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科技>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 12篇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時期、某一專案或某些工作進行回顧和分析,從而做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那麼你知道總結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技創新工作總結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 篇1

  20xx年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推進“十三五”規劃的關鍵之年,全縣科技工作在省、市科技主管部門的關心指導下,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按照省創新驅動“5511”工程和市科技創新“2211”工程總體部署,努力最佳化科技創新創業環境,增強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科技進步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努力實施智慧財產權戰略,取得較好成效。現就相關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20xx年工作開展情況

  (一)高企申報數量再創新高。20xx年,我縣總計申報獲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6家(其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1家,5家申請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全部獲認定透過),全縣高企總數達31家,位列全市前列,進一步夯實了萬年省級高新區產業發展基礎。

  (二)智慧財產權工作穩步提升。20xx年5月,我縣“江西省智慧財產權局富民強縣示範縣”專案,順利透過省智慧財產權局專家組驗收。截止20xx年12月底,全縣專利申請量達到389件,比上年同期增長32.7%,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態勢;專利授權量達253件,專利授權總量與去年同比小幅下降,但授權發明專利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66.7%,專利質量有較大提高。

  (三)創新平臺和載體建設持續推進。20xx年度,我縣新增1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君鑫貴金屬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成功建立上饒市貴金屬廢料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創新平臺,指導萬年中南環保研究院申報了20xx年度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科技平臺建設專案;支援漢氏貴金屬有限公司申報科技協同創新體等重大專項;經我局推薦,江西新紡創新創業服務有限公司運營的“中紡-萬年創客中心”被確立為市級眾創空間——饒城眾創。

  (四)省級以上創新人才和團隊成果顯著。經專案申報人(團隊)申報,專家評審,省委人才辦組織實地考察等遴選程式,我縣在江西省“雙千計劃”引進類創業領軍人才專案、高層次創業團隊專案方面,成果顯著,以江西漢氏貴金屬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斌為帶頭人的“貴金屬催化新材料創業團隊”順利入選江西首批“雙千計劃”高層次創業團隊專案;江西漢氏貴金屬有限公司副總鬱豐善成功入選20xx年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

  (五)創新創業成就凸出。本年度,為營造創新創業良好氛圍,由江西省科學技術協會和江西省科學技術廳聯合舉辦的“江西企業創新方法區域大賽”,我局積極組織本縣企業參加本次賽事,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江西昌碩戶外休閒用品有限公司參賽專案“戶外用隔熱降溫室”獲二等獎,江西納宇奈米新材料有限公司參賽專案“奈米智慧隔熱保溫材料”和江西佳膜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參賽專案“含聚四氟乙烯奈米膜的新型新風機”同獲三等獎。

  二、存在問題

  回顧一年工作,各項工作雖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的一些不足,一是科技人才總量偏少,我縣科技人才結構不優,尤其是領軍人才十分稀缺,主要是缺乏引得進、留得住、用得活的人才引進、人才培訓、人才保障機制,有的有機制難落實。二是科技創新意識待加強,全社會對科技創新工作重視不夠、氛圍不濃、意識不強。同時,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相對較弱,科技實力整體還不強,園區設立研發機構的企業不多。

  三、明年工作計劃

  20xx年,全縣科技工作要在上級主管部門和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按照全縣總部署,圍繞省、市考核目標任務,積極融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總體部署,力爭在科技創新工作中取得新的工作成果。新年伊始,縣委、縣政府即出臺了《關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以進一步促進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提升經濟發展新常態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1、努力向上爭取專案,站穩落腳點。要結合全縣重點發展產業,圍繞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產品研發等專案,做好專案的儲備、培育、申報、跟進工作。按照“培育一批、成熟一批、發展一批”的思路,積極向國家、省、市申報一批重點科技專案,力爭在科技專案立項爭資上有新的突破。

  2、實施智慧財產權戰略,搶佔制高點。以迎接“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示點縣”驗收為契機,深入推進我縣智慧財產權戰略,積極引導企業培育高價值專利,全面提升全縣智慧財產權工作水平。以《關於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建設創新型萬年的實施方案》檔案精神為依託,落實專利獎勵、專案扶持等措施為引導,不斷提高園區企業對專利申請工作的積極性,提升以企業為主體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產品市場競爭力。同時注重智慧財產權服務體系建設,引進1-2家智慧財產權服務中介代理機構,加強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加強智慧財產權服務能力。

  3、培育高新技術產業,抓住突破點。大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把培育、壯大創新型科技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作為科技創新工作的突破口。在高新技術產業領域內實施一批科技計劃專項,著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大力開發高新技術產品,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逐步形成紡織服裝、機械電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多個高新技術產業叢集。力爭全年新增20家以上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繼續擴大萬年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佔比,提升園區科技研發投入水平和經濟發展質量。

  4、大力推進協同創新,強化支撐點。一方面,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院校支撐、市場運作、社會服務”的原則,加快推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建設步伐,,瞄準主導產業,開展關鍵技術研究。力爭新增1-2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3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3家市級和省級眾創空間、星創天地專案;另一方面,培育和組建技術創新聯盟體,引導和支援企業聯合省內外科研院所、高校組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和創新協同體,為關鍵技術、核心技術攻關以及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技術支撐.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力爭實現新認定江西省重點新產品10項以上,專利成果轉化及技術成果示範專案5項以上。

  5、拓寬科技融資渠道,築牢支力點。一是真正推進和落實“科貸通”試點工作,充分運用好“科貸通”政策,做好企業和銀行溝通服務,力爭做到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企業應貸盡貸。二是推進實施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定期調查企業科技金融需求,開展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對接服務,推進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為企業創新發展融資提供便利。

  6、踐行創新型城市建設,把握關鍵點。圍繞省委、省政府建立創新型省份建設和市委市政府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為契機,利用智慧財產權日、科技活動周等活動,加強科技宣傳與普及。利用網際網路、新媒體等平臺,加大科技創新政策、典型事例、重大科技成果、科技活動、科技人才及創新企業的宣傳力度,營造科技創新輿論氛圍,整合全縣資源推進創新型萬年建設步伐。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 篇2

  20xx年,我局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縣委、政府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總體目標,緊盯目標強措施,突出精準惠民生,紮實開展脫貧攻堅、幹部駐村部門幫扶、移民安置和移民後期扶持等工作,大力推廣科技自主創新與成果轉化工作,有力促進了各項工作的全面開展。現將工作總結於後。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以局長為組長、分管扶貧開發副職為副組長、相關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形成“齊抓共管”工作格局;領導小組高度重視科技工作,把科技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計劃,與日常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全年召開專題工作會議3次,專題研究XX縣“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20xx年貧困村脫貧規劃、20xx年脫貧攻堅專項方案、《大中型移民後期扶持規劃(20xx—20xx年)》和《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特殊困難移民整體解困規劃(20xx—20xx年)》,把科技工作融入扶貧移民各項工作中。

