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師> 教師優秀教案

教師優秀教案

教師優秀教案1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優秀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優秀教案1

  一、導課

  1、隨著現代化建設的不斷髮展,我國的建築事業越來越發達,如高樓大廈,橋樑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現代化的橋樑。看現代化的橋樑建築)

  同學們,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麼感想呢?雄偉、美麗建設者非常的聰明、能幹)

  2、早在1300多年前就有這樣一個聰明能幹的人,他就是李春,不但設計還親自參加建造了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出示趙州橋的圖片,同時出示李春的頭像)叫安濟橋,又叫趙州橋,被譽為華北四寶之一(板書,趙州橋)(齊讀課題)它為什麼會聞名世界呢?學了課文,我們就會知道了。

  二、新授

  1、自學:請同學們開啟課本,輕聲朗讀課文,要求:

  ⑴讀準生字的音,認清生字的形。

  ⑵從課文中找出寫趙州橋特點的句子,用劃出。

  2、檢查:

  ⑴詞語:趙縣,隋朝,石匠,砌成,橋墩,創舉,堅固,智慧,橫跨,創舉

  近義詞:

  反義詞:

  ⑵課文。抽生逐節朗讀,其他同學認真聽著,有沒有讀錯的。

  ⑶趙州橋的特點是什麼呢?(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板書堅固、美觀)課文哪部分在寫堅固,哪部分在寫美觀?(第二自然段在寫堅固,第三自然段在寫美觀)

  3、學習第二自然段:

  ⑴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二自然段:

  請同學們快速的默讀第二自然段,哪句話寫出了趙州橋的設計的優點呢?(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

  ⑵這種設計指的是怎樣的設計呢?(出示趙州橋的圖片)

  ①上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

  ②洞頂上左右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板書)

  ⑶那為什麼說這樣的設計是一個創舉呢?創舉是什麼意思?

  ①幫助理解:這種設計指。它的好處,一是,因為;二是,因為。

  ②(這座橋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洞頂上的左右兩邊,各有兩個小橋洞。既可以減輕流水對橋身的衝擊力,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這種設計以前是沒有的,所以說是個創舉。)

  ③既又是什麼關係呢?(並列)

  換成既可以減輕橋身的重量,又可以減輕流水對橋身的衝擊力。意思不變。

  ④造句。

  ⑷朗讀:隋匠天工落奇橋,飲盡世代洪水惡,石骨長虹映燕趙,風雨梳妝歲歲立。帶著崇敬之情來朗讀這一自然段。

  ⑸剛才,我們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時候,是先抓住重點詞創舉,然後再來理解整段話的意思。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單元提示,一段話中,有些詞語或句子跟這段話的主要內容關係特別密切。閱讀時,找出這些詞句,想一想跟其他詞句的關係,能幫助我們正確理解這段話的意思。我們下節課學習的時候就可以用上這種方法。

教師優秀教案2

  【教學目標】

  1、瞭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建築過程,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2、學習作者細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敘述的方法。

  3、理解課文內容,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學習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5、練習寫一個小動物。

  6、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瞭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建築過程,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2、學習作者細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介紹的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同學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學習抓住特點進行介紹的方法。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審題

  《蟋蟀的住宅》這個題目有什麼特點?

  “住宅”一般是講人的住房,可是蟋蟀是動物,這篇課文題目的特點就在於作者把蟋蟀當作人來寫。

  師:蟋蟀會有什麼樣的住宅呢?作者怎樣描述蟋蟀的住宅呢?我們認真學習了課文之後就會明白了。

  二、學習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1、填寫生字表。

  2、指導同學讀準字音,正確書寫:

  逐個生字進行討論,要求同學們找出每個字字音字形方面的特點,加深記憶。

  比方:“驟”字左邊是“馬”,右邊是聚會的“聚”,“馬”和“聚”合在一起就是“驟”,讀作“ zhòu ”,不能讀“ jū ”或“ zòu ”。

  3、解釋重點詞語,協助理解課文。

  4、討論詞義,找出近義詞和反義詞。

  三、瞭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按不同方面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1、朗讀課文,理解每個自然段的內容:

  同學自由朗讀課文,逐段進行理解,也可以找同學說一說各自然段的內容。

  分析10個自然段的內容,弄清各自然段之間的關係。

  2、教師指導同學讀書,體會課文是從幾個方面介紹了蟋蟀的住宅,並討論10個自然段按內容不同可以分為幾段,怎樣分?

  這篇課文的題目(即主題)是《蟋蟀的住宅》,全文圍繞這個主題分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蟋蟀的住宅是使它知名的原因之一。

  第二段(第2~第6自然段)講蟋蟀住宅的特點。

  第三段(第7~第9自然段)講蟋蟀住宅的建造過程。

  四、作業

  1、朗讀課文。

  2、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導語

  蟋蟀這種小動物很多同學並不陌生,但是對於蟋蟀的住宅,也就是蟋蟀的巢就不是人人皆知了。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林,從很小就很喜歡動物和植物,尤其是昆蟲。他對蟋蟀進行了細緻的觀察和研究,採用擬人化的手法,生動有條理地介紹了蟋蟀的巢穴,用他的話講就是蟋蟀的住宅。從這裡可以看出法布林很喜歡蟋蟀,並把蟋蟀當作他的朋友對待。那麼,蟋蟀是以什麼而知名的呢?請同學們齊讀第一段。

  (主要是以住宅知名。)

  板書:住宅

  二、學習第二段

  蟋蟀的住宅有什麼特點呢?請同學默讀第二段,想一想這一段從幾個方面講蟋蟀住宅的特點,每個方面寫了蟋蟀住宅的什麼特點?

  (這一段主要是從選址、工具和洞內外三方面講述了蟋蟀住宅的特點。)

  板書:選址 工具 洞內外

  這是蟋蟀住宅很明顯的特點。我們一邊讀書一邊分析蟋蟀住宅的這些特點。

  板書:特點

  蟋蟀和別的昆蟲不同,蟋蟀不肯隨遇而安,“隨遇而安”是什麼意思?課文的哪些地方表示了蟋蟀“不肯隨遇而安”?

  “隨遇而安”指能適應各種環境,在任何環境中都能滿足。

  課文中講到蟋蟀慎重選擇住址,一定要排水優良,並且有溫和的陽光。它不利用現成的洞穴。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隨遇而安。

  板書:排水優良 有溫和的陽光

  蟋蟀的住宅是自身一點一點挖掘的。可是人們為什麼對它的勞動效果感到驚奇呢?

  蟋蟀蓋房子的工具,非常柔弱。正是因為蟋蟀用如此簡單的工具,建造出了排水優良、有溫和陽光的住宅,所以令人們對它的勞動效果感到驚奇。

  板書:柔弱

  這也是蟋蟀吸引作者關注的地方,所以作者決定要研究它,請同學繼續讀書,看一看住宅內外的情況怎樣?

  為什麼說蟋蟀用來挖掘的工具“是那樣簡單”?又為什麼說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

  因為蟋蟀蓋房的工具,只是簡單的四隻腳和鉗子,所以說蟋蟀用來挖掘的工具是那樣簡單。

  又因為蟋蟀用如此簡單的工具,建造出那麼平坦、清潔、乾燥、衛生的住宅,所以可以算是一個偉大的工程了。

  “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這句話出現在這一段的最後,起什麼作用呢?

  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體會蟋蟀辛勤勞動和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三、學習第三段

  請同學默讀這一段,想一想這一段從幾個方面介紹了蟋蟀怎樣建造住宅的,課文是怎樣寫的?

  板書:住宅建造

  這一段從建造時間、怎樣建造和整修三個方面介紹了蟋蟀怎樣建造住宅。

  板書:時間 建造 整修

  “蟋蟀蓋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時候”。這是蟋蟀蓋房子的時間。

  板書:十月

  蟋蟀工作很辛苦是從哪裡看出來的呢?請同學們小聲讀第8、9自然段,找出寫蟋蟀蓋房動作的句子,並劃出動詞,體會蟋蟀蓋房的艱難與辛苦。

  板書:扒 搬 踏 推 鋪

  蟋蟀的住宅建好了,可是它好像並沒有滿足,它又做了什麼?

  整修。

  對,蟋蟀是怎樣整修的呢?

  板書:長時間 加深加闊

  學習了蟋蟀建造住宅這一區域性,你有什麼想法嗎?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體會蟋蟀鍥而不捨,認真工作的精神。

  四、指導同學朗讀全文

  這篇課文是寫小動物的,作者並沒有蟋蟀蓋房子的體驗,為什麼能寫得這樣形象、具體、逼真呢?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讀書。請同學自由發言,談自身的看法。

  作者透過對蟋蟀蓋房子進行非常細緻的觀察,才把文章寫得這樣好。

  師:作者是怎樣觀察的,我們應該學習什麼?下節課繼續學習。

  五、作業

  1、朗讀課文。

  2、觀察一種小動物。

  第三課時

  一、總結全文,歸納主要內容

  《蟋蟀的住宅》主要講的是什麼?

  《蟋蟀的住宅》主要描寫了蟋蟀挖掘、建造巢穴的事。

  作者為什麼把蟋蟀的巢穴比喻為住宅,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這樣寫很形象,能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師:這篇課文說明了什麼?

  師:作者為什麼能把蟋蟀的住宅寫得這麼詳細具體呢?

  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第5、6、7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按什麼順序觀察的?這樣觀察有什麼好處?

