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文化> 文化苦旅單章讀後感

文化苦旅單章讀後感

文化苦旅單章讀後感(精選15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化苦旅單章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文化苦旅單章讀後感 篇1

  我讀了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便被封面上那一望無際的大沙漠所吸引。封面上的沙漠,沉靜而悠遠,夕陽的餘輝在那裡投下一片陰影,近在眼前的是一道道車輪碾過的痕跡。這些軌跡,是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文化的艱辛跋涉?抑或是文化的苦苦追求與探索?

  而我覺得,文化只有苦行,才有它從古至今永不衰竭的魅力。

  這本書本身的資料並不甘甜,正因裡頭夾雜著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味道。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

  “只有書籍能把個高貴的生命早已遺逝的訊號傳遞給你,只有書籍能把一切完美和智慧比較著醜陋與愚蠢呈現給你。”

  我帶著崇敬的情緒翻開了它,跟隨餘秋雨的腳步,去重新認識這些古老深厚的禮貌,沒有膚淺的歡笑,有的只是與作者一起感慨,一起深思。

  《風雨天一閣》寫了一座經歷數百年風雨滄桑的普通的樓閣,被一代代人世代保護著,卻終被強盜偷竊所騷擾,成為“一種極端艱難,又極其悲愴的文化奇蹟”。天一閣承載的禮貌與歷史太多太多。天一閣的命運正是當時中華文化的命運,中華的許多許多文化寶藏在靜靜地經歷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風雨洗禮之後,竟未為人所敬,不為人所珍,最終落入虎口。而當其幾近滅亡時,人們才恍然醒悟,慌忙中搜尋回幾粒殘碎不堪文化碎片,嘆息不已,可惜已晚了。

  《蘇東坡突圍》使我明白才華橫溢、豪放高達的一代文豪蘇東坡被一群奸詐卑鄙﹑強詞奪理的小人誣陷時的無奈與痛苦,被排擠,被批判,被嘲笑,被流放,可他卻並未喪失繼續發奮生活、前進的勇氣。我小時候曾為蘇軾美妙清澈的水調歌頭所傾心,為他“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壯志所震撼,此刻則為他的涅槃重生所深深感動和欽佩。他的自省不是一種走向乖巧的心理調整,而是一種極其誠懇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個真正的自己。他漸漸迴歸於清純和空靈,習慣於淡泊和靜定。他的藝術和才情獲得了一次蒸餾和昇華,他真正的成熟了。在歷史和文化中永遠地站住了腳,永不流放。

  《一個王朝的背影》,讓作者在歷史的文化長廊中苦苦跋涉,躊躇在山水之間,和那些狂放潦倒﹑多情多愁的文人才子傾訴衷腸。以一個經歷幾番興衰的承德避暑山莊為縮影和主線,反映出清王朝的興盛與滅亡軌跡,為我們映現出一段煙雨蒙史,讓我們體味歷史,深深感觸。

  秋雨先生說:“如果說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麼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是的,人生無非是漫長曆史的一個縮影。歷史從古代走到這天,還要繼續走下去。歷史的足跡卻成了無數人一生的執著追求。歷史的魅力便在於它的足跡總是隱藏在山水之間,難於尋找。因此沒有博大的歷史情懷,深厚的文化內涵的人是永遠不會找到這些無價之寶的。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嘆,也是對讀者的啟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正因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為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為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文化苦旅》帶領著我在歷史長河中漫遊。我們面前出現曾在歷史舞臺上演出過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活劇,一個個偉在大的人物出現了,他們的身上體現了中國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們中的多數還是逃脫不掉那杯具性的結局。

  如此多的歷史的真相和文化的美麗多愁在書中鋪展開來,一種從未有過的穿越的恍惚在心底盪漾開去。雖然我們對文化的瞭解可能只是一點點的表面,但我分明聽到了那樣深沉的腳步聲,咚咚咚,在叩響中國文化的大門。

  文化苦旅單章讀後感 篇2

  夏季暴雨傾盆的夜晚,世俗的喧囂被一時澆滅,在黯淡的燈光下,見到這般滋潤蘊籍的文字,只得死心塌地地在小楷的包圍中默默端坐。夜雨的詩意中,心裡泛起一陣陣漣漪。輕輕地觸控這泛黃的紙張,我踏上別樣的旅程,有著文字這般安靜的旅伴。

  第一篇便是直白的開頭,簡單有序的描述,卻沒有任何蒼白無力的表現。一步一步走近,滿載敦煌文化的車隊留下深深的車轍,道士塔旁悽豔的晚霞印入我的眼簾。剎那間,原本乏力癱軟的身軀隨著靈魂起舞,在芳香四溢的舞臺上找到了我專屬的味道。這是我耳熟能詳的交響樂,每一串音符都能引起我的共鳴。這無盡的旅程的第一站就俘獲了我那顆即將熱血沸騰的心。

  隨心所欲地慢慢翻閱,與耳邊的喧囂隔絕,留下一片心靈淨土,啜飲著文化的甘泉,印刻著行旅的記憶。只要順從他的牽引,腦中便是紊然不亂的條理;只需跟隨他的腳印,一路上都是幻美絕倫的風景,枝幹虯曲蒼勁的臘梅、飄渺冷豔的西湖、狂暴雄大的廬山瀑布……餘秋雨鄙棄陳詞濫調,細膩又不失大氣的筆觸下描畫著一幅蒼健渾厚的山水畫,書寫著一首抑揚頓挫的詩歌,哼唱著一支輕柔婉轉的小夜曲。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情緒,直鍥人心的歷史感懷,用悠長的歌謠譜寫出心中的悸動。這如同一塊天然的璞玉,把瑕疵與光澤一併展現,一切都未經雕琢,一切都回歸它本來的面目。我領略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創造的神話般的都江堰,三峽那翻滾咆哮的長江水;見識了中國華麗的文化瑰寶之地莫高窟與天一閣;拜訪了清新婉約的江南小鎮,精緻幽深的蘇州園林。

  山重水複,無言的大地上,總有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嘆。

  走走止止,在山水歷史間跋涉的時候,回憶滲入了筆墨之中。

  聽著花鳥蟲魚的歌聲小憩一會,心中卻泛起一陣不可名狀的惆悵。或許我也感受到了歷史氣壓的沉重,禁不住一些誘人沉思的片段和作者自身感慨。每每讀到發人深省的句子,思緒就不經意間地遊離開去,整個人便癱軟下來,腦中一片空白,無力再讀。總要反反覆覆地從開頭連到結尾,然後繼續讓某句話引發的聯想散漫地在我的神經中游蕩。慢慢地迷戀上這種感覺,這是歷史文化悠久的魅力薰陶著我,感染著我。彷彿是旅程中的“苦”,實則是最甜最美的享受。

  多年前,父親也曾踏上過這段旅程,不知他又是如何定義的呢?

