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調查報告> 農貿市場調查報告

農貿市場調查報告

農貿市場調查報告9篇

  在當下社會,報告的適用範圍越來越廣泛,報告中提到的所有資訊應該是準確無誤的。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報告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農貿市場調查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農貿市場調查報告1

  市場服務中心的主要職責是建設和經營好城鄉農貿市場,豐富廣大市民的菜籃子。壽縣是農業大縣,也是農副產品生產大縣,農貿市場不僅是城鄉百姓日常生活必需品,同時也是農產品交易之平臺,建好農貿市場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健全農村流通網路體系,促進農村物流服務體系發展之現實需要。為了發揮中心作為開辦市場主渠道的作用,為掌握城鄉市場的建設及執行情況,為政府規劃、建設市場提供資訊和建議,進一步規範我縣範圍內農貿市場的建設、規劃和發展,提升市場品位,進一步改善廣大群眾的生活條件, 20xx年3月,壽縣市場服務中心建設股對全縣轄區內的農貿市場進行了實地調研、調查走訪,力爭做到內容詳實,資訊可靠,數字準確,並收集到了大量的第一手資訊,現形成書面材料作如下報告。截止20xx年12月31日止,工商辦管脫鉤後移交至壽縣商務局的全縣範圍內的農貿市場34個(其中城區3個,鄉鎮31個),全縣農貿市場佔地面積約6萬平方米,共有攤位約4000餘個,門面房600餘間,它吸引近4000餘人在此就業,年交易額在8億元以上,承擔著全縣人民群眾生活購物需求。為搞活流通,促進農產品的生產,繁榮市場,振興經濟和方便群眾生活等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在現有的可使用市場中,存在著城區中心區域大型市場少,偏遠地段小型市場散、個數多的現象,部分市場面臨拆遷,缺乏綜合類或專業類批發市場的建設和規劃等。城區3個農貿市場,以零售農產品為主,經營品種相對比較豐富,設施相對齊全,管理也基本走上正軌,但總體來說,仍待進一步最佳化市場環境,規範市場管理,提升市場品品位,為農村農貿市場起到龍頭作用。

  全縣農貿市場普遍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有場無市。

  由於市場建設前期缺乏科學論證,選址不當,管理和服務跟不上等多種因素影響,部分商戶和群眾不願進入市場經營和消費,雖然建成了市場,但市場出現空置現象,形同擺設。蔬菜、肉食、百貨、水果等攤點依然佔據公路兩側,導致有場無市的尷尬局面,如保義、雙橋、等鄉鎮市場均不同情況的存在此種情況。

  2、有市無場。

  受資金、場地等多種因素影響,部分鄉鎮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集貿市場,於是群眾自發形成了一個固定的以馬路兩側為依靠的交易場所,尤其在節日和蔬菜銷售旺季,整個馬路兩側被當地群眾和周邊商戶所佔據,形成馬路市場,如閻店、十字路等鄉鎮市場就是如此。馬路市場伴街道而存,不僅影響了當地的交通,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而且佔用街道公路作為場地來興市,交通不暢衛生差,形象不佳管理亂,農村消費安全難以保障。透過這次調查,雖然各農村集貿市場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大部分市場還是為搞活流通、促進農產品的生產、繁榮市場、振興經濟和方便群眾生活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如安豐農貿市場和堰口農貿市場等。

  其制約集貿市場發展的主要原因我們總結出以下幾點:

  1、全縣原有農貿市場設施簡陋,市場基礎設施薄弱。

  市場多為大棚式市場,金屬框架,玻璃缸瓦,場內除攤位外幾乎沒有其它設施,排汙能力差,經營、購物環境差,吸引不了人氣。況且大部分市場經過多年風吹雨打,早已殘破不全,加之20xx年的一場雪災和20xx年罕見的一場大面積龍捲風的襲擊,市場設施損毀殆盡,基本情況堪憂。

  2、市場管理不規範,監督管理缺位。

  因為原屬於工商系統管轄,隨著辦管脫鉤移交至商務局,造成沒有統一的管理和服務模式,管理措施不能到位,馬路市場隨意擺攤、設點,場內更有短斤少兩現象,經營者服務意識不強,商品質量和安全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3、市場收益率低。

  農貿市場有很多的公益性,投入大,收入小,僅靠租賃攤位獲得收益,有時更是入不敷出,致使市場日漸破敗。

  總體來說,在現有的基礎上,我們目前還是有潛力可挖,有文章可做。當然,這也少不了有關部門的大力配合,集貿市場建設是一項牽涉面廣,較為複雜的工程,各級領導必須給予充分的重視把它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認真抓好規劃佈局,從源頭上為市場建設預留足夠的空間,本著合理佈局、統一規劃的原則,建設一批規範的、上檔次的室內貿易市場,同時也應鼓勵多種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大力興建市場,促進市場規模較好的發展。在此基礎上走綜合開發的路子,單純農貿市場的高投入、低收入制約了市場的發展,可以開發一批綜合類市場或專業類市場,提高市場收益率,帶動農貿市場發展,建立現代化的、能吸引人們購物的、品種多的、條件先進的新型市場勢在必行。壽縣商務局接手全縣農貿市場後的一年多時間裡,商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劉長寶審時度勢,因勢利導,積極採取了切實可行的措施,針對全縣農貿市場的現狀進行了綜合評估和科學論證,市場建設本著“量力而行, 逐步建設,先急後緩,宜快則快”的原則。截止目前為止,已在全縣範圍內重建市場6處,修建市場4處,待建市場4處,城鄉市場建設和經營環境得到了充分的改善和有力的保障。

  在現階段,穩步進行市場開發,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在市場的管理模式上不斷創新,充分利用中心的現有資源,要不斷探索新的服務專案,新的服務內容,新的服務方向,新的服務目標,不斷改進市場環境,提高服務水平,吸引商戶入市、消費者購物,以達到商戶隊伍不斷擴大,購物人群不斷增加的目的。

  2、隨著城區經濟的發展,人口也在不斷的增加,新城區的日漸發展無疑為新的市場開發奠定了基礎,從現在起就應統籌規劃,從長計議,把握機遇,籌備建設幾個新的市場,既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又為目前的市場建設開啟新的局面。如南門外新世紀菜市場將在今年面臨拆遷,但目前尚無新市場規劃,新城區也沒有配套的菜市規劃,很多新建居民小區無農貿市場,給廣大人群眾造成了極大的不便。

  3、對現有農貿市場的硬體設施進行改造升級,使其經營環境更整潔、衛生,市場的管理、服務也要不斷的提升品質,更加的規範化和具有服務意識。

  以上是我們透過這次調查發現的一些問題及對今後市場建設工作提出的一些意見建議,由於是首次開展市場調查,經驗不足,水平有限,難免有疏漏之處,在資料彙總方面有不到之處,對問題的分析探討方面有偏頗之處。因此,不足之處請領導和同志們批評指正,以利於我們在今後的工作實踐中,把市場建設工作做的更好。

農貿市場調查報告2

  作者系別:商務學院

  專業:物流管理

  年級:20xx級

  學號:7020xx850

  成績:評定教師:

