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三年級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三年級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三年級解決問題教學設計7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解決問題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解決問題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兩步乘法解決問題這部分內容的訓練目的,一方面是鞏固兩、三位數的乘法計算,另一方面就是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正確分析數量關係,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今後進一步解決較為複雜的問題奠定基礎。本節課的知識是建立在學生已經學會用表內乘法以及運用加減法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呈現給學生一幅廣播體操表演的情景圖,圖下面小精靈明明提出的一個問題:3個方陣有多少人?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接著,顯示出學生收集數學資訊和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它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途徑,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訓練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

  學情分析

  學生在二年級學習時,已經會用表內乘法、除法以及加減法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對本課所研究解決的數學問題,學生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在生活的實踐體悟中,有一定的整理資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經驗。

  教學目標

  1.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用兩步乘法解決問題,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2.能從多個角度解決同一個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思維。

  3.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分析數量關係,能用兩步乘法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解題思路,掌握解題方法。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一、情境匯入

  二、探究新知

  課件出示學校開展運動會競賽圖片

  1.課件出示學生練廣播操的三個方陣的主題圖,透過觀察畫面,你發現了哪些數學資訊?師:根據這些資訊,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2.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重點解決“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這個問題探究其它的解決策略

  學生觀看圖片學生收集到的資訊會有:每行有10人,有8行。每列有8人,有10列。有3個方陣。學生可能提出每個方陣有多少人?兩個方陣有多少人?三個方陣有多少人?……學生觀察畫面,收集解決問題的資訊資料,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預設:大部分學生都會想到最容易思考的解決方法:先求每個方陣有多少人,再求三個方陣有多少人。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交流解決策略。預設:學生可能探究出以下幾種策略:①把三個方陣作為一個整體橫向看,先求三個方陣的一行有多少人,再求8行有多少人?② 先求一共有多少行,再求一共有多少人?

  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對學生進行熱愛體育運動的思想教育。學生彙報的時候教師及時演示課件,讓學生清楚看到方陣中的每行、每列。主題圖為學生創設愉悅的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思考,為下一步的探究做好充分準備。教師首先引導學生說清楚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考過程,發現用兩步乘法解決問題可以分步也可以列綜合算式。由於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三年級學生的空間觀念不是很強。所以,在學生彙報方法的時候,教師及時演示動態的課件,幫助學生理解這種方法。引導學生髮現觀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資訊不同,解決問題的策略也不相同。

  三、鞏固練習

  四、總結全課

  3.最佳化解題方法。

  4.小結:

  1.課件出示“做一做”中的雞蛋問題,指導學生解決“一共有多少個雞蛋?”

  2、讓學生解決練習二十三第1、4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有什麼收穫?

  比較這幾種方法找出最容易理解的方法。學生總結學生先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並鼓勵學生展示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由於學生觀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思考探索解決方法也就不同,解決“一共有多少個”的方法可能會出現多種。

  同一應用題,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知識,就會找到不同的“思路”,並能從“多解”中透過“比較”,找到“巧解”。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做到先想後說,能完整、準確、有條理地說清楚解決問題的思路。思維的有序性和合理性的訓練,有利於規範學生有序嚴謹的思考過程,正確分析數量關係進一步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訓練、發展學生的思維。練習題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並且體現瞭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透過這道題引導學生利用學會的思維方式,掌握了的解決問題的策略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全面瞭解學生掌握新知的情況幫助學生初步應用分析、綜合的邏輯思維的方法,掌握初步的邏輯推理能力,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板書設計

  連乘兩步計算解決問題每個方陣有8行,每行有10人,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1個方陣有多少? 3個方陣一大行有多少人? 一共有多少行?8×10=80(人) 10×3=30(人) 3×8=24(行)3個方陣有多少人? 3個方陣8大行有多少人? 一共有多少人?80 ×3=240(人) 30×8=240(人) 24×10=240(人)8×10×3=240(人) 10×3×8=240(人) 3×8×10=240(人)

  (裡面的問題都是用紙條貼出來的)

  教學反思

  1.本節課我以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為出發點,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從生活中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所以整堂課,我始終貫穿著陽光小學舉行體育運動會這一主線,這樣更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利於加深學生對數學問題的基本含義的理解。

  2.加強小組合作,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提取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從問題入手,找出需要的數學資訊,然後進行獨立思考再小組探究,從而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透過說說算式表示的實際意義,先求什麼?再求什麼? 再配合課件動態演示每種方法的每個步驟,從而讓學生在說算式的意義、說思路、分析數量關係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培養了學生從多角度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本節課中我覺得學生在分析數量關係,清晰地理清解題思路及用不同的解決辦法方面掌握得比較好。

  3.本節課中在教授知識的同時,我也注重了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例如: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在交流之前,我都會安排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有序思考的習慣——在交流時,說說你先求什麼?再求什麼?讓學生掌握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認真傾聽的習慣——在別人回答問題時,認真聽,這樣才會發現問題,提出不同的見解。

  4.由於我本人對課堂的駕馭能力不是很強,課堂中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我覺得自己的語言不夠精練,不時過於羅嗦。學生能說的問題,我總生怕他們不會,而“扶”得太多,沒做到“扶放結合”,有時還沒做到關注全體;課堂上我給學生的激勵語言還是比較少,該表揚時又忘了,沒能調動學生的情緒,這是我今後需要加倍努力的地方。

  5.本節課我基本上是上得比較紮實,學生也有些所獲,如果再讓我重新上這節課,在學生解答出第一種方法後,我會讓尋求到第二或第三種方法的學生自己上臺來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思路,讓他們有個互相學習的機會,也更能加深理解解題方法,同時還要提高自己課堂的駕奴能力。

三年級解決問題教學設計2

  原實際問題的編排設計為用下面兩輛車運煤,如果每次每輛車都裝滿,怎樣安排能恰好運完8噸煤?小貨車的載質量為2噸,大貨車的載質量為3噸。“怎樣派車能恰好把8噸煤運完?”就是求載質量2噸的車、載質量3噸的車各安排運幾次,使得這兩輛車運載煤的總質量等於8噸。“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方案都列出來。”“如果只用2噸的車,正好運4次”。突出用列表法一一列舉時,需要不重複,不遺漏地進行思考,使學生感受到列表法的有序性和解決問題過程的完整性。

