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育> 幼兒教育心得

幼兒教育心得

幼兒教育心得(彙編15篇)

  在平日裡,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教育心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教育心得1

  作為教師,首先要是孩子的朋友。在平等的關係中,教師是幼兒的夥伴。讓幼兒在心理上安全,放鬆,在自由、尊重、平等、合作的氛圍中,在這種氛圍中讓幼兒有充分的活動,獲得表達自己慾望和能力的機會。我們班所有的孩子個性都不一樣有些孩子活潑大方他們可以主動表達自己,看客人能主動打招呼,聽音樂就跳舞,為大家表演。這是我們提倡的。但是有些孩子在裡面比較活躍。一旦離開熟悉的環境,家裡有客人來,幼兒園有陌生人來,他們非常害怕,說不出話來。

  這種膽小性格的構成大多缺乏鍛鍊的機會,缺乏表現自我的勇氣條件,如果不及時引導,會嚴重影響幼兒一生的發展。膽小的幼兒經常沒有勇氣在人們面前說話,或者說話聲音很小。為了改變這種膽小的性格,我們努力給幼兒一個“說話”的機會。讓幼兒在所有人面前表達自己的慾望和自我感情。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如何教幼兒,如何積極與幼兒溝通是很重要的。

  第一,現在的教育觀要求教師和幼兒的地位平等。教師要尊重第一個幼兒,作為朋友坐下來和幼兒談心,瞭解他們的性格特點。這種容易說的話很難。每個人都有自我的權利。因為有權利,包括幼兒的自我,所以無論做什麼,都不要強迫幼兒,可以指導幼兒行動。老師用親切的話關心他們喜歡、做什麼、需要什麼。這樣不僅可以擴大師生關係,還可以實現我們的目標。

  第二,開展豐富多彩的遊戲,讓孩子們獲得知識。在教育活動中,教師設計儘可能多的與教育資料相符的遊戲。真正實踐“規定”要求的“以遊戲為基礎的活動”,教育也在支航活動中。

  第三,抓住幼兒的閃光點。要給幼兒注入自信,做好每一件事,老師要多鼓勵年幼的孩子們。對於表揚,包括很小的事情,他們一定會進步的。會提高的。本班孩子的發音不正確。我不斷糾正只要他高一點,我們就要稱讚,樹立他們的自信心。現在發音有了很大的提高。

  因此,作為幼兒教師,要成為好教師和幼兒的朋友,保證幸福的成長。

幼兒教育心得2

  幼兒教育是小朋友成長的關鍵,尊重幼兒從點滴做起,寓教於樂,與幼兒共成長是幼兒教師的一項基本素質。4月26日上午,我校三名教師有幸參加了在南壩鎮機關幼兒園舉行的南壩片區幼兒教育校本培訓同,並觀摩了張向麗、李丹兩位老師的幼兒音樂活動課。兩位教者的教態自然大方,肢體語言豐富,並且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方式,寓教於樂,達到了活動目標。

  《綱要》中提出教師要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此次學習中,我們看到兩位老師以不同的切入方式,引導幼兒,並一步一步貫穿到活動中來,我受益匪淺。例如: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小朋友,喜歡什麼季節?歌曲中有什麼?”等。這種方式勾起幼兒的思維能力,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高;其次呢?幼兒的回答,不僅大膽地描繪出了歌曲中的意境,而且感知到春天裡的美。另外,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滲透了語言學科領域。

  音樂教育的核心目標是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讓幼兒享受音樂、重視自己的感知體驗,使幼兒得到美的薰陶和培養。張向麗教師在活動中利用圖畫、圖譜結合的方式來讓幼兒直觀的感知歌詞和音樂旋律。圖畫,讓幼兒從直觀感知春天的美,激發幼兒的審美觀;圖譜,讓幼兒感知音樂中節奏的關係變化以及優美旋律帶來心靈的享受和薰陶。

  當天大班音樂活動《春天裡來》、中班音樂遊戲《趕走小怪獸》,我看到幼兒在活動中輕鬆愉悅地進行學習,真正的達到學中玩、玩中學。在我以後的幼教生涯中,我要學會掌握不同多變的教學方法,敢於創新,勇於創新。特別是在音樂活動的教學中,可以嘗試對歌詞或者旋律進行適當的改編創新。如果將音樂與美術整合,既可以提高審美情趣,又可以使幼兒在學的過程中更加快樂。

幼兒教育心得3

  女兒煦妍從出生到現在四周歲,進入幼兒園學習,期間,作為母親,我在對女兒的教育中付出了很多的時間與精力,想了很多的辦法,既有成功的收穫,也有失敗的無奈。現將我教育女兒的心得體會與廣大家長共同分享。

  一、教育幼兒,家長要以身作則,身教勝於言傳。 有一次,我和老公、女兒一起玩上學堂遊戲,一人當老師,兩個人當學生,用手心手背遊戲來決定各人扮演的角色。老公看到女兒想當老師,經常在手伸出去之後變換手勢,滿足女兒的願望。有一次,我和女兒還有外甥一起玩的時候,女兒把手伸出去之後又變換了手勢,我教育女兒要遵守遊戲規則,伸出後就不能變換手勢了,但是女兒卻提起了抗議:“爸爸在的玩的時候就沒有遵守遊戲規則啊!”當時我感到身教多麼重要。

  女兒在放學回家換鞋的時候,總是把換下的鞋擺放得整整齊齊。這源自於我在平時總是教育女兒,鞋子要擺放整齊,並且把自己的鞋擺放整齊來作示範,所以,女兒也總是很自覺的把自己的鞋擺放整齊,養成了良好的習慣。

