我和我們二幼人感到驕傲和自豪。

  記得頒獎那天,激動、忐忑、緊張??抱著獲得三等獎想法,期待獲得二等獎的喜悅,獲得一等獎,想了,真的沒敢多想!當聽到我以第一名的好成績獲得一等獎時,我真切的體會到了“心潮澎湃”這個詞的含義。當踏上領獎臺時,我卻真的很平靜,因為覺得自己離這個一等獎真的還很遠,還需要不斷的努力和奮鬥。

  當我回到嘉峪關,看到幼兒園圍牆上耀眼的橫幅,還真覺得的有點恍惚,似乎這一切就像夢一樣美好。等一切平靜下來,反思這次比賽,真的獲得了很多的經驗,而這一次經歷,也對我的內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些許感悟和經驗與之分享。

  收穫的感悟

  一、積土成山,積水成淵——收穫源於日積月累。

  作為一名男幼兒教師,工作已經七年多了,2年半的一線帶班經歷,4年半的保教工作經驗,讓我在實踐中積累了一定的教育經驗,這些教育經驗源於每一

  次公開課、競賽課,也有每次聽課、評課的沉澱,更有每一次學習和培訓的收穫,而這些經驗,都源於每一天的付出和努力,積極爭取和認真把握每一次的鍛鍊機會,真的是“積土成山,積水成淵”,終有一天微小的量變終將會發生意想不到的質變。

  二、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收穫源於理想和目標。

  雖無鴻鵠大志,但也絕不甘心做一隻燕雀。我經常會給自己定一些目標,為每一個小小的目標去努力。自踏上工作崗位以來,我給自己定了很多不同層次的目標。這些目標看似很小,但我會為這些不起眼的目標去努力。有些也許失敗了,有些也許自己都忘了,但是,正是這些目標,承載著我前行的足跡,才有了我今天的收貨。給自己定一些小小的目標,你就不會迷失自己,也終將有一天,你會收穫屬於自己的成功。驀然回首,你已更上一層樓。

  三、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收穫源於勤學善思。

  記得剛剛參加工作時的茫然無助,記得第一次面對三十個孩子時的手足無措,也記得第一次公開課後的失落。回想這7年,是什麼能夠讓我獲得這個成績,其實就是勤學和善思。7年來,我會珍惜每一次的成功和失敗,成功後總結得失,失敗後吸取教訓,讓自己看慣成敗,看懂經驗,看重反思。做一個勤學善思的人,真的對我們很重要,其實,這一點我做得並不好。

  四、寵辱不驚,不驕不躁——收穫源於自信和謙虛。

  其實,自信和謙虛並不是矛盾的,每一比賽和考驗,我們要足夠的自信,只有自信,你才會正常的發揮,甚至超長的發揮。每一次成功和收穫時,一定要記得謙虛,戒驕戒躁,只有這樣,你才不會孤獨,才會收穫成績以外的驚喜。

  五、眾人齊心,其利斷金——收穫源於團隊合作。

  能夠獲得優異的成績,離不開團隊的付出和努力,是市二幼這個優秀的集體,給了我堅強的後盾。一個人的成功真的離不開一個優秀的團隊,真的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收穫的經驗

  經過這次歷練,病結合省教育專家的點評,我總結出了些許經驗,願與讀者共勉。

  經驗一:準確合理的教學目標很重要。

  抽取的目標和自己制定的活動目標要高度吻合,每一個環節要給目標服務,亮點、環節、內容、影片、課件等寧缺毋濫,準確合理。

  經驗二:親切自然的課堂才是最美的。

  活動中不要太多的廢話,沒有無效的表揚,就是實實在在的和幼兒一起學習,師幼互動親切自然,不假不做作。

  經驗三:課後客觀的自我反思是關鍵。

  課後的自評很重要。說課時及時準確的找出自己的不足,並做好教學重構。心懷一種虛心學習的態度。

  經驗四:注重細節,因為細節決定成敗。

  活動中用心關心幼兒,愛護幼兒。時刻銘記自己代表這一個幼兒園,甚至一座城市。

  經驗五:博採眾長,取其精華,學習促進成長。

  向每一位參賽者學習,因為每一個人的身上總有許多閃光點值得我們學習。總之,比賽的過程真的很煎熬,很痛苦,但你回首過程,你會覺得很充實、很快樂,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會時刻銘記這句激勵我前行的話:世上沒有完美的教學活動,但是,這並不能阻止我們追求完美的步伐。

教師優秀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瞭解老師工作的辛苦,知道9月10日是教師節。

  2、能用較清楚的語言介紹自己送給老師的禮物。

  3、透過送禮物、說祝福等形式、大膽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各種紙、水彩筆、膠水。

  2、教學音帶《我為老師唱首歌》

  三、活動過程:

  1、播放歌曲錄音,引出教師節的話題。

  (1)提問:歌曲裡說了什麼?今天是什麼節日?

  (2)小結: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師節,是全體教師的節日。老師在這一天都會和快樂,因為有很多的人會祝福我們。

  2、幼兒回憶老師關愛自己的事例。

  (1)老師平時都為你們做過什麼?

  (2)你想對老師說什麼?你還想用什麼方法表達對老師的祝賀。

  3、播放教師平時工作的課件,幼兒認真觀看,瞭解老師的辛苦。

  4、幼兒製作禮物。

  (1)請幼兒討論:你想做什麼禮物?

  (2)請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製作禮物。

  (3)請幼兒介紹自己的禮物。

  5、幼兒送禮物。

  (1)在歌曲《我為老師唱首歌》的音樂中,請幼兒為老師送上禮物並向老師說一句祝賀的話。

  活動建議與提示:

  1.將幼兒製作的禮物佈置成展示角,大家共同欣賞。

  2.活動前可開展相關的社會活動,瞭解老師的辛苦。

  3.可鼓勵幼兒將禮物送給園長,其他班的老師或保育員。還可以組織慶祝教師節的全園大型活動,請幼兒表演節目,說祝賀的花語,送上自己自制的小禮物。教師對幼兒的祝賀白哦是感謝並提出心中的希望。

  【相關閱讀】

  慶祝方式

  由於教師節並非 中國傳統節日,所以各地每年都會有不同的慶祝活動,沒有統一、固定的形式。

  政府、學校方面,有舉行教師節慶祝 表彰大會,為教師頒發獎金、證書;有組織學校學生、歌舞團等,為教師獻上歌舞表演;有走訪、慰問教師代表 ,還有組織新入職教師進行集體宣誓等活動 。

  學生方面,有自發透過原創參與、將祝福寫在 板報、 賀卡、 繪畫上;有將合影照及活動感言曬至 個人空間、 微博上,來表達對教師的真摯祝福及衷心問候 。

  香港在敬師日(教師節)當天,舉行典禮表彰優秀老師,還會統一印製賀卡,學生可以免費領取後填好贈送給老師。卡片、鮮花、 公仔一類小禮物通常是香港學生對老師表達教師節祝福最常見的禮物。香港的敬師運動委員會在每年的9月10日舉辦“敬師日慶典暨表揚狀頒發典禮”,典禮由學生樂隊擔任現場伴奏,家長唱歌的形式表達對老師的感謝和敬意,在現場也會播放師生間的感人故事影片,體現師生情。此外,敬師會還舉辦“表揚教師計劃”、“師生共育苗”種植活動、徵文比賽、心意卡設計比賽、香港學校音樂及朗誦節敬師杯等活動 。

教師優秀教案4

  一、引入課文

  人及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才能存活。自然界的生物品類繁多,千姿萬態,生活環境和條件各自不同,生存方式和習性互有差異,要總括出人和一切生物的“食物從何處來”這一問題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然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食物從何處來》卻把它解說得既有條理又準確周密。這是我們這個學期學習的第三篇事理說明文,因此要著重讓同學們自讀分析。

  二、請一位同學在黑板上給加點字注音:

  卵赫脂肪貯藏

  供應參天糠麩供給

  吃葷細菌細胞

  (教師和學生一起辨析正誤)

  三、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先寫出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再歸納出段落層次。

