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音樂> 國小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國小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15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1

  一年級的孩子好玩好動,節奏感強、情緒活潑的歌曲是他們的最愛,而《小寶寶睡著了》是一首搖籃曲,長長的40分鐘怎麼讓學生靜下來感受歌曲的意境並能用輕柔的聲音演唱、表現這首歌曲呢?“靜靜的夜”是本單元的主題,所以幫助學生感受歌曲的意境,引導學生在理解歌曲意境的基礎上用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針對一年級學生年齡小,他們對媽媽的愛的感受真切但不具體、形象,所以在教學中我試著將形體動作帶入歌曲的學習中,引導學生在欣賞中、演唱中模仿媽媽哄小寶寶睡覺的樣子,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歌曲所表現的優美抒情、輕柔安寧的意境,從而做到溫柔地、充滿愛地演唱歌曲。讓學生動起來,在動作中感受音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這裡的動,不是亂動、不是活潑地動,而是引導學生體會媽媽哄小寶寶睡覺時的動作,讓學生在欣賞歌曲的同時模仿媽媽在哄自己睡覺,創設一個寧靜、安詳的意境。有些調皮的男生像往常一樣興奮地表演了起來,使勁地搖動手臂,打破了歌曲寧靜的意境,為了保持學生欣賞的完整性,我並沒有馬上批評他們,而是輕聲地說:“你的寶寶一定睡不著,瞧他多傷心!快點想辦法,怎麼為了讓小寶寶快點睡著?”聽了我的話,他們的動作馬上輕柔了許多。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每個學生的動作都是那麼輕柔。

  為了讓學生進一步表現,我繼續啟發學生:“媽媽哄小寶寶睡覺時,還會做什麼動作?她的表情會怎樣?什麼樣的眼神?”在我的啟發下,學生的表演更逼真了,有的學生輕輕地搖晃、輕輕地拍;有的學生面帶微笑,用溫柔的目光看者懷裡的孩子,還有的學生把身旁的同學攬在懷中像媽媽一樣哄孩子睡覺……此時學生真正體會到了媽媽對孩子那份無私的愛。在此基礎上學唱歌曲,每個學生的歌聲都是那麼輕柔,教學的難點得以解決。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2

  《詠鵝》是一首深受學生喜愛的唐詩,詩中的小白鵝形象生動,情境的描述雖然廖廖幾筆,但富有情趣,想像的空間很大;歌曲的旋律天真活潑、簡單易學。詞曲結合在一起,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有聲有色的畫面。

  這首歌曲基本上沒有什麼難度,學生很容易學會,所以在設計教學時,我把創作表現作為重點,目的就是想利用兒童思維的特點,啟發他們運用多種形式來對歌曲的情境進行感悟和探索。其實做法只是在“學科綜合”的理念下,透過分組的形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特長,自由選擇表現形式。

  如在朗誦創作組中,我引導學生採用提問的方式進行朗誦,將已有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效果不錯。

  在歌舞創作組中,我為學生提供鵝的頭飾及皺紋紙,學生在表演中利用頭飾、皺紋紙自制道具,增加了舞臺的氣氛,而這種表演方式也讓男生興趣倍增。

  而在圖畫創作組及樂器創作組,則讓一幫好靜和好動的學生有了自己的舞臺,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凝聚力。

  新課程標準主張為學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整個教學中,我為學生創造了一種和諧輕鬆、雙向交流、民主自由的教學氛圍。我作為一名參與者和學生一起活動,不是凌駕於學生之上。這樣就使學生能在一種寬鬆、自由的空間裡,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和體驗中獲得知識和能力,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強了學習音樂的信心。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3

  1.認識理解歌詞

  《你早》是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一年級第二單元的歌曲,剛步入一年級的小朋友基本不認識生字,如果不先帶領學生熟悉歌詞,學生將不知道自己在演唱什麼,所以我在教唱歌曲前先利用聲勢動作幫助學生理解並記住歌詞。

  2.輔助學唱曲譜

  結合低年級學生直觀形象思維比較明顯這一特點,,我把do、re、mi、fa、sol、la、si七個音符以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展示,我透過實驗發現學生十分喜歡彩色譜,透過有趣的遊戲,輕而易舉的認識了各個音符的名字及位置,解決了識譜難的問題,調動了學生的興趣,使識譜教學成為一年級學生的樂趣,《你早》中只有do,mi,sol,la學生很快就認全了

  3.利用柯達伊手勢來認識音高

  由於我們是農村學校,學生的音樂基礎相對薄弱,學生基本沒有音高概念,我在上課的開始會拿出一分鐘時間幫助學生透過用柯達伊手勢模唱七個基本音級來加強音高概念,時間長了學生會有音高的感覺了,所以在教唱《你早》的歌譜時得心應手。

