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臘八節> 臘八節的作文

臘八節的作文

【精品】臘八節的作文集錦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臘八節的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臘八節的作文 篇1

  在我的老家有一句俗語:“臘八臘八,凍掉下巴”。由於進了臘月門,天氣也就真正的到了“數九寒天”了,所以,臘八這一天,家家都要做粘米飯,“沾沾下巴”。

  臘八節,在我國曆史上也算得上是悠久綿長了,各地的習俗不同,過法也就不同,飲食的差異也很大。但是,它的受重視程度可不比其他的傳統節日差。由於過了臘八,就離過年不遠,年味也就越來越濃了。

  小的時候,過臘八這一天,總能讓我們吃上一碗又粘又香的黃米乾飯。每人再給那麼一小勺白糖,吃得那個香啊!就覺得老過這樣的臘八多好。可是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臘八吃粘米飯,其實是很奢侈的事情,糧店裡定量供應的糧食中沒黃米。有的人家農村有親戚種的或者有什麼其它門道搞到的,否則,所謂的臘八飯,就只能用帶粘性的其它米來充當了。不管怎樣,們對臘八的盼望值還是很高的,由於能吃上一頓飽飯啊。

臘八節的作文 篇2

  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了臘八節就脫盆冰並把冰敲成碎塊。據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後一年不會肚子疼。

  習俗二:吃臘八粥

  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個寺院發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閤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為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後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為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再放在鍋中煮。比較有特色的就是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用剔去棗核烤乾的脆棗作為獅身,半個核桃仁作為獅頭,桃仁作為獅腳,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然後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裡,活象一頭小獅子。如果碗較大,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更講究的,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這種裝飾的臘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廟的供桌上才可以見到。

  習俗三:臘八蒜

  老北京人家,一到臘月初八,過年的氣氛一天賽過一天,華北大部分地區在臘月初八這天有用醋泡蒜的習俗,叫“臘八蒜”。

  據老人講,臘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這是各家商號要在這天攏賬,把這一年的收支算出來,可以看出盈虧,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債,都要在這天算清楚,“臘八算”就是這麼回事。臘八這天要債的債主子,要到欠他錢的人家送信兒,該準備還錢。北京城有句民諺:“臘八粥、臘八蒜,放賬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後來有欠人家錢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諱,迴避這個算賬的“算”字,其實欠人家的,終究是要還的。老北京臨年關,街巷衚衕有賣辣菜的,可沒有賣臘八蒜的。這是為什麼呢?您想啊,賣臘八蒜得吆喝吧,怎麼吆喝?直接喊“臘八蒜來!”欠債的人聽見吆喝心裡咯噔一下,怎麼街上還有喊著催債呀!再說了,你一個做小買賣的跟誰算哪!人家不跟你算就不錯了,所以臘八蒜不能下街吆喝,都是一家一戶自己動手泡臘八蒜,自己先給自己算算,今年這個年怎麼過。

  泡臘八蒜得用紫皮蒜和米醋,將蒜瓣去老皮,浸入米醋中,裝入小壇封嚴,至除夕啟封,那蒜瓣湛青翠綠,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撲鼻而來,是吃餃子的最佳佐料,拌冷盤也可以用,味道獨特。

  泡臘八蒜為什麼得用紫皮蒜?紫皮蒜瓣小泡得透,蒜瓣硬崩瓷實,泡出的蒜脆香。近年來市場上紫皮蒜不多見。用一般的蒜,泡出來,別看瓣大但口感不脆,發紫。種蒜的又怎麼說呢?紫皮蒜低產,比一般的蒜少收兩成,誰還種?紫皮蒜在市場上偶有所見,麥收後就上市了,價格比一般蒜高三分之一。這道理不是一樣嗎?收成少,可能賣個好價呀!

  泡臘八蒜為什麼得用米醋?米醋色淡,泡過蒜色澤如初,橙黃翠綠,口感酸辣適度,香氣濃而微甜。那老醋燻醋泡過蒜色澤發黑,蒜瓣也不夠綠,口感較差,尤其是燻醋,略帶糊味,也許這正是它的特色,其實這只是習慣罷了,好吃不如愛吃嘛!

