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調查報告> 家鄉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家鄉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家鄉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篇1

  聊城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鑼鼓聲聲迎新春,扭起秧歌過大年"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春節期間,聊城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宣傳調研隊的隊員們並未忘記自己的任務,大年初七隊員們帶著相機來到街頭對家鄉的民俗進行了調查,感受人們過新年的喜悅氛圍。

  "啪!啪!啪!"大街上的鞭炮敲響了新年的喜悅之情,震耳欲聾,洋溢著喜氣。小孩子們紛紛放起了爆竹,鞭炮爆竹聲混成一團兒,衝破雲霄。再看村民們自發組成的秧歌隊正熱火朝天的進行表演前的彩排。他們分別穿著紅色和綠色的隊服,一手捏著紅綢手絹,一手執著彩扇輕舞。動作絲毫沒有業餘隊員的羞澀。再看一旁敲鼓的大爺,也是興高采烈,整個氛圍年味十足。隊員們也不忘現場對這群"舞者"進行採訪,採訪中隊員們瞭解到這些動作都是她們業餘時間練的,身為農民她們也對秧歌不太瞭解,就把這些動作融入到日常幹農活中"扒棒子式"、"摘棉桃式"各種動作精彩紛呈。一陣預演後秧歌隊員們開始圍繞整個村子演出,小孩子們也立即上場,小小腰鼓敲得別有一番風味,隊員們也對他們的表演豎起了大拇指。在表演的休息期間,隊員們紛紛向舞者們討教扭秧歌的方法訣竅,一來二去,調研隊的隊員們也充當起了表演者的身份,在大街上扭得不亦樂乎。

  "我們農民練習這些動作圖的就是一個樂呵,圖的就是一個舒心。"領隊的大姨樂呵呵的說道。

  透過這次活動同學們不僅對傳統民俗有了深刻的瞭解,更加體會到了改革開放以來人民水平的提高,同時更加堅定了同學們堅持黨的領導追求更好生活的決心。"我們堅信祖國的未來會更加輝煌,也相信人們的生活會節節高"隊長耿紅林這樣說。

  家鄉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篇2

  我家鄉蒼山縣如今是國內有名的金針菇之鄉,在大蒜之鄉之後金針菇的種植也逐漸成了規模,現在,家鄉里金針菇基地就有十幾個,種植面積也已經佔總面積二成以上。而我家也是金針菇種植戶,家裡有大棚五個,可種植八萬斤金針菇。我趁寒假裡有時間,決定進行一次社會實踐調查,到第一線去詳細瞭解金針菇的生產及其他情況。下面先介紹一下金針菇的種植價值:

  首先,金針菇學名毛柄金錢菌,俗稱構菌、樸菇、冬菇等,屬傘菌目口蘑科金針菇屬。金針菇是秋冬與早春栽培的食用菌,以其菌蓋滑嫩、柄脆、營養豐富、味美適口而著稱於世。金針菇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它含有較全的人體必需氨基酸,其中賴氨酸和精氨酸尤其豐富,也含有豐富的鋅,對兒童的身高和智力發育有良好的作用,金針菇幹品中含蛋白質8.87%,碳水化合物60.2%,粗纖維達7.4%,經常食用可防治潰瘍病。最近研究又表明,它還含有一種樸菇素,可增強對癌細胞的抗禦能力,常食金針菇還可抑制血糖升高,降低膽固醇。菌類食品本來就有純綠色標識,在越來越關注健康飲食、營養飲食的今天,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金針菇,同時網路、養生節目也推薦金針菇。目前,不只是我國,全世界的需求量激增,我國是個農業大國,加工的金針菇有很大比例銷往國外,外銷加內供,市場十分緊俏,各地方供不應求,金針菇前景十分廣闊。

  我還了解到有關金針菇的市場資訊:金針菇是一種穩賺不賠的行業,目前金針菇的平均價格在每斤2.3元左右,每畝一次投入原料3萬斤,每年可採摘三到四次,第一茬的產量在2.4萬斤左右,僅第一茬就會產生淨利潤1萬餘元,以後的產量折算成利潤保守計算也有3萬元,經濟利益很高,其養殖週期為當年8月份至次年3月份,半年多的時間,具有時間短、見效快的特點。由於種種優點,金針菇的種植規模仍在不斷擴大,可以想見家鄉的金針菇基地還會繼續擴增,事業會依然紅火。

  我先從事的勞動就是整理大棚,這是個比較繁瑣的工作,需要搭建,鋪地,消毒等等環節。然後就是裝包了,所謂裝包呢,就是將菌絲生長所需要 的養料裝在一個小塑膠袋裡,這是最忙碌的最耗力的工作,因為常常一次需要將8000多斤的料裝在每一個小包裡,通常我們都會請鄉親們來幫忙,然後付給他們工錢,也正是因為勞動的繁雜忙碌,經常是幾戶人家合夥經營,共同完成裝包這項程式。

  裝包結束後,就要對這一個個小包進行消毒,需要將它們壘成一個大長方體,然後用大型的鍋爐進行高溫滅菌。一鍋料大約需要燒48個小時,耗費1500斤木炭。之後就是至關重要的接種環節。就是將菌種接在已經消過毒的小包裡,這環節對無菌要求很嚴格,它是在專門的接菌箱內完成的,箱內需要進行消毒,一般是透過煙霧消毒。整個暑假我所重複的工作就是這繁瑣的環節。

  在工作的過程中我用統計與分析的理論對種植金針菇的成本與效益進行了估算,下面是結合家鄉蒼山縣的養殖和實際情況,以一畝的棚為例進行的全面分析:

  2、 栽培時間。金針菇為低溫型真菌,,最適宜的溫度為8到10攝氏度,為當年8月份~次年3月份;而平菇為高溫型真菌,可根據品種特性,做好茬口安排,麥前養殖平菇,秋後養殖金針菇,可獲得雙贏雙利。出菇時間為年前年後,農閒時段,外出打工的也已陸續回家,不佔用其他勞動時間。

