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生物/化工/環保/能源> 八年級生物教學反思

八年級生物教學反思

八年級生物教學反思(合集15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透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生物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八年級生物教學反思1

  轉眼間,踏上教師這個行業已有一年了,這一年是忙碌的一年,也是成長的一年,我的每一點進步都凝聚著自己不懈的努力以及學校領導、老師對我的幫助和支援(在此向我校全體教職工表示衷心感謝)。

  我帶了四個班的生物,經過第一學期我們的成績不理想……我很灰心,無論怎樣都很難改變現狀。但是我不服氣,難道就這樣認輸了嗎,這樣不僅使自己得不到成長,也耽誤了那群無辜的孩子,年經沒有什麼不可以,只要我肯去努力。

  我首先端正了自己的態度,以積極的情緒投入到工作中去,這樣學生也受到了感染以良好的狀態去面對學習。心態決定一切,有了積極的心態就成功了一半!其次設計好教學,運用多種教學形式。加上學校在課改,各種聽評課活動為我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使我快速的提高了教學水平。

  經過半年的努力,我們的成績稍有了些起色但還不理想。追求永無止境,奮鬥永無窮期。我想要想達到目標任然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我很年輕,沒有太多經驗,沒有很多理論支撐,但我投入的工作、深入的學習、努力的反思、用積極的心態去克服前進路上的困難,所以我相信前途是光明的。

八年級生物教學反思2

  我們一起“玩蛋”

  今天和學生們上了一節非常態的課,帶著雞蛋上課,和孩子們一起“玩蛋”。

  這節課是人教版《生物學》八下的《鳥類的生殖與發育》這節內容,整節課其實內容量不多,關鍵是要講述清楚雞蛋的結構和相應的作用。而如果直接跟學生們講雞蛋怎麼樣怎麼樣的話,我想會非常的無趣,非常的乾燥,學生也會學得不靈活。

  其實,雞蛋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非常的不陌生了,是我們每一位的好朋友。但是熟悉並不一定就是了解,每天在看它,吃它,但可能沒有真正的去了解過它。

  有的小孩呢,就只見過熟雞蛋的摸樣,根本沒有看到過生雞蛋的樣子。所有為了給孩子們一個最直接的認識,縮短生物課與生活的距離,進行了這節讓我們一起“玩蛋”的趣味課。在課前呢,我預先佈置了它們一個週末任務,回家一定要進廚房,請教媽媽,怎麼科學的把雞蛋打破?即雞蛋打完後,蛋黃等物質出來了,蛋殼還要保持完整的。

  學學給雞蛋做一個“科學的手術”。

  有意思的任務佈置完,看見孩子們個個都是非常興奮與期待,今天終於等來了。一起開始吧。

  1、等待接受“手術”的雞蛋

  2、給雞蛋“化妝”

  3、聚精會神的為雞蛋脫“外衣”──蛋殼

  4、哇,好美,卵殼膜出來了

  5、哎呀,我的雞蛋“難產了”

  6、呼,終於出來了

  7、合個影吧,“母子”平安

  展示完畢,一起總結:雞蛋,我愛你。

八年級生物教學反思3

  1.採用多媒體手段匯入

  這種方式主要是先讓學生觀看一段錄影或影片,甚至聽一段解說等等,由此創設一定的情境,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他們的熱情,在一種和諧、愉悅的氛圍中轉入正題。

  2.借教具匯入

  授課前,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教具,諸如:掛圖、模型、實物等等,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觀察本人熟悉或不熟悉的事物、圖畫等,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生對於不熟悉的教具,馬上就會提出疑問:“這是什麼東西呀?”由此,教師可以很天然地匯入新課。

  3.透過設問匯入

  透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使貯存在學生頭腦中的知識由靜息形態轉變成動作形態(即活躍形態),減少新知識輸入的阻抗,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創造一定的“心智緊張度”。例如,在講授生長素的生理作用時,教師設問:“為什麼我們家裡陽臺上種植的花卉總是朝著光源方向彎曲生長呢?”在學生初步討論之後,教師進一步設問:“為什麼生長素與這種現象有關呢?”透過設問,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形成對新知識強烈渴求,這樣就為教學活動的展開創造了前提條件。

