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音樂>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音樂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1

  音樂教學對於小班幼兒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在活動中不僅要尊重幼兒的興趣和想法,同時要用誇張的語言、體態或者教具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同樣課前備課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要思考教法學法還要預想突發狀況、細節處理等。

  在音樂活動《小手拍拍》教學過程中我是這麼做的:歌曲圍繞小手、小腳的動作幫助幼兒關注自己的身體。歌詞內容是與動作直接相關的,因此教學由動作開始,幼兒在動作參與中學習歌曲。活動中引導幼兒嘗試用手、小腳做做歌詞裡沒有的動作,以達到創編歌詞、邊玩邊唱的目的。整個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非常的高,課堂氣氛也非常活躍。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2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詼諧、有趣的風格。

  2、初步瞭解間奏,能在唱歌的過程中等待和正確地表現間奏的動作。

  活動準備:

  紙偶(老鼠)

  活動過程:

  (一)引題、激發興趣

  出示紙偶:"吱吱吱,吱吱吱"誰來了?(小老鼠)下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隻小老鼠長的什麼樣?

  (二)學唱

  1、學唱歌曲第一段

  (1)誰來說說這隻小老鼠長得什麼樣?(邊根據幼兒回答,邊出示圖譜)念三遍,中間可以請小朋友指圖譜

  (2)呀!原來這隻小老鼠想出來幹什麼?(偷東西吃)有沒有被老鼠發現?(沒有)他心裡肯定怎麼樣?(很高興、很神氣)邊做動作邊唱(3遍)

  2、學唱歌曲第二段

  (1)小老鼠最怕誰呀?(小花貓)

  (2)聽到小花貓的叫聲小老鼠會怎樣?(念三遍)

  (3)剛才小老鼠還很神氣的,一眨眼功夫卻灰溜溜的逃走了,可真滑稽呀!(唱三遍)

  (三)初步感受間奏

  (1)剛才我們唱了誰和誰的歌?(小老鼠和小花貓)下面我們把倆段連起來唱一唱。

  (2)剛才老師除了唱歌還剛什麼了?(跳舞)那老師是在唱完什麼的時候開始跳舞的呢?

  對,這裡是給小朋友休息一下,為唱小花貓作準備的,這裡小朋友也可以做自己喜歡的動作!我們把這一段叫作間奏(幼兒說一邊)

  (3)全體幼兒齊唱一遍,間奏時小朋友做自己喜歡的動作(四)延伸活動我們一起到草地上玩玩貓捉老鼠的遊戲!

  反思:

  《小花貓和小老鼠》是一首風趣、幽默的兒童歌曲,歌曲採用詼諧的曲調、形象的語言表現了小花貓和小老鼠淘氣可愛的墨陽,符合兒童的生活視覺,附點節奏的反覆使用增加了歌曲活潑的情趣。

  對於這課的匯入我運用的是讓孩子們先回憶另一個兒童故事《小老鼠上燈臺》再引出今天小花貓和小老鼠又發生了一個新的故事,讓我們學習一下。

  1、體驗感知法

  因為這節課主題是小老鼠和小花貓發生的故事,接著我想讓學生們更能好好體會到小老鼠的神態,於是想讓他們多模仿小老鼠的樣子,學一學小老鼠叫的聲音,並且要知道小老鼠是膽小,所以它的聲音要輕一點,便於後面演唱歌曲時要區分小老鼠和小花貓的強弱對比。

  2、合作學習法

  透過小組合作表演,分角色表演,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3、新課教授

  先展示旋律節奏,讓學生逐步會演唱,然後再出事整首歌曲的歌譜,最後在讓他們輕聲加入歌詞演唱,為學生創設一種輕鬆愉悅的氛圍。

  4、加入樂器

  歌曲中有休止符。所以在有休止符的地方我加入了樂器,一是為了提示學生休止符的出現,二是能讓學生們更加感興趣,積極地去聽這個音樂。

  5、拓展

  在歌曲最後為學生送上一首鋼琴曲《小狗圓舞曲》讓學生們體驗不同動物所帶來的不同音樂特點。

  本節課學生們大部分很認真的在學習,但是極個別的同學有點調皮,我沒有好好的管教,在今後的課堂中,應該關注每個學生上課時的動態,及時提醒,還一個就是整節課的流程還不是太流暢,應該多加練習,也多謝各位聽課老師的指導及建議。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3