  建棚成本僅在第一年的時候產生,以後會大幅度減少,這樣算來,每年的淨利潤均在2萬元以上,金針菇養殖過程簡單易學,佔用勞動力少,時間跨度短。讓我對這個產業產生了更多的興趣,也讓我更有耐心去繼續體驗這個勞動。在體驗的過程中我發現養殖金針菇沒有賠錢的,是一項穩賺不賠的產業,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產量與質量跟個人得管理水平有關。我開始為家鄉的特色產業感到無比的自豪,並願意將我的體驗進行下去。

  在這個過程中我有幸到當地的金針菇加工基地去實習一個星期,在那裡我瞭解到金針菇的幾種加工方式:

  1.初加工

  2.鹽漬

  (1)預煮把5%~10%食鹽水置於鋁鍋內煮沸,倒入金針菇,煮沸5~7分鐘,撈出瀝去水分。

  3.制罐頭

  把優質的金針菇放在開水中燙幾分鐘撈起,進行脫色,然後放在生理鹽水中,制罐,高壓滅菌消毒,即製成罐頭。其工藝為:採收挑選殺青冷卻分裝加液排氣壓蓋殺菌(123~130℃,30分鐘~90分鐘)冷卻保溫(38℃)檢驗成品。

  4.塑膜真空包裝

  5.乾製

  在這個寒假裡,我幫助家裡裝包、接種,然後又去了當地的金針菇加工基地瞭解了金針菇加工的幾種方法,感覺學習到不少知識,在農業技巧與常識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更為了家鄉的金針菇產業和父老鄉親們的勤勞與智慧感到自豪。

  家鄉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篇3

  引言: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中國現代化程序中的重要任務之一,改革開放以來,為改變廣大農民群眾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水平,國家曾建設性地提出建設具有新時代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隨著國家的發展和經濟建設,科學發展觀深入人心,在國家的領導下新農村建設工作陸陸續續在全國各地開展,並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然而事物的發展都具有兩面性,因而需要我們要對其進行全面的實踐調查再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

  實踐目的:

  深入農村,熟悉農村,體驗生活,感受發展。透過親身融入,切身體會,豐富寒假生活,並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激發自身關注社會民生的熱情,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認知力。在進行社會考察調研的同時還能增強自己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為以後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實踐內容:

  從經濟,政治,文化三大方面瞭解家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現狀,以及在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不可避免的一些問題。

  實踐過程:

  透過和家鄉農村相關的基層幹部人員的交談,瞭解家鄉政治的進步;透過切身體會家鄉農村的節日氣氛,感受家鄉文化的繁榮;透過親眼所見家鄉的新農村面貌,座座樓房建起,條條公路修成,人人歡歡喜喜,體會家鄉經濟的發展。然而,在家鄉新農村建設的同時,不可避免的帶來了破壞,如大量耕地被佔用荒廢,鄉土文化景觀被毀壞,傳統民俗被淡化等等。

  實踐結果分析:

  一、黨的基層建設更加牢固,民主制度得到落實

  我在和基層幹部的交談中瞭解到,自新農村建設以來,民主制度得到了落實。比如,基層幹部的選舉實行全民選票制度,每個公民都有選擇自己心目中最合適的當家人的權力,“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則更加得到體現。近幾年,我們這些大學生去當村官,更多的是國家考慮農村知識分子少,這樣做不僅可以把先進的科學技術引進農村,帶領農村走向新的發展,不斷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從而響應國家的號召,而且還能鍛鍊當代大學生的吃苦耐勞的能力,讓他們瞭解農村發展的不易,從而激發自身關注社會民生的熱情,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認知力。民主制度的發展為美好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完備的政治保障。

  二、相關民生政策的出臺,讓惠民更加明確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出臺解決了以前農民的“看病難”問題,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主要改革方案之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籌集資金為每人每年30元,主要由農民個人自願繳納,地方財政補貼,中央財政轉移支付三部分組成。近幾年,村衛生室的建立,藥物品種增多,實行藥物“零差價”政策,更是解決了農村“缺藥少藥”以及“藥物貴”的問題。

  國家出臺的“三農”政策讓農民生活得更好;農業稅的免除,“農業補貼”政策更是調動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農業生產連年取得大豐收。另外,在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的措施中有一項為:為年齡低於16週歲的獨生子女家庭辦理獨生子女光榮證(當然是以自願辦理為前提),擁有此光榮的家庭每年可以獲得一定的資金補貼(直到子女年滿16週歲),當他們的父母年滿60歲時,更是享有國家的保障,這一政策雖然在當前的惠民不明顯,但從村民積極響應政策的實行的情況來看,村民養老有了保障。

  新世紀以來,國家出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相關政策一條又一條,為我們家鄉的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

  三、政府加大投入,合理規劃,農村有了新面貌

  政府透過加大資金投入,合理規劃等多方面措施,加強鄉村公路網建設。農村公路是公路網的基礎,是農村地區最主要甚至唯一的運輸方式,是關係到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關係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關係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設施。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總體規劃的有機組成部分,農村公路的建設是很重要的。農村公路發展了,農村運輸條件和投資環境就改善了,能促進農村生產發展,提高農民收入;可以加快農村城鎮化程序,改善村容村貌。隨著公路的建設,沿著公路建起了座座樓房,家家住進了新房,高高興興過著新年。

  四、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破壞

  亂砍濫伐樹林,開山採石,為建造房屋提供材料,從而導致水土流失,自然資源枯竭,破壞農村生態環境,並未將來的農業發展埋下隱患;修路,建房大量佔用耕地,導致農業用地不足;進行新農村建設,對農村進行改造,這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但讓人難以釋懷的是,“由於中華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基本上在農村,文化的多樣性也在農村,如果建設不當,很容易對其造成破壞”。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在開發利用的名義下進行的建設性破壞和保護性破壞。“對原生態的鄉村,按照現代人的審美口味加以改造,傳統的民間手工技藝,被大量機械性複製,從表面上看似乎是繁榮了這個專案,其實是對文化遺產的一種極大傷害。”舊的村子拆掉了,新的村子出現了,承載這個村莊歷史文化記憶的載體也隨之灰飛煙滅了。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農村裡原生態的趕集、廟會等傳統,正隨著建設的深入在慢慢流逝。

