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合唱教學設計

合唱教學設計

合唱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合唱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合唱教學設計1

  教學理念:

  一、在整個教學設計中,充分體現新課標的精神,能以學生為主題,教師為主導,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讓學生去感受、體驗、表現和創造音樂。

  二、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髮揮想象,鼓勵學生大膽創造,從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在玩中學。

  三、在課堂上充分體現明主和諧的氛圍,透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使他們成為一個真正的音樂小主人。

  教學目標:

  一、透過學唱歌曲《青蛙合唱》,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並能用親切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二、從音樂中感受青蛙的可愛形象,透過扮演不同角色的青蛙來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讓學生熱愛大自然,並懂得青蛙是我們人類的朋友。

  三、透過多種音樂實踐活動來滲透音樂知識,初步建立音的高低這一概念。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匯入

  在夏日清涼的夜裡,有一群可愛的小動物正在開音樂會呢!小朋友想聽聽是誰嗎?

  【教學設想】幾片荷葉、幾朵荷花把教室進行簡單的佈置,變成一個美麗的池塘,讓同學們身臨其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然後匯入歌曲。

  三、新歌教學

  1、初聽歌曲(出示多媒體動畫課件,視聽結合)

  師:小朋友們現在知道是誰在唱歌了嗎?

  生:青蛙

  師:對,這裡有小青蛙和老青蛙在唱呢!同學們能分辨出它們的叫聲嗎?

  2、教師引導學生模仿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聲(激發情趣)

  3、用青蛙的叫聲“呱”模唱旋律。

  4、填唱歌詞(學生唱“呱”的部分,教師唱其餘部分,師生共同完成)

  5、跟錄音完整地跟唱全曲。

  6、討論歌曲中較難掌握的地方,然後單獨提出來練習。

  四、分角色演唱(鞏固歌曲)

  1、教師扮演老青蛙,學生扮演小青蛙。

  2、讓學生還能用什麼形式來分角色演唱。

  【教學設想】透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以及創造性活動,達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效果。

  五、在音樂實踐活動中滲透音樂知識,初步建立銀的高低概念。

  1、比一比:誰高誰低,並舉出例子。

  2、想一想:哪句越唱越高?哪句越唱越低?

  3、說一說:教師出示大提琴和小提琴的圖片,並給同學們聽聽各自的音色,讓同學們說說這兩種樂器,哪種適合演奏小青蛙,哪種適合演奏老青蛙?

  4、師生同樂,共同表演。

  【教學設想】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音樂實踐的活動中來,透過親身的感受與體驗,從而滲透了音的高低這一音樂知識。

  1)創編歌詞(拓展歌曲,提高學生的創編能力。)

  2)課堂小結(出示小詩,滲透思想教育,讓孩子們懂得青蛙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它,同時也要熱愛大自然。

  小青蛙,呱呱呱,

  捉害蟲,保莊稼,

  個子雖小功勞大,

  我們大家都愛它!

合唱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完整而充分地聆聽樂曲,感受西方交響音樂的美,拓寬國際音樂文化視野,理解多母音樂文化。

  【過程與方法】

  透過聽賞作品、講授法以及小組合作探究法,學生能夠進一步提高音樂鑑賞能力,感受作品背後的人文內涵。

  【知識與技能】

  能夠充分聆聽並記憶音樂主題,掌握樂曲的情緒變化。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聆聽並記憶音樂主題,結合作曲家生平理解樂曲表達的精神內涵。

  【難點】

  學唱音樂主題,掌握樂曲背後的音樂史知識。

  三、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1.教師為同學們展示電視劇的片段,並提問同學們:“剛剛我們在片段中聽到的插曲叫什麼名字呢?”

