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建築/建材/工程/家居> 天壇概況及祈谷壇建築群導遊詞

天壇概況及祈谷壇建築群導遊詞

天壇概況及祈谷壇建築群導遊詞

  作為一名樂於為遊客排憂解難的導遊,時常需要用到導遊詞,導遊詞一般是根據實際的遊覽景觀、遵照一定的遊覽路線、模擬遊覽活動而創作的。那麼應當如何寫導遊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天壇概況及祈谷壇建築群導遊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天壇概況及祈谷壇建築群導遊詞1

  題一:天壇概況及祈谷壇建築群(歷史沿革;天壇佈局的特點;丹陛橋;祈谷壇建築群;七星石)

  各位考官,今天很榮幸的成為你們的嚮導,今天將由我帶領兩位老師參觀世界上現存規模,形制最完備的古代祭壇建築船。——天壇。

  天壇位於北京正陽門東南側,它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至今已有近600年曆史。天壇佔地面積273公頃,其中林地佔163公頃,草坪佔10餘公頃,天壇原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天祈谷的場所,明清共有22位皇帝在這裡舉行過祭祀大典654次。

  初建時,這組建築不僅祭天而且祀地,稱天地壇。大明嘉靖九年(公元1 530年)5月下詔,將天地合祀改為天地分祀,建圜丘於南部,名天壇;建方澤於北郊,名地壇;又在東郊建朝日壇,以祭日;在西郊建夕月壇,以祭月。嘉靖帝還要求將這些改變“著載會要,勿得混稱”,天壇由此得名。從此天地分祭,正式命名位天壇,原大祀殿廢止不用。嘉靖二十二年在大祀殿原址建新殿,更名為大亨殿。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祈谷壇大亨殿為祈年殿,祈年殿琉璃瓦就此俱改為藍色,以象徵天。

  歷代封建皇帝對祭天活動都極為重視,每年要兩次親臨天壇祭天。第一次是在農曆正月十五,至祈年殿舉行祈谷禮,祀“皇天上帝“保佑五穀豐登,為百穀祈求膏雨。第二次是在冬至日,至圜丘壇稟告五穀業已豐收,感謝天帝的保佑之恩。此外,如逢夏日旱情,則在圜丘壇臨時舉辦“常雩禮”或“大雩禮”等求雨祭祀活動。每次祭天典禮都非常隆重,以表示皇帝對天帝的虔誠與尊崇,從而達到其愚弄人民,維護封建統治的目韻。

  (天壇佈局的特點)

  天壇整個建築佈局呈“回”字,分為內外壇兩大部分,各有壇牆圍括。內外壇北端的圍牆高大,均呈半圓形;南邊的圍牆較矮而呈方形,這種北圓南方的建築形式,象徵我國古代“天圓地方”之說。

  天壇的佈局特點可以用“一,三,五,七,九”這樣一組數字來概括。

  “一”:一條中軸線。這條中軸線上分佈著天壇裡最主要的建築。自南而北分別是昭亨門一圜丘壇——皇穹宇——成貞門——丹陛橋——南磚門——祈年門------祈年殿一皇乾殿一北天門。

  “三”:三道壇牆。分別為外壇牆,內壇牆和分隔圜丘壇與祈谷壇之間的東西向壇牆。

  “五”:五組主要建築。分別為圜丘壇建築群,祈谷壇建築群,齋宮建築群,神樂署(專門演習祭天樂舞的場所)和犧牲所建築群(明清兩代精養祭祀犧牲的'場所)

  “七”:指祈谷壇東側的七星石。祈谷壇長廊東南方有八塊大青石,石上有人工雕鑿得山形圖案,稱七星石。

  “九”指原天壇的九座壇門。外壇牆兩座,西側北面祈谷壇門及南面的圜丘壇門,圜丘壇周圍四座,分別為泰元門,昭亨門,廣利門,成貞門。祈谷壇東,西,北三座,分別為東天門,西天門,北天門。

  (丹陛橋)

  我們從天壇南門進入,遊覽過圜丘壇和皇穹宇後,出現在我們面前的這條寬敞的大道就是丹陛橋。丹陛橋是連線天壇南端圜丘壇和北端祈谷壇兩大建築群的重要軸線。橋長360米(108丈),寬29.4米,路面中為“神道”,東為“御道”,西為“王道”。之所以稱之為“橋”,有兩種說法:一說大道南低北高,步步上升,意為與天相接,故稱“橋”,二說因橋下建有進牲的通道,與上面的大道正好形成立體交叉,故稱“橋”。

  丹陛橋下這一東西走向的券洞,叫進牲門。牲畜從養生所到宰牲亭,由此門透過,凡經此門,再無生還可能,故俗稱“鬼門關”。

  祈谷壇具服臺位於丹陛橋北端東側,坐東朝西,是一圍以漢白玉石欄的方形磚臺。考試大整理每年祭祀,皇帝從齋宮先至此更衣盥洗,然後小坐待祀典。祈谷典禮結束後,再來此更衣,返回紫禁城。