  而這天,我要拋棄所有的憂傷和疑慮,踏著文化的腳印,去追逐無盡的潮水,漂泊在思想的雲端。

  既然是漂泊旅程,那麼,每一次留駐都將是新的出發。

  一字一字,是旅行的腳印,深淺不一;一句一句,是幾百年踉蹌的路程,彎曲綿長;一頁一頁,如一舀甘甜的泉水,似一碗濃厚的熱茶,而我便是極乾渴的旅人。慢慢品嚐,總有那麼幾句話值得去反覆回味,讓我心中的情感為之翻騰,有一種直至肺腑的莫名的喜愛。

  那些隱於山川河流的前人的蹤跡,流傳於千家萬戶的盛世傳奇,有著我們不曾瞭解的模樣。在他所描述的秀麗絕美風光之後,對民族,對歷史,對生命的探討,對不羈的中國文化孜孜不倦的求索,都撼動著人心。

  無需華麗的辭藻來凸顯出文章的深度,聽他娓娓道來,感受到那深邃蒼涼的歷史命運和對中華大地深深的依戀。總是有無盡的柔情,總是有磅礴的氣勢,總有那份使人身臨其境的魅力。四壁的文字間,能夠讓我感知到怎樣咆哮的狂風在我指間遊走,怎樣綿長的細雨帶給旅人無盡的鄉愁,怎樣迴旋的流水唱著抑揚有致的曲調。的確,餘秋雨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山、河、湖、海、森林、峽谷……每一個地方都隱匿著無數似真似幻的傳說。會有多少蘊藏呢?簡直連想也不敢想了。然而,正是這樣的世界,這樣的多元,這樣的無限,才值得來活一活。(本段摘自餘秋雨:洞庭一角)

  走,不為那終點,只為這已劃下的曲線。走,不管能抵達哪兒,只為已耗下的生命。我願一向走下去,為了在文化的旅程中實現自我的價值,為了尋找那一切美的本源。

  文化苦旅單章讀後感 篇3

  《文化苦旅》這本書時餘秋雨的散文集。全書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秘,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其中有的是透過一個個古老的物象,描述大漠荒蕪的黃河文明的盛衰,使人見識歷史的深邃與蒼涼。有的卻是以柔的悽迷的小橋流水為背景,把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的神情俱佳,更神奇的是他竟直接把筆觸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現了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他在祖國文人所留下的風景中走走停停,行行止止,並在每個所到的地方都能感受到沉重的歷史文化氣息,讓他沉醉其中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嘆,由此提筆,做出了自己一些有關文化的評論,希望亦或是奢望。

  縱古觀今,多少文人墨客抓狂於桌前,消失於桌前。

  為什麼?

  為什麼稍稍做點學問生活就變得如此單調窘迫;為什麼詩、文人總是要等到他們消失之後才會萬古流傳;為什麼總是等著所有人沉醉、沉溺於其中或消亡於其中之後才能留下輝煌的知識文明,如果現在所創造的精神與物質文明都需要以如此沉重的身心負擔為代價的話,那再過千百年,文明必定會自己的精神文明壓得喘不過氣來。若精神與體魄總是矛盾,深邃和青春總是無緣,學習和遊戲總是對立,那不知何時才能達到一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

  我想餘秋雨一定是本著這樣的想法踏上了旅程開始了振奮人心的苦旅,我不能想象真正站在那一個個神奇的景象面前時,秋雨的心靈受到了多大的衝擊,我甚至都不敢想象那一次次的精神洗禮有多麼的猛烈,一定會像一個傻瓜一樣木然的站立著,時而腦海裡滿腦章句,時而滿腦空白,我羨慕、嚮往、嫉妒。

  我羨慕他,有這樣的機會,我向往,他有這樣的經歷,我嫉妒,他有這樣的但是和氣魄。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那一份才氣。

  我記得第一篇,《道士塔》有一種心碎的痛,王道士的身影時時浮現於眼前,揮之不去,他乾燥的、看看一點碎銀就裂開的嘴,還有那一道迎著外國人諷刺的目光恭敬的遞出一卷卷經書,拿劣質顏料粉刷精美壁畫的身影,我好痛,為國家痛,為民族痛好似我變成了一位真正的智者,心動伴著心碎。

  他的那個時代,人煙尚且還稀少,當我讀完莫高窟時,發現自己竟大口吐氣,平復著心中的激動。在沙漠深處的陡坡,濃濃地吸收了無量度的才情,空靈靈而又沉甸甸的站著,變得神秘且安詳。點開莫高窟的影象,愣神,對他傻想,相對於埃及金字塔、印度山奇大塔、古羅馬的鬥獸場,中國的遺蹟真是很難得的具有很大的積累性。

