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音樂>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彙編15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音樂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模仿小動物走路的活動中獲得快樂,並能情緒愉快的參加音樂活動,願意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大膽的想象,用身體的各個部位表現幾種不同動物的特徵,模仿這些動物走路。

  活動準備:

  PPT、小雞圖片

  活動過程:

  一、律動

  律動《小鴨小雞》

  二、匯入

  1、今天小雞要過生日了,它請了幾位動物朋友來它家玩,看看有幾位小動物?(出示四個小椅子)

  2、會有哪些小動物來呢?

  三、感知理解

  1、第一位動物朋友是誰?(直接出示)小兔是怎麼走路的?感知歌詞:“小兔子走路,跳跳跳跳跳”。

  2、聽聽第二位動物朋友是誰?(播放小鴨的叫聲)小鴨怎麼走路的?請寶寶來學學小鴨走路。感知歌詞。

  3、來的第三位動物朋友是誰呢?(出示烏龜貝殼圖片)小烏龜怎麼走路啊?

  4、猜猜最後一位朋友是誰呢?“有個小動物,長著小鬍子,說起話來喵喵叫,老鼠見了就逃跑。”(出示小貓圖片。)小貓怎麼走路?一起來學學。

  5、今天這幾位動物朋友還為我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來聽聽。完整欣賞歌曲。

  6、提問:寶寶聽到歌裡唱了什麼?

  四、學唱、表演

  再次完整歌曲。

  提問:寶寶聽到什麼小動物在走路?

  小兔是怎麼走路的?依次提問其他動物。

  (出示相應的圖譜)

  活動反思:

  1、本活動根據幼兒對小動物喜愛,喜歡模仿它們走路的一些動作來設計。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幼兒的發展經驗水平以及學習特點,透過音樂活動中的唱與跳,使幼兒語言上的表述與動作協調都有了很大的發展。也增強了幼兒表演的慾望。特別是最後一個遊戲環節,到結束,小朋友還玩得意猶未盡。這樣為後面的延伸環節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2、小班幼兒因為年齡小生活經驗少,所以對創編一些小動物動作有了一定的難度,如果在課前能讓家長配合,提前帶小朋友多觀察一些小動物走、跑、跳的樣子或課前組織幼兒觀看一些動物影片。相信這節課就上得更加豐富生動了。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2

  遊戲目標:

  1、愉快地跟學歌曲,並初步學習音樂遊戲、《媽媽和乖乖》。

  2、初步知道袋鼠的主要外形特徵。

  遊戲準備:

  1、扮演袋鼠媽媽的服裝,袋鼠玩具一個(大布袋也可替代)。

  2、歌曲錄音磁帶《媽媽和乖乖》。

  遊戲過程:

  1、教師扮演袋鼠媽媽: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我是誰嗎?""你們看我的肚子上有什麼?它有什麼用?""我們袋鼠是怎麼走路的?"幼兒學袋鼠條,體驗袋鼠走路的特點。

  2、學唱歌曲《媽媽和乖乖》:

  教師有節奏地朗誦兒歌。師:"乖乖是誰呀?""來;自.屈;老師;教.案;幼兒跟著教師有節奏地朗誦兒歌,理解"相親相愛"。

  "這首兒歌還可以編成一首很好聽的歌曲,歌曲名字叫《媽媽和乖乖》"。

  3、教師示範演唱歌曲。

  幼兒學唱歌曲。

  建議與提示:

  在學會音樂遊戲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改變遊戲規則:袋鼠乖乖比袋鼠媽媽多一個,當音樂停止時,沒有找到媽媽的乖乖停止遊戲一次。

  活動反思:

  活動《媽媽和乖乖》的教學重點是圍繞袋鼠媽媽和乖乖相親相愛這一線索進行教學的,活動的匯入是以猜謎“小客人”是誰匯入的,這一環節立刻吸引了幼兒注意力及激發幼兒活動興趣,基本部分以遊戲、兒歌、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幫助幼兒瞭解袋鼠生活習性,培養了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及發展雙腳跳的動作,達到了預期教學效果,整個教學活動幼兒自始自終保持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了孩子們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3

