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英語課後教學反思

英語課後教學反思

英語課後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英語課後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英語課後教學反思1

  從事小學英語教學工作12年了,擔任三、四.五年級英語教學工作只12年。長期的教學實踐讓我不斷探索符合小學生興趣和語言發展規律的教學方法。從本課教學設計、施教、到反思,存在著不少有待完善之處,但也可以說這其中的點點滴滴都是我這些年來一切從學生需要出發的教學原則的體現,是學習探索的心得和平時教學工作情況的反映。其中有以下幾點處理得比較良好。

  1、考慮學生的興趣、經驗和認知特點,為其創設自然真切的生活情景

  新課標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在本課中我首先利用很多教師來聽課的真實情景說:So many teachers cometo our class.滲透本課新知So;透過“摸”、“猜”水果的活動練說本課句型What’s this in English? It’s ….;師生互問對方喜歡的水果,學習新知Do you like…?Yes, I do.、四會詞orange banana和三會詞watermelon kiwifruit;調查聽課教師喜歡吃的水果;為幼兒園小朋友設計一週要吃的水果;作業是用英語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喜歡的水果來鞏固新知。這樣無疑貼近了學生學習與生活運用的距離,使其對英語有著積極濃厚的情感興趣、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而其中為幼兒園小朋友設計一週要吃的水果和調查聽課教師喜歡吃的水果的活動,更是激發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鼓勵他們將知識運用於生活。

  在教學設計的從教師與學生的示範說、到同位學生說、再到教師的對個別學生的輔導,從教師的示範書寫到學生仿寫;從猜到說到讀到演再到解決實際問題,這個過程層層遞進,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語言學習的規律。

  2、考慮學生的情感需要,建立良好有效的師生情感交流、語言溝通

  與教師建立相互信任、相互親近的關係,是學生學習的心理前提,這樣他們才能大膽地開口說、大膽地猜測、大膽地模仿、大膽地運用、大膽地想象以及大膽地“犯錯”。一直以來我就是這樣和孩子拉近了距離,並且在課堂中創設了自然對話交流的契機。在本課中教師設計了touch,guess,hide and seek遊戲,讓學生吃教師帶來的橘子,讓學生運用本課的三會、四會詞說短語或句子,讓學生調查一位教師喜歡吃的水果,這一幕幕在學生今後的記憶中,一定比老師嚴肅地讓他們讀課文要深刻得多。

  3、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設計促進學生髮展的個別化教學環節

  在單一的班級授課中,教師關注學生個體的不同發展的需要和前提,個別化地設計、組織課堂教學過程,達到不同梯度學生的學習滿足感的共贏狀態。如新知四會詞呈現時讓贊困生多讀單詞,讓優等生運用新詞說短語或句子;會話時,先由優等生與教師共同示範,然後學生小組練習時教師走近贊困生幫助他們學習操練新知;下課前提供了3個個別化分層作業,讓學生自主學習,將個別化教學延伸至課後,這些都深化了班級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但實際教學中還是存在一些有待改進之處:

  讓學生思考的問題還應是“真思”的問題,不要出現2秒鐘的問題;課上讓學生猜教師最喜歡的水果後,教師問學生最喜歡的水果是什麼?讓學生回答,師生都不會表達的單詞建議學生下節課上進行解答,培養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各小組的評價就用本小組的水果圖片,總結小組得分時數一數各組的水果數,即練習了單詞的讀音,又解決了單複數問題;使用課堂用語方面全校教師有待加強;讓學生充分滾動學生已學知識方面全校教師有待加強;要多讀書、多思考,張宏麗老師隨口說的:陳琳老先生說好老師要使用3個up:Stand up.Speak up. Time is up.讓我們聽講座的老師回味無窮。

  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還要不斷學習專業理論及先進的經驗,不斷地去關注 學生的個別差異和自主學習的有效性。再有機會進行此次教學的話,我想在鞏固環節中還可以處理的靈活些,根據學生的掌握程度,減少操練的時間,這樣學生自主編演的時間會更充裕些。另外我覺得隨著學生所接觸的學習資源和資訊日趨多元,當今英語教學的中心,漸漸地轉為“生活主題為中心”,這就對教師本身的英語水平、詞彙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平日的課堂教學用語儘量使用英語外,還要多多積累自己的自身素養,才能教給學生更地道、更及時、更生活化的英語。

  作為教師一朝一夕都要進步,要多鑽研、多嘗試、多為學生考慮,這樣我們的教學才會更變通、更“老辣”,我們的學生才會更放鬆、更活潑。

英語課後教學反思2

  我經常理怨學生語言貧乏,學習能力差。這裡面固然有環境及學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因素,少不了的還是自己的課設計得不夠細緻,不夠全面。我沒能從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出發,沒有看到學生與所學知識點的距離,從而想辦法來縮短這個距離,使我的教學更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我沒能從學生的角度來考慮課堂教學,我用我成人慣有的思維把內容灌輸給學生,自然,有學生不喜歡這種被動,他們對學習也興趣了了,學習能力的發展也無從說起了。