  五原鴻鼎農貿市場是五原縣人民政府批准,由五原鴻鼎農貿公司20xx年開工建設,20xx年竣工投入運營的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了進一步規範市場管理,完善配套設施,促進物流格局的形成,加快經濟增長,我在假期透過多方收集和整理資料,特作此調查報告,希望瞭解農貿市場的發展現狀。

  調查時間:

  7月20日—8月20日

  調查地點:

  五原鴻鼎農貿市場

  調查內容:

  鴻鼎農貿農貿市場發展現狀及市場存在的問題。

  調查物件:

  1、隨機抽查的消費者

  2、入駐農貿市場的各商家

  一、市場概況

  鴻鼎農貿市場建於20xx年,市場位於內蒙古河套平原腹地——五原縣,南臨黃河 ,毗鄰京蘭鐵路,緊靠110國道,這裡交通便利,資源豐富,是我國西部區最大的葵花籽、黑、白、紅瓜籽等農副產品集散地。20xx年被農業部批准為定點農貿市場,20xx年被商務部列入“雙百”工程,20xx年被評為全國“百強市場”。是我國西部區最大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也是發展內蒙古乃至全國經濟的重要樞紐。

  20xx年,鴻鼎公司向政府申請投資建設鴻鼎農貿市場,目的在於將各地的農副產品收購戶、商販集中引入市場,有效地解決農民賣難、銷售不便、管理混亂、客商憂慮等問題,為周邊地區和全國各地的客商、貨主、廠家提供良好、便捷的經營環境和條件。市場規劃用地1429畝,實際佔地524畝, 總投資9340萬元。建築面積76421平方米,建成商業門市369個,現已入市商戶315戶。市場集營銷、農副產品深加工、資訊、儲運、餐飲、休閒、娛樂為一體。電話、有線電視、寬頻網等基礎設施齊全。市場有餐飲服務區13000平米,娛樂中心6000多平米,硬化收購場地80000平方米,新修柏油路四條,共2.54公里。20xx年,為了拓展市場,對農副產品進行深加工,新增油葵剝仁生產線49條,新建資訊物流大樓6045平米,建大型停車場地15000平米,封閉式停車場13000平方米。

  鴻鼎市場匯聚了全國各地的葵花籽、油葵、美葵、籽瓜子、白瓜籽、菜籽六大類30餘種優良農副產品(具體品種後附),形成了大流通、大市場,集收購、篩選、農副產品加工、包裝、運輸於一體的格局。市場的農副產品主要銷往喜洋洋、真心、大好大、華泰、娃哈哈等食品廠家,並與其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04年度市場的銷售量達5億斤,交易額12億元。市場內有農副產品購銷經紀人700人,收購旺季可安置農村剩餘勞動力和城鎮下崗人員5000多人。

  為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04年度市場與全國炒貨大廠喜洋洋合作建廠,總投資1億元,分三期建成,一期工程投資4000萬元,5月份開始建廠,現在正在安裝生產裝置期間;引進華泰資金予以合作,建立物流儲備中心。進入05年鴻鼎人意識到河套農產品品質再好也只能是出售原料,為他人做嫁衣。為了將優

  勢的農產品原料資源轉化為高附加值的產品優勢,鴻鼎市場投資20xx餘萬元籌建日處理500噸的油葵、葫蘆籽剝仁廠,當年9月份投入執行,產品瞄準國際市場,自營出口。同時,絨毛深加工專案也投入生產。這些工業專案的實施,使鴻鼎農貿市場由單一的商貿企業轉變成為集商貿流通、工業生產相結合的多功能綜合實體,實現河套葵花籽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二、市場目前存在的問題:

  雖然鴻鼎農貿市場已初具規模,但從目前的發展現狀來看,依然存在市場整體運營缺乏活力,產品准入質監體系有所欠缺,流通訊息溝通不暢等問題,表現為:

  (一)市場主體發育遲緩。

  市場的發展重要前提是要求農戶成為對市場反應靈敏的市場主體。但五原以及其附近的小農戶缺乏組織和引導,市場資訊溝通和交流不暢,嚴重製約了葵花籽、油葵籽、葫蘆籽等農產品的流通。五原及附近小農戶絕大多數處於資本積累過程,沒有固定銷售的農產品和銷售渠道,目前,以五原為中心輻射地區的農民經紀人、運銷商販、中介組織、農產品加工企業等農產品市場主體雖然有所發展,但其主體地位成熟度不夠,市場意識尚待加強。

  (二)市場質量監督機制有待完善。

  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建設尚待建立。鴻鼎農貿市場沒有統一的收、售質量標準,基本依靠各商戶自己對產品的把握。這樣,市場就很難對農產品的總體質量進行把關,影響農產品的總體質量。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督已是當務之急。

  (三)市場資訊溝通不暢。

  農貿市場資訊是聯絡農產品產、供、銷的橋樑和紐帶。鴻鼎農貿市場資訊流通不暢主要表現在目前我農村資訊網路建設滯後,傳統媒介並沒有成為釋出農產品市場資訊的重要渠道。加強農產品市場資訊體系建設,必須加強資訊服務機構建設,特別是五原人民政府要加強農業資訊機構建設,發揮其主渠道作用。

  三、建議

  (一)建議國家﹑省市商務﹑財政部門繼續加大對市場的政策和資金支援,以進一步提升市場建設的現代化程度。

  (二)由於農產品市場建設週期長,投資規模大,回報率低,企業面臨融資困難,建議國家進一步拓寬農產品市場建設的融資渠道,支援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

  四、市場的發展方向:

  (一)以農產品初級市場為基礎,以鴻鼎農貿市場為中心,大力發展特設產業。

  以鴻鼎農貿市場為中心,加大農貿市場影響力和輻射力,積極擴充套件葵花籽、油葵籽、葫蘆籽、籽瓜籽等特色產業的業務,使鴻鼎農貿市場在農產品價格形成和農產品市場執行中起到關鍵作用,這是鴻鼎農貿市場發展的主要方向。積極推進農產品配送中心建設和農產品連鎖經營,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培育和完善農產品市場中介組織,提高農戶的組織化程度,使農戶能順利進入農產品市場。透過中介組織將農產品生產者、加工者、經營者有機地聯絡起來,促進農產品市場主體健康發育,真正做到“市場帶動農戶,農戶興旺市場”的預期良性迴圈效果。

  (二)根據科學的市場建設原則及滿足農貿市場的需要,逐步完善市場的設施,使市場功能更加完備,輻射效應和市場示範作用更加突出。

  20xx年鴻鼎農貿市場根據市場發展的需要,進行了交易大棚基礎設施、廢棄物及汙水處理中心等專案的建設,今年已順利啟動綜合樓建設專案。按照定位科學、佈局合理、設施齊備、功能配套的市場建設原則,逐漸把市場做大做活,後一段時期內,市場將陸續加大對檢驗檢測中心、安全監控中心、物流配送等專案的建設投入,使市場功能更加完備,輻射效應和市場示範作用更加突出。讓鴻鼎農貿市場逐步發展成為設施完善﹑服務優質、經營規範的標準化市場,進一步

  增強鴻鼎農貿市場競爭力和對農戶的帶動力,增加農民收入,活躍農村經濟,有力地推動我區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程序。

