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音樂> 六年級音樂課教學反思

六年級音樂課教學反思

六年級音樂課教學反思(通用16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音樂課教學反思(通用1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音樂課教學反思 篇1

  開學已有十幾周了,學校組織了對新教師的考核,公開課是考的重點之一,現談談對自己公開課的一點感受。

  本節課運用了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首先給他們觀看《海鷗》的圖片,讓他們對海鷗有個直觀的印象,其目的是最佳化課堂教學。本節課我儘可能地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參與音樂實踐活動之中,讓他們獲得音樂審美體驗。音樂是情感藝術,審美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情感是音樂審美過程中最活躍的心理因素。教師在音樂教學中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則,讓學生全身心地參與音樂學習與體驗音樂情緒。體驗式音樂學習是旨在從“體驗”中實行對“音樂知識”的學習,是因為音樂教學作為審美教育的一種方式和手段,有著與一般學科不同的教學方法。老師首先從感性入手、以情動人,以美感人,重視了教育的潛在性。我十分清楚地認識到:音樂教學過程是一個在教師啟發與指導下,引導學生參與體驗音樂的過程。沒有學生主體參與體驗,就難有真正的音樂教學。只有當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之中,自己親身主動地去體驗、領悟、探尋,與音樂融為一體時,才能對音樂知識、技能技巧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才能實行對音樂的欣賞與創造。同時,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要把握住審美的愉悅性是音樂藝術的本質特徵,因為音樂能夠給人以愉悅、以享受,只有保持學生的良好心境,使學生充分感受音樂的愉悅,才能保證音樂教學獲得成功的一個前提條件。

  事實證明,我對學生現有的心理和生理狀況分析得還不夠,在演唱之前儘管我滿懷激情的調動學生情感,整堂課中,我發現同學們情緒十分高漲,積極性很高,每個人都躍躍欲試,從學生表情看,他們也很想表現出美好的情感,但是到了歌曲的高潮部分,又不由自主“躲”了回去,透過這次課讓我意識到備課不僅要備課文,還要備學生。

  透過這次公開課,我學到了更多,看清的自己在教學中的優勢和不足,今後應該更多地向老教師請教而且不斷地反思和總結,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自己的教學實踐體會,提煉自己的經驗,從而提升自己的認識。認真分析同事的評議,就能正視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也就能提高自己的思維品質,也才能有下一步高質地的新思考

  最後特別感謝**老師,她不斷指導並多次提出意見和建議讓我及時改進,同時感謝其他同事們抽出時間聽課並提出寶貴意見!

  六年級音樂課教學反思 篇2

  給六年級孩子上音樂課著實讓我頭疼,因為這階段的孩子開始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比較愛面子;而且又一點青春期的叛逆,有自己的主見,不喜歡聽從別人的安排;喜歡時尚,潮流的東西;還有的孩子開始進入變聲期。而我們的音樂課教材裡最主要以歌唱來完成教學任務,歌曲又比較老套,孩子們根本就不喜歡。

  今天6(2)班的音樂課,一上課因為有兩個學生私自換位,我非常嚴厲的叫他們坐回原位,並告誡其他同學私自換位的結果,頓時令課堂氣氛異常緊張起來。為了緩和氣氛,我就把上節課放的音樂劇《音樂之聲》片段又給大家看了一遍。還推薦了幾部好看的音樂劇目給他們。這節課的教唱任務是繼續教唱《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這是影片《鐵道游擊隊》的插曲。這節課重點是教唱中間激昂部分,我抓住歌曲中動詞的強拍來教唱,讓學生解決了節拍的強弱在歌曲中的表現。還有重音記號上的“殺和插入敵胸膛”的唱詞,頓時孩子們來勁了,先不說孩子是因為了解歷史而唱出的情感,就重音記號恰到好處的出現在強拍上,讓孩子們感覺唱得痛快。課室頓時又恢復了良好的歌唱氣氛。接著我要求全班跟著MTV來唱一遍,我還開玩笑的說:這歌在KT房都有得點,學好了可以到KT房點唱,許多男孩子就開始起鬨了,“老師,這麼老土的歌我們是不會唱的。”隨著音樂的播放,還是還是饒有興趣的唱完整曲。我稍做點評後問孩子們:“你們覺得怎樣才是時尚。”他們隨即說了幾首歌名。我就想到前幾天老師介紹的宮崎駿的《天空之城》,日韓的音樂都很時尚,我就播放了日本八百人的合唱《天空之城》,當然播放前我也大概說了最近日本海嘯而整個國民在大災面前體現的素質。整整五分鐘的合唱錄影,沒有一個孩子說話,大概他們聽到心裡了。我隨即展開前兩天看到的一篇文章,是日本六年級歌唱教學,首先我先承認要尊重六年級孩子們身心發展規律,接著我說了日本孩子小學階段都要參加班級合唱排練,孩子們很感興趣日本的班級合唱,我就解釋了下,然後以我個人的理解講述了班級合唱是讓孩子們學會安靜,傾聽,合作,尊重,分享。總結出日本人的國民素質這麼高跟從小就接受班級合唱是分不開的。接著我還播放了一所日本高中生為一明星現場伴唱的影片。“看看,這就是他們的時尚,我們追求的時尚膚淺,很容易被時間遺忘,而他們更享受美好聲音給他們帶來的愉悅。”我總結道,他們好像是懂非懂的。