  這周的兩節課的轉變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學生的學習能力要想獲得長足、長遠的發展,作為教師的我,首先須做到認真、細緻、耐心地對待每一篇課文,每一節課。從學生的生活出發,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來縮短學生與書本的距離,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話可說,樂說、愛說。相信在生活的土壤中,學生的學習會更快樂,學生的學習也會更有效。

  小組合作學習能提供給學生之間合作的機會,增強課堂上學生之間合作、互助的頻度和強度,從而有力地促進學生社會化程度的提高。當一名在平時一向沉默寡言的學生今天也非常自信地在組內說著自己的想法時,及時給這個學生以鼓勵。每個小組都拿出本組做得最好的造型與其他小組交流,對於富有新意的組合教師帶頭為學生喝彩,和同學們一起鼓掌,使學生體會到合作成功以後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英語課後教學反思3

  實施“生活英語”,體驗英語的實際用途。

  在以往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只重視語言知識的教學,而很少關注這些語言知識和實際生活有哪些聯絡。學生學會了英語語言知識,卻不會解決與之有關的實際問題,造成了知識學習與知識應用的脫節。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規定:要重視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出發,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語言知識來設計富有趣味性、科學性的英語活動,是學生切實感到身邊有英語,用英語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對英語產生親切感,增強學生運用英語的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一、技能訓練“生活化”。

  技能訓練“生活化”要求課堂語言操練要著眼於學以致用,而非學以致考,訓練材料要儘可能的來自生活。例如,在教“ABirthdayParty”的語言知識時,我故意定在班上某位同學過生日的那天來教學。首先,以“Happybirthdaytoyou”的歌曲開場,讓同學們祝賀生日;接著,按照生活中的習慣,同學們為他送上生日禮物說:Here’sapresentforyou.最後以遊戲形式結束晚會。整個教學活動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連,充分體現了英語交際活動的“生活化”。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還圍繞購物、找人、春遊等話題開展了多次英語教學活動,都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日常生活“英語化”。

  日常生活“英語化”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具備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英語的本領,使他們認識到英語已進入我們的生活,要處處留心觀察英語,養成事事、時時吸收運用英語知識的習慣,調動他們主動學習英語、創新性運用英語的積極性。例如,開展收集電話號碼、汽車牌照活動來學習運用英文數字;收集國旗圖樣、世界著名景觀學習英語國名;收集服飾品牌學習英語字母;收聽國際臺天氣預報學習表示天氣的英語習慣用語等活動,使學生將英語運用到生活中去,與實際生活相接軌。

  透過一段時間的體驗性學習試驗,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學生學習積極主動,師生關係融洽民主,學生的英語素質得到了全面提高

  一、什麼是教學反思?

  教師在一定的教育理論指導下,對過去的教育教學經驗的一種回憶、思索、評價的過程。它是對過去經驗的反思,同時又是做出新計劃和行動的依據,以達到提高教育教學效果、促進學生進步和提升教師專業化素質發展為目的。

  其實,教師由不成熟到專業成熟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反思完善的過程,完全不反思的教師是不存在的。總結過去的工作,吸取教訓,推廣經驗這不是反思是什麼?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老師都會因此成就自己的專業化。區別就在於教師的這種反思是自發的還是自覺的。二者都應該包括兩個過程:第一,回顧教學事件。第二,尋找更好的辦法。但自發的反思只是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感覺到了某一方面做得成功或感到失敗,於是,確認好的辦法或是尋找更好的辦法。自發性反思有自己的教育教學評價標準,沒有標準就不可能有成功,失敗的感覺,但這個標準是不完整的,不繫統的,也可能是不夠科學的。而且這個標準存在的形式也可能是潛意識的,因為教師並沒有教育教學必須反思的意識,所以,成功感或失敗感就只能稱為感覺,跟著感覺走的結果也只能是對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行思考,這樣的反思不具有永續性,因為沒有科學的評價標準。沒有明確的目標指向,它可以使一個教師走向成熟,卻不會讓一個教師的專業化程度有質的飛躍。在新課標實施以前的反思大部分都屬於這一型別。自發性反思可能使教師正確總結經驗,接受教訓,從而在反思中不斷成熟、成長。但也可能出現相反情況,即經過反思產生自以為正確而實際上並非正確的想法和行為。

  自覺的反思是理性的,應該是教師已認識到反思的重要性,尋求正確理論的引導下有目的、有計劃地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持續不斷地批判性的思考。

  二、自覺性反思的特點

  教師要打造自己的專業底氣,提高專業化水平,要進行自覺的反思。自覺的反思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必須有在正確教育理論基礎上建立科學的教育教學評價標準。因此,每位教師必須準確把握新課標理念,建立科學的教育教學的評價標準。

  第二,反思是一個不斷髮現、研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自覺性的反思應是學習——實踐——反思——再學習——再實踐反覆迴圈的過程,最終的結果是達到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升。教師的學習是反思的基礎,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是職業行為,具有經常性的特點,教師的反思也應該持續不斷地進行,當然這種持續性不是簡單地迴圈,它是在一定計劃指導下的有目的地向著既定目標攀升,這有點像爬盤山公路,教師在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進行反思中自覺尋求一定的教育理論作支撐,向一定的教育理論專家討辦法,所學的理論得以內化為教師個人的思想,教師也能以自己的實踐反思著、充實著、豐富著、論證著或修正著某種理論,這種理論又去指導新的理論實踐。這樣迴圈往復以至無窮,教師的專業成長就是這樣實現的。

