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音樂> 《龜兔賽跑》音樂教學反思

《龜兔賽跑》音樂教學反思

《龜兔賽跑》音樂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龜兔賽跑》音樂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龜兔賽跑》音樂教學反思1

  我上二年級的音樂欣賞課《龜兔賽跑》,為避免落入俗套,我延伸了本課的寓意,把本課的重難點定位在第二次龜兔賽跑的故事創編上和創作表演上,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但在課後我感覺到雖然是音樂整合活動課,可是音樂的東西缺少點,語言的成分多了點。

  在教學《龜兔賽跑》時我安排了欣賞三段不同的音樂:第一段是兔子、小鳥和小貓;第二組是烏龜、鴨子和小羊;第三組是大象、小熊和老牛。第一步讓學生聆聽音樂並思考:這段旋律表現了哪一組小動物呢?第二步問為什麼你會認為是這組小動物呢?此時學生會根據平時積累的經驗告訴我:大象的腿粗,它走起路來很笨重,所以它的音樂聽上去很強也很沉重,而烏龜爬得慢,但身體沒有大象那麼龐大,所以音樂聽上去很平穩。而小兔子是一蹦一跳的,所以音樂聽上去很輕鬆很活潑。第三步讓學生聆聽音樂模擬這一組動物走路的情景。但除了小兔子的動作表現較好外,大象和烏龜還很模糊,經反思調整後,在欣賞完不同的節奏、力度表現的不同音樂形象基礎上,我加入了一個環節,區分不同的音樂表現的不同音樂形象,從大象入手,欣賞低沉的大提琴聲中引入大象的主題,然後我模仿了大象的步子是三步一走,重拍是第一拍,學生一下子在節奏中領悟了大象伸著長鼻子一搖一擺地向我們走來的情景,接著引入由大管演奏的烏龜的音樂形象,分成好幾段,讓學生區分此時的烏龜在幹什麼。(有平時走路的音樂,有緊張快速爬的音樂)為之後的創作表演打下基礎。最後由單簧管吹出的小兔子的音樂,一蹦一跳的感覺馬上立體地呈現在孩子們的眼前。

  透過欣賞,讓學生感受不同節奏、旋律、速度表現的不同的音樂形象,只粗略地停留在表面上,而一加上音色的區分,立刻使大象、烏龜、兔子的形象飽滿了許多。課後學生對我說,大象、烏龜兔子的音樂真有趣,作曲家真能幹,同時還問我大管、單簧管是怎麼吹的呢?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音樂,增長見識,發展自己的音樂情感,只有透過教學內容的分層遞進,引發對音樂內容的層層情感體驗,才能激起學生對音樂的內化,體會音樂藝術的美感。

  總之,音樂是情感藝術,課堂情感目標的達成是教學成功的催化劑。本節課根據小學生情感易受暗示性和喜愛小動物的特點,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體驗音樂情境。教材內容能夠聯絡學生生活實際,所以透過對教學內容的情感啟用和體驗成功地達到了審美情感教育的目標。音樂情感目標只有密切聯絡學生生活和經驗,才能更有效地落實,適應現代學生髮展的實際需要。

《龜兔賽跑》音樂教學反思2

  由於本課是一節低年級的音樂欣賞課,音樂欣賞教學中,我們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引導他們主動投入欣賞活動中。

  《龜兔賽跑》這部作品的篇幅較長,涉及的音樂知識也較多,而二年級學生的注意力不能持久,思維方式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同時唱唱、跳跳、玩玩、笑笑是他們身心發展的需要,也是他們認識世界的主要形式,所以在教學中就必須重視音樂欣賞形式,而利用各種形態、動作、歌舞等形式參與欣賞,就可以適當而充分的發揮學生通感作用,培養學生專注地傾聽、再傾聽,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盡情地表現,將音樂這種極為抽象的聽覺藝術與視覺,運動覺聯絡在一起,發揮諸感官及意象之間的交錯,混合的聯覺作用,促進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深入理解,幫助學生藝術、思維能力和審美心理的發展,利用他們認識音樂的規律有機的學習音樂,從而提高他們的音樂文化素質。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者以多媒體為輔助教學手段,透過創設情境,使學生處於一種舒適,富有樂趣的情境之中,這樣既陶冶了情操,也不知不覺地體驗到音樂表現的意境,從而提高學生對音樂 的感受、欣賞能力。無論在匯入、欣賞還是在為《新龜兔賽跑》故事配樂中,在充分領會新課標的前提下,結合實際,摒棄舊觀念,舊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小學生情感易受暗示性和喜愛小動物的特點,把有活力、有創意、求知慾望強、情感豐富的學生們帶入到所創設的音樂意境,激發了學生較強的參與藝術實踐的願望,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一旦被激發,就能推動其自身發展。