  【設計理念】

  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數學課程標準》中也非常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應充分考慮現實生活實際,從學生常見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選取事例,幫助學生分析並理解題意。讓學生思考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知道什麼?用下面兩輛車運煤,如果每次每輛車都裝滿,怎樣安排能運完8噸煤?大貨車的載質量為3噸,小貨車的載質量為2噸。由於學生是二年級,於是把難度降低,可以找到不同方案,有有序地,有無序的,有全的,有不全的,透過補充、交流、整理,最後達到用列表的方法有序地把不同的方案都列出來,再選擇恰好能運走8噸的方案。實現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經歷和體驗用列表法一一列舉解決問題的全過程,達到“不重複,不遺漏,不多餘”地列舉各種方案的目的,感受這一策略的特點和價值。

  【學習者特徵分析】

  1. 知能基礎(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點和技能)

  學生已經掌握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能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2. 學習興趣及學習動機

  學生喜歡小組合作學習,喜歡利用平板電腦進行交流。

  【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知識技能

  1. 學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實際問題中的資訊,分析數量關係,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2. 初步體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關資訊的作用。

  過程方法

  1.使學生經歷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

  2.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

  1. 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 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經驗。

  3. 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

  教學重點: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種可能的方案。

  教學難點:分析數量關係。

  【學習策略】

  1.問題任務驅動法。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大膽猜想----驗證猜想---得出結論”,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為學生營造民主、平等、寬鬆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們不僅能學習到豐富的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會透過自己對事物對現象的探索,學習如何提出問題、如何解決問題、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如何與同伴合作和交流,這對發展學生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都會有積極的幫助。

  2.創設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學生在學習本課時,教師有目的的引導學生動手動腦學數學,學生透過動手操作、記錄等活動,逐步歸納並建構列表法解決問題的意義,而不是老師生硬地把知識強加給學生。整節課的教學是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依託,展示研究問題的情景,幫助學生建立豐富的、生動的感性認識,消除學生對“列表法”的神秘感和恐懼感,以此促進三維目標的達成。

  3.資訊科技與數學學科整合的方法。

  本節課資訊科技成為創設情境的工具;成為交流協作的工具;成為提供豐富資源,進行資訊加工的認知工具;成為徹底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工具。

  【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1.教師用的資源:自制ppt課件。

  2.學生用的資源:平板電腦

  【教學過程】

  (一)、對話匯入

  1.師:今天趙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地方,去這個地方需要坐車去,車票一張2元錢。有2張1元紙幣,4張5角紙幣,可以怎樣付錢?

  2.預設: 1元 5角

  2 0

  1 2

  0 4

  3.師:是否有遺漏、是否有重複呢?

  師:怎樣能做到不重不漏?

  生:按照一定的順序。

  生:從1元考慮,最多2張,然後1張,最後0張。分別看一下還差幾張5角紙幣。

  4.師:他是從1元入手考慮的,還可以從5角入手考慮,這就需要一定的策略。

  在日常生活和數學學習中,為了解決實際問題,常常需要運用各種策略。今天這堂課,我們一起運用策略來解決一些問題!

  聯絡學生生活實際,引起學生的共鳴,在課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創設了學生熟悉的付錢場景,使學生初步感知在我們生活周圍存在著“運用策略”解決的問題,以幫助他們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補充課外知識,滲透愛國教育。

  師:車票買完了,讓我們出發吧,到達目的地,這是一個煤場。

  你知道嗎?我國地大物博,煤炭資源豐富,儲量達幾億噸,非常多。這是我國煤炭分佈圖,這是個城市煤炭資源佔有量的餅狀圖。在很久以前,人們親自到煤洞挖煤,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人們用機器來挖煤。

  2.師:煤挖出來之後,需要運煤,看一看在運煤過程中,有哪些問題在等著我們。

  師:你發現了哪些數學資訊?要解決的數學問題是什麼?

  如果你是排程員,由你來安排發車你需要什麼?

  生:需要車。

  師:還需要知道有多少噸煤。

  生:還需要知道車一次能運多少。

  師:也就是載質量。

  資源準備Ppt補充條件:用下面兩輛車(載質量2噸和載質量3噸)運煤,如果每次每輛車都裝滿,怎樣安排能運完8噸煤?

  師:方案可能有一種,也可能有多種,為了讓大家一目瞭然,我們記錄在表格裡。

  資源準備ppt要求:同桌合作:

  (1).思考:怎樣派車能把8噸煤運完?

  (2).把你們的想法記錄在表格裡。

  師出示表頭。

  小組合作:列表法解決問題。(平板電腦)

  資源準備ppt要求:資源共享:

  (1).小組內交流每個人的方案。

  (2).瀏覽別人的方案補充在自己表格裡。

  (3).怎樣做到不重不漏?

  3.彙報

  4.探索方法。

  師:我們可以從哪入手考慮?

  生:從載質量2噸的車入手考慮。

  師:如果用“載質量2噸”的車子裝煤,最多運幾次?

  生:在不用“載質量3噸”的車子裝煤時,次數最多,最多8÷2=4(次),剛好裝完。

  師:運煤噸數是多少?

  生:2x4=8(噸)

  師:這種運煤方案可行不可行?

  生:可行。

  師:透過這個計算,我們知道“載質量2噸”的車子只可能運0-4次,如果安排這樣的車運3次,那麼,“載質量3噸的車”應該運幾次才能把煤運完呢?也就是我們需要根據2噸的車來調整3噸的車。

  師:哪種方案更好?

  生:方案1和4更好,恰好運完8噸煤

  派車方案載質量2噸(次)載質量3噸(次)運煤噸數(噸)

  1408√

  2319

  32210

  4128√

  5039

  師:還可以從哪入手考慮?

