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一年級《兩隻小獅子》語文評課稿

一年級《兩隻小獅子》語文評課稿

一年級《兩隻小獅子》語文評課稿

  《兩隻小獅子》這堂課,黃老師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把重點放在識字和朗讀上。識字目標明確、方法多樣,朗讀有目的、有步驟進行。教學形式生動,迎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讓學生主動探究地學習,培養學生語文素養。

  主要從以下方面做了努力:

  一、在情境中匯入新課

  上課一開始,黃老師描述著:有一片美麗的森林裡,獅子媽媽生出了兩隻小獅子,讓我們一同去看看吧!(播放課件)讓學生欣賞形態不一樣的兩隻小獅子。孩子們看到了可愛的小獅子,一臉的喜悅……當學生對畫面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礎上,黃老師揭示了課題。孩子們興趣濃郁,立即產生了閱讀期待,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二、識字教學靈活多樣,學生掌握紮實

  1、以字義為核心,讓學生在語境中進行識字,理解詞語的意思。本節課教學的14個生字中,黃老師利用自己的教學機智,或隨機教學,或歸類識字,或抓相同詞性教學,並能做到音、形、義結合,效果較好。

  2、在聯絡生活中識字。在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中進行識字,如教學“懶洋洋、慢吞吞””是什麼意思,有的學生說不知道,黃老師很機智,平時你看到誰懶洋洋地幹什麼?誰滿吞吞的做什麼?學生就都會說了。這樣,利用詞語說話的形式比解釋要強多了。

  3、識字教學做到動靜結合。低段的小朋友喜歡好動,如果在教學時,能適當的穿插動作,不僅能起到組織紀律,激發興趣的作用,還能加強學生對字詞的理解、體會。如在教學“滾、撲、咬、靠”四個動作詞時,黃老師在讓學生讀準字音的前提下,利用做動作來理解字義。

  三、充分體現以讀為本

  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學習語文,獲得運用語文的能力。這一能力的獲得主要是靠語文實踐,而朗讀是一項最基本、最經常的訓練。這節課,黃老師讓學生充分地朗讀,體現以讀為本。

  1、明確讀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黃老師讓學生充分地朗讀,並且每次讀都明確目的。第一次朗讀,要求:請小朋友放聲朗讀課文兩次,遇到生字寶寶多讀幾遍,讀通課文。第二次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順,並選擇自己喜歡的地方讀一讀,並讀給同桌聽、老師聽和全班同學聽。第三次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給文中的`兩隻小獅子取名字,其實就是檢查孩子讀懂了什麼?

  2、讀得較有層次。從以上就明白:每次朗讀都有目標,而且目標都是由易到難,由表及裡,循序漸進。在匯入課題之後,黃老師問小朋友:想認識這兩隻小獅子嗎,趕緊去讀一讀吧?學生帶著好奇心去大聲朗讀課文,並要求學生讀準子音。初讀課文之後,黃老師又引導:兩隻小獅子你最喜歡誰呢?把自己喜歡的地方再讀讀?請小朋友們再讀課文,並選擇自己喜歡的地方讀一讀,然後讀給你的同桌聽。然後指名讀分自然段讀課文,給兩隻獅子取名字,既童趣,又引導孩子理解了課文內容。

  3、採用多種形式朗讀。為了激發孩子們讀書的興趣,更好地達到朗讀訓練的目的。黃老師採用了:自由讀、小組讀、同桌合作讀、男女生分讀、師生合作讀、加動作表演讀、齊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朗讀訓練。各種朗讀形式激發了孩子們朗讀的興趣,使他們以較高的熱情投入課堂學習。

【一年級《兩隻小獅子》語文評課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