  二、陪孩子要用心,要陪孩子互動,單純陪在孩子身邊的做法不可取。

  我在陪孩子的時候,一般是陪孩子玩遊戲或者做手工,總之,我陪孩子的一個原則就是,家長陪孩子,不能看著孩子玩,家長要和孩子互動,一起來玩。一年多來,我陪孩子玩了很多遊戲、做了很多手工,我發現孩子動手能力提高了很多,更喜歡動腦筋,也更喜歡玩遊戲,更喜歡我。有一次,孩子看到廚房裡炒菜的鐵鍋,問我:“媽媽,你會做鍋不?”我回答說不會。過了一會,孩子用紙剪了一個長條,拿給我看,說:“媽媽,這是鍋柄。”我說真棒,那麼鍋身怎麼做呢?女兒又用紙畫了兩個同心圓,剪下來折起用膠粘著,一個“鍋”就做好了,整個過程都是孩子獨立完成。看到這裡,我很欣慰,也體會到陪孩子的時候,要用心,要互動,這樣,才能取得教育孩子的良好效果。單純的陪在孩子身邊,不參與孩子活動的做法我認為不可取的行為。

  三、給孩子多講故事,有感情的講故事,講故事的時候要注意啟發、引導孩子進行想象。

  我每天晚上都給孩子講故事,講故事的時候我先要求孩子看圖說話,用自己的語言先進行描述。然後,我儘量有感情的講故事,激發孩子對故事的興趣。在講故事中,我也注重提一些問題讓孩子思考、回答,啟發孩子進行想象。剛開始的時候效果不是很明顯,但是一年多下來,我發現孩子在說話的時候經常用一些書面語言,而且用的都很與語境相契合,孩子對語言的理解能力也顯著提高,孩子的想象力也有

  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有感於孩子的進步,我認為給孩子講故事很重要,講故事的時候要有感情的講,要注意啟發、引導孩子進行想象更重要,既能提高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及語言組織能力,也有利於孩子想象力的開發。

  以上是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在此與廣大家長共同分享,期望家長們有好的心得、建議也能夠講出來大家分享,實現我們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共同願望。

  附:親子游戲一

  在孩子面前擺放幾種玩具,擺放整齊,用布蓋住玩具,把布揭開,然後迅速合住,問孩子:“剛才看到幾個玩具?有些什麼玩具?”擺放玩具的時候數量由少到多,此遊戲有利於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及觀察物體速度,適合三歲以上寶寶。

  親子游戲二

  用布做幾個餃子、包子等玩具,用紙做個盤子,給孩子一雙筷子,讓孩子夾起玩具假裝吃,目的是鍛鍊孩子的五指分化及手、眼等身體協調能力。適合2~3歲寶寶。

  二O一四年四月二十一日

幼兒教育心得4

  幼兒教育隨筆:走進幼兒的內心世界

  接觸幼兒的內心世界隨著與幼兒的長期相處,越來越覺得讓幼兒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是多麼的有價值。當教師只是進行單向的教育活動時,好多幼兒都像是在疲憊的應付,很少有幼兒可以付出他的熱情,讓你與他們進行眼神交流時總是感覺缺少點光芒,這是難以言喻的。

  所以在教學上,我們總是找一些更貼近幼兒生活的話題或者說就是將要用到的技能,這樣他們能引起更大的興趣和學習慾望,如果找對了方式,就會產生良好的學習氛圍,那個氣氛中充滿著興奮和愉悅,你可以感受的到。我們要給予小朋友儘可能多的自由交談討論的時間,他們有好多想說的話,可能就是“今天是XX送我來的“我們明天要去XX玩“媽媽今天會給我買XX等等,對你而言,或許有時並不能引起你多大的興趣,簡單的回應一句“知道了,而在小朋友之間,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的話題,他們可以就在你看來簡單的事情上做很長時間的交流,這中間,他們彼此分享他們自己的感情、故事,精神上得到滿足感和愉悅,這其中有些是老師所不能做到的。我總是試圖與幼兒建立更加親密的關係,那不是師生間的尊敬,而是一種更自由、平等和信任的類似於知己的關係。我想更輕鬆的與幼兒交談,我可以將我成長中發生的故事告訴他們他也會給我講他的小秘密,我們彼此間都能感受到對方的誠意,並得以信賴。幼兒也是我們的老師,他們有更多的天性天良是我們丟失和遺忘的,所以,接觸幼兒的內心世界,請放開你的手,放慢你的腳步,相信他們也可以做得很好,也可以帶給你驚喜。

幼兒教育心得5

  家庭性教育到底該如何進行?

  小孩一般都會好奇地問爸爸或媽媽:“我是怎樣生出來的?”母親經常是隨便應付:“你是撿來的!你長大就明白了。或者胡亂編造一個謊言。父親可能會斥責說:“你是不是看了什麼壞書了?怎樣會問這樣的問題?”我們小的時候可能都有過類似的遭遇。逐漸覺得這是不應當問的問題,問這樣的問題很羞恥,只能自我去猜想或者矇在鼓裡。

  受傳統觀念的深刻影響,許多家庭性道德教育資料及方式處於空白。而家庭缺乏性啟蒙教育,不能適應孩子青春期身心重大變化,所以,孩子在這個方面的免疫力是很低的。不能抵制社會很多性資訊的影響,孩子的行為難免產生偏離、越軌,性犯罪就是其中突出表現。有的家庭即使想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也多是“猶抱琵琶半遮面”。這反倒強化孩子對性的神秘感、好奇心,易誘發孩子不良行為。在性教育問題上,家庭有不可推卸的職責,家庭教育也是不可替代的。

  對於孩子的性教育,能夠說從他一出生就開始了。孩子出生後,無論性別如何,在取名、著裝、生活用品的選擇上都不應混淆。以免孩子從小對自我和他人構成性朦朧意識,從而影響孩子的性取向。比如,有些家庭,父母按照所期望的性別。雙親偏愛男孩或女孩,或有意地把女孩扮男裝。或將男孩扮女裝,這樣做都會影響孩子的性自認,導致之後性格和行為上的改變。

  應對孩子有關性方面的提問。父母不應迴避,根據孩子在不一樣年齡段的發育狀況和理解程度,循序漸進地選擇孩子能理解和理解的言語和方式予以解答,使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得到解決和滿足。當孩子能聽懂言語時,家長應把性教育貫穿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在洗澡、著裝、修整髮型及玩具選擇等方面要有明確的性別區分。還可經過書報、畫冊、影視、講故事等去引導孩子觀察動物、植物的生長和繁殖。使孩子對生殖產生一種自然的認識。從而使他們理解大自然,熱愛人類,認識生命本質。使性自認得以完成。