  學生自由回答。(《歡樂頌》)

  2.教師介紹《歡樂頌》出自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響曲》,這部交響曲被認為是貝多芬音樂創作的高峰和總結,順勢匯入本課。

  (二)初步感知

  1.教師初次播放樂曲《歡樂頌》音訊,並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對作品的理解。

  (師:《歡樂頌》是舉世聞名的經典樂曲,哪位同學能說一說你對《歡樂頌》的認識嗎?西方的聖誕節和唱詩班都經常演唱;作者是貝多芬。(學生根據已有的常識各抒己見即可。)

  2.教師請同學們說一說貝多芬的成就及代表作品,隨後師生共同總結。(貝多芬是古典主義時期著名的鋼琴家、作曲家,被人們稱為“樂聖”。一生最重再現要的貢獻在於他創作了32首鋼琴奏鳴曲、9部交響樂、一部聲樂套曲和一部歌劇,代表作品有《第三(英雄)交響曲》《月光奏鳴曲》以及歌劇《費德里奧》等等。)

  3.再次聆聽歌曲,並請同學們思考樂曲選擇什麼音樂體裁來陳述樂思。(交響樂)

  4.教師介紹交響曲的相關知識。(交響曲是按照奏鳴曲的曲式原則創作而成的一種管絃樂套曲,結構宏大、內容深刻而富於戲劇性、寫法複雜並且音色對比鮮明。)

  (三)探究學習

  1.教師播放歌曲,並提問同學們歌曲的情緒和速度分別是怎樣的?(堅定、莊嚴地;中速)

  2.老師再次播放《歡樂頌》的管絃樂演出影片,請同學們根據表現形式的不同特點劃分部分。(師:請同學們仔細思考一下,這首樂曲一共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呢?兩個部分,序奏和人聲。)

  3.引導同學們梳理《歡樂頌》的音樂要素。

  (1)播放核心音樂“歡樂”主題,並提問樂曲的旋律有什麼特點?(級進、平穩的上行和下行,無跳進)。

  (2)這段音樂表現了什麼內容?(傳達歡樂主題)

  (3)教師提問,引導同學們邊聆聽音訊,邊觀察樂譜,探尋音樂作品的情緒變化。(師:作者是如何傳達歡樂主題的呢?透過情緒變化逐步推進。)

  ①學生自主探尋音樂情緒變化的過程。(過程:由抒情到堅定的情緒變化)

  ②師生共同總結音樂情緒的多種推進方法。(力度:由弱漸強;配器:絃樂—管樂—打擊樂—轉折—加入人聲;演奏/演唱形式:獨奏/領唱—合奏/合唱)

  4.教師進一步追問,作者透過《第九(合唱)交響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同學們以小組討論為單位展開思考。(師:《歡樂頌》雖然只是貝多芬《第九(合唱)交響曲》的第四樂章,但是這個“歡樂主題”曾經在前三個樂章中出現、又被中斷過,最後在第四樂章加入人聲將作品推向高潮》。這樣的做法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主旨呢?衝破困境,得到全人類的自由和解放、勝利和歡樂、團結和友愛。)

  5.教師與同學們分享貝多芬的生平故事,將貝多芬戲劇性的人生與《第九(合唱)交響曲》相結合,輔助學生理解作品的人文內涵。(這首交響曲從憂鬱的小調開始,最終由明亮的大調結束全曲,這正象徵了貝多芬不畏懼苦難的束縛,衝破命運的牢籠,最終走向光明的人生軌跡。)

  (四)拓展延伸

  請同學們觀賞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談一談自己的感受,拓寬音樂視野。

  (1)學生分組討論,各抒己見。

  (2)教師引領同學們理解貝多芬的卓越歷史成就。(貝多芬不但在交響曲上有著突出的成就,與此同時,他的《32首鋼琴奏鳴曲》是西方音樂的經典之作,被譽為西方音樂史上的“新約聖經”。)

  (五)小結作業

  1.師生以問答的形式共同總結本課主旨。(生活中要勇於面對困難,克服瓶頸,生活終將迎來光明。)

  2.課下請同學們蒐集一下莫扎特的《第40號交響曲》,並思考兩位古典大師在音樂創作中形成迥異的音樂風格的社會原因是什麼?用文字的.形式帶來,200字左右,下節課與同學們共同交流討論。

