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工作計劃範文> 慢性病防治工作計劃

慢性病防治工作計劃

慢性病防治工作計劃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吧!我們該怎麼擬定計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慢性病防治工作計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慢性病防治工作計劃1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老齡化的加速,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病發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致殘率、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並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慢性病的防治顯得尤為重要,而慢性病的防治的重心則在社群,慢性病的社群預防是慢性病防治最有效的手段,社群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慢性病防治的效果。社群衛生服務站要充分認識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將慢性病防治工作納入考核目標,創造支援性對的環境,走“防治結合,預防為主”的道路。根據我區慢性病防治相關檔案的要求,特制定20xx年慢性病防治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1、建立慢性病基礎資訊系統,利用現有網路對冠心病、腦卒中、糖尿病和惡性腫瘤的新發的首診病例進行登記。

  2、利用居民健康檔案和組織居民進行健康體檢等多種方式,早期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早診率和早治率。

  3、加強社群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規範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的知識和技能,減少或延緩高血壓、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

  4、以社群衛生服務站為基礎,從群體防治著眼,個體防治入手,積極探索管理、評價、綜合性醫院協助診斷、個體化治療、社群衛生服務站隨訪管理高血壓、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機制。

  5、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定期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專題知識講座及大眾宣傳,普及社群居民高血壓、糖尿病的防治知識,控制各種危險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識。

  6、建立規模化的高血壓、糖尿病計算機檔案管理系統。

  二、建檔工作目標

  1、建立社群居民健康檔案,社群服務人口基線調查率大於40%;

  2、建立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檔案,應有隨訪記錄、治療記錄和健康教育記錄。

  三、高血壓管理工作目標

  1、發現並至少登記高血壓患者100名;

  2、對至少20名以上的患者進行規範化管理,其血壓控制率大於等於6%;

  3、發現並至少登記高危人群20名;

  4、對高危人群的干預有記錄及效果評價;

  5、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測4次血壓,比例達95%;

  6、35歲以上居民首診必須測血壓;

  7、居民高血壓防治知識知曉率達60%;

  四、糖尿病管理工作目標

  1、發現並至少登記糖尿病患者30名;

  2、至少對其中15名糖尿病患者進行規範化管理,血糖控制率達到1%;

  3、發現並登記高危人群10名,每年至少免費測1次血糖的比例達60%;

  4、高危人群防治知識知曉率達60%;

  5、對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進行健康教育要有記錄和健康評價。

  五、實施計劃

  建立慢性病網路直報系統和工作制度。對社群一般人群、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開展預防控制工作,在社群建立高血壓、糖尿病綜合防治機制。

  (一)、利用現有的網路直報系統,對今年新發的冠心病、糖尿病、腦卒中、惡性腫瘤病例進行網路直報。建立慢性病報告工作制度,責任落實到人。

  (二)、高血壓、糖尿病的管理。

  1、高血壓、糖尿病的檢出。

  社群居民健康檔案、健康體檢、社群衛生服務站的診療、社群免費測血壓、血糖、主動檢測、首次測血壓等方式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2、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登記。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所有資訊錄入相關的資料庫,進行微機化管理。

  3、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和轉診。

  對檢出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收集詳細的病史,進行必要地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根據《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範》的要求進行臨床評估,實行分級管理和隨訪,並填寫《社群高血壓患者管理卡》。對高血壓患者採用藥物治療方案和非藥物治療方案。當患者出現《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範》中規定的情形時及時轉診到上級綜合醫院,待病情穩定後再轉回社群衛生服務我站繼續治療,隨訪。幫助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計劃,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自我管理的技術支援。

  4、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和轉診。

  對檢出的糖尿病患者,根據患者的臨床情況和綜合治療方案,判斷患者需要的管理類別進行隨訪和管理,並填寫《社群糖尿病患者管理卡》。對糖尿病患者實行藥物治療和飛藥物治療。當患者出現符合轉診情況的病情時,及時轉診到上級綜合醫院,待病情穩定後再轉回社群衛生服務站繼續治療和隨訪。幫助糖尿病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計劃,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自我管理支援。

  (三)、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導和干預

  1、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和檢出。

  按照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標準,透過日常診療、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主動篩查等方式發現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

  2、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指導和干預。

  對並高危人群採取群體和個體健康指導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健康教育以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透過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對高血壓、糖尿病相關知識及危險因素的瞭解,給予健康方式指導,定期測量血壓、血糖。

  (四)、社群一般人群的健康促進

  根據社群人群的健康需求,在社群廣泛開展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勵社群人群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減少危險因素,預防和減少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生。

  1、在社群建立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櫥窗,每2月更換1次內容,製作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單。透過醫療站點等發放給社群人群。

