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國學> 學習國學心得體會

學習國學心得體會

學習國學心得體會(精選15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習國學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習國學心得體會1

  一眨眼間,我已經在德國生活快兩年了,經歷過了這片土地上的大雪紛飛,也經歷了這裡的鳥語花香,德國在某些方面的確比我們更加發達,然而我卻在這裡越來越貼近自然與純真,德國這個國家如何,是不能用短短一篇文章可以概括的。這與不同社會和不同風氣有著很大的關係。我現在感覺到我越來越貼近自然,越來越憧憬那種最初和自然美好就是和學校以及周邊社群的風氣有著很大的關係。這裡沒有車水馬龍和城市的喧囂,更沒有熙熙攘攘的遊客,這裡只有樸實的老師們和單純的同學們。從他們這裡我能感受到的是純樸。這裡我想來談談自己的一些經歷感想以及自己的感悟。我並不認為談學習就足夠,如果沒有真實經歷無論如何費口舌地描述,都是無用。我想談論的是真正一個留學高中生的生活。各種媒體上這樣的文章並不少,但是有些作者的一些想法我實在不敢苟同,我覺得他們說的有些問題,並不是錯在了社會,而是錯在了自己本身。

  對於任何一個獨自來到德國學習的學生來說,在生活自理之外還要面對孤獨。這種感覺是不可能逃避的,而且它將會一直存在。畢竟和父母異鄉,還需要開啟一個全新的交際圈。在來到國外之前,我認為每個人都必須有這方面的覺悟。德國人自然也是普通人,他們也對一切充滿了好奇。更何況在這個連阿拉伯都會被稱作東方的土地上,出現了來自更加遙遠的,真正的東方國度的人,他們自然會展現自己友好的一面的。這就是我的機會,並且我把握住了這個機會。也是因緣巧合的情況下,我在這個學校交到了知心朋友。能夠在一個陌生的國家找到同一個思想層面的人交流實在是難得。漸漸的,當你在一個地方有了能夠給你帶來快樂的人,一個在危難的時候可以幫助你的人,一群你回國以後會牽掛和思念的人時,這裡已經就不再陌生了,那些說四海為家的人並不是沒有,但一定是少數人。德語有個詞經常會被使用,那就是"第二個家鄉",對於我來說,這個小鎮已經成為了我的第二個家。

  有時我也不得不感嘆,世界真大啊,但又是那麼小。誰會想到,一個人能夠在進入飛機的前一腳用著施瓦本方言和一群朋友在藍天白雲青青草地上談笑風生,下飛機的後一腳就已經湮沒在了一座燈火闌珊的百萬大都市之中。總會有人會問我,哪種生活方式你更喜歡,我其實並不是非常情願回答這個問題,一是因為表達出來過於困難,另一個則是因為自己談論家裡的優缺點並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如果一定要給一個答覆,那我也只會回答:"我都喜歡。"能夠在一生中同時感受這兩種生活氣氛,是我的榮幸。當一個人漂泊了萬里,又一次看到了可愛的老師們熱情的跟我們說歡迎回來時,那種說不出來的感動讓我有了家的感覺。當我再一次看到我的家人和好吃的中國佳餚時,又會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幸福。能夠這麼活著,我很滿足。

  說到老師,我認為對待老師的方式是全球通用的。不論在什麼國家我們都要尊重老師。在這個方面其實德國的學生是比較欠缺的,尊師重道這個詞所維護的並不僅僅是老師的尊嚴,更是我們國家的道德規範。在德國課堂紀律中從來就沒有上課不要講話這一條,我們中國學生的課堂自律所展現的在國外已經不是個人修養這麼簡單了,而是國家形象。我透過這個可以從老師那裡得到不錯的評價。再一次強調一下,不是上課不發言,而是遵守課堂紀律並在尊重老師的情況下發言。這是中國人到德國的一大優勢。透過上課時和課後與老師的互動,我自然就能夠得到很多機會,也讓老師們知道了,我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

  正如我之前所提及的,現在的我有兩個故鄉。但有一件不可避免的事實,那就是家人對我的擔憂,這也就是我有的時候喜歡攝影和拍影片的原因。我想告訴我的家人,不要擔心我,我過得很好。每當我得到什麼好的東西時,第一個想法就是想把這個好東西和家人分享。我拍影片只是想告訴家人,我很好,不要擔心我。後來又想到可以順便傳播一下東西方文化。因為德國學校也是我的家。我也想讓德國的朋友們感受一下東方文化的力量。所以在這兩個大前提下,我做了賀歲的影片短片。我做的影片短片竟然不僅能讓中國人看懂,德國的同學們也能看懂。所以我將這個影片展示給了他們。這一點引起了老師的注意,我便有了機會在校報上刊登了這個影片。

  當然,和我一起來到德國的同學們應該有不少比我更容易融入德國社會的。回首走過的路,我想感謝當年中德班時老師們的指導和自己的努力。儘管時過境遷,教學樓也換了,但是中德班永遠都是我心中那個溫暖的集體;雖然時間再也回不到從前,那段在中德班的時光依舊是我記憶中一抹明亮的色彩。

學習國學心得體會2

  “碧雲天,黃葉地……”“塞下秋來風景異……”“老夫聊發少年狂……”此起彼伏的誦讀聲從錄課室裡傳出來,又響亮又整齊。

  這是我們國學誦讀展示課的現場,今天有很多人來聽我們的課,除了有我們學校的老師,還有來自全國的很多老師來聽。

  這也是我們第一次來新錄課室上課,看,我們的錄課室多漂亮呀!白色的牆壁上毛茸茸的,一排排高高低低的課桌,顯得多少整齊!抬頭看,粗粗細細的攝像頭,彷彿許多雙眼睛看著我們,我們既緊張又激動,大家都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表現。

  錄課開始了,我們先熱身,按照小組的順序共同誦讀了書上詩詞。讀完後,就開始緊張激烈的擂臺賽了。只見螢幕上出現了八個正方形,每個正方形後面都藏著一首詩。胡婉晴先上場,她走上講臺,在其中的一個正方形上一點,出現的是《水調歌頭》。她微微一笑,高聲背誦:“明月幾時有……”她背得既流暢又有感情,我們彷彿被她帶進了詩中的意境。“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最後兩句全班同學禁不住和她一起背了出來,我們的良好表現贏得了聽課老師們雷鳴般的掌聲,同學的熱情被點燃了,大家爭先舉手上臺,每一個同學都能熟練地背誦下來,一波一波更熱烈的掌聲在我們的錄課室響起。