  (祈谷壇)

  位於丹陛橋北端的就是祈谷壇了。祈谷壇是一座三層,八出陛的漢白玉圓壇,其南北正中臺階丹上均雕刻著龍鳳呈祥的主題浮雕,三層漢白玉石欄板圍繞之上的就是綺麗壯美的祈年殿了。

  祈年殿建在祈谷壇上,上殿下壇,為仿明堂建築。祈年殿的“祈”為祈禱,“年”為穀子成熟,意為祈禱有個好年景。大殿高32米,殿頂為圓形三重簷攢尖頂,頂部為鎏金寶頂。明代為三色琉璃瓦頂,清乾隆年間將其全部換成天青色琉璃瓦,以象徵“天”。

  祈年殿以28根落地柱環繞支撐,形成內中外三個環柱網。內圈為四根龍井柱,其東方柱間代表春季,南方柱間代表夏季,西方柱間代表秋季,北方柱間代表冬季;中間12根金柱分隔在l2個位置,代表一年12個月;12根金柱的柱位加上柱間隔成的12個空間,代表一年的24個節氣;外圈12根簷柱分隔的12個空間,代表一天的l2個時辰。

  祈谷壇是明清兩代皇帝孟春祈谷的場所。其祭司物件位次與圜丘壇第一層相同,但無幄,無從位,儀式過程與圜丘壇祭天相似。祈年門外東南側有燔柴爐,瘞坎,望燎位各1,燎爐8只,用途與圜丘壇設定相同。

  在祈年殿東門外有一條連簷通脊的曲廊,稱為“長廊”。長廊共72間,又稱七十二連房。它使祈年殿與神廚,神庫相連,是祭祀時往上運送祭品的通道。長廊東端是宰牲亭,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是祭祀時宰殺犧牲的地方。

  位於祈谷壇北側的是皇乾殿,初建時為天地壇的天庫,用於存放祭祀天地的神牌。天地分祭後此處專門存放祈谷大殿所需的神牌。

  (七星石)

  祈谷壇長廊東南方有八塊大青石,石上有人工雕鑿的山形圖案,稱七星石。在此放置七星石的說法有二:一說七星石代表北斗七星。明嘉靖時,有道士稱大祀殿(祈年殿)東南方空曠,不利於皇權的鞏固和皇帝的長壽。於是設定了象徵北斗七星的七塊青石。另一種說法:七星石代表東嶽泰山七峰。至於七星石東北方位的小青石,是因為清朝康熙皇帝派人考察泰山山脈地絡,認定泰山發脈於東北長白山,而後增置的。

天壇概況及祈谷壇建築群導遊詞2

  天壇位於北京正陽門東南側,始建於明永樂年間,至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天壇原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天祈谷的場所,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形制最完備的古代祭壇建築群。天壇平面佈局呈“回”字形,北圓南方,象徵天圓地方。天壇分為內、外壇兩部分,每年孟春(農曆正月)祈谷大典在內壇北部祈谷壇建築群舉行,冬至祭天在內壇南部圜丘壇建築群舉行。明清共有22位皇帝在這裡舉行過祭祀大典654次。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在營建北京城的同時,在北京正陽門外東南側建天地壇。初建時這組建築為天地合祀,所以稱為天地壇。其中主建築大祀殿為長方形大殿,十一開間,宏偉壯麗。百餘年間有9位明朝皇帝在天地壇合祀天地。直至明嘉靖年間,明世宗朱厚熜下詔,將天地合祀改為天地分祀。

  在天地壇的南郊增建了圜丘壇,用於冬至祭天;把大祀殿的規制改為圓形,並更名為大享殿,專門用於孟春祈谷。並且在北郊建方澤壇,以祭地;東郊建朝日壇,以祭日;西郊建夕月壇,以祭月。

  到了清乾隆年間,清高宗弘曆對天壇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包括:改造天壇內外壇牆、擴建圜丘壇、改建祈谷壇大享殿並改稱為祈年殿、增闢圜丘壇門、改建皇穹宇。1911年清帝溥儀遜位,祭天制度廢止。

  現在的天壇是通稱,它實際上由兩個壇組成,南部為圜丘壇,北部為祈谷壇。兩壇各成體系,它們之間由丹陛橋連線。天壇的建築特點可以用“一、三、五、七、九”這樣一組數字來概括。

  一:一條中軸線。自南向北依次是昭亨門—圜丘壇—皇穹宇—成貞門—丹陛橋—南磚門—祈年門—祈年殿—皇乾殿—北天門。

  三:三道壇牆。分別為外壇牆、內壇牆和分隔圜丘壇與祈谷壇之間的東西向壇牆。

  五:指五組主要建築。分別為圜丘壇建築群、祈谷壇建築群、齋宮建築群、神樂署和犧牲所建築群。

  七:指祈谷壇東側的七星石。

  九:指天壇的9座壇門。天壇西側外壇牆上有祈谷壇門和圜丘壇門;祈谷壇有東天門、西天門、北天門;圜丘壇有泰元門、昭亨門、廣利門、成貞門。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祈谷壇建築群。

