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音樂> 國小音樂教育論文

國小音樂教育論文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透過論文寫作可以提高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為了讓您在寫論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音樂教育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1

  論文摘要:教師繼續教育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進行基礎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已經走上了尊重教師教學個性發展,強調轉變和提升教師教育理念為主的培訓之路。本文試圖在中小學音樂教師繼續教育培訓中借鑑奧爾夫音樂教師繼續教育,強調教師繼續教育中教師的“參與性”“體驗性”,注重教師個性特徵的發展和創造力的培養。

  論文關鍵詞:音樂教育;奧爾夫;教師繼續教育;參與性;創造性;體驗性

  一、奧爾夫音樂教育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奧爾夫音樂教育是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三大音樂教育體系之一。是德國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夫受20世紀初歐洲興起的“迴歸自然”藝術思想影響創立的音樂教育。奧爾夫音樂教育的基本原理是:“原本性”“的音樂教育,它不是單純的音樂,它是和語言,動作,舞蹈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種人們必須自己參與的音樂,即:人們不是作為聽眾,而是作為演奏者參與其間。奧爾夫音樂教育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多樣化的教學形式,靈活化的教學方法,在實踐教學中相互融為一體,每一個教學過程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個充滿著創造性的活動。奧爾夫音樂教育在德國傳統音樂教育理念影響下借鑑了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體系,他本人曾經說過:“自己所做的一切其實就是一個把古老的精華繼續傳遞下去的火炬傳遞者。而後繼者要想把這個觀念繼續傳遞下去的話就註定需要不斷地演變。”可見奧爾夫音樂教育是教育理念上的一場革命,他提倡不斷演變和提升觀念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奧爾夫音樂教育以他獨特的教育思想與實踐,在全世界教育中風靡。

  二、奧爾夫音樂教育師資培訓的特點

  (一)教師的“參與性”與“體驗性”

  奧爾夫音樂教育認為,原始的音樂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機體的、能為每個人學會和體驗的。同時它並不單獨存在於音樂本身,它是同動作、舞蹈和語言聯絡在一起的。對於音樂學習者來說單純的用耳朵進行音樂的欣賞是不夠的,獲得全面、完整的綜合性審美體驗是十分重要的。在這種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奧爾夫音樂教育師資培訓鼓勵教師親自進行創作、表演、欣賞交流與評價。給教師創造審美體驗的機會。同時,奧爾夫音樂教育師資培訓推崇教師學習的主動性。透過讓教師自己體驗教學的全過程,以達到學習的主動性和對教學深層次的體驗與理解。例如,在引導教師進行音樂欣賞教學時,會藉助一些輔助性符號,隨著樂器的進行,讓教師分聲步演奏打擊樂器,這樣教師不僅體驗到音樂的美妙,而且瞭解了樂曲的節奏、結構和風格。更能體驗教學中學習者的感受。

  (二)教師的“個性化”與“創造性”

  奧爾夫音樂教育是一種強調回歸人本,激發人的個性化發展的教育。在奧爾夫音樂教育師資培訓中注重以教師個性化發展為中心,會根據教師的需求隨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重視培訓教師的主體地位,始終把教師主動、全面的發展放在培訓的首位。讓教師透過親身體驗比較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地位之間的關係,充分發揮教師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

  創造性是奧爾夫音樂教育的又一特點,奧爾夫明確指出“讓孩子自己去尋找、自己去創造音樂,是最重要的”在這種理念指導下的奧爾夫音樂教育師資培訓更加強調教師教學中的即興性和創造性的培養。如果教師繼續教育本身缺乏創新意識和體驗創新的過程,要想造就創新型教師只能停留在理論層面。我們知道奧爾夫不提倡有固定的教材,教師上課也沒有具體的“教參”可參考,教學的一切素材需要教師自己到生活中去尋找。在奧爾夫音樂教育師資培訓中,培訓講師除了為教師展示經典課例外,絕大部分是啟發教師的思維,給教師一個思索創造的空間。同時教學中不會對教師作硬性教學模式或是方法的規定,教師在感到沒有框架束縛的同時,也會感到壓力和拓展教學的自我需求。讓教師體驗在即興創作的基礎上進行綜合性創造,來培養和發展教師的創造力。

  中國人幾千年來中庸的、內斂的人物性格,使得中國的教育更多的崇尚了一種為師而尊的束縛,在教師繼續教育中表現為缺乏對教師個性張揚、創造力、獨立思維能力的培養,同時在體驗、參與、互動方面有很大不足。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的教師繼續教育也在不斷尋求全新的教師培訓理念和方法。奧爾夫音樂教育師資培訓注重教師個性的全面發展,強調教師健全的審美心理結構的建構;注重教師的創新能力培養;強調教師透過體驗、合作探究構建知識。這與我國基礎教育改革對教師專業化的培養如出一轍。因此,借鑑奧爾夫音樂教師師資培訓,不僅對我國中小學學生音樂學習方法的轉變有深遠的影響,同時對轉變和提升音樂教師的教育理念、激發教師積極體驗,培養教師創造力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啟示。

  三、奧爾夫音樂教育師資培訓在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的運用

  (一)借鑑案例教學與案例研討

  教師繼續教育應該是一個情感體驗和知識學習的過程,但在繼續教育中面對教師到底要教什麼樣的知識,怎麼教這些知識,是教師繼續教育需要深度思考的重要問題。我們知道不同的知識需要不同的獲得方式。有些知識可以透過書本和其他各種資訊渠道獲得,還有一些知識必須在他人的指導下,在做的過程中獲得,而這類知識才具有廣泛的遷移性,因為它強調的是具體情境中知識的運用和創新。而教師繼續教育學習更應強調“意會”知識的獲得,不應單純的停留在理論性知識的傳授上,而應強調實踐教學經驗的獲得。我國傳統教師繼續教育強調從理論層面向教師“灌輸”專業知識,造成教師被動接受專業知識、缺乏實踐性,我們可以借鑑奧爾夫音樂教師培訓理念,尊重教師的情感體驗,以案例為載體,在教學的互動中從行為層面,操作層面不知不覺的傳遞教育思想及方法。同時在培訓中我們鼓勵所有參培教師都參與到具體課例教學互動中來,再透過教師交流與探究—培訓講師講解—教師即興創編等環節,讓教師在親身體驗課例中獲得知識、提高教學水平。

  (二)借鑑“參與體驗式”培訓形式

  傳統教師繼續教育是在傳統教育理念指導下對教師“灌輸”基礎教育改革的理念和內容。導致教師們只能在理論層面上理解基礎教育改革的意義、作用及方法,而缺乏深層次的理解,不利於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應引導教師在繼續教育中透過實際課堂教學互動,親身體驗基礎教育改革的理念及特點。新課程改革提出:音樂教師的任務是啟發學生和指導學生參與、探索和體驗音樂,只有學生與音樂融為一體,才能親自去探索、領悟音樂的美。我們可以借鑑奧爾夫音樂教育師資培訓中提倡的“全員參與”的形式,把音樂技能、音樂教學方法以及音樂教育理念融合在各種有趣的培訓活動中,使整個教學無論對於教師還是對於學生,都是一種充滿親身體驗的過程,強調在培訓中豐富教師情感體驗,從而建立起教師對學生、對學科、對學習以及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之情,強調在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下,激發和培養教師對音樂教學的興趣。

  四、借鑑奧爾夫師資培訓模式

  奧爾夫音樂教育師資培訓通常採用“做—學—研—練—評教學模式。此模式以課例為載體,透過體驗觀摩課例、聆聽講師分析課例、參培教師交流課例、現場創編課例延伸、分析評價課例等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引導教師在參與體驗中掌握音樂課堂教學的實際操作方式與方法。在培訓過程中既不是以培訓講師為中心,也不完全是以教師為中心,而是既發揮培訓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教師的認知、體驗主體作用。具體操作如下:

  (一)“做”

  培訓講師現場帶領參培教師進行課例體驗,讓參培教師在參與教學的過程中親身體驗,“教”與“學”。

  (二)“學”

  教師對演示的示範課例針對教學設計、教學模式、教學策略、教學方法與方式,結合不同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進行課例分析,使教師瞭解和掌握完整有效的中小學音樂教學的組織形式和方法。

  (三)“研”

  透過觀摩、和聆聽老師的分析。根據個人的理解參培教師之間進行討論與交流。

  (四)“練”

  在體驗、理解課例的基礎上參培教師對教學各別環節根據個人的理解進行即興教學延伸。

  (五)“評”

  針對參培教師即興教學延伸,進行現場點評。及時發現參培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並作及時指導。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2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創新和改革,逐漸重視學生全方面的發展,整體性地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有效性。在小學教學中,逐漸開展音樂、美術等教學課程,增加課堂教學的樂趣,全面貫徹寓教於樂的教學理念,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發展。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民族音樂

  在以往的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整體呈現出不重視的教學現象,對課堂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缺少最佳化和創新,甚至形成形式化的音樂教學課堂,不利於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因此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音樂教學觀念和方法。從多個角度實現民族音樂教學內容的融入,一方面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促進學生了解和掌握民族音樂的內涵,推動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揚。

  一、民族音樂內容特點

  中國音樂具有源遠流長的文化歷史,在民族音樂方面隨著不斷的創新和完善,逐漸形成完善的音樂體系。民族音樂主要分為通俗歌曲、通俗舞蹈樂理、通俗器樂、民族音樂和通俗戲曲樂理幾大類,同時民族音樂受到各地民俗文化的影響,在音樂題材、形式、風格和內容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展現出不同的音樂特點和魅力,具體分為以下幾大特點。第一,民族音樂內容豐富。中國作為多民族的國家,地域廣闊,存在形色各異的民族文化,形成內容獨具一格的民族音樂。同時,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各個民族之間相互交流和結合,進一步拓展了民族音樂內容的豐富性,促進民族音樂的創新與發展。第二,民族音樂的不確定性。民族音樂主要以不同種族的傳統文化為中心,種族的發展方向無法預料,進而導致民族音樂存在較多的不確定性、創新性和即興性。第三,民族音樂通俗易懂。民族音樂來源於生活,是勞動人民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所創作出的通俗音樂,以音樂的形式來表達和傳輸自身的情感,整體呈現出通俗易懂的特性,彰顯不同的民族音樂獨特的民族色彩。同時,民族音樂的發展打破了傳統發展模式的侷限性,逐漸成為反映勞動人民生活的一種藝術,具有實用性的特徵。

  二、民族音樂教學作用

  在小學音樂教學課堂中,教師從本質上對民族音樂進行分析和探究,明確民族音樂教學的目標,進而具有針對性設計音樂課堂教學環節,充分發揮出民族音樂教學的優勢,促進學生音樂綜合能力和素養的培養,整體性地提升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有效性。第一,培養學生民族意識和愛國精神。民族音樂是我國曆史文化的瑰寶,其包含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教師在民族音樂的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對民族音樂所創作的時代背景進行簡單的闡述,提高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認知程度的同時,不斷激發學生的民族意識和愛國精神,促進學生全方面發展和提高。第二,提高學生音樂專業技能。在音樂的學習中,並不僅僅是掌握音樂基礎知識,還需要有敏銳的音樂感受和鑑賞能力,以及在原有音樂的基礎上進行創造,同時民族音樂的融入幫助學生開啟自身的心扉,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第三,推動民族音樂的傳承與弘揚。如今,外來音樂文化的流入,人們在一定的程度上忽視了對民族音樂的關注程度,然而民族音樂在小學音樂教學課堂中的滲透,加強學生們對民族音樂的認知程度,同時利用學生天生的好奇心,充分調動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進而為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揚提供人才基礎,促進民族音樂的創新和改革。

  三、民族音樂教學方式

  在小學音樂傳統教學中,教師將自身對音樂知識和內涵的講解置於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被動地、理論性地對音樂知識進行學習和掌握,學生缺乏學習音樂的熱情,沒有積極性,效率不高。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進一步創新和最佳化民族音樂教學方式,促進小學音樂高效教學課堂的構建。首先,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開發學習音樂的熱情和興趣。比如,從課堂的音樂欣賞開始,而不是一來就進行死板的音樂理論知識的灌輸,增加學生在音樂知識學習中的樂趣,全面貫徹寓教於樂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民族音樂體驗的過程中,逐漸產生思想上的共鳴,促進學生民族音樂鑑賞能力的培養。然後,在民族音樂訓練教學中,教師進行適當的分層教學。對於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要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逐步逐層提高學生民族音樂訓練的難度,促進學生循序漸進地提升自身的音樂能力,整體性地提升小學音樂課堂訓練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師鼓勵學生課下自主對民族音樂進行拓展和欣賞,進一步積累自身對民族音樂的知識面,同時將自身的理解和情感融入到其中,提升學生民族音樂的掌握程度和學習質量。總而言之,在小學音樂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從生活的角度實現民族音樂的融入,通過當地民謠或者耳熟能詳的民族音樂,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同時教師進一步創新和最佳化自身的教學方式,注重學生在親身體驗或者感受中對民族音樂進行學習和領會,充分發揮出民族音樂教學的作用,逐漸感受到音樂的魅力,促進學生音樂綜合能力和素養的提升。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3