  拿到小班音樂活動《吹泡泡》這個活動以後,首先我仔細地閱讀了教案,分析了本次活動的目標與重難點。目標中可見讓幼兒練習按節奏的走圓圈和按訊號變換動作,所以我想首位的要求是把握節奏感,隨著寶寶對動作與兒歌的不斷熟悉,可以加快節奏,還可以隨時變換指令,考驗寶寶的反應與執行能力。在遊戲過程中增進幼兒之間的情感交流,增進友誼。有了對分析的解析以後,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定位為“讓幼兒熟記吹泡泡的兒歌跟動作;在做動作的時候強調慢慢走,慢慢蹲,手之間不要用力的拉;讓幼兒在表演的時候感受到快樂”;活動的難度則是“動作的時候力求整齊協調”。

  有了這些分析以後,在活動中我緊緊圍繞目標與重難點展開活動。第一環節幼兒透過看泡泡、捉泡泡的遊戲吸引了幼兒的興趣。第二環節則是鞏固幼兒的歌曲演唱,讓他們學習在歌曲休止處控制不唱,間奏處用拍手等動作代替,也為後面的遊戲作好了鋪墊準備。第三環節透過音樂遊戲,讓幼兒在邊唱邊表演的過程中動靜交替,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也解決活動的重難點。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4

  在歌唱活動《春天》中,幼兒學唱積極,興趣濃厚。整個活動的目標明確,層次清楚。

  第一個環節的春景欣賞是基於幼兒對春天的瞭解還不多的基礎上加入的,讓幼兒在看看、說說中發現春天的美麗,同時也為接下來的歌唱活動做了有效的鋪墊。

  第二個環節是欣賞歌曲,理解歌詞。在這個環節中,圖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句一幅的形象的圖片,幫助幼兒理解、記憶了歌詞。同時教師還利用圖譜,有效激發了幼兒傾聽歌曲的興趣。

  第三個環節是學唱歌曲,教師在幼兒學唱過程中,層層遞進,能逐步提高演唱的要求,從輕輕跟唱到引導幼兒聽伴奏,唱清楚歌詞再到引導幼兒有表情地演唱最後到逐步去除圖譜演唱,使整個學唱的過程富有挑戰和樂趣。幼兒在學唱過程中,也是積極投入,興趣濃厚。

  第四個環節是創編演唱,幼兒能結合生活經驗,想出一些其他顏色的花,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再次有效利用了圖譜,讓幼兒藉助圖譜來嘗試演唱創編的歌曲,讓幼兒體驗到了自主創編演唱的快樂。

  當然,在活動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希望姐妹們多多指教啊!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5

  集體舞是幼兒園舞蹈教學中較難組織的一種形式,在集體舞中幼兒要感受理解樂曲,記憶動作、掌握動作的順序、隊形變化、同伴間的合作、對於小班幼兒來說,學習集體舞真的很難,因此我在設計時首先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的組織形式,採用了情景創設法,就是以遊戲為主線貫穿活動的始終,這樣既滿足了幼兒思維具體形象的特點。如,小班音樂遊戲《碰一碰》,將單調、枯燥的動作,轉化成幼兒感興趣的遊戲情景,以此幫助幼兒記憶動作的順序,較好的解決了活動的重難點,降低了舞蹈的難度;同時這種遊戲情景的創設,用幼兒喜歡的音樂形象,將動作、隊形、幼兒合作整合到一起,賦予了音樂直觀有趣的生命力,為幼兒能更好的表現、表達作品創造了條件。

  其次,在活動中為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共同分享創造的快樂。具體方法:一開始,我讓幼兒各自找一位好朋友跟著音樂節奏邊拍手邊走步(一拍一步),在能夠聽辯音樂旋律,完整地、有節奏地一拍一步表現拍手走步的動作以後,再讓幼兒學唱歌曲。在學唱歌曲前,我先讓幼兒找到好朋友互相做友好的動作,找一找身體上的各部位互相碰一碰等動作。然後我就根據幼兒找到的身體上的部位邊唱歌邊表演去找一個小朋友,重點演示歌曲中好朋友相碰的部位,有節奏的和對方做碰一碰的動作。接下來是讓幼兒學唱了歌曲。最後,讓幼兒學習《碰一碰》的音樂遊戲。玩法:幼兒圍成圈,邊唱邊走步找朋友,音樂終止時,教師說出好朋友相碰的部位,幼兒按指令找朋友碰一碰。在遊戲中,找一個朋友碰一碰,找一個朋友碰一碰,碰哪裡?碰鼻子。孩子們在音樂聲中跟著音樂節奏有趣的和夥伴一起碰一碰小手,碰一碰小腳,開心的笑著,遊戲著。

