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窮人》教學設計

《窮人》教學設計

《窮人》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最佳化。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窮人》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材說明:

  課文《窮人》是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作者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課文講的是漁夫和妻子桑娜,在鄰居西蒙死後,主動收養她的兩個孩子的故事,真實地反映了沙俄專制制度統治下的社會現實,表現了桑娜和漁夫勤勞、善良,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課文用樸實、準確的語言,恰如其分地表達了真情實感。文章的特色在於透過描寫人物的行為、語言、心理活動來表現人物的美好心靈。文章多處出現人物之間的對話及心理活動,是訓練學生朗讀能力、感悟能力的佳作。

  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學習寫人的文章,能夠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體會人物品質。而本文的心理活動描寫極具特色——多次運用省略號表現桑娜複雜、矛盾的心理,學生不易理解,所以需要教師進行重點引導,從人物的行動、語言、心理活動中體會窮人的心靈。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本課出現的生字、結合上下文理解新詞。

  2、學習抓住重點詞語,理解文中描寫人物心理和對話的語句。

  3、展開想象,續編《窮人》這個故事。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理解重點語句的能力。

  2、培養學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德育滲透點

  透過學習,瞭解窮人的美好心靈,向學生進行關心他人、助人為樂的教育。

  教學重點:

  分析掌握桑娜內心的矛盾,體會桑娜的善良。

  教學難點:

  展開想象,續編《窮人》這個故事。

  設計理念:

  語文新課程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重視學生閱讀中的獨特感受和見解”,這是因為語文是多義的,不同的人因為各自的“文化語境”和“閱讀期待”不同,會產生千差萬別的感受。為此,閱讀教學要創造一個“互相對話”的互動情境,讓教師、學生、作者,以文字為載體進行平等的語言互動、思想互動、情感互動,並且這種互動應是多元的。同時,新課程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採用“先學後教”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兵”教“兵”,給學生一個和諧、民主、多元的對話情境,使學生充分交流感受,感悟人物的內心,從而受到愛的教育。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讀通課文。

  2、理清文章脈絡,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習課文內容,感知“窮”。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匯入新課

  1、師:在語文課本中,我們學過許多有關“窮人”的課文,這些課文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你們記得哪些有關窮人的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小音樂家揚科》、《伏爾加河上縴夫》等。)師:這些課文,一方面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窮人生活的悲慘,另一方面也表現了窮人高尚品德。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題目就是《窮人》。這篇小說是俄國著名的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的。

  2、簡介列夫·托爾斯泰。

  列夫·托爾斯泰,19世紀俄國偉大作家。出身貴族,但同情被剝削被壓迫的窮苦勞動人民。青年時期就開始文學創作,他全部的創作時間達六十多年。其作品無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資本主義勢力的種種罪惡。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他晚年的一篇短篇小說。

  (設計意圖:透過回憶以前學過的課文,利用課文之間的內在聯絡,揭示課題,引出作者,瞭解文章創作的時代,既讓學生認識了作家,也引發了他們閱讀的興趣,同時也為理解課文內容作了認知鋪墊。)

  二、第一次“先學後教”——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出示導學提綱,引導學生自學

  導學提綱: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全文。

  (2)掃除不理解的詞語,可以透過查字典和聯絡上下文推想的方法理解,記下不理解的詞語。

  (3)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4)在小組內交流,並共同合作解決不理解的詞語。

  十分鐘後,在全班交流。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3、師生交流,檢查自學效果。

  (1)師:下面請幾位同學輪流朗讀課文,要求聲音洪亮,讀準字音,注意停頓。其餘同學邊看邊聽,發現有讀錯的地方做好記號,待文章讀完後提出來訂正。

  (2)指名朗讀課文,其餘學生邊聽邊勾畫有誤的地方和自己認為重要的詞句。

  (3)學生糾錯,正音釋詞。

  學生可能讀錯和難以理解的字詞(教師根據學生情況自定),預設如下:

  忐忑不安:形容心情不安定。

  自作自受:自己做錯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後果,自食其果。“作”

  讀zuò,不讀zuō。

  張羅:zhānɡ luo

  (4)說說本課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設計意圖:六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特別是在字詞方面,已有一些自己學習字詞的方法,恰當運用先學後教,以教導學,以學促教,能在一定的時間內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更體現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教育思想。)

  三、第二次先學後教——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出示導學提綱,引導學生自學

  (1)課文可以分成幾部分,說說每部分的段意。

  (2)在文中畫出讓你感動或感觸深的語段,並寫出感受。

  (3)在小組中交流令你感動的語段,並說說自己的感受。

  2、學生討論時,教師巡視學情,並適當點撥。

  3、學生班上交流,教師適當點評並引導學生。

  預設學生交流:

  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1—2):寫漁夫的妻子桑娜等待丈夫歸來。

  第二部分(3—11):寫桑娜抱回鄰居的兩個孩子。

  第三部分(12—27):寫漁夫回來,主動提出收養西蒙的兩個孩子。

  (設計意圖:在瞭解課文內容後,學生理清文章脈絡,並交流自己的感受,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整體印象,而用“先學後教”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毫無心理壓力的情境下與同伴交流感受,使感受更真實,更有意義,在自學過程中,教師再透過巡視,準確掌握學生的自學情況,在“後教”階段進行解決。)

  四、第三次先學後教——學習課文,感悟“窮”字

  1、教師導言:這篇課文課題是“窮人”,但文中未出現一個“窮”字,可是字裡行間卻“窮”意濃濃。

  導學提綱:

  (1)讀課文1—7自然段,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窮”。

  (2)從這幾個自然段中,你能感受到窮人有著什麼品質呢?

  (3)標出不懂的問題並在小組中嘗試解決。

  2、學生自學,探究窮人的“窮”,教師巡視學情。

  3、全班交流反饋,教師適當引導補充。(隨機板書)

  預設關鍵句:

  (1)屋子裡沒有生爐子,又潮溼又陰冷。

  (2)孩子們沒有鞋穿,不論冬夏都光著腳跑來跑去;吃的是黑麵包,菜只有魚。

  (3)丈夫不顧惜身體,冒著寒冷和風暴出去打魚,她自己也從早到晚地幹活,還只能勉強地填飽肚子。

  (4)顯然,母親在臨死的時候,拿自己的衣服蓋在他們身上,還用舊頭巾包住他們的小腳。

  (設計意圖:本篇課文以“窮人”為題富有深意,抓住“窮”這個字眼,勾畫理解詞句,能讓學生了解廣大勞動人民生活極端貧困的狀況,透過自學與交流,從不同角度感受文中窮人生活的窮苦、艱辛,體會人物勤勞的品質,提出的不懂問題,讓已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促使學生相互合作、互相幫助,達到“兵”教“兵”,教師在“後教”環節對小組中解決不了的問題進行全班解決,可達到省時高效的目的。)

  五、當堂檢測

  1、師過渡:課前同學們都自學了生字詞,自學的效果怎麼樣呢?我們透過聽寫來檢測檢測。聽寫:魁梧、撕破、裹住、抱怨

  教師邊聽寫邊巡視學生情況,選定一份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學生聽寫。

  2、集體評價指導

  師:寫完的同學坐好,我們一起來看大螢幕,看看這位同學聽寫的詞語對不對。

  教師拿紅筆在投影下全班批閱

  師:剛才我巡視的時候,發現大家“魁”這個字出錯較多。(也許是“撕”“怨”等,教師依情況而定,提醒學生注意易錯字)

  師:剛才聽寫,全對的同學有哪些呀?

  師鼓勵:這麼多全對的,真棒!沒對的同學也不要氣餒,現在就把你出錯的字在聽寫的下面改正一個。

  3、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呢?

  (設計意圖:在“先學”與“後教”之後,安排一些小檢測,能及時反饋出準確的資訊,便於教師進行補缺。它能夠檢測課堂教學的效果,便於教師有針對性的輔導,讓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效果,進一步調整學習方法,舉一反三,提高學習能力。)

  六、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多麼的貧窮、艱苦,但他們卻頑強地生活著,用自己辛勤的付出維持著生計。漁夫為了一家人甚至不顧惜身體,冒著寒冷與風暴出海打魚,生活的艱辛幾乎把他們逼到了絕境。然而,就在這般艱難的情況下,漁夫和桑娜還是主動地收養了鄰居的兩個孤兒,下節課我們再來繼續學習這一部分的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文中描寫人物心理活動和對話的語句,體會人物的美好品質。

  2、聯絡上下文,瞭解人物的心理,體會省略號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同學們,在上課之前,老師出一道數學題考考大家,誰來解答呢?

  請一位學生回答,板書:5+2=?

  師:其實可能很多同學心裡都在想,這麼簡單的問題,早知道我就舉手回答了。其實人的'一生中有許許多多的機會,但機會總是留給那些自信、勇敢、而又有準備的人,希望同學們以後好好把握住每一次機會。這道數學題在數學裡答案裡唯一的,但在語文裡它的答案卻是多種多樣的。

  2、說說本課講一件什麼事?

  3、匯入:桑娜一家的生活是這麼窮,而且自己已經有了五個孩子,為什麼還要主動收養西蒙的兩個孩子呢?這節課就讓我們跟隨作者的描述,走進桑娜和漁夫的內心世界,去感受他們那高尚而美好的心靈。

  (設計意圖:課前的預熱“5+2”,這個簡單的問題背後蘊藏的是不簡單的教學思想,既告訴學生要把握好機會,又能引導學生深入地體會這“7”的真正含義,還很自然地匯入了課文的學習,可謂一舉三得。)

  二、走進心理,體會品質

  第一次先學後教——多角度理解“忐忑不安”

  1、導學提綱:

  (1)讀8—11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並動筆劃劃,從哪裡可以看出桑娜在忐忑不安地想?