  父母自身行為的規範也很重要。如果父母在這個方面不夠檢點,追求低階趣味的色情讀物,或者黃色影碟隨處亂放,這都可能對孩子產生十分消極的不可低估的影響。相反。父母之間感情真摯、融洽。道德高尚,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就會使孩子熱愛人生、熱愛生活、正確對待性的問題。

幼兒教育心得6

  一、堅持“做中學”,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

  1、日常生活中的實際練習對幼兒能力的提升、習慣的養成十分重要。經驗告訴我們:“會自理的孩子是做出來的,不會自理的孩子是寵出來的。”“做”要尊重幼兒的自主,如果總是怕孩子不會做或做不好,採取包辦代替,其實是剝奪了孩子的自主發展權,只會養成孩子的依賴性和膽小退縮的個性,不利於幼兒的正常發展。因此家長們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動手操作,在操作中建構良好的行為習慣,

  2、透過重複訓練對幼兒強化教育

  一個人的良好行為習慣並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有一個從陌生到熟練,再由熟練到自由化的過程,要完成這一過程必須反覆訓練,逐步強化,特別是對記憶能力、控制能力相對較差的幼兒來說,重複訓練尤其重要。如有的幼兒在玩完玩具後,沒有把玩具放回玩具櫃的習慣,家長們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收拾整理的習慣,並多次重複訓練,使孩子6養成不用提醒玩完後就能自覺、及時地將玩具放回去的好習慣。

  3、透過聽故事,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和入廁習慣

  午餐是一日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孩子們在用餐的時候,有的桌子上撒滿了米粒和菜,有時候地板上到處都是,媽媽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對於小班的幼兒,如果採取一味地批評和指責,肯定是不行的。別急,告訴您小竅門,孩子對故事很感興趣。我們就可以採用故事的形式進行嘗試,利用睡覺前的一段時間,天天給孩子講《大公雞和漏嘴巴》的故事,讓孩子懂得吃飯時不能掉米粒。有的孩子經常小便在床上,針對此現象,您可以給孩子講《小豬尿床》的故事,幼兒從生動、形象的故事中,受到了啟發,懂得睡覺前要及時上廁所,才不會尿床的道理。有的孩子很難入睡,可以透過欣賞歌曲“9點鐘靜悄悄”,逐漸使孩子養成9點要準時睡覺的好習慣,平時注意觀察,要抓住一切可表揚的機會,督促和鼓勵孩子。促使他們養成了良好的進餐習慣。

  4、和孩子玩扮家家遊戲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自我服務的生活習慣。

  家長們可以用雪碧瓶做可愛的瓶娃娃,讓孩子用筷子給瓶娃娃餵飯吃;提供玩具娃娃,給娃娃穿衣服,拉拉鍊,系蝴蝶結,穿鞋子等,孩子在輕鬆愉快的遊戲環境中,學習興趣也會變濃厚。孩子透過給娃娃餵飯,手指的小肌肉得到了鍛鍊,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還可以把家中的玩具集中搜集好開展遊戲“玩具商店”,孩子透過買賣玩具,逐漸養成了把玩具放回原處的好習慣。在與您的遊戲中,孩子的合作、分享等良好的社會情感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爭取家長配合,改變幼兒的不良習慣。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備受家人的寵愛,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想要什麼就得給什麼,想幹什麼就得幹什麼,致使一些幼兒養成了許多不良的習慣。這就需要教師本著對工作負責和對孩子負責的態度在一日活動中給以糾正。我在發現孩子的不良習慣後,給他們講道理,以理服人。由於幼兒自制能力差,自我評價能力弱,改正缺點比較困難,所以我儘量做到有耐心,爭取家長的配合,保持幼兒園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連續性,不急於求成,我堅信只要堅持下去,自然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1、爭取家長配合,改變幼兒的不良習慣。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備受家人的寵愛,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想要什麼就得給什麼,想幹什麼就得幹什麼,致使一些幼兒養成了許多不良的習慣。這就需要教師本著對工作負責和對孩子負責的態度在一日活動中給以糾正。我在發現孩子的不良習慣後,給他們講道理,以理服人。由於幼兒自制能力差,自我評價能力弱,改正缺點比較困難,所以我儘量做到有耐心,爭取家長的配合,保持幼兒園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連續性,不急於求成,我堅信只要堅持下去,自然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在日常生活中,本著“大人放手,孩子動手”的原則,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從兒童發展的觀點來看,不給予孩子鍛鍊的機會,就等於剝奪了孩子自理能力發展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喪失了獨立能力。所以我們要本著“大人放手,孩子動手”的原則,讓幼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家裡,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能力因勢利導,透過具體、細緻的示範,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難,教給幼兒一些自我服務的技能,如學習自己擦嘴、擦鼻涕、洗手、刷牙、洗臉、穿衣服、整理床鋪等。孩子們來到幼兒園學會了很多生活自理本領,不知道您能不能說出?這些看上去雖是很小的事,但實際上給幼兒創造了很好的鍛鍊機會,無形中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當孩子完成一項工作後,作父母的要給以適當的肯定和讚賞,當孩子的存在價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他們也會感到無比的興奮和快樂,在很大程度上增進孩子的自信心。

  3、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給孩子樹立良好榜樣的原則。鼓勵家長要給孩子一個獨立自主的好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次,我們建議家長訂閱《幼兒教育》和《家庭教育》雜誌,並定期組織家長來談談自己的育兒經驗,反饋閱讀家庭教育文章的心得,加強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用心地向書本學習,用心地向他人學習,用心地向孩子學習,用心地進行教育反思。“學、思、行”三者相結合,探索育兒規律,成為教育孩子的行家裡手。我們還積極引導家長在家中統一家庭成員間的認識,統一教育方法,在對幼兒進行培養教育的過程中嚴格要求,反覆強調,各種規則不斷地得到強化和補充,使幼兒能夠堅定不移地朝目標去努力。如:溶溶小朋友對進餐不感興趣,胃口不好食慾差,進餐時注意力分散,常常將飯菜含在嘴裡或吐在碗內。經過幼兒園的教育孩子在進餐習慣和進餐時間上都有了進步,但孩子在家中仍要外婆喂。我們及時與家長聯絡,希望家長配合並能和幼兒園一樣地要求孩子,不無故遷就,在家中堅持讓孩子獨立進餐堅決不喂,而對孩子進餐時的每一點進步及時地給予表揚鼓勵,漸漸地孩子在家和在園一個樣了。家長的教育觀念在逐步改變,他們不僅增強了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的意識,更重要的是認識到這項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4、 勤督促,多提醒,使孩子在寬鬆的家庭環境中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一個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並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有一個從陌生到熟練,再由熟練到主動化的過程,要完成這一過程必須反覆訓練,逐步強化,特別是對記憶能力、控制能力相對較差的孩子來說,重複訓練尤其重要。如:有的孩子在玩完玩具後,沒有把玩具放回原處的習慣,家長就要有意識地督促孩子進行收拾玩具的練習,,而且多次重複訓練,使幼兒養成不用提醒玩完玩具後就能自覺、及時地將玩具放回去的好習慣。家家遊戲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自我服務的生活習慣。