  音樂課一般都是學生非常喜歡的課,因為他們感覺上音樂課比較輕鬆,只要唱唱歌就可以了,不像語數英一樣有複雜的知識,需要讀讀寫寫,上課要求還非常嚴格,因此對小學生而言,音樂課就像一節放鬆課,可以玩的課一樣,課堂紀律也相對渙散。可是音樂課真的如此簡單嗎?當然不是。

  音樂課程目標中要求,透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音樂感受與鑑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由此看來,上好一節音樂課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因此,我針對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身心特點,善於利用兒童自然的嗓音和靈巧的形體,採用歌、舞、圖片、遊戲相結合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

  樂譜是記載音樂的符號,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工具。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識譜能力,有利於進行音樂表演和創造等教學活動,因此在音樂聽覺感知基礎上識讀樂譜,在音樂表現活動中運用樂譜也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我僅對自己在和孩子們一起學習音階這個教學內容中,所經歷到的感受與大家分享一下。

  一、發現問題

  在開學的第一節課上,我先帶著學生認識了一下音階,但小學生基本上沒有什麼音高概念,唱音階就像在讀音階一樣,感覺枯燥無味,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明顯不高,課堂氣氛顯得非常沉悶,有一些學生開始做小動作,交頭接耳,課堂秩序有些亂,而毫無經驗的我只能採用大吼大叫的方式來維持課堂秩序,最終導致這節課亂糟糟的。

  二、分析問題

  回去我先向老教師請教了一下,我發現音樂課都普遍存在這個特點,學生上課懶散,對音樂課不夠重視,有時老師想講點樂理知識,但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導致課堂秩序比較亂,所以乾脆放音樂,聽歌唱歌,再聽再唱,這樣學生的嘴閒不住,課堂秩序就好點,但是這樣就無法激發和培養孩子們對音樂的興趣,更別說開發音樂的感知力,想象力,創造力,體驗音樂的美感。於是我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對我的教學方法反思了一下,我發現如果換我坐在那裡,去唱那些很抽象很單調的音符,我也不願唱,那該怎麼辦?

  三、解決問題

  於是我上網想搜一些有關音階方面的教學,發現了一段《音階歌》的影片,就是一群小朋友用語言和動作來邊說邊唱音階,使每個音階的高低呈現在身體的各個部位,比如:摸摸你的小腳,dodo do do ,摸摸你的膝蓋,re re re re,生動形象的歌表演讓我看到都忍不住做一做,唱一唱,更何況對於一群活潑好動的小孩子呢。

  下節課我把這個影片帶到了課堂上,孩子們看到影片,都迫不及待的模仿起來,小嘴也跟著嘟囔著,每做完一遍都高興的說再來一遍,班裡的每個孩子都跟著影片做的不亦樂乎,我也情不自禁地在一遍跟著手舞足蹈的邊唱邊做。看到他們開心的笑容,自己心裡也美滋滋的,每個學生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了。但是看完影片再去看黑板上的音階,還是顯得單調抽象,有些孩子的眼神又開始遊離

  了,有的還沉浸在剛才《音階歌》的快樂中,注意力完全不在黑板上的音階上。我又開始感到無奈何無助了,怎麼辦呢?怎樣才能讓音階在黑板上也變得生動形象,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呢?

  我突然想起以前一位音樂教師把音階比喻成“樓梯”,於是我立馬在黑板上畫上一層層的階梯,孩子們好奇的抬起了頭,問我這是什麼?我看著孩子們好奇的眼睛,心想終於引起他們的注意了,甭提多高興了。我趁勢說:這就是音樂的階梯,同學們想跟我一起攀登嗎?孩子們都迫不及待地說:想!那讓我們一起唱著每層階梯的上的名字,一起慢慢的輕輕的去攀登吧。這樣演唱起來,孩子們就感興趣多了,都在認真的“攀登”,並且演唱的音高也比較貼近,於是孩子們在我比喻的“上樓梯”“下樓梯”中將音階唱了好多遍。這個過程中,我還請孩子們伸出自己的小手,讓小手也跟著我們的聲音爬樓梯,下樓梯,每個孩子都在高興的伸著小手邊划著邊演唱著音階。

  四、再出問題

  可是問題又來了,我以為這樣演唱音階後,孩子們就能熟練掌握每個音階的唱名,沒想到孩子能順著唱下來,可是我隨便挑出一個音來提問唱名,全班沒幾個同學能回答上來。看來學生只是形成思維定勢,不是真正知道每個音階的唱名,那怎樣才能分別每個音的唱名呢?

  五、解決問題

  我想孩子們可能不夠熟練,所以需要按順序才能唱出音階的唱名,於是我又想了個循序漸進的辦法,採用“跳樓梯”唱音程的小遊戲,分別按二度、三度音程去演唱音階,也就是隔一個跳一下,看誰跳的準,這個小遊戲又引起孩子們的興趣,每個孩子都怕不小心“摔著”,都在集中注意力去“跳”,生怕跳錯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幾乎能準確唱出每個音階的唱名,為了鞏固音階唱名,我又採用“開火車說唱名”的小遊戲,讓每個學生按座次順序依次說出老師隨意指出的音符,最後比一比哪組同學說對的多,那這組同學集體獎勵一枚小印章。這個遊戲既提高了孩子們的積極性,也使全體同學都參與到音樂活動中,感受到集體活動的快樂。

  六、又出問題

  現在全班同學基本都能隨意唱出音階的唱名,有點得意的我想給孩子們增加點難度,既然唱名都熟悉了,那我隨意出示一首簡單歌曲的簡譜,讓他們自己來唱,沒想到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有些孩子只能唱出前幾個音符,後面的就反應不過來了,有些孩子一看一片數字,乾脆連頭都不抬了,看到這種局面,一種挫敗感油然而生,該怎麼辦?腦子裡一片空白!

  七、分析問題

  我仔細想了想哪個環節出問題了呢,為什麼單獨的唱名會唱,放到簡譜裡怎麼就不認識了呢。我回想起以前自己剛學音樂的時候,也是音階的唱名都知道了,但是放到簡譜裡也是一時反應不過來,因為需要想唱名,還得注意音高、節奏等,顯得手忙腳亂,唱的也是一團糟,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過才逐漸學會的。成人如此,更何況低年級的小學生呢!那採取一種什麼樣的方式才能讓學生儘快熟練簡譜、音高呢?

  八、解決問題

  思前顧後,我打算還是從音階入手,畫好“樓梯式”的音階,從按音程方式提問唱名,到隨意挑選提問唱名,再到按照一首歌曲簡譜音符出現的順序來提問唱名,這樣一首歌曲就被“簡單”的唱完了,像《兩隻老虎》、《小星星》這樣簡

  單的歌譜,等一唱完,學生就知道它是哪首歌曲了。每當一首簡單的兒歌被孩子們隨意的唱出來,他們就特別高興,特別有成就感。但是稍微複雜點的節奏的歌曲被這樣唱出來,旋律感就不強了。於是我有節奏的去指唱名,讓學生按照我的節奏去唱,學生既感興趣又使旋律有了節奏感,這樣一來,孩子們基本掌握了幾首簡單兒歌的歌譜,最重要的是賦予學生識譜的信心,讓他們感覺識譜不再是件枯燥無味的難以勝任的一件事情,可以從識譜中找到樂趣,找到信心,找到成就感。

  總之,音樂教育要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貫徹到教學始終,只有重視音樂興趣的培養,才能順利的、很好的完成音樂教學任務,真正做到“培養人”的目標,教師應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接受音樂教育,把音樂課真正上成學生主動學習課,讓音樂課真正地“趣”起來。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4

  一、什麼是音樂教育體驗學習

  音樂教育體驗學習,顧名思義是以“體驗”為教育核心,由聽覺激發聽眾的內心感受,並從每個人的不同感受領悟音樂的內涵。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體驗學習,即在課堂上的每一曲作品表現出的感覺,都由學生自己來總結。教師不會刻意地要求學生以怎樣的情緒去演繹,而是學生透過自己的理解去自由詮釋;教師也不會先教授學生怎樣的口腔共鳴、胸腔共鳴,而是讓學生先以自己的心去和樂曲從感情上產生共鳴。

  二、音樂教育體驗學習的情感沉澱

  情感是音樂創作與表演中所要表達的核心內容。從古至今,無論詞牌、曲牌,音樂都將幻化成情感落於人心之上,所以在對音樂的審美過程中,最重要的不是音準、不是氣息,而是感覺。也許這是專業研究音樂時才需要達到的層次,但是在小學教育中,以這一觀點作為教學出發點,可以讓學生不受硬性知識的束縛,而全身心、全方位地參與到音樂的學習與體驗中來,並更有效地透過音樂旋律活躍學生的心理情愫,以感性的手段引導學生向積極健康、樂觀向上的方向成長。

  三、音樂教育體驗學習的意義

  音樂教育體驗學習的意義,即從不同角度提升學生對音樂審美的品位和品味。這種教學下的體驗模式,既區別於一般的音樂欣賞又區別於一般的音樂教學;它是在欣賞中教學、在教學中欣賞;或者說其欣賞的目的是為了教學,而其教學的方式又是一種欣賞。它是一種對音樂的形式與內涵的感受與理解、是一種對音樂美感的體悟與領會。音樂教育體驗學習,對於音樂學習的意義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是透過使學生以不同的方式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之中,從而透過實踐與音樂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並以學生自己的感悟,主動地去體驗、理解、感受音樂的深邃。並透過這種音樂教學模式豐富學生對音樂的審美體驗、端正學生對音樂的審美態度,使學生在音樂審美方面有一定的素養。

  四、音樂教育體驗學習的形式

  1.情境重現式。音樂教育體驗學習,與其說是學習更不如說是遊戲。因為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課堂氣氛會異常活躍、形式更是千變萬化,很多教師願意選擇“情境重現”的方式將音樂演繹出來,像音樂劇,更像小品。例如:將兒童歌曲《小紅帽》編排出一系列的場景,學生親自充當小紅帽、外婆和大灰狼、親自設計旁白和對白、親自編排舞蹈,甚至可以將學生分組自行導演,並進行課堂競演……這樣做的效果顯而易見,它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樂於融入其中,在玩一樣的課堂上輕鬆地掌握音樂知識、技能、技巧。這不僅完成了教師的教學任務,更讓學生對音樂課充滿了期待。

  2.即興發揮式。對於絕大部分學生來說,音樂是其成長過程中的良師益友。對音樂的即興發揮,更是鍛鍊學生反應速度及集中學生課堂注意力的最有效方式。學生可以透過即時的、自由的直覺和感悟,以舞蹈、小品、朗誦、解說等不同的方式將對音樂的理解完整地表達出來。學生在音樂中游戲、在遊戲中音樂,結合體驗與學習將音樂孕育、創造。這種即興發揮的課堂教學方式,也使得原本在課上並不十分積極主動去表達自己的學生變得活躍起來,課堂氣氛必然順勢被推向高潮,更加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在這種即興發揮的學習方式中,學生也接觸到了各種各樣的、正規的或是不正規的風格與形式的音樂,從而培養出學生更加不拘一格的藝術感覺。

  3.創作改編式。音樂教育體驗學習在教授學生樂理知識的同時,更加需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理解、創造能力。學生在音樂中體驗創作的樂趣,可以突破傳統課堂的聽、學、唱的框架性模式,由學生自身從不同方位、不同角度的多元思維進行對音樂的創作。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採用“樂曲填詞”“詩歌配樂”“歌曲改編”等不同方式,把對音樂的理解表現出來。例如:不同版本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不同版本的《琵琶語》的演唱……在課堂現場的創作改編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挖掘出學生的創作才能、表演才藝,更有利於培養出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以及集體榮譽感。音樂教育體驗學習這一課題自實施以來,音樂課便再不是女孩子的課程,再不是五音不全的學生逃避的課程。它已完全變化為學生們解放心靈的、如體育課一般受歡迎的愉悅時光。音樂課的氣氛得以活躍,學生的個性更是透過這樣的課堂變得愈發活潑開朗起來,可見,這種體驗學習方式勢必成為當下小學音樂教育改革中將被廣泛應用的一劑良藥。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5

