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師> 幼兒教師讀後感

幼兒教師讀後感

幼兒教師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教師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教師讀後感1

  前幾天,在《揚子晚報》的美文共賞欄目中,我讀到這篇《這就是幼兒教師》的文章,頗有同感。

  這篇文章是一位幼兒教師以自己的心態寫出了的對工作的一些想法,一共有十六點,寫出了幼兒教師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現節選如下:

  1、整天有寫不完的案頭工作;

  2、工作強度大,活兒忙不完;

  3、工作時間長,報酬少;

  4、幼兒老師的安全責任大;

  5、每天都在幼兒的吵嚷聲中度過;

  6、每天和孩子嘻嘻哈哈,在一些人眼中就如瘋子般。

  7、為了佈置區域,什麼垃圾物品都要。

  8、家長工作有難度;

  9、當孩子們長大了,認識兒時的幼兒老師幾乎是零等等。

  看了這篇文章後,我覺得這位作者用反寫的方法,突出了幼兒教師的偉大。幼兒老師雖在一些人眼中顯得微不足道,但卻能把家中的小霸王教育的懂事。比如:“當新生幼兒才入園時,二三十個孩子一起哭,抱完這個哄那個,哄完那個又抱這個,老師常常是騙一個,哄一個,抱一個,拉一個後頭還跟著好幾個!要是遇到幾個感情脆弱的家長,孩子哭,她也哭,那就又得哄家長。於是大人小孩一起哭。哭還算小事,現在的孩子普遍奧特曼看多了,特暴力,那是又打又鬧又踢又咬死活不要上幼兒園,所以老師身上留點小傷那是常事。”就從這點上,就看出了幼兒老師的不同一般。

  一開始看到這篇文章時,覺得這作者真的寫出了老師的心裡話,一些不平。但多看了幾篇後,才知作者的含意——幼兒老師的不簡單!我做為一名普通幼兒教師感到真幸福。因為我看到了我們的偉大,因為我看到了我們的高尚,因為我看到了我們幼兒老師在人家眼裡的不同。雖沒有小學老師、中學老師、大學老師那麼的高階,但我們卻能把一個不懂事的孩兒學會懂事,未來的人才都是從我們手中開始起步的!

幼兒教師讀後感2

  時光飛逝,已經過去了一年的時間,雖然在這一年中我增長了很多知識與技能;但從中也知道了需要改進和學習的地方有很多。在工作中,總有許多的問題接踵而至但自己卻不能很好的解決。正好有幸拜讀《幼兒教師最需要什麼》這本書,讓我感觸頗深。

  此書共分為四個章節,分別為幼兒教師需要有什麼樣的精神、需要有什麼樣的專業素質、需要有什麼樣的教育智慧、需要有什麼樣的教育藝術。每一章節裡的每一篇文章前面有中外名人的教育格言,後面都緊跟著案例描述、案例分析,其中案例的內容非常切合實際。在這一階段我認真閱讀了第一章:幼兒教師需要有什麼樣的精神。

  從第一章我瞭解到,要做好一名幼兒教師,需要的東西很有很多。不能只靠熱情,而且需要我們充滿愛心、童心和真心的付出;教師需要抱有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地提升自己。

  我在書中看到這麼一段:上課時,王老師很自然的坐在椅子上並無意識地蹺起了二郎腿,當王老師說:“請你跟我這樣做。”大部分的小朋友都做的很端正,可是有兩三個小朋友竟然也蹺起了二郎腿,有的小朋友蹺不上去,就目不轉睛地看著王老師並努力地往上翹。這讓我想到了自己,我記得有一次我讓幼兒做做好,可是我卻蹺起了二郎腿,我發現有幾個幼兒也學起了我的動作,那一刻我很不好意思便立即把腳給放下來做做端正;還有一次在上課的時候我打了一個噴嚏,小朋友們就都學著我的樣子都打了一個噴嚏。