  本課的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尤其是音樂欣賞表演中,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參與熱情、以及他們對音樂的感受與想象,都有很好的發揮。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注意調動每一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為學生創設了充滿音樂美感的課堂環境,使學生始終處於愉悅的氣氛中,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另外,透過生動的動畫課件進行音樂欣賞教學,使這堂欣賞課充滿生機與活力。在以往單純性傾聽式的音樂欣賞教學活動中,學生不太容易產生真正持久的慾望,主動地欣賞音樂的熱情。本課所欣賞的是管絃樂曲,如以文字介紹,既講不清楚,又不能真正體驗各種樂器的音色,而藉助多媒體視聽裝置,則很容易實現這個教學目標,使學生很輕鬆、很直觀地感受樂器發音特點和效果,從而進一步感受樂曲所表現的意境和情緒。運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設定情境,賦予動畫的音樂性啟用教學,在動態畫面與音樂配合的實踐中,能有效地進行音樂基本節奏的感知、內化、提高,從而最佳化課堂教學,能夠做到視聽結合,能夠在短時間內向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使學生處於與音樂情境相和諧的氣氛、環境中,很快與之發生情感上的共鳴。

《龜兔賽跑》音樂教學反思3

  《龜兔賽跑》是湘版教材一年級下冊的一節音樂欣賞課,是史真榮於60年代創作的音樂童話。它採用管絃樂的形式,加上簡練的解說,不僅塑造了烏龜、兔子鮮明的音樂形象,而且生動地表現了《龜兔賽跑》深刻的寓意。作品分別用單簧管和大管主奏,以象徵驕傲自滿的兔子和勤懇憨厚的烏龜這兩個擬人化得動物形象。我以提高學生音樂創新能力為基本理念,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較高的審美能力和健全的人格。

  本課我設計成一節聽賞綜和課。

  環節一:匯入新課

  創設森林早晨的情境,讓學生聆聽管絃樂曲《動物狂歡節》中表現象、龜、小鳥、兔等動物的主題音樂並隨樂即興表演不同的動物,匯入新課學習。

  環節二:聽賞

  在歌曲聽賞部分,讓學生一邊觀賞教材第26、27頁的四幅情境畫一邊聽音樂活動。教師提問:“音樂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你對哪兩個動物的音樂形象記憶最深?”孩子們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我再和孩子們一起討論故事的內容,以便得出“驕傲使人落後,虛心使人進步”的深刻道理。

  環節三:熟悉主題。

  聆聽並分辨兔子和烏龜的主題音樂分別有什麼特點。聽音樂時可讓學生看教材28頁的畫面,聽完音樂後師生討論得出結論:“高音”“快速”的氣球應屬於兔子;“低音”“慢速”的氣球應屬於烏龜。為了學生對主題音樂加深映象,我在電子琴上分別用單簧管和大管奏出主題音樂,讓學生用lu和la模唱,這樣學習的效果很好。烏龜和小兔都是大家熟悉的小動物,我問“你能用什麼神態來表現他們嗎?”很多孩子表現了自己心中它們的不同形象,非常可愛,這一表現使整個課堂變得更加活躍,孩子們跟著老師的思維走。然後讓學生聽著音樂表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

