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調查報告> 大學生需求調查報告

大學生需求調查報告

大學生需求調查報告

  在生活中,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生需求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學生需求調查報告1

  一、調查背景: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舉足輕重的部分,對於大學生而言,除了一日三餐主食外,零食也是其生活的重要部分,我們就在校大學生的零食消費情況展開一次市場調研。

  二、調查目的:1.調查瞭解大學生的零食消費習慣2.針對大學生對於零食消費行為,得出結果,以此對賣零食的店家提出改進性建議。

  三、研究時間:20xx年6月

  四、調查方法:網路問卷調查法

  調查物件:在校大學生。

  有效問卷:64份(其中男性23份,女性41份)

  五、調查問卷內容

  1.受訪者所在年級分佈圖

  由圖可看出受訪者大多數為大一大二,佔訪問總人數的70.32%。大三大四的佔29.78%。

  2.受訪者對零食的喜愛程度

  由圖可看出佔接近受訪者90%的人都喜歡吃零食,可見零食產品在大學生範圍內深受喜愛。

  3.受訪者吃零食的頻率

  由圖中可看出受訪者吃零食的頻率很高,而從來不吃零食的人數只佔受訪者總人數

  的4.69%,可見大學生對零食的需求量較高。

  4.受訪者一般購買食品單價

  由圖看出受訪者一般購買價格在1元以下佔總人數的71.88%,11—20元佔20.31%,20元以上則佔7.82%,所以零食產品在大學生範圍以低價格的食品更為受歡迎。

  5.受訪者每星期在零食上的花費

  由圖可看出受訪者中每星期花費16—25元的佔40.63%,而15元以下佔34.38%,31—100佔20.32%,100元以上僅佔4.69%,零食食品對於大多數大學生來說屬於中低檔消費。

  6.受訪者喜歡食品的型別

  由於此題為多選題,可看出大多數受訪者喜歡吃的零食類有膨化食品類,果脯類,餅乾類,肉脯類,堅果類。其中堅果類受訪者由56.25%選擇。各類商品店開發大學生零食市場時可多為注重這幾類零食產品

  7.受訪者購買食品更傾向於的包裝型別

  由圖可以看出,小袋裝較為受歡迎,佔35.94%,盒裝佔23.44%,大袋與散裝分別同樣佔20.31%,可見小份包裝的零食產品更為容易攜帶,也容易被大家選擇。

  8.受訪者購買食品最在意方面

  由圖可看出,受訪者中67.19%的人選擇了味道,21.88%的人選擇了品質,剩下的人則分別選擇了價格,外觀與功能。可見對於零食產品來說,味道與品質依然是重中之重。

  9.受訪者購買以前沒購買過的零食或品種因素

  此題為多選題,受訪者中有59.38%的選擇了口味風格。48.44%的選擇了他人介紹。42.19%的選擇了外觀包裝。37.5%的選擇了沒見過,好奇心理。34.38%的選擇了廣告宣傳。23.444%選擇了價格。可見口味,廣告宣傳,外觀包裝對一件新的零食產品的推出均佔有重要因素。

  10.受訪者購買食品途徑

  此題為多選題,受訪者中84.38%的選擇了就近超市,46.88%的選擇了大型連鎖超市,小賣店佔45.31%,而網上購物與專賣店分別佔25%與21.88%。受訪者購買零食產品基本上採取就近原則,在大學附近的超市與小賣店較受歡迎。

  六、總結

  總體來說,零食產品在大學生範圍內廣受歡迎,有較高的需求量,這些對於商家與零食售賣商具有重大的商業意義。

  建議:

  1. 店家要不定期搞一些促銷活動,來激起學生的購物慾望,以促進消費。

  2. 店家銷售的零食應該以0-10元左右的小零食為主,輔助一些10元以上的進行搭配銷售。

  3. 店家要想吸引學生購物就必須選方便的地點進行售賣如:寢室周圍、校內小賣部或就近的超市。

  4. 店家要注意所賣零食的口感,但同時也要重視食品質量安全。

  5. 對於各類零食,店家在店內的鋪貨量應該差不多。堅果類,餅乾類果脯類零食略微多些。

  6. 對於食品包裝,進行小包裝類較好

  7. 為更好推出新產品,首推味道然後做好宣傳與外觀包裝

  但是無論如何,對於大家來說,零食還是少吃一點為好。

大學生需求調查報告2

  圖書館學畢業的學生到底到哪裡去了?三個大的方面:圖書館,考研、出國,其他。其他是指就業未在圖書館的。這幾年變化的一個趨勢,從02-xx年,到圖書館的趨勢有所下降,不去圖書館的有所上升。

  有些人認為圖書館學教育適應面很廣,這一點我不敢苟同。圖書館學學生大量不去圖書館,不能說是圖書館學教育的成功。

  畢業的碩士生的去向,從這個圖來看,48%到圖書館。還有一些教學,14%。還有13%的讀博或者出國。25%其他行業。研究生是報了這個志願,為什麼還有25%的學生去了其他行業,值得我們思考。

  圖書館學專業教育與職業需求調查

  這些年圖書館新進的員工中,圖書館學專業的學生偏少。圖書館學畢業在圖書館任職情況來看。怎麼發揮圖書館學畢業的專業特長,還是值得領導者思考的問題。

  從圖書館學畢業發揮作用的情況來看,圖書館學專業畢業發揮作用最好的崗位是分類編目,其次是文獻採訪和參考諮詢。圖書館學畢業難以發揮作用的崗位是系統和網路維護和軟體開發,還有一些是流通閱覽。雖然流通閱覽是佔比例最多的崗位,還是有一些館長認為他們沒有很好地發揮作用。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圖書館學畢業生不能勝任所在崗位工作的原因:

  圖書館學專業知識學得不繫統、不紮實;

  圖書館學專業的課程設定與圖書館實踐脫節;

  圖書館學專業知識陳舊,跟不上圖書館實際發展的需要;

  圖書館學課程太偏重理論性、方法與技術的內容偏少;

  圖書館學專業學生缺乏其他學科知識背景。

  對圖書館學專業的畢業生的工作表現請館長進行了評價。認為他們圖書館學專業知識優秀的佔61%,不斷學習和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88.6%,其次是團隊精神與溝通協調能力和正確的職業價值觀。錄用圖書館學專業畢業的研究生 32.54%。

  調查設計了一個問題:如果貴館招收從事專業性工作的新員工,在求職者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您更傾向於?共設計了5個選項。共有112份問卷參與回答了此問題。錄用圖書館學專業畢業的本科生 30.95。不考慮專業背景,關鍵看能力 20.63%。

