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師> 教師課堂隨筆

教師課堂隨筆

教師課堂隨筆15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應該很少人不知道隨筆吧?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那麼,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課堂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課堂隨筆1

  培養“學困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困生”一般是指有生理缺陷、智力因素、家庭和社會環境的影響等原因造成在完成學習任務上有困難的學生。從教多年,我認為在數學教育教學中培養“學困生”良好學習習慣,是每一位數學教師必須要面對的工作。 教師在與學生接觸過程中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課前認真備課,對待學生一視同仁,特別要尊重和關心“學困生”。 那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往往特別需要得到老師的指導和愛護,這些學生基本上由於自卑心理嚴重,不敢接近老師,更沒膽量向教師討教各種問題,所以教師要選一些合適的時間多關心他們,多對他們進行鼓勵,並讓他們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從而讓他們建立自信心。

  透過這樣,讓“學困生”明白,學習有困難不要怕,要積極面對困難,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有好轉。 教師在課堂上講課要儘量多離開講臺,步入學生中間,甭總捨不得離開三尺講臺。教師在課堂上要多走下講堂。特別是當安排討論問題或完成練習環節時,我所教學的班級中就有幾位學生由於自控能力差,就會在哪兒玩。就這些情況,我上課時,就儘量的離開講臺,在學生的座位之間適時走動,當發現學生開小差或玩耍時,就立刻到他們身邊提醒,有時還尋找機會表揚、激勵他們。這樣,使這些學生能感受到教師常常都在關注自己,於是就慢慢努力剋制自己的不好習慣了。 強化良好習慣養成。

  我所教學的班級中有那麼幾位學生,對數學課不感興趣,因為他們覺得不願意動腦筋思考問題,所以對於數學作業練習來說更是感到頭痛,作業總是不能按時完成,就算特意留他們下來做,也很難完成,他們的如此態度,對班裡其他學生產生不良的影響。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在班裡讓學生組成的學習小組,讓組員之間相互幫助,促使他們改掉不良的學習習慣,讓學生之間產生了相互督促,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 注意兼顧個體差異。針對不同的學生,設計出各種不同的激勵的評價標準,教學時,“學困生”要達到相應的標準就可得到好的評價,作業及練習的

  難度也如此;對於優秀學生,我定的校準就要高一些。總之,對不同的學生就能得到不同的表揚激勵,“學困生”就以往來說,很少得到表揚,後來能與其他學生一樣時常的到老師的鼓勵,他們變得自信多了,數學作業的習慣自然而然好多了。

教師課堂隨筆2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各界都在提倡給學生減負,不能佔用學生的休息時間,向課堂45分鐘要效率。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畢生都要研究的課題,把老師和學生都從題海和加課中解放出來,讓教師快樂地教,讓學生快樂地學。在教學實踐中,課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難題。課堂的低效能導致學生厭學和教師厭教。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不少同行都在艱難地探索構建高效課堂的途徑。

  高效課堂是從學生角度來講,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兩個條件:

  一是學生對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要高。

  二是在實現這種目標達成度的過程中,學生應主動參與並積極思考。從這個角度來說,高效課堂就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是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是學生對所學內容主動實現意義建構的課堂。

  從教師角度來說,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一是教師能夠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因為教學目標的預設與課堂的實際情況不可能完全吻合,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目標作出適時調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使其更好地體現教學目標的適切性;

  二是教學的過程必須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這種主動參與主要體現在教師能否採取靈活機動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否積極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能否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學生分享彼此的學習成果;

  三是教學中適時跟進、監測、反饋、消解,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使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更高。

  構建高效課堂我認為必須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抓好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式的轉變。

  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須在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推動教師觀念的轉變,進而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以逐步消除由於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大量課後作業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逐步解決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實現的問題。

  第二,開展以學課標、研課本、研方法、課後反思等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訓。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在很多情況下,課堂的低效是由教師對課標與課本的學習與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師這方面的不足又影響和制約了其課堂駕馭能力,課堂駕馭能力又反過來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師備課中的備學生問題。

  不少教師在備課時,只習慣於備教學內容,而忽視備學生。如果教師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一切從本本出發,課堂教學的適切性就會大打折扣,課堂教學的高效更無從談起。

  第四,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

  在真實、常態的課堂教學中,我常常發現教師所提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無效問題、假問題、無價值問題充斥課堂,教師的很多提問耽誤了學生寶貴的課堂學習時間,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師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價值的、有啟發性的、有一定難度的,整個課堂的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第五,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

  課堂上,有的教師剛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的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鬆散,時間利用率低。有的教師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的要求,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幹什麼和要他們怎麼幹,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

  我認為要提高課堂效率還應該考慮以下三個方面:要經常用目光或微笑與學生交流,這是實現普遍關注的前提.要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從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種關注,感受到一種溫暖,獲得一種支援。用欣賞、誇獎的手段來體現你的關注。對學生的欣賞、誇獎、鼓勵往往表達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老師器重我。要把他們每一點的積極性、每一點的學習熱情保護起來,讓它生長起來,壯大起來。用提問或允許回答問題來表達你的關注。不經意的允許能滿足學生的被認可感,滿足學生被承認的需要。

教師課堂隨筆3

  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教會學生自己能讀,培養語文能力,這是語文老師都在研究、探索的一個重要問題。當前,九年義務教育的這套初中語文教材,有不少老師認為難教,教時不夠用,依然滿堂課都在講解,使學生很少有讀、寫、思和講的訓練機會。正如教育專家錢夢龍說的:“注入式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大敵,至今卻沒有絕跡。”所以,尋求適應這套教材特點的教法,向課堂要質量,是我始終較為重視的一個問題。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探索並嘗試運用“三結合”與“三利用”的教法,不但使教師感到易教、課時輕鬆,而且使學生感到易學、容易接受。下面就這個問題談談我的淺見。