  第一部分(1一2)說明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

  第二部分(3一12)說明食物從何處來的兩種途徑和方法,說明食物從綠色植物來。

  第一層(3)總說。

  第二層(4——12)自養和異養。

  4——8自養。(說明重點)

  9——12異養。

  第三層:(13)總結第二部分,同時回答了題目提出的問題。

  (如果學生對“部分”和“層次”的劃分提出不同意思,只要合理,亦應肯定。)

  四、請大家一起來總結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主要讓學生髮言,不須教師多作解說。)

  回答:本文用了多種說明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設問。

  文章題目“食物從何處來”就是設問句。這樣定題目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文章第一段結尾,採用連問的方式進行設問,“這些有機物從哪裡來?“能量從哪裡來?”兩個句子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間,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第三段一開始就自問“如何獲得食物?”然後自答;“有兩種不同的途徑和方法。”是第二部分的提領句。

  2.分類別。(分類要依據一定的標準)

  因為生物獲得食物有兩種不同形式,也就是“食物”來源有兩種不同的途徑和方法,從說明事物的特徵出發,採用分類說明是恰當的。

  文章先以生物獲得食物的途徑為分類標準。分為自養型和異養型兩大類。能夠自己製造食物的屬於自養型。不能自己製造食物,靠綠色植物生活的屬於異養型。然後,文章又以獲得食物的方法為標準,作第二次分類說明。自養型的生物分為兩類:①靠光合作用製造食物(常見的大量的綠色植物);②不靠光合作用,而靠化學能製造食物(極個別的微生物細菌)異養型生物也分兩類:①不能改造加工植物的動物及大多數微生物;②能改造加工植物的人類。

  這樣層層分類說明,各種生物不同的生存方式,獲取食物的不同方法,無不包舉,這樣不僅符合科學原理,而且概括十分嚴密,思路清晰,條理分明。

  3.下定義。

  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內容或主要問題,往往用簡明扼要的話給事物下定義,使讀者對說明的事物有個明確的概念。本文有以下幾處用了下定義的說明方法。

  對“食物”下定義。“食物”是一種能夠構成軀體和供應能量的物質。

  對“自養”、“異養”下定義。自養是“自己把無機物製造成有機的食物,滿足生長的需要。”“綠色植物都屬於這一類。”異養是“自己不能製造食物,靠植物來生活。”“所有動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是這一類。”

  對“光合作用”下定義。綠色植物的“葉綠體吸收了太陽的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含有高能的有機物質,(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同時放出廢氣——氧。”

  4.列數字。

  ①“一個成年人,即使一點工作也不做,一天也要消耗一千四百大卡的能量。”——這是以“人”為例,用具體數字說明“一切生物,只要活著就要消耗能量。”

  ②“葉子上面有著許多氣孔”,“有時,一個氣孔在一秒鐘內能吸進二萬五千億個二氧化碳分子”。“一個”氣孔,“一秒鐘”,“二萬五千億個”,三個數字放在一起,形象地說明了葉子上的氣孔吸收二氧化碳分子,有多大的威力。

  ③“全世界的植物,一年中能製造出好幾千億噸有機物”,簡單準確的數字具體地說明了“合成工廠”的巨大。

  5.比喻法。

  以人們常見的、熟知的事物比喻說明不太常見、不太熟知的事物,效果很好。

  為了說明得形象、具體,便於讀者理解,這篇文章在說明光合作用時,用了一系列的恰當比喻。例如把根毛比作最基層的原料採集站,把莖比作運輸幹線,把葉子比作食品工廠,把葉綠素比作合成車間。這樣,把整個自養的過程,比作是工廠從採集原料,運輸到生產、合成的過程。這就能把比較複雜的現象簡明化、形象化。

  五、齊讀課文。

  六、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邏輯順序:光異後同的順序

  2.知識性科學性

  3.事理說明文的寫作指導

  教學內容、步驟和方法

  一、講評作業。

  二、今天咱們來探討課文的說明順序。(先讓大家討論,然後教師小結)

  事理說明文一般採用邏輯順序說明事理。邏輯順序表現在很多方面,本文寫作的根本目的,不在於對自然界生物生存方式的分類概括,而在於從大量生物生存方式差異現象中,推本求源,引出規律。正因為如此,文章先解說植物、動物、微生物、人類,有自養、異養的不同;然後闡釋異養型的生物無論“吃葷吃素”,歸根到底靠植物生活的道理;最後得出綠色植物所製造的有機物質,是除了個別微生物之外,其他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食物的結論。這是先異後同的說明順序,屬於邏輯順序範疇。

  採用先異後同的邏輯順序說明,符合人們從部分到整體,從現象到本質的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規律,顯示出先分析綜合再形成判斷的邏輯力量,既證明了結論是科學論斷、又使文章思路清晰、條理分明。

  三、說明文的基本特點之一是具有知識性和科學性,試以本文為例談談這個問題。

  知識性和科學性,是就說明的內容而言的。說明必須揭示某事物或事理的本質特徵,必須符合客觀實際,做到概念準確,判斷恰當;分類清楚,種局分明;能給讀者一定的知識。而這知識,是經過人們的科學實驗或社會實踐證明了的,是所說明的事物的基本屬性和基本規律、而介紹具有科學性的知識,也正是說明的根本目的。

  本文說明的是自然界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有機物質的來源這樣一個複雜問題。因此本文選取的各項材料以及各個解說的具體問題之間,都有著內在的緊密聯絡,它們都圍繞著一箇中心問題而起著某方面闡釋的作用。這個中心就是:各種生物維持生命的有機物質的來源,亦即一切生物的“食物從何處來”的問題。本文正是為說明自然界生物生存的這一共同規律,才集中大量材料,解說一系列具體問題。此外,本文語言準確,周密。能科學地反映客觀事實,保證了本文的科學性。

  四、佈置作業。

  教案點評:

  一、要求學生聯絡生物課本上的知識,學習本文如何運用多種說明方法來說明生物獲得食物的規律。

  二、下定義。分類別、用比喻等說明方法,學生在前冊課本中接觸過。學習本文要讓學生在反覆作些單項小練習的實踐中.逐步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三、本文連題目在內,共有五次設問,要讓學生根據這些設問的不同用法,進一步瞭解說明文中運用設問句的作用。

  四、根據練習編繪示意圖表,或根據課文編繪一套示意圖表,鞏固繪製示意圖表方法的運用。

  五、基本知識,可利用當堂練習課後作業等進行落實。

教師優秀教案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3、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匯入

  同學們,在自然界中有一種動物與春天有著密切的關係,它總是早早地向人們報告春天的訊息,知道它是誰嗎?

  對。它就是燕子。請同學們看圖,(出示燕子投影片或圖片)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的主角。(板書:1.燕子)

  2、教師範讀課文。

  二、檢查預習

  1、讀生字組詞,注意讀準字音。

  2、選擇正確的讀音。

  3、組詞。

  俊( ) 俏( ) 攏( ) 拂( ) 倦( )

  峻( ) 悄( ) 籠( ) 佛( ) 卷( )

  駿( ) 稍( ) 壟( ) 沸( ) 圈( )

  符( ) 譜( ) 沾( ) 添( ) 奏( )

  附( ) 普( ) 粘( ) 填( ) 湊( )

  4、提出不理解的詞語。

  5、說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反義詞。

  近義詞:

  俊俏 —(俏麗) 聚攏 —(聚集)

  生機 —(生氣) 掠過 —(拂過)

  反義詞:

  偶爾 —(經常) 增添 —(減少)

  俊俏 —(醜陋) 機靈 —(死板)

  三、初讀課文

  1、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說說每一自然段都寫了什麼。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朗讀課文。

  3、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四、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

  2、朗讀課文,想一想燕子是什麼樣子的,它飛行時有什麼特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找出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燕子的,表現了燕子怎樣的特點。

  2、學習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的觀察方法。

  3、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光彩奪目的春天景色,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摘抄積累句子。

  教學過程:

  一、指導看圖,引入新課。

  1、圖上畫的是什麼季節?

  2、按一定順序(從上到下、從下到上、從左到右、從右到左、由遠到近、由近到遠)說說圖上哪些景物突出了春天的特色?

