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建築/建材/工程/家居> 建築學開題報告

建築學開題報告

建築學開題報告範文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建築學開題報告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建築學開題報告範文1

  一、文獻綜述

  (一)國內研究現狀

  工程專案施工成本控制就是在整個專案的實施過程中,在保證工程質量、工期等方面滿足合同要求的前提下,為確保專案在批准的成本預算內儘可能好地完成而對所需的各個過程進行管理。對專案實際發生的費用支出,採取一系列監督措施,極時糾正發生的偏差,各項費用支出控制在計劃成本規定的範圍內,以保證成本計劃的實現。成本管理貫穿整個專案的施工期,是一個動態的管理過程。自接到工程專案招標資訊起,即開始了該專案的施工成本管理。因此,企業一定要逐步建立並完善工程專案施工成本的各種制度,盡最大可能降低施工成本。我國傳統的專案成本管理研究主要側重於工程專案的成本確定和控制,而忽視了對成本計劃、核算和分析的研究。近年來,隨著現代專案管理對專案內涵的不斷拓展,以及實踐經驗的不斷總結,人們逐漸認識到傳統的成本管理是不全面的,加強了對工程專案成本全過程、責任成本以及成本資訊化等的研究。

  目前,我國學者己經對工程專案全過程成本管理進行了探討和研究,並對成本管理的思想和做法進行了創新,但由於起步較晚,對於能夠有效、全面地指導實際的成本管理工作還存在一些距離。同時,隨著建築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和業主要求的不斷提高,施工企業迫切需要一個科學高效的管理體系對專案的成本目標實行系統的全面的現代化的管理,從而順利達到完成工程並盈利的目的。

  (二)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專案成本管理方法比較系統化、現代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專案全壽命週期成本管理、專案全面成本管理以及專案全過程成本管理三種。

  20世紀60年代,美國國防部首先提出了專案全壽命週期成本管理的思想。近年來,隨著工程專案全壽命期整合管理理論的發展,成本管理作為專案管理的一個內容,其全壽命週期的管理思想、理論也在不斷地創新和提高。

  專案全面成本管理思想是國際全面成本管理促進會前主席R.K.Westney先生藉助“全面質量管理”的思想提出的,他在1991年5月發表了《九十年代專案的發展趨勢》一文,給全面成本管理下了定義,:透過有效地使用專業知識和專一技術去計劃和控制專案資源、成本、贏利和風險。在建築領域,實行工程專案的全面成本管理,也就是實行全專案、專案全員參加、專案施工全過程的成本管理。

  對專案全過程成本管理(The Whole Process of Project Cost Management)的研究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該管理思想認為,專案成本管理應該是貫穿專案生命週期各階段的全過程、全方位的工作。因為專案的投資要貫穿於專案建設全過程,而且專案實施之前的決策和設計方案對投資的影響最大,因此,成本管理的關鍵在於採取經濟技術手段,以設計階段為重點,對專案建設全過程進行全方位管理。

  (三)做好施工企業專案成本控制的意義:

  1、施工專案成本控制是施工專案工作質量的綜合反映,施工專案成本的降低,表明施工過程中物化勞動和活勞動消耗的節約。加強施工專案成本控制,可以及時發現施工專案生產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便採取措施,充分利用人力和物力,降低施工專案成本。

  2、施工專案成本控制有利於專案經理專案承包責任制的推行。在專案經理專案承包責任制中,規定專案經理必須承包施工質量、安全生產、施工工期、文明施工和專案成本五大約束性目標。其中成本目標是經濟承包目標的重點和綜合體現,因此,專案經理要較好地實現經營承包責任制,就必須充分利用生產要素市場機制,管好專案,控制投入,降低消耗,將質量、工期和成本三大相關目標結合起來進行綜合性的控制。

  3、施工專案成本控制是增加企業利潤、擴大社會積累最主要的途徑。在施工專案價格一定的前提下,成本越低,盈利也相應地越高。施工企業以施工為主營業務,因此其施工利潤是企業經營利潤的主要來源,也是企業盈利總額的主要構成部分,故降低施工專案成本即為施工企業實現盈利的關鍵所在。