  五、新農村建設也存在一些現實問題

  青少年大多外出務工,村中剩下的多為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建設新農村缺少主力軍;絕大多數農民的綜合素質不容樂觀,農民思想較保守,生產、生活和行為方式都與新農村的要求差距甚遠;村農業總體上還是粗放生產,農作物種植和副業養殖過程中,仍以零散種養為主,尚未形成集約效應等等。

  六、新農村存在的一些客觀問題

  雖說新農村的房屋價格不是特別的高,但是對於收入甚微的農民們來說無疑不是一筆巨大的資產,要讓他們心甘情願的搬出住了幾代人的老家,花錢住進新農村,這又有巨大的挑戰。另外,新農村是聚集在一起的,一個鎮,一個村農民都是分佈在各個地區的,假使農民們真的搬進了新農村,那原來留在老家的許多耕地就會由於無人耕種而荒廢,就算去耕作,路途的變長又無疑會成為一種負擔,會大大的打擊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新農村建設好後,一個地區聚集的人一下子增加了不少,人口的聚集必然會導致一些社會問題,一旦鄰里發生一些爭執,是否應該有一些類似於社群的專門的居民委員會進行協調。人口聚集後,相應的基礎設施是否能跟上,是否能配套建設一些休閒設施和娛樂場所,或者一些日常的商鋪以便居民們購買日常生活必須品,以及相應的醫療機構等。

  另外,新農村建設後對當地的生態又會造成怎樣的改變,生活中產生的垃圾是否還會像以前在農村一樣隨手亂丟亂扔,能不能像城裡社群一樣集中打包,統一處理。住進新農村後,居民的素質能不能跟得上,這又無疑是一大問題。

  建設新農村是一個很好的舉措,為了更好地讓農民朋友們得到真正的實惠,享受時代發展的成果,就必須完善政策,考慮各方面的問題並想好解決措施,只有這樣,新農村的建設才會真正意義上的發揮它應該發揮出的作用。

  實踐總結:

  透過這次實踐活動,我們瞭解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中國現代化程序中的重要地位,黨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援以及村民的努力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關鍵作用。而且,這次實踐活動讓我們體會到了家鄉新農村的獨特風味,豐富了我們的寒假生活,我們真切地為家鄉的發展而感到驕傲。同時,我也知道了國家實行各項政策措施的不易與艱難,不僅要狠下心花大價錢來進行建設,同時還要考慮各樣的問題以及顧及各方的感受,只有做到了面面俱到,才能更好地使政策得以順利實施,工作順利開展。

  “少年富,則中國富;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中國強”,我現在只有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積累知識財富,才能在國家的經濟建設中出一份力,幫助自己的祖國變得更加強大!

  家鄉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篇4

  摘要:近年來,“三農”問題一直是眾人關注的焦點。在家鄉松陽縣,透過調查,深入地瞭解了當地農村現狀及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狀況。本文就農業產業化中的主要問題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

  關鍵字:農業產業化;農村土地緊缺;專業合作組織;農民增收;新興鄉

  隨著新年鐘聲的敲響,XX年溫暖的春風已經悄然吹過我們的臉龐,過去的XX年,黨和國家繼續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切實減輕了農民負擔,推進了農村經濟、教育、醫療等各項事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業結構的最佳化調整,全社會對於“三農”問題的關注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乘此東風,寒假期間我針對家鄉農村農民的生產生活狀況做了一次深入細緻的調查,透過走訪農戶、鄉鎮政府,瞭解了農村農民的收入、支出結構以及農村的醫療衛生和教育等的狀況。透過調查走訪,取得了一些寶貴的實踐經驗,並就發現的一些迫在眉睫、亟待解決的問題訪問了當地有關部門的政府工作人員,最後結合自己的思考得出了本報告。

  一 總況

  家鄉松陽縣位於浙江省南部,是閩浙山地綿綿群山中一顆未經雕飾的天然寶玉,擁有浙南最大的山間盆地——松古平原。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造就了松陽18XX年來經濟殷實、民風淳樸、社會安寧的社會環境。宋代狀元沈晦更有“唯此桃花源,四塞無他顧”的衷心讚歎。然而正是這種小農經濟的封閉思想,讓我縣在全省上下臥薪嚐膽、背水一戰大力發展中國市場經濟的最早的主體——中小民營企業的改革發展大潮中錯失了不少機會,比起周圍的發達地區,我們落後了許多。在全省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的XX年,我縣的人均GDP卻只有全省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特別是佔全縣人口87。5%的廣大農民的生活水平還比較低。XX年浙江省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660元,而我縣卻只有3209元。

  我縣農村基本上可以劃分為三個樣本:平原村——產業結構調整中的;鄉鎮附近村——城鎮化程序中的;山區村——貧困中的。

  根據政府部門的統計報告以及實際調查瞭解,透過產業結構調整,茶葉、食用菌、水果和蔬菜已經成為四個上億元產值的全縣農業主導產業。近幾年來茶葉生產的發展尤為迅速,XX年產值達1。45億。而新建成的浙南茶葉市場已成為全省最大的茶葉市場之一,種植茶葉則成了平原鄉如下面要提到的新興鄉廣大農民增收的一個特色產業。

  而在中心城鎮附近,傳統的農產品簡單出售所得早已不是農民家庭收入的主要部分,不少農民也趕著浙江省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大潮,許多農民轉為從事工商等產業,有的甚至開始回過頭來投資農業,致力於搞農業產業化,如創辦農產品加工企業等。他們的收入主要是源於經營性收入、創業性收入以及財產性收入。