  透過這個案例描述以及後面的案例分析,我深知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幼兒的思想和行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的天性就是喜歡模仿。所以教師能否做到以身作則直接關係到教育的成敗。在一天的活動中教師要時時處處為幼兒做出好的榜樣,凡是我要求幼兒做到的,我自己要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幼兒不能做的,我自己堅決不做。幼兒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一面鮮活的鏡子,也許我們一些不太在意的一個微小的舉動都有可能被幼兒模仿。因此我需要不斷鞭策我自己,努力做好幼兒的榜樣。

幼兒教師讀後感3

  在暑假,我帶著對作者倪敏崇拜的心情認真研讀了幼兒教師最需要什麼這本書,讀後讓我有很深的感觸,讓我瞭解了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最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幼兒教育是教育的起點,每個孩子就是一顆小小的樹,我們幼兒教師需要用心去欣賞、研讀、呵護和澆灌,讓她們降快樂的成長,讓孩子學會自己做主中的案例“嘗試讓孩子自己做主”從遊戲的方案自己說;遊戲的材料自己找;遊戲的點子自己出;遊戲的角色自己選;遊戲的規則自己定’幾方面闡述了教師把自主學習發展的機會交給孩子,鼓勵他們運用已有的經驗創造性解決問題,嘗試交換不同的策略應對問題的教學藝術,使孩子的自主性、交往能力、評價能力、心理素質、創造潛能發揮得淋漓盡致,提升了遊戲水平,彰顯了幼兒的創造個性,發展了他們的創造能力,案例中孩子們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讓我心靈震撼不已,想想我們農村孩子的行為,在遊戲中的表現簡直跟那些孩子無法比擬,在平時遊戲中,我們教師把遊戲的內容、材料、構思、角色定位都替他們一一勾畫好,就是孩子玩什麼區,怎麼玩也是老師分配好,遊戲活動對孩子來說只是一種點綴;只是一種形式。在遊戲中孩子的興趣不高,只是機械地重複一個動作。想到這些我內心充滿一種負疚感,在現代幼兒園管理中不管從管理層還是到一線教師好像都是照著自己設計好的程式,按步就班地走下去,忽視了孩子真正的需求,束縛了孩子自主能力的發展,透過這個案例,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思考。

  幼兒園的教學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幼兒教師要給孩子以影響,除了應具備的人格,淵博的知識外,還要走進孩子的心裡,因為孩子是要靠老師去引導的,只有你用對了方法和孩子去溝通、去接觸、孩子才會打心底崇拜你,這樣,我們在幼教這條路上才會越走越自信,越走越輕鬆。

幼兒教師讀後感4

  《幼兒教師88個成功的教育細節》的作者格溫·斯奈德·可特曼是一位曾從事幼兒教育第一線工作30年的幼教工作者,所以書中的內容不是單純的教條式,而是和生活、日常工作息息相關的,同時作者的觀點又都是以許多心理學家、教育家關於兒童成長學習的理論和研究為基礎的,在讀過之後,讓人感覺收穫頗豐,並感到對我們日常的幼兒工作有實際的幫助作用。

  本書每一章都是以一小段導言開頭,之後則是一系列與主題相關的小故事,每個小故事的後面都附有稱為 “小貼士”的建議以及請讀者自問的幾個問題,每一章都有小結,這樣的記述方式,使文章內容條理分明而又生動有趣,引導讀者用一個正確、客觀的角度去讀這本書,並給人啟發。而書中的小故事更是貼近生活,生動地讓我們掌握了幼兒教育的技巧。

  在讀過這本書後,《不妨試試問問自己》這一篇章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因為在日常工作中都是以實踐為主的教育模式,“不妨試試”章節中的內容,對我們的日常教育工作起到了一個很好的導航作用,可以讓我們的日常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充實,真正地把書中的理論運用到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展現了本書的價值。而“問問自己”則又常常引發讀者的深思,每每看過各個章節的內容後都特別喜歡看一下作者留下的問題,這些問題大都是我們日常生活、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寫照,可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至於怎樣處理和解決問題,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發。結合自己的日常工作經驗,分析研究這些問題,從而改進、最佳化自己的日常教育工作,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

  透過對本書的學習,我學到了很多關於教育教學方法、家園共育等方面的知識,也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和嶄新的思考,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不斷自省,並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幼兒教師讀後感5

