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歷史> 歷史的典故

歷史的典故

歷史的典故14篇

  歷史的典故 篇1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任城縣廳壁記》中讚揚濟寧:“青帝太昊之遺墟,白衣尚書之舊裡。土俗古遠,風流清高,賢良間生,掩映天下。”可見,濟寧歷史上出現過不少“風流清高”、“ 賢良”之士,其中的“白衣尚書”鄭均又是代表性人物。

  史書上說,“鄭均,字仲虞,東平任城人也。喜研《尚書》,好黃、老哲學。淡泊無慾,清靜自守,不慕遊宦。”他的哥哥在縣衙裡做掌管巡察緝捕的小官,經常收受禮物,鄭均多次勸阻不聽,決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育他,便去給人家做傭人,辛辛苦苦幹了一年多,將掙得的錢財全部送給兄長。並說:“財物用盡可以再去掙,當官不清白,終究會被拋棄。”哥哥大受感動,從此清廉。

  哥哥去世後,鄭均又承擔起撫養家境貧寒的寡嫂孤侄的責任。其間,以“舉孝廉”為己任的地方官員召他出來做官,他常稱病在家。直到建初三年(公元78年),司徒鮑昱召他到朝廷任職,他才不得不應召。建初六年(公元81年),公車(朝廷官署名)又特地徵召他,升遷為尚書,協助漢章帝處理政務。章帝對他直道如矢、敢言直諫的品格,十分敬重,多次採納他的逆耳忠言。後來,鄭均稱年老有病,主動請辭尚書職位,章帝又授他議郎一職。他以病重為由,決然脫下官服,掛冠而去,迴歸任城故里。

  元和元年(公元84年),漢章帝詔告東平郡守,對回到家鄉的鄭均進行褒獎賞賜。詔書上,章帝稱讚鄭均青年時“安貧”、“恭儉”;任尚書時勤於政務,抱病工作;到了老年,愈加堅貞不移地“守善”,對自己毫不懈怠,保持了晚節。因此賞賜他谷千斛,每年八月有長吏到他家中慰問,賜羊、酒。第二年,漢章帝對他給予了更重的超高規格的褒獎。這一次不是下詔委派地方官進行,而是漢章帝不顧路途漫漫、舟車勞頓駕臨任城,親至鄭均家中,當面賜其終身享受尚書的俸祿。

  古代未出仕的人所穿的衣服稱為“白衣”。鄭均病休還鄉,本已成了“白衣”,但復受皇帝恩賜尚書俸祿,故留“白衣尚書”美名。

  歷史的典故 篇2

  1、四面楚歌的故事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róng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jiǎ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péng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於佈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gāi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裡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禁地了嗎? 為什麼他的部隊裡面楚人這麼多呢?”說著,心裡已喪失了鬥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裡面喝酒;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yú姬jī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一會,項羽騎上馬,帶了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邊打,到烏江畔pàn自刎wěn而死。

  釋義:這個故事裡面有項羽聽見四周唱起楚歌,感覺吃驚,接著又失敗自殺的情節,以後的人就用“四面楚歌”這句話,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周圍環境,而導致自己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在我們學習和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腳踏實地的做事,若是日常行為表現不好,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運嘍。

  2、破釜(fǔ)沉舟的故事

  秦朝末年,秦派兵攻打復國後的趙國。趙軍不敵,退守鉅鹿(今河北平鄉西南),被秦軍包圍。被項梁、項羽叔侄等各路義軍擁立的楚懷王任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副將,讓他們帶領軍隊前去援救趙國。但是,宋義把兵帶到安陽就不再前進了,在此停留了四十六天。項羽非常焦急,再三要求他渡江北上,與趙軍裡應外合,一舉打敗秦軍。而宋義則希望趙、秦兩軍打得精疲力盡之時再發兵,以坐收漁翁之利。於是他嚴令軍中不準輕舉妄動。與此同時,宋義又宴請賓客,大吃大喝,而士兵、百姓卻忍飢挨餓。項羽實在忍不下去,便殺死了宋義,將士們馬上擁戴項羽為上將軍。之後,項羽立即派出兩名將軍,率兩萬人馬渡河解救鉅鹿。取得小勝後,項羽下令全軍渡河救援趙軍。在全軍渡河之後,他採取了一系列果斷的行動:把所有船隻鑿沉,把煮飯的鍋都打破,把營房都燒掉,只攜帶三天的乾糧,以此表示決一死戰的決心,不給士兵留一點兒退路。項羽領軍到達鉅鹿外圍,立即包圍了秦軍,經過九天激戰,最終取得鉅鹿之戰的勝利 。

  3、班門弄斧的故事

  魯班,是戰國時代的魯國人,也稱魯般。他是一個善於製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們叫他“巧人”。民間歷來把他奉為木匠的始祖。誰敢在魯班面前賣弄使用斧子的技術?也就是說,想在大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這種太不謙虛的可笑行為,就叫做“魯班門前弄大斧”,簡作“班門弄斧”。和俗語所說的“關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4、臥薪嚐膽的故事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hé lǚ派兵攻打越國,但被越國擊敗,闔閭也傷重身亡。兩年後闔閭的兒子夫差chāi率兵擊敗越國,越王勾踐被押yā送到吳國做奴隸,勾踐忍辱負重伺候cì hòu吳王三年後,夫差才對他消除戒心並把他送回越國。其實勾踐並沒有放棄復仇之心,他表面上對吳王服從,但暗中訓練精兵,強政勵治並等待時機反擊吳國。艱苦能鍛鍊意志,安逸反而會消磨意志。勾踐害怕自己會貪圖眼前的安逸,消磨報仇雪恥的意志,所以他為自己安排艱苦的生活環境。他晚上睡覺不用褥rù,只鋪些柴草(古時叫薪),又在屋裡掛了一隻苦膽,他不時會嚐嚐苦膽的味道,為的就是不忘過去的恥辱。勾踐為鼓勵民眾就和王后與人民一起參與勞動,在越人同心協力之下把越國強大起來,最後並找到時機,滅亡吳國。

  5、圍魏救趙的故事

  戰國時,魏將龐涓率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求救於齊,齊王命田忌、孫臏率軍往救。孫臏認為魏軍主力在趙國,內部空虛,就帶兵攻打魏國都城大梁,因而,魏軍不得不從邯鄲撤軍,回救本國,路經桂陵要隘,又遭齊兵截擊,幾乎全軍覆沒。這個典故是指採用包抄敵人的後方來迫使它撤兵的戰術。孫臏認為,要解開紛亂的絲線,不能用手強拉硬扯,要排解別人打架,不能直接參與去打。派兵解圍,要避實就虛,擊中要害。

  歷史的典故 篇3

  【1】鴻門宴

  話說項羽不喜劉邦先佔關中,又聽說劉邦欲在關中稱王后,更是大怒。謀士范增識見不凡,他對項羽說,劉邦早年在山東一帶時,“貪於財貨,好美姬”,活脫脫一暴發戶的形象,不足為慮。而目前在關中,劉邦“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范增認為劉邦已有“天子氣”,宜早下手把他除掉,否則後患無窮。

  在張良和項莊的暗地斡旋下,項羽沒有立即攻打劉邦,而是擺下了一桌酒席宴請劉邦。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鴻門宴。這是另一場雙龍會,但參與者卻比煮酒論英雄那場酒局要多,發生的年代也要早三百年。鴻門宴是項羽和劉邦之間的強強對話,一時風雲際會,楚漢群雄龍驤虎步,聚於新豐鴻門。