  圖書館學專業畢業生對圖書館職業的滿意程度,47%滿意,51%基本滿意,不滿意的只有2%。

  圖書館員眼中的職業競爭力,認為不斷地學習和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是最多的,跟對館長的調查一致。不斷學習和獲取新知識的俄能力,還有過硬的專業技術工作能力。圖書館學專業畢業認為自身從事圖書館職業的優勢是系統的的圖書館學知識。

  圖書館學專業課程與圖書館員的職業競爭力,方法類的課程,圖書館員們認為非常重要,接受過圖書館學專業教育的人可能理解得更深一些,圖書館學專業教育不是一種職業培訓。專業課程對於職業競爭力的重要程度來看,他們認為實用性強是最重要的。還有就是課程內容新穎。

  最後一個是,不同教學形式對圖書館員職業競爭力的影響。最有收穫的教學方式是課程實習。最不看重的是畢業論文。

  畢業生對圖書館學專業教師應該具備的素質提出意見。認為最多的是要掌握本學科的前沿知識。加強實踐知識也是佔比例比較多的。

大學生需求調查報告3

  背景:近年來,隨著各大高校不斷擴招,畢業生數量不斷攀升,加之經濟危機的影響,給本來就已經非常嚴峻的就業形勢又增加了不少涼意。為了我們大學生將來能夠走上自己心儀的崗位,我們有必要對大學生技能培訓需求狀況做一次調查,以便指導我們未來的學習與技能提升的培訓活動。

  調查目的:透過這次調查,及時掌握大學生技能培訓需求狀況,以指導大學生有的放矢結合社會需求提高自己,為將來畢業後的嚴峻的就業形勢做好準備。

  調查地點:學院宿舍。學院自習室。圖書館

  調查物件:不同年級在校男女大學生

  調查方法:實地訪問調查。隨機問卷調查。最後記錄彙總並進行相關的統計分析

  調查過程:在學院宿舍,自習室以及圖書館隨機尋找符合調查條件的男女大學生,透過簡單的交流了解他們最為迫切希望提升的技能,然後邀請他們認真填寫事先準備好的調查問卷(見附錄),最後將調查結果進行彙總分析,得出最終調研報告,並找出相關的問題。

  結果討論:①實際動手操作技能成為大學生最為迫切提升的一項技能。在我調查的100名不同年級的大學生中,有平均大約76%的大學生認為大學生實際動手操作技能太差,而這一比例又以理工學院的最為明顯,達到91%。實際動手操作技能所佔比例如此之高,一方面反映出當代我國大學生中存在的普遍問題,那就是隻重視知識的記憶與理解而忽視了這種知識與實踐實際的聯絡;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國高校教育致命的一個弱點:學校培養出的大部分是一個一個抽象的理論家,那些具體的實踐家少之又少。大學生亟待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

  ②人際交往能力是大學生亟待提升的又一項技能。透過調查,我發現許多大學生不善言談,交際技能有待提升,而這一現象又以大一新生最為明顯。成功學大師,華人成功學之父陳安之曾經說過:在一個人成功的諸多要素中,你的信心恆心耐心能力佔到80%,你所擁有的廣闊人脈佔到13%,剩下的7%是我們所不能控制的諸如機遇等客觀因素。我認為在當今這個社交頻繁的時代,甚至可以說誰擁有了人脈,誰就可以成功。另外,大一新生可能由於剛剛進入大學,一切對於他們而言都是新鮮而陌生的,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他們的日常人際交際,我想隨著時間的推移,大一新生的交際能力應該會得以提升。

  ③團隊合作能力也是大學生需要提升的一項技能。調查發現,有46%的被調查者認為當代大學生團隊合作能力非常缺乏。我們知道,團結就是力量,然而由於當代大學生大多都是80後90後,並且多為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自我意識相當強,當走進大學校園開始群居生活,失去了父母的廕庇,自然而然彼此之間的矛盾便產生了。四年大學生活是一段群居的生活,是一段相互合作的旅行。其間,團隊合作能力是尤其重要的。

  ④辦公自動化能力也是大學生希望提升的一個方面。調查結果表明,有過半數的學生希望提高諸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有關現代辦公自動化方面的能力,而且這一比例又以農村出來的大一學生居多。這表明現代科技以及辦公手段對剛剛結束枯燥的高中生活的大學生來說是有些陌生而且新鮮的,他們渴望這方面的能力獲得提高。辦公自動化能力也確確實實是我們大學生將來走向社會必備的一項技能。

  ⑤調查結果表明,諸如表達能力,學習能力,自我展現能力也是一部分大學生希望提升的能力。具備了這些能力,你未來的人生道路才會更加順利。

  解決方案:⑴學校儘量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鼓勵大學生走出校園;大學生平時注重提升自身的實踐動手能力,多參加假期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鍛鍊自己。

  ⑵利用一切機會去接觸方方面面的人,努力提升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學校甚至班級團支部多組織一些採風活動集體活動,在活動中加深彼此之間的感情,進而提高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

  ⑶班級可以多搞一些集體類活動,也可以利用假期組織諸如爬山之類的有助於提升集體合作精神的活動;同學之間也可以集體申報活動專案,集體參加,在活動中體驗合作的快樂。

  ⑷學校可以邀請精通辦公自動化技能的人才為大學生作報告,或者進行專門的技能培訓;我們大學生自己也可以利用網路教材自學相關的技能。

  ⑸諸如表達能力,學習能力,自我展現技能也都可以透過參加相關活動以及自我努力逐步得以提高,

  結論與建議:當今大學生具備了80後90後所具備的一些普遍性的能力,對新鮮事物接觸理解掌握較快,對高科技技術懷有極高的渴求欲。但是,也正是因為80後90後的緣故,大學生同時也具備了這個時代的劣習或者說是不足,比如自私,自閉等。所以我們大學生技能培訓需求的重點也正是我們的不足與有待提高的地方,相信透過我們自身的努力以及社會所提供的幫助,我們大學生一定會成為德藝雙馨的合格人才。

大學生需求調查報告4

  實踐報告主題:關於社會對大學生的評價、需求及期許的調查

  實踐地點:濟南

  實踐時間:8月4號—8月10號

  實踐者:張良帥

  為了解大學生就業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搞好宣傳教育工作,指導大學生順利就業,我們展開了一系列的社會調查,接下來將對大學生就業問題進行一定的研究和論述。