  4.透過練習匯入

  教師可以設定一些練習,讓學生在課前訓練,注意練習中要包含上節課所學的知識,也要穿插一些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這樣,在師生共同解題時,學生就可以發現本人所欠缺的知識點,上課時便會集中精力聽講,教師也可以有針對性地引出新課內容。

  當然,新課的匯入方式很多,每個教師都有本人獨特的教學風格,如師生問候、教師直接板書、講故事、講新聞、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甚至一句無聲的體態語言,等等,都有值得借鑑之處。

  總之,任何一種的匯入方式都要圍繞一個目標,那就是努力去創造一個愉悅、寬鬆、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做到願學、善學、樂學。

八年級生物教學反思4

  透過一個多月的生物的教學和學習,我感觸頗多。

  這一冊生物書是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本,裡面寫出了詳細的每節的學習目標,使學生明確目標,有助於自主學習時進行自我評價,並且還有精要的文字闡述,並配以精美的圖和圖群,使知識簡約化,生動化,有助於學生把握知識的重點,理解複雜的概念和理論。在系統的學完每一節後,每一節後面還有評價系統——自我評價,利於學生在學完後進行自我評價。同時還有思維拓展部分是供學有餘力的學生做的。有興趣的學生可在教師的指導下選做這部分習題。

  同時,在每節中還有相應的活動系統,讓學生主動去參與探究,觀察,實驗,調查,討論,論壇和遊戲等活動。透過這些活動,有助於提高他們的探究能力,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拓展系統的課外探究是供學有餘力的學生在課後完成的。課外閱讀是供有興趣的學生課後閱讀的。透過課外閱讀,可以瞭解更多的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

  總之,這本書在編寫上具有幾大塊組成,有這許許多多的優點,供學生學習利用,同時還有許多實驗可以供學生學習,和動手操作。

  在當今“資訊爆炸”的時代,具有正確蒐集,處理,利用資訊的能力,遠比掌握具體的知識更重要。因此,此教科書中的每節課不是急於把結論告訴我們,而是透過一定的活動讓學生自主的學習。教科書提倡的學習方法是先了解有關的基礎知識,再開展探究、實驗、觀察,討論閱讀遊戲等活動,並透過協作和交流,最後得出結論。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就會不斷提高,這是讓學生終身受益的事情。同時,這本書參考了世界許多國家最新的中學生物教科書,汲取了其中的精華,版式更加新潁,欄目更加活潑,圖片更加精美,而文字簡潔精練,淺顯易懂,這一定能激發他們對生物學的濃厚興趣。久而久之,當他們忘情的暢遊在生物學知識的海洋中時,他們就會逐步的汲取到作為未來社會公民應該掌握的生物學知識。

  21世紀是一個生物學更加迅猛發展的和更加深刻影響人類的社會的各個領域的世紀。20世紀末,一隻還在媽媽身邊吃奶的小羊多利忽然成為科學家,政治家和平民百姓關注的焦點。他們可能會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一隻小羊為什麼會引起這麼大的反響?諸如此類的問題,學生會感到新奇和神秘迷惑,本教科書將會引導他們面對這些生物學及其與社會關係方面的,激發他們饒有興趣的參與討論與實踐。久而久之,他們將會逐漸學會如何參與社會決策,形成作為未來公民應該具有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長期的傳統教學模式,已使學生形成一個觀點:“提問”是教師的事,學生的事只是跟著都是的問題“答”,因此要培養學生提問的能力,首先要使其轉變觀念,“提問”不僅僅是教師的事,更是學生自己的事,學生可以問教師、問課本、還可以問專家、問教授、問權威,可以當面問,可以寫信問,還可以打電話甚至上網問。教師在課堂上也要轉變觀念,要營造平等、民主的教學氣氛,鼓勵學生提問,不要怕被問住,對課堂內外學生提出的有價值、有創意的問題予以表揚鼓勵,對過簡單的問題不要取笑,進行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提出更有價值的問題,對過難的、過深的問題也予以肯定和尊重,幫助學生查詢答案或詢問專家儘量解決。轉變觀念,營造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是激發學生髮現和提出問題的動機,能引發學生努力思考,發現並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逐步強化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展現學生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激勵學生廣開思路,探索求異,透過啟發式教學,精心設定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強烈意識,引發積極的思維活動。剛開始時要積極引導,提供思路,讓學生在教師的因勢利導下,掌握“提問”的思路和方向,提出思考性問題。可以在生產和生活中找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如為什麼靠近路燈的樹葉秋天比遠離路燈處的晚變黃、晚落?而在有路燈的道路旁邊種植的水稻反而減產甚至顆粒無收呢?運動會上,同樣進行1500米長跑,經常鍛鍛鍊的運動員和不經常鍛鍊的感受一樣嗎?為什麼會感到肌肉痠痛?這類問題學生在生活上都有體驗,既可以培養學生對周圍生活觀察思考的能力,又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認識了學習的重要性以及生物科學的實用價值。