  二、深入開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

  (一)加強科技推廣工作。完成年度農業、工業適用技術推廣任務,投入移民後期扶持專案資金10萬元,在磽磧分期開展農業、旅遊與產業發展技能培訓,收益移民達到移民1087人。結合部門幫扶和幹部駐村脫貧攻堅工作,到靈關鎮大漁村開展“春風行動”暨扶貧專場招聘會、XX縣20xx“脫貧攻堅、關愛同行”職工自願服務首場活動,活動以送科技、送文化、送法律、送政策等方式,將各部門各行業幫扶政策更廣泛地面對面惠及貧困群眾,激發了貧困群眾參與脫貧攻堅的熱情和內生動力。投入移民後期扶持資金10萬元,支援靈關鎮新場村二組建設圖書室,購買科技書籍,提升移民群眾依靠科技致富能力。

  (二)推進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規劃投資移民後期扶持專案資金30萬元,扶持澤根村引進種牛種羊,改善牛羊品種,提升科技技術含量,增加產品附加值。投資5。6萬元與四川省河海工程諮詢有限公司合作,完成《XX縣移民後期扶持“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提高了規劃編制科技含金量。落實移民後期扶持專案資金20萬元,扶持靈關鎮建聯村二組、三組藥材種植合作社發展重樓產業,增加群眾收入。

  三、加強資訊反饋工作

  一是按時上報和反饋科技工作資訊,暢通訊息渠道;二是利用《脫貧攻堅簡報》、《扶貧移民資訊》、政府外網、微博等平臺公開各類資訊280餘條,及時向社會公開了XX縣20xx年科技扶貧計劃、20xx年產業扶貧計劃等20個扶貧專項計劃,將全縣各級各部門有關科技創新、科技扶貧等方針政策公示公開;三是挖掘、整理上報省、市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有關科知局、農業局等相關部門在聯村幫扶工作中強化科技運用,增加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能力,助力全縣脫貧攻堅的先進經驗典型,激發了全社會創新活力,為XX扶貧開發脫貧攻堅搭建良好的宣傳平臺,營造了濃郁的宣傳氛圍。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 篇3

  江澤民同志曾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21世紀是科學技術飛躍發展的世紀,是科技創新日新月異的世紀,青少年是新世紀承擔振興中華光榮使命的一代,而學校老師是肩負著輔導培養青少年更加努力學習,勇於創新、大膽實踐,不斷探索成為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棟樑之才的重任。在上級部門正確領導,在學校領導高度重視下,學校“學科技、用科學。”“創新發明,銳意創造”已蔚然成風,全校師生廣泛參與,共同努力,競賽成績斐然,科技創新成果顯著,逐步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現將一學期來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網路健全。

  學校領導十分重視科技創新活動,把“科技教育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列入學校總體發展目標,投入大量資金用於教師的培訓、器材的添置和工作室的建設,足見領導對科技教育的重視。學校每年把科技創新工作納入學校的工作計劃中,並把它們作為學校工作的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副校長為副組長,政教處及科技創新活動課題組負責實施的領導小組,下面設:電腦機器人活動小組、因特計算機小組、航模小組、科幻畫小組、資訊科技網頁製作小組、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小組,並向全校三年級以上45個班級輻射,形成健全的網路科技隊伍。從而由點到面全面開展科技創新活動。

  二、重視隊伍建設

  學校在加強領導的同時,還十分注意建立一支精幹的科技輔導員的隊伍,學校篩選作風正派、工作熱心、思想活躍、任勞任怨有特長的術科老師和班主任作為科技輔導員,透過他們的工作帶動全校師生積極參與“學科學,用科學”的活動。一學期來,這支隊伍的成員保持著滿腔的熱情,不辭辛勞,不計報酬,為創學校的特色而默默奉獻著,學校在精神鼓勵的同時,也在物質方面、評先等方面給予極大的政策傾斜。

  三、普及與提高相結合

  我校在開展科技創新活動中,始終把普及與提高緊密地結合起來,在普及中提高,在提高中推動普及的程度的不斷提升。學校把常年開展普及活動和積極組織參加比賽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學校要求學生“人人參與活動各班都有專案”。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才能不斷地發現苗子,透過創新課題組的教師對他們指點,培養、提高,促使他們在各項比賽中屢獲好成績。本學期政教處和科技創新活動課題組的成員在往年的工作經驗中,進一步規範地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做到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與掌握知識的程度,分年級分塊組織參加活動,如參加全國節糧活動時,就採取了三到五年級學生參加不同的專案;根據學生特點,組織特長學生參加電腦機器人和三模比賽,從而進一步推動了學校青少年科技創新工作,營造了濃厚的愛科學,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氛圍。四、開拓進取碩果累累由於學校十分重視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始終把青少年科技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致學校的科技創新工作,一直走在全市的前列。加上學校各部門領導都十分支援青少年科技工作,把青少年科技工作當作推進素質教育,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大事來抓,極大地調動了科技輔導員的積極性,這些輔導員對青少年科技工作都十分熱心,都是不計報酬,滿腔熱情地工作,不斷地開拓進取,取得了豐碩成果:08年3月參加市青少年機器人大賽,王獲得小學組足球一對一金牌、韋和朱獲得小學組足球二對二金牌、劉和李獲得小學組滅火銅牌,閉和楊活動小學組接力銅牌、餘和權活動三等獎,科技創新大賽劉老師輔導的《將傳統遊戲進行到底》,和劉老師輔導的《廣播操的演練》獲得一等獎,潘和張老師輔導的科幻畫獲得一等獎。4月參加廣西第八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機器人活動小組的王獲得小學大場足球金牌、劉和李獲得小學組滅火金牌、餘和楊活動小學組接力二等獎、閉和權獲得小學組三等獎;科幻畫組潘和方老師輔導的科幻畫獲得一等獎,趙輔導的DV作品獲得一等獎,其中王和劉同學獲得在哈爾濱舉行的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入場券,他們將在8月奔赴賽場,進行新一輪的角逐。6月,科技創新活動課題組的老師,組織學生參加了全國“節糧在我身邊08年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活動以都、張、梁老師為主要負責老師,組織三到五年級37個班的學生開展了活動。冼、劉和廖老師將參加7月份“我身邊的家園”全國DV大賽。