  本次音樂活動——《小老鼠和大懶貓》音樂選自海頓的第94交響曲片段,音樂有較明顯的強度與力度變化。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在活動中結合故事、課件、遊戲等形式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的強度、力度的變化,並引導孩子用身體動作的幅度力度的變化來表現樂曲力度的變化。孩子在扮演小老鼠走路的時候,能分辨出音樂的輕重,根據輕重聲音,他們一步一步有節奏地走,也給這個音樂很好的表現出來。透過本次的欣賞活動初步提高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也存在著許多的不足。《驚愕交響曲》中的“驚愕”,我可以在剛開始引出的時候,鋪墊詞語“驚愕”;雖說有圖譜的出示幫助幼兒理解整段音樂的結構,但是總體來說圖譜的利用還是不夠,可以與音樂配合;吃餅乾的環節可以省略,用動作代替;在胸飾的擺放方面也需要我再仔細考慮,我是不是可以事先在教室裡貼好或者貼在黑板上,讓幼兒自己來撕取,這樣一來也減少了幼兒注意力的分散。

  整個活動,幼兒的參與性很高,興趣也很濃,我可以在以後的藝術教學中,多多開展此類的音樂欣賞教學活動。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4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能用優美的聲音和有趣的動作來表現歌曲。

  (2)學看圖譜,感受三拍子音樂的節奏特點,在樂句的最後不漏拍。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唱歌曲,能用優美的聲音和有趣的動作來表現歌曲。

  難點:學看圖譜,感受三拍子音樂的節奏特點,在樂句的最後不漏拍。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1、遊戲“點小動物”。

  2、“扭”的動作。

  物質準備:音樂圖譜一張,毛毛蟲、大樹胸飾各10個。

  活動過程:

  (一)點小動物引出歌曲。(3分鐘)

  1、伴著歌曲旋律和幼兒做遊戲“點小動物”。

  遊戲2——3個動物後教師直接用歌曲中的第一句歌詞遊戲。“毛毛蟲呀,扭出來呀,扭扭扭扭扭扭扭”。後讓點到的幼兒用不同動作來表現“扭”。

  (二)學唱歌曲(10分鐘)

  1、熟悉樂曲第一樂句。

  利用樂曲第一樂句遊戲“點小動物”若干遍,可以讓幼兒輕聲跟唱。

  2、用圖譜幫助記憶歌詞,熟悉歌曲的三拍子節奏。

  出示第一樂句圖譜。用手的節奏和歌曲的演唱幫助幼兒理解三拍子樂句。

  3、情境引出歌曲第二樂句。

  大樹爺爺想和毛毛蟲做一個遊戲,撓癢癢。你們會撓癢癢嗎?(幼兒同伴間互相體驗撓癢癢的愉悅感受。)

  出示第二樂句圖譜,再次用手的動作和歌曲的演唱讓幼兒感受三拍子樂句的節奏特點。

  4、完整跟唱歌曲。

  (1)教師範唱,幼兒欣賞。

  (2)幼兒跟著圖譜學唱歌曲1——2遍。

  中間根據幼兒學唱情況解決難點:唱滿每一樂句最後音的三個節拍。

  (3)幼兒跟著圖譜和老師的口型演唱歌曲1遍。

  (三)遊戲“撓癢癢”。(5分鐘)

  1、講解遊戲玩法。

  每個小朋友從椅子下面拿出自己的胸飾,明確自己的角色意識,扮演大樹的孩子在場地中找個位置站好,並擺好造型。(要求幼兒儘量做出與別人不同的造型)。扮演毛毛蟲的孩子找一棵大樹做自己的好朋友。跟著音樂邊唱歌邊用各種能表現歌曲的動作進行遊戲。遊戲一遍後互換角色。

  (四)活動的延伸。(2分鐘)

  外面的花兒姐姐也想和毛毛蟲做撓癢癢的遊戲,那我們應該怎麼唱這首歌呢?教師帶著幼兒邊創編歌曲邊做動作出活動室,去戶外找更多的朋友創編歌曲。

  活動反思:

  撓癢癢是一首歡快、有趣的歌曲,它以毛毛蟲和大樹的故事為切入口,表現了撓癢癢時那種快樂的情感。幼兒好動,好模仿,好用身體動作來表現自己的感受,而樂曲中可愛的毛毛蟲,快樂的大樹更是幼兒模仿的物件,透過情景遊戲鼓勵幼兒大膽誇張的進行表現,同時,也促進了同伴間的交流,體驗身體接觸的快樂。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5