  接下來是小組賽,大組賽,男女生大PK,不管什麼樣的比賽方式,同學們都表現得很好,我也很高興,臉紅紅的,眉眼裡都是笑。

  最後我說說:“同學們表現真是太棒了,每個人都是誦讀小高手,背誦積累了這麼多美妙的詩詞!這些詩詞除了課堂上的展示外,你覺得對自己還有哪些用處呢?”立馬高高地舉起手來,“孔昕玥!”“我覺得背誦詩詞最大的好處,就是能讓我們的作文更有文采……”我清晰流暢的發言,也贏得了大家的掌聲。

  “下課!”我一聲令下,把還沉浸在國學誦讀意境中的我們帶回到了現實,大家收拾好書本,意猶未盡地離開錄課室。

  看著孩子們期待的眼神:什麼時候再來錄一次國學誦讀課啊!

學習國學心得體會3

  我是劉新玉的媽媽,我特別想說的是劉新玉以前愛吃的東西吃的還行,不愛吃的東西就吃的很少,但自從參加這個夏令營班,吃的方面變化很大,吃飯不剩飯粒,而且吃的很多。

  特別感謝龐老師為孩子指出不足之處,要不然我還稀裡糊塗的沒發現他的缺點。我還按照龐老師的指導方法陪伴孩子,讓他陽光快樂,積極向上。

  我聽龐老師第一節課,心裡一下子就特別平靜。以前心裡總是很亂,可能某一件小事就能讓我胡思亂想,格局太小了。我現在數著,昨天是我堅持不生氣的第一天,我要努力延長不生氣的時間,讓自己不斷修心。

  龐老師及各位老師不畏天氣炎熱,起早貪黑的備課,用心良苦的教孩子,無私奉獻,使我們這些孩子家長,升起了感恩的心。我真是發自內心感恩老師。我還要感恩廚房的義工和中心的領導,更感恩我們國家國泰民安,使我們有這麼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感恩先祖,感恩先師,感恩聖人。我也感恩各位家長對我的關懷和給我的某些心靈的啟示。

  總之,我學習的收穫很多,我也立志為孩子、為家庭努力去做好自己、完善自己。

學習國學心得體會4

  在學習第三模組的過程中,我接觸到了《孔子與儒家思想》《老子與道德經》《唐宋詩詞》《紅樓夢與紅學》等七部國學經典,雖然學習時間不長、斷斷續續,但覺著收穫很多。國學經典不僅是中國悠久傳統文化的證明,也是每一箇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更是我們園長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現根據個人學習情況談兩點體會:

  一、學習國學可以提高自身素養

  經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啟迪思想,開闊文化視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自己知道自身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作為園長,我們除了在能力、知識方面外,還應注重自己的表率作用。一個園長的權威,說到底就是"權力+人格"。儘管園長不是官,是教育家,是學者,但是園長要想管理好幼兒園,就要真正地為教職工辦實事,善於聽取來自各方面的不同意見和建議,集思廣益。

  二、學習國學可以提升幼兒園的管理水平

  “入則孝,出則弟”。孝敬父母,尊重兄長對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是首先應該具備的品質。為此,我鎮組織了對幼兒進行愛心、孝心教育的活動。包括聽父母的話,尊敬父母和其他長輩,關心體貼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勞動,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熱愛學習,與家人共同創造和諧快樂的生活。

  首先制定了幼兒文明禮貌、愛心、孝心細則,併發放到家長手中,讓孩子在園在家對照執行。其次充分利用本土文化,營造“孝”的文化氛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供與教育相適應的,具有“孝”文化特色的、富有童趣的室內外環境,形成有利於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教育氛圍。三是圍繞“孝心獻給父母”進行了一系列德育活動。

  (1)利用重大節日、生日音樂會等舉行各種形式的親子活動,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

  (2)要求幼兒在一週內聽一個“孝”的故事、“愛”的歌曲、“為父母做一項洗刷家務”、“幫父母做一種農活”、“給父母做一回健康服務”等。使幼兒學有榜樣,愛有行動,真實的感受父母養育之恩,有效的培養孩子關愛家庭、孝敬父母的優良品質。

  (3)做小小“孝子”。組織幼兒開展“我自己進教室”、“我是媽媽的小乖乖”等幼兒活動,讓幼兒透過演一演、做一做、說一說等形式,學會孝敬爸爸媽媽,養成良好的習慣。

  (4)評“孝”星。透過一定階段的活動後,組織幼兒及家長召開家園聯誼會,由教師、家長、幼兒溝通參與為每個幼兒以打星的方式評出最佳“孝”星,進行表彰獎勵。讓每個孩子都享受到成長的快樂。

  學習了國學經典後,我認為還可以在我們的活動中加入經典誦讀,如《弟子規》《唐宋詩詞》《三字經》等適合幼兒誦讀的經典;其次讓我們的環境與經典對話,收集有關宣傳資料、圖片、佈置幼兒園的環境、氛圍;三是利用傳統節日對幼兒進行滲透教育。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每個節日的由來、慶祝方式、各地風俗習慣等內容,讓幼兒在接受傳統文化知識的同時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及個性品質,促進幼兒園特色辦園。

  古為今用,是我們學習古代文學的唯一目的。學習國學,讓我們瞭解了中華優秀文化傳統,豐富了知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養。 我們學習國學,就是為了汲取先賢們的知慧和經驗。父母教育子女,閨女出嫁時母親的叮囑,很多話其實都源於國學經典。唐代著名詩人韋應物《送楊氏女》:“永日方慼慼,出行復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輕舟。爾輩苦無恃,撫念益慈柔。幼為長所育,兩別泣不休。對此結中腸,義往難復留。自小闕內訓,事姑貽我憂。賴茲託令門,任恤庶無尤。貧儉誠所尚,資從豈待周。孝恭遵婦道,容止順其猷。別離在今晨,見爾當何秋。居閒始自遣,臨感忽難收。歸來視幼女,零淚緣纓流。 ”詩中韋應物對即將嫁到楊家去的女兒,灑淚送別之餘,再三囑咐她要勤儉,孝順,遵守婦道。今人讀到“孝恭遵婦道”時往往橫加指責,認為這是封建思想,其實這就是國學,很好的傳統文化。

