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歷史> 初中歷史教學工作計劃

初中歷史教學工作計劃

初中歷史教學工作計劃範文彙編七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成績已屬於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是時候認真思考計劃該如何寫了。好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歷史教學工作計劃8篇,歡迎大家分享。

初中歷史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備課組基本情況

  歷史備課組成員7人,5人為中學高階教師,2人為中學一級教師,皆能勝任本職工作,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是一個充滿活力和積極進取的集體。

  二、指導思想及工作目標

  指導思想:20xx-20xx年度是教學質量年,在教育局“雙提升”的號召下,我們歷史備課組以學校工作為中心,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目標,以落實教學常規為重點,精心營造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學習環境,以課題研究為引領,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教學能力、科研水平。

  工作目標:加強學習,轉變觀念,研究新課標,緊抓教材,結合歷史學科的特點,落實常規,最佳化課堂,大力開展教學教研,豐富教學理論水平,將新課改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形成本備課組特色的教學模式。

  三、具體措施

  1、著眼新課改,加強對新課程改革方面的研究。

  2、加強集體備課,提升備課組成員的整體水平。

  3、認真組織教師之間的聽課評課,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4、搞好教科研,提高歷史備課組的教科研水平。

初中歷史教學工作計劃 篇2

  歷史專業發展規劃

  一、個人基本情況:

  作為一名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新任老師,對自己的職業有個長遠的規劃,使自己在教育事業上能有個明確的目標和方向,對我來說,尤為重要。現在,我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個人專業發展三年規劃,用於指導以後的教學工作。

  二、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實施素質教育為宗旨,以課程改革為契機,以端正教育思想、豐富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為重點,努力提高自身教書育人水平,不斷挑戰現實,追求卓越,結合學校的教師專業發展規劃,現制定我個人的三年發展規劃,以作鞭策。

  三、總體目標:

  1、教育理論水平和教學水平上有一個明顯的提高。

  2、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3、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

  4、使自己成為受學生愛戴的教師。

  四、階段目標:

  1、堅持不斷學習,提高學科功底。

  新的課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課程評價觀,強烈衝擊著現有的教師教育體系,對廣大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師必須加強學習、進修,儘快提高專業化水平。本人力求有紮實的學術功底,廣闊的學術視野,不斷更新知識、追求學術前沿的意識,以主人翁的心態投入到課程改革的浪潮中。

  2、學習資訊科技,熟練製作課件運用於教學與講座

  新世紀教育工作者應具備最先進的教育理念及駕驅課堂的能力,向45分鐘要質量。因而能夠製作一些分散教材難點、突出重點的生動課件,無疑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人計劃繼續深入學習電腦知識,掌握多媒體教育技術,力爭熟練製作課件運用於教學與講座。

  3、提高自身素質

  首先,提高教學能力

  ①、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髮現問題,質疑問難,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習慣,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的學習活動。

  ②、我要掌握三方面的知識,即紮實的歷史專業知識、寬廣的其他學科知識、豐富的教育科學知識。在平時的實踐中我要積極努力積累自己各方面的知識。在研究歷史教材、教參和歷史讀物的同時,還要閱讀歷史理論著作,關注最新的史學研究動態,積極與其他歷史教師或歷史教學工作人員、研究人員進行交流;與此同時,還要廣博地汲取其他學科的知識,勤於學習,廣泛涉獵,不斷汲取新知,使自己不僅有豐富的學科知識,更有廣闊的文化視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還要有精湛的教育技能技巧。

  其次、在新課改方面:

  ①.認真參加每一次的教研活動,主動向有經驗、有先進教學理念的老師學習,多聽同行的課,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

  ②.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案,備好每節課,課前做好充分準備,課後寫好教學反思。

  ③.以學生為本,充分體現課改的精神。使學生整個身心投入學習活動,去經歷和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在教學中去感受學習的樂趣,去體會學習的方法。組織學生多向互動,透過師生之間、個體之間、小組之間的學習、交流使課堂氣氛活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五、具體措施:

  1、透過自學、教研活動和上級部門組織的繼續教育學習和學校組織的校本研訓活動努力提高自身教育理論的水平。

  2、積極參加學校課程改革的各項活動,並在教學中要多進行自我反思。

  3、積極參加教學課題研究,撰寫教育論文。

  4、探討教學中的問題,堅持在行動中學習、行動中研究、行動中提高。

  5、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樂觀、積極地面對工作中出現的困難。

  六、達到目標的標誌:

  1.學習專業化知識、提高專業化技能的自覺性有明顯提高。

  2.努力成為歷史學科的學科帶頭人。

  3.成為思想素質高,改革意識強、專業結構合理、教育教學水平高的資深教師。

  4.成為能夠適應教育改革和學校發展所需要的優秀教師。

  5、能獨立設計科研、課題、實施研究,要有課題,並且將課題研究的思想滲透到教育教學中,落實在課堂上。

  專業成長的發展規劃與總結反思

  一、目前狀況的自我分析

  1.優勢分析:

  ⑴經過一段時間的理論學習,具有一定的教學理論,初步理解課改的精神,能初步運用所學的理論,進行中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與探索。

  ⑵教學基本功相對比較紮實,以課改的精神作為日常教學的理念,根據所任教學生的特點與教學內容的特點組織與實施日常教學活動。

  ⑶善於對在日常教學中所獲取的資訊作一點分析與反思,不斷積累,使其成為日後教學活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寶貴資源而加以利用。

  2.不足分析:

  ⑴缺少系統的理論學習,對在教育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有的不能及時發現,有的無法運用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加以全面的分析,特別是缺乏在新形勢下教育教學對的新要求,面臨的新任務方面的理論知識。

  ⑵由於理論知學習的不全面,影響了教學反思的質量,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分析缺乏理論支撐,因而對教學質量的提高不快。在課堂教學的整改實施過程中缺少理論依據,也影響了中學生自主學習的實施與探索不能達到一定的高度,進而影響了專業化發展的程序。

  二、專業化發展計劃

  1:豎立學生人人都是資源的思想,作為教師,必須面對所有學生培育與開發資源。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處處為學生的楷模,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替意識地培育與開發資源。

  2:加強理論學習:

  ⑴學習教育心理學,使自己能運用教育心理學的觀點去分析學生的學習,分析教學中所在的問題。

  ⑵全面系統的學習課改的理論,學習新的課程標準,豎立與新課程完全想適應的教學觀念。提高對課程、教材的研究與實踐能力。

  ⑶學習學生自主學習方面的理論,指導中學生自主學習課題的探索與實踐。

  ⑷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叢書,學習兩個綱要,學習有關論文撰寫的書籍,提高寫作能力。

  3:邊學習邊實踐,在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課堂教學的整改計劃的實施,進一步探索與實施中學生自主學習的課題研究。

  4:進一步做好教學反思,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分析課堂教學中的得失,特別是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對策,探索適合學生特點的課堂教學整改計劃實施,更好地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學會學習。

  5:學習與探索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技術,包括PowerPoint技術的熟練運用;

  6:在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力爭寫出一至二篇與教學相關的論文;

  三、專業發展的期望

  1:以豐富的理論知識武裝自己,以銳意創新的精神、正確的學科價值觀指導日常的課堂教學。學會設計彈性化教學方案,使課堂教學更適合於學生的實際狀態,更好地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數學。

  2透過課後反思,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分析課堂教學中的得與失,進一步做好課堂教學的整改計劃的實施,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3:做一個有心人,隨時記錄教學感想、教學體會,學習捕捉教學中的靈感,歸納教學中的閃光點,以便於教學論文的撰寫。

初中歷史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立足於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體現時代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新教科書既是教師的教本,更是學生學習的學本,注重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著重培養學生學習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注重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注重啟發性,注意歷史的多方位性、多層次的聯絡和知識的延伸,並注意使學生學會學習歷史的方法和學習技能,以提高學生的自身能力。

  二、學生狀況分析:

  初一學生剛從小學升入初中,歷史是他們新接觸的一門新學科,所以大部分同學求知慾較強,課堂紀律較好。但缺乏綜合歸納能力,且有部分同學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欠積極。因此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感受到歷史學習的樂趣。

  三、具體思路

  1、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規管理,重視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對“學困生”既要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習的自覺性,更要對他們進行學法指導。

  2、強化理想前途教育、學習目的性教育和形勢教育,學生學得好,以確保考試取得圓滿成功。

  3、強化質量意識,最佳化課堂教學結構,課堂上做到精講多練,課後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

  4、加強對薄弱學生的檢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5、複習階段,要認真制定複習計劃,精心組織複習,以書為本,講清概念,提示規律,指點迷津,提高學生的審題、解題的能力及速度。

  6、引資料、學經驗。經常向老教師學習,經常聽課。

  7、認真組織測試,強化綜合訓練,抓住學科的薄弱環節,及時補救。

  四、教學任務和要求

  七年級歷史教學,要求學生學習和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即瞭解歷史的基本線索,瞭解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觀點,以及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

  歷史教學,要指導學生初步學會按時間順序觀察歷史發展和變化,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啟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識活動,對有關的歷史問題進行簡要評述,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

  五、教學措施;

  1、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核心,注重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

  2、鼓勵學生透過獨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學習歷史,培養髮現歷史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習慣。

  3、注重拓寬歷史課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開發和利用課程教育資源。

  4、認真貫徹課程標準的精神,在傳統知識培養各種能力的同時,加強思想教育。

  5、採用多種教學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大膽地進行改革,探索和創造,進行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6、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歷史教學活動。

  7、要注意多層次、多方位的聯絡,以開拓學生的視野,更好的來學習歷史

  8、課堂教學要貼近課程標準的要求,採用探究式、啟發式和討論式等各種成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教學模式,要加大媒體輔助教學,特別是網路教學的力度,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9、多角度觀察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以及時進行輔導。

  六、改進措施

  1、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要在教高的水平層次上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幫助他們總結成功的學習經驗,在評價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應該有針對性的採取補救措施,還可以實際一些比較容易的活動使學生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2、教學時結合掛圖和資料知道學生學習有關的知識,或結合現代教學手段讓學生體會感受歷史。

  3、結合歷史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4、結合有關內容介紹本地歷史的名勝、旅遊勝地,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立志建設家鄉的教育。

  5、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探究性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探究性求真的科學態度,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和互相合的集體主義精神。

  七、教學設想

  1、歷史教學要充分體現時代精神,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對歷史作出正確的敘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科學性的統一,觀點和材料的統一。

  2、繼續深入課堂教改,在傳授基礎知識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思想的教育和能力培養,樹立學為主體,教為主導,學導結合的教學觀,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全面發展,主動發展的育人觀,堅持教書與育人統一,提高課堂效率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鼓勵學生主動探求新知識,提高學習素質和學習效率,嘗試歷史活動課的教學。

  3、開展歷史第二課堂,透過舉辦歷史講座,故事會,創辦歷史報等形成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分析綜合,比較、概括問題的能力。跟蹤輔導,找學困生談心,了節其學習差的`原因,做到因材施教,分類指導,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4、利用遠教和網路資源。

  八、教學進度(略)

初中歷史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教學進度及內容

  1、初一:《中國歷史》第二冊。期中授完1—14課,期末授完全部內容。開學第一週,教師引導學生通覽教材,整體感知教材內容及編排體例。師生共同商定本期教學計劃。全期用2——3周時間組織學生期中期末考試。

  2、初二:《中國歷史》第四冊。期中授完1——17課,期末授完全部內容。開學第一週,教師引導學生通覽教材。整體感知教材內容及編排體例。比較新舊教材的異同,師生共同商定新的教學計劃和策略。全期用2—3周的時間組織學生期中、期末複習考試。