  低年級的小朋友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我上課經常要停下來維持紀律,而且低年級的學生比較小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弱,我總是不放心讓他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展開小組討論。在學會歌曲之後的歌舞表演來表現出歌曲環節上,我不敢讓學生邊唱邊發揮想象,使學生的音樂思維透過歌曲儘量的展現。由於一年級學生表現欲很強,經常會影響上課的紀律,所以我總是去控制他們的表現,我覺得這是會在極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創造力。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4

  《放牛歌》是一首短小的創作歌曲,歌曲歡快活潑,富有朝氣,生動而有趣的描繪了小牧童吹著笛子,騎著牛兒興致勃勃的把家回的有趣情景。歌曲短小但有一個特點,就是作曲家採用了模仿笛聲的小過門作為樂句的加花補充(間奏),使歌曲聽起來很豐滿,很有趣,而且減小了歌曲的難度。

  一節課往往想法都是好的,初衷都是為了學生,教師都想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最巧妙、最新穎、最有趣的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寓教於樂,既注重了雙基的落實,又考慮到形式的多樣化,趣味化。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總是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總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也總有些遺憾,象這節課,我感覺我有幾點做得不是很好,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一是在歌詞教學時有一幅歌片做得稍大了,學生小拿不住,這樣就多多少少的影響了學生的注意力,另外學生在記詞方面還不太快,記得不牢,由於時間的關係,老師在引導的方式上欠缺,這是今後值得注意的地方。其次,在課堂調控上儘管我運用了多種“組織教學”的方法,孩子們還是異常活躍,有時“壓”不下來,我在思考是不是還有更好的方法來調控教學,使課堂氣氛“活而不亂”。三是在聲音上我還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繼續努力,使孩子們在興奮的狀態下也做到聲音甜美,恰到好處的表現歌曲的情感。

  一節好課需要我們不斷的去完善,去總結吸取經驗教訓,改正不足,只要善於發現問題,並用恰當而有效的方法去解決,我想在實施新課程的今天,一節亮麗而難忘的課堂會展現在同行們的面前,讓我們自信的去探索去研究,完善自我,完善我們的課堂,新課程的春天會鶯歌燕舞,百花齊放。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5

  思考問題:

  1、如何透過歌曲《詠鵝》的學唱,加深孩子對經典古詩詞的理解,體驗音樂與古詩融合的魅力。

  2、如何調動學生的情感,用自己喜愛的形式創造表現古詩詞意境。

  教案簡述:

  1、教材分析:《詠鵝》一曲是選自國家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走進音樂世界》(花城出版社)1年級下冊第八課。她是承接一年級《讀讀、唱唱》的延續。他體現音樂與相關文化的結合,力圖借姊妹藝術(詩詞)增強藝術的感染力。教材選擇天真、活潑有童趣,如詩入畫易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提供配套的教學參考課件對教學幫助啟迪很大。

  2、教學展示錄《詠鵝》

  1、賞畫。請同學們朗誦唐代詩人駱賓王的名作《詠鵝》,再欣賞一幅畫,這是一幅唐詩《詠鵝》彩圖。請講講看了這首詩和畫有什麼感受?

  2、配樂朗誦。啟發學生理解古詩意境,再根據詩詞的情緒設計它的節奏、速度、力度、聲音的高低及朗誦的方式。然後再配上樂曲朗誦,並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對比一下有音樂和沒有音樂配合朗誦有什麼不同的感受。並鼓勵學生聆聽音樂時即興地做律動,表達自己對歌曲的感受。

  3、與美術結合。讓學生邊聽音樂邊想想在《詠鵝》短短的詩句中,詩人用了幾種顏色來描寫“水”與“鵝”的。反覆放音樂,請學生邊聽邊用彩筆在紙張上描繪他們心中的“水”與“鵝”的印象。

  4、有感情地演唱、律動。同學們在吟誦古詩、配樂古詩、隨樂律動、配樂畫畫當中對旋律越加熟悉,唱起來就朗朗上口了,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並有力度,速度地唱出來,且說說理由。如:為什麼這裡用強,這裡唱弱。並鼓勵學生用不同方言演唱,增加趣味。做46頁配本樂曲律動(踩腳拍手),感受二拍子。鼓勵學生邊唱邊動起來,可以以優美的天鵝動作邊唱邊舞,也可象古人那樣拿把扇子邊搖邊走邊唱,也可蹲著唱,不限形式,鼓勵創造。

  5、配上樂器創設意境。讓學生選擇小樂器伴奏,有些同學舞起來,有些同學搖著扇子走起來,配上伴奏音樂,安排同學有感情地吟唱,讓同學們如臨其境。教師允許學生即興創作,提倡用不同的風格進行表演,千萬不要要求整齊劃一。

  6、鞏固知識(大提琴、小提琴)。45頁欣賞用大提琴與小提琴演奏的《詠鵝》,這兩種樂器在一年級上冊《小白兔乖乖》中第一次出現,各扮演了兔媽媽、小兔子。這裡起到複習、鞏固、認知樂器及其音色的作用。