  二、朗讀全文,體會擬人句

  課文中不少地方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請同學朗讀全文,找出以上詞語,並討論這樣寫的好處。

  三、鞏固練習,寫一篇小動物的作文

  這種練習要求同學觀察一種小動物,注意它是什麼樣的,它的眼睛、嘴巴、爪子等有什麼特點。然後再把這些特點生動、形象地描述下來,也要寫它的活動情況。

  教師指導這種練習時,可以先請同學讀一篇習作例文,然後再進行習作指導,這樣同學比較容易理解和掌握。

  【板書設計】

  7、蟋蟀的住宅

  選址:排水優良、溫和陽光 (不隨遇而安)

  特點:外部:向陽、隱蔽、乾燥、彎曲、有門、有平臺 (工程偉大)

  內部:牆壁光滑、地面平整、簡樸、清潔、衛生

  時間:秋天動工

  建造 方法:扒、搬、踏、推 (不辭勞苦)

  整修:冬季不時整修

  要求:平整、光滑、乾燥、舒適

教師優秀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作家作品,感受海外遊子濃濃的思鄉之情

  2、學習樸實的語言飽含深情,瞭解巧設懸念、以小見大等寫法的綜合運用

  過程與方法:

  1、抓住線索梳理內容,簡要概括故事情節

  2、學習使用圈點批註的方法咬文嚼字,揣摩人物內心世界,品味簡潔質樸卻飽含深情的語言

  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遊子的思鄉情結,熱愛祖國、熱愛家鄉

  教學重、難點:

  1、較為深刻地理解本文的主題內涵,是重點也是難點

  2、品析本文質樸情真的語言,是重點

  教學構想: “讀”為手段,“品”為重心,“情”為基調,“悟”為目的

  教學用具:

  兒歌《一個棗核大不大》, 歌曲《我的中國心》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兒歌,切入課題

  兒歌:一個棗核大不大?一間屋子盛不下。一個棗核小不小?一間屋子盛不了。

  (板書課題、作者)

  二、用心聆聽“棗核”,感知內容

  1、生自由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記敘了美籍華人索要生棗核以寄託思鄉之情的故事,反映了同窗美籍華人深厚的民族感情。

  2、師生合作朗讀課文,(師讀文章的第1、2、10、11段,男生1讀第3至6段的旁白,男生2讀7至9段的旁白女生3讀第3至6段中“美籍華人”的話,女生4讀第7至9段中“美籍華人”的話)

  讀後小組合作:請用橫線畫出文中含有“棗核”或“棗樹”的句子,說說作者是怎樣圍繞“棗核”展開故事情節的。

  棗核—— 棗核—— 棗核—— 棗核

  3、同學們,面對梳理出來的情節,在本文構思上,你會有怎樣的發現?(一線串珠)

  4、“美籍華人”只索要棗核卻不說用途本已“蹊蹺”,要了棗核不回答我的詢問更顯“故弄玄虛”。

  (巧設懸念):設定懸念——加深懸念——解開懸念

  “人情重懷土,飛鳥思故鄉”,小小棗核,飽含真情同學們說,這一粒棗核小不小?

  三、用智美讀“棗核”,品析語言

  1、這枚小小的棗核確實“不小”,因為她寄託著美籍華人濃濃的思鄉之情,真摯的愛國之心。

  那麼此情、此心具體體現在哪些字詞上呢?請自由美讀課文,在值得品味的好詞下加小圓點、好句下畫波浪線,然後選擇你個人最受觸動的一處進行簡要旁批。(學生放聲自由美讀,圈點批註教師巡視進行個人點撥學生舉手發言)

  a、“託”——細節傳情

  b、“劈頭就問(第3節)”(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第七節)依依楊柳、柄柄睡蓮,哪一樣不是故鄉之景、不蘊思鄉之情呢?——敘事言情

  C、(第七節,生齊讀)這四個“想”說來是京腔京韻,品來是催人淚下。——獨白抒情

  d、“家庭和事業都如意,各種新式裝置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總像是缺點什麼”這句話看似很矛盾,應該怎樣理解?

  第5、6段用不少的筆墨寫“美籍華人”居所環境的幽美和家庭的美滿,是不是有點跑題?——對比顯情

  四、用情齊讀“棗核”,深悟主題

  1、在弄懂了“棗核”的奧秘之後,“我”對於“舊時同窗”索種棗核的行為給予了怎樣的評價?

  (男女生分組賽讀第11段,要讀的深沉而熱烈,讀出由衷讚歎之感,女生先讀 )

  貝聿銘——他在海外曾深情地說過:“我的根在中國。” (海外遊子,思鄉情濃 )

  2、蕭乾是作家,在飽受中國“文化變動”折磨剛剛被平息的1979年,他應美國愛荷華大學之邀,開始了中美文化交流之旅,在美國的日子裡,他心繫祖國、不計個人恩怨,透過美國的燈紅酒綠,以資深記者獨特的視角,去捕捉美國社會值得我們借鑑的經驗,去記錄旅美華人永不褪色的民族感情,這就是蕭乾創作《美國點滴》的經歷。知其人、讀其文,我們不能不說因作者本身就是一位可敬可嘆的愛國者,所以他能借“棗核”來發掘海外遊子的思鄉情濃,篇末的話不僅是對海外遊子的褒揚,更是對所有愛國心的讚美。 (華夏兒女,愛國情深)

  這顆棗核大不大!——因為……

  五、課堂小結:

  小結本節課的收穫。

  閱讀一篇敘事類散文的一般步驟:知背景、理內容、悟主題、品寫法

  學習了本文,我相信這位美籍華人的思鄉愛國之情一定會久久地縈繞於同學們的心中,下面我們就在《我的中國心》這一飽含深情的歌聲中結束我們這節課的學習之旅吧!

教師優秀教案4

  一、活動目的

  為落實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同時提高我轄區幼兒教育質量和教學總體水平,經研究,擬舉辦20xx年幼兒教師微型課評比活動。希望透過此次活動,加強幼兒園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發揮觀摩活動示範引領作用,促進教師教學思想的轉變和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繼而促進我轄區幼兒園教育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

  二、參賽要求:

  參賽領域:科學、數學、社會、美術任選一領域進行設計和比賽。

  三、評比要求:

  (1)本次微型課(限本學期的教學內容)時間限制在10—15分鐘,參賽教師在參賽前抽籤決定參賽課程(課程)。

  (2)設計並展示一次完整的教學活動,無須說課,開始前教師做自我介紹(幼兒園、教師姓名、課程領域、年齡段、課題。)

  (3)參賽教師要充分吃透教材,結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和發展規律,運用最有效、最適宜的教學方法,力爭達到最優質的效果。

  (4)教案一式6份,A4紙列印,仿宋字型,四號字。

  (5)為保證活動效果,參加觀摩人員在活動開始時一律將手機調為振動或關機,期間遵守賽場紀律,中途不得小聲議論、隨意走動,認真做好聽課記錄,參加觀摩後的活動反思,發言積極、熱烈。

  五、評分標準

  1、教學目的明確、具體,適合本年齡段幼兒實際。

  2、教學過程層次清晰,重點突出。

  3、教態親切,語言準確,簡練。

  4、教具適用、簡潔、美觀,充分發揮作用。

  5、能完成教學目標,且目標達成度高。

  附:關於“微型課”

  “微型課”是教學過程的再現,與常態課不同的是它時間短,是一個沒有幼兒實際參與的教學過程,由評委老師來判斷上課老師的教學過程能夠(否)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微型課中,幼兒活動被省略之後,教師的講解水平備受關注,教師語言在要求生動、具有感染力的同時,應做到準確、邏輯性強、簡單明瞭。

  “微型課”與“說課”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形式:“說課”重點在“說”。說目標、說教法、說流程,都是在“紙上談兵”,不是在上課,是在告訴大家準備怎麼上,為什麼這麼上。而“微型課”是在上課,從匯入到新授,從提問到點撥,從小結到延伸,都要按部就班一一落實,只是比實際上課少了幼兒的表現。

  二○一五年三月十七日

教師優秀教案5

  活動目標:

  1.瞭解故事的主要情節,鼓勵幼兒能用較連貫的語言表述對故事的理解和想法。

  2.體驗、感受故事中的情感,知道朋友之間要相互謙讓,不以大欺小。

  活動準備:

  PPT、相關音樂。

  活動過程:

  一、情景匯入,瞭解擁抱,體驗相互擁抱的快樂。

  1.師:"老師想和小朋友們擁抱一下,誰願意?誰知道擁抱是什麼意思?

  2、解釋擁抱3、師小結:和誰擁抱就表示願意和誰做好朋友。讓我們聽著音樂和好朋友抱一抱。

  4.提問:你和誰擁抱的?擁抱在一起的時候,你的心裡有什麼感覺?"師:"今天也是森林城的擁抱節,大熊也來了,大熊在擁抱節裡過的怎樣呢?讓我們一起聽聽故事--大熊的擁抱節

  二、欣賞PPT《大熊的擁抱節》。

  1.傾聽故事內容,瞭解大熊為什麼傷心。

  師:"故事裡大熊遇到了誰?他們擁抱了嗎?為什麼?他們是怎麼說的?"

  2.複述故事第一段,引導幼兒理解、表達故事中小動物的動作、語言。

  三、引導幼兒講述故事第二段,並嘗試說出大熊的想法。

  1.傾聽故事第二段(悲傷背景音樂)師:"大熊為什麼難過呢?難過的時候他會怎麼想?怎麼做呢?(先和旁邊的好朋友交流一下)師:"如果是你做錯了事,你心裡會怎麼想?會怎麼做呢?"2.師:"做了錯事,除了道歉,我們還能做些什麼事情讓別人喜歡你呢?"(老師引導幼兒自由講述)四、引導幼兒複述第三段故事內容。

  師:"大熊和你們的想法一樣,道歉了以後小動物會怎麼做呢?聽一聽故事看看和你想的一樣不一樣?"師:"大熊的眼淚越來越多,比剛才沒有人跟他擁抱的時候還要多,那是為什麼呢?"師:"你有沒有和朋友發生過不愉快的事情呢?是怎麼互相原諒的?朋友原諒你了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五、跟老師一起完整複述故事。

  師:"這是一個讓人聽了很感動的故事,你們想不想自己也來講講這個故事。"六、在《快樂擁抱節》的音樂聲中自然結束。

  師:"你們喜歡大熊嗎?為什麼?如果你是大熊你覺得以後怎麼做會讓更多的小動物成為你的好朋友?"師:"相信有了你們的建議,大熊一定會有更多的好朋友,那你們願意成為大熊的好朋友嗎?讓我們也來給大熊一個擁抱吧!"附故事:

  大熊的擁抱節第一段:

  今天是森林城的擁抱節,和誰擁抱就表示願意和誰做朋友。一大早,大熊就出門了,他遠遠的看見小山羊慢悠悠地走過來了,他連忙張開雙臂走上去:"小山羊,今天是擁抱節,我們擁抱一下好嗎?"小山羊轉身就走,"哼,才不理你呢!你老是揪我的鬍鬚。"大熊往前走,他看見小兔一蹦一跳地走過來,他連忙張開雙臂走上去:"小兔,今天是擁抱節,我們擁抱一下好嗎?"小兔子轉身就走,"哼,才不理你呢!你上次把我的蘿蔔全都拔光了。"大熊繼續往前走,他看見紅狐狸大搖大擺的走過來,他連忙張開雙臂走上去:"紅狐狸,今天是擁抱節,我們擁抱一下好嗎?"紅狐狸轉身就走,"哼,才不理你呢!你仗著力氣大,老是欺負小動物。"第二段:

  大熊繼續往前走,沒有一個朋友願意和大熊擁抱,大熊呆呆地坐在大樹邊,眼淚一滴又一滴地落在泥土裡。天黑了,大熊晚飯也沒有吃,他躺在床上,這時候大熊心裡好難過。

  第三段:

  聽,咚咚,是誰在敲門呀?大熊開啟們一看,他驚呆了,小動物們全來了,他們在門外排著長長的隊伍,微笑著看著大熊,一個接著一個跟大熊擁抱,也不知道是怎麼了,大熊的眼淚越來越多,比剛才沒有人跟他擁抱的時候還要多,大熊真的感動了,他在心裡對自己說,"我以後要做一個不一樣的大熊,讓小動物都喜歡我。"月光的銀光輕輕地灑在森林城,灑在擁抱著的小動物們身上,這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擁抱節!

教師優秀教案6

  教學目的

  1.學習抓住景物特徵細緻描寫和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

  2.領會準確、生動的語言。

  3.體會作者對春天的讚美之情。

  教學設想

  《春》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描寫細緻,感情豐富,語言生動、精煉,宜指導學生反覆誦讀,讀得多,讀得熟,可以領會得深切。為使學生加深對寫景抒情的散文的理解,本單元教學可採用以講讀帶自讀的方法。課文《春》重點講,使學生學會精讀。在精讀的過程中培養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此後,再訓練自讀。精讀是自讀(往往是速讀)的基礎。葉聖陶先生曾精闢地談過精讀和速讀的關係。

  他說:“課內精讀文章最用細琢細磨的工夫來研討的;而閱讀的練習,不但求其理解明確,還須求其下手敏捷,老是這樣細磨細琢,一篇文章研討到三四個鐘頭,是不行的。參讀相關文章就可在敏捷上磨練;能夠花一兩個鐘頭把一篇文章弄清楚固然好,更敏捷一點只花半個鐘頭一個鐘頭尤其好。參讀的文章既與精讀文章相關,怎樣剖析,怎樣處理,已經在課內受到了訓練,求其敏捷當然是可能的。”(《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這殿話對如何處理講讀課文和白讀課文的關係,很有指導意義。

  本篇安排三個課時進行教學。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首尾的盼春、贊春與主體部分的繪春;春草報春描寫的表現力量。

  教學過程

  1.匯入 新課。

  一提到春,就會令人感到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有無數描繪春天的詩文。“春風又綠江南岸”,“春城無處不飛花”,都是傳湧的名句。引用詩句激發學生想象,進入春的境界。進而告訴學生,課文《春》是朱自清先生寫的著名的散文。朱自清先生(1898~1948),字佩弦,號秋實,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他是五四以來我國最優秀的散文作家之一,也是著名詩人、學者、民主戰土。他長期任清華大學教授,一生著述甚多。他的著名散文,如《春》、《背影》、《菏塘月色》等,都是中學語文的傳統教材,深受師生喜愛。

  2.朗讀課文。

  教師先範讀(或放錄音),使學生初步瞭解文章內容,並受到感染。接著,指導學生朗讀,要求不漏字、加字,讀順暢。提示注怠以下加點字的音、形、.義。

  “水漲(zhang)起來了的“漲”不能誤讀為(zhang)。“漲”是多音多義字,讀zhang,指“水量增加”或“價格提高”。讀zhang,指“體積增加”,如“豆子泡漲了”;還有“多出來”的意思,如“漲出十塊錢” “捉迷藏(cang)”的“藏”.不能誤讀為(zang)。讀cang,指“隱蔽、收存”,讀zang,指“存放東西的地方”,如“寶藏”。

  ‘散(san)在草叢裡”的“散”是“鬆開”的意思,不能誤讀為(san)。

  “醞釀(yun niang)”不能誤讀為(wen rang)。

  “巢(chao)”不能誤讀為(chao)。

  “應和(he)”的“和”不能誤讀為(he)。

  “黃暈(yun) 的“暈”不能誤讀為(yun)或(hun)

  “蓑(suo)”不能誤讀為(Shuai )。

  (以上字詞可先讓學生,再在黑板或投影上出示。)

  3.引導學生了解全文。

  即對文章總的內容,對整體有所瞭解。學生初讀課文,一對全文只能有一個大概的印象,把內容作個整理,分別歸納一下,就會印象清晰些。讓學生思考回答:這篇文章寫了哪

  幾個方面?教師明確:文章開頭盼望春天,接著描繪春天,最後讚頌春天。

  板書:

  盼著 繪春 贊春

  對作者的思路瞭解清楚了,文章的結構也就能相應的明白了。課文第1段盼春,是引予,點題;第2段至第7段繪春,是文章的主體;第8段至第10段贊春,是結尾,也是點睛之筆。在把握文章整體之後,再細緻理解區域性具體內容,引導學生深入領會。

  4.簡析文章開頭

  開頭寫盼春只有一句話,簡明得當。雖然面短,可迎接春天到來的急切心情卻突出地表達出來了。“盼望著,盼望著”,詞語疊用,意思增強。一個“來了”,一個“近了”,寫出感知春天來臨的喜悅心情。可讓學生即時背出這個句子。

  5.引導學生研讀文章主體。

  “繪春”是講讀的重點。第2段先寫春大總的景象,描述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生動情態。“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於,欣欣然張開了眼”。讓學生注“一切”這個詞語和“剛睡醒”“張開了眼”這個擬人的寫法。寫山色,用“朗潤”表示明朗、潤澤。因為春天到了,山草變綠,林木抽芽,山色由暗淡漸漸明朗,樹木由枯萎轉為潤澤。寫水“漲”了,再現了冰雪消化、春水渙渙的樣子。寫太陽,用“紅”描繪,表現了春日融融的暖意。作者抓住春山、春水、春日的特點,勾畫出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為具體描繪創設了廣闊的背景。

  下文描繪了“春草”、“春花”、“春風”、“春雨”、“迎春”幾幅圖畫。如有同學認為描繪春景圖的只有四幅,最後是寫人們在春天的活動,不算春景圖,也是可以的。

  讓學生讀“春草圖”,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先寫春草。寫春草從地裡長出來用“鑽”,又以“偷偷”修飾,啟發學生理解詞語用得確切。“鑽”表明小草破土而出的勁頭,“偷偷”寫出小草在春的催發下,不聲不響地長出來。這些描寫顯示了春草不可壓抑的生命力。“嫩嫩的”說春草柔軟纖嫩,“綠綠的”指春草青蔥嫩綠。“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表明春草分佈之廣,綠滿大地。從春草的情態、色澤、長勢顯示出春天的蓬勃生機。再由春草的可愛,寫兒童在草地上歡快活動的情景。啟發學生抓住寫動作的詞語,坐、躺、滾、踢、跑、捉;體會整齊流暢的短語短句,“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口語化,活潑、自然。這樣細筆描繪,具體形象,使人有親目所睹、親身經歷之感。

  板書:

  讓學生分組輪流讀課文,當堂齊聲背誦。

  佈置作業

  1.完成課本練習三(書面作業 ),練習四(準備口頭髮言)。

  2.背誦前三段。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春花爭春、春風唱春、春雨潤春等細膩描寫的表現力量,

  教學過程

  1.檢查作業 。

  (1)指定學生回答練習三、四兩題。

  (2)指定學生背誦前三段,要求聲音宏亮、背得流暢。有語氣、有感情。

  2.引導學生繼續研讀文章主體。

  (1)讓學生讀“春花圖”,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先讓學生用一句話說明本段寫出春花的什麼特點,以培養概括段意的能力。教師明確:突出了春花萬紫千紅、爭妍鬥豔的特點。

  接著引導學生理解本段怎樣抓住景物特點,層次分明地展開描述。教師明確:本段為了突出春花的特點,先後寫了花朵多,競相開放;花色豔,萬紫千紅;花味甜,聯想到果實累累。井然有序。下面寫蜂飛蝶舞,也是襯托花兒的繁茂,花兒的香甜;與野花“遍地是”,表明數量多,“雜樣兒”,表明種類多。“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描繪了陽光下野花

  閃閃爍爍,惹人喜愛的景狀。全段描繪出一幅五彩繽紛的圖景。仔細體會。還可以理解到這一段寫得很有立體感,先寫樹上繁花似錦,次寫花間蜂蝶喧鬧,再寫地上野花爛漫;寫眼前的花兒爭春,又寫想象中的果實滿枝;寫花的色彩,又寫花的香甜,這種高低結合、虛實結合、色味結合、動靜結侖的描寫,使人彷彿置身於絢麗的春景之中。上面是從抓春花的特點和先後順序上理解,再引導學生從描述方法和語句上體會。擬人和比喻的寫法,學生比較容易領會,可讓學生自己分祈,老師給以比較、深化。

  如用擬入寫法,寫枕樹、杏樹、梨樹;不簡單地說訖朵開得茂盛,而以“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描述,寓樹以人的情態、動作,“趕趟兒”,表明爭先恐後地,要趕上這一趟兒,趕春天,趕春光,百花爭春,這就把是寫活了。用比喻,如寫花色的美,不直接說出紅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而用“火”、“霞”、“雪”來比喻,不漢使色彩更鮮明,而且激起讀者豐富的想象。從語言上看,選詞精當,凝練有力。如“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一個“鬧”字不僅有聲音,而且有熱烈的氣氛,繪聲繪態,表現出一派明媚的春光,烘托出一片熱鬧的氣氛。虛詞用得也好,如“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這裡連用了“彷彿”“已經”“滿”三個副詞,如果不用這幾個副詞,寫成“樹上是桃兒、杏兒、梨兒”就不符合實際,沒有豐富想象意味了。