  深入學習國學,能提升我們的文化素養,使我們在為人處世方面更加合乎規範。 對於普通百姓,我們學國學不要想著一口吃個大胖子,夢想成為國學大師,這樣的理想雖然遠大,卻永遠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國學經典浩如煙海,我們窮畢生精力,也只能略知一二,所以不能貪多求全。

學習國學心得體會5

  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不可不從國學啟蒙開始。品讀國學經典,可以讓思想在知識的海洋裡自由馳騁,深刻領悟人生哲理,為你的人生撥開迷霧,指明方向。因此,作為林業局的幹部職工,我認為必須認真學習國學,以此來提高自身素質,助力林業發展。

  一、學習國學,提升自我素養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就要廣泛的學習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哲理,學會自我審視、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只有自身道德修養得以提升,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才能實現偉大的人生價值。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也要首先把眼下的事情做好。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麼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怒不是指責,而是要從自身找不足,進行自我審視、自我反省,在不斷的自我反省中總結經驗教訓,制定方案來解決問題,只有這樣,問題才不會越積越多,矛盾才不會增加,工作才能更加和諧順利,人生目標才能得以實現。

  二、學習國學,常懷感恩之心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說:“學生,在家裡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後有剩餘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典。”透過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對待自己的親人朋友要常懷感恩之心;對待由困難的人要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對待犯錯的人要去包容理解他們國學思想給我們啟發,實現精神上的救贖,教會我們在生活中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可以說,國學知識裡面對人生道理彷彿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三、學習國學,助力林業發展

  毛澤東曾經說“治國就是治吏,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將不國。”因此,我們在學習國學知識的過程中,要注重它對當前工作的重要借鑑意義;尤其對國學中以孔子思想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學習,要努力發掘其中的人文智慧,領悟其中做人做事的原則、為人處世之道。在閱讀國學經典的同時一定要思考,要感悟,把國學經典的內涵與工作、生活聯絡起來,透過親自實踐來印證、修正和完善理論思想,使國學理論知識融入實際工作效果,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助力林業工作實現新發展、新突破。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我們應該以此為傲,大力弘揚中國傳統國學文化,使其在歷史的舞臺上熠熠生輝、永不衰竭!

學習國學心得體會6

  一、在國學領域似乎有了一種要入門的感覺。

  從文字關到義理關以及研討,上課所帶來的是古今的一種貫通感,似乎有了一種豁然開朗、不斷更新自我的感覺。有什麼疑惑,請教老師和同學,大家都是那麼無私、友愛的答疑釋惑。學的很過癮、很暢快,原有的學習興趣越來越強。也許國學就像月光寶盒,裡面看似樸素,實則蘊含著大道。而開啟盒子很容易,可是想要開啟裡面的大道,是需要鑰匙來解開其中的密碼和玄機的。原來自學國學容易陷入文字層面,義理層面和人生層面很少引發,有了明師啟發引導、同學共修就是最好了。而這使我開始發酵,這也會使我在人生大道上愈行愈遠。

  二、心態和情緒方面好了。

  原來的我是個急性子的人,有著很多的迷惑,心態不定。而現在心靜了,情緒平了。很享用現在這種心靜如水的感覺,似乎冥冥之中到達了一種早就期待的境界和感覺。還記得《大學》中的那句話“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說的太好了,自己似乎對這句話有了一種感性的領悟。學《大學》使得我對自己的“止於至善”、“至於何方”有了更長遠的思考,這樣在面對外界的各種紛紛攘攘時,能夠做到心靜而自有方寸。心中能夠有所靜,源自每次不同課程中的收穫,有些來的直接,有些潛移默化。

  比方說,當我聽到“退一退海闊天空不如停一停海闊天空”時,心頭一震。實際上“退一退”更多的是講述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而“停一停”講述的更多傾向於人面對自我的一種心態和方法。因為只有“停一停”,才會有時間選擇自己的情緒。也似乎懂得了歷史上許多大家能夠面對小人時,心有城府含而不露又能合作的原因,至少有一條那就是達到了運用情緒的高境界那就是選擇自己的情緒。

  比方說,當我得知“所謂卦象無所謂好壞,它只是告訴人們現在所處的位置,並且應該注意什麼”、“唯有一謙而四益”時,似乎豁然開朗。

  每每回憶起課上的妙語連珠,心中非常愉悅。

  “學問忘了就是會了”、“解決化解內心的所有對話”、“找到內心多個自我中的那個主我”、“完成內心紛雜世界的統一大業”、“不給錢還是願意幹的事就是最想幹的事”、“遇境煉心”、“國學有如人生旅途中的明燈”、“面對世路更要學會走心路”等等,總之要在關注世事的同時,別忘了反觀自我,挖掘自我,認識我是誰,明白自己這輩子要幹什麼。走世路的同時也要走心路。

  類似情況,舉不勝舉。

  三、促進了專業領域水平的提高。

  我做的是新聞影視工作,含有兩方面功能:一個是記者功能,一個是編導功能。鐵肩擔道義,妙手駐文章。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使得我選擇了這樣一種生產精神文化產品行業,從事了紀錄片的編導工作。越做越發現,自己所做的意義也許是一種歷史的記載、時代的引領。司馬遷為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而寫《史記》。當代電視電視劇電影工作者也應該給自己定位是文藝工作者,這樣至少能夠保證文以載道、藝術為人民服務對歷史負責,引導人們的高階趣味、承上啟下、傳承傳統和歷史、引領時代。而這正是我樂於學習國學的重要原因,我學的影視更多的是一種表現手段和方法,我學國學更重要的是學到中華文化的“核”,這也是所要表達的,從而活在當下、引領當下。透過學國學使得自己對紀錄片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究,這樣也許就增加了更多的深刻和高度。