  《我愛洗澡》這個音樂節奏明快,韻律性強,形式也是小班幼兒所喜歡的,而洗澡動作又是富有極強的節奏感,將兩者有機結合,能讓幼兒在活動中更容易理解與感受韻律活動的節奏性。我創設洗澡的遊戲情境。把目標定位為:

  1.感受三段音樂的不同性質和音樂中的 xxx 重拍節奏。

  2.能在音樂遊戲中,用肢體動作表現洗澡的過程。

  3.喜歡參加音樂遊戲,在音樂遊戲中獲得快樂的情緒體驗。

  活動開始我引導孩子和浴球玩遊戲匯入活動,孩子們跟隨老師拿著浴球能很認真的做動作。孩子們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著,一下就激發了孩子的興趣,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

  活動透過完整欣賞音樂,分段欣賞,引導孩子傾聽欣賞。整個活動環節清晰緊扣,但在難點找出音樂中xxx重拍節奏中我採取的方法是先將音樂中特別的地方用手抓出來,然後引導孩子用動作表現是用力搓澡。因為音樂中xxx重拍時間很短暫,孩子們總是會忽略這個地方。看到孩子們的這個表現我也過於急躁,就一直帶領孩子用肢體動作來表現,忽視了對《我愛洗澡》這段旋律的“聽”的過程。在活動中我只是單一的引導幼兒進行動作的表演,而缺少引導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音樂的節奏、旋律我也沒有強調。我沒有強調讓幼兒跟著音樂洗澡,而是在老師的帶領下讓孩子表演洗澡,這樣既能讓幼兒熟悉身體的各個部位,又能為以後活動做好鋪墊。讓幼兒在生動形象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進入教師所創設的課堂情境中,從而用心去感受和體會音樂的情感。在活動中,應始終以幼兒為主體,教師只要適時的引導與提示,讓幼兒在活動中保持積極主動的狀態,形成良好的師幼互動,讓幼兒在活動中能夠更加大膽的表現自我。

  整節課下來,課堂氣氛活躍,幼兒的積極性和參與程度高,活動還是開展的比較成功的。一節課下來,雖然教師有些地方引領的太多,但到後面孩子們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編出各種可愛的且貼近生活的動作,並能透過身體把它表現出來,孩子們在這節活動中玩得開心參與的積極性很高。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6

  設計意圖:

  3—4歲的幼兒已經具備感受音樂的能力,他們能夠根據音樂的性質說出對音樂的感覺,但節奏能力還較差,要做到一拍一下的要求還有一定的難度。《歡樂舞》是一首節奏清晰、歡快的四分之二拍的曲子,透過小鴨、小兔、小熊的動作表現出來,音樂形象能使天生熱愛小動物的孩子感興趣,為此,我們設計這一教學活動,意在透過引導幼兒欣賞音樂、表現音樂,發展幼兒的節奏感。故本活動分兩次進行。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傾聽音樂,感受樂曲的性質,學習看圖形譜演奏。

  2、學習正確使用樂器,會看指揮進行分奏、合奏。

  活動準備:

  1、電腦課件,小鴨、小兔、小熊跟著音樂分別按順序有節奏地一拍一拍跳舞。

  2、電腦課件:節奏譜:小鴨、小兔、小熊分別按音樂節奏一拍一拍地出現。

  3、打擊樂器小鈴、圓舞板、鈴鼓各8只。幼兒已經認識過小鈴、圓舞板和鈴鼓,知道正確的演奏方法。

  4、錄音機及錄音磁帶。

  5、場地佈置:(見圖)便於幼兒分清教師的指揮。

  重點難點:

  透過幼兒自己對音樂的探索,感受並掌握XXX的節奏型,並能用各種動作和樂器表現出來。

  活動過程:

  (活動一)

  (一)開始部分:聽小鳥叫的音樂,錄有小鳥的話:"小朋友,森林要開聯歡會,請你們一起來參加。"幼兒聽音樂有節奏地進教室。

  (二)欣賞音樂作品《歡樂舞》

  1、感受音樂電腦課件(大螢幕顯示森林背景:小鴨、小兔、小熊跟著音樂分句走來了,順序分別為小鴨、小兔、小熊、三隻動物一起跳舞)

  (1)師:看,誰來了?它們在幹什麼?

