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春節> 《北京的春節》教案

《北京的春節》教案

《北京的春節》教案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北京的春節》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北京的春節》教案1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過春節,都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風俗習慣。本文作者──著名語言大師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筆、“俗白”的風格、京味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幅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展示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和美好,表達了自己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喜愛。

  文章以時間為經線,以人們的活動為緯線結構全文。作者先介紹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人們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購買年貨、過小年……做好過春節的充分準備。緊接著,詳細描述過春節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吃團圓飯、守歲;初一男人們外出拜年,女人們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廟會;十五觀花燈、放鞭炮、吃元宵。最後寫正月十九春節結束。

  文中列舉了大量的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情趣盎然,學生喜聞樂見。全文內容安排有序,脈絡清晰,銜接緊密,詳略得當,推進自然。語言表達樸實簡潔,生動形象,耐人尋味,字裡行間處處透出人們歡歡喜喜過春節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願。

  教學案例

  第 一 課 時

  一、瞭解單元內容,匯入新課

  1.瞭解單元導語。從今天開始,我們要進入第二組課文的學習了。請同學們讀一讀單元導語,看看這組課文安排了什麼內容?

  (1)本組課文主要是講不同地區的民風民俗。

  (2)我們可以結合課文的學習開展調查活動,去了解節日、服飾、飲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風民俗。

  2.瞭解課文安排。我們再看看課文的題目,看看圍繞“民風民俗”,本組教材安排了哪些內容?

  3.學生回憶過春節的情景。

  可以讓學生先回憶:我們是怎麼過春節的?藉此引導學生感受春節是喜慶的節日,是團圓的節日!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解答疑問

  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北京的春節》,把自然段標出來,同時想一想:北京的春節從整體上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等會兒提出來。

  1.整體感知。說說北京的春節從整體上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2.交流讀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1)在學習過程中,自己讀懂了哪些地方?如:

  臘月:農曆的十二月。臘月的最後一天,就是我們說的除夕。除夕的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也就是我們說的過年。

  初旬:一個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是十天。初旬就是一個月的開頭十天。

  (2)還有哪些地方沒有讀懂,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如:

  空竹:可以看看錄影或圖片,瞭解空竹有不同種類,玩法很多,還能發出哨聲,很好玩。

  逛天橋:不是逛我們平常說的人行天橋。天橋是老北京一個非常熱鬧的地方,當時有河也有橋,所以叫天橋。天橋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有很多民間藝人在賣藝,有很多北京小吃,還有很多說書的,還可以買賣各種東西等。

  殘燈末廟:結合註釋,聯絡課文內容,可以知道是指春節結束的時候。

  三、默讀填表,瞭解春節的時間和風俗習慣

  1.瞭解北京的春節有多長時間。

  北京的春節是從哪一天開始,到哪一天結束?(課文在第一自然段開頭寫了“照北京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在最後一段又寫了“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可見北京的春節時間特別長,有一個多月。)

  2.默讀課文,合作填表。

  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老舍先生寫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老舍先生寫到的時間畫出來,填在表格的左邊;再看看在這些時間裡具體有哪些風俗習慣,填在表格的右邊。填表的時候可以同桌合作,一會兒再向大家彙報。

  時間〖風俗習慣

  3.彙報交流,瞭解寫作的順序和春節的習俗。

  (1)請同學們一邊聽一邊對照自己填寫的表格看看,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做上記號,等會兒一起討論討論。(“風俗習慣”一欄不強求填得全面細緻,表格內容供參考。)

  (2)根據表格的提示,同學們發現了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嗎?(時間順序)

  四、自由朗讀,練習難讀的句段

  1.自由練讀:透過閱讀填表,互相交流,我們對北京春節的習俗瞭解得更清楚了。現在自由練習朗讀課文。如果有覺得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爭取讀好。

  2.展示朗讀:剛才自己著重練讀了哪些難讀的地方,讀給大家聽聽。

  五、結束語與作業佈置

  這節課,我們瞭解了北京春節的習俗,瞭解了課文的寫作順序,理解了不懂的地方,練習了難讀的語句。這篇課文中有很多生字新詞,下課後請同學們認真抄寫,準備在下節課聽寫。

《北京的春節》教案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把課文讀流利,理清文章層次,瞭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

  教學重難點:

  能把課文讀流利,理清文章層次,瞭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

  教學準備

  蒐集關於春節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共話春節

  1.交流自己蒐集到的關於春節的資料:

  2.假如請你來寫春節,你打算寫些什麼?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學要求:

  (1)自由讀課文,遇到難讀的詞語、句子多讀幾次,把課文讀通順。

  (2)默讀課文,思考:按照老規矩,北京人是怎麼過春節,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合作填表

  時間 風 俗 習 慣

  (3)作者按什麼順序來寫的?主要寫了什麼?

  三、自由朗讀,練習難讀的句段。

  1、自由練讀:

  2、展示朗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

  2.學習課文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法。

  教學重難點:

  1、瞭解老北京風俗習慣,感受傳統年文化的獨特魅力;

  2、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歌曲《恭喜》

  教學過程

  一、匯入:

  二、分清詳略,練習朗讀,領悟寫法

  1、課文哪些部分寫得詳細,哪些部分寫得簡略?

  2、在老舍先生詳寫的四天中,你最喜歡哪天呢?深入地讀一讀那一段,力爭讀出感情,結合自己過年的感受,做好批註。

  3、合作交流。

  4、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

  三、課內拓展:“閱讀連結”

  閱讀“閱讀連結”中的兩篇短文,比較:同是寫過年、除夕,作者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四、課外拓展。

  以“鄖西人的春節”為主題,借鑑本文的表達方式與寫作方法寫一篇文章:

  要求:

  1.寫出鄖西人春節的特點。

  2.表達出你對節日的迷戀之情。

  3.要做到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北京的春節》教案3

  教學目標:

  1、瞭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氣氛。

  2、透過閱讀,能找出春節開始高潮和結束的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熱愛北京、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瞭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錄影再現現在人過春節的情景,激發興趣。

  1、喜歡過春節嗎?談談自己的想法。

  2、老北京的春節是怎樣的?

  二、整體感知,初識大意。

  1、自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圈出來。

  2、檢查生字讀音情況:出示課件

  (1)放鞭炮檢查。

  (2)對這些生字你有沒有想提醒大家的地方?解決重點難點。

  3、解決遇到的困難或問題。

  你在讀文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提出來。

  4、小結。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一)自己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熱鬧)

  快速讀一讀課文,看春節熱鬧,作者都寫了哪些重要日子?按順序說一說。

  板書:臘月正月十九

  (二)學習過年這一節。

  1、默讀課文,找出喜歡的一個段,劃出表現熱鬧的句子,談談為什麼說這些句子能表現出熱鬧。

  2、全班交流。根據學生喜歡的段落交流,喜歡同一個段落先交流。交流時注意抓住重點的詞句說。

  3、指導學生讀出熱鬧來。讀完之後,師生評議。

  (三)學習元宵節這一節。

  1、默讀這一節,過元宵節熱鬧錶現在哪些方面?