  第三,自覺性反思應該表現為一種寫作文體。思考的結果如果不形成文字,就會有漏洞,就會出現邏輯錯誤,就不會是成熟的。這種文體形式可以是教育日誌、教育敘事、教育教學案例的形式,也可以是札記、體會、感想、啟示、教後記的形式。

  三、教學反思的內容

  1、反思教學態度、行為。

  杜郎口中學的教室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沒有教師的講臺和講桌。二是黑板多,三是面牆上全是黑板,有的還在門外的走廊上也設了黑板。沒有了講臺與講桌,教師不能再高高在上,讓教師走入學生中間,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組織者與引導者;沒有了講臺與講桌,預示著教師已不是喋喋不休地講授。三面都是黑板,使教室從一個面向變為多個面向,而且黑板的功能已經發生了變化,黑板是學生展示自己學習成果、交流學習成果、提出自己學習問題的地方,而不是老師板書佈道的場所。

  這樣的環境,看起來只是形式的變化,實質上為新型師生關係的形成提供了條件,讓教師走入學生當中,與學生成為平等的、民主的學習共同體,為他們的學習提供幫助、引導與服務,以黑板為媒介,學生也會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課堂當中。

  四、組織形式之變——引導小組合作課堂新秩序的產生。

  在杜郎口的課堂中,還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課桌椅分小組相對集中擺放,一般是6至8個學生為一個小組,相對而坐,教室沒有固定的前後之分。教學不再是教師“一對多”地講授,而是以小組為教學的基本單元,這樣的組成方式讓教學的關係變得複雜起來:一是小組內成員之間的獨立學習、交流與討論,二是小組與小組之間的交流與討論,三是教師與小組及全體學生之間的關係。

  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組織課堂教學,帶來了幾個方面的變化,一是更有利於學生明確任務,自主參與學習和交流討論,這樣的方式更有利於學生參與,從而形成任務引領型課堂,改變那種學生參與不夠、要靠紀律整頓的現狀。二是更有利於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學,從而實現“兵教兵、兵強兵”,互相提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三是更有利於教師角色的轉變,使教師從教變為導成為可能。

  五、管理之變——把教學改革理念真正落到實處。

  課堂教學要把學習權利還給學生,要以人為本,關注生命。有了這樣的理念,如何才能落實?教學管理新機制便是保障。以課引課。在改革的初期,在教師們的認識與行為還不能跟上改革的思路及步調的時候,學校除了出臺管理上的硬性要求,如“10+35”的課堂教學時間分配要求、課堂教學評價的要求等,還實施了多方面的課堂推動。首先是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帶頭上觀摩課,在觀摩課以後,學校骨幹教師上示範課,每一位教師上達標課。而對於那些轉變相對較慢的教師則要上過關課。在這一過程中,學校提出了“一談二警三停”的整改措施,對那些第一次課不達標的教師,學校領導要進行談話,目的是讓他們明白新理念和課堂教育新要求,第二次還不達標的要在學科組會上給予警告,第三次還不達標的,就要停課一週,專門進行聽課學習,業務主任還要對其進行專題輔導,然後再上提高課。觀摩課、示範課、達標課、過關課、提高課,層層推動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所有的教師儘快適應新的課堂教學要求,轉變教學行為,並在這一過程中提高對課堂教學改革的認識。

英語課後教學反思4

  本節課的內容我選自小學英語三年級(上)第四單元BLet’stalk,由於是對話教學,因此在備課的過程中,我對教材進行了一定的加工,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對句型的出現順序進行了編排。同時讓學生自主創設情境,操練所學過的語言文化知識。但是我對課堂的整體設計不夠主次分明,是教學重點不夠突出,整個課堂並未出現我所期待的亮點。現將我對這節課的整體思路闡述如下:

  一、複習舊課,匯入新課,對句型的出現順序進行了編排

  本節課我利用TeddyBear這首歌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知不覺中學會說TeddyBear。同時利用TeddyBear的實物來加深學生的印象。我拿出TeddyBear然後說:IhaveaTeddyBear。It’snice。Ilikeit。

  把課文中的句型一一呈現。接著,透過遊戲呈現重點句型MayIhavealook?Sure,hereyouare。並自編chant來練習這個句型:

  Look(升)Look(升)alook(降);

  Havealook(升)havealook(升);

  MayI(升)MayI(升)MayIhavealook(升)

  SureSurehereyouare

  ThankyouThankyouThanks

  最後進行課堂操練師生,生生。

  二、自主學習

  首先利用學生好奇、愛玩的特點,透過遊戲來練習;其次我認為學生會應用英語是關鍵,因此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透過小組合作,讓他們充分的發揮想象,想想所學的內容可以在什麼場景中應用,讓他們自編自演。這樣學生可以活學活用英語,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表演才能。