  其實六年級孩子別以為他們不懂,就是差很好的引導。我覺得要做好這一年級教學,首先:對教材要先有所選擇,對孩子感興趣的歌曲,可以適當的引入。可以是經典的歐美歌曲,現在流行的民族風歌曲,還有的由民歌改編的歌曲。其次,對上課出現的交頭接耳的現象,老師的態度要平和,與其嚴厲的管理他們,不如溫和的說“要不你來給大家推薦首好歌。”這會讓課堂暫時的安靜。再次,就是要跟時下的時尚音樂接軌,怎樣讓這些快餐音樂更好的服務於課堂,這要求老師們要精心的編排。最後,可以聽聽中學的音樂課,讓我們的孩子慢慢過渡到初中的音樂教學。

  六年級音樂課教學反思 篇3

  《郵遞馬車》是六年級下冊的歌曲,日本作曲家古關裕作曲。《郵遞馬車》是他創作歌曲中流傳最廣的一首。歌曲表達了生活在邊遠的牧場上的青年們,盼望郵遞馬車給他們帶來信函時的喜悅心情。充滿希望的嘹亮歌聲油然而起。《郵遞馬車》你也許會認為這首歌曲不太熟悉,但是,當聽到其旋律,就會知道,原來是這首歌啊!這首歌曲風格獨特,內容鮮明,學生首先要了解歌曲的內容,想象主人公的生活和工作場景,以及主人公的心情,在聽旋律的時候感受主人公的情緒,學習的時候就能比較快的掌握。

  《郵遞馬車》的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聆聽歌曲,深刻體會歌曲所表達的情感。

  (2)過程與方法:在聆聽與演唱中體會旋律的節奏、力度、速度等,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3)知識與技能:在聆聽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演唱本首歌曲,表達歌曲所要傳達的情感。

  學生對歌曲的內容和旋律很感興趣,歌曲旋律的獨特性也使演唱琅琅上口,在開始學習的時候會稍有些難度,但是越唱越能體會到歌曲的魅力。學生一直能保持學習的熱情,最終完全掌握歌曲的演唱。在教學的環節的設計上我考慮到學生的反應,注意到學生的情緒。透過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來解決了本首歌曲的難句。在教授的過程中我注意引導孩子們劃拍感受、哼唱旋律等多種教學方式來讓學生用歡快的情緒、稍快的速度演唱好歌曲。並讓孩子們知道,過去的人們在遙遠的牧場上得知家鄉的親人朋友資訊是比較困難的,只有郵遞馬車,才能帶給他們親人們的問候。讓孩子們體會到期盼已久的信件將要到來的迫切和激動的心情。本節課達到了音樂教學目的,學生在享受與表演中度過。學生課堂大膽遊戲學習,發散學生思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在探索中自主生成知識。板書設計合理。

  六年級音樂課教學反思 篇4

  今天下午六年級的音樂課是學唱歌曲《歌唱祖國》,為了讓孩子們能充滿更深的感情去歌唱祖國、讚美祖國,我先簡單介紹了這首歌曲的創作背景,以便讓學生對歌曲有個更深的瞭解,然後進行了配樂詩朗誦———我的祖國這個環節,音樂時而激情澎湃,時而深情婉轉,讓人遐想、讓人感動,更讓人充滿希望,詩中描繪了祖國的美麗富饒、地大物博,每個字都讓人感動,更讓人自豪。

  六年級的孩子都能分清善惡美醜,這樣的文字配上這樣的音樂讓他們朗誦起來應該是充滿激情的,然而,在1班,只有王文蔚、王佳禾、張庭筠幾個同學讀得很好,其他同學或多或少的讀的不如他們好,在2班就不同了,風氣就不對,讓王文軒等幾個人,沒有人願意站起來,問為什麼,她們說,“其他同學都看我們笑話”,聽了這話,我先讓嘲笑別人最嚴重的兩個同學站出來,開始,他們知道羞愧,不願站出來,後來還是出來了,然後我沒有很生氣,只是說“同學們,我們是不是一個班集體?大家是不是在一起了六年?同學們在一起是應該相親相愛、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關心幫助那些較弱同學的學習、生活,我叫起來的幾個同學也確實是比較優秀的,其他同學應該學習人家的優點和長處,既然知道羞愧,不願讓別人笑話,就不要笑話別人;想要獲得別人的尊重,首先要總重別人,這幾個同學他們之前肯定參加過很多的演講與比賽,他們在陌生人面前都很自信,很從容,為什麼不願在咱們同學面前表現呢?是咱們同學不夠善良嗎?不是的吧,是不是自己不如別人,才笑話別人,來掩飾自己的不足與膽小……老師相信在做的每個人都是善良的,都有自己的優點,更希望自己向別人一樣優秀,獲得別人的讚許,是吧?”之後的演講很震撼,非常成功,同學們還給他們兩次掌聲。我很高興,不是因為他們又會唱了幾首歌曲,而是他們其實很懂事,很善良,知道尊重別人,更希望獲得別人的讚許,這樣的班級就是優秀的。

  六年級音樂課教學反思 篇5

  音樂新《課標》指出:

  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識譜能力,規定了不同學段不同的要求識譜唱譜是音樂課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但課堂上能使孩子們興高采烈的往往是唱歌、律動、遊戲,一旦讓他們識譜,頓感索然無味,課堂氣氛也會出現冷場,音樂情感美的薰陶更無從談起。因此,識譜教學要符合音樂學習的規律,它是學習音樂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音樂教育的目標。那麼在音樂教學中如何有效的使用這個“工具”呢,我根據自己一些教學實踐,

  反思如下:

  一、用先唱歌后識譜的方法強化聽覺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識譜的基礎也應該首先放在聽覺能力的培養上。聽得多了,就自然會有一些音高的感覺,有了先入為主的音高再唱簡譜,學生更容易掌握音準的概念。所以,我提出先唱歌后識譜。如:在一節唱歌課中,當學生走進音樂教室時,我用的音樂就是今天要學的歌曲,並讓學生和著音樂做簡單的律動,使學生對音樂有了聽覺上的印象,為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鋪墊。然後讓學生欣賞歌曲、感受音樂,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再透過讓學生唱歌,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歌譜中的難點,使學生在識譜時降低難度,讓學生感覺識譜並不太難,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加深對音樂的熱愛。然後,再透過對歌譜的視唱、理解,又反作用於唱歌,使演唱更加完美。先唱歌后識譜就是先讓學生放下心理負擔,讓學生先唱唱歌,用自己的聲音去表現音樂,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感到這節課是輕鬆愉快、有所“成就”的,而且有表現自我的空間。一位學生這樣講到:“以前,老師總是對我們進行視唱練耳訓練,班上僅有幾位會樂器的同學唱還可以,其他人都不行,太難了,我對這一點兒也沒興趣,可是現在我們先唱歌后識譜,才上兩節課,我就會唱《白楊和小河》這首歌的歌譜,我感到非常高興。”

  二、利用創編旋律來提高識譜能力

  創造效能力的培養應該貫穿於音樂學習的各個環節,識譜教學也不例外。創造性地探索節奏、音響、旋律等音樂基本要素的各種變化和重新組合,以即興活動的方式給學生髮揮創造想象的空間和機會。

  例如:六年級上冊歌曲《黨的關懷親親的哩》。這首歌曲具有鮮明的民歌特點,所以在學唱新歌之前,我將樂曲中的旋律順序打亂,以短小動機為單位排列在一起,先讓同學們聽每組動機的音高,在根據自己的感覺重新排列成流暢的旋律,並一起彈唱。這樣,以聽為先導,創編為手段,然後再讓大家來聽一聽,唱一唱,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識譜能力,也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

  其實,創編旋律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豐富的創編形式能讓同學們在樂趣與自己的成就感之中學習簡譜,並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樂器進課堂提高識譜興趣

  樂器進課堂是識譜教學的最佳實踐活動,學習樂器演奏的過程同時也是識譜的過程。學生在這個學習過程中不僅能正確地演奏出各種音符的時值、音高,還可以透過反覆的演奏達到聽音訓練的作用。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準確的音高概念,有效的增強識譜的能力和興趣。

  但目前這種方法在實施的過程中還是有一定難度的,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的完善,同時也需要學校、社會各個方面的配合與協調。

  六年級音樂課教學反思 篇6

  這個學期接到任務要全面實行自主高效課堂,課改的實施讓我這位年輕老師不知所措,因剛開始工作兩年多,教學模式是師講生聽的老舊模式,所以課改對我來說要求很多,對現教的二年級學生自主能力表達能力不強的情況來說難度也大。

  開學第一個星期,每晚都在備課,研究。自主課堂是讓孩子預習,用導學案在課堂小組討論、展示、評價。所以我開學第一天就下發了導學案,也指導孩子晚上怎麼去用導學案預習。第二天檢查預習情況不是很好,班裡49位孩子,有十多位孩子是沒有按要求的,而其餘三十多位孩子雖然做了課文的筆記,但詢問他們怎麼預習,自己的預習步驟也是不清楚,或不是按要求,而是隨便預習。所以我第二天又上了一堂預習課。下午進行自主課堂,四人為一組的討論,但導學案的步驟他們難以一步一步做,小組組員之間也有些不會討論或各做各的。秩序有點亂,整堂課一組一組去教他們討論,完全沒有展示評價的步奏。所以又留到了第三天。第三天的兩堂課也是上的不好的。晚上佈置的預習第四天檢查時也還是有些孩子為按要求完成。

  作為這個星期這樣子上課的教學模式,深刻感到高效課堂不是那麼容易接受。所以停下腳步深刻反思怎麼能讓二年級的孩子去好好上這堂課。

  1、導學案開始要做的簡單,預習步驟、上課討論的問題要寫的簡單明瞭,不隨意上網下載,根據班裡孩子情況來制定。

  2、不急於求成,一下子完全放手上高效課堂,對孩子接受能力是種挑戰,接下來要一步一步地教,這個月先教怎麼討論和組裡的角色分配,下個月再教怎麼展示、提出疑問和評價,先用PPT引導討論,後期步驟明瞭再下發導學案課堂上自主學。

  3、老師的備課充分,自主課堂上孩子提的問題老師必須能夠解答,並能想到孩子能提什麼問題。

  4、讓每個孩子理解高效課堂的操作。

  六年級音樂課教學反思 篇7

  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愛聽故事,對故事有著濃厚的興趣。在授課前先講一個有關歌曲內容的故事,然後自然匯入新課,從而激起學生的興趣,再把這種興趣遷移到學習歌曲上來,如教小歌舞劇《小放牛》這課時,老師先繪聲繪色地說故事。然後問:大家還想知道這個故事的具體情節嗎?這節課我們來共同學習“小放牛”的故事(揭示課題)

  在音樂課堂上,教材中有很多曲子或歌曲都是有情節的,我們還能運用豐富的聯想,續編音樂故事,創造情節,發展思維。如《龜兔賽跑》。在學完以後,可以讓學生自己來當作曲家、作詞家、創編後傳,還可以來表演自己編的故事。孩子們的興致自然被教師激發出出來了。

  我在教唱歌曲《閃爍的小星》時,首先把這首歌的內容編成一個小故事,講給孩子們聽,讓他們從形象直觀中得到美的感受。我問:什麼東西一閃、一閃、亮晶晶,好像千萬只小眼睛,掛在天空會放光明。“同學們,你們猜一猜,這是什麼?”孩子們靠自己的生活感受,很快就會齊聲回答出來“星星”。我肯定這一回答後,接著就說,今天我們來學唱一首美國兒歌《閃爍的小星》。當唱起這首歌時,孩子們的頭腦裡就有一個一閃、一閃、亮晶晶的形象在活動。學生在聽故事過程中,很快就學會了歌詞。