  一、小學音樂教育的積極化意義

  (一)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音樂可以帶給人多種多這樣的感受,不同的感受可以激發人向不同的發展。人們可以從音樂的鑑賞過程中得到直觀的感受——喜、怒、哀、樂等。我們就是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將它與小學音樂會教育的培養相連線。從兒童的喜好興趣中挖掘深層次的東西。讓兒童從小就開始音樂的薰陶。讓他們熟悉音樂、鑑賞音樂、參與音樂,從中體會音樂帶給他們的樂趣。我們要努力給其營造一種身心得到徹底放鬆的氛圍。這種音樂的教學,不應該像基礎類科目那樣讓他們感到索然無味,而是要真正讓他們放鬆自我,用心去感受音樂的不一樣之處。音樂的氛圍可以帶給他們一種不斷滿足的過程,讓他們發現自己的情感世界,正確引導,慢慢形成積極健康的向上品質。音樂的學習也有著自身的特色之處,我們要利用這些規則和作用幫助兒童的性格品質的培養。音樂的學習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這樣就需要兒童自身能夠培養一個充滿耐心的心態,凡事不可急功近利,教會他們在音樂中潛移默化的養成良好的習慣和耐心、細心、用心的學習態度。這樣即鍛鍊了他們的意志力,也提高了音樂的素養教育,何樂而不為。

  (二)樹立對事物的正確認識

  音樂的授課方式就是集體的授課方式,孩子們在一起才能暢所欲言,自由發揮他們的想象力,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透過他們之間的溝通中協調他們之間的合作能力。要他們學會人與人之間的互助互愛,尊重與溝通。在音樂活動中共同感受音樂帶給他們的無窮魅力。並且慢慢從過程中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和技能知識。更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增強了他們的組織紀律性,培養他們熱愛集體的意識積極為集體榮譽做貢獻。一般性格沉悶的孩子可以透過這樣的教學過程慢慢改善他們的性格特點,變得開朗、活潑起來。

  (三)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讓學生自己就能夠正確地判斷是非,對待人和事,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小學就讓他們能夠正確的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利於他們為未來的成長和發展,這也是性格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小學的音樂教育就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塑造他們多樣化的性格特徵。

  二、小學音樂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音樂鑑賞

  從音樂中感受聲音帶給我們的奇妙之處。音樂的鑑賞本身就是一種擴大視野的方式。透過學習外國的優秀文化不斷地陶冶學生們的情操,發揮他們的想象力,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的建設方面的程序。從歌曲的背景、文化中挖掘深刻教育意義,這樣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們各種方面性格的形成。

  (二)系統學習歌唱

  唱歌是音樂的主要表現形式。將音樂以演唱的方式進行表達。它不需要任何的工具做支撐。學生們更容易參與到這種形式當中去。這種簡單的方式不僅能讓學生自己感受到音樂的魅力之處,同時也可以讓他們學會聆聽別人的演唱,然後同自己的演唱進行比較,起到溝通和了解過程的作用。教師還要教給他們呼吸、發聲、吐氣、達情的具體方法。並且透過不同歌曲的演唱也能讓他們更自由地控制其聲音——長、短、強、弱等方面,激發他們細膩的情感世界。

  (三)器樂類演奏

  器樂的學習是在演唱的基礎之上的,音樂的學習不僅僅是聲音的控制,器樂方面的使用也會加大學習的效果。器樂的學習可以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激發潛能的發展。可以極大程度上培養他們的自制力、堅忍能力和不怕困難的精神。有些孩子的唱歌天賦更高,但是還有一些孩子的器樂方面就天賦一品。所以針對不同的學生我們用不同的方式去對待就能樹立他們幼小的自信心。使他們有接受未來新型事物的勇氣。

  (四)音樂類活動組織

  開展大型的音樂活動一直以來是最受學生們歡迎的方式之一。他們能在活動的過程中感受這種氣氛下帶給他們的興奮和刺激。同學們之間的相互交流也是他們溝通情感,學會相處方式的有效途徑。最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對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與協調溝通能力。讓他們學會自尊自愛,感受到集體的凝聚力。使他們在活動中慢慢發揮自身的優勢之處,展示自我,張揚個性。良好的性格決定未來的發展。性格對一個人有著至關重要的指引作用,小學生的性格培養就是要在兒童的萌芽時期。音樂可以幫助人修身養性。音樂的藝術的美妙之處在於他可以透過音樂的欣賞,品味他們的不同之處,調節自己的情感,保持樂觀向上的積極態度這樣有助於形成良好的品性。音樂可以使人心曠神怡,精神愉悅,幫助兒童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質,所以小學的音樂教育在兒童的成長和發展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我們要把握住小學的音樂教育的培養形勢,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培育下一代——祖國未來的新星。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6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伴隨科技的進步,尤其在新課程背景下,我國的基礎教育各方面均有了明顯改變。在中小學教育中,民族音樂教育是音樂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效果如何如今也是備受關注。本文透過查閱相關資料,簡要介紹了新課程背景下農村中小學民族音樂教育現狀,並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新課程背景下提升中小學民族音樂教學效果的相關措施,以期能夠為我國中小學民族音樂教育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新課程;中小學;民族音樂;教育現狀

  新課改在我國經過多年發展不僅擁有了多種教學形式,教育理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代社會更加提倡實施素質教育、創新教育以及通識教育等,而音樂教育正是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其不僅能夠豐富音樂教學內容,也能夠使當代學生對民族文化有更深的瞭解。教育改革後傳統的音樂教育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當代教育要求,而我國教育界也在為此不斷做著努力,如今我國中小學民族音樂教育雖然較為樂觀,但不可否認的是其中依然存在許多問題。

  1新課程背景下農村中小學民族音樂教育現狀

  1.1重視程度不夠:如今我國雖然已經開展了多年教育改革,並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就,但在校園教育中,校方、家長以及學生三方面均未能夠完全適應新課改理念、要求以及模式,不論對於任何階段的學生而言,成績依然是最重要的。不難發現,如今中小學校雖然已經開展適當的教學活動,但往往過於流於形式,學校依然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主要學科的教學中。音樂課時相對於其他學科而言處於嚴重的劣勢下,很多學校的音樂課時一週內不會超過兩節課,有些初中學校周課時僅僅只有一節或者甚根本沒有開設,加之其他學科老師對音樂課時的佔用,使原本就有限的音樂課時又面臨著減少的局面[1]。

  1.2師資力量匱乏教師隊伍綜合素質及能力有待提升:我國師資力量匱乏已經成為既定事實,雖然近年來教育部門透過引進特崗充實了部分師資,但依然沒有真正解決此問題,同時由於地方教育行政部門降低教師准入難度,在一定程度上又影響了教師總體質量。尤其在音樂教育方面,鑑於該學科一直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因此其在選擇教師時也不會做過多考量,導致許多音樂教師或是缺少相關經驗,或是教學方式老舊,難以符合新課程背景要求,而在民族音樂教學方面所顯示的不足會更加明顯,很多教師自身對民族音樂的瞭解和傳授能力有限,這也成為了民族音樂教學中的一大阻礙。

  1.3教學技術方法陳舊:音樂教學中若能夠使用正確的教學技巧,恰當使用現代多媒體教學設施,既可以充分引發學生興趣,也能夠使學生更深入地感受音樂的魅力。對於民族音樂而言,其傳播方式難比當代流行音樂,但其別具特色的感覺更能帶給學生異樣的感受。然而農村中小學音樂課的形式一直沒有發生明顯的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也較為單一陳舊,一般是教師領唱學生跟唱抑或僅僅是聽聽錄音的形式。學生在不瞭解民族音樂的情況下,很難被民族音樂吸引。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手段想方設法使學生對民族音樂有直觀的瞭解。在教學方式上應摒棄“填鴨式”教學,在教學中積極使用新型教學方式,並教會學生髮聲技巧、演奏技巧等[2]。

  1.4學生學習心態不正確:隨著傳播方式的多樣化,中小學生所接觸流行音樂機會增多,而流行音樂其獨有的特質與中學生特性極為相符,能夠輕易引起學生的心理共鳴。反觀民族音樂,其形式較為普通,且長期未做出任何變化,使得學生在學習民族音樂使往往難以提起興趣,甚至有些學生認為學習民族音樂很土、不夠潮,民族音樂不應該被放入現代音樂教學中等諸多現象。此種心態既與學生年齡、青春期心理以及生活習慣有關,又與民族音樂自身特質有關,同時也與教師的教學有一定關係。

  2新課程背景下提升農村中小學民族音樂教學效果的相關措施

  2.1拓展民族音樂課外教育:新課程背景下,各個學校均在積極開展第二課堂興趣小組活動,並且近年來很多學校越來越重視校園文化活動。在重大節慶節日裡均開展文藝演出,如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活動等,歌曲演唱是必備節目之一,但民族音樂類節目卻很少有人表演。鑑於此,學校可以鼓勵有相關特長的老師帶動學生參與到民族音樂的表演中去,節目編排指導時可以對學生說“此種形式可以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等,以此來激勵學生;另外,學校也可以積極邀請本地民族民間音樂方面造詣較高的專業人士來學校開展音樂講座,並現場為學生做表演,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學校也可以在校內開展民族音樂比賽,此種形式不僅會豐富校園生活,也能夠使學生在學習民族音樂時更加認真[3]。

  2.2最佳化教師隊伍: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自不必說,然而我國部分教師的綜合素質以及教學能力還需要提升,今後學校應加強對音樂教師的培訓,使其能夠充分了解新課改要求,並積極引進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使民族音樂課堂不再單調、枯燥。在教學中除了要向學生介紹理論知識外,也要透過實踐課堂來提升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理解和演唱技能的掌握。另外要實現多元化評價,在學生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不要隨便下結論,更不要在評價學生時使用不恰當詞彙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反而應使用帶有激勵性作用的話語,此種評價方式可以很好的彌補傳統評價方式中的弊端。

  3總結

  綜上所述,研究關於新課程背景下提升農村中小學民族音樂教學方面的內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不僅關係到我國整體教育事業發展,同時也關係到民族音樂的傳承,更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當代學生每天處於繁重的學業中,導致其對於主要學科外的課程很少會產生興趣,這也使得民族音樂教育效果長期難以得到提升,為了緩解此種現象,我國音樂教育工作者積極響應新課改要求,完善了音樂課教學模式,但即使如此該方面也依然有不小的提升空間。

  參考文獻:

  [1]胡振邦,張曉華,郭志山.新課程背景下河南省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調查分析[J].大舞臺,2011,(11)10:154-156.

  [2]餘復生.新課程背景下河南省農村中小學音樂師資現狀調查與發展對策[J].藝術教育,2014,(02)05:74-75.