  當然,如果抽離出自己,或者跳出以上這個所謂立場,也許這種所謂的“精英”意識“精英”文化和“草根”意識“平民”文化是有著矛盾的,這也是自己一直在考慮在矛盾的一個問題。這次就在這個平臺上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我也真誠的希望能聽到更多的聲音,希望大家能幫我解疑釋惑,共同來思考這樣問題。

  總之,明德天下國學社,對於我的成長意義非凡,也註定了成為我成長成熟成業中的重要豐碑。

  在這裡發自內心的說說心中的感謝,感謝王鵬老師的引見和指導,感謝明德天下國學社的氛圍和平臺,感謝三位高師的傳道授業解惑和對中華文明承下啟下的使命感責任感以及生命的激情,感謝各位同學的良師益友式的各種貢獻和一心向善,感謝所有學社工作人員以及所有發起人默默奉獻勤勤懇懇和多方奔走,感謝xx社長倡起組建和全心付出,感謝xxx公司提供的這樣一份天空和氛圍,感謝歷代先賢聖者、志士仁人為我們書寫和踐行的偉大的中華文明!

  也許真的是,人生本沒有什麼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人生本沒有什麼意義,賦予了什麼意義,也就有了意義……

學習國學心得體會7

  透過學習經典,我體會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支柱的力量。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和繁榮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動力。在國學經典的叢林中漫步,使我收穫頗多。現根據個人學習情況談一下兩點體會:

  一、學習經典提高了自身素養經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啟迪思想,開闊文化視野。修身是一切的根本,要想完善自身,只有用知識來武裝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比如:工作中我要做到認真負責,無怨無悔,踏實務實;凡是能夠幹大事的人,都是能夠坐的住的人。

  很多事情失敗的原因,不是行動前沒有計劃,而是缺少計劃前的行動。要善於從自身找不足,制度切實可行的計劃,立足實際,向著眼前的目標奮進。

  二、學習經典豐富了我做人的道理

  古為今用,是我們學習古代文學的唯一目的。學習經典,讓我瞭解了中華優秀文化傳統,豐富了知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養。

  透過學習經典,讓我明白對自己的父母和親人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包括聽父母的話,尊敬父母和其他長輩,關心體貼父母;珍惜

  父母的勞動成果,熱愛學習,與家人共同創造和諧快樂的生活;真實的感受父母養育之恩,有效的培養孩子關愛家庭、孝敬父母。

  對待有困難的人,應該以樂於助人的心去對待,對待犯了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教育孩子方面,從小要教育孩子講禮貌,做一個有禮貌的人;要讓孩子學會感恩,有孝心,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經典是中國人的國粹,承載著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我要繼續學習經典,讓經典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的人生走的輕鬆而灑脫。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從學習經典開始,接續經典薪火,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

學習國學心得體會8

  20xx年1月,我很榮幸作為鞍山市職教城赴德國培訓專案的一員,在不萊梅應用科技大學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柏林建築專業職業學校、巴登-符騰堡州曼海姆雙元制職業大學三所學校進行了學習培訓和實地考察,此次學習培訓,讓我受益匪淺、感觸良多,對德國的職業教育體制、模式,社會的參與、認同和需求等方面有了比較深刻體會,現將培訓學習情況報告如下:

  一、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簡介

  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是在職業教育裡提供多元化知識,採用彈性的教育方式,進行職業教育能力的轉換的一種教育形式,是由聯邦、地方政府與企業三方合作建立的適應德國國情的一種職業教育體制。這種體制下聯邦政府提供法律保障,是體系的基本結構;地方政府提供學校平臺,培養公共技能和基礎理論知識;企業提供技術和崗位,並擁有職業的要求權,由這三方共同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技能人才。

  接受雙元制培訓的學生,一般必須具備主體中學或實科中學(相當於我國的初中)畢業證書之後,自己或透過勞動局的職業介紹中心選擇一家企業,按照相關法律的規定同企業簽訂培訓合同,得到一個培訓位置,然後再由行業公會協調分配到相關的職業學校登記取得理論學習資格。這樣他就成為一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下的學生。他具備雙重身份:在學校是學生,在企業是學徒工;他有兩個學習受訓地點:培訓企業和職業學校。

  正規雙元制畢業的學生不存在就業難的問題,因為要獲得學校培訓機會前學生必須被某個企業錄取作為培訓生,這是企業為社會應盡的義務,學生在學校是學生身份,由學校進行管理,每週1-2天在學校進行理論培訓,每週3-4天在企業以學徒的身份進行培訓,學習時間為3年,畢業時如果通過了工商聯合會的考試拿到了技術證書加上本人願意,就能成為企業的正式員工。

  參與到雙元制教育的企業要透過政府和公會的相關認證,並有一系列的措施在其參與過程中進行監督,若企業不達標則喪失參與資格,還要繳納相應的罰金。參與企業將得到政府在稅收方面的減免,並獲取穩定的人力資源的優勢。

  總之,雙元制能對個人的創意激發及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教會了年青人謀生的手段,提高了職業的自我認同,避免了失業與社會的不穩定。

  二、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內容

  “雙元制”職業教育不同於我們的專業設定而是以職業崗位進行劃分的,教學內容按照企業和學校的不同特點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企業的培訓按照聯邦教科部和有關專業部共同頒佈的培訓條例進行。德國經濟部公佈了國家承認的培訓職業有331個職業。各專業部分別制定相關職業類別的培訓條例,包括教育內容、時間安排以及考核辦法等,並會同聯邦教科部共同頒佈實施。各培訓企業根據培訓條例和本企業的特點制定具體的培訓計劃並付諸實施。職業學校的教學內容由各州文教部制定並形成法律。它的任務是在服從企業培訓要求的前提下實施普通和專業教育,深化企業培訓中的專業理論。 “雙元制”職業教育的考核、成績認定及證書發放由各行業公會負責。考核分為中間考核和結業考核兩種,從考核內容上分為書面考試和實際操作技能考核兩種。透過考核的學徒工可以得到國家承認的崗位資格證書,成為該工位上的合格技工。