  2、小組合作討論。重點引導學生了解燈的數量多、種類多、亮等特點。數量多可引導學生抓住處處、整條街、幾百街上有燈,家中有燈等;種類多可引導學生抓住玻璃的、牛角的、紗燈、冰燈、長龍、走馬燈、宮燈、紙燈等等。

  3、合班交流。出示錄影看燈,讓學生感受燈的世界燈的美麗。

  4、讀出喜歡的心情。指名讀。

  5、合作讀。

  (四)感受咱的春節與老北京的春節有什麼不同。

  1、學生聯絡自己過春節的情況談一談。

  2、交流自己蒐集的與春節有關的不同資料。(圖片、文字資料、錄影、幻燈片等都可以)

  教師小結。

  四、作業超市(自選一個)

  1、寫一寫自己過春節時最有意思的情景。

  2、蒐集不同地方的人過春節的不同習俗,辦一期手抄報。

《北京的春節》教案4

  照北京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是一年裡最冷的時候。在臘八這天,家家都熬臘八粥。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乾果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

  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泡臘八蒜。把蒜瓣放進醋裡,封起來,為過年吃餃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在北京,過年時,家家吃餃子。

  孩子們準備過年,第一件大事就是買雜拌兒。這是用花生、膠棗、榛子、栗子等乾果與蜜餞摻和成的。孩子們喜歡吃這些零七八碎兒。第二件大事是買爆竹,特別是男孩子們。恐怕第三件事才是買各種玩意兒——風箏、空竹、口琴等。

  孩子們忙亂,大人們也緊張。他們必須預備過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時顯出永珍更新的氣象。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春節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響起來,便有了過年的味道。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賣麥芽糖與江米糖的,糖形或為長方塊或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們最喜歡。

  過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節眨眼就要到了啊。除夕前必須大掃除一次,名曰掃房。還要把肉、雞、魚、青菜、年糕什麼的都預備充足,至少足夠吃用一個星期的——按老習慣,店鋪多數關五天門,到正月初六才開張。

  除夕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裡貼好了各色的年畫。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都要守歲。

  元旦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擠滿了人;元旦,鋪戶都上著板子,門前堆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們午前到親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們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內城外許多寺院舉辦廟會,小販們在廟外擺攤,賣茶、食品和各種玩具。小孩子們特別愛逛廟會,為的是有機會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騎毛驢,還能買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廟會上有賽轎車賽馬的,在老年間,據說還有賽駱駝的。這些比賽並不為爭誰第一誰第二,而是在觀眾面前表演騾馬與騎者的美好姿態和嫻熟技能。

  多數鋪戶在初六開張,又放鞭炮,從天亮到清早,全城炮聲不絕。除了賣吃食與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鋪子,大家並不很忙,鋪中的夥計們還可以輪流著去逛廟會、逛天橋和聽戲。

  元宵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正月十五,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美麗。有名的老鋪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有的通通彩繪全部《紅樓夢》或《水滸傳》故事。這在當年,也是一種廣告。燈一懸起,任何人都可以進到鋪中參觀。晚上燈中點上燭,觀者就更多。

  小孩子們買各種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氣,在家中照樣能有聲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燈:走馬燈、宮燈、各形各色的紙燈,還有紗燈,裡面有小鈴,到時候就叮叮地響。這一天大家還必須吃元宵啊!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學生該去上學,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臘月和正月,在農村正是大家最閒在的時候。過了燈節,天氣轉暖,大家就又去忙著幹活了。北京雖是城市,可是它也跟著農村一齊過年,而且過得分外熱鬧。

《北京的春節》教案5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

  3.學習課撓興承頡⑾曷緣玫鋇男捶ā?br>

  學習重點

  瞭解老北京風俗習慣,感受傳統年文化的獨特魅力

  學習難點

  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關於童謠的課件;歌曲《恭喜》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提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喜歡過春節嗎?說說理由。(喚起學生對春節時熱鬧喜慶氣氛的回憶。)

  2.讓我們來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樣過春節的。(播放動漫童謠: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說說你的感受。

  3.現在,我們就跟隨作家老舍,走進老北京,過一個京味十足的春節,感受獨特的民風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讀通課文,把生字讀正確、句子讀通順,並同桌間互讀檢查。

  2.請13名學生按自然段輪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畫出:作者寫了春節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動。

  3.交流彙報,老師相機板書: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確老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結束)

  4.說說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引導學生結合閱讀說出熱鬧、忙亂、喜慶、團圓等初步感受。)

  三、交流探討,感受年味

  1.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北京人過得是這樣熱鬧、開心,字裡行間都瀰漫著濃濃的年味。選擇春節中你印象最深的一個日子,反覆讀一讀,能品出年的什麼味道,在空白中批註。

  2.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彙報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A.爆竹的聲音,是春節特有的聲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寫到?(孩子們準備過年,第二件大事就是買爆竹;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響起來;除夕鞭炮聲日夜不絕;正月初一,門前堆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正月初一元宵節,小孩子們買各種花炮燃放,在家有聲有光地玩耍。)

  B.整個春節都瀰漫著爆竹的味道、煙火的味道,過年的熱鬧、火爆氣氛盡在其中,已經與傳說中恐嚇叫年的怪獸無關了。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A.找讀文中描寫有關飲食的語句(臘八粥、臘八蒜;雜攔兒;二十三,把肉、雞、魚、青菜、年糕什麼的都準備充足;除夕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在北京,家家過年時都吃餃子;正月十五,這一天,大家必須吃元宵啊。),說說體會(充足、豐盛)。

  B.人們一年辛苦勞動之後,對自己勞動所得的展示與享用,洋溢著幸福感與滿足感。在香味四溢中,將年過得有滋有味。

  (3)年的味道是開心的味道

  A.正月初一逛廟會,元宵節的燈會。體會人們的輕閒、娛樂、高興的心態。

  B.結合自己的實際,說說文中大人、小孩的快樂。

  (4)總結,在整個春節的系列活動中,雖然有些繁文縟節,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雜陳,蘊涵著最豐富的傳統,是耐得住咀嚼的味道。

  四、品讀體味,感受民俗

  1.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春節中最熱鬧、喜慶的日子。(除夕和正月十五)

  2.認真讀第七自然段,聯絡你過年時的感覺,說說怎樣理解除夕真熱鬧。

  (是一種普天同慶的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好了紅紅的對聯,屋裡貼好了各色的年畫;是一種通宵達旦的熱鬧--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都要守歲;是一種團團圓圓的熱鬧-在外邊的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

  3.除夕夜可以說是春節中的高潮,在熱鬧、喜慶、團圓的氣氛中,有多少人今夜無眠。試著用你的朗讀來把它表現出來。

  4.配《恭喜》樂曲朗讀,體現除夕真熱鬧。

  五、作業:抄寫詞語

  色味雙美

  零七八碎

  永珍更新

  男女老少

  燈火通宵

  日夜不絕

  萬不得已

  截然不同

  張燈結綵

  各形各色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重溫過年的熱鬧氣氛

  1.聽歌曲《恭喜》,回顧除夕。

  2.除夕過後,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元宵節到了。元宵節最主要的活動,當然是賞燈。正如一首詩中所寫的那樣:滿城燈火耀街紅,弦管笙歌到處同。真是昇平良夜景,萬家樓閣月明中。

  二、走進元宵節,賞萬家燈火

  1.如果說除夕是以家庭為單位的熱鬧,那麼元宵節的燈會則是全民同慶的狂歡。認真默讀第11.12自然段,你能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燈特別的多。

  (燈的數量多: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像辦喜事;有名的老鋪子要掛出幾百盞燈來。

  燈的種類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還有)

  2.想象一下,如果你走進了老北京的元宵燈市,都會看到什麼燈。(請學生結合已有經驗,儘可能展開想像,如牛角燈、紗燈、玻璃燈、彩繪燈、走馬燈、紙燈、冰燈等,來體會老北京處處張燈結綵,燈市如晝的熱鬧景象。)

  3.透過朗讀,把燈的多和人的高興表現出來。

  三、領悟表達特點

  1.快速瀏覽課文,從哪兒能體會到作者對年文化的熱愛。

  (引導學生從具體語句中,感受老舍將自己的情感融於平易簡約而又頗有些幽默的口語化語言之中,如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整條大街都像辦喜事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等。)

  2.作者是怎樣使春節這一民俗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

  (一是按時間順序來有條理地寫春節,二是有詳有略,對於春節中的高潮部分進行詳細描寫,而其他部分則簡略介紹,使我們對通宵達旦的除夕和張燈結綵的元宵節,留下了非常深刻地的印象。)

  3.對比寫法

  閱讀課後的《閱讀連結》中兩段關於春節習俗的描寫,與課文的相關部分比較一下,看看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對你的習作有什麼啟發。(第一段落採用了反話的寫法,淋漓盡致地寫出了年的忙碌與熱鬧,將各種風俗習慣融於其中。第二段則以較濃的抒情色彩寫出的喜慶與熱鬧的氣氛。)

  四、拓展總結,佈置作業

  1.拓展閱讀

  春節各地的習俗

  春節是我國人民最重視的傳統節日,人們相信在此時吃些傳統飲食,能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好運:

  東北地區的人進入臘月後會先殺一頭豬,請村裡人吃一頓,以示慶祝。然後再包粘豆包、做豆腐。粘豆包多則上百斤,少的也有幾十斤,可以吃上一個冬天。大年初一和初五吃餃子。

  西北不少地方的人吃餃子時,餃子皮不是一個一個擀出來的,而是將面擀成一個大片後用碗扣成的。

  豫南一帶除夕的年夜飯吃到午夜,當新年的鐘聲敲響的時候再端上一盤魚,以示年年有餘。初一早上,又將餃子和麵條同煮著吃,麵條代表錢串子,為發財之意。

  上海人大年初一吃湯圓、年糕、蜂糕、米糕、雲片糕等,寓言年年高、步步登高。另外,吃黃豆芽(也叫如意菜)象徵萬事如意,吃發芽菜(用蠶豆泡發的)寓意發財。

  四川除夕時,四川人一般都吃火鍋,初一早上吃湯圓,意為團團圓圓。

  湖南人除夕會吃雞、肉、魚三樣。雞要求是雄雞,將其整隻清燉,裝盤時要讓其頭昂起;魚要選用白鰱,將其燉好後再在上面撒滿紅紅的辣椒粉,象徵年年有餘、五穀豐登。

  2.過年,講究的就是熱鬧、火爆、祥和。這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是我們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凝聚。除夕之夜,天涯海角的炎黃子孫都會吃團圓飯、守歲、拜年,帶著美好的心願去辭舊迎新。但年的味道卻越來越淡,正在變成電視機前對一場春節晚會的觀看。請你結合《北京的春節》和自己所過的春節,寫一篇短文,談談感受或希望。

  板書設計:

  北京的春節獨特的民俗文化

  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熱鬧

  喜慶

  團圓

  祥和

《北京的春節》教案6

  一、教學目標

  (一)積累文中的生字詞,熟讀課文,感受老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

  (二)梳理文章寫作順序,把握詳略安排及其效果;

  (三)品讀課文,體會“京味兒”語言的特點。

  二、教學重點

  (一)積累文中的生字詞,熟讀課文,感受老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

  (二)梳理文章寫作順序,把握詳略安排及其效果。

  三、教學難點

  (一)梳理文章寫作順序,把握詳略安排及其效果;

  (二)品讀課文,體會“京味兒”語言的特點。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積累文中的生字詞,熟讀課文,感受老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

  2.梳理文章寫作順序。

  (二)匯入

  春節,可以說是我們中國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了!由於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百里不通風,千里不同俗”,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今天,我們就跟隨老舍先生,走進《北京的春節》,感受老北京春節的魅力吧!

  (三)文化常識

  1.作者介紹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作家。1951年,因為創作了話劇《龍鬚溝》,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他勤於創作,被譽為文藝隊伍中的勞劫模範。主要作品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鬚溝》《殘霧》《方珍珠》《春華秋實》等,他的作品都收集在《老舍全集》裡.我們首學過他的寫景抒情散文《草原》。

  2.寫作背景

  本文選自《老舍全集》第十四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版),有刪改。本文寫於1951年,作者剛從美國回來,當時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久,新中國的新面貌、新氣象深深地感染了老舍。他在這段時間寫下了好幾篇歌頌北京的散文,《北京的春節》就是其中之一,文中描寫了北京人過春節的風俗和熱鬧氣氛,表達了對新中國、新社會的讚美。

  (四)預習檢測

  1.讀準下列加點字。

  初旬(xún)翡翠(fěi)展覽(lǎn)擺攤(tān)栗子(lì)榛子(zhēn)

  眨眼(zhǎ)通宵(xiāo)燃放(rán)小販(fàn)嫻熟(xián)

  蒜瓣(suàn bàn)摻和(chān huo)

  2.多音字辨析。

  3.解釋下列詞語意思。

  摻和:摻雜混合在一起。

  嫻熟:熟練。

  萬不得已:實在沒有辦法;不得不這樣。

  截然不同:形容兩種事物毫無共同之處。

  各形各色:不同形狀、不同顏色,形容種類很多。

  張燈結綵:張掛彩燈、綵帶等,形容場面喜慶、熱鬧。

  殘燈末廟:指春節快要結束了。

  (五)初讀感知

  1.快速默讀課文,思考:按照老規矩,北京人是怎樣過春節的?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結合閱讀心得,說出“熱鬧、忙碌、喜慶、團圓”等初步感受。(板書:熱鬧、忙碌、喜慶、團圓)

  2.選自己印象最深的或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其餘同學一邊聽一邊想,作者寫了哪些日子裡人們的活動?可以用筆畫下來,也可以用喜歡的符號標出來。

  設計意圖:讓學生透過閱讀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並清除學習上的障礙,包括字、詞、句等,以便進一步深入學習課文。同時,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讀書動筆的習慣。

  (六)再讀梳理

  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按照老規矩,北京人是怎麼過春節的,作者圍繞北京的春節都寫了哪些重要的日子?其寫作順序是什麼?自己想好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談論,並仿照示例填寫下表。

  時間風俗習慣或人們的活動

  臘月初八熬臘八粥,泡臘八蒜

  明確:

  時間風俗習慣或人們的活動

  臘月初八熬臘八粥,泡臘八蒜

  臘月初九至臘月二十二孩子:買雜拌兒,買爆竹,買各種玩意兒;

  大人:預備過年的物品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放鞭炮,吃糖

  過了二十三大掃除,把各類吃的預備充足

  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貼對聯,貼年畫,燈火通宵,放鞭炮,吃團圓飯,守歲

  正月初一店鋪關門,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小孩子逛廟會

  初六店戶開張,還可以逛廟會,逛天橋和聽戲

  元宵節看花燈,小孩子們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春節結束

  寫作順序:時間順序。

  (六)小結

  這節課,我們透過朗讀和小組合作交流,瞭解了北京春節那豐富多彩的風俗習慣,也初步瞭解了課文的寫作順序。希望大家回去再美美地朗讀課文,並把你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下節課,我們將深入瞭解北京春節那濃濃的“年味”,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

  (七)板書設計

  北京的春節

  老舍

  熱鬧、忙碌、喜慶、團圓

  時間順序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上節課,我們瞭解到作者是按照時間順序介紹北京春節習俗的,初步感受了北京春節的特點。這節課,我們將繼續走進北京的春節,感受北京的春節所具有的獨特魅力,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

  (二)默讀思考

  默讀全文,思考:老舍先生為我們展示了許多北京過春節熱鬧的片段,請問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個片段?說說你的理由。

  明確:各抒己見,言之有理即可。

  (三)精讀體悟

  1.在這些片段中,作者詳寫了哪些內容,略寫了哪些內容,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

  明確:本文詳略安排得當,主次分明。對於最能表現老北京獨特習俗的內容進行了詳寫。如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初一至初六、正月十五這幾日,作者比較詳細地描寫了人們的各種活動,尤其是元宵節,這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作者進行了重點描繪,凸顯美好快樂的氣氛。在詳寫部分中,作者也並非面面俱到,而是分別突出描寫這些日子裡最具特色的一兩個民俗活動,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如臘八,作者選擇熬臘八粥和泡臘八蒜兩個傳統習俗來寫;除夕,寫了人們穿新衣、貼對聯、趕回家吃團圓飯、守歲等習俗:初一至初六,則主要描述了拜年、逛廟會的習俗;初一至初六,則主要描述了拜年、逛廟會的習俗;正月十五,主要寫了賞燈的習俗,吃元宵也被提及,但僅用一句話帶過。其他日子裡,人們的活動並無特殊性,如採買東西、打掃屋子等,作者沒有詳細描述,僅用精練的語言簡單提及,並把這些內容按時間順序,編排在課文的各部分,使得整篇文章完整流暢。

  2.找出課文中描寫孩子們過春節的部分讀一讀,用自己的話複述一遍,並說說作者為什麼重點描寫這一部分。

  明確:對於第一個問題,只要學生能說出大意即可。第二個問題要緊緊圍繞著更加突出地表現了北京春節的熱鬧、喜慶特點來表述。

  (四)品讀賞析

  老舍先生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的很多作品都富有濃郁的“京味兒”,本文語言也是如此。請大家讀讀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的詞語,並從課文中再找出一些語句,加以體會。

