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音樂>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合集15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那麼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音樂活動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1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樂器演奏的能力。

  2.體驗集體演奏的樂趣。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活動準備:

  1.音樂CD《小動物樂隊》

  2.教具:神秘盒一個小貓、小狗、小鴨玩具各一個

  3.樂器:舞板、搖鈴、三角鐵各十個

  4.學具:音樂遊戲書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音樂呼啦圈)

  1:問好。你好/小朋友/

  你好/鼻子好/

  你好/客人好/

  你好/小貓好/等

  2:律動.播放音樂《小動物樂隊》,和小客人一起跳舞。

  二、基本部分:(音樂遊戲盒)

  1:感受固定節奏型。

  (1)教師帶領幼兒欣賞音樂《小動物樂隊》,提示幼兒當聽到樂器聲響時,用拍手打節奏。

  (2)教師鼓勵幼兒用各種動作感受固定節奏型。

  Tata/titita/

  2:聲音聽辨。

  小客人帶來禮物,聽聽分別是什麼?一一說出名稱(舞板、搖鈴、三角鐵)

  3:探索樂器。

  (1)幼兒分三組坐好,每一組發一種樂器,進行探索。

  (2)分別說一說這三種樂器是怎樣發出聲音的。(舉手回答)

  4:使用樂器打固定節奏型。

  5:分組進行練習。提示幼兒看教師指揮。

  6:集體演奏。

  (1)教師播放音樂《小動物樂隊》。幼兒分成三組,分別是小貓隊、小狗隊和小鴨隊,教師指揮幼兒用手中的樂器為歌曲伴奏,先分組演奏再集體合奏。

  第一段,舞板演奏

  第二段,搖鈴演奏

  第三段,三角鐵演奏

  第四段,集體演奏

  (2)此活動可以重複三次。

  (3)教師組織幼兒互相交換手中的樂器,再次進行演奏。

  7:活動結束。

  教師引導幼兒一個一個排隊將樂器輕輕的放進樂器筐裡,然後學著各種動物朋友的動作回到座位上。

  三、結束部分:(音樂彩色筆)

  教師請幼兒翻開音樂遊戲書,觀察圖畫,指導幼兒根據歌曲裡各種樂器音色出現的順序,在樂器旁分別寫上數字1、2、3。

  活動反思:幼兒能夠積極參與活動,理解固定節奏型,具有樂器演奏能力。大多數幼兒充滿興趣,及個別幼兒注意力不集中,有出錯現象。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2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用不同的演唱速度來表現勤快人和懶惰人。

  2.根據歌詞,大膽地創編勤快人和懶惰人的動作。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透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用不同的演唱速度來表現勤快人和懶惰人。

  難點:大膽地創編勤快人和懶惰人工作的動作。

  活動準備:

  圖譜一套。

  活動過程:

  1.練聲

  2.談話匯入,理解輕快人與懶惰人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什麼是勤快人?什麼樣的人是懶惰人嗎? 有人忙著做這樣忙著做那樣,很愛勞動是勤快人,而有些人什麼事情也不願意做,只想著吃東西、睡懶覺是懶惰人。

  師:今天有一群勤快人和懶惰人來到了我們班,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他們吧。

  3.欣賞歌曲熟悉旋律,初步感知速度的快和慢。

  (1)師:這首好聽的歌唱的就是勤快人和懶惰人。勤快人做了什麼事?懶惰人又做了些什麼?(根據幼兒的回答逐一出示圖譜)

  (2)看著圖譜學念歌詞。

  4.進一步熟悉旋律,瞭解歌詞,初步演唱歌曲。

  (1)師示範唱,幼兒傾聽。(根據歌詞內容,將第一段歌詞唱得快一些,第二段歌詞唱得慢一些,讓幼兒在老師的範唱中體會到勤快人與懶惰人之間動作的不同)

  (2)提問:剛才老師唱的這兩段歌曲的速度一樣嗎?哪裡唱得快?哪裡唱得慢?為什麼要不一樣呢?

  (3)幼兒跟教師一起演唱歌曲。

  (4)幼兒分角色演唱歌曲。(一組為勤快人,另一組為懶惰人)

  5.嘗試邊唱邊表演,透過動作進一步感知快和慢的變化。

  (1)他們做了哪些動作?請你來學一學。

  (2)怎樣唱怎樣做能表示出勤快人與懶惰人的不同?

  (3)請跟著琴聲的變化邊唱邊表演。

  6.嘗試創編歌曲。

  (1)人們還可能在哪裡勞動呢?

  (2)做什麼事情呢?