  一、基本情況

  1、物件與方法

  1.1 物件

  前期對濟南眾高校學生隨機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50份,回收有效145份,有效回收率96.7%;後期對濟南市民隨機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000份,回收有效調查問卷849份,有效回收率84.9%。對“馭風行”大學生創業聯盟經理嶽建昌先生就大學生就業問題進行採訪。

  1.2 方法

  調查採用自制的問卷調查表,隨機抽取濟南不同高校的學生和不同地區的居民,由我團隊全體隊員親自發放,以無記名方式填寫,現場回收。問卷內容包括被調查人的工作狀況、對大學生的評價、期望等。採訪使用手機進行現場錄影和照相的方式對“馭風行”大學生創業聯盟經理嶽建昌先生進行訪問。

  1.3 統計方法

  對收集到的調查表逐一進行核查,以表格的形式進行相關統計分析並存檔。將採訪的錄影、錄音和照片資料進行存檔。

  2、整理結果

  前期部分(8月4日—8月5日)

  在大學生自評部分中,有61%的學生對前的就業形勢持較樂觀態度,認為現在的形勢雖然嚴峻,但積極爭取,就業應該不難。有28%的學生認為形勢嚴峻,就業困難。另有一部分學生對當前的就業形勢表示了不瞭解,對此尚持觀望態度。在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男生對就業問題多數持較樂觀態度,女生則對現在形勢瞭解更多。

  後期部分(8月6日—8月10日)

  在統計後期群眾調查問卷時,為了方便統計,便於比較,故根據工作單位性質的不同,將被調查人群分為五類,依次是a合資企業、b國有企業、c事業單位、d民營企業,分別進行統計處理。

  2.1 合資企業

  被調查人群中,在合資企業工作的有100人,基本涵蓋了所有的行業。其中,有56%的人認為用人單位招聘員工時最看重本科畢業生的能力是溝通能力,也有53%的人認為是團結能力。有接近一半的被調查者認為本科生最有待提高的能力和素質是責任心和團結精神。30%以上的人認為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承受壓力能力、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在被問及目前本科畢業生在踏上工作崗位前最欠缺的職業教育時,有43%的被調查者認為是職業生涯規劃指導,39%的被調查者認為畢業生應進行行業背景知識教育,有16%的被調查者選擇“職業禮儀培訓”,還有13%的被調查者選擇“職業道德教育”。至於大學生正確的職業取向,被調查者的觀點都比較一致。有80%以上的被調查者認為大學生應選擇適合自己並能提升自己能力的工作。

  2.2 國有企業

  關於本科生最有待提高的能力和素質,一半以上的被調查者選擇了“責任心”,還有36.5%、33.1%、39.2%、31.8%的被調查者分別選擇了“創新能力”、“團隊精神”、“承受壓力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有接近一半的被調查者認為當今應屆畢業生不能勝任工作的主要原因是社交能力不夠,各有三分之一的被調查者認為是創新能力不夠和協作意識不夠導致應屆畢業生不能勝任工作。

  目前,本科畢業生在踏上工作崗位時,往往因缺乏職業教育而不能勝任工作,有九成的被調查者認為本科畢業生應接受行業背景知識、職業道德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等培訓。有一半的被調查者認為大學生應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和可能提升自己能力的工作。在談到畢業生就業面臨的主要困難時,一半的被調查者選擇了“對企業崗位專業知識缺乏瞭解”。

  2.3事業單位

  就目前本科生而言,51.0%的被調查者認為不能勝任工作的主要原因是社交能力不夠,39.4%的被調查者認為是缺乏創新能力。從調查資料分析可知,接近一半的被調查者認為應屆本科畢業生素質較好,35.4%的被調查者的意見是一般。當談及大學生正確的職業取向時,絕大多數被調查者表示出了明確的態度,那就是適合自己的工作和可能提升自己努能力的工作。

  現在畢業生面臨的困難很大,其中52.4%的被調查者認為畢業生對企業崗位專業知識缺乏瞭解在大學中,被調查者還認為兼職的確重要,但與學習相比,還是學習更加重要。

  2.4民營企業

  經過調查,本科畢業生之所以不能勝任工作,大部分被調查者認為是大學生的能力不夠造成的。被調查者對本科畢業生職業素質的評價普遍為較好或一般。在職業教育方面,大部分被調查者選擇了“行業背景知識”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超過半數的被調查者認為兼職十分重要,也有部分被調查者認為學習要比兼職重要。

  在於被調查的人群談論中,很多人對於大學生的道德素質存在很大質疑,有些在職畢業大學生在道德方面尚有欠缺。有資料中看也能反映這一點。而職業生涯規劃方面也有不足。

  二、大學生就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大學生就業難既有自身的原因,又有社會的原因。

  自身問題:自己能力不足、價值觀錯誤、沒有職業生涯規劃或者規劃錯誤、有規劃但是沒有為此做出努力等。

  社會問題:現在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處於向發達國家過渡的階段,勞動力密集向高科技過渡,但是大企業、高科技企業、規模企業偏少,更多的是小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在這些企業中薪資水平都比較低。而大家都知道培養一個大學生需要發很多錢,但企業的薪資又低就影響了大學生的就業。國家大量擴招大學生是為了提高整個國家的國民素質也是為了應對未來一定階段內的社會發展,但是目前我們國家社會的發展還遠遠達不到那個階段,所以也造成了大學生數量和社會需要不對等的情況。

  三、對策與建議

  由於造成大學生就業難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實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用人單位、大學生、高校及社會共同努力。

  1、用人單位的對策

  首先,用人單位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改變唯經驗論、唯學歷論,摒棄用人歧視,鼓勵人人都作貢獻,人人競相成才。其次,選人標準要合理。用人單位要根據自身規模、性質、發展狀況、崗位實際,制定相關崗位說明書,細化崗位職責,按照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選人標準,確定招聘人員質與量。第三,確定科學招聘程式。要確定招聘考核的程式,制定考核內容,在按程式進行考核後,擇優錄用。

  2、大學生應對就業難題的對策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包括素質與能力。其次,加強社會實踐。大學生可利用假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提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積累工作經驗。第三,正確就業定位。當前大學生求職擇業應當面對現實,根據市場實際狀況更新觀念,轉換思路,到最適合自己的崗位上工作,而不應過分關注工資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最終實現人生價值。第四,藉助各種渠道,把握就業機會。

  3、高校提高大學生就業對策

  首先,應該努力提高辦學水平。其次,不斷進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須以市場為導向,緊密聯絡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加快調整高校專業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以培養適銷對路的人才。第三,建立完善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高校要儘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導和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體系。