  家長們可以用雪碧瓶做可愛的瓶娃娃,讓孩子用筷子給瓶娃娃餵飯吃;提供玩具娃娃,給娃娃穿衣服,拉拉鍊,系蝴蝶結,穿鞋子等,孩子在輕鬆愉快的遊戲環境中,學習興趣也會變濃厚。孩子透過給娃娃餵飯,手指的小肌肉得到了鍛鍊,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還可以把家中的玩具集中搜集好開展遊戲“玩具商店”,孩子透過買賣玩具,逐漸養成了把玩具放回原處的好習慣。在與您的遊戲中,孩子的合作、分享等良好的社會情感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爭取家長配合,改變幼兒的不良習慣。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備受家人的寵愛,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想要什麼就得給什麼,想幹什麼就得幹什麼,致使一些幼兒養成了許多不良的習慣。這就需要教師本著對工作負責和對孩子負責的態度在一日活動中給以糾正。我在發現孩子的不良習慣後,給他們講道理,以理服人。由於幼兒自制能力差,自我評價能力弱,改正缺點比較困難,所以我儘量做到有耐心,爭取家長的配合,保持幼兒園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連續性,不急於求成,我堅信只要堅持下去,自然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幼兒教育心得7

  幼兒教育學是一門研究3~6歲幼兒教育規律和幼兒教育機構的教育工作規律的科學,它是人們從教育幼兒的實踐經驗中總結提煉出來的教育理論。然後ㄋ是我們現在所學語言教育、美術教育、科學教育的總指揮。最後ㄑШ謎餉叛Э貧暈頤牆窈蠊ぷ骶哂惺導室庖濉就功能而言ㄎ揖醯糜錐園全面發展教育和幼兒園教學活動最具實際價值。

  幼兒園全面發展教育涵蓋體、智、德、美四個方面。幼兒的全面發展關係到國家的未來與民族的興旺發達。重視幼兒體育有利於提高全民族的身體素質。重視幼兒智育能為提高社會的文化水平奠定基礎。德育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不斷髮展的保證。美育能給人以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動力和按照“美的規律”改造客觀世界的審美修養。加之現代家長ㄋ們因具有較高科學文化素質和新型教育理念ǘ勻綰聞嘌孩子有了更科學的打算ㄒ虼霜ㄕ莆杖面發展教育也是迎合家長和社會的需要。

  當然ㄓ錐園教學活動對我們來說更具可操作性。幼兒園教學活動這一章節它主要介紹了幼兒園教學原則、幼兒園常見教學手段及教學法、教學活動的設計、組織與指導。作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ㄕ確書寫教案和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是一種能力ㄒ彩且恢直匭琛而就目前來看ㄏ勻揮錐園遊戲這一章節更親近我們。即將到來的兩週遊戲實習ㄍ學們既緊張又興奮。眾所周知ㄓ蝸肥怯錐最喜歡的活動ㄊ怯錐生活的主要內容。遊戲對於幼兒來說就是他們的生活ㄊ敲籃猛年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ㄗ暉剛庖徽陸詼暈頤譴舜問迪昂鴕院蠼萄Ь哂惺導室庖濉J紫泉ㄎ頤塹彌道遊戲的含義ń而瞭解遊戲的特徵及價值ㄔ僬莆沼蝸返鬧擲嗪腿綰斡蝸貳透過本學期地學習ㄎ伊私飭艘鄖按遊刺說過的《幼兒園教育規劃指導綱要》ㄏ鋼碌撓錐園目標、任務及原則ɑ本的教學法和一批偉大的教育學者如皮亞傑——建構主義ξ果茨基——最近發展區等。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的幼兒教師τ滌性實的理論知識是必備條件。而《幼兒教育學》這一本書實在是我們鑽研、進修、教學的好教材。因此即使奔赴教育一線後。

幼兒教育心得8

  培養孩子樂觀心態,很多家長做不好

  一、讓孩子獲得友誼。父母要創造條件讓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鼓勵孩子與同齡人一齊玩耍,學會怎樣進行愉快融洽的人際交往。

  二、給孩子必須的決策權。孩子對於強加給他們決定都是排斥的,是指導還是控制孩子的行為,對他們性格的構成有著密切的聯絡。父母應當給孩子供給機會,讓他們自我決定選擇什麼不選擇什麼。

  三、教會孩子調整心態。當孩子陷入痛苦或憂慮之中時,父母應當幫忙他們找到擺脫的方法,如採取聽音樂、閱讀、騎腳踏車或與朋友交談等方法,讓孩子從失望中振作起來,儘快恢復愉快的心境。

  四、限制孩子的物質佔有慾。心理學家調查發現,家庭收入異常豐厚的孩子並不是人們想象的那麼愉快,他們只可是對所擁有的感到滿意。過分的給予會使孩子產生“獲得就是幸福的源泉”的錯覺,這種基於物質滿足的愉快往往難以持久。

  五、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為孩子供給各種活動和多種興趣的選擇,並給予必要的引導,以培養其愛好。如果孩子能參加自我感興趣的活動,孩子可能會感到更加歡樂。