  生:從“載質量3噸”的車子入手考慮。

  6、回顧與反思。

  (1)我們在列舉的時候應注意什麼?(按照一定的順序)

  (2)如果可能的方案無限多,適合用列舉的方案嗎?(不適合,在能列舉出所有方案的情況下選擇用列表法列舉)

  (3)檢驗一下方案1和方案4是不是恰好可以運完8噸煤。

  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透過親自動手列表,完成填表的過渡。讓學生在課堂中充分發揮主動作用,積極主動參與活動,培養數學興趣,提高解決問題的基本技能。

  (三)、鞏固練習

  1.自主選擇不同任務(平板電腦)二選一

  任務一:

  資源準備ppt:用下面兩種蛋託裝雞蛋,如果每個蛋託都裝滿,怎樣放能恰好裝完32個雞蛋?

  (1)用列表法,先填寫表頭

  (2)學生在小組內討論,用列表法把各種可能的方案列出來然後選擇合適的方案。

  (3)彙報交流結果,集體訂正。

  任務二:第33頁“做一做”。

  資源準備ppt:如果要買一頂30元的帽子,你有5元和2元面值的人民幣各6張。可以怎樣付錢?

  (1)用列表法,先填寫表頭。

  (2)找全所有付錢方案。

  (3)標註可行方案。

  師:由題中我們獲得了哪些資訊?要求怎麼付錢,就是求30元裡面有幾個5元和幾個2元,同時需考慮到5元和2元的張數各自只有6張,即最多隻能取6張5元或2元。

  學生獨立嘗試列表解決問題。

  2.生生互評

  選擇自己沒有完成的任務,給予評價。

  3.彙報交流結果,集體訂正。

  把枯燥的練習融入生動有趣的活動場景中,前後呼應,促使學生始終以積極飽滿的熱情參與學習。在活動中練習,在練習中鞏固,在交流中開闊思維,培養能力。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瞭解決問題的策略,在題中的條件和問題比較多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用列表的方法來列舉出所有可能的方案,然後選擇符合條件的解決問題的方案。

  三年級數學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用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2.學生透過解決具體問題,獲得一些用除法計算解決問題的活動經驗,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感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引入新課

  1.複習舊知,解決問題。

  (1)有24瓶牛奶飲料,如果每箱可以裝4瓶,可以裝幾箱?

  (2)一種乒乓球,10個可以裝1盒,8盒可以裝一箱,現有4箱乒乓球,共有乒乓球多少個?

  學生獨立練習,彙報解決過程,師生簡單評價。

  2.教師談話,引入新課。

  我們這節課繼續學習――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複習除法一步計算和乘法兩步計算的解決問題,為學生學習新課做好知識鋪墊和心理準備。引入新課,指明學習任務,簡明扼要。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一)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創設情境,學生蒐集資訊。

  多媒體播放學生團體操表演的畫面,指出:團體操表演是運動會上的又一項內容,並顯示出“這場團體操有60人表演”的資訊。

  2.學生說出所觀察、蒐集到的資訊,提出一個兩步計算的問題:每個小圈有多少人?

  3.學生自主探究解決方法,然後同桌交流,允許有困難的學生先交流再解答。

  4.個別彙報解決方法和結果,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5.全體學生針對不同的解決方法,進行評價,表揚有不同解決問題方法的學生。

  (二)學生自主解決教科書第99頁的做一做

  1.學生獨立看圖獲取資訊,獨立解決,鼓勵解決方法的多樣性。

  2.學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解決過程和方法。

  3.彙報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

  4.組織學生進行評價。

  設計意圖: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經驗和生活經驗,讓學生自主收集、理解數學資訊,採用獨立嘗試、討論等方式,讓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鼓勵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對於學生合乎情理的闡述,給予積極鼓勵,激發學生探索的慾望,增強信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實踐應用、鞏固提高

  1.解決練習二十三的第10題。

  學生獨立練習,鼓勵解決方法的多樣性,學生彙報解決方法,學生可能出現的解決方法:

  19600÷4÷2=1200(千克);

  29600÷2÷4=1200(千克)。

  讓學生充分說明算理,其他學生補充、評價。

  2.解決練習二十三的第14題。

  讓學生看圖獲取資訊,明確問題,獨立解決。

  學生彙報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過程。可能出現:

  1954÷2÷3=159(張);

  2954÷3÷2=159(千克);

  33×2=6(場) 954÷6=159(千克)。

  組織學生討論,使學生明確:有些問題既可以用除法兩步計算解決,也可以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

  3.編題、解題。

  教師先給出學生三個數:240、6和2,然後讓學生聯絡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用這三個數編出一道用除法兩步計算解決的問題,然後獨立解決,互相檢查。

  4.分組解決練習二十三的第15、16題。

  設計意圖:分層練習,讓學生及時鞏固新知識,在練習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蒐集資訊、整理資訊的能力,積累用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透過交流,發現有些問題可以用多種不同的解決方法進行解決,感受到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同時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很多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和應用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總結全課,自我評價

  讓學生說一說透過本節課的學習有什麼收穫,評價自己在本節課的表現。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學會反思、學會評價,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學習方法。

  三年級數學解決問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學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實際問題中的資訊,分析數量關係,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初步體會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關資訊的作用。

  2、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經驗。

  教學重點:

  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種可能的方案。

  教學難點:

  分析數量關係。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1、完成下列填空

  2×()+3×()=18

  (1)括號裡可以填哪些數?其中一個括號的數確定了,是否另一個括號裡的數就能確定?

  (2)如果前面括號裡填3,後面括號裡填幾?

  (3)如果後面括號裡填2,前面的括號裡填幾?

  2、匯入。

  談話:在日常生活和數學學習中,為了解決實際問題,常常需要運用各種策略。今天這堂課,我們一起運用策略來解決一些問題吧!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題意。

  (1)從圖中我們獲得了哪些資訊?

  (2)要求的問題是什麼?

  談話:求怎樣派車恰好把8噸煤運完就是求載質量2噸的車、載質量3噸的車各安排運幾次,使得這兩輛車運載煤的總質量等於8噸。實際上可以用式子2×()+3×()=18表示。要求出滿足這個條件的所有情況該怎麼辦呢?

  2、探索方法。

  (1)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2)彙報交流。

  師:如果用“載質量2噸”的車子裝煤,最多運幾次?