  他讓我感覺我彷彿成為了漫天飛舞的雪,我瞬間感到歷史有著一種不可抑制的美,有著博大的精神,神奇的相容性、傳承性、宏大性和神秘性。

  我理解他並且深愛他。

  記得印象最深的,其實是一彎泉水。對於那一彎泉水的渴望,見識就像對失落故鄉的尋找,對離散親人的查訪,行走于山間、泉間、侏儒也變成了巨人,巨人也變成了侏儒。

  到底是月牙泉,隱藏域哈沙山中的月牙泉。

  當他嚮往巔峰,嚮往高度時,巔峰去僅僅只有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於是,恰好在這時,變發現了那泉,世間真正溫煦的美色,都熨帖著大地,潛伏在深谷,每個人都在不懈的往上爬,拼命的往前衝,最後什麼都可能失去,高處不勝寒。

  高有高的險,低有低的平,全由我們自己來斷定,每當我們做好一件事前,我們需要停一停手,放一放腦子,思考自己到底做的是什麼,有什麼意義。

  瞭解自己,適時放空自己;

  理解自己,學會引導自己;

  平復自己,懂得優秀自己。

  文化苦旅單章讀後感 篇4

  早就聽說過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關於這本書有許多讚揚也有許多批判,最近有幸拜讀即為其中深厚的文學功底和深刻的文化內涵所吸引。一口氣讀完,讓我思量萬千,感受倍深。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一部文化散文集,全書用平淡自然的語句帶著我們透過山水風物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跟著作者的筆我們時而走過荒涼的大漠,時而走進小橋流水江南。從天一閣、莫高窟、天柱山,到江南小鎮,作者用縱橫的筆墨帶領我們經歷了中國文化的千年滄桑。我們從《道士塔》中聽到了莫高窟的文物的哭泣,在《陽關雪》中看到黃河文明的興衰,在《風雨天一閣》上感受著文化人的人格和良知。每一篇文章都帶著我們走過一個地方,講述一個快被遺忘的故事,引發我們心底深深的思考。

  書如其名,不是名勝古蹟的旅遊觀光,作者走過的是一條充滿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之苦,中國文人的艱辛之苦的,文化之旅。看著莫高窟裡一張張被劃下的壁畫,目送一車車被運向國外的文物,腐敗的官場,墮落的文人,還有那在同胞的屍骨中間為皇軍立碑的中國俘虜。我總是不猶的陷入苦澀的沉思;一生堅守著藏書樓的範氏父子,冒著被免職、甚至可能被逮捕殺頭的危險給學生講學朱熹,又總能給我許多感動。我們走過的是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可是看到的卻是隱藏在他們背後的種種思念。

  這是一本需要用心看的書,每讀一段都需要你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不是一本關注於歷史的書,書中也許會有一些歷史的錯誤和疏漏,可我們真真應該關注的,這些或對或錯的歷史帶給我們反思(上海一個姓金的史學家,從餘氏的《文化苦旅》中挑出了二百例不付史料的錯誤)。

  這路是苦澀的,卻能喚醒華夏子孫體內的熱血,是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去經歷一遍的旅程。

  文化苦旅單章讀後感 篇5

  拱門,在我心中只紀念一個模型或富有的婦女家庭,並建立,並讀了邱秋宇的拱我知道,這個拱更多是婦女的貞節,貞潔與他們的生活一樣重要,他們的貞節被汙染,已經等於靈魂已經失去光澤,我認為拱門是為了紀念女人的貞潔和建立它?在我看來,女人似乎是最苦的人類,在過去,他們似乎不自由,沒有機會去尋求求情,不知道知情權,只有父母被困在家裡娶了針,身份狀態使他們不能得到家庭的愛。他們的生活,彷彿生來被控制,彷彿從黑暗的棺材中一般的娃娃的交付,行動和身體已經剝奪了自由,沒有機會抵抗。他們的母親本應該遭受這種痛苦。所以我想問:他們的母親不想讓他的女兒過一個快樂的一天嗎?如果真的是這個虛擬身體的母親的材料,為什麼要讓他們的女兒再次忍受自己的痛苦為什麼是有偏見的?女孩和男孩不享有平等的自由嗎?這可能只是為了成功的緣故嗎?

  承擔腐敗的傳統?但在這本書中,一些美麗的東方婦女,來到這個不平等的男人和女人的國家,為這個村子解凍,一條路到梨,凍結了大量的女孩,女孩從凍結的村莊被儲存。這些婦女好像從封建時代的村莊收回了女孩重新獲得權利。河是鄉村小學的第一個女學生,是第一個解凍的女孩,無論多少次在山上,在老師和母親的照顧下可以安全地到達學校,只有在男孩的學校學習。這就像在冰凍的金髮女郎的熱冰。河裡,雪上的紅點,像金色的金髮女郎的束。凍結的金髮女郎終於從兩個現代青年中脫離了冰,女孩在太陽的黎明解凍了。一群黑頭髮飄飄的中國女孩沒有依靠別人的車,自己解凍,解凍在鬼祟的安靜中。彷彿地球還在睡覺時,悄悄出現西維黎明,是神秘的山脈,是秘密的年份。

  文化苦旅單章讀後感 篇6

  有這樣一個人,他是我國著名作家、中國文化史學者。

  他有一本共有三十七篇的散文集——《文化苦旅》。

  我所介紹的就是餘秋雨的《文化苦旅》。

  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

  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著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光暈。察其書名,文化和旅遊聯絡在一起,而在旅遊的同時,卻感受文化之苦。也許你會在此留下疑問。同樣我帶著疑問讀完這本書,才明白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是在那一處處古蹟的背後卻隱藏著人們不為人知的一面,而作者運其妙筆,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下面請跟隨我的腳步走進文化苦旅。

  首先,踏入莫高窟的石洞。我們靜靜的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的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集宗教文化知識於一身,以雕像和壁畫聞名於世,向全世界人們展示千年藝術的莫高窟也曾有荒唐史。一位王道士自作聰明將窟中的的珍貴壁畫粉刷、挖鑿,代之以天師靈官塑像。婀娜的體態就這樣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就這樣變成泥巴。更令人氣憤的是,他視經卷入糞土,幾個銅板,幾棵白菜,甚至什麼都不給,他就將不計其數的經卷送到外國人手中。也許是他