幼兒教育心得9

  朋友向我推薦了《每個孩子都能成功》這本書,近段時間藉著學校讀書活動的開展,我從頭到尾細細看了一遍,看後感觸頗深。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的學習問題專家托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進行了20xx年深入的調查研究寫成的經典教育專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實際上根本沒有天生的所謂學習上不行的孩子。絕大部分也是世人帶著有色眼鏡看待的結果。在今天我們當前的學校教育中幾乎天天都在製造著大量的“學習殘疾人”,只不過是我們中國人給他們貼上了“差生”這個標籤而已。他們帶著這個標籤在學習生涯中艱難跋涉,永遠走不出失敗的陰影。這樣看來,我們教師豈不是變成了千古罪人。

  書中講到有一個活潑好學的六歲小姑娘,當她第一天入校時是何等地激動。她已習慣於把時間花在小池邊與朋友們畫畫、戲水、玩沙、唱唱跳跳,在入校第一天這麼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裡,她充滿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玩玩,她期待能瞭解一些新鮮事物,她還期待著能與其他夥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她發現自己生活在一個不得不長時間坐在座位上的世界裡,在那兒,她必須去解析老師冗長複雜的說解,眼睛必須一眨不眨地盯著書本上那些細小而又彎彎曲曲的數字與字母。當她在老師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與迷惑時,老師就建議她去專家那兒做個檢查。於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檢查後,又被人認為是徹頭徹尾的“痴呆生”。實際上像《每個孩子都能成功》一書中的描述的這些外國孩子,在我們中國的現實生活中又何嘗不多呢?

  李聖珍,這位被中國教育界譽為“拯救差生的聖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談到她的教育經驗時,她語出驚人:世界上不願意學習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學業差只是教育不當的結果。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她成功的教育改變了這些所謂“差生”的人生。在這位老師身邊曾有過這樣一個女孩子。她從小就被老師當作“傻孩子”“瘋孩子”,是不可救藥的學生,是木頭腦袋,被誤送過精神病院。鋼琴老師無情的將她淘汰,學校老師把它看作傻子不讓她參加集體遊戲,因為怕她給班級丟分,老師不允許她參加全班大合唱。她的身後常有冷漠的目光,她的耳邊常響起老師同學諷刺的話語,幾乎所有的人都拋棄了她,她的心陷入了無邊的黑暗。她多次割腕自殺,兩隻手上佈滿了自己用刀片劃的傷疤。就這樣一個在老師家長眼裡註定要失敗的孩子,可在這位優秀老師的關懷教育下居然考上了北京重點大學,還在著名報刊雜誌上發表了許多作品。是什麼力量是這樣一個瀕臨崩潰的孩子變得如此優秀呢?這位老師是用什麼魔力拯救的這個孩子呢?是自信,培養自信。

  看到這裡,我也真有點愧疚感。雖然從沒有歧視過成績差、紀律不好的同學,而且加倍關懷,但是在幾次活動中,為了不影響班級,我也有過不讓餘偉坤同學參加比賽。真沒想到,這樣竟然會給孩子帶來這麼大的傷害。昨天我聽餘偉坤媽媽講,餘偉坤叫他媽媽去買些小禮物,他要送同學,這樣同學會對他好一點。聽了此話,我心頭一震,可憐的孩子多麼需要大家庭的溫暖。看來對這些孩子來說,老師的愛遠遠不夠,更需要同學的幫助,他們才會感到幸福,才會樹立自信。

  我們老師的責任應該是鼓勵每個學生樹立自己的奮鬥目標,而不是狹隘的追求超過別人,以提升自己的聲譽,使考試和學習成為每個學生自我提高的途徑,而不是個別能力較強的學生獲得獎勵的能力競賽,要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就感,讓每個學生都樹立必勝的信念,讓每個學生都把自己想象成一個成功的人,讓他們表現的堅強又自信,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幼兒教育心得10

  最近,我認真閱讀了《教育新理念》這本書,透過閱讀袁先生關於素質教育的論述,使我對素質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書中從課堂教學、學科教育、素質教育、理想教育、教育研究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亟需更新的教育新理念,我常常被典型的事例而吸引,對書中闡述的觀點,我更是覺得大受啟發,這的確是一本融理論與實踐於一體,用生動的故事講深刻道理的可親可愛之作。

  當今教師迫切需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將知識轉化為智慧,將理論轉化為 方法的

  能力,增強理解學生和促進學生道德,學識和個性全面發展的自覺性。

  學習了教育新理念,使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不少的知識。下面是我對這次學習的一些認識和體會:1.讓問題成為知識的紐帶

  我們的課堂教學是“問題教學”,學生沒有問題走進課堂,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解決,學生沒有問題走出課堂,學生的頭腦只是一個儲存知識的倉庫,這不由得使人們對教育的真正功能產生了深思,在文中,袁教授對此給予了明確回答,他提出教育的真諦在於“將知識轉化為智慧,使文明積澱成人格”。其中包括兩層含義,其一:對教師而言,教會學生致知的方法,求知的渠道,學會判斷知識和資訊,要比教給學生現成的知識重要得多。因為知識本身是多變的,不斷更新的。其二:現代文明的成果並不能透過傳授內化成為人格,人格需要人格魅力的感召。那麼,教師的教學行為直接影響到學生智慧、人格形成與發展。問題的能力在於學生,能不能以問題貫穿教學在於教師,讓問題成為知識的紐帶吧!