  此外,縣內也有一些山區鄉鎮,其耕地面積少而且土地貧瘠,缺少合適的經濟作物,本身工業又不發達,無法滿足大量的農村勞動力,於是外出務工就成為當地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如象溪鎮就是這樣的典型。全鄉耕地面積6172畝,而勞動力就有8855人之多,人均耕地只有0。7畝。全鄉共有2396人外出打工,有的村甚至有一半以上的勞動力輸出。

  二 現狀及問題在實地調查走訪的一些農戶中,有幾位的情況較為典型(調查記錄見附)。透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思考,發現了一些共同性的問題:

  1. 農民對於增收狀況普遍不樂觀,增收的偶然性、風險性過大。茶農們由於土地有限,無法擴大規模,增收渠道較窄,而且由於產業規模較小,過度依賴市場,而市場價格的漲跌將對其有致命影響。

  而從事二、三產業以及外出務工的農民也由於資金、市場、政策環境等對於增收前景抱謹慎態度。

  2. 教育投資成為一般農民家庭的最大支出。我縣透過農村稅費改革,已於XX開始全部免除了農業稅、農業特產稅等以及其他大部分的農村行政事業性收費;我縣將從XX年起逐步推行九年義務教育免收學雜費制度。過去,按一般的農民家庭來算,大部分家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孩子,倘若是上小學或者初中,依賴家裡的省吃儉用尚能基本維持,到了高中階段則不然,在農村地區,一個高中生每年的學費和日常花費需要6000元(調查所得資料)左右。一般農民家庭的經濟狀況能承擔的最多隻能是一個孩子上高中的費用,並且倍感拮据;倘若孩子上了大學,便有很多家庭能經不起(在城市人看來並不算什麼的)重負,3. 因病返貧的情況較為普遍,農村醫療保險制度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待加強。農村醫療保險制度在我縣已經實施一年,一般要求在縣鄉級以上醫院就醫方可憑有效證件報銷一定數額以上部分金額的一定比例。對於多數農民來說,一般小病就是靠土方或者買些常用藥,捨不得上醫院。醫療保險對他們來說形同虛設。而真正去醫院的農民,一般花費一兩千的,按照規定只能得到一兩百的保險金,只能算是杯水車薪。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由於我縣財政力量有限,一是保障力度較小,二是以錢定人,農村低保應保未保率高達50%,值得政府有關部門引起重視。

  4.農村信用社金融信貸事業發展滯後。

  家鄉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篇5

  調查專案:

  家鄉的變化情況

  調查地點:

  xx縣

  調查時間:

  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

  調查人:

  xxx

  調查物件:

  文化、人居環境、特色產業、經濟、開發專案。

  xx縣概況

  xx縣位於冀中平原西部,河北省西南部,省會石家莊東南方,為石家莊近郊縣。總面積345平方公里。縣境東鄰藁城市,南接趙縣,西靠元氏縣、鹿泉市,北接裕華區。縣城距省會石家莊15公里,北距首都北京320公里。京廣鐵路、京深高速公路、107國道、308國道縱貫縣境,南三環路橫穿縣境北部,省級、縣級和鄉村公路四通八達,連線成網,交通便利,區位優越。xx被納入石家莊市“1+4組團”(即主城區五區:橋東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長安區加四縣:正定、xx、鹿泉、藁城)組團式城市發展框架,列為省會4個衛星城之一。

  文化積澱深厚

  xx縣歷史悠久。2500多年前春秋時期,晉國中軍元帥、正卿欒書(諡號武子)食採於此,建為欒邑,西漢置關縣,東漢改置xx縣。漢代名將柴武、唐代宰相蘇味道、元代數學家李冶、紅巾軍起義領袖韓山童、韓林兒父子等均為xx人。歷史上有“南京到北京,小縣數xx”之美稱。宋代著名文學家“三蘇”——蘇洵、蘇軾、蘇轍都是xx後裔,xx縣蘇丘村即其蘇東坡祖籍紀念館

  祖籍,其祖先蘇味道之墓現儲存完好,蘇東坡祖籍紀念館被共青團河北省委命名為著批“河北省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人居環境不斷最佳化

  全縣城鎮化水平達到40%。境內綠化率近48%,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降水適中,四季分明。

  工業持續快速發展

  xx是全市8個工業強縣(市、區)之一。該縣工業企業4000多家,已形成醫藥、化工、紡織等幾個優勢行業。建成了醫藥工業區、竇嫗化工工業區和5個工貿小區。骨幹企業有神威藥業、宏源熱電、聖雪公司等20多家企業。其中,神威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躋身全國中成藥企業50強前列,“神威”商標被評定為全國馳名商標。神威公司軟膠囊、聖雪公司無水葡萄糖產銷量全國第一。個體私營經濟蓬勃發展,20xx年完成增加值13億元。

  城鎮建設

  20xx年,堅持“園林式、生態型、現代化”建設定位,縣城詳細規劃覆蓋率達到80%。城區綠地總面積241。56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47。3%,城區集中供熱率達76。1%。被確定為“全國建立文明小城鎮示範點”和“全省優美小城鎮試點縣”。縣標廣場被評為“石家莊市十佳城市景觀”之一。

  生態林網

  近年來我縣開展大規模植樹綠化活動,20xx年,縣累計植樹465萬株,總面積2。8萬畝,綠化道路總長1336公里。全縣林網控制率達100%,森林覆蓋率達18。6%。完成了京深高速綠色通道、農業林網、環城林、環村林等多個綠化工程。該縣相繼被命名為“全國林業生態建設先進縣”和全省“平原林業生態建設示範縣”。

  旅遊特色鮮明

  隨著蘇東坡祖籍紀念館、清明橋(創建於唐代)、唐文學家、武周時宰相蘇味道墓、柴武臺、文廟大成殿等一系列景點相繼建成,吸引了眾多遊客,從而形成了xx的旅遊體系,也展示了濃厚的文化底蘊和所獨具的特色。