  板書:

  讓學生齊讀、默讀、背誦第四段。

  (2)讓學生讀“春風圖”,引導學生進行分祈。學了“春草圖”‘春花圖”,學生對景物描寫有所體會,再讀‘“春風圖”,會有理解、感受。提問:春風有什麼特點?作者是怎樣描寫春風的?教師可針對學生的發言,指出讀這段要思考;風無形無色,怎樣來描述呢?大家讀了以後可體會到,作者是藉助其池事物來表現春風的。首先,藉助感覺寫春風的溫暖,“像母親的手撫模著你,”使人親切地感到春風的柔和溫暖。其次,藉助嗅覺寫春風的芳香,“新翻的泥土的氣息”,“青草味兒”,“花的香”,春風帶來的各種氣息,像發酵似的越來越濃,使人直接感到春風的香甜、醉人。再次,藉助聽覺寫春風的和悅,鳥兒‘精脆”、“宛轉”的鳴聲,牧童“嘹亮”的短笛聲,和輕風流水應和,這是多麼動聽的音樂。這樣,從觸覺、嗅覺、聽覺等方面,把無形、無色的春風寫得有聲有味,美妙感人。再回看前文,作者寫春花等著景,除了視覺以外,也寫到了觸覺、嗅覺、聽覺。

  這裡,啟發學生了解:外界事物的形態、顏色、聲音、味道、性質等,都靠五官去感覺,於是產生視覺、聽覺、嗅覺、觸覺。本文對香景寫得如此具體生動,是和作者有多方面感覺,獲得深切感受分不開的。要獲得實際感受,就耍仔細觀察,觀察就是要把五官一齊開放,使大腦同時透過五條渠道去認識。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觀梁能力。板書:

  讓學生按座位分行輪流熟讀,默誦第5段。

  (3)教師讀“春雨圖”(或放錄音),朗讀示範可常做。引導學生討論:文章由風寫到雨,風是春大豹風,雨當然是春天的雨。那麼,”寫出了春雨的什麼特點和春雨籠算下什麼樣的景物呢?啟發學生理解:寫春雨“最尋常”,“一下就是三兩天”,簡明點出春雨連綿,這是一個特點。“可別惱”,三個字說得好,春雨雖然綿綿不斷,可它看喜人的。文章用一個“看”字領起,引出各種雨景。首先寫雨的形態,用了三個比喻,“像牛毛”,表明細而密;“像花針”,表明細而亮;“像細絲”,表明細而長。“斜織著”,一個“斜”字,照應上文寫的春風,春風春雨相伴。一個“織”字,又和細絲的比喻聯絡趄來。“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又用比喻描述細雨濛濛的景狀。這些都把春雨細密而輕盈的又一待點生動地描繪出來了。這不由使人想起“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詩句。接著寫雨中的樹,雨中的草,雨中的人。雨中的自然景物,只寫了樹葉兒和小草兒,樹葉在雨中洗過以後,塵土沒有了,“綠得發亮”;小草兒“青得逼你的眼”,一個“逼”字,意境全出來了。文章由自然景物轉到寫人家。傍晚,“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這是靜景。當時,家家一燈如豆,隔著濛濛細雨望去,燈光四周就呈黃暈的光芒,“黃暈”和“綠”、“青”相連線,寫出色彩。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雨中行人“撐起雨傘慢慢走著”,地裡農民“披著蓑戴著笠”,各具特色,形象勾畫得簡練,又有江南地方特點,這是動態。房屋“在雨裡掙默著”,表達了春雨中安靜和平的景象,渲染了春雨沐浴的溫馨。

  板書:

  學生齊讀、背誦。

  佈置作業

  按課本練習五的提示練習朗讀。

  第三課時

  教學重點

  老少迎春描寫的表現力量;比喻排比贊春的熱烈感情。

  教學過程

  1.檢查作業 。

  全班學生齊背1-6段,再指名學生背,互評。

  2.引導學生繼續研讀,學習第7段。

  教師提示:課文從第2段到第6段都是寫春景,字裡行間洋溢著對春天的喜愛、讚美之情。“春草圖”表達了對春的生機的讚揚,“春花圖”流露出對春光豔麗的喜悅,“春風圖”、

  “春雨圖”融入了作者為春天孕育萬物而感到的歡樂。啟發學生思考:文章肘緒7段著重寫什麼呢?教師明確:由景到人,寫人的春意,畫一幅人們迎春的圖畫。文章由“風箏”引起,

  寫了迎春人數之多,“家家戶戶”,從小孩到老人;範圍之廣,“城裡鄉下;寫了人的情態,“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和前面寫春天的果樹“趕趟兒”爭相開花相照應。“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兒事去”,充滿了活力。寫了人的思想,“一年之計在於春”,表現出人們正趁大好春光為建立美好生活奮發進取的精神。這幅“迎春圖”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追求未來,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

  板書:

  迎春圖(人迎春)——城鄉老小,舒活筋骨,抖擻精神,

  熱愛生活、積極向上

  讓學生齊讀、默誦第7段。

  3.引導學生分祈文章結尾

  讓學生反覆朗誦課文最後三句話,有感情地背出來。

  課文結尾只三句話,寫成排比句,用了三個比喻,生動有力地表達了作者對眷天的讚頌之情。引導學生領會這三個比晌形象、新穎,含意深刻,領會到把春天比做“剛落地的娃娃”,表明春天是“新生”的,富有生命力;比做“花枝招展的小拈娘”,麥明春天是“嬌美”的,無限美好;比做“健壯的青年”,突出春天有無窮的力量,給人以希望和信心。“新”“美”“力”正是對五幅春景圖含義的概括。三個比喻用排比句表達,顯得整齊有力。三句分行排列,又光後有序,從“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地點明瞭春天的發展過程。最後說“領著我們向前去”,讚美春帶給人們以活力,表達了作者追求美好未來的強烈感情。用“去”字結尾,正與開頭“東風來了”的“來”字相呼應,一來一去,形成了一個完美的整體,意境深遠。

教師優秀教案7

  一、活動目標:

  1、瞭解老師工作的辛苦,知道9月10日是教師節。

  2、能用較清楚的語言介紹自己送給老師的禮物。

  3、透過送禮物、說祝福等形式、大膽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各種紙、水彩筆、膠水。

  2、教學音帶《我為老師唱首歌》

  三、活動過程:

  1、播放歌曲錄音,引出教師節的話題。

  (1)提問:歌曲裡說了什麼?今天是什麼節日?

  (2)小結: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師節,是全體教師的節日。老師在這一天都會和快樂,因為有很多的人會祝福我們。

  2、幼兒回憶老師關愛自己的事例。

  (1)老師平時都為你們做過什麼?

  (2)你想對老師說什麼?你還想用什麼方法表達對老師的祝賀。

  3、播放教師平時工作的課件,幼兒認真觀看,瞭解老師的辛苦。

  4、幼兒製作禮物。

  (1)請幼兒討論:你想做什麼禮物?

  (2)請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製作禮物。

  (3)請幼兒介紹自己的禮物。

  5、幼兒送禮物。

  (1)在歌曲《我為老師唱首歌》的音樂中,請幼兒為老師送上禮物並向老師說一句祝賀的話。

  活動建議與提示:

  1.將幼兒製作的禮物佈置成展示角,大家共同欣賞。

  2.活動前可開展相關的社會活動,瞭解老師的辛苦。

  3.可鼓勵幼兒將禮物送給園長,其他班的老師或保育員。還可以組織慶祝教師節的全園大型活動,請幼兒表演節目,說祝賀的花語,送上自己自制的小禮物。教師對幼兒的祝賀白哦是感謝並提出心中的希望。

  【相關閱讀】

  慶祝方式

  由於教師節並非 中國傳統節日,所以各地每年都會有不同的慶祝活動,沒有統一、固定的形式。

  政府、學校方面,有舉行教師節慶祝 表彰大會,為教師頒發獎金、證書;有組織學校學生、歌舞團等,為教師獻上歌舞表演;有走訪、慰問教師代表 ,還有組織新入職教師進行集體宣誓等活動 。

  學生方面,有自發透過原創參與、將祝福寫在 板報、 賀卡、 繪畫上;有將合影照及活動感言曬至 個人空間、 微博上,來表達對教師的真摯祝福及衷心問候 。

  香港在敬師日(教師節)當天,舉行典禮表彰優秀老師,還會統一印製賀卡,學生可以免費領取後填好贈送給老師。卡片、鮮花、 公仔一類小禮物通常是香港學生對老師表達教師節祝福最常見的禮物。香港的敬師運動委員會在每年的9月10日舉辦“敬師日慶典暨表揚狀頒發典禮”,典禮由學生樂隊擔任現場伴奏,家長唱歌的形式表達對老師的感謝和敬意,在現場也會播放師生間的感人故事影片,體現師生情。此外,敬師會還舉辦“表揚教師計劃”、“師生共育苗”種植活動、徵文比賽、心意卡設計比賽、香港學校音樂及朗誦節敬師杯等活動 。

教師優秀教案8

  為了切實增強全體教師課堂研討的積極性,最佳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打造高效課堂,學校決定舉行全校教師優秀教案評比活動。現制訂本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先進的教學思想為指導,切實體現新課程教學理念的要求,促進教師加強學習,鑽研教材,規範教師備課環節,最佳化課堂教學設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我校教學常規管理水平。

  二、組織領導

  三、參賽物件:

  學校全體科任教師。

  四、活動時間:

  20xx年3月1日至20xx年6月20日。

  五、參評教案要求

  (一)合格教案要求:

  1、全期教案;

  2、教案課時數充足(書寫教案要標註課時數);

  3、教案各環節齊全(課題、目標、重難點、教具、前置設計、教學過程、作業佈置與板書設計等不得缺項);4、教學過程科學有效,容量適中;5、字跡工整,書寫規範。

  (二)優秀教案評選要求:

  (在合格教案基礎上,優秀教案應具備如下要求:)專案序號教學目標1要求指標滿分得分5教學目標明確、思路清晰,符合新課程標準的基本重點、難點、要點闡述清楚、詳略得當,知識點安設計2排有系統性3教材分析透徹,能根據每一章節特點設計教學過程104前置作業設計合理,具有一定的實效性教學內容準確無誤,教學過程完整嚴密,各教學環5節安排得當,時間分配合理科學教學方法設計巧妙,新穎獨特,注重啟發性和研究6性,師生互動性強教學充分考慮學生基礎知識、學習能力、認知風格、性過程設計7格特徵等多方面的差異,針對學生的特點來設計富5有層次的問題、提出不同難度的任務重視多種教學手段的設計運用,能結合教學內容與8學科特點,合理選擇教具、實驗、多媒體等適當的5教學手段輔導教學有板書安排,有上課提問的設定,有與學生互動設9計,有輔導、答疑的問題與難點創新10及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現代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注重培10551010特點11根據個人差異,寫出有個性特點和創新精神的教案512有教後記13教案完整、內容豐富,資訊量大其他14教案字跡工整、文字簡練、格式合理、圖式規範總分5510

  六、工作安排

  1、組織教師學習學校制定的“合格教案、優秀教案評價標準”。

  2、以教研組為單位,組織全體教師參照“合格教案”及“優秀教案”評價標準書寫教案。

  3、在期中、期末兩次教案檢查中,各教研組對本期以來教師書寫教案進行初評。初評分一、二、三等三個等級(一等佔25%,二等佔35%,三等佔40%),選送評為一等的教師的教案(1-2位教師的)到教導室集中參評。

  4、教導室組織專門人員對各教研組選送的教案進行評比。評出15位教師的教案為優秀教案。

  5、將獲學校教案評比優秀的教案集中向全校師生展示,供全校教師參觀學習。七、獎勵辦法

  每期對榮獲優秀教案的教師分別獎金60元,並在期末教師綜合考核中獎勵濃縮分0.5分。

教師優秀教案9

  一、談話匯入

  同學們,所謂“一天之計在於晨,一年之季在於春”,那麼,你們喜歡春天嗎?是呀,春天是花的世界,是鳥的天堂,也是詩的故鄉,春天如此美好,許多事人都用優美的詩句來描寫,讚美了春天的可愛,你還記得那些讚美春天的詩嗎?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孟浩然《春曉》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葉紹翁《遊園不值》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杜甫《春夜喜雨》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一首關於春天的詩,來自宋代著名詩人王令的《送春》 (出示古詩)

  二、作者介紹

  關於詩人王令,你都瞭解哪些。

  學生彙報收集到的資料,大致有以下這些內容:

  王令,北宋詩人,字逢源。他的高祖父、曾祖父都曾在朝廷任要職,而他父親只當過幾年鄭州管城縣主簿。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後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至和二年(1053),王安石由舒州通判被召進京,路過高郵,他賦《南山之田》詩求見。王安石大喜,譽為"可以任世之重而有功於天下",並將其妻妹嫁給他。28歲卒。王安石在《思逢源》中有"妙質不為平世得,微言唯有故人知"之句,對他的才高命短、未得重用表示惋惜。王令的詩受韓愈、孟郊、盧仝、李賀的影響較深,構思新奇,造語精闢,氣勢磅礴,意境奧衍。

  看來同學們在預習時下了很多功夫,不知道預習時詩讀得怎麼樣?[都背下來了(大多數同學)]那好,就背一下,不能背的看著前面讀(課件出示詩)

  三、解題

  “送”送別,送行。“春”春天。 送春:給春天送行,和春天告別。

  那麼,現在大家想一下“送春”是和春天送行,和春天告別,突出哪個字“送”,你想象一下,作者應該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大家想象一下在什麼情況下才會送,肯定是你喜歡的人或事物,不喜歡肯定不會送,所以作者的心情肯定是感傷的,捨不得的。現在大家帶著這種感情讀課題。

  四、初讀古詩,正音

  春光限美好,那麼作者優勢怎樣送春的呢?請同學們把書翻到13頁,讀讀這首古詩。讀時要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容易讀錯的字和生字圈出來藉助生子條多讀幾遍。

  1、正音

  老師聽到大多數同學已經讀的非常流利了,你在讀程中你覺得哪些字音容易讀錯,你能幫大家找出來嗎?

  A、我想告訴大家第一句中“落更開”中的“更”應讀gèng。

  B、第三句“猶啼血”中的“啼”應讀tí不能讀成dī;“血”應讀xuè不能讀成xuě。

  C、第四句“喚不回”中的“喚”應讀huàn。

  (同時課件出示這幾個字及字音,讓這幾名同學帶大家讀一讀)

  這幾個字音還真是容易讀錯,謝謝你們的提醒,那就讓我們試一試,看看這回讀得怎麼樣。(齊讀古詩)

  五、解詩意

  1、再讀古詩,提出問題

  (1)名同學讀詩,其他同學評議,說說他們讀得怎麼樣。

  (2)自已讀一讀,想一想作者在暮春時節看到了什麼呢?引出詩的第一、二句。

  找同學讀,找出多音字落和更。

  “殘花”是什麼花“落更開”是什麼意思?

  小簷是什麼?(課件出示以上問題)

  2解決問題、理解詩意

  (1)前兩句

  題目既然是送春,說明春天已經開始悄悄逝去,第一句中的三月指的就是“暮春”即春天要結束的時候,那麼這句話中的其餘部分是什麼意思?

  (殘花就是晚春撒落在地上的開敗的花,更是又,更開就是又開了。)解釋的不錯,那麼你能用自已的話說說這一句嗎?

  (三月暮春時節,早春的花落了,現在又開了花朵。

  (我們知道“簷”是屋簷是意思,“日日”就是天天、每天的意思;就是屋簷下天天有燕子飛回來。)

  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前兩句

  (三月暮春時節,早春的花落了,現在又開了花朵,屋簷下天天有燕子飛回來 )見到這樣的景色,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看到花落有些失落,看到花開又高興)

  是呀,詩人和同學們有同感,花落使人傷感,可是看到又開了的花朵又使人看到了春的生機。從這兩行詩中你體會到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對春天的熱愛,對春天的留戀) 你能讀出使人的這種感情嗎?指導朗讀。

  面對暮春的花開花落,我們感受到了詩人對春天的眷戀,後兩行作者又在表達什麼感情呢?請同學們讀讀古詩的後兩行,理解那詩句中的字詞,瞭解詩句表達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引出三、句詩。學習生字,拆字法。

  (“子規”別名杜鵑鳥,它常在暮春季節啼鳴。夜半就是半夜,猶是還的意思,啼是啼叫,猶啼血指的是杜鵑鳥不停地叫,叫的聲音很悽切就像要啼出血了一樣,是個誇張的寫法,並不是真的啼出血來了。)剛才同學們的問題中有“子規為什麼啼出血來?”引出“子規啼血”的典故。

  那老師也想提一個問題:詩人在這裡用“子規啼血”來表達什麼樣的感情呢? (鵑鳥為什麼這樣啼叫呢?)

  (第四句就是答案:它不信呼喚不回來春風)即要喚回春風

  喚回春天實際是換回什麼?(春天)(美麗的春天)

  作者透過喚回春天又一次表達了他對春天的眷戀,也是表達對春天的挽留。 同學們再讀讀這一行詩,他挽留春天、眷戀春天的這種情感強烈麼?你是從這行中的哪個詞看出來的?(我是從“不信”這個詞看出來的)

  詩人不相信什麼?(喚不回春天)詩人也就是一定要把春天留住。

  哦,看來連杜鵑鳥也在為即將逝去的春光感到惋惜。送春的方式各有不同,詩人卻以杜鵑鳥留春的方式來送春,叫人感受到了杜鵑鳥在半夜裡苦苦啼叫的悲切,別有一番意境。除了感傷,你還能體會到什麼嗎?

  (一種頑強進取、執著追求美好未來的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

  說的太好了,其實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也應有杜鵑鳥那種為了追求美好事物,而不懈努力、頑強拼搏的精神。

  請同學們帶著這種感情讀讀詩的後兩行。

教師優秀教案10

  一、教學目標 :

  知識與能力目標: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理解、積累“棲息、寥闊、枯涸、清洌、夢寐”等詞語。

  過程與方法目標:

  ①透過反覆朗讀、描繪畫面來把握作者的情感,體會詩歌的意境。

  ②透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品味詩歌語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① 感悟秋天,讚美秋天,熱愛秋天。

  ②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①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三、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提及秋天,我們自然聯想到碩果掛枝、糧倉滿溢、農人慰心的笑容。的確,秋天是一個成熟和收穫的季節,因為土地是真誠公允的,“一份耕耘一分收穫”是秋天用收成證明著播種者的品質;秋天又是寬容博大的,是秋天用慈母般的心腸去孕育勃勃生機的滿園春色。現代詩人何其芳以他敏銳的詩心捕捉,繪寫出了秋天的風彩。

  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秋天》,體味動人的秋魄。

  2、介紹作者

  何其芳(1912~1977),現代散文家、詩人、文藝評論家。1936年他與卞之琳、李廣田的詩歌合集《漢園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畫夢錄》於1937年出版,並獲得《大公報》文藝金獎。

  詩歌是何其芳最喜愛運用的文學樣式。早期的作品鮮明地表現出一個小資產階級知識青年的思想感情和個性,較多徘徊於懷念、憧憬和夢幻中,留下寂寞和憂鬱。

  何其芳對於藝術形式的完美,表現出執著的探求。在詩歌方面,他創作之初即十分講究完整的形式、嚴格的韻律、諧美的節奏,並注意表現出詩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詩明顯地具有細膩和華麗的特色。