  環節四:分段欣賞。

  教師用板書展示音樂童話的五個畫面(森林的早晨——比賽開始——兔跑、龜追——兔睡、龜趕——歡慶烏龜獲勝),然後分段聽音樂,請學生分別講出每段音樂表現的故事情節,每聽到烏龜或兔子的主題音樂時就用自己的動作來表現。這樣一來學生對整首音樂又建立了很深的形象。透過聆聽、講述、表演,讓“課堂”變成學生的“課堂”。

  環節五:音樂童話劇表演。

  為了讓每個孩子都參與,先讓大家一起選出表演得好的小朋友擔任主角,其餘的孩子戴上各自喜歡的動物頭飾隨音樂參與全劇的即興表演。

  環節六:拓展練習。

  設計龜兔的第二場比賽,結果又怎樣?為什麼?

  讓孩子發揮自己的想象,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音樂的魅力在於能給人們一個馳騁的空間,用音樂開啟學生想象的閘門,使他們學會以審美的態度感悟人生。音樂教師是音樂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溝通學生和音樂的橋樑,現代教育強調建立的新型的師生關係,既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要成為學生的合作伙伴,師生良好的交流,創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

《龜兔賽跑》音樂教學反思4

  上段時間我上了堂《龜兔賽跑》的欣賞課,為避免落入俗套,我延伸了本課的寓意,把本課的重難點定位在第二次龜兔賽跑的故事創編上和創作表演上,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的興趣高漲。上完後,許多老師給了我許多的啟示:“雖然是音樂整合活動課,是不是音樂的東西缺少點,語言的成分多了點,”誠然我上課設計的時候沒有更具體的考慮到這一點,我是更注重考慮從學生的興趣和課的寓意上出發去設計這堂課,聽完,我陷入沉思……平時,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也常常寫一些“教學後記”或“課後隨筆”但一般只是記載音樂課堂的真實情況,缺乏對教學的深層次反思,即忽略了“教什麼?”“怎麼教?”“效果、目標達到了沒有?”“為什麼?”“如何改進?”等一系列問題。往往使課後的隨筆流於形式,沒有真正起到教學——反思——調整——改進教學的積極作用。

  其實,反思性教學是指運用教育教學的有關理論,對課堂教學的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思考,從中歸納出成敗得失,為不斷最佳化後續教學提供重要的條件。實踐與研究證明,“反思性教學”是一種用來提高教師自己的專業素養,改進教育實踐的學習方式。特別在新課改的形勢下,在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利用平行班教學的有利條件,運用現代教育的有關理論,對課堂教學內容、目標、過程和方法在教學之後重新進行審視、評價,從而調整和改進後面的教學。以下透過對本人教學《龜兔賽跑》這一案例進行反思,具體地分析探索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集體協作等方面的反思與調整的過程與方法。

  一、注重音樂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反思

  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教學內容不僅應具有音樂性、審美性,更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課堂教學內容只有充分利用現有教材中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調整教材內容以適合現代學生審美需求,並根據學生的學力水平重組教材,把充滿生活情趣的內容充實到教學中去,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感與審美愉悅,讓教學內容真正使學生想學、愛學、樂學。在教學《龜兔賽跑》時,我在安排了欣賞三段不同音樂的音樂:第一段是兔子、小鳥和小貓;第二組是烏龜、鴨子和小羊;第三組是大象,小熊和老牛。第一步讓學生聆聽音樂並思考:這段旋律表現了哪一組小動物呢?第二步問為什麼你會認為是這組小動物呢?此時學生會根據他平時積累的經驗告訴我們:大象的腿很粗,它走起路來很笨重,所以它的音樂聽上去很強也很沉重,而烏龜呢,它爬得慢,但身體沒有大象那麼龐大,所以音樂聽上去很平穩。而小兔子呢是一蹦一跳的,所以音樂聽上去很輕鬆,也很活潑。第三步讓學生聆聽音樂模擬這一組動物走路的情景。可除了小兔子的動作表現不錯之外,大象和烏龜還很模糊,經反思調整後,在欣賞完不同的節奏,力度表現的不同的音樂形象的基礎上,我加入了一個環節,區分不同的音色表現的不同音樂形象,從大象入手,欣賞低沉的大提琴聲中引入大象的主題,然後我模仿了大象的步子是三步一走,重拍是第一拍,一下子學生馬上在節奏中領悟了大象伸著長鼻子一搖一擺的向我們走來的情景,接著引入由大管演奏的烏龜的音樂形象,分成好幾段,讓學生區分此時的烏龜在幹什麼麼?(有平時走路的音樂,有緊張快速爬的音樂)為之後的創作表演打下基礎。最後由單簧管吹出的小兔子的音樂,一蹦一跳的感覺馬上立體的呈現在孩子們的眼前。