  [3]米慶華,米麗娜.藏民族地區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及對策———以四川省阿壩州為例[J].大舞臺,2013,(06)08:223-224.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7

  [摘要]本文從實證研究的角度,對通化地區中小學音樂教師教育質量現狀做了定量分析,反思了目前高師音樂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高師音樂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中小學音樂;教師;高師教育教學

  20xx年7月,我國頒佈並實施了《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這是我國基礎音樂教育改革的重要標誌。在這項重大的改革中,從事基礎音樂教育的教師承擔著不可替代和義不容辭的義務與責任,他們是開展基礎音樂教育改革、實施“新課程標準”要求的主要力量。高師音樂教育是基礎音樂教師培養和培訓的主要渠道,高師音樂教育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基礎音樂教師素質的建構。在新課標實施多年的今天,研究高師音樂教育如何適應“新課標”要求下的基礎音樂教育改革與發展需要的音樂教育人才、適應基礎音樂教育市場的需求、改變傳統專業化的培養觀念,以及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教學策略等,無疑更具有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

  一、當前中小學音樂教師教育質量現狀

  1.教師音樂專業知識不全面、知識結構失衡。調查中我們發現,有的教師畢業時由於受所學專業及愛好的限制,在音樂的某一領域很有特長,或在聲樂方面、或在器樂演奏方面、或在理論方面有較深的造詣,但偏科現象比較突出;還有的音樂老師在音樂教育教學、音樂教育心理學、新課程標準方面的知識明顯不足,對國內外教育思想及相關學科知識特別是姊妹藝術知識、藝術之外的文化知識、民族民間音樂知識等方面明顯薄弱,知識結構失衡,不能更好地勝任一線教育教學工作。

  2.音樂教師專業基本技能和教學技能參差不齊。調查結果表明,部分音樂教師雖然具有基本的音樂理論和技能,具有某方面的音樂專業特長,但實際教學水平卻很有限。如在與教師交談的過程中,一位教師這樣告訴我們:“一支歌,我能唱好,能處理好換氣、換聲、聲帶的控制及高低音的處理,但是如何讓學生學會這種方法、讓他們更好地掌握這方面的技巧,我卻不知道用什麼教學方法”。

  3.現代教育資訊科技手段在音樂教育中的運用與普及程度不夠。音樂作為融知識傳授、技能培養、人文素養、審美情趣為一體的學科,掌握、運用多媒體方法進行教學是非常必要的。然而調查表明,有60%的中小學音樂教師從來沒有用過多媒體教學方法進行音樂教學,有27%的教師也只是在上公開課時偶爾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而平時很少或根本不使用現代資訊科技方法。這說明現代資訊科技方法在中小學還沒有得到廣泛的普及,一些教師還不能夠熟練地運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

  4.音樂教育的專業化傾向違背了基礎音樂教育的規律。在音樂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上,由於受師範專業教育的影響,重教師的講授,輕學生的主動參與;重知識技能的訓練,輕對音樂的鑑賞與理解;重教學的結果,輕教學的愉悅過程;重音樂課程的輔德價值,輕音樂課程的審美價值,從而漠視音樂教育在開發潛能、培養創造力、完善人格及美化人生等諸多方面的獨特作用,也導致了在音樂教育教學實踐中,音樂課程審美性和藝術性的喪失。

  5.教師不能很好地把握、運用新課程標準。在當前實際教學中,很多音樂教師對新的課程標準理解得不透徹,也不知道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教學手段與方法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而只是過分地強調學生學習的結果,忽略他們對音樂體驗的過程和參與態度。教師在評價學生的音樂成績時,主要是看他們掌握知識、技能的程度與水平,即僅僅重視音樂基本知識的傳授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而忽視對學生音樂感受力及表現力的培養。

  總之,大多數音樂教師都具備一定的音樂專業理論知識、專業技能和一定的教育實踐經驗,基本能夠根據課本的要求安排、組織一些音樂活動。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一些音樂教師在知識結構、能力水平、教育教學觀念及教學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而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當前師範院校音樂專業的定位不準,即在培養目標上與現行的中小學音樂教育要求還沒有接軌。

  二、反思目前高師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

  1.師資隊伍高技能化的培養模式。音樂師範院校教育分科過細、專業性過強。當一些已畢業或在讀的師範生被問及所學專業時,大部分回答的是:我學的是鋼琴專業、我學的是聲樂專業,而很少有人說我學的專業是音樂教育。從上面的問答,可以看出,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概念還不是十分清楚,也比較模糊,這和我們音樂師範教育專業化的培養是分不開的。其結果就是淡化了音樂師資隊伍的教育職業意識,形成重技能、輕理論、片面追求單一技能提高的學習導向,培養出的部分教師專業技能單一,知識面較窄,導致教師人文素養和知識結構的嚴重失衡。這與音樂教育對教師教學素質全面化的要求是相悖的。

  2.課程設定和內容比例等不盡合理。在課程設定上,過於強調音樂學科本位,門類過多,追求單科課程的系統性和完整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窄、專、深的課程體系,從而使課程之間缺少橫向聯絡,缺乏互相滲透和整合,課程結構比例失調。只注重專業知識,忽視綜合文化知識,就會使文化課程形同虛設,無法起到真正提高文化素質的作用,導致學生的人文素質較低。這種以專業音樂院校教育模式辦師範音樂教育的做法,難以適應中小學音樂教育的迫切需要,而與學生將來就業要求不相符合的發展趨勢無疑也是對學生前途的一種誤導。

  3.教學沿用專業院校的方法,沒有師範院校特色。在教學中,由於高師音樂教育存在著向專業音樂院校看齊的現象,使學生在專業思想和專業知識的要求上偏離了師範院校音樂教學目標的方向。他們只重視對選修、主修課,及唱、奏技巧的學習,而對其他科目的學習不重視,致使學生從事音樂教育的實踐能力較弱,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4.為基礎教育服務的觀念不牢固,不能與音樂新課標的需求相適應。高師音樂教育存在著嚴重的與基礎音樂教育相脫節的現象。高師音樂教育忽視來自基層中小學音樂教師的聲音,沒有及時地調整和改革課程設定、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為培養適應“音樂課程標準”要求的優秀音樂教師創造條件。特別是在課堂教學、課外輔導、節目編排等方面的能力及相關知識的掌握,與基礎音樂教育的要求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畢業生到了教學崗位後才發現,由於在學校所學知識和所掌握的能力不夠全面,而無法勝任基礎學校的音樂教學工作。由此可見,高師音樂專業教育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基礎音樂教育發展的瓶頸,直接影響著基礎音樂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和教學質量與水平,影響了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和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

  三、高師音樂教育改革的幾點構想

  1.發揮高師音樂教育的引領,建立以地方高校為依託的音樂師資培訓基地。作為音樂教師培養基地的地方高校,應在當地各市縣建立培訓基地,積極干預中小學和社會音樂教育,發展非全日制成人音樂教師教育,為當地在職中小學音樂教師提供有效的業務培訓。對中小學音樂教師除了在專業理論、技巧上進行培訓外,還要開設音樂教育學、音樂心理學、音樂教法等有關課程。結合實際,採取案例教學法、問題教學法、課堂調查法等更直觀、更生動、更具思辨性的教學方法,讓學員在觀察、體驗中增長教學經驗,在評價、質疑中反思各種教育現象,在調研、討論中將教育理論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使其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步提高。透過熟悉教材、分析教材、課例研究,加深在職教師和“準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充分發揮地方高校對當地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引領和指導作用。

  2.高師音樂教學模式應呈現多元化。高師音樂教育專業要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育思想,建立適合基礎音樂教育發展的教學模式。具體地說,一是在課堂教學中,要多創造機會讓學生進行自我講解、相互輔導、共同提高,使學生在邊做、邊學、邊練的過程中掌握知識。要致力於把音樂教學作為各種感性體驗、探索、發現和認知的手段,從而挖掘和培養學生的內在潛力和綜合智慧。二是專業教師應到基層學校去掛職鍛鍊,這樣有助於瞭解基礎音樂教育,瞭解當前中小學需要什麼樣的音樂教師。三是要採取多種途徑和形式,走出校園,組織學生參加教育實習和教育觀摩實踐,參加社會上組織的一些有意義的音樂實踐活動,進而培養學生適應社會需要的能力。四是要把專業教學內容與情境相結合,把教育原理與教學實踐相結合,進行情境教學、案例教學,讓學生從入校學習開始,就面臨作為一個未來基礎教育的教師所應接受的種種挑戰,在思想上牢固樹立起作為一個現代合格的人民教師的專業思想。

  3.以適應基礎音樂教育需要為出發點設定音樂專業課程。在課程地設定和安排上,必須有明確的指導思想,既要考慮適合培養中小學音樂教師的需要,又要考慮到未來的發展;要針對“新課標”內容中的四大“教學領域”和學生實際,以及學生將來從事的職業與社會發展的現狀來設定課程。要改革不適應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教學內容和形式,突出學生學習領域內容的整合性和綜合性。基礎音樂教育應多以活動課為主,要適當增加一些應用型技能課的時數,如即興伴奏、樂隊編配常識、舞蹈編導等,以豐富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內容、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課外藝術活動的組織能力。

  4.高校音樂教師要轉變和更新教育觀念。新的教育觀念是推動教學創新和改革的基礎,具備新的教育觀念、新的教育方法和新的教育技術,是新時期高等師範院校音樂教師素質的主要標誌。高等師範院校音樂教師應徹底改變那種把音樂教育僅僅當做傳授音樂知識與技能的狹隘眼界,真正把音樂教學作為自主學習、交流和探索音樂藝術的過程。要注意蒐集教育資訊,瞭解代表時代特點的教育教學觀念、研究成果和教改思路,要主動更新現有的專業知識,改進陳舊的教學方法,以適應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

  5.立足中小學音樂教育的需要,體現師範性。高等師範院校的音樂教育專業要堅持師範音樂教育的培養目標,專業教育教學要緊緊圍繞基礎音樂教育的要求進行不斷的研究,及時對學科建設、課程設定、教學內容等進行合理的調整,做到教育教學能夠適應基礎音樂教育及合格基礎音樂教師的要求,真正體現出“師範性”,並在實踐中找出與基礎音樂教育要求的差距,從調查中瞭解基礎音樂教育發展的實際需要,明確高師音樂專業教育教育教學的改革方向,制定具體措施,使高師音樂教育教學真正服務於基礎音樂教育,成為基礎音樂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堅強後盾。

  6.積極構建新的教育實習模式。教育實習是高師音樂專業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高師音樂專業教學目的、體現理論聯絡實際的教學原則、培養合格基礎音樂教師的重要環節;是提高學生實際教學能力的重要手段;是高師音樂專業“師範性”的象徵。針對目前高師音樂專業在學生即將畢業的前一學期安排僅一次實習的方式,對此,要積極地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改革,即要將學生的教育實習安排在學生入學到畢業學習全過程的始終。包括教學基本功訓練、教育調查、教育見習、模擬教學、教材教法研究、教學實踐、教育實習等活動,還包括課內教育實習與課外教育實習、校內教育實習和校外教育實習、有形教育實習與無形教育實習相結合的教育實習方式。這些實習方式以其“長期性”為最大特點,可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儘早地進入教師角色。如果這種實習方式能夠真正在高師音樂專業教育教學中實施與推廣,將對基礎音樂教師隊伍的建設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7.培養學生多媒體網路教學能力。隨著時代的前進,多媒體和網路的發展為教育教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改革,還要培養學生把傳統技能與現代教學技術融為一體、協同互補以及應用開發利用CAI教學課件等能輔助教學的資訊科技處理能力,透過電腦網路學習音樂的邊緣學科知識,為未來基礎音樂課堂教育教學的現代化技術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8.充實、完善教材體系。針對目前教材中缺乏對我國民族、民間音樂內容介紹的問題,要鼓勵高師音樂教師在新課標的引領下,結合基礎音樂教育教學實際對現有教材進行拓展與整合。要充分利用本地區的各種音樂教育資源,建設富有地方文化特點和校本特色的音樂課程。不斷地加強對教材的研究和培訓,使教材能更適合基礎音樂教育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孫榮達,從中小學音樂教師素質談音樂教師繼續教育[J],四川音樂學院學報,20xx,(3)

  [2]徐向黎,新課標與高等音樂院校音樂教育專業的改革[J],瀋陽音樂學院學報,20xx,(2)

  [3]尤志國,拓寬農村中小學音樂師資培養渠道[N]中國教育報,20xx—9—21(5)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8

  摘要:遊戲適合並能夠反映小學生的情況,對於培養孩子們的積極性與自覺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階段的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音樂遊戲的應用更為重要,應當將音樂遊戲有效地融入到小學音樂教育教學實踐之中。本文將對音樂遊戲的重要作用進行分析,並在此基礎上就如何進行應用實踐,談一下個人的觀點和認識,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育;音樂遊戲;作用;應用實踐;研究

  一、音樂遊戲的作用

  1.音樂遊戲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

  從實踐來看,無論是曼妙的音樂還是一首歌曲,都是對情景和情愫的描繪。當學生真正地進入到遊戲情境之中,實際上就與音樂融為一體了。為此,小學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根據教材對教學情境進行創設,並且引導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適當應用音樂遊戲,使他們能養成在音樂伴奏下做遊戲的習慣,並在此過程中能夠表達個人的體驗和情感。比如,《龜兔賽跑》曲子聆聽過程中,我們可以設定某種教學情境;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比如在該音樂情境下進行角色扮演,如何扮演烏龜、怎樣扮演兔子等。聆聽音樂過程中,可在遊戲背景下進行角色扮演,展開情節,並且幫助學生全面認知和感受音樂樂段、情緒等層面的差異,同時瞭解和感受樂曲結構及其在速度、力度以及音程和節奏變化上的表情作用等。這不僅可以有效促進學生了解樂曲,而且對於激發他們的積極性,也有很好的作用。