  (2)教師介紹曲子的名字,並再聽看一遍小動物跳舞的音樂。

  (3)師:小動物跟著什麼樣的音樂在跳舞?(引導幼兒說出音樂的性質)

  2、掌握音樂節拍,重點掌握XXX的節奏型。

  (1)師:小鴨、小兔、小熊跳舞的快慢都一樣嗎?哪個地方不一樣?你來學學看。引導幼兒說出XXX的節奏型,並用拍手的動作練習幾遍。

  (2)大螢幕顯示節奏圖譜,讓幼兒學會看圖譜打節奏,重點強調XXX的節奏型。

  ①師:老師把小動物跳舞的情景,畫了一張圖。(大螢幕出示圖形譜)引導幼兒觀察每一句最後一小節和前面一小節有什麼不一樣。兩個小動物怎麼打節奏?三個小動物怎麼打節奏?

  ②教師哼音樂幼兒看圖譜,學習一拍一下地為樂曲拍手兩遍。

  ③幼兒聽音樂看圖譜拍手兩遍。

  ④除了拍手,還可以用什麼動作來打節奏。引導幼兒想出各種不同的節奏動作。(如拍腿、叉腰、跺腳等)完整練習兩遍。

  (3)再次觀看大螢幕,小動物表演一遍,幼兒可以跟著一起做動作,感受節奏型。

  (4)請幾名幼兒聽音樂分別扮小鴨、小兔、小熊表演動作一遍。

  (評析:本次活動,我們讓幼兒在聽聽做做、跳跳中,體驗感受音樂的性質,讓幼兒大膽的創新、積極地思維,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地表現、表達音樂。)

  (活動二)

  (一)(大螢幕顯示三隻小動物垂頭喪氣的樣子)師:"咦你們怎麼啦?"小動物:"這個聯歡會只有我們三個太不熱鬧了,請小朋友幫我們用樂器伴奏,好嗎?"

  (二)為小動物選樂器。

  教師出示鈴鼓、小鈴、圓舞板,請幼兒討論:如果用這三種樂器給小鴨、小兔、小熊伴奏的話,那麼它們分別用哪種樂器呢?

  (三)幼兒為小動物伴奏。

  1、幼兒看圖譜分別空手用圓舞板、小鈴、鈴鼓演奏一遍。

  2、幼兒分成三組,分別為小鴨、小兔、小熊進行分奏、合奏。(先徒手一遍,再那樂器演奏兩遍。)

  3、教師指揮演奏。

  (1)請幼兒看教師的手朝哪一組就請哪一組小朋友演奏。幼兒練習看著指揮拍手。

  (2)教師放慢速度哼音樂並指揮幼兒用樂器演奏兩遍。

  (3)幼兒聽音樂看著指揮演奏兩遍。

  (4)幼兒交換樂器看指揮演奏兩遍。

  (5)幼兒看大螢幕為小動物跳舞演奏。

  (四)結束部分。小動物對幼兒說:"剛才我們表演了節目,現在請你們也表演幾個節目。"幼兒自由主動地表演節目,結束。

  (評析:本次教學活動,我們讓幼兒自由討論分別為小鴨、小兔、小熊選擇樂器,讓幼兒充分發揮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

  活動反思:

  1、出示不同大小的青蛙節奏圖譜,使幼兒透過青蛙的大小感受節奏的快慢,並初步掌握感受十六分音符的節奏。

  2、以節奏圖譜的方式幫助幼兒感受《歡樂舞》的節奏,四種樂器的出示引起幼兒對打擊的興趣,並能跟著節奏譜進行合作演奏。

  3、活動中孩子的興趣非常高,對節奏的感受能力也比較強。透過節奏圖譜的出示幼兒對十六分音符掌握的比較好。幼兒的合作能力比較好,能夠分組用不同的樂器根據節奏圖譜進行合作演奏。