  1.孩子們喜吃這些零七八碎兒,即使沒有餃子吃,也必須買雜拌兒。他們的第二件事是買爆竹,特別是男孩子們。恐怕第三件事才是買玩意兒——風箏、空竹、口琴等,和年畫。(能不能改成“零碎的東西”“玩具”)

  2.白雲觀外的廣場上有賽轎車、賽馬的,在老年間,據說還有賽駱駝的。

  3.臘月和正月,在農村正是大家最閒在的時候。

  明確:

  1.“零七八碎兒”意思就是零零碎碎,“玩意兒”指玩具。這兩個北京人常說的口語詞,表現出一種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域特色,也表達出作者的喜愛之情。如果改用“零碎的東西”“玩具”之類詞語,則缺少了這種“京味兒”。

  2.“老年間”指很早以前、古時候,多用在口語中,且帶有傳統民間習語的色彩。用上這個詞,整個句子顯得親切樸實。

  3.“閒在”指清閒自在,帶有鮮明的口語化色彩和地域色彩,質樸平實。

  (五)拓展閱讀

  閱讀課後的“閱讀連結”,想一想其中描寫的春節與老舍筆下的春節有什麼不同,想好後與同學交流。

  明確:斯妤的《除夕》重點寫了“我”對一家人過除夕的一段回憶,表現了閩南老家除夕的習俗,讓人感受到不同地域不同的民俗風情,感受到除夕闔家團圓、其樂融融、溫馨快樂的氛圍,也感受到作者對親人的思念、懷念之情。老舍筆下的春節,則像是一幅民俗畫卷,表現出傳統節日中,人們共同的活動和體驗,以及共同的文化心理。

  (六)總結

  這篇散文以時間為順序,用樸素自然、充滿濃部“京味兒”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表現了北京春節的隆重與熱鬧,展示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和美好,表達了作者對新中國、新生活及祖國傳統文化的讚美之情!

  (七)板書設計

  北京的春節

  老舍

  詳略得當“京味兒”十足

《北京的春節》教案7

  教學目標

  1、自覺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燈火通宵、日夜不絕、截然不同、萬不得已、各形各色”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

  教學重點 瞭解老北京風俗習慣,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隆重和熱鬧,感受傳統年文化的獨特魅力。

  教學難點 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查閱有關書籍或上網查詢資料,收集有關春節的習俗、古今文人描寫春節的文章、詩詞、童謠、春聯等。

  導 學 過 程 二 次 備 課

  預習題綱

  1、初讀課文,劃出本課的生字詞,讀準字音。

  2、自由讀課文,說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第一課時

  一、童謠匯入,揭示課題。

  1、出示動漫童謠童謠,自己讀讀: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這首童謠寫的什麼內容?

  2、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讀通課文,把生字讀正確、句子讀通順,並同桌間互讀檢查。

  2、請13名學生按自然段輪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畫出:作者寫了春節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動。

  3、交流彙報。(明確老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開始,到正月十九結束)

  三、細讀鑑賞,感受春節。

  1、默讀全文,思考課文為我們具體展示了北京春節哪些熱鬧、濃烈的畫面,你最喜歡其中的哪幾幅。

  2、小組研讀。

  出示研讀提示:

  ①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反覆讀一讀,劃出最能表現春節年味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

  ②小組內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交流自己的感受。

  ③根據小組交流的情況,自己再讀相關段落,補充完善自己的閱讀感受。

  ④說說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四、品讀課文,體會過年的氣氛。

  1、指導品讀“臘八”,播放課件,自由朗讀描寫“臘八”的語段,邊想一想:

  ⑴、臘八的時候,人們做些什麼?你們家在這一天會做同樣的事嗎?

  ⑵、從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語言風格?(引導學生讀“這不是粥,而是……會。”“色如翡翠”“色味雙全”)

  2、指導品讀“除夕”,指名朗讀。

  ⑴、抓關鍵詞,“趕,到處,都穿起,貼上”感受除夕的喜慶、熱鬧。

  ⑵、抓“除非,萬不得已,必定”體會春節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團圓的氛圍

《北京的春節》教案8

  教材分析

  本課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過年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這篇文章是我國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文章以平實洗煉的語言將老北京春節熱鬧景象和風俗習慣娓娓道來,也映出老北京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心願,展現了一幅醇厚悠遠、極具特色的民俗風情圖。編排此文,旨在豐富學生的見識,讓學生在領略老北京新春獨特風情民俗,領略老舍先生簡潔生動的語言特色的同時,激發對美好生活的熱愛之情。

  學情分析

  我所要執教三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樂於表達自己的看法,經過前兩年的學習,具有初步的識字能力和閱讀能力。對於春節這一傳統民俗節日,學生有著豐富的生活體驗,然而對於老北京人怎樣過春節,學生了解得不多,也因此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1、學生自主識字,學認本課生字及相關詞語。

  2、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感知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感受春節的熱鬧氣氛。

  3、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熱愛北京,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4、指導學生深入感知課文內容,在不斷的思考交流中,感受讀書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透過閱讀抓重點詞句的理解來了解老北京的民俗,感受中華民族豐厚的文化底蘊。

  教學難點:透過反覆讀書,從字裡行間感受老北京春節的熱鬧。結合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截然不同”、“日夜不絕”“守歲”等詞語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 體驗激趣、匯入新課

  1、放錄影:同學們,今天老師帶給大家一段精彩的畫面,一起來看看吧!

  (課件播放:春節聯歡晚會的鐘聲響起,大家一片歡騰的片斷)

  2、板書春節:看完畫面,你想到了什麼,一起來說一下!板書:春節

  3、說春節:喜歡過春節,你想到了哪些有趣開心的事?

  4、小結補充板書:提起春節,咱們有說不完的話題,今天我們跟著名作家老舍爺爺到老北京的春節去看看,看看那時候的人是怎樣過春節的。

  師:這是哪裡的春節?

  生:老北京(再讀課題)

  二、 整體感知,自主淺悟

  1、學生初讀課文,要求:自己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3、初識課文

  (1)老北京的春節到底怎樣呢?請同學來讀讀課文。

  (2)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板書:臘月 熱鬧 正月初九)

  (3)、請同學們快速默讀一下課文,找一找,畫一畫,春節有哪些重要的日子?

  (4)、老師把重要的日子做成了日曆,咱們來看一下,齊讀一下吧。

  (課件:日曆。學生齊讀)

  三、入境學文,精讀品味

  (一)學生自主學習

  1、春節有這麼多重要的日子,你最喜歡哪個日子呢?請同學從課文中找出那一段,多讀幾遍,想想你為什麼喜歡。

  2、學生自讀課文

  3、讀後交流

  (二)精讀描寫除夕的段落

  1、預設:我喜歡除夕這個自然段,啟發,你為什麼喜歡?(熱鬧)

  2、還有哪些同學也喜歡除夕這一段,一起來看看這一段,自己讀一讀,感受一下除夕的熱鬧吧,

  3、學生自由讀

  4、配樂讀:聽著這歡快的音樂,想象著這熱鬧的景象,讓我們再來有滋有味的讀讀這一段吧。學生齊讀

  (三)精讀描寫大年初一的段落。

  1、指名讀。剛才誰選的這一段?請你來讀一下。

  2、大年初一的景象與除夕截然不同。“截然不同”什麼意思?自己讀一讀,聯絡著上一段的內容,體會體會,大年初一與除夕的景象有什麼不同。

  3、學生交流。

  4、師小結:除夕晚上,人們趕著回家,趕做年菜,貼對聯,貼年畫,燈火通明,鞭炮聲日夜不絕。人們走出家門,到親戚朋友家去拜年。同時,城內城外的廟會也開放了,小孩子們特別熱心熱鬧而忙碌。

  5、誰想來讀一讀除夕的熱鬧和大年初一的悠閒?大年初一過完了,同學們可別停下腳步,更精彩的還在後面,更精彩的是……

  (四)精讀描寫元宵節的段落

  1、老舍爺爺說更熱鬧的是元宵節,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年用心讀課文,畫出描寫元宵節熱鬧的句子,然後和同桌交流交流,

  2、學生自讀討論

  3、教師隨機指導朗讀,

  4、小結:剛才同學說除夕是熱鬧的,但沒有月光,而元宵節呢,恰好是明月當空。天上月光是很好的。元宵節到處是燈,天上是燈,地上是燈,家裡也是燈,太美了,怎能不說春節的高潮是元宵節呢?