  2.音樂遊戲能夠促進學生進一步挖掘其音樂潛能

  小學生們在遊戲時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問題,並且透過個人的探究來獨立解決問題,有利於孩子們在自發狀態下進一步挖掘個人的潛能;同時,透過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提高個人的音樂編創意識和能力。比如,《牧童》一歌應用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使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並且提出一些質疑。“牧童為什麼在放羊時,哼起歌來,小羊就安靜了呢?”當提到這一問題時,大部分學生沉默了,其中很多學生產生了疑問,此時引導學生想一下剛才所表演的角色與情境。基於此,學生能夠或多或少地編創一些新歌詞,然後進行分組歌唱,其中有學小羊叫聲,有的則是牧童的吆喝聲。事實上,音樂遊戲僅為音樂教育教學的環節和手段,實踐中應當注意:對於音樂遊戲而言,其靈魂在於音樂,由於音樂遊戲僅僅是音樂教與學的途徑和方法,因此在音樂遊戲過程中一定要伴隨著音樂。

  二、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的音樂遊戲應用實踐

  1.音樂遊戲的律動性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

  這裡所說的律動,實際上就是音樂旋律節拍,根據規律展示其優美動作。其中,律動可以培養學生的節奏感,以及音樂美感。在課前,小學生們感受著輕快的節奏以及優美的律動走向教室,有利於他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積極投入到課堂學習過程中來。小學生對音樂律動並不會感到陌生,比如日常活動中的拍手、跑跳步以及踏步和點步等,都或多或少地包含著律動。小學生會隨著老師一起做一些動作,也可以自編動作,這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可以採用音樂問答的模式,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我們在選擇發聲練習曲時,可讓學生模仿常見的動物叫聲,以此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配合對應的律動。比如,公雞打鳴、鴕鳥走路以及青蛙跳躍等,這些均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更加集中精力聽講。採用該種律動模式,小學生們能夠更加深刻地領會和理解發聲氣息以及遊戲運用呼吸,這有利於實現教學目標。

  2.基於音樂遊戲應用的音樂知識教學

  一般而言,小學生們都非常喜歡遊戲,音樂遊戲符合這一年齡段孩子的天性,而且音樂遊戲可以規範遊戲者的行為,這樣可以在遊戲中實現美的享受。以音樂遊戲來娛樂學生,可使其在快樂中學習知識,實踐中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第一,展示音樂課件。比如,“小動物們在開會,天空突然下雨了,雨水滴在小草、小花上……”;此時,我們應當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大家從多媒體上能看到什麼,請用自己的話將幻燈片上所看到的畫面給大家講述一下。在此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讓舉手或者表現積極的學生做模範,讓他們到講臺上來做一個“演講者”。同時,我們可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所講述的情況歸納總結,並且以歌詞的形式,配上節奏朗誦。值得一提的是,須注意進行反覆的朗讀,讓小學生能夠理解生字以及其中所包含的複雜詞語。領讀後,讓小學生自由朗讀;在此過程中,允許學生有序走動,去讀給朋友聽。第二,用錄音機播放音樂,比如《小雨沙沙》等,讓學生在聽歌時,思考春天的景象。同時,我們可將小學生們共同創作的“春雨圖”編號,引導他們將畫中的內容用歌詞來表達;然後,老師按編號讓學生按照歌詞學習《小雨沙沙》,並注意控制好他們的聲音。總之,採用音樂遊戲的方式將音樂知識傳授給學生,能夠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可在一種愉快的遊戲中,快速記憶歌詞,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能力,而且增強了學生對歌詞的認知程度。

  3.創新教學方式,強化道德教育

  在音樂遊戲應用過程中,進行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比如,在《國旗國旗真美麗》教學實踐中,可採用談話的形式匯入新課程。“同學們,每週一早晨咱們學校都會舉行什麼活動?什麼儀式?”學生的回答幾乎異口同聲;此時,繼續對學生進行引導,“升旗儀式上大家必須保持什麼樣的姿態,誰能給大家說一下自己的感悟”。同時,還可以透過多媒體幻燈片的方式,向學生們展示國旗相關資料,並以此來讓學生領會國旗的意義。在教會學生《國旗國旗真美麗》一首歌以後,引導學生思考,採用多種形式表達歌曲中的內涵與感情。結語在小學音樂教學實踐中,應當儘可能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實踐體驗,創造出適合學生特徵的音樂遊戲,以此來促進教學。音樂遊戲在當前小學階段音樂教學過程中應用,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這有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教學質量效率。

  參考文獻:

  [1]周妮娜.激發興趣,感受“樂”趣———淺談低年段音樂趣味課堂教學[J].新課程學習,20xx(10):12—13.

  [2]張豔.在音樂中嬉戲,在嬉戲中學習音樂———議音樂遊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xx(03):118.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9

  摘要: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運用在小學音樂課堂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它為提高教學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此,集中分析了現代教育技術對於小學音樂教育的作用的`表現,並對實際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時需要注意的地方提出了看法。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小學音樂教育;教學質量

  音樂教育對於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健全的個人品格具有重要意義,是貫徹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音樂教育對學生個人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提高音樂教育的質量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方法。作為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之

  一,音樂教育也應藉助現代技術以提高自身教學質量

  再者,《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第四部分實施建議中也明確提出:“音樂教師應合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視聽結合、聲像一體、資源豐富的特點,為教學服務。要加強學生在影視、廣播、網路上學習音樂的指導。善於利用現代遠端教育中的音樂課程資源進行教學,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小學音樂教育作為音樂教育的基礎階段,更應該利用好現代教育技術,以作榜樣。現代教育技術對於小學音樂教育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把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到小學音樂教育中,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相對於以前只利用書本和黑板的傳統教學方法,把形式多樣的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到小學音樂課堂中,更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現代教育技術利用圖片、音訊、影片、動畫等,集聽、說、看於一體,使知識內容的呈現更加直觀形象,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小學生年齡小,自我控制力差,課堂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如果不想方設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課堂教學效果必定得不到保證。也正是因為他們年紀小,閱歷淺,所以他們對新生事物充滿好奇之心,現代教育技術可以幫助蒐集世界各地的資料,如不同地域的音樂和民俗風情,各種不同樂器的圖文和音效,這樣可以極大程度上滿足他們的求知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課堂注意力。

  二、把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到小學音樂教育中,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音樂本身就是一種富有創造力的藝術形式。因為創造,音樂形式和風格具有多變性;因為創造,音樂本身具有個性,能體現創作者的獨特經歷和心境;因為創造,音樂變得更有內涵,更有魅力。在教學的過程中,藉助現代教育技術,可以使音樂的創造力更全面地體現出來,讓學生深入體會,感悟創造,從而激發自身的創造力。

  三、把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到小學音樂教育中,有利於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要把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到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自己得先熟悉和掌握相關技術。而且,在運用之前,教師不僅要精通音樂方面的專業知識,還必須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在充分認識學生特點的基礎上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設計好教學環境、課程內容,組織好教學活動,這樣才能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最最佳化效果。教師在不斷學習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其實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過程。把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到小學音樂教育中來,已經是時代的趨勢。教師在努力實施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要注意結合課程內容特點、學生的認知規律、心理特點把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到小學音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使用的過程中就要特別注意技術和課程內容相匹配,不能為運用技術而運用技術,不顧課程內容是否適合而盲目去操作。比如在教《歡樂頌》的時候,教師其實自己可以利用學校鋼琴彈奏來輔助教學並且效果比較好的時候,就不必透過電腦的音訊播放這種方法了。還有在選擇現代技術形式的時候,教師要注意考慮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選擇他們最感興趣的、能使教學效果達到最最佳化的即可。2.要注意處理好兩者的關係,以教學內容為主,現代技術為輔在音樂教學的時候,要注意控制好運用現代技術的度,不能造成為了達到用多種技術教學的目的而最後搞得時間不夠、課程內容講不完的後果,或者出現學生一節課下來除了沉浸在多種技術形式帶來的新鮮感和喜悅當中卻完全不知道自己這節課學了什麼知識這樣本末倒置的反效果。要遵循教學內容為主,現代技術為輔的原則。3.要注意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設計教學環節和內容的時候,要注意與啟發式教育相結合,突出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現實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因為受到自己課前設計的內容所侷限,很容易忽略學生在課堂上的反應。比如利用課件上課的時候,教師就容易將課本上的知識內容簡單地羅列在課件上,然後按照既定的流程演示,沒有自己的思路,不能根據實際的授課情況隨機應變,最後只能導致授課迴歸了教師“滿堂灌”的模式。學生的思維因此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學生機械式地接受所看到的知識,缺少了一個主動思維和積極思考的過程,更沒有可以自由發表不同看法的機會。這樣,課堂的主體還是教師自己,就與教育改革的思想背道而馳了。總之,科學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對促進小學音樂教育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要順應時代的要求,更新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積極主動地學習現代教育技術並運用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美葉.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施策略[J].新課程學習(綜合),20xx(8):164.

  [2]劉丁.資訊科技與小學音樂課程整合研究[D].東北師範大學,20xx.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10

  [摘要]音樂可以豐富學生的頭腦,擴大想象的空間。音樂使學生在沒有壓力、天性舒展的狀況下,給想象力以無限馳騁的自由空間,使創造力得以迸發、顯現。因此,必須開拓想象的空間,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在一個廣闊的天地裡翱翔。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要運用多種手段努力融合音樂的基本技能,讓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中情趣盎然地學習。

  [關鍵詞]音樂教學;綜合手段;小學

  小學音樂課教學面對的是6~11歲的小學生,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活潑好動,永續性和耐力較差。音樂課的人文性、綜合性為課堂教學的手段提供了豐富的發展空間。如果教師在教學中採取靈活多樣、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方法進行教學,就能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重視組織教學,貼近學生生活

  組織教學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喚起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手段,使學生集中精力,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把組織教學工作有效地貫穿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教師應千方百計地引起學生的注意,喚起興趣,迅速有效地突破難點,從而使整個課堂教學呈現生動活潑的局面。

  陶行知老先生認為:“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陶老的這一教育思想對今天的素質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音樂這門藝術源於生活,而現實生活中也充滿著音樂,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組織教學,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生活中尋找音樂素材,讓學術覺得音樂就在他們的身邊,並不是虛無縹緲的。

  以《洗手絹》一課為例,教學過程中,老師問學生:“你能說說在現實生活中手絹都有什麼用途呢?”學生回答:“擦汗、擦臉、擦手、擦桌子……”老師接著問:“除了擦汗、擦臉、擦手,還有什麼用途呢?”學生回答:“洗澡、摺疊小動物、跳舞……”這時只見老師從衣服兜裡掏出一塊漂亮的手絹,把它系在一位女學生的頭上,問學生:“大家看,這時的手絹又有什麼用途呢?”學生們齊聲回答:“還有裝飾美化的用途。”學生們各抒己見,對手絹的用途發表看法。老師的巧設問題、層層深入為的是最後歸納出一塊小手絹的用途是不僅具有實用的價值,又有裝飾的作用。老師又問:“你喜歡用手絹跳舞嗎?你喜歡用小手絹摺疊一種小動物嗎?你喜歡這首關於小手絹的歌曲嗎?”一連串的小問題,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透過生活情境再現體驗音樂,透過音樂感受生活情境,使學生在整個的音樂教學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學生喜歡音樂中的生活和生活中的音樂,因此我們的教學要以生活為基礎,貼近學生的生活。

  二、採用直觀教學,學生喜聞樂見

  “直觀性原則是以兒童的認識規律,由感性到理性、具體到抽象作為依據的。直觀性教學是以鮮明、生動的具體形象,給予兒童視覺、聽覺的直接感知而進行認識活動的。這種直觀性有利於兒童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和記憶。”大家知道,音樂是有聲語言,它透過聲音來描寫自然與社會現象,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正處於從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因此,小學的音樂教學應用形象直觀法,讓學生喜聞樂見。

  課本中有許多插圖和圖解,它們不只是裝飾用的,有的是歌曲和器樂曲內容的寫生畫,有的則是對知識的形象化解釋,它們不僅增加了形象感和趣味感,更重要的是有助於學生對基本內容和基礎知識的理解,教師應加以充分利用。直觀教學不單單指教材、圖片、靜物等,一切視覺、聽覺、觸覺能夠感覺得到的畫面、聲音、環境、師生的精神面貌等都屬直觀教學內容範疇。因此,課堂教學環境的建設與音樂氛圍的營造不容忽視。一位教師是這樣佈置她的教學環境的:鋼琴上擺放一個漂亮的花瓶,花瓶裡插上幾束她親手採摘的小花;教室的一側設立了展示臺,這裡擺放著學生的繪畫作品、手工製品、演出照片等;學生的座位成扇形排列,圍在老師周圍;教室的牆上懸掛著中外藝術大師的照片,最吸引人的要數《貝多芬的家》這幅圖了:夜晚,寧靜的小院,微風習習、綠草如茵,彎曲的石鋪小路延伸到敞開的房門口,當你駐足停留時,那首《月光奏鳴曲》又從你的耳邊響起。這樣溫馨、恬靜的教學環境連筆者都不願離去,難怪學生們下課也不願意離開他們的講課教師。