  六年級音樂課教學反思 篇8

  什麼樣的教學才是優質、有效的呢?隨著新一輪教育課程改革的紮實推進,我們驚喜地發現課堂教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往的“你問我答”變成了“暢所欲言”,“紋絲不動”變成了“合作創新”,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教學氣氛異常活躍。這一切確實令人驚歎萬分。然而反思讓我們清醒,在活躍和自主的背後,也透出放任與浮躁,熱熱鬧鬧的一堂課,結果學生收穫甚微,這也折射出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如何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音樂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一、注重匯入藝術。

  匯入是一門值得研究的藝術,好的匯入就象是一幅名畫、一首名曲,可以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採用謎語、故事引入和聯絡生活等方式創設情境,引發學生的興趣。

  在講授《兩隻小象》時,我就首先以“森林裡的小動物”幾個謎語匯入,學生非常有興趣,並在接下來的學習中,結合故事展開了一系列的“講一講你身邊的小動物”、“改編動物故事”、“模仿動物聲音”等活動。在活動中,學生積極踴躍,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想象力,鍛鍊了表達能力,體驗到了藝術的魅力。在《走進樂器的世界》中,我請學生結合自己平時的所看、所接觸,描述一下自己熟悉的樂器,學生的興致很高,都滔滔不絕、積極投入。

  這樣,根據每節課的內容,設計富有魅力的匯入,達到學生音樂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讓學生好奇、有興趣的情緒在整節課中得到延續,從而為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奠定基礎。

  二、注重教學方式。

  音樂課程的教學方式,由偏重教師為主導的知識技能的傳輸和訓練,轉向強調教學中的“雙主體”互動關係以及學生體驗性、探究性、生成性和反思性的學習過程。採用藝術感受和參與實踐來增強體驗,改變學習內容單一、高深、繁多的專業化傾向,透過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內容和資訊,拓展他們的藝術視野,組織生動的教學活動,使學習內容變得鮮活充實、易於為學生掌握。這就要求教師不要“唯教材、唯教參”,應將精力用在分析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方法以及學生的真正需求上。

  1、音樂感受。藝術的魅力是一種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東西,更多的時候是需要人們用心去感受的。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將生活例項與藝術課程相結合,感受藝術來源於生活,分的感受生活中所能聽到的各種聲音,讓他們在課堂中模仿、表現;帶領學生到室外去“尋找聲音”、“蒐集聲音”,然後,將學生“找”到的這些聲音對應相應的節奏,讓學生來拍讀,從中感受長短、強弱、高低的藝術要素,使學生懂得藝術與生活密切相聯。

  2、參與實踐。音樂課程注重學生的實踐活動,因此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學生的參與、活動。各種遊戲、討論、表演……都少不了學生的身影。在親自的參與實踐中,不僅增進了教學的趣味性,而且提高了學生藝術學習的興趣,潛移默化的養成開朗活潑的性格,以樂觀和向上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學習。如在《兩隻小象》的教學中,讓學生在表現不同動物形象的音樂中做“學動作,猜動物”的遊戲。學生在生動形象的動作遊戲中學習,充分地調動學生參與實踐,既增強了他們的合作意識,又鍛鍊了他們的動手、動腦以及肢體表現的能力。

  三、注重教學評價與反思。

  藝術課程由原來過於強調等級化考試、比賽獲獎選拔,轉向著眼於提高每個學生藝術能力、尊重學生個性差異與程度差異的評價方式。採用自評、互評,並充分利用學生的藝術檔案夾實施過程性評價。藝術課程的教學應該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功感,所以,要更關注對學生藝術學習過程的評價,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並注意調動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比如,在以舞蹈切入的《小孔雀,告訴你》一課中,課前我讓學生欣賞楊麗萍的《孔雀舞》,然後全班一起用手模仿孔雀頭,再跟老師學幾個孔雀舞的動作,並以小組為單位表演出來,同學之間互相交流評價;只要學生盡力參與進來,我就在指導的同時積極給予肯定。因為,老師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學生的關注,一個微笑、一個眼神、都會成為學生學習的不竭動力。採用這種評價的方式,既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又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新一輪課程改革無疑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音樂教師,我們要儘快的充實完善自己以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相信在不斷的總結、反思中,會有更多的收穫是生活的進一步昇華,從而逐步的增強學生的藝術感覺。比如,在《奇妙的聲音》中,我讓學生

  六年級音樂課教學反思 篇9

  在近幾年的教學活動中,運用"學生是發展的人"等現代學生觀看待學生,與學生交朋友;用自己對教育事業的熱情來感染學生。在課堂不僅向學生傳授知識、訓練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與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當中也交流心靈對音樂的感受;在課下關心學生的生活,關心他們的思想,使學生喜歡和你親近,也是在教學中採取因材施教的途徑。但在課堂生的熱情還缺乏激情,投入角色的程度還不夠,這有礙與學生進一步的交流,這也是自己性格上的一大缺點,也是今後努力的方向。

  (一)課前準備充分,展示了教師的綜合素質

  這都得益於我校對教師專業素質的培養和提升。在集體學習與個人學習相結合中使自己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不斷提高,才能在最短時間內作出有時效性,實用性強的教學課件,展示給學生;在集體教研活動和校推門課、研究課中不斷提高自己解決實際教學問題的能力;在"四項精煉"、"三個反思"中形成了課前二次備課、課後反思的良好教學研究習慣。運用現代教學思想主動調整舊教材的教學內容,以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為教學目的;這次嘗試,使學生獲得了欣賞音樂的方法和能力的'培養,瞭解了更豐富的世界藝術遺產,為其今後享受音樂打好基礎。