  活動反思:

  1.本節課的目標中目標一達成得比較好,幼兒都能夠用快慢不同的速度來演唱歌曲,表現勤快人和懶惰人,而目標二完成得還不夠。相比較而言,唱得多動得少了一些,在音樂課也同樣要注重動靜交替。

  2.練聲環節的有機整合,今天的練聲只是單純的以師幼問好的形式練了下聲,其實應該更加註重音樂元素的結合,讓練聲也為今天的音樂課做鋪墊,勤快人和懶惰人是一首快慢不同的歌,可以選擇上學期學過的《魚兒好朋友》,也是一首快慢不同的歌,這樣在練聲中就讓幼兒感受到可以用快慢不同的速度來演唱歌曲。

  3.在今後的活動中還要多多思考提問的有效性,在提問幼兒為什麼勤快人要唱得快懶惰人要唱的慢一些,幼兒不是能夠很好的理解。

  4.本節活動的難點是幼兒能夠大膽的創編勤快人和懶惰人的動作,在這個環節的處理上還是不夠,幼兒只是簡單的創編出了歌詞中的動作,應該充分發散幼兒的思維,一起來表演勤快人還可以擦擦地、洗洗衣服;懶惰人可以翹著二郎腿什麼都不做等等。這樣歌曲的情景性更強,也提升幼兒的表現力,充分體現藝術活動的美感。

  5.圖譜的有效運用。在環節四中根據幼兒的回答一張張的出示了圖譜,每一張圖譜都是一句歌詞,幼兒在說說看看中很容易的就記憶了歌詞內容。在老師的範唱後,幼兒也能夠清楚的感受到歌曲快慢不用的速度。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3

  活動目標:

  1、藉助圖譜,學習運用分角色、接唱等不同形式演唱歌曲。

  2、嘗試按原歌詞的格式和內容創編和替換歌詞。

  3、體驗合作歌唱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體驗歌曲中的歡快情緒。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理解什麼是農場,對小動物的叫聲有了一定的認知經驗。

  物質準備:圖譜、小動物圖片、鋼琴。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1、小朋友,今天老師想帶你們去農場。

  2、農場裡有哪些小動物呢?

  二、理解歌詞,學習演唱歌曲。

  (一)、欣賞歌曲,理解歌詞

  1、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都有哪些小動物跟大家打招呼。

  2、用音樂把小動物叫出來。

  (二)跟著音樂,學唱歌曲。

  1、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和小動物們唱歌吧。

  2、分角色演唱歌曲。

  3、用接唱的方式演繹歌曲。

  三、替換歌詞,創編歌曲。

  1、農場裡除了有這三種小動物,還會有什麼小動物呢?

  2、它們會怎麼唱呢?或者會幹嘛呢?

  3、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四、結束語

  這首歌曲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在農場裡”。農場主說玩了一天,農場裡的小動物們要休息了,那我們下次再來和他們做遊戲吧!

  活動反思:

  孩子們給了我很大的驚喜,他們的很多想法都非常有創意,也是因為他們的創意擦出了我思想的火花,使活動變的更精彩。讓孩子發表自己的想法,為他們喝彩,才更有利於孩子的發展。我們應該多多向孩子學習,相信他們的能力,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學會為他們喝彩。在音樂實踐活動中學習最基本的音樂文化知識技能技巧。依據孩子的實際能力設計教學內容,讓孩子在活動中真正有所收穫,切實落實教學活動的時效性。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4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用不同速度唱出勤快人和懶惰人的音樂形象。

  2.透過演唱歌曲進一步樹立向勤快人學習的願望。

  3.透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炒菜、煮飯、蒸饅頭”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回憶媽媽在廚房裡辛勤地勞動

  (1)T:你們的媽媽或者阿婆每天在廚房裡做些什麼事?(炒菜、煮飯、蒸饅頭)

  (2)T:他們是怎麼炒菜(煮飯、蒸饅頭)的?我們一起學學看。

  (3)T:你們覺得媽媽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4)T:那我們一起來學著勤快的媽媽在廚房勞動吧。(跟隨音樂)

  二.學唱歌曲(透過聽、說引導幼兒主動學習歌曲)

  1.學唱歌曲第一段

  (1)看圖片,理解歌詞

  T:有個勤快人呀,正在廚房勞動,仔細看一看,他在幹什麼?(出示圖片)

  T:他在炒菜,他在煮飯,他還在蒸饅頭,

  T:他一共做了幾件事情,先做什麼再做什麼?(可請個別幼兒連貫的說勤快人所作的事情)

  T:原來勤快人在廚房做了這麼多的事情,我想把勤快人做的事情唱出來。聽一聽,勤快人做的事情,我唱了幾次?(兩次)

  (2)幼兒有節奏說歌詞(拍手)T:你們想不想來試著唱一唱呢?先跟著老師把歌詞說一說吧!

  A.跟著老師一起來說

  B.老師說孩子接T:這次我要增加難度了,孫老師說前面的你們接後面的,好嘛?