  讓學生親自參與一些簡單的研究性學習課題,如學校校園綠化及改進、校園白色汙染的調查及防治,讓學生從實際出發,根據本地具體情況,依據所學知識,自己設定問題,帶著這些問題去體驗生物學知識在生活實際中的應用價值,這樣既可以培養和強化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興趣,又可以使他們感受到生物世界的無窮奧秘和課題的樂趣,還能增強學生學習的慾望,強化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精神。

  綜上所述,學生“提問”意識的培養,首先要求我們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變革教育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培養學生“提問”意識的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促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和發展,培養出新型的創新人才。

八年級生物教學反思5

  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角度出發,創設情境、融入經驗、注重時事。

  例一、在講“蒸騰作用”時,設計新穎有趣的問題:大樹底下為什麼好乘涼?植物的葉片為什麼不會被灼傷而萎蔫?等,透過創設情境,使學生產生了一個又一個謎團,從而誘發學好生物學的強烈願望。

  例二、為了學生更好地順應時代的發展,收集有關時事報道。如講單細胞生物時,摘錄了20xx年10月23日《江城日報》的報道,日本發現奇特微生物,這種微生物長約30微米,是單細胞鞭毛蟲的一種,一半是“植物型”,另一半則是“動物型”,所以既能進行光合作用又能進食。這種“半植半獸”微生物的發現,可能揭示了海洋單細胞生物向植物進化過程中的重要一環。

八年級生物教學反思6

  課前反思:基因的顯性與隱性課程標準未作要求,僅提倡學生收集和交流近親結婚危害的資料。

  課中反思一:

  本課的內容我認為對於高中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教學中就進行了適當的拓展。課堂中我採用圖解方式分析遺傳規律,讓學生明白顯性基因與隱性基因、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遺憾的是課堂中我對學生估計過高,學生的理解與掌握沒有達到課堂預期的效果。

  課中反思二:

  孟德爾的豌豆實驗是遺傳學的經典實驗,作為初中教師也應當認識這位遺傳學的奠基人,知道遺傳的二大規律:孟德爾的“分離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課中反思三:

  課堂中我與學生一起討論“有耳垂”和“無耳垂”這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時,我以有耳垂的父親和無耳垂的母親為例,研究該父母的子女耳朵性狀如何,教學進行的很順利,學生們也很容易得出子女中有無耳垂的機率,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課後反思:

  回顧這節課有兩點應引起以後教學的注意:一是對學生的認識估計過高,理解與應用必竟是兩個不同層次;二是該課用圖解方式講解遺傳規律,並要求學生能用圖解分析生活中的遺傳現象,要求過高過嚴,學生難於達到應用層次。

  課程理念只有轉化成教師的教學實踐才會有效,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大膽創新教學方法。當然從理念到實踐需要一個不斷學習、內化、反思、實踐並檢驗的過程,並需藉助於外界的反饋性評價和自我深層次的思考,才能真正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自覺改良教學行為,並透過不斷髮展與創新,將會獲得預期設想的結果,同時滿足教師自我尊重與發展,形成教師獨特的。

八年級生物教學反思7

  做開發課程資源的有心人

  我認為這節課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在課程開始時播放的一段錄影。對於真菌的結構,學生們最不容易理解的就是"菌絲"的概念。由於菌絲和我們熟悉的動植物的器官、組織相差很遠,在缺乏感性認識的情況下,就很難產生深刻的理解。另一位老師為我提供的這段錄影,非常生動形象,極好地解決了這個難點。讓我感嘆:如果能有適宜的教學資源,學生的收穫會更多,教師講起課也更省時省力。