  蘇東坡祖籍紀念館:蘇東坡祖籍紀念館館址坐落在文化公園內,該紀念館佔地14。9畝,建築面積750平方米,展壁面積400平方米。紀念館是基於xx是宋大文豪蘇東坡這一史實建立的,是有相當的代表性和地方特色。蘇味道墓:蘇味道墓在xx縣冶河鎮蘇邱村,該文物1999年3月被xx縣人民政府確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7月被石家莊市文物局批准為準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xx年申報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明橋:清明橋坐落於xx縣竇嫗鎮南趙村與北趙村之間的交河故道上,該文物於1999年3月,被縣政府確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7月被石家莊市文物局批准為準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xx年申報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家鄉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篇6

  調查主題

  關於我的家鄉——“新農村”建設

  調查目的

  第一,寒冷的寒假好不容易過了,轉眼到了報到註冊的日子,且說報到註冊不是什麼難事,可定要人手奉上一份寒假調查報告。沒怎麼調查,就按所思報告一下,好解報到之圍。

  第二,作為大學生的我們不光要在學校好好學習,在學校外面的日子更要了解社會、關注當前各種情勢,作為連在學校都不能好好學習的本人,只得更用功去親近社會(不論大小),以便不被社會遺棄。

  第三,新農村好啊,大家吃飽了、喝足了、玩樂了、長胖了……值得稱頌!

  家鄉社會現狀

  第一映像:當然是指這次回去的第一映像。歸心似箭(雖然不知道歸哪)的我,在車上看到家鄉的大致顯然失望了——農村始終是農村!

  調查總結

  首先,政策好了,社會進步了,終於有空來關注農村了,我們農村人也就有幹勁了。

  其次,經濟發展了,中青小一代的思想也慢慢跟上腳步了,老人雖然離這進度還差一段。

  第三,腦筋活、能幹的人在“新農村”政策下的農村也容易發財了,肯幹的人也慢慢向富裕邁進了,農村的貧富差距也漸漸朝大腳步邁開了。真希望農村人和城市人的概念會慢慢消失,即使不能,農村人也要成長為富有的農村人。

  xx工程職院

***班***譚

  20xx年3月1日

  家鄉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篇7

  一、實踐目的:透過對朝陽的調查反映近年來的發展面貌,從而體現出朝陽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在生活和經濟方面取得巨大的進步,為朝陽以後的發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政策和經驗。併為將來的朝陽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

  二、實踐過程:

  實踐安排:①從報紙、新聞、網上查詢資料檔案;②走訪個別鄉鎮,調查相關部門;

  實踐時間: xx年寒假。

  實踐地點:朝陽各鄉鎮及相關部門

  社會實踐內容:

  1、五年來家鄉取得的成就和發生的巨大變化:xx年,我們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緊緊依靠全市各族人民,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開拓奮進,埋頭苦幹,圓滿完成了市八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各專案標任務。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46億元,增長20.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31.6億元,增長45.1%;國地稅收入完成67.7億元,增長45.8%;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68億元,增長60%,實現了“奮戰三年、再造朝陽”的首戰告捷。回顧過去五年,面對國家宏觀調控常態化的新形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新機遇、又好又快發展的新要求、各種要素制約的新考驗,我們朝陽積極應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勝利完成了“十五”計劃,實現了“xxx”規劃的高起點開局和高質量執行,連續三年在省政府工作指標考評中進入前三名,繪就了朝陽曆史嶄新的篇章。

  2、五年來城鄉生態環境發生的變化:

  五年來,我們以科技創新、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為突破口,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邁出了堅實步伐。爭創國家環保模範城工作全面展開,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主要汙染物排放量連續兩年保持下降態勢,空氣質量優良率由79%提高到95%。我市還主張還林還草,荒山更是栽上了各種果樹,城市的綠化建設更是無以言盡。我市還先後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最具魅力金融生態城市、中國和諧可持續發展城市等殊榮。

  3、五年來城市社群醫療服務機構建設情況:新建和完善了44家社群衛生服務機構,新改擴建醫療服務用房30萬平方米,覆蓋全市96%以上的街道。市縣鄉三級醫療及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全面提升。

  4、五年來農村合作醫療的進展:新農合人均保障標準提高到100元,以村、家庭人口為單位參合率分別達100%和93.5%。25萬城鎮居民開始享受全民醫保。派駐1337位(次)名醫進行下鄉義診,4.6萬農民群眾享受免費醫療服務。

  5、五年來人民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中心城區、縣(市)區政府所在地、農村非農業人口低保標準分別提高36元、30元和29元。新建農村飲水解困工程436處,徹底結束了重度缺水群眾取水遠、吃水難的歷史。透過專案扶持,有效改善了2萬多水庫移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就業、社保、扶貧等工作全面完成預定任務,城鎮登記失業率下降到4.02%。預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分別實現10700元、4940元和370億元,分別增長18.8%、19.6%和16.8%。

  6、五年來家鄉的教育取得的成就:七是新建九年一貫制寄宿學校17所,新增寄宿學生2.55萬名。全部免除了城鎮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全部免除了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課本費。提高了1.08萬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寄宿學生生活補貼標準。全市新建普通高中7所,對原有高中和縣級職教中心全部進行了改擴建,基本實現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城鎮化;大力調整農村中小學佈局,撤併農村中小學807所,新建農村九年一貫制寄宿學校78所;新組建了朝陽工程技術學校,職業教育在校生實現倍增;中國民航大學朝陽飛行學院實現招生,朝陽師專遷建一期工程開工建設,教育事業已整體進入全省先進行列。

  家鄉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篇8

  班級:

  學號:

  姓名:

  一、調查背景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農村政策一次又一次的調整、完善,農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北京的農村到各地的農村,都在不知不覺中變化著,農村在我國的新時代發展中一直都是不可忽略的部分之一,所以時刻關注農村近年來的發展與變化是十分必要的。這也是為全面瞭解掌握農戶的家庭經濟和生產經營情況,建立完善農戶檔案,推進新農村信用建設,有效解決農民貸款難問題,更好地為新農村經濟發展而服務。

  二、調查目的

  透過調查家鄉的發展狀況來了解家鄉的變化及家鄉人生活的變化,從中感受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制度帶給中國農民的好處。

  三、調查方法

  1、透過上網,查閱資料,對比目前的家鄉,找出兩者的區別,分析原因。

  2、走訪老人,詢問他們對家鄉這幾十年變化的經歷及感受。

  3、各處走走,比較家鄉與自己記憶裡的區別。

  4、到家鄉周圍調查,看看家鄉周圍的變化。

  四、調查結果

  1、經濟發展

  我的家鄉在XXXXXXXX,村民努力勤奮,樸實待人,經濟發

  展態勢良好。改革開放以來,我村經濟發展呈現多元化。耕地不再是農民 獲得財富的唯一途徑,務工、個體私營、公司、合作社等新的形式層出不 窮,並且它們已經日益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近年來,由於城市發展 迅速,農民工日益崛起。越來越多的青壯年勞力離開農村,進入城市,以 此成為謀生的主要手段。 目前,農民經濟收入主要來源為以務工收入為主、種地為輔。然而,隨著國家政策的推行,農村農業經濟也在大力發展。人民生活條件正在逐漸提升至新的層次。

  2、村容村貌 這兩年村容村貌的變化是最大、最明顯的,主要體現在

  村級公路的修建、房屋的更新和村容的整治幾個方面。 村級公路的修建,由鄉里統一出資修建了透過村裡與各個村子連線的柏油路,並通上了公交客車,因此外出再也不用走幾里路才能坐車了,村內的道路由村裡出資也由原來的土路修成砂石路,再也不怕一下雨就出不了門了。

  房屋的更新,俗話說:“看一個村子的窮富關鍵看房屋”初步統計這兩年全村翻蓋新房16座,整個村子的房屋全是磚混建築,兩幢土坯草房於前年在政府的幫助下在村裡徹底消失,新房都有上下水設施。村容的整治,近幾年村裡下大力

  氣整治村容,村幹部挨家串戶說服,將柴草垛和糞肥堆移到院內或移到村外,不允許堆放在村裡道路兩旁,解決了既影響交通又影響美觀的問題,並對一些道路進行取直修理,走在寬闊的村路上心情特別舒暢。

  3、教育醫療

  教育和醫療問題是最貼近農民的問題,也是鄉親們最關注的問題。 關於農村義務教育情況,現在孩子們都能上起學了,從20xx年起徹底免除了學費,根據政策規定,鄰村幾個特困戶家庭的孩子憑特困證明還享受了免費提供課本的待遇,義務教育教師工資調整在春節前也進行了補發,但是農村小學的師資力量仍然不強。

  關於農村合作醫療情況,全村人基本都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特困戶由村裡出資也按時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真正體驗到農村合作醫療的益處。

  五、總結感想

  家鄉的經濟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地發達起來。以前,人們一個月的收入一般都極少,能維持家裡的生活就已經很不錯了。而現在,人們一個月的收入不知道是以前的多少倍,不僅能維持家裡的生活,還有錢多出來買車買房和一些珍貴的東西。還有,人們的住房和食物也變得好起來,和以前的簡直是無法比較,就連最基本的交通工具也

  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早的時候,人們外出只能靠步行,慢慢地有了用牛、馬等動物拉的車,到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車了。

  無論是經濟上的進步,還是教育醫療的改革,都給我的家鄉帶來了很大的改善,使家鄉人生活越來越好,這一切都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我相信我的家鄉會變得越來越美麗,越來越繁榮。感謝黨和政府給予我們幸福的生活。我愛我的家鄉,我愛共產黨。

  家鄉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篇9

  一、調查內容

  在二十多年前,即是在上世紀80年代,我家鄉的居住房子,並不是像現在所看到的樓房,而是多屬於瓦蓋的房子。這種瓦蓋的房子大多數是以整座的形式建造的,其坐地面積為一百多平方米,有四個房間、一個大廳和一個天井。其地基也不像現在由鋼筋混泥土築成的,而是都是大理石那種石柱來當支撐房子的地基,其房頂是用木的柱子支撐的,就像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那些以前的老房子。人們留那個天井是為了採光,可以讓房子明亮,也有助於空氣的更新。四個房子是分成兩排,分佈在整座屋子的兩邊,中間隔著的是個大廳,四個房子中其中有兩個是主房,兩個偏房,偏房相對與主房略小,一般一個用作廚房,一個當作房間。整座房子看起來是對稱的,給人井井有條的感覺。這是當時改革開放初期甚至之前的人們的居住的房子的風格,一個家庭的人聚居在一起,別是一番滋味啊。

  隨著改革開放的實施,國家的經濟增長了,家鄉的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雖然我們那裡的經濟不是那麼發達,不過溫飽問題還是得到了一定的解決,大體上人們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也正是這種經濟的提高,人們與外界的交流的增強,人們的觀念也有了轉變。隨著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家鄉人居的房子的風格也隨著時間的推移,也發生了幾個時期的轉變。我要介紹的是這些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人們對於家庭居住問題的轉變,以及介紹伴隨著這些轉變而一路走來的建築勞動人民的情況。