  4、社會及政府其他對策

  應對大學生就業問題還須政府社會共同努力。首先,政府社會必須進行相應總體性調整。其次,擴大畢業生入伍人數,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

  活動總結

  社會實踐活動給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們提供了廣泛接觸群眾、瞭解群眾的機會。從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汲取了豐富的營養,理解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真正涵義,認識到只有到實踐中去、到群眾中去,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聯絡起來,才是青年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實踐使同學們找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尤其是我們學生,只重視理論學習,忽視實踐環節,往往在實際工作崗位上發揮的不很理想。透過實踐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得到鞏固和提高。就是緊密結合自身專業特色,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和水平。透過實踐,原來理論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鞏固,原先理論上欠缺的在實踐環節中得到補償,加深了對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

大學生需求調查報告5

  摘要:

  本文透過對海南五所院校學生實用文寫作需求狀況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為我省各高職院校瞭解學生實用文寫作的能力及對實用文寫作的認識和需求,以及如何開設實用文寫作課程或編寫相關的教材提供參考性依據。

  關鍵詞:實用文;高職學生;需求;調查報告

  1、調查目的。

  瞭解我省高職院校學生實用文寫作的能力及對實用文寫作的認識和需求,以便為我省各高職院校如何開設實用文寫作課程或編寫相關的教材提供參考的依據。

  2、調查方式。

  問卷調查。

  3、調查物件。

  海南軟體職業技術學院、海南職業技術學院、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海南外貿職業學院、海南政法職業學院五所院校的各專業學生。

  4、調查數量。

  共發放調查問卷550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550份。

  5、調查結果。

  從收回的550份有效調查問卷的資料統計及分析情況來看,我省高職院校學生在對實用文寫作的興趣、能力、自學情況、格式、應用價值、課程開設需求等六個方面的情況如下:

  (1)高職學生對實用文寫作的興趣。

  調查結果顯示,有43.06%的學生對這門課程是感興趣的,43.84%的學生一般喜歡,13.10%的學生不喜歡。

  (2)高職學生實用文寫作的能力。

  調查結果顯示,認為自己寫作能力高的學生有22.97%,認為自己寫作能力一般或低的學生有77.03%。

  (3)高職學生主動提高實用文寫作能力的情況。

  認為自己寫作能力一般或低的高職學生有77.03%,這說明高職學生的實用文寫作實際水平並不高。面對這樣的實際情況,只有7.13%的學生為了提高自己的實用文寫作能力而經常主動去尋找機會透過各種方式去學習如何使用實用文,92.87%的學生不會主動去自學實用文的寫作。

  (4)高職學生對實用文寫作格式的瞭解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有88.87%的學生不瞭解借條、證明、申請書等常用實用文寫作的格式或略知。

  (5)高職學生對實用文寫作應用價值的認識。

  調查結果顯示,有75.85%的學生認為實用文寫作在社會上的應用範圍廣,只有1.20%的學生認為實用文寫作在社會上的應用範圍狹窄。

  (6)高職學生對實用文寫作課程開設需求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有80.16%的學生認為有必要或很有必要開設實用文寫作課程,認為沒有必要開設實用文寫作課程的學生僅有9.63%。

  調查結果顯示,高職學生認為實用文寫作在社會上的應用範圍很廣,可是卻有77.03%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實用文寫作能力一般或低,有88.87%的學生不知道借條、證明、申請書等常用實用文寫作的格式。面對實際需求廣泛而自身能力不足的現實,學生採取自主學習以獲得相關實用文寫作能力的學生只有7.13%,這意味著有92%以上的高職學生畢業後仍會缺乏實用文寫作的相關能力,這種能力的缺失會給許多高職畢業生在工作中帶來諸多不便。正因為高職學生認為實用文寫作在社會上的應用範圍很廣,有80.16%的學生認為有必要或很有必要開設實用文寫作課程,以彌補他們在實用文寫作能力方面存在的缺陷。

  目前,各高職院校使用的實用文寫作教材存在體系龐大,內容繁雜,其中涉及的日常實用文極其有限,往往不是介紹和教學的重點。教材講的學生不一定常用,學生常用的教材不一定有,而且在體例上也多重理論、輕訓練,選擇的例文遠離學生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使高職學生學習起來疏遠感較大,妨礙了他們對實用文重要性的積極認知,抑制了他們對實用文寫作學習的應有興趣。為此,為了使實用文寫作課程面向社會、面向生活、切近學生,達到更廣、更專業、更實用的目的,我們又對高職學生對實用文寫作課程內容的需求進行調查。我們從教師的角度列出高職學生在畢業後應掌握的35種常用的實用文種類,讓高職學生從中選出最常用的20種。我們用於調查的35種常用的實用文種類是:畢業論文、求職信、個人簡歷、合同、通知、申請書、總結、計劃、演講稿、市場調查報告、報告、介紹信、致辭、起訴狀、辭職信、調查報告、申訴狀、感謝信、便條、上訴狀、競聘詞、證明信、述職報告、請示、條據、經濟活動分析、倡議書、函、答辯狀、商務信函、通報、請帖、啟事、簡報、對聯。

  透過對550份有效調查問卷的統計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高職學生最需要掌握的20種實用文體是:畢業論文、求職信、個人簡歷、合同、通知、申請書、總結、計劃、演講稿、市場調查報告、報告、介紹信、致辭、起訴狀、辭職信、調查報告、申訴狀、感謝信、便條、上訴狀。

  6、調查結論。

  綜合上述調查結果,我們可以明確:實用文寫作是每位高職學生必須掌握的工具、技能之一。在知識經濟時代,實用文已經社會化、大眾化,但高職學生的實際寫作水平並不高,又沒有主動學習的求知慾。因此,各高職院校必須重視這門課程的開設,要針對高職學生最需要掌握的20種實用文文體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和相關教材的編寫工作,以便有效提高高職學生的實用文寫作能力。

大學生需求調查報告6

  一、調查報告題目:

  關於大學生外賣市場情況的調查報告

  二、調研報告內容摘要:

  近年來,外賣在大學生群體中迅速興起,而且外賣的新形式——網路訂餐逐步興起,結合當下外賣食品安全問題,我們透過調查瞭解大學生對外賣相關問題的態度以及實地走訪等,對大學生外賣情況進行調查研究。

  三、調查背景: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飲食生活已經漸漸融入我們的日常的世界,每天我們在“吃”的問題上難免會有更多的考慮,吃好還是吃多已經不再讓我們煩惱。因為大學生活中大學生更多的宅在宿舍或者家裡而盛行的外賣反而成為一種隨處可見的現象,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喜歡宅在宿舍,一臺電腦,一個電話,解決一天的生活問題,外賣成為眾多大學生群體的飲食選擇。可以看到外賣市場存在著很大的市場需求,目標顧客主要是大學生,市場進入的門檻也比較低。

