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九年級《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評課稿

九年級《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評課稿

九年級《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評課稿

  作家王小波說過,“一本書寫得無趣是最大的罪過”。站在讀者的立場上,這真是再“深刻”不過的道理,而換一個角度看,寫書的是這樣,教書的又何嘗不該視“趣味才是硬道理”為教學的“最大”要求呢?李老師執教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以下簡稱《自信力》)一課,其教學構思、學情指導及方法運用等,無不貫穿一個“趣”字,給人回味。

  《自信力》一文先駁後立,邏輯嚴密,情感內蘊,言詞犀利,帶有魯迅雜文的鮮明文風,以時下流行的“三怕”(其一為“怕周樹人”)心理去推測,通常很難討得學生的喜歡;誠然,文為一課之“本”,趣或無趣,誰人又能苛求呢?可是,黃老師的《自信力》一課,卻在“出人意料”上動足了腦筋。

  教師先是在課題的板書上少了個疑問語氣詞“嗎”,因學生的“發現”而引起了對“這是誰家的觀點”的質疑,從而自然進入文字的學習內容。值得注意的是,課題中的這個“嗎”字就此懸在了學生的腦中,直至教學程序已過大半,明瞭了“自信力”遮掩下的其實只是“他信力”和“自欺力”的本質,方才由學生的追問而得以補全。學生未必就不能猜想到板書的缺漏是教師的故意為之,未必就不能感受到課題中蘊涵著的強烈的反詰語氣,甚至未必就不能由著文章作者的詰問進而去領略文章愛憎判然的情感色彩,只是,這一切只因了一個“嗎”字而串聯貫通,而編織起幾乎一整節課的思路軌跡,卻又了無痕跡,渾然自成,就很見一番預設功力。教書有時也如寫書,受到某個表達慾望的強烈刺激,感覺新鮮、不同一般,忍不住搬進課堂演繹一番,但不久便興味索然,不復當初盎然的興致,於是便草草收場,不了了之。故而教課有如故事,不乏好的開頭,卻少有圓的結尾,所以有人建議寫小說如同經營一場婚姻,始於愛情繼以毅力才有希望。夭折,不是因為無愛,而在於缺乏一點恆心,苟無恆心無所不為,也就教不出多少“趣”來了。

  教學者常常糾結於同一篇課文,怎樣才能找到最好的一種教法。依我看,這純屬無事自擾,因為上帝的公平就表現在它對每一個人都是不公平的,教學之要求於學情指導的,不外乎一是因景造勢,二是緣勢設景。教育的.根本動力來自內在潛質的發現,因而教學的成功,與其歸因於外加毋寧說是一種內化。比如,在談及“中國的脊樑”所涉及的幾種“……的人”時,教師在引示範例之後便由學生放開聯想,最終並由學生為“中國的脊樑”定下一個鏗鏘的結語。可以看出,這是整堂課中學生較為感奮的一個段落。與此不同的是,在挖掘詞語品析意義的環節中,更多的卻是教師的提示和點撥,這也不難理解,對於像“我們”“有人”“這”等代詞和“總”“一味”“然而”等副詞或連詞,初中學生識別和辨析確實尚有待於在學習實踐中的提升。可儘管如此,給予我們深刻印象的,仍然是黃老師那妙趣橫生的即興式插話。

  《自信力》一課教學中的朗讀運用尤其值得一提。首先是師生的執著。當一堂課中的朗讀不僅首尾琅琅、反覆運用,而且每逢關鍵語句,師生總要切磋一番予以聲音再現,這樣的朗讀便不再是為“應景”而讀,為“點綴”而讀;當教師的要求和評語顯得毫不含糊且步步緊逼,學生卻毫不氣餒迎難而上依舊“聲聲”不息的時候,這樣的朗讀便不再僅僅只是一種技能的訓練或輔導;當隨著朗讀漸入佳境、鼓勵的掌聲漸次響起之時,朗讀所能傳遞出的也不只是語調的聲音符號,而具有了情感意義的內涵。其次是方法的多樣。朗讀作為一種技能,畢竟有賴於反覆訓練才能習得,因此怎樣才能使學生保持高漲的學習興趣就成了推動教學可持續進行的一個關鍵。黃老師的朗讀指導既講究重音語調的調控,亦有情感語氣的把握,更有節奏語速的變化,既有學生個體的隨性朗讀,也有小組或全班的齊聲朗讀,還有教師演示性的範讀,甚至師生比較著讀,讀了這一段,不知下一節又會如何讀,這樣的節律讀出了文字的層次質感,學生又怎會枯燥!

  教學要追求趣味才有些意思,或者,要有些意思就不可無趣,否則便難逃罪過,而不論是大或小。

【九年級《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評課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