  這鴻門宴簡直是一部高潮迭起、扣人心絃的現代電影。太史公就是這部電影的編劇。他的《史記》在細節方面的描述十分精彩,從項羽和劉邦的出場、退場,到席間各種人物的對話、神情、動作,甚至坐位的朝向,都交代得一清二楚。整個鴻門宴的過程,跌宕起伏,險象環生,劉邦屢屢處於危局,卻次次能化險為夷。歷史上對鴻門宴向有三起三落之說。

  第一起,是“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接連暗示項羽下令殺劉邦,氣氛極為緊張。結果“項王默然不應”。二起是范增見原定計劃無法執行,於是叫項莊舞劍助興,伺機刺殺劉邦,空氣再一次緊張起來。三起是樊噲撞倒守門衛士而入帳,“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這樊噲簡直就是一巨靈神模樣,樊噲闖帳要比戲裡的春草闖堂可要生猛太多。樊噲後來說了番慷慨激昂的話,對項羽予以斥責,說的項羽“未有以應”。這時情節發展到高潮,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有三起,必有三落。劉邦的絕處逢生,全在這三落之中。一落是項莊舞劍,本來意在沛公,不想項伯出面與之對舞,救了劉邦。二落是項羽對樊噲闖帳,不僅不怒,反而稱為“壯士”,這個時候項羽還“英雄識英雄,猛將愛猛將”呢。項羽讓樊噲喝酒、賜生彘肩,被他斥責一頓之後心裡慚愧,還給樊噲賜了坐。三落是劉邦以“如廁”為名而逃席而遠遁。

  如果歷史真是一場戲,如果大路是這場戲的導演,大路寧願在這場酒局的結尾處安排虞姬和戚夫人二人表演雙姝對舞,必然美不勝收。然而,成王敗寇這種政治博弈向來兇險無比,再美的歌舞昇平也不過是假象而已。

  【2】群英會

  朋友們還記得中學課本里學的“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會蔣幹中計”一文吧?

  卻說周瑜在帳中正與眾將議事,聞蔣幹來訪。當即命眾將依計行事。蔣幹打扮得象個世外高人,“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來”。一見面,蔣幹問道:“公瑾別來無恙!”這一句既是問候,又道出蔣幹與周瑜原有一番舊誼。周瑜直接了當:“子翼辛苦,難道是為曹操做說客嗎?”蔣幹立刻裝作很“愕然”的樣子,說:“你我分別那麼久,我特來和你來敘舊,怎麼能說是當說客呢?”周瑜笑著說:“雖然比不上師曠那麼聰慧,但聞絃歌而知雅意啊。”蔣幹裝作很惱怒的樣子,說:“閣下待故人若此,我當告退!”蔣幹心說,老同學了你還跟我來這一套,於是他裝作很有性格的樣子,轉身就要走,被周瑜攔住。

  之後周瑜大擺筵席,並禁止在席間談論曹操與東吳軍旅之事。周瑜曰:“吾自領軍以來,滴酒不飲;今日見了故人,又無疑忌,當飲一醉。”說罷,大笑暢飲。座上觥籌交錯。接著周瑜領蔣幹參觀了東吳軍營的精兵強將。周瑜裝醉大笑道:“想周瑜與子翼同學業時,不曾望有今日。”蔣幹說:“以老兄高才,實不為過。”瑜拉著蔣幹的手說:“大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託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必行,計必從,禍福共之。假使蘇秦、張儀、陸賈、酈生復出,口似懸河,舌如利刃,安能動我心哉!”言罷大笑。蔣幹面如土色。飲至天晚,點上燈燭,周瑜舞劍作歌:“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歇罷,滿座歡笑。

  蔣幹被老同學今日的NB哄哄和功成名就刺激的夠嗆,倒也絲毫不敢提及遊說周瑜投降曹操的事。這時他忽然擔心起來,責備自己當時怎麼在曹丞相面前把話說的那麼滿,現在回去怎麼也得有個交代呀。管不了那麼多了,總得有點收穫回去。於是他劍走偏鋒,就有了晚上偷聽、盜書等宵小行為。後來曹操果然中計,斬了水軍首領蔡瑁、張允。

  說到底蔣幹原本想拉老同學下水,想踩著老同學的肩膀在曹操麾下步步高昇,沒想到反過來讓老同學周瑜給自己放了把鴿子。商場裡還有個說法就是“殺熟”,你總是老同學長老同學短的掛在嘴上,OK,看在多年的情份上,今天我不滅你一道也說不過去。於是乎,一個勸降不成,便試圖以雞鳴狗盜之術盜取敵方機密。另一個則將計就計請君入甕。這赤壁之戰,蔣幹也算為東吳立了件大功。

  本來長相有點仙風道骨的蔣幹,後來在戲裡成了鼻樑上貼了塊白膏藥的角色,人也變得鼠裡鼠氣的。這一切,都是讓他那個老同學害的。反過來,他的老同學周瑜,在酒局中表現出非凡的氣氣魄、風度和智謀,這次群英會酒局,也就成為千古佳話。

  【3】千叟宴

  千叟宴始於康熙,盛於乾隆時期,是清宮中規模最大,與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其影響力比現在的春節團拜會要大的多。按照清廷慣例,每五十年才舉辦一次千叟宴。1722年康熙帝在陽春園宴請全國七十歲以上老人兩千四百一十七人。後來雍正、乾隆兩朝也舉辦過類似的“千叟宴”

  乾隆五十年(1785),四海承平,天下富足。適逢清朝慶典,乾隆帝為表示其皇恩浩蕩,在乾清宮舉行了千叟宴。宴會場面之大,實為空前。被邀請的老人約有三千名,這些人中有皇親國戚,有前朝老臣,也有的是從民間奉詔進京的老人。在座老人中有不少是飽學鴻儒,當眾吟詩聯句,即席用柏梁體選百聯句被史官記錄入史。乾隆皇帝還親自為90歲以上的壽星一一斟酒。當時推為上座的是一位最長壽的老人,據說已有141歲。當時乾隆和紀曉嵐還為這位老人做了一個對子,“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古稀雙慶,內多一個春秋。”根據上聯的意思,兩個甲子年120歲再加三七二十一,正好141歲。下聯是古稀雙慶,兩個七十,再加一,正好141歲。堪稱絕對。

  這場酒局體現出來的皇家氣派自與民間大不相同。不但有御廚精心製作的免費滿漢全席,所有皇家貢品酒水也都全免。在這五十年一遇的豪宴上,老人們爭先恐後,一邊說著“多虧了朝廷的政策好”,一邊大快朵頤,狼吞虎飲。據說暈倒、樂倒、飽倒、醉倒的老人不在少數。千叟宴這場浩大酒局,被當時的文人稱作“恩隆禮洽,為萬古未有之舉”。

  【4】長安酒會

  冠軍酒局讓政治走開,讓殺伐走開,讓一切不痛快消失,讓所有快樂降臨。這就是大路為什麼評選盛唐飲中八仙長安酒會為第一名的原因。

  當年讀杜甫的詩,最喜歡的一首就是《飲中八仙歌》。為什麼在杜甫那麼多的詩裡獨獨最喜歡這一首?原因只有兩個字:熱鬧。這首詩十分熱鬧而有趣,把“飲中八仙”描繪的姿態各異,活靈活現。古人說“二士共談,必說妙法”,這“飲中八仙”齊聚,會是怎樣的一種盛況?我們只能從杜甫的詩裡來揣摩體會了。這“飲中八仙”分別是詩人賀知章、汝陽王李璡、左相李適之、美少年崔宗之、素食主義者蘇晉、詩仙李白、書法家張旭、辯論高手焦遂等八人。