  (一)、教學體制

  首先由學校來制定教學計劃表,企業要按照計劃表來執行,企業的責任、方案、時間都是界定好的。執行效果設定最低限度的標準,不能達標的企業是不合格的,企業將失去培訓資格並交納罰金。這就能夠保障學生不僅符合一個企業的需要,而是達到大多數企業的要求,保證學生就業的穩定度。

  其次,國家針對每一個職業都會有一個教學計劃的建議表。如:三年中的某一個星期應該到某一個程序,作為教學的一個參考和幫助。再如對期中期末考試的要求,考試的時間、內容和標準等都有相關的要求,這些都是要嚴格按照要求去執行。

  第三,在培訓規範法規的制定中,會有許多的相關教師參與其中,如果有新的教學計劃要求出現時,其程序如下:當生產工藝流程發生變化時,企業必須對行業公會與企業工會報備方案,如果這兩個工會認為有矛盾的話,可以將方案報備負責雙元制的聯邦機構。聯邦機構會與經濟部或教育部聯絡,這幾方都溝通好後,再進行教程改革,並反饋到企業中來。工會與公會會做一些統計,並提供一些資料,並最

  後形成一個解決辦法。對於制度的改革會找一箇中立的研究機構去制定與評估。通常來說鑑定與評估不會太多考慮教學內容,而是會看是否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規定。學校再根據法定規劃教學課程,這個週期規定不允許超過一年。

  第四,一個職業的培訓不僅僅是一個崗位的學習,而是全生產流程的學習,是是企業應用性的學習,如果企業沒有的法規中規定工序部分,企業會安排學生到有能力提供該工序的企業或者培訓中心去完成這部分培訓,相關費用也會由企業負擔,這就使畢業生在社會上有很強的生存能力。

  第五,雙元的界限在模糊,企業也開始重視一些相關的理論課程。理論課的教學場地不僅僅安排在學校,更多的企業更願意把能夠與實踐相結合的理論課程(如:外語、物理)安排在企業。

  (二)、教育思想

  1、雙元制最核心的思想就是理論結合實踐,就像太極圖一樣是混合在一起的,是自然交融的,是流動的,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去學習,只有透過時間的積累參政真正的達到理實結合。

  2、讓學生學習如何去學習,樹立正確的職業觀,明白怎麼做才是正確的、最好的,在教學時要傳遞一些情感,進行專業素質的朔造,與人溝通、交流能力的培養。

  3、企業文化教育是進入企業工作的準備。企業對學生的教育,除了專業技術,還有工作態度、社會責任感,企業還需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和全面性的學習。而對企業來說,多培訓學生也可以提高企業的聲望,同時也為社會培養貯備了專業人才。

  4、在職業教育中對社會關注的熱點進行教育。如:在學校中進行環保教育。教育學生形成一個健康與生態環保的行為規範,為後代子孫造福,學校使用再生紙,倡導騎腳踏車是一種環保行為,減少開車,共同租車,大家都要這樣做,形成不懂環保就不酷的風氣。

  5、綜合素養的養成教育。一個人的能力包括專業技能,個人情感、工作社群等,這才是一個完整的專業能力的概念。德國有一個著名的寓言故事,母雞說:“這個世界光會下蛋是不行的”,怎樣才能讓下的蛋更好吃?下蛋(工作)時有情感,蛋會才會更好吃。每個人都要自發的去激發自己的能力,才能在這個社會生存。

  (三)、教育質量評估

  對教學質量進行評價,有幾個元素來決定,首先是在培訓中教育者的設計部分,讓學生在工作的過程中得到更好的學習;第二點在教學中的命題,這個命題的.質量將影響教學的結果;第三點教育面向的是學生的因素,他應該知道自己也要有責任(家庭、社會的基本公共教育),自己要有責任感,不能僅僅從操作任務上來看,要有自己的自覺性,有自己的思考;第四點指完整性的全面性的學習,企業要解決的任務是盈利,自覺性的工作掛上鉤,形成企業精神,協同整體運作。最後說工作能力作為選評的專案,代表工作能力的結果透過考試來決定,但應考慮一些態度等情感因素。如果在培訓完成後,一個學徒對這個職業產生了專業認同。工作愉快,喜歡,得到滿足,今後在此專業上將得到更多的進展,這才一個合格的教育產品。

  質量監管機構是行業公會。全德國有80個行業公會,以產業分割槽,組成人員為當地的有代表性的工業家與企業家。這是一個受國家監督的社會組織法人單位。這些企業家每年要付年費給公會,公會的一項主要任務是負責職業教育的發展,為學生提供諮詢,認定培訓企業資質,進行相關的職業考試。他們提供資料資訊庫,會員可以得到免費諮詢,有教學專家提供建議。也提供給企業各項幫助,如國家對企業的優惠政策等(土地計劃、對外界的聯絡、與國外的資訊諮訊)。

  學生職業資格認證考試時,學校教師代表、企業代表、公會均會派出代表共同參與。公會是義務的,不接受酬勞。這也保證了考試的公平性、中立性。三方也可透過考試發現存在的問題,可以對課程的內容起到控管作用,對專業的發展提供展望。

  三、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的發展

  1、開啟畢業生的上升通道,為畢業生提供更多的考取學士、碩士和博士的途徑與機會。畢業生透過社會培訓和成人教育的形式可以更加容易的進入上級學校。並且在某一階層、某一階段,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是可以互相轉換的。

  2、加強在考試方面的要求,要達到社會的需求目標。隨著社會對職業要求的提高,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核也會更加的嚴格,尤其是在面試的過程中會更多的考察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團隊意識、溝通能力、對人的尊重)

  3、更多考慮其它歐州移民的問題,將他們納入德國體系中。如西班牙過來工作,在統一資格認證方面要多考慮。

  4、將師傅引入大學來,讓他們學一些學位課程,帶給他們更好的待遇,讓他們發揮更大的作用。

  5、將雙元制引入特殊教育中。部分殘障的學生原來在一些單獨的特殊學校,但這些年的趨勢是這部分學生也融入到雙元制職業學校來,將來也可獲得工作的機會,更好的融入社會。

  四、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1、接受職業教育的人數在逐年下降。主要原因是德國的出生率在不斷的下降(法律促進生育,家庭內有三個孩子可以免稅,正常稅負為37%-40%),另外部分家庭因為經濟危機移民到別的國家以獲得更好的經濟收入(醫生、律師),這就導致生源規模在不斷的縮小。