  三、課堂設計不合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斷層,難點沒化解

  從整節課來看,課堂開頭TeddyBear的呈現很自然,學生容易接受,但是It’snice。Ilikeit。這個句式的出現就顯得很突然,學生不容易掌握,出現了課堂教學過程的斷層,對於學生學習句式這一難點沒能夠化解。呈現句式的形式不夠有新意,對學生的心理特點把握不好。教學時間合理的不夠安排,學生沒有充分練習課堂所學內容,沒有能夠很好的利用充分的想象力創設情境講的大量的英語。如果能夠在句式的教與學的過程中,做好由易到難的銜接工作,給學生提供開口的機會,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操練,課堂效果會好一些,能夠突破句型教學是難點的問題 。

英語課後教學反思5

  作為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有益的延伸部分——作業,是對課程意義重建與提升的創造過程,是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深化過程,其設計思路應當適度開放,向課外延伸、與生活接軌,貼近學生心理的特點,增強實踐性、探索性,促使學生在學習實踐活動中自主地獲得新知。

  新課程提倡“突出學生主題,尊重個體差異”的.基本理念,它指出,課程的實施應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構建新知、提高技能、磨礪意志、活躍思維、展現個性、發展心智和拓展視野的過程。學習方式的個性化,對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是極其重要的,學科知識必須透過每一個學生的自主學習才能逐步轉化。新課程下,學習方式的個性化

  在學完PEP4“Whattimeisit?”一單元后,要求學生製作一張宣傳珍惜時間的海報,A等作業為編一個關於合理安排時間的英語謎語或歌謠;B等作業為仿照書上,配圖描述自己的一日;C等作業為將老師所給的插圖配以一句話說明。學生的作業五花八門,精彩紛呈:有的是“Tick,tock,tick,tock。Timeforbreakfast,drinksomemilk。…”,以歌謠形式出現的海報;有的做了“It’s6:30。It’stimetogetupgetup,’Wow孩子們發揮特長,盡情施展才華,學習興趣也得到了提高。

英語課後教學反思6

  今年我教授一年級英語,轉眼開學一個月了,這一個月來我感觸很多。

  學生剛上學時,課上紀律很差,在班主任和我的配合下,學生此刻的行為習慣比開學有了質的變化。剛開學時他們根本不明白要拿出書,坐端正,翻書也不明白翻哪頁,上課時我就一個一個的給他們翻書。教發音時,讓他們跟著我的嘴一個一個的跟讀。此刻,學生上課都能翻到正確的地方。教發音時,都能看著我的嘴,跟我讀,並且上課注意力相當集中。一位教育學家以往說過,此刻的教育應當是賞識教育,也就是說對於學生,不論年齡,應以鼓勵為主。所以上課時,學生回答問題,我都鼓勵他們,讓他們對於英語樹立信心。其實,對於六七歲的孩子來說,只要敢舉手,就應當獎勵他們。

  學生都喜歡活躍的課堂氣氛,所以上課時,我一邊教發音,一邊讓學生做動作。他們對做動作很有興趣,一個個都搶著做,比如第12課的fun time,這是中國小男孩bill和小猴子一齊做動作。good morning。早上好,是讓學生揮手。touch your mouth。摸嘴巴。touch your ear,摸耳朵,等等的。之後我又找了幾個學生做模特,讓其他學生跟著模仿,學生就更有興趣了。快下課時,我發現,對於這篇課文,學生竟然能把它讀出來,對於一年級剛上學一個月的學生來說,這簡直是個奇蹟。以後,我要把動作英語繼續下去。

  當然,上課很重要,課後同樣重要。我告訴學生,每一天回家都要複習英語,可是各家情景不一樣,所以我說了四種方法:

  1家裡條件好的話讓家長給買點讀機。

  2去書店買英語磁帶,每一天聽錄音。

  3家長有本事能夠輔導。

  4業餘時光上英語補習班。

  有的家長不明白怎樣輔導孩子,我就在每班前門上貼了家長諮詢參考,讓不明白的家長每一天接孩子都能看到。總之,我期望學生都能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我在教學上經驗還很不足,今後還需要多聽課,向其他教師學習,有些方法還需要改善。我會努力向其他教師多學習的。

英語課後教學反思7

  1、課後反思

  《英語課程標準》中對語音教學的要求寫道:要求學生掌握母音字母在單詞中的基本讀音;常見的母音字母組合在重讀音節中的讀音;常見的子音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基本讀音等。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掌握子音/n/及相關單詞的發音。第一環節檢查學生的上節課的作業,起到了複習的作用,形式和顏色各樣的T-shirt吸引了學生。接下來開始用音標匯入單詞,讓學生從單詞中找到規律,並及時的用不同的活動和遊戲鞏固所學單詞。為了更好的加深學生對音標/n/的印象,我設計了“Bingo game”等學生感興趣的遊戲。為了擴充套件學生對音標知識的掌握,我設計了用發/n/的單詞串故事的活動,也培養了學生的篇章感悟能力,最後上升到寫作。

  整體感覺自己這節課條理比較清楚,過渡也比較自然。難度層層遞進,如從音節--單詞--句子-- 篇; 也包含了聽力,口語,閱讀, 寫作各項訓練。從教學活動來說,這節課有遊戲,表演。學生們學的也非常的開心。讓學生在遊戲中掌握音標的同時培養和擴充套件了聽說讀寫的能力。

  當然這堂課存在一定的瑕疵。如:應該讓學生預習在先,然後再引入。最後玩遊戲的環節,特別是學生檢驗自己故事的環節,學生都注重在/n/的讀音,而忽略了學生本身所寫的故事。