  一學期的工作即將結束,但新的挑戰就在眼前,我們信心滿滿,因為我們有一個對科技工作高度重視的領導班子,更有一個團結協作,吃苦耐勞的團隊夥伴,在今後的工作中無論遇上什麼樣的困難,相信我們都能迎刃而解,並將在新一輪的挑戰中獲得更大的成績。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 篇4

  為了激發同學們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普及科學知識,培養勇於創新的精神及動手實踐能力。學校從20xx年3月開始在全體同學中發出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的倡議,鼓勵同學讀一本科普書、講一個科普故事、畫一幅科幻畫、辦一期科普抄報、做一個科技小製作、寫一篇科技小論文、設計一項科技小發明等活動。

  在近一年的實踐活動中,領導高度重視,少先隊統籌安排,科學、美術、計算機教師認真組織,班主任認真實施,全體師生積極參與,參與率達到93%,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基本達到了學生動手、動腦的目的,激發了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

  本次活動,同學們的作品內容包括髮明創造、技術創新、科學論文、資訊科技、應用成果等,涵蓋了植物學、動物學、環境科學、物理、計算機等學科。在同學們的成果中,有5件作品參加惠濟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張國峰李恆和張英奎老師指導羅子涵同學的科技製作《自動鞋套器》的作品和張國峰老師的科技輔導員科教創新成果《籃球戰術演示版》在惠濟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並被推送至參加鄭州市第17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我們學校對這次活動也評出了各種獎項,獲科幻畫一等獎有5人,二等獎有8人,三等獎有10人;獲科普抄報優秀獎有15人;獲小製作優秀獎有15人;獲小論文優秀獎有10人。

  學校希望透過舉辦這樣的活動和展示會,能為眾多熱愛科學、勇於創新的學生提供科學展示和科技交流的平臺,以促進學生的創新智慧形成交融、碰撞、閃光、昇華,為進一步推動小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普及,促進創新水平的提高,起到積極、有益的作用。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 篇5

  為了激發同學們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普及科學知識,20xx年7月5日至10月29日,根據宜賓市教育局、市科協《關於舉辦第二十八屆宜賓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通知》檔案精神,在全校範圍內開展了科技創新活動大賽。本次活動旨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動手能力以及科學素養,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精神,提高科技輔導員隊伍的科學素質和技能,推進科技教育事業的科學的發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首先,我校透過各種方式在學生中進行了宣傳,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很高。活動期間,學校成立了科技創新制作小組和科技創新繪畫小組,每天下午放學後小組進行活動,同學們的參與意識很強,都勤於動手動腦、查資料、問老師,大家一起合作探究。圖書室裡顯得更熱鬧了,科技類圖書成為最暢銷的一類;課間休息時,教室裡、操場上都能看到同學之間的討論,他們最關注的是其他同學的小創意、小發明或小製作。透過此次活動的開展,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也活了,學習成績也有所進步,活動效果較好,得到了家長的一致好評。

  其次,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不少學生明白了科技創新其實就來源於生活,只要自己善於觀察生活,認真思考,願意動手操作,也能有所創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及探究能力。

  最後,學生透過這次活動,展示了自己的思維能力,顯現鄉村孩子獨特的創造力。活動中,各班學生紛紛交來不同的科技創新作品,

  有學生利用廢舊物品或農產品加工製成的小型玩具;有小巧的工藝品;有幻想畫。充分體現了學生對環保、節約的願望,表現出鄉村學生在物質條件不甚充裕的情況下,善於利用自己身邊已有物品來自娛自樂的生活智慧。

  總之,從本次活動中,培養了學生參與科學實踐活動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科學興趣,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創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但是,從中也看到了我校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創新能力方面還有許多的不足,以及學生科學知識的匱乏,特別是在動手製作方面還很不足,學生交上來的作品科技含量較低,在思維暢想上還不夠放開。為此,我校將會學習其他學校的先進經驗,加強本校本課程的教育管理,結合實際情況,努力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科技創新”之路,同時也會將這樣的活動不斷延伸,甚至向各學科延伸,讓所有任課教師重視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我們有信心,在上級科協的領導下,經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科技活動將會走向更高的發展。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 篇6

  一、抓管理,科技創新教育機制健全

  我校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起著手建立創新教育教學體系,投資數十萬元組建“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示範基地”,藉以探索素質教育新途徑,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我們更加重視對科技創新教育的探索,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創新教育的內涵,“與時俱進,以人為本,不懈追求,開拓創新”成為我校創新教育的行動指南。20xx年,學校成立了由校長牽頭,書記監督,主管教學工作副校長專抓,教務副主任具體管理的科技創新領導小組,設立青少年科技創新辦公室,由各科、室骨幹教師擔任科技輔導員,組成了一支堅強有力、涵蓋面廣的科技輔導員隊伍。

  在這支隊伍的帶領下,我校每期都制訂了科技教育教學計劃,對於開展的各項科技活動,做到有計劃、有輔導方案、有總結報告。其次,科技創新領導小組,還深入課堂,深入教研組,瞭解課堂教學中科技教育的滲透情況,並出臺評價機制,把教師參加科技教育工作情況作為職稱評聘的條件之一,作為優質課的評價指標之一,鼓勵教師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科技創新大賽、電腦作品設計製作、學科競賽等科技活動。正因為學校領導對創新教育有著清晰充分的認識,各學科教師積極參與其中,在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中加大創新教育的力度,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創新興趣,營造出上下齊心、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創新氛圍。

  二、抓載體,科技創新教育內容豐富

  1、組建興趣小組。為了擴大科技教育面積,我校成立了五個課題小組:

  ①研究性學習小組;

  ②校本課程的設計與開發小組;

  ③小論文、小製作、小發明輔導小組;

  ④學科競賽輔導小組;

  ⑤資訊學競技輔導小組。由這五個小組牽頭,開展多種形式的全校性科技教育活動,激發了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培養了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精神和用科學方法解決生活、學習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2、培養創新苗子。

  學校在各年級、各班有意識地選拔“創新”苗子,以班為單位組織科技創新課題小組,定期集訓,並在學生中徵集科技創新“金點子”,每個學期,都有學生向學校創新辦交送上百份“創新專案意向”稿,創新領導小組透過認真檢索篩選後決定對有價值的專案進行重點輔導,以保障專案的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防止創新專案的重複與盲目,這種做法,收到較理想的效果。