  我將要介紹的建築工人,主要是建造家庭住房,就是那麼普通老百姓的住房,不是那些承包大型建築的建築團體。家鄉的家庭住宅,由於人們不想住得那麼高,其房子一般都只有兩三層樓高,其規模也是可想而知的,這些樓房的規模並沒有那麼大,針對於這種規模不大的工程,家鄉出現的建築工人隊也和我們平常在廣州、深圳等大城市見到的工程隊不同。首先,是他們的工人團隊的規模不同,相對小的工程,其隊伍當然沒有那麼大規模工程的人員規模大。他們是圍繞一個工頭聚集起來的,因為他們的工程是由工頭去接的,工頭找到專案後,他才會去聯絡那些師傅、小工、和泥的工人,他們才因此聚集到一起。他們不像今年上春晚的那些建築工人那樣制服統一,他們去上工的時候,和平常一樣,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經濟的發展,他們的生活條件也有所提高,就算是在XX年這樣的經濟危機的時候,他們的工資還有有所提高,因為我家鄉的經濟情況不一樣,他們在大城市大批失業的情況,卻看到了有些建築材料的減價,所以有些人就藉著這樣的機會來建築他們的家園,當然這使得這些家庭式的建築工人沒有遭到失業的結局。這也是農村地區與城市不一樣的地方。

  在這些建築工人的主導下,特別是在那些公投的影響下,人們對於建築的風格也發生了幾個時期的轉變。正如我上面所說的,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的房屋多是以瓦蓋房子為主,鋼筋混泥土的房屋還未走進家鄉的生活,隨著經濟的發展,當然是得利於改革開放的政策,鋼筋混泥土所建造的房子慢慢的走進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得到家鄉人們的青睞,因為我們那裡是靠海的,當然就不可避免的有颱風,雖然颱風很少在我們那裡登入,不過有時受到颱風的影響很大。當風力比較大時,那些瓦蓋的房子會經不起狂風的吹刮,“年老”的房子就會被掀頂或是牆壁被吹倒,所以用鋼筋混泥土建造的相對牢固的房子自然得到人們的青睞,自然而然的他也慢慢走進我們的生活。到十七、十八年前為止,即在1992、3年建造的房子多是整座,每層樓就如前面講到的那種四房、一廳、一天井,兩邊對稱的那種構造,只是他們的房頂是鋼筋混泥土的。在鋼筋混泥土剛剛走入我們生活的時候,發展起來的當然是在之前房子的格局上建造起來的,由於其地基是使用鋼筋混泥土的,其地基比起石柱來的要牢固,由於鋼筋的連線,使用這種鋼筋混泥土建造的房子比較牢固,不易倒塌。

  大約在同一時間段,也伴隨另一種風格的`產生,其名字就叫“獨腳屋”(有點直譯的,也有點不標準),顧名思義,這種房子比整座的要少一些,而且剛好就少了一邊上的兩個房間,只剩下兩個房子和一個廳、一個天井,剛剛好不對稱了,也就是這個原因,才會叫這個名字“獨腳屋”,由於經濟的推移,人們的觀念發生了變化,人們也不那麼講究了,不要求房子兩邊的對稱,一樓的房間少了,人們往上發展,建出來的是樓房,雖然不高,但是土地的使用效率提高了。

  到了之後,大約六、七年前開始,又一個時間段的風格出現了,這種風格的房子被稱作“平房”,這種平房較之前的“獨腳屋”而言,小了一半,一樓只剩下了一個廳和一個天井,廚房就設在中間,從門口走進去,經過一個天井,就可以看到廚房,廚房沒有什麼牆壁遮擋的,就暴露在外面,再走幾步就到了大廳了,而房子都轉移到了樓上,大家同樣是往上發展,不過房子相對建得要高了一些,不過依然留有一個天井,供採光之用。

  過了一兩年,即在05、XX年的時候,人們的想法又有了一些變化,人們雖然還是建平房,不過佈置卻發生了一些變化,就是他們不留天井,而是把屋頂都蓋封了,這是因為封了之後,房子看起來大了許多,其利用率提高了。這時候僅僅是把屋頂改成全封閉的,其佈局還是沒什麼大的變化。

  到了最近這些年,人們對於全封閉的平房又有了新的想法,就是把大廳移出來,使得一走進們就是大廳,後邊作為房子或者廚房,其中間用樓梯隔開,使前面和後面形成了兩部分,當然樓上還是房子,不過這樣的房子看起來不會那麼暴露,客人在外面坐的時候不會看到裡面,感覺給房子的主人留了一些面子。而且有些人會把“獨腳屋”那個格局的房子建成兩間像這樣的平房,“獨腳屋”是有兩排的(一邊是房間、一邊是大廳),剛剛好可以建成兩間這種的平房。而這種風格一直到現在,基本上還沒有什麼變化。

  二、實踐報告分析

  我對家鄉的企業瞭解不多,其行業的資料就更加不得而知了,原因就是沒有老師你所說的那種關係可以找,一個沒有關係的人,怎麼可能會對那些企業瞭解那麼多。所以我找了我比較熟悉的,家庭建築這方面的事談談,這些是我可以看到的,而且因為這類建築的建築工人的特殊組成,我也能向我認識的親戚鄰居們詢問。雖然親戚鄰居們不是那麼瞭解一個企業的發展狀況,不過對於這種家庭住房,他們還是比較清楚這些年來的變化的。而且我對我生活的環境也有一定的瞭解,所以我選擇這方面的事談談。

  對於那些瓦蓋的房子,是延續以前的建築風格,有著古代的色彩,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不過也是拘於人們的觀念和經濟的發展,首先,人們繼承前人留下來的東西,是對前人們的尊敬。其次,也是由當時的社會條件決定的,當時我國的生產力不發達,經濟不發展,當時在家鄉比較落後的地方當然也就不可能有那些由鋼筋混泥土建造的房間。

  我的家鄉不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地區,是一個農村地區,那些用於建築用的鋼鐵都是出其他地方運來的,而不是有我們自己生產的。隨著廣東被鄧小平同志列為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地,家鄉的交通情況得到了改善,特別是於外界交流的公路,雖然那條公路不寬,但是卻使得輸入鋼鐵成為了可能。鋼筋的輸入給了樓房建設一個前提,因而當時比較富裕的人就開始從瓦蓋的房子住進了樓房。不過房子的佈局依然沒什麼變化,還是遵從以前瓦蓋時的佈局。這是經濟帶來的第一個變化。