  二、論文提綱

  一、施工專案成本控制的概念及意義

  (一)、施工專案成本控制的概念

  (二)、施工企業專案成本控制的意義

  二、目前建築施工企業在專案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經營思想上存在的問題

  (二)、組織管理上存在的問題

  (三)、施工方案上存在的問題

  三、建築施工企業成本控制方法的改進措施

  (一)、建立建築工程專案成本管理的保證體系

  (二)、建築工程專案成本管理保證體系的實施

  四、案例分析-以某集團施工專案成本管理模式為例

  (一)、某集團施工專案成本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二)、某集團施工專案成本管理對策建議

  五、結語和展望

  三、參考文獻

  [1]龐峋,李書源.施工企業專案法施工.中國鐵道出版社,20xx.

  [2]葉毅等.專案法施工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xx.

  [3]王生謙.施工專案成本管理初探.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xx.4.

  [4]孫慧:《專案成本管理》,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xx.

  [5]池仁勇:《專案管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xx.

  [6]王又莊:《現代成本管理》,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1997.

  [7]萬壽義:《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研究》,瀋陽: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xx.

  [8]郭繼秋、唐慧哲:《工程專案成本管理》,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xx.

  [9]唐著著:《建築工程工程專案成本管理》,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xx.

  [10]李書源、高曉兵:《工程專案經濟核算與成本控制》,中國鐵道出版社,1993.

  [11]石新武:《論現代成本管理模式》,經濟科學出版社,20xx.

  [12]徐大圖: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5.

建築學開題報告範文2

  摘要:BIM (建築資訊模型) 是當前建築行業中一種新興的技術, 其從問世至今, 受到了建築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 BIM技術的應用, 從開發、規劃、設計、施工等各個方面影響著建築工程管理。隨著BIM技術應用的不斷推廣, 其在建築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作用也不斷顯現出來, 基於此, 本文總結了BIM技術在建築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優勢, 分析了建築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探討了BIM技術在建築施工安全管理中應用。

  關鍵詞:建築工程; BIM; 安全管理; 措施;

  引言

  隨著建築工程技術的不斷提升, 各類超高層、異形結構等建築受到了國內城市的廣泛歡迎, 然而這類建築也給建築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BIM技術因其具備視覺化、動態化、協調性、模擬性等優勢特徵, 其對建築專案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相比於以往的建築施工安全管理, 應用BIM技術能夠促使專案管理人們能夠及時直觀的發現施工現場的安全隱患, 並及時排查整改安全隱患, 確保建築施工安全。此外, 應用BIM技術, 專案施工安全管理人員可以藉助三維動態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安全告知、安全警示等安全教育管理工作, 有利於現場施工人員更加形象的瞭解施工過程的安全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由此可見, 研究BIM技術在建築施工安全管理中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BIM技術在建築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優勢

  1—1 可視性

  BIM技術的應用可以提升建築的視覺化水平, 三維建築資訊模型中包含著建築全面的物理資訊和功能資訊, 在建築施工過程中, 利用BIM模型, 能夠方便的提取出所需的資訊, 這對現場安全佈置, 各類防護搭設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1—2 模擬化

  BIM技術可以對建築的地質環境、裂縫、沉降等進行模擬, 進而對建築結構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提升建築的穩定性。BIM為建築質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指導, 不同型別建築系統發揮了各自的建築執行功能。在建築專案施工前, BIM可以對存在危險性的工作進行模擬實驗, 例如深基坑支護施工、腳手架搭設、懸挑架搭設、吊籃施工等, 從而確定最佳施工方案。

  1—3 最佳化性

  建築工程專案的建設過程是一個不斷完善最佳化的過程。BIM模型提供了建築物的實際存在的資訊, 包括幾何資訊、物理資訊等, 利用BIM模型對建築物進行視覺化展示、協調、模擬以及最佳化後, 從而有利於最佳化管理決策。

  2、BIM技術在建築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有待提升

  BIM技術在建築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應用對施工專案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然而, 當前建築企業這方面的人才比較欠缺, 一些年齡偏大的安全管理人員思想比較保守, 對新技術的應用顯得不適應, 導致建築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一些建築單位重視BIM技術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也因企業管理人員專業技術能力的欠缺而深受阻礙。

