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資訊科技> 參加資訊科技學科教研活動有感

參加資訊科技學科教研活動有感

參加資訊科技學科教研活動有感

  這次活動,來自江南大學的劉向永教授給我們做了《從國際動態看資訊科技發展》的報告,就英國、美國、日本、臺灣以及國內等資訊科技學科開設的現狀做了分析,並提出了“資訊科技課程何去何從的問題”,發人深思。

  作為資訊科技教師,我們常常發問:“我們教給學生的知識對於學生的現在與未來有什麼作用”,小學、初中、高中甚至大學都在教Word、Excel等OFFICE軟體,隨著時代的發展,資訊科技的發展是越來越人性化、傻瓜化,一個小學生已經可以很熟練的操作計算機進行遊戲、QQ聊天、美圖秀秀等,這些軟體教學是否還有其存在的意義。現在的高中課程呈現出越來越多的陳述性知識,尤其是高中選修《網路技術應用》,比如資料交換技術、搜尋引擎的工作原理,OSI參考模型,TCP/IP協議……這些陳述性知識抽象、枯燥,教材將深入、豐富、龐雜的技術知識與技術原理壓縮再壓縮,以一兩頁的文字呈現。而這一兩頁的文字呈現的分量可想而知,教學的難度更是可想而知。當教師充分壓榨自己的設計能力,廣泛尋找各種資源、拼命展示教學基本功,用盡一切手段使學生對這些知識一知半解的時候(一知半解已是相當不易),學生的這些一知半解的知識對學生的現在與未來又有什麼用。即使學生將來在這個專業發展,在高中課堂上所學的一知半解的知識再歷經歲月的淘洗,剩下零星的名詞,對學生的影響幾乎微乎其微。

  那我們究竟應該教給學生什麼?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別逗了,誰告訴,這玩意兒到底怎麼教。而且脫離了知識與技能的載體,這更像是水月鏡花、空中樓閣。

  劉教授講座裡有一個影片,小喬布斯12歲的ThomasSuarez演講,他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想學足球,可以加入一個足球隊,如果你想學小提琴,可以報一個培訓班,如果你想學應用程式,你去哪裡可以學到程式設計?”這個問題放在我們這裡同樣存在,你去哪裡可以學到程式設計?

  應用軟體的傻瓜化我們承認,而這傻瓜化的背後是多少程式猿的努力,這些專業人員或者對這方面的感興趣的人,怎麼去培養,從哪裡學習?比爾蓋茨16歲就賣出了他的第一個電腦程式設計作品——一個時間表格,買主是他的高中學校,價格是4200美元。馬克扎克伯格在高中時期,創作了名為SynapseMediaPlayer的音樂程式,並被貼到Slashdot上,被PCMagazine的五星評價為3顆星……那麼我們的孩子,對設計遊戲有興趣的孩子,對應用程式有興趣的孩子,他們去哪裡學習,他們多久才會學到?到大學?會不會已經太晚。

  Maker,多麼有想法,多麼吸引人,但是距離我們彷彿比應用程式還遠。

  ……

  一方面是枯燥的、學生不感興趣的知識,我們費勁心思努力在教;一方面更有意義的,有趣的,學生想學的,卻學不到。這恐怕就是資訊科技學科的困境之一吧。

  資訊科技學科:我們的教師應該會什麼

  龐霞老師執教的《文字資訊的形象化表達》,重技術、輕藝術,課就顯得有些單薄,缺少了些厚度與廣度。(原諒我話說的那麼直接,這真是一節難得一見的好課,不上課的人評課總是比上課人的辛苦準備要輕鬆很多)。文字資訊的形象化表達涉及的範圍其實非常多,並不僅僅標識、提示牌等,比如商場的疏散圖、公園的導遊圖、點菜的選單……,比如電影海報,如何透過一張電影海報,將電影最有吸引力的部分呈現出來,吸引大家掏錢進電影院?為什麼在不同的國家釋出的電影海報也不同?(不僅僅是文字不同)。……順著這個方向往下挖,越往下挖,越覺得困難,越覺得詞窮,為什麼?因為我們的.藝術修養達不到。

  這又使我聯想到在射陽的優質課活動,《文字處理技術》課題,三位老師同課異構,有的重文化,有的重技術,技術我們可以深入的挖掘,好好的設計,因為我們在技術上還有些許自信,而文化就不那麼輕鬆,不是每個教師都可以勝任,而這囿於教師的文化功底。

  再比如全國優質課,北京景山中學的黃山老師執教的《用FLASH設計動畫角色》,簡單兩筆就可以勾勒出一個生動形象的動畫角色,我們在感嘆這位老師的美術與設計功底時,原來這位老師有在廣告公司設計的經歷,試問有幾位資訊科技教師有這樣的美術功底?會PS就會設計了嗎?

  以前一直自卑於自己是教育技術出身,非計算機科班出生,而現在縱觀資訊科技學科走在前列的大咖們,有不少是從事教育技術學研究,比如李藝、鍾柏昌、比如給我們做講座的劉向永。特級教師邊楚女不僅是資訊科技教師,還有很高的文學修養……

  不說能夠在資訊科技學科獨樹一幟、脫穎而出,僅僅是能夠跟上時代的發展,資訊科技教師僅僅掌握技術似乎已經不夠了。

  資訊科技學科:我們“在路上”

  xxxx年主要講搜尋引擎的基本操作,xxxx年主要講搜尋引擎的技巧,xxxx年主要講搜尋的資訊的真偽、重要性等。

  ——南京市張宏老師的經驗

  資訊科技課程經歷了淪為操作窠臼的“工具論”、低到塵埃裡的“整合論”、雲山霧罩的“資訊素養”論,到現在的“計算思維”,在我們剛剛把“資訊素養”理清些頭緒,尋得些理論武裝,自以為找到了些門道的時候,“計算思維”的出現又令人應接不暇。短短髮展的十幾年,我們感受到了學科發展的困境,也感受到了資訊科技學科的蛻變。然而有變化總是好的,說明我們認識到自己的困境,說明我們在尋找擺脫困境的方法,說明我們沒有固步自封,一直在尋找、在成長。

  資訊科技學科:我們一直“在路上”。

【參加資訊科技學科教研活動有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