農貿市場調查報告3

  一、農貿市場的基本情況

  全市現有規模較大的農貿市場x家(糧貿市場不在此列),分屬x個建設和管理主體:波月市場佔地x平米,共有各類攤位近x個(含固定和零擔攤位),主營蔬菜、肉食品、禽類、水產品、乾貨等農副產品,歸屬農業局,由波月市場管理處管理;禾青市場佔地x平米,有各類攤位x多個,主營蔬菜、肉食品、禽類、乾貨等農副產品,歸屬禾青鎮,由禾青市場管理所管理;冷江市場、禾青三角坪市場、陶塘市場、株木山市場、桃園市場、集中市場、東站市場、布溪和諧市場、同興市場、楓樹坳市場、鐵廠家屬區市場等11個市場歸屬市場服務中心並由其管理,其中冷江市場有各類攤位x多個,是全市最大的綜合性農貿市場,主營蔬菜、肉食品、禽類、水產品、冷凍食品、熟食、蛋類、乾貨等農副產品,承擔了市區x%以上農產品的供給,是全市家禽、蔬菜、水產品等的主要集散地;桃園市場經營面積x平米,有各類攤位x來個,劃分蔬菜、肉類、水產、家禽、綜合類五大功能區;禾青三角坪市場位於金信社群內,室內面積x平米左右,室內攤位x多個,蔬菜銷售攤位佔用馬路成為馬路市場;陶塘市場位於北礦,有各類攤位x多個;株木山市場位於南礦,有各類攤位x多個;其它6個市場地處市郊,以蔬菜攤位為主,共可安置零擔x擔左右,兼營少量肉食、水產品;江南市場剛建成投入使用,由於其權屬存在爭議,暫由市場服務中心和波月市場管理處共同管理,相關問題正在協商處理。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市場管理不到位。一是市場準入體系建設滯後。市場服務中心、波月市場管理處、禾青市場管理所等部門都沒有建立系統的市場準入制度,對哪些農副產品可以進入市場、農副產品進入市場需要哪些檢驗檢測資料和憑證沒有詳細規定,在實際操作中主要靠其他職能部門把關。二是市場管理沒有形成合力。農貿市場農產品的經營監管涉及城管、農業、工商、畜牧、商糧等多個執法部門,這些部門大多各自為政,對日常監管及監管發現的問題與市場管理主體之間缺乏資訊共享機制,不能與市場管理主體形成管理合力。三是市場內部管理不很規範。冷江市場、波月市場、桃園市場等較大的市場安排有專人管理,制定了管理的相關規章制度,但精細化管理、零攤零擔管理等制度沒有完全落實,除冷江市場外其它市場沒有設定母豬肉專櫃或實行掛牌出售,自產自銷區農產品產地不可追溯,佔道經營個別存在,郊區棚架市場管理水平與城區市場有明顯差距;相關臺賬資料不齊全,市場服務中心、波月市場管理處、禾青市場管理所等市場管理主體都不能提供多少管理資料,市場內攤主的進貨憑證、票據隨意放置、丟棄,沒有按相關規定建檔儲存。

  (二)農產品質量監管不到位。一是監管存在盲區。農業、工商、畜牧、商糧等部門對城區的農貿市場進行了監管,對一些偏遠的、規模小的農貿市場基本上處於放任狀態,這些地方成為監管的盲區,如禾青鎮沒有定點屠宰場,瘦肉精檢測、疫病檢測、索票索證等監管難到位;郊區市場蔬菜的農藥殘留檢測基本上是空白。二是質量檢測能力太弱。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當前只能對蔬菜農藥殘留、生豬瘦肉精等進行抽檢,而且檢測的頻次很低、品種很少,不能全覆蓋;乾貨、禽類、水產品、熟食、冷凍食品等其它農副產品質量的鑑定還處於眼看、手摸、鼻聞的原始階段,農產品質量檢測實際上難見成效。

  (三)市場硬體設施不完善。禾青市場消防通道本就不寬,還被非法佔用搭建遮陽棚,導致消防驗收不過關,工商部門不能為其辦理營業執照,自20xx年至今一直處於非法經營狀態;禾青三角坪市場地處交通要道口,範圍狹小,市場周圍沒有排水溝,環境衛生、交通狀況都很差,周邊群眾意見很大,強烈要求將其搬遷。

  三、建議意見

  (一)強化市場管理。要儘快建立標準化的市場準入體系,列出市場準入的產品目錄和相關要求,市場管理主體按照準入制度嚴格把好准入關口。要規範市場內部管理,完善相關管理制度並落到實處。要建立市場管理聯動機制,城管、農業、工商、畜牧、商務、質監等執法部門與市場管理主體之間要及時通報有關資訊,根據實際適時成立市場管理辦公室並賦予其相應職能。

  (二)強化農產品質量監管。要延伸監管觸角,著重加強對偏遠的、規模小的農貿市場農產品質量的監管,加大巡查、檢測力度,派出專人駐守值班,消除監管盲區。要整合檢測資源,加強檢測能力建設,加大對蔬菜農藥殘留、生豬瘦肉精、重金屬含量等抽檢的品種和頻次。

  (三)加強市場硬體設施建設。要花大力氣抓好禾青市場的消防通道建設,爭取早日透過消防驗收,辦好營業執照;要做好禾青三角坪市場異地改建的可行性調研,或提出原地改造的可行性方案。

農貿市場調查報告4

  “1.31”青龍水果市場頂棚垮塌事故發生後,引起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區委、區政府先後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轄區農貿市場的安全問題。根據區人大3月4日主任會議安排,區人大組織力量於3月5日至14日,對我區農貿市場的總體情況進行了深入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據工商及鎮、街等部門、單位統計,我區轄區共有農貿市場25個,總面積3萬多平方米,其中室內市場11個,頂棚市場12個,馬路市場2個。具體情況如下:

  1、河口集貿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為1000平方米,經營戶約15戶,鋼架水泥瓦頂棚市場,建設年代為96年,產權單位及經營業主為河口鎮閘口村,是河口地區唯一的一個市場。

  2、西塞農貿市場。該市場面積約1200平方米,經營戶約200戶,建築結構為鋼架樑石棉瓦結構,20xx年建成投入使用,產權單位及經營業主為西塞街辦。

  3、工人村市場。該市場面積約20xx平方米,經營攤位約30多戶,建築結構為磚混,該市場為60年代建的舊房,產權及經營者為毛高平(私人買斷)。

  4、馬家嘴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2700平方米,經營攤位近180個(面積為1290平方米),門面房34個(面積660平方米,其中黃思灣街辦產權門面房4個,120平方米),建築結構門面房為磚混結構,攤位為鋼架樑石棉瓦結構,建設年代為97年,土地屬冶鋼集團,產權單位及地面建築物屬孫盛普等5人,經營業主為孫盛普等5人。

  5、黃廠街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2600平方米(其中光冉公司1400平方米,區商業局土產日雜公司1200平方米)。經營攤位70個(其中光冉公司40個,土產日雜公司30個),建築結構為磚混,建設年代為60-80年代,產權單位為光冉公司和日雜公司,經營業主為市光冉有限公司(原蔬菜公司改制私人買斷,法人代表方再興),區商業局土產日雜公司(國有企業尚未改制)。

  6、新建區農貿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500平方米,經營攤位約30個,建築結構為鋼架樑塑膠瓦結構,建設年代為50-60年代(60年社群曾出資擴建),產權單位及經營業主為新建區社群。