  生:在不用“載質量3噸”的車子裝煤時,次數最多,最多8÷2=4(次),剛好裝完。

  師:透過這個計算,我們知道“載質量2噸”的車子只可能運0-4次,運4次時符合條件,如果安排這樣的車運3次,那麼,“載質量3噸的車”應該運幾次才能把煤運完呢?

  生:“載質量2噸”的車運2次,能運煤2×2=4(噸),剩餘4噸需要“載質量3噸”的車運2次才能運完,但是同樣的它們的總運量不能恰好等於8噸。

  師:如果1次呢?0次呢?

  學生獨立完成。

  (3)列表法解決問題。

  師介紹用列表的方法把各種方案列舉出來,這樣更好的簡便、直觀。列表如下:

  派車方案載質量2噸載質量3噸運煤噸數

  14次0次8噸√

  23次1次9噸

  32次2次10噸

  41次2次8噸√

  50次3次9噸

  可以看出方案1和方案4符合條件。

  3、回顧與反思。

  (1)我們在列舉的時候應注意什麼?(按照一定的順序)

  (2)如果可能的方案無限多,適合用列舉的方案嗎?(不適合,在能列舉出所有方案的情況下選擇用列表法列舉)

  (3)檢驗一下方案1和方案4是不是恰好可以運完8噸煤。

  學生自我探究。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33頁“做一做”。

  (1)由題中我們獲得了哪些資訊?師明確要求怎麼付錢,就是求30元裡面有幾個5元和幾個2元,同時需考慮到5元和2元的張數各自只有6張,即最多隻能取6張5元或2元。試問如果沒有這個條件,怎麼做,加上這個條件後怎麼做?這樣有什麼區別?

  (2)學生在小組內討論,用列表法把各種可能的方案列出來然後選擇合適的方案。

  (3)彙報交流結果,集體訂正。

  2、完成“練習七”第7題。

  (1)求“每條船都坐滿,怎樣租船?”就是求什麼?(學生自由發言)

  (2)求“哪個租船方案最省錢”怎麼做?(學生把每一種合理的租船方案分別按照大船10元,小船8元計算價格,然後比較大小。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瞭解決問題的策略,你有哪些收穫?在題中的條件和問題比較多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用列表的方法來列舉出所有可能的方案,然後選擇符合條件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對於這堂課的學習,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

三年級解決問題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三年級上冊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靈活選擇解決方法的重要性和靈活性。

  感受精算和估算之間的區別和聯絡。

  在共同探討學習中,培養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靈活選擇精算或估算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三個三位數相加減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匯入(“十一”黃金週各大商場進行促銷活動。)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個月初我們什麼節?

  生:國慶節。

  師:國慶節你們都幹什麼了?

  生:…

  師:你們想知道老師做什麼了。老師知道國慶節各大商場搞活動,買東西比較划算,老師也到商場去了,我們一起看看老師買什麼了。(出示課件)

  (1)老師去商場買衣服,一件上衣239元,一條裙子112元,一共要付多少元?老師要準備多少錢呢?

  生:列式計算。

  今天,我們就來解決在商場遇到的問題。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2)小紅一家三口到商場去買東西,拿到銷售單據來到收銀臺。出示銷售清單。

  空調扇:558元學習機:225元護眼燈:166元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題圖,問:從圖中知道了什麼?獲得哪些資訊?

  (師生交流)

  (2)同桌交流,討論,怎樣列式解答。

  (3)彙報。

  ①“買這三種商品應收多少錢?”怎樣列式計算?

  收銀員收錢要準確,要精確計算。(強調計算方法)

  558+225+166=949(元)

  答:收銀員應收949元。

  ②“小紅的爸爸應準備多錢”怎樣算?

  準備多少錢才夠,不用精確計算,估一估就行。

  588+225+166≈960(元)

  (560)(230)(170)

  答:小紅的爸爸應準備960元。

  ③比較剛才解答的兩個問題,想一想解決實際問題時要注意什麼。

  生:第一種採取了估算的方法。第二種採取了精算的方法。

  師:他們應用的情況相同嗎?

  生:第一種用的數字只需要估一估,第二種要用題中的準確數字。

  小結:解決實際問題時,要認真分析具體情況,再靈活選擇解決的策略。

  三、知識應用

  看圖解決問題。“十一”國慶節育英小學也準備從紅星文具店給三、四、五年級的學生每人訂購一支鋼筆。三個年級的學生人數如下:三年級:176人四年級:205人五年級:198人

  紅星文具店大約需要準備多少支鋼筆?

  育英學校要購買多少支鋼筆?

  a.師生共同分析題意;

  b.學生獨立完成。

  C.課件展示答案,供學生參考。

  四、佈置作業

  作業:第46頁練習九,第8題,第12題。

  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

  (1)這三種商品應收多少錢?(精確計算)

  558+225+166=949(元)

  答:收銀員應收949元。

  (2)小紅的爸爸應準備多錢?(估算)

  588+225+166≈960(元)

  (560)(230)(170)

  答:小紅的爸爸應準備960元。

三年級解決問題教學設計4

  一、教材分析

  學生在以前就已經接觸過估算,初步瞭解了估算的必要性。並且能進行簡單的估算,把一個數估算成整十整百或幾百幾十。這節內容是引導學生理解“大約”的意思,學會用除法估算的方法解決問題。更深入理解估算的意義。

  二、教學目標

  1、帶領學生分析題目,理解題目意思。讓學生學會自己分析題目,找關鍵字,列出正確的算式。

  2、使學生更進一步理解估算在實際問題中的意義,並能根據關鍵字進行估算,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用除法估算的方法簡便快速的解決問題。

  3、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能準確分析提取有用資訊,理解需要解決的問題,找到解決的方法。規範學生的書寫,養成良好的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除法估算的基本方法,能準確的進行估算。

  難點: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方法進行估算,培養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故事引入:最近天氣真熱呀!小紅和爸爸媽媽決定出去旅遊。(出示情景圖)

  2、提出問題

  旅遊結束賓館的服務員告訴他們住了3天一共消費了267元,小紅想知道他們每天的住宿費大約多少錢?你能幫幫她嗎?