  (3)幼兒嘗試著跟著鋼琴唱(音樂)

  T:歌詞我們都會說了,那我們跟著鋼琴來試著唱一唱吧!(可以加上拍手動作)

  (4)幼兒嘗試稍微加快速度演唱(音樂)

  T:想想看,勤快人在做事情的時候是這樣做的?(教師拍手慢或學慢動作)還是這樣做的?(拍手快)那我們用快一點的速度把勤快人做的事情唱出來好嗎?

  2.學唱歌曲第二段

  (1)遊戲,學習第二段歌詞

  T:唱的有些累了,現在我們來玩個遊戲吧!遊戲的名字叫說相反,是這樣玩的:孫老師說一句話你們要和我說的相反。比如:孫老師說他在拖地,你們就說他不拖地。你們也來試一試吧!

  師:他在炒菜;

  幼:他不炒菜......

  師:他還在蒸饅頭

  幼:他也不蒸饅頭。

  (2)T:你們覺得剛剛我們說的這個不炒菜,不煮飯,也不蒸饅頭的人是什麼樣的人啊?(懶惰人)

  T:原來廚房裡還有個懶惰人,看看他在幹什麼?(出示睡覺圖片)他炒菜嗎?(繼續出示圖片)他不炒菜,他不煮飯,他也不蒸饅頭。

  (3)教師帶領幼兒有節奏的說歌詞

  T:有個懶惰人呀,他不炒菜,他不煮飯,他也不蒸饅頭……(拍手)

  (4)鋼琴伴學唱(慢)(音樂)T:我們一起把懶惰人也唱出來吧。

  3.完整演唱歌曲

  (1)師完整示範歌曲。(音樂)

  T:孫老師要把勤快人和懶惰人的歌連起來唱,歌曲的名字就叫勤快人和懶惰人,仔細聽聽孫老師在唱勤快人和懶惰人的時侯有什麼區別?(速度一樣嗎?)為什麼勤快人唱的快懶惰人唱的慢?

  (2)幼兒嘗試演唱(音樂)

  (3)用媒介退出的方法練唱歌曲。

  T:如果拿走一張圖片,你們還會演唱歌曲嗎?而且要保證歌詞不會唱錯。

  三.知道自己要做個勤快人

  T:剛剛我們表演了勤快人也表演了懶惰人,那我們小朋友想做勤快人還是懶惰人呀?我們小朋友都想做勤快人,那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事情呢?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詼諧幽默又朗朗上口的兒童歌曲,本身是十分優秀的兒童歌曲作品,因而深受孩子們的歡迎。沒有多久孩子們都學會了而且特別喜歡唱,在活動中老師把重點放在了理解歌曲並創編歌曲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孩子們很快用廚房的各種工作代入到歌詞中去,編出了新的歌曲,而且在平時的生活中也經常聽到他們在唱這首歌,也會經常加入新的歌詞。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5

  以前,上完一個活動,常常習慣從執教者的角度來看。但,往往覺得身在其中看不透。於是,我想到也許可以換個角度來看,以聽課的老師身份來看這個活動。

  一、目標的設定及達成

  《問答歌》是一節音樂領域的活動課。目標設定為:1、學唱問答歌,感受一問一答的演唱樂趣。 2、創編新的歌詞,體驗歌詞變化的挑戰。

  《綱要》中指出,應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歌曲《問答歌》的歌詞是問答歌,是一種傳統的語言遊戲,讀起來妙趣橫生,容易為孩子喜愛和接受,從而也有利於他們對歌曲的掌握。

  當然,《綱要》中也指出,教師在指導藝術活動時,應“支援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重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傾向”“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準化要求的傾向”。目標2的設定,鼓勵了幼兒對歌詞的個性創造,同時在他們接受挑戰,克服困難的過程中,不斷開動腦筋,勇於嘗試,積極表現,自身也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

  本次活動中,教師始終圍繞著預設目標,引導組織幼兒學習問答歌和歌曲,鼓勵幼兒的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重視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幼兒也較好地掌握了這首歌曲,並能夠大膽運用重組法創編新的歌詞進行演唱,因此目標達成度較好。

  二、年齡特點的把握

  4—5歲的幼兒已能清晰地談話,詞彙開始豐富,能夠獨立地講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物,這也為他們創編問答歌的歌詞提供了語言上的儲備條件。同時中班的

  幼兒喜歡唱歌,能感受、表現較容易的節奏,喜歡錶達與創造,能初步感受藝術活動中的美,這為他們掌握這首問答歌歌曲作好了情感和技能上的準備。

  三、教師的組織引導

  1.重組法

  《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是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教師在引導幼兒創編歌詞時,運用了重組法。即,照搬原來歌詞的語句形式,重組裡面的內容。教師將這個“重組法”融入到遊戲中,採用了動物合唱隊表演的形式,將幼兒的位置調換成一個動物演員。將歌詞進行更替從而達到將歌詞重組的目的。