  雖然歷史上沒有這“飲中八仙”齊聚一堂的明確記載,但盛唐時各種酒會盛行一時,參與者甚眾。這“飲中八仙”,都是當時的名人,或同朝為官,或詩文相交,或意氣相投,我們知道,名人一向喜歡扎堆,他們八個聚在一次酒局的可能性就非常大。所以,大路堅信他們必聚在一起飲過酒,而且還不只一次,當然參與者可能還有些其他人。這種聚會,可能在白天,也可能在夜晚;可能在秋雨綿綿中舉杯把盞,也可能在春雷陣陣裡開懷痛飲。總之,如果你不能證明他們沒在一起過,那你就要相信大路的說法,曾經有過這麼一次瀟灑快活的神仙酒局,杜甫用詩把這種場面記錄下來並傳於後世。

  這一日,酒神酒仙,高朋滿座;你來我往,舉杯豪飲;觥籌交錯,滿座盡歡;酒色齊聚,且飲且賞;坐而論道,醉而忘憂;以文會友,以詩下酒;惟酒是務,焉知其餘;豁然而醒,兀然再醉;醉裡挑燈,燈下尋酒;酒中乾坤,杯中日月;酒清為聖,酒濁為賢;酒亂汝性,酒壯我膽;酒林高手,飲壇新秀;感情深厚,一口便蒙;感情不深,舌尖一添;海吃海喝,牛飲驢飲;酒逢知己,千杯恨少;三巡已過,還有六圈;六圈結束,再來十壇…… (以下省去三千六百字酒況描述)

  這麼喝下去就是神仙也會醉倒啊,於是乎,於是乎,就有了:

  一仙賀知章: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二仙汝陽王: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三仙李適之: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避賢。

  四仙崔宗之: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五仙蘇晉: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六仙李白: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七仙張旭: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八仙焦遂: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闊論驚四筵。

  【5】煮酒論英雄

  青梅煮酒論英雄是《三國演義》裡最為精彩的內容之一,曹操劉備二人此次雙龍會,自然也足以在古代十大酒局中名列三甲。

  劉備歸附曹操後,每日在許昌的府邸裡種菜,以為韜晦。用張飛這個粗人的話講,就是“行小人事”。劉備乃當時豪傑,雖手下將不過關張,兵不過三千(當時大都已被遣返),但一向“信義著於四海”。《三國志》裡說劉備“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意思是他與劉邦類似,天生就有領袖氣概。劉備和劉邦一樣,都不是屈居人下的將兵之才,而是領袖群倫的將將之才。曹操何等人物,遍識天下英雄,當然對劉備有很透徹的瞭解。

  歷史的典故 篇4

  20xx年9月,由中紀委、監察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聯合主辦的《浩然正氣滿乾坤——中國廉政文物精華展》,在國家博物館隆重舉行,金鄉縣送交的“楊震卻金碑”有幸入選。此碑即為民國十三年(1924年)金鄉縣知事唐翼猷在縣衙公堂門口左側立的“漢楊震卻金處”石碑。

  楊震(?—124),字伯起,東漢弘農華陰(今屬陝西)人。東漢大儒,時稱“關西孔子”。五十歲的時侯,接受大將軍鄧騭的推薦進入官場,曾任荊州刺史,涿郡太守等職。他一生為官清廉,而且經常為國舉賢,效力國家。

  楊震任荊州刺史時發現當地的讀書人王密才華出眾,就推薦他做了昌邑(今金鄉縣境)令。王密非常感激。有一次楊震調任東萊大守,正好途經昌邑,為報知遇之恩,王密決定親赴郊外迎接恩師。一天晚上,王密前去拜會楊震,兩人談得非常投機,不知不覺已至深夜。在王密準備告辭之際,突然從懷中捧出十錠黃金,放在桌上,說道:“恩師難得光臨,學生略備薄禮,以報栽培之恩。”楊震說:“我瞭解你,才舉薦你做官,你卻不瞭解我啊!”王密沒有聽明白楊震的意思,以為他在假意推辭,就說:“三更半夜,不會有人知道的,請收下吧!”楊震立刻變得非常嚴肅,聲色俱厲地說:“你這是什麼話,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麼可以說,沒有人知道呢?沒有別人在,難道你我的良心就不在了嗎?以前因為我瞭解你的真才實學,才舉薦你為孝廉,就是希望你做一個廉潔奉公的好官。可你這樣做,豈不是違揹我的初衷和對你的期望。你對我最好的回報就是為國盡忠,而不是送給我個人什麼東西。只有在沒人看到的地方,才能顯現一個人的節操啊!”王密聽完之後,趕緊收起金子,羞愧萬分地走了。

  “楊震卻金碑”記載的就是這一千古傳頌的歷史典故。

  歷史的典故 篇5

  塞翁失馬:無論遇到福還是禍,要調整自己的心態,要超越時間和空間去觀察問題,要考慮到事物有可能出現的極端變化。

  塞翁失馬

  典出《淮南子·人間訓》。

  講述靠近長城一帶的人們中,有一個精通術數的人。(一天),他的馬無緣無故逃跑到胡人那邊去了。人們都來安慰他,這個老人說:“這怎麼就不是福氣呢?”經過幾個月,他的馬帶領一群胡人的駿馬回來了。人們都去祝賀他。這個老人說:“這怎麼就不是禍害呢?”家裡有很多好馬,他兒子喜歡騎馬,(有一天)從馬上摔下來,摔斷了大腿。人們都來安慰他,這個老人說:“這怎麼就不是福氣嗎?”經過一年,胡人大舉,進攻邊塞,壯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打仗。靠近長城一帶的人,絕大多數都戰死沙場。唯獨只有這個人因為腿瘸的緣故 ,(沒有被徵去戰場),父子倆保全了性命。

  在一定的條件下,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換的,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好事可以變成壞事。“塞翁失馬”的故事在民間流傳了千百年。它告訴我們,無論遇到福還是禍,要調整自己的心態,要超越時間和空間去觀察問題,要考慮到事物有可能出現的極端變化。這樣,無論福事變禍事,還是禍事變福事,都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 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事物的福和禍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要以辯證的態度去看待。後來衍生成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歷史的典故 篇6

  孫權簡介

  孫權(公元182—252),字仲謀。吳大帝,三國時吳國的建立者。吳郡富春縣(今浙江富陽)人。父孫堅,自稱為春秋時大軍事家孫武之後。曾任長沙太守,封破虜將軍。兄孫策,為討逆將軍,封吳侯。

  孫權19歲就繼承其兄孫策之位,力據江東,擊敗了黃祖。後東吳聯合劉備,在赤壁之戰擊潰了曹操軍。東吳後來又和曹操軍在合肥附近鏖戰,並從劉備手中奪回荊州、殺死關羽、大破劉備的討伐軍。曹丕稱帝后孫權先向北方稱臣,後自己建吳稱帝,遷都建業。

  孫權英武果斷,膽略過人。他曾在濡須口一帶,乘大船偵探魏軍陣容,異常鎮定自若。魏軍弓箭齊發,箭鏃集中在船的一側。孫權下令掉轉船頭,再以另一側受箭,待箭勻船平後再安全駛回。他“博覽書傳歷史”頗有才華。他曾寫信給曹操說:“春水方生,公宜速去足下不死,孤不得安。”短短16字,寓意很深。