  3、解決問題

  (1)閱讀理解題目

  知道了一共住了3天,也就是住的天數。還知道3天花了267元,也就是總的住宿費。要求每天(一天)的住宿費大約是多少錢?

  找到關鍵字“大約”有“大概、差不多的意思”不需要求出準確值。

  (2)解決問題

  求每天(一天)的住宿費大約是多少錢?就是把總的住宿費平均分成3份。不用算出準確的錢數。也就是要進行估算。(估算要寫約等號)

  列除法算式:每天的住宿費=總錢數÷住的天數。

  267÷3≈

  (3)學生嘗試計算

  (4)判斷分析

  兩種結果都合理嗎?

  因為不需要算出準確的錢數,兩種方法都用估算的方法,很快求出了結果,而且演算法很簡單;雖然他們的結果不一樣,但與準確值差距都不大。所以都合理。

  第二種往大估成270更接近267,算得約等於90更接近準確值,更合理一些。

  (二)小結

  一般把被除數看成整百(整十)或幾百幾十的數,除數不變,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進行計算。而個別的是需要結合乘法口訣進行估算的。

  (三)鞏固練習

  請學生說一說每天的住宿費比90元多還是比90元少?為什麼?

  比90元少,因為每天90元3天要270元,而實際的住宿費是267元比270少,所以比90元少。

  每天的`住宿費比80元多還是比80元少?為什麼?

  比80元多,因為每天80元3天要240元,而實際住宿費是267元比240元多,所以比80元多。

  五、板書設計

  每天的住宿費=總錢數÷住的天數

  列式為:267÷3≈

  第一種:把267看成300,267÷3 ≈ 100元 每天的住宿費大約是100元。

  第二種:把267看成270,267÷3 ≈ 90元 每天的住宿費大約是90元。

  六、作業設計

  1、麵包房烤了236個麵包。

  (1)如果每3個麵包裝一袋,大約可以裝多少袋?

  (2)如果每4個麵包裝一袋,大約可以裝多少袋?

  2、洋蔥課堂的隨堂小測

  七、教學反思

  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活背景出發,聯絡生活講數學。把數學問題生活化。估算不能只出現在估算課上,要把它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估算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三年級解決問題教學設計5

  一、教材分析:

  《用連除解決問題》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第六冊《解決問題》中的例2和練習十三中的部分內容,前面的例1是用連乘解決問題,兩者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絡。學生在二年級已經認識了除法並理解了除法的意義,這為本課分析數量關係做好了孕伏,而學生對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和連除兩步計算試題的掌握程度,則為本課的計算作好了鋪墊。教材透過情境圖60人表演團體操,平均分成兩組,每組5個小圈,求每個小圈有多少人來引導學生在收集和整理資訊的過程中發現要解決這個問題還需解決一箇中間問題,從而學會用連除來解決問題,同時建立起解決這類問題的數量關係的模型,並能解釋應用,也為後續學習解決問題打下基礎。因為有了前面從不同的角度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經驗,所以學生完全有可能透過其它方法來解決。

  二、教學目標:

  1、學會用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2、讓學生經歷發現、提出、解決問題的過程,注重培養學生多角度觀察、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3、透過解決具體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用連除、乘除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難點:在解決問題中說清算理。

  四、教學過程:

  1、創境激趣:

  多媒體播放運動會場景,聽到了熟悉的音樂,你知道這是在幹什麼嗎?(開運動會),上節課我們學瞭解決運動會中求佇列人數的問題,這節課我們繼續解決團體操中的數學問題,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繼續創設運動會的場景,既活躍了課堂氛圍,又突出了例1與例2的連續性,讓學生感受知識間的聯絡。

  2、自主探究:

  (1).從圖上你能獲得哪些資訊?(只出示下面的圖片)

  (站成了2個大圈,每個大圈有5個小圈)教師根據學生所敘述的貼資訊。

  (2).你能依據這兩條資訊,提出數學問題嗎?

  (①一共有多少個小圈?)

  (3).現在老師再給你一條資訊。(多媒體出示這場團體操有60人表演)。現在你又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

  (4).(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②③:多媒體課件上出示①②③,)

  ②每個大圈有多少人?③每個小圈有多少人?

  (5).我們首先來看第一個問題:①一共有多少個小圈?

  你會列式計算嗎?為什麼用乘法計算?(表示2個5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那也就是說要求一共有多少個小圈,必須要用到哪些資訊?

  (6).再來看看第二個問題:②每個大圈有多少人?

  要求每個大圈有多少人?必須要用到的資訊有哪些?

  你會列式嗎?為什麼用除法計算?

  (表示把60人平均分成2份,求其中的1份是多少)

  [設計意圖]把舊知的複習糅合到新課中,既省時,又讓學生清晰感受到新舊知識間的區別。

  (7).解決第三個問題,將每個小圈有多少人?板書到黑板上。

  (8).那這個問題又該怎麼解決呢?你能用我們學過的方法試著做一做嗎?

  學生做完後,讓最快完成的學生上臺板書。

  教師板書算理。

  方法二:

  ⑴先求出共有多少個小圈:

  25=10個

  ⑵再求出每個小圈的人數:

  6010=6人

  綜合算式:

  60(25)=6人

  方法一:

  ⑴先求出每個大圈的人數:

  602=30人

  ⑵再求出每個小圈的人數:

  305=6人

  綜合算式:

  (教學方法如下:)

  方法一教學:

  ①讓講臺上寫完的學生講一講你是怎麼做的?每一步求的是什麼?

  ②哪些同學與他的列式是一樣的呢?誰再來說一說?

  ③教師板書算理。

  方法二教學:

  ①讓板書的學生先講一講每一步求的什麼?

  ②你們聽懂了沒有啊?誰能像他這樣再說說?