  一、“三結合”,即是從備課到課堂,始終將課文的“訓練重點”、“預習提示”、“課後習題”相結合,充分把握新教材編寫的特點。

  1、結合訓練重點:語文教材中,“訓練重點”往往提得很精簡,在實際課堂教學中,須在老師充分備課的前提下,才能把訓練重點在教學中落實下來。以第一冊《大自然的語言》一課為例,本課訓練重點是:①生動的有條理的說明事物;②讀書摘要。

  首先,要指導學生了解課文如何“生動”的說明事物。開頭一段用了“次第”、“翩然”等優美的詞語及擬人筆法,將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觀寫得生動形象,寓說明於描寫之中,如同展現一幅四季風光的畫卷。第二段則用擬人手法,如布穀鳥唱“阿公阿婆,割麥插禾”更有特色,說得更加生動。

  其次,要理解如何有“條理”地說明事物。在授課過程中,讓學生知道頭三段說明的順序是什麼。顯而易見,第一段以“春、夏、秋、冬”的時序來說明,第二段舉的三個例子是以“耕、種、割、插”的農事活動先後為序,第三段則是物候知識的起源和發展,是從古代到近代。可見各段落裡面的句序講究條理性。

  而“讀書摘要”,實質上就是對語言資訊進行篩選,把文章的重點或主要內容摘錄在卡片或筆記本上。由於學生初學編寫讀書摘要,要求不要過高,指導學生圍繞課文“練習”的一、二小題,從課文中找出答案,在有關的句子下劃一條波浪線,然後這些句子分別摘抄在筆記本上。這種由淺入深的練習,學生就不會覺得“讀書摘要”茫無頭緒了,也逐漸培養成習慣。

  2、結合預習提示:如果把課文內容比作一把鎖,那麼“預習提示”便是這把鎖的鑰匙。“預習提示”中包含文體、文學、篇章、讀寫聽說知識,學習的重點和難點,閱讀的思路和基本方法,利用工具書理解或掌握生字、詞。“預習提示”的文字學生幾乎都看懂,但如何抓住提示中的關鍵詞關係著學生能否真正地全面地領會“提示些什麼”。例如《大自然的語言》的“預習提示”中,第一段只有兩句話,我讓學生默讀並思考它給我們提示些什麼,引導他們明確第一句話中“比作”一詞,既提示了本文標題採用的是比擬的修辭手法,又回答了什麼是大自然的語言。再讀第二句話,啟示他們回答句中的“具體生動”、“條理分明”給我們提示了本文的寫作特點;而句中的“說明了”又給我們提示了本文的文體是說明文;末句的“特徵、成因和意義”又提示了本文的主要內容。透過平時的反覆訓練後,我的學生幾乎都入了“讀懂預習提示”的門。這樣,講究了教法,也讓學生懂得了學法。

  3、結合課後練習:“課後練習”如何處理,是教學的一個技巧,卻往往被忽視。我在教學中,首先打破先講課文後處理練習的陳規,將課後練習分散於教學過程的各環節中,靈活處理,有的則置於課前,結合在預習中,或納入佈置給學生的自學提綱中。又如《大自然的語言》的練習一,這一題給出了段落大意,只要求劃分段落,理清層次,明確本文的條理性。我首先是要學生讀題,並回答從哪一段到哪一段是說明該問題的,二是讓學生用課文原句回答問題。這樣也為做“讀書摘要”作過渡。練習五的第1小題,則是揣摩一個分號和一個句號的用法,這一練習有助於區分這兩種標點的不同用法,當堂揣摩解決。這種穿針引線的教法,既有利於對句子的理解,有益於培養學生仔細閱讀的習慣,也減輕了學生的課外負擔。

  二、“三利用”,即利用工具書、板書和《中學生助學叢書》。

  1、利用工具書:工具書是“自學的好幫手”。教師離不開工具書,何況學生。學生的主要工具書是字典和詞典。課文裡的生字詞,要教會學生自己查閱工具書解決,而且必須養成習慣,這就是一種能力。在課文“預習提示”裡有使用工具書的要求,在課後練習題裡也有不少訓練題。要養成使用工具書的習慣,首先給學生作一些趣味性的介紹,提高學生對使用工具書重要性的認識,激發使用工具書的興趣,同時還要落實使用工具書的任務。

  2、利用板書:板書的設計,要做到科學、規範、簡明、美觀,這是教師的共識,但實施卻很難。我在設計板書時,首先精心考慮內容的科學,文字的規範簡明,書寫的美觀。也以《大自然的語言》為例,教師板書“草木榮枯,候鳥去來”點明這種物候現象就是“大自然的語言”,而後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體現“草木榮枯”的“榮”的語言文字資訊:“萌發”、“開放”、“孕育”和第二段擬人化的“暗示”、“傳語”;“枯”的表現則是“變黃”、“衰草”。“候鳥去來”的體現是“燕子歸”、“布穀鳥唱”、“大雁飛”。從而使學生真正理解本文標題的用法。

  在突出“訓練重點”的“生動的有條理的說明事物”教學時,則板書優美詞句以體現“生動”;“有條理”則板書第一段體現時間順序的“春、夏、秋、冬”四個字和第二段以農事活動為順序的“耕、種、割、插”四個字。

  總之,精心的板書設計,要有科學性,要簡明而美觀,要體現教材作者的思路,也反映教材的特色,而且突出教學的重點。

教師課堂隨筆4

  在美術課堂上學生沒帶或沒帶齊美術工具這種現象是很常見的,特別是我們學校大多都是外來工子女,家長對美術教育不重視甚至不給孩子們買彩色筆等等。所以在沒帶齊繪畫工具的前提下如何讓孩子也能完成一幅精彩的作品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而線描裝飾畫就幫我解決了這個困惑。