  調查對於大學生訂外賣的情況進行觀察,得出的結論可以用來說明大學生在外賣行業興起後有哪些變化,這種變化是否對於我們有意義或者有害。在當前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自主創業越來越受到當代大學生的青睞。對於即將畢業的我們來說,自主創業是一條實現自我理想和子我價值的道路。

  四、調查準備和調查基本情況:

  1.調查時間:20xx/11/9—20xx/11/16

  2.調查地點:山西大學商務學院及周邊外賣

  3.調查物件:以商院為重點的各個宿舍區的在校學生

  4.調查基本情況:

  ① 調查方式:網上問卷調查

  ② 問卷數目:共發放100份

  ③ 共回收有效問卷數量:70份(男生27份 女生43份)

  5.調查期限:一週

  6.調查目的:

  透過對大學生訂外賣的情況和喜好了解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和變化。

  要求詳細瞭解學校外賣市場各方面情況,包括:

  (1)商院大學生對外賣的接受程度,估計市場規模和潛力;

  (2)商院外賣市場已存在的外賣快餐店的銷售情況;

  (3)商院外賣市場狀況,存在的主要競爭對手在消費者中的口碑及不足;

  (4)學生們在外賣消費中的習慣,觀點和需求等。

  7.調查內容簡介:

  近期,各種外賣食品安全問題被陸續曝光,外賣衛生問題又重新走進了大眾的視野。其中有兩類問題十分突出:一類是學校附近小店的衛生問題,一類是網路訂餐APP誕生所帶來的網路外賣衛生問題。由於宿舍內不能使用電器,大學生食物的來源主要是食堂和外賣。而學校擁有著很龐大的大學生外賣消費市場,外賣店鋪更是數不勝數,這使得大學生在就餐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選擇,所以外賣問題可以說與我們大學生是息息相關的。因此想對學校的外賣情況做個詳細的調查,透過調查,希望能得到大學生在外賣方面的消費情況及對與外賣相關的問題的態度和看法,結合學校食堂就餐情況,從中探尋出提高大學生飲食質量的方式,同時喚起大學生對外賣衛生的關注。

  8.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綜合採用了問卷調研、實地走訪等方式。

  問卷調查是對商院學生進行了關於大學生外賣需求調查問卷。運用線上調研工具:騰訊問卷(http://wj.qq.com/)編輯問卷,編輯好後進行推廣:在自己的部落格、微博頭條文章中做相關的介紹,並附上問卷連結;將問卷分享到微信、微博、QQ等社交平臺,吸引儘可能多的使用者參與調查;將問卷以郵件的形式傳送給被調查者等。

  實地走訪的物件為學校食堂負責人、學校後勤部和校園周邊的餐館或外賣店,調查訪談的內容涉及食堂及店面的衛生狀況,對網路訂餐這種新興方式的看法和對未來發展的規劃。

  五、問卷發放及回收情況及分析:

  情況:網上訂外賣市場需求調查問卷:

  問卷內容分為四個部分:基本資訊,外賣訂購情況,外賣的相關問題及建議。此次調查共發放了100份問卷。回收了70份,回收率為70%,其中有效問卷70份,有效率100%。對統計結果進行分析。

  調查問卷統計分析:

  1.您叫外賣的頻率頻繁嗎?

  A.沒叫過 B.不頻繁 C.頻繁

  結論:在被調查的學生中,有叫過外賣的和沒有叫過外賣的比例約為4:1,說明現有市場較大,發展潛力也比較可觀,所以值得攻佔這一領域的市場。

  2.您選擇某家飯店考慮的因素(可多選)

  A.飲食安全 B.送餐速度 C. 送餐速度 D. 價格 E. 知名度 F. 口味

  結論:1. 51.6%是因為飲食安全;51.6%是因為送餐速度;48.4%是因為價格;21%是因為知名度;43.5%是因為口味。

  由結論第一條可知,絕大部分學生優先選擇的外賣考慮的因素是飲食安全,由以上可以出一個結論,飲食安全是影響外賣市場銷量的最大影響因素,所以我們必須採取追隨策略,即我們的決策圍繞健康衛生來展開。

  您一般能接受的外賣價格為?

  A.5元以下 B、6-8元 C、9-12元 D、13元以上

  結論:

  由以上可知,顧客一般有比較固定的消費習慣,我們可以根據這些習慣在一些細節方面做出調整。價格期望:10—15元(如下圖) 要降低成本,用價格搶佔市場。

  你希望透過何種方式瞭解更多的外賣資訊?

  A.網路宣傳(微博、校內) B.宿舍發放傳單

  C.海報宣傳單 D.校園廣播 E.加盟店店內宣傳 F.其他

  結論:

  對於大多數外賣餐廳存在的普遍問題是,宣傳方式的單調性,不利於展現自己的特色,讓消費者記住,所以應該針對這個問題推出相應的宣傳策略。

  六、存在問題:

  1. 調查的高校屬於一所男女比例不合理的學校,專業比例不合理;

  2. 實地採訪方面,只採訪了餐飲管理部的一位負責人,問題準備的不充足,採訪問題沒有涉及“食堂的外送服務”以及食堂管理人員對“大學生訂購外賣問題”的看法;

  3. 只走訪了學校周邊幾家外賣店,無法深入到外賣店裡面瞭解衛生狀況。

  七、總結:

  調查結果:此次調查主要是針對商院在校大學生叫外賣情況的調查。透過現場調查,資料統計彙總、分析後,我們得出了一些結論:

  1.隨著學生當中的“宅”一族日益增多,大學生對於外賣的需求也日益增長,針對大學生的外賣市場很有發展潛力。

  2.大學生在選擇外賣的時候,不再僅僅看重食品本身,更加關注的是食品的質量、賣家的服務等多方面的因素。

  3.對於針對學生的外賣市場來說,消費水平仍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據調查資料我們可以看出,大家普遍能接受的外賣價格區間在10—15元/份。

  八、經驗教訓:

  在這次的問卷調查過程中,我收穫了很多。

  首先,改變了自己對學習的觀點。最開始學習理論知識的時候,覺得沒什麼用,都是枯燥的文字。可是當去實踐的時候,才發現都不會,還是隻有乖乖的去看教科書。因此,自己懂得了,不管幹什麼,你必須先學會理論知識,就好比你要建房子一樣,你必須先把沙,水泥等建築材料準備好一樣。只有實踐與理論相結合,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做漂亮。任何的工作都能給我們帶來課本上無法得到的知識,所以在工作中我們要多想多學多做,按時積極完成任務。在調查中,雖無大事,但從點滴做起,受獲匪淺。

  其次,在收集資料資料與分析過程中也發現了很多的問題。比如說調查的資料不完整,調查的某些資料不真實等調查中出現的問題,但這些都在我們正確思想帶動下予以改正,並重新作了調查,統計了較真實、較準確的資料和資料。除了在資料分析中發現數據不真實之外,還發現在調查方案中的問題,比如有些資料或者資料不能反映出調查目的,不能體現本次調查的主題,對此,我也對調查方案和調查問卷予以了改進,並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最後是總結自己的不足之處。溝動意識有待提高,不論是在進行問卷調查還是和相關人員進行協商時,溝通都出現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遇事不夠沉著冷靜,容易發怒!以後,我一定會不斷提高自己,因為知道,只有溝通,才能相互瞭解、相互交換意見;只有理性的頭腦,才能在實踐中不斷提高。還有就是,應對困難時,不能總是埋怨,而是要找辦法去解決它。

  經過此次的課程設計認識,我收穫了很多。我們即將走出學校去感受外面的世界,真正體會到社會競爭的現實性和殘酷性。實踐出真知,要想成為新一代地佼佼者,必須跨出校門,走向社會,把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從實踐中不斷分析、總結,從而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走向社會,參加實踐,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擺正自己的位置:不盲目自大,也不過分自卑。參加社會實踐,對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有著很大的幫助,對我們的事業心、社會責任感也有一定的幫助!相信,以後只要我們腳踏實地,兢兢業業地做事,一定會有屬於我們美好的明天!

大學生需求調查報告7

  一、前言

  1、調查背景:如今,國內汽車市場飛速發展,國外汽車品牌也不斷湧入。中國汽車市場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提升到了新一層的高度。隨著自主品牌的實力逐漸壯大,市場競爭將會日趨激烈,特別是在國內廠商蜂擁的經濟型轎車領域。由此,汽車市場的洗牌在所難免。

  2、調查目的:瞭解大學生這個即將踏入社會的人群對汽車市場的需求。

  3、調查時間:20xx年12月1日至20xx年12月7日。

  4、調查物件:瀋陽大學經濟學院大二、大三、大四的學生。

  5、調查方法:先採用隨機抽樣在各年級隨機抽取一個班級,然後在抽取出來的班級中抽出十份樣本,最後採用問卷調查收集資料,進行結果分析。共三十份有效問卷。

  二、調查內容及結果分析

  透過調查,對大學生人群對汽車需求的類別、對汽車的關注點、購買目的、瞭解途徑等方面有了更深的瞭解。

  1、調查物件的性別分析

  在調查物件中,男性16人,佔調查物件的53%,女性14人,佔調查物件的47%,符合瀋陽大學的人員結構。

  2、調查物件購買汽車類別情況

  (1)品牌型別

  調查物件中,對外國品牌的購買意願最高,佔57%;合資和國產分別佔27%和10%。

  目前我國汽車產業與發達國家的水平還有較大差距,需要在對外合資

  合作的過程中不斷自主創新,提高汽車產業水平,創造屬於自己的世界級品牌。

  (2)汽車級別

  調查物件中,中高階所佔比例最高,佔40%;中級佔33%;高階佔23%;低階佔3%。

  中國的汽車市場是以中級車消費為主,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消費水平提高,消費主力開始走向中高階車市場,高階市場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3)汽車種類

  調查物件中,越野車佔37%;轎車佔33%;SUV佔27%;家庭旅行車佔3%,小客車0%。

  目前來看,轎車所佔市場份額有所下降,越野車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群的喜愛。

  (4)汽車風格

  調查物件中,低調奢華比重最高,佔40%;時尚酷炫30%;普通實用佔26%。

  低調奢華已為年輕人所鍾愛。

  (5)汽車排量的要求

  這項的調查得出的結論是:選擇1.0以內的排量,佔了總調查人數的27%,選擇了1.0至1.5升的排量原因是如果排量太少就會使汽車動力不足,佔了總調查人數的43%,選擇了1.6至1.8升排量的汽車因為這類汽車動力較強,佔總調查人數的20%。

  排量與動力兼顧才是王道。

  (5)消費者付款方式

  調查物件中,37%選擇了一次性付款,63%選擇了分期付款。 由此看來,對年輕人來說,分期付款還是很普遍的。

  2、調查物件對汽車的關注點

  (1)購買關注點

  調查物件中,最關注的是安全性,佔53%;其後分別是舒適佔20%;功能佔13%;外觀佔10%;實用佔了10%;售後佔3%。

  由此看來,現在年輕人的關注點主要是安全與舒適。

  (2)瞭解途徑

  調查物件中,從網路瞭解佔到50%;朋友介紹佔23%;報紙、雜誌佔17%;電視佔10%;廣播佔0%.

  從以上資料來看,傳統的傳播媒介作用所佔比重已經嚴重下降,現在年輕人主要資訊來源大都是從網路中獲取,網路將是以後產品資訊推廣的支柱。

  (3)顏色喜好

  調查物件中,喜歡白色佔30%;黑色佔23%;紅色佔23%;銀色佔10%;藍色佔10%;黃色佔3%。

  看來,三大主色調仍是黑白紅。

  4、其他

  (1)購買目的

  調查物件中,用於家用的佔30%;代步佔23%;無目的就是想買佔20%;體現身份地位佔13%;工作需要佔13%。

  從以上資料來看,個人購買汽車的目的沒有明確的一致,但家用所佔

  比例還是最高的,從銷售角度看,應從家庭方面入手。

  (2)環保車型市場情況

  調查物件中,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選擇優先購買綠色環保車的有60%;

  在這個環境被嚴重汙染的社會里,人們已經越來越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環保車型市場還會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3)購後改裝市場情況

  調查物件中,購後選擇改裝的只佔37%。

  目前中國的改裝車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汽車產業鏈並不是很完善。

  三、建議對策

  1、自主創新是中國汽車參與發展的關鍵

  中國要成為汽車強國,不僅要搞好技術創新,還要進行體制、機制創新,經營理念和模式創新,管理思維與方法創新,以促進經濟結構與調整增長方式的轉變,進而達到創新發展模式的目的。對中國汽車工業而言,能否抓住有利的市場機遇,在對外合資合作的過程中不斷自主創新,已成為決勝未來的關鍵所在。我國汽車工業應順應潮流,將中國建成世界級汽車製造基地,同時創造屬於自己的世界級品牌。這樣國民才能接受自主品牌。