  收集課程資源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這段錄影的獲得是一個很偶然的機緣,但也是由於我每時每刻都注意收集才能將它很好地儲存下來。曾經聽到一個故事:"有人向一位剛上完一節出色的公開課的特級教師提問:’您準備這節課用了多少時間?’這位教師回答:’要說時間短,我準備了十五分鐘,要說時間長,我準備了一輩子。’"我覺得每一位有志於不斷提高自己教學水平的老師都應當如此。

八年級生物教學反思8

  本節內容是在探究了生物進化的歷程規律之後,順勢引導學生質疑為什麼在進化的過程中有些物種會滅絕,而又有些新的物種在不斷產生,由此展開新課對生物進化的原因分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一是透過對樺尺蠖在工業區體色變黑例子的學習,瞭解自然選擇在生物進化中的作用。二是重點透過學生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的探究活動,從感性上認識生物進化的原因和過程。因此本節課是一節理論分析和實驗探究難度都較大的實驗課。

  我對本節課的處理分三大步進行,首先借助課本樺尺蠖體色隨環境改變而進化的事例引導學生認識在生物進化過程中自然環境的選擇作用,並不失時機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然後用圖片、標本等讓學生感受保護色的動物如變色龍、竹節蟲、枯葉蝶等與環境的相適應作用,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重點放在學生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探究活動,讓學生在小組活動中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透過分析實驗資料從感性上認識生物進化的過程和原因,得出生物進化的原因概括起來就是自然選擇,適者生存,由自然生存法則最終上升到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正確引導。

  這節課的教學我個人認為處理的比較好的地方是:

  1.把一個理論性很強的學說型的教學內容透過事例分析、圖片標本、模擬實驗等生動化處理,使複雜的問題變得簡單,渾濁的思路變得清晰。

  2.由英國100多年前樺尺蠖的體色進化聯絡我們枝城地區的工業汙染,讓學生對自制的本地菜粉蝶進行未來的進化推測,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並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環保教育。

  3、收集了幾種有代表性的典型具有保護色的動物圖片、標本等,由保護色、變色逐漸向高階的擬態,以及對警戒色的認識引導學生認識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的多種方式,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

  保護色的動物:不同環境中的青蛙、北極熊、綠色蚱蜢

  變色的動物:變色龍、雷鳥

  擬態:枯葉蝶節蟲、葉蟬、蘭花螳螂

  警戒色:美洲棕王蝶幼蟲有毒,體節有棕色大斑紋。

  保護色和警戒色的一組是:虎具有斑紋和黃蜂腹部的條紋。

  3、對教材模擬實驗方法進行了大膽改進,降低了實驗難度,增加了可操作性,實驗結果較理想。主要改進是:一是將小紙片總數量由100張減少為50張,顏色增加為五種,各10張;二是將每代倖存者繁殖3個子代改為2個子代;三是隻繁殖3代基本上就能夠看到較理想的效果了;四是對錶格進行了如下修改,使實驗結果更清楚。附學生實驗資料見後面

  4、將14組的實驗結果由小組長彙報填寫在黑板上,另選一組較理想的將完整的實驗記錄展示在黑板上,方便師生一起分析實驗結果。對實驗結論的得出不要對學生要求太高,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簡單歸納得出:自然選擇,適者生存即可,最後由自然生存法則引升到對學生正確的人生觀的影響,圓滿結束新課。

  經過課後和老師們的交流和反思,我認為教學中仍然存在幾點可以改進之處:

  1、課堂引入可嘗試其他方式,如由達爾文的所見所聞開始引導學生思考,學生能不能得出和達爾文一樣的認識呢?讓學生體驗到自己也能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問題,可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對保護色的動物舉例如能借助多媒體效果應該更好,在實驗室缺少了這個有利條件,僅能借助圖片和標本,深感美中不足。