臘八節的作文 篇3

  在暖冬裡“貓冬”,時光靜好,日子似乎格外踏實、平靜和溫暖。不知不覺中,好幾個遠離塵囂和聒噪的清閒假日已在指間悄然滑落而去,驀然間,年關迫近,臘八節已到眼前。

  臘月初八一大早,鄉村的家庭主婦們便裡裡外外跑出跑進忙碌起來,淘大米淘糯米,洗大棗洗葡萄乾,泡枸杞泡綠豆泡花生米,然後把它們一起下鍋用溫火慢慢熬,不一會兒,家家戶戶的飲煙裡便飄溢位黏稠的香甜的臘八粥的味道。隨著這味道不斷飄散不斷瀰漫,年味也就不斷髮酵變得愈益濃烈和醇香,如同牆角那壇剛啟封的陳年老酒一樣讓人陶醉讓人神往。不覺想起小時候唱過的歌謠來:

  “臘月八,眼前花,還有二十二天過年家”,“小孩小孩你莫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俗語說得不錯,過完臘八節,喝完臘八粥,紅火的年味就拉開了序幕,與新年有關的話題便活泛起來,作為孩子,誰能不激動不興奮呢!

  每年這個時候,我都會不自覺地回想起這些歌謠,都會讓我的記憶之舟在心海里盪漾起兒時臘八節的一些漣漪來。

  兒時的臘八節,一直很很清貧很單調卻很溫暖。

  那時候,鄉村經濟落後,農民生活甚是清苦,平時吃的以黃的(玉米麵)為主,若到年關能吃幾頓白的(小麥面)打打牙祭就算不錯了。至於在臘八節裡用白米大棗枸杞花生仁等什物熬粥,那隻能是全村數一數二的有頭有臉的人家才有的事,不會“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所以,在我沒有走出山村前過的近二十個臘八節中,我的'記憶裡是沒有臘八粥的概念的,也不知道臘八粥和臘八節有甚關聯。

  記得老家鄉村有這麼一個俗語:“臘月八,沒米吃,不殺兒子殺女子!”

  乍一聽,感覺挺嚇人的,似乎貧困的鄉村充滿了暴力和血腥!其實,這句俗語雖帶“殺”字卻毫無殺機,表達的是貧苦人家過節時無白米無白麵的糾結和無奈,日子過得苦,只能遷怒於“女子”而心生嘆惜和怨憤了。

  但無論如何,臘八節還得過一過,因為臘八節畢竟是年關的開始,不過是說不過去的。按照習俗,還得做點糊狀和黏稠的飯食,不僅供人吃,還要給雞、狗、牲畜分享一點。吃了這種糊狀和黏稠的食物,人和家禽家蓄便都糊里糊塗,把苦日子當甜日子過了。而且,吃這東西還能糊住大家的嘴,誰也不能說糊話亂說話。這樣以來,黃的就大有用處大顯身手了,家家用它來做饊飯糊糊湯,熱鍋熱碗吃上一頓,既祛寒氣又矇混過了節日,也算美味佳餚了。

  除了吃黃的之外,臘八節留給我最深刻的記憶,就是打“臘八(其實就是河面上麻池上的冰塊)”了。

  臘八節作為新年開始的標誌,除了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有的地方擊鼓逐疫,有的地方跳神逐疫,有的地方用冰塊逐疫。多年以來,老家的鄉村就一直保持這樣一個習俗:臘月初八一大早,每家每戶都打發人拿上鐵棒鐵錘去河邊、麻池(漚麻用的水池)上去打“臘八”,把打下來的大大小小的冰塊用背蔞揹回來,一塊塊放在廚房、糧倉和臥房之中,可以驅邪逐疫,久保宅第平安。我們那兒的人把打來的這些冰塊稱作“臘八”,把打“臘八”看作是臘八節的一件大事。