  在教學評價機制方面我儘量多元化,如繼續沿用了上堂課的教學激勵機智,如“看誰的商品多”,但我在結束課堂時比較匆忙,忘記了總結哪一組的商品最多。

  2、課例評析

  評析:

  整節課的設計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愉快的探究式的學習。許老師的這堂課屬於語音教學課,主要教授/n/的發音及其相關單詞。許老師透過其子音群與母音音標的組合發音,穿插遊戲、歌曲、閱讀、等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從單詞入手,單詞中融合語音,學生學的自然。

  課堂常規之後,教師就開始進入單詞的教學,單詞教學形式多樣,遊戲多樣化。在教學的過程中融會貫通英標的教學。

  二、歌曲教學畫龍點睛。

  在學習了帶有子音/n/ 的單詞後,讓學生從另外一種角度來領會,來貫通/n/的學習。此種教學方法雖說沒有什麼新意,但是效果非常明顯。學生也非常感興趣,而且透過歌詞填空的方式讓學生更加對今天許老師教的內容更加留意,更加印象深刻。

  三、遊戲帶入昇華

  許老師的遊戲即能活躍氣氛,又能鍛鍊學生聽力能力和檢驗學生的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靈活運用的情況。學生從聽一段話判斷出那些單詞的發音是/n/。還要馬上做出反應,這個遊戲值得推廣。

英語課後教學反思8

  星期天下午又給學生講了一節英語課,隨感而發的一節課,大致流程是這樣的:

  一、 告訴學生為什麼上這節課。

  這一環節其實很重要,很多老師一上課上來就講知識點,我覺得這樣很不好。一堂課的前三五句話是很關鍵的,應該激發學生這節課的學習慾望,作為老師,要麼是透過趣味性來吸引學生,要麼是透過這節課的考試價值和現實價值來吸引學生。有時也要讓學生了解一些老師對這節課的設想,否則,學生可能會不理解老師的課堂設計,甚至瞧不起老師的課。例如,今天的英語是讓學生透過電影來學習英語聽力和閱讀,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但是,由於第一節課沒有給學生講明這節課的目的,有學生竟然問我:“老師,我不想看動畫片,回去行嗎?”所以,課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很有必要性的。

  二、 帶領學生理解領悟《冰河世紀3》(劇本),透過具體例項的句子,讓學生體會到以下幾點學習方法與答題技巧:

  1、 聽力和閱讀首先要把握的主題意思,考試做題時不需、也不可能要求自己每個單詞都弄明白,特別是在做聽力時,不能因為一個不重要的單詞影響下面的內容。

  2、 需要關注的詞語是有限的,那就是與問題相關的單詞。

  3、 其實英語並不難,這段文字就是英文電影原版,並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麼難。這一點應該透過老師對劇本原句的分析,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

  三、 指導學生看電影的側重點。(對學生安排的每項任務都要具體明確,不能讓其自由發展,而是在你的指導下向前發展,實現你這節課的學習目標)

  1、 首先,結合影片場景和英語字幕,用英語的思維方式,來理解電影內容。(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是培養的重點。)

  2、 實在不懂的,就瞟一眼漢語。但是,還是應該不斷的嘗試對英文的理解。

  四、 塑造環境,播放電影《冰河世紀3》,讓學生沉浸在英語學習的歡樂之中。很多老師,覺得就是放電影,然後老師就解放了。這是大錯特錯,因為,學生是發展中的人,是有思想的人,而且很活躍的年青人,所以,需要老師的監督;另外一方面,老師也需要透過不斷地巡視,觀察學生的反應和學習狀態,觀察現象,分析問題,不斷地完善這堂課。不可忽視以下幾點:

  1、 必須保證嚴格的紀律,給學生一個安靜的自我領悟與學習環境。補充一點,學生統一學習的時候,不要和個別嬉皮笑臉、瑣事一大堆的學生糾纏,一是這類的學生與學習無關的問題很多,例如,板凳壞了,去廁所,借筆,等等;二是這類學生潛意識裡想吸引同學注意,其他同學也喜歡看熱鬧,這樣就真正導致“一個老鼠壞一鍋湯”的悲劇。

  2、 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完善這堂課,用實踐驗證自己的教育思想,並不斷創新。

  上完這節課,在結束語中我給學生說,“今天老師只是拋磚引玉,希望你能利用多種多樣的方式,如電影、小說等學習英語,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英語能力。未來是你們的!”話音落後,我又聽到了久違了的掌聲。這怎能讓我不迷戀你——教學?