  3、圖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什麼?畫了哪些燕子?小燕子在圖中起什麼作用?

  學生充分討論之後,再讓學生把這幾個問題連起來說一說。鼓勵學生把自己從圖中感知到的內容和從自然界中觀察到的景色聯絡起來描述,使學生在腦海中對春天美景和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形成比較完整的印象。

  在認真觀察圖畫的基礎上,請同學們小聲讀書,促使學生初步瞭解課文是以燕子為線索進行記敘的,具體是按照燕子的外形、燕子從哪裡來、燕子的飛行特點和燕子停歇的順序來觀察和描寫燕子的。

  二、學習第一段。

  現在我們來看一看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燕子的模樣的。請一位同學來讀第一段。

  學生朗讀的同時,其他同學思考:課文描寫燕子的模樣是從什麼寫到什麼?回答了這個問題,也就弄清楚了這一部分的敘述順序。

  (這一段抓住了燕子的外形特點,先寫了燕子烏黑光亮的羽毛,又寫了燕子輕快的翅膀,最後寫了燕子剪刀似的尾巴。這幾部分連到一起就“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這些描寫突出了小燕子與眾不同的形象。)

  學生分析到這裡就很不錯了,但是教師一定要明確告訴學生這就是由整體到區域性再到整體的順序。課文先寫了整體:一身烏黑的羽毛;再寫區域性:輕快的翅膀和剪刀似的尾巴;最後又回到整體:湊成活潑可愛的小燕子。

  (板書:羽毛 翅膀 尾巴)

  你認為這一段中哪些詞用得好?

  (“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這些詞用得好,因為它們寫出了燕子外形的美麗。)

  (板書:光滑漂亮 俊俏 剪刀似的)

  這些詞語的確很優美,朗讀的時候語調要柔和一些,聲音要輕一些。應該怎樣讀呢?請同學們自己體會,同時想一想這句話在全段起什麼作用?為什麼說“湊”成了小燕子?

  回答這個問題時,教師可以啟發學生這樣思考: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也是美的,它們合起來就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好形象。學生能夠由此發散思維,得出正確的答案。

  (最後一句話在這一段中起了一個概括的作用。“湊”是幾個方面合在一起的意思,用在這句話中非常形象生動。)

  (板書:湊成燕子)

  到此為止,同學們對小燕子有了一個總的印象。如果用“一身羽毛,一對翅膀,加上尾巴,湊成了小燕子”與書上的語言相比較,你認為哪一句寫得好,為什麼?

  同學們可以把兩個句子比較著讀讀,哪句好一看就會明白。很明顯書上的句子寫得好,因為它更形象、生動、具體,給人一種活靈活現的感覺。實際上“湊成了活潑機靈的小燕子”這句話既是前面內容的總結又是下面內容的總起,它承上啟下,引出下文。我們繼續學習第二段。

  (板書:活潑機靈)

  二、學習第二段。

  活潑機靈的小燕子,在春天裡從南方飛來了,那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呢?

  請一位同學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抓住了哪些最能體現春天特色的景物。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把主要詞語畫下來。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板書:雨 風 柳 草 葉 花)

  請同學們齊讀第二段,體會春天的景色之美。

  出示小黑板或在投影上打出這樣一段話:“才下過幾陣雨。風吹拂著柳絲。草、葉、花聚攏來,形成了春天。”請同學們將課文上寫的和小黑板上的內容相比較,討論哪句話寫得更好。

  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把兩句話對比著朗讀,促使學生自己分辨。教師也可以通過幾個問題來幫助學生理解。比如:用教鞭指著小黑板上的雨、風、柳絲、草、葉、花等,提問什麼樣的雨、什麼樣的風、什麼樣的柔柳、什麼樣的花和草等。學生很快就能明白課文寫出了這些景物的色彩、姿態、數量,非常生動形象。而小黑板上的內容就顯得很乾巴巴的了。

  “雨”前面加上“細”而且是“濛濛細雨”,這樣就寫出了春雨的特點,比單純的“雨”要好得多。其它的景物都可以透過增加附加成分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

  小草兒,綠葉兒,各種美麗的花兒,都一起趕到春天裡來了。課文中用了一個什麼比喻句呢?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把它們比作像“趕集”一樣聚攏來。這樣寫突出了春天樹木茂盛,花草芬芳,充滿了生機。)

  (板書:趕集)

  在這百花爭豔的季節裡,小燕子也趕來了,為什麼說“為春天增添了生趣”呢?

  指導學生理解“生趣”一詞,很有生氣,很有情趣。因為春天本身已經很有生趣,很招人喜愛了,現在小燕子又飛來了,使得春天更有生趣,所以說是“增添了生趣”。

  (板書:生趣)

  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練習背誦。同學們可以把這段話分成四個層次來背誦:第一句寫季節、細雨;第二句寫微風吹拂著柔柳;第三句寫草、葉、花;第四句寫燕子。

  教師小結第二段:燕子在春天裡飛來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小燕子為春天增添了什麼樣的生趣呢?我們繼續學習第三段。

  三、學習第三段。

  認真看書上是怎樣寫的,然後用最少的字概括燕子飛行的特點。

  (快、美)

  課文中哪些詞寫出了燕子是怎樣飛行的。

  找同學回答,教師抓住重點詞板書。

  (板書:掠、叫、飛、橫掠、沾)

  四、填空,練習背誦,並用彩筆畫出哪些詞表現了燕子飛得快、飛得美。體會這些自由飛翔的美麗的小燕子為湖光山色增添的情趣。

  在微風中,在陽光中,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 )過,唧唧地( )著,有的由這邊的稻田上,一轉眼( )到了那邊的柳樹下邊;有的( )過湖面,尾尖偶爾( )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紋一圈一圈地( )開去。

  五、學習第四段。

  上一段描寫了燕子飛行的'美,實際上燕子停歇時同樣很美。請同學們觀察停在電線上的燕子,這個情景像什麼?(出示相關圖片)

  提示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觀察,用書上的話來回答問題。

  (這多麼像正待演奏的曲譜啊。“譜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讚歌。”)

  為什麼說“幾對燕子飛倦了,落在電線上。”這個“落”字用“停”來代替好不好?

  (不好。因為“落”字把燕子從高處到低處,伶俐輕巧的動作形象地表現出來了。)

  (板書:落)

  教師指導學生體會為什麼要把電線描寫成“幾痕細線”“像五線譜”,把小燕子比作“音符”?使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幅畫,然後讓學生談對“譜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讚歌”的理解,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藍天作襯,電線作譜,小燕子是跳動的音符,從而感受自然之美,春天之美。

  (板書:幾痕 五線譜 音符 讚歌)

  齊讀第四段,試著背誦。

  六、總結全文,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

  這篇課文從燕子的外形寫到燕子在春天裡飛來,從燕子飛行的美,動態美;寫到燕子停歇的美,靜態美。春天因為有了燕子才更美麗,也更有生趣,使人們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機,充滿活力。課文的字裡行間都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板書:動態美 靜態美)

  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合板書背誦課文。

  這篇課文文字優美,內容生動形象,感情色彩濃厚。教學時要不斷地指導朗讀,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在此基礎上背誦課文,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八、結束課程。

教師優秀教案6

  我是一名教師,一名站了十四年講臺的普通的中學教師,我還要告訴大家,告訴我的同事,告訴我的學生:只要祖國和人民需要我,學生需要我,三尺講臺我就要永遠站下去,因為在我的生命中,講臺是永遠的依託。

  記得有人問過我:教師是世上最清貧的職業,班主任是世界上權力最小的主任,可你卻為什麼如此地偏愛這一行呢?我的回答是:不錯,我們的職業是清貧,可我們同時又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為我們擁有三千弟子!班主任的權力是小,可我們卻掌握著塑造人的靈魂這樣一個無比巨大的權力,甚至可以說:我們掌握的是祖國的未來!