  3、發掘創新資源。

  建校百年以來,我校校友湧現出大批在科技戰線上建功立業的專家學者,如已故知識分子楷模、全國勞模羅健夫,現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的陳星旦,現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曾蘇民,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我們長期保持與老校友中的專家學者們的聯絡,不定期請他們回校進行專題講座。近幾年來,我們多次邀請陳星旦、曾蘇民院士及湖南大學、中南工業大學、湖南師大等高等院校知名教授來校舉辦不同題材的專業知識講座,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能力。我們還組織有關學生去省市博物館、科技館參觀學習,瞭解科技發展的動態,讓學生充分認識科學技術在社會上的地位和作用,努力使自己成為懂科學、有技術、會創造的新型人才。

  三、抓成效,科技創新教育喜獲豐收

  1、積極開展科技主題教育活動

  從20xx年起,我校每年都要開展科技主題教育活動。如20xx年,我校抓住“建立湖南省綠色學校”這一契機,在全體學生中開展了以“呼喚綠色”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在科技輔導員的組織下,抓了三個環節。第一、認識綠色。我校組織了以“共同愛護我們的家園”為主題的科學報告,利用黑板板、手抄報、知識長廊等進行環保知識宣傳。第二、走近綠色。組織同學去參觀高科技無公害農業種植園,走訪調查附近的工業園,並要求學生寫出環保作文或調查報告。如高三鍾浩同學,利用假日對湘鄉市的環境情況作了大量的調查,撰寫出了有份量的調查報告,該報告受到了環保總局局長解振華的批示,湘潭電視臺、湘潭日報等媒體對他的事蹟作了宣傳報道。第三、營造綠色。我們要求各班學生進行班級綠色角建設活動,同學們人人動手,有的利用廢舊材料種植植物;有的用植物克隆培養一組盆景;有的創造了環保作品。如我市有許多私人煉油膏廠,這些廠都採用在高溫下提煉油膏,因而產生大量有毒煙霧氣體,不僅造成嚴重的空氣汙染,也對工人身體產生嚴重影響,李毅鑫同學透過調查瞭解後,決定改變瀝青油膏的生產工藝,在常溫常壓下生產出瀝青油膏來。他決定把聚苯乙烯發泡塑膠廢品放其中,來免煉瀝油膏,經過多次實驗,他終於取得了成功。他的作品《利用泡沫塑膠塑膠廢品製備免煉瀝青油膏的研究》參加了20xx年全省科技創新比賽,一舉奪魁,獲得了省一等獎。

  2、舉辦科技藝術節,展示科技活動成果

  舉辦科學藝術節,對學生進行科學教育、人文教育、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人文素質、創新思維,讓學生在參與創新中尋求自我的突破和共同發展,為學生提供自我發現、展示才華的舞臺。

  20xx年11月,我校舉辦了第一屆科學藝術節,共有263人次的作品參加了展出,作品內容有科技小製作、小發明、小創意、小論文、工藝模型、天文氣象觀測、科技調查、植物栽培、環境檢測、電腦製作、電腦程式設計等。在眾多作品中,最突出的要數譚瑋琛的《1―5熱水滅火槍》這種新型的消防器材,我校選送它參加了省第二十五屆青少年科技大賽,得到了許多學者專家的好評,入圍一等獎,但該生在手工測試中失利,降為二等獎。賽後,他不氣餒,利用課餘時間向工人師傅學習技術。同年8月,他攜帶作品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第三屆亞太經合組織青年科學節大會,他的作品榮獲國際二等獎、紀念獎、小發明演示獎。

  3、找準切入點,勇攀創新高峰

  “能源危機”已向我們敲起了警鐘,如何節約能源,是一項全新的課題。地球變溫層能源的利用在我國尚處於起步階段,是一項有待開發的世界性的能源利用技術。利用農村深井恆溫水與地表空氣交換產生的變溫氣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質量,是我校近年來關注“三農”、關注“能源”的一項新課題。

  我校學生肖弋淞、胡雨葉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在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他們的作品《負壓引流罩自然力降(升)溫器的研究與實踐》,參加省第26屆科技創新大賽,力挫群雄,奪得一等獎。該發明的主要貢獻是利用逆流原理,持續交換,充分利用和保護了地下水資源,同時又與當前提倡節約型社會相適應。

  近四年來,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學校在科技創新教育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共獲國家一等獎1個,省一等獎8個,省二等獎26個,省三等獎42個;學生的創造發明、科學小論文在省級大賽中有3人獲省一等獎,3人獲省二等獎,在縣市科技大賽中,有25人獲湘鄉市一等獎,8人獲湘潭市一等獎。

  現在,科技創新教育在我校已蔚然成風,湧現出了一大批科技創新迷,展出了眾多的科技創新作品,散發出了誘人的芳香。我們堅信,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科技創新教育定將會成為我校繼奧林匹克競賽之後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 篇7

  一、領導重視,積極宣傳發動師生

  接到大賽通知後,立即成立以劉學華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先後召開多次全體體教師會議,給各個教師佈置任務,任務落實到人,安排一些骨幹老師對學生進行大會宣傳發動。整個活動做到了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學校領導全程關注。

  二、師生認真準備,積極參與

  在這次活動中,全校師生全員參與,我們進行了科技創新比賽專案的角逐,透過認真評比,層層推薦,學校集中初賽進行選拔,共向中心校推薦了一幅優秀的科幻畫作品,我校結合鄉村少年宮特色手工課程,舉行“中國結”在我“新”的活動,並向中心校推薦。

  三、取得的成績

  由於領導的重視,我校在這次活動中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廣大師生踴躍參與,熱情極高。表現在兩個方面:

  (1)學生竟相觀看,取長補短。

  (2)學生勇於展示本班的成果。

  四、存在問題

  透過本次活動,我們發現在科技創新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1、對科技創新活動的認識、指導不夠。

  2、對培養小學生科技創新興趣的力度不夠。

  3、作品重量輕質,高質量的作品數量不多。

  五、補救措施

  1、加強素質教育,利用科學課教學加強對學生的指導,特別是在培養學生開放、創新的思維方式,動手操作、學以致用的能力等方面著力加強。

  2、結合實際,經常性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培養學生熱愛科學、探索創新的興趣。

  3、為了使此項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達到開發學生智力,發展學生能力的目的,班主任和美術教師,應積極組織學生修改補充作品。學校今後還要展出。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 篇8

  20xx年機電隊積極響應礦的號召,重視科技創新思想路線,積極貫徹、組織、落實科技創新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全年共完成15餘項科技創新專案。其中,多項已獲得礦科技創新獎。