  4、雖然透過幼兒對樂曲節奏的感受能力比較強,也能透過節奏圖譜區別十六分音符與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快慢,但是幼兒在打擊十六分音符節奏型時因為速度比較快,所以幼兒不能準確的打四下,在合作演奏時有些亂。在解決重點的時候老師應該強調一下打四下。

  5、幼兒的合作能力進步比較大,在合作演奏時自控能力也比較的好,大多數孩子在輪到自己演奏時再打擊自己的樂器,演奏的`效果比較好。

  6、優勢:老師的課堂掌控能力有了很大的進步,能夠根據幼兒的反應做出自己的回應和調整。活動的環節比較清晰,重難點的比較突出,幼兒能透過本次活動理解和感受十六分音符。

  欠缺:老師可以更加的關注幼兒的行為,當幼兒在十六分音符節奏時出現混亂時老師可以適當的強調一下。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7

  在今天的活動前,我也嘗試根據音樂讓幼兒合拍地走步,開始的時候孩子們還是比較開心,稍微一些小動作模仿一下,可是在讓他們拉住鄰座同伴手,想讓他們能跟上音樂,並且能較好地跟著老師一起做的時候,有些孩子就只顧著想去拉小朋友的小手,或者直接就和小朋友講話了,有孩子不遵守遊戲規則了……

  我想這種遊戲化的形式比較適合小班幼兒,只是在活動過程中,孩子的自控能力很差,對遊戲規則意識薄,對音樂的感受和表現比較零碎,而且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所以在第一個環節的時候,我就感覺到我有點力不從心無法掌控孩子們的行為了。

  於是我就調整了一些策略,讓孩子們先用最最簡單的動作配以歌詞,先來學習歌唱,在大多數幼兒會唱這首歌后,我根據歌詞提示幼兒用動作來配合歌曲,同時也能幫助幼兒增加歌曲的趣味性。在幼兒門基本都掌握這個歌曲遊戲的玩法後,我開始讓幼兒自己根據自己的想法去增加動作,一開始幼兒不能自己進行聯想,需要在老師的幫助下才能想出碰一碰肩膀、小腳等動作,經過教師的幾次幫助後,小朋友們紛紛主動要求來進行演唱,為了讓每個寶寶的情感得到滿足,我請幼兒相互之間來對跳,找好朋友碰一碰。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8

  目標:

  1、能用活潑、愉快的聲音唱歌。

  2、與同伴共享新年帶來的喜悅。

  3、熟悉歌曲的旋律,學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準備:

  1、幼兒已經參加了新年遊園活動,體驗了遊園活動的豐富多彩和過新年的喜悅。

  2、鑼一面,鼓一個。

  過程:

  1、讓幼兒暢談過新年遊園活動的感受,引出課題。

  2、新授歌曲《新年到》。

  ·教師有表情地範唱。

  ·師幼共同邊聽音樂邊按節拍朗誦歌詞,幫助幼兒熟悉曲調。

  ·幼兒學唱。

  ·幼兒有表情地演唱。

  3、幼兒創編拜年動作,增加歌曲的演唱興趣。

  4、幼兒自由地找好朋友表演唱歌曲,與同伴共享新年帶來的喜悅。

  建議:

  鼓勵幼兒向家人及親戚演唱此歌曲,與每一個人共享新年到來的快樂。

  評價:

  能唱清楚歌詞,會用動作表示“恭喜”。

  活動反思:

  新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新的一年的開端。《新年到》是我園大班上學期第五個主題裡的一首歌曲,孩子們都對新年有一種特殊的喜愛之情,都很喜歡過新年。而過年也與孩子們的生活聯絡緊密,他們都有這方面的生活經驗。為了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產生興趣和探究慾望,讓孩子們體驗到過新年的快樂,知道自己又長大了一歲,並能在學唱歌曲中感受新年的快樂,因此設計了此活動。

  幼兒對新年充滿了欣喜,為了給孩子們的歌唱活動創造一個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在活動設計的過程中,透過玩節奏遊戲和看圖譜的方式來加深幼兒對新年的認識與瞭解。