  3、初三:《世界歷史》第二冊。期中考試或5月1日以前授完全冊內容。期中至中考前完成中國近現代史、世界近現代史的三輪複習。即分冊系統複習,重點、難點、熱點專題複習,綜合模擬訓練。教師新授《世界歷史》第二冊前,要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教材,分析新舊教材的異同,調整好教學計劃和學習策略。

  二、教學要求及建議

  1、基礎年級應嚴格開設課程,開足課時。初三年級要根據新授和複習要求適當增加課時。

  2、各年級均要配備專職歷史教師。兼職歷史教師要力求課堂教學規範化,歷史學科知識專業化。

  3、要建立歷史教師的培訓機制,健全歷史學科教研組活動規章,積極開展學科教研活動和歷史課題研究。

  4、要深入學習歷史新課程標準,進一步加深理解,查詢人教版、北師大版、華東師大版新教材,積極開展對新教材的學習與研究,為20xx年秋季新教材實驗作好充分準備。

  5、切實加強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學的民主性和開放性。推進師生互動,使學生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習慣。

  6、積極開展聽評課活動,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歷史教師的教學比武和論文競賽要作為常規要求落到實處。

  7、提倡教學形式的多樣化,重視歷史活動課的教學研究,充分利用本地人文景觀和歷史遺蹟,積極開發地方校本歷史課程。

  8、積極推進教學方法和手段的現代化。積極運用掛圖、幻燈、投影、錄音、錄影、影片、模型、多媒體,網路等進行輔助教學。各校在教材徵訂時要嚴格訂齊訂足掛圖、地圖冊等教學資料。

  9、注重歷史學科與政治、地理等學科的相互滲透,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0、加強畢業年級的複習備考工作,發揮集體力量,搞好重點研究。即《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歷史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的研究;市中考考試說明和市編複習資料的研究;近年來中考考試形式與內容改革的研究。

  三、學科活動的安排

  1、組織教師參加省、市、縣三級新課標和新教材的培訓。

  2、適當的時候,組織全縣畢業年級教師開展複習備考研討活動。

  3、以新課標的要求為標準開展課堂教學設計或教案競賽。

  4、在全縣重點開展歷史活動課教學研究。

  5、組織教師參加新教材實驗區的教學考察與學習。

初中歷史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教學內容: 年 初三歷史教學計劃

  本學期世界歷史上、下冊教學內容共分為16個單元,敘述世界古、近、現代時期的歷史,共49課,每課教學1課時。

  二、基本情況:

  今期本人任教初三年級的6-8班,由於以前學生對歷史不重視,基礎差,學習不太紮實,對於記憶性較強的科目學生有點偷懶,但只要老師有方法、有耐心,將枯燥乏味的歷史知識加以生動化、形象化,同時輔以豐富的教學手段,牢牢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學生就定能將歷史知識學好。

  因為是畢業班,為了使中考總複習能提前進行,贏取更多更寶貴的複習時間,教學進度會大大加快,計劃今期將世界歷史上、下冊全授完。

  三、教學目標

  透過本學期歷史學科的學習,培養學生了解世界的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比較中國與其它各國的差異,以此來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四、教材分析

  上冊教材共分八個單元,上冊24課,下冊共五單元,合計25課,結合歷年中考要求,重點為近代史以後的內容。每課的內容多,知識點多,且容易混淆,要記憶的圖形也多,教師要教會學生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五、指導思想

  本學期將根據學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貫徹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指導,以課改內容為樣板,以考試改革為突破口,加強常規教學的研究力度,切實深化初三歷史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歷史課的教學著眼於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對世界有更深刻的瞭解,本學期主要學習世界歷史,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本學期的要求及力爭達到的目標:

  1 、 深化對《歷史教學大綱》及現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學質量。抓好課堂45分鐘的教學效率,,注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和現代化。積極運用幻燈,投影、錄音、錄影、影片、模型多媒體,網路等進行輔助性教學。