  2.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知識的學習和教學無疑是必要的,但我們太注重認識結果的教學了,我們不僅希望學生掌握知識,更希望學生掌握分析知識,選擇知識、更新知識的能力。在科學課堂上教師要帶領學生去親身經歷、體驗科學發現的過程,這種經歷的過程比得出的結果更重要。教學中能夠把結果變成過程,才能把知識變成智慧。

  3.加強自身修養

  教師必須十分注意自身的修養,嚴格要求自己,把做人與育人統一起來,時時處處做學生的良好榜樣,以大方得體的儀表,穩重端莊的舉止,親切和藹的態度,文明禮貌的語言,嚴謹持重的行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種無聲無形的教育動力,去感召學生,啟迪學生,最終達到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目的。

  《教育新理念》這本書在我今後的工作中一定還會給我們不少的啟迪。我會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髮展和豐富素質教育的新理念。

  學習《教育新理念案例解析》心得體會

  從事了十年的小學英語教學,越來越覺得要給每一位學生更多的發展空間。讀了《教育新理念案例解析》,更堅定了自己的信心,其中對教育觀的闡述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促進人和諧發展的教育是理想的教育”

  花草需要季節和等待,不能拔苗助長,孩子需要寬容和時間,不能急功近利。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都有各自的特點與優點。我們應批判昨天,但不反對昨天;憧憬理想,又承認現實。在矛盾中找到一個結合點,讓我們的教育更和諧,把空間還給學生,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你是否把學生的課堂的全佔了?你是否把學生的課外時間全規劃了?你是否把學生要知道的東西全講光了?你是否把學生應該做事全代勞了?今後,我想要做個“懶”教師。

  二、“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課程標準要求我們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將光投向每一個孩子,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體驗到成長的快樂,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

  哈佛大學350年校慶時,有人問校長:“學校最值得你自豪的是什麼?”校長回答:“哈佛最引以自豪的,不是培養了6位美國總統,不是造就了3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而是給予每個學生以充分選擇和發展的空間,讓每一塊金子都閃閃發光,讓每一個從哈佛走出來的人都創造成功。”

  校長說得很棒,也在理。因為能進哈佛的都是精英人才。對於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我覺得基礎與空間得並重,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優質的基礎。過去我們習慣於“帶著知識走向學生”,

  而現在,我們更強調“帶著學生走向知識”,教會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地發展。 給學生一些權利,讓他們自己去選擇;給學生一些機會,讓他們自己去體驗;給學生一點困難,讓他們自己去解決;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探求;給學生一種條件,讓他們自己去磨鍊;給學生一片空間,讓他們自己去拓展;給學生一片陽光,讓他們自己去燦爛。

  師德培訓心得學習體會

  經過學校的師德培訓,以及對《教學綱要》的解讀,心裡頗有感觸。切合實際,適時而為是我們當前教育教學中所面臨的首要任務。

  高尚的德行是教師為人師之核心,一些道德失範的教師實際上是失去了教師本質的人。雖然中西方的師道存在較大的差異,但對教師職業道德都很重視。在我國,自古以來對教師的職業道德都有很高的要求,強調為人師表、以身立教,以及對學生的人格感化。西方則一貫強調透過教師的道德、人格感化學生。赫爾巴特指出:“教學如果沒有進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這要求教師的日常教育教學行為要具有“教育性”。現代教育的培養目標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要求教師不僅要做到“傳授知識”,而且還要透過傳授知識去實現學生“人格的建設性變化”,這就意味著教師對學生的發展負有更全面的責任。因此,對教師專業素質的要求不只是知識與技能的發展,還要提高教師內在的專業品質,即實現教師個體專業技能與專業精神在知行範疇和道德範疇的高度統一。可見,做教師難,做一個符合標準師德的教師更難。官方給予教師的稱號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園丁”,已經到了神的境界,其實我們壓根兒就是人。

  師德建設作為提高教師道德的系統工程,對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是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義。從師德建設與教師專業發展的密切關係來看,實現師德建設與教師專業發展的一體化是必要的。現在,教師在專業發展中技術至上的傾向仍佔優勢,加以社會競爭如此激烈,現實如此殘酷,如何使師德建設與教師專業發展相結合,是我們一直探討的話題。

  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具有階段性,在不同的階段教師面臨不同的發展任務,其發展水平、需求、心態、信念也各不相同。所以,我覺得教師專業道德的發展與教師專業發展的階段特徵也應該是有階段性的,同時也受到教師專業實踐與整體專業水平所制約。比如,新入職的教師和學生髮生“矛盾與衝突”,很可能是由於教師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不足引起的。因此,師德建設要適應教師專業發展的階段特徵,確定師德建設的目標,在內容、方法上也要有所側重。

  因此,師德教育作為師德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應與教師專業實踐相結合。儘管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眾多,但是都不能代替教師在學校教育教學場景中的日常專業實踐。師德主要表現在教師的專業實踐當中,專業實踐也是教師師德建設的重要途徑。教師的許多優良品質是在專業實踐中形成與發展的,專業道德規範只有在專業實踐中才能內化為教師的專業品質。道德具有實踐性與情境性的特徵,不同的教育教學情境會呈現出不同的道德現象與道德問題,教師在實際工作中究竟會如何做,在專業實踐中能不能主動按照教師專業道德規範履行自己的職責,這與他本人的實踐經驗有著極大的關係。因此,師德教育要與教師日常的專業發展緊密結合,讓教師在專業實踐過程中,透過對道德現象、道德問題,甚至是道德衝突的認識、解釋與詮釋來提高師德修養與能力。脫離教師專業實踐的師德教育難以深入教師心靈,更難以激起教師內在的道德需要。所以師德培訓不能這樣的說教,更不能一刀切,一培訓就一鬨上,其實現實已經告訴我們這樣的師德培訓是沒有效果的,這樣做有自欺欺人,掩耳盜鈴之嫌疑。

  目前的師德教育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內容片面、方法單一的弊端,主要表現為偏重

  宣傳說教,與教師專業實踐相脫離。這種狀況不僅造成師德教育的低效,而且也使師德建設與教師專業發展一體化的目標難以實現。要改變這種情況,首先,要形成師德教育以人為本的意識,要充分考慮教師的實際情況,尊重教師的個性化要求,使教師成為師德建設的主體,而非僅僅作為工具性的建設物件。其次,要建構開放、靈活、多樣的師德教育模式。師德教育不只是為教師專業道德的發展提供理論依據,更重要的是要為教師道德思想力和行為力的提高奠定基礎。因此要提倡教師間的合作討論與教師個體的實踐反思,特別是教師個體的實踐反思對教師專業道德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將自己的專業實踐過程作為反思的物件,思索複雜的教學背景和教學過程中的專業問題,透過自我觀察、自我體驗、自我反思,以達到自我改進、自我更新與自我完善。

幼兒教育心得11

  為期四個月的“小學教師教學能力提高工程培訓”活動結束了,半個月的理論學以及三個月的實踐,讓我學著、收穫著。首先要感謝各級領導為我們搭建了這樣的一個學平臺,讓我有機會聆聽到專家們精彩的講座。在短期培訓中,大家互相幫助,共同進步,一起成長,分享快樂!