  多年的工作經歷,我深深地懂得了教育是愛的事業。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也是我一生的諾言。

  1991年,我剛畢業就半路接手了一個全年級挑出來的慢班,第一次期中考試各科成績比平行班至少低五分,但我一點都沒有灰心。針對學生的特點,參考外地的經驗,我總結出一套“五步學習法”,讓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讓課堂成為了學生學習的樂園。然而正當我躊躇滿志的時候,不幸卻意外發生了:我唯一的弟弟在下班途中無辜被鐵器重創致使腿骨粉碎性骨折,而更不幸的是幾天後我年僅六十七歲的父親突發腦溢血溘然離世。母親無法承受這巨大的雙重打擊重病在床,而當年二十幾歲的我又怎能禁得起這殘酷的突如其來的三重災難??恍惚中,我聽到了一種聲音:老師,老師??

  於是我流著淚離開病中的母親和弟弟,卻把笑臉帶給了我的學生。透過兩年不懈的努力,在九三年的中考中,我教的語文學科和班級總成績都獲得了全市第一名。至今我已經圓滿地送走了三屆初中畢業生、兩屆高中畢業生。

  今天,網路時代和知識經濟的並駕齊驅已經為教育賦予了全新的內涵,“育人”已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傳授知識,而是要教在今天,想在明天,以明日建設者的素質要求,做好今日的教育教學工作。因此我在教學中始終關注每個學生的心理健康,把打造學生過硬的心理素質作為教育的新目標。

  記得有一年新生入學,一名性格孤僻的女生被本該接受她的班級拒之門外,為了不使她輟學,我接納了她。望著那雙失落的眼睛,我用力握住她的手認真地對她說:“相信自己,你一定會成為品學兼優的學生!”之後的三年裡,我一直用真誠的愛去開啟她情感的封條。我發現給她造成傷害的竟來自於她小學的教育,解鈴還需繫鈴人,同為教育者,我要用愛心去彌合她心靈的創傷。我抓住每個機會,努力走入她的情感世界,對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施之以愛,導之以行。她變了,變得積極、活躍、樂觀、向上,如今她已經成為了一名光榮的白衣天使。 我熱愛這三尺講臺,講臺是我心靈的歸宿。

教師優秀教案7

  一、談話匯入

  同學們,所謂“一天之計在於晨,一年之季在於春”,那麼,你們喜歡春天嗎?是呀,春天是花的世界,是鳥的天堂,也是詩的故鄉,春天如此美好,許多事人都用優美的詩句來描寫,讚美了春天的可愛,你還記得那些讚美春天的詩嗎?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孟浩然《春曉》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葉紹翁《遊園不值》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杜甫《春夜喜雨》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一首關於春天的詩,來自宋代著名詩人王令的《送春》 (出示古詩)

  二、作者介紹

  關於詩人王令,你都瞭解哪些。

  學生彙報收集到的資料,大致有以下這些內容:

  王令,北宋詩人,字逢源。他的高祖父、曾祖父都曾在朝廷任要職,而他父親只當過幾年鄭州管城縣主簿。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後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至和二年(1053),王安石由舒州通判被召進京,路過高郵,他賦《南山之田》詩求見。王安石大喜,譽為"可以任世之重而有功於天下",並將其妻妹嫁給他。28歲卒。王安石在《思逢源》中有"妙質不為平世得,微言唯有故人知"之句,對他的才高命短、未得重用表示惋惜。王令的詩受韓愈、孟郊、盧仝、李賀的影響較深,構思新奇,造語精闢,氣勢磅礴,意境奧衍。

  看來同學們在預習時下了很多功夫,不知道預習時詩讀得怎麼樣?[都背下來了(大多數同學)]那好,就背一下,不能背的看著前面讀(課件出示詩)

  三、解題

  “送”送別,送行。“春”春天。 送春:給春天送行,和春天告別。

  那麼,現在大家想一下“送春”是和春天送行,和春天告別,突出哪個字“送”,你想象一下,作者應該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大家想象一下在什麼情況下才會送,肯定是你喜歡的人或事物,不喜歡肯定不會送,所以作者的心情肯定是感傷的,捨不得的。現在大家帶著這種感情讀課題。

  四、初讀古詩,正音

  春光限美好,那麼作者優勢怎樣送春的呢?請同學們把書翻到13頁,讀讀這首古詩。讀時要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容易讀錯的字和生字圈出來藉助生子條多讀幾遍。

  1、正音

  老師聽到大多數同學已經讀的非常流利了,你在讀程中你覺得哪些字音容易讀錯,你能幫大家找出來嗎?

  A、我想告訴大家第一句中“落更開”中的“更”應讀gèng。

  B、第三句“猶啼血”中的“啼”應讀tí不能讀成dī;“血”應讀xuè不能讀成xuě。

  C、第四句“喚不回”中的“喚”應讀huàn。

  (同時課件出示這幾個字及字音,讓這幾名同學帶大家讀一讀)

  這幾個字音還真是容易讀錯,謝謝你們的提醒,那就讓我們試一試,看看這回讀得怎麼樣。(齊讀古詩)

  五、解詩意

  1、再讀古詩,提出問題

  (1)名同學讀詩,其他同學評議,說說他們讀得怎麼樣。

  (2)自已讀一讀,想一想作者在暮春時節看到了什麼呢?引出詩的第一、二句。

  找同學讀,找出多音字落和更。

  “殘花”是什麼花“落更開”是什麼意思?

  小簷是什麼?(課件出示以上問題)

  2解決問題、理解詩意

  (1)前兩句

  題目既然是送春,說明春天已經開始悄悄逝去,第一句中的三月指的就是“暮春”即春天要結束的時候,那麼這句話中的其餘部分是什麼意思?

  (殘花就是晚春撒落在地上的開敗的花,更是又,更開就是又開了。)解釋的不錯,那麼你能用自已的話說說這一句嗎?

  (三月暮春時節,早春的花落了,現在又開了花朵。

  (我們知道“簷”是屋簷是意思,“日日”就是天天、每天的意思;就是屋簷下天天有燕子飛回來。)

  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前兩句

  (三月暮春時節,早春的花落了,現在又開了花朵,屋簷下天天有燕子飛回來 )見到這樣的景色,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看到花落有些失落,看到花開又高興)

  是呀,詩人和同學們有同感,花落使人傷感,可是看到又開了的花朵又使人看到了春的生機。從這兩行詩中你體會到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對春天的熱愛,對春天的留戀) 你能讀出使人的這種感情嗎?指導朗讀。

  面對暮春的花開花落,我們感受到了詩人對春天的眷戀,後兩行作者又在表達什麼感情呢?請同學們讀讀古詩的後兩行,理解那詩句中的字詞,瞭解詩句表達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引出三、句詩。學習生字,拆字法。

  (“子規”別名杜鵑鳥,它常在暮春季節啼鳴。夜半就是半夜,猶是還的意思,啼是啼叫,猶啼血指的是杜鵑鳥不停地叫,叫的聲音很悽切就像要啼出血了一樣,是個誇張的寫法,並不是真的啼出血來了。)剛才同學們的問題中有“子規為什麼啼出血來?”引出“子規啼血”的典故。

  那老師也想提一個問題:詩人在這裡用“子規啼血”來表達什麼樣的感情呢? (鵑鳥為什麼這樣啼叫呢?)

  (第四句就是答案:它不信呼喚不回來春風)即要喚回春風

  喚回春天實際是換回什麼?(春天)(美麗的春天)

  作者透過喚回春天又一次表達了他對春天的眷戀,也是表達對春天的挽留。 同學們再讀讀這一行詩,他挽留春天、眷戀春天的這種情感強烈麼?你是從這行中的哪個詞看出來的?(我是從“不信”這個詞看出來的)

  詩人不相信什麼?(喚不回春天)詩人也就是一定要把春天留住。

  哦,看來連杜鵑鳥也在為即將逝去的春光感到惋惜。送春的方式各有不同,詩人卻以杜鵑鳥留春的方式來送春,叫人感受到了杜鵑鳥在半夜裡苦苦啼叫的悲切,別有一番意境。除了感傷,你還能體會到什麼嗎?