  7、二門農貿市場。該市場原總面積約600平方米,經營攤位約30個,建謝謝築結構為鋼架樑石棉瓦結構,雖然產權單位及經營業主冶鋼集團已將該市場拆除,但經營者仍佔用消防通道經營。

  8、一門源華農貿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500平方米,經營攤位50個,建築結構為磚混,建設年代為50年代,產權單位以及經營業主為工礦集團東井煤礦。

  9、中窯集貿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為1000平方米,經營攤位近60個,建築結構為室內市場,建設年代為97年,產權及經營單位為市恆興物業公司。

  10、青龍水果批發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4200平方米,經營門面近20戶(面積約700平方米),市場內攤位110多個(面積3500平方米),建築結構門面房為磚混、攤位為鋼架樑塑膠瓦結構,90年代建設,產權單位為市建化總廠,經營業主為市青龍水果批發有限公司。

  11、輪渡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3000平方米,經營攤位近80個,簡易鋼架頂棚市場,70年代建設,產權單位為市輪渡有限公司,經營業主為青龍水果批發有限公司。

  12、冶鋼集團龍騰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為1000平方米,攤位約60戶,建築結構為室內市場,98年建設,產權單位及經營業主為冶鋼龍騰實業總公司。

  13、金象農貿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為1200平方米,攤位約80戶,鋼架樑水泥瓦頂棚結構,建設年代為96年,產權單位及經營業主為西塞山區商業局。

  14、新安綜合批發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為5200平方米,建築結構為室內市場,95年代建設,攤位數約為380戶,產權單位及經營業主為祥泰房地產開發公司。

  15、新源集貿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為1000平方米,建築結構為室內市場,攤位數約為80戶,98年建設,產權單位及經營業主為新源房地產開發限公司。

  16、十三排馬路市場。該市場屬自然形成的露天市場,面積約為1000平方米,經營門面房30戶(約600平方米),攤位約20個(約400平方米)。

  17、王家灣農貿市場。該市場屬自然形成的露天市場,總面積約為20xx平方米,經營門面約60戶,攤位約40個。

  18、陳家灣集貿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為1400平方米,20xx年建設,建築為十五冶舊劇院,攤位約150個,產權單位為十五冶,經營業主為金翌房地產開發公司。

  19、澄月集貿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為1000平方米,95年建設,建築結構為室內市場,攤位數約80個,產權單位為冶鋼集團,經營業主為鬱建新。

  20、頤陽路集貿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為1200平方米,20xx年建設,建築結構為室內市場,攤位數約80戶,產權單位及經營業主為美爾雅房地產開發公司。

  21、二建集貿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為1400平方米,建築結構為室內市場,攤位數約150戶,20xx年建設,產權單位及經營業主為建工物業公司。

  22、伊家人超市。該超市總面積約1000平方米,建築結構為室內市場,攤位數約60戶,20xx年建設,私人買斷經營。

  23、長龍集貿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為1500平方米,建設年代為20xx年,建築結構為室內市場,攤位約為160個,產權單位及經營業主為長龍物業管理公司,後私人買斷。

  24、石料山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為400平方米,96年建設,建築結構為磚瓦結構,攤位約40個,產權單位及經營業主為陳勁。

  25、胡家灣集貿市場。該市場總面積約為3000平方米,經營攤位約60個,建築結構為磚混及磚木結構,99年建設,部份為鋼樑塑膠瓦結構,該市場的產權單位及經營業主為市恆興物業管理公司。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調查中我們發現,隨著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市場投資主體的日趨多元化,居民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轄區農貿市場在改造升級、新建遷建、日常監管等方面出現了一些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

  1、安全隱患十分嚴重。目前我區農貿市場大多是磚混、磚木和露天簡易雨棚結構,部分鋼架樑結構的因其架構跨度大,抗積雪堆壓及大風的強度較差,加之年久失修,普遍存在搖搖欲墜、隨時都有可能倒塌的安全隱患。

  2、市場規劃嚴重滯後。到目前為止,我區還沒有一家是真正意義上的先規劃後建設、佈局合理的農貿市場,絕大多數市場都是自然形成的,不能完全滿足人民群眾就近就便入市消費的需要,規劃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市場發展的一大因素。如青龍蔬菜水果批發市場原有的車輛進出貨通道為“u”型單車道,沒有設定停車場,車輛經常停佔黃石大道與湖濱東路交界的丁字路口,造成交通堵塞(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曾多次提出搬遷該市場的建議和提案)。再如每天進出輪渡市場的人流量達1.6萬餘人,而在輪渡市場唯一的進出口卻設立了黃石至浠水的客車停靠站,造成大量的人車混雜,給交通、購物帶來較大安全隱患。

  3、市場基本功能不健全。一是環境較差。“髒、亂、差”一直是市民對農貿市場的普遍評價。近幾年,雖經市場主辦單位對馬路市場和棚式市場進行了投資改造,但改進卻不大。如十三排、黃陂街、公安路前的馬路市場、輪渡的棚式市場。這些市場棚頂嚴重老化,連基本的遮風擋雨的功能都無法保證。市場的地下排水系統已基本喪失功能,經常出現汙水橫流的狀況。這是市場“髒、亂、差”的一大成因。二是設施簡陋。轄區市場最突出的問題是硬體設施問題,絕大多數農貿市場活禽宰殺沒有專門設施,熟食攤位設計沒有防蠅設施,水產攤位設計排水不科學等等,經營戶和消費者怨聲載道。

  4、市場業主偏面追求經濟效益。農貿市場是帶有公益性功能的農副產品交易場所,一些市場投資者只注重經濟效益,在日常管理中重收費、輕管理,重權利、輕責任,把注意力集中在攤位費的收取上。對市場內環境衛生、佔道、搭建、擴攤或流動經營等行為管理力度不大,使“髒、亂、差”現象普遍存在。還有一些市場主辦者只注重眼前利益,經營理念陳舊,短期行為,對市場幾乎不進行必要的投入維修,而且缺少競爭、創新意識,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貿市場的提升改造和更新換代。

  5、場內經營戶整體素質不高。目前在市場經營的基本上是個體工商戶、私營業主,其人員構成比較複雜,文化素質相對較低。一是經營者缺少必要的商品知識、法律知識,食品安全存在隱患;二是經營者與市場業主的矛盾時有發生,大多由攤位安排、市場環境等原因引起,往往影響消費者正常消費;三是場內經營方式傳統單一,多是小規模小本經營,市場吸引力不大。

  6、市場外圍環衛設施數量少、等級低,無法滿足實際需要。農貿市場外圍的情況均不容樂觀:腳踏車、三輪車、機動車隨意停放的現象還比較嚴重。有的市場外圍無證攤販較多,管理難度較大。同時,場外的衛生保潔問題也比較突出。

  三、幾點建議

  針對現有農貿市場存在的問題,為避免類似“1.31”這樣的事故再度發生,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也為了進一步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滿足人民群眾日益物質生活需求,提升城市的整體形象和品位,特提出如下建議:

  1、統籌市場規劃,分步實施改造。

  政府應將城區農貿市場的建設和改造作為關注民生、為民辦好事、辦實事的重大事項認真對待,統籌考慮,制訂和出臺農貿市場建設改造的實施方案。出臺農貿市場建設改造中在規劃、土地、報批及資金等方面支援和補貼的相關政策。統籌安排,規劃定點,可採取先易後難、或舊城改造同步實施、或就地原址改造、或搬遷新建、或融資招商投資等方式進行。