  三、注重實踐教學,練就肢體語言表達

  陶行知老先生非常重視實踐,在教學過程中“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那麼,在音樂教學中,我們也要注重實踐教學,練就肢體語言表達。例如,在教《理髮師》一課時,老師問學生:“同學們,平時生活中,我們都理過發,請說說你是怎樣理髮的?”學生各自說出了自己的理髮經過。老師又說:“請你們依據生活中的經驗,對《理髮師》這首歌曲的歌詞創作和歌曲表演提幾點建議。”學生們七嘴八舌,對歌詞提出了許多異議,根據學生的理解,他們到理髮店,沒見過年紀太大的理髮師,所以不應該稱為老爺爺;在表演這首歌時,應該加入文明禮貌用語。如“你辛苦了!”“謝謝!”同學們的建議都是來源於生活,同時提出音樂與生活不相符的現象。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學生提出的建議調整了教學。本節課全班學生參與,使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學生們不僅學習興趣高,而且透過學習還受到了良好的文明禮貌教育。透過真實情境的表演,由歡迎顧客進門,到整個理髮過程,最後送顧客出門,學生的表演惟妙惟肖。經過生活情境再現體驗音樂,透過音樂感受生活情境,使學生在整個的音樂教學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在實踐中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音樂課堂實踐中,學生在課堂中演唱、演奏、繪畫、舞蹈等活動必不可少,這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不僅培養了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又提高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許多學生習慣了在同學面前表現自己,唱歌、表演不再羞澀,動手操作能力有了明顯提高,會使用許多打擊樂器、能透過音色辨別幾種樂器等。俗話說得好:心靈手巧;換言之,手巧必定心靈。音樂是實踐性較強的學科之一,注重實踐性教學是評價教師教學能力標準之一。

  四、利用多媒體教學,開拓學生眼界

  現代資訊科技的飛躍發展,對教育教學改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對傳統教學模式產生了很大的衝擊。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以往的粉筆大都被多媒體替代。多媒體的聲音、影象、影片、動畫等手段的運用,可以化靜為動,化虛為實,把抽象的事務變得直觀具體,這大大突破了傳統音樂教學在時間、空間和地域上的限制,開拓了學生的音樂視野,增大了知識的含量,加深了學生的審美體驗。由於現在廣大教師資訊科技水平的提高,多媒體輔助教學贏得了廣大教師的青睞。我們看到,在各級教學研討課、優質課中,大有“無多媒體不成課”之勢。多媒體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得到了迅速推廣。可以說,今天的教育教學環境,為音樂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先決條件。

  但是對多媒體的運用也要恰到好處,不能全部依靠多媒體代替傳統教學。我們要永遠記住多媒體只是一種教學輔助工具,黑板、錄音機、幻燈片、掛圖等傳統手段在本質上也是一種提高教學效果、擴大教學範圍的教學工具,在適當的時候會比多媒體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因為教學是雙向互動的過程,教學中不僅有資訊的交流、知識的傳遞,還要有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互動。另外,每個教師的教學風格也不盡相同,有些東西是作為“物”的多媒體手段所不可能具有的。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學過程不可能全按事先的預設進行,教師要根據課堂出現的新情況隨機應變,教師的範唱、動人的舞蹈、高超的演奏會給學生帶來全新的感受和體驗,這是任何多媒體技術都不能替代的。眾所周知,偉大的人民音樂家聶耳、冼星海時代,學校的電化教學裝置狀況可想而知,不也培養出了令世人矚目的音樂家了嗎?因此在音樂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手段不能離開教師而單獨存在,更不能代替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

  五、突出聽覺教學,課堂動靜結合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突出聽覺教學,因為音樂本身是一門聽覺藝術,聽,是音樂藝術最基本的特徵。聽覺是音樂學習的基礎,只有在聽的基礎上才能對音樂進行審美體驗。因此,教學中要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把聽覺教學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部過程。音樂聽覺是指對音樂的感知、記憶和理解的能力,無論是演唱、演奏、視唱,都必須依賴於對音樂的準確聽覺判斷,必須要有一雙“音樂的耳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缺乏音樂美感,僅僅依靠單純說教,忽視音樂的整體形象,對音樂知識只是機械地講解、操練,就會影響音樂的教育功能。目前的小學音樂教學不難發現這樣一個現象:許多教師把音樂課教學目標的重點放在了音樂知識的認知和音樂技能的訓練上,衡量一堂課成功與否的標準,主要看這節課學生掌握多少樂理知識,唱會多少歌譜。小學生正處於成長髮育階段,加強聽覺訓練不僅是他們學習音樂活動的需要,也是終身教育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聽覺訓練。

  教學中除了突出聽覺外,還要注重對學生視覺的培養。因為音樂也是聽覺與視覺的綜合表現形式,聽覺體驗是音樂學習的基礎,而視覺感受是舞蹈欣賞的前提,在音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不管是唱歌、舞蹈,都是圍繞“聽”和“動”這個中心進行的,因此,教學中要動靜結合。在欣賞教學中,讓學生邊聽邊用動作來表現音樂形象,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靜”,是聆聽音樂的保障,“動”,則是鼓勵學生的參與意識。常言說,靜則思,動則表。欣賞樂曲一定要靜靜地聽,細細地想醞釀情緒、體驗作品,待創作的情緒達到了一定程度,學生會自然地動起來,且在動中樂,在樂中動,使欣賞達到高潮。

  六、巧用教學評價,促進學生髮展

  音樂學習比一般的知識學習更強調個性化的特徵,它不追求結果的一致,更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如何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學評價應從學習的真實性和情境性兩方面入手,透過對話、觀察等隨機性、過程性評價,獲得學生學習的真實情況,及時給予鼓勵和指導。改變傳統的考試評價方式,使教學成為一種新型的、充滿樂趣和生機的、給學生以自信和鼓舞、多種可能性敞開的教學過程。例如,從教師的教學評語中,體現發展性評價學生:“你的提問與眾不同,很有創意!”“你真行!”“你是老師心目中的好孩子!”“你可真聰明!”“你是一個很有音樂天賦的孩子!”等等。讓學生感覺我很有潛力。從夥伴的評語中,體現從不同層面評價學生,培養學生的互助、關愛、合作精神。例如,“你願意和同伴一起合作表演節目嗎?”此外還有家長眼中的寶寶等評價形式。總之,一切評價,都是為了學生全面、綜合地發展服務的。

  音樂的綜合表現形式,決定了音樂課教師在教學中只單純地運用一種教學手段是遠遠不夠的,應在整個教學方法上、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和課堂整體佈局上,都要進行精雕細刻,注意各環節之間的有機聯絡,在有限的時間內,運用富有變化的多種手法,巧妙銜接、順勢推進,因材施教,當下課鈴聲響起的時候,讓學生產生意猶未盡的感覺,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11

  音樂遊戲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作用及實踐

  摘要:隨著當前我國整體經濟水平的飛速發展,素質教育也是緊跟其後,特別是面對廣大學子的藝術教育近些年來取得了巨大的發展進步,在這當中,音樂教育越來越受教育界的青睞。因此,本文從三個方面詳細分析了這種教學方法,即從音樂教育的基本內涵、音樂遊戲的基本特點和作用,以及音樂遊戲在實際教學中的實現要求三個方面,對音樂遊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作用與實踐作以簡單說明。

  關鍵詞:音樂遊戲;小學音樂;實踐與作用

  音樂遊戲在當下小學音樂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用,可以增強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與此同時也是調動學子對學習音樂積極性的一個重要環節。在音樂遊戲的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輕鬆地學習大量音樂知識,同時又對音樂產生興趣。最終達到自主學習和自我開發的目的。除此之外,音樂遊戲還可以有效減輕教師的負擔,使教師告別原來呆板的教學方式。

  一、音樂遊戲教育的基本內涵

  有人曾經說過“音樂是教育之工具,教育是音樂之目的”,音樂教育由“音樂”和“教育”兩個片語複合而成。這就要求老師們既要懂得教育的普遍規律,又要符合音樂的特殊規律。在以前的音樂教育中過於著重教育的普遍性規律,導致了“非藝術化”教學出現嚴重偏差,相反錯誤的強調音樂教學的特殊性規律,會造成很“專業化”的教學方面的突出問題。因而,透過以上觀點,結合音樂的內在本質是審美的,重新鍛造音樂的基本內涵應以審美為核心。在當前小學教育階段,老師和學生們過度依賴書本教材,教師在教學中教學模式過於單一、過於依賴理論知識,而學生因頂層引領有誤,除了課本知識外一無所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由於缺少有效的教學方法,以及前沿技術創新性的缺失,會造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愛好受到了不良影響。為此在教學中我們應當擯棄或改進傳統的教學模式,透過靈活處理教學方法,不斷引入新的教學內容,融合時尚潮流的藝術觀念來增強整個小學音樂教育的靈活性、有趣性。在這個時候,音樂遊戲教育應運而生。那麼音樂遊戲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扮演何種角色了?本文認為,“音樂遊戲”對小學生的誘惑魅力首要體現在“遊戲”兩字。眾所周知,初級教育階段的學習充滿了童真和好奇心,他們對一切自己未知的總是充滿好奇心,總是想著雞蛋裡面裝的是啥。因而,教育家藉助遊戲的天性和本能,加以巧妙的結合孩童的個性,使得音樂和遊戲很好的結合,能夠讓學生投入很大的精力參與其中。總之,將音樂和遊戲相結合,可以有效的縮短音樂教學和學生學習熱情之間的距離。因而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有效的引進音樂遊戲是一種即新穎又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有效嘗試。小學音樂教育在以人為本的教育觀點下,以審美為核心,積極加強音樂和遊戲兩者相結合,這樣才能讓學子們愉快、高效的學習。

  二、音樂遊戲的基本特點和作用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音樂遊戲的教學特點是顯而易見的。這種獨特的教學方式會在小學生身上發揮極大的作用,可以極大程度上緩解書本知識所帶來的枯燥和乏味,用形象生動及靈活有趣的活動代替了以前課堂教學的呆板、無趣。下面從若干角度闡明音樂遊戲的教學特色。首先,很大程度的帶動了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好的教學方法和優質的課堂教學質量是音樂教學的潛在靈魂。因而,為了能夠最終增強音樂遊戲教學的質量和方法,真正達到音樂教學之要求,教師們必須採取各種有效措施,以便讓學子們對音樂教學這門課產生真正的興趣並用心去鑽研學習。在常規教學中,老師們會採取滿堂灌的教育方式,這樣顯得枯燥、呆板和乏味,不僅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而且最為可怕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活躍程度,使得教學進入惡性迴圈。但是,音樂遊戲教學於此相反,透過遊戲和音樂兩者相結合,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和積極性,改變了以往教學中的開門見山式的滿堂灌教育。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採取適當時機和課堂氣氛,讓遊戲融入音樂元素中,同時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讓他們感受到音樂教育這門學科的獨有魅力和影像力,這樣使得學子們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與此同時,讓學生們自由隨性的發揮自己的才華,如此,即很好的滿足了孩童階段對一切的好奇心,又成功的達到了音樂教學的最終教育目標。總之,這種教學的成效相比於以前生搬硬套的教學方法,顯現出極大的優勢。其次,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要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只是起到簡介引領的作用,面對全社會人性化的發展程度越來越高,處處堅持以人為本,同樣不例外,音樂教學也要堅持以人為本,具體就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老師為主導,最大程度發揮學生主人公的作用。學生的個性發展離不開周圍環境,在這個過程中,課堂學習是很重要的環節。老師也更加明白只有以學生為主人公,讓他們自我發掘、自我創造,才能真正掌握知識精髓。這就要求教師在全部音樂教學環節中,要特意創造獨特的、輕鬆愉快的氛圍,讓學生們在無形中緩解緊張的情緒;讓學生們不由自主的主動參與到富有的高尚情操與活力的動感音樂遊戲教學當中。同時可以調節學生在學習文化課時的緊張與疲勞,變成音樂課堂中的主人公和創造者。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音樂和遊戲兩者相結合的獨特魅力。