  3、教學的主線應更明確一些,由於有將近25分鐘的時間要花在模擬保護色的形成實驗上,學生只是為了保護色而實驗,可能忽視了前提是對生物進化原因的探究,容易讓學生認為所有生物對環境的適應都只有保護色這一種方式。透過我對這一節課的教學反思,我覺得收穫頗多,我相信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透過自身的努力,加上最新的理念才可以進步。我會把這次活動當成自己的一個新的起點,在教學中不斷的總結,不斷的積累,使自己的教學有更大的進步。

八年級生物教學反思9

  愛因斯坦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現在的生物學課程教學中也不例外,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積極地去探索新知,也才能讓學生從思想上把學習轉變為一種精神動力,心甘情願地為學習而付出。下面我就這一課如何創設情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談談我的觀點:

  1、心靈溝通 溝出興趣。

  良好的人際關係,能使學生在課堂上願意傾聽教師的諄諄教誨,從而達到教學目的。試想一個不願意接受任何建議、心不在焉的人,是不會集中精力去聽取別人說教的。這就要求我們從心靈上與學生溝通,做學生的朋友,做學生的同事,在心理上和年齡上與學生拉近距離,消除年齡與心理鴻溝,讓學生輕鬆地投入到學習中,營造一種和諧、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這是激發學生興趣的基礎。

  2、課堂匯入 匯出興趣。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節課的匯入也是這樣重要。這一過程中,我設計一個好的匯入方法,可以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一個好的學習狀態與氛圍。透過問題情景和圖片讓學生知道健康的重要性,瞭解自己成長過程中曾患過那些疾病,並判斷是否是傳染病。透過這樣巧妙的匯入,抓住了學生的心絃,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教學中收到較好的效果。

  3、編排小品 編出興趣。

  編排小品是一種創設問題情景的具體應用,根據書中的資料分析編排小品,能夠吸引學生,在活動中突破教學重點,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並理解知識。透過扮演者滑稽、誇張的表演,加強了直觀性,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與印象,活躍了課堂氣氛,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調查研究 研出興趣。

  調查研究使讓學生走出課堂,到社會或大自然中去,就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課前讓學生調查有關艾滋病的資料,瞭解和關注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及其預防措施,培養學生正確對待艾滋病人,關心和幫助他們的生活,關懷他人的情感。使他們把學到的知識能應用於實踐,又能從實踐中提煉出知識,是學生親自嘗試和實踐,將科學探究的內容深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5、聯絡實際 聯出興趣。

  對於一些與實際聯絡密切的內容,教學時引用現實中的真實事例,來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如在學習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時所列舉流感和肝炎以及學生所熟悉的“非典”事例。由於這些內容學生較為熟悉,會躍躍欲試、爭先恐後,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

  這節課的效果是我在設計時沒有想到的:學生參與度很高,所有學生都積極踴躍參與,課堂氣氛熱烈。透過課堂教學為學生搭建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同學們在學習活動中,透過小組合作、資料分析、討論交流,相互學習,汲取並互補了各自的經驗,從被動的“知識容器”轉為了主動學習的參與者,學生的個性也得到了充分發展。在學習中不斷去體驗,在爭論中解決問題,這讓他們感到了學習的快樂,同時我在這樣的活動中也獲得了不少收穫,達到了教學相長的境界。

  這節課還有許多不盡如意的地方,如板書設計過多,板書書寫不規範。還需在今後的教學中有所改善、有待提高。

八年級生物教學反思10

  本節課的匯入可透過複習花的結構及其在生殖中的作用,在複習花的基本結構及其在生殖中的作用的基礎上,提出新的問題,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從而匯入課題。

  在學習有性生殖中,要透過做遊戲,複習桃花的基本結構,分析其生殖特點,進而總結出有性生殖的定義。在此基礎上,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觀察與思考”,也可讓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列舉常見的植物無性生殖方式,然後組織學生討論,引導學生歸納出無性生殖的定義,幫助學生學會區分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

  無性生殖的應用,說明生物學是生產實踐的基礎,這部分內容,要從實踐入手,可讓學生先訪問當地農藝師或果農,然後一定要讓學生動手實踐,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本節教學建議以遊戲討論,實踐相結合,輔以觀察思考,閱讀講授法,重視學生的觀察與思考,強調學生的實踐活動,做到生物學知識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探索精神。