  幼兒能邊唱邊與同伴合作遊戲,剛開始時幼兒只記得去尋找自己的朋友而忘記了唱歌或跟著音樂節奏表現動作,透過我再三的強調和指出,還邀請一位小朋友一起示範後,孩子們不但能很好的邊唱邊遊戲,而且更好的掌握了遊戲的規則,從而感受到了音樂的風格、旋律和節奏。

  整個活動以音樂遊戲貫穿始終,由於我採用了邊唱邊和幼兒一起跳的形式,因此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歌曲的動作。透過與老師和同伴的玩耍和碰觸、與同伴有模仿地舞蹈等。都讓孩子在反覆感受中,輕鬆而興趣地進行遊戲。使孩子體會到了音樂的節奏和舞蹈的動作,從而完成了音樂教學的目的。也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玩賞”“碰觸”的熱情,同時對身體各部分的名稱也有了深刻的認識。而圓圈的動作、換朋友的動作我又是以遊戲的形式在商討中引導幼兒學習的,這樣既滿足了幼兒自由表現、自主創編的願望,同時幼兒在藝術審美能力上也得到了提升。

  孩子們對這個活動表現出很大的興趣,他們主動的創編、相互學習,共同表現嬉戲的情景,情緒很高漲,基本上掌握了重難點,完成了教學目標,也讓幼兒初步瞭解集體舞,對以後集體舞的教學打下了基礎。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6

  《找朋友》這是開學初所學的第一首歌曲,因為這首歌曲大家最為熟悉,但考慮到放歌詞語句太長,放在託班上似乎難度很高。因此,學著親子班老師的話,“很多歌曲老師可以大膽地改編,變成自己想要的歌曲”,所以大膽地將《找朋友》這首歌曲的歌詞進行改編。(如:(問)找呀找眼睛,你的眼睛在哪裡呀?(答)在這裡,在這裡,我的眼睛在這裡!)希望這樣的方式會提高寶貝們的學習興趣!然而,重複唱3-4遍後,我發現個別幼兒的注意力開始下降,表現出異常的情緒,想要哭時,我馬上根據說唱到的器官增添一些擬聲詞及表情、語言,(如:找呀找呀找嘴巴,你的嘴巴在哪裡呀?在這裡,在這裡,我的大嘴巴在這裡,啊——)使得所表現的器官能更加的形象、具體,同時吸引幼兒們的注意力。

  想不到,這個方法非常地有效果,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來,小眼睛、小嘴巴、小手都開始動起來,邊說、邊找、邊一起動,學的非常的認真、開心。透過這個方法,我明白一個道理,今後在上託班的課程時不能完全原搬舊照,需要隨機、靈活掌握教學模式,以符合、吸引幼兒的興趣為前題進行開展!這樣才會使寶貝們學的愉快、開心、有所收穫!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音樂課教學反思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7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學習用自然的聲音唱出春天美好、愉悅的情緒。

  2、愉快的參與活動,並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美,引導幼兒發現美。

  3、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板畫

  活動過程:

  課前律動

  (一)、匯入問題: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教師彈唱第一遍)

  (二)、聽歌曲記旋律(教師彈唱第二遍)

  (三)、接龍游戲

  (四)、歌曲舞蹈創編我知道我們班的小朋友都非常喜歡唱歌和跳舞,那我們今天一起來給春天這首歌曲伴伴舞好嗎?(教師用旋律交動作 )

  (五)、結束春天天氣真好,我們和小鳥姐姐一起到外面去玩吧。

  活動延伸:

  能對旋律有印象,同時加入動作。

  活動反思

  《春天》是一首旋律優美的曲子,歌詞很簡單,十分符合小班幼兒的特點。簡單明瞭的歌詞,朗朗上口的旋律使幼兒在學唱時就顯得更加的容易。但由於小班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力不強, 因此在活動中我利用了即興繪畫的形式讓幼兒記憶歌詞內容。在活動匯入時,我結合春遊、散步,讓幼兒感知春天到來的喜悅,帶著幼兒做律動“開汽車去春遊”,力求使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儘快掌握歌詞,理解音樂內容,並樂意用動作來表現音樂。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8

  活動名稱:怪汽車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怪汽車》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能夠找到大小相同的車輪為各類怪汽車裝上車輪。

  活動準備:故事怪汽車、各色手工紙以及手工紙剪成的大小不同的車輪。

  活動過程:

  一、PPT匯入,引起興趣:播放PPT提問:

  看看這是哪裡呀?(森林,公園)這個地方美麗嗎?想去嗎?那怎麼去?