  2、積極轉變觀念,加強主管力度。

  農貿市場是關乎大眾民生的特殊企業,不僅要講經濟效益,更要關注社會效益。由政府掌控產權,有利於制定統一的規格和標準,有利於農貿市場的升級和治理,有利於農貿市場的監督、維護和長效管理,有利於提高居民菜籃子質量和食品安全,有利於解決困難群體就業問題。採用租賃方式,由政府掌控農貿市場產權。當前,政府完全有實力、有財力、有能力、有必要掌控農貿市場產權,這是農貿市場健康發展的前提和保證。鑑於目前農貿市場產權的複雜性,對農貿市場採用租賃方式(有條件的可買斷),掌控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產權,而新建的農貿市場應歸於國有。

  3、加大建設投入,提升硬體設施。

  加強硬體設施的改造和整治,依據“以人為本”和“划行規市”的原則來進行總體佈局。硬體設施要統一規格,攤位的面積大小,要照顧到經營戶進出便利和留有一定儲存商品的空間為好。攤位之間的間距要合理,擺放不同產品的攤位要有所區別,要根據產品特點來安排位置,如水產攤位要防止水的外溢,水果攤位要防止水果滾落等等。

  4、規範市場管理制度,提升市場管理水平。

  建立統一的管理機構,負責市場規劃、建設、管理的多方統籌和協調;進一步健全市場管理各項制度,加大制度執行力度,如入場經營戶必須得到市場管理方的書面同意後,方可到工商、衛生等部門辦理相關證照,辦不到證照就不予入場經營。同時,要堅決取締或規範各馬路市場,確保入市經營。

  5、加強商業知識培訓,提高經營戶綜合素質。

  採取入市前免費培訓和在市綜合培訓的方式,規範經營戶的經營行為和服務標準,包括服裝、用語、交易方式等,創造一個適合經營戶健康發展的良好市場環境。

  6、加大市場外圍環衛設施建設,提高場內外環境衛生質量。

  加大對各農貿市場外圍環境的關注力度和投入力度,特別是對外圍車輛、衛生、無證攤販的管理,要堅持長效化,確保市場外圍衛生。這樣不僅能方便市場管理,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將帶來方便,並且可以提升市場的總體水準。

農貿市場調查報告5

  去年初,縣委、縣政府舉全縣之力開展“內街清退”大會戰,一舉取得了成功,深受廣大市民的擁護和肯定。但地處內街入口的大別山農貿市場雖經多次整治,周邊環境仍然堪憂,成為內街還道於民、還路於車的“腸梗阻”,更成為影響市容市貌的一塊刺眼“傷疤”,市民與經營者無不抱怨,管理和執法部門無不頭痛。鑑於此,縣政協委工委、黨群部門聯絡處和經濟部門聯絡處組織委員進行了深入調研,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現狀

  大別山農貿市場是全縣唯一的批零兼營的農貿市場。該市場於20xx年11月建成,總投資300萬元,佔地面積4600㎡,場內現有攤位125個,固定經營戶110戶,主要批發、零售魚、肉、禽、蛋、乾鮮蔬菜及豆製品、凍製品、滷製品等三百餘個品種。此外,市場外圍還吸引近200名菜農形成 “馬路市場”,其服務物件覆蓋城區和所有鄉鎮。該市場投入運營近十年來,隨著功能的老化和服務物件的增加,已不堪重負。其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交通環境極堵。該市場客流量大、車流量大,接踵摩肩、車水馬龍,但場外無停車場,場內攤位無序,通道擁擠狹窄,原規劃的四個進出口至今還有兩個沒有通開,形成“口袋式”結構,加劇了場內外的擁堵。每天從凌晨4:00開始,來自城郊及周邊鄉鎮的菜農、批發商擠滿四方賓館至一中出口處的街道進行交易,更有場內攤主也將蔬菜用泡木盒裝著隨意擺到場外販賣,摩托車、三輪車、農用車等各類車輛隨處停放,使整段街道水洩不通。

  (二)衛生環境極差。該市場沒有垃圾收集站,以至垃圾隨處堆集,清理也不及時;場內排水管道堵塞,汙水橫流、氣味難聞;場外街道兩邊攤位橫七豎八、隨意佔道,家畜家禽現宰現賣、毛血滿地,血腥汙水臭氣熏天,嚴重汙染周邊環境,影響城市形象和市民購物心情。

  (三)安全環境堪憂。一是消防安全隱患多。市場的棚架結構已年久失修,鏽跡斑斑;場內電線盤根錯節,消防設施欠缺,出入通道不暢,一旦發生火災和垮塌事件,後果不堪設想。二是食品安全隱患多。市場在入市產品質量監測方面尚屬空白,無照經營、散兵遊勇者比比皆是,食品安全風險毫無控制。三是治安防控隱患多。市場內人員混雜,素質參差不齊,治安防控力量薄弱,偷盜、打架等治安事件屢屢發生。

  二、原因

  (一)功能不適。一是由於城區人口增加、服務範圍擴大,場地容量明顯不足,場內攤位不夠,導致交易“外溢”;二是作為承擔批發功能的市場,場外沒有公共停車設施,車輛只有佔道停放;三是由於先天投入不足、後天缺乏維修改造投入,致使功能不健全,維修無保障。因此,已嚴重不適應作為城區綜合批發與零售於一體的農貿市場的功能需要。

  (二)管理不力。擁有市場管理許可權的單位多,但各部門多數從自身利益出發,對自己有利的都想管,不利的都不願意沾手。市場辦管理粗放,對市場的管理基本停留在水電供應、垃圾清運、攤位收費等方面,對場內經營秩序缺乏系統、科學、嚴格的日常管理,所收取的管理費主要用於工作經費和場租,在市場維修、完善配套設施等方面投入甚少。城市管理執法部門還存在向場內攤主到“馬路市場”經營收費的“以罰代管”現象,預設縱容了馬路市場的“合法化”。交警部門無專門人員執勤,各種隨意停放的車輛嚴重阻塞交通。

農貿市場調查報告6

  一、問題的提出

  農貿市場現在隨著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先進,我們對農貿市場的情況還不瞭解,廣大市民對新農貿市場有什麼看法?

  二、調查方法:

  1、上網查詢農貿市場的介紹

  2、訪問老長興人,問以前的農貿市場的與現在農貿市場有什麼不同?