  反思:透過欣賞,讓學生感受不同的節奏,旋律,速度表現的不同的音樂形象,只粗略的停留在表面上,而一加上音色的區分,立刻使大象,烏龜,兔子的形象一下子飽滿了許多,事後孩子們都說,大象烏龜兔子的音樂真有趣,作曲家真能幹,同時還嚷著問我大管,單簧管,是怎麼吹的呢?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音樂,增長見識,發展自己的音樂情感,只有透過教學內容的分層遞進,引發對音樂內容的層層情感體驗,才能激起學生對音樂的內化,體會音樂藝術的美感。

  二、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課堂教學目標的反思

  由於學生的需要、興趣、經驗和能力是多樣化的。音樂課堂教學目標要充分體現

  以人為本的科學的音樂教育觀,就必須以學生為主體,遵循學生的現實發展水平,聯絡學生的客觀實際,根據教師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把握,靈活設計課堂教學的音樂審美、情感態度和知識技能目標,提高教學目標設定的合適度,增強教學目標實現的有效性,真正起到教學目標的導向、調控、評價作用,成為課堂教學成功的`保證。在設計《龜兔賽跑》這一課時定下了三個教學目標:

1、透過欣賞,讓學生初步感受不同的節奏,旋律,速度所表現的不同的音樂形象。

2、透過創編故事情節,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

  3、透過創作表演第二次龜兔賽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表現欲,是學生懂得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滲透團結友愛的思想教育。在其中第二個教學目標的完成上,由學生講述第一次龜兔賽跑的故事到快節奏念兒歌,這一系列活動之後我提問:你們說得真好,兔子決心改正了,參加第二次龜兔賽跑“那麼你們覺得第二次龜兔賽跑又會是一副怎樣的情形呢?”在學生討論完自己設定的龜兔賽跑,我就擷取他們其中的一種思路,加以自己的想法把這一故事創編完整,小兔子與小烏龜共同取得勝利的這一情景讓學生進行創編,最終讓學生在盡情的表現中延伸這一故事的寓意:齊心協力,團結協作的精神。

  可課後學生告訴我說有不同的想法,小兔子與小烏龜碰見拿槍的獵人了等等,兔子與烏龜共同取得勝利的這一情景讓學生進行創編,最終讓學生在盡情的表現中延伸這一故事的寓意:齊心協力,團結協作的精神。

  反思:音樂是情感藝術,課堂情感目標的達成是教學成功的催化劑。本例根據小學生情感易受暗示性和喜愛小動物的特點,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去體驗音樂情境。由於教材內容緊密聯絡學生生活實際,與農村孩子的生活經驗密切結合,所以透過對教學內容的情感啟用和體驗成功地達到了審美情感教育的目標。音樂情感目標只有密切聯絡學生生活和經驗,才能更有效地落實,適應現代學生髮展的實際需要。反思調整後,我先截取了學生說出小兔子與小烏龜共同勝利的那一環節,問:小兔子與小烏龜為什麼取得並列第一,這其中肯定有奧秘,誰能來說說嗎?這一下子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主動參與到其中來,拓展他們的思路和創新意識。

  反思:音樂是審美藝術,本例由於偏重音樂教學的認知目標,不適合學生學習的心理實際,以至使音樂審美目標不能順利達成。小學生好動、好玩、好奇,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應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中。應增加教學目標的可操作性,只有注重選擇直觀的教學方法,發揮學生多種感官的通覺作用,才能牢牢把握住音樂審美情感這條主線,提高音樂審美目標達成的實效。