八年級生物教學反思11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培養教師對教學過程進行教學反思的習慣,是提高教師的自我評價能力,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本學年我擔任八年級3個班的生物教學工作,從十月月考情況來看,成績還好。為了進一步完善下步的教育教學工作,力爭使自己以後的工作開展得更好更有序,現對這一個多月的教學工作作如下總結:

  本章是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章,也是新學年教學的第一章。根據課標要求“概述無脊椎動物的不同類群(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等)的主要特徵以及它們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概述脊椎動物的不同類群(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的主要特徵以及它們與人類生活的關係”。全章安排七節,平均每節介紹一或兩個動物類群。對於每個動物類群,教材基本上都是從動物的多樣性、主要特徵、與人類生活的關係這三個方面進行介紹。在歸納總結各動物類群的主要特徵時,側重從形態、結構方面提煉出三條左右的特徵,便於學生記憶。只要學生能夠根據主要特徵,認識到不同動物類群之間的主要區別,將給出的動物歸入相應的類群即可。

  基於上述原因,結合我校學生由生活經驗中得到的生物學背景知識十分欠缺的實際,本章的實際教學中的幾點經驗做法值得總結:

  一、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樹立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採用學案教學法。首先,在學案編制時,將新課內容的任務導學的全部習題,都採用直接照搬課本的課點語句,然後挖空重點字詞形成填空題,把學案自學的難度降到最低,讓學生不論是在課堂上當堂自學,還是課餘在家預習自學,都基本上能夠做獨立、自主地完成。其次,由於本章內容涉及面很廣,對學生的要求又不要太精深,所以教材在編寫時基本採用的是科普介紹性質的做法,非常適合學生根據學案進行自學。教師只要做好區別對比、聯絡歸納、綜合概括和適當的拓展延伸,精講精練,不必照本宣科,費時費力。這樣一來,基本可以做到每節教學內容花一到二個課時就能完成,保證教學進度的合理性,為今後的教學進度安排贏得更多的時間。

  二、利用本章的知識樹,整體性教學原則一貫始終。從第一節《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開始,都用PPT給學生展示一下本章的知識體系,也就是本章教材的編排體例,以後每節重現。這樣,既讓學生認識到本節所學的知識在整章中所處的位置,又讓學生明白本節所學的動物在整個動界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非常有利於學生知識的系統化理解和結構化記憶,而且能很好地落實“引導學生髮現動物的身體結構越來越複雜,地位也越來越高等的大體趨勢,從而認同並初步形成生物是逐漸進化、不斷髮展的基本觀點”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三、深入體會教材編者的編寫意圖與用心,引導學生認真利用教材活學活用。本章各節內容的呈現方式,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一定的個性和開放性。各章節基本上從代表動物開始,以點帶面,認識動物的多樣性。再有側重地歸納本類動物的幾點主要特徵。最後,以辯證的觀點,從有利和有害兩方面簡單介紹本類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係,簡單是為了開放,是為可以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抓住上述特點,盡最大努力來最佳化教師、學生與教材三大要素之間的資源整合,本章的學習學生基本可以按部就班地開展自學。而在安排第七節時,教材體例有變換,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與概括”的能力,教材以“技能訓練”的方式給予呈現。

  以上反思與總結是我這一個多月以來在教學過程中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和思考,但更多的是要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作及時調整,認真改進,努力使自己的教學工作有很大的進步和改變。使整個教學環節讓學生在積極參與、操作、交流、動腦、動口的探究性學習中建立概念、理解知識,並能夠把所學的知識儘量運用到日常生產和生活中。經過不斷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讓課堂更精彩。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努力,迎難而上,繼續認真總結反思,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失敗!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更上一個新的臺階,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煥發出生機盎然的活力。

八年級生物教學反思12

  根據學生的心理和認知發展的規律,我在導課中利用小品中的圖片調動學生的熱情,效果還是不錯的。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主要採取了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模式,透過學案引導學生一步一步揭開性別遺傳的奧秘。在全班的交流匯中,把握學生能夠講清楚的,老師儘量不要包辦的原則,鼓勵學生完成的表述,質疑,評價,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信心。還有課堂教學時,由於教學設計安排比較緊湊,再加上學生較活躍,因此教師要組織好課堂紀律,否則容易拖堂,影響教學效果