  7、認識作者。在同學們都喜歡上及非常熟悉該曲的時候,對本歌曲的所有都感興趣的時候,我們可以介紹一下作者駱賓王的事蹟及創作背景。這符合孩子的認識規律,若一開始介紹,小孩會感煩悶。

  反思與研究

  一首好詩本身就是一幅優美的圖畫,學習積極健康的古詩,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而且可以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如唐詩《詠鵝》(駱賓王作)只有18字:“鵝,鵝,鵝,曲頸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4個句子,3個韻腳(梭坡轍),1個對子(後二句),寫了4種顏色,3種動態,有聲有色,單從文字上看,已是極美了,由這首唐詩所創作的歌曲,更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和強大的藝術魅力,可以說是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結晶和薈萃。引導學生透過欣賞古詩的語言美,學唱歌曲的旋律美去認識其中表達的意境美,進而體驗到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這對陶冶性情、培養高尚情操,提高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大有好處。因而我致力把這歌教好。在此我談談小學一年級音樂《詠鵝》一課教學過程引導的五個步驟。

  1、領會情境。這也就是“詩、畫”結合的情境教學法。在開課之前,我用“頭戴一頂紅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腳登一雙紅靴子,唱著歌兒伸脖子”這則謎語讓學生來猜,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匯入新課。當學生猜出謎底為“鵝”時,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直觀感受“鵝”的美麗姿態,激發學生給畫配詩的慾望,把詩畫引入古詩詞教學中,由感性到理性,促使學生動腦動口,主動參與,用語言表達,有利於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

  2、感受畫面。讓學生透過看畫面,有感情朗誦,讀出節奏,讀出韻腳,讀出抑揚頓挫,使詩的語言活起來,從中體會古詩詞的音樂美,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

  3、轉入旋律。從語言美轉入旋律美,透過欣賞歌曲《詠鵝》,讓學生歡快、活潑的旋律產生共鳴,接著學唱《詠鵝》這首歌曲,讓學生再次感受詩的美境。

  4、啟發想象。這也是創造性思維教育的階段,方法是分組創編。首先啟發學生動腦筋用動作表現鵝“向天歌”和“撥清波”的美麗姿態,接著透過媒體畫面讓學生欣賞鵝在水裡自由自在的姿態和小朋友用舞蹈形式表現鵝的場面,讓學生拓開視野。最後,我把為各小組準備好裝著各種道具的“百寶袋”發給大家,讓學生分組創編,充分發揮想象,表現詩的意境。擬名“快樂池塘表演會”分組表演。結果有的帶上各式道具,頭飾進行表演,給歌曲配上生動的動作,充分體現“鵝”在水中唱歌和白毛、紅掌、綠水的優美畫面;有的用色彩、線條以畫的形式表現詩的意境;有的用朗誦和造型來表現更是獨具一格。學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補充,在輕鬆、和諧、歡樂的氣氛中感悟詩的意境美。最後,師生同演,將“白鵝”戲水的情景和美麗的畫面留在同學的腦海中

  5、評價與點評。在本課教學中,我一開始設計了一個有趣味性的評比欄,分別把四個小組稱為“快樂池塘”的各個角色:“鵝”、“荷花”、“青蛙”、“小魚”,並用磁鐵來表示每組獲得的星星,最後評出獲獎組。如:每組中積級回答問題,自信表演、小組合作學習,評價同學等,都可以為所在的組得到一顆星,營造了同伴間相互支援、相互學習的氛圍,教師隨機點評進行評價,使學生在沒有壓力下完成學習的全過程,從評價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這一節課,由於能注重啟發式教學,重視發展學生思維和創造性,師生互動,環環相扣,既有音樂課的特色,又與其他方面的教育相結合,收到了預期的效果。今後,我還要在古詩吟唱教學中,透過種種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古詩、品味古詩,探索其趣味,以激發興趣,吸取古詩營養,培養學生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藝術審美素養。

  案例點評作為中華文化的豐富底蘊之一的古詩詞,能陶冶人們的情操,豐富學生的知識。隨著教改的深入和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加強小學生古詩詞的積累和古文化的薰陶越來越被重視。中小學語文教材增加古詩詞的分量這是眾所周知的。在“古詩詞進課堂”中,透過音樂課的古詩詞吟唱,開展民族音樂教育,則是弘揚民族優秀音樂文化的迫切需要。

  由於許老師參與了區音樂學科《吟唱古詩詞、提高學生審美情操》課題組並又能認真領會新課標的理念,教學非常投入,使到一年級小學生學的非常愉快主動。尤其是利用新的教學評價手段來評價學生音樂能力,把對音樂的感受、體驗、理解、領悟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給聽課者啟迪頗深。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6