  例如在上二年級的《小老鼠 上燈臺》這一課時,班上有十來個學生沒帶或沒買彩色筆,畫完鉛筆稿後有幾個同學因為沒有彩色筆趴在桌子上悶悶不樂,還有幾個同學乾脆在那邊玩,甚至影響到其他同學畫畫。我走過去拿起其中一個同學的作品仔細一瞧,嘿!真有意思,這位同學畫的是“現代版”的老鼠嫁女,老鼠新年不再坐花轎了而改坐小汽車,場面隆重,來參加的有各種各樣的小動物。這麼有意思的作品就這樣放棄太可惜了,於是我跟那些沒帶彩色筆的同學說讓我們用黑色勾線筆為老鼠新娘畫一件漂亮的嫁衣吧!我在黑板上講解線描裝飾畫的基本要素:點、線、面,再示範如何將點、線、面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組合成一個畫面,不一會一個漂亮的老鼠新娘穿著華麗的嫁衣便展現在同學們面前。孩子們頓時精神起來了,一個個像小小設計師開始認真的為自己的老鼠新娘設計嫁衣,掌握了線描裝飾畫的一定規律後孩子們又用自己的畫筆給畫面上的其它小動物也裝飾起來。

  一節課過去了,孩子們畫得很開心,作品也很精彩。

教師課堂隨筆5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雖然自己缺少經驗,但經過去年視導和"課堂教學大比武"的歷練之後,我對理想課堂也有了自己的一點看法。在我看來,語文學科的理想課堂應該具備以下幾點。

  理想的語文課堂是充滿活力的"生命課堂"。"舊課堂"是以知識傳授作為主要教學目標的"知識課堂"。傳授知識本身無錯,但由此而使課堂成為知識的"海洋",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知識之中,而忽視了更為重要的人發展所需的活力,使人成了知識的奴隸,違背了教學的真諦。新課堂要求從"知識課堂"走向"生命課堂"。其基本的內涵是:學生個體和群體是充滿生命力的,教師個體及教學技能是充滿生命力的,教學內容是充滿生命力的,流程也是充滿生命力的。

  二、理想的語文課堂是教材創生和開發的"加工廠"。"舊課堂"具有明顯的"教材決定論"傾向,教材既決定教師的講解,也決定學生的學習,教師和學生成了教材的屬附品。這種情形有人這樣形容:書上詳細的詳細講,書上簡單的簡單講,書上設有的千萬不能講。這種"本本主義"扼殺了教師和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新課堂"積極倡導"源於教材而高於教材"的新理念,對教材要進行二次"加工"。教材"加工"的基本思路是:調整教材、補充教材、拓展教材和開發教材。

  三、理想的語文課堂是寬鬆、和諧的課堂。其形成的關鍵是要有良好的師生關係,師生間溝通無障礙,感情交流就會變得很融洽,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就會展露無疑。在課堂中能體現人性關懷,學生才會輕鬆愉快、活潑熱情,發揮想象力,以最佳狀態回到學習中來。我們經常聽孩子說我最喜歡上什麼什麼課,我喜歡某某老師,其實,這些都是學生在主觀上對某位老師的喜愛,以至愛屋及屋,喜歡上這位老師的課。學生對老師的情感和態度對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可設想,一個對老師情感冷漠、態度牴觸的學生可以學習得很好。在課堂上,老師真誠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動的話語,都會從心靈深處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因此,一堂和諧生動的課堂,無論對於學生還是老師都是一種享受。構建和諧輕鬆的課堂,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

  四、理想的語文課堂是平等而無任何歧視的課堂。因為只有尊重才有平等,只有平等才有信任,有了信任,教師才可能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才能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才能有好的教育教學效果。記得前蘇聯的一位教育學家曾說過:"漂亮的孩子人人都愛,愛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師真正的愛。""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學生髮展的條件是不盡相同。面對千差萬別的學生,應該看到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全面地地認識學生。不過早地給學生下結論,過激的語言訓斥學生。"你讀上就讀,讀不上就走人,別拖後腿!"你真是笨得沒辦法可想了!""你還有臉讀書!"等等,嚴重地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這些訓斥性的語言都是對學生進行"心理懲罰",傷害了學生的自尊。我心中理想的課堂不應該歧視任何一個學習困難的學生,在課堂上避免用"學習差的同學""學習好的同學"這樣的字眼形容學生。

  五、我心中理想的課堂,應是充滿賞識的課堂。沒有愛就沒有賞識,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在教師賞識、尊重的眼神裡,學生獲得的不僅是知識,而是一種精神力量,是學習知識的渴求,是挑戰問題的勇氣,是邁開人生步伐的動力。只有走進學生心靈,教師的行動、語言對學生才有震撼力。每個學生都有被人賞識的渴望,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讚賞。當老師把信任、賞識、激勵毫不吝嗇地給學生時,學生的內在潛能被激發出來,從而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我深信賞識能使人由笨拙走向靈巧,由自卑走向自信,也能使人的心靈由灰暗走向光明。一堂充滿賞識的課,一定是一個充滿自信,輕鬆而愉快的課堂。我向往這樣的課堂,我也盡我所能,將我的課堂變成充滿賞識、激勵的課堂。

教師課堂隨筆6

  20xx年2月21日,星期二,普通的一天。

  鬧鐘在六點鐘準時響起,打仗一般地起床,洗漱,桃夭叫醒女兒後然後弄飯,我洗漱簡單,開啟電腦後,用無線網絡卡發今天的“早安蝸牛”,然後關機。六點二十五分下樓,啟動汽車,把車內熱一熱,去除前窗玻璃上的霜跡,等女兒和小云下來上學(鄉下沒有中學,必須到城裡上學)。

  六點三十五分左右從學校出發,從罕臺鎮到鄂爾多斯東勝區,到達入城口需要十分鐘,城裡需要五六分鐘(要視紅燈情況而定)。清晨的城鄉道路空曠而寂靜,出發時天尚黑,歸來已經漸趨清明,畢竟春天到了。今天回來時,七點已過。

  這段時間,我的身份是學生家長,需要盡一份父親的義務。

  1

  學校早餐是七點二十分。很快吃完早餐,到辦公室,開啟資料夾,開始思索今天一天的安排:

  1、上午要陪豐臺及石家莊長安區的十多位老師聽馬玲老師的晨誦《透明男孩》和語文課《日月潭》。昨天還聽了幹老師的數學課,今天數學課與馬玲老師的語文課衝突了,就不能聽了。