  ③教師板書算理。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學生地自主性,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列算式,自己說算理,並採用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了學生數學思考的能力。

  提醒說明:

  ①6010=6(人)60裡面有6個10。所以6010=6(人)

  ②如果學生出現了6052=6人的算式,教師要求學生說出每一步求的是什麼,學生說不出來。教師指出:這種算式雖然答案一樣,但是我們不能說清每一步求的是什麼,所以一般不列這種算式。

  (9).教師小結:

  同學們,請看打螢幕:剛才這位同學是這樣解答的:60人站成了2個大圈,所以每個大圈就站602=30人,每個大圈裡又有5個小圈,要求一個小圈有多少人,就用305=6人。

  這個同學呢,是根據有2個大圈,每個大圈裡又有5個小圈,一共就有52=10個小圈,再依據這10個小圈總共有60人,求出每個小圈就站6010=6人,這兩種方法都可以。同學們可以自由地選擇方法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回顧梳理解決問題的思路,進一步促進知識的內化,使學生明白解題思路的不同,才會出現不同的解題方法,讓學生靈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問題。

  (10).學生自主解決教科書第99頁的做一做(我會做)

  ①學生獨立看圖獲取資訊,教師指名說出你獲得了哪些資訊?

  ②指名學生板演,其餘學生開啟書本獨立解決。

  ③彙報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1至2名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鞏固強化新知,教師半扶半放,讓優生找出資訊,再讓所有學生自主的解答,並讓學生說出解題的思路,在這裡解決講不出道理的算式,不予採納,使學生明白必須要根據算理來列式。

  3、互動反饋:

  (1).我會說:(解決練習二十三的第10題。)

  分析:平均每輛車每次運多少千克又是什麼意思?有幾輛車?現在要求1輛車1次運多少千克?怎麼列式呢?

  學生獨立完成後教師指明回答:

  方法一:960042=1200(千克);

  方法二:960024=1200(千克)。

  老師這裡有一種方法,你們認為這樣列式合理嗎?

  方法三:9600(24)=1200(千克)

  讓學生分步說出每一步求的是什麼?其他學生補充、評價。

  (2).我會連(解決練習二十三的第14題。)

  學生直接連線,注重說明連除算式的算理。除以2的2是什麼意思,除以3的3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個問題是兩步計算呢?

  [設計意圖]面向全體學生,降低了部分題目的難度,練習體現多樣化,注重學生講清算理。

  4、全課總結

  (1).今天你學會了什麼?

  (2).回顧這幾題,你們是怎樣解決問題的呢?先做什麼?再做什麼?

  ①仔細看圖,完整地收集資訊。特別注意隱藏的資訊。

  ②要明確問題,確定應該先求什麼,再求什麼。

  ③根據每一步要求什麼,選擇相關的資訊列式計算。

  ④最後寫上單位名稱和答。

  (3).課堂作業:(獨立完成練習二十三的第15題。)

  [設計意圖]透過小結,概況出解決此類問題的基本方法,使學生們明確解決問題的基本步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為後面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五、教學反思:

  解讀教材,本單元的教學,重點不是放在解題方法的多樣化,也不是由分步算式到綜合算式的過渡教學,而是要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明白解決問題的思路。

  新課標對於解決問題是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知道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方法。我們解決問題的策略無非有兩種,一種是從問題入手的分析法,一種是從資訊入手的綜合法。本節課,我讓學生回顧解決問題的思路,關注了學生解題過程中的所思所想,關注了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採用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等方式,以提高學生數學思考的能力。很多學生往往只停留於會做不會說,或只是少數個別學生會說。所以,教師給了學生充分展示的舞臺,讓學生上臺板書後,自己說出算理。讓下面的學生仔細的傾聽算理,教師透過一系列的追問:誰和他的方法是一樣的啊?、誰聽懂了他的方法啊?讓多名學生敘述算理。這裡教師並沒有在第一個學生說出算理後就急切地板書出算理,而是多讓幾個人說後,才板書出來。這種教學的策略,促進學生的傾聽和自我知識地完善。達到讓其他學生逐步內化地目的。從而學生才能從一種解題方法發展到兩種,三種。

  不足之處:

  1、教師在引導、幫助學生梳理兩種演算法的過程中,圖文沒有結合好,教師要充分讓學生經歷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

  2、教師的教學過程是用的綜合法解答的,梳理時可以用分析法來梳理,不僅讓學生在今後的解決問題過程中,能更好地找到中間量提供基礎。還讓學生學會了用分析法或綜合法來解決問題。

三年級解決問題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並能列出綜合算式。

  2.透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自主獲取資訊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滲透分析問題的兩種一般策略,分析法和綜合法。

  3.培養學生有意識地對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策略進行回顧反思的意識與習慣。

  4.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1.學會用連乘的方法解決相關實際問題。

  2.初步體驗分析問題的兩種一般策略分析法和綜合法,培養學生有意識地對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策略進行回顧反思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難點:

  主動獲取資訊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並能理清解題思路。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師:同學們還認識我嗎?喜歡數學嗎?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今天李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走進生活,走進生活中的數學世界。

  大家都逛過超市吧,我們一起去看看超市中有哪些數學問題?

  (課件出示幾幅超市畫面,定格一張。4個資訊,每盒有4個蛋撻,有6盒蛋撻,每個蛋撻3元,每個麵包5元。)

  你看到了哪些數學資訊?

  出示:每盒有4個蛋撻,有6盒蛋撻,?

  1、師:你能根據這兩個資訊提出一個問題嗎?同意嗎?怎樣解答?

  師:為什麼用乘法計算?

  學生回答,因為是求幾個幾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計算。或者學生說,因為每盒有4個蛋撻,求6盒蛋撻,用乘法計算就是一共有多少個?

  孩子們真能幹!繼續

  師: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課件出示),買一盒蛋撻多少錢?那必須得知道哪些資訊?同意嗎?可不可以補充有6盒蛋撻,每個麵包5元這兩個資訊?為什麼呢?(解決問題時要選擇與問題相關聯的、有用的資訊)

  根據學生回答把資訊補充完整出示,(每盒有4個蛋撻,每個蛋撻3元)

  那麼我們補充的這個問題怎樣解決?

  為什麼這樣列算式?