  2、汽車企業向網路市場進發

  現今,網路已成為人們的必需品,企業對網路市場的佔有量至關重要。

  3、積極推進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兼併重組

  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是中國汽車工業中相對薄弱的環節,但也是最有希望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環節。政府應當積極推進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兼併

  重組,對於專業化汽車零部件企業集團給予政策性扶植,鼓勵外國大汽車零部件企業集團對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進行兼併重組。

  4、依靠國家政策,加速發展汽車工業

  在國家政策指導下,我國汽車工業管理和技術雙管齊下。管理方面,積極參照何借鑑國外企業的先進經驗;技術方面,繼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裝置,提高我國汽車企業的技術及裝備水平,即根據自身資源狀況,進行企業戰略調整;根據現有技術、經驗、銷售體系和客戶群,進行多樣化產品開發,建立企業資訊跟蹤體系和創新機制,培植自主開發創新能力。 擴大汽車市場需求,是支撐汽車工業發展的關鍵,要積極引導汽車消費,鼓勵私人購買、使用汽車。為此,一是要掃清障礙,為汽車消費和使用創造良好政策環境。規範各地的汽車消費行為,對現行的收費專案進行徹底清理和調整。應取消各地對非本地產汽車及經濟型轎車銷售和使用上的歧視性限制政策,特別應取消對經濟型轎車上牌照、上路行駛的限制。二是要建立和完善汽車市場營銷服務網路,積極培育和發展規模大、設施全、專業化、集團化、國際化的汽車流通體系,為消費者提供滿意的購車和售後服務,解除其後顧之憂,並逐步與國際慣例接軌。三是要完善對私人購車的金融支援,促進汽車消費由自我積蓄型向信貸支援型轉變。商業銀行應減少消費信貸中的一些不必要的程式和手續,研究建立專業性的汽車銷售融資公司。四是要保持汽車發展與社會使用環境的協調。加速公路、城市道路、停車場等公共設施建設;加強交通管理,逐步解決混合交通狀況,提高交通流量;逐步嚴格控制排放標準,促使企業更新技術,控制汽車對環境的汙染等。

  四、結論

大學生需求調查報告8

  調查時間:

  xx年8月

  調查物件:

  社會企業,大學生成才不僅是高等院校普遍關注的問題,還是社會各型別企業招聘人才的重點。不管是在做人還是做事方面,當今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觀念也附上了時代的烙印。因此這次調查就選擇了社會一些企業,還有徵集了一些群眾的意見。

  調查目的:

  當今社會,科技經濟發展飛速,市場竟爭日益激烈。社會需要的人才概念也隨著這一發展潮流而產生變化,掌握當今社會真正需要什麼型別的大學生,對我們以後就業大有裨益。有利於在校大學生了解最新社會人才動態需求,做好準備。

  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透過對社會企業招聘大學生的具體要求,從而瞭解哪種型別的大學生比較受歡迎。其次,在素質方面社會對當代大學生的要求,就是德與智之間的較量,這對構建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影響。

  調查結果:

  從調查中發現,大部分企業認為大學生應具備自信果斷的膽識和謙虛踏實的品格。專業知識可能不是必須的,因為現在看重的不只是學歷,而是能力,學歷只不過是一個參考。要有上進心,一定要懂得自學充電,最重要的當然是融入團隊,合作能力,外語和掌握一些通用軟體是必備條件。

  面對現在的社會,面對大學生越來越普遍的現象,面對下崗工人的事實,企業對我們大學生的要求也是特別的挑剔。優中選優,而相對的那些不為所知的個人素質也進入了選擇之列。

  第一,就是工作經驗。時下,大部分企業都不會花錢花時間去培訓一個新手。一點工作經驗都沒有,特別是應屆畢業生肯定較吃虧。因此,在校生除了學好專業知識外,最好多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大學的社團好比一個小小的社會交際圈子,學生可以從中提前鍛鍊和培養個人職場能力,這類活躍型學生比較受企業青睞。

  第二,是適應能力。一般初、高中畢業的員工來上班,適應時間不過一個月,而大學生的適應期特別長,有些人到要寫合同了都還不覺得適應過來。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欠缺強的適應能力。

  第三,紮實的專業知識。一般來說,任何企業都希望找到一個具有很強的專業知識的人才,這樣就可以免掉很多培訓費,降低勞動成本,特別是對一般的中小企業來說,由於它的規模組織都還不夠龐大,更希望可以儘量減少各方面的花費。

  第四,性格要求。所有的公司招聘的人才都是指那些能為公司做出貢獻,並能為公司開創局面的人,員工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是否能被錄用。現代企業都要求員工具備創新、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能承受較大的社會壓力、勤懇認真、團結合作、誠實正直、良好的表達溝通等能力。

  第五,語言方面和計算機方面的要求。現代是一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隨著國際貿易產業的日益發展壯大,企業也緊跟時代步伐,對員工的要求也就更高。對於一般的中小企業來說,英語水平必須過四級,計算機必須過基礎二級。但對於大型的企業和外企來說,至少的要求是英語過六級,甚至有可能是專業八級,計算機的要求也更高些,三級或是四級。還有的就是部分外企企業,需要員工掌握公司內部要求的語言,如日資企業就要求員工掌握日語。

  而大部分群眾對當代大學生的看法是:有真才實幹,有專長高素質,充滿活力,待人有禮貌,孝老愛優。這些優良傳統應該具備,當然,人無完人,可能只具備其中的若干項也是有可能的,但必須努力告訴自己要做一個好人,積極向上,時刻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盡獻自己的青春,那是不容質疑的神聖責任。

  結論與建議:

  雖然時下大學生越來越普遍,大學生的地位也不如昔日高階。但這也是社會發達的一種表現,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發展的必然。說明了國家的教育越來越普及,全民素質不斷提高。再者,與中國十三億人口的相比下,時下大學生的數量也是偏少的。因此,社會對當代大學生的要求不斷提高也是無可厚非。因為我們是建設祖國的生力軍,是早晨八九點中的太陽,世界屬於我們,未來也掌握在我們手中。瞭解當代社會對我們的要求是必須要做的,這會讓我們懂得社會最新的發展動態,時刻做好準備。我們要把握年少的好時光,讓明天的校園更美好,更燦爛。把握時代的脈搏,讓明天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揚眉吐氣。