  本節課我以審美為核心,讓學生在美的環境中學習音樂。結合學生年齡特點,為學生創設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以旅行的方式,讓學生聽到了森林裡不同的聲音、城市中車水馬龍的聲音,給學生自主地合作、探究、創造性的去發揮想象力的空間、讓學生透過音樂教學實踐、奧爾夫音樂律動、音樂小遊戲產生對音樂的強烈興趣與愛好,培養學生感受音樂、表現音樂、認真聆聽音樂的能力和好習慣。同時,我覺得教學中教師要設計更多巧妙的環節讓學生去實踐,去創造(例如歌表演、創編舞蹈動作、自編歌詞等)。

  不足之處:

  1、 課堂紀律把握的不好。

  2、 以聆聽音樂為主做得少,培養學生自學這一方面做的不好。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改進,多以遊戲教學法為主,讓學生學得更輕鬆更喜悅,更能體會音樂中的美。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7

  教學內容:

  1、聆聽《玩具兵進行曲》

  2、表演《你的名字叫什麼》

  3、認識幾種音樂學習標誌

  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的音樂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流,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2、與大家一起表演歌曲,儘快縮短師生、學生間的距離,並嘗試用動作、語言表達歡快情緒。

  3、儘快認識書中的學習標誌,並主動參與到各項活動中來。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重點:

  與大家一起可歌唱,用動作、語言表達歡快、活潑的情緒。

  教具準備:

  錄音機、學習標誌卡片、頭飾(玩具兵)

  教學過程:

  一、學生聽音樂進教室——《玩具兵進行曲》

  要求:

  1、聽著音樂做自己喜歡的動作、走或跳。

  2、動作與音樂要合拍(有節奏)。

  3、若場地有限可改在教室外進行

  二、寓教於樂

  坐位安排:呈半圓形坐好

  目的是給學生一個寬鬆的學習氛圍。便於師生作自我介紹相互認識,為今後的教學做準備。

  1、老師做自我介紹。

  三、表演:《你的名字叫什麼》——用聽唱法學習。

  (1)老師親切的範唱歌曲,讓學生完整的感受歌曲的情緒。

  (2)隨歌曲的錄音律動,用動作表現出歡快的情緒。

  (3)學唱歌曲:老師講解曲中人名節奏的讀法—板書。

  (4)師生練習演唱。

  (5)分小組對唱(一問一答)。

  (6)為了激發積極性,一定讓每個學生都說出自己的名字(可同時說)。

  四、利用休息的時間認識學習標誌

  出示卡片“小話筒、小耳機、小書本、對拍手、小電腦、小孔雀、小樂器”:

  (師)“只要我們牢牢記住它的名字,我們就能看懂書中要我們做什麼啦!”

  1、教學生認識卡片的名字——貼在黑板上。

  (師)“剛才我們一起學唱了《你的名字叫什麼》,請大家找出相應的學習標誌?”

  2、老師拿起卡片:“下面我們一起來”——(生)聽音樂(匯入下一個環節。

  五、聆聽《玩具兵進行曲》

  (師)“大家還記得我們進教室時聽的那首樂曲嗎?請你再聽一次,聽後用語言描述出來樂曲的情緒,並給這段音樂取個名字

  1、聽樂曲,感受情緒,取名字。

  2、隨音樂用動作表示出樂曲的情緒。

  3、提示下次聽時,請注意樂曲中出現的大喇叭與小喇叭的聲音,討論一下他們的聲音有什麼不同)。

  4、復聽樂曲,每組發一個玩具兵的頭飾(激發興趣)。隨音樂進行律動(必要時教師可拍手提示節奏與速度)。

  六、課堂小結:

  1、小結教學內容及學習的情況。

  2、佈置作業:回家準備下節課的才藝展示(唱、跳、演、講、誦。。。。。。)

  課後反思:

  本節課安排的才藝展示是給了學生一個表現自我的機會,培養學生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才華,表現是實踐性很強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表現力讓學生體驗用音樂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與他人溝通、融洽感情,受到情感的陶冶。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複習歌曲《你的名字叫什麼》

  2、才藝展示

  教學目標:

  1、鞏固上節課的學習內容,並背唱歌曲

  2、透過才藝展示,教師瞭解學生的情況,今後教學的順利進行做準備,同時也給學生一個展示的機會,讓他們更加自信。

  教具準備:

  鋼琴、錄音機等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律動《玩具兵進行曲》,注意節奏的準確,用動作表現出歡快、活潑的情緒。

  二、複習歌曲《你的名字叫什麼》:

  採用表演的形式,全班圍面一個圈,請5名學生在內邊唱邊表演,然後找1名同學進行問答。

  三、才藝展示

  1、先根據學生展示的內容進行分類:(屬於一類的學生坐在一起)

  唱歌跳舞

  朗誦演奏

  講故事

  其他……

  2、瞭解具體的表演內容,如有相同的內容可一起進行,有的孩子膽子小,可以請大家幫助他們進行表演,每一組內選一個小主持人(教師出參與進來)。

  3、提示要求,節目之前自己報名字及展示的內容。

  4、展示開始,不指定,由孩子自告奮勇地上場。(老師幫助組織一下,但不要過多的干預)。

  四、教學小結:

  小結今天的才藝展示,鼓勵孩子們努力提高自己的多方面技能。

  課後反思:透過這次展示,教師要及時地把孩子的特長及特點記錄下來,以便在今後的教學中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同時在活動中也可讓孩子們相互瞭解、融洽關係,再有也可看到別人的長處,虛心地向他人學習,共同進步。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表演《拉勾勾》

  2、聆聽《口哨與小狗》

  教學目標:

  1、能夠和大家一齊整齊地演唱並背唱歌曲,在完整的聽唱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聽辯能力。

  2、透過聆聽音樂,感受並分辨樂曲的情緒,並試用顏色來表示;練習用動作表現自己音樂的感受,並逐步養成或聆聽音樂的好習慣

  教材分析:

  1、歌曲《拉勾勾》是一首優美、抒情的三拍子歌曲,它用傳統的'拉勾遊戲為題材,創作了這首節奏平穩、舒展的兒童歌曲,親切天真、喻意深刻。

  2、《口哨與小狗》又名為《吹口哨的少年與小狗》,作於1905年,是一首通俗管絃樂小曲,單三部曲式(大調、2/4拍、描繪了小主人與小狗在林蔭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調輕鬆、活潑、形象逼真、可愛。

  教學重點:

  感受不同的情緒的表現作用

  教學難點:

  唱好優美、抒情的三拍子歌曲

  教具準備:

  錄音、頭飾(小男孩、小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律動(口哨與小狗——片斷)

  要求:

  1、聽音樂結合情緒做自己喜歡的動作

  2、注意節奏感

  二、表演《拉勾勾》

  1、老師有感情地範唱歌曲,讓學生隨音樂律動,感受一下這首歌與《你的名字叫什麼》的情緒有什麼不同?

  2、分析拍號的變化,老師可帶學生做律動進行對比

  2/4●○歡快、活潑

  3/4●○○優美、抒情

  3、隨音樂做三拍子律動(動作自由)

  4、用圖形卡片提示歌詞及音樂

  5、邊學邊唱,邊唱邊背。要求學生整齊的背唱歌曲,在練習的過程中感受三拍子的優美、抒情。

  6,邊唱邊表演(自由結合小組),動作自己創作(應鼓勵學生自己編動作)。

  三、聆聽《口哨與小狗》(管絃樂合奏)

  1、初聽樂曲:在聽的過程中自由地想象樂曲中所能描繪的情節,並感受樂曲的情緒。

  2、談一談自己聽到的、想到的及看到的情景(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並練習語言表達)。

  3、復聽樂曲,請學生聽辯樂曲,注意聽結尾出現了什麼聲音幾次?為什麼這樣設計?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為小狗的叫聲上色——書中。

  提示:學生可自選圖形,還可根據聲音的大小變換大小。

  4、分析這首樂曲的情緒,並與歌曲拉勾勾對比,學生用線條表示情緒(啟發學生想象出更多樣的線條)。

  板書:優美、抒情活潑、歡快

  5、再聽樂曲(出示頭飾)隨音樂邊聽邊跳,表達內心的喜悅之情。

  課後反思:

  本課我透過聆聽音樂,感受並分辨樂曲的情緒,並試用顏色來表示;練習用動作表現自己音樂的感受,並逐步養成或聆聽音樂的好習慣。用多種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活動中來,本節課安排的才藝展示是給了學生一個表現自我的機會,而表現是實踐性很強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表現力讓學生體驗用音樂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與他人溝通、融洽感情,受到情感的陶冶。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8

  情境教學是把兒童的認知和情感活動結合起來,將兒童帶入一種思想境界,以便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創造性,使之在探究的樂趣中激起學習興趣的一種教育教學方式。《火車開了》是一年級第一冊中的歌曲,一年級的學生好動、好玩、我抓住這一特點,以遊戲和視唱、聽唱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效果非常好。教學中,我設定學生坐火車去旅遊這個情境入手,在車廂裡進行模仿火車開動時的三聲部節奏訓練,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情境中玩、學,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歌曲。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在以下兩點有了點滴突破:

  1、首先,我引導一年級學生進行了三聲部的節奏訓練。一年級的學生在節奏上只需掌握由四分、八分、二分音符組成的四小節節奏即可。但在這節課我嘗試著組織學生模仿火車開動時的節奏訓練。一組用“嗚-”模仿汽笛聲;一組用“hong hong hong……”模仿慢慢開動的聲音;另一組用“咔嚓咔嚓咔嚓……”模仿快速行進的聲音。學生在我的引領下有序的進行著,開始有些合不上,但經過講解與練習,最終三個聲部完成的很好。在這可以看出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強的。

