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六年級數學《比應用》評課稿

六年級數學《比應用》評課稿

六年級數學《比應用》評課稿

  本次,數學教研活動展示了馮老師獨特的教學風格,以及新課程理念下新的成功地課堂模式,使我受益匪淺。回味馮老師執教的《比的應用》教學環節中的難忘之處,讓我再次分享馮老師教學中揮灑自如的獨特教學風格。

  1、問題導讀,匯入新課。

  課開始,馮老師創設了分配書的問題情境。馮老師先問“把10本書分給兩個人數相同的組,怎樣分合理?”,學生回答後,自然引人平均分,她又問:“兩個組分到的本數比是()比(),化簡後是1:1。”接著要把這10本書分給兩個人數不相同的組,怎樣分合理?說說你的看法。學生按人數分別分給兩個組6本和4本,這樣每人分到一本,就公平了。透過分配書的操作,指出第一種情況是“平均分”,而第二種情況不是“平均分”。說明在我們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常常要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來進行分配,除了第一種情況是“平均分”外,還有第二種情況,由此匯入新課,“按比例分配”。這樣安排匯入有利於學生把握知識的發展變化與延伸,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把握新舊知識和連線點

  在匯入新課後,馮老師設計了摩拳擦掌練一練的環節,透過練習複習比和分數關係,把握新舊知識和連線點,為分散難點起著積極的遷移作用,而且還及時進行總結。

  3、問題引領,自主探究

  在《數學課程標準》提出的:“數學教學應該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要運用學生關注和感興趣的例項作為認識的背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得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與現實世界密切聯絡。”在提出探究的問題後,馮老師要求學生摘錄重要的數學資訊,並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啟發學生思考的問題,引導學生很條理的思考問題,自主探究,並找到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在一種無聲的語言中,學生學會了思考問題的方法,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策略。

  4、在關鍵處提問,點撥,

  馮老師的課堂,力求達到課堂環節環環相扣,學生認知步步為營。在每個環節中也只是預設了有層次性和目的性較強的問題,而給學生以較大的思維空間,讓學生以問題為引路,在學習活動中活躍思維、暢所欲言,使所學的知識自然生成,使學生既對只是有較深的體驗和理解,又可提高能力、訓練思維,使每個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穫,有所發展。如,在學生練習時,讓學生自選題,然後獨立完成,並說出思考過程。在交流環節,馮老師也只是在關鍵處提問,點撥,如,在學生交流時,提問“每一步算出的是什麼,”“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是什麼?”,並提示學生“寫小標題,幫助理清思路”,

  總之,馮老師的課堂教學結構是合理,層次分明,思路清晰;學生學得愉快,老師教得輕鬆;達到學前有設疑,學中有突破,學後有發展的要求;體現以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的教學原則。

【六年級數學《比應用》評課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