  可是森另好遠哦,我們開什麼車去呢?(小汽車、公交車、巴士車……)

  哦,我們的寶寶開了那麼多的車,那現在我們就開著你的.車子向森另出發吧!(播放音樂)

  過渡:森林住三個好朋友讓我們看一看他們是誰?

  二、欣賞故事:《怪汽車》

  (一)欣賞故事前半段,並討論:

  1、PPT一個一個出現3個小動物。

  2、小貓、小兔和小猴子分別用什麼來做新房子?

  3、改動故事,讓所有的朋友來看自己的新房子。

  4、為什麼不可以?馬路上能有什麼?

  2、警察不讓他們在大街上滾房子,他們想了什麼辦法把房子搬回去呢?

  (二)欣賞故事後半段,並討論:

  1、他們把房子變成了什麼?小動物想出來什麼什麼辦法?

  2、房子怎麼會變成汽車的?

  三、學學動物朋友,做一做怪汽車

  1、觀察不同顏色的手工紙討論他們可以是什麼車?

  2、從準備好的圓中找出大小相同的圓做車輪並請個別幼兒上來粘車輪。

  四、活動延伸

  從車輪的大小高低判斷誰的可以上路,讓幼兒知道前後一樣平的車輪才可以開的穩。

  反思:

  1、前面的引入部分可以刪去,有些與後面的故事脫離。

  2、整節課的氛圍是很好的,幼兒非常感興趣。

  3、故事有趣,適合小班幼兒,效果很好。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9

  本節活動《我的身體會唱歌》主要是讓幼兒充分了解聲音無處不在,在自己身上尋找奇怪的聲音是件非常有趣的事。孩子們在活動中會發現製造聲音是多麼的簡單,但卻特別的有趣。

  活動開始,我就把主動權讓給孩子,讓他們從最熟悉的身體出發,探索會發出聲音的部位,並體驗聲音的異同。雖然這個環節我沒有任何操作材料,但是幼兒卻喜歡在自己的身體上探索,他們都很興奮地尋找著發音部位,找到一個便馬上舉手告訴老師或同伴。如:拍拍手、拍拍肩、左右腳交替踏地,用嘴發“P”的聲音等。孩子們在活動中興奮不已,碩碩在回答問題時說腿能發出聲音,原來是用手拍拍大腿。小貝貝說頭髮也能發出聲音,結果很多小朋友都不信,原來他是用手摩擦頭髮。還有我們班的楠楠做出小時候媽媽教的用手捂住嘴拍了幾下“啊吧吧”的聲音,引得孩子們大笑一場,隨後也跟著做了起來。

  接下來我出示了幾張節奏卡,讓幼兒把剛才在自己身體上找到的聲音和動作有節奏的進行練習,幼兒都非常的喜歡,參與在其中,雖然有的小朋友還沒有跟著節奏的節拍,拍的太快了或太慢了,但是我看到孩子們的高興勁兒,都能熱情、積極的投入在活動中我也覺得很高興。最後環節,我準備了一首節奏感較強的音樂,在讓幼兒把“身體的聲音”變成一首歌時,小朋友們都躍躍欲試。在請了幾個小朋友表演之後,發現他們都是用同一個動作來完成一段音樂。所以在表演完成之後我進行了示範,使用了身體的不同部位來演奏音樂。既重新感受了“身體音樂”的美妙與神奇,又對接下來幼兒的表演起到了示範的作用,不同的聲音又重新引起了幼兒的興趣。

  整個活動氣氛非常活躍,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透過本次活動,使幼兒嘗試到在自己身上尋找奇怪的聲音是件非常有趣的事,幼兒會發現製造聲音簡單、有趣。活動結束後,我還是播放著這段音樂,讓幼兒盡情地去表演和感受。幼兒高漲的情緒告訴我活動進行得很順利,也讓我認識並體會到:探索過程中應該讓幼兒自己去探索和發現,把主動權留給孩子,而教師則應該充當引導者,這樣幼兒才能更自信、主動,表現得更自然,收到更好的效果。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10