  五、板書設計

合唱教學設計3

  第一次活動教案

  一、教學內容

  1、介紹合唱藝術的意義:合唱藝術不但可以培養人的藝術修養,還可以培養人的思想情操,意志品質,對人的身心健康也大有益處。

  2、介紹合唱隊的要求,本學期、本學年的目標。

  3、隊員組成情況介紹(自願、指定相結合)。

  4、介紹正確的歌唱姿勢和呼吸。

  5、單聲部練聲曲訓練,學習《歡樂頌》旋律。選拔隊員。

  二、教學目的和要求

  1、使學生明白參加合唱隊的目的、瞭解合唱隊的功能、對自己健康成長的意義。。

  2、要求學生培養其正確歌唱的姿勢。

  3、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發聲方法進行歌唱。

  4、要求學生初步掌握起拍與收拍,整齊劃一,起得整齊,收得乾淨。

  三、教學步驟與方法

  (一)、合唱訓練

  1、姿勢訓練:

  上身保持直立,胸部保持吸氣時的狀態,提眉,面部略帶微笑,隊員的姿勢要統一。合唱中統一姿勢,首先給人的印象就是精神抖擻、整齊美觀,它是合唱中諸方面統一的第一步。實際上統一合唱姿勢不僅使合唱隊具有整齊美觀的外表,更重要的是這關係到整個合唱隊的發聲狀態,所有合唱隊員的身體器官只有儘可能地保持狀態一致,才能使所有合唱隊員的發聲”樂器”處於相對統一的工作狀態中,從而獲得比較完美的音響效果。這是合唱追求的目標,而統一的姿勢就是做到這一點的有力保障,另外,良好的姿勢還有助於在合唱排練中減少疲勞,從而提高排練效率。

  2、呼吸訓練:

  口鼻同時吸氣,吸氣不宜有聲響亦不宜太深。呼吸是歌唱發聲的動力,也是共鳴、音準,咬字吐字等的基礎。在合唱中,沒有合理統一的呼吸,就沒有良好的氣息支援和統一的合唱發聲,也就不可能自然、流暢而整齊地完成演唱。特別是在換氣較明顯或很多特殊換氣的地方,如果對全體隊員沒有統一諧調的呼吸要求,就不可能表現出歌曲的情緒,因而影響合唱的整體音響效果。因此,我們在訓練中,一定要力求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使每個人的呼吸趨於合理;在合唱表演中,呼吸換氣的地方要保持一致,這樣才能使合唱隊整體達到呼吸的統一。

  3、發聲訓練:模仿老師的發聲方法和音色,讓所有學生的聲音往老師的音色上靠,邊唱邊聽,力求音色和諧、統一。

  (二)作品訓練《歡樂頌》

  1、難點訓練:第四樂句從第三樂句的最後一拍開始,樂句也略有變化。

  2、輕聲唱譜,注意樂句間準確呼吸。

  3、分別用“啦、咯、嚕”進行哼鳴練習,可以開啟喉嚨,衝擊頭腔和鼻腔。

  (三)請同學單獨演唱,根據其演唱的情況選拔隊員,並確定其聲部。

  第二次活動教案

  一、教學內容

  1、讓學生了解什麼是合唱隊?

  2、瞭解聲部的劃分。避免學生覺得低聲部是唱得不好或聲音條件不好的學生加入的。

  3、按照上一課的理論要求進行發聲練習。

  4、粗排二聲部合唱《紅蜻蜓》

  二、教學目的和要求

  1、讓學生了解合唱團的相關情況,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知道各個聲部在合唱隊中的重要作用,確立聲部平等的地位。

  3、用科學的發聲方法指導學生正確發聲。

  4、分聲部粗排《紅蜻蜓》

  三、教學步驟和方法

  (一)、介紹什麼是合唱團

  1、什麼是合唱團?不是任何一個集體歌唱的組織都可視為合唱團,偶然或驟發性的集體歌唱只能叫做群眾歌詠活動,二者的區別不僅體現在演唱水平的差異上,更重要的是歌唱目的不同。前者的歌唱行為表現為藝術追求,後者的歌唱行為則是以集體歌唱為特定表達手段的社會活動。合唱團是那樣一個集體,它充分掌握那些必不可缺的合唱技巧和藝術表現手段、以表達作品中所蘊藏的那些思想、感情和思想內容。合唱團是按聲部來建構合唱組織系統,聲部則是依據嗓音個性特徵即音域的寬廣來劃分的。