  讀《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此書受益良多,特別是文中一段話使我感觸頗深,原文如下:“讚美和期待具有一種超常的能量,能夠改變一個人的行為與思想,激發人的潛能。”我理解的是幼兒同樣需要正面的激勵,受到別人、尤其是老師的讚揚和信任後,可以獲取正能量,積極向上,甚至獲得超越期待的表現。

  可能有人會說,現在的幼兒都是家庭的寵兒,缺的不是表揚的讚美而是挫折的磨礪。而我認為,正是目前幼兒相對脆弱的心理,更需要正面的合理引導,使其在幼兒園的大家庭裡認識到什麼是正確的,做了正確的事情是可以得到肯定的,並透過持續的引導不斷堅定幼兒的感受,就能使其心智日漸成熟、行為日漸規範。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也正好論證了我的觀感,其認為人類需求分為五種,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分別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可見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對尊重的需求是更高層次的需求,人們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賞,幼兒也同理。

  讀完本書,我也學到讚美也是需要講究技巧和藝術的,正確的方法才能發揮作用,使其成為有效的處理教幼關係的良器;如果使用不當,則也有可能妨礙與幼兒的溝通。使用讚美的學習心得如下:

  一、讚美需要一個明確的標準,並堅持不變。這樣就能使幼兒明確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可以的,不會迷惑。

  二、讚美需要隨時發掘、需要發自內心。就是需要教師在日常的相處中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火眼金睛”,對好的表現要及時提出,同時要讓幼兒知道對他的表揚是老師真心的讚美,老師看到了他的好表現。

  三、讚美的語言需要藝術。也就是讚美的語言需要豐富和具體化,使幼兒清楚是哪個表現獲得了肯定,同時也要注意和幼兒的雙向溝通,就是表揚後需要引導幼兒有所回應,這樣就更能增加表揚的效果。

  讚美使人快樂,願我們的花朵都能在快樂中健康的成長!

幼兒教師讀後感6

  在《給幼兒教師的建議》一書中的第一輯的第七篇《少一些指責,多一些關愛》中,文章沒有深奧的理論性語言,沒有精彩的文筆,只是以平淡、簡潔的語言介紹了方老師對待一個個性特別孩子的教育故事,小班讀後感。我看了以後,深有同感。

  記得去年我帶的小班中,也有這樣一個特別的孩子,每天入園時,總會在大門口發脾氣不肯自己走進來,非要老師上前去拉他。到活動室後,他就待在角落裡一動不動,不管老師怎麼哄,他就是不理不睬。於是老師就隨他去了,想等他的脾氣發完。只是到後來,他會匍匐到地上,眼淚鼻涕流一身,甚至連小便也拉在身上,最後只好請家長接回家。後來多次跟家長溝通教育也無濟於事。後來,無意間的一件小事發現他原來是個要求上進的孩子。於是,我們就抓住他的這個心理,不時地用鼓勵的語言表揚他,並且時常地做一些關愛的動作,如:摸摸他的頭,牽一下他的小手等。漸漸地,他的脾氣不見了。第二學期的一天,他拿了一大袋水果來園,我問他:“這些水果是給小朋友吃嗎?”他搖了搖頭說:“是給你吃的。”我聽了深受感動。

  常年致力於家庭教育心理諮詢的帕蒂.惠芙樂認為:孩子的“非正常”表現如果處理得好,會有利於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她認為,孩子的每一個“非正常”表現的背後都有一個正當的理由,他們是在宣洩精神或身體上的創傷所引起的負面情緒,是在呼喚成人的關注以幫助他們更好地宣洩。在幼兒園一日生活管理過程中,當孩子哭泣、不合作、發脾氣、不講道理時,老師就會感到沮喪、氣惱、煩躁等,自己的情緒也變得更加惡劣,常常簡單、粗暴地對待孩子。其實,這樣只能使孩子變得更加恐懼不安,孩子的心理問題也會隱藏得更深、更持久。因此,我們需要用理智與冷靜管理自己的情緒,更多地去理解、寬容與等待孩子,用愛心和耐心堅持傾聽孩子的心聲。