  2.體驗法

  所有的活動都應注重幼兒的體驗。因此,在這個活動中,教師讓幼兒真正體驗了回編導的成功感。教師用開放式的提問,給了幼兒充分的思考創造空間。幼兒在一邊演唱一邊角色表演的過程中,盡情體驗了自己編歌的樂趣。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6

  活動目標:

  1.探索不同瓶罐敲擊發出不同的聲音,選擇合適的`瓶罐為歌曲《大雨和小雨》伴奏。

  2.嘗試用xx和xx的節奏進行打擊樂活動,體驗節奏美。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2~3個不同質地、大小的瓶罐;事先了解音樂《大雨和小雨》;錄製好瓶罐的敲擊聲;熟悉歌曲《大雨和小雨》。

  活動過程:

  一、瓶瓶罐罐會唱歌。

  1.教師播放錄製好的瓶罐敲擊聲。

  咦,哪來的聲音,想想看,這是誰發出的聲音,誰會這樣唱歌?

  2.那是什麼樣的瓶子和罐子會發出這樣的聲音呢?

  3.我們也來試一試,讓桌子上的瓶瓶罐罐唱起來。大家仔細聽,不同的瓶罐唱出來的聲音一樣嗎?說說自己的發現。

  小結:原來不同的瓶瓶罐罐,會發出不同的聲音,那我們一起用瓶瓶罐罐來伴奏好嗎?

  二、跟著音樂一起唱。

  1.教師播放歌曲《大雨和小雨》。這首歌大家聽過嗎?叫什麼名字?歌曲裡面大雨的聲音怎麼樣?小雨的聲音怎麼樣?

  2.那讓我們的瓶瓶罐罐也來唱這首歌,你想讓哪些瓶瓶罐罐來唱大雨的聲音?哪些來唱小雨的聲音?為什麼?

  3.嘗試探索敲擊效果。

  請你拿一對瓶子或者罐子,讓瓶瓶罐罐來唱歌,注意大雨和小雨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三、跟著節奏一起唱。

  1.認識節奏卡。

  瓶瓶罐罐唱的聲音不錯,可是啊,好像沒有節奏感呀,那怎麼樣才能敲的有節奏呢,我們一起來看,這叫節奏卡,是專門用來表示節奏的。這個X就表示一拍,我們用拍手的話就拍一下,我們一起來試一試。那X下面有一橫就表示半拍,用拍手的話速度要加快的拍一下手,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2.幼兒嘗試連貫地看著節奏卡打節奏。

  (1)我們一起看著節奏卡完整地拍一拍。

  (2)我們再來一次聽著音樂、看著節奏卡一起來拍一拍。

  3.幼兒跟著歌曲,嘗試敲擊不同的瓶罐,表現大雨、小雨的不同形象。 我們跟著音樂讓瓶瓶罐罐們也來有節奏地唱歌吧,罐子們唱大雨的聲音,瓶子們唱小雨的聲音,我們一起合作來演奏,好嗎?

  四、活動延伸

  在音樂區角投放瓶罐,讓幼兒繼續探索,體驗用瓶罐演奏的樂趣。

  活動反思:

  每個幼兒心裡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廢舊的罐罐在小朋友的手中變成了神奇的樂器,幼兒手拿自制罐罐在美妙的音樂中變身成了一個個小小演奏家,幼兒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7

  音樂活動《迷路的小花鴨》活動目標是讓幼兒在學唱歌曲後,能夠感受兩段歌曲的不同情緒,並且用哀傷緩慢和歡快跳躍的兩種唱法表現歌曲。由於我班大部分幼兒直接上了中班,許多幼兒都以自我為中心的,很少會替別人考慮,藉此活動,讓幼兒體驗幫助他人快樂,培養幼兒關愛他人的美德。

  活動的第一步為欣賞音樂,理解歌詞。我以故事為匯入,並讓幼兒欣賞音樂,幼兒很快地便理解、記住了歌詞。第二步為學唱歌曲,由於幼兒很好地理解了歌詞,學唱歌曲的時候就輕鬆了許多。第三部為感受兩段歌曲的不同情緒,為了讓幼兒更好地感受情緒,我還製作了圖譜,讓幼兒看著生動形象的圖譜,在多次欣賞中感受不同的情緒,並用緩慢和歡快的唱法來演唱歌曲。幼兒在最後的演唱時,都情不自禁地把不同的表情都顯示出來了,感受到了小花鴨迷路的哀傷和小朋友幫助小花鴨的快樂。