  臘八節打“臘八”是個苦差但也是挺有趣的事兒。那時候的冬天確實很冷,冷得很直接很乾脆,只要一過立冬,雪就一場接一場的下,雪後,天氣就一天比一天的寒冷,到了臘八節,正值三九天氣,“三九四九,關門閉首”,說的就是這一年中最冷的時節。這時候,小河、麻池裡的水就結出了足足有半尺多厚的冰層,正是打“臘八”好時節。每年臘八節一大早,我和兩個哥哥,穿上破棉衣破棉鞋,戴上暖帽,拿上鐵錘鐵棒,背上揹簍,早早就來到麻池邊上,把揹簍放在一邊,找一個好點的位置站穩腳跟,然後臂膀鼓足勁掄起鐵錘,手起錘落,隨著“嘭”的一聲響,麻池的冰面便裂開了縫,只聽“咔嚓”一聲,冰面四分五裂,分裂出一些大大小小的冰塊。當然,這樣的好運氣不會常有,有時冰面較厚,需要連續敲好幾下冰面才能開裂。冰面開裂後,破開的冰塊浮在水中,用钁頭或鐵鍁就可以撈上來,再用手把冰塊裝進揹簍,用破棉衣把手擦乾,然後背上揹簍,滿載而歸。

  冰塊揹回家後,一塊一塊,光滑細膩,晶瑩剔透,宛若羊脂玉,溫潤而潔白,讓人愛不釋手。仔細端詳時就會發現,這些“臘八”上天然鐫刻著一些栩栩如生的莊稼圖案,有的像土豆,圓圓的大大的,一串連著一串;有的像玉米,密密匝匝挨挨擠擠,如同青紗帳一樣茂密;有的如麥穗,一穗壓著一穗,一層連著一層,顆顆飽滿,顯露著莊稼人的精神。這樣的風景每年自然先由父親領略,他在窗前迎著朝陽眯著眼睛把這一個個冰塊仔細端詳摩挲夠了,然後就會一捋鬍鬚說:明年的洋芋長勢好,麥子看起來也不錯,明年咱家該多吃些白的了吧!說完,父親把他鑑定過的“臘八”又轉給了母親,母親一塊接一塊挨個看了一遍,頗為驚喜地說:他大,我咋看“臘八”裡有很多書,你說咱家貴娃能念下書不?父親聽了,又拿起母親說的那塊冰,翻來翻去端詳了好一陣說:只要好好念,應該是有希望的!

  這樣端詳冰塊的,不只有我的父親母親,老家村莊裡的人都這樣,他們一直以來都相信一個傳說,“臘八”圖案能預示來年五穀雜糧的收成。所以,看看一個個冰塊,他們就能看到來年的希望,或者能獲得一個辛勤勞作的理由和念想!

  “臘八”給了莊稼人一種念想一種力量,就更值得珍藏了,捧一塊“臘八”,放在廚房,再捧一塊,放在糧倉,再捧一塊,放在臥房,不論家裡的哪個角落,放上一塊“臘八”守著一塊“臘八”,便能在一年四季驅邪祛疫,免受蚊蠅喧鬧之苦,闔家安康,在平平淡淡的日子裡去收穫更多的希望。

  從我記事起一直到高中畢業前,我家每年都在吃黃的饊飯喝黃的糊糊湯打“臘八”端詳冰塊憧憬未來中過臘八節,迎接新年的到來。而每年這一天裡,父母都不遺餘力地從一堆冰塊中生搬硬套地找出一兩塊有書本形狀的冰塊,端詳一陣後,他們的眼睛裡便盛滿了喜悅,盛滿了自豪和希望。彼時那番情景,平實卻溫暖,至今讓我難以忘懷!