  2 、 認真、積極參加市、縣教育局組織的各種教學進修活動,以充實自己的業務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3、 具體中貫徹“全面性、系統性、準確性、綜合性、科學性、鞏固性”的原則。要做到精講精練,概念清楚明白,條理清楚,重點突出,難點講清,切實做到落實“三基”,打好基礎,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

  4 、 抓好後進生的個別輔導工作,從端正其學習態度,積極參與課堂的讀、思、練活動,使其成績在原有基礎上更進一步。

  5 、 深入研究和領會畢業考試中各種題型的特點,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練習。如學習成績優良的學生重在抓他們的思維分析能,學習較困難者重點讓其掌握考綱所要達到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做到畢業考能順利透過。

  6、 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核心,積極探索教學形式和途徑的多樣化,充分利用人文景觀和歷史遺蹟,豐富歷史課堂內容。

  7、以問題教學為抓手,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智慧的核心是思維,思維的起點是問題,如何提出有質量的問題,是本學期課堂教學中沿著重要研究的方向。每一堂課提出的問題必須從教學目標的分類開始,由淺入深,思維有易到難,從思維的廣度、深度到靈活度螺旋上升。

  七、 複習過程

  1、 系統複習,夯實基礎

  學業水平考試要有一定的知識積累才能靈活運用。要積累就要重視基礎。“萬變不離其宗”,掌握基礎知識是關鍵。縱觀近幾年的期末考試,無一不體現著基礎性的原則。為達到鞏固基礎、查詢不足的目的,可採用一下集中方法:一是按照提綱的重點,在書中找出知識點;二是按照時間順序理出知識脈絡。三是每單元的主題,整理出單元知識結構表。

  2、 專題歸類,縱橫聯絡

  根據每階段歷史發展特點整理出若干專題如世界歷史的資產階級革命史、美國史、資產階級改革史、文化史等專題;四是根據時政熱點,整理出一些新的專題,比如改革史專題、思想解放史專題等,經濟危機專題等。在單元複習、專題複習基礎上,找出歷史發展線索,探尋出歷史發展規律。然後以線帶點,迴歸課本,鞏固基礎知識點。

  3、 綜合模擬,查缺補漏

  訓練可以把一切落在實處,但訓練的效果,又取決於訓練題的質量與數量,不能沒有選擇,更不能搞題海戰術。一是突出重要的主幹知識,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考試的知識點不是很多。因此,必須根據考試說明中要求的考試知識點及其能力目標要求,突出重要的主幹知識點就可以,一來便於減輕學生的負擔,而來便於學生正確把握知識、理解和運用三個層次的知識,幫助學生抓住主幹知識,在回答問題時也就心中有數了。二是複習過程中明確要求,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採用不同的複習目標和方法,因材施教,加強針對性。

  4、 迴歸課本,考前複習

  同時,在不同階段都應注重搞好試卷的講評工作,精細設計的試卷講評課,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大幅度的提高學習效率,提升能力。

  總之,初三歷史複習應該合理安排,緊扣考綱、教材,打牢基礎,理清知識脈絡,專題彙總,強化訓練,培養學生能力、技巧。在複習過程中,以教材為根本、以學生為主體是關鍵,我相信只要紮紮實實的搞好本階段的複習工作,就一定能獲得令人滿意的成果。

初中歷史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多更新觀念

  觀念即認識問題,這是首先要解決的。對我們歷史教師而言,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創新,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瞭解先進的教育理念。例如:怎樣從注重知識傳授轉向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怎樣從“以教師教為中心”轉向“以學生學為中心”?如何樹立新的學生觀,轉變角色,重新認識師生關係?歷史教育如何滲透情感智力教育?怎樣從注重教學的結果轉向注重教學的過程?如何對待歷史學科“學困生”?如何處理、運用教材、教法?如何重視歷史學法指導?如何根據具體情況佈置、批改歷史作業?等等這些方面的問題都值得我們去重新認識、認真思考、深入探究、找出更好的辦法。

  二、多實踐創新

  歷史教學是一門藝術,本質上更是一門實踐的藝術。我們歷史教師要多研究課堂教學實踐。課堂是我們歷史教師的試驗田,務必立足課堂,立足學生,立足教材。要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對課堂教學中的現象與問題進行“教學案例” 研究,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提升授課技巧,不斷達到新的歷史教學境界。