  透過反思,圍繞著學生年齡特徵和音樂感知等特點,重新設立教學目標:“透過對鋼琴的直觀介紹及有關樂曲欣賞,充分體驗鋼琴豐富的表現力,同時形象感受和理解作品所表現的音樂形象及情緒。”課堂上,拆開鋼琴外套,請學生直觀瞭解鋼琴的發音原理,同時透過討論欣賞、比較欣賞、選擇欣賞等多種形式,學生們驚喜愉悅、課堂氣氛活躍。

  三、把握學生認知心理,進行課堂教學策略的反思

  音樂課堂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等教學策略的實施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從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平等的融入學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教學。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心理、對音樂的興趣愛好與情感反應等,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策略,儘可能的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全身心的感知並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在此課中較滿意的地方是讓學生進入大森林的情境中,聆聽小鳥的聲音,小動物門、們都出來了一幅熱鬧歡騰的景象。反思:看動畫片是小學生最喜愛的,也是他們進行認知活動的重要途徑。本例運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設定情境,賦予動畫的音樂性啟用教學,在動態畫面與節奏配合的實踐中,有效地進行音樂基本節奏的感知、內化、提高,從而最佳化課堂教學。還有一點在表演的過程中我讓學生演小兔小烏龜,小動物,森林裡的小花小草還有大樹,請在座的同學做拉拉隊員,讓他們創編出不同的節奏為小兔子小烏龜喊加油。在其中讓每位學生都有事做,都積極的讓學生的慾望得以釋放。讓他們的個性在此得以張揚。

  四、圍繞主體,緊扣主題,集體協作是反思教學必要補充。

  反思教學使教師對自己的教育實踐和教育經驗有一個新的認識,更自覺、更理性的去研究完成教學,從而提升實踐的質量。然而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透過集體智慧、專家啟迪,在集體協作中能更有效地促進反思教學。

  最後讓學生合作把你想對冠軍說的話創編成一首兒歌,集體反思:“音樂課程的綜合,是以音樂為本,以音樂為主線的音樂教學。”本課應以學生對歌曲“哈達獻給北京城”的感受學習為主線,以旋律中的典型節奏型為教學著落點,進行多媒體“選單設計”,讓學生自由“點菜”,隨機進行學習。專家更指出:可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進行“點菜”後的小組合作學習,同時根據教師的專長,進行個性化教學。使音樂課的學科綜合不僅音樂化而且個性化。

  反思:本課例透過教師個人——集體——專家三個階梯式層次的協作,充分體現“提倡學科綜合”的教學理念,從學科綜合的簡單組合設計到隨機教學設計最後到個性化隨機教學設計,層層遞進,激發主體興趣,透過學科綜合實現音樂教育的協同效應,達到美育的整體效果,並且以藝術化的方式更好地促進了學生對相關學科的學習。

  幾年來的教學實踐證明:小學音樂的反思性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生活實際和認知心理出發,透過對音樂課堂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集體協作等多角度、多形式進行科學反思。從成功的課例中我們應該反思:“為什麼成功?”“成功的理論依據是什麼?“教學的設計與過程有什麼特色?”“如何錦上添花富有創意?”等等,從中總結規律,提煉經驗、指導實踐。從失敗的課例中我們應該反思:“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例如:是教育思想還是教育理念的問題、是目標的設定還是內容的失當、是教學設計還是方法手段的應用等等”,從中吸取教訓,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內容的選擇、組合、調整;教學目標的設計、達成;教學策略的合理、最佳化,才能使課後的反思性“教學隨筆”真正起到反思、調整、改進後續教學的積極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音樂審美能力。 音樂是藝術,而音樂教學更是藝術中的藝術。反思性教學是“在教育教學中,透過教育教學,為了教育教學”的研究。開展音樂的反思性教學,建立教學反思迴路,可以使教師更好地掌握教與學的規律,將音樂課堂教學得失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剖析,從而追求更高層次的教學主體合理性。麗蓮凱茲指出:“教師專業化的起點,在於願意去思考問題,並嘗試提出自己的改進方案。”新世紀呼喚“思考問題與改進教學”的反思型音樂教師!