  後來,我考上了一所師範學校,畢業後在離家幾十公里的小鎮上工作,生活條件也有了改善,每年臘八節也能喝上香味撲鼻的臘八粥了,但我卻始終感覺臘八節與我漸行漸遠,那些吃糝飯喝糊糊湯打“臘八”等與臘八節有關的事慢慢地變成了我的記憶,零落成我淡淡的鄉愁,伴我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上蹣跚前行。

  我考上學校後,父母親高興極了,以為十幾年來他們都在“臘八”裡看到書本圖案,所以我才有了出息。他們還把這當作一種經驗向別人推廣,逢人便說:誰家“臘八”裡有書本,誰家的孩子書就唸得好,將來一定有出息。其實我就考了個師範學校,當了個教書匠,算不上有什麼出息,但父母親卻都很自豪和滿足,以為我跳過了“龍門”,實在是一件比五穀雜糧的豐收更值得高興的事兒了。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不經意間我已在這個到處瀰漫著銅臭的小鎮上生活了二十幾年。二十幾年間,我在小鎮娶妻生子成家謀業,但始終沒能融入小鎮人的生活,特別是每至傳統節日時,我都會面朝南山,聽任縷縷炊煙搖曳起我的鄉愁,家鄉節日裡充滿歡笑和溫暖的畫面便會浮現於我的眼前,讓我久久地依戀和回味。

  今天,又至臘八節,老家應該又有一塊一塊的“臘八”放進了臥房、廚房、糧倉裡了吧!年邁的母親應該又在端詳“臘八 ”又在尋覓書本圖案眸子裡又會盛滿希望吧!

  臘八節裡打“臘八”端詳“臘八”,讓鄉村的莊稼人看到了希望。於是,在濃烈醇香的年味中鄉村的日子便紅火起來。

臘八節的作文 篇4

  臘八節是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起源於元末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裡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

  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頓。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

  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於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臘八節的作文 篇5

  今天是農曆十二月初八,也就是俗稱的“臘八節”。我問我姥姥什麼是臘八節,我姥姥也不太清楚,看來我只有自己找答案了。

  原來臘八節是來自於印度,農曆十二月初八是佛陀成道紀念日,俗稱“臘八節”,在佛教稱為“法寶節”。後來吃臘八粥成為一種民間習俗,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到現在,臘八粥又叫“七寶五味粥”,要用許多種材料製成,而且在臘八節這一天做出來的才最好吃。

  今天我姥姥也給我做了臘八粥,我姥姥的臘八粥是用江米、花生、核桃仁、葡萄乾、空心棗、乾梅果、紅豆、紅果、青果條、紅棗、小紅豆精製而成的,我給它起名為“愛心臘八粥”。為什麼要叫這個名字呢?因為我姥姥早上六點鐘就開始做了,等我睜開眼睛,就聞到一股香噴噴的味道。我趕緊洗漱完畢,盛了一碗臘八粥,唔……好香!甜中帶酸、回味無窮。我又盛了一大勺送到我姥姥的嘴邊,說:“我姥姥,嚐嚐自己的勞動成果吧。”我姥姥邊吃邊誇我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其實我應該感謝我姥姥,如果沒有我姥姥的辛勤付出,我也吃不到這麼香甜的臘八粥。在假期我一定要學會做一道菜,讓我姥姥也嚐嚐我的手藝。

臘八節的作文 篇6

  同北京近似,講究些的還要加蓮子、百合、珍珠米、意仁米、大麥仁、粘秫米、粘黃米、雲豆、綠豆、桂圓肉、龍眼肉、白果、紅棗及糖水桂花等,色、香、味俱佳。近年還有加入黑米的。這種臘八粥可供食療,有健脾、開胃、補氣、安神、清心、養血等功效。

臘八節的作文 篇7

  過冬至,凍鼻子;過臘八,凍下巴。臘八的到來,意味著一年中最冷時刻的來臨,但也意味著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所以,我們還是在凜冽的寒風中,歡喜雀躍,掰著指頭數著,離過年再有幾天。

  臘八也是和農業之類的祭祀有關的節日,也意味著辭舊迎新之際的交替,所以,它雖然不是春節一樣的大節,我們記憶中也沒有什麼祭祀的儀式,但這一天還是留在人們的記憶中,誰都會早早就操心臘八的到來,並且以傳統的方式慶祝臘八節的。最有名的就是要喝“臘八粥”了,這在前幾天就要做好準備的,只是到了臘八這天,煮粥喝,以不同於以往的簡單方式完成節日的紀念。早在幾天前,母親就取幾碗扁豆,用簸箕顛簸,把草末、灰土、沙子之類的雜物揀乾淨了,泡在清水中。要是自己家裡沒有扁豆,就要拿麥子、豌豆之類的到別人家換不然,臘八粥的主要原料就缺了。