  2、在社群舉辦高血壓、糖尿病知識講座和健康生活方式講座、義診等活動。

  3、利用社群居民活動室等居民比較集中的地方作為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的宣傳陣地,擺放各種宣傳資料。

  4、在社群開展測血糖並免費測血壓活動。

慢性病防治工作計劃2

  為進一步做好慢病健康管理服務專案工作,提高慢病的管理率和規範管理率,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規範》結合我中心的實際情況,特制定20xx年慢病工作計劃。

  一、 工作目標

  紮實開展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高血壓和糖尿病登記建檔率達70%以上,規範化管理率達80%以上,控制率30%以上;建立自我管理小組並規範開展自我管理活動覆蓋率達30%以上;門診35歲以上就診測血壓覆蓋率100%,慢病監測報告率達95%以上,納入管理的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健康體檢率達95%以上,高危人群主動監測和核心指標監測覆蓋率100%。

  (一) 高血壓工作目標

  1、 發現並登記高血壓患者800餘名;

  2、 對至少700名以上的患者進行規範化管理,其血壓控制率≥60%;

  3、 發現並至少登記高危人群100名;

  4、 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測血壓1次的比例達50%;

  5、 高危人群的干預有記錄及效果評價;

  6、 35歲以上居民每年至少測1次血壓的'比例達60%;

  7、 居民高血壓防治知識知曉率達60%。

  (二)糖尿病工作目標

  1、發現並至少登記糖尿病患者240名;

  2、至少對其中200名糖尿病患者進行規範化管理,血糖控制率達60%;

  3、發現並登記高危人群30名,每年至少測1次血糖的比例達40%;

  4、高危人群防治知識知曉率達60%;

  5、對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進行健康教育有記錄和效果評價;

  6、居民糖尿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達50%。

  二、 主要內容和工作任務

  1、高危人群發現和干預:進一步加強門診35歲以上就診測血壓登記制度,門診測血壓覆蓋率100%,測血壓登記率達100%,測血壓資訊和慢病患者就診資訊利用率95%以上;以社群、村衛生室為單位,完成轄區內慢病高危人群主動監測和核心指標監測工作,及時發現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早管理、早控制。

  2、患者管理: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登記建檔率達70%以上,建卡率100%;隨訪服務以門診隨訪為主,入戶隨訪為輔,認真做好已建檔慢病患者的常規管理,每年提供不少於4次隨訪服務,隨訪服務資訊真實;繼續開展慢病患者自我管理活動,鞏固20xx年慢病自我管理活動成果,規範開展自我管理活動轄區覆蓋率達30%以上,自我管理活動資訊利用率100%,提高管理質量;對納入管理的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進行1次較全面的健康體檢,可與65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或隨訪服務相結合;做好慢病患者系統化、規範化、動態化管理,規範化管理率達85%以上,血壓和血糖控制率達30%以上,年內動態管理率達10%以上。

  3、加強慢病監測報告工作。中心及村衛生室要落實門診腦卒中、冠心病監測報告登記報告制度,實行門診醫生負責制,對各級醫療機構確診門診康復治療的腦卒中、冠心病患者進行登記和報告;納入系統管理的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增加併發症隨訪內容,對隨訪發現的腦卒中和冠心病及時登記。要做好慢病監測及時稽核、剔重、補充和訂正工作,確保監測報告質量。

  4、做好資訊資料的利用。年底將管理系統中的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從建檔卡管理、隨訪服務和自我管理活動情況、規範化管理情況、控制情況、併發症發生情況、死亡情況等諸方面進行年度統計分析,形成管轄區域內的慢病患者管理情況分析評價報告,將轄區內慢病監測報告資料形成年度分析報告。隨訪工作必須落實實處。正確對患者進行體格檢查,並進行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健康指導。

  三、 培訓

  按照《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範》、《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對村衛生室的鄉醫進行培訓,以提高對高血壓、糖尿病的管理質量。

  四、 評估

  1、 過程評估

  高血壓、糖尿病建檔動態管理情況,高血壓、糖尿病隨訪管理開展情況,雙向轉診執行情況,35歲患者首診測血壓開展情況,就診者的滿意度等。

  2、 效果評估

  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高血壓、糖尿病相關危險行為的改變率,高血壓、糖尿病的血壓、血糖控制情況和藥物規範治療情況。

  五、 督導和考核

  1、我中心負責對轄區內的村衛生室督導和考核,考核意見及時反饋到被檢單位,以便及時改進工作。

  2、各村衛生室要制定內部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質量控制等規章制定,加強自我檢查。

慢性病防治工作計劃3

  我院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20xx年版)》和《陝西省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實施意見》,為做好慢性病(高血壓、II型糖尿病)患者醫療衛生服務管理工作,特制定慢性病防治工作計劃。