  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戰敗劉表,取得荊州,企圖一舉滅吳。他對孫權聲稱:"今治水軍80萬方與將軍會貓於吳。"孫權沒有被曹操的氣勢洶洶所嚇倒。他果斷地採納魯肅的建議,與劉備結成同盟,在著名的赤壁之戰中,用火攻戰術大破曹軍,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孫權審時度勢,考慮重新選擇一個合適的政治中心。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他在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後,毅然決定自京口(今鎮江)徙治秣陵(今南京),又在石頭山建石頭城。次年改秣陵為建業。黃初二年(公元211年),因與劉備爭奪荊州,為便於指揮對蜀作戰,又以荊州的鄂城為政治中心,改稱武昌。黃龍元年(公元229)四月,孫權在武昌稱帝。同年九月,又將都城自武昌遷回“舟車便利,無限險之虞:田野活饒,有轉輸之籍;進可以戰,退可以守”的建業。這樣,孫權開創了南京的建都歷史。

  孫權規劃並建造了建業都城,城週二十里十九步。建業城中建有壯麗的宮城和衙署、民居中、寺院,城外有石頭城、丹陽郡城,還有人口集中和商業繁榮的市場。孫權建立的建業成為古代一座真正的城市,為日後南京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孫權對開發建業和整個江南地區做出重大貢獻。他採取了不少措施,鼓勵發展生產。他“親自受田”,將駕車用的八頭牛改作耕牛,以表示提倡農業生產。並下令禁止官史在家忙時徵調農民服徭役,以保證生產期間,又興修水利,疏浚和擴大秦淮河水道,開破崗瀆、運瀆、東渠、潮溝等。當時建業城有數千名技術熟練的手工業工人,從事絲織、冶鑄生產。孫權還發展了航海事業,派將軍衛溫和諸葛直領兵萬人航行到夷州(今臺灣省),又派人出使遼東半島及海南諸國,有的使者到高句麗、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中部)和南洋群島等地。公元247年,還為西域僧人康僧會建造了建初寺,這是金陵的第一座佛寺。

  孫權統治江東51年。他的一生,正是吳國創業的黃金時代。到他的晚年,有才華的太子孫登不幸早逝,其他兒子們為了王位明爭暗鬥吳的元氣大傷。太元二年(公元252年),孫權,這位雄踞江東的傑出政治家在失望中與世長辭,終年71歲,葬在蔣山之陽(今紫金山梅花山)。

  孫權是三國時期一個重要的政治人物,智勇兼備的英雄。

  孫權典故—廣納忠言

  孫權非常喜歡喝酒,酒喝多了,往往會耽誤大事。不過,他有個特點,能虛心聽取別人勸說,改正錯誤。這裡介紹他能聽諷納諫的兩則小故事。

  孫權當了吳王之後,就大擺酒宴,招待群臣。到酒宴將要結束的時候,他親自起身,向大臣們行酒。走到騎都尉虞翻面前,虞翻假裝喝醉,伏在地上。等到孫權回到座位上,他又起身坐下。於是孫權大怒,手持利劍要殺他。當時在座的大臣都嚇得不敢上前勸阻,只有大司農劉基上前抱住了孫權,不讓他去殺虞翻,並勸說:大王在飲酒之後,殺掉有才能的人,是非常不妥當的。即使虞翻有罪,天下人又有誰知道呢?正是因為大王能廣招人才,容納賢士,所以天下有才之人望風而至,現在一下子廢棄了自己的好名聲,這樣做值嗎?孫權說:曹操尚且殺掉孔融,我為何不能殺虞翻呢?劉基說:曹操輕易害死賢人,天下人都反對他。而大王施行仁義,與堯舜這樣的賢君相比,怎麼可以與曹操相提並論呢?孫權聽了劉基的一番話後,怒氣慢慢地消退。虞翻因此而免於死罪。酒席後,孫權對手下人說:從今以後,我酒後說要殺人,你們都不要去殺。

  又有一次,孫權在武昌臨釣臺飲酒,喝得酩酊大醉,醉後他叫人用水灑席上的大臣,並對大家說:今天飲酒,一定要醉倒在這裡不可。當時,任輔吳將軍的張昭,板起臉孔,一言不發地離開酒席,走到外面,坐在自己的車內。孫權派人叫他回去,說:今天只不過是共同飲酒,取樂罷了,你為什麼要發怒?張昭回答說:過去紂王造了糟丘酒池,作長夜之飲,也是為了快樂,不認為是壞事。孫權聽了,一句話也不說,臉上露出慚愧的神色,於是立即撤了宴席。

  孫權典故—孫權勸學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的理由來推託。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傳授經書的學官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瞭解歷史罷了。你說軍中事務繁多,誰能比得上我呢?我經常讀書,(我)自認為(讀書對我)有很大的好處。”呂蒙於是就開始學習。

  等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和呂蒙論議國家大事,(魯肅)驚訝地說:“你現在的才幹和謀略,不再是以前那個吳縣的阿蒙了!”呂蒙說:“和有抱負的人分開一段時間後,就要用新的眼光來看待,長兄怎麼認清事物這麼晚啊!”於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才分別。

  孫權典故—孫權射虎

  建安二十三年十月(公元218年10月),孫權親自騎著馬去庱亭這個地方射虎,他所騎乘的馬被老虎抓傷,孫權把雙戟(古代兵器)投向老虎,老虎卻停了下來,孫權用戈(古代兵器)攻擊老虎,才把老虎抓獲了。 孫權每次打獵,常乘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馬鞍。張昭變色而前曰:“你用什麼抵擋它?為人君者,應該能駕御英雄,驅使群賢,豈能馳逐於原野,驍勇於猛獸?如一旦有所危險,恐天下恥笑?”孫權謝張昭曰:“年少慮事不遠,以此慚君。”但是仍然不能控制自已,於是做射虎車,間不置蓋,一人駕駛,自己在裡面射之。時有脫群之獸,犯其車,而權每手擊之以為樂。昭雖苦諫,孫權常笑而不答。

  歷史的典故 篇7

  戴震與他的老師

  清雍正年間,江水被推薦到朝廷做官。皇上召見時,他緊張哆嗦,不能對答,於是推薦他的學生戴震。戴震口若懸河,分析問題切中要害,說得清清楚楚。皇上大為興奮。問戴震說:"你和老師比,誰的才能高?"戴震回答:"我的水平低。"皇上又問:"那水平高的反而不能回答,為什麼?"戴震說:"老師年老,耳朵有些背,可他的學問,超過我一萬倍。"皇上讚賞他的謙讓精神,賜為翰林。

  歷史的典故 篇8

  一:白登之圍

  漢太祖劉邦登基後,採用叔孫通的建議,恢復禮法,設三公和九卿,任用蕭何為丞相,採取與民休息、清靜無為、休養生息的黃老政策。鼓勵生產,輕徭薄賦。在政治上,則先分封功臣韓信、陳豨、彭越、英布等為王,等到政權穩固,為了防止反叛和鞏固皇權穩定則又以種種罪名取消他們的王爵,或貶或殺,改封劉氏宗親為王,訂立了“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的誓言。此時,由於歷經多年動亂,國力較弱,而漢高祖劉邦在攻打匈奴時,曾被匈奴冒頓單于圍困於白登,即白登之圍事件,從此以後,漢朝採用和親政策,以婚姻和財寶換取帝國和平,於是,漢朝初期並沒有什麼戰事,百姓得以休養生息。

  二:諸呂之亂

  漢高祖劉邦死後,漢惠帝劉盈繼位,但是在此期間,實際是呂后稱制。呂后尊漢高祖劉邦遺囑用曹參為丞相,蕭規曹隨,沿用漢高祖劉邦的黃老政治的政策,達到了“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的效果,為史家所稱道,但呂后同時又任用外戚,壓制功臣,釀成“諸呂之亂”。