  (二)學生對音樂課充滿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使學生始終保持對音樂的熱情和學習興趣,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這首要得益於學生在音樂考察、研究活動中對學生較全面的評價和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閃光點及時、恰當的評價。尤其是課堂教學中有時效性和針對性地評價,主要是教師針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反饋和學生的發言特點,有針對性、精心設計的評價,體現對音樂素養的提高,體現對學生個體發展的提高;這樣的評價將使學生從中受益。

  在對學生的關注還不夠全面,這堂課上也喪失了不少教育學生的有利時機,這種時機轉瞬即失,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增強教育的智慧,才會更好的把握時機,使更多的學生受益,使更多的學生對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充滿興趣。

  (三)加強學生基本功的訓練

  學生對音樂活動充滿興趣,這對其終生享受音樂很有益,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有自己獨特的想法,這有助於音樂素養的提高,如何使學生擁有一幅動聽或自然的歌喉,讓他們終生在使用音樂中感到快樂。

  五年級的學生正處於生體的發育期,聲音變化將會很大,所以尤其要注意學生聲音的訓練;在與隋老師的交流中我感受到訓練學生輕聲演唱的重要性。這不僅是為學校合唱隊輸送人才,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在聲音訓練中親身體驗到音樂的美,並逐步掌握用自然、甜美的聲音表現美的能力。在聲音的訓練中還可以從感性到理性的引導學生掌握音樂術語,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經過自己的反思,使我對新課程的精神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理解又進了一步,使課堂更具實效性。

  六年級音樂課教學反思 篇10

  現在有些人認為音樂是副課,在社會中沒有太大的價值,其實不然,音樂課是當今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從很多方面去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去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讓學生走出小學時的“枷鎖”

  在課堂教學中,首先應該讓學生走出來,讓先前的那種由老師主動的教學形式逐漸走到“師生互動”的優良教學中,使學生有話說、敢說話,讓學生不再有那種以前的恐懼感和畏懼心理。學生大部分都是處在12-15歲左右的孩子,正是充滿朝氣的階段。如果讓學生們總是覺得有一種壓力在壓著他們,那麼學生們就會有一種反感心理。而作為一名音樂老師,我認為應該多鼓勵學生,經常用“你不是最差的、你能行、你有別人沒有的優點”等之類的話語,真誠的去讚揚和鼓勵他們,讓學生們在教學課堂中充滿朝氣和活力。

  二、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有許多知識需要學生去親自體會和嘗試,那樣才能更深刻的去理解,例如:2/4、3/4、4/4……這些節拍的揮拍以及節奏的控制,只有學生親自去做才能知道它是如何去操作的。所以在課堂中必須讓學生多多體會和嘗試,才能更好的掌握和更容易的接受課堂教學中的知識。真正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是新世紀、新時期的教學模式

  三、教師在教學中應始終體現一個“活”字

  我們應該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學生輕鬆而靈活的學會所學的知識,而在音樂教學中更應該注意讓學生活學活用,這樣才能適應新時期教學要求和學生的需求。

  四、教師在教學中應帶領學生去更多的吸取先人的精華

  音樂的好與壞不是在自我陶醉,而是讓別人去欣賞,所以只有不斷的去欣賞那些先人的名作,逐漸去吸取他們的精華,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和水準。所以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也應該讓學生多欣賞先人名作,讓學生們去體會作品中的喜、怒、哀、樂等情感變化及讓學生體會那些音樂的價值,慢慢的去提高學生們的欣賞能力和固有的水平;同時透過去不斷欣賞不同時期的名人名段,可以陶冶學生們的情趣和擴大學生們的藝術視野。

  音樂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味劑和助推劑,如果在生活中失去了音樂,就像是在生活中讓一個人從此失去了情感的體驗和變化一樣,那麼會讓你感到活著是很無奈的。

  六年級音樂課教學反思 篇11

  學生們一到音樂課就特別的放鬆,因為不用象上數學、語文課那樣規規矩矩,這正是音樂課帶給他們的“特殊享受”嗎?但是放鬆不等於懶散、無紀律。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每堂課都需要在有序的紀律下進行。音樂課的常規訓練重點在於要對學生的站、坐、行、排隊、分組、進出教室的訓練,又要把這些訓練放在音樂中進行,讓學生在濃濃的音樂氛圍中輕鬆愉快的、有秩序地完成相關動作。如:聽音樂進教室;用上行和下行的音階表示起立和坐下;用歌聲師生問好;用一小段輕快的音樂讓學生分組進行編創或表演等等。這樣的訓練,讓學生在整個音樂課堂教學都在音樂中進行,既體現了音樂的語言性又突出音樂課的特點。

  小學音樂教學是透過師生情感的投入,心靈的感悟來達成教學目標的,若不能確保學生具有好心情、好情緒、就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對於學生正在參與的音樂活動,教師不應是局外人、旁觀者、而應把自己置身於音樂活動中,把一切“教”的活動落實在“學”的活動中,有心做孩子們的帶頭人和夥伴。讓學生對教師產生親近感、認同感。樂於接受教師的指導,使學生敢想、敢說、敢做。從而讓學生髮揮出最大的潛能。如:二年級的表演課《小烏鴉愛媽媽》,我以滿腔的熱情參與到表演中去,先是扮演了烏鴉媽媽,全班的學生都是我的孩子小烏鴉;然後我再請一學生扮演烏鴉媽媽,我和其餘的學生扮演小烏鴉。整節課都是師生同演,學生的情緒放鬆了,課堂充滿了生氣,師生感情增進了,讓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感受了教育