  在日常工作中,區隊管理人員經常深入井下現場,聽取生產單位職工的意見,回單位後總結整理,再經多方調查後確定新的科技創新專案。在新專案的準備與設計中,將全隊成員思想充分運用起來,讓每個人都開動腦筋,出謀劃策,做到人盡其用,使每個人都感覺到自己學有所用。只要提出的意見被採用,隊裡就會對其進行適當的獎勵,以此來帶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在專案的實施過程中,隊領導及相關技術人員經常深入現場進行檢視,及時發現問題,不斷修改、完善設計方案,以保證專案能順利達到預期效果。在所有參與人員的努力下,一個又一個的科技創新專案被成功實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隊裡不僅把科技創新作為一項工作,更把它作為培養廣大職工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的重要手段:創新意識的培養就是在活動中不斷激發職工的好奇心、求知慾和想象力,職工只有在強烈的創新意識引導下,產生強烈的創新動機,才能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進行創造性活動;職工有了創新的意識,而沒有思維,是無法進行創造性活動的,創新思維是創造性活動的核心,科技活動中的思維是一種探索性、創造性的活動,沒有固定的、機械的模式,所以需要直覺、靈感和想象、幻想、猜測等非理性思維的參與。對於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隊裡更是不遺餘力,機電隊培養了一支高素質的技術、管理人才隊伍,隊裡始終把培養創新性人才放在重要位置,在政策上創造優勢、環境上營造優勢、機制上運用優勢,充分營造出一個適宜創新的環境,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

  一季度,我單位完成了包括“1427工作面ZY3000/14/32閥組固定架改進”、“北翼主皮帶巷SJ-80型皮帶機輔助驅動安裝”、“沿空留巷特殊支護裝置的設計改進與製作”、“掘進卡軌車的應用與推廣”以及“北翼主運輸皮帶巷簡易軌道的鋪設”5項科技創新專案;二季度完成了“摩擦支柱及非對稱雙翼十字頂梁在巖空留巷技術中的應用”、“1528留巷支護技術改進及新裝置應用”、“皮帶集中控制在葛泉礦南北翼運輸大巷中的應用”和“井下檢修硐室起重機安裝改造與應用”4項科技創新專案;三季度完成“1526特長工作面開採技術研究”、“掘進頭物料碼放架的設計與應用”、“支架鐵鞋在1528工作面搬家倒面中的應用”以及“東井1191工作面接煤平臺漏斗的.設計與製作”4項科技創新專案。其中,“掘進卡軌車的應用與推廣”、“1528留巷支護技術改進及新裝置應用”、“1526特長工作面開採技術研究”和“支架鐵鞋在1528工作面搬家倒面中的應用”4項獲得礦科技創新一等獎;“掘進頭物料碼放架的設計與應用”及“皮帶集中控制在葛泉礦南北翼運輸大巷中的應用”2項獲得二等獎;“井下檢修硐室起重機安裝改造與應用”獲得三等獎。

  總之,機電隊在科技創新上本著“少投入、多產出”的原則,著力於“安全可靠、速度快捷”,做出了多項令人稱讚的專案。在今後的日子裡,要不斷髮揮機電隊善於創新、敢於創新的精神,為我礦圓滿完成各專案標增磚添瓦!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 篇9

  20xx年,阜南縣科技局在上級主管部門和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上級主管部門和縣委縣政府20xx年政府工作報告各項任務指標,立足部門職責,緊緊圍繞科技創新發展這根主線,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現將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開展高新技術企業及其他科技專案申報情況。按照上級主管部門檔案要求,積極開展高企認定管理工作,20xx年12家企業透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企業16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24家。1家企業獲省科技廳省級重大專項立項,開展省重點研發計劃專案2個,3家企業進入省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庫。20xx年阜南縣共有69各企業涉及12專案,共轉撥市級科技創新資金770.85萬元,縣兌現獎勵資金1673.08萬元。

  (二)全縣研發投入歸集統計工作獲新突破。縣科技局先後組織召開5場培訓會,並邀請相關專家對200餘家縣內規上企業進行系統培訓,做到應統盡統。上報研發投入費用3.3億,上級認定1.5億,較上一年增長近1億元。

  (三)積極開展農業科技扶貧專案及科技特派員(三區人才)工作。實施省、市科技扶貧專案共9個,總投入經費497.7萬元,其中財政經費165.7萬元,帶動企業自籌資金投入近332萬元。 匯同農業農村局等相關部門,選派科技特派員135人,其中省級“三區人才15人”,市、縣科技特派員120人,做到全縣特別是沿淮行蓄洪區90個貧困村全覆蓋。重點建設科技扶貧培訓基地10個,建設科技示範點10個,指導企業112家,開展農業科技培訓58期,發放各類技術資料46200份,培訓貧困人員3.2萬人(次)。

  (四)積極開展科技成果登記、轉化和產學研工作。20xx年累計組織3次科技成果登記培訓會議,培訓企業和個人35人次,累計發放技術資料90餘份。33家企業和個人開展登記,釋出210件。推薦3家企業進入安徽省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專案庫。

  對接安大科技處,開展企業技術難題徵集工作。並於5月20日,在阜南天築大酒店與安徽大學聯合舉辦學校企對接會,33家企業參加對接會,12家企業邀請安大專家教授赴企業實地調研,確定開展合作。

  (五)認真抓好阜南第二家眾創空間建設。EGO阜南萬創空間,總投資5000萬元,現已經建成運營2200㎡的眾創空間工作場地,內設有開放辦公區、獨立辦公區、微巢學院、創業咖啡(書吧)、會議室、洽談室等區域,已入駐20家企業。預計20xx年全面完成眾創空間功能搭建,並爭創省、市級眾創空間。

  (六)組織企業參加創新創業大賽。20xx年,縣科技局組織5家企業參加創新創業大賽,其中安徽高雅家居有限公司晉級全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並獲優秀獎,獲國家財政30萬獎勵。

  (七)做好黨風廉政工作。建立健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召開黨組專題部署會議,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主要工作任務分解。把主要工作任務逐項細化分解落實到每位領導班子成員和股室負責人,按照各時間節點認真開展,切實抓好落實。同時針對縣委巡查回頭看指出的問題和意見建議,逐條逐項認直分析,研究制度整改方案,明確整改目標,細化責任分工,強化整改措施和具體完成時限。同時,嚴格教育管理,不斷強化幹部自律意識,積極推進機關作風建設。創新工作舉措,紮實開展專項治理活動,不斷提升反腐倡廉工作成效。