  5、各種各樣的花燈,令人耳目一新,誰能不喜歡呢?這麼熱鬧的燈會,你們想不想讀一下呢?

  6、老北京的春節就要結束了,誰來讀一讀最後一段?

  學生讀課文的最後一段。

  四、總結全文

  師:老北京的春節結束了,可再過幾十天,我們的春節就要來到了,同學們到時好好看看我們的春節是怎樣過的,我們的春節又有那些習俗呢?

  作業設計

  1、 寫寫你們家是怎樣過春節的

  2、 蒐集春節有趣的民俗,傳說故事

  板書設計

  老北京的春節

  臘月 熱鬧 正月初九

《北京的春節》教案9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

  3、揣摩的表達順序,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

  學習重點:瞭解老北京風俗習慣,感受傳統年文化的獨特魅力

  學習難點: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收集有關春節的習俗。

  教學方法:聯絡生活實際感悟法

  教學過程:

  一、瞭解單元內容,匯入新課

  1、瞭解單元導語:從今天開始,我們要進入第二組課文的學習了。請同學們讀一讀單元導語,看看這組課文安排了什麼內容?

  (1)本組課文主要是講不同地區的民風民俗。(板書:民風民俗)

  (2)我們可以結合課文的學習開展調查活動,去了解節日、服飾、飲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風民俗。

  2.瞭解課文安排。我們再看看課文的題目,看看圍繞“民風民俗”,本組教材安排了哪些內容?

  二.談話匯入,共話春節

  1、導語:“鑼鼓喧天辭舊歲,爆竹聲中迎新春”,寒假裡我們剛剛過完中國最隆重的節日——春節,我想春節的場面大家還歷歷在目吧。我記得小時候學的一首關於我們東北過春節的歌謠:“二十三過小年,二十四貼對聯,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吃豬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喝燒酒,三十走油,初一磕頭。”老師也在網上下載了一首有關老北京過春節的歌謠:“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你們想知道老北京是怎樣過春節的嗎?好,現在,我們就跟隨老舍走進老北京,重溫那京味十足的春節,感受那獨特的民風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2、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3、交流自己蒐集到的關於春節的資料:

  ⑴ 關於春節的來歷:

  春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它是農曆一年的歲首,即正月初一,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春節不但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在此期間人們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如貼春聯、貼年畫、貼“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餃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 文化內涵和傳統魅力的節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個節日。

  ⑵ 關於春節的習俗:祭灶掃塵 貼春聯 守歲 鬧元宵等。

  ⑶關於春節的傳說:年的傳說歲的故事等。

  4、小結:的確,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永珍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古都北京,過起春節來更是京味十足。今天,就讓我們隨著作家老舍共同去感受北京的春節。

  三、.放手初讀,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輕聲朗讀課文,注意把生字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並同桌間互讀檢查。

  2、下面,老師請13名同學按自然段輪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北京的春節是從哪一天開始,到哪一天結束?前後多長時間呢?(課文在第一自然段開頭寫了“照北京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在最後一段又寫了“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可見北京的春節時間特別長,有一個多月。)

  3、默讀課文,合作填表。

  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作者寫了春節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動?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然後小組合作,完成下面的表格‘一會兒再向大家彙報。(師出示表格)

  時間 風俗習慣

  4、彙報交流,瞭解寫作的順序和春節的習俗。

  5、根據表格的提示,同學們能發現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嗎?(時間順序)

  6、春節像一場大戲,在臘八粥的濃香中悄悄的拉開了序幕,請同學們速讀瀏覽,按照年前、過年、結束的順序找出相應的段落。

  7、老舍先生寫了這麼多關於老北京的民風民俗,那麼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的總體印象是什麼?(板書:熱鬧 喜慶 團圓 祥和)

  四、交流探討,感受年味

  1、過渡: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北京人過得是這樣熱鬧、開心,字裡行間都瀰漫著濃濃的年味。選擇春節中你印象最深的一個日子,反覆讀一讀,能品出年的什麼味道,在空白中批註。

  2、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彙報:

  ⑴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①爆竹的聲音,是春節特有的聲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寫到?

  (孩子們準備過年,第二件大事就是買爆竹;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響起來;除夕鞭炮聲日夜不絕;正月初一,門前堆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正月初一元宵節,小孩子們買各種花炮燃放,在家有聲有光地玩耍。)

  ②整個春節都瀰漫著爆竹的味道、煙火的味道,過年的熱鬧、火爆氣氛盡在其中,已經與傳說中恐嚇叫“年”的怪獸無關了。

  ⑵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①找讀文中描寫有關飲食的語句:

  (臘八粥、臘八蒜;雜攔兒;二十三,把肉、雞、魚、青菜、年糕什麼的都準備充足;除夕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在北京,家家過年時都吃餃子;正月十五,這一天,大家必須吃元宵啊。),說說體會(充足、豐盛)。

  ②人們一年辛苦勞動之後,對自己勞動所得的展示與享用,洋溢著幸福感與滿足感。在香味四溢中,將年過得有滋有味。

  ⑶年的味道是開心的味道:

  ①正月初一逛廟會,元宵節的燈會。體會人們的輕閒、娛樂、高興的.心態。

  ②結合自己的實際,說說文中大人、小孩的快樂。

  ⑷總結:在整個春節的系列活動中,雖然有些繁文縟節,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雜陳,蘊涵著最豐富的傳統,是耐得住咀嚼的味道。

  五、品讀體味,感受民俗

  1、默讀全文,思考:課文為我們具體展示了北京春節哪些熱鬧、濃烈的畫面,你最喜歡其中的哪幾幅。

  2、小組研讀:

  ⑴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反覆讀一讀,劃出最能表現春節年味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

  ⑵小組內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交流自己的感受。

  ⑶根據小組交流的情況,自己再讀相關段落,補充完善自己的閱讀感在老舍先生詳寫的四天中,你最喜歡哪一天?選擇你最喜歡的那一部分,深入地讀文,讀到你印象最深的地方,你就把它畫下來,結合自己過年的感覺,簡單地寫一寫自己的感受,並且可以把你的感受和小組同學交流。

  六、及時反饋,當堂驗收

  色味雙美 零七八碎 永珍更新 男女老少 燈火通宵

  日夜不絕 萬不得已 截然不同 張燈結綵 各形各色

  【板書設計】

  北京的春節──獨特的民俗文化

  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熱鬧 喜慶 團圓 祥和

《北京的春節》教案10

  【教學目標】

  1、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引發瞭解民風民俗的慾望,激起探究傳統文化的興趣。

  2、學習按一定順序、有詳有略的表達方法,感受作者的語言特點。

  【教學重點】

  引領學生隨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隆重和熱鬧,領悟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教學難點】

  作者為突出北京春節的民俗特點所採用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童謠匯入,揭示課題

  1、出示童謠,自己讀讀: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

  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滿街走。

  這首童謠寫的是什麼內容?

  2、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理清線索

  1、認真默讀全文,想想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什麼印象?把不懂的詞語畫下來。

  (學生可能弄不懂的詞語:臘月、初旬、麥芽糖、江米糖、空竹、逛天橋、逛廟會。)

  指名交流,根據學情順勢而導。

  2、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北京人過春節哪些地方你最感興趣?