《龜兔賽跑》音樂教學反思5

  目的:

  1、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2、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知和訓練。

  準備:

  龜兔賽的音樂磁帶,鈴鼓、串鈴、烏龜和兔子的手偶

  過程:

  一、教師引出:小朋友們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你們猜一猜這是什麼故事。

  1、放音樂,老師根據音樂的情境操作烏龜和兔子的手偶,看完之後提問:你們知道剛才老師講的是什麼故事嗎?(龜兔賽跑)

  2、哪一段音樂是烏龜,哪一段音樂是兔子來了,最後誰贏了。(放音樂,請小朋友聽一聽,哪一段是誰)

  3、請小朋友將其節奏拍出來,什麼樣的節奏適合烏龜,什麼樣的節奏適合兔子。

  4、請一部分小朋友當烏龜、一部分當兔子,聽音樂表演。

  二、引出小樂器(不光是我們小朋友喜歡錶演,還有人想來參加,你們猜一猜是誰呀?)

  1、請小朋友來判定一下,哪一種作烏龜,哪一種作兔子,較適合。

  2、如:烏龜適合用鈴鼓,那請你們用手把烏龜的節奏拍出來;兔子也一樣,也請小朋友用手拍出來。

  3、請小朋友自選樂器:看哪個小朋友最聰明,能讓自己的小樂器,不發出聲音。

  4、聽音樂用自己的樂器伴奏,看著老師的手偶:烏龜來了就用鈴鼓敲,兔子來了就用串鈴。

  5、交換樂器,飾不同的角色。

  三、表演

  請幾個小朋友來分別飾演小烏龜和兔子,其餘的人來為他們伴奏。最後交換。

  活動反思:

  音樂的魅力在於能給人們一個馳騁想象的空間,用音樂開啟幼兒想象的閘門,培養他們發散性思維能力,使他們學會以審美的態度感悟人生。教師是音樂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溝通幼兒和音樂的橋樑。建立新型的師幼關係,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成為幼兒的合作伙伴,做到師幼互動,創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

《龜兔賽跑》音樂教學反思6

  音樂劇欣賞課,無論在匯入,還是整個欣賞環節中,我在充分領會新課標的前提下,結合實際,摒棄舊觀念,舊模式,在教學過程中以“音樂動畫城”欄目主持人的方式把有活力、有創意、求知慾望強、情感豐富的學生們帶入到所創設的音樂意境,激發了學生較強的參與藝術實踐的願望,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一旦被激發,就能推動其自身發展。

  利用高科技裝置進行音樂欣賞教學,也是本課的一大教學特點,在以往單純性傾聽式的音樂欣賞教學活動中,學生不太容易產生真正持久的慾望,主動地欣賞音樂的熱情。近百年來,音樂教學心理和音樂感知心理研究證明,音樂感知活動不僅僅是一次聽覺感知活動,而且是一種多種感知通道協同活動的感知活動。於是我上網搜尋了與欣賞作品相輔相成的flash動畫。因為人在感知特定物件時,開放的感知通道越多,對特定物件的把握得越全面,越精確,越豐富,越深刻。電腦多媒體能夠做到視聽結合,能夠在短時間內向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使學生處於與音樂情境相和諧的氣氛、環境中,很快與之發生情感上的共鳴。

  本課所欣賞的為管絃樂曲,如以文字介紹,既講不清楚,又不能真正體驗各種樂器的音色,而藉助多媒體視聽裝置,則很容易實現這個教學目標,使學生很輕鬆、很直觀地感受樂器發音特點和效果,從而進一步感受樂曲所表現的意境和情緒,也就順利地突破本課的難點。