  (一種頑強進取、執著追求美好未來的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

  說的太好了,其實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也應有杜鵑鳥那種為了追求美好事物,而不懈努力、頑強拼搏的精神。

  請同學們帶著這種感情讀讀詩的後兩行。

教師優秀教案8

  教學目標:

  1、認識14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應該相互的關愛

  教學重點:認識生字,會寫6個生字,能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知道全家人在生活中應該相互關愛

  第一課時

  一、教學過程

  (一)、匯入、提題

  我們都有一個溫暖的家。每天我們全家人都看電視。提題:看電視

  能談談你的家的成員都喜歡看什麼節目?

  但是,小明家看電視真有些奇妙。奇妙在哪裡呢?開啟課文《看電視》

  二、教學新課

  (一)初讀課文

  讀準字音,想想課文中什麼事很奇妙呢?

  (二)自讀課文

  1、再讀課文找出生字,生字多讀幾遍

  2、記住生字字音(檢查生字情況:分節讀,正音)

  (三)生字教學

  1、合作學習生字,交流記字方法

  2、出示詞語鞏固生字

  (四)寫字教學

  全家兩字教學

  (五)讀懂課文

  1、再讀課文,讀懂後讓你上來排順序

  爸爸和我足球迷

  奶奶京劇聽的入迷打盹睡覺

  爸爸和我足球樂的直叫一起拍手歡呼

  媽媽音樂舞蹈

  2、找出把足球賽轉成京劇的小節?

  爸爸再看球賽時想到了什麼?

  3、結果奶奶聽的入迷,我和爸爸都在打盹睡覺。

  奶奶又怎麼想了呢?

  找出京劇換成足球這一節?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生字

  二、學習四五小節

  (一)自讀一二三四五小節

  (二)細讀

  1、學習第四小節

  (1)第四小節你讀懂了什麼?(接小節提示形式說明)

  (2)看到媽媽一臉的疲勞你怎麼想?

  (3)指導朗讀

  2、學習第五小節

  (1)自讀

  (2)指導?號的朗讀

  (3)每個人心裡都裝著一個什麼秘密呢?

  (4)指導朗讀

  三、寫字教學

  爸

  關

  寫

  完

  1、教師範寫

  2、學生描紅交流

  3、學生練寫

  四、指導整體朗讀

  五、拓展教學

教師優秀教案9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靈。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給予是快樂的”這句話的含義,激發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從人物的語言和行為中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和保羅的心理感受。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板書“快樂”,同學們,你們什麼時候最快樂?

  2、今天我們也要學習一篇有關快樂的文章,補充課題:

  給予是快樂的。

  3、那麼,快樂是什麼呢?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4、讀了課題後,你有什麼問題嗎?

  生:什麼是給予?

  生:為什麼說給予是快樂的?

  ……

  5、這些問題提得真好,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第24課 給予是快樂的,請同學們把書翻到本113頁,自由讀一讀預習導讀,看看學習這篇課文有那些要求。

  (指名回答。)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那麼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自字音,認清字形,句子要讀流利。

  (指名回答,請同學補充。)

  2、那麼這件事讓保羅明白什麼呢?

  (指名回答:明白了給予是令人快樂的。)

  出示:

  這個夜晚,保羅從內心裡感受到,給予是令人快樂的。

  生齊讀這個句子。

  3、是什麼讓保羅如此真切的感受到給予是快樂的,讓我們來讀1~12自然段。讀後,請同學來複述這個故事。

  (指名同學講故事。)

  4、在這些事中有哪些是讓你或者保羅感到意想不到的呢?請同學們默1~12自然段,並用筆劃出來,在旁邊寫下你的感受。

  5、交流:

  ⑴ 出示:

  男孩睜大了眼睛:“你是說,這車是你哥哥給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錢?”保羅點點頭。男孩驚歎地說:“哇!我希望……”

  保羅以為男孩希望自身也有一個這樣的哥哥。男孩卻說:“我希望自身也能當這樣的哥哥。”

  體會“睜大眼睛”和“驚歎”,為什麼男孩會感到驚訝。

  小男孩驚訝僅僅是因為羨慕保羅有一輛這樣的新車嗎?讓我們替小男孩說出心裡的話。

  (指名回答。)

  是啊!保羅錯了,小男孩不是希望自身也有這樣一個哥哥,而是希望自身想當這樣的一個哥哥。男孩從小就立志要在聖誕節為弟弟送上一輛新轎車,多麼了不起啊。

  ⑵ “保羅驚訝地看著這個男孩,情不自禁地問了一句:‘你願意坐我的車兜一圈嗎?’”

  生:我覺得這裡讓我感到很意想不到,保羅怎麼會邀請一個陌生人與他一起兜風呢?保羅可能被男孩的語言給感動了。

  ⑶ 還有哪些是讓你意想不到的呢?

  生:保羅把車開到小男孩家門口,以為男孩是想在夥伴面前炫耀自身坐著一輛漂亮的新車,可是保羅又錯了,男孩是想去接他的弟弟,讓他弟弟也看看這樣的新車,並許下了他也要送一輛車給他弟弟的許諾。男孩一定想把他的快樂與他弟弟一起分享。

  ⑷ 教師引讀第十二自然段:

  ① 出示:

  保羅的眼睛溼潤了。他下了車,把弟弟抱進了車裡。那個男孩眼睛裡閃著喜悅的光芒,也坐進去。他們三個人一起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請同學們猜猜,這個夜晚,他們三個人是怎樣度過的?同桌先說一說,全班再交流。

  ② 那在你們的生活中,有沒有一些給予是快樂的確事情呢?

  三、總結全文

  是啊,這個夜晚,保羅從內心裡感受到,給予是令人快樂的。我想送給同學們一句話:“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不時能體會到給予的快樂,也許是一個關注的眼神,一隻攙扶的手臂,一句關切的話語,一顆慷慨的愛心。只要能做到奉獻與付出,這個世界就會更加美好。也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生活中,多給他人一份關愛,一份協助,同時,你也會收穫一份真正的快樂。付出往往比獲得更愉快。我們課後就有一篇這樣的文章《給,永遠比拿愉快》,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今天上午我執教的是四年級語文上冊第24課《給予是快樂的》,整堂課基天性體現新的教學理念,能把時間和空間都還給同學,思路也很清晰。在開課時能抓住閱讀提示,讓同學自身尋找學習目標並針對兩個目標進行教學。講解課文時,我首先從整體感知課文入手,先對整篇課文有個大致瞭解,然後圍繞“這個故事中有哪些是你意想不到的事情”而展開的。並進行了引讀,在想象“這個夜晚,他們三個人在一起做了什麼”這裡,讓同學先同桌說說再全班交流,充沛發揮了同學的自主、探究性,最後是一個拓展延伸,在同學充沛閱讀後,使同學體會到作者的愛心,併發生關愛他人的願望,從而體會給予是令人快樂的。

  同時,這節課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

  首先,在匯入時沒有抓準切入點,過多的強調快樂,而忽略了“給予”的含義,以至於同學在後面談自身在日常生活中類似的經歷時都只說到自身快樂的事情而沒有說到給予的快樂。有些偏離文字主題。

  其次,課堂上的交流很多,沒有透過人物的語言和動作來體現其情感的變化,而在課文的內容方面花的時間太多,本課的語言訓練重點沒有體現到位。

  第三、對保羅的內心感受抓得不實,同學雖然有讀,但讀的時間還是太少了。而且,同學讀的情感不是很到位,沒有很好的體會人物的情感,比方說,小男孩的那種羨慕與驚歎沒有體現出來。老師也沒有進行進一步的的知道。

  最後,我思索,一節課是否稱得上好或者差,不在於用了哪些先進的教學手段,也不在於搞了多少新穎的形式,而在於看它能否抓住文章的主線,抓住文章的重點來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實實在在的課才是最好的課。

  【課後評議】

  辜淑華:曹老師作為新老師體現了教學創新的精神,教授本課時好的方面貫穿了以同學為主的精神,堅持把課堂交給同學,文中的幾個區域性設計讓同學自瀆自悟,也是比較好的,同時,曹老師教學態度自然,教學層次也比較清晰,但是在最後掌握閱讀連結的區域性,卻因為時間過短,沒有進行深入,只是帶過,可能比較匆促。

  王莉華:課文中心是“給予是快樂的”,但是在聽完課後連區域性老師都沒有感受到這樣的情感,我想同學更難以掌握,這也說明教學中情感沒有到位。對於內容淺顯的文章,應在讀中感悟,而不應該過多涉和內容。應從課題入手,“誰”給予“誰”?“給予什麼?”在前面的內容中就應該說清晰,給予的含義是什麼?