  三、音樂遊戲在實際教學中的實現要求

  大家都知道,如果在教學當中,使得音樂和遊戲兩者之間脫節,過得的在教學當中使用音樂遊戲會使得課堂氛圍混亂不堪,學生無視紀律存在,他們的學習效果自然就很難得到真正的保障,往往是單純在音樂遊戲中取得了快樂,而音樂知識卻沒長進,學生們要學習的知識和基本技能缺失。因而,在教學環節中,要明確音樂教育及音樂遊戲兩者的分界點和相互融合點,要掌握好兩者之間的比重和度,只有有張有弛的發揮音樂和遊戲教學的契合點,才能讓音樂教學的課堂變得靈動活躍、生動有趣,讓學生們自動加入課堂氛圍中,讓師生一起感受音樂遊戲教學這麼可得生動性、有趣性。首先,教師要以自己的情緒表現感染和啟發學生。不論是唱歌、歌表演等,都應該充滿感情,做到有控制地表現和渲染,和學生一起分享音樂的美感和自己的體驗。學生從情節表現中去找一系列動作的感覺,效果可想而知。教師的語音、體態、表情都應該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作品的蘊涵。其次,教師應以不同的身份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並關注和滿足學生在音樂活動中產生的各種情感需求。在音樂活動中,教師不僅僅是教師,還可能是媽媽、小貓等不同角色。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主人公的身份,以逼真的情感和肢體語言帶領學生進入音樂氛圍之中。再言之,教師也應該具備分析和表現音樂作品的各種情感基調的能力,要學會和學生之間進行情感培養,並不只是要求學生用動作表達,更能引起學生對音樂包含的情感產生共鳴。總之,一切要以提高音樂教學質量為目標。

  四、結語

  音樂遊戲教育,音樂教育活動是一種情感活動。學生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應有充分的愉悅感和個性化的表現空間,以致能夠讓他們獲得成功感,從而堅定學習的自信心。在教學中,不論是哪種形式的音樂,只有設定一定的情節讓學生去體會、去感覺,從心到身、從身到心,才能進入角色、進入音樂。當前教育更注重學生的啟蒙階段,在這個階段積極發展小學音樂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為了使音樂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教師對於教學方法要不斷進行摸索和改進。其中音樂遊戲憑藉它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和其與教學目標的契合成為小學音樂教學的方法之一。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12

  一、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的現狀

  小學生的頭腦靈活,性格活潑,模仿力發達,對於音樂課總是充滿期待,至始至終,小學音樂課的主要任務是滿足小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給他們提供充分的模仿機會,培養他們對音樂感染力的理解。

  1.鄉鎮小學音樂教學的現狀

  音樂這門學科具有較強的藝術性,對於教師的要求很高。而鄉鎮地區小學屬於師資較為薄弱的地區,專業技能較強的老師不太願意到鄉鎮裡教學,因此就造成了鄉鎮地區音樂教師稀缺的現象。同時,鄉鎮地區對於小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考慮的並不是很完善,他們更加註重小學生的基礎學科教育,忽略了音樂也是一門基礎學科。

  其次,鄉鎮小學的音樂硬體設施還不太完善,對於音樂課最基本的教學用具———電子琴,很多鄉鎮小學都不具備,老師在課堂上先把要學的歌詞抄在黑板上,然後自己示範性地唱一遍,然後一句一句教學生唱。因此,要想鄉鎮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全面提高,就必須增加硬體設施,必須增強音樂教師的師資力量,鼓勵更多年輕人到偏遠或者條件比較差的鄉鎮地區教學,讓每一個小學生都能對音樂有所瞭解,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2.城市小學音樂教學的現狀

  位於市內的小學,由於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學校對於學生的音樂教學有很多優勢。比如音樂硬體設施的建設,有專門的音樂教室,有專門的器樂教室,還有專門的歌曲排練教室,這些硬體設施無疑為小學生提供了更多接觸音樂、瞭解音樂的機會。他們學到的不單單是課堂上的歌曲,還可以利用這些條件對歌曲進行舞蹈編排,可以讓專業老師對學生進行音樂的改編指導,讓小學生自己發現音樂的魅力。城市音樂教學在初始階段主要採取聽,唱,反覆練習這幾個階段。

  特別是對於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能夠靜下心來認真欣賞一首歌曲並不容易,對於抒情性的歌曲小學生並不容易產生興趣,比如《搖籃曲》《口哨與小狗》《水族館》等這些歌詞沒有故事性的,只是欣賞性的歌曲,只讓學生聽一下就可以了,這些歌曲本身沒有太多的故事背景,所以音樂老師針對這樣的音樂教材基本都是先示範性地唱一遍,然後學生跟唱一句一句地學就可以了,有些旋律簡單的,只需要教幾句,學生就可以摸索出下面幾句是怎麼唱的。

  二、如何將小學音樂教育教學多樣化

  單一的教唱教學模式並不能實現新時代對小學生音樂認知力的培養。因此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是我們所需要的,也是小學生提高音樂素養所需要的。

  1.將音樂教材排成小型歌舞表演或情景表演

  音樂這門課程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聽、唱能力,還要注重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讓他們從對歌曲的作者、創作背景、創作目的等方面對歌曲有深刻的理解,這樣才能讓小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歌舞劇考驗的就是小學生對音樂旋律以及歌曲情感的理解,表現手法就是將舞蹈融入歌曲裡面。對於小學生來說,自導自演似乎有點困難,舞蹈部分可以在老師的協助下完成。

  拿《搖籃曲》來說,這主要是聽賞型的歌曲,老師可以將這首歌曲作為背景,引導學生根據歌曲進行舒緩的舞蹈,讓他們體會這首歌曲的節奏以及優美意境。情景表演主要考查的是小學生對歌曲內容的理解,透過對歌曲的學習,讓故事性畫面感比較強的歌曲編成情景劇,進行分組表演。比如《小鞋匠》這首歌曲,是一首律動性較強的歌曲,主要是讓小學生體會物體碰撞發出的聲音。還有第二單元《小烏鴉愛媽媽》,老師可以指定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或者讓他們自己選擇角色進行扮演,充分調動他們對音樂的感知能力,豐富對音樂的理解。

  2.將樂器帶入課堂

  樂器是進行音樂教學的基礎工具,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的教學條件,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或者演奏樂器,這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口琴、葫蘆絲、電子琴等教學輔助用具對於小學生來說很新奇,音樂老師要抓住這一特點,給小學介紹樂器的結構,然後簡單演奏,讓學生體驗一下這些樂器的音色。演奏的歌曲不一定非得是教材上的曲子,最好選擇更能體現該樂器音色的曲子。口琴主要是要把握氣息的變化,葫蘆絲的音色是清脆型的,電子琴演奏則具有多樣性,可以歡快,可以清脆,可以低沉。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分別用三種樂器演奏同一首歌曲,讓學生體會是三種樂器的音色,自己體會哪種樂器適合哪種音樂風格,從而讓學生在對樂器的瞭解中找到自己喜歡的樂器。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將自己喜歡的樂器作為自己的特長來培養,既能發展特長,同時又能培養音樂素養。

  3.組織小學生欣賞兒童音樂劇

  音樂教材是小學生學習音樂的基本素材,除了教材之外,音樂劇也是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一個很好方法。對於小學生來說,生動的表演,形象的畫面,鮮活的人物是最能吸引他們的,兒童音樂劇具有這些特點。學校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兒童音樂劇欣賞,這樣的活動意義不僅在於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因為有些兒童劇是教育性的,愛護動植物,保護地球,或者是熱愛家人等主題性質的。因此,兒童音樂劇是豐富小學生音樂教學的課外課堂。

  三、培養小學生的音樂創作能力

  首先,這裡所說的音樂創作能力並不是讓小學生進行真正意義上的音樂創作,而是能夠充分運用小學階段學習到的歌曲,編入新的歌詞,歌詞的組成可以是難以記憶的語文課文,可以是自己寫的故事,也可以是我們所說的順口溜。要充分運用多媒體欣賞歌曲表演,尋找創作靈感。既然要進行創作就要有創作靈感。由於小學生對於創作這一觀點還沒有很深的認識,除了平時音樂老師的指點外,他們還可以透過欣賞一些其他學校學生改編的歌曲影片或者適合小學生學習的歌曲影片,透過欣賞歌曲影片從而獲得創作靈感。比如:讓學生來給自己的學校編歌曲,歌詞由學生來寫。至於樂譜,可以由專業老師輔助完成。

  比如,針對老師、學校、同學,可以以我最敬愛的老師,我愛我的學校,我的好朋友等主題來讓學生展開歌詞徵集活動,每班先以班級為單位,收稿,篩選出大概六人左右,一個主題篩選兩人,再參加學校的篩選。這樣一來能培養學生對學校的感情,更主要的是透過小學生自己對某一歌曲進行填詞會增強他們對音樂學習的主動性,會對音樂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在作詞過程中也更能體會音樂的魅力。小學音樂教學方法多樣化是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

  無論是鄉鎮小學還是城市小學,無論是音樂教師還是學生自己,都需要對音樂有一個更高層次的認識,因為這是提高小學生綜合素質不可或缺的一門學科。改變教學方法,編排小型音樂劇,將表演融入課堂,充分利用多媒體這一教學工具,提高音樂老師的專業知識,小學生的音樂教育會上升一個新的層次。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13

  現代社會愈加重視人才的全面發展,為了適應社會需求,培養新型人才,在教育方面不僅要重視文化課,還要重視藝術方面的發展。由此,音樂教育成為了現代教育必不可少的內容之一。小學是教育的起步階段,重視小學的音樂教育與培養,為今後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傳統教育方式的弊端

  (一)學生缺乏自主性

  小學生正處在一個活潑好動、思維活躍的年紀,但是傳統的教育方式多注重對書本知識的教授和灌輸,忽略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從而導致小學生活躍的思維不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對課堂的積極性也大大減退。長此以往,學生的自主性變差,習慣去依賴教師來學習課堂內容,解決學習問題。

  (二)注重應試教育

  我國的主要教育制度就是應試教育,對於任何一門學生學習的科目,學校都會採取期末測試的方式來對比學生學習水平的高低。然而音樂是一項靈活多樣的科目,它的內容不僅僅停留在紙張文字之上,也不只是一兩首樂曲可以檢測出來的。所以,應試教育通常忽略了學生本身具有的天賦,只看到了學生書面上的成績。不僅如此,應試教育會讓音樂成為學生的一項任務,學生會對此產生排斥和抗拒。由此導致上課無法積極的思考和參與,最終影響了音樂的基礎學習。

  (三)教學內容單一

  音樂在各項學科之中所佔的比重較小,學習的內容也不夠豐富。多數學校的音樂教育僅僅停留在書本教學,沒有實際的操作。例如,某校教師在教習音樂的課堂上,只是單純的帶領學生認識五線譜和音符。挑選個別同學來進行演唱的示範。學校也沒有為學生提供音樂課堂上可以使用到的道具或者是樂器,學生只能聽老師單調的解說,或是老師在講臺上用鋼琴為同學將樂曲演奏一遍。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會讓課堂出現枯燥乏味的狀況,降低小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二、小學音樂教育的創新與發展

  (一)重視興趣培養

  更加註重學生的興趣培養,瞭解學生的喜好,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多動手操作,教學生學習一些容易上手的小樂器。例如,某位教師為同學準備了笛子,上課的時候,教師在講臺上講解演示,學生就可以緊跟著動手操作。在操作的過程中,學生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好奇心,專注於老師講解的內容,有不懂的問題也會積極的向老師提問。最後,老師組織學生進行小團體的演奏,雖然不夠熟練,但是學生對簡單的樂器操作有了基本的認知,課上不再是單一的聽講,也能讓學生活躍起來,積極的參與到課堂的內容中。教師應秉持寓教於樂的原則,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由被動變為主動,才能更好的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二)提倡實踐操作

  重視學生的興趣培養,就不能讓教學內容僅僅停留在單一的書本教學,這隻會讓正處在貪玩好動年紀的小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這種情況下教師就應該帶領學生多進行動手操作。例如,某小學曾經的音樂教學模式,僅僅是在課堂上簡單的演示教科書上的內容,學生不能跟著老師參與進去。經過教學改革之後,學校為學生提供了多媒體裝置和一些小樂器,課上教師不僅單獨為學生演示內容,還會邀請學生一同演奏。像是在講解《雪絨花》的課堂上,教師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樂曲短片,然後又帶領學生進行了簡單的樂器演奏。學生對這種生動有趣的課堂形式充滿了好奇,在課堂上積極跟隨老師的思路,加快了完成課堂任務的腳步。