  活動中孩子們的情緒很高,歌曲的內容較簡單。為了提高幼兒的興趣,我在最後加入了玩打擊樂的環節,即幼兒在歌曲間奏處用打擊樂模仿敲鑼打鼓的聲音。我與孩子們一起開了一場“新年音樂會”,這種歌唱形式,既提高了孩子的興趣,又增強了歌曲的演唱效果。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9

  設計意圖:

  愛玩、愛動是小班幼兒的能力特點。我們班幼兒也是這樣,尤其是一聽音樂,就喜歡扭扭小屁股,拍拍手、動動頭等等。所以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本次音樂活動《我們的身體》。動畫片《喜洋洋和灰太狼》更是孩子們的最愛,於是整個活動中,我給孩子創設了這樣一個情景,我扮演羊媽媽,幼兒扮演喜洋洋,跟著音樂用身體創編各種不同的動作,從而在愉快、輕鬆、自由的遊戲中體驗快樂。

  活動目標:

  1、能夠找身體的各個部位創編不同的動作。

  2、感受音樂的不同,初步學玩音樂遊戲。

  活動準備:

  喜洋洋胸飾若干,灰太狼頭飾若干,音樂。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師:喜洋洋們,跟著羊媽媽去做做運動,鍛鍊鍛鍊我們的身體吧!(聽音樂進場)

  二、傾聽音樂,創編動作

  1、欣賞音樂的不同

  師:我們來仔細聽一聽,哪段音樂是喜洋洋出來了,哪段音樂是灰太狼出來了。

  2、感受A段音樂,創編動作

  師:喜洋洋是怎麼走路的呀!它們在羊村裡都幹什麼了?是怎樣鍛鍊我們的身體?

  師:那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動動我們的身體吧!(跟隨音樂做動作)

  3、感受B段音樂,創編動作

  師:仔細聽一聽,會是誰來了?

  師:灰太狼來了,聰明的喜洋洋會幹什麼?

  小結:灰太狼來了,喜洋洋蹲在草叢裡一動也不能動哦!

  三、完整遊戲,體驗樂趣

  1、介紹遊戲規則

  師:要跟著音樂一下一下地鍛鍊我們的身體,看到灰太狼來了,要立刻蹲下,千萬不能動,否則可要被它抓走的哦!

  (完整玩2-3遍遊戲)

  2、請部分幼兒扮演灰太狼再次遊戲

  四、手指遊戲,放鬆活動

  師:我們今天玩得真開心呀!我們聽著音樂放鬆一下,動動我們的手指吧!(隨老師做動作)

  教學反思:

  1、這節課用的直接匯入,小朋友不容易被吸引。如果換成“看看缺什麼”。(畫些缺少五官的動物,引起小朋友的興趣)

  2、那個照片利用的不好,在掛畫前出示照片,問小朋友這是什麼(指著五官、身體)

  3、身體的作用這環節可以增強些。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10

  《小鴨小雞》這個音樂活動的目標就是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詞內容。我先帶領孩子們學習用斷音唱小雞、小鴨不同節奏的叫聲,初步學習有控制的演唱。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在演唱“呷呷呷、嘰嘰嘰”這些象聲詞時,有的孩子總會剎不住車,原來歌詞中是有兩個“呷呷呷、嘰嘰嘰”,但是幼兒在演唱時,唱完兩個後還會接著唱,於是這時候我就想了個辦法,在唱完兩句“呷呷呷、嘰嘰嘰”後,在接下去一個樂句的第一個音符那裡就拍一下手,提示幼兒要換一句歌詞了,結果幾遍下來,剛才的現象一下子好多了,可見運用手勢與動作對幼兒暗示後,就能解決我在教學中的一些小困難。

  如果一堂課讓幼兒不停地唱,孩子們就會失去興趣,如果加上一些有趣、形象的動作,就能提起幼兒活動的樂趣,加強活動的效果。在《小鴨小雞》中,歌曲中的兩個主角,小鴨小雞是幼兒很熟悉的,而且也知道用什麼樣的動作來做小鴨和小雞,所以在活動中,我一邊讓幼兒歌唱一邊讓幼兒表演,唱“呷呷呷”時就表演小鴨的動作,唱“嘰嘰嘰”時就表演小雞的動作,有了動作的融入,孩子們唱得非常帶勁。