  三:文景之治

  呂后死後,諸呂之亂被以周勃為領袖的大臣剷除,眾臣迎立漢文帝劉恆。他和兒子漢景帝劉啟即位期間,繼續採取黃老無為而治的手段,實行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恩威並施,恢復了多年戰爭帶來的巨大破壞,使人民負擔得到減輕;雖然漢景帝劉啟時期(前154年)發生了此時期唯一的動亂—“七國之亂”,但是僅經歷10個月即為周亞夫、欒布所平定,並未對漢朝帶來實質影響。這段時期,匈奴雖然幾次入寇中原,但大多數時間裡和南越一樣,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漢朝方面則不斷積蓄國力,透過馬復力等措施來積極備戰。這一時期史稱文景之治,是中國成為大一統時代以來,第一次被傳統歷史學家稱羨的治世時代。

  四:南征北戰

  漢景帝劉啟死後,其子劉徹即位,是為漢世宗孝武皇帝,也就是漢武帝。漢武帝劉徹在位期間(前141年-前87年),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銳意進取,使得漢朝的政治、經濟、軍事變得更為強大。在政治上,漢武帝劉徹加強皇權,首創年號,採納主父偃的建議,施行推恩令,削弱了諸侯王的'勢力,從此,諸侯王的勢力不再能夠對中央構成威脅;後又以諸侯獻上的黃金成色不純為由,取消了百餘位列侯的爵位,即史書上所稱的“酎金失侯”事件。經此二次事件後,中央集權得到了大大的加強。文化上,廢除了漢朝以“黃老學說、無為而治”治國的思想,積極治國;並採納董仲舒的建議,開始重用儒術。儘管武帝時期兼用儒、法、道、陰陽、縱橫等各家人才,漢朝也一直“霸王道雜之”,但漢武帝劉徹時期對儒家的採用,使得儒家思想得到重視,並在以後逐漸成為中國曆經二千年的主流思想。軍事上,積極對付漢朝的最大外患--匈奴。在這期間,漢朝先後出現了衛青、霍去病等天才將領,終於擊敗匈奴單于,使得“漠南無王庭”。又收復南越國和朝鮮,使中國成為亞洲第一霸主,世界第一大帝國。外交上,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了絲綢之路。並先後以兩位翁主劉細君,劉解憂和親西域大國,而達到了離間西域和匈奴,進而控制西域的目的。絲綢之路: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經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通往中亞、西亞,直到歐洲。因此有了“絲綢之路”的美稱。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樑。漢武帝時期,開疆拓土,奠定了今天中國的版圖,是漢朝疆域最大的時期,也是漢朝的極盛時期。

  五:宣帝中興

  漢武帝劉徹晚年,發生了著名的“巫蠱之禍”,太子劉據因此被害。漢武帝劉徹死後,年僅7歲的漢昭帝劉弗陵即位,是為孝昭皇帝。漢昭帝劉弗陵登基之初,由上官桀、金日磾、田千秋、桑弘羊和霍光5人共同輔政。但是在元鳳元年(前80年),爆發元鳳政變,漢昭帝劉弗陵清醒地誅殺了上官桀等一批陰謀權臣,避免了霍光被冤殺。霍光從此繼續輔佐漢昭帝劉弗陵治國。漢昭帝劉弗陵遵循漢武大帝劉徹晚年的政策,對內繼續休養生息,以至於百姓安居樂業,四海清平。漢昭帝劉弗陵死後,漢武帝劉徹孫昌邑王劉賀即位。他行為放縱,密謀除掉霍光,但反被霍光廢掉。之後霍光又迎立漢宣帝劉詢(又名劉病己,漢武帝曾孫)即位,是為漢中宗。本始元年(前73年),霍光還政於漢宣帝劉詢。地節二年,霍光去世。但霍氏一門逐漸黑暗。漢宣帝劉詢將的霍氏集團一網打盡。漢宣帝劉詢治國摒棄不切實際的儒學,採取道法結合的治國方針,在整頓吏治上沿用漢昭帝劉弗陵,勸民農桑,抑制兼併,降低豪強在國家中的角色。經過了漢武帝劉徹、漢昭帝劉弗陵、漢宣帝劉詢的治理,國家經濟明顯恢復,使漢朝再度迎來了盛世,這就是著名的武昭宣盛世。

  漢武帝劉徹死後,漢宣帝劉病已時期即公元前60年,西漢王朝在西域設定西域都護,這是今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統轄的開始。但是,漢朝經歷多年戰爭,加上漢武帝劉徹好大喜功,對經濟產生巨大沖擊,導致漢朝國力衰弱,前朝積蓄被揮霍殆盡。為此,漢武帝劉徹晚年曾發表著名的輪臺之詔,希望不再窮兵黷武,也使漢朝不至於敗亡。為搶救經濟,漢武帝劉徹在位期間曾採取一系列政策,將鑄幣、鹽鐵收歸中央管理,加強農業生產,實行和糴法,開鑿白渠,並創立均輸、平準政策,穩定物價,與民爭利,加強國家在經濟中扮演的角色。

  六:西漢滅亡

  漢宣帝劉詢死後,漢元帝劉奭即位,西漢開始走向衰敗。漢元帝劉奭,柔仁好儒,導致皇權旁落,外戚與宦官勢力興起。漢元帝劉奭死後,漢成帝劉驁即位。漢成帝劉驁好女色,先後寵愛許皇后、班婕妤和趙氏姐妹(趙飛燕、趙合德),由於趙氏姐妹不能生育,漢成帝劉驁與其他妃嬪的子女均為趙飛燕姐妹殘害殺死,史稱“燕啄皇孫”。由於“酒色侵骨”,漢成帝劉驁最後竟死在溫柔鄉之中。漢成帝劉驁不理朝政,為外戚王氏集團的興起提供了條件,皇太后王政君權力急劇膨脹。漢成帝劉驁死後,漢哀帝劉欣即位,是為漢孝哀皇帝。漢哀帝劉欣有“斷袖之癖”,終日與他寵信的物件董賢廝混玩耍不理朝政。外戚王氏的權力進一步膨脹。國家已經呈現一片末世之象,民間“再受命”說法四起。公元前1年8月15日,漢哀帝劉欣去世。8月17日,太皇太后王政君派王莽接替董賢成為大司馬,並迎接漢平帝劉衎。10月17日,劉衎即位,是為漢孝平皇帝。但是,漢平帝劉衎已經淪為王莽的傀儡。公元6年2月3日,年僅14歲的漢平帝劉衎病死,王莽僅僅立孺子嬰(劉嬰)為皇太子,自己擔任“攝皇帝”。公元8年十一月,王莽廢除孺子嬰皇太子之位,建立新朝,史稱大新帝國或新莽王朝,西漢滅亡。

  歷史的典故 篇9

  琵琶

  在中國古代文獻詩詞中,可以找到大量和琵琶有關的故事,千古傳誦的便有白居易的《琵琶行》,還有“昭君出塞和番”的故事,而更多的是秦樓楚館的歌伎傳說。不過,在《古今注》、《舊唐書》、《北史》等歷史典籍中,則多有描寫在位帝王、公主對琵琶的鐘愛,發生在宮廷中的琵琶故事也就不少,且列其中兩則於下。

  話說大詩人王維仍未應舉前獲岐王賞識,特意帶他入宮出席唐公主奏樂之宴,並教王維在公主面前以琵琶演奏預先寫好的新曲,果然讓舉座賓客動容。公主雖喜愛琵琶與音律,卻不知所奏何曲,王維隨口稟告為《鬱輪袍》,岐王在旁亦加美言,並表示王維將要應舉。公主應向主考官張九皋推薦,多少都應該給個解元,公主笑而頷首。其後王維應舉,果然中了個解元。