  祝怡婷:曹老師的教態大方得體,課前準備比較充沛,注重了以同學為主。缺乏的地方,課文給人以快樂的感情,但是整堂課師生情感似乎沒有進入課堂,學完課文後沒有與文中人物發生共鳴,有可能是在備課時,曹老師目標訂的過高,導致難以在課堂中落實。同時開課的問題“為什麼給予是快樂的”可能提的過早,同學在開始的地方不理解,導致文中有些問題沒有深入,情感沒有達到目標要求。

  熊順華:曹老師整堂課目標清晰,課堂中各種方法設計也不錯,匯入區域性的你認為“什麼是快樂的?”同學說的也很有興趣。缺乏的地方:教學本課時,似乎是為了使同學進入一個預設的課程中,沒關注同學的“生成”。在課文的後半區域性,曹老師讓同學說說在生活中實際的例子,因為時間過短,同學沒有說到位,我認為,課堂氣氛的關注應該在研討的過程中烘托出,使整堂課的學習在一種好的氛圍中結束。

教師優秀教案10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快、師、吹、老、地、樂”6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能背誦課文。

  3、感受節日的快樂,體會作為一名同學的光榮。

  教學重點:認識生字,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有我們就更加美麗,有我們就充溢希望。”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方法:激勵法、講授法、討論法、練習法

  教學準備:《快樂的節日》的音樂,3套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匯入課文

  匯入(一)

  1、出示“節日”,讀一讀,並說說你知道有哪些節日。

  2、介紹“六一兒童節”,並揭題“快樂的節日”

  匯入(二)

  1、出示“快樂的節日”,說說你會怎麼讀這題目。

  2、讀一讀,突出“快樂的”

  二、生字登山競賽

  1、形式:四人小組同學字

  每組發3套生字卡片

  第一套;標有拼音的詞語第二套:沒有拼音的詞語

  第三套:單個生字卡片(背後標有拼音)

  2、方法:由小組出息行組織,每一關設定3片花瓣或紅旗,憑讀的情況進行獎勵。

  3、師檢查生字掌握情況。方案:(1)單個生字抽讀(2)點名抽讀詞語

  三、課中操,播放《快樂的節日》同學拍手做動作。

  四、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瀏覽課文,說說課文有幾節。

  2、自由讀課文,在讀前提問:你會怎樣來讀課文?

  3、聽錄音或師範讀,生輕輕跟讀。

  4、對詞語或課文提問質疑。師點撥解疑。

  五、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小朋友要過快樂的節日了,他們會邀請誰參與呢?

  (一)學習課文最後一節,點名讀,指導有感情朗讀,讀準“啊、哇”的字音。

  小朋友不只請了老師、夥伴,還請了許多可愛的小動物呢!

  (二)學習第一節,說說這段你讀懂了什麼。

  師指導理解比喻句,練習: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花朵。

  我們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感情地朗讀。

  (三)學習第二節,理解“有我們就更加美麗,有我們就充溢希望。”的含義。

  1、點名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2、說說你長大以後會為地球做些什麼?(或說說以後的地球會便成什麼樣?)

  3、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重點突出“更加”。

  (四)四人小組學習第三節,想想為什麼說我們像小鳥?

  理解“豐滿、勇敢、理想|”的含義。

  六、朗讀指導

  1、師指導朗讀

  2、說說背誦技巧,討論總結

  一節一節背;記住幾個重點詞背;嘗試背,背不來的再看課文。

  3、練習背誦。提供重點詞。

  小鳥 風兒 菜園 草地 紅領巾 衣裳 花兒 小溪 更加 感謝 豐滿 理想 度過

  七、鞏固練習

  1、讀讀說說(課後練習)

  2、書寫指導

  八、課外延伸

  你會為地球做哪些事?請你畫一畫或寫一寫。

  板書設計

  25、快樂的節日

  有我們就更加美麗~~~` ```````````````

  長得豐滿

  將來

  飛向理想

  有我們就充溢希望~~~ ``````````````

教師優秀教案11

  為了切實增強全體教師課堂研討的積極性,最佳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打造高效課堂,學校決定舉行全校教師優秀教案評比活動。現制訂本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先進的教學思想為指導,切實體現新課程教學理念的要求,促進教師加強學習,鑽研教材,規範教師備課環節,最佳化課堂教學設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我校教學常規管理水平。

  二、組織領導機構

  組長:蘇永剛

  副組長:李海燕 楊愛俠 劉海龍吳延軍 李玲莉

  三、參賽物件:學校全體科任教師。

  四、活動時間:20xx年11月1日至20xx年11月10日。

  五、參評教案要求

  (一)合格教案要求:

  1、教案課時數充足(書寫教案要標註課時數);

  2、教案各環節齊全(課題、目標、重難點、教具、前置設計、教學過程、作業佈置與板書設計等不得缺項);

  3、教學過程科學有效,容量適中;

  4、字跡工整,書寫規範。

  (二)優秀教案評選要求:(在合格教案基礎上,優秀教案應具備如下要求:)

  六、工作安排

  1、組織教師學習學校制定的“合格教案、優秀教案評價標準”。

  2、以教研組為單位,組織全體教師參照“合格教案”及“優秀教案”評價標準書寫教案。

  3、在期中、期末兩次教案檢查中,各教研組對本期以來教師書寫教案進行初評。初評分一、二、三等三個等級(一等佔25%,二等佔35%,三等佔40%),選送評為一等的教師的教案(1-2位教師的)到教導室集中參評。

  4、教導室組織專門人員對各教研組選送的教案進行評比。評出1—5位教師的教案為優秀教案。

  5、將獲學校教案評比優秀的教案集中向全校師生展示,供全校教師參觀學習。

  七、獎勵辦法

  每期對榮獲優秀教案的教師分別獎金50元,並在期末教師綜合考核中獎勵濃縮分0.5分。

教師優秀教案12

  【教材簡析】

  《假如》是一首充滿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詩,語言清新活潑,充滿兒童的想像力、創造力。全詩用並列結構的形式,借“馬良的神筆”,表達“我”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這些關愛,顯示了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朗讀這首詩,學生可能會產生心靈的共鳴,可能會產生許多新的“假如”。全詩以“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筆……”結束,給學生想像的空間,滿足孩子情感表達的需要。

  【教學過程】

  一、聽故事

  1、故事匯入:

  有一個故事,媽媽小時候聽過,奶奶小時候聽過,奶奶的奶奶小時候也聽過,你們想聽嗎?聽老師講故事(選擇《神筆馬良》中馬良幫助窮人的片段)。

  2、說話訓練:

  馬良用神筆給窮人畫了什麼?假如你有一枝神筆,你想幹什麼?

  3、板書課題:

  有個小女孩,她和你們一樣,也夢想著有一枝神筆,她把自己的願望寫成了一首詩,題目是《假如》(板書課題)。

  二、讀詩歌

  1、讀正確:

  ⑴ 認讀字詞:

  縮嘆息遙遠尋食哭泣健康(課件輔助顯示音節)

  ⑵ 初讀課文:

  認真地讀課文,不會讀的字做上記號,問同學、問老師。

  ⑶ 抽讀正音。

  2、讀流利:

  ⑴ 再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繼續讀課文。你讀懂了什麼?

  ⑵ 交流彙報。

  ⑶ 指導朗讀:

  詩中有三個長句,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我要給窗前的小樹畫一個紅紅的太陽。我要給樹上的小鳥畫許多好吃的穀粒。我一定給不幸的朋友西西畫一雙好腿,還他一個健康的身體。

  (課件輔助出示斜槓指導句子中的停頓)

  ⑷ 找規律:

  “窗前的小樹紅紅的太陽樹上的小鳥好吃的穀粒不幸的朋友健康的身體”這幾個片語有什麼特點?應該怎麼讀?