  2、因為政策的關係,學校的學生會超過社會的需要,一些職業學校的學生往往得不到好的培訓和實習機會。國家也在倡導型企業提供更多的實習就業機會。而企業認為現在的青年人沒有良好的職業素養,不值得去培養,不願提供學徒崗位,這種情況下政府也無能為力。這就產生了一年制的短期預科班,讓沒有想好學什麼和找不到接收企業的學生在學校透過學習更加深入的瞭解職業的內涵和培養綜合素養以達到企業的認同。

  3、校企之間在教學工作方面溝通不是都很順暢。相互間不願意進行溝通,相互指責,溝通的效率不高、效果不好,很難達成一致目標。

  4、學校對教師的教學評價方面存在問題。評價方式和內容都受到教師的質疑,教師也不願對問題進行反饋,導致教師改進方面上不是很積極、主動,使得學校在教師評價方面的改進工作也很緩慢。

  五、幾點體會

  在德國學習培訓中感受到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也是在不斷變化的,而且還會有多種形式的“雙元”。

  文化課和專業課沒有明確的界限,企業也會教授學生文化課的內容,只要與學生的職業相關,有利於學生接受,並不侷限於教學的場所,一切只為了教育好學生。學校和企業對文化課的設定非常重視,教學內容不僅侷限於文化知識的教育,更加強調將學生塑造成為一個合格的職業者和社會人。

學習國學心得體會9

  千呼萬喚始出來!課程改革的“關鍵”、新課標的“源頭”、中高考評價的“風向標”,當前教育界最火爆的“熱詞”,“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與20xx年9月18日正式出爐。初次聽到這個名字覺得非常的“高大上”,對其內容持懷疑態度,認為也是“換湯不換藥”,因此沒有細讀。深入的瞭解它的精髓卻是在20xx年的寒假,靜下心來真正的走進它,才發現它是真正“高大上”的培養人的標準體系。

  所謂“學生髮展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核心素養是關於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的綜合表現;是每一名學生獲得成功生活、適應個人終生髮展和社會發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養;其發展是一個持續終身的過程,可教可學,最初在家庭和學校中培養,隨後在一生中不斷完善。

  近幾年,由於工作的需要,我接觸到了數學教學。發現數學學習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科學協助下,將書本上的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認知結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意無意地把抽象、推理等數學素養滲透到教學中來,潛移默化,提升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這便是培養了學生的核心素養。下面結合自己所帶學科,談談自己對培養數學核心素養的粗淺認識。

  一、在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

  數學思想是對數學和它的物件、數學概念,命題和數學方法的本質的認識。數學方法是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數學教學要在重視傳授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體會數學方法、感悟數學思想,這樣才能使學生學會用數學思維、數學手段和數學方法去分析和解決數學中的具體問題以及其他的一些現實問題,這是數學教學要追求的境界,也是數學教學的本質要求。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是數學知識在更高層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蘊含在數學知識發生、發展和應用的過程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要由表及裡,循序漸進。要在知識發生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要在問題的探索和解決過程中揭示數學思想,使學生從中掌握關於數學思想方法的知識,並把這些知識應用在後續的學習中,科學地 獲取數學知識。知識的記憶是暫時的,思想方法的掌握是長遠的。知識使學生受益一時,而思想和方法使學生受益一世。例如:五年級數學上冊學習《平面圖形的面積》時,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透過割補等方法推匯出面積公式,學生印象深刻,計算題目時就不容易出錯。知道了方法,學習就相對輕鬆了。

  二、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思維作為一種能力和品質,作為人的智力的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建立“發現式學習”的教學新模式,營造學生思維的平臺。思維的發展,需要土壤,需要平臺。好的教學策略是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進一步釋放學生的思維潛能、進一步保護學生的思維火花。凡是學生能透過自己努力學到的知識,絕不授予學生,凡是學生經過思考能解決的問題,就放手讓學生去思考,把“教—學”活動中的自由還給學生。把學生當成主體,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既給了學生思維的自由,也給了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壓力,從而迫使學生去思考。在數學課堂中,我經常把問題拋給學生,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開展小組討論,讓學透過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找出答案,學生興趣濃厚,思維能力得到了鍛鍊,這也是核心素養裡關於學生自主發展的要求。

  三、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事物

  身邊的事物數學問題很多,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把生活中的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進一步揭示具體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聯絡,既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有助於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日常生活中坐計程車時我們會遇到如何計算車費的問題。教學時利用現實生活中的情景再現,引導學生透過思考計算,掌握這類應用題的計算方法。另外,在數學教學中注重保護和培養學生的直覺意識,講一些數學的發展史,例如:《認識分數》時,講講分數的發展史。多參加數學社會實踐等,都能使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一定的提高。

  數學素養歸根到底是一種文化素養,數學教育也就是一種文化素質的教育,它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們教師貴在重視和堅持。要透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不僅僅是一系列抽象的知識,更多的則是一種方法,一種文化,一種思想,甚至於一種精神和態度,從而讓學生滿懷樂趣和憧憬地去學習它。

學習國學心得體會10

  20xx年xx月起我校開展了學習《國學經典與教育》這門課,它分為四個教學影片。原先我對國學僅僅是明白而已,經過此次的學習,讓我對國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感受到國學中的不可言傳只可意會的經典理論,細細的反省一下,我感覺確實受益匪淺。

  經典是漢語言文字的典範和精華,而且更蘊含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是民族精神得以生髮的深厚土壤,對民族精神的培育和構成起著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學習《論語》的收穫是有的,在論語中,孔子表達的“學”,不僅僅僅僅是讀書學知識,而是泛指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熱愛學習,而且樂此不疲,一向到了晚年還刻苦鑽研十分深奧難懂的《周易》,故有“韋編三絕”的美傳。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於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其次,學習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第三,是要專心致志,知難而進。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意思是讀書的人要立志於追求道義、真理,要專心致志,不要為世俗所累。第四,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說明學無常師,作為人應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完美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務必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樣瞭解自己,明白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目標。