  (三)豐富課堂內容

  為了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在課堂上,教師除了基本知識的講解和簡單的樂器演示之外,還應該更加豐富課堂的內容。在內容的豐富上,教師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演唱和樂器學習等方面,還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樣的帶有趣味的課堂小活動。例如,某校園內的教師,在課堂上不僅帶領學生進行演奏,還會在學生學習和了解了樂曲的內容之後,根據樂曲闡述的內容和表達的意義來編排一個小型的音樂劇。安排部分學生進行音樂劇的表演,部分學生進行樂曲的演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都積極地展現自己的能力。充分發揮了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性,也很好的利用了他們貪玩的特點。在“玩”和“教”相結合的情況下,學生的表現更加的積極,對樂曲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四)改善教學環境

  由於傳統教學的特有的教學模式,音樂課堂的環境相對較為簡單。為了提高小學音樂教育的教學質量,改善教學環境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為此,學校應該加大對音樂教育的投資力度,首先要保證師資力量的雄厚,調整教師的薪資水平,重視教師專業素質的培養。其次,應該增加基礎設施的建設,為音樂教室提供更多的器材和用具。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可以增加動手操作的機會。也要為音樂教室配備多媒體裝置,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和全面的感受音樂的魅力。

  三、結語

  國家對小學教育越來越重視,小學的音樂教育也成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重視音樂教育的發展,為學生打下良好的藝術基礎,對培養專業性人才和提高學生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14

  我從事音樂教學有十七八年了,一至六年級我都教過,教材也很熟,感觸頗深。下面我就談談關於我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敘事,與大家共享。

  一、讓音樂課堂成為學生樂園,使其身心得到最大滿足。

  學生愛玩愛樂愛鬧是本性,如果課堂上抓不住學生的心理需求,抓不住學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你就很難駕馭課堂,不僅達不到你預期的教學目的,而且課堂紀律更是混亂。那麼,如何使你的音樂課上得輕鬆,學生學得也輕鬆,並達到身心舒暢。我認為不同的年級,不同的班級,音樂教師採取的教學形式,教學方法都不一樣,要根據學生不同特點施教。

  比如:我帶的二(1)班,學生男生比較多,學生非常活躍,也很聰明。但是,紀律很糟。老師要引出話題,學生就會沒完沒了的議論,根本不理會你。所以,我在備課的時候,首先明確這節課要學生掌握什麼?用什麼方法教?化繁為簡,用精煉的語言表達。因為,這個班級學生注意力時間短。我更多考慮如何操控課堂?讓學生朝我設定的目標發展。既不能讓學生圍繞一個話題說不完,又不能讓他們覺得音樂課沒意思。我思來想去,終於迎刃而解。我在教學過程中,抓住上課前十分鐘,用故事、遊戲、圖片、影片等導課,吸引學生注意力。課堂上觀察學生反應,隨時調整教學形式,方法多樣。既不能讓學生感到疲勞,又不能讓學生感到無所事事。既不能太活躍,又不能死氣沉沉。要平復學生躁動的心。讓學生教學生,好生管理差生。我還抓住活躍學生,讓他們在課堂充分表現,使其得到心理滿足,還能調動其他學生積極性。其次,這個班級上欣賞課最難組織,弄不好課堂上交頭接耳,紀律混亂。因為,欣賞是聽的藝術,養成傾聽音樂的習慣對低年級學生很難。如何讓學生安靜聽欣賞曲?我一般從調動學生感官入手,把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中去的一瞬間聽第一遍樂曲,這個點抓準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緊接著讓學生髮言,談自己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什麼?用肢體語言表現。滿足學生表現欲。在欣賞第二遍的時候,用聲音畫面,讓學生邊看邊聽,理解樂曲。每聽一遍,要注意觀察學生反應,及時改變方法,使學生不厭倦。總之,要充分調動學生感官,使其身心得到最大滿足。

  再比如:我上一(2),班級學生不活躍,女生多,學生老實,不愛發言,接受能力不是很強,但是,紀律非常好。我上課看見學生情緒不高,師生都感到沒勁。這怎麼辦呢?我徘徊過,嘗試過,但效果不明顯。有一次,我上歌曲《小動物唱歌》,我模仿動物叫聲唱,盡有學生把其他動物叫聲也唱入歌曲。那節課班級氣氛很活躍,我唱,學生模仿動物叫聲並表演。那節課給我啟發:學生都活潑好動,聰明可愛,只要你的內容有趣他都感興趣。於是,我從激發學生內在激情入手,透過遊戲、故事等學生喜歡的形式融入教學,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他們就會主動參與。並把教學內容分割若干部分,融入不同遊戲中完成。也把提問、表演等穿插進去,這樣既降低了教學難度。又提高了學生興趣。因此,創設輕鬆活躍的教學氛圍,學生興奮,激動中就自然愛說愛笑,愛表現,就不會拘束。就像學生在兒童樂園中玩一樣高興。俗話說得好“沒有笨學生,只有笨老師”。只要老師肯花心思,走入學生,就一定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二、創造性的使用教材,不受條條框框限制。

  作為教師,都是以教科書為教學的內容,語文和數學更是這樣,必須以課本為標準,因為每一章節都是環環相扣的,不可任意刪除某個章節,或者從這個章節跳到那個章節,如果這樣學生會茫然。但是,音樂不一樣,可以有選擇,只要適合學生演唱,學生喜歡的,有興趣的,都可以作為教材,還可以結合環境的變化改變教材順序,增減教材內容。因為,教材中不是都每一首都適合學生的,有的歌曲繞口,不是朗朗上口,也不好聽,學生也沒興趣,我認為可以刪減,增添一些學生喜歡熟悉的歌曲和樂曲。比如:歌曲《乃呦乃》,學生唱得沒勁,我只當欣賞讓學生聽。再如:我上一年級音樂,那天,剛好下雨,我結合春天雨季,教學生唱《小雨沙沙沙》,傾聽雨聲,觀察春雨下的萬物來感受歌曲,學習效果非常好,也便於記住歌詞。校園柳樹長出長長的辮子時,學唱《柳樹姑娘》,五一教唱《勞動最光榮》,六一唱《快樂的節日》 儘管如此,音樂教學也不是隨心所欲,教材只是參考,要根據班級學生特點靈活使用,把教材用到極致。敢於創新,要以最大限度發展學生音樂潛能為目的。

  三、低年級培養學生樂感為主,中、高年級培養學生音樂技能和音樂審美能力。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以直觀思維為主,有意注意只有二十分鐘。他們對音樂並不是有教深體驗,只覺得音樂課就是唱歌,好玩有意思。喜歡唱但是又把握不準音準和節奏。尤其四三拍歌曲,一音多字或多音少字更難掌握。教師要反覆教吧,自己累,學生又沒興趣,還達不到預期效果。怎麼辦?我認為低年級要從節奏入手,用肢體語言(拍手、拍腿、敲擊)等學生能直觀感受的來訓練,有一定基礎再進行歌曲學唱效果會更好。

小學音樂教育論文15

  【摘要】對於學生而言,興趣是保證學習實效性的前提所在。在小學階段,音樂學科對學生的吸引力是比較大的,但教學的成效並不是十分理想的。所以說,在展開小學音樂教學之時,最為關鍵的就是要透過有效的途徑來將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在進行教學設計之時,也要將此作為主要的關注點。音樂教學中並不是想象中那麼容易,學生若想具備一定的音樂素養,必須要克服很多的困難,這會導致學生興趣的逐漸消失。因此必須要在教學中將興趣培養予以有效落實。

  【關鍵詞】小學音樂;學習興趣;興趣培養

  在現階段,素質教育得到了廣大師生的一致認同。音樂教學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主要途徑,必須要透過有效的途徑來提升音樂教學的實效性。然而從小學音樂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因為現行教育體制的束縛,還有音樂教師的個人素養不足等問題的存在,導致教學的實際效果並不是十分理想的,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正在逐漸喪失。這樣一來,學生的音樂素養就難以真正形成起來。所以說,當前音樂教學的主要工作就是要採取必要的措施來將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

  1.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教學問題

  在小學階段,將音樂納入到整個學科體系之中,就是要確保其能夠承擔起素質教育的職責,確保小學生能夠對真善美有一定的瞭解。然而,不少的音樂教師對此並沒有清晰的認知,還是在死守著理論教學不放,這就使得教學顯得過於乏味,學生的學習意願也就相對較低,本來較為濃厚的興趣也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消失。1.1學生對音樂學習興趣高,但是學習效果差、音樂基礎知識掌握能力差小學音樂教學所關注的是學生整體,也就是要確保學生能夠全部參與到學習之中,並且保持較為濃厚的學習興趣。然而小學生所具有的音樂知識並不是很多,個人的音樂素養也較為薄弱,導致其學習的難度較大,效果明顯不足,尤其是在音樂實踐方面的能力更加低下,這就使得小學音樂教學的實際效果不夠理想。1.2教師的教學能力弱,對音樂教學情境的設計與管理能力無法滿足學生的音樂學習需求在整個小學階段,學生的中心任務是獲得一定的語數外知識,能夠用於音樂教學的時間是相對較少的。而且在小學從事音樂教學的老師所具有的專業知識也是不多的,如此一來,教師對音樂教學的設計與管理就會出現缺陷,學生的需要難以切實滿足。同時教師的音樂專業技能無法滿足多樣化的音樂教學要求,同樣也導致了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形式大於教學效果。1.3音樂教學基礎設施差,缺乏專業的音樂教學器材,無法開展多樣性音樂基礎知識教學不少的小學對音樂教學的關注度是較低的,專用音樂教室根本沒有,與教學相配套的器材配備不齊,如此一來,教師只能夠選用灌輸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音樂活動的組織相對較少,如此一來,學生對於音樂學習的興趣自然不會很高。

  2.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方法選擇

  2.1做好小學音樂教學管理,營造輕鬆互動的音樂教學氛圍在組織小學音樂教學之時,教學管理是不能忽視的,同時還要在音樂氛圍的營造上多加思考。讓學生能夠在貼近內在需要的情境中展開學習,其方可將個人的音樂才能真正展現出來,學習的狀態才會更加積極,興趣也才能逐漸生髮出來。2.2最佳化音樂教學內容選擇,增加學生感興趣的音樂教學內容老師還需要主動最佳化音樂教學內容選擇,既不能全面按照音樂課本來進行音樂教學活動,同時也不能脫離音樂課本來組織音樂教學。在教學中,要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將一些適合的內容補充進來,並將學生最為喜歡的內容予以凸顯,這樣一來,學生的注意力就會完全集中在課堂之中,內在的興趣也就能夠逐漸得到增強。2.3開展多樣化音樂教學活動,促使每一個學生參與到音樂教學情境中來在展開音樂教學之時,活動是必不可少的內容,而且要保證活動的方式呈現出多樣性。透過活動,可使得學生以最佳的狀態投入音樂學習之中,師生之間的關係能夠更為和諧。課堂中,教師可讓學生來對同學的演唱進行適當的評價,也可將音樂大家的演出影片呈現給學生,還可提供一些樂器,讓學生自己來演奏,這種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對學生興趣的激發是有著較大的促進作用的。2.4規定音樂學習任務,制定音樂學習目標,實現音樂教學獎勵制度在展開音樂教學之時,教師要將學習任務予以明確,並據此來制定出具體的目標,這樣可使得目標的針對性變得更強。而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還要採取適當的獎勵措施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讓那些能力較為薄弱的學生不會因為無法完成學習任務而喪失興趣,而且能夠讓學生在榜樣的激勵下,以更為積極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之中。2.5組織學生進行音樂演唱、演奏、基礎知識比拼比賽,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動力在課堂中,要提供適當的機會來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教師可組織一些競賽活動,形式要多樣,演唱、演奏以及知識等均要納入其中,這樣教師才能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切實的把握,後續的教學就會更具針對性。

  3.結語

  由上可知,若想使得小學音樂教學的實效性得到切實提升,最為關鍵的就是要確保學生的興趣能夠真正被激發出來。在教學中,要針對具體的問題尋找到最為適宜的應對方法,並組織起多樣化的活動,讓學生在貼近內在需要的情境中完成學習任務,如此一來,小學音樂教學的實際效果就會得到切實保證。

  參考文獻:

  [1]韓驥.音樂教育與小學生心理健康[J].安徽文學(下半月).20xx(08):88-88.

【國小音樂教育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