  2—2 建築現場安全管理技術裝置有待提升

  BIM技術在歐美髮達國家已經很早應用在建築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 並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應用效果。我國建築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研究起步晚, 安全管理工作的投入少, 安全管理相關的技術和裝置相對落後, 安全管理專業人才欠缺, 這也導致BIM技術的一些安全管理功能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3、建築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BIM技術的運用

  3—1 建立施工安全指標

  隨著BIM技術在建築工程專案施工管理應用的不斷深入, 想要在建築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充分發揮BIM技術的優勢, 首先要建立建築施工安全技術指標, 實現對建築生命週期的精確預算統計, 透過對資料的準確計算和分析, 確保建築施工安全管理按照既定的計劃實施;同時, 透過對建築生命週期的精確統計, 能夠為建築施工安全的指標評估提供準確有效的資料。因此, 建立基於BIM的施工安全指標, 在建築專案實際施工過程中, 能夠將建築施工安全管理理論與安全管理實踐操作相結合, 促進建築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順利、有序的進行, 確保建築專案施工階段順利、安全、高效的完成。

  3—2 施工方案防護效能的確立

  在建築施工過程中, 可以利用BIM確立施工方案防護效能, 該項任務是建築施工中不能忽視的重要部分, 關係著施工現場的安全, 施工方案防護效能的確立, 是BIM技術在建築施工中的重要作用之一。只有使用BIM技術, 對施工方案防護效能進行確立, 達到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高強度指標, 才能真正切實保障施工安全, 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如圖1所示, 利用BIM對建築支模體系進行驗算, 確保支撐方案的安全合理性。可見, 在現代化建築的.施工中, 使用BIM技術確立施工方案防護效能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 在使用BIM技術的過程中, 應該做好對建築工程施工的長期研究, 綜合考慮各項施工因素, 包括專案所在地的氣候特點, 天氣變化、地質條件、人工、材料的市場情況等各項因素, 使得BIM技術能夠在建築施工的安全管理中真正發揮防護作用。除此之外, 在研究BIM技術在建築安全防護管理的過程中, 還應該考慮在施工週期中的各個施工環節。一般情況下, 建築安全週期可以劃分為以下四個階段:工程設計階段、工程施工準備階段、工程施工階段、工程執行階段。

  3—3 實現對建築工程的安全檢查

  BIM技術還能夠應用於高層建築專案的安全檢查中, 透過BIM平臺, 對高層建築施工的工藝操作進行模擬, 透過平臺對各個環節進行分析以及資訊的整合, 然後利用BIM技術引數化、視覺化的功能, 建立高層建築進行安全檢查模型, 及時發現安全隱患, 並透過隱患的分析制定相應的應對方案, 實現施工的安全進行, 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率。

  3—4 實現對建築工程施工、安全、協同、質量的管理

  在建築施工過程中, BIM技術主要用於現場的施工管理, 將現場的質量與安全問題直接反饋給施工管理人員, 以便及時得到處理, 提高建築施工質量, 減低安全事故的發生率。在實際應用中, 首先登入BIM應用介面, 然後將施工現場的相關照片傳輸至BIM應用中, 填好相應的選項, 包括專案名稱、軸線等具體引數。利用BIM移動終端採集現場資料, 實現建築施工安全與質量的協同管理, 將現場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和質量缺陷以資料的形式傳輸至BIM應用中, 然後將這些資料關聯至BIM模型, 利用BIM視覺化的功能, 對現場問題進行研究。這樣一來, 施工管理人員能夠及時準確的發現現場的安全隱患及質量問題, 並進行精確的定位, 實現施工全過程的動態管理, 保證施工的安全進行。

