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高效課堂導學案設計》讀書筆記

《高效課堂導學案設計》讀書筆記

《高效課堂導學案設計》讀書筆記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筆記了。你想好怎麼寫讀書筆記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效課堂導學案設計》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分享。

《高效課堂導學案設計》讀書筆記1

  接過指導老師遞過來的《高效課堂導學案設計》這本書時,內心就想,這本書來的太及時了,我縣正在推廣高效課堂基本正規化的教學,上學期我們已採用了這一模式進行授課,我在授課過程中就感到導學案最難寫,每次寫著寫著就走了老路,還是寫成了教學設計。現在,有了這本《高效課堂導學案設計》,無疑是給黑夜裡航行的水手指明瞭前進的方向。

  摘錄

  內容一:基本規範

  關鍵句:

  1 概括地講,導學案設計要做到“四個基本統一”,即:統一基本設計程式、統一基本設計要素、統一基本課時容量、統一基本設計格式。

  2 明晰詞義:

  統一基本設計程式。通常,每週集體備課時間,研究下一週的導學案,組內成員集體研究,並分配接下去一週的備課任務。基本流程為:個人“初備”(形成“初案”)——備課組“集備”(形成“共案”)——課前個人“復備”(形成“個案”)——

  課中“續備”(形成“續案”)——課後“補備”(形成

  “補案”)。基本要求為:當週備下週的導學案,原則上每課一案,先個人“初備”,再返回學科組“群議”,形成共案,分給相關任課教師,任課教師再根據自己班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個備”,最後結合實際的授課經歷,做“課後修訂”(補備)。

  統一基本設計要素:高效課堂下的導學案設計要素,受高效課堂課型的一定影響,在共性中寓於個性。

  統一基本課時容量:本著一課一案的要求,每個導學案的課時容量要適宜,要符合實際,講究實效。

  統一基本設計格式:就版式來講,沒完全統一的要求,各個學校、各個學科、各個學段都不完全相同。

  體會:導學案是學生學習的“路線圖”,它直接影響著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效果,也直接影響著學生課堂展示的效果和課堂教學是否真正達到高效。因此,導學案的設計過程,實際上是教師業務能力、責任心和敬業精神的綜合體現,也是學科組成員團隊合作的集中檢驗,一份高質量的導學案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內容二:導學案問題設計

  關鍵句:

  1高效課堂的突出教學特點就是體現了問題式教學的風格。導學案將學習內容以問題形式呈現,而且設計的問題是本著“知識問題化”的基本原則,並要體現“問題層次化,問題探究化,問題情境化”的要求。導學案透過對問題的設計來呈現“導問”、“導學”、“導思”“導練”、“導測”、“導評”等功能,以此促進學生的高效學習和自主發展。

  明晰詞義:

  問題層次化,可以分為四個層次:

  1 “個人問題”——“獨學”後形成的問題。

  2 “同伴問題”——“對學”後形成的問題。

  3 “群學問題”或叫“小組問題”——群學後形成的問題。

  4“班級問題”——班級問題從“群學問題”中來,基本上屬於群學問題的集合。

  問題探究化:

  學生透過探究性問題的學習研究,要達到建構知識,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經歷探究過程獲得深層次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發展。這是設定探究性問題的目的所在。

  問題情景化:

  設計問題要具有情境性、真實性。從建構主義學來講,特別重視創設學習情境,儘可能提供“真實”的、“生活”的學習情境和活動,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有感: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更新觀念,把課堂還給學生,尊重學生,相信學生,利用學生,發展學生,因為課堂真正的精彩在於開放,在於生成,在於多邊互動,教師必須打破舊有的教學觀念,教師不是聖人,不是權威,不是真理的化身,更沒必要為課堂上的即時生成無法解決而心存顧慮。在課堂,教師要“善於把學生拋過來的球,再拋給學生”。教師是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交流情感的學習共同體中的一員,教師在課堂上更主要的角色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喚醒潛能,開啟心智,啟用思維,放飛情感,是組織、引導、促進和參與。

《高效課堂導學案設計》讀書筆記2

  “導學案”是指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教師的啟迪引領為主導,“傳業、授道、解惑”,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而“學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礎上的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而設定的一種學習方案。從“教案”到“學案”的轉變,其本質是教學重心由教師如何“教”轉變為學生如何“學”,必須把教師的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學習的目標,把學習目標設計成學習方案交給學生。

  導學案的設計應具備以下特點:

  1、圍繞學習目標,緊扣教材,從整體上體現較教材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間的內在聯絡,設計出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學習目標,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以及自己將要掌握的重點知識和要突破的難點知識。

  2、設計的問題要有啟發性,對課本中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有適當的提示,配以一定數量的思考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一個問題的.解決中培養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3、問題設計應有層次性,梯度性,應根據學生對問題的認識逐漸加深,做到循序漸進,使學生意識到要解決教師設計的問題不看書不行,看書不詳細也不行,光看書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這樣學生就能真正從教師設計問題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看書、學會自學。

  導學案的設計為師生帶來了很多好處:

  一、導學案的設計有效地指導學生的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其實也就是學生的自學環節,學生之所以不預習,很大程度上是學生根本就不會預習或不知道預習什麼或者教師授課不是建立在預習的基礎之上。有了導學案,學生在課前的自學過程中不再茫然,學生有清晰的思路,對知識點的形成和其中的重點、難點、目標,藉助“導學案”完成課前學習。對於課前預習的落實,在上課前我們會將課前導學案收回批閱學生的預習情況,將學生在預習中所暴露出的問題整理出來,教師便可以適當調整教案,有針對性的進行課堂教學,有的放矢。

  二、導學案的設計有效地指導教師的課堂授課:

  為了極大提高課堂效率,在課堂上要求我們做到三講三不講:“講重難點、講易錯點、講易混點;學生會了的不講、自己能會的不講、講了還不會的不講”。可是哪些知識點學生易錯,哪些是學生透過自學就能學會的,這要求教師必須準確掌握,不能僅憑教師在教學過程的的教學經驗。

  另外教師也可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發現更多好的思路。我們在教學中常發現,對於某些較難理解的問題,有時學生利用自己的思路講給同學們,反而更容易理解,也更簡潔。因此當我們透過課前對導學案的反饋,還可以讓我們在課堂上該放手時就放手,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當小老師,這不僅僅提高了課堂效率,也能極大限度的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導學案的設計有效地指導學生的聽講

  學生重點聽什麼?我認為,學生在自主預習的基礎上,明確教材的重難點內容,上課聽講的重點自然就有了。一節課40分鐘很難保證學生分分鐘都在完全投入的認真聽講,因此重點聽什麼就成為學生學習的重點,沒有保質保量的課前預習,學生就不可能有高質量的課堂學習效果。課前的導學案反饋也是對課前預習質量的監督。

  導學案這種授課模式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動獲取知識,由“學會”變成“會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將教與學有機的結合,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今後我會在我的課堂教學中適當嘗試導學案,希望可以使課堂效率進一步提高。

【《高效課堂導學案設計》讀書筆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