英語課後教學反思9

  這節課我主要教授的是Wonderland與Farmland這兩大板。Wonderland主要新授單詞,Farmland新授句型。在教dot,line,heart,star這四個單詞時,我是透過複習food,toy,animal,colour,shape等舊單詞,引出本課的單詞的。

  單詞有音、形、義這三方面,學習單詞也應該從這三方面著手,綜合記憶,單詞的義,主要從媒體的演示,生動直觀,呈現給學生,而單詞的音和形我則是透過教授學生的發音規則,來幫助學生掌握的。接著透過猜謎的遊戲,既複習了以前所學過的單詞又鞏固了今天所學的新單詞。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至於基礎句型的教學,其實我在學習單詞的同時,就有意識的將Ineed…的句型穿插在其中,使學生在學習之前就有了初步的感知,為後面的教學打下了伏筆。透過問學生早餐吃什麼?引出Ineed句型,這樣過度,既自然又貼近生活,使學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然後又透過觀看VCD向學生展示形狀和實物結合,讓學生畫圖展開想象,學生透過動手操作,並向自己的同學介紹自己所畫的圖,這樣既操練了單詞又鞏固了句型。

  從整堂課看來學生的回答問題的面較廣,學生基本都掌握了,而且透過介紹圖畫證明了學生都掌握了本節課新授的句型Ineed…。不足之處:在今後的教學中再擴充一點詞彙,如:線,有波紋線,浪線等,這樣這節課就更完美了。

英語課後教學反思10

  本課是新標準英語三年級第四模組第一單元,課文情景是Lingling 到好朋友A家做客,吃飯的時候,大家相互詢問對方並談論各自喜歡吃什麼。這個話題貼近學生生活。《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英語課堂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作為促進者來引導學生學習。因此我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以生為本,創設各種有趣的活動,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來學習,充分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教學過程的設計由易到難,層層遞進,在語境之中引導學生髮現、學習新知與重難點詞彙、句型,突破教材的重難點,加深學生的記憶,課堂更加有效。下面我從三點來說反思::

  一、說亮點:

  1.任務驅動,自主探究

  本節課,我設計了四個任務活動:Listen,pint and find ut “D u lie…?”Finish Activit4Listen and iitateRead b urself讓學生透過經歷自學、實踐、探索的過程,自主完成指定任務來達到教學的目的。

  2.以生為本,自主成長

  整節課我以學生的自主活動、自主學習、自主操練為主,教師只是適時點撥,鼓勵學生合作交流,既有利於發揮學生的個人特長又培養了學生合作創新精神。例如:讓學生自主聽並找出關鍵句型“D u lie…?”後,讓學生透過聽錄音學習關鍵詞彙的發音,學習新知,然後讓學生“Pair

英語課後教學反思11

  成功之處:

  一、搭建"平等的對話,心靈的交通"的舞臺

  透過問句What did you do?,展開與學生開放式的溝通與交流,儘量使學生能充分發揮想象力,能真實全面的表達自己的思想,抒發他們的情感。從我坦誠的提問到學生無拘無束的回答,再到我進一步的引導,無不在增加師生間的親和力,體現新課程的新理念:師生平等共處,營造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也得到了提升。

  二、建立"生生交流,互相促進"的平臺

  Pairwork活動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鍛鍊其心理素質,展示其才藝,同時也能檢測出兩個學生的語言掌握情況。在這個過程中,我是學生的合作者和裁判者。

  三、培養團隊精神,增強學生合作意識

  最後一個任務,我讓學生小組合作,看誰的週末最精彩,誰的生活最有意義,然後讓小組上臺表演,盡情展示各組的合作成果,最後做出評價,評選出每組的最佳人選,並給予表揚和鼓勵。這一任務的完成,需要更豐富的語言,能體現出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及創新能力,也是對整節課的總結和提升。

  不足之處:

  第一次使用多媒體教學,儘管我課前熟悉又熟悉,操練又操練,還請教同仁,課堂上還是出現了一點小問題,其中有兩幅圖沒按照制好的課件出現,而是後推了兩張圖片,這時,我不得不透過點選"上一張"來再現。總之,這次講示範課,對我來說,是一個促進,也使我深刻體會到:學習電腦知識已勢不可待,電腦知識的貧乏已成為我教學的一大障礙,在今後的教學中,必須解決好這一問題來促進我的教學。

英語課後教學反思12

  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有時往往為了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經常會利用遊戲,因為遊戲受到學生的喜愛。

  課堂上唱唱跳跳,說說演演,形式花哨,十分熱鬧,使學生在歡樂中理解教師預設的價值取向。

  但時光一久,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學生原有的最初的學習熱情急劇下降,原始的興趣正逐漸地不復存在,他們會因為有些遊戲的重複,而顯得無精打采。

  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狀況:課前教師不遺餘力的精心設計遊戲組織來吸引學生興趣;

  課上學生走來走去,又是叫又是跑,甚是熱鬧,這樣的教學次序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流程,教學環節流於形式;

  往往一堂課後,學生懵懵懂懂,一知半解;長此以往,學生捧著課本迷惑地望著你,不明白自我到底要學習和掌握書上的哪些資料。

  究其原因不難發現,課堂環節安排不合理,所學的知識沒及時鞏固,知識沒能螺旋上升,直接導致教學的畸形,學生的學習成績往往大家都不滿意。

  應對如此頻頻告急的教學危機,這不能不引發我們的反思。

  我個人認為,激發學生對學科興趣的過程中,不能只停留在課堂表面的“活”,“樂”,“玩”中。

  我們更要注重學科本身,從學得後產生的成功體驗來不斷滋長興趣,挖掘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在教學中我們就應做到如下幾點:

  一、面向全體,分層教學

  在遊戲教學過程中,不可迴避的如何對待優中差生。

  我們設計的遊戲要注重面向全體學生,難度適中,讓大家都參與。

  能夠根據學生的個人素質,性格特點,記憶力反應速度等,因材施教,分層要求,以求最有效的激勵機制促學生不斷上進。

  二、組織得法,嚴謹有序

  做好遊戲的組織工作,做到有條不紊,活而不亂。

  小學生天性愛遊戲,爭強好勝,有些學生做起來容易忘乎所以,甚至在課堂上,有時會情不自禁地高聲喊,所以,首先,有開始遊戲之前講清規則。

  紀律要求,評分標準,防患未然。

  在遊戲過程中即使還出現一些混亂,要能理解學生的心理,不一味批評,而是用心講清楚,在群眾活動中,大家就應遵守規則。

  三、適時適度

  我認為不潛力求面面俱到,遊戲過多,而忽略了主要教學資料的講授和訓練,喧賓奪主,把英語課上成遊戲娛樂課,那就適得其反了。

  課堂遊戲就應為課堂教學服務,當他成為一種擺設,或者是為遊戲而遊戲的時候,課堂遊戲就失去了他的魅力了。

英語課後教學反思13

  隨筆新課標強調以人為本,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而對於高年級的孩子來說,PEP教材提供了豐富的課本插圖,這些擦圖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語言資訊,更重要的是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枯燥無味的語言透過視覺的衝擊深入學生的記憶。同樣,我們在寫作的過程中亦可用此法來創設情境,再現生活。繪本是一種很好的形式,是一種圖文並茂的圖畫故事書,許多國內外經典幼兒讀物都是繪本。我在小學高年級寫作教學中引入繪本,主要考慮到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形象直觀的事物還比較感興趣。如:在學習PEP5Unit5後,我佈置了一個作業,寫寫我的房間Myroom。

  孩子們的作品可謂美輪美奐,雖然所寫語言很稚嫩,很樸實,可能還有這樣那樣的語法問題和寫作規範問題,但是句句發自內心,表達的是真實的生活場景。學生在繪製插畫時,十分用心,從他們所繪的插畫中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雖然簡易,但不簡單,很容易讓人入情入境,在頭腦中快速生成想要表達的的內容。而且繪本創作的過程也是一個快樂學習的過程,學生樂做、愛做、會做、能做。所有的繪本製作的優秀作品我會拍攝下來上傳至班級QQ群相簿中,學生可以在網上學習借鑑交流。

英語課後教學反思14

  內容摘要:課後反思是英語學科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對及時分析、總結教與學的狀況,對教師不斷積累經驗、改進教學、提高自身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從課後反思的作用、形式、內容和應注意的問題等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作用、形式、內容、注意點

  課後反思就是我們平常寫的課後教學小結,即教師在每上完一節課後,透過自己教的過程和學生學習情況的資訊反饋,認真進行反思,把本節課的成功之處,教學中的失誤、教訓,以及學生在課上出現的疑難、錯誤,獨到的見解,教師從中受到的啟示和今後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改進的想法等等,一一記錄下來。以此作為知識及時補救的依據,今後教學改革的借鑑,從而達到提高自身素質,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吾日三省吾身”牭戎晾礱言早已深入人心。“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貽”這句話用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有深刻的借鑑意義。有的教師執教多年,卻長進不快,有的教師雖然剛涉足教壇,卻能後來居上。究其原因,主要在於教者是否善於思考、探索和總結。正如名教授葉瀾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可見,寫課後反思不失為一種促進教師改進教學策略,不斷提升自己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的好方法。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課後反思的作用

  1、自我診斷,完善教學

  課後反思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自我診斷的一種方式,它可以使教師及時根據教與學的情況,對下一階段的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以便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特別是可以隨時發現教學中的問題,採取積極措施,彌補疏漏,改進教學。

  2、總結經驗,提高效益

  在教學實踐中,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對教師來說都是財富。課後將這些寶貴的財富及時進行分析、整理,由感性認識上升至理性認識,再來指導實踐: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就可以避免教學的盲目性,增強教學的自覺性,不斷提高教學效益。

  3、促進學習,提高自身

  經常進行課後反思,可以提高教師自身的多種能力,促進教師積極主動的學習教育理論,學習專業知識,有利於教師素質的全面提高。

  二、課後反思的書寫形式

  課後反思的書寫形式不是一層不變的,它是教師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適當的形式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札記式:這是教師用的最常見的一種形式。就是用隨筆的形式記下教學中的點滴體會,記錄新的發現,有感而發,是教師總結教學經驗的可貴素材。

  (2)圖表式:用統計圖表的形式將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師的教學效果直觀的表示出來。如學生做某道題的正確率和錯誤率,可以積累資料材料,以便日後分析研究。

  (3)評價式: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課堂教學評價方案,對教學工作進行全面性的評價。這是一種自我評價的極好的方式,便於教師揚長避短,不斷提高。

  (4)疑問式:在教學中發現疑問,解決疑問,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引以借鑑。

  (5)探索式:跳出侷限,積累深化,綜合分析,探索新法。

  三、課後反思的內容

  1、記成功之處

  就是記在教學過程中達到預期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如在教學句型What’s…plus/minus…?It’s…時,我設計了一項小組間的造句比賽,給出一個數字,讓學生們根據這個得數說出不同的算式,同學們爭先恐後,在競賽中學習、鞏固新知,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課後,我就把這段反思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