  2、今晚網師有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學課程本學期首次授課,要做準備完成備課。

  3、另有數件瑣事,今天無法完成,先一一列出清單記錄下來。此外大事尚有:豐臺新教育小學招生的宣傳冊、下次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學課程授課資料的製作、《非理性的人》備課(週五就要上了)。

  和昨天相比,今天少安排了兩節聽課。

  七點五十分,帶著資料夾下樓,資料夾很大,正好可以夾住一疊A4紙。資料夾的左側,夾著幾頁紙:罕臺新教育實驗小學20xx-2012學年第二學期總課表、101班課程表(裡面有課程內容)、罕臺教師必讀書目一覽表、帶有相片的培訓教師名冊、學校通訊錄。這側相當於是一個工具箱,此外還多插了一本薄薄的小冊子:《讀〈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幹國祥批註版,網師製作)。資料夾的右側,第一頁紙上方寫下時間:20xx.2.21。然後,從三分之二處劃一條一通到底的豎線,這張紙就被分成兩欄,左欄是聽課記錄及隨想點滴,後面又想到了什麼再填入右欄。基本上,是一邊聽課,一邊觀察學生,一邊備課,即設想自己會如何上課。

  原計劃匯談安排在晚上,但考慮到這樣我全天的時間更碎了,就決定見縫插針地匯談。像今天,因為後面沒課了,晨誦和語文課結束後,立即和長安區的老師們在四樓開始匯談,匯談涉及:晨誦一般流程以及根據詩歌不同的巧妙處理;根據幾處課堂細節討論什麼是想象力;二年級語文課程目標以及有效性的問題;課堂上學困生的個別對待;生字生詞學習遭遇的障礙及解決方案……

  十點多,匯談結束。立即發了一個以“罕臺培訓日記”為話題的微博,及時記錄。

  這段時間,我的身份,是新教育研究中心成員,負責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同時,也是豐臺新教育小學學術校長,負責豐臺新教師的培訓。

  應該考慮上午後半天的事了。十一點多,要去接女兒。通常十點多就會惦記這事,不然工作一投入,就會忘記,而總惦記這事,工作又做不好。於是想了一個解決辦法,就是開啟線上鬧鐘,設定好時間和音樂,這樣就可以“忘記”另外的事了。(工作日誌也有類似功能,避免大腦中積存過多的資訊降低執行效率)

  設定好時間後,便開始閱讀《給教師的建議》中相關章節。這本書已經非常熟悉了,仍然要為備課而讀,主要是找感覺,進入思之場景,並尋求新的啟發然後記錄下來。

  十一點十五分左右,下樓,開車,又成了一個父親。總要確保能提前十分鐘,一是有車位,二是避免孩子等車(外面太冷了)。

  車到了學校對面,停好車,調整好座位,有10-20分鐘空閒,車上有幾本書,今天仍然讀一本介紹海德格爾的小冊子《海德格爾》(世界思想家譯叢,約翰遜著,張祥龍譯),每次大概能讀兩至三個小標題,五六頁的樣子,但是味道很好,我也不清楚海德格爾的哲學為什麼對我有一種吸引力。

  當學校十二點的鐘聲響起,我剛好返回學校,停車,吃飯,然後迅速就上床休息了。床頭總會放本書,既用來閱讀,也用來催眠。最近放了一本厚厚的書,叫《甘地的真理》,作者是著名心理學家埃裡克森,不可多得的好傳記。睡不著將是最悲劇的,因為意味著下午和晚上將被摧毀。通常還好,實際上會睡20分鐘。

  2

  一點剛過,醒來,再賴會兒床,然後洗臉,下樓,在車裡等女兒和小云(通常二十分),一點半左右出發去學校,兩點十分左右再返回學校,進辦公室。

  第一件事,是泡咖啡,這對較長時間的工作是必須的。

  這是一個幸福的下午,因為有整塊的時間可以為晚上的網師課程做準備。有兩年的講義,但今後不可能再去使用舊的講義了,必須以蘇霍姆林斯基的方式討論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學。還好,令人欣慰的是,課程分帖中已經有上百個回覆了,裡面有問題,有案例,提供了較為豐富的授課資源。

  一樓一樓地重讀課程分帖中的討論及案例,還是有些感慨,有些老學員確實理解深刻,沒有辜負網師時光。將有價值的問題和案例複製下來處理好,然後分類,再將舊講義中相關總結部分複製過來作為授課時的參照。同時,有幾位學員私下裡發了案例,一直沒來得及看,這是馬上要看了的。

  備課中,對網師課程本身也有較多的思考。我知道網師課程每一年都必須有所改進,甚至有很大改進,縱然上得比較好的課程,也絕不能重複。而在這一點上,忙絕對不能成為藉口。課程分帖刺激了我的兩個想法:一是製作一張學員參與學習表,對課程分帖中的發言(包括提交案例)數量和質量,以及討論過程中的發言質量進行統計。這樣做是為了促進學員的預習和積極討論,避免對講師的消極依賴(畢竟,有不少學員仍存幻覺,但講師豈能比蘇氏講得更妙?)。我是沒時間來做這種統計的,但是組長可以分擔,馬上製作了一張表格,然後發給親親氧氣並說明要求。二是成立教學組,既匯聚那些理解本課程較深入的學員,透過課程分帖與學員密切互動,這樣於人於己都有利,說不定以後還有人可以主持這門課程呢。前一個想法立即實施了,後一個想法暫緩,因為還要再觀察觀察。

  統計學員,是讓組長立即完成的,以便晚上公佈。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另一個提高工作效率的方式,就是自己確立標準,然後分派任務給相關的人。例如豐臺新教師或長安區教師的培訓,都是由他們自己確立組長,自己主持,並自己形成檔案,我樹立標準,並確保參與。