  老師不妨少一份指責,多一些捫心自問:“愛孩子,我真的準備好了嗎?“老師首先要愛孩子們,用自己的真心、用自己的愛心去呵護每個孩子,只有這樣,孩子們才會真正地喜歡老師、信任老師。

幼兒教師讀後感7

  《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一書第一章談到了幼兒教師的責任心。責任,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在工作中,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從教十六年來愈來愈體會到責任心在我們工作中的重要性。作為一名教師對關愛每一個孩子。關愛孩子是教師的責任。從孩子的來園到放學,我一直關心愛護每個孩子,晨間鍛鍊時,關注孩子的活動情況,熱了提醒孩子們脫衣服,學習活動中鼓勵孩子多動動腦,積極舉手發言,午餐時鼓勵孩子不挑食,把飯菜都吃完。午睡時檢查孩子的睡姿,幫孩子蓋好被子,放學時等家長把孩子一個個從自己的手中接走才回家等等每一個環節,每一分鐘都體現出一個教師的責任心。

  嘉磊算是我班最不愛吃蔬菜的孩子了,每次吃午飯時,總是把葷菜和米飯都吃完後,看著碗裡的蔬菜說“老師,這個菜我不要吃”,不管你喂他也好,還是以獎小紅花來鼓勵,他就是寧願吃白飯也不碰蔬菜。一天午餐時,嘉磊象以前一樣把雞翅吃完了,飯和湯也吃的差不多了,可是碗裡的美芹炒豆腐乾絲一動也沒動。我走過去蹲在他旁邊說:“嘉磊,美芹很好吃的,不信你試試看。”可嘉磊搖著頭說:“我不要吃。”我就拿過他手中的勺子拿了兩片美芹邊往他嘴裡送邊說:“這個吃在嘴裡呱啦呱啦的,非常非常的好吃,來吃一口。”嘉磊張開了嘴巴,我就趁勢笑著說:“是不是,呱啦呱啦的很好吃?”沒想到嘉磊嚼了嚼對我點了點頭,當我再想喂他一口時,他從我手中拿過勺子說:“我自己吃。”這個方法還真管用,嘉磊不但把美芹都吃了,而且連豆腐乾絲都吃了。以後每次吃美芹時,嘉磊都把飯菜吃的乾乾淨淨的。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具備責任感。嘉磊不愛吃蔬菜,如果老師的責任感不強,不去關心引導他,那麼這個孩子就可能一直不愛吃蔬菜,一直會挑食下去。今後我將繼續用一顆負責的心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幼兒教師讀後感8

  最近我讀了《給幼兒教師的建議》一書,感受很深,特別是本書內第三章內講到我們教師要關注教學的每一個細節講得很有道理,我也很有同感。

  書中講到:關注教學細節,就是要關注我們在活動中習以為常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個微笑、關注我們在教學中的每一句話評價、每一次互動。這些細節都能反映出教師的教育理念,體現出教師的教學策略。因此,教師在設計每一次活動方案時,都要注重教學細節的預設,讓細節成就精彩的課堂;同時,教師在課堂上要及時捕捉精彩的細節,善於發現並利用課堂上孩子的亮點甚至缺點,巧妙、準確地接過孩子拋過來的“球”,讓這些細節為精彩的課堂增輝。

  在我組織的一次活動《老狼老狼幾點鐘》這個體育遊戲中,雖然是個傳統的遊戲,但是我班的孩子一直非常喜歡玩。這個遊戲能提高幼兒快速四散跑和躲閃能力。在一天早上晨間活動的時候,我問孩子們你想玩什麼遊戲,孩子們又異口同聲地說:“老狼老狼幾點鐘”,從這可以看出孩子對此遊戲一直比較興趣。活動時我扮演老狼,當我抓住了一兩隻小動物之後,我依然像以前一樣讓被捉住的小朋友站在一邊等待,等待著下一輪。但我發現被捉的幼兒只得站在邊上,不能參加遊戲,我想這樣對孩子也不好。