  本次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各級教育專家的精彩專題報告,有優秀的教學案例,有也有學員的互動討論,更有導師的指導、引領。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這是收穫豐厚的日子,也是促進我教學上不斷成長的時光。下面,我將把自己此次培訓學的`心得與大家分享。

  1、加強了師風師德建設。聆聽有關“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講座,提高教師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增強從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緊迫感和自我進取的意識。

  2、獲得了實用的教學技巧與理念。帶著教學實踐中的種。種疑問,我走進培訓課堂。其中了令我記憶猶新的有:李老師的《自由作與有效指導》,特別是李老師帶來的二個作指導課例,使我感受頗深,受益良多;鄭老師的《小學語文課外指導》,講出了語文課外閱讀在生活學中地位與作用,認我樹立了新的教學觀——讀書就是最好的備課;李教師的《走進說課》讓我一睹說課的真面目;徐X教授的《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讓我明白課堂要上得實在些,講究其實效性等等。是專家們的精彩講座一次次的激起我內心的感應,更激起了我的反思。我喜悅的收穫著專家們思想的精髓、理論的精華。

  3、提升了教育教學技能。透過專家教師們的現場授課,讓我們明白了什麼是“教育技術”,更新了理念,還得以真正認識到如何使計算機能更有效地為教學服務,提高教師電腦應用能力,讓青年骨幹教師都能熟練掌握並應用簡單的課件製做並能獨立製作課件。

  4、加強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在培訓中論從理論還是教學上,這都是一個讓我進步的有效良機。在回到一線教學實踐中,我主動為老師提供教學研討,還積極參與各類交流活動,虛心向同行學、請教,認真學新課程理念,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時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撰寫反思、心得,努力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

  這次時間雖然短暫,但是能給我們帶來強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論引領及許多教學上實用的東西。我希望以後能有更多的機會參加這樣的培訓。

幼兒教育心得12

  進入多元、開發、迅速變化的21世紀,我們同你一樣面臨挑戰:如何根據時代的需要和《綱要》的精神實質,來培養主動適應未來社會的人?為了指導幼兒園更深入地實施素質教育,我國頒佈了新綱要,這標誌著我國幼兒教育改革邁進了一個新的臺階。認真學習了《綱要》,深刻領會《綱要》的最新精神。根據《綱要》要求——“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透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的促進幼兒發展。”下面就《綱要》蘊涵的幼兒環境教育來談談自己的一點認識。

  《綱要》特別強調了環境教育,強調了環境在促進幼兒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社會生態系統理論說明:兒童是社會生態環境中的一份子,愛主動探索周圍環境,而非被動的學習者。周邊的社會生態環境為兒童提供了潛在的發展機會,並對其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同時幼兒的反應行為與習慣亦會影響到與其直接相關的家庭、幼兒園、社群。

  結合我班開展的主題活動,環境創設尤為重要。如:小班主題活動《幼兒園真好》,就要求教師為幼兒創設安全、溫馨、寬鬆的心理環境,使幼兒儘快與教師建立依戀關係。教師可經常抱抱幼兒,與他們交談,參與他們的活動。教師經常播放歡快的兒童歌曲,作為一日活動的背景音樂,使幼兒擁有愉快的心情。在主題牆上佈置一幅幼兒園的背景圖,張貼每個幼兒的照片,題為:“我愛你,幼兒園”,以幫助幼兒建立初步的歸屬感。透過環境教育,是幼兒喜愛上幼兒園的情感。

  《綱要》中指出,幼兒同伴群體及幼兒園教師集體也是寶貴的教育資源。教師的態度和管理方式應有助於形成安全、溫馨的心理環境,老師的言行舉止應成為幼兒學習的良好榜樣。所以,我們努力要為幼兒創設一個寬鬆的、和諧的、安全的、自由的環境,讓幼兒自由自在地在這環境中生活、遊戲、學習、發展。《綱要》還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師要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援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援、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的確,家長的作用也是不小的,我們要認真做好家長的工作,取得他們的信任,得到他們的幫助和支援。這樣,才能更好的做好幼兒教育工作。

  以上是我學習《綱要》後的一點體會,在以後的工作實踐中,我將不斷的更深入的學習,把《綱要》精神逐步落實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幼兒教育心得13

  每個人對歡樂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聽到一句讚美的話感到歡樂,有的人享受到一頓美餐感到歡樂,有的人得到一件美麗的衣裳感到歡樂,孩子能痛痛快快的玩感到歡樂。無論從精神上,還是從物質上,我認為只要能愉悅的,放鬆的,有好心境的,回憶起來是那麼甜美的,就是歡樂的。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生活在一群天真活潑的孩子中間,隨時會讓你感到無比的幸福和歡樂。讓我們一齊走近孩子,體驗、感受孩子們帶來的幸福與歡樂吧。

  此刻的孩子都是寶貝,是父母的寶貝,是爺爺奶奶的寶貝,是教師的寶貝,身為教師的我寶貝信任我、崇拜我、我愛他們喜歡他們,同時也在教育他們。

  在我帶班的過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難題,最難的是跟父母的溝通問題,我是一個很開朗的人可是對於只見過一面的,沒有怎樣溝經過的父母我會不明白該跟他們說些什麼。有一次,也是我剛開始帶班沒多長時間我們班上的一個寶貝不願意來上幼兒園,爸爸媽媽兩個人一齊來送寶貝,寶貝哭得很悲痛,家人看得很難過我站在旁邊束手無策不明白要幹些什麼,這是院長正好進來,她看見寶寶後立刻就開始哄寶寶,還讓我們班的小朋友跟他擁抱和她一齊跳舞,寶寶的情緒一下子就平穩了下來,看見父母臉龐的表情也有了一些變化。父母走後才發現自我身上有那麼多的不足。

  之後院長也跟我說明了一切,才認識到嚴厲不是對孩子的愛,要把自我改變成像水一樣柔軟,這樣孩子就會慢慢的認可我,我也在帶班的路上不斷的摸索不斷的學習。

  同時也在院長的身上學習到了一些經驗,如果在遇到這樣的事情我也明白該怎樣去處理。為做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打下優良的基礎。