  的無知葬送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但是當時的官僚文人又怎樣?忽略洞窟的價值,因為“東西很多,運費不低,官僚們猶豫了。”他們也曾運送一批文獻進京,其情景:沒裝木箱,只用席子亂捆,沿途官員伸手進去,就取走一把,在哪歇息又得留下幾捆,結果到京城時已零零落落,不成樣子。當歐洲的學者文人們冒著被打被殺的危險,不遠萬里,變賣家財,只是為了得到莫高窟的一兩件文物時,中國官員的客廳裡,卻茶香縷縷。也許就是這樣,沒有任何關卡,沒有任何手續,外國人直接走到了那個洞窟跟前。他們一切精心的準備完全沒有必要,只要和王道士溝通好,一筆輕鬆的買賣交易就換來巨大的文物財富。聽到這裡,也許你會心痛那些文物就這樣不翼而飛,痛心王道士的無知,痛恨於那些外國人的趁火打劫……但是有一個事實我們不得不面對。王道士出身農民,生活所迫,當了道士,有幸當了莫高窟的家,可當時的莫高窟無人看管,年久失修,洞中大量積沙,一片殘敗。他憑著對宗教的虔誠,清沙修窟,他也曾向政府提議保護文物,但晚清政府一再推卸責任。此時又恰逢當朝政權風雨飄搖之際,“庚子事變”,八國聯軍打到北京,朝廷岌岌可危。自身的落後讓我們已無心理睬被擱在西北荒涼之中的文物。人們沒有保護文物的意識,更沒有人去重視。於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上演了。一個不拿朝廷一分錢俸祿,靠化緣維持生計的道士,做了他能做的一切。可悲的是,幾年的努力,這些文物的管理處置權還在他手裡,政府沒有絲毫的舉動。現在看來,這些文物怎麼估價都不過分,而在當時並非如此,被視為“國寶”也是後來的事。文物的流失和損毀,一個民族文化遺產被如此嚴重的肢解,這一切不僅僅是王道士的愚昧,更是社會各階層許多人的愚昧!是極貧極弱的國家之心痛,民族之悲哀。這才是作者的“苦”之所在,“苦”之由來,“苦”之際遇。

  一路風雨顛簸,餘先生沒有做沉默者,他總是要竭盡全力的悲切的喊上幾句。也許這聲音不驚天動地,但是足以懾服讀者的心。因為當他喊上幾句時,足以蕩起生命的音量,讓我們產生共鳴。聽罷,在這吶喊中,翻滾的是怎樣的一腔熱血。

  在文中,作者一展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使我由衷的體會到文化的車輪在我身邊碾過,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的感動,無端的震撼,讓我深刻的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內涵底蘊。而這些,正是我們炎黃子孫驚醒的地方,他對我們每個人的人格都是一次考驗,讓我們真正明白“苦”字的意義所在!

  品味《文化苦旅》,即在品味百態人生。讓我們對文化傳承,對文化保護吧!

  文化苦旅單章讀後感 篇7

  最開始並不想選這樣一本封面樸素、內容厚重的硬石頭來啃,卻無意中讀開篇的寫敦煌的《道士塔》,細細咀嚼竟被作者平淡有味的語言描繪的文化世界迷住了。便悉心地一篇篇讀了過去,終於帶著沉重的心情合上了最後一頁。

  這本書可以稱為一部遊記,記述了了作者在國內國外各地旅行時的所見所聞,令人不禁驚歎。原來他去過那麼多地方,從赫赫有名的敦煌、都江堰、三峽、廬山、西湖,到未被人所知的青雲譜、天柱山、天一閣、狼山、九公墓,乃至新加坡一處安靜的墳地。每一個地方的湖光山色盡收他的筆下,娓娓道來,一幅幅或壯美或秀麗或堂皇或頹廢的畫面便鋪展在書頁間,鐫刻在腦海裡。

  而這本書又不能單單稱之為遊記。若只為記錄好山好水或遊玩的的經歷,又何必冠上一個“文化苦旅”的深沉雅號?遊敦煌,比欣賞壁畫更要緊的是感悟其廣博的文化歷史內含,同時為一卷卷經文的流失而扼腕嘆息;訪廬山,更是平坦的石板路他不愛走,名揚千里的廬山瀑布他匆匆走過,卻勞神地翻過多少座大山,竭盡全力到尚未開發的“三疊泉”去大發“當代的便利途徑阻斷了跨時空的精神溝通”的慨嘆;在西湖邊踱步,他無心流連美景,卻在瀲灩中垂青於兩道長堤,一位隱士和一人一妖兩個美人。在濃豔的美妝背後,作者挖掘的是消逝走遠的廬山文人和盛大卻疏離的西湖文化。而在他筆下重現的眾多渴望天柱山腳下終老的知名文人的足跡與上海的天一藏書閣經歷的風風雨雨,更讓中華歷史的厚重感突現出來,同時也為文化未來的走向與發展深深憂慮,壓在心頭。

  這本書從頭至尾,字裡行間都飽含著作者對中華燦爛文化和歷史的熱愛和極深的造詣,後面幾篇寫在新加坡的幾位年邁的華人對祖國的思戀則猶為動人。

  讀完這本書,我卻忍不住愧疚。廬山、蘇州我也曾去過,但除了“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偶爾讚歎一下祖國的青山綠水,別的什麼也沒有思考。若先讀了這本書,再去這兩個地方,所得的感悟定會不少吧,將不只是吸了滿肺清新的山水氣息。於是就有了按書上的指引去拜訪那些滌盪著豐富的文化、沉澱著厚重的歷史的地方的想法。

  也許就像作者說的:

  “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

  而這本書便帶著我一路品咂著文化,一站一站地徜徉在各個文化寶庫之間。說真的,能靜心讀完這樣一本書連我自己都有些驚奇,不過讀後的收穫真是說不完啊。

  文化苦旅單章讀後感 篇8

  這個人憑藉著他對蘊藏了幾千年的中華歷史文化精髓的理解力和感悟力,孕育了《文化苦旅》這部令人讚歎不已的著作。

  第一次與餘秋雨的文章邂逅是在初中學過的一篇課文《信客》,至使至今,我仍不忘《信客》刻畫的那個誠信無私·善良厚道的信客形象。他表達出來的文字也是給人一種質樸典雅·精闢而暢達的感覺。