  於是我急中生智,拉起被抓住的“小動物”往自己的“洞裡”拖,嘴裡還叨嘮著,“天黑我要吃掉你們”。沒有被捉住的孩子一下子緊張起來,施豪大喊道:“咱們要把他們救出來”,對呀!可以給幼兒創造救助的機會,於是我給幼兒講解新的遊戲規則,當老師說:“老狼休息了”,全體幼兒可一擁而上去救他們的同伴。另外我還提出要求:“救小動物時,你要當心,不要再讓老狼捉了。”這時孩子們開始想辦法了,一些孩子吸引老狼,另外的孩子趁我不備抓住自己的同伴就跑。“成功了!成功了!我們救出小動物了。”這時每個幼兒開始歡呼雀躍,也把遊戲推向了高潮。透過這項活動,我感覺到在各項活動中應該做一個有心的老師,有心留意孩子,有心觀察孩子,那你才能進入孩子的童心世界,教育中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一次成功教學,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作為教師,不僅要注意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和流程,更應該關注那些看似簡單的細節問題。

幼兒教師讀後感9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知道自己身兼重任,所以不斷給自己充電,為的是將更好的知識,技能傳授給幼兒。閒暇之時,從朋友那裡偶然看到一本有關於幼兒教師的書《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確實是給我在幼兒教育的一個角開啟了一扇窗。這本書裡一個個的問題,一個個的案例,一個個分析都是從教師教育上發生的例項,解決這些問題是每個一線教師必須具備的教育技能。書中從教師與幼兒、教師與家長、教師與社群等幾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其中在教師與家長這一方面,我非常仔細的閱讀,對於我們新教師,與家長交流需要哪些技巧,我們都要去學習。這本書教會教師如何更好的去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如何跟家長溝通使家園合作更有效。 雖然工作多年,見過各種各樣的家長,其中不乏一些挑理的家長,但是家長工作固然要做,也必須做徹底,家長一直以為孩子在幼兒園只是在玩,有的家長自己早上想睡懶覺,便很晚才送孩子來園,不重視幼兒園的教育。願意與老師交流的家長還在少數,多數家長認為孩子不磕碰就行,吃飽就行,這就需要我們教師不斷的與家長主動溝通交流,同時還可以組織一些家園會,或者家長開放日等,家長可以親自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去,可以更快的轉變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觀念。那麼作為教師,我們怎樣能快速的解決與家長溝通中存在的一些困難?

  我認為應該從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入手,不斷提高與家長溝通的方式、途徑與技巧。 雖然我們每天與家長接觸時間短暫,但三言兩語中也能反映出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要靈活掌握交談技巧及說話的藝術。過去,我總認為時間短,與其拐彎抹角,不如直截了當的說。於是有時當著孩子面向家長告狀,弄得家長十分尷尬,孩子也害怕。這樣,既不利於孩子改正缺點,也不利於家園配合。這本書開啟了我一扇窗,成為我學習新技能的一把鑰匙。人的一生有很多的窗需要開,既然選擇了教師,就意味著要面臨很多挑戰,需要尋找更多的鑰匙。這把鑰匙指引我前進的方向,我從中受益很多,我會不斷完善自己,做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

幼兒教師讀後感10

  新學期開學,會有很多變化。孩子轉進轉出,老師調進調出……最近,因這些變化引起了一位家長的訴求,著實讓我對我們家長無度的愛而感慨萬千。

  事例描述:

  因教育局人事調動,**班兩位帶班老師均離開本園至外園工作,在即將開學的日子裡,園長室對這一班級的孩子發了一個前期預告,告知家長這一變動,希望能得到家長的理解。在報名這一天,班中一家長還是以孩子不能接受兩位新帶班老師找到園方,反覆針對園方的這一決定表示不滿。這位家長如此的著急和處事的態度,不禁讓我深深感到如今家長工作的難做,同時也讓我想到了在《給幼兒教師的建議》中的一篇文章:要合理處理“家長投訴”。確實,現在的家長,在對待自己寶貝的獨苗的教育中,往往因為知識的缺乏或過於溺愛,導致產生家園教養的不一致。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站在科學教養、為孩子健康成長的角度上可以這樣處理