  學生答:因為是求4個3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計算。

  因為每個的錢乘以個數就能夠得到總的價錢。是的,每個的價錢是物品的單價,個數是數量,一共的錢就是總價,我們通常用單價乘數量就可以得到總價。

  師:同學們,你們真能幹,已經能解決求幾個幾是多少的一步計算的乘法問題了,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來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板書:解決問題。

  二、新授。

  師:回憶一下,解決問題一般分哪幾個步驟呢?(學生回答,師貼板書,

  3個步驟閱讀與理解,分析與解答,回顧與反思。)

  師:接下來我們就按這個步驟來解決超市中售賣保溫壺的問題吧。(課件出示題目)。請同學們拿出學習任務單,自主學習。

  1.自主學習。

  (老師巡視指導時追問,你為什麼先求這個問題?方法的不同。對比它的分步列式和綜合算式有什麼不同呢?)

  2.彙報交流。

  師:哪位同學來把你的方法展示一下。

  閱讀與理解。(預設,學生說,在閱讀理解這裡我知道了已知資訊是……,要求的問題是……)老師立即貼黑板。

  師:12箱這個資訊是在哪裡找到的?我們在閱讀理解時就要從文字或者圖片中去尋找資訊,圖文結合。

  分析與解答。

  方法一:學生彙報,先算每箱賣了多少錢?

  列式:12x45=540(元)

  再求5箱一共賣了多少錢?

  540x5=2700(元)

  綜合算式:12x45x5

  =540x5

  =2700(元)

  答:一共賣了2700元錢。

  同意他的做法嗎?你有什麼問題問問他呢?

  師:你是根據怎樣想到先算每箱賣多少錢的?

  生答:我根據每個保溫壺是15元,每箱有12個想到的,老是迅速貼思路圖。師:又是怎樣算到一共多少錢的?貼。

  師:和他一樣,想到這種方法的同學請舉手,真棒。(學生回位,單子留下。)

  師:同學們,看這個思路圖,我們一起來說說這種方法是怎樣解答的。根據已知資訊每個45元,一箱12個,用乘法可以求出每箱多少錢(添乘號),然後再用每箱價錢和賣出了5箱這兩個資訊,又用乘法就能求到了一共賣了多少錢?(添乘號)

  師:按照這樣的思路好多同學用了分步計算解答和列綜合算式解答這個問題,比較這兩種解答方式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生答。

  (相同:解答思路相同,都是先求一箱賣了多少錢,再求5箱一共賣了多少錢。不同:分步計算時用了2個算式來解答,綜合算式解答是由兩個一步計算的算式合併成一個兩步計算的連乘的綜合算式。板書“用連乘”今天我們就是用連乘來解決問題的)

  方法二:

  師:除了先算每箱賣了多少錢這種方法外,還有其他方法嗎?

  學生彙報:先算一共有多少個?

  列式:12x5=60(個)

  再求5箱一共賣了多少錢?

  60x45=2700(元)

  綜合算式:12x5x45

  =60x45

  =2700(元)

  答:一共賣了2700元錢。

  師:也想到這種方法的同學請舉手。誰能照黑板上的方式介紹一下這種方法的思路嗎?學生說老師貼,用每箱12個乘一共有5箱這兩個資訊可以求到一共有多少個保溫壺,再用求到的數量乘每個保溫壺的單價,就求到了一共的價錢。

  回顧與反思。

  1.這個題我們解答正確了嗎?還要怎麼辦?(生:檢查------)你是怎麼檢驗的?(重算一遍)

  我們做的第一種方法的結果和第二種的結果一樣,可以互為檢驗。用兩種方法都算出來,一共賣了2700元,證明做的結果是正確的。在解決問題時,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同一個問題。全班口答。

  (課件出示兩種方法)

  2.師:剛才我們用了兩種方法來解答這個問題,比較這兩種方法有什麼相同和不同呢?請在小組內說一說。學生小組討論。

  (相同:結果相同,綜合算式都是用連乘來解決的。都用到了單價乘數量等於總價這個數量關係。第一種方法的第一步是用單價乘數量求到每箱一共賣的總價;第二種方法的第二步也是用單價乘數量求到5箱一共賣的總價)

  不同:解題思路不相同。方法一是先算每箱賣了多少錢?方法二是先算一共有多少個?

  解題思路不同找到中間問題就不同。解決問題時找準中間問題是關鍵,確定先算什麼,再算什麼,同一個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解答,用一個成語來說就是……殊途同歸)

  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我們一起看看有關問題解決的微課。

  看了微影片你想說點什麼?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用連乘解決的數學問題還有很多很多,你能用今天學到的方法來解決嗎?

  三、鞏固練習。

  1.小紅堅持鍛鍊身體,每天跑2圈,跑道每圈長400米,他一個星期(7天)跑多少米?學生獨立完成再彙報。

  預設:這道題可以有兩種方法計算。一種,先算7天一共跑了多少圈?再算一共跑了多少米?第二種方法就是先算一天跑了多少米?再算7天跑了多少米?

  2.開放題。補充一個資訊和一個問題,讓它變成用連乘計算的問題,並解答。

  張莊小學新蓋16間教室,。每扇窗子安裝8塊玻璃,

  ?

  老師巡視。彙報。

  師:適時表揚,真能幹,同學們真棒,今天學了新知識的連乘問題就知道運用了,我太佩服你們了。

  四、全課總結。

  師: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還想學什麼?

  師:是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多種多樣,只要認真分析,理清思路,就能解決更多的其他問題,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

三年級解決問題教學設計7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新

  1、今天,小白兔的爸爸和媽媽帶他們到森林裡採蘑菇。大家請看!(出示課件)

  (左邊是爸爸媽媽採的蘑菇,右邊是小兔寶寶們採的蘑菇)

  2、引導學生描述圖的意思。

  生1:左邊有2個蘑菇,右邊有3個蘑菇,一共有5個蘑菇。

  生2:爸爸媽媽採了2個蘑菇,小兔子採了3個蘑菇,合併起來一共是5個蘑菇。

  3、你能根據圖意列出算式嗎?

  生1:2+3=53+2=5

  師:你能列出減法算式嗎?