  本次音樂活動中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幼兒在欣賞完故事、歌曲之後,再學習歌詞,兩個環節之間顯得有些僵硬,幼兒的注意力都在故事中而不是在歌詞上了。在學唱歌曲,感受歌曲情緒時,我在彈琴時兩段都用了一樣的伴奏形式,使得幼兒無法感受兩段歌曲的感情,最後我用了兩種不同的伴奏形式,將哀傷和歡快的情緒區別開來,幼兒的情緒一下子就被調動了起來。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8

  在這次的園內優質課評比中,我展示的是一節中班的音樂活動“小牛哞哞”。這是一節音樂遊戲,其活動目標為:1.感受音樂歡快的節奏,並能嘗試創編簡單的小牛動作。2.喜歡和同伴共同表現小牛各種動態,感受音樂活動的樂趣。其重點為:感受音樂歡快的節奏,嘗試創編簡單的小牛動作。難點為:能和同伴共同表現小牛各種動態。

  活動以遊戲“猜猜樂”匯入,讓孩子們用肢體動作表現各種動物,在音樂的陪襯下,孩子們模仿著自己喜歡的動物,兔子、老虎、鶴、猩猩、小蛇……在孩子們的演繹下,都栩栩如生的被表現出來。接下來出示小牛圖片自然地進入下個環節,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大膽的表述著可愛的小牛,模仿著可愛的小牛。當音樂播放時,孩子們能將可愛的小牛動作和音樂相結合,積極主動地跳起了小牛舞。雖然在創編上還是比較欠缺,對於這個音樂本身可能創編的空間就比較有限,但孩子們還是能嘗試著創編出幾個簡單的小牛動作。

  熟悉了小牛舞之後下個環節就是一個“逗牛”遊戲”,音樂選擇上我選的是鬥牛舞,對於鬥牛很多的孩子不是很瞭解,老師透過自己的講述來告知孩子,其實在這個地方老師的課件可以播放一個簡短的鬥牛影片,所有的問題可能就迎刃而解,直觀的看課件遠比老師的口頭講述要來的有效果。對於“逗牛”孩子們比較喜歡,但在操作中,老師扮演的鬥牛士動作可以在誇大點,指令可以在明確點,這樣跟孩子們玩時可以銜接的更好。

  活動的最後環節我是讓孩子們邊聽完整的音樂,邊做動作,從小牛舞到逗牛,兩段音樂是截然不同的,在表演中讓孩子表演中時兩段音樂有點脫節,在這個地方應該在考慮一下,讓過度在自然點。

  總體來說,從課堂的實際操作中看,今天的活動還是成功的,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孩子們玩得也比較開心。目標達成的也不錯。但也存在著很多的不足,老師們也為我的這節活動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我會虛心接受,我也會深刻反思今天的活動,讓自己有更大的突破。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9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感受歌詞內容,能用動作表現歌詞。

  2、初步嘗試交換舞伴,感受和同伴共舞的樂趣。

  活動準備:

  音樂(請你和我跳個舞)、幼兒右腳貼標記(兩種顏色)

  活動流程:

  一、欣賞歌曲,瞭解歌詞

  1、師:跳舞真開心,聽聽我這兒有一首歌,也是有關跳舞的,他們是怎麼跳舞的?

  重點提問:歌裡是怎麼跳舞的?做了哪些動作

  小結:我的腳要踏踏踏,我的手要拍拍拍。(一邊說一邊做動作)

  2、再次欣賞歌曲

  重點提問:除了這些動作,還有哪些呢?我們再來聽一遍

  小結:伸左腳、伸右腳(一起試一試,提醒幼兒根據腳上的標誌嘗試動作)

  請個別幼兒做做歌裡的動作

  二、請你和我跳個舞

  1、老師邀請個別幼兒跳舞

  重點關注幼兒動作的正確性,用記號提醒幼兒掌握左右腳

  2、幼兒兩兩結伴進行舞蹈

  重點關注兩兩面對時左右的方位

  三、集體舞蹈

  1、變成雙圓圈

  根據紅綠顏色的標記變成雙圓圈

  2、集體舞蹈

  討論:怎麼交換舞伴?