  小班的幼兒天真可愛、活潑好動,沒有較好的自控能力。如果讓幼兒在一堂活動中,從頭到尾來學習記憶歌詞演唱一首歌曲,那麼我想沒有多少幼兒能夠堅持到底。教師適當地加上一些手勢與動作,即用老師的手勢來傳達歌詞的意思,讓幼兒理解歌詞,再讓孩子們和教師一起做做歌詞的動作,那麼我想一定會有很好的效果。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11

  1、活動開始前,我讓幼兒聽找小貓音樂進活動室並按節奏拍手,初步感受這首歌曲的曲調和節奏,然後用“啦”、“嗚”、“啊”等讓幼兒跟曲調唱,一方面是練習發生的方法,另一方面也增進了幼兒對演唱的興趣。透過這兩種形式,即增加了情趣、降低困難,又使幼兒們在不知不覺中充分地感受並掌握了這首歌曲的曲調和節奏。

  2、利用手偶表演的形式也是抓住了我班孩子的興趣點。當我出示這些可愛的小貓的時候,孩子們一下就被吸引住了,於是我把歌詞編成故事用手偶表演,幼兒們認真地聽、看並跟著一起講。我帶領幼兒們用手指謠學記歌詞,幼兒邊用手指做邊記歌詞,動作幫助幼兒快速記憶歌詞,在操作手指中幼兒掌握了歌詞。

  3、孩子們最感興趣的莫過於後面的遊戲環節。在遊戲前我明確地交代了遊戲的規則,躲的時候提醒他們可以躲在小椅子後面。而當遊戲進行的時候,我發現孩子們不滿足於僅僅藏身於椅子後面,有一部分孩子一唱到“找個地方躲躲好”的時候,就已經往邊上的小桌下、鋼琴後面躲藏了。見此狀況,我也未加阻止,依舊扮演大花貓“鎮定地”去找小貓,而被我摸到頭以後,小貓們也乖乖地回到了座位上。可見孩子們在遊戲中會有自己的想法和創意,他們的興趣很可能會轉移到躲藏的地點上去。針對這樣的狀況,我覺得可以適當滿足孩子們的需要,讓他們在遵守規則的情況下,有所創意的遊戲。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12

  《頭兒肩膀膝蓋腳》是主題《從頭動到腳》下面的一節音樂課。

  幼兒在前面的課中認識了身體的每個部位,此節音樂活動讓幼兒加深認識自己身體的部位,並且以遊戲的形式開展,幼兒有興趣的參與其中。

  幼兒很喜歡唱歌,在音樂方面都會主動參與。本節內容,不僅僅是學會唱,還要根據內容一起動起來。這段音樂幼兒聽兩遍便已記住大部分內容,個別幼兒記不清楚。於是,幼兒看我做,這次幼兒耳聽眼看就隨音樂擺動了起來,對幼兒來講這些都是熟悉的身體部位,他們很感興趣,願意表演。很快所有小朋友學會了,接下來我們進行遊戲。小手指著鼻子,聽老師口令,代發出口令後,幼兒迅速反應,動作與老師口令一致。幼兒很開心的參與,在歡樂中還鍛鍊了幼兒快速反應能力。

  透過本次活動,提高了幼兒專注力,讓幼兒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主動大膽學習,樂於師生互動。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13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結構與節奏,掌握“跳、蹦”的基本動作。

  2、能合著音樂節奏運動。

  活動準備:

  1、兔子頭飾若干

  2、兔子舞音樂

  3、圖譜

  4、皇冠

  活動過程:

  韻律活動:兔子音樂舞會

  1、復訴兒歌“小白兔白又白”,以“好訊息”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兔寶寶們,你們一起把兒歌“小白兔白又白”說給媽媽聽下好麼?”