  網師備課並不容易,事實上今天之前就已經做了不少工作了,除了整理記錄外,還完成了對課程資料的批註。而今天做的,是進入這些問題與案例,並記錄下要點。

  中間免不了處理一些瑣碎,包括借書之類。工作一會兒,還要瀏覽一下微博。

  經常會有一些QQ留言,或是論壇密碼忘記了,或是有問題要諮詢,甚至有跟我討教一首詩怎樣解讀的。能立即回覆的就立即回覆了,討論問題之類,通常都會自動過濾掉,因為我沒有時間細緻地思考,也不想倉促地解答。與授課相關的問題,應該在授課時在公共群裡提出,我無力應付。有些時候,這會產生一些誤會,偶爾會解釋,更多時候,連解釋也無從解釋甚至沒時間解釋。

  這個下午,我的身份是網師講師兼教務長。

  很快,五點半了,該動身接孩子去了。仍然讀《海德格爾》,有時也會靜靜地想一些事情,發呆,或傷感。本週最幸福的一次,是昨天在超市裡買了饅頭和鹹菜,等孩子的時候,開啟後備箱,拿一個饅頭夾著鹹菜吃掉,這是很難得的享受,彷彿回到了童年。

  六點三十分回到學校,食堂通常已經沒飯了,一般都直接進辦公室,但今天因為家裡有饅頭,所以直接回家,吃饅頭就鹹菜,再喝點水,一看錶,已經快六點五十分了!趕緊衝下四樓,再衝上四樓,開啟電腦,已經六點五十五分了。

  倒杯水,整理一下思緒,然後等到七點整,開始授課。

  3

  這已經是第三輪擔任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學講師了。

  這門課程已經影響了不少學員,也算網師一門不錯的課程了。但我心裡始終存著很深的焦慮。

  我想,網師對這門課程的基本理解已經完成,也就是說,這是一座富礦,已經被開採,但開採出來的煤如何轉化為熱量,轉化為能源,這才是最重要的事。

  而現在尚且存在著種種不如意的狀況:

  雖然有70位左右的學員參與了課程分帖的討論,這在網師課程中絕無僅有,但相對於選修人數,仍然不夠。即,靜態的學習仍然沒有轉化為動態的學習,坐聽講師講解的心態仍然是主流。在知識面前,不能開啟自己,惟恐自己提問幼稚,仍然是妨礙許多人深入學習的首要因素。

  輕率對待閱讀材料的現象仍然很突出。我提供的材料,以及《給教師的建議》,是訓練知性閱讀的絕佳資源,但是太多人仍然沿襲以往的閱讀習慣,表面地讀,自以為是地讀,而缺乏對蘇氏的邏輯的洞察。這似乎是個能力問題,但首先需要的並非能力,而是一種對待書籍或學習的嚴肅態度,這何其難哉!

  討論中同時存在著兩種情形,一種情形是無論如何不發言,只觀看,看到精彩的,心裡喝彩一下,看到不精彩的,心裡輕蔑一下,卻始終保持“自身完整”。一種情形是不加省察地亂髮言,而又缺乏傾聽,尤其是一些學加入的學員,還不太理解網師的一些規則,不太理解網師在討論方面的嚴厲要求。因為要求慎重發言,乃是一種研討訓練,沒有這種訓練,固然其樂融融,但是整體課程的品質就大大降低了。

  所有這一切,都需要不斷地學習學習再學習,而作為講師,經常必須忍耐這種種現狀。

  最重要的是,我意識到,蘇霍姆林斯基之所以難學,乃是因為他在教室裡的深入。他沒有提出什麼七步幾法的模式,而是一種真正的研究,必須遭遇和蘇霍姆林斯基類似的問題,才能理解這些研究成果。而對多數人來說,天天地教室裡,但從未進入教室的深處,甚至進入網師,也有許多人只是想尋求控制教室與課程的簡便法門,而這種心態,是無論如何與課程,甚至與網師是不相宜的。

  一句話,愛過,痛過,甚至恨過,才能真正地進入教室,理解才有前提和可能。事實上,晚上分享的案例也充分地說明了這一些,可惜,無此經歷的人,誰解其中味?

  討論持續到十點鐘。

  再處理一些瑣碎的事,並且寫工作日誌,記錄今天的生活,並列出明天及最近的事務清單,就下線了,回到家是十點三十六分。平時,經常會喝點酒,既是愛好又是幫助睡眠。但今晚授課前吃過了,晚上就忍了忍。桃夭還在辛苦地工作,我一回來,就不自覺地又聊起了班上的學生,一說又是好久。

  大約十一點半左右,入睡,心裡想的是,明天。

  這是我的一天,在父親、學術校長、教師專業發展專案主持人、講師、網師教務長、新教育小學教師家屬(我常以此自嘲)等身份之間穿梭編織。之所以選擇這一天,是因為這是效率比較高的一天,而更多的日子,經常會有茫然與焦慮,有因安排不當導致的浪費。

  “明天”是週三,“明天”晚上,是今年罕臺青年教師第一次“相約星期三”活動。我們將分享假期的閱讀,以及交流本學期的專業發展計劃並相互啟發。

  因為辛苦的築造,生活已經給了我一些經驗,我總想著能夠與年輕人分享。例如,當繁重的工作襲來,如何從效率和情緒兩方面同時做好準備迎接挑戰?如何能夠很好地駕馭生活而不被生活駕馭?

  不是所有年輕人都會理解並接受,但是,必須心懷希望。

教師課堂隨筆7

  內容提要: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促進學生的自主性探究學習,透過教師創設問題,學生分析問題,學生再提出新問題,再解決新問題.教師應引導學生,讓學生自主探究問題,成為學習的主體.透過自主性探究學習,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了;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實事求是的治學態度,不怕困難的治學精神;增強了學生合作意識,在共同探究的過程中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關鍵詞:問題;創設情境;合作交流;應用遷移;拓展昇華

  現代數學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教師在教學只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素質.