  2、聲部的劃分高聲部低聲部

  (二)、粗排《紅蜻蜓》

  1、分聲部教唱樂譜。

  2、學唱歌詞。

  第三次活動教案

  一、教學內容

  1、介紹合唱隊的特徵

  2、呼吸訓練

  3、發聲練習

  4、細排《紅蜻蜓》

  二、教學目的和要求

  1、透過對合唱隊特徵的瞭解,讓學生知道每一個人在合唱隊中都擔當著重要的作用,要有個人服從整體的意識。

  2、透過呼吸訓練,讓學生逐步養成科學地使用氣息歌唱。

  3、透過發聲練習,用“u”或“lu”來練唱,以此訓練學生的頭聲。

  4、兩聲部合唱,先唱樂譜,後填詞。做到聲音高而不擠,低而不壓,弱而不虛,強而不炸。

  三、教學步驟和方法

  (一)、介紹合唱隊的特徵

  合唱隊裡有所需的聲部,有足夠數量的人以及在組織上有特定的體裁,這些還不能使這個集體成為名副其實的合唱團。合唱團應擁有一個藝術演唱集體所具有的特徵。這些特徵一般稱之為合唱音響成分。

  首先,全體合唱人員要善於同時唱,也就是說,所有人要象一個人那樣開始和結束一首歌曲的演唱。唱時,在同一時間發出一個詞的音,在指定的地方吸氣,完成由快到慢和由慢到快的過渡。合唱音響的這一成分稱之為節奏齊。同樣必要的是,每一個聲部和整個合唱團的合唱人員在作品內容要求的地方能夠以同樣大聲或同樣小聲來演唱。這種個別人在眾人中不突出的本領可保證整個合唱團音響力度的平衡。合唱音響的這一成分稱之為力度齊。合唱團的全體成員應準確地演唱自己的聲部,正確地演唱自己的旋律,音調純正,不跑調。每一個人都善於純正地演唱,就可保證整個合唱團音調的純正。這個合唱音響成分稱之為音準。在合唱曲中,文學的詞具有很大的意義。合唱團人員如果詞讀得不清晰,會妨礙聽眾對歌詞內容的理解。詞與曲在一首歌中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合唱人員應特別注意所唱作品的詞,發音準確和清楚。合唱音響的這一成分稱之為吐字。對作品進行卓越而富有表現力的演唱,事先要擬訂個別地方的不同力度、不同音響色調,亦即色調變化。合唱的上述特徵——齊(節奏齊和力度齊),音準,吐字,色調變化——只有在其總和中才能造就一個名副其實的合唱團。

  (二)、呼吸訓練:

  首先應該讓學生在歌唱之前上身保持直立姿勢,兩眼平視前方,雙肩放鬆,挺胸收腹。其次再用口鼻慢慢地平穩地吸氣,緩緩地用口呼氣。在訓練過程中可形象地去啟發學生在吸氣時如在聞花香或在用麥管吸水;吐氣時讓學生想象是在緩緩地用嘴吹蠟燭上的火苗,讓它晃動而不息滅,讓學生學會有控制地吸氣和呼氣來鍛鍊橫膈膜的自控氣息能力。

  練習方法:吸氣——控制——吐氣(每次各10秒)

  (三)、發聲練習:

  1、2/4 5 4︱3 2︱1——‖ u

  “u”短音

  “u”長音

  “O”短音

  “O”長音

  4、和聲練習

  第一聲部ⅰ

  第二聲部5

  第三聲部3

  第四聲部1

  做哼鳴練習:m(a)位置高,穿過眼睛唱出來,多做幾個,先看手勢,逐個聲部加入,然後試著四個聲部同時發聲,位置要高,聲音要輕。(四)、排練歌曲《紅蜻蜓》 1、分聲部唱旋律。

  2、用“u”模唱,尋找“頭聲”的感覺。 3、兩個聲部合起來。

  4、填詞。

  5、合唱。

  6、感情處理,注意看指揮的手勢,起聲和收聲要整齊。

【合唱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