  (八)認真抓好黨建工作。年初詳細制定了黨建工作計劃,提出具體措施,完善了工作制度。局黨組將基層組織建設納入科技創新工作目標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定期彙報黨建工作。20xx年,全域性黨員幹部集中學習40餘次,召開黨員大會4次,支部會議10次。積極參加縣組織部及縣直機關工委舉辦的學習培訓活動,上傳黨建工作資訊30餘篇。同時,黨組書記及局領導班子成員帶頭講黨課4次。認真落實“三會一課”等制度,堅持黨支部民主集中制原則,做到了民主充分、集中有力、決策科學,打造了思想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黨支部班子。充分利用每月10日的黨員活動日,積極組織局全體人員開展到曹集烈士陵園清明祭奠、走訪慰問退休老幹部及省級文明城市建立等各類黨員活動,豐富黨內活動,加強黨內日常工作管理。

  二、存在問題

  1、科技隊伍及人才嚴重不足,企業缺乏智力支援。縣規模企業員工大學生少,技術人員多無職稱,高階技工和工程師更少。一些技術人才,存在“引不進、用不好、留不住”等問題。

  2、創新服務機構不健全。一是阜南縣科研機構數量少,實力弱。二是大多數企業沒有自己的科研創新機構,有科研機構招牌的缺技術人員,沒有能正常開展科技研究和開發。三是與外地科研單位和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關係不穩定,且進展緩慢。

  3、企業創新主體認識不到位。一是企業研發投入不足,各規上企業研發投入強度不足,企業核心競爭力弱。二是企業創新意識不強,創新能力弱。縣內規上工業企業近七成沒有開展自主創新活動。大多企業與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聯絡少,較高層次的產業創新能力支撐不夠。三是企業自主創新動力不足。企業自主創新熱情不高,研發投入太少。

  三、下一步打算

  縣科技局緊緊圍繞上級主管部門與縣委縣政府各項科技指標,結合我縣實際,20xx 工作計劃如下:

  1、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圍繞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著力扶持培育一批技術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的後備企業,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和支援條件成熟的企業積極申報國家高新技木企業。對新進規企業,符合高新技術產業目錄的,及時上報統計。20xx年要新增高新技術企業6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企業、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各20家,力爭全縣高新技術企業數佔規模以上工業數企業比重達到全市平均水平。

  2、深入推進科技特派員進村入企工作。組織實施“三區才支援計劃科技人員專項計劃,組織100名科技特派員與農業科技企業、貧困村和創新示範基地對接,促進產業發展。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培育和引進優良品種,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

  3、加強人才引進和“產學研用”合作工作。加強高層次科技人才和團隊的引進工作,同時加強與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中科院等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及時簽訂技術研究、開發合作協議。要圍繞主導產業和骨幹企業技術需求,建立產學研合作專案備選庫。全縣80%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至少要與1家以上的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建立穩定的產學研合作關係。

  4、加強科技服務平臺建設。落實與高校院所戰略合作協議,培養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開展關鍵共性技術的聯合研發,透過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科技聯姻和科技開發,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與機制框架。爭創省級科技孵化器和省級技術研究中心各1家。

  5、抓好科技專案攻關及關鍵技術研發創新工作。重點圍繞制約我縣企業發展的關鍵技術進行集中攻關,重點支援柳木工藝、電子產品、農特產加工等及土壤改造、黃梨高產栽培等關鍵技術引進和研發。支援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壯大特色農業產業和加工企業規模,申報實施市級以上科技專案。

  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和新型農民技術培訓。

  6、落實科技成果轉化和重點專案建立工作。重點謀劃一批科技含量高、創新能力強的科技專案,申報省級重大專項,爭取上級科技專項基金。積極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中的投融資服務,爭取市級以上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落戶阜南。

  7、開展科技成果登記工作。20xx年開展省級30項科技成果登記。

  8、加大科技政策宣傳,做好各類科技服務活動。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對從事特色種養業的農戶進行技術培訓,引導貧困村農業從業人員調整產業結構,幫助農戶提高科技水平,降低成本,增加農業收入。邀請部分果樹、蔬菜及養殖科技特派員,深入企業、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種養殖技術,為科技下鄉做好示範。

  9、加大省市科技扶貧專案實施力度。結合阜南縣發展實際和需求,培育壯大“果樹+養殖”、蔬菜大棚種植和稻蝦共養產業鏈,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優勢,積極整合本地科技資源,組織科技計劃專案實施,開展有針對性的精準扶持。圍繞阜南縣農業特色產業,深入挖掘科技扶貧專案的調研、篩選工作,引導各類專案資金向精準扶貧工作傾斜。實施省市科技扶貧專案8個。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 篇10

  河南巨烽生物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個集科研、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企業,以研發生產再生能源裝置為主導,生產數控鍋爐,生物質炊事採暖爐,生物質炊事爐和生物質能冷暖水空調為輔,主導產品有桔杆壓塊機,生物質爐(具)及冷暖水空調5大系列40餘種型號高效能源綜合利用裝置。

  一年來,公司立足現有基礎設施,依靠專家技術人才和高新技術,以研發生產工藝現代化和裝置自動化、大型化為手段,促進了裝置生產工藝結構的最佳化程序,促進了生產生物質能源壓塊和使用生物質能源壓塊爐具產業鏈的合理與最佳化,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研發生產了科技含量高,操作方便,節能環保的生物質爐(具)新產品,進一步了搞高了企業的整體素質和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

  一、節能減排創新工作的總體情況

  公司根據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千家企業節能行動實施方案》和《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的要求,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需要,編制了《河南巨烽生物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節能減排科技創新規劃》,明確了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確定了規劃目標,建立完善了管理制度,制定了具體措施與要求。

  1、為了加強推行實施《規劃》的組織領導,公司成立了領導小組和推進辦公室。公司董事長高海華同志親自任組長,公司技術部長蘇樹森、生產部長彭宗黨、工程師黃貴育為成員。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規劃》的推行與實施,對研發生產過程中出現的重大問題進行研究決策,定期聽取推進辦公室的工作彙報。推進辦公室具體負責推進的日常管理工作。從而保證了各項工作正常開展與執行。

  2、制定了管理措施,進一步加強了生產與銷售的管理,鞏固了公司已取得的高新技術成果,有效的促使企業在新能源開發利用行業中長久持續生存與發展。各部室嚴格按照管理規定和工作職責定期組織企業職工的安全生產教育與培訓,定期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培訓,有效地提高了員工的安全意識與技術水平。

  3、建立了推進工作機制,明確了職責和工作程式,建立了例會制度,實施了動態管理,制定了目標考核辦法。透過“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強化管理,獎罰分明”責任制度推行與實施,促進了《規劃》的有效實施,確保了《規劃》目標的實現。