  面對傳統教學與新課程改革這一矛盾,教師在教學中既要貫徹傳統教學中的精神,如課前預習,認真聽講,認真作業,又要在教學中加強改革,如探究學習,合作交流,數學問題貼近生活等.這樣才能使學習具有激情,情感體驗更加豐富,價值觀更加正確.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將來就更加能適應社會,為建設祖國奉獻出自己的智慧.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教師匯入新課時,設計問題一定要聯絡生活實際.只有學有用的數學,這樣才能啟用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設計問題一定要情境豐富,讓學生在情境中發現新問題,提出新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一定要鼓勵學生提出新問題,即使提出的問題是不正確的,也要民主對待.不能打壓學生的積極性.這樣才能培養每個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幫助學生改正錯誤,全面解決問題,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課堂隨筆8

  晨間,孩子們都在進行桌面遊戲。可是,最喜歡這些玩具的秋遠小朋友今天卻有些反常,小傢伙早上一進教室就埋頭看著自己帶來的一本書,嘴裡還不時嘀咕著什麼,津津有味。

  陶老師湊了過去:“秋遠,在看什麼呢?看得這麼有味?”

  “我帶來的書!”秋遠把書一揚,咧嘴笑。

  “什麼書?”

  “《恐龍世界》!”

  “你喜歡恐龍呀?!”陶老師故作驚訝。

  “是呀!書上的恐龍我都叫得出名字的!”秋遠很自豪。

  “這麼厲害!那我考考你!這是什麼龍?”

  “伊拉夫羅龍!”小傢伙順口就答了出來。

  “這個呢?”……陶老師一個一個指了過來,可是無論是簡單的名字還是複雜的,秋遠都一個不落的答了出來,“真棒!”在一旁的我也忍不住翹起了大拇指。

  秋遠,是班上的小調皮,喜歡“惹是生非”,規則意識不強烈;他坐不牢自己的椅子,數學操作時亂塗亂畫,還常常尿尿在褲子裡……可就是這樣一個讓老師有些頭疼的孩子,帶了給我們關於閱讀一份驚喜,讓我領略到了“興趣閱讀”帶來的真正力量。其實,在班上秋遠是個各方面表現都不是很出色的孩子,學本領不願聽,可是就是這樣的一個孩子,把我們大人都念不連貫的恐龍的名字,爛熟於心,甚至還能說出恐龍的不同特徵,甚至再一次自主畫畫中,畫出了一隻有稜有角像模像樣的恐龍。她奶奶告訴我們,這個孩子特別喜歡恐龍,所以常常纏著大人問這問那,喜歡閱讀關於恐龍的書籍,玩恐龍的玩具,就這樣,不知不覺讓我們看到了驚喜。

  可見,在閱讀面前,無所謂能力,只要興趣在,閱讀便可以給予我們不經意的收穫!

教師課堂隨筆9

  昨天下午教研,我上了一節“不一樣”的公開課。一節課下來,我深刻地感受到學生們的轉變,學生並沒有以往表現的那麼糟糕,他們也會盡力配合你的“表演”,尤其是在全校老師來聽的情況下。因為,有種課堂叫做師生默契。

  回首來學校的時間,將近三個月,也是我作為一名新老師,從學生到老師轉變的三個月。我由剛開始的人生地疏到現在的輕車熟路,慢慢適應教學工作,慢慢和學生打成一片,從一無所知到漸漸瞭解他們每個人的個性和喜好。有時打心底裡很喜歡這群活潑可愛的“小精靈”,但有時又很討厭這群“氣人精”。說到這次公開課的默契,就不得不說第一次的公開課,那次簡直“糟糕極了”!可能由於我事先沒有預演,講的是一篇新課文,加上來了好多老師,他們緊張,我也緊張,所以,出現了尷尬的局面,在找同學回答問題的時候,沒學生主動舉手回答問題,沒有學生配合我這場“表演”。而我只好點名,硬著頭皮一個人在課堂上唱了40分鐘的獨角戲。現在想想當時真是不堪回首!後來,經過一段時間師生磨合,講課效果也比原來好多了。而昨天學生的轉變,讓我又驚又喜。在課堂上他們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我拋給他們一個又一個問題,他們都認真的在課本上尋找答案,並積極地回答問題,默契的配合著我,講課環節進行的很順利,雖然到最後沒講完,但是我已經很滿意了。也許是有了第一次的公開課尷尬,到現在的上課課堂氛圍活躍,學生們都積極地回答問題。看著他們的成長和轉變,我由衷的為他們,同時也為自己感到高興。是他們讓我明白課堂並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而是可以師生默契配合完美演出。

  “他們是一個個跳躍的小精靈呵,惹人氣惹人惱惹人愛惹人疼,他們每一個成長的符號,都記錄著你歲月的滄桑和開懷的瞬間”,謝謝那群可愛的“小精靈”給了我快樂,給了我憂傷,讓我可以不斷改進自己的不足,努力成長為更好的自己,更好的老師。願孩子們健康成長,有一天能體會到老師的善意和良苦用心。

教師課堂隨筆10

  工作兩個月以來,我在學校發現了自身一些問題,不僅在學校並且在見習基地和帶教老師討論,受益頗多,小學見習教師感悟隨筆。

  在平時的工作學習中,我發現自身還有許多欠缺的地方,我在聽戚老師的課時,發現戚老師的板書設計得很好並且講得很透徹,但是我自己在上課時,雖然也想過怎麼寫板書,但是在課上總是發現板書寫得有些亂,課前設計板書還是沒有設計得很好,很到位,這點要多向戚老師學習。另外我發現現在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課上學生不聽講,就坐在那發呆,我這個問題也向其他老師討教過,他們給我一些意見,如課上發現他不聽講就讓他回答問題,回答不出就站一會,還有就是一上課就讓他站著,我和戚老師也討論過這個問題,他也說道過這些方法,最常用的就是回答問題,並且要慢慢地讓他們改。