  (幼兒一起講訴兒歌)“寶寶們真的很棒,媽媽要告訴你們個好訊息,想聽麼?(想)今天森林裡將舉行一場音樂舞會,在舞會上將會選出跳的最棒的舞者,為他戴上最美麗的皇冠。”

  2、讓幼兒瞭解“舞會”

  師:“寶貝們,你們想不想戴上這個皇冠?”(想)“恩,我也想戴皇冠哦,那你們知道在舞會上要幹什麼了?”。來。源屈。老師教。案網,(幼兒自由回答)“對的,寶貝們你們是真的很聰明的哦,在舞會上要跳舞、唱歌、還有蛋糕吃哦,那你們想不想去參加了?”(想)“那我們一起參加去參加吧,但是,我們還不會,那我們現在就一起學一學吧。”

  3、出示圖譜,教師示範

  師:“你們看這上面有什麼?”(小腳、小手)“對的,那有小手的地方我們就拍拍小手。小腳的地方就跺跺小腳,清楚了麼?下面你們先看媽媽做一遍”(按照圖譜,教師示範)“下面,你們就一起跟著媽媽後面一起來做一做吧!”

  反覆練習幾次,加深幼兒對節奏的興趣。

  師“你們真的很棒,這麼快就學會了,拍手的地方我們也可以拍拍肩是吧。下面,我們跟著音樂後面跳一跳吧。”

  合著音樂反覆練習,加強對音樂的節奏

  4、音樂舞會開始,再次加深對音樂節奏的認識

  師“寶貝們真棒,你們累不累啊,(累)那我們休息一下吧,等音樂會的開始吧!”

  配班:“親愛的小朋友們,準備好了麼?音樂會馬上就要開始了,讓我們一起隨著音樂盡情地跳起來,動起來吧。”

  音樂響起,幼兒邀請客人老師一起共舞。

  活動反思:

  本課整體上的效果還是不錯,孩子們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享受音樂,課堂教學目標基本達成,不足的地方是有的個別的學生有時做一些課堂小動作,影響教學,其次是幼兒的主動性有些欠缺應該設計一些合作交流的環節。教師要認真反思,從教學環節設計入手,爭取減少走神的幼兒充分調動每個孩子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14

  活動名稱:

  小手拍拍

  活動目標:

  幼兒能隨歌詞內容指出自己的五官,並做出相應的動作。

  材料準備:

  《小手拍拍》歌曲磁帶

  活動過程:

  1、歌曲唱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時,幼兒隨節奏拍手;唱到"手指伸出來"時,伸出食指;唱到"眼睛在這裡時",幼兒用手指眼睛。

  2、可以由一名幼兒問,也可以由一部分幼兒問,另一部分幼兒答。

  3、根據歌詞的變化而變化動作。

  教學反思:

  在音樂快樂活躍的節奏中游戲,能夠充分的抓住幼兒的眼球,邊玩邊學習更加容易被幼兒接納。在一開始就表明呆會兒會請最棒的小朋友上臺來給大家表演,那麼在學的時候無疑又給了幼兒們一種心理動力,啟發他們敢於表現自己的慾望,培養努力向上、競爭的意識。而且從這一環節中還可以讓老師去了解每個幼兒們的個性特徵、學習特點。這堂課師生互動貫穿全堂,但是在課後感覺缺乏了一定的延伸性,在遊戲的基礎上還應該適當的加入一些拓展訓練。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15

  遊戲目標:

  能夠靈活的做出各種手部動作。

  遊戲準備:

  幼兒已能比較規範的進行手部的合攏放開動作。

  遊戲過程:

  先熟悉並學會歌曲。在音樂的伴奏下,跟著節奏做出"合攏""放開""小手爬"等動作,並正確指出"眼睛""鼻子""小嘴巴"。

  活動反思:

  《合攏放開》是一首活潑富有童趣的歌曲,所以我的教學目標是:透過遊戲的方式讓幼兒在音樂中感知手的動作變化與身體接觸,進一步瞭解身體的不同部位,聽歡快的音樂產生愉悅的情緒。L734215396歌曲的旋律是在兒童最舒適的音域內進行,速度是中速,節奏平穩。節奏是音樂要素之一,這首歌曲正是運用了這樣的節奏來表現遊戲時的歡快的情緒,適合小班幼兒學會歌唱。

  幼兒都很喜歡學習音樂,而且也很喜歡遊戲。遊戲在幼兒學習中起著重要的動力作用,幼兒可以在學中玩,在玩中學,這樣才不會使幼兒在活動中感到枯燥無味,同時還可以讓幼兒感受到集體活動中的樂趣。所以如果在《合攏放開》的活動中加入遊戲,他們就跟能感受活動帶來的快樂,學習歌曲也就更快,也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