  《論語》反映了孔子的師德涵養,孔子被後世尊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他將畢生精神貢獻於教育工作,敏而勤學,具有豐碩的實踐經驗,注重道德涵養,

  是一位盡職的好教師,成為後世教師學習的表率。《論語》中良多篇章都能夠看到孔子對師德涵養的相關闡述,帶給後世為師者莫大的啟迪。

  1。立志有恆,加強涵養。

  孔子強調立志在道德涵養中的主要感化。他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成奪志也。”(《論語子罕》)。因此,教師不只要本身,還要教育學生確立高尚志向,樹立人生理想,作為個人勤懇的標的目標。

  2。自省自克,悔改遷善。

  孔子從意遇事要長於進行自我省察,這是道德涵養的主要方式。孔子教育學生隨時對本人的行為進行檢查,以便及時發覺問題,避免繼續犯錯誤,這樣就起到了自我監視的感化。孔子認為,道德準繩和規範是公共好處的表現,對個人起束縛感化,因此,需要剋制自我。長於自克是道德涵養的標識表記標幟。

  孔子認為,現實中不具有不犯錯的聖人,環節是看待錯誤的立場。他說,“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他承認本人犯過錯,並認為,過錯被別人發覺,是本人的幸運。孔子要求“過,則勿憚改”(《論語學而》),見賢思齊,從善如流,知錯即改,不竭地完善自我,昇華自我。

  3。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教師要盡本人的社會職責,應注重本身的學習涵養,節制博識的知識,具有高貴的道德,這是教人的前提前提。

  4。身先士卒,言傳身教。

  孔子對學生的教育,不只要言教,更注重身教。他透過嚴以責己,身先士卒來傳染打動學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論語子路》),充實說了然身教的主要性。簡直,如果教師能做到以身示範,雖沒有言語的說教,仍然能對學出發生潛移默化的感化。

  5。愛護學生,無私無隱。

  愛護學生、關懷學生是一個教師成功的必需具備的前提。孔子說:“仁者愛人”、“智者知人”。孔子關懷學生道德、學業的促進以及學生們的餬口與健康環境,他和學生有深厚的交誼。孔子對學生傳授知識毫無保留,做到了“無私無隱”。

  6。相信學生,激勵學生。

  孔子對學生充滿期望,他說“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不如今者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論語子罕》)那裡包含了青年人跨越老年人、學生跨越教師、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成長概念。

  7。不竭學習,勤懇立異。

  國學經典培訓孔子認為教師要講究教學方式,長於啟發學生的心智。“溫故而知新,能夠為師矣”(《論語為政》)。教師必需本人經常複習故業,暢通領悟貫通,做到有新的領悟、新的體會、新的發覺,才能勝任教學工作。教師不只給學生以知識,還要使學生獨立求知,獨立思考,並能做一個有道德涵養的人,這樣才算是好的教師。

學習國學心得體會11

  前言:20xx秋期教學工作即將結束,現將本期學習國學工作總結如下。(其實也就是前些時候所寫的幾篇相關日誌重新編輯了一下下,各位見笑了)。中華文明淵遠流長,博大精深,學點國學,對祖國的歷史、文化有所瞭解,是大有好處的。

  一、為什麼要學國學

  看過一部電影《土婆婆PK洋媳婦》,那位土裡土氣的婆婆身上具有中國傳統女性的善良正直慈愛勤勞節儉,最終贏得了洋媳婦的尊敬和依賴。從某種意義上說,土婆婆是學習國學和運用國學的典範,如果她一味依照洋媳婦的生活方式和思維習慣,讓自己去適應洋媳婦,她一定會輸掉這場PK賽。

  我們學習國學,就是為了汲取先賢們的知慧和經驗。父母教育子女,閨女出嫁時母親的叮囑,很多話其實都源於國學經典。唐代著名詩人韋應物《送楊氏女》:“永日方慼慼,出行復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輕舟。爾輩苦無恃,撫念益慈柔。幼為長所育,兩別泣不休。對此結中腸,義往難復留。自小闕內訓,事姑貽我憂。賴茲託令門,任恤庶無尤。貧儉誠所尚,資從豈待周。孝恭遵婦道,容止順其猷。別離在今晨,見爾當何秋。居閒始自遣,臨感忽難收。歸來視幼女,零淚緣纓流。 ”詩中韋應物對即將嫁到楊家去的女兒,灑淚送別之餘,再三囑咐她要勤儉,孝順,遵守婦道。今人讀到“孝恭遵婦道”時往往橫加指責,認為這是封建思想,其實這就是國學,很好的傳統文化。沒有哪位母親希望自己的女兒紅杏出牆吧?

  深入學習國學,能提升我們的文化素養,使我們在為人處世方面更加合乎規範。

  對於普通百姓,我們學國學不要想著一口吃個大胖子,夢想成為國學大師,這樣的理想雖然遠大,卻永遠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國學經典浩如煙海,我們窮畢生精力,也只能略知一二,所以不能貪多求全。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子又曰:朝聞道,夕可死矣。

  學國學,樂國學。

  二、學國學學什麼

  當下重慶的教師們學國學熱情高潮,因為這是教育主管部門硬性規定的,作為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科目之一。《國學經典與教育讀本》一書有以下章節:論語、學記、大學、韓愈作品、傳習錄、黃宗羲作品、孟子、荀子、樂記、中庸、對賢良策、顏氏家訓、朱子語類、習性諸論、梁啟超作品,全是選讀。也就是斷章取義,把上述經典書籍裡的教條羅列出來,再加上註釋和學習提示。可能網考的時候,就是考查大家的背功,看誰記住的教條多。摘抄《論語》學習提示要點如下:

  (一)《論語》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1。重視教育的社會功能和促進個體發展的作用

  2。倡導培養志道弘毅的志士和君子的教育目的

  3。實施以道德教育為重心的豐富的教育內容

  4。主張“有教無類”,擴大了教育物件

  (二)《論語》反映了孔子的師德修養

  1。立志有恆,加強修養

  2。自省自克,改過遷善

  3。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4。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5。愛護學生,無私無隱