  (2)小組裡合作再讀讀這幾個自然段。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3、全班交流。

  預設關鍵句,適時指導朗讀:

  (1)桑娜臉色蒼白,神情激動。

  (2)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3)桑娜沉思著,久久地坐在床前。

  (4)門嘎吱一聲,彷彿有人進來了。桑娜一驚,從椅子上站起來。

  (設計意圖:抓住“忐忑不安”這個詞語開展了有效的教學活動,透過學生自己朗讀、合作朗讀、教師指導朗讀等,把學生的自學與教師的指導相結合,不但理解了忐忑不安的意識,更加理解了主人公的心情,進一步體會到她行為背後精神的崇高,為後面更深入地解讀人物心理做好準備。)

  三、第二次先學後教——深入瞭解,解讀桑娜心裡想法

  1、師:桑娜久久地坐在床前,心裡是如此的忐忑不安,那她心中為什麼會如此的忐忑不安,讓我們帶著這四個句子,來走進他們的心理世界。

  導學提綱:

  (1)“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你是從文中哪裡看出來的?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麼?

  (2)這段話中的省略號是什麼作用呢?選擇其中的一個省略號,想象一下省略號所省略的內容。

  (3)從這段話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瞭解學生學習情況。

  3、全班交流,教師適時指導。

  預設學生交流:

  1、從文中的第二自然段可看出夠漁夫受的了,我讀懂了桑娜在擔心丈夫……

  2、省略號的作用是表示心理活動斷斷續續。

  3、我感受到了桑娜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

  (設計意圖:1000多字的文字,要體現“高效”,必須克服面面俱到,樣樣求全的弊端。我們應該採取的是“長文短教”的策略,抓住了標點符號有特點的、能解決桑娜的心情為什麼忐忑不安這一問題的段落進行品讀,就突出了重點,解決了難點,桑娜助人為樂的精神和善良的品質,以及課文的思想內容也就迎刃而解了,達到了以學定教、省時高效的目的。這樣的長文短教,簡而不單,讓人耳目一新。)

  四、第三次先學後教——深入瞭解,解讀丈夫心理想法

  1、師過渡語:桑娜是多麼善良,多麼富有同情心啊!為了幫助兩個無辜的孩子,她寧可自己受苦受累,而漁夫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出示導學提綱:

  (1)在小組內分角色朗讀12—27自然段。

  (2)出海捕魚的漁夫深夜平安回來,桑娜本應很高興,可在談話中,他們卻兩次沉默了,在沉默中他們各自會想些什麼呢?

  (3)漁夫的臉為什麼變得嚴肅,他在憂慮什麼呢?

  (4)“熬”字可以換成什麼字?你從這個字中體會到什麼?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3、全班交流,教師指導。

  (設計意圖:長文短教,從文中提取出描寫人物心理活動和對話的語句進行品讀,從桑娜與漁夫的對話和漁夫提出把孩子抱來決心熬過去的話語,利用多種形式朗讀,揣摩人物心理,體會人物的品質,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效率高,學有所得,真正達到高效。)

  五、當堂檢測

  1、口頭練習

  如果把西蒙的兩個孤兒抱過來,();

  如果不把西蒙的兩個孤兒抱過來,()。

  桑娜寧可(),也要()。

  2、學完這篇課文,你感受到什麼?

  3、結合課文內容,想象桑娜一家接下來的生活,續寫《窮人》。

  (設計意圖:在本環節中,安排了口頭練習和續寫故事,可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桑娜的善良,是對課文內容的提升,讓學生展開想象,把已學知識轉化為能力,達到先學後教的最後目的。)

  六、首尾呼應,點題提升

  1、師:文章的結尾是淚水中透著微笑,微笑中含著淚水,接下來我們再來看開始時的算術題:5+2只等於7嗎?

  預設學生交流:等於更艱苦的生活;等於美好的心靈;等於桑娜和西蒙的深厚友誼;等於桑娜的樸實、善良;等於在困難中樂於助人的精神;等於同情心……

  2、師:這就是5+2答案,是我們用語文的方式得出的。窮人他們其實不窮,他們的心靈是富有的,是美麗的。

  出示:

  人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而是因為可愛而美麗。

  人生不是一種享受,而是一樁十分沉重的工作。

  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心靈純潔的人,生活充滿甜蜜和喜悅。

  師:讓我們一起祝願好人——一生平安。

  (設計意圖:課文最後的處理前後呼應,透過對算術題“5+2”的理解,更加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更廣闊的天地,對於課文的理解多元化了,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沒有說教,但很顯然我們的孩子已經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對於文字的理解也達到了很深的程度。)

  板書設計:

  窮人

  5 + 2 = 7

  物質精神

  窮—————富

  吃穿住善良樂於助人

  寧願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

【《窮人》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