  祈谷壇建築群位於圜丘壇建築群北側。北出成貞門,便是丹陛橋,又稱海墁大道。丹陛橋是連線天壇南北兩大壇的通道,其北端高出南端2米。丹陛橋長108丈,路面中間為“神道”,東為“御道”,西為“王道”。而它作為通道為什麼又稱為橋呢?有兩種說法:一說大道南低北高,步步上升,意為與天相接,故稱橋;二說因橋下建有進牲的通道,故稱橋。

  丹陛橋北端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券洞,叫走牲道。祭祀用的牲畜從犧牲所趕到宰牲亭,必經走牲道。牲畜一旦經過此通道,再無生還的可能,俗稱“鬼門關”。沿丹陛橋再往北走,東側就是祈谷壇具服臺。祈谷大典前在臺上搭設方形幄次,內設龍椅、取暖和盥洗器具,皇帝在此更衣盥洗。祈谷典禮結束後,皇帝再次來這裡更衣後返回紫禁城。

  過了丹陛橋,就來到了南磚門,南專門的北面是祈年門。在祈年門和南磚門之間東側有燔柴爐、鐵燎爐和瘞坎。燔柴爐用綠琉璃磚砌成,東、西、南三面有臺階9級。典禮開始時,先將一隻刮淨的牛犢置於燔柴爐上,掌燎官點燃燔柴爐,以通達天神,稱“燔柴迎帝神”。

  祀典告成,皇天上帝的神案上所列一應供品和祝版、祝帛均恭運到爐內焚化,皇帝也要在燔柴爐西側恭立目視,稱“望燎”。瘞坎位於燔柴爐東側,由綠琉璃磚砌成,像個巨大的盤子埋在地下,直徑約1米,深約0.3米。瘞坎用於瘞埋牛尾、牛毛、牛血,以喻不忘祭地之意。

  進入祈年門,呈現在面前的就是祈谷壇。祈谷壇分三層,圓形,八出陛,南北各三出陛,東西各一出陛。壇上為祈年殿。祈年殿高九丈九尺九寸九分,殿頂為圓形三重簷攢尖頂,頂部為鎏金寶頂。祈年殿建於明永樂年間,初名“大祀殿”,是一個矩形大殿,用於合祀天地。明嘉靖年間改為三重簷圓殿,殿頂覆蓋上青、中黃、下綠三色琉璃瓦,象徵天、地、萬物,並更名為“大享殿”。清乾隆年間,三色琉璃瓦全部改為藍色以象徵天,並將大殿定名為“祈年殿”。“祈”是祈禱,“年”是五穀成熟,意思是祈禱有個好年景,能五穀豐收。

  祈年殿以28根落地柱環繞支撐,形成內中外三個環柱網。內圈為4根龍井柱,其東方柱間代表春,南方柱間代表夏,西方柱間代表秋,北方柱間代表冬。中圈為12根金柱分隔的12個位置,代表一年的12個月。12根金柱的柱位加上柱間隔成的12個空間,代表一年的24個節氣。外圈12根簷柱分隔的12個空間,代表一天的12個時辰。祈年殿內中間北側有一個圓形的高石臺,是安放黃天上帝神版的地方。東西兩側較低的方形石臺是安放清代列祖列宗神版的地方。

  祈谷壇北側是當時天地壇的天庫,用於存放祭祀天地的神版。明嘉靖年間改稱皇乾殿,天地分祭后皇乾殿專門存放祈谷大典所需的神版。

  在祈谷壇前東西兩側有兩個配殿,用於供奉從祀神位。東配殿現在闢為祭天樂舞館,展出古代祭天時的樂器。西配殿現在闢為祭天禮儀館,展出古代祭天儀式。

  在祈年殿院落的東磚門外是長廊。長廊共72間,又稱七十二連房。它使祈年殿與神廚、神庫相連,是祭祀時運送祭品的通道,可以防止祭品被雨雪風沙所汙染。

  在長廊的東南方向,有八塊巨大的青石,石上有人工雕鑿的山形圖案,稱“七星石”。在此放置七星石是因為明嘉靖年間,有道士稱大祀殿(祈年殿)東南方空曠,不利於皇權的鞏固和皇帝的壽數,於是在此設定了象徵北斗七星的七塊青石。還有一個說法是七星石代表東嶽泰山七峰。至於七星石東北方向的小青石,是清康熙皇帝派人考察泰山的發脈地絡,認定泰山發脈於東北長白山後,乾隆年間增置的。

【天壇概況及祈谷壇建築群導遊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