  ⑸ 鞏固練習:

  在全詩中繼續尋找“( )的( )”的片語,讀一讀。

  ⑹ 積累詞語:

  摘錄兩個自己喜歡的片語。

  3、讀出感情:

  ⑴ 範讀課文:

  下面我們來練習讀全文,聽一聽老師是怎麼讀的。

  ⑵ 學生評議:

  你覺得老師讀得好在哪兒,還有什麼不足。

  ⑶ 教師引導:

  老師不但在用嘴讀,還在用心讀;不但在看字,而且在畫畫。想看看老師腦子裡的畫嗎?(課件出示根據課文內容設計的動畫)

  ⑷ 學生練讀。

  ⑸ 遊戲助興:

  《挑戰自我》。

  三、練說話

  1、自由說話:

  用“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 )畫( )……”說話。

  2、情景說話:

  收聽幾個求助電話(無家可歸的老虎、餓癟了肚子的熊貓、渴得厲害的地球媽媽、中了毒的小青蛙……),用詩歌的語言說話。

  3、朗讀範文:

  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要給善良的小朋友畫一對翅膀,帶著你的愛,帶著你的情,飛向蔚藍的天空,飛向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四、課外作業

  1、請學生自己佈置一個回家作業。

  2、課外閱讀《不要問我為什麼》。

  【設計說明】

  語文課本首先不是教本,而是讀本。讀是語文教學最古老的方法,也是語文教學成功的一個顯著標志。語文教學以讀為主,詩歌的學習尤其如此。透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漸漸進入詩歌所營造的意境中去,在讀中感悟理解,在讀中觸發情感,在讀中培養學力,提升思維。本設計力求體現以下特色:

  1、展示讀書過程:

  學生接觸文字,總要經歷從不會讀到會讀,讀不好到讀好的過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先感知後理解、從默會到表達,讓學生把隱藏的認識過程顯現出來。

  2、滲透讀書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強化“過程和方法”,要求教師把視角中心轉到學生身上。在引導學生讀書的過程中,把讀書的方法滲透其中,創設大量的語言實踐機會來運用、提高,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鞏固。

  3、明確讀書目標:

  語文課堂上的讀書目的主要是學習語言。透過學習文中規範、精美、鮮活的語言,幫助學生構建新的語言正規化,改造自己的口頭語言,促進消極的語言向積極的語言的轉變。

  4、提高讀書質量:

  最理想的讀書目標是超越文字、超越作者,對文字進行創造性的解讀,讓學生的注意中心由作者、文字轉移到自己身上。朗讀這首詩,學生可能會產生許多共鳴,有創作新的“假如”的慾望,教師要滿足學生的需求,並作為學習的夥伴參與其中。

教師優秀教案13

  第一課時:除法(一)認識豎式

  教學內容:課本第2頁~第3頁 分蘋果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經歷分蘋果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餘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2.透過引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計算除有餘數除法的書寫格式,使學生體會到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體會到學習有餘數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索、發現中,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重點難點:1.使學生體驗除法的意義及乘法豎式的計算過程。體會餘數要比除數小。

  2.透過分蘋果的實際操作,總結出除法豎式的書寫過程,使學生體會到除法豎式每一步的實際含義。

  教學準備:投影儀,學生準備小圓片。

  教學過程:

  一、 問題引入

  顯示20個蘋果畫面,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每盤放5個蘋果,20個可以放幾盤?

  二、探索新知

  1. 體驗除法豎式的計算過程。

  (1)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上述問題。

  (2) 接著進行全班集體交流。學生可能有很多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如:

  a. 透過乘法口訣四五二十得出結論:可以放4盤;

  b. 用除法算式算:20÷5=4,所以可以放4盤。

  (3) 同桌同學合作用20個圓片擺一擺,驗證推算結果是否正確,教師用實物投影儀顯示學生擺放的圓片圖,進一步進行驗證、交流。

  (4) 介紹除法豎式的寫法。

  教師指出:20÷5=4也可以用豎式計算。邊寫邊說明:

  橫式:20÷5=4

  豎式: 4

  5丿 2 0

  2 0

  討論:結合剛才分蘋果的情況,在小組內討論一下,豎式中的各個數表示什麼。

  指名學生回答,根據學生口答板書:

  4 商:4表示分4盤。

  除數 5丿2 0 被除數:20表示有20個蘋果。

教師優秀教案14

  一、教學目標 :

  知識與能力目標: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理解、積累“棲息、寥闊、枯涸、清洌、夢寐”等詞語。

  過程與方法目標:

  ①透過反覆朗讀、描繪畫面來把握作者的情感,體會詩歌的意境。

  ②透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品味詩歌語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① 感悟秋天,讚美秋天,熱愛秋天。

  ②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①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三、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提及秋天,我們自然聯想到碩果掛枝、糧倉滿溢、農人慰心的笑容。的確,秋天是一個成熟和收穫的季節,因為土地是真誠公允的,“一份耕耘一分收穫”是秋天用收成證明著播種者的品質;秋天又是寬容博大的,是秋天用慈母般的心腸去孕育勃勃生機的滿園春色。現代詩人何其芳以他敏銳的詩心捕捉,繪寫出了秋天的風彩。

  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秋天》,體味動人的秋魄。

  2、介紹作者

  何其芳(1912~1977),現代散文家、詩人、文藝評論家。1936年他與卞之琳、李廣田的詩歌合集《漢園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畫夢錄》於1937年出版,並獲得《大公報》文藝金獎。

  詩歌是何其芳最喜愛運用的文學樣式。早期的作品鮮明地表現出一個小資產階級知識青年的思想感情和個性,較多徘徊於懷念、憧憬和夢幻中,留下寂寞和憂鬱。

  何其芳對於藝術形式的完美,表現出執著的探求。在詩歌方面,他創作之初即十分講究完整的形式、嚴格的韻律、諧美的節奏,並注意表現出詩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詩明顯地具有細膩和華麗的特色。

  二、反覆誦讀,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要求

  ①標註生字詞,注音釋義

  ②注意劃分詩歌節奏

  (1)注音

  肥碩shuò 棲qī 息 烏桕jiù 夢寐mèi 清冽liè 枯涸h é 鐮lián 刀 蟋蟀xī shuài 廖闊 liáo kuò

  (2)釋義

  丁丁:形容伐木、彈琴等聲音。

  肥碩:文中指果實又大又飽滿。

  棲息:停留,休息(多指鳥類)。

  寥闊:高遠空曠。也作“寥廓”。

  枯涸:乾涸,沒有水了。

  清洌:水清。 夢寐:睡夢。

  幽谷:幽深的山谷。

  2、學生聽朗讀錄音,可輕聲跟讀,把握詩歌節奏,熟悉讀歌內容。

  提示:詩歌的朗讀節奏有兩種劃分標準:按節拍劃分和按意義劃分。《秋天》可按意義標準劃分朗讀節奏。如:向/江面的/冷霧/撒下/圓圓/的/網,收起/青鯿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蘆篷上/滿載著/白霜,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秋天/遊戲在/漁船上。

  3、全班有感情朗讀詩歌

  4、請男/女生朗讀 (師生互評)

  5、學生自由朗讀,思考:

  文中描繪了幾幅畫,試著給它們取上整齊、漂亮的名字。(小組討論合作)

  明確: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

  詩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是一幅鄉村秋景圖?(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因為露珠、冷霧、白霜,表明了秋天的天氣特徵;稻香、鐮刀體現農家特色;秋蟲低鳴、蟋蟀聲使田野更遼闊;溪水乾涸、更清洌,這些都暗示了是在秋天。

  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景的?詩歌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由遠及近的順序,抒發了作者熱愛秋天、讚美秋天的感情。

  請同學懷著熱愛喜悅之情再次有感情的朗讀詩歌,爭取背誦。

  三、作業

  1、想象每幅畫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動,心情,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你喜歡的一幅圖畫,並說說為什麼喜歡這幅圖,或是把你最喜歡的一幅圖畫繪畫出來,展示給同學。