  到了臘八這天,吃過午飯,大冬天一般沒有活幹,一家人圍在熱屋子裡,鍋裡倒進水、扁豆,適量撒點鹽和食用鹼,條件好一些的時候還可以放幾把大米,臘八粥就熬開了。我們在屋裡呆不住,總是去外面玩耍,每隔一段時間,都要跑回來看看粥熬好了沒有。母親總是說要到晚飯時間。有時玩得忘乎所以,也就忘了爐子上面的粥鍋了。到晚飯時間,濃郁的清香早就在外面瀰漫,並且家家戶戶彌散出來的都是同樣的香氣,所以整個村子都只剩下這種清香在擴散、發酵。鑽進屋子,一大鍋粥早就熬好,灰褐色的粥中看不見一粒囫圇的扁豆,上面還飄著蔥花、蔥沫、油花之類的,原來母親早就用清油熗過了,不用嘗就知道奇香無比的了。大夥兒總是開玩笑說:清油熗驢糞蛋,都是香的。看見清油作為那時的奢侈品,偶爾一次享受,就是最幸福的了。急急忙忙找來碗,舀上滿滿一碗,幾乎要溢位,吸溜一口,綿軟沙甜、清香爽滑的味道,從舌尖奔流而下,直到腸胃,然後在毛孔中滲透開來,渾身早就汗津津的了,舒暢無比。要是條件更好一些的時候,還要在裡面放點羊雜碎或者羊肉丁,那就是神仙也品嚐不到的了。只是可惜一年中臘八隻有一次,甚至扁豆也沒有,尤其對我們來說,有限的土地幾乎不允許種植扁豆的。不過這一天可以開懷暢飲,有時候一口氣能喝下五六碗臘八粥,直喝得彎不下腰去。只能提上棒棒棍棍,漫山遍野你追我趕,幫助消化吧。哪怕凜冽的寒風刀子一樣,也削不走美美地打一個飽嗝的痛快。

  有時候也吃扁豆麵條,做法和臘八粥相似,只是鍋裡撒兩三把扁豆,熬好以後,只能算是湯,要比粥清得多,然後下上擀好切好的麵條,煮熟了,熗上蔥花或者蔥沫,吃起來別有風味。也許是平日裡吃慣了裡面放上土豆、酸菜的麵條,這扁豆麵條,既有臘八粥的綿軟,也有面條的滑爽,再加上鹽鹼的鹹澀,竟然自有其獨特的口感。

  喝了臘八粥,神清氣爽,倍感精神,雖然是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但心裡一直熱乎乎的,最冷之後,就是解凍,溫暖的春天的腳步也就躍躍欲試了,就開始盼望臘月二十三小年的到來,緊接著除夕、大年初一,美好的日子就會接踵而至。雖然清貧,但希望總是在後面,一年中大大小小的節日,把人們的憧憬串聯在一起,把喜悅串聯在一起,就像暗淡的日子鏈上,熠熠生輝的珍珠一樣,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臘八節的作文 篇8

  臘八節是臘月八號。臘八節除了祭祖敬禮之外,人們還要逐疫。這是來自於古代的驅鬼避疫之一。

  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至今天湖南等地區仍有留存。 臘八節這天有吃臘八粥的習慣,臘八粥還有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習俗歷史已經一千多年了。最開始於宋代,不論是朝庭、官府、寺院還是黎民老百姓,在臘八節這一天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這個風俗習慣就盛行了呢! 北平的最為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之不下二十種。 書上說說: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物合水煮熟,外用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白糖、紅糖、瑣瑣葡萄等,以作點染。

  怎樣?嘴饞了吧!那如果有機會的話,就自已做做吧!

【臘八節的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