  小結:只要一個圈的孩子不動,另一個圈的孩子朝著同一個方向交換一個朋友,就能找到一個新的朋友。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一次舞蹈活動,因此更多的是關注孩子動作的表現。活動中,我透過欣賞、表現、個別示範、集體嘗試等多種方法,幫助幼兒更好地藉助歌詞進行表演。由於動作的表現有歌詞的依託,因此表現難度還是比較低的,但是我透過對個別孩子表現力的關注,從而提升孩子表現的表情、動作的優美,同樣對孩子的舞蹈動作起到了很好的提升作用。

  活動的亮點在於利用簡單的道具(一個有顏色的記號),既很好的解決了活動中容易出現的左右腳的區分,又降低了集體舞的難度,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去關注孩子,和孩子產生良好的互動。集體舞的學習以孩子自主探討為方法,充分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但在這個環節,我還可以更退後一點,不要太急於抓住一個正確的答案就馬上嘗試,可以多聽聽其他孩子的想法。

  舞蹈活動是一種美育活動,教師優良的教學素養和音樂才能也為孩子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因此整個活動孩子情緒愉悅、積極,表現慾望非常強。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10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感受和表現下春雨的情景,知道春天是種子發芽的季節。

  2、學會看節奏譜。

  3、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4、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磁帶、節奏譜。

  活動過程:

  一、出示節奏譜,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上面的這些XX表示什麼意思?你會拍嗎?

  介紹節奏,請幼兒嘗試拍。

  二、學唱歌曲。

  師:這些節奏還會唱歌呢?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你聽到了什麼?春雨發出什麼樣的聲音?(沙沙沙)

  師:那我們一起跟著節奏譜來說說吧!種子在幹什麼?(在說話)

  它怎麼說?(哎喲喲,雨水真甜,哎喲喲,我要發芽)

  師:你們說得可真好,那你們會唱嗎?我們來試試看好嗎?

  師:真不錯,春雨又開始在下了,這回它又是怎麼說的呢?(哎喲喲,我要出土,哎喲喲,我要長大)

  師:那我們也試著把它唱出來吧!

  三、創編動作。

  師:真棒,那現在我們邊聽錄音機,邊自己想動作,看誰做的最美?

  你給春雨配上什麼動作?我們一起來學學。……

  活動反思:

  《春雨沙沙沙》是一首活潑、歡快,富有動感的歌曲。歌曲節奏較簡單,歌詞結構工整,語言具有韻律感,適合中班幼兒學習。這首歌曲主要是讓幼兒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能較清楚的演唱歌曲。兒童的歌唱與說話一樣自然,具有遊戲性的兒童歌曲,是幼兒音樂教育的最好素材。音樂教育對兒童生活具有重要作用。音樂能增進幼兒認知、身體和社會性方面的發展。激勵和培養兒童的音樂悟性和想像力比關注兒童音樂天賦的成長更為重要。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11

  在課堂教學中我首先注重的是給孩子自由的空間,讓孩子在自由的空間中學習、歌唱,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儘量減少對他們的限制,多給他們表現自己,展現自己的機會,這樣孩子才會更有興趣,有了興趣,才能迸發出超乎想象的東西來。所以在課堂中我從不去限制孩子們的想象或者一些行為。

  在工作中我特別關注在音樂活動中幼兒的生成,經常思考和探究如何引導、回應幼兒創編的多樣性和積極性。以下是我們中班小朋友在音樂活動《小指勾一勾》中的教育片段,是我抓住了幼兒精彩的生成來豐富我先前預設的內容進行的活動實錄。

  小朋友在音樂的伴奏中,學習著歌曲《小指勾一勾》,和孩子們邊唱邊做動作,最後我說:“我們勾了手指頭就是好朋友了。”一個孩子突然大聲說:“是永遠的好朋友!”聽到這句話,我很激動,馬上說道:”對,老師要和你們做永遠的好朋友!”我想如果不是我主動走進他們,主動和他們去勾手指頭,怎麼會有這樣的一句話,又怎麼會讓這樣普通的一節課充滿了溫馨和感動呢!

  我鼓勵幼兒說:“想一想,除了小指勾一勾、手臂挽一挽的方法和好朋友做遊戲,還可以用身體的哪個部位去和好朋友做遊戲?”小朋友們踴躍地講出了許多方法:

  陳卓凡:“我用小手拍一拍和好朋友做遊戲。”

  郭琬婷:“我用小腳碰一碰的動作。”

  朱子恆:“我用背靠背的動作。”

  袁棟勳:“我用頭碰頭的動作。”

  小朋友想出了這些動作之後,我和他們一起和著音樂創編起了歌詞,

  “伸出你的小小手,拍拍手、拍拍手,我們來做好朋友。”

  “抬起你的小小腳,碰一碰、碰一碰,我們來做好朋友。”

  孩子們都沉浸在愉快的創編遊戲中,我也為這次預設活動的順利完成而感到高興,活動就要在小朋友的歡快遊戲後結束了,這時突然聽到有位小朋友說:

  “老師,我們平時不是一直和小朋友用嘴巴打招呼的嗎?我們還可以用嘴巴做遊戲。”

  “是呀!我們可以笑一笑和好朋友做遊戲。”一個小朋友介面說。

  這樣一說,一下引起了許多小朋友的興趣,“是呀!老師可以這樣笑,老師可以那樣笑。”孩子們爭著在我面前展現著自己的笑容。“你們笑得真漂亮,我們一起把你們想出來的各種笑編進歌曲裡去,好嗎?”我順著孩子們的話說。“咧開你的小小嘴,微微笑、微微笑,我們來做好朋友。”

  “張開你的小嘴巴,哈哈笑、哈哈笑,我們來做好朋友。”

  “翹起你的小嘴巴,咪咪笑、咪咪笑,我們來做好朋友。”

  看著孩子們的表現,我想:“小朋友們這麼感興趣,我們是不是可以啟發孩子們用更多的表情來創編呢?”