  3月24日~27日,全園開展了音樂領域的教學比武活動。我於27日上午執教的《我的朋友在哪裡》是建構式課程裡的內容,透過自己的構思與設計,最後將全部內容改編了,我認為這樣更有助於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首先,本課的匯入是先讓幼兒跟著鋼琴有節奏的做拍手律動,目的是穩定幼兒的注意力,然後以課題‘一隻孤獨的小鴨’展示給幼兒,讓幼兒用語言來表達小鴨因為沒有朋友,所以感到孤獨,但大多數幼兒不能夠說出‘孤獨’回答的是:“小鴨在洗澡”在這各方面是我的引導有誤,應該讓幼兒只觀察小鴨的表情,前面出現的引導的話語有些多餘,並沒有達到想要的結果。然後教師戴上小鴨頭飾以‘孤獨小鴨’的身份向幼兒表演找朋友的場景(請三位幼兒事先準備好一段:在這裡,在這裡,你的朋友在這裡)一邊表演一邊反覆唱歌曲3~4遍。目的是:1、為學新歌《我的朋友在哪裡》做好一個鋪墊作用。2、告訴幼兒找到了朋友的感受(跟好朋友在一起是最快樂的一件事)。聽課的老師反饋:“這個環節設計很好,不僅讓幼兒直觀地看到怎樣找朋友,還激起幼兒學習歌曲的積極性。”

  其次,我又以朋友的身份向幼兒發起找朋友的遊戲,這時幼兒在上一段的表演中已有一些學歌的基礎,所以大部分的孩子都能接上我的歌。然後我再透過碟片讓幼兒完整地學習歌曲3遍,幼兒跟著老師一邊唱一邊進行有節奏地打節拍。在此環節中,老師們提出:“教師應該一邊彈琴一邊教”然而我出於教師背對幼兒、怕幼兒亂的原因,所以我選擇了前者。當幼兒熟悉了歌曲之後,我請個別幼兒到前面來玩‘找朋友’的遊戲。目的是:1、讓幼兒進一步感受歌曲。2、鍛鍊幼兒大膽地在同伴面前進行表演。然後我再透過平時幼兒快快樂樂在一起的一些課件,勾起幼兒回憶與朋友在一起開心的片段,發起幼兒再次對找朋友的慾望。再次,師幼一起在《我的朋友在哪裡》的音樂中,進行自由找朋友的遊戲,遊戲反覆進行3~5遍,讓幼兒感受與朋友在一起的快樂,老師用激情去帶動那些被動的孩子,使其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讓每一個孩子體驗成功的快樂。

  最後,我設計的是延伸活動,帶領孩子到寶寶班去進行找朋友的遊戲,其實這個時候的孩子都是很放鬆的,走出課堂、沒有壓抑,既鞏固了歌曲又讓幼兒形成一種自主遊戲的方式。

  此教案我是經過反覆的構思,初次嘗試用課件的形式引導幼兒,激發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個別老師認為:“對於上音樂課,圖片的課件操作顯得有些多餘,要利用課件播放一些節奏圖譜或一些音樂等。”但總體來說,感覺很好:幼兒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學會歌曲,並會大膽地一邊唱一邊進行表演,較好地達到了教學的目標。

  透過這次音樂領域的開課,讓所有的孩子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並讓幼兒在感受力方面的培養奠定了基礎,為今後明確培養目標指明瞭方向。

  望今後有更多這樣嘗試、鍛鍊的機會,真正在教中學,學中教,只有不斷地反思、總結、修改,才會不斷地取得進步。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11

  在本次幼兒園青年教師公開課展示活動中,我設計的是一節小班音樂活動《鞋匠之舞》。鞋匠之舞這首音樂節奏鮮明,形象性強,是作為一節小班音樂活動的很好的素材。活動結束後,針對這堂音樂活動,觀摩的園領導和老師們給我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現將這次活動的反思如下:

  在設計這次活動時,活動的重點我是把節奏放在首位,預設先從感受音樂、熟悉音樂入手,結合打擊樂和動作培養幼兒的節奏感提高幼兒的音樂素質和其他方面的能力,所以這是一節集打擊樂和律動為一體的綜合音樂活動,主要是透過樂曲節奏的變化,讓幼兒感受節奏的快慢和長短,並透過肢體語言和打擊樂器表現出來。這次活動的總體氛圍還不錯,幼兒很感興趣,都能大膽、積極地表現。環節設計的也還清淅。首先,我用一段律動匯入,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跟著音樂有節奏地拍手、搭肩、跺腳入場,由於人多、音樂不是很清晰,小朋友顯得有些興奮。在第二環節,模仿鞋匠修鞋的環節時,孩子們很感興趣、要求我再來一遍,我滿足了他們的要求,所以這個環節我拖得時間有點久,而之後的節奏又偏快了些。另外,課前由於對幼兒能力的質疑,我又臨時做了調整,很多的環節都沒有按照原設計的來進行,使活動缺失了重點。在第三環節,讓幼兒用圓舞板敲擊樂曲的節奏,顯然小朋友很感興趣,我班幼兒的節奏感不錯,都能跟著樂曲有節奏地敲擊,但我為了讓教學保持有序,沒讓他們盡興,真是得不償失。如果能在敲擊樂器時,加上圖譜,教師能滲透一些遊戲情節,效果會更好。