  2、記失敗之處

  即使是再完美的課堂教學設計也難免有疏漏和失誤之處,如在時間的分配上,遊戲的組織方面等,把這些教學中的“敗筆”記錄下來,進行回顧,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及時吸取教訓。如在教學Shopping一課時,在鞏固練習中我設計了學生分散到各個點去購物這一活動,課前,我自認為這個活動設計的很好,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我發現課堂一片混亂,學生們興奮得以至於忘形,大家都往玩具店去買東西,而冷落了其餘購物點,口語操練並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課後我反思,主要原因是我沒有考慮到學生們的喜好,也沒有強調好活動的秩序。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變教訓為經驗,相信今後再有這樣的活動,我會組織得有條不紊。

  3、記學生獨特見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一些獨到的見解以及一些奇思妙想,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思路、好想法得以推廣,而且對他們也是一種讚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作為以後教學的豐富素材。記得剛教學音標時,我在黑板上寫出幾個學生沒學過的單詞的音標,讓學生進行拼讀練習,當檢查到[faind]時,我班的周雯同學不僅準確的讀出了這個單詞,而且還正確的拼出了這個單詞F-I-N-D,我很驚訝,問她是怎麼拼出來的,她說我是根據音標才得到這個單詞的,因為字母f發[f],字母i一般發[ai],字母l發[l],字母d發[d],所以我拼出[faind]是F-I-N-D,她的一翻話使我和在座的每一位學生為她鼓掌,對我的感觸也很深,課後,我把她單詞拼讀的方法記錄下來,重新修改了我對音標教學的計劃即每當教學新單詞的讀音時,把單詞的拼寫、讀音與相應的音標結合起來教。一學期下來,我把48個音標提前教完,而且基本上每個學生都能掌握。

英語課後教學反思15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反思 英語教學作為一門語言的教學,其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言語技能,即運用語言的能力,因此其課堂教學具有不同於其他課程課堂教學的特點。我透過對新課標的學習,根據中學教材的內容編排突出了對這種能力的培養,採取了指導性的學案模式,強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雙向運用。讓英語教學走出課堂,走向社會。

  英語課程標準把閱讀技能目標描述為:朗讀各種文體、英文詩詞、報刊雜誌、原著及各種商品說明書等非專業技術性資料並理解大意,找出或獲取中心意思、作者意圖、觀點和態度的相關資訊。根據情景、上下文、構詞法、句子結構猜測生詞或片語的意思,分析句子結構、理解句子,理順事件發生順序、人物行為,預測事件情節發展和可能的結局,進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策略,形成閱讀興趣,最終提高閱讀能力。以下是我在學習和教學實踐中為了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而形成的一些淺顯認識。

  一、引導學生,激發英語閱讀樂趣

  1.從課本入手,開展整體教學。閱讀能力依賴於綜合訓練。聽說讀寫紮實,學生語言結構意識強,基本詞彙掌握牢固是閱讀能力提高的先決條件,為此有效地提高課本材料的閱讀是重中之重。教師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材料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特別是讓學生進行有目的的閱讀實踐,使其掌握基本的技能和技巧,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同時,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對課文逐句翻譯——深入講解——全面練習語言點的做法,把整體閱讀教學的理論運用到課堂教學中。

  課文的整體閱讀教學是把課文當作一個整體讓學生感知,要求先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整體內容上,啟發學生學習興趣,創造傳授知識和語言技能訓練的語言環境,吸引學生進入交際角色,使課文教學作為教師、學生互相作用的積極過程。在學生對課文進行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運用各種方法加強學生對課文內容、基礎知識、基本語法、聽說讀寫綜合訓練,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下面是有關閱讀教學的幾個步驟:

  (1)閱讀前,教師先教一些較難的單詞、片語或有礙課文意思的單詞、片語(留一部分生詞讓學生在閱讀中猜測),而後介紹一些跟閱讀內容相關的背景知識,然後根據文章標題、插圖或利用簡筆畫等引導學生預測文章內容。這樣,學生對這篇文章的大意及片語的運用就有了初步的印象。

  (2)閱讀時,以細節閱讀為核心,合理分析課文的性質和結構特徵,採取不同的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獲取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從而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先提出幾個指導性問題,播放錄音,讓學生聽完整篇文章,回答老師設計的問題。學生聽讀後,對文章的內容有了進一步瞭解,然後要求學生默讀,解決教師精心設計的T/F判斷題或問答題。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注意先易後難,先理解後拓展,先淺後深,兼顧差生和優生的原則。透過聽讀而後默讀,解決問題,學生對文章的大致內容、整體結構已有了大致瞭解,已經能把握文章的中心和重點。

  (3)閱讀後,學生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接下來應就課文內容進行講解和精練。教師提出文章中較難理解的語言點,由學生思考、討論,然後解讀,也可以讓學生提出預習時或閱讀後不解的問題,師生共同討論解決。這一環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做到精講精練,增加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效率。之後教師可讓學生複述課文,做一些語言知識點練習,或圍繞課文內容開展各種形式的筆頭練習,進而鞏固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及語法知識的理解。

【英語課後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