  預設一:生在練習紙上完成表格,師引導理清時間順序。

  預設二:在交流中,學生貼紙條(黑板條)、作記錄,師引導理清時間順序。(根據學生情況選擇一種操作策略。)

  三、分清詳略,合作研讀

  1、引導找出寫得詳細的部分。(臘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2、四人一小組,自選一個部分展開研究,研究問題如下:

  ⑴詳細寫了什麼,說給大家聽。

  ⑵哪裡寫得好,讀給大家聽:

  學生合作學習,教師巡視瞭解情況。

  3、交流研討:分為“臘八”隊、“除夕”隊、“正月初一”隊、“正月十五”隊展開競賽。

  ⑴解決第一個問題:

  小組派代表複述研討的部分,組員可以補充。師注意引導學生注意敘述順序(“臘八”是用並列的方式寫的;“除夕”是用總分的方式寫的;“正月初一”是用對比的方式寫的;“正月十五”是用總分總的方式寫的);反饋評分。

  ⑵解決第二個問題:

  生生、師生互動,師注意引導學生品出京味語言的特點,必要時作示範;反饋評分。

  4、引導學生體會詳略處理的好處。

  四、拓展延伸,讀中學寫

  1、快速瀏覽,找出描述小孩過春節的地方,指名讀。

  2、啟發學生談談現在北京春節怎麼過,其間可讓學生採訪在座的老師。

  3、學生寫過春節時有趣的地方(片段),教師巡視。指名交流,教師評價時注意學生是否用上了書上的寫法,及時點評、表揚。

  五、總結全文,佈置作業

  1、總結全文,復現童謠。

  2、作業:寫一篇現代《北京的春節》,可以學習老舍先生按時間順序寫的方法,注意詳略得當。

《北京的春節》教案11

  教學目標

  1.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翡翠、永珍更新、燈火通宵、日夜不絕、截然不同、萬不得已、張燈結綵、有聲有光、各形各色”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老北京春節的習俗,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

  教學過程:

  一、瞭解單元內容,匯入新課

  1.瞭解單元導語。從今天開始,我們要進入第二組課文的學習了。請同學們讀一讀單元導語,看看這組課文安排了什麼內容?

  (1)本組課文主要是講不同地區的民風民俗。

  (2)我們可以結合課文的學習開展調查活動,去了解節日、服飾、飲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風民俗。

  2.瞭解課文安排。我們再看看課文的題目,看看圍繞“民風民俗”,本組教材安排了哪些內容?

  二、默讀課文。想一想:按照老規矩,北京人是怎麼過春節的?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提示:學生可以抓住自己感興趣的地方談,也可以抓住課文詳細描寫的地方談。

  文章以時間為經線,以人們的活動為緯線結構全文。作者先介紹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人們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購買年貨、過小年……做好過春節的充分準備。緊接著,詳細描述過春節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吃團圓飯、守歲;初一男人們外出拜年,女人們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廟會;十五觀花燈、放鞭炮、吃元宵。最後寫正月十九春節結束。

  初讀課文後可填寫以下表格:

  時間

  風俗習慣

  三、有感悟地朗讀課文,想想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課文哪些地方寫得詳細,哪些部分寫得簡單,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提示:這是對課文寫作內容與寫作順序的進一步感知,引導學生充分呼叫以前的知識儲備,積極進行思考交流。

  本文時間跨度大、內容多,從臘月初寫到正月十九,列舉了一系列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所以,理清寫作思路是學好本課的關鍵。文章按時間順序安排內容,可分5個時間段來把握:①1—6自然段(春節差不多在臘月初旬開始);②7自然段(除夕);③8—10自然段(正月初一);④11—12自然段(正月十五元宵節);⑤13自然段(正月十九結束)。每部分都以表示時間的詞開頭,構成各段的總起句、中心句,緊接著圍繞中心句列舉事例。在教學過程中,初讀課文後,可先讓學生談談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的整體印象,再引導學生體會這種結構安排自然流暢、脈絡清晰的特點。

  課文先寫北京春節的開始,比較簡略地介紹了人們做了哪些過春節的準備。有的民俗習慣只一句話帶過。如,“必須大掃除一次”“店鋪多數關五天門,到正月初六才開張”。緊接著詳細描述除夕、初一、元宵三個春節高潮。最後簡略交代春節結束。這樣寫的好處是點面結合、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印象深刻。教學中,要留給學生充足的自讀自悟時間,老師適時點撥,達成這一教學目標。

  關於表達方法的領悟,主要是引導學生學習按一定順序、有詳有略的表達方法,並著重指導學生領悟作者語言表達特點。比如,“臘七臘八,凍死寒鴉”,引用俗語說明北京的春節從一年裡最冷的時候開始;再如,“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將敘述和描寫融為一體誇讚臘八蒜;又如,“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乾果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非常自然地用了排比和比喻,把粥比作“小型農業展覽會”,說明粥的材料豐富,表達對豐收的自豪和期盼。另外還有: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等方法。

  附詞句理解:

  ①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

  “農業展覽會”指臘八粥裡的米、豆、乾果的品種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開展覽會。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達方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老北京春節熬臘八粥這一民俗特點。

  ②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都要守歲。

  從第一句話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熱鬧”。透過“萬不得已”“必定”等詞語,可以體驗到人們多麼重視除夕夜“吃團圓飯”,這裡飽含著濃濃親情,浸潤著傳統美德。按照老北京的習慣,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覺,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這叫“守歲”。“守歲”有兩重意義:歲數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歲有珍惜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則是為了給父母延壽。品讀這些句子,不僅瞭解北京的春節習俗,還要深入領悟傳統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③元宵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

  此處元宵如同南方的“湯圓”。“除夕真熱鬧”,這是春節的第一個高潮;初一拜年、逛廟會,雖“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樣熱鬧,這是春節的第二個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集市上賣元宵、家家戶戶吃元宵,這是春節的第三個高潮。一個“又”字,表現出作者在結構文章、統籌內容上的匠心獨運。

  ④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

  這句話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殘燈:花燈逐漸少了、熄滅了;末廟:廟會的最後一天。從正月初一人們就開始逛廟會,正月初五又到處張燈結綵鬧花燈,到了正月十九,花燈逐漸少了、熄了,廟會也到了最後一天,隆重、熱鬧的春節結束了。十九天“美好快樂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過去了,作者戀戀不捨的心緒躍然句中。這個句子還與課文的首句“照北京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相呼應,使文章結構完整,渾然一體。

  (2)對詞語的理解。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也兼指正月初一以後的幾天。俗稱“過年”。

  臘月:農曆十二月。

  臘八粥:臘八即臘月初八。在臘八這一天,用米、豆等穀物和棗、慄、蓮子等乾果煮成的粥。

  空竹:用竹木製作,中空,能發出響聲的一種傳統健身玩具。

  初旬:每月的第一個十天,也稱“上旬”。

  小年:農曆中的節日。在臘月二十三日,舊俗在這天祭灶。

  除夕: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後的一天。

  廟會:設在寺廟裡邊或附近的集市,在節日或規定的日子舉行。

  嫻熟:熟練。

  元宵:農曆正月十五日夜晚。因為這一天叫上元節,故晚上叫元宵。課文中指元宵節(又稱燈節)的一種應時食品,南方稱“湯圓”。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斷然分開的樣子。形容兩種事物毫無共同之處。本課指除夕夜的“鬧”與正月初一的“靜”形成鮮明對比。

  永珍更新:永珍:宇宙間的一切景象。更:變更。一切事物或景象都變得煥然一新。

  四、我們國家有很多傳統的節日,它們都有著各自的內涵——即節日所包蘊的意義,你們能說一說春節的內涵嗎?