  音樂是一種感官藝術,在音樂課中,一定要抓住和突出音樂中的“聽”的重要功能,學生聽多了、耳熟了,自然就會唱了。我上課通常採取幾種“聽”的方法:

  一、拍節奏法。即讓學生和著音樂拍擊節奏,這樣有利於學生掌握歌曲的節奏。

  二、口令法。即在聽歌曲時,教師根據樂曲的情緒給予各種口令,讓學生和著音樂做舉手、踏步、轉身等動作,這通常以樂段為單位。

  三、閉目法。此法能消除視覺上的干擾,集中注意力,使學生全神貫注的傾聽音樂,用心去感受音樂,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於旋律優美的歌曲欣賞課。音樂課堂教學中採用多種多樣的“聽”的形式,學生在聽時就不會覺得枯燥單調,在和諧、平等、愉快的氣氛中自然學會新歌。

  六年級音樂課教學反思 篇12

  在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我透過對教學《龜兔賽跑》這一案例進行反思,具體地分析探索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集體協作等方面的反思與調整的過程與方法。

  一注重音樂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反思。

  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教學內容不僅具有音樂性、審美性,更應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課堂教學內容只有充分利用現有教材中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調整教材內容以適合現代學生審美需求,並根據學生的學力水平重組教材,把充滿生活情趣的內容充實到教學中去,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感與審美愉悅,讓教學內容真正使學生想學、愛學、樂學。在教學《龜兔賽跑》時,我安排了欣賞三段不同的音樂:第一段是兔子、小雞和小貓;第二組是烏龜、鴨子和小羊;第三組是大象、小熊和老牛。第一步讓學生聆聽音樂並思考:這段旋律表現了哪一組小動物呢?第二步問為什麼你會認為這是這組小動物呢?此時學生會根據他平時積累的經驗告訴我們:大象的腿很粗,它走起路來很笨重,所以它的音樂聽上去很強也很沉重,而烏龜呢,它爬得慢,但身體沒有大象那麼龐大,所以音樂聽上去很平穩。而小兔子是一蹦一跳的,所以音樂聽上去很輕鬆,也很活潑。第三步讓學生聆聽音樂模擬這一組動物走路的情景。這樣才能激起學生對音樂的內化,體會音樂藝術的美感。

  二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課堂目標的反思。

  由於學生的需要、興趣、經驗和能力是多樣化的,音樂課堂教學目標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科學的音樂教育觀,就必須以學生為主體,遵循學生的顯示發展水平。聯絡學生的客觀實際,根據教師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把握,靈活設計課堂教學的音樂審美、情感態度和知識技能目標,提高教學目標設定的合適度,增強教學目標實現的有效性,真正起到教學目標的導向、調控、評價作用,成為課堂教學成功的保證。在設計《烏龜賽跑》這一課時定下了三個教學目標:

  1、透過欣賞,讓學生初步感受不同的節奏、旋律,速度所表現的不同的音樂形象。

  2、透過創編故事情節,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

  3、透過創作表演第二次龜兔賽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表現欲,使學生懂得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滲透團結友愛的思想教育。透過反思,圍繞著學生年齡特徵和音樂感知等特點,重新設立教學目標:“透過對教具的直觀介紹及有關樂曲欣賞,充分體驗學生豐富的表現力,同時形象感受和理解作品所表現的音樂形象及情緒。”課堂上,透過討論欣賞、比較欣賞、選擇欣賞等多種教學策略進行反思。

  三把握學生認知心理,進行課堂教學策略的實施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從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平等的融入學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教學。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心理、對音樂的興趣愛好與情感反應等,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策略,儘可能的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全身心的感知並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四圍繞主體,緊扣主題,集體協作是反思教學必要補充。

  幾年來的教學實踐證明:小學音樂的反思性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生活實際和認知心理出發,透過對音樂課堂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集體協作等多角度、多形式進行科學反思。從成功的課例中我們應該反思:“為什麼成功?”“成功的理論依據是什麼?”“教學的設計與過程有什麼特色?”“如何錦上添花富有創意?”等等,從中總結規律,提煉經驗、指導實踐。從失敗的課例中我們應該反思:“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如:是教育思想還是教育理念的問題,是目標的設定還是內容的失當、是教學設計還是方法手段的應用等等,從中吸取教訓,從而更好地促進教學內容的選擇、組合、調整;教學目標的設計、達成;教學策略的合理、最佳化,才能使課後的反思性”教學隨筆真正起到反思、調整、改進後續教學的積極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音樂審美能力。

  六年級音樂課教學反思 篇13

  什麼樣的教學才是優質、有效的呢?隨著高效課程改革的紮實推進,我們驚喜地發現課堂教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往的“你問我答”變成了“暢所欲言”,“紋絲不動”變成了“合作創新”,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教學氣氛異常活躍。這一切確實令人驚歎萬分。然而在活躍和自主的背後,也透出了放任與浮躁,也折射出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如何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音樂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音樂課程的教學方式,由偏重教師為主導的知識技能的傳輸和訓練,轉向強調教學中的“雙主體”互動關係以及學生體驗性、探究性、生成性和反思性的學習過程。採用藝術感受和參與實踐來增強體驗,改變學習內容單一、高深、繁多的專業化傾向,透過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內容和資訊,拓展他們的藝術視野,組織生動的教學活動,使學習內容變得鮮活充實、易於為學生掌握。那麼,我就針對我的這節音樂課說一下我的一些看法。