  三、多學習完善

  一位不善於學習的歷史教師是很難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另外,自身不學習也不可能體會到學生的學習規律。我認為基本理論要篤學,本職業務要深學,修身知識要勤學,急需知識要先學。專業知識是一名歷史教師外在美的依託!專業知識包括通用知識、學科知識、教育知識。社會、歷史、人文等通用知識既有涵養人文素質的價值,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多元化的需求。教育學、心理學等教育知識和學科知識則是歷史教師專業化的必然要求,新課程中有不少新知識、新實驗、新方法,不學習、不重構學科知識體系,就會落伍。系統地讀一些東西,特別是讀一些好的教育刊物上的好文章。這些文章,觀點新穎,思想深刻,讀後肯定能受益匪淺。總之我們歷史教師要主動地學、用心地學、創新地學,做學習中的有心人,要讓讀書學習成為一種習慣。

  四、多訓練提高

  訓練提高主要是指專業水平的提高。對歷史教師自身來說,假如不注意自我提高,聽說能力、詞彙量等就很容易下降。我們決不能滿足於自己的學歷,應積極、主動地接受繼續教育,提高歷史聽說讀寫譯的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平時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做到,歷史教師必須做好;要求學生做好,歷史教師必須做到完美。如你要求學生歷史書寫要認真,整潔,流暢,你自己就必須練就一手美觀的歷史書法,能給學生起示範作用;你要求學生讀音正確,老師自己必須讀的不僅準確,還要有洋腔洋調。

  五、多交流改進

  語言教學是外向型的。教師之間應多交流、多學習。不可固步自封,閉門造車。交流才能產生啟迪或省悟;交流才能發現不足。我們可透過聽講座、集體備課、說課、聽課、評課、片斷教學、專題研討等等形式開展學習經驗交流,切磋教藝。我們應該向同行學習,既可以向名師學習,又可以向一般老師學習;可以向本校老師學習,也可以向外校老師學習;可以向年長的老師學習,也可以向年輕的老師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改進教法,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教學水平。

  六、多瞭解溝通

  瞭解溝通是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瞭解溝通。多元智慧理論用於學生。語言教學離不開情感活動。歷史教師只有更多地瞭解學生所需、瞭解學生的心理活動才能有效地組織教學。平時可以利用課間時間和學生聊聊天。透過聊天的方式多接觸他們,往往在交談中,很容易發現、感悟和收集到學生身上存在的思想意識、學習心理、學習方法、知識技能等方面的問題,往往許多“教然後知困”就會“得來全不費工夫”。

  七、多教後反思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等於經驗加反思。這個公式,從某種意義上反映了反思對教師成長的作用。教學的自我反思,是透過內省或其他方式對自己的教學思維、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活動再認識。在自我反思過程中,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教學過程的自我反思可分為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三個階段,而教後反思,往往是反思中最具活力的時刻,主要是反思師生在課堂教學中教、學行為的得與失。比如,這堂課的教學目的是否達到?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是否科學?教師自己在教學中出現了那些教學靈感與頓悟?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了哪些意想不到的障礙和“閃光點”?這堂課最大的成功之處和失敗之處在哪裡?這堂課今後在備課和教學時應在哪些地方作改進和創新?等等。

  八、多勤於動筆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歷史教師如能堅持在教後將自己的教學得失、教學機智、教學偶得和各種學習所悟,及時整理並記錄下來,天長日久,能夠防止許多經驗和教訓流失,更能在聚沙成塔般的積累中,感受和享受到教學的樂趣,不斷提高自己。

  教後動筆的形式主要有:一是寫教學後記。二是寫教育**記。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建議每位教師都來寫教育**記,教育**記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讓教師終身受益。”三是寫教學隨筆。四是多動筆撰寫教育教學論文,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做加以總結、昇華,是提高自身專業素質的好方法。