  2、反覆朗讀詩歌,品味詩歌語言。

  第二課時

  一、描繪秋天、感悟秋天

  1、學生朗讀詩歌,漸入詩歌意境

  2、請同學試著背誦詩歌

  3、檢查作業?請同學出示圖畫,並結合講解

  ?請同學用優美的語言描繪自己喜歡一幅圖畫。

  師生互評,教師引導總結,初步體味詩歌意境。

  學生描繪畫面參考內容:

  農家豐收圖:清晨朝露未唏的時候,有位農人來到幽谷,丁丁的伐木聲震盪山谷;田野裡發散出稻香的氣息,金黃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個身影在揮鐮割稻,晶瑩的汗珠溼透衣衫;果林中還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飄香,沁人心脾,摘下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禮物,放進揹簍,這份喜悅要與親人一起分享……

  霜晨歸漁圖:清晨的江南還瀰漫著冷冷的霧氣,可以感到些許的涼意。遠遠地有個漁人搖著船槳向岸邊駛來。依稀可見船篷上掛著層白霜,漁人熟練地撒下漁網,網上的青鯿魚就像烏桕葉,閃著銀色的光澤。歸航了,江面上傳來動人的漁歌,還有陣陣爽朗的笑聲……

  少女思戀圖:原野上一片蟋蟀的鳴叫聲,溪水清澈見底。羊兒的咩咩聲陣陣傳來,秋天的美景讓人賞心悅目,牧羊女卻失去了往日的活潑。夏日裡的笛聲悠遠、綿長,怎不見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誰能猜得透?

  二、師生合作,品析語言

  請找出自己喜歡的詩句,並說說喜歡的理由(從內容與修辭手法等方面分析,師生補充互評)

  要求:先有感情的朗讀這句詩

  說說喜歡的理由

  如:

  伐木聲飄出幽谷——從聽覺的角度,寫出了幽谷的深、靜。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飽食”運用了擬人的修辭寫出了豐收之景;“稻香”從味覺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豐收的圖畫 秋天棲息在農家裡——“棲息”運用擬人的修辭,概括秋天在農人家裡的狀況,將虛無的東西具體化,寫出了鬆弛、嫻靜的氛圍。 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輕輕”顯示出漁人悠閒與自得的心情。

  秋天遊戲在漁船上——“遊戲”一詞虛實相生,漁人是在漁船上游戲,並不在乎打了多少魚,更是在感受秋天,遊戲秋天,寫出了那份閒適。

  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裡——“夢寐”是朦朧的意思,寫出了少女的情懷,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為什麼“收起青鯿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這個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鯿魚像烏桕葉;另一層意思,江岸上烏桕樹,樹葉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網起的是烏桕葉的影子。用倒裝句體現漁民悠閒的心情。

  三、品味詩歌意境

  1、學生有感情朗讀詩歌

  2、請同學(結合美句賞析和圖畫講解)說說課文表現了什麼意境?並結合課文說說依據。

  教師補充總結:表現了清靜、清遠、清甜、清柔的意境。

  四、仿寫歌詞,歌唱秋天

  詩歌詩歌,好的詩就是一首歌,這首詩讓我想起了童年的一首歌《春天在哪裡》,教師把詩歌第一小節改成了歌詞,作為範例:

  秋天在哪裡?秋天在哪裡?秋天就在豐收的農家裡,

  那裡有稻穀,那裡有瓜果,還有那揹著揹簍的農家女。

  請同學小組合作就把這首詩的二、三節模仿《春天在哪裡》的歌詞改寫成一首秋天在哪裡?並在小組內演唱。

  五、背誦比賽

  採用自背、全班齊背、分組背等方式,調動學生的激情。

  六、作業

  1、朗讀詩歌,爭取背誦。

  2、摘抄以“秋”為內容的詩文,並作點評。

教師優秀教案15

  執教:思雨

  班別:中二

  人數35人

  時間:4、12、20

  活動名稱:數一數

  活動形式:集體

  利用資源: 動物圖片、小豬、小兔、小羊頭飾、錄音機

  活動目標: (一)能根據圖片變化的暗示,學會運用“重組法”來改變歌詞進行演唱。

  (二)敢於迎接由繞口令拗口及不斷變化的歌詞順序所帶來的雙重挑戰。(三)能大膽與同伴合作遊戲,培養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一:數一數

  活動過程:

  一、 入室《森林裡的音樂家》

  教師:“森林裡的音樂會要開始了,請小動物們拿起樂器一起來演奏一首歡迎曲吧!記得眼睛要看指揮,有節奏地演奏,曲子會更優美。”

  二、 練聲《聽》

  (一)集體練習。

  (二)分聲部練習。

  三、 律動《跟著動物走走》

  教師:“今天的音樂會來了好多的動物朋友,我瞧瞧,小貓來了,小兔子來了,還有小馬,還有……,它們要和其它的小動物來玩遊戲,請你們把耳朵豎起來,聽小動物的口令了。”

  四、 複習歌曲《敬個禮,握握手》

  教師:“好朋友見了面應該打聲招呼,問聲好,請你們用優美的聲音和動作向朋友問好吧!”

  (一)集體表演歌曲。

  (二)教師。

  五、 歌曲創編《數一數》

  (一)集體複習歌曲《數一數》

  (二)調換圖片(更換動物及地點的前後順序),創編新歌詞。

  1、 請幼兒出來換一張圖片順序,集體念出歌詞(重點念熟最後一句)

  2、 唱出新歌,討論橙色小點代表的含義(“呀”)

  3、 不斷創新,重複上兩環節3―4遍。

  4、 為自己的歌起個名字,和同伴交流,努力創編與別人不一樣的歌。

  5、 評選最佳填詞人。

  六、 音樂遊戲《豬小弟》

  教師:“小豬們都來和小動物玩遊戲了,可是它遇到了一點小麻煩,誰來幫它呢?我們一起來表演吧!

  七、 舞蹈《多愉快》

  教師:“小動物們,音樂會快要結束了,你們玩得開心嗎?愉快嗎?把你的開心用你的小手和小腳表現出來吧!”

  戶外活動

  目標:練習目標:練習走、跑、跳、爬、鑽等技能,培養幼兒對動作的理解能力與同伴合作的能力。

  活動過程:

  (一)韻律――健康歌

  (二)小跑步

  (1) 一個跟著一個跑。

  (2) 遊戲:我和你來賽跑

  (三)大型遊戲――小兔採蘑菇(爬、跳、鑽、繞樹跑等)

  (1) 教師交代要求,介紹遊戲玩法。

  (2) 幼兒第一次遊戲,要求孩子要按魔法書上的數字採相應的蘑菇。

  (3) 第二次遊戲增加難度,要求孩子過小橋把蘑菇運回家。

  (四)放鬆運動

  (五)擦身、穿衣。

  活動二 動物樂園

  目標:(一)能與同伴商量合作,會用拼、疊、砌等方法制作自己喜愛的物體。

  (二)學會用畫、粘、剪、貼等技能製作出各種小動物。感受工廠流水線的工作方式,體驗當小工人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小木偶,匯入活動。

  二、教師交待活動的要求,分成兩個小組(構建組和小工廠組)

  三、讓幼兒與同伴商量自己要拼砌的物品和自由選擇自己製作材料。

  四、幼兒構建和製作活動。

  五、教師巡迴指導和啟發幼兒。

  六、作品展示,教師。

  效果分析:

  孩子在音樂活動很投入,能大膽地表現自己,在歌唱中聲音較和諧、統一,大部分女孩子很有感情地歌唱,面帶笑容,按老師要求表現自己。在創編活動裡,孩子興趣較濃,能和同伴互相分享自己創編的新歌,大部分孩子能根據圖片的提示把歌曲完整地演唱出來,但對歌曲的最後一句不太熟練,或許因為歌曲中的繞口令拗口的緣故,老師讓孩子按節奏從慢到快的速度練習,效果或許會更好。在老師請個別孩子表演時,孩子很認真,也很投入,如果在歌曲的 最後一句幫幫他們,孩子會容易掌握,更自信些。

【教師優秀教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