  而“獨腳屋”在差不多同一時期出現也是有原因的,資金充足的那些人們在當時建造的是整座的,這是正常的。不過那些資金不足的,怎麼辦呢?他們孕育出了一種新的想法,那個想法就造就了所謂的“獨腳屋”。他們將“整座”的房子刪去了一邊,本來是對稱的三列的屋子,被去掉一邊後,明顯變得不對稱了,也就是“獨腳”了。但是這只是資金的問題,所以看到的結果只能是這種房屋較整座的而言,只是少了一邊,佔地面積小了,其佈局而沒有什麼變化。以上兩種風格的房子是寬裕的人建造的,然而窮人不可能那麼容易暴富,攢錢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這也就使得這兩種風格延續了十幾年。

  經濟的發展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他們的工資也有所增加,不過在同時,物價的上漲也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之前攢錢準備用於建房子的人,由於農民們的收入本來就不高,物價的上漲比起他們的攢錢要來的快一些。根本很難存很多的錢,而且存的錢也很容易貶值,因為物價的上漲不會考慮這些農民的,而是以一個國家的經濟為標準的,然而並不是每個地區的發展都能跟上。

  在改革開放之後,我國的經濟發展非常迅速,物價也在無時無刻的提高,在一個農村地區想要攢夠錢來修建房子是很難實現的,除非他們是突然暴富的。在這樣的條件下,比較貧窮的人在多年之後也有了其他的做法,他的理念是“存錢難,還錢容易”。他們選擇先向他人借錢,再慢慢的還錢。有點像現在的貸款購房制度,不過他們是借,向親朋好友、向鄰居先借,等以後賺錢後在慢慢還,一般向一個人借錢都不會太多,所以還起錢來也比較容易,他們會有計劃的歸還所借的錢。當然這樣也是有缺點的,因為同樣是不富裕的人,就算是向很多人借錢也還是很難借到那麼大的數目。他們出於減少地皮和地基的成本的緣故,他們引領了一種新的風格的出現,就是平房,平房所佔的面積大約是“整座”的三分之一,“獨腳屋”的二分之一,其地基和地皮的成本也降下來了。同時由於佔地面積的縮小,他們往上發展,其一樓作為客廳,廚房等用,而樓上則作為房間給人住。儘管小了,不過還是沿用“整座”、“獨腳屋” 的風格,即留了一個天井由於採光之用,即出現了前面所說的第三種風格。

  前面所說的主導因素相對偏重於經濟因素,之後的主導因素偏重於人們的觀念。

  05、XX年開始,平房的佈局的轉變是由於人們觀念的轉變,他們不再想要留著天井採光,而是把屋頂都蓋成全封閉的。增加地板的可用面積,特別是樓上的,因為全封了之後,樓上的空間變大了許多,可用的空間也增加了。對於比較窮和人口比較多的人來說,大一點的空間相對採光要來的更加有吸引力。因而屋頂全封閉的風格伴隨著人們的這種觀念產生了,但這只是偏重於增加樓上的可用面積。

  隨著經濟的發展,資訊的快速傳遞,家鄉的房子設計者根據家鄉的風格,綜合外面的一些格局,又對這些屋子的佈局進行改進,他們不再把大廳留著最裡面,而是把大廳移到接近門口的那種風格,接近門口的大廳相對於全封閉的房子而言光線好了很多。中間用樓梯和一面牆把前後隔開,讓裡面的東西不容易讓在外面坐的客人看到,所以迎合了多數人的口味,使得這種佈局成為了主要的風格。有些用於“獨腳屋”的地皮也會建成兩間這樣的平房,這也是有些根據的,這是因為以前計劃生育的國策在我家鄉落實得不是那麼完善,很多家庭的人口都很多,那些父母們考慮到他們的孩子長大後的分家問題,就把屋子建成兩間。我們農村的人有時就會有這樣的想法,他們只是考慮的有點遠了,不過這也不能說什麼,因為也是正常的。

  三、展望

  這是家鄉目前的家庭式住房的格局,多種風格並存著。不過我相信我的家鄉的建築風格會發生轉變。

  一、我家鄉目前的經濟還不發達,拘於缺少天然的礦物資源,所以家鄉的工業還很不發達。相對於工業的不發達,自然能想到,家鄉的環境汙染相對那些大城市而言要好很多。而且現在正在修建一條經過我家鄉的高速公路,現在這條公路雖然還沒有竣工,但這條公路相對於我們之前行使的那條公路要大很多,相信在這條公路的影響下,我家鄉的經濟會發展起來的。

  二、雖然沒有礦物資源,我們那裡卻是沿海的,我們的海邊到現在都還沒怎麼開發。海洋是一個天然的儲存室,海水裡富含的多種礦物質,如果有人投資發展的話,相信會給我的家鄉帶來快速的發展。

  三、作為一個農村地區,大家也可以想到有很多的勞動力,因為現在家鄉不是那麼發達,工廠、企業都比較少,所以他們都出外到深圳、廣州工作。國家加快經濟的發展方式,那些企業、製造業一定會先從這些一級城市退出,往周邊的城市轉移。我的家鄉也距離這些大城市也不是那麼遠,新建的高速公路的完成更能加強之間的聯絡。這些企業如果轉移到家鄉,必定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家鄉的發展,也可能會吸引一些管理、技術方面的人才。這樣會帶動家鄉的發展,也會帶動其他投資者對其他行業的投資,帶動經濟的發展。

  經濟的發展必將會導致人們的住房問題轉變,首先的,經濟的發展必然會導致地皮的上漲的,地價的上漲就會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為了更好的利用土地資源,將會往天空發展,佔地面積是定的,如果儘可能的向上發展,就能更好的利用這塊地。所以在經濟發展的以後,家鄉的房子會比較多的是比較高的樓房,而目前的這種家庭式的、規模很小的房屋會減少。

【家鄉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