  音樂的魅力在於能給人們一個馳騁想象的空間,用音樂開啟學生想象的閘門,培養他們發散性思維能力,使他們學會以審美的態度感悟人生。音樂教師是音樂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溝通學生和音樂的橋樑。現代教育強調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既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要成為學生的合作伙伴,所以在“情節再現”,也就是分角色表演音樂劇這一環節中,我以小動物的身份走到學生中間去與學生保持良好的交流,做到師生互動,並且創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

《龜兔賽跑》音樂教學反思7

  上段時間我上了堂《龜兔賽跑》的欣賞課,為避免落入俗套,我延伸了本課的寓意,把本課的重難點定位在第二次龜兔賽跑的故事創編上和創作表演上,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的興趣高漲。上完後,許多老師給了我許多的啟示:“雖然是音樂整合活動課,是不是音樂的東西缺少點,語言的成分多了點,”誠然我上課設計的時候沒有更具體的考慮到這一點,我是更注重考慮從學生的興趣和課的寓意上出發去設計這堂課,聽完,我陷入沉思……平時,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也常常寫一些“教學後記”或“課後隨筆”但一般只是記載音樂課堂的真實情況,缺乏對教學的深層次反思,即忽略了“教什麼?”“怎麼教?”“效果、目標達到了沒有?”“為什麼?”“如何改進?”等一系列問題。往往使課後的隨筆流於形式,沒有真正起到教學——反思——調整——改進教學的積極作用。

  其實,反思性教學是指運用教育教學的有關理論,對課堂教學的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思考,從中歸納出成敗得失,為不斷最佳化後續教學提供重要的條件。實踐與研究證明,“反思性教學”是一種用來提高教師自己的專業素養,改進教育實踐的學習方式。特別在新課改的形勢下,在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利用平行班教學的有利條件,運用現代教育的有關理論,對課堂教學內容、目標、過程和方法在教學之後重新進行審視、評價,從而調整和改進後面的教學。以下透過對本人教學《龜兔賽跑》這一案例進行反思,具體地分析探索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集體協作等方面的反思與調整的過程與方法。

  一、注重音樂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反思

  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教學內容不僅應具有音樂性、審美性,更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課堂教學內容只有充分利用現有教材中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調整教材內容以適合現代學生審美需求,並根據學生的學力水平重組教材,把充滿生活情趣的內容充實到教學中去,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感與審美愉悅,讓教學內容真正使學生想學、愛學、樂學。在教學《龜兔賽跑》時,我在安排了欣賞三段不同音樂的音樂:

  第一段是兔子、小鳥和小貓;

  第二組是烏龜、鴨子和小羊;

  第三組是大象,小熊和老牛。

  第一步讓學生聆聽音樂並思考:這段旋律表現了哪一組小動物呢?

  第二步問為什麼你會認為是這組小動物呢?此時學生會根據他平時積累的經驗告訴我們:大象的腿很粗,它走起路來很笨重,所以它的音樂聽上去很強也很沉重,而烏龜呢,它爬得慢,但身體沒有大象那麼龐大,所以音樂聽上去很平穩。而小兔子呢是一蹦一跳的,所以音樂聽上去很輕鬆,也很活潑。

  第三步讓學生聆聽音樂模擬這一組動物走路的情景。可除了小兔子的動作表現不錯之外,大象和烏龜還很模糊,經反思調整後,在欣賞完不同的節奏,力度表現的不同的音樂形象的基礎上,我加入了一個環節,區分不同的音色表現的不同音樂形象,從大象入手,欣賞低沉的大提琴聲中引入大象的主題,然後我模仿了大象的步子是三步一走,重拍是第一拍,一下子學生馬上在節奏中領悟了大象伸著長鼻子一搖一擺的向我們走來的情景,接著引入由大管演奏的烏龜的音樂形象,分成好幾段,讓學生區分此時的烏龜在幹什麼麼?(有平時走路的音樂,有緊張快速爬的音樂)為之後的創作表演打下基礎。最後由單簧管吹出的小兔子的音樂,一蹦一跳的感覺馬上立體的呈現在孩子們的眼前。