  拿起《文化苦旅》,我的心情是沉重而有壓力的,“文化苦旅”顧名思義,這一條文化苦旅是艱辛的。一改以前的輕鬆灑脫,文字多了份蒼老和沉重。“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餘秋雨說:“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引發人生滄桑感。”倘佯在歷史的海洋中,他深深地陷入了他的思緒中,因中華民族文化的興衰得失而或喜或悲。

  廬山,生疏而又認識的名字,在這裡詮釋了它的價值意義。

  一個曾經古文人們寄情療心的佳景,像一個埋藏著千年秘密的滄桑老人。從“走向三疊泉的漫漫山道上,我產生了大容鑄感”到“誰也沒有逃開,反都抬起頭來仰望,沒有感嘆,沒有議論,默默的站立著,袒示者溼淋淋的生命。”這是它的魅力,瀑布的狂暴·宏偉,甚至是浩浩蕩蕩的氣魄,不止衝擊了作者,也震撼了我的心魄。他說,文人也萎靡柔弱,只要被這種奔渾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結果就在這看似尋常的佇立瞬間。人·歷史·自然混沌地交融在一起了。

  在“道士塔”中,我體會到作者對文物遺失的痛心與憤懣。在“陽關雪”中,作者尋陽關,憶王維,感受歷史的悽美與哀傷。在“沙源隱泉”中,我彷彿看到作者站在鳴沙山上,俯瞰月牙泉,眼中滿憐惜與驚訝,然後心中鳴起了天樂般的梵唄。

  苦旅,不是身體上的勞累,而是思想上的跌宕,是作者對於文化的思考和追求,以及一種對於逝去的苦澀的回味。他說,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的後的回味,焦灼的會心,冥思的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靜下心來,將“文化”含在嘴裡細細的咀嚼,也是別有一番滋味的。

  文化苦旅單章讀後感 篇9

  我看的是新版的《文化苦旅》,舊版的因某些原因成了眾人連年惡語傾瀉的物件,但即使如此它仍憑藉深厚的文化內涵獲得了許多榮譽,於是有了新版的《文化苦旅》。我不禁想到,如果哥倫布當時發表了日心說,是否能實現科學戰勝神學的轉變。但布魯諾的下場告訴我,從個人生命角度看,哥倫布的選擇無疑是正確的。

  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世人皆知杭州之美,但很少人知道,杭州的這份動人是經過數代人的努力創造的。不管是多有才的白居易還是蘇東坡,在杭州面前都首先是一個水利工程師。杭州長官錢鏐,為了儲存完整的杭州,忍下頑潑傲氣,不與強權開戰。由此觀之,今人對環境保護的思想深度遠不及古人。看到因為核汙水排洩引起的爭執,看到溫帶國家因極端天氣曬熟海灘貝類,我想,我們也應學學古人,念念杭州宣言了。

  “即使是巧合,也是一種偉大的巧合。”從餘秋雨的這句話裡,我看到了一種大氣的、使人心折的,對歷史和對文化的尊敬。在道士王圓籙對莫高窟進行破壞性的整改時,在斯坦因將融貫了三大文明的莫高窟文物帶走時,餘秋雨先生字裡行間的惋惜和懇求令人動容。他這樣說:“這裡也難,那裡也難,我左思右想,最後只能跪倒在沙漠裡,大哭一場。”我想,文化的尊重和認同感是我們人區別於低等生物的一個重要標誌。在數千年的人類進化裡,我們人類逐漸建立起了一套套文明體系,將不同的人或物聯絡在一起。龍應臺先生說過:“人本是散落的珠子,文化是柔韌的細絲,將珠子穿起來成為社會。”從青銅鐵器到琉璃瓷瓦,從以葉蔽體到霓裳羽衣,中國的文化泉流從不間斷。我們用數千年的時間去沉澱文化,同時也在用相同的時間去與文化共舞。透過餘秋雨先生的手記,我讀到了文化人的堅守與長情。他們的力量穿過時空奏響,那樣鏗鏘有力,使我潸然淚下。

  在袁隆平院士去世的那一天裡,無數的人民自發地為他送別,無數的人民為他悼念。在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希望”這一句話,我於是懵懂地明白,使中國成為這樣一個文明古國的,不僅是有意識的傳遞,還要這個民族的胸膛有一把火,不絕地燃燒。同時我也看到,不是所有的人,胸腔裡都有這樣一把火焰。文中,作者也描述了蔣孝琬這樣一個對於“背叛文化”幾乎沒有感受和心靈煎熬的人物。他生不知年月,死不知歸處,卻在敦煌石窟文物外運中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面對這落差,誰都只能嘆聲這是“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

  書裡,餘秋雨先生有時用文化講述故事,有時用故事引出文化。跟著他的墨跡,我彷彿也遊歷了大山大河。在喀什,我跟著一群考古學家為這崑崙第一城跪身;找蘇東的舊路,用文字為這位可愛的詩人平冤;看見那座見證了太久歷史的廢井的冷眼;讚頌那位既能做出重大國事決策,又能演算歐幾里得幾何學,還能一天射獵三百一十八隻野兔的康熙皇帝。每讀一處,就收穫一處。

  縱使很多人認為這本《文化苦旅》比起舊版的來說主觀性更強,但我讀來也仍感驚歎。它向我展示了文化的神采奕奕與生命力。

  文化苦旅單章讀後感 篇10

  《文化苦旅》是一本文字優美卻又言之有物的書。這本書讓我遊歷了大江南北,帶我穿越時空,領略唐宋元明清的歷史。本書寫的是中國名處的名勝古蹟、風土人情,可按以說是一本遊記;而在其中又記錄了許多史實;也可以說是一部史記;而全書流露出的喜怒哀樂、詩情畫意,又使這本書成為一部很不錯的集。