  二、反覆誦讀,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要求

  ①標註生字詞,注音釋義

  ②注意劃分詩歌節奏

  (1)注音

  肥碩shuò 棲qī 息 烏桕jiù 夢寐mèi 清冽liè 枯涸h é 鐮lián 刀 蟋蟀xī shuài 廖闊 liáo kuò

  (2)釋義

  丁丁:形容伐木、彈琴等聲音。

  肥碩:文中指果實又大又飽滿。

  棲息:停留,休息(多指鳥類)。

  寥闊:高遠空曠。也作“寥廓”。

  枯涸:乾涸,沒有水了。

  清洌:水清。 夢寐:睡夢。

  幽谷:幽深的山谷。

  2、學生聽朗讀錄音,可輕聲跟讀,把握詩歌節奏,熟悉讀歌內容。

  提示:詩歌的朗讀節奏有兩種劃分標準:按節拍劃分和按意義劃分。《秋天》可按意義標準劃分朗讀節奏。如:向/江面的/冷霧/撒下/圓圓/的/網,收起/青鯿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蘆篷上/滿載著/白霜,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秋天/遊戲在/漁船上。

  3、全班有感情朗讀詩歌

  4、請男/女生朗讀 (師生互評)

  5、學生自由朗讀,思考:

  文中描繪了幾幅畫,試著給它們取上整齊、漂亮的名字。(小組討論合作)

  明確: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

  詩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是一幅鄉村秋景圖?(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因為露珠、冷霧、白霜,表明了秋天的天氣特徵;稻香、鐮刀體現農家特色;秋蟲低鳴、蟋蟀聲使田野更遼闊;溪水乾涸、更清洌,這些都暗示了是在秋天。

  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景的?詩歌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由遠及近的順序,抒發了作者熱愛秋天、讚美秋天的感情。

  請同學懷著熱愛喜悅之情再次有感情的朗讀詩歌,爭取背誦。

  三、作業

  1、想象每幅畫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動,心情,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你喜歡的一幅圖畫,並說說為什麼喜歡這幅圖,或是把你最喜歡的一幅圖畫繪畫出來,展示給同學。

  2、反覆朗讀詩歌,品味詩歌語言。

  第二課時

  一、描繪秋天、感悟秋天

  1、學生朗讀詩歌,漸入詩歌意境

  2、請同學試著背誦詩歌

  3、檢查作業?請同學出示圖畫,並結合講解

  ?請同學用優美的語言描繪自己喜歡一幅圖畫。

  師生互評,教師引導總結,初步體味詩歌意境。

  學生描繪畫面參考內容:

  農家豐收圖:清晨朝露未唏的時候,有位農人來到幽谷,丁丁的伐木聲震盪山谷;田野裡發散出稻香的氣息,金黃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個身影在揮鐮割稻,晶瑩的汗珠溼透衣衫;果林中還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飄香,沁人心脾,摘下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禮物,放進揹簍,這份喜悅要與親人一起分享……

  霜晨歸漁圖:清晨的江南還瀰漫著冷冷的霧氣,可以感到些許的涼意。遠遠地有個漁人搖著船槳向岸邊駛來。依稀可見船篷上掛著層白霜,漁人熟練地撒下漁網,網上的青鯿魚就像烏桕葉,閃著銀色的光澤。歸航了,江面上傳來動人的漁歌,還有陣陣爽朗的笑聲……

  少女思戀圖:原野上一片蟋蟀的鳴叫聲,溪水清澈見底。羊兒的咩咩聲陣陣傳來,秋天的美景讓人賞心悅目,牧羊女卻失去了往日的活潑。夏日裡的笛聲悠遠、綿長,怎不見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誰能猜得透?

  二、師生合作,品析語言

  請找出自己喜歡的詩句,並說說喜歡的理由(從內容與修辭手法等方面分析,師生補充互評)

  要求:先有感情的朗讀這句詩

  說說喜歡的理由

  如:

  伐木聲飄出幽谷——從聽覺的角度,寫出了幽谷的深、靜。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飽食”運用了擬人的修辭寫出了豐收之景;“稻香”從味覺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豐收的圖畫 秋天棲息在農家裡——“棲息”運用擬人的修辭,概括秋天在農人家裡的狀況,將虛無的東西具體化,寫出了鬆弛、嫻靜的氛圍。 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輕輕”顯示出漁人悠閒與自得的心情。

  秋天遊戲在漁船上——“遊戲”一詞虛實相生,漁人是在漁船上游戲,並不在乎打了多少魚,更是在感受秋天,遊戲秋天,寫出了那份閒適。

  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裡——“夢寐”是朦朧的意思,寫出了少女的情懷,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為什麼“收起青鯿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這個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鯿魚像烏桕葉;另一層意思,江岸上烏桕樹,樹葉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網起的是烏桕葉的影子。用倒裝句體現漁民悠閒的心情。

  三、品味詩歌意境

  1、學生有感情朗讀詩歌

  2、請同學(結合美句賞析和圖畫講解)說說課文表現了什麼意境?並結合課文說說依據。

  教師補充總結:表現了清靜、清遠、清甜、清柔的意境。

  四、仿寫歌詞,歌唱秋天

  詩歌詩歌,好的詩就是一首歌,這首詩讓我想起了童年的一首歌《春天在哪裡》,教師把詩歌第一小節改成了歌詞,作為範例:

  秋天在哪裡?秋天在哪裡?秋天就在豐收的農家裡,

  那裡有稻穀,那裡有瓜果,還有那揹著揹簍的農家女。

  請同學小組合作就把這首詩的二、三節模仿《春天在哪裡》的歌詞改寫成一首秋天在哪裡?並在小組內演唱。

  五、背誦比賽

  採用自背、全班齊背、分組背等方式,調動學生的激情。

  六、作業

  1、朗讀詩歌,爭取背誦。

  2、摘抄以“秋”為內容的詩文,並作點評。

教師優秀教案11

  社戲的優秀教師教案

  教學目標 :

  認識魯迅先生筆下一群淳樸可愛的農村孩子的形象。培養學生提問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學生整體感悟能力和詞句分析能力。積累語言。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端正學生學習態度,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閱讀第一法——質疑法(提問法)

  教學難點 :

  片段精讀

  教學步驟和內容:

  第一課時

  課前組織教學:

  猜謎(二選其一):1,山東快書(打一名人,謎底:魯迅先生)2,眨眼之間,就到了峨眉山的東邊(打一名人,謎底:魯迅先生)

  匯入 (1分鐘):

  你讀過魯迅先生那些文章?(魯迅先生的'文章是有質量保證的。“魯郭茅,巴老曹”,在現代文學大家排名中,魯迅先生位列第一,當之無愧,也無爭議。中國至今仍無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但我所知道的,有兩位作家被提名,一個是王蒙,一個是魯迅先生。)〈〈語文〉〉第2冊選了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第一單元第1課,選自〈〈朝花夕拾〉〉)和〈〈社戲〉〉(第四單元第16課,選自〈〈魯迅先生全集〉〉第1卷)。

  破題(4分鐘)。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看到“社戲”這個題目,你能提出什麼問題?或者說,你發現題目“社戲”中包含了哪些問題?問題有:什麼是社戲?為什麼要去看社戲?哪些人去看社戲?什麼時候去看的?在哪裡看?看的結果怎樣?這個題目如果自己來寫,會怎麼寫?題目為什麼不用“看戲”?本文是重在說明什麼是社戲,還是記敘看戲的經過?本文在寫作上有什麼特色?

  默讀(15分鐘)

  帶著諸多疑問默讀。瀏覽,規定時間。勾劃批註。

  練習(15分鐘)(板書):

  1,本文在體裁上屬於( B )

  A,散文 B,小說 C,詩歌 D,戲劇

  2,什麼是社戲?(看P111註釋)

  3,本文寫了哪些人物?你最喜歡誰?為什麼?

  4,文中的“我”是作者本人嗎?

  5,本文在寫作上有什麼特色?

  (一, 人物形象個性鮮明。

  本文塑造了一群淳樸可愛的農村孩子的形象,如雙喜,阿發,桂生等。這些小夥伴聰明活潑,膽大心細,熱情友愛。“我”看不成戲,“他們都嘆息而且表同情”;開船時“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萬一;看戲時桂生殷勤地為“我”買豆漿舀水;回家的路上阿發以“我們的大得多”為由,建議去“偷“自家的豆,這些都是他們純真童心的突出表現。雙喜是小夥伴中“最聰明的”,好象小夥伴的小領袖一般,他的性格也表現得最為突出。

  二,景物描寫生動傳神。

  作者採用寫意筆法,從色彩,氣味和聲響等方面,描繪了月夜行船,船頭看戲,午夜歸航這幾個畫面,情景交融,充滿水鄉特色。色彩如豆麥的“碧綠”,遠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潔”,漁火,燈光的“紅”,航船的“白”;氣味如豆麥和水草的“清香”等;聲響如航行的“潺潺”聲,孩子們的笑聲,橫笛的“宛轉,悠揚”。

  運用比喻,擬人,襯托等手法,化動為靜,如表現船行之快,“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的向船尾跑去了”,“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揹著一群孩子在浪花躥”。)

  發作業 本。當堂完成,當堂評講,學生自己打等級。規範作業 格式(把題目寫起,要抄題,不空行)。強調書寫。

  小結(4分鐘)

  佈置課外作業 (1分鐘):去找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吶喊〉〉〈〈彷徨〉〉來讀。寫點讀後感。

  第二課時

  課前組織教學:

  板書:魯迅先生,原名 , 人,中國現代偉大的 家, 家, 家。代表作有 。(周樹人,浙江紹興,文學,思想,革命,〈〈朝花夕拾〉〉〈〈吶喊〉〉〈〈彷徨〉〉)

  匯入 (5分鐘)。把你喜歡的詞語圈出來(圈在下面),把你喜歡的句子勾出來(用“~~~~~”)。

  聽寫(30分鐘)。

  帶上書筆,草稿本,找一個合作伙伴,結成對子,聽寫。本著對自己,對他人高度負責的態度。以聽寫的方式,用自己所圈的詞語,所勾的句子來考對方的積累和聽力。

  如:我念“八癩子”(這是我喜歡的詞語),考對方寫得出嗎,他寫不出,我就教他,他寫錯了,就叫他改——罰他抄十遍。對方也可以反問:“八癩子”什麼意思?或,你寫得起“大拇指”不嘛?或,你能不能用“八癩子”造個句子嘛?