  2、其次,帶領學生試著視唱歌曲旋律,以培養學生初步視唱的能力。視唱旋律應該在二年級進行,我把這一環節在平時的課堂中逐一滲透,這樣不僅有意識的培養了學生的視唱能力,還對口琴教學有了很大的幫助。我先彈兩小節歌曲旋律,讓學生仔細聆聽,然後在視唱,不僅培養學生的聆聽能力,也慢慢培養了學生視唱的能力。

  在教學中還存在著不足:在孩子唱會歌曲後,我帶領孩子做了一個開火車的遊戲,孩子一邊唱一邊模仿火車開動的動作。在學唱歌曲時,我採用的是中速。孩子們都能夠有表情的演唱,在表演唱這個環節,歌曲的速度突然提到了快速,有的學生適應力很強,可以有節奏的唱起來、動起來;但還是有部分學生只會做動作,而忘記了歌詞。這一環節沒有達到我所設想的效果。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氣息不夠穩。第一課時學生能夠準確地隨音樂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就很棒了。學唱歌曲要由慢到快,表演歌曲可放在第二課時,這樣孩子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我想效果會比較好些。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9

  人和自然的和諧關係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感受生命的豐富多樣和提高自我認識有積極作用。本課把小雨作為學生感受自然的橋樑,“沙沙”很形象地描繪了小雨落地的聲音。引導學生觀察春天的小雨,展開想象,畫一畫雨中的小草和小花活著小動物。本課反思如下:

  1。在實際的教學中,我透過聽覺和視覺啟發學生回憶下小雨時回憶,說一說下雨時你是怎麼做的?有什麼樣的感受和心理活動?透過這段交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接著透過遊戲的方式,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小雨,這時候同學們想到用線條、點、小雨滴形狀都可以表現小雨。那麼請兩位同學繼續畫雨,大一點的雨和小一點的雨怎樣用同樣的符號表示呢?同學們發現線條越長越粗表示雨下的越大,相反,線條越短越細表示雨下的越小。

  3。我發現同學們的認知水平還沒有意識到線條密集的不同效果,於是我繼續‘出難題’——在原有基礎上,再讓雨下大一點,只能用線條添畫,你怎樣畫呢?這時候同學們嘗試著再多添畫了很多線條,我引導學生跟剛才的作品進行比較,同學們很快發現,線條的疏密跟雨的大小也有一定關係。這樣臨時性的處理是我比較滿意的,課堂預設發生變化時,我們應當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力求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4。解決了第一個重點問題,接下來我創設了“小劇場”的教學情境,請同學們根據老師畫的雨,表演小草小花或者小動物的的表現。同學們很快進入角色,仰起頭,張開嘴巴,大口大口的‘喝水’。那麼如何用畫面表示出來呢?老師在黑板上畫出花朵的形狀,請學生加上五官,要求要表現出仰頭的動作。課堂中有位同學提出植物是靠根吸收水分,對於這突如其來的科學探究問題,我感慨學生的知識非常深厚,值得提出表揚。並告訴學生美術作品中的形象可以誇張、擬人,把他們變得更生動。同學們將嘴巴畫在上面,眼睛畫在下面,這樣就表現出來仰頭的動態。

  總體來講,這節課中對重難點的處理上都符合一年級學生特點,能在有趣的活動中解決重難點,方便學生理解。當然,本課也有一些遺憾,在課前收集圖片和音訊時還不夠充分。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10

  教學目標

  1、聆聽《我的小雞》,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透過塗色、律動等方式表現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2、演唱及表演歌曲《下蛋囉》,分角色表演律動

  3、複習鞏固歌曲《母雞叫咯咯》,並自編律動進行表演。

  教學設想:表演律動,感受歌曲情緒,引導學生以多種形式表現自己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實驗用具、教具錄音機、磁帶、電子琴、水彩筆、母雞頭飾若干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學生入室

  師生問好

  聆聽《公雞母雞》模仿老師的動作,感受音樂的節拍和情緒。

  師生相互問好入室、律動

  唱《師生問好歌》

  二、寓教於樂:

  聆聽《我的小雞》

  初聽,熟悉歌曲,瞭解歌曲內容

  復聽,以動作表現歌曲

  1。完整地聆聽童聲合唱,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提示學生回答歌中表現的小雞的可愛處有哪些?聽了這首歌后是愉快還是悲傷,併為課本上的小人頭塗上顏色。

  2。復聽歌曲,自編動作表現出對小雞的喜愛。

  3。隨著歌曲錄音用自編的動作表演。

  聆聽,然後回答相應問題

  創編律動

  三、創造表現:

  熟悉歌曲學唱歌曲表演

  1。完整地聆聽歌曲。

  提示:這首歌是誰在唱《下蛋囉》,隨著歌聲拍手感受節拍。

  2。聽歌曲讀歌詞,教師可用事先做好的頭飾,讓學生分角色朗讀,邊讀邊拍手。

  3。用聽唱法儘快學會歌曲。注意:讀襯詞時要清晰、準確。

  4。邊唱歌邊表演。

  四、複習歌曲《母雞叫咯咯》複習鞏固歌曲,並自編律動進行表演

  1、進一步聽錄音感受歌曲情緒。

  2、聽琴唱歌複習旋律和歌詞。

  3、鞏固歌曲後再自編動作邊唱邊表演。

  隨琴複習演唱

  自編動作

  五、完美結課:

  鼓勵與表揚,做動作出教室

  教學反思:

  這一課我擬訂的目標是,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母雞叫咯咯》,激發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我整體的教學思路是以“動物”作為本課的主題情境和主線,讓學生在聽、唱、演的過程中感受音樂,表現音樂,體驗音樂活動帶來的愉悅感受。

  《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音樂課應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的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基於這種理念,在課此文轉自淘,教。案jh網f()的一開始,我就帶領學生進入快樂的農場,與雞媽媽一家做朋友。”這樣匯入,既促進了師生關係,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整堂課的愉快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對於低年級學生而言,喜歡各種小動物,所以在節奏形的學習中,他們也十分樂意,突破以前沉悶老套的教學方法。

  最後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舞臺和機會,並很有效的使用了打擊樂器。

  《母雞叫咯咯》這一課有它的光彩之處,但也存在不少遺憾。比如,鞏固歌曲環節,發現學生更多是專注於手上的動作,而忽略了耳邊的音樂和演唱歌曲,造成了課堂的紊亂。

  總之這一課透過教學及各種音樂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並紮紮實實的打好音樂基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興趣出發,一切為了孩子的發展而努力!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11

  在教學《春天》的時候,我先讓學生利用課餘時間自己去搜集有關春天的知識,然後在課堂上表現的時候,同學們顯得格外有興趣。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課堂效果會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分組討論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去感受,自己去創作。使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成為學習的主人,既突出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同時讓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學到了知識。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為主動的學習。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的後半部分,我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自編歌詞,自編動作,並鼓勵學生大膽表現,給學以展現自我的機會,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的同時大膽的進行發揮、想象與創造。激發了學生的表現積極性,鍛鍊了學生的表現能力與創新能力。我認為本部分也是本課中的閃光部分,學生在課堂中表現出來的興趣讓我感到驚奇,而學生表現出來的創編能力更讓我感到吃驚。我本以為這一環節將不會順利,沒想到學生的想象力這麼豐富。平時老埋怨我們的孩子沒有創造力,根本是我們平時缺少一雙發現的眼睛。學生的創編活動既讓學生在歡樂愉快的氣氛中鞏固了知識,又讓學生學到了本課及本科以外的知識,做到了知識的更新、輻射與再生,還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大膽創新的精神。在整個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體現著"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教師由一個傳授者變為一個指導者,一個引路人。

  透過講授這節課,我深切的感受到新課程給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要求我們教師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積極探索、勇於實踐、開拓創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音樂教學是小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陶冶兒童的情操,培養兒童的心靈美起著積極的作用。音樂教育要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貫徹到教學始終。對低年級學生我以進行節奏、音準訓練為主,並適當進行識譜教學,讓學生在節奏、律動中去感知音樂的美。從情趣出發,讓學生得到美的啟蒙。學生剛剛開始接觸基本音階時,教師要把七個音符寫在黑板上,用漢語拼音標上唱名,然後再一個音符一個音符的教學生認識,教師用琴伴奏,學生隨著唱。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雖然做到了基本會讀,會唱,但是音準,特別是半音還是掌握不好。用這種辦法並不能引起孩子的興趣。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12

  本課的教學我主要以小蜻蜓的形象為匯入,讓學生了解蜻蜓的形狀和特徵,再讓學生模仿小蜻蜓的動作來表演小蜻蜓,讓學生感受歌曲的三拍子的特點。

  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我遵循音樂教學的基本理念,組織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努力為學生享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提供機會,讓學生走進音樂,讓音樂走入學生生活。首先,注重以審美為核心,給學生營造視覺美、聽覺美、肢體美,讓學生在美的環境中學習音樂,體會身臨其境的感覺。其次,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從學生的生理心理需求出發,創設一種寬鬆和諧平等愉悅的教學氛圍。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13

  觀看了江蘇省常州市清涼小學一級教師管業的蘇教版小學第二冊第六課《春姑娘來了》,我受益匪淺。這是一節音樂欣賞綜合課,雖然他們的教學條件比較差,沒有多媒體裝置,只有一架鋼琴,簡單的錄音機和一臺投影儀,但即使是這樣,這位老師仍然能夠把這節課上的生動活潑,因此我深有感觸。

  一、課前音準練習

  在上課之前老師用自編的簡單的音階加上手勢練習,讓小朋友在課前得到很好的音準練習,為接下來的歌曲學習作好鋪墊,加入手勢既方便學生練習音準也調動學生興趣和注意力。一般在比賽課中很少有老師嘗試在課前給學生做音準練習。