  於是我又接著問:“臉上除了的嘴巴可以和好朋友笑一笑,還可以用什麼和小朋友打招呼呢?”

  “眉毛、眼睛、鼻子……”孩子們興奮地邊說邊做著各種不一樣的表情,看著孩子們七嘴八舌地搶著動腦筋,我接著又給孩子們佈置了一個小任務,那就是:讓小朋友把想出來的動作,和其他幼兒交流討論。小朋友很高興地接受了這個任務,大家恨不得馬上就去完成。不言而喻,我們又把這次的創編音樂活動推向了一個高潮。

  在《小指勾一勾》的創編活動中,我預設的活動是鼓勵幼兒根據自己不同的肢體動作來創編歌詞。不料,孩子們在教學中能表現出非凡的熱情,不僅能想到用不同的動作來創編歌曲,還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運用面部表情來創編歌曲。面對孩子們的熱情,我因勢利導,啟發幼兒運用多種創編手法,並啟發幼兒用符號來記錄創作的過程和成果,把教學過程又推向了一個高潮。

  反思這個活動,我認為在教育過程中,當孩子有精彩的火花出現時,我們要把這些火花看作是一種新的教學資源,去利用這些資源,並透過積極的回應和引導,帶領孩子走向更高的挑戰。這樣的話,小朋友的積極性被提高了,思維自然活躍了,創編也就更豐富多彩了。所以,面對孩子們的這次生成,作為教師我扮演的角色是等待者、支持者和引導者。我等待著孩子們的生成,因為孩子們的生成和他們的生活經驗是分不開的,所以我等待著孩子們的成熟,同時當孩子們有新的火花出現時,我一方面能及時關注孩子們的生成,另一方面調整自己的教育手段,來扶持孩子們的生成,更關鍵的是我還能積極引導孩子把生成的活動走向更精彩,更好的為大的教育目標服務。所以透過我的努力,我和孩子們一起使活動開展得更精彩。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12

  設計思路:

  為了迎接“元旦”節對家長開放活動,根據幼兒喜歡邊唱邊跳的特點,特設計此活動,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集體環境中體驗節日快樂的氣氛。

  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音樂遊戲,體驗集體遊戲的樂趣。

  2、能邊唱歌邊表演。

  3、掌握音樂遊戲規則及玩法。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活動準備:

  小鳥頭飾每人一個;汽車頭飾一個;大樹四棵。

  活動過程:

  1、律動:小鳥飛。

  2、複習歌表演《小鳥點頭、招手》。

  3、遊戲:小鳥和汽車。

  教師交代遊戲規則及玩法:請配教老師扮“汽車”,其餘幼兒扮“小鳥”。小鳥和媽媽愉快的在草地上唱歌跳舞,突然,汽車開來了,小鳥趕快飛到樹上去。汽車在草地上轉了幾圈又開走了,小鳥又飛到了草地上唱歌跳舞。遊戲一遍後,請能力強的個別幼兒扮“汽車”,再玩1"2遍。

  4、結束活動:

  小鳥坐著汽車來到爸爸、媽媽的身邊,一起唱歌、跳舞。

  活動反思:

  活動中我比較遺憾的是在孩子們遊戲這個環節,我對他們干預得比較多,他們在遊戲時我一直問他們你是怎麼玩的,我想這裡應該先讓小朋友跟著音樂盡情地遊戲,不要打斷他們,等音樂結束後我再和他們交流,會比較好,孩子們在遊戲中玩得肯定更過癮。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13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學習演唱歌曲。

  2、藉助遊戲和故事情節,理解歌詞的內容情節。

  3、在遊戲中體驗歌曲詼諧幽默的情緒。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青蛙、河馬的操作道具及與歌曲內容相關的圖譜。

  活動過程:

  1、教師邊操作道具邊以小青蛙的口吻講述歌詞中的故事情節。

  提問:故事中都有誰?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呀?