  1.正面應對:對於園方不能規避的情況,明確答覆家長回到原來狀態是不可能的。我們成人能做的就是儘快幫助孩子適應變化,而不是一味地埋怨為何會有這樣的變化。

  2.科學教導:從孩子成長的角度,幫助孩子學會正確的對待生活中突然發生的事件,並快速地適應,這是孩子今後適應社會生活的重要能力之一。當然,首先,在做到這一點前,家長要學會運用這一技能。如果家長都不能適應這種必然的變化,談何教育引導好孩子。

  3.曉之以理:如果孩子確實因為這一變化而產生強烈的不適應,那麼說明孩子缺乏一定的新環境交往能力、耐挫能力較弱、面對困難的解決能力較差,這些狀況都會影響孩子健康全面發展,教師有必要與家長在今後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加以關注並多進行適應性教育,而不是讓孩子迴避一些變化。

  4.動之以情:從情感角度上理解家長焦慮的心情,並與家長共同承擔起幫助孩子的責任,多關心幫助孩子,使其儘快適應新環境、新老師。

  讓家長理解教養孩子需要有技巧、需要懂方法,一味地包辦、過度地溺愛,最終受到傷害的還是自己的孩子,要相信老師專業的眼光和科學的教養方式,這樣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長。

幼兒教師讀後感11

  前幾天,我在幼兒教育教育學習雜誌上看到一篇文章“每個幼兒都是老師的寶貝”,我深受感動。“愛孩子,真誠對待每一個孩子”這是幼兒教師最基本的職業素質。

  能否真誠對待每一個幼兒,並不是件簡單容易的事,有些幼兒聰明、漂亮、乾淨,很討老師喜歡。我班有個孩子,今年已經5週歲了,作為這個年齡的孩子本該上了大班的,可她的媽媽說還是上小班吧!她的智力相對於其他孩子稍稍慢一些,語言上也沒能跟得上同齡的孩子。我們接收這個寶寶,因為我們相信我們會用愛帶領著她一同成長,一起進步。每天早晨我們迎接小朋友的到來時看到她,她總是“燦爛”的笑著。透過和寶寶媽媽溝通才知道,寶寶兩週多才學會走路和講話。每當我們組織小朋友活動時她非常激動,喜歡和小朋友打鬧,導致許多小朋友不喜歡和她一起玩。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更加的關心,呵護她,為了能走到她的內心世界,我們經常的拉著她的手和她說話,可是她總是對你開心笑著,看到這種情況,一開始我真的是哭笑不得。但是我並沒有放棄,而是繼續和她談心。漸漸的她能對我說:“媽媽走了!”上課也能聽講了,上週我拿著“字寶寶樂園”在讀時,她也能跟著我讀了。我當時很激動,雖然我們的工作很平凡,但憑著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付出終於有了丁點的回報。

  從教十多年來,讓我懂得了什麼才是幼兒教師。著名作家雨果曾經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幼兒教師不僅要具有知識與能力的素質,更應該具有良好的師德修養。作為一個幼兒教師,一個優秀的幼兒教師。首先要具備的是什麼?可有人會說:是紮實的基本功,但我覺得更應該具備的是強烈的責任心和對幼兒的愛,沒有責任心和愛一切都無從做起。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就應該對孩子負責。我們應該用“愛滿人間”的胸懷關愛每一位幼兒,對幼兒就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去呵護他們。用真誠的心去愛他們。我願用自己的雙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幼兒教師讀後感12

  在業餘時間,我認真閱讀了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幼兒教師專業發展》一書,書中詳細介紹了教師專業的'基本概念、幼兒教師的成長曆程、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與職業關係、走向專業成熟等幾個方面,讓我對自己的這一職業有了新的認識。書中不僅有理論部分,還有與我們日常教學很接近的一些小資料,如案例、一些雜誌上作者選取的小文章,看完後對我有很大的幫助。其中,教師的職業道德規範與職業關係這一章讓我很有感觸,有一些收穫,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體會:

  1.在開展家長工作中,學會換位思考

  書中指出:“只有不斷的反思,學會換位思考,以適當的方式與家長溝通才能共同解決難題。”在幼兒園日常的工作中,家長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內容。最初一些家長的要求讓我感到很挑剔、自私,心裡有時會有些抱怨,但是時間長了以後,我漸漸的能理解一些家長的做法,明白其挑剔自私的原因。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長太愛自己的孩子了,其實,從父母的本能來說這是正常的,因此,需要老師能站在家長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理解家長的這一心態。同時仔細的反想家長為什麼會有挑剔和自私的表現是不是自己某方面做得還不夠好,在哪方面還需要多加努力,相信堅持這樣做,會慢慢的贏得家長的認可。

  2.幼兒教師要具有“三心”和“二意”

  “三心”指有愛心、信心、耐心。幼兒教師面對幼兒時必須心中有愛,時常展現笑容,和藹可親,將自己的感情投放到孩子的世界裡,這些是孩子們最需要和喜愛的。“二意”指的是善意和誠意。這是針對家長和同事說的,無論對家長或同事都要本著善意和誠意與之交往,相互理解、相互包容,這樣才能建立起寬鬆和溫馨的工作環境,取得較好的工作效果。我認為書中歸納的“三心“和“二意”很正確,是一個好的教師應具備的。在日常的工作中,有時可能會因為種種原因而忽視上面所提到的三心和二意,所以導致工作中一些工作做得不到位,有不足。讀過這些以後,我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會主要注意到這些問題的把握,讓自己儘量做得完美一些。

  書中還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只要的認真的去閱讀,相信每個看過這本書的人都會有所收穫的。

幼兒教師讀後感13

  最近我看了一本《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的書,確實是給我在幼兒教育的一個角開啟了一扇門,非常吸引人,書中一個個鮮活的案例讓我眼前展開了一片嶄新的天空。在教師如何更好的去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如何跟家長溝通使家園合作更有效等方面給予了細緻的指導。

  首先來說教師與兒童:

  當今社會的孩子都是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全部圍著一個孩子轉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從小生活在被關心的氣氛中。所以當一個孩子要從家庭進入幼兒園時,總是有很多的問題會出現,比如情緒不穩定哭鬧的、注意力不集中、挑食、身體較弱小、語言表達能力有限等一系列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幼兒教師要“隨機應變”具備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再來說教師與家長:

  家長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資源與合作伙伴。教師有責任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目標任務,以便雙方能達成教育共識,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個別家長以為孩子在幼兒園只是在玩,自己早上想睡懶覺,便很晚才送孩子來園,不重視幼兒園的教育。教師可以利用早晨孩子入園、晚上離園的時間、安康網、家校通以及家長會、半日開放等多種形式向家長介紹幼兒園活動,讓家長及時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讓家長和教師保持一致的教育觀念。

  最後來說教師與社群:

  作為教師要利用好周邊社群的資源,教師要聯絡不同職業的社會群體發揮他們的創新能力,為幼兒教育提供幫助。

  總之,作者希望教師透過傾聽、體察、互動、反思來解讀幼兒,透過把探索與創造的自由還給孩子,透過各種可能的方式來發展幼兒;希望教師與幼兒均能在情感、氣質、知識、技能等方面得到和諧發展,達到師生共同成長。

  透過學習它讓我懂得,設計教學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要以符合人性的方式鼓勵幼兒與環境中的人、事、物發生有意義的互動作用,教師要盡力將自己和先進的教育理念、興趣及外在限制與幼兒的需要和興趣相符合,設計教學活動時要強調幼兒主動參與,在獲得經驗的基礎上自主地建構知識。這本書開啟了我一扇門,成為我學習新技能的一把鑰匙。也讓我體驗到了作者對幼教工作的那份執著,更讓我今後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想法,並努力去實現。

幼兒教師讀後感14

  ——走向專業成熟

  這本書拿到手已經很久了,一直讓它躺在抽屜裡無心去管它,今天開啟抽屜看到了就準備好好的翻閱一下!

  給我印象最深刻也是感觸最深的是——第五章“走向專業成熟”,可能是我覺得最符合我的實際,也是我們每位青年教師所希望和渴求自己能夠儘快地走向專業成熟吧,我仔細閱讀著每一字每一句,想從中獲取些對自己有利或有幫助的資訊和經驗,讓自己更專業、更成熟!