  音樂是一門以聽唱為主的一門藝術形式,首先我讓學生去學會對音樂的感受。藝術的魅力是一種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東西,更多的時候是需要人們用心去感受的。所以,在教學中,我注意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將生活例項與藝術課程相結合,感受藝術來源於生活,分的感受生活中所能聽到的各種聲音,讓他們在課堂中模仿、表現;帶領學生到室外去“尋找聲音”、“蒐集聲音”,然後,將學生“找”到的這些聲音對應相應的節奏,讓學生來拍讀,從中感受長短、強弱、高低的藝術要素,使學生懂得藝術與生活密切相聯。其次,我還讓學生學會參與實踐。音樂課程注重學生的實踐活動,因此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學生的參與、活動。各種遊戲、討論、表演……都少不了學生。

  的身影。在親自的參與實踐中,不僅增進了教學的趣味性,而且提高了學生藝術學習的興趣,潛移默化的養成開朗活潑的性格,以樂觀和向上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學習。如在本節課的教學中,讓學生在表現不同動物形象的音樂中做“學動作,猜動物”的遊戲。學生在生動形象的動作遊戲中學習,充分地調動學生參與實踐,既增強了他們的合作意識,又鍛鍊了他們的動手、動腦以及肢體表現的能力。我還注重培養學生的聽唱能力,讓學生始終處於一種認真聽琴聽音樂的狀態,這樣就在潛移默化中就培養了學生的音樂聽辨能力。

  作為音樂教師,我們要儘快的充實完善自己以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相信在不斷的總結、反思中,會有更多的收穫是生活的進一步昇華,從而逐步的增強學生的藝術感覺的能力。

  六年級音樂課教學反思 篇14

  本課的教學設計最突出的亮點有以下三個方面:

  1、“進入音樂世界,聆聽人物命運。”

  在匯入環節,我藉助多媒體播放了著名音樂家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音樂聲中,那強烈、震撼人心、不甘心於命運的擺佈,與命運抗爭的音符為文章創設了情境,烘托了氣氛。刺激學生的感官,強化學生的感知,加深學生對文字的感受和理解,同時,也為本文的教學奠定了情感基礎。

  2、重主體意識,展學生風采。

  自讀課,就是學生的閱讀實踐課。所以,我在這節課中就始終讓學生自己閱讀,發現問題,品讀細節,思索創新。我在指導學生自讀的同時,非常重視學生的合作學習。例如:請用句式“——“這句話很精彩,寫出了貝多芬是一個“——”的人?”說一句話。這樣,在小組之間交流感悟,既可以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合作技巧的指導和時間的限制,又能建立激勵性評價。我規定的彙報時的語言表述應是:“我們小組認為……”,這樣的合作學習充分建立在學生真正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3、走進人物內心,體驗人物心境。

  要想真正的深入的解讀文學作品,必須透過語言走進人物的心裡,用自己的心靈體驗人物的心靈,從而感受人物的心靈。所以,這節課我讓學生透過對傭人、客人眼中的貝多芬的閱讀、感受,對人物外貌刻畫的描繪,從而使得學生能夠真切的體驗到耳聾給貝多芬帶來的身心重創。但是,更能讓學生感受到的是貝多芬對於不幸遭遇不妥協、不屈服的堅韌無比的生命意志。

  六年級音樂課教學反思 篇15

  學音樂課教學是小學基礎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為了提高民族的音樂文化素質。音樂教育不但能夠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鑑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也能培養學生的優良的品德和情操,還能使他們的智力得到發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時,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我在教學中一向認為,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是相互滲透,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所以,凡是小學階段所開設的課程,只有課程設定節次的多少之別,並無正副課之分。只要是學校分配的課程,都得無條件的完成任務。

  總之,音樂教育不僅僅具有輔助、強化德育和智育的功能,還具有德育和智育所不能替代的獨具的教育功能。音樂教育對於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包括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兩大方面,結合我校音樂課教學裝置和學生的音樂基礎,實際上現階段我們主要以歌唱課為主。我的具體做法是:

  一、指導學生熟讀歌詞。

  在進行完歌曲範唱以後,可指導學生用比較標準、流利的普通話進行朗誦歌詞,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準確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圓。同時根據歌詞的資料向學生進行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引導學生理解歌曲的情緒。

  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現如“親切地”、“歡快地”、“深情地”、“熱烈地”、“莊嚴地”等等歌曲情緒,可讓學生結合歌詞含義,在歌唱時力求處理的恰到好處。

  三、讀譜訓練。

  在識譜時先給學生標準音,即歌曲的調號。當學生按標準音唱有必須的困難時可進行音階訓練。由於學生音域窄,確實難以到達標準音時能夠適當降調,並鼓勵學生要經常練習音階,到達拓寬自我音域的目的。

  四、教唱歌詞。

  這一步是前四步的綜合訓練。首先教師應泛唱二至三遍讓學生視聽,對於較長或難度較大的樂句能夠先分小節教唱在連線起來唱,以至圓滿完成全部教唱。在學生對本歌曲沒有完全學會之前不能讓學生練唱,因為學生自我識譜潛力有限,一旦個別樂句唱錯,則難以糾正。

  此外,根據不一樣年齡段所掌握方法的區別,我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法,教學效果顯著。

  1、對於一、二年級學生來說,自制力差,但動感極強,於是我採用“律動教學法”,即將每節所學歌曲以律動的形式來進行,這樣即省時又省力,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用心性。

  2、對於三、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了必須的自制力,但識譜潛力較差,我採用“聽唱教學法”,即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聽力,在反覆視聽的過程中來完成教學任務,效果不錯。

  五、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數碼鋼琴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能夠利用學校現有的樂器,結合新課程標準上的要求,給學生示範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潛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為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透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一樣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一樣教學裝置,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絃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和感受音樂。

  4、課堂上,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潛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以上是我在教學工作中的反思,真切的期望能有更多的學生來喜愛音樂,熱愛。