  提示:本文有較多的場景描述,有較強的畫面感,要指導學生透過有感情朗讀,想象畫面,領悟表達方法。讓學生多聯絡生活實際,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春節不一樣的民風民俗,並引領學生理解本課所展示的民俗的內涵——春節代表的親情、鄉情、祝願、期盼,以及由此反映的中華民族的心理特徵和文化傳統。比如,“這些比賽並不為爭誰第一誰第二,而是在觀眾面前表演馬、駱駝與騎者的美好姿態與嫻熟技能。”這一畫面可以反映淳樸善良、崇尚勞動、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的民族心理特徵和文化傳統。

  還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所瞭解的有關節日的內涵。

  五、自讀“閱讀連結”,說一說在寫法上與課文中的相關句子的不同,並說一說對你的習作有什麼啟發。

  目的一是擴充套件節日習俗資訊;二是訓練瀏覽,提高瀏覽速度,培養捕捉有用資訊的能力;三是與課文相關部分比較,學習不同的寫法。比如《過年》,“我小時候並不特別喜歡過年”,“天天打掃剩菜”,守歲“困得低枝倒掛,哪有胃口去吃”,寫出了與課文不同的另一種感受。再如《除夕》,介紹了南方福建的過年習俗,可以讓學生和課文中的除夕比較,看看有什麼不同之處。

  引導學生體會到老舍爺爺在《北京的春節》裡寫“做年飯”和“吃團圓飯”都只寫了一句話。但梁實秋和斯妤卻寫得很詳細。同時懂得,同樣寫除夕,可以有不同的寫法。在以後的習作中,我們也要善於靈活運用不同的寫法,寫出個性,寫出特色。

  板書設計:

  臘月初旬開始: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購買年貨、過小年……

  除夕: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吃團圓飯、守歲

  北京的春節 正月初一:男人們外出拜年,女人們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廟會

  正月十五宵節:十五觀花燈、放鞭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結束:

  春節的內涵:代表親情、鄉情、祝願、期盼,中華民族的心理特徵和文化傳統。

《北京的春節》教案12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讀寫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學習課文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北京春節的習俗,感受節日的熱鬧、喜慶。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

  重點:

  感受北京過春節的隆重和熱鬧,領悟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難點:

  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及作者所採用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過春節嗎?說說今年的春節你們是怎麼過的?(學生自由回答)今天我們就跟隨作家走進他童年時代的北京,看看那個時代的北京人是怎樣過春節的。(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瞭解文意。

  1、按照老規矩,北京人是怎樣過春節的呢?請同學們開啟書自讀課文。

  2、說說北京的春節從整體上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學生自由回答)本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三、精讀課文,瞭解風俗。

  1、再次讀課文中印象深的有關段落。同位交流,為什麼印象深?

  2、彙報,師生共同交流。

  臘八:

  1)怎樣描寫臘八粥,臘八蒜的?

  2)這樣寫說明什麼?

  除夕:

  1)印象是什麼?從哪兒能看出真熱鬧?

  2)除夕有什麼風俗?

  3)指導朗讀。

  正月初一:

  1)除夕是熱鬧的,喜慶的,而正月初一與除夕相比,又有什麼不同呢?

  2)解釋截然不同.

  3)瞭解正月初一的風俗習慣。

  正月十五:

  1)認真讀11、12自然段,從中體會到什麼?

  2)具體說說是從哪些語句感受到燈特別的多?

  3)說說我們這兒的元宵節都有哪些風俗習慣?

  4)指導朗讀。

  3、除了這些日子,作者還提到了哪些日子的活動?(出示童謠)

  四、總結寫法,拓展延伸。

  1、詳略得當的寫法。

  2、閱讀連結《過年》,與本文比較,突出寫法。

  3、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講究的是火爆,熱鬧,祥和,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是我們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凝聚。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年的味道卻越來越淡,正在變成電視機前對一場春節晚會的觀看。對此,你有什麼看法?課後寫下來。

  教學反思:

  要想使學生對一節課感興趣,教師自己必須有興趣。我正是帶著極大的興趣來上這節課的。我的情緒也極大地感染了我的學生,大家學得很投入。不足之處是我沒重視學生讀的訓練,學生讀的質量不高。

《北京的春節》教案13

  師出示童謠: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

  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滿街走。

  師:喜歡童謠嗎?

  生:喜歡。

  師:誰來說說這首童謠講的是什麼事兒?你說。

  生:這首童謠……

  師:(打斷)拿話筒。

  生重說:這首童謠講的是北京的春節。

  師:這首童謠啊,真的是講的是春節,不過,它是50多年前,當時街頭流行的一首童謠,孩子們都愛念,它就相當於現在的流行歌曲了。這節課,老師帶你們一起去學習老舍先生筆下的春節,想去嗎?

  生:想。

  師:好,看老師寫課題。“北”啊,右邊在寫的時候,稍微高一些,會更好看。節字請大家注意,它的最後一筆,咱們如果留出一個小尖兒,會更好看一些。咱們一起讀課題。起。

  生齊:北京的春節。

  師:想不想去了解北京的春是怎麼樣的呢?

  生:想。

  師:好的,請你一起開啟書。注意,這一次讀書,熊老師請你們認真地默讀課文 ,看一看他們照老北京的規矩,他們的春節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什麼樣的印象,第二個呢,把不懂的詞語畫下來,聽明白了嗎?好,開始吧。

  師:一個詞,一個句,一個標點都別放過。

  師:每一個同學都讀得非常認真,熊老師非常高興。

  師:不少同學已經讀好了。

  師:行,都差不多了,咱們來交流交流。

  師:這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什麼印象。你先說。

  生一:我覺得老北京的春節非常熱鬧。

  師:這是你的感受。你呢?

  生二:我覺得老北京的春節非常有趣。

  生三:我覺得老北京的春節非常和諧。

  師:啊,最後一位的男同學。給他一個話筒。來。

  生四:我,我認為那個北京的春節它非常熱鬧,還有哪個非常得(沒聽清)。

  師:請坐,其實老師第一課讀老舍先生的作品和你們的感覺是一樣的。老北京給我們留下的印象就是:熱鬧、還有喜慶。

  師:下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熱鬧而又喜慶的北京的春節,好不好?

  生齊:好。

  師:這遍讀啊,熊老師還是讓你們默讀,但是,明顯地和第一遍不一樣了,這遍默讀請你們注意,快速地瀏覽,看看繁吵美麗的春節是怎麼過的。把他的時間找出來,這裡面的時間段啊,寫得特點詳細,你可以在旁邊做上一個記號。開始。

  師:古人說:一目十行。看看咱們北師附小的孩子是不是掌握了這種本領。

  師:一會兒功夫,咱們同學已經畫完了。都畫好了嗎?行,咱們一塊兒來交流交流。

  師:照北京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二月初幾就已經開始了,首先第一個好日子是

  生:臘八。

  師:對,臘八。臘八是忙忙碌碌的,不僅要熬臘八粥,還要泡——

  生:臘八蒜。

  師:接下去就到了什麼日子?

  生:臘月二十三。

  師:對,臘月二十三,小年。這個小年吶,其實就是春節前的彩排。小年一過,人們就更忙了,轉眼間人們就來到了

  生齊:除夕。

  師:對,除夕可是我們過春節,最隆重的一個日子了,非常熱鬧和喜慶,大家都圍在一起樂呵。樂呵一節以後,就來到了農曆的新年,我們把他叫

  生齊:正月初一。

  師:正月初一啊,人們可以訪客,拜年,還在家裡待客,逛廟會等等這些,盡情地去享樂。最後一般是在什麼時候XX的?

  生齊:正月初六。

  師:正月初六。這個日子一過啊,一轉眼,元宵上市了,春節的又一個高潮來了,這就到了

  生齊:正月十五。

  師:正月十五,這個年過得可真夠長的。一直到了正月十九,等寒冬XX的時候,春節可就算是結束了。

  師:你們都畫下來了嗎?如果說有誰沒畫下來的話,你可以在下面偷偷地把它畫上去。

  師:這時間啦,XXX,你發現了什麼目的?

  生:這都是按時間順序寫的。

  師:你發現得很好。還有誰想說嗎?這個男孩,好。

  生:我發現用時間順序寫,寫得十分辛苦。

  師:那麼多的風俗習慣。一會兒功夫就讓我們全都看明白了,這就是按時間順序寫。北京到春節有七天的風俗,這七天風俗,老舍先生又重點寫了哪幾個時間段呢?你找得到嗎?

  師:好,請那個男孩,拿著話筒說。

  生:我覺得第一個他就是寫的臘八。因為,臘八他是分了兩個自然段,告訴我們臘八的時候大家要熬臘八粥,吃臘八菜。

  師:除了臘八呢?你只要說出是哪個時間段就行了。還想說嗎?還想說就請說。好,你說說看。

  生:我,我想的不同,我覺得他還寫了除夕。

  師:很好,還有誰發現了。有話筒的同學拿起話筒來說,哦,還是你,你來吧,沒關係,就你說吧。

  生:他還寫了正月初一。

  師:嗯。還有沒有?你們倆既然都站起來了,繼續說。

  生:他還寫了正月十五。

  師:好的。你們真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老舍先生重點寫了這四個部分,都被你們一一地給找出來。下面吶,我們一起來研究研究這四個部分。我們就按順序好嗎?你們這兩個組呢,你們負責研究臘八,這兩個組負責研究除夕,你們這裡中間雖然隔了一條河,沒關係,你們也可以合作研究,你們研究的是正月初一,這兩個組,你們研究的是正月十五。聽明白了嗎?