  二、節能減排的資金投入及科研投入20xx年公司節能減排的投入是:1010萬元。

  20xx年科研經費的投入是:科研經費佔銷售收入的比例為10%金額:1780×10%=178萬元。

  三、開展新技術、新工藝及新裝置研製的科研攻關情況

  1、試製研發了秸杆壓塊機模組及高耐磨壓輪的材質鍛造,熱處理滲碳,高頻處理;模組模盤開機後溫度升高的曲線變化對秸杆成型過程影響的實驗。

  2、著重設計了生物質在爐膛第一次燃燒輻射熱利用和二次富氧燃燒對流熱的利用;設計了多回程燃燒熱利用技術,提高生物質利用率,確保熱轉換率80%以上,完成了常壓鍋爐設計工作壓力0.09MPA,試驗水壓0.3MPA,試驗時間30MIN。

  3、根據生物質燃料的燃燒屬性開發出了更節能環保的新式生物質炊事採暖爐;做了鍋爐的試驗,水壓不低於0.2MPA,火力強度不低於2KW,採暖額定的熱量不低於12KW;在二次富氧燃燒室的設計創新上取得了突破,提高了生物質利用率,確保了無煙排放。

  4、生物質炊事爐的技術研發有了新的提高,根據生物質燃燒屬性設計的炊事爐確保火力強度2KW以上,且確保煙囪餘熱無煙化排放,同時在本爐的基礎上,設計出了燃燒生物質壓塊的炊事爐,生物質顆粒炊事爐,大爐門多種生物質炊事爐。

  5、冷暖水空調技術研發工作有了新進展,提高了冷暖水空調的實用性,確保了空調在製冷和制熱功率,擴大風道,減少空氣阻力,節省能源。在熱交換表冷器上進行了創新,成功。實現了熱交換效提高30%;改進風葉結構設計,減小風葉電機功率(由120W降至100W),增加風量流速的同時,降低了能耗和噪音,實現控制在30分貝以下。

  四、實現的節能降耗指標和減少汙染排放指標

  20xx年綜合利用秸杆壓塊6WT,20xx年達到9WT,提高50%;20xx年減排SO2255T,20xx年達到382T,提高50%;20xx年減排CO27.8WT,20xx年提高11.7WT,提高50%;20xx年減排NOx222T,20xx年達到333T,提高50%。

  五、透過實施或應用先進節能減排技術(專案)取得的經濟、社會、環境效益

  公司是濮陽市新農村綠色能源開發推廣應用計劃的協作和承辦單位,經過一年的試點應用,該項計劃經推廣,直接惠及近30萬農戶,年節省標準煤30萬噸,使農民增加1.6億元。公司還建立了自己的培訓體系,以高新技能職業學校為依託,開設新農機、新能源等專業,為企業培養和造就了一支高素質的職工隊伍,從而保證了該公司各類產品的效能和各類服務的高質量。

  透過該專案的推廣,不但使人們感受到低碳經濟和生活質量的提高,還有效地增強全民的民族意識,陶冶勤勞、節儉、講衛生、為他人群體性民族素質。透過自己的勞動使生活條件和生存條件及環境更加美好。

  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經過幾年的發展,河南巨烽生物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的生產研發、技術創新水平和再生能源生產裝置的效能和質量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距非石化再生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現是:

  1、再生能源裝置、再生能源秸杆壓塊燃料市場潛力巨大,企業長期發展戰略不夠健全,《企業發展遠景戰略規劃》等相關制度仍需完善,節能減排的觀念與意識仍需進一步提高。

  2、部分生產裝置相對落後,生產工藝及流程有待改進和提高。建議: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在政策上多給支援與協助,特別是高階技術人才的引進與推薦方面要多給幫助。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 篇11

  20xx年我礦計劃專案14項,其中公司級專案6項,分別為《煤礦井下-575運輸系統膠帶輸送機防爆變頻電控系統改造》《煤礦鍋爐給水、供風系統變頻技術改造》《煤礦壓風系統變頻技術改造》《煤礦液壓絞車系統變頻技術改造》《煤礦12採區複雜地質條件下放頂煤開採技術研究》《底板抽放巷穿層孔與順槽本煤層抽放孔交叉佈置抽放技術研究》礦級專案7項,分別為《水力壓裂提高採面區域防突效果技術研究》《小型風包的設計及製作》《鑽探取芯技術在煤礦的應用》《錨網噴使用的金屬網設計改進》《鑽探取芯技術在煤礦的應用》《氣動鑽機改造應用》《安全生產指揮中心監控系統的更新》上述專案均按計劃執行開展,預計20xx年底均可完成專案目標。

  上述技術成果是在集團公司及公司大力推進技術創新工作氛圍下取得的,我們一定抓住上級領導賦予的難得機遇,本著“以科技促發展,以科技提效益”的理念,將煤礦的技術創新工作做得更好,為煤礦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xx煤礦技術創新工作總結:

  20xx年在公司和礦黨政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援下,在集團公司大力推進技術創新工作以來,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刻苦鑽研、努力拼搏,積極落實科技興企戰略,圍繞礦井安全生產進行了一系列科技攻關,解決了“一通三防”、機電管理、煤巷掘進及回採工作面支護等一系列技術難題,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技術管理水平得到了較大提高。

  為認真落實集團公司“用心做事、追求卓越”的核心理念,把“從零開始、向零奮鬥”的安全理念融入到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20xx年我們開展了“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的雙創年活動,透過活動的開展,充分發揮了廣大幹部職工的聰明才智和創新精神,湧現出一大批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顯著的科技創新專案,09年我礦共評比出“雙創”成果138項,其中特等獎17項;一等獎22項;二等獎39項;三等獎60項;還有7個專案透過上級專家評議,其中生產、開拓專業的有《錨網索耦合支護施工工藝在煤礦的應用實踐與改進》《煤礦12採區供排水系統改造》《1204工作面設計》《13採區軌道上山最佳化設計》《煤礦煤巷掘進工作面輔助運輸系統的改造》《煤礦擋煤板技術革新》《井下大型固定裝置與給水及水處理方法探討實踐》《手持式啟動鑽機在防突掘進工作面的推廣應用》《井下機電硐室圍巖注漿加固技術的應用及推廣》《巖巷掘進安全評價表設計》《門式擋車槓的設計與製作》《巖巷複合交叉口擴修加固技術及推廣》;機電專業的有《煤礦井下-575轉載系統改造》《無功功率終端補償器的應用》《煤礦副井罐籠罐簾閉鎖裝置的發明及應用》《節能煤鬥在煤礦鍋爐中的應用》《螺栓扣板式鋼筋混凝土軌枕的設計及應用》;一通三防專業的有《底板抽放巷傳層鑽孔瓦斯綜合抽放技術研究與應用》《鑽機施工釋放孔技術的研究》《鑽孔封孔技術創新》《鬆軟煤層注安兒技術在煤礦13071上順槽掘進工作面的應用》《zdy650型液壓鑽機推廣及簡介》《新型孔口帶抽工藝研究與應用》《防突柵欄安全防護措施的研究與應用》《瓦斯超3分鐘閉鎖風機功能研發及應用》《新型風門建築及加固技術》《鑽機快速接頭》《煤礦鑽孔下套管抽放工藝》《防逆流調節風窗成果研究報告》《永久工程標準化牆體創新在煤礦井下實際應用》為礦井生產開拓、一通三防、機電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提高奠定了紮實的技術基礎。特別是機電專業的“南風井風機變頻”、生產專業的“懸移支架應用”、通風專業的“瓦斯抽放技術革新”等專案均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安全效益,為礦井安全生產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所有取得的成績是全礦幹部職工特別是工程技術人員辛勤工作的結果,也是我們煤礦人敢挑重擔、勇於開拓的優良素質和良好精神面貌的體現。