大學生需求調查報告9

  軟性方面

  1、“先就業後擇業”還是“先擇業後就業”不僅僅是大學生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從調查資料看,無論是xx畢業生還是在校大學生,“先就業後擇業”的觀念已經成為主流,然而即使這樣,這樣的觀念就一定適合嗎?我們從企業hr者給大學生的建議中還是能聽到另外一種聲音的:“不要報著先就業再擇業的短期行為想法,高流動率使得用人單位望而卻步;同時加強專業知識和技能學習提高。”

  2、解決就業難問題,大學生和人力資源管理者觀點差異巨大

  整體的來看,在解決大學生就難上,大學生和企業的看法存在很大差異。大學生更關注於從知識層面提高自己,從而擁有更大競爭力,在就業競爭中勝出,而企業則把關注的重點放到了“學生調整就業心態”上,認為更多地應該從從認知上解決。

  3、“對企業專業崗位知識缺乏瞭解”成為畢業生、在校大學生、企業一致性都選擇的困擾畢業生求職的首要因素

  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學生和企業在困擾畢業生求職因素選擇上,有很大的一致性,“對企業專業崗位知識缺乏瞭解”成為畢業生、在校大學生、企業一致性都選擇的困擾畢業生求職的首要因素。可見學生和企業都認識到了彼此缺乏有效的相互接觸、瞭解的途徑。

  4、畢業生應具備哪些素質及能力:“品德”成為大學生和企業選擇的最大差異

  整體對比一下大學生和企業二者對“畢業生應具備哪些素質及能力”的選擇,在對“品德”的選擇成為二者最大的差異。不論是xx畢業生還是在校大學生,品德都被他們排在非常靠後的位置,xx畢業生選擇中,“品德”排在最後一位,在校大學生中,“品德”排在倒數第二位,而對企業來說對“品德”的選擇僅次於“專業水平”及“溝通能力”。這種差異的形成值得我們思考:到底大學生“成才”的價值取向該如何選擇呢?

  5、“德才兼備”是企業用人的恆久標準

  對比一下大學生和企業的選擇可以發現,除了“綜合能力”上,企業和大學生看法一致外,其他方面沒有一致的。二者之間差異的選擇上,如果大學生沒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可能對大學生在校學習時培養自己的方向上產生一定的歪曲,最後使自己不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有兩個方面:其一是企業在選擇畢業生時,選擇看重畢業生學歷學校名氣的比很小,可現實中的情況似乎是企業對畢業生這方面的條件非常看重。這是個很有意思的矛盾。其二,企業對畢業生“品德”的重視程度遠遠比畢業生對自身“品德”的重視程度高的多。從中看出,企業選人的標準其實很簡單:德才兼備;而畢業生更傾向於表現“才”的方面,而對“德”的方面重視不足。

  四 詳細資料統計如下圖

  五 結論與建議

  本次調查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真實瞭解大學生的就業現狀及用人單位招聘大學生的現狀,進而對比二者之間的異同,尋找影響大學生就業難的及解決大學生就業難主要因素,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大學生更真實的瞭解自己,更明確就業時需要努力的方向,促進大學生就業。

  1、結論

  1.1 xx屆畢業生對就業信心不足,對就業形勢表示不樂觀,在校大學生就業信心相對更不足,表示就業形勢堪憂的比例相對增加很多。

  1.2 大學生就業在就業區域、就業單位性質選擇上結構性矛盾突出,在期望薪酬上仍高於企業對其預期。

  1.3 “先就業後擇業” 已經成為大學生的主流觀念,由此可能引發用人單位招聘大學生成為“為別人做嫁衣”,用人單位招聘大學生時可能更趨於保守。

  1.4 大學生與用人單位之間缺乏長期、有效的溝通。大學生對招聘單位的選人標準、用人單位招聘崗位的崗位知識等方面與企業本身有巨大差異。

  1.5 大學生更注重知識和能力的提高,“道德”淪為大學生遺忘的角落,而對用人單位來說,“德才兼備”始終其招聘人才的重要標準。這些方面,大學生和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嚴重分歧。

  2、建議

  經過調查發現,大學生就業難問題不是簡單的由一個方面或兩個方面造成,從調查中至少可以看出社會、用人單位、高校、政府及大學生本身等對大學生就業難問題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一個影響。

  2.1 大學擴招:合理利用這柄雙刃劍

  高校大學生的急劇擴招直接造成了畢業生數量的急劇擴大,而原來容納大學生就業的主體單位並不能如高校一樣急劇擴大工作崗位,二者的增長不成比例。如何協調好二者間的關係仍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而從調查的結果看,這似乎是一個表面現象,深層的原因在於社會對大學生就業的引導還沒有到位。

  2.2 解決結構性就業難問題是關鍵

  企業人士更多的認為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首先在於調整大學生的就業心態,而從針對大學生的調查結果看,大學生在就業區域選擇、就業單位性質選擇上都有趨同現象,“經濟發達地區、高薪酬、外企或政府機關”仍然是多數畢業生的首先,但是現實的情況是能夠實現這種願望的大學生的比例其實是很小的,那麼多的大學生都在爭奪很少的職位而忽略的其他的職位,這可能是大學生就業難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而受教育成本的急劇增長,可能是造成這一現象的背後的真正原因之一。

  正如同企業對大學生建議一樣,既然不能改變既定現實,只能首先調整自己就業心態,在選擇就業區域、就業單位性質、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過度集中於一點,最好適當的擴大自己的就業選擇。

  2.3 就業觀念的轉變應該慎重品德不應該受冷落

  對比大學生和企業對大學生就業觀念的認識,可以看出,大學生如果一味的為“先就業後擇業”而“先就業後擇業”的話,並不一定是非常合適的就業觀念,這方面在用人單位那裡已經有所反應。而該確立怎樣的就業觀念,仍然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而大學生就業時對品德的冷落,更是章顯出在當今社會的大背景下,大學生價值取向的重大轉變,而這種轉變值得人們深思,應該引起相當關注。

  2.4 建立大學生和用人單位之間更流暢、有效的溝通交流渠道

  調查中一個突出的現象是大學生對用人單位不瞭解,用人單位的人才要求不能暢通、有效的讓大學生了解,這其中缺乏溝通。似乎看到這樣的現象:高校在培養大學生上自有一套體系,而這套體系與招聘大學生的單位聯絡很少。高校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去培養大學生,而事實上對該怎麼培養大學生以有利於他們更好的就業缺乏瞭解。而建立一種基於需求的人才培養體系才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之所在。

【大學生需求調查報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