  這次活動的目標定位是:

  1.感受樂曲節奏的變化,能按樂句敲擊。

  2.能體驗和大家一起表演、遊戲的樂趣。雖然,目標是都達成了,但由於對孩子能力的質疑以及缺乏對幼兒現有水平的瞭解,讓這次活動少了幾分色彩。透過這次教學研討活動,我深深體會到,要想組織好一堂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瞭解本班幼兒能力和需求以及教師充分的課前準備之上。另外,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目的的引入或創設一定的情境色彩、形象生動的場景,這樣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行為體驗,從而幫助幼兒有效參與。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12

  導幼兒能初步熟悉樂曲的旋律,理解歌詞內容。課堂中,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初步學習了合拍地做公雞叫、母雞下蛋等表演動作。

  活動中我帶領小朋友按歌曲節奏邊拍手邊說歌詞,引導幼兒咬字清晰,模仿小雞的聲音來唱,小朋友都很積極地參與進來了,效果良好。接下來的學唱歌曲中的接唱部分環節中,一個小朋友深深觸動了我內心的那根弦。本環節中,我首先將小朋友分成兩組,第一組小朋友唱前半句,第二組小朋友唱下半句,我一直在旁邊指揮,小朋友接唱得也很開心。正在這時候,班上比較能幹的娟娟突然把小手舉得高高的,於是我停下手勢,輕聲問娟娟怎麼了,娟娟說:宋老師,你的手肯定很累了吧!你休息一下,我來當小班長帶小朋友唱吧。娟娟的一番話,讓我頓時紅了眼眶……

  整節活動下來,小朋友學得很認真,課堂氣氛也很活躍,教學效果良好。除了教學帶來的喜悅外,看到班上小朋友一天一天的進步,而且這麼體恤老師,我打心底開心。愛在悄悄蔓延!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13

  一、案例背景分析:

  小班的孩子本學期剛剛入園,對幼兒園的生活有不適應,有恐懼。如何能讓孩子快樂地享受幼兒園的生活,感受到其中的快樂呢?在主題《甜甜蜜蜜》中,教師要求孩子們帶來了很多的糖果,各種關於糖果的課使孩子們很興奮,對幼兒園的好感加深了很多。糖果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有誘惑力的,教師在課程中儘量培養幼兒以糖果的正確認識。而《糖果真好吃》這首歌,歌詞形象,簡單,富有童趣,且接近幼兒的日常生活和興趣,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整個步驟是這樣設計的:談話——引起興趣,出示實物——引起學習的慾望——幫助幼兒對歌詞的理解和記憶,學唱歌曲——肯定、獎勵。 教師帶領幼兒能以愉快的心情來演繹這首歌,並且能在歌詞中產生與好朋友分享的情感。但是在教學反思中,我深刻地體會到,在教學歌詞及帶領幼兒演繹歌曲中我忽略了很多小細節,以及對及時反饋幼兒的話做的不是很到位,今後的教學中,要多注意保證能做得更加到位。

  二、教學活動中的例項分析:

  環節一:談話匯入,讓幼兒回憶糖果的名稱和特徵。師:“寶寶們都吃過哪些糖果啊”?很多小朋友都說:“棒棒糖,跳跳糖果。”回答的種類不是很多。而我也沒有繼續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入的追問,直接問下一個問題:“你吃過的糖果是什麼味道的”這時大多數小朋友都用學過的詞:“甜甜的,香香的”。

  分析和反思:其實當我把:“寶寶們你們都吃過哪些糖果”?這個問題丟擲來的時候,寶寶們的答案非常單一,當時我就想,我是不是應該多準備一點其它的糖果,如棉花糖果,qq糖果,奶糖等等實物或是圖片。因為很多小朋友可能吃過的糖果有很多,但是他們一時還想不起來或不會歸納。反饋給我的答案也是不久前上過的課,答案非常單一。如果我能有更多的實物或圖片給他們看的話,那麼他們對糖果的認識就又多了很多。其實很多知道都是在日常或是課堂中不斷積累的。不是特定的課堂傳授特定的知識。我想在把握有效的機會給灌輸孩子知識這方面我做的還不是很到位。