  生活在這樣一群孩子中間,我忍不住要親親這個,逗逗那個,他們的一個親暱動作,一段天真的話語,一個奇特的想象,浸透著他們的機靈,活潑和純真,正是孩子們特有的靈性讓我們的童心永駐,讓我們的眼睛不時地一亮,讓我的心靈不時地得到愉悅,讓歡樂不時地圍繞在我身邊。

幼兒教育心得14

  二十一世紀是各方面飛速發展的時代。隨著時代飛速發展的步伐,人類知識的更迭,教學裝置的更新,現代教學技術的發展,教育觀念的轉換,藝術觀念的變化等。使得我們用現掌握的有限知識面對現在的教育已是落伍,跟不上科學技術發展的步伐,也不能完成時代賦予我們教師的神聖使命。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越學越覺得自己知識少。”這是多少年來,人們在學習程序中得出的結論。學習教育新理念,使我發覺科學知識浩如煙海,無邊無際。而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多麼的膚淺,只不過是滄海里的一粟罷了。學習了教育新理念,使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不少的知識。下面是我對這次學習的一些認識和體會:

  一、豐富的文化知識是教學的底蘊。

  教師從事的是教書育人的神聖事業。文化基礎知識是教師職業必備的重要方面。而紮實的文化基礎是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文化基礎,也是教師進一步自學、進修的文化基礎,是提高教育理論、教學質量的基礎,是教師知識技能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師的工作是傳遞人類的文化,為提高全體學生的文化素質、培養未來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由於教師在兒童的眼中是“無所不知,無所無曉的知識寶庫”。因此,教師具有的知識面愈廣博、愈豐富愈好。

  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的落實必須突破應試教育的控制,人的思維發展是情感和理性均衡發展的結果,而應試教育從一定意義上說,則是一種片面追求理性發展的教育。在這種教育下,學生失去了豐富的感性和情感,變得呆板,以致部分學生為了滿足感情的需要,產生了盲目追星的傾向,嚴重影響了個性的和諧發展。重視感性和情感的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的感性和理性才可能均衡、協調發展,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促進其健康成長。

  三、創新精神的的培養。

  教育新理念是讓我們的目光看得更遠一點,把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和能力作為我們的主要教學目的。在教學設計中,要讓學生成為主體、讓他們在得成功的感受的同時,融進自已的情感和想象、創造。

  過去我們用的教學方法往往是傳授知識技能,現在是讓學生來主動參與教學,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去探討,如果我們真正把學生的主體發揮出來了,那麼學生的創造性也就發揮了出來。 創新精神是發展創造力的前提,是一個人勇於改變自己,改造社會,勇於破舊立新,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因此在與素質教育中我們應當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放在首位,充分體現教育以人為本的的教學目的。

  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擔負著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打好基礎的重任。我們教師應當加深對教育新理念的學習,不斷地探索教學教法,為教改做出貢獻,為培養祖國未來高素質人才奉獻自已的力量。

幼兒教育心得15

  一位同行微信留言問我有沒有幼兒各年齡段跳繩、拍球測試達標數,我們不搞測試,自然也不會有達標數這一概念,所以只好老老實實的回答說“不好意思,真沒有。”她並不是第一位向我諮詢這方面材料的同行,在微信或幼兒體育公眾號的後天,常會同行和我探討這方面的問題,基本得到的答覆都是“沒有”。沒有的原因就是這些年在幼兒園,我並主張不對拍球和跳繩進行相關的達標測試工作。

  當然,我並不反對幼兒園開展拍球和跳繩等技能類體育活動,但是我們要明晰的是:拍球、跳繩等技能類體育活動只是提高孩子運動能力的載體或手段,其目的是透過這些活動的開展來培養孩子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促進基本動作的發展,進而增強身體素質等等。至於拍球、跳繩或其他技能的水平如何,個人認為並不是幼兒園開展相關體育活動的根本目的之所在。所以,技能類活動的開展需要把握的更多是這樣幾個方面:

  首先,如何引發孩子對活動的興趣?如何透過創設濃厚的活動環境來引發孩子對拍球、跳繩等技能類活動的興趣是開展活動的基本前提。內在的動機是幼兒保持興趣,持續參與的基礎,被動參與或強迫練習,帶來的結果往往就是會了動作,壞了情緒,沒了興趣。興趣和動機是需要慢慢的來進行激發的,提供相應的活動材料之後,即使開始只有一個孩子感興趣,但因為有教師的示範影響或者其他同伴的積極參與,都會讓其他孩子陸續的萌生興趣,加入進來。但假如一開始就是一種強制要求,只會讓孩子們不斷萌生逃離的心理和動機。不僅是孩子,我們成人在各種工作環境之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其次,如何看待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狀態?所有的技能類活動都存在著水平的高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跟孩子對本活動的興趣動機、參與練習的機會和時間有著密切的關係,另一方面也跟孩子自身的運動能力平差異有著重要的聯絡,兩者都會影響孩子在某一類動作技能上的水平。同時,對於幼兒的運動能力發展來說,並不是僅僅依靠某一種特定性動作技能來進行發展的,而是“條條大路通羅馬”的一個過程。作為教師,正確看待孩子技能水平存在的差異,仔細觀察反思對孩子興趣與需求的理解,做好引導與支援即可。

  關於測試達標這個事,在幼兒園階段還是要慎重來對待的。從習慣性思維和經驗來說,一旦需要完成“達標”這個事,或者用“達標”來作為考核評價的手段的話,最容易被使用的方法往往就是機械訓練了。而《綱要》健康領域的指導要點指出“健康領域的活動要充分尊重幼兒生長髮育的規律,嚴禁以任何名義進行有損幼兒健康的比賽、表演或訓練等。”《指南》健康領域在教育建議中也明確指出“對於拍球、跳繩等技能性活動,不要過於要求數量,更不能機械訓練。”所以,對於“達標”這個事,慎重對待,慎重確定。建議還是多花些心思在孩子們的興趣激發和持續保持上來吧,一旦有了興趣,積極參與並堅持練習,達標自然也就不是什麼事兒了!

【幼兒教育心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