  趙老師和書記也和我說到,課堂上一定要讓學生認真聽,不然即使有能力將知識講清楚,講透徹,但是學生不聽也是白費功夫,所以課堂管理是很重要的。有一次早上遇到校長,他對我說,我的性格較內向,不可能讓我改變性格,大聲叫讓他們停住,這就要我運用自己的智慧,去思考如何在課堂上吸引學生,讓他們喜歡上我的課,這樣課堂紀律也可以弄好,學生聽課也會認真。我聽了後,自己也思考了,覺得很對,雖然剛開學的時候有的老師告訴我一定要兇,要讓他們聽話,但是我嘗試了幾次後發現,有的時候真的兇不起來,那我只能換個方法,我可以在課上變現得更好一些,讓課堂變得有趣一些,吸引學生,讓他們都喜歡數學課,那麼課上的聽講問題就會解決,課堂管理問題就會自然而然地解決,所以我應該努力摸索,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在課堂上管理學生,範文《小學見習教師感悟隨筆》。

  在這段時間內,我發現,要做好一名教師也是很不容易的,不僅要回教書,能將知識點講明白,還要有能力管理學生。這和在大學裡學習完全不一樣,大學裡老師只管自己講,大多數時間不管學生是否在聽講,但是到了中學,教師一定要學會管理學生,不然在課上學生就不會認真聽我所講的內容。

  講到管理學生,我現在努力做到在課上吸引學生,讓他們不能覺得數學課是枯燥的。那麼要吸引學生,我需要多瞭解學生,這裡我想到了上次聽王老師的講座,講到心理學是很重要的,我應該多去看看一些關於學生心理,教育心理學方面的書,要全面的瞭解學生,才能在課上吸引學生。另外我自己還要多學習,多豐富我的知識,做到智慧地上課,牢牢地吸引住學生,

  經過兩個多月的工作,學習,真的讓我學到了許多,我也體會到了做教師的辛苦,不僅要在教學能力上有提高,還要在其他方面都有所提高。

教師課堂隨筆11

  一般人認為音樂課最好上,學生們感興趣。只有音樂老師才知道其實根本不是這樣的。音樂課堂氛圍的營造是每個音樂老師 最頭疼的問題,某種程度上講,音樂課比,語文,數學,一些主課更需要溝通與交流。音樂這東西太活。

  怎樣才能很好的溝通呢?這就涉及到一個重要的問題,調動音樂課堂氣氛,一些教師總認為,只要把課備好,把知識點準備好,這樣就足夠了,你在上面講的唾沫橫飛,底下的學生聽得絲毫沒有感覺,因為這課太死,所以說要搞活課堂氣氛。教師光在自己身上下功夫是不夠的,要揣摩學生的心思,瞭解什麼樣的形式是學生能接受,而且是喜歡接受的。而不是純粹灌輸你想要灌輸的東西。

  我們從進教室開始說起,首先,老師在跨入門檻的時候,你的臉部表情必須是微笑著的,當然是真心的微笑,接著是上課,一般的情況都是,老師喊上課,全體起立,師生互相問好然後老師說坐下。我在網上看到一位老師是用音樂問好的,首先他彈奏鋼琴31,31,345,向學生問好,接著學生:53,53,531.音樂課的特色一下子突顯出來了,而且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調動課堂氛圍就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接著是上課,傳統的模式是照本宣科,一堂本應生動活潑的音樂課,硬是上成了枯燥無味的科目。尤其是欣賞課,一些中外名曲本身就引不起學生的任何興趣,再加上老師枯燥的講解,一堂課下來,死氣沉沉。學生呵欠連天。這就要求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比如貝多芬的《命運》,首先要講解創作的時代背景。在貝多芬病魔纏身,耳朵失寵的境況下,寫出了不向命運屈服的動人旋律《命運》,音樂的主題就是,他和病魔搏鬥的過程,開始的333,1.222,7,恰似鬼神在敲門的聲音,一種不祥的感覺隨之而來。面對這樣的境遇,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內心有什麼樣的悲哀和惆悵,你會用怎樣的曲子來表達你的心情?這種方式有利於學生更好的去理解音樂。老師還可以播放一些其他資料,讓學生自己聽,自己想,配上相應的畫面。這種方式有利於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主動性,比純粹的講解要生動的多,同時要及時的鼓勵和表揚學生,培養學生的成就感。總之,以學生為主體,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

  同樣下課也要用音樂來結束,讓學生整體都感受到音樂的氛圍,這樣一節課下來,估計課堂氛圍不再是那麼枯燥無味了。

教師課堂隨筆12

  今天,是開學的第二天,我在昨天學習了《小數的意義》的第一課時。今天,我講解第二課時,主要目的是複習昨天的知識,並把練習題做了一下,以鞏固所學知識。

  書中第4頁有一個《數學遊戲》,在備課時,我本想把這一環節放入新授課中,由於時間關係,沒有讓學生進行這一環節。

  我就把這一遊戲放到了今天的複習課中。當我讓學生以同桌為單位開始動手塗時,學生的興趣很濃,我在教室內巡視了一下,孩子們塗得很認真。同桌說得也很好,走著走著,我被我班的梁佳同學叫住了,"老師,李廣順(她的同桌)塗得是0.50,是不是也可以用0.5表示."我一聽,孩子這麼問我,我說:"你能說說為什麼嗎?"梁佳說:"老師,你看,這是李廣順塗的,他是塗了一百份當中的五十份,那麼可以用50/100來表示,那就是0.50,那如果把其中的一個豎道看成一個整份,那就是5/10."她邊說邊用小手指給我看."並且它們的單位'1'是相同的,所以0.50和0.5相等."

  聽了孩子的話,我真的很高興,能看得出她對這部分內容掌握得很好.

  於是,我"心血來潮",把0.50和0.5寫到了黑板上,想讓全班都來討論一下.雖然小數的性質這部分內容是後面的知識,但我想借這個機會來學習,也許效果會更好一些.

  我說:"同學們,0.50和0.5相等嗎?"班級立刻沸騰了起來,有的喊:"相等,相等!"有的喊:"不相等,不相等!"我接著說:"有理不在聲高,說出你的理由!"

  邵華馬上站了起來,"老師,它倆不相等,0.50表示把1個整體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50份,而0.5是表示把1個整體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5份."有幾個同學也紛紛表示贊同,"對","是","不相等"......