  另一故事發生在唐文宗時。小官梁厚本,於宮外護城河垂釣擱下飄來一個大箱子,赫然發現箱內有位氣息奄奄的豔裝女娘,動了憐憫之心,抱回家中將女娘救活過來。原來女娘是宮中奏琵琶的女樂師,不知何事觸怒龍顏被賜絞死,宮中侍女憐之將其“屍”置於箱子中,隨護城河飄出宮外,終命不該絕被救“重生”。梁厚本未有家室,琵琶樂女感恩圖報下嫁,並告知梁厚本她於宮中彈奏的正是兩個琵琶名器大忽雷和小忽雷,她奉命將大忽雷送到南市趙樂匠家修理,仍未送回宮中,便逢宮中亂事。琵琶樂女“死”後便無人得知此事,梁厚本也就拿了些錢財給趙樂匠將大忽雷贖回,兩口子便不時於更深人靜時把玩。及後梁厚本生辰,兩人半醉興起,女樂師拿出大忽雷錚錚綜綜奏了幾首曲子來助慶。大忽雷果是名器,聲音傳得又高又遠,路過一位宦官聞聲而至,目睹被賜死之女樂師與梁官兒親親熱熱,手中所奏豈非正是名器大忽雷?也就急急回宮稟告帝文宗。其時文宗對賜死女樂師已感悔意,即宣召兩人入官,問明始末,驚為天意,赦去兩人罪過,並加賞賜,好好生活下去。

  兩個琵琶故事,有名有姓,反之王昭君何以提著“胡樂”去“和番”?“和番”所奏是何琵琶曲?則鮮有人深究了。

  歷史的典故 篇10

  亦作墨縗從戎。絰(déī),古代喪服中圍在頭上和腰間的散麻繩。意指在守喪期間從軍作戰。語本《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遂發命,遽興姜戎,子墨衰絰。”晉人杜預注:“晉文公未葬,故襄公稱子,以凶服從戎。”

  秦晉崤之戰發生於公元前627年四月辛巳日。戰役經過已如前載。戰前對於秦、晉、鄭、周王室來說,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繼齊桓公稱霸諸侯的晉文公重耳卒,誰接替晉文公成為諸侯霸主,秦穆公的戰略透過襲鄭表現得淋漓盡致。而晉襄公新繼位,能不能繼續高擎晉文公諸侯霸主的大旗,亦透過崤之戰給出了答案。“奉不可失,敵不可縱”“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也”。

  歷史的典故 篇11

  自漢代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桂花成為名貴的花卉與貢品,併成為美好事物的象徵。《西京雜記》中記載,漢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獻名果異樹奇花兩千餘種,其中有桂十株。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接著在上林苑中興建扶荔宮,廣植奇花異木,其中有桂一百株。當時栽種的植物,如甘蕉、密香、指甲花、龍眼、荔枝、橄欖、柑橘等,大多枯死,而桂花有幸活了下來,司馬相如的《上林賦》中也提到桂花,當時桂花引種宮苑初獲成功,並具一定規模。晉代嵇含《南方草木狀》記載:“桂出合浦,生必以高山之巔,冬夏常青,其類自為林,間無雜樹。”南京為天朝古都,南朝齊武帝(公元483—493年)時,湖南湘州送桂樹植芳林苑中。《南部煙花記》記載,陳後主(公元583—589年)為愛妃張麗華造“桂宮”於庭院中,植桂一株,樹下置藥杵臼,並使張妃馴養一白兔,時獨步於中,謂之月宮。可想而知,當時把月亮認作有嫦娥、桂樹、玉兔存在的月宮這一傳說已相當普及,說明早在20xx多年前,中國就把桂樹用於園林栽培了。現陝西漢中市城東南聖水內還有漢桂一株,相傳為漢高祖劉邦臣下蕭何手植,其主幹直徑達232釐米,樹冠覆地面積400多平方米,枝葉繁茂,蒼勁雄偉。

  唐代文人引種桂花十分普遍,吟桂蔚然成風。柳宗元自湖南衡陽移桂花十餘株栽植零陵。白居易曾為杭州、蘇州刺史,他將杭州天竺寺的桂子帶到蘇州城中種植。唐相李德裕在二十年間收集了大量花木,其中剡溪之紅桂,鐘山之月桂,曲阿之山桂,永嘉之紫桂,剡中之真紅桂,先後引種到洛陽郊外他的別墅所在地,此時園苑寺院種植桂花,已較普遍。

  桂花的神話傳說不斷出現,尤其是唐代小說中的吳剛伐桂的故事,更在中國民間廣泛流傳。傳說中說:月中有桂樹,高五百丈。漢朝河西人吳剛,因學仙時,不遵道規,被罰至月中伐桂,但此樹隨砍隨合,總不能伐倒。千萬年過去了,吳剛總是每日辛勤伐樹不止,而那棵神奇的桂樹卻依然如故,生機勃勃,每臨中秋,馨香四溢。只有中秋這一天,吳剛才在樹下稍事休息,與人間共度團圓佳節。毛澤東的詩詞“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就源出於這一典故。

  唐宋以後,桂花已被廣泛用於庭園中栽培觀賞。宋之問的《靈隱寺》詩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的著名詩句,故後人亦稱桂花為“天香”。李白在《詠桂》詩中則有“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清陰亦可託,何惜植君園”。表明詩人要植桂園中,既可時時觀賞,又可時時自勉。這種需要,導致園中栽培桂花日漸普遍。如宋朝梅堯臣《臨軒桂》:“山楹無惡木,但有綠桂叢”。歐陽修《謝人寄雙桂樹子》中“曉露秋暉浮,清陰藥欄曲”暗示桂花已移植到詩人庭院中的芍藥欄杆旁。宋代毛滂《桂花歌》中“玉階桂影秋綽約”說明在玉色的臺階前植桂。元代倪瓚《桂花》詩中“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指出窗前植桂。

  桂花的民間栽培始於宋代,昌盛於明初。中國歷史上的五大桂花產區均在此間形成。中國桂花於1771年經廣州、印度傳入英國,此後在英國迅速發展。現今歐美許多國家以及東南亞各國均有栽培,以地中海沿岸國家生長為最好。早在20xx年前,就用桂花制酒,桂花製茶。至今,桂花酒、桂花茶在地方特色中仍具一席之地。同時,開發出了桂花月餅、桂花糕、桂花糖、桂花糖藕、桂花栗子羹等50多種,產品暢銷全國各地。桂花與我國的傳統醫藥有不解之緣。《說文》記載“桂,江南木,百藥之長”。《本草綱目》載有木犀花氣味辛溫無毒,“同百藥。煎孩兒茶作膏餅含,生津,闢臭化痰,治風蟲牙痛;同麻油蒸熟,潤髮及作面脂”。

  據文字記載,我國桂花栽培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山海經·南山經》中提到招搖之山多桂。楚屈原的《九歌》有“援北斗兮酌桂漿,辛夷車兮結桂旗”。《呂氏春秋》中稱讚:“物之美者,招搖之桂。”東漢袁康等輯錄的《越絕書》中載有計倪答越王之話語:“桂實生桂,桐實生桐。”由此可見,自古以來,桂花就深受人們的喜愛。我國為桂花的故鄉,國外栽培的桂花均系由中國傳入的,我國是目前世界上桂花第一生產大國,有種植的桂花風景林、矮幹球形的盆栽盆景。我國桂花的繁育、栽培嫁接、修剪、採收、儲藏、加工等各項技術都居於世界前列。