  六年級音樂課教學反思 篇16

  中學音樂教育是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和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是培養青少年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音樂新課程標準》的頒佈與實施,中小學的音樂課程改革已在全國紮實的推進。新課程改革使音樂的靈性在課堂上得到了充分的重視和展現,為音樂教育帶來了勃勃生機。

  一直以來,農村初中的教學總是比城市教學慢半拍,音樂教學也是如此。音樂課是音樂老師展示獨特風采的舞臺之一,同一篇教案,由不同素質的教師執教,其效果往往大相徑庭。一堂成功的音樂課,從熟悉教材,到課程設計、教學環節、教學的藝術手法,豐富的教學語彙,到師生之間情感的默契配合,以及成功與否的教學效果,都體現了音樂教師的個人風格和自身素質。

  對於農村的音樂課堂教學,筆者頗有體會。如何上好音樂課,讓學生在音樂課上真正的學到音樂知識。這短短的四十分鐘怎樣才能充分的利用起來?對此筆者進行了反思,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音樂課的組織教學

  組織教學應成為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手段,使其精力集中,以便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所以,不要把組織教學只當作教學開始部分的“檢查課前準備”、“師生問好”和無目的的起坐,而要有效地貫穿在整個教學環節中。

  音樂課堂上組織教學做的並不好,也許一個學期的開始會進行組織教學,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就覺得是不是煩瑣?久而久之就會把組織教學給忽略掉。組織教學的不利,必然導致教學效果的大打折扣,本來是有生氣、有活力、有情趣的課堂,成為沉悶、單調、乏味的課堂,使教學任務不能順利完成。所以筆者決心改掉自己不進行組織教學的習慣,不能把它當作一種應付,而是真正的為上好一節高質量的音樂課服務。

  二、設計豐富多彩的匯入方式

  1.匯入的關鍵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引起學生的興趣和重視,教師必須首先引起自己對教學內容的興趣和重視。教師要熟悉教學內容,充分挖掘其重要意義以及趣味性;要拓寬自己的思路和聯想,在上課時,特別是匯入時要傾注自己的熱情,以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的重視。

  2.匯入的幾種主要方法。

  (1)情境匯入法。這種方法是由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不知不覺進入主題。它的特點是:形象、直觀、容易調動學生的興趣。比如,在學習《茉莉花》一課時,可以拿一小盆茉莉花,對學生進行感官的刺激,活躍了課堂的學習氣氛,並調動起了學生學習這首歌曲的`興趣。隨後及時地丟擲課題,引入新課。當然並不是每節課都能成功運用情境匯入法,要視教學內容而論。

  (2)談話匯入法。這種方法往往是透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問和答來實現。它的特點是直接、明確,是師生互動交流的過程。比如,在上《百鳥朝鳳》這一課時,便採用提問的方式:“世上的鳥類有千萬種,你們都認識哪些鳥?”學生踴躍發言,然後,請同學們模仿鳥的叫聲,引出課題。這種方法是最直接、最適用的匯入方法。

  (3)複習匯入法。複習匯入法是教師在教授新課之前,故意讓學生複習一些與所授新課內容相關的知識與歌曲,從而為新授課服務。複習匯入法一般運用得較少,因為它必須建立在複習內容與新授內容要有較大聯絡的基礎上才能運用。

  音樂課堂的匯入法多種多樣,可以單一使用,也可以配合起來交替使用,要上好一節音樂課,只運用幾種教學方法是遠遠不夠的,還需在整個教學手段上、在教學環節的設計和課堂布局上進行精雕細刻。

  三、關注課堂教學中的細節

  1.教師的有意提問。課堂提問是引起學生反應,增強師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主要手段。教師如何從提問入手,設計有價值的,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變老師的獨自講解為師生共同討論,以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音樂課不同於語文、思品課等其它課程,因此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注重提問的藝術與技巧更為重要。

  2.歌唱時的姿勢。中學生正處於青春期,良好的坐姿、站姿都有利於他們身體的發育。因此,音樂老師應在課堂中對學生提出歌唱時的姿勢要求。正確的姿勢要求是身體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鬆,這裡的放鬆絕不是鬆垮、癱瘓,它應呈現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也就是精神飽滿的狀態;坐時頭部端正、腰部挺直,肌肉放鬆成自然狀態。試想,一個哈著腰、東倒西歪、隨隨便便的學生能唱好歌嗎?如果不注意這些細節,學生養成不好的唱歌習慣,在以後的歌唱教學中很難糾正。所以,在課堂上要隨時糾正學生的不良姿勢,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全身心地投入到歌曲的演唱之中,體驗音樂之美。

  3.歌曲中的節奏。在初中的音樂唱歌課中所學唱的歌曲節奏上或多或少都有難點,這就需要音樂教師嚴格要求,比如《歌唱祖國》B部分的第二段“我們愛和平,我們愛家鄉”,其中第二個“我”是在弱拍上,和“平”這個字組成一小節。而學生往往會把“我”放在重拍,這樣就容易出現錯誤,還有《小鳥,小鳥》中的休止符,也是應該注意的。所以,應教給學生基本的節奏型,對掌握不同的節奏型,往往會出現困難和混淆。如果死記硬背,會為學生帶來許多困難。教師可根據生活中的不同音響特點編寫一些“節奏歌謠”或歸類比較,讓學生反覆練唱或分析對比。

  教育要面向全體,只有調動起每個孩子的學習熱情與興趣,這堂課才是真正成功了。音樂課更應如此。在著重審美教育的今天,我們離不開美的感情,美的形象,美的氛圍和美的意境,讓我們為培養新世紀的熱愛美、創造美、傳播美的高素質人才而努力奮鬥吧!

【六年級音樂課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