  二、課堂形式多樣,結構緊密

  本節課教師運用了多種形式進行教學,如開始是聽,教師不直接進入課堂主題音樂,而是透過聽了兩首和春天有關的音樂讓小朋友們自己猜出歌曲所表達的意思,並引領學生一起去尋找春天。接著讓同學們聽《春姑娘來了》,說說你聯想到了什麼,發揮學生想象力,很多同學說出了一些動物花草的名稱,這時老師就獎勵同學們相應的頭飾,(可見這位老師做了相當充分的準備)為接下來的表演做了鋪墊。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拓展互動環節,教師把學生分成了繪畫組,打擊樂伴奏組合表演唱組,本以為這麼多組同時進行會很混亂,但是教師把握的很好,繪畫的同學盡情地在黑板上描繪著自己想象中的美麗春天,而下邊的同學也沒有閒著,老師拿出一些節奏讓一位同學們選擇適合給歌曲伴奏的節奏,大家同意後組成打擊樂組,剛才獲得頭飾的同學則作為表演唱組,大家也在下面認真的準備著,最後經過老師的指引,同學們完美的表演了《春姑娘來了》這首歌,最後教師還不忘加以點評。

  在我們平時上課中常常擔心活動一多課堂混亂不能招架,因此教師的教學活動能減則減,這樣本來可以很生動的音樂課就變得枯燥單一。從這課中我總結到,教學環節一定要緊湊,教學活動一定要有目的性,並努力照顧到每一位同學,讓每位同學都參與,不能閒著,還要用比賽的方式激勵他,這樣學生們才能參與其中,氣氛才會上來。

  本課中,學生表現得十分熱情與活躍,有著濃厚的學習氛圍,不僅鍛鍊了小組間的合作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繪畫能力,同時也給學生足夠的音樂發展和表現的空間。讓我們的音樂課堂不再單一、枯燥。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14

  《小雨沙沙》是一首充滿活力的兒童歌曲,它是以春雨為素材,引發出種子的生長離不開雨露的主題。樂曲的旋律輕盈、活潑,流暢。

  教學中我充分調動各種手段讓學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鐘內得到美的體驗,指導學生在演唱中發揮想象,在編創中得到發展。

  一、創設情鏡,激發情趣。

  學生說說上學路上看到的春天美麗景象,再放一段春雨風光的錄象在學生初步感受春雨的畫面和音響後,再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聲音或自制的打擊樂模仿下雨的聲音,在教唱環節中,一創造開放式和趣味性的音樂學習情景,結合看課件,聽錄音及老師用輕柔的聲音描繪,向學生再現了一幅大自然春天的美景,學生彷彿看到了天上下著濛濛細雨,綠柳條在空中飄舞,種子競相破土而出的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良好情境的設定,激發學生演唱慾望為學唱歌曲做準備。

  二、淡化教唱,培養自主性。

  這首歌短小簡練,充滿童趣,學生易唱易記。在教學中我淡化了教學環節,以聽唱為主。打破老師教學生唱的模式,並用鼓勵的語言激發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大膽上來演唱做示範,雖然學生的音準把握的不是很準確,但節奏非常穩,表情豐富,給其他學生樹立了好榜樣。

  三、鼓勵積極參與,發揮想象。

  選出創編環節中運用生動活潑的遊戲引入,激起學生創編的興趣。選出創編好的同學分別扮演“小雨”和“種子”,邊唱邊表演,引導學生把種子在雨水的滋潤下破土而出的喜悅之情表達出來。這時孩子們都想參與到當中,無形中創立了一種自由平等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孩子們大膽的參與充分的表現。

  四、不足之處:

  1、一年級歌曲的音準方面,雖然在第二學期有很大進步,但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還需近一步提高學生的音高、音準。

  2、在授課過程中,應帶領學生把歌詞在《小雨沙沙》的歌曲旋律中,有感情朗誦一遍,這樣學生在學習歌曲時,就會把這首歌曲所表達的情感更好的表現出來。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15

  《乃呦乃》是一首簡短的土家族民歌,整首歌曲由五個小樂句組成,旋律中只用DO、MI、SOL三個音。歌曲雖然簡單,但歌曲旋律變化不明顯,學生在學唱時容易混淆。在課前我的想法就是要在課堂中,引導學生用聽、看、體驗、表演等方式,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因此我在課堂上就積極的營造寬鬆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我透過師生互動、學生身體各感官的參與活動,以及教師教態的親切感,引導學生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我力求使自己的語言更富有童趣,這從課堂上學生的反映來看,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學生學習的較主動,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教學目標的體現者,在教學中,我設計了孩子們和老師一起進行接龍游戲,分組表演,這樣既充分發揮了教師的引導性,也限度的提高了學生活動的自由度,使每個同學的個性都得到充分自由的發揮,學生在課堂上非常的活躍,且思維也比以前活躍了,這也就證明,在課堂上發揮學生的潛能是非常必要的,教師要給學生空間,這樣學生才會自由的發揮,上的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國小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