  3、實地調查買菜群眾對市場的看法

  三、調查分工

  攝像:張宇航

  上網查詢:範從然 伊寧

  設計問題:葉詩懿 朱丹丹

  實地調查:範從然 杜雨昂 葉詩懿 朱丹丹 張宇航 潘越 葉繼盛 伊寧

  四、調查情況

  1、透過上網搜尋,我知道了農貿市場屬“市場重點工程”20xx年12月12日開工,佔地面積約42畝,總投資2。55億元,與20xx年6月15日正式開張,功能完備,設施齊全,使用方便,交通便捷。

  2、我們對老長興人進行採訪得知,80年代,縣城沒有集中的農貿市場,後來建起金陵菜場、北門菜場、倉前街菜場,現在金陵菜場以搬遷農貿市場

  3、我們實地調查了15人

  單位(人)

  滿意 一般 不滿意

  衛生 6 7 2

  管理 6 6 3

  品種、菜價 9 6 0

  五、結論

  1、透過調查,我們知道農貿市場經過了三個階段,從零星到集中,從簡陋到美觀、完善,從小到大。

  2、透過我們的調查,近90%的顧客是滿意的,還有17%的人是不滿意的。看來新農貿市場是受人歡迎的。

  3、農貿市場雖然受人歡迎,但也存在著一些不足,空氣不夠流通、水不暢、地面溼,衛生還要加強。雖然有些不足。但是畢竟新建成的,以後肯定會改善。

  4 、從一個小菜場變成一個大市場,也就等於一個小城市變為大城市,從農貿市場可以看到社會的進步。

農貿市場調查報告7

  農貿市場屬於連體式室內農貿市場,其中一樓又屬於棚頂式農貿市場與連體式室內農貿市場。天花板灰黑,有脫落現象,還布有常年的黑色蜘蛛絲,牆體下端一米高的地方不滿汙漬,有綠有紅有灰還有被撞缺角的柱體。光線昏暗,地面水積得多,行走不便。各種蔬菜肉類,海產品及各類乾貨味道摻雜,氣味實在不好。 各攤位招牌隨意設計、沒有統一的標準規範,招牌掛放的位置雜亂無章,上面粘滿了汙漬,有的招牌還經過塗改,而且懸掛的位置過高,不僅醜陋而且影響心情。鮮肉類提示吊牌所擺放位置,在市場入口無法看到。工商行政公告牌掛的太高,很難被看到上面的內容。 各營業房的經營字號沒有展示出來。

  總體上來看,市場都存在髒、亂、各種消防設施不齊全,配套衛生設施不具備,市場管理不規範等問題。在這裡小商小販的吆喝聲、買菜人的喧鬧聲整天不絕於耳,爛瓜殘葉滿地都是,而且光線昏黃,地板水窪到處,味道摻雜難以忍受。站在市場內讓人感覺到非常壓抑,呼吸不暢。一些買菜人不願久留,交易後總是巴不得馬上離開。

  實地訪問

  詢問選擇農貿市場或超市的理由時,常年在市場上買的年長的回答,市場比較新鮮廉價,而且都老熟人了,放心;有些偶而出來買菜的,最直接的是到超市買,因為明碼標價,不會被坑,而且蔬菜種類多,還可以順便買其他的日用品;年輕一輩的婦女都不去市場,覺得那衛生不過關,而且那很髒亂吵。當然有些人也會選擇就近原則。

  網上了解

  從調查的兩個市場來看,普遍存在著基礎設施陳舊,功能不完備,配套不完善,管理和服務職能不到位等問題,尤其是髒亂差現象嚴重。“髒”在市場垃圾多且清理不及時,蔬菜葉、禽類羽毛、魚鱗、宰殺動物後的血跡等在市場內都很容易看見。“臭”在活禽宰殺不達標,廢氣沒及時清除;“亂”在市場無序混亂經營;“差”在所有市場都外溢,馬路經營、佔道經營、出店經營。

  當前,農貿市場建設與管理還面臨著很多困難,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一是市場發展的意識不強

  沒有把市場建設與管理提升到區域經濟發展應有的高度來認識。

  2是市場發展的步伐不快

  目前,市場的建設和發展與居民的要求還相差很遠,市場規模小、容量低。

  3是市場建設與管理的水平低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大多數的農貿市場普遍存在髒亂差的情況。

  4是市場建設機制不活

  市場建設與管理市場化推進較慢,經營市場的思想不夠解放,理念還很落後,發揮市場本身的體制優勢不夠。

  透過實踐,個人想法是,城市不光體現在交通、商業、氣候和建築上,同時體現在居民的生活配套上,有關部門應該早規劃早行動,給政策訂措施,把建設規範化農貿市場當作一項改善市容、市貌,造福市民的“民心”工程來抓;城區房地產開發商也要擔當起社會責任,不要光考慮建房子賺錢,還應該考慮到城市的整體發展和各大社群的生活配套“菜籃子工程”建設。

  對未來“城市菜籃子”的美好展望

  提升農貿市場水準能夠更好的為社群、城市居民服務,有助於加快城市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步伐,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質量,就必定要加大對城市菜籃子工程的改革建設力度。對於未來城市菜籃子的發展,在借鑑一些城市的成功的經驗的基礎上,可以根據本市情況先行改造農貿市場消費環境、管理水平、設施水平,並試著農改超的道路。

  對於農改超這個概念,農改超似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農改超是基於對原有的城市農貿市場進行超市化改造,它是農產品流通渠道改造中的一種形式;而廣義的農改超則是基於農產品流通渠道的全方位改造,它是農產品超市化經營的集合,既包括農改超,農加超,也包括各種果蔬、肉類等農產品專賣店,以及原有連鎖超市生鮮區經營,同時也不排斥透過升級改造,能夠達到農產品安全標準的農貿市場,廣義的農改超是多種模式並存,建立於多元化之上的農產品流通渠道改造。所以應把廣義的農改超進一步理解為現代農產品超市化經營。

  另外,提高消費者健康消費的質量意識,消費者有權獲得清晰的食品質量、構成成份、營養物質含量、營養物質功用以及如何合理均衡膳食等方面的資訊。法律法規、標準的修訂與執行應在公開、透明、互動的方式下進行。

  在政府的支援及社會各界的鼎立支援下,農貿市場的將跨著大步伐邁向標準化。

  【拓展延伸】

  農貿市場管理制度範本

  為了進一步發展市場經濟,規範市場管理,確保本市場有一個良好的交易環境,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1、經營者應遵守有關法律、法規、遵守公平、自願、誠信的原則,遵守商業道德。

  2、經營者對攤位(門面房)進行調換或轉租,必須到市場辦公室辦理有關手續。未經許可擅自轉租者,轉租無效,市場所有權收取違約金50-200元,情節嚴重者收回攤位(門面房)。

  3、市場內擺放商品應整齊有序,攤位、門市房外擺放貨物不得超出劃定區域,不得佔用公共通道,不得超越明示線及影響其他業戶經營。違者由市場所暫存其貨物,並收取違約金10-100元和10元/天的貨物保管費。

  4、市場內不準亂搭亂建,違者限期整改,逾期仍未整改的,市場所有權收取違約金20-100元,情節嚴重者,收回攤位(門面房),剩餘租金不退。

  5、市場內不準下棋、打撲克、賭博以及從事與市場經營無關的活動,違者除移交有關部門處理外,情節嚴重者給予停業整改1-7天。

  6、破壞市場設施及財物並造成損失的,除按原價賠償外,市場所有權收取違約金100-200元,並視情節給予停業整改。

  7、租賃期間,如遇市場規劃、修建、調整等,市場所有權單方終止合同,承租方自願無條件服從,市場所將剩餘期間的租金退給承租方,承租方不再作其他要求和補償。

  8、經營者應自覺保持市場衛生整潔。經營業戶攤位前衛生實行門前三包,發現門前、攤位前髒、亂、差,除當即責令其清除外,並有權收取違約金5-20元。

  9、業戶經營產生的垃圾必須裝袋,交易結束時將垃圾投放於指定地點或自行帶走,(規章制度 )違者除責令消除外,每次收取違約金5-20元。

  10、業戶嚴禁向排汙管道傾倒垃圾、汙水等,以防排水管道堵塞,違者每發現一次收取違約金10-20元。

農貿市場調查報告8

  這個暑假我並沒有一直待在家中,而是積極的走出來,參加社會實踐,我想在實踐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讓自己的各種本領都得到的提高,這是我一直以來不斷的想法,我想我會做好的,我會一直不斷的努力下去,最終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食品種類的多樣化,食品數量的不斷增加,食品安全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農貿市場則是人們獲取食物的重要場所,農貿市場和裡面的各類蔡的衛生狀況直接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所以我們食品安全宣傳實踐服務團隊—“健康衛士”就對高沙農貿市場進行了一次實地調查!