  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作者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為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這本書裡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組合成了一篇篇絕妙的。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個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自己不熟悉的土地,逼使我不得不走向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我靜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裡,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蘊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從他的文才想至他的被貶,既遭貶謫,而永柳二州又是荒遠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澤之間,將其困厄感傷的心境,完全寄託在遊賞山水之間與文章創作之中,使中國文學擁有了「永州八記」這樣出色的山水文學,這樣的一代士人的氣節與傲氣讓後世學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著崇敬和疑問來瞻仰這位大文豪。

  苦與甜本是一家,先苦後天,才知甜滋味。正如餘秋雨把書名取作《文化苦旅》!但苦中處處有希望的曙光。

  文化苦旅單章讀後感 篇11

  近日有幸拜讀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書。初讀此書,我便懷揣著對先生筆下文字的敬仰匍匐於先生筆下的文化苦旅一程,再拜讀,卻深感品讀此書毋需深厚的知識基座,亦能在步履中品出苦澀後的回味,心生焦灼後的會心。

  《文化苦旅》一書大體分為四部分,從先生的如夢起點出發,繼而透過紙墨纏繞於先生的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乃至人生之旅中,抒寫了一個儒者的家國情懷以及其獨特的文化眼光和文化尊嚴。於:“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關係如何”的提問,先生回答“沒有兩者,路即是書”。先生辭去一身職務,在山河中找路,用短暫的生命貼著這顆星球的嶙峋一角,給每個人在時空座標中點出那讓人清醒又令人沮喪的一點。

  餘秋雨先生在書中寫道“大地無言,只要有一二個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沿著先生的行跡,我不斷觸及著先生那被奔瀉的文化內涵所裹卷的吞吐千年。坦然將塔內九千多個經卷,五百多幅繪畫作為與殖民者交易的籌碼的王圓籙,揣著作為回報的區區三十英鎊,沾沾自喜!聞及此事,秋雨先生髮出:“我左思右想,最後只能跪倒在沙漠裡大哭一場”的儒者一嘆。我想抽離這沙漠,卻發現雙腳囿於這家仇國恨的悲痛中。抬頭看著這悽豔的晚霞,這兒,正因為一個缺乏文化眼光的道士,使得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使得這猛然出現的民族自信的一刻又沉陷下去。

  當步履中飄揚的家國情懷仍迴盪於流放英靈的寧古塔,令人扼腕嘆息的莫高窟,直視著廢井冷眼時,先生筆下的文字已將我帶到巴金百歲壽辰。餘秋雨先生認為:傑出作家的長壽,讓逝去的時間留駐,讓枯萎的時間返綠,讓冷卻的時間回暖。因此,在巴金先生經歷了文革的慘痛波及和“棍子組織”散敗,從者對其的蜂擁誇讚後,秋雨先生感慨道:“上海缺少的,往往是讓海內外一亮的文化尊嚴。”讀來如是,巴金先生的文化尊嚴來源於思考,來源於安靜,安靜中亦瞻仰著並不陡峭的`高度。

  讀《文化苦旅》,領略秋雨先生“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的儒者英氣;默嘆且行且傾吐的家國情懷和深刻的文化之旅。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有幸漫步秋雨先生的行跡,且行且喜,且行且泣。

  文化苦旅單章讀後感 篇12

  吞吐間是雲水泱泱,指尖上是塵土茫茫,太初混沌明目張,巨斧開洪荒。

  翻閱琅環閣,回首五千載,跟著餘秋雨先生的文字看那立於莫高窟門外呈圓形,狀似葫蘆,外敷白色,高高低低地壘在青磚基座上的僧人圓寂塔,只餘憤怒與悲哀。

  是啊,連作者也不知如何解說這個巨大的民族文化悲劇。作者的難題,成為我們每個人的難題。餘秋雨先生想向王道士跪下,低聲求他等一等,但是“等什麼呢”?難道“等一等”,莫高窟就會有更好的命運嗎?即使攔下偷運經卷的車隊,“被攔住的車隊”又將駛向哪裡?

  陷入兩難,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但,我們必須要有一個答案。作者說:“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重重的嘆息。”因此,或許一切的答案,要從王圓篆這個小個子的小人物身上尋找。

  餘秋雨先生告訴了我們,我們也同樣確信,王道士無疑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他粉刷壁畫,砸碎雕塑,破壞佛教文化,堆塑他的天師、靈官。他從外國冒險家斯坦因手裡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稀世文物一箱箱運走,他所有的罪行罄竹難書。

  可是,我們若讓這具無知的軀體肩負起這筆文化鉅債,把所有的責任,把一個民族的巨大悲劇全部推到這個卑微,渺小,愚昧的王道士身上,連我們自己都會覺得無趣,難以置信。那,到底是什麼釀成了這個悲劇呢?

  斯坦因在《西域考古圖記》中說:“王道士將全部的心智都投入到這個已經傾頹的廟宇的修復工程中,力圖使它恢復他心目中這個大殿的輝煌……他將全部募捐所得全都用在了修繕廟宇之上,個人從未花費過這裡面的一分一銀。”是的,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我們心中的“罪人”四處奔波,苦口勸募,省吃儉用積攢錢財,用於清理洞窟中的積沙。他勤勞認真得彷彿一個老農,一個符合“五講四美”規範的新時代公民。

  但這樣的認知說到底不能讓人信服。因為王道士粉刷壁畫後,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成了一片淨白;婀娜的體態化為碎片,柔美的淺笑成了泥土,一切化為虛無。我們只能這樣說,王道士越是熱愛他的“家”,越是對美追求得熱切,越是認真負責,對文化的瑰寶的毀壞,就越是徹底。他越是勤勞地巡查他的庭院,悲劇的發生就越不可避免。他越對他的職業盡忠職守,文物的命運就越朝不保夕。這看起來像是一出荒誕的黑色喜劇,生活顯現出了一種完全的錯位。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從王道士的立身處境出發去看他的作為,王道士並沒有錯。他之所以成為文明的“罪人”,是因為餘秋雨先生和我們是站在文明的立場上進行評判的。當時間線前行,文明進一步發展,正確往往就成了謬誤。王道士如果處於一個村落之中,他無疑是一個好農民。但可惜,他被歷史放在了一個錯誤的位置。這種錯置,就像一個穿著戲服的演員站在舞臺上,聚光燈下,他的一舉一動都是生動的。但若是走在人群喧鬧的大街上卻顯得滑稽可笑。

  我們之所以感到悲哀,無非是我們疑惑本該在自家院子裡舉行的文化盛宴怎麼跑到別人家院子裡去了呢?