  環節二:幫助幼兒理解內容並學說歌詞。在這個環節我準備了實物巧克力和棒棒糖果.我根據歌詞先出示了巧克力並問:這是什麼,你吃過嗎?它是什麼味道的?而寶寶的回答也是在我的意想之中.如:”甜的,香香的,很好吃的”然後我趁機引導幼兒說出歌詞:”巧克力香香”.並且有意識地指導幼兒多說幾遍.隨後我又出示了棒棒糖果提問:”咦,這是什麼糖果?你吃過嗎,它和巧克力長的一樣”孩子們的答案也差不多相同和在我的意料之中.但是我要引導幼兒說出:”棒棒糖長長”這個歌詞,說以我又追問了:”誰能說說棒棒糖長的什麼樣子?”這裡孩子們給我的答案有很多.如:”圓圓的,有好多的顏色等等.”當然也其中也有我想要的:”長長的”然後我就把”棒棒糖長長”這個歌詞給引了出來.隨後我又說:”這兩種糖果寶寶都吃赤過,真好吃呀!吃到嘴裡甜又甜.哇,這麼好吃的糖果我們給要不要給我們的好朋友吃啊?怎麼分啊?”這時孩子們的答案有很多種如:”大家一起吃,和老師一起吃,給媽媽吃一顆等”然後我就小結了一下:”恩,寶寶們想了很多的好辦法.那我們就你一顆,我一顆.和旁邊的好夥伴一起分吧”同時,還引導幼兒吃的時候咂吧咂吧嘴巴,做出好吃的香香的樣子.這個動作孩子們很熱意做.最後一句,師:”吃的開心嗎?來,跟著老師有節奏地拍拍小手吧”(趴趴|趴趴 糖果真好吃)

  分析和反思:在幫助幼兒理解和分析歌詞方面,我用了比較多的時間,因為我一直覺得,只要把歌詞理解和掌握了,那麼在接下來的演唱部分算是攻克下了一個大難關.在運用實物方面,我的巧克力和棒棒糖果真的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形象又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同時孩子的的回答的範圍也廣了很多,不是非常侷限.小班孩子的記憶還處於形象記憶的階段.我不斷用實物和簡單的肢體動作及重複歌詞來加深他們對歌詞的理解和記憶.同時效果也在下一個環節中歌曲演唱中體會出來了.

  環節三:學唱歌曲 教師先清唱了一遍.問小朋友們好聽嗎?你聽到了什麼?然後我再根據幼兒的回答清唱一遍,讓幼兒再次感受歌曲的旋律.然後我自彈自唱一遍後.引導幼兒完整學唱數次.每學唱一遍我都會提一下要求.如:”哇,和好朋友一起分享糖果真開心啊,寶寶們也要開心在唱歌啊”來提示幼兒用高興的心情學唱歌曲.

  分析和反思:我發現幼兒透過聞一聞巧克力的味道,看一看棒棒糖的形狀,嘗一嘗糖果的味道能感受到糖果香香的氣味和甜甜的口感,我覺得這裡上的還是很好的。可是在唱歌時,在唱“巧克力香香,棒棒糖長長”時,幼兒不能很好的唱對這一句歌詞的旋律。我思考了一下,為什麼這一句會幼兒會唱不好呢?我發現,可能我在示範時,沒有考慮到這句歌詞對幼兒有難度,應該在示範時要著重示範,讓幼兒演唱時,可以在這句演唱時,著重演唱,或是幼兒第二次演唱時,給幼兒提要求,給幼兒再範唱一遍,這樣幼兒才能對這句歌詞才能又理解又唱的完整.我覺得下次再上音樂課事,應該要給幼兒在演唱歌曲時提要求,和對幼兒可能會覺得難唱的部分做一下更充分的準備。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14

  《遊公園》是一個音樂律動活動,對於小班孩子來說,律動對他們的吸引比較大,因為有動作的加入,有時還有整個身體活動的動作,所以孩子們一上律動活動,他們的情緒就比較興奮、整個活動氛圍都處於一種活躍的狀態。正由於孩子們這種亢奮的精神狀態,以至於對《遊公園》樂曲的欣賞就不太關注。在完成整個律動的過程中一直都需要教師的提醒,孩子們才有正確的動作表現。雖然後來在個別孩子扮演花朵的時候參與度很高,但是其他做為遊客的孩子的角色意識沒有投入進去,導致了扮演花朵的孩子沒有起到作用。經過本次的韻律活動,我有以下幾方面的感悟:

  一、欣賞感受音樂——韻律活動的前提條件

  韻律活動就是有規律的運動,多指人聽到音樂後,按照節奏而透過身體的方式表達出來的那一種感覺。所以對於樂曲的欣賞和感受是特別重要的,特別是要讓孩子們掌握樂曲中的節奏變化和音調的高低。所以在律動活動一開始首先就要讓孩子整體欣賞樂曲的旋律,讓孩子對樂曲有個初步的瞭解,然後在初步瞭解的基礎上幫助幼兒掌握樂曲中幾個特別有特點的節奏。想本次的樂曲中,是要讓孩子掌握樂曲中節奏的快慢變化,讓孩子知道節奏快的時候是我們在公園裡逛的動作,節奏慢的時候是我們停下來聞花看花時的動作。當孩子瞭解到了樂曲中節奏的不同表示動作也是不同時就可以讓孩子來做律動了,這樣對於動作的掌握是非常有幫助的。

  二、適時指導動作——韻律活動的必需過程

  律動律動就是跟著音樂旋律做動作,所以孩子們在律動中的動作必須要有教師的指導,但是教師的這種指導並不是一板一眼的指導,也就是說教師並不一定要讓孩子做的動作完全跟老師一樣,只要孩子能根據樂曲的節奏旋律配上動作,動作的同樣與否不是那麼重要了。就像本次的韻律活動,動作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走和停下來聞花看花的大動作,只要老師在孩子掌握樂曲旋律後帶領孩子做一次律動,然後告訴他們整個樂曲的內容就可以讓孩子們自己創編動作了。這樣孩子們自己創編的動作做起來肯定比教師直接教的要好,表現的好。當孩子們創編出動作之後,教師唯一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們把他們的動作根據樂曲的節奏串聯起來。當孩子們跟著樂曲做著自己創編的動作心裡就會有自豪和成就感,這樣比教師單一的教動作效果要好。

  三、靈活扮演角色——韻律活動的經驗提升

  孩子們喜歡扮演各種角色,把角色扮演加入到律動中來,孩子的興趣會更大。這次的韻律活動《遊公園》就很適合加入角色的扮演。活動一開始就可以為孩子們創設一個公園的場景,讓孩子們一開始就進入遊公園的情境,這樣就更容易掌握律動的動作。當孩子們已經能夠很好地扮演好“遊客”這樣一種角色時,就可以加入一些其他的角色讓孩子們嘗試。比如:公園的小貓、小狗、小花、小樹等等。只要孩子們想到的角色並且確實可行的角色教師們都可以讓孩子們扮演。在扮演的時候如果有孩子不能很好地進入角色的話,那就需要藉助一些頭飾或者其他輔助材料來幫助孩子進入角色。當孩子們進入自己的角色後,他自然而然地就可以做出角色相應的動作來,再也不需要教師特意地去提醒他們這個時候該做什麼動作了。

  相信今後在組織類似的韻律活動時,如果能根據以上幾方面的方法來進行,相信孩子們會很樂意學習律動,教師教起來也不會太累。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15

  陳鶴琴提出:音樂是兒童的天性,兒童的本能,音樂在兒童生活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幼兒音樂活動是一種有聲音、有情趣的藝術活動。透過讓幼兒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的過程中,讓幼兒去體驗音樂,去感知音樂,去表現音樂,從而獲得很大的快樂。讓幼兒在有趣的音樂活動中實現幼兒園音樂教學的目標,這是我們教師應該努力的方向。也是我設計這個活動的目的。

  小班孩子很容易被一個故事,幾張圖片吸引,所以課前我根據歌曲內容準備了富有童趣的圖片來調動幼兒的興趣,這節首歌曲歌詞簡單,主要難點在最後一句"汪汪"兩聲叫,大多數幼兒都不能很好的控制住自己,原因有:一,我沒有給幼兒一個開始口令,所以導致幼兒在"汪汪"兩聲中聽上去有參差不齊的感覺,聽上去有的幼兒多叫了,其實是有早叫晚叫區別在裡面。二是在教具的準備上,如果我能夠透過教具用一些延長音的標記,透過指圖來讓幼兒知道最後第二句的實值。因為幼兒記憶歌詞的方法主要有動作和圖片。

  幼兒是天生的表演家,課上,幼兒根據生活中的經驗創編了歌詞內容的動作,同時作為教師也要富有一個童真,完全融入到幼兒中去。小班上學期幼兒年齡小,剛入園很多幼兒還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就需要教師自身語言和體態的魅力,鼓勵幼兒歌唱,可以採取不同形式的練習演唱,活動中,我沒有考慮到幼兒掌握情況,聯絡的次數太少,如果形式再多一點,我想效果會好一些。切忌教師一個人在課堂上唱獨角戲。

【小班音樂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