  又如:我念“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只念兩遍,考對方能否一字不漏地記下來,且標點無誤。對方也可以請他談談喜歡的理由,或,也念一個句子。

  爭取聽寫20個詞語,5個句子。在合學過程中遇到困難,討論解決。可以舉手求助老師。不認識的字就。聽寫完後,交換檢查,打上等級。必要時加以小結。

  老師也可以參與其中,給全班或個別對子念些詞語或句子。

  如:極偏僻,很悠揚,最惹眼,太怠慢以動詞,形容詞為中心語的偏正短語),寫包票,,中狀元,吃炒米,掘蚯蚓(動賓短語),這十多個少年,委實沒有一個不會鳧水的,而且兩三個還是弄潮的好手。(複句)

  方位還原。

  小結(4分鐘)

  佈置課外作業 (1分鐘):回去把課文朗讀一遍,家長簽字。

  第三課時

  課前組織教學:

  對對聯:老旦出臺,掃興(小丑登場,開心)或,在文中找幾個與“極偏僻”“寫包票”結構相同的短語

  匯入 (1分鐘)

  給你一篇短文或一段文字,你覺得有那些閱讀步驟?

  請學生把自己寶貴的閱讀經驗介紹。然後引出老師的經驗之談,隆重推出閱讀第一法——質疑法(提問法)

  學法指導(30分鐘)

  問題包含在一篇文章的哪些地方呢?

  一, 題目

  如“社戲”,從識字角度,可問:你能給這個詞語注音嗎?“社”字什麼結構?共幾畫?這個字是怎麼來的?同樣,“戲”字也可以這樣問。從語法角度,可問:“社戲”這個詞語什麼結構?“看戲”什麼結構?“戲曲”什麼結構?從文學角度,可問:由“社戲”,你能想到哪些詩句?(“舊時茅店社林邊”“蕭鼓追隨春社近”)從寫作角度,可問:這個題目如果我來寫,會怎麼寫?這個問題必不可少。把自己的思考和作者的思考進行比較,能有效地提高你的作文水平。從說明的角度,可問:什麼是社戲?從記敘的角度,可問:哪些人去看社戲?好久去看的?在哪兒看?看的經過和結果怎樣?

  學會提問,首先要選好提問的角度。還要注意提問的表述方式。

  二, 作者

  如魯迅先生,原名什麼?哪裡人?我們對他是怎麼評價的?他的代表作是什麼?你讀過魯迅先生的哪些文章?你能不能講一則魯迅先生的故事?

  魯迅先生是文學家,那麼科學家、政治家呢?

  三, 喜歡或重要詞句(喜歡的句子用“~~~~~~”重要的句子用“————”)

  如“淡黑的起伏的連山”,這個詞語寫什麼?山。什麼山?“淡黑的起伏的連山”。“淡黑的”寫山的什麼?(色彩。“起伏的”寫山的形狀;“連”寫數量。)為什麼看見的不是青山,而是淡黑的山?(暗示時間是晚上。)如果把“起伏的”刪去,表達效果會受到什麼影響?若把“起伏的”提到“淡黑的”前面,可以嗎?(不可以,不符合我們認識事物的規律。)

  填空: 的峨眉山

  如“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還以為船慢”。在文中找到勾出,讀一遍,背一遍。男生讀一遍。

  你能用四個字來概括這個句子的主要內容嗎?(山跑船慢。)什麼山?怎麼跑?山真的在跑嗎?(山是靜止的,不動的。)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擬人,化靜為動,更形象生動。)船真的慢嗎?(NO,船慢是我的感受。)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感受呢?(看戲心情迫切。船已經開得很快了。作者沒有直接寫船行之快,而是透過寫山跑來襯托。)

  喜歡這個句子的,舉手。談談理由。(用了比喻,擬人,襯托等多種修辭手法,把“連山”比做“獸脊”,把山當成人來寫,化靜為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我看戲的迫切心情。)

  四, 開頭

  朗讀〈〈社戲〉〉開頭第一段。

  有無懸念?“但在我是樂土:因為我在這裡不但得到優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我在這裡得到了什麼優待?“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是什麼當中的句子?什麼意思?不看註釋你知道嗎?難懂,費解。而舊時孩子總是念〈〈詩經〉〉之類難懂的書。

  還記得魯迅先生小時侯在三味書屋讀書的情景嗎?P9朗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於是大家放開喉嚨讀一陣書……拗過去,拗過去。”

  注意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文體對開頭,結尾的影響。

  五, 結尾

  “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是否照應開頭?我吃了六一公公送的豆,為什麼覺得沒有昨夜偷的豆那麼好?偷的豆好在哪裡?(豆是一樣的,只是偷豆這件事讓我難忘。結尾照應了開頭,雙喜等許多小朋友陪我去看社戲,在看戲回來的路上還發生了偷豆這樣有趣的事情,,這不是我得到的優待嗎?免念枯燥的書本,那我幹了什麼呢?不正是看戲和偷豆嗎?)

  六, 過渡段

  怎麼從這段過渡到下段?起到什麼作用?(承上啟下)

  七, 精彩段落

  朗讀《社戲》“第二天,我向午才起來……他於是打著楫子過去了。”

  練習:略

  八, 全文

  問主要內容,問中心思想,問寫作特色。

  小結(8分鐘)

  學會提問,以提問方式可以深入文章內部,加深對詞句,段落,篇章的理解,理解了的朗讀背誦和未理解的朗讀背誦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在 一個詞語,句子,段落上多花一點時間,就會有多一點的收穫。

  佈置課外作業 (1分鐘):比較閱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社戲》。

  教學後記:

  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突出語文學科的特點,以課文為例子,首先要把語文當工具來教。

教師優秀教案12

  【學習目標】

  過程與方法:

  透過近距離、有目的地觀察和描述蝸牛,在觀察過程中提出問題,並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

  知識與技能:

  瞭解蝸牛的身體構造、生活習性。 瞭解蝸牛是透過腹足進行運動。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對小動物的興趣和愛心,關注周圍其它生命的情感。 意識到人和動物要和諧相處。透過小組活動,學會分享共同的勞動成果,學會相互合作

  【教學重點】

  透過觀察蝸牛身體結構、運動方式以及操作蝸牛在水中的反應實驗等活動來了解蝸牛

  【教學難點】

  學生在觀察過程中對資訊的整理和理解。

  【教學準備】:

  每組兩隻蝸牛、放大鏡、菜葉、蘋果片等食物,記錄表、老師課件

  【教學過程】

  一、鞏固舊知,激趣匯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來了一位新朋友給大家認識,大家想不想認識它呀?大家來猜一猜,“名字叫做牛,不會拉犁頭,說它力氣小,揹著房子走”,它是什麼?

  生:蝸牛(齊聲回答)

  師:同學們都非常聰明,今天我們一起來觀察蝸牛。(板書,並且開啟課件)

  二、明確目標、自主學習

  師:大家有沒有見過蝸牛?

  生:有

  師:大家來說一說你們對於蝸牛的瞭解,以及你們想研究的問題。

  生:我知道蝸牛口中有兩千多顆牙齒。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我看電視,電視上說的。

  師:×××同學真棒,課外知識面可真廣呀!大家有沒有想研究的問題呢?

  生:我想研究蝸牛是怎麼生寶寶的?

  生:我想研究蝸牛是怎樣運動的?

  生:我想研究蝸牛是怎樣拉便便的?

  師:大家原來有這麼多問題想研究呀,今天我們主要研究這麼幾個問題:

  1、蝸牛身體上有哪些部分組成,各有什麼作用?

  2、蝸牛喜歡吃什麼樣的食物?

  3、蝸牛是怎樣運動的呢?我們用鉛筆碰它,它會怎樣?

  4、蝸牛是怎樣排洩的,你能找到地方嗎?

  三、合作探究、落實目標合作討論如下問題,老師劃分任務:

  1、蝸牛身體上有哪些部分組成,各有什麼作用?(1、2合作組)

  2、蝸牛喜歡吃什麼樣的食物?(3、4合作組)

  3、蝸牛是怎樣運動的呢?我們用鉛筆碰它,它會怎樣?(5、6合作組)

  4、蝸牛是怎樣排洩的,你能找到地方嗎?(7、8合作組) 老師強調實驗注意事項:

  1、蝸牛要輕輕的拿,要輕輕的碰觸,要愛護小動物。

  2、要積極參與實驗

  3、實驗完後,舉手示意,上交實驗器材後洗手,注意衛生。 (老師分發蝸牛、放大鏡、菜葉、蘋果片等實驗器材) 注意:

  1、在這一過程中,時間為10分鐘。

  2、老師在小組間來回巡視,並用一定的時間到各小組的桌旁觀察他們的活動,聽他們討

  論,透過積極鼓勵,促使他們都參與到研究活動中。

  3、老師在來回巡視中不要給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只需引導他們觀察。

  四、交流展示、體驗成功

  同學上臺展示,其他組成員可以補充說明。 可以詢問的問題是:你是怎麼知道的?你的答案是怎麼來的?蝸牛爬過之後也有粘液,它有什麼作用呢?

  五、抽測達標、拓展延伸你們知道嗎?