八年級生物教學反思13

  八年級生物《哺乳動物》教學反思本節主要講述了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徵和與人類生活的關係。本節課的設計以鯨生活在水中但屬於哺乳動物為起點。透過影片觀察了鯨的生殖過程,學生的好奇心被充分的調動起來。設計了三個小組合作分別探究了胎生哺乳的特點,牙齒分化的意義和哺乳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係。充分發揮了學生之間互幫互助的力量,鍛鍊了學生的表達交流能力。學生分析資料,總結概括的能力在合作學習中也得到了提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有以下問題需要進一步最佳化調整。

  1.加強板書的能力。在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同時,還要合理規劃板書,幫助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一個總體的概括。讓學生在課堂和課後都能對本節課的知識框架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有利於理解和複習。同時,還要練好粉筆字,抓好基本功。

  2.新知學習要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之上。在舉例說明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徵時,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從學生常見的貓、狗等哺乳動物入手觀察總結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徵。鯨魚的例子雖然很好的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但離學生的生活較遠。作為匯入可以,但在最終總結時應換成學生更熟悉的哺乳動物,方便學生理解記憶。

  3.規範生物學用語。在講解鼠害爆發的原因時,描述老鼠的生活環境所用的“亂七八糟”不不恰當。可換成“隱蔽的空間”。在教學過程中的語言表達要精煉準確,因為這都是學生模仿的例子。不準確的語言也不利於學生理解和舉一反三。

  4.老師講的好不如學生學的好。一節課的最終目的不是老師講的多透徹,而是學生理解的是否到位,是否能夠利用新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類似的問題。透過各種小組合作學生已經總結了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徵,但學生能不能準確的舉例說明還需要檢測。在選擇題的基礎上,還要增加簡答題來檢測學生的掌握度。特別是班級內的學困生的掌握程度是否達標。

  5.課堂要留白。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思考問題,尋找答案,整理錯誤。有時間去充分的消化,學生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應用。學生會的,教師不講。學生積極主動的自學,教師負責釋疑和檢測。這才是一堂課應有的模樣。

八年級生物教學反思14

  《生物技術》是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內容,本單元主要講述了生物技術及現代生物技術,對於本單元內容的教學,既有成功之處,但也有不足之處。現簡單談談本單元教學的成功之處與不足之處:

  成功之處:

  1、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入手,注意聯絡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透過觀察、思考、討論、比較、閱讀等活動完成了本節課的學習。

  2、在教學活動中,注意生物學知識的生活化,引導學生學以致用,主動觀察,在生活中學習生物學知識,在生活中應用生物學知識。

  3、由於本單元內容對學生而言,難度不是很大,加之學生在上學期的學習中接觸過一些生物技術知識,對生活中生物技術也不陌生,所以我更大程度的讓學生自主學習。

  不足之處:

  1、忽視了培養全體學生的動手能力。

  2、教學內容安排較多,時間緊促,使學生課堂自主學習效率有所下降。

  3、板書設計不太合理。

八年級生物教學反思15

  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內容有四方面:

  1、過度繁殖;

  2、生存鬥爭;

  3、遺傳變異;

  4、適者生存。

  他的觀點是:繁殖產生的個體總是有差異的,即長頸鹿一出生就有些是頸長的有些是頸短的,原因是生物本身存在著變異的特性,因此,達爾文認為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接下來這些個體在生存鬥爭中,適應環境的存活下來,不適應環境的被汰掉,即頸長的長頸鹿與環境相適應,被自然選擇活了下來,頸短的被自然淘汰了;頸長的這些個體又產生後代,也是有好的有差的,頸長的又被自然界選擇存活下來,頸短的又被淘汰掉,這樣,經過逐待的選擇積累,剩下的長頸鹿基本上都是頸長的了,就是現在這個樣子了。由此,可以看出達爾文認為生物能存活下來不是主動地去適應環境,是自然選擇讓其存活下來的。且選擇存活的都是有優勢性狀的,如頸長的長頸鹿,因此,自然的選擇是定向的,且是其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

  因此可以概括得出:生物進化的內因是遺傳和變異,外因是變化的自然環境。

【八年級生物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