  一、高沙農貿市場所在地高沙社群基本情況

  高沙社群原名高沙大隊,始建於1930年8月1日,佔地面積2平方公里,社群xx年5月14日被區政府批准為高沙社群居民委員會。它位於國家級開發區“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北部,省重點工程“高教園區”西側,杭州繞城高速公路南面。高沙商業街交通便利,居民與學生流動量日趨增大,有學在下沙,生活在高沙之稱。

  西側緊連杭州市政府規劃落實的1.73平方公里大型居住區(經濟適用房),居住人口約9萬餘人,東鄰浙江省最大的高教基地(杭州下沙高教園區),面積10.29平方公里,教職員工、學生15萬餘人。黃金地段屬杭州市副城區之一,規劃人口65萬餘人,市場前景廣闊。而高沙農貿市場則位於高沙社群的南部!

  二、高沙農貿市場的設施情況

  高沙農貿市場始建於xx年,當時農貿市場的設施比較簡陋,攤位也比較少,農貿市場外沒有現在的各種食品店面。據我們從農貿市場管理人員處瞭解到,當時農貿市場的衛生設施也沒現在的好,來買菜的多數是高沙本地人。

  但xx年時,按杭州市農貿市場提升改造的要求,高沙社群投入資金100多萬元對農貿市場進行了升級改造,改造之後的高沙農貿市場寬敞明亮,大大改善了顧客的購物環境,原來簡陋的棚架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乾淨整潔的瓷磚櫃檯。全新的高沙農貿市場已於xx年11月26號正式開門營業。我們採訪了一位正在買菜的高沙居民,她表示新的農貿市場不僅更衛生而且更漂亮了,有一種逛超市的感覺。

  現在的高沙農貿市場共建有147個攤位,其中蔬菜攤82個,肉類攤30個,家禽攤3個,海鮮攤11個,冷凍攤8個,豆製品攤6個,乾貨攤4個,水果攤3個。還有其他店面72個。

  另外,我們還在市場門口看到有檢測室和稱量室,透過與值班室人員的交流我們瞭解到,市民們如果買到一些食品後懷疑有衛生問題可到檢測室進行檢測,這樣就對該農貿市場的食品衛生起到監督作用。

  三、高沙農貿市場和其農副產品的衛生情況

  正如我們採訪的那位居民說的那樣,現在在高沙農貿市場裡買菜好像在逛超市一樣。在高沙農貿市場裡,同期設施建造得很好,空氣較清晰,聞不到那些難聞的`異味。走道基本都是乾燥的,看不到瓜果菜葉等垃圾。農貿市場配有專門的滅蠅設施,抑制了病毒細菌透過蒼蠅傳播。

  我們在市場入口處的電子“蔬菜農藥殘留檢測結果公示表”上看到市場裡的所有菜都已透過檢測合格。我們在值班室裡瞭解到各類菜的檢測合格率為98%,而已經在市場裡銷售的菜市透過檢測的。我們也觀察到農貿市場裡的瓜果蔬菜確實較為新鮮,一般畜肉食品的顏色氣味外觀都屬於正常,但部分海產品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海產品本身帶有一定魚腥味加之天氣較為炎熱,招來蒼蠅和蚊蟲,不過許多商販都採取了一定措施,都能保證海產品的安全合格。總體可得高沙農貿市場的衛生狀況良好!

  四、我們的建議

  1、農貿市場的垃圾箱應及時清倒,以免帶來異味,引來蒼蠅。

  2、農貿市場的管理人員應多去市場裡檢查檢查,發現不衛生或過期的食品應及時消除。

  3、農貿市場清潔工人應隨時清除市場走道角落裡的垃圾。

  4、部分蔬菜攤位的殘葉應及時清理。

  5、部分海鮮攤位應及時更換水桶裡的水。宰殺魚後留下的鱗片等應及時清理乾淨。

  6、部分家禽攤位應注意通風,定時檢測家禽的情況。

  總結:透過我們“健康衛士”一上午的調查可得,高沙農貿市場的衛生情況良好,農副產品衛生狀況良好,無農藥殘留、食品過期等狀況,在銷售的產品都已經過檢測併合格,市民可放心使用。

  這一次調查只是我暑假實踐中一次小小的實踐,我要做的還有很多,不過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我相信我會在今後的實踐工作中做的更好,相信自己的能力一定能夠做到,這是最起碼的,我相信我會在實踐中學到!

農貿市場調查報告9

  新年回家購物是每年必備節目,年尾時和家人一同去購物,買水果和對聯以及一些過年的雜物。首先是到市場買東西,首先給我最大感觸是亂、擠、吵,給被圍在人群中不能走動,人一種閃躲不及的感覺。叫賣的人在大聲推銷自己的商品,熱情地對顧客介紹,在市場兩旁都是雜貨店,無非是一些鍋碗瓢盆笤帚簸箕,還有拖鞋揹包之類。 經過觀察,我得出以下觀點:

  一、農貿市場今年沒有了以往那種以看人妖或者人蛇為幌子的騙錢活動。

這也是可以看出人們素質得到一定的提高的一個方面。在菜市場,我發現這裡的蔬菜的品種齊全、新鮮,還有很多超市沒有的種類。而且菜價相對要便宜,買菜方便快捷也是很有利的方面。它滿足其他生活習慣。如與老朋友們見見面,買點新鮮菜,嘮嘮家常,相互排解煩惱。而且方便各地菜農進城賣菜。對搞活農產品流通、增加農民收入、豐富城市居民的“菜籃子”,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是同時我也發現不小困擾農貿市場的問題:

  1、吵架的多、騙人的多

  2、部分菜市場衛生差大多數農貿市場為頂棚市場和馬路市場,硬體設施不齊,衛生基礎薄弱;

  3、無證佔道市場問題突出,監管難度大,商品質量無法保證,食品安全隱患非常突出,同時市場內環境髒亂差,達不到創衛的基本要求,還嚴重影響行人和車輛通行,佔道經營堵住消防通道。