  如果一名歷史教師,能具有廣博的知識、豐富的閱歷、紮實的功底,他的課就一定能妙趣橫生、引人入勝。在歷史教學中,就能做到遊刃有餘,教學質量就能大大提高。我們歷史教師要與時俱進,自覺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地更新知識,不斷地實踐探索,不斷地學習充電,提高各方面素質,以適應時代教育發展的需要。

初中歷史教學工作計劃 篇7

  時光流逝,新的一個學期又開始了。本學期我擔任初一和初二的歷史課,為了更好的完成新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使以後的工作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順利的進行,特制訂本學期的歷史教學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著眼於學生的發展,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和課改的要求,注重弘揚中國和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重視學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養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倡導教師探索新的教學途徑,改進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二、教材分析

  七年級上冊歷史教材屬於中國歷史的古代史部分,距今時間較久遠,特別是先秦史,跨度很大,學生的理解主要是跟時間有關的內容比較難一些,需要分析的較少,重點內容是在奴隸社會的基本發展及向封建社會的過渡,還有這一時期的社會生產力所創造的財富,對社會發展起到的推動作用;後半部分主要講到封建社會的誕生、發展,統一國家的產生、發展,創造的中國古代史上的燦爛文明及對世界的影響。

  八年級上冊歷史教材,縱向為近代史,主要內容體現了近代的屈辱史,中國由封建社會沒落到開始社會轉型,接受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打破傳統思想,摧毀舊的社會體系,這些內容貫穿本書的始終;主要內容是:侵略與反抗,近代化的探索,新民主主義革命,抗日戰爭,內戰烽火,近代的社會變化和成就。

  三、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的情況,現在還不是很細緻的瞭解,從目前的初步瞭解及課堂的表現來看,學生的課堂紀律尚可,態度也在可接受的範圍內,總共87名學生裡,優生較少,大約在15人左右,中等生是主體,大約在50人左右,後進生約20多人,而且學習習慣各不相同,來自不同的學校,所以學習觀念和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也不同。

  八年級學生的情況都比較熟悉了,106名學生,優生在30人左右,中等生50人,後進生20人左右,在優生裡,學習主動性強,能夠透過自主學習完成學習任務的少,大部分都需要教師不斷的提醒和更多的指導;中等生裡,大部分都沒有自主學習的意識,而且在課堂上還不能進行完整的聽學;後進生的學習狀況就更加困難,不僅基礎差,而且態度問題特別難以處理、

  四、教學措施

  1、注重學科間知識的融合與滲透

  在把握教材時,教師應從總體上突破原有學科之間的界限,使學生能在多學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學內容。在宏觀上,應保持合理的綜合結構;在微觀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學科知識間的合理滲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聯絡。

  2、注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倡導真正立足於學生髮展的新的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透過那些能夠帶給學生理智挑戰的教學;透過那些在教學內容上能夠切入並豐富學生經驗系統的教學;透過那些能夠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深層次的體驗的教學;透過那些給學生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的教學,真正做到“以參與求體驗,以創新求發展”的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3、突出能力目標的主導

  即強調學生思考能力、創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以能力目標為主導,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態度,創造融洽的教學環境,給學生足夠的空間,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在教學中,始終圍繞能力目標的實現,努力探討用能力目標主導教學的途徑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識、能力和人格培養有機結合起來。

  五、教學進度

  整個學期總共有約19個周,每週2課時,共38節課,若除去節假日,所剩課時約有30節左右,現將七八年級的進度安排如下:

  七年級:

  1至10周完成第一課(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到第十二課(大一統的漢朝)。

  11至12周複習、段考。

  13至17周完成第十三課(兩漢經濟的發展)到第二十二課(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

  18、19周,複習、期末考試、總結。

  八年級:

  1至10周完成第一課(鴉片戰爭)到第十二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1至12周,複習、段考。

  13至17周完成第十三課(紅軍不怕遠征難)到第二十二課(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

  18、19周,複習、期末考試、總結。

【初中歷史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