  2、教師誇張的表演範唱歌曲。

  3、教師出示圖譜,學習演唱歌曲。

  (1) 學習第一、二句歌詞。請幼兒跟隨教師邊自由表演動作,邊學習演唱。

  (2) 學習第三、四句歌詞。提問:小青蛙鑽進的大水洞是什麼地方?請幼兒跟隨教師邊自由表演動作,邊學習演唱。

  (3) 結束句,教師邊表演邊範唱,引導幼兒感受、理解結束句中漸慢的旋律,並學習演唱。

  4、教師與幼兒結合圖譜完整演唱歌曲。

  5、在教師的語言提示下,關注小青蛙高興、恐懼、放鬆的心理過程,並嘗試用表情、動作表現出來。“小青蛙捉迷藏的時候心情怎樣?聽到響聲時心裡怎樣?發現是一場虛驚,心裡又是怎樣?我們可以用什麼動作、表情來表現?”

  6、跟隨教師邊自由表演,邊演唱歌曲,注意用表情和動作表現小青蛙的情緒變化。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願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慾望,使其產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揮想象,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造。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14

  《過新年》是一首歡快,熱烈的兒童歌曲,歌曲採用了漢族民間音調和秧歌舞的節奏特點,曲調歡快,活潑,尤其是歌中模擬鑼鼓音響的襯詞“咚咚咚咚鏘”的反覆出現,為歌曲增添了熱烈歡快的節日氣氛,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孩子們喜氣洋洋的過新年歡樂情景。

  本課在設計時,我就有意突出創設熱烈歡快的課堂氛圍,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歌曲。複習打擊樂器是把熱烈氛圍帶入課堂,模仿律動,旨在培養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及對音樂節奏的感覺,為歌曲創作律動做好鋪墊。所以幼兒能夠載歌載舞地演唱歌曲,身體活動起來,處於興奮狀態。學唱歌曲從按節奏讀詞作起效果很好,幼兒解決了節奏問題,學唱歌曲就輕鬆了許多,只用了三遍,孩子們基本學會演唱,再分組鞏固,有競賽的性質,幼兒參與很積極。學會歌曲後,再鞏固四分休止符的同時,創編“嘿”的襯詞,將歌曲演唱氛圍推上高潮。幼兒情緒非常飽滿。聆聽《新年好》重溫了熱烈歡快的音樂氛圍,最後在喜洋洋的歌曲演唱中結束此活動。從課堂的效果來看,基本完成了教學目標的要求,幼兒能夠熱烈歡快地演唱歌曲,從演唱到聆聽,整個教學過程中,他們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並積極配合教師所設計的各個環節的活動,小組間,師生間配合默契,使孩子們在情感上體會到新年的快樂。

  最初設計此課時,我還擔心把模仿敲打“咚咚咚鏘”放到學唱歌曲前,孩子們會不會因為對模仿感性趣而忽視歌曲的學唱,從實際看來,擔心沒有必要,他們在前面的每項環節中,都已經進入學習狀態,興趣指引他們不斷向前探索,有此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只要把握好興趣的尺度,就會成功地駕馭課堂。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15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輕鬆愉快的玩樂情緒初步學習在休止間奏處控制不唱。

  2、透過回憶、模仿、吹泡泡遊戲情緒,掌握間奏。

  3、大膽參與歌唱活動,體驗間奏處等待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吹泡泡工具一套

  活動過程:

  1、匯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們有沒玩過吹泡泡啊?”

  “今天新老師帶來了吹泡泡的工具!小朋友來看看吹出來的泡泡是怎麼樣的?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泡泡吹出來後是怎麼樣的?”

  “一樣大嗎?”

  “吹出來後泡泡怎麼樣啦?”——飛上天了。

  “剛才新老師吹的那麼多泡泡都去哪裡了?——破了,不見了。”

  2、改編兒歌“吹泡泡好玩嗎?那今天新老師把吹泡泡遊戲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那小朋友跟著新老師一起來唸一遍!”

  3、把兒歌放在了一首好聽的音樂裡

  “今天,新老師把兒歌放在了一首好聽的音樂裡,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有歌詞的地方不加動作)

  4、小朋友跟唱

  “現在小朋友跟著辛勞是一起唱,會唱的大聲一點,不會唱的小聲跟著唱。”

  “剛才新老師在唱的時候有兩句是沒有唱的,是哪兩句呢?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這是音樂休息的地方,這叫著間奏。”

  “那剛才新老師在不唱的時候都做了什麼動作?”

  “那間奏的時候可以幹什麼啊?”

  “咦”泡泡不見了時小朋友覺得怎麼樣啊?“泡泡不見了是不是很奇怪啊?那怎麼表示很奇怪啊?聲音上也要表現出很奇怪。”

  5、邊唱邊和泡泡做遊戲

  “你們來變成我們可愛的泡泡”

  6、全班一起唱3—4遍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極具童趣的歌曲,歡快的旋律和富有畫面的歌詞都讓孩子們非常喜歡,由於是出於孩子們的興趣點出發,本次活動的開展十分順利,孩子們伴隨著歡快的歌曲吹泡泡活動中結束。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