  農曆八月,古稱桂月,是賞桂的最佳月份。桂花與明月,很早就聯絡在一起,因此,“桂魂”、“桂輪”、“桂月”、“桂窟”等,都成為月亮的代表,“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的神話傳說,桂花成了生長在月亮上的神樹,傳說月亮上有座宮殿,又稱廣寒宮,寂寞的嫦娥仙子居住在宮中。宮中有一株桂花樹,高五百丈,所謂“月中有丹桂,自古發天香”,就是指的這棵桂樹。它生長很快,不砍月宮將容納不下,玉帝就命一個修仙時犯了錯誤的人——吳剛,天天去砍,可是隨砍隨合,即砍樹的創傷很快癒合,隱喻著月亮的陰晴圓缺,意味著月亮的再生和永生。因此在這個傳說中,月亮和桂樹是兩位一體的,桂樹能與月亮一樣象徵長生,將桂花與月宮、嫦娥、吳剛聯絡在一起,頗具神奇色彩,使世人無不心嚮往之。毛澤東寫下了“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的浪漫詩句,偉大的情懷也融進了這美麗、動人的故事中。

  正是由於月宮中有桂樹的傳說,便由此也有了“蟾宮折桂”的說法,折桂成為中舉的象徵,而且人們將科舉考試稱為“桂科”,將科考高中稱為“折桂,”登第人員的名籍則稱為“桂籍”,再聯絡到月宮中的桂樹,便有了“蟾宮折桂”一說。宋代僧人仲殊在《金菊對芙蓉》中寫道“花則一名,種分三色,嫩紅妖白嬌黃……引騷人乘興、廣賦詩章。許多才子爭攀折,嫦娥道三種清香:狀元紅是,黃為榜眼,白探花郎”,將桂花的花色——紅(丹桂)、黃(金桂)、白(銀桂)與科舉中殿試的前三名聯絡起來,絕妙絕倫。杭州西湖一帶的桂花,在唐朝時已聞名,當時主要種植於靈隱寺一帶。“桂子月中落”的傳說自唐朝廣為流傳。如詩人宋之問作《靈隱寺》詩,“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顆珊瑚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白居易《憶江南》中有“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的詩句,並作《東城桂》兩首,其一曰:“子墜本從天竺寺,根盤今在闔間城。當時應逐南風落,落向人間取次生。”這都使桂花更加充滿了詩情畫意。每當金秋時節,綠葉上綴滿一簇簇、一團團金粟銀屑,香飄雲外。花落之時,隨著一陣秋風拂過林梢,濃密的桂粟紛紛飄落,霎時下起了或黃或白的桂雨,給人以仙境的感覺。

  歷史的典故 篇12

 關羽斬顏良誅文丑故事

  關羽斬顏良誅文丑是羅貫中作品《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情節,講述的是曹操和袁紹在白馬對峙時,曹操營中大將關羽斬殺了袁紹陣營兩大猛將顏良和文丑的故事。袁紹派遣顏良出戰前,帳營中的謀士曾告誡袁紹說,顏良的性子有些急,不能單獨讓他帶兵出戰。

  但是,袁紹沒有聽從該謀士的意見,一意孤行地讓顏良去進攻曹將劉延。曹操的謀士荀攸讓曹軍假裝在延津渡河,讓袁軍誤以為曹軍要偷襲他們的後方。於是,袁軍會分散兵力入駐延津,如此一來曹軍便可攻襲白馬。袁軍果然中了曹軍計謀,當顏良距離白馬十公里時候,已經看見曹軍在前方。顏良震驚之餘,倉皇準備迎戰。曹操派遣張遼和關羽攻打袁軍,關羽騎馬走到隊伍前方,看見對方將領顏良。關羽騎著馬衝入袁軍,還沒等顏良反應過來,關羽已經衝到顏良面前,立即斬殺了顏良的頭顱。袁紹和文丑得知顏良已被曹軍殺害,心中萬般悲痛。決心前去與關羽交戰,為好友顏良報仇。文丑與關羽大戰數個回合後,文丑感嘆對方實力太過強大,於是文丑駕馬沿河而逃。關羽哪裡肯放過文丑,關羽乘勝追擊,快要追趕上文丑的時候,關羽使出絕技拖刀斬,將文丑誅殺。

  《三國演義》中“關羽斬顏良誅文丑”是全文經典的一個故事橋段,後來讀者認為,文丑和顏良都是赫赫有名的武將,不可能輕易被關羽誅殺。

  歷史的典故 篇13

  馬紹,字子卿,濟州金鄉(今金鄉縣)人。歷任左右司都事、單州(今山東單縣)尹、提刑按察司僉事、刑部尚書、兵部尚書、參知政事、中書左右丞等官職。被元世祖稱為秀才。他關心民間疾苦,潔己奉公,不畏權貴,敢言直諫,有“清廉賢明”的美譽。

  世祖初年,馬紹應詔入仕,授中書省左右司都事。後任單州尹,勤政愛民,得當地士民刻石讚頌。至元十年(1273),改山東東西道提刑按察司僉事,以賑災恤民為先務。至元十九年(1282年),皇上詔命劃隆興為太子封地,皇太子選拔總管,馬紹受召到京城,任刑部尚書。

  馬紹為人廉潔剛正,與權臣桑哥多有鬥爭,曾力諫世祖行輕徭薄賦之政。一次,桑哥召集各路總管三十人,引他們上朝見皇上,想以催收賦稅的多少來考定政績高下。皇上說:“賦稅收齊了不把百姓財力榨盡一定不能做到。但朕的倉庫軍隊,難道少這些麼!”馬紹退朝到尚書省,追記皇上的訓示,交太史寫下來。有人建議增加鹽稅,馬紹說:“如果不節制不必要的開支,即使把賦稅加重幾倍,也不夠用。”事情只好擱置下來。

  皇帝下詔書把京城一部分種苜蓿的官田分給居民,可是以桑哥為首的特權階層乘機據為己有。為堵馬紹之口,他們把一塊田地分給馬紹,馬紹卻堅決不受。桑哥想上奏請求把這塊地賜給馬紹,馬紹推辭說:“我沒有才能在官府做事,常擔心不能盡職盡責,怎敢希求分外的福分,而招致罪過!”桑哥垮臺後,追查他曾行*賂的人,找到他的賬本看,惟獨沒有馬紹的名字。桑哥後悔地說:“假如我早聽馬左丞的話,一定不會有今天的禍。”皇上說:“馬左丞忠誠廉潔令人尊重,讓他官復原職。”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元政府撤尚書省,馬紹改任中書左丞。元貞元年(1295年),中書右丞,兼江浙行省右丞。大德三年(1299年)改兼河南行省右丞。次年,死於任上。有詩文數百篇。

  歷史的典故 篇14

  一、佛香閣未解之謎——為何蓋成三層?