  3—5 運用BIM技術進行安全培訓

  在傳統的安全培訓中, 內容主要是在於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 對於真正的安全隱患以及安全隱患的消除方法提到的比較少, 口號多於實際, 並且培訓方法單一, 這種方法進行培訓受到的效果微乎其微。後來在安全培訓中增加了資訊科技的使用, 使得安全培訓更加形象化, 但是仍然缺乏資料, 實際應用性比較差, 長此以往就造成了安全培訓的流程化。如上所述, BIM技術具有視覺化的特點, 因此, 可以在建築施工中透過模型的建立檢視施工現場的動態變化, 瞭解現場資訊, 排除施工安全問題。利用BIM技術, 還可以建立安全內容資料, 有安全培訓資料的人員可以學習新的施工方案, 新機械的操作方法等, 透過這種形式的學習, 大大提高了相關施工人員的技術水準, 提高操作的規範性, 安全施工培訓才能達到預估的水準, 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率。

  4、結束語

  目前, 我國的經濟、技術都處於發展階段, 極大的促進我國建築業的發展, 同樣的建築行業的發展也推動著我國經濟建設。所以, 建築工程的優良管理, 能夠促進建築行業的有序健康發展, 同時還可以促進新興技術的研發。在建築工程的施工過程中, BIM技術可以對施工現場進行全域性掌控, 瞭解施工現場的安全隱患, 及時調整施工方案, 控制現場的施工安全。所以, 在建築施工過程中, 首先要推廣BIM技術的使用, 其次, 管理人員要掌握BIM技術的應用技巧, 透過BIM技術的使用, 提高施工現場的安全性, 強化施工質量, 保障建築業在發展上開闢新高度。

建築學開題報告範文3

  一、本課題的研究目的和意義

  1.要求我們鞏固和加深已學過的基礎理論和暖通空調專業知識,培養自己綜合應用所學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術技能,進一步提高繪製工程圖,使用計算機的能力,增強作為現代建築環境與裝置工程師應具備的基本技能。

  2.透過在老師的指導下熟悉設計的全過程,掌握設計方法,提高設計能力,獨立地完成規定的課程設計任務,掌握建築環境與裝置工程設計、施工、管理的基本程式和方法,瞭解我國有關的技術規範、方針和政策,並能夠正確查詢和使用。

  3.透過課程設計,可以使我們綜合所學的製冷與空調的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得到工程實踐的實際訓練,提高其應用能力及動手能力,學會針對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何廣泛而儘可能地蒐集有關資料和研究成果,瞭解本專業現狀和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4.培養自己深入調查研究,聯絡實際問題,從技術、經濟等方面全面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闡述自己觀點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工作作風,為畢業設計打下好的工作基礎。

  二、本課題的主要設計研究內容(提綱)

  1)先熟悉設計資料,準備必要的設計手冊,材料等;

  2)根據提供的建築圖紙和其他資料規範等以及教師給定的設計地點,計算夏、冬兩季冷、熱、溼負荷;

  3)空調系統設計方案的選擇,包括確定室內送風狀態,送風量,新風量及換氣次數,確定夏、冬兩季空氣處理過程等;

  4)確定空調系統氣流組織,進行氣流組織方面的計算;

  5)空調水系統的設計;

  6)空調系統裝置的選擇與機房的佈置,如風道,選擇風機型號等,;

  7)繪製空調系統施工圖紙,圖紙繪製應符合國家制圖標準,表達準確,圖面整潔;

  8)編寫設計說明書,包括原始條件,設計計算公式和相關資料,文字說明及附圖,字跡工整,計算準確,簡明扼要。

  三、文獻綜述(國內外研究情況及其發展)

  高層建築先後在美、歐等層或大型民用建築。經多年的引進、消化與經濟發達地區興起。迄今,遍及世界的許多研究開發,迄今有關空調裝置生產廠家和年現代化都市,高層飯店、百貨商場、辦公大樓裝置臺數均有了大幅度的增加,產品的品樓及多功能的商用、居住建築已比比皆是,效能日趨完善,國產化程度不斷提高,並且還將保持與日俱增的勢頭。