  蝸牛有22000種,他們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屬高蛋白質、低脂肪、低膽固醇的滋補品,但並非所有的蝸牛都能食用,因為有微毒。能食用的是褐雲瑪瑙蝸牛、高達環口蝸牛、海南堅蝸牛、皺疤堅蝸牛、白玉蝸牛。(ppt展示圖片)你們還想知道關於蝸牛的知識嗎?下課後查閱資料吧!板書設計殼--------------保護自己 蝸牛 腹--------------腹足蠕動 口--------進食頭觸角-------探路

  《蝸牛的教學反思》

  蝸牛這堂課是以實物觀察活動為主的科學課,同學們積極性很高。如何讓同學們一直擁有極大的積極性,這邊是我這堂課的成功之處。 在匯入部分,我採取了猜謎語的形式匯入,眾所周知,猜謎語、腦經急轉彎是小學生最喜歡的活動。這極大的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在自主學習的部分,讓大家來聊一聊,你們透過日常生活的觀察對蝸牛有哪些瞭解呢?你們想在這堂課上研究什麼呢?大家都興奮異常,想法都千奇百怪、異彩豐呈。你不要否定任何一個孩子的想法,因為那可能都是無窮的想像力。但在有限的時間內,是不能每一個問題都研究到,所以老師總結髮言,挑出最有價值、最能符合本堂課內容的問題來進行研究。這一步便起到收的效果。研究和觀察開始後,老師只是引導和鼓勵,最關鍵的還是讓他們自己自由的討論。

  在展示環節,老師也非常重視趣味性:蝸牛是怎樣運動的?你能模仿一下嗎?上臺的同學透過自己誇張的動作,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最後在拓展部分,老師採用的是幻燈片的形式介紹蝸牛的種類,鮮豔的顏色,清晰的圖片,各種形狀各異的蝸牛。給孩子們帶來的震撼是難以想象的,很快新課便在孩子們一聲聲驚歎中結束了。

  科學課如果能寓教於樂,培養孩子們學習科學的興趣,那麼這邊是一堂成功的課。

教師優秀教案13

  一、引入課文

  人及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才能存活。自然界的生物品類繁多,千姿萬態,生活環境和條件各自不同,生存方式和習性互有差異,要總括出人和一切生物的“食物從何處來”這一問題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然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食物從何處來》卻把它解說得既有條理又準確周密。這是我們這個學期學習的第三篇事理說明文,因此要著重讓同學們自讀分析。

  二、請一位同學在黑板上給加點字注音:

  卵赫脂肪貯藏

  供應參天糠麩供給

  吃葷細菌細胞

  (教師和學生一起辨析正誤)

  三、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先寫出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再歸納出段落層次。

  第一部分(1一2)說明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

  第二部分(3一12)說明食物從何處來的兩種途徑和方法,說明食物從綠色植物來。

  第一層(3)總說。

  第二層(4——12)自養和異養。

  4——8自養。(說明重點)

  9——12異養。

  第三層:(13)總結第二部分,同時回答了題目提出的問題。

  (如果學生對“部分”和“層次”的劃分提出不同意思,只要合理,亦應肯定。)

  四、請大家一起來總結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主要讓學生髮言,不須教師多作解說。)

  回答:本文用了多種說明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設問。

  文章題目“食物從何處來”就是設問句。這樣定題目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文章第一段結尾,採用連問的方式進行設問,“這些有機物從哪裡來?“能量從哪裡來?”兩個句子在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間,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第三段一開始就自問“如何獲得食物?”然後自答;“有兩種不同的途徑和方法。”是第二部分的提領句。

  2.分類別。(分類要依據一定的標準)

  因為生物獲得食物有兩種不同形式,也就是“食物”來源有兩種不同的途徑和方法,從說明事物的特徵出發,採用分類說明是恰當的。

  文章先以生物獲得食物的途徑為分類標準。分為自養型和異養型兩大類。能夠自己製造食物的屬於自養型。不能自己製造食物,靠綠色植物生活的屬於異養型。然後,文章又以獲得食物的方法為標準,作第二次分類說明。自養型的生物分為兩類:①靠光合作用製造食物(常見的大量的綠色植物);②不靠光合作用,而靠化學能製造食物(極個別的微生物細菌)異養型生物也分兩類:①不能改造加工植物的動物及大多數微生物;②能改造加工植物的人類。

  這樣層層分類說明,各種生物不同的生存方式,獲取食物的不同方法,無不包舉,這樣不僅符合科學原理,而且概括十分嚴密,思路清晰,條理分明。

  3.下定義。

  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內容或主要問題,往往用簡明扼要的話給事物下定義,使讀者對說明的事物有個明確的概念。本文有以下幾處用了下定義的說明方法。

  對“食物”下定義。“食物”是一種能夠構成軀體和供應能量的物質。

  對“自養”、“異養”下定義。自養是“自己把無機物製造成有機的食物,滿足生長的需要。”“綠色植物都屬於這一類。”異養是“自己不能製造食物,靠植物來生活。”“所有動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是這一類。”

  對“光合作用”下定義。綠色植物的“葉綠體吸收了太陽的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含有高能的有機物質,(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同時放出廢氣——氧。”

  4.列數字。

  ①“一個成年人,即使一點工作也不做,一天也要消耗一千四百大卡的能量。”——這是以“人”為例,用具體數字說明“一切生物,只要活著就要消耗能量。”

  ②“葉子上面有著許多氣孔”,“有時,一個氣孔在一秒鐘內能吸進二萬五千億個二氧化碳分子”。“一個”氣孔,“一秒鐘”,“二萬五千億個”,三個數字放在一起,形象地說明了葉子上的氣孔吸收二氧化碳分子,有多大的威力。

  ③“全世界的植物,一年中能製造出好幾千億噸有機物”,簡單準確的數字具體地說明了“合成工廠”的巨大。

  5.比喻法。

  以人們常見的、熟知的事物比喻說明不太常見、不太熟知的事物,效果很好。

  為了說明得形象、具體,便於讀者理解,這篇文章在說明光合作用時,用了一系列的恰當比喻。例如把根毛比作最基層的原料採集站,把莖比作運輸幹線,把葉子比作食品工廠,把葉綠素比作合成車間。這樣,把整個自養的過程,比作是工廠從採集原料,運輸到生產、合成的過程。這就能把比較複雜的現象簡明化、形象化。

  五、齊讀課文。

  六、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邏輯順序:光異後同的順序

  2.知識性科學性

  3.事理說明文的寫作指導

  教學內容、步驟和方法

  一、講評作業。

  二、今天咱們來探討課文的說明順序。(先讓大家討論,然後教師小結)

  事理說明文一般採用邏輯順序說明事理。邏輯順序表現在很多方面,本文寫作的根本目的,不在於對自然界生物生存方式的分類概括,而在於從大量生物生存方式差異現象中,推本求源,引出規律。正因為如此,文章先解說植物、動物、微生物、人類,有自養、異養的不同;然後闡釋異養型的生物無論“吃葷吃素”,歸根到底靠植物生活的道理;最後得出綠色植物所製造的有機物質,是除了個別微生物之外,其他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食物的結論。這是先異後同的說明順序,屬於邏輯順序範疇。

  採用先異後同的邏輯順序說明,符合人們從部分到整體,從現象到本質的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規律,顯示出先分析綜合再形成判斷的邏輯力量,既證明了結論是科學論斷、又使文章思路清晰、條理分明。

  三、說明文的基本特點之一是具有知識性和科學性,試以本文為例談談這個問題。

  知識性和科學性,是就說明的內容而言的。說明必須揭示某事物或事理的本質特徵,必須符合客觀實際,做到概念準確,判斷恰當;分類清楚,種局分明;能給讀者一定的知識。而這知識,是經過人們的科學實驗或社會實踐證明了的,是所說明的事物的基本屬性和基本規律、而介紹具有科學性的知識,也正是說明的根本目的。

  本文說明的是自然界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有機物質的來源這樣一個複雜問題。因此本文選取的各項材料以及各個解說的具體問題之間,都有著內在的緊密聯絡,它們都圍繞著一箇中心問題而起著某方面闡釋的作用。這個中心就是:各種生物維持生命的有機物質的來源,亦即一切生物的“食物從何處來”的問題。本文正是為說明自然界生物生存的這一共同規律,才集中大量材料,解說一系列具體問題。此外,本文語言準確,周密。能科學地反映客觀事實,保證了本文的科學性。

  四、佈置作業。

  教案點評:

  一、要求學生聯絡生物課本上的知識,學習本文如何運用多種說明方法來說明生物獲得食物的規律。

  二、下定義。分類別、用比喻等說明方法,學生在前冊課本中接觸過。學習本文要讓學生在反覆作些單項小練習的實踐中.逐步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三、本文連題目在內,共有五次設問,要讓學生根據這些設問的不同用法,進一步瞭解說明文中運用設問句的作用。

  四、根據練習編繪示意圖表,或根據課文編繪一套示意圖表,鞏固繪製示意圖表方法的運用。

  五、基本知識,可利用當堂練習課後作業等進行落實。

教師優秀教案14

  優秀教師精編教案:秋夕

  一、 談話:

  美麗的秋天又來了,讓我們與黎明共舞,用詩歌開啟新的一天,迎接這金秋時節。

  二、 複習詩歌《贈劉景文》、《山行》。

  1、師:全體起立,調整呼吸,準備誦讀。

  2、生齊誦:

  贈劉景文

  【宋】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

  正是橙黃橘綠時。

  山 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三、學習新詩《秋夕》。

  1、匯入:古代的詩人描寫秋天的詩還有很多很多,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新詩。

  2、出示《秋夕》:

  秋 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

  3、師範讀全詩。

  4、領同學們誦讀。

  5、同桌互讀,不會的字請教小夥伴。

  6、同學們齊聲讀。

  7、小組賽讀。

  8、男、女生對讀。

  10、全班齊讀。

  11、指名背誦。

  四、延伸活動。

  誰還知道哪些寫秋天的古詩?請讀給同學聽吧。

教師優秀教案15

  精選優秀教師教案設計:鯨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認識鯨是哺乳動物,瞭解鯨的生活習性。

  3、培養學生喜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認識鯨是哺乳動物。

  【教學準備】

  鯨的圖片、影片展示儀、學生蒐集有關鯨的圖文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養過小動物嗎?由於禽流感我們都不敢養了,因此、老師決定養一隻大魚──鯨,同學們覺得怎樣?

  2、如果想勸說老師放棄這個主意就來學《鯨》這課(引出課題)。

  二、創設情境,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瞭解主要內容。

  2、再讀課文,想想你準備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服老師不養鯨這種魚。

  3、小組討論。

  4、交流反饋,勸說教師不養鯨,並相機指導朗讀及展示教師、學生收集的相關資料。

  ⑴從鯨是用肺呼吸及胎生的證明鯨不是魚,是哺乳動物。

  ⑵鯨體型大。

  ⑶鯨食量大。

  ⑷鯨壽命長。

  ⑸鯨是群居動物。

  5、教師小結。

  三、拓展延伸,總結昇華

  1、展示鯨死亡的圖片,學生根據收集的資料說說其死亡的原因。

  2、學到這兒大家想說些什麼?

  3、教師小結。

  四、佈置作業

  找找課文中作者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教師優秀教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