  人不可能超越生存的荒謬境地,但是人應該從歷史錯位的悲劇中發現歷史應有的面貌,對照現實的缺陷,使未來的道路清晰可見。啟示人去超越當下的不足或許也是道士塔一文的意義之一吧。

  同樣,只片面的要求欺騙著不去行騙就像弱者對長出牙齒要吃肉的老虎懇求:“你可不可以不用你的牙齒”一樣可笑。被欺騙者怎樣讓自己不被欺騙是關鍵所在。

  歐美文化與中華文明無法進行比較,但二者對待文化的方式卻是大有不同。1636年,一個叫哈佛的傳教士初到北美大陸,唯恐謀生艱難,以至子孫後代很可能在開闢草莽時將文化拋於腦後。為了避免這一悲劇,哈佛捐出了所有藏書、財產,節衣縮食,辦了一所大學,讓後代從歐洲教育終點開始,這就是——哈佛大學的起源。中國人認為“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物質充足後才讓文明起步,而歐美卻先關心文化播種的問題。

  所以,人的被錯置的命運是導致歷史荒謬的本源所在,文化認知落後,缺乏文化自信則是這一悲劇產生的主要因素與背景。

  懷特海說:“觀念之史便是錯誤之史。”文化進步本質是觀念客服謬誤,擺脫束縛抵達更自由的純真的過程。中國文化上下五千年,積澱豐富,因此傳承更具考驗。在文化中定於一尊,缺乏自信與創造力,必然導致文化遲滯與落後。要從根本上避免文化悲劇,就需要用相容幷包不卑不亢的心態去通曉中西文化,正確地找回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代代的傳承,自信是一點點的積累,歷史不是架空而來,而是你我這樣的小人物書寫出來的。歷史終將證明誰經久不衰,誰是匆匆過客。諸君努力,則天道終還。

  水,看似柔順無骨,卻能變得氣勢滾滾,波湧浪疊,無比強大;看似無色無味,卻能揮灑出茫茫綠野,累累碩果,萬紫千紅;看似自處低下,卻能蒸騰九霄,為云為雨,為虹為霞……

  文化苦旅單章讀後感 篇13

  東坡先生的詩詞,東坡先生的才學,東安先生的品行,哪一點不讓人歎為觀止,哪一不讓人心生敬佩?如無數沙丘後一片青蔥的綠洲,如被枯枝敗葉所掩蓋的清泉。他的高山景行,令他就算身處重重深淵,也能怡然自得,散發出屬於自己的光芒。

  可他的光風霽月,成為了使他失去自由的枷鎖。

  如秋雨先生所說,“他太出色太響亮,能把四周的筆墨比得十分寒磣,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點狼狽,於是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後你一拳我一腳地糟踐,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溫和柔雅如林間清風、深谷白雲的蘇軾啊,你作為一個君子,怎會敵過那些小人的詆譭?於是乎,他們看見你被他們拉下雲端,跌入骯髒而黑暗的地牢中時,他們笑了。

  我也笑了。真正的才子,怎麼會因身處黑暗而喪失了自己的光輝?無數次的打壓,和著數不盡的謾罵,不會將他的稜角磨平,只會使他展現出更加溫潤而成熟的一面。

  我想,當他終於從地牢中出來時,應是帶著笑的。

  笑自己終於被釋放?不。釋放,是意料之中的。一個深受百姓愛戴的廉官,一位讓自己的政敵都讚歎不已的文豪,怎麼可能就這樣憑白無故地死於牢中?那麼......是笑那些人的不自量力?亦不是。君子敵不過小人,不是因為說不過罵不過,而是因為不屑去做,不在乎他們。君子是不怕任何事物的,因為一切的一切,都影響不到他,影響不到他想做的事。他在笑,是他發現了一個機會,一個能夠認請自己的機會。

  他被貶至黃州。在黃州,他日日耕種勞作,與此同時,他也時時剖析著自己,想找到自己至真的一面。我雖然不是蘇東坡,不是和他同一層次的文人,但我知道,他成功了。《赤壁賦》便是最好的見證。

  現在,我想透過他,展望整個歷史。司馬遷、屈原、李白、杜甫......這些人出現於中華上下五千年。貝多芬、海倫凱勒、托爾斯泰.....這些人,出現於亞洲大陸之外。我還未曾細數當代幾位著名人物,便已是一驚:冥冥之中,似乎有什麼東西,將他們的什麼東西奪走,卻又帶給了他們什麼。

  我不會說,也說不出口。但我會在心中暗歎:若是每一位偉人,在成為偉人之前,都務必要受這些折磨的話,那也難怪這世上庸人如此之多,而偉人卻如此之稀少了。可轉念一想,偉人之所以是偉人,不正是因為無論多大的挫折與苦痛,都無法壓倒那始終挺直的骨粱嗎?

  如此一想,我又釋然了,隨即更加敬佩不已。道理是人人都懂的,可越懂就越發現,做出行動並堅持下來,有多困難。就像是身處於幽黑而深沉的海洋,每個人都坐在一條小船之上,操控著帆,嘗試駛至彼岸。中途有狂風,有驟雨,甚至有海嘯。退回起航點的路很近,可到終點的路卻“長路漫浩浩”。這就是人生。成功與否,都由自己決定的人生。

  縱使不知身處何方,縱使不知前路如何,但我知道,我不再慌了,在人生這場苦旅的路上,我不再慌了。有何可慌?為何要慌?到不了終點又如何?做不到又如何?