  生:聽明白了。

  師:研討的問題是什麼呢,請同學們看大螢幕。

  師:詳細寫的什麼?說得如何?哪裡寫得好,聽明白了嗎?

  生:聽明白了。

  師:好,你們可以自己先思考一下,如果覺得合作成功的話,大家就圍在一塊兒,分好工,誰願意說給大家聽,誰願意讀給大家聽,好嗎?

  生:好。

  師:開始吧。

  師:如果覺得自己思考好了,你們整個組可以到一塊兒商量商量,整個大組可以到一塊兒。

  師:需不需要熊老師幫忙?都不需要啊。

  師:你們這組是怎麼分工的?

  師:看大家討論得非常熱烈,我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你們到底討論得怎麼樣了,怎麼樣,我們來交流交流。請大家注意,我們下面的交流啊,採用一個比賽的形式,聽得懂PK嗎?

  生:聽得懂。

  師:我們就來PK PK,好不好?

  生:好。

  師:咱們分在四個隊,研究臘八的就是臘八隊,那你們研究 的是除夕,當然就是(生:除夕隊。)除夕隊了。

  師:好,給你們準備好了XX。準備好了嗎?

  生:準備好了。

  師:可要聽好競賽的規則。哪組找得快,我們就先來研究哪個部分的內容。另外呢,比如說你們臘八除啊,你覺得你對他們研究的內容感興趣,你可以提出自己的疑問,提問提得有價值提得好,也可以加分。明白了嗎?

  生:明白,明白了。

  師:好,我們的比賽馬上就要開始,第一輪非常簡單。每組派一個代表來說一說第一個問題:詳細寫了什麼?如果說得好,就為本組先得到第一分。哪組先來?

  師:好,除夕隊你來。搶得第一個機會。你來說說看。

  生:嗯,我不用除夕。除夕它主要表現了……,就是一些貼對聯,吃年飯,首先還要放鞭炮,就是最後還要吃團圓飯。

  師:說完了?

  生:嗯。

  師:有補充嗎?來,你說。

  生:最後還要守歲。

  師:他這個說得好,守歲。你們明白什麼是守歲嗎?好,你說說看。

  生:在過去有一種怪物,叫歲,就是在除夕的時候,經常來吃小孩,或是說搗亂,給小孩子壓歲錢,在旁邊守著歲爺爺,就可以避邪,不被給歲吃了。還有一個就是守著XX不會掉,防止歲來搗亂。

  師:據說呀,守歲,年老的人他們分析是……的意思,年青人守歲的話,就可以為自己的父母增壽。你真了不起,連我們中華的傳統習俗都瞭解得這麼清楚。你看,剛才是除夕隊搶到了一分。然後,剛才,解決守歲問題的是哪個隊啊?

  生:正月十五。

  師:哦,正月十五隊,你們也得到了一分。就是要這樣來搶。好,繼續。除夕完了,下面誰來搶?哪個組?你們這組的,你們是?

  生:我們是臘八隊。

  師:你說說看。

  生:臘八這個自然段,主要寫的是臘八粥的製作方法還有臘八飯的製作方法。

  師:你講得也非常清楚,臘八隊也得到一分。咱們繼續,哪個隊?好,你們來。

  生:那個,在正月初一的……,就是正月初一休息,拜年,人們在家中接待客人,舉辦各種廟會,讓人們看。

  師:好,正月初一隊,也得到了第一分。剛才還有哪個隊沒有說自己這一部分的?正月十五是嗎?好,你來說說看。

  生:正月十五是春節的另一個高潮。在街上的老樹要掛起燈來,家家戶戶也要掛燈,大家還要吃元宵。

  師:說得挺好的,也加上一分。透過第一輪小小的測試,你瞧,現在領先的是正月十五隊。接下來熊老師的任務就是給你們評分,看哪些同學能夠搶得好,搶得快,回答回答好,明白嗎?

  生:明白。

  師:好,我們先從哪個部分開始?看,除夕舉手的人最多,你們搶到第一個機會,開始。

  生一:除夕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我覺得這一塊寫出了除夕的味道。

  師:很好,味道。繼續呀。

  生二:在外面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要回家來吃團圓飯。是寫出了團圓情,是深深的情。

  師:情,體會的真好。這組決不把機會讓給其它組。

  生三:男女老少……然後我覺得這個寫出那個除夕的聲音。

  師:說得非常好,不過幫你糾正一個字音,是“間”(四聲)斷,還是“間”(一聲)斷?

  生:間斷(四聲)。

《北京的春節》教案14

  教學目標

  1.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引發瞭解民風民俗的慾望,激起探究傳統文化的興趣。

  2.學習按一定順序、有詳有略的表達方法,感受作者的語言特點。

  教學重點

  引領學生隨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隆重和熱鬧,領悟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教學難點

  作者為突出北京春節的民俗特點所採用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童謠匯入,揭示課題

  1.出示童謠,自己讀讀: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

  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滿街走。

  這首童謠寫的是什麼內容?

  2.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理清線索

  1.認真默讀全文,想想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什麼印象?把不懂的詞語畫下來。

  (學生可能弄不懂的詞語:臘月、初旬、麥芽糖、江米糖、空竹、逛天橋、逛廟會)

  指名交流,根據學情順勢而導。

  2.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北京人過春節哪些地方你最感興趣?

  預設一:生在練習紙上完成表格,師引導理清時間順序。

  預設二:在交流中,學生貼紙條(黑板條)、作記錄,師引導理清時間順序。(根據學生情況選擇一種操作策略。)

  三、分清詳略,合作研讀

  1.引導找出寫得詳細的部分。(臘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2.四人一小組,自選一個部分展開研究,研究問題如下:

  (1)詳細寫了什麼,說給大家聽。

  (2)哪裡寫得好,讀給大家聽。

  學生合作學習,教師巡視瞭解情況。

  3.交流研討:分為“臘八”隊、“除夕”隊、“正月初一”隊、“正月十五”隊展開競賽。

  (1)解決第一個問題。

  小組派代表複述研討的部分,組員可以補充。師注意引導學生注意敘述順序(“臘八”是用並列的方式寫的;“除夕”是用總分的方式寫的;“正月初一”是用對比的方式寫的;“正月十五”是用總分總的方式寫的);反饋評分。

  (2)解決第二個問題。

  生生、師生互動,師注意引導學生品出京味語言的特點,必要時作示範;反饋評分。

  4.引導學生體會詳略處理的好處。

  四、拓展延伸,讀中學寫

  1.快速瀏覽,找出描述小孩過春節的地方,指名讀。

  2.啟發學生談談現在北京春節怎麼過,其間可讓學生採訪在座的老師。

  3.學生寫過春節時有趣的地方(片段),教師巡視。指名交流,教師評價時注意學生是否用上了書上的寫法,及時點評、表揚。

  五、總結全文,佈置作業

  1.總結全文,復現童謠。

  2.作業:寫一篇現代《北京的春節》,可以學習老舍先生按時間順序寫的方法,注意詳略得當。

  課堂實錄

  師出示童謠: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

  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滿街走。

  師:喜歡童謠嗎?

  生:喜歡。

  師:誰來說說這首童謠講的是什麼事兒?你說。

  生:這首童謠……

  師:(打斷)拿話筒。

  生重說:這首童謠講的是北京的春節。

  師:這首童謠啊,真的是講的是春節,不過,它是50多年前,當時街頭流行的一首童謠,孩子們都愛念,它就相當於現在的流行歌曲了。這節課,老師帶你們一起去學習老舍先生筆下的春節,想去嗎?

  生:想。

【《北京的春節》教案】相關文章:

北京的春節教案08-24

《北京的春節》教案02-24

《北京的春節》教案07-28

《北京的春節》教案設計09-26

北京的春節語文教案02-24

《北京的春節》語文教案08-31

《北京的春節》重點難點教案10-15

課文北京的春節教學教案實錄12-09

《北京的春節》教案設計12篇09-26

【《北京的春節》教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