  書中說到:教師的專業成長=經驗+反思。這個公式簡單而又明確的概括了教師的成長不僅教師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實踐經驗的積累,科學的自我反思,這樣教師才能快速的進步和成長!教育是教育人的事業,是一種實踐性的研究活動,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將教育實踐、研究和學習融為一體,做中學,開展行動研究,不斷獲得實踐性知識,從而得到專業提升。

  我是一名剛從學校畢業的新教師,在各方面都是處於學習階段,除了能管好孩子外,在上課方面也要經常性的進行反思、總結,積累一定的教育經驗,深深的感受到自己存在著許多的不足。看了此書讓我感觸頗深,讓我更明確行動研究對教師的成長有著巨大的作用,因為行動研究能把理論與實踐聯絡起來,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整體性提高,讓教師從經驗中學習,將教、學、做合而為一,這對於教師獲得“實踐性知識”,提高問題解決能力及研究能力,實現教育與自我教育的統一,切實增強專業素質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我知道每一位教師的經驗都是透過自身的努力在教育教學中獲得的,是一種實踐性知識,它是無法透過陳述和傳授獲得的,我將在以後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以研究者的身份和思想來面對我的教育教學工作,思考我在教學中面臨的種種問題,及時的發現問題,進而反思其原因及症狀和探索解決問題,這樣不斷地反思、探索和創造,不斷地有所感悟、體驗和持續積累,我才能獲得豐富的經驗,成為一個真正的專業型教師。

  讓我們一起不辭辛勞、潛心研究、不斷反思和探索,邁向專業成熟之路吧!

幼兒教師讀後感15

  當每個人從學校踏出的那一刻起,就憧憬著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滿懷夢想與希望,編織了一個個美麗的夢想。然而隨著工作中競爭與壓力的聚增,讓那些曾經懷揣著夢想的青春也退去了絢麗的光環,隨之而來的是對工作的倦怠,昔日的職業幸福感逐漸褪去。

  當歲月磨平了幸福的痕跡,我們不得不再次去尋找它,值得慶幸的是隻要有心,總能有所收穫。

  在最近看的《給幼兒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提到“我的情緒我做主”“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反思”再次告訴我們工作態度的選擇取決於我們自己,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工作的不同方面,常常會讓人產生不同的情緒,得出不同的結果:把注意力放在積極的方面,可以使人產生樂觀的情緒;反之。則會使人產生悲觀的情緒。當我們無法改變現狀時,不妨有意識地轉移注意的焦點,緩解消極的心理情緒,讓自己走出陰霾。的確,態度常常會左右了人的情緒,而能改變的則是轉移自己的注意。不妨學著慢慢地來尋找:

  從孩子的身上尋找:幼兒教師面對的是孩子,雖然有時日常的繁瑣事情讓我們覺得很累,但當看著孩子們那天真的的笑臉,信賴的眼神,聽著他們相互間的童言稚語,看著他們相互間的趣聞趣事,我們的臉上不自覺地會流露出笑容,而這種笑是發自心底的,真情地流露,也是幸福的!

  從日常的工作中尋找:不可否認,幼兒老師除了一日活動的帶班,還需要不斷地充電,提高素養。各種比賽、公開活動常常不斷,可是當自己透過努力,經過了一次次地歷練後,再回頭會發現,自己的付出是值得,因為努力後的收穫是無法用物質去衡量的,這中滿足也是幸福的!

  從同伴中尋找:一個團結的團隊讓人學到很多,在我們這樣的一個教師隊伍中應該值得慶幸的是大家沒有彼此的保留,坦誠相待,當有人有疑惑不解時,彼此總能相互幫助,不求回報。同伴間的幫助與提點總能讓人收穫頗多,這種不求利益回報的同伴關係,也讓人感到幸福!

  也許每個人對職業幸福的定義不同,只要我們用心地去多傾聽、多感受,多尋找,相信一定能體會到更多做老師的幸福感!

【幼兒教師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