  生:5-2=35-3=2

  【設計意圖:複習一圖四式,學生看圖提取數學資訊,明確數量之間的關係。併為學習新知產生認知衝突,促使學生理解新知。】

  師:大家說得真好!可是小白兔一家在採蘑菇的時候遇到了一些問題,你們能用數學知識幫他們解決問題嗎?(揭示課題)

  二、聯絡實際、探索新知

  (一)加法

  1、認識大括號和問號

  (1)出示情境圖(書中46頁情境圖)

  師:同學們請認真觀察這副圖,說說圖裡有什麼?

  生:兔子、蘑菇。隨著學生的觀察提出問題:左邊有幾隻兔子,右邊有幾隻兔子。

  生:左邊有4只兔子,右邊有2只兔子。一共有6只兔子。

  師:同學們觀察真仔細,這裡左邊有4只兔子,右邊有2只兔子,就是我們所說的已知數學資訊。(板書資訊)

  引導學生說已知資訊有兩個:①左邊有4只兔子②右邊有兩隻兔子

  師:大家說的真好,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兩個好朋友,我們先來認識第一個好朋友。

  (2)認識大括號

  師:(呈現大括號)這位好朋友叫做什麼,你們知道嗎?

  生:大括號

  師:原來你們都認識啊,那咱們一起齊讀兩遍“大括號”。

  師:大括號表示什麼意思呢?

  手勢操作把兩部分合起來的手勢並帶領學生一起做合起來的手勢。讓學生猜一猜大括號表示什麼意思。(合起來的意思)

  師:大括號表示把什麼和什麼合起來呢,(把左邊的兔子和右邊的兔子合起來)

  總結:大括號表示把兩部分合起來。

  (3)認識問號

  (出示問號)讓同學們說出問號的名字。

  師:問號表示什麼意思?

  生:問號表示多少?

  師:問號表示問題。(板書問題)

  引導學生觀察問號在大括號的下面表示提出什麼樣的數學問題呢?

  大括號和問號連起來表示求一共有多少隻?

  2、說一說,明確整幅圖的意思。

  師:誰能完整地說一說你從圖中都看到了什麼?小兔子們遇到了什麼問題?

  【設計意圖:藉助“誰能完整地說一說你從圖中都看到了什麼?小兔子們遇到了什麼問題?”的設問,引導學生在頭腦中明確資訊、問題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並及時瞭解學生對圖意的理解情況】。

  3、手勢動作,加深對圖畫問題的理解。

  師:你能邊做動作邊說說這幅圖表示的意思嗎?

  【設計意圖:進一步加深對大括號的理解】

  4、引導學生分析問題

  ①引導學生列出加法算式。

  師:同學們明白這幅圖表示的意思了,已經有兩個已知資訊了,你能解決問題嗎?

  師:求一共有多少隻?怎樣解答呢?

  生:4+2=6(只)

  【設計意圖:讓學生學會從圖中抽象出已知資訊,讓學生明白有2個已知資訊就能解決問題,學生在回答問題時。鼓勵學生把單位也帶上。】

  ②理解算式表示的意思

  師:算式中的4、2、6分別表示什麼意思?為什麼用加法計算呢?

  (4表示左邊有4只,2表示右邊有2只,6表示一共有6只;表示把兩部分合起來用加法計算。)

  小結:這道題求左邊4只小兔子和右邊2只小兔子,合起來一共幾隻小兔子?求合起來我們用加法解決。

  【設計意圖:藉助“求一共有多少隻?怎樣解答呢?”的設問,引導學生制定計劃,以讓學生列算式的方式應到學生實施計劃,分析算式中個數的含義並對前面的計劃加以回顧。在充分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係的基礎上,經歷解決問題的全過程。】

  5、學生獨立填寫課本上的空,完成小兔子的例題。

  6、小結解決圖畫問題的一般步驟。

  師:我們在解決圖畫問題時,要先看圖裡有什麼,再想想用什麼方法解決,想的時候還可以用簡單的符號或者圖形代替原圖畫一畫圖意,明確該怎樣解答,解答完後,要檢查是不是正確。

  7、練一練:課本第46頁“做一做”圖

  (做練習之前,先讓學生說一說圖裡有什麼?再問學生如何解答?解答之後要進行檢查)

  【設計意圖:加深學生對解決問題步驟的記憶。】

  (二)減法

  師:小兔子採完蘑菇要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它們看到了什麼?(出示情境圖第47頁例題)

  (1)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生:一共7只青蛙,跳走了2只青蛙,還剩下5只青蛙。

  師:從哪裡知道了一共7只青蛙?

  生:大括號表示合起來,合起來有7只。

  這裡我們也有兩個已知資訊:①一共有7只青蛙,②跳走了2只。

  (2)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生:還剩下幾隻青蛙?

  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表示問題,問題是還剩下幾隻青蛙?

  師:在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圖中有什麼時,我們找到了2個已知資訊和一個問題,下面請把資訊和問題完整的說一次,同桌互相說說。

  一共有7只青蛙,右邊跳走了2只,左邊還剩下幾隻?

  (3)怎樣解答。

  師:求左邊剩下幾隻,用什麼方法計算?(減法)為什麼用減法計算?

  師引導學生說出,求還剩下幾隻就是要從一共7只裡面去掉跳走的2只,所以用減法計算。

  (2)列式計算。

  生:7-2=5

  問:7表示什麼意思?2表示什麼意思?7-2表示什麼意思?5表示什麼意思?

  3、解答正確嗎?

  4、練一練

  課本第46頁“做一做”圖

  (做練習之前,先讓學生說一說圖裡有什麼?再問學生如何解答?解答之後要進行檢查)

  三、鞏固練習,解決問題。

  1、基礎性練習

  課本第48頁第1題(給出不完整的已知資訊)

  【設計意圖:讓學生說一說,圖中的已知資訊與遇到的問題,然後再進行解答。】

  2、綜合性練習

  課本48頁第4題(不給任何文字提示)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流暢的說出圖中的已知資訊,再進行解答。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拓展性練習

  兩種立體圖形(長方體、圓柱)兩種顏色(紅色和綠色)、兩部分的位置(左邊和右邊)放置問一共有多少個?

  【設計意圖:這一題是開放性聯絡,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

  四、總結:小兔子收穫了一堆蘑菇,那你們有什麼收穫嗎?

【三年級解決問題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