  高層建築形成了國產品逐步取代進口產品的局面。迅速發展向傳統的空調方式提出了挑戰,另一方面,按國內的應用現狀來看,存些新的實用系統應運而生。在的問題不少:裝置製造品種少,未能完善多年的實踐證明,在節約建築空間、適系列化;製造工藝水平仍較落後自控裝置空間負荷需求參差和多變,以及執行經濟配套與調節效能提高等方面問題尚多。產品效能方面,作為“空氣――水”空調系統主效能測試缺乏統一標準,效能資料不全,“風機盤管+獨立新風”的這全效能曲線可供設計選型;對風機盤管空調系統,已經顯示出它特殊的價值和工況缺乏深入分析,設計計算尚無生命力。美國、日本等國家十分重視風學、規範化的作法,設計人員易於忽視對設機――盤管機組(FCU)的開發,現已擁有具備實際應用條件作認真研究,往往以“足夠眾多的廠家和高額的年產數量。他們在實現保險的觀念粗略地確定其型號、規格,使機組標準化、系列化的基礎上,著力追求小負荷計算的資料喪失利用價值,裝置選型也型、輕量、高教、低噪聲和低電耗,不斷完不經濟、合理問題,這些問題都有待暖通空調機組功能與調節效能。探索新型機組型空調技術工作者努力加以解決,以期進一步擴大這種空調方式的應用。用為採光、通風及外觀造型的需要。對於現於新風采集。代辦公樓來說,前兩項作用已不突出。辦公房的佈置採用傳熱學的角度來看,同樣面積的外窗和外牆,廊式。這樣可利用走廊迴風,減少因設迴風在單位時間內的冷、熱損失,外窗是外牆的管道而引起的空間浪費。5倍(冬季)至1O倍(夏季)。因此,為使房間美觀、協調,要求建築約能量,應儘可能減少外窗面積。師能在裝置工種進行施工圖設計前,提供室空調機房應儘量設於被空調房間內天花分格圖。便於風口、燈具及噴灑頭的中部,以便於風管佈置。

  四、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送風口的調節問題

  2)如何確定空調房間室內設計引數和室外設計引數。

  3)怎樣計算空調房間的冷負荷、熱負荷、溼負荷及空調系統送風量、新風量。

  4)如何確定空調系統水系統方式。

  5)怎樣進行空調系統的裝置選擇與機房佈置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空氣調節系統的劃分應考慮運轉和調節的靈活與經濟性。多層建築的系統劃分應根據各層平面佈置和機房的位置等條件而定,儘量做到風管佈置合理,系統運轉靈活而經濟,空調系統不宜太大以便於調節和減少噪聲。國外在大型辦公室設計中,在周邊區採用風機盤管時,新風的補給常由內區系統提供。因風機多檔變速,在冷量上能由使用者直接進行一定的調節。

  熟悉建築圖紙,明確畢業設計的內容,瞭解建築物的等級,建築的結構及功能,平面佈置情況,空調房間和機房佈置位置。對空調房間進行負荷計算,並進行彙總。根據建築結構和設計規範以及查閱的資料確定出空調系統的設計方案,進行空調系統的風系統和水系統設計,確定出各風管段的規格尺寸和各水管段的管徑,選擇出空調系統裝置和佈置機房。

  六、本課題的進度安排

  本次設計共16周,含實習兩週。3月8日~3月12日完成開題報告

  (一)基礎部分(0.5周完成)

  (二)負荷計算(2周完成)

  (三)系統方案確定(1周完成)

  (四)空氣處理方案的確定(0.5周完成)

  (五)氣流分佈校核計算(0.5周內完成)

  (六)風道與噪聲(1周內完成)

  1.風道的佈置與設計計算,風機的選擇或校核(0.5周成)

  2.噪聲校核與消聲設計(0.5周內完成)

  (七)冷熱源(0.5周內完成)

  (八)空調與採暖水系統設計(1周內完成)

  (九)、施工圖設計(6周完成)

  七、參考文獻

  [1]陸亞俊,馬最良,鄒平華。暖通空調。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xx

  [2]明星,黃虎。舒適性空氣調節系統的節能分析。水利電力施工機械,20xx(2)

  [3]馬最良,姚楊,主編。民用建築空調設計。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4]建設部採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範中國計劃出版社

  [5]艾學良暖通與空調常用資料手冊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6]陸耀慶實用供熱空調設計手冊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8]. ASHRAE Handbook,“Fundamentals”,ASHRAE Inc.

  [9] Shan K,Wang.Handbook of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McGraw-Hill Inc.

【建築學開題報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