  反思:透過欣賞,讓學生感受不同的節奏,旋律,速度表現的不同的音樂形象,只粗略的停留在表面上,而一加上音色的區分,立刻使大象,烏龜,兔子的形象一下子飽滿了許多,事後孩子們都說,大象烏龜兔子的音樂真有趣,作曲家真能幹,同時還嚷著問我大管,單簧管,是怎麼吹的呢?在此過程中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音樂,增長見識,發展自己的音樂情感,只有透過教學內容的分層遞進,引發對音樂內容的層層情感體驗,才能激起學生對音樂的內化,體會音樂藝術的美感。

  二、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課堂教學目標的反思

  由於學生的需要、興趣、經驗和能力是多樣化的。音樂課堂教學目標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科學的音樂教育觀,就必須以學生為主體,遵循學生的現實發展水平,聯絡學生的客觀實際,根據教師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把握,靈活設計課堂教學的音樂審美、情感態度和知識技能目標,提高教學目標設定的合適度,增強教學目標實現的有效性,真正起到教學目標的導向、調控、評價作用,成為課堂教學成功的保證。在設計《龜兔賽跑》這一課時定下了三個教學目標:

  1、透過欣賞,讓學生初步感受不同的節奏,旋律,速度所表現的不同的音樂形象

  2、透過創編故事情節,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

  3、透過創作表演第二次龜兔賽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表現欲,是學生懂得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滲透團結友愛的思想教育。在其中第二個教學目標的完成上,由學生講述第一次龜兔賽跑的故事到快節奏念兒歌,這一系列活動之後我提問:你們說得真好,兔子決心改正了,參加第二次龜兔賽跑“那麼你們覺得第二次龜兔賽跑又會是一副怎樣的情形呢?”在學生討論完自己設定的龜兔賽跑,我就擷取他們其中的一種思路,加以自己的想法把這一故事創編完整,小兔子與小烏龜共同取得勝利的這一情景讓學生進行創編,最終讓學生在盡情的表現中延伸這一故事的寓意:齊心協力,團結協作的精神。

《龜兔賽跑》音樂教學反思8

  《龜兔賽跑》是在流行歌曲《對面的女孩看過來》的基礎上改編的。我班的幼兒對流行音樂較感興趣。每次課間,總會聽見幼兒在唱《老鼠愛大米》、《兩隻蝴蝶》、《桃花朵朵開》等,有的在歡快的跟唱,有的還會加上動作表演。所以一直就想教一首好聽的成人歌曲。後來看到《龜兔賽跑》這個教材,覺得非常適合我們班,幼兒不僅能學到一首好聽的歌,而且還能體驗到創編的快樂。後來,我給幼兒聽《對面的女孩看過來》這首歌時,發現很多幼兒都會跟唱。這就再一次肯定我這次活動的可行性。 下面就談一談我在組織本次活動時的一些隨想:

  一、故事回憶激發興趣

  我用引發對童話故事《龜兔賽跑》的回憶,說說兔子為什麼會輸。這次兔子又要向烏龜發起挑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

  二、故事情節引人入勝

  活動中先讓幼兒猜測小兔子會怎麼跟烏龜說,然後利用課件,讓幼兒學習歌詞(對面的烏龜看過來,看過來,看過來;雖然上次輸給了你,但是我會努力),並體驗兔子不服氣的心情;烏龜會接受挑戰嗎?會怎麼回答兔子?(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看來看去你都不會得第一;我再想一想,再看一看。哼!我才不會把你放在眼裡。)先引起幼兒的猜測,再看課件,幼兒學習的興趣很高,再加上動作,體驗烏龜自信的心情。

  三、故事表演掀起高潮

  活動中請幼兒分別扮演兔子和烏龜,做出不服輸和自信的表情和動作,幼兒積極性很高,表演得惟妙惟肖;其次,這首歌曲的旋律是幼兒熟悉的《對面的女孩看過來》,有了前面的鋪墊,在後面的邊唱邊表演的環節特別得順利,掀起了活動高潮。

  總之,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目的的引入或創設一定的情境色彩、形象生動具體的場景,這樣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行為體驗,從而幫助學生有效參與,促進學生和諧發展。

【《龜兔賽跑》音樂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