  不同意見的幾名同學著急了,李琳站起來說:“老師,你看圖,其實0.50就是1/2,0.5還是1/2,所以0.50和0.5相等。”看著她不服輸的樣子,我笑了,笑得很開心,很辛慰。

  我看差不多了,孩子們都有自己的想法了,我做了一下總結:兩個觀點都沒有錯,其實0.50和0.5大小相等,但表示的意義不同......

  我喜歡孩子們辯論,因為他們有想法,有自己的主見,他們才有話說,才能說到位。引用一位教育家的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老師來講學生是最好的老師。”

教師課堂隨筆13

  也許很多剛入職的新教師都會覺得課堂管理是最難得,而不是專業知識。其實到現在,入職快半年了,我也不是很清楚,為什麼一些老師只要站到屋裡,學生就不敢說話,而一些老師,不管你在教室裡怎麼站著,他們就是該說說該玩玩。這真的是值得學的。

  近段時間,我也一直在觀察究竟是什麼讓學生一是一二是二的很規矩的做題。課堂管理真的是一門學問。老教師的課堂管理很多值得學的地方。一些老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關心也是到的,但是為什麼我們想表達的關心就會讓學生亂的起鬨,而老教師的關心則很入心呢。總起還是老教師的廢話少,而且一語中的,點到為止,從來不在課堂上說一些沒有用的廢話。從來不會特意的和同學們去搞好關係。他們有自己的立場,更重要的是他們的一引導。

  他們對學生的要求很細,從來不會說空話,說到的就一定能會做到。對學生的教育也是有張有弛,關鍵他們知道那個切入點,入到學生的內心是能觸動到他們,讓他們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還有老教師從來不會對學生髮脾氣,但是學生依舊很畏懼,那是因為老教師自己站在那已經有一種教師的威嚴。說的我現在是非常崇拜老教師的課堂管理水平,也想迫不及待的把老教師的課堂管理學到手,可是那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絕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學會的。

  但是必須要做到的就是多看多學,學習老教師的處事方式,碰到一些學生的時候就得公正公平的去處理。加油,教師之路,管理是很重要的。

教師課堂隨筆14

  在現代這個特殊的社會里,人際關係決定著一個人的命運前途以及幸福生活,而作為很少和外界打交道的教師則只能在關係網中望洋興嘆了。其實,興嘆到也無所謂,主要是一遇到麻煩事,則真地讓人煩惱得怒火中燒,比如說,你要去辦點事情,如果讓人家知道你是老師,馬上就會遭受白眼和冷淡,而如果你慌稱自己是某某機關的,那麼,馬上人家就會對你另眼相看,這時,你會感悟什麼是權勢,什麼是沒有地位。

  因此,作為老師最好是無事,無病無災,這樣萬事大吉,自得其樂,然而,這種情況似乎不太多,人生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這時,你就不得不硬著頭皮,磨破腳皮,厚著臉皮,說破嘴皮地去跟人家打持久戰,這時,你就會發現學校裡對真善美的追求,到了社會上是多麼地格格不入,這種“不入”很是讓老師心中感到任務的艱鉅和內心的煩惱。或許有人說,還有學生嗎?學生也可以給你幫忙嗎。一方面教師羞於知識分子的面子不願意讓學生幫忙,另一方面似乎有些掌握重大關係的學生也不肯為老師幫忙,因為老師沒有東西給他嘛。所以,在關係大網面前,善良的老師只有一片煩惱了。

教師課堂隨筆15

  凡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在執行教學計劃完成教學任務之時,心中總大致有個對教學評價的標準,不管是不是清晰。評價一堂課是否有實效,我認為,這是首先要思考的問題之一。

  一直以來很多公開課特別注重磨課,特別注重形式和熱鬧,但也隨著時間的推移,透過比較和反思,讓我看清了這種課的不實在,讓不少教師勢必要或很可能要對上過的公開課再回爐再補課,尤其現在考試的語法含量相對較高(越來越高),走花俏圖熱鬧的路子,註定要接受這種結果。我深信,教師其實個個心裡都很清楚,要上那種平時很實在的課,追求實效才是務實端正的教學行為。我結合新課程教育理念和課程標準,透過自己的思考和實踐,也許老早就知道了:在課堂教學中擔任什麼角色,在教學過程中遵循哪些原則來因勢利導,怎樣地調控課堂最大限度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怎樣結合課堂生成巧妙利用好備課才有助於導向學生所需而不是呆板地死用原先的備課,清晰判斷近期近階段學生的接受情況和進度任務之間的關係,這是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實效性的關鍵所在。

  基於此,在備課前,我要再三審視教學目標的設定,看看有哪些不合適的,能不能更好些;教學活動目的性明確與否——是形式多還是實效多;教學活動消耗資源多時間多費時費力嗎;參與活動的學生多不多,呈現資訊準確不準確、清晰不清晰、及時不及時;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地位把握得如何;課堂拓展的內容深度和時機是否恰當等等,時時困擾著我們教師的教學上的具體大小問題能否清晰化解決掉。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要在不斷探討和反思中,在相互的學習觀摩研討中才可以不斷得到完善和解決,使自己有效成長。

  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教師需要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兩個方面的不斷提高,再加上教師有效地設計教學,加強課堂教學與教案整合,不定時集體備課教研,課後及時反思教學環節及方式、方法,累積教學經驗,積累教學機智,從此必能從學生實際能力出發,實施生本教育,實施我們所謂的有效教學。

  和同行交流,借鑑他人的教學課件、蒐集優秀的教學案例反覆揣摩,也是提高自身教學實效性的一個有效途徑。

  和學生多些正常交往,無論課上還是課後,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使得一些後進生始終不失去進步的意向。教學上的成功,要更多地關注後進生群體,扭轉他們的習慣和態度,激發他們的鬥志,這也許會至關重要地影響他們一生的發展,這比我們說培養了幾個優秀的學生更有意義。

  總之,要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需要很多個性化和共性化的東西整合起來,精心提煉,並最終付諸實踐!

【教師課堂隨筆】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