  4、城市農貿市場“生活垃圾增多”、“環境衛生低下”、“土地資源浪費”三大弊端,提高城市的文明水平。對於市民來說,可以吃到安全、衛生、無農藥殘留的肉菜糧。去菜市場買菜,凌亂嘈雜的環境讓人不滿意。三、小賣部:在農村是很方便村民買雜物的個體經營戶。我在小賣部看到包括巧克力、薯片、可樂、泡麵、蜜餞、冰淇淋等各種被世衛組織定性為“垃圾食品”的食物。一些小朋友午飯不好好吃,卻去小賣部買零食填肚子。而且很多小賣部存在的“三無”食品充斥櫃檯、食品儲藏保管、防範不嚴、經營者進貨不從正規渠道,而是來自一些個人作坊、地下工廠,這些非法廠家所生產的食品和飲料成本低廉,加工工藝落後,包裝粗糙,容易被汙染,達不到規定的衛生標準,並且含有大量的工業色素、防腐劑物質,與正規廠家的產品相比,這些食品、飲料價格低,中小學生對食品的質量優劣辨別能力差,只要價格低就毫無顧忌地去購買食用,因此,有損學生的身心健康,再說也不利於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培養。大多數的小賣部面積狹小,卻又貨物繁多,擺得凌亂不堪,更有甚者,營業室和宿舍廚房合三為一,衛生狀況更加糟糕,有些個體商店業主,為貪圖方便和節省費用開支,一次性購進很多的副食品,導致一部分貯存期短的食品變質,如餅乾、飲料、醬油、食鹽等,農民食用這些過期食品危害身體健康。在農村小商店,商品的標價混亂,哪種商品緊俏,價格就會上去。有些商品賣出去,根本談不上什麼售後服務,老百姓只好吃一次虧作罷。

  (一)、改善方法:

  一、硬體設施

  1、有隔離地面的平臺和層架。

  2、有存放食品的櫥櫃、櫥窗,經營奶製品必須有冰箱、冰櫃,經營蛋糕、麵包。

  3、經營外放食品必須有防蠅、防鼠、防塵設施。

  4、有消毒、消防設施。

  5、小賣部必須遠離汙染源,環境衛生、整潔。

  二、軟體設施

  1、有食品衛生管理檢查制度。

  2、有采購、索證(商家身份證、產品合格證、衛生許可證的影印件及聯絡電話)制度及記錄,食品驗收制度及記錄。

  3、工作人員必須身體健康,穿戴整潔;

  三、超市:

  現在不少商場推出了會員制,發行優惠卡,當顧客在店裡購物達到一定數量時就可以得到一定的返利。如累計購滿100員返利20元,購滿200元則返利50元,以實物或購物券的形式兌現,吸引的不少的消費者前來購買,並有效的培養可顧客的忠誠度。利用幾點消費的促銷方式關鍵是要講信譽,承諾的政策一定兌現,讓消費者得到切實的好處去超市又嫌菜不夠新鮮。商品調價時,用紅筆把原來的印刷價塗掉,旁邊用黃色手寫上新的價格,這種方法看起來簡單,其實它也是利用顧客心理定價的一種策略。其中奧妙在於:首先,原標價是印刷的數字,往往給人一種權威定價的感覺。而手寫的新價,會使顧客感到便宜。其次,黃色給人一種特別廉價的感覺,用黃筆標上新價錢,讓顧客看起來很有誘惑力。

  有的只是將價格的"龍尾"微微向下落一落,給人一下降很多的感覺。例如標價198元和標價200元經常給人兩個水平的感覺,其實相差只有2元,只佔1%。

  有一個超市的奶粉500g裝,定價9.30元,又推出一種450g裝的產品,定價8.50元,一時銷路看好,因為消費者有時對重量的敏感遠遠低於價格。仔細算一下會發現,二者單位定價相差無幾,而且後者還略高一些。

  根據產品淡旺季和消費者購買得時間、數量,來決定是否給予折扣,折扣多少的定價策略。許多商店推出的"換季大甩賣"就屬於這種型別。這種定價運用得當不僅可以吸引消費者,還可以有效調節客流淡季過少等情況。

  針對消費者得消費心理,很多"洋超市"在制訂價格時喜歡在價格上留下一個小尾巴,在其所銷的商品中,尾數為整數得僅佔15%左右,85%左右的商品價格尾數為非整數,而在價格尾數中又以奇數為主。一件商品定價99元人們會感覺比100元便宜,定價101元人們則會感覺太貴,較之99元價格彷彿又上了一個臺階。利用心理定價策略會給人商店價格在整體上的都很低的印象,從而達到吸引並留住顧客的目的。

  超市經營管理對策:

  (1)產品儘可能多、儘可能醒目的明碼標價;

  (2)特價促銷;

  (3)加強陳列效果,規劃傳播策略,提升品牌形象,增加產品附加值,使消費者覺得物有所值;

  (4)合理降低經營費用,強化成本優勢。

  (4)生動化比賽(業務員之間、超市之間)中小型的超市也有一定的優勢,

  第一,你要關注客戶群的需要,就是他們想要買什麼比較特殊的東西而周圍商店沒有的。可以從問卷的方式收集,或設服務櫃檯。

  第二,建立客戶檔案。這檔案的用途很多。

  你可以實行送貨到家,根據檔案號查明住址,然後,制訂送貨時間段(可節約成本),建議一三五的7點到9點。因為,想來買東西的人一般途方便。

  還可以用檔案,建立客戶折扣制,就是安排合理的回扣給客戶,或是以贈品回報。

  宣傳公道商店的美譽,不過這必須真的做到。

  、物價上漲的影響:

  過去經常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雖然,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這種心態,許多人還沒有改變,特別是年齡大的和收入低的人員.物價上漲,糧食和蔬菜,食油和肉蛋,這些是人民最為關心的.假如汽車漲價,恐怕人們不會有糧油漲價那麼關心.肉品區相對比較冷清,銷售人員大聲促銷仍少有人問津大米臺前排起了長隊,而賣雞蛋的櫃檯正在促銷,每500g比市場價格低0.3元。物價上漲給市民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過年用的糖果和瓜子等都有大幅度的上升。以前幾角一斤的蔬菜升到了幾塊錢,很多市民都選擇小吃或者換成其他的食品。

  五、小精品店

  精品店是很多少女少男光顧的地方。美麗的精品擺在透明的玻璃架上。,耀眼奪目。同學,朋友生日的時候,買一些小巧的飾品以表祝賀,那去精品店是多數人的選擇。而小店多數空間狹小,商品陳列有限,但是精品經營推陳出新,迅速反映流行,"開發"特別商品,讓顧客產生"這次不買,下次就買不到"的搶手感覺。

  很多店也推出會員優惠:第一次上門的顧客,就發一個會員證,第二次來時,商品可以打九折,第三次來時打八折,第四次打七折,以後的購物均可打七折。如此以來,一次的錢可能會賺得少一些,但是店裡人氣旺盛,足以對抗經濟不景氣所帶來的風險。人氣旺,自然會吸引顧客上門,在無人光顧的時候,也要不時地整理商品,調整擺設。千萬不要坐在門口翹著二郎腿,使有意上門的顧客產生逆反心理或產生此店商品不夠檔次的感覺。

  小店多以以優質服務培養顧客忠誠度。最好能儘量抓住每一位上門顧客。最而且記得老顧客的喜好,並主動介紹他們可能會喜歡的商品。另外,接受顧客的單獨訂貨或調貨速度快,也可提高消費者的忠誠度。所以學校外的精品店通常是我們光顧的地方。

  經過這次的調查我發現身邊有很多和民生以及我們息息相關的事,只是很多時候我們並不去過多的關心和在意。現在我學會了怎樣更好的將學習與生活聯絡在一起。怎樣去關心身邊的人與事。

【農貿市場調查報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