  一、具體實施專案和目標

  1、應用適宜技術,指導居民控制血壓、血糖水平,實現關口前移,重心下移的策略。

  2、掌握個體和人群高血壓、II型糖尿病狀況。

  3、對轄區內高血壓和II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

  4、在專業機構指導下,對高血壓和II型糖尿病患者進行隨訪和指導服務。

  5、服務物件為轄區內35歲以上原發性高血壓和II型糖尿病患者。

  二、服務內容:高血壓和II型糖尿病篩查

  1、高血壓篩查,對轄區內35歲以上居民(常住),每年在其第一次到我院或村衛生室就診時測量血壓。

  2、對第一次發現收縮壓≥140mmHg和舒張壓≥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壓升高的因素,後預約其複查,對可疑繼發性高血壓患者及時轉診。

  3、建設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測量1次血壓,並接受醫務人員的生活方式指導。

  4、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我們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對面的隨訪。

  三、服務內容中關於II型糖尿病管理徹底做到:

  1、對II型糖尿病人嚴格篩查,絕無遺漏,並對患者每年至少測量二次空腹血糖和二次餐後2小時血糖,並接受醫務人員的生活方式指導。

  2、對確診的II型糖尿病患者,我們醫院、村衛生室,要每年提供面對面至少次隨訪。

  3、定期測量空腹血糖和血壓,並評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狀如出現血糖16.7mmol/L或血糖<3.9mmol/L,收縮壓≥180mmHg或舒張壓≥110mmHg,有意識改變等症狀時需緊急轉診,對於緊急轉診者,我們衛生院應在2周內主動隨訪轉診情況。

  4、對所有的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與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進目標並在下一次隨訪時評估進展,先訪患者出現那些情況及異常現象應立即就診。

  5、立即在轄區為慢性病患者建立管理檔案,實施隨訪和健康指導的具體實施人,要嚴格按照要求,規範各項工作並將資訊的建立與規範化管理緊密結合起來。

慢性病防治工作計劃4

  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第三版)》相關要求,緊緊圍繞《xx縣20xx年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工作計劃》的精神,深入開展慢病監測、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示範單元建立等工作,現將xx縣20xx年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工作計劃如下:

  一、加強慢性病防控能力建設與政策倡導工作

  積極開展對公衛工作人員及村醫的慢性病防控政策與知識宣講工作,擬對公衛人員開展一次慢病防治工作現狀的知識講座,讓其瞭解當前的慢病防控形勢及慢病所帶來的嚴重社會負擔及經濟負擔,從而有利於慢病防治政策開發及工作開展。

  二、加強慢性病監測,進一步提高慢病監測質量

  加強慢性病監測工作,進一步提高慢病監測質量。在死因監測工作中,要求全鎮10個村衛生室嚴格按照死因監測中的相關工作規範,正確填寫醫學死亡證明書並按規定時間上交到我院進行網路直報。與此同時,規範村醫對新發腫瘤紙質版報告的填寫,保質保量地完成新發腫瘤監測工作任務;在心肌梗死及腦卒中病例報告中,要求各村衛生室對新發的心肌梗死及腦卒中病例進行詳細的登記,進一步完善心肌梗及及腦卒中病例的既往慢病史(高血壓、糖尿病)的資訊。

  三、大力推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打造健康雲陽平臺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能有效地促進慢病防治工作的開展。在20xx年,我鎮將繼續在全鎮的健康教育宣傳欄上宣傳慢病防治知識;搞好健康主題日,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日”、“世界糖尿病日”、“全國高血壓防治日”、“全國愛牙日”、“世界無煙日”等活動日中開展大型地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宣傳活動,計劃20xx年開展宣傳活動12期。

  四、搞好社群慢病管理工作探索慢病高危人群干預模式

  嚴格按照《重慶市高血壓綜合防治工作管理規範》、《重慶市糖尿病綜合防治工作管理規範》的內容,要求各村衛生室繼續加大對轄區慢病患者的發現率(登記率),對已登記的高血壓患者嚴格按照高血壓一、二、三級管理要求做好高血壓隨訪工作,逐步提高高血壓與糖尿病管理率、規範管理率與控制率;積極利用轄區家庭醫生的建立,探索慢病高危人群干預模式,對以戶為單位的高危人群實施有效的慢病干預,從而減少慢病的發生。

  五、加強慢病防治工作業務培訓、指導與督導考核

  在慢病監測工作,有針對性地開展死因監測、新發腫瘤登記報告、心肌梗死及腦卒中病例報告的培訓工作。在社群慢病管理中,加大對片區內鄉鎮衛生院的培訓、指導與督導考核。全年累計計劃開展慢病培訓工作3次,累計指導與督導考核4次。

【慢性病防治工作計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