  佛香閣位於萬壽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築在一個高21米的方形臺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層四重簷的建築;閣高41米,閣內有8根巨大鐵梨木擎天柱,結構複雜,為古典建築精品。

  原閣咸豐十年(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燬後,光緒十七年(1891年)花了78萬兩銀子重建,光緒二十年(1894年)竣工,是頤和園裡最大的工程。閣內供奉著“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燒香。

  據說當年青龍修建佛香閣時是按照杭州六和塔的樣式設計建造的,但是塔身要比六和塔高兩層,共九層高,成九級浮屠塔,誰知這塔在修到第八層的時候就倒掉了,乾隆認為這是上天對自己發出的警告,因此修改設計,成為了今天的三層。

  也有說法是乾隆建延壽塔,是要為母后作壽。但也有人指出,他這種做法其實只是名義上的。他的本意並不在此,而是想把三山五園聯成一體,使延壽塔成為攜東西皇家園林的主題建築。

  但是,在建到第八層的時候,他突然發現這和原來的想象有點落差,並不十分相符。因此就將塔拆掉,建成了佛香閣。

  二、頤和園的斷尾銅牛

  頤和園的銅牛坐落在廓如亭北面的堤岸,十六孔橋的旁邊。銅牛鑄造於乾隆年間,鑄造精良、形象逼真,在牛的背上刻有乾隆手書的《金牛銘》,當年乾隆皇帝將其點綴於此是希望它能“永鎮悠水”,長久地降服洪水,給園林及附近百姓帶來無盡的祥福。

  其實這銅牛還有一段傳說,還得從慈禧太后擴建頤和園時談起。相傳慈禧在建頤和園時,妄想著自己就是天上的王母娘娘,於是傳令下去:頤和園要修成“天上人間”。

  昆明湖因此被看成是天河,銅牛用來象徵牛郎,石舫的旁邊建有一座亭子稱織女亭,銅牛的身子朝東,頭扭向西北,正衝著織女亭所在的方向。以昆明湖為界,形成了左有“牛郎”右有“織女”的陣勢。

  有一年的七夕節,銅牛突然活了,一步步走向湖中,走向織女,結果沉入湖底再也出不來,有人將此事稟報給慈禧,慈禧命人連夜趕製了一頭,還用鎖鏈栓了,結果第二年七夕,這第二頭牛也動了起來,眼看鐵鏈子也鎖不住了,幾個壯漢便上前將它拉住,用盡全身力氣,結果拉斷了牛的尾巴。還好此時有人拿來了更粗的鎖鏈拴住了銅牛。

  有人問,現在頤和園裡銅牛的尾巴為什麼不是斷掉的呢?原來銅牛的斷尾被工匠接上了。

  三、皇家園林為何不見城牆

  頤和園最美麗的風景莫過於是寬闊的昆明湖了。昆明湖是頤和園的主要湖泊,湖區碧波盪漾,煙波淼淼。早在明朝的時候這裡就是一片觀賞風景的勝地,乾隆看上了這一塊風水寶地,修建了這座皇家園林。

  皇家園林建成後,乾隆皇帝並沒有在四周修建圍牆,也沒有派重兵把守,所以老百姓也可以到這邊來,不過當地百姓只能在“警戒線”以外觀賞,不能越過“警戒線”,否則被抓要蹲大獄的。可您知道這警戒線在哪兒嗎?

  就在今天的廓如亭,廓如亭以東不設限,當地百姓可以到這個地方來遊玩,廓如亭以西至十七孔橋、南湖島都是皇家禁地,不是說誰想來就能來的,否則要付出代價的。

  相傳,有一個農民喝醉酒,就糊里糊塗走過廓如亭,一直走到十七孔橋上去了,結果被抓起來了,就是因為十七孔橋上邊是禁區。

  四、知魚橋的傳說

  在諧趣園中共有五座橋,其中知魚橋最為有名,因為這座橋接近水面,便於觀魚,故取名知魚橋。

  相傳當年諧趣園修好以後,乾隆帝龍心大悅,隨即作詩一首,誰知這首詩竟招來了東海蓬萊的兩位神仙。

  有一晚這兩位神仙夜遊諧趣園,其中一仙人道:這諧趣園的景色並不比蓬萊的差,但是顯得空曠了一些。說完手中的龍頭柺杖朝天上一扔化作一條白龍,就一頭扎進湖裡,龍身子變成了一座漢白玉的石橋,龍頭變成了橋頭的石牌坊。

  這件事被一個老太監看到,第二天稟告給乾隆帝,原來是諧趣園的美景感動了神仙。於是,乾隆走到橋上,提筆在石牌坊上寫了“知魚橋”三個字。

  五、乾隆爺在山水中布了一個迷局

  從高空俯瞰,昆明湖形似一個壽桃。乾隆爺在山水中布了一個迷局。仿照西湖把昆明湖劃分成“裡湖”和“外湖”,而且又加了一道支堤,進一步把外湖分為兩個部分。把湖水分成裡外湖主要是為了把水引向山旁、山後,達到“山環水抱”的格局。

  為什麼要山環水抱?“山環水抱必有氣”,這是傳統風水的一條重要定律。傳統風水的本質是強調對人身心有益的感受。因此,在傳統風水裡,山要有蜿蜒起伏之曲,水要有流連忘返之曲,路要有柳暗花明之曲,橋要有拱券之曲,廊要有迴腸之曲。

  而曲意味著什麼?含蓄、環抱、積蓄、有情,然後必然有勃勃生機。所以要“山環水抱”。而乾隆深諳此道。

  六、消失的曇花閣

  頤和園有一座奇特的建築,估計沒人知道,因為那座奇特的建築早就不存在了,留存世上只是一張黑白照片,它就是傳說中的曇花閣。頤和園中有很多亭臺樓閣,為什麼單說它奇特呢?

  我們看下它的造型,曇花閣為兩層重簷樓閣式建造型,上下三層簷下都懸有雕飾極為精美的垂蓮柱和掛落罩。屋頂似為藍或綠琉璃瓦黃剪邊,六角形攢尖頂。二層有平座欄杆。最為稱奇的是置於星角之間的六角星形平面臺基。

  事實上曇花閣就是今天景福閣所在的位置,曇花閣原來是供佛的地方,後來被英法聯軍一把大火給燒燬了。等到慈禧重修頤和園時,她要求修建一座可以賞月、看雨景的樓閣,過去曇花閣的樣子顯然不符合慈禧的要求,怎麼辦?就這麼地給他弄一個景福閣,寓意大福長壽,而景福閣下面有一個小院,它叫益壽堂。

  頤和園本身除了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以外,在她的內部還有著許多的之最。

  中國最長的走廊——頤和園長廊

  頤和園長廊在萬壽山南麓和昆明湖北岸之間。始建於清代乾隆十五年。長廊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有548根柱子,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遊廊。

  北京最大湖泊——昆明湖

  昆明湖的前身叫甕山泊,因萬壽山前身有甕山之名而得名。昆明湖總面積約為頤和園總體面積的四分之三,大約2平方公里,比北京市內的五個北海還要大。

  這一帶風景優美,山水俱佳,明朝一些詩人常把西湖周圍地區的自然風光描繪成“宛如江南風景”,“一郡之盛觀”。乾隆在昆明湖泛舟的詩中寫到“何處燕山最暢情,無雙風月屬昆明。”

  最長的古橋——十七孔橋

  十七孔橋是連線昆明湖東岸與南湖島的一座長橋,飛跨於東堤和南湖島,狀若長虹臥波。橋長150米,寬8米,有17個拱形橋洞連續而成,它是頤和園裡最長最為精美的古橋。

  最美的橋——玉帶橋

  此橋可稱為頤和園裡最美的橋了,建於乾隆年間,橋兩側欄杆正中的欄板外側鐫刻著“玉帶橋”三個字,為乾隆御筆。

  最負盛名的“園中園”——諧趣園

  頤和園由數個園中園構成,其中最最負盛名的“園中園”就是諧趣園。諧趣園位於頤和園的東北角,它小巧玲瓏,在頤和園中自成一局。

  最高的山——萬壽山

  萬壽山是燕山餘脈,萬壽山原名甕山,高58.59米,前臨昆明湖,園中最高的山就是它。有一位老人在山上掘出一裝滿寶物的石甕而得名。

  乾隆十五年(1750)為慶祝皇太后六十壽辰於園靜寺舊址建大報恩延壽寺。次年將山改名為萬壽山。

【歷史的典故】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