  6。相信學生,鼓勵學生

  7。不斷學習,努力創新

  (三)《論語》反映了孔子的教學藝術

  1。因材施教

  2。啟發誘導

  3。學思結合

  4。學以致用

  5。學而時習

  6。誠實謙虛

  個人以為,學國學是接受薰陶,不是被學習,不是為學國學而學國學。學國學就是要學習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什麼是國學精髓呢?國學的核心思想,用一句話來講就叫:順天理、盡人心。什麼意思呢?外應天理(宇宙的自然執行規律),內應良心。外,順從自然規律,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內,盡到良心的責任和義務。是誰在外應自然規律?是誰能盡到人心?不是國學,而是人自己、是人本身、本心。所以,脫離人心談國學就是一具殭屍。學國學的目的也就是為了修身養性。

  將內涵無比豐富的國學精髓以條款的形式機械地灌輸到讀者頭腦裡,結果只能是記住一些散亂的詞句。就好像文學名著中的名言,離開了主人公和故事情節,再經典也會令人索然無味。反對解構,反對導讀。莎士比亞說:“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國學經典理應讓讀者自己去感悟,每個人閱讀時會不有同的情感體驗。在一個國學經典網站上,看到這裡開列出的書目種類繁多,分經、史、子、集、其他五大類,在其他一類裡,又列出四庫全書。每個學習者完全可以根據自身實際,選取喜歡的書目來學習。這樣的收穫想必更大,閱讀時也會有快感產生,而不是痛苦得像受罪。

  九月學國學,十月考國學,教師們的本事真是不小!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現在的情形讓我想起一本小說裡的人物對話,某書記對女部下說:“來,我把精髓傳給你!”呵呵~~

  三、怎樣學國學

  學國學,首先要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為了應付考試而學,急功近利肯定學不好,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逐步培養對國學的興趣,學思結合,這雖是老生常談,卻是學習的不二法門。

  解決了為什麼學和學什麼的問題,接下來就是如何學國學的問題了。

  大家都有這樣的體驗,上中學的時候,在某一堂自己不喜歡的課上,就偷偷拿出小說書來看,教師的話充耳不聞,甚至教師走到你跟前來伸手取出你放到課本下面的小說時,你才如夢方醒,這可能算是讀書的最高境界了。你沉浸在小說描繪的世界裡,如痴如醉,心潮澎湃。我讀師範校的時候,一次上馬基課(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時,偷看《射鵰英雄傳》,也被高度近視的老師發現過,當他走到身邊的時候,我靈機一動,把一本《讀者文摘》主動奉上,金庸先生才逃過一劫。到現在我也這樣認為,金庸先生的小說裡講述了宋、明、清的歷史,詮釋了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成為金庸迷們瞭解歷史、提高政治素養和文學修養的一條途徑。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你對某一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就欲罷不能了。去書店選購一本你喜歡的國學經典,或者到國學經典網站下載幾本好書到自己的文件裡,最好是打印出來,先通讀瀏覽,再慢慢讀,這樣每天讀一小段,沏一壺茶,放上音樂,應該是一樁賞心悅目的事。

  我輸入“國學經典”,搜尋引擎自動將“國學經典書庫”首頁頭條顯示,說明該網權威,受到網友追捧,在這裡每個國學愛好者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書籍,諸子百家,二十五史,全唐詩全宋詞自不必說,連孫子兵法,周髀算經亦在其中。至於國學經典中與教育相關的,在教師研修網《國學經典與教育讀本》一書中所羅列的文段,在該網站上一定能找到原文出處。如果你去找了,一定有更大的驚喜等著你。但是,這裡沒有學習指要,大音希聲的緣故吧。

  四、《道德經》學習體會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諡號聃,周代守藏室之史官也。老子在中國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史上都是有巨大影響的人物。老子是人,但要從宗教文化去研究,他又是神,是道教的教主,被尊稱為老君爺。老子留下的五千言《道德經》,博大精深,是中國文化的大寶藏,也是中國哲學本體論的第一部名著。在《道德經》一書中,“道”有著極其深刻的內涵,它具有自然無為,無形無名,既看不見又摸不著,又不可言說的特性;它是天地開闢之前宇宙渾沌混一的原初形態,又是超越一切有形事物的最高自然法則。大道無形無名,卻孕含著一切有形事物生成發展的玄機。我們可以簡單地歸結為以下四點:(一)道是構成世界的實體,(二)道是創造宇宙的動力,(三)道是促使萬物運動的規律,(四)道可作為人類行為的準則。總之,道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中最初的發動者,它具有無限的潛在力和創造力,天地間萬物蓬勃的生長都是道不斷髮揮的表現。與道相對的另一概念是“德”。德的意思是得道,即認識和體驗道,按照道的自然法則修身治國。摒除老子思想的時代侷限性和宗教迷信色彩,《道德經》中許多思想對於我們提高修養和管理社會,仍具有寶貴的指導和借鑑意義。

  (一)老子如是說: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

  老子用水性來比喻上德者的人格,水最顯著的特性和作用是:柔;停留在卑下的地方;滋潤萬物而不與大自然相爭。老子認為最完善的人格也應具有這種心態與行為:處眾人之所惡,別人不願意去的地方他願意去;別人不願意做的事他願意做。他具有駱駝那樣的精神,忍辱負重,謙卑守拙。很多人教育子女要堅強,不要軟弱。老子卻教導我們要柔,因為柔能克剛。“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在老子看來,人生也是如此,“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時時爭強好盛,結果只能處處遭遇挫折,倒不如做一滴水,與世無爭。

  (二)老子如是說: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本質上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他主張聖人(即統治者)治國修身皆應效法天道自然,遏貪慾,貴柔守雌,清靜無為。反對儒墨兩家倡導禮儀,尚賢有為的政治理學說,認為這是造成道德淪喪,使人爭奪難治的原因。他的政治理想是回到古代小國寡民,風俗純樸,人民知足常樂,與世無爭的社會狀態。這些思想反映了老子哲學消極保守的侷限性。但是這一思想在歷朝歷代卻受到統治者的推崇。西漢初期,正是因為統治者實行與民休養的政策,行“無為之治”,才使國力在短時期內得以迅速恢復。老子學說成為漢代最受歡迎的治國之道。在歷史上影響最大,人們公認的對老子學說體悟最深