  20xx年我礦計劃專案14項,其中公司級專案6項,分別為《煤礦井下-575運輸系統膠帶輸送機防爆變頻電控系統改造》《煤礦鍋爐給水、供風系統變頻技術改造》《煤礦壓風系統變頻技術改造》《煤礦液壓絞車系統變頻技術改造》《煤礦12採區複雜地質條件下放頂煤開採技術研究》《底板抽放巷穿層孔與順槽本煤層抽放孔交叉佈置抽放技術研究》礦級專案7項,分別為《水力壓裂提高採面區域防突效果技術研究》《小型風包的設計及製作》《鑽探取芯技術在煤礦的應用》《錨網噴使用的金屬網設計改進》《鑽探取芯技術在煤礦的應用》《氣動鑽機改造應用》《安全生產指揮中心監控系統的更新》上述專案均按計劃執行開展,預計20xx年底均可完成專案目標。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 篇12

  轉眼期末在即,在總結各門功課的同時,也有必要總結下這一學期以來在團委,在科技創新部,我們這夥人的點點滴滴。這一個學期科技創新部的主要工作就是有關“新苗人才培養計劃”還有“挑戰杯”的各項活動相關的策劃,組織宣傳工作,除此之外還協助了其他部門分擔完成一些工作,例如紅五月參加寧波的市團委的演出,帶隊去寧波大劇院觀看參演寧波市團委那次活動,還有就是“淘寶大賽”,協助其他部門完成被高校園區的宣傳,與友校的聯絡,合作等。

  首先是“新苗人才培養計劃”,“新苗人才培養計劃”以大學生科技創新專案、大學生科技成果推廣專案、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專案為載體,不斷加大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扶持力度。積極倡導和鼓勵大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和創新性研究,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新創業實踐,努力增強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良好的環境,培育和發現優秀的創新創業專案和人才。(新苗人才計劃)的每個專案的資助額度一般為5000元左右,對重點專案給予重點支援。給予專案不低於1:1的配套經費支援,由承擔專案的學生使用,教師不得使用學生科研經費,學校不得提取管理費。以專案為載體,引導大學生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新創業活動,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其資金使用原則如下:

  (一)專案導向原則

  以專案為載體,引導大學生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新創業活動,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二)以學生為本原則科技創新資金的支援物件為在校大學生,積極鼓勵大學生申請科技創新資金開展創新創業活動。

  (三)鼓勵創新原則

  為鼓勵大學生大膽進行創新創業活動,允許創新創業活動失敗,重在考核創新創業實踐過程。

  “新苗人才培養計劃”的實行過程中,科創部首先是做好前期的相關宣傳通知工作,例行講座,派發報名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嘗試進行創新創業活動,再進行後期的對於相關資料,資料的稽核,統計以及上報的工作。

  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跟進社會對大學生能力的需求,我們團委的科技創新部也積極開展各項活動來提高同學們的科技創新能力。歷年來科技創新部開展的各項工作都引起了全校師生的廣泛關注,受到同學老師們的好評,說到科技創新部開展的各項活動特別值得一提的就是“挑戰杯”了,“挑戰杯”可以說是科技創新部的“主打產品”,挑戰杯是“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系列科技學術競賽的簡稱,是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和全國學聯共同主辦的全國性的大學生課外學術實踐競賽。,“挑戰杯”競賽在中國共有兩個並列專案,一個是“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另一個則是“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這兩個專案的全國競賽交叉輪流開展,每個專案每兩年舉辦一屆。

  “挑戰杯”競賽始終堅持“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銳意創新、迎接挑戰”的宗旨,在促進青年創新人才成長、深化高校素質教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在廣大高校乃至社會上產生了廣泛而良好的影響,被譽為當代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奧林匹克”盛會。引導高校學生推動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渠道。推動了高校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挑戰杯”已經成為深化高校素質教育的實踐課堂。廣大高校以“挑戰杯”競賽為龍頭,不斷豐富活動內容,拓展工作載體,把創新教育納入教育規劃,使“挑戰杯”競賽成為大學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重要平臺。

  學校引導和激勵高校我們學生積極參加“挑戰杯”,並在此基礎上促進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的蓬勃開展,發現和培養一批在學術科技上有作為、有潛力的優秀人才。“挑戰杯”是針對高等學校在校學生申報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明製作三類作品參賽;聘請專家評定出具有較高學術理論水平、實際應用價值和創新意義的優秀作品,給予獎勵;組織學術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覽、轉讓活動。

  這學期有關於“挑戰杯”的主要工作做好前期的相關宣傳通知工作,例行講座,派發報名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踴躍報名,積極參與到“挑戰杯”的活動中來,再進行後期的對於相關資料,資料的稽核,統計以及上報的工作。

  還有就是協助其他部門的工作,紅五月的關於寧波市團委的活動,帶對集體參與參演相關演出,在集體外出的這類活動中,特別要注意的就是前期的人員安排及通知工作和活動進行中的相關人員的出行安全問題,還有就是協助“淘寶大賽”邀請南北兩大高校園區的高校一起參與,在這項工作中,科創的首要任務是做好與北高校的溝通宣傳工作,讓“淘寶大賽”在其他高校也能得充分的宣傳,引起廣泛的關注,協助促進“淘寶大賽”的順利展開。

  以上所述,是團委科技創新部門一學期以來的主要工作,工作基本都已經完成收尾,這一學期的點點滴滴歷歷在目,對於團委,他是一個組織,但更像是一個大家庭,在這個大家裡工作,更重要的團結與協作,團隊的力量是無窮大的。

【科技創新工作總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