  人生本不完美,因為品味了成功與失敗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文化苦旅單章讀後感 篇14

  久遠的歷史之路,鮮花耀眼,可那鮮花一旁的古樹,卻衰老滄桑,不知經歷了多少的風吹雨打。漫漫的歷史長河,實則就是一次苦澀的旅行,看似夢幻縹緲,宛如仙境,可那湖水之下的礁石,卻傷痕累累,不知承受了多少次波濤的衝擊。

  看完了《文化苦旅》,我對中國文化有了更新的理解和認識。可以想象,在荒涼的大漠中,遠處,一隊人牽著駱駝緩緩走過,駝峰上掛著的是一卷卷的珍寶,駱駝的源頭便是那著名的莫高窟石洞......《道士塔》這篇文章讓我知道原來莫高窟竟經歷了這樣一次恥辱的短暫歷史。恥辱不僅是盲目愚蠢的王道士,也不僅是當地的縣長及其他官僚,更是我們整個的中華民族。這便是我們文化落後的下場。就像作者所說:“諾大的中國,竟存不下幾卷經文!”

  文物的流失不應該把責任歸因於任何一個人,那是歷史對整個中國的嘲諷。不過,正是由於有了這種讓我們國人憤慨的歷史,才有了我們的反省和進步。

  儘管莫高窟受了那麼多的委屈,可他依然宏偉,佇立在沙漠中訴說著從十六國的前秦時代到元代的藝術生命。那些富有張力的色流,是生命的舞動。“人世間最有吸引力的,莫過於一群活得很自在的人發出的生命訊號。”

  整本書,帶著濃厚的文化氣息,還賦予著餘秋雨的深練文筆,很多話語都令我深有感悟。我覺得這本書值得我們仔細研讀三遍,才能體會出作者對文化的坦誠和赤子之心。雖然是遊記,卻也是散文。優美而富有哲理性的語句,雖沒多少華麗的辭藻,但卻充分的讓我們感悟自己心中的文化,去追溯那過往的風景。

  這本文化散集,透過一些地方,一些事物,一些對故鄉的回憶,一些對文化的走向,聚集而成。作者認為,中國文化本身就是一場苦旅,它的真實步履是落在這大地上的,它是中華民族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帶來了我們對前塵的回憶,思考以及對未來的希望。

  我相信《文化苦旅》不僅僅只有我領悟的這麼多,我願意追隨餘秋雨先生的足跡,發現更深層的真諦。

  文化苦旅單章讀後感 篇15

  《文化苦旅》讀完後我明白了這書名的深刻含義,古往今來文人們的命運看似不同但往往又驚人的相似,看著中華文化幾千年的歷史一幕幕上演,被盜取被誤解被傷害被汙衊被打壓,我的心情也跟著起起伏伏跌跌撞撞,很多次都是淚眼婆娑,幸好“千般荒涼,以此為夢”非常感謝,以此為歸。

  這本書因為書名帶個“苦”字我曾經覺得讀不下去,生存、工作、生活中的苦和累就已經夠多了,業餘時間裡我更想要讀一點輕鬆的搞笑東西,或者勵志的雞湯文,才有力氣繼續前行,但是這本書卻和那些完全不同,雖然不雞湯不搞笑,但是讀完了之後卻讓人渾身充滿了從未有過的力量感,一種敬佩和使命感,一種從內心油然而生的溫暖。

  莫高窟遭到的破環和偷盜真的是令人惋惜痛心,但是古往今來的文人們的遭遇更是讓人氣憤不平,這本書也許就是一個為中華文化和文人們的“吶喊”,是的,他們是是文弱書生,手無寸鐵的讀書人,在遭遇不公和誹謗時候只有隱忍負重、顛沛流離、含冤而死,但是文字的力量卻比任何一種武器更有穿透力,它可以穿越時空讓歷史作證,在那樣艱難的夾縫中憑著自己對中華文化的熱愛,留下了這般溫暖人心的文字“公道自在人心”,就是的這樣你——氣宇軒昂地來到我們面前。

  全書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康熙年間顧貞觀寫給老友的《金縷曲》,我雖不怎麼懂文言文,但那字字句句讀了卻忍不住悽然淚下,難怪當年納蘭容若讀畢聲淚俱下,一口答應顧貞觀請求幫忙想辦法贖回流放在東北邊荒的老友吳兆騫,說到“我當作是自己的事情來辦,今後你完全不用再叮囑我了。”那是古人在死亡邊緣的友情期盼,直至後面篇幅作者寫到巴金九十多歲躺在病床上讀作者的文章時,讀到這篇《金縷曲》竟然一字不漏的背誦了出來,說自己十七八的時候就熟背於心了,這是多麼不一般的喜愛啊。看來古往今來能打動人心的東西總是不會變的。

  我含著淚一讀再讀《金縷曲》:季子平安否?便歸來,平生萬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誰慰藉,母老家貧子幼。記不起,從前杯酒。魑魅搏人應見慣,總輸他,覆雨翻雲手,冰與雪,周旋久。淚痕莫滴牛衣透,數天涯,依然骨肉,幾家能夠?比似紅顏多命薄,更不如今還有。只絕塞,苦寒難受。廿載包胥承一諾,盼烏頭馬角終相救。置此札,君懷袖。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宿昔齊名非忝竊,只看杜陵消瘦,曾不減,夜郎僝僽,薄命長辭知己別,問人生到此淒涼否?千萬恨,為君剖。兄生辛未吾丁丑,共此時,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詩賦從今須少作,留取心魄相守。但願得,河清人壽!歸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傳身後。言不盡,觀頓首。

  一本好書一個新的收穫,每天進步一點點,我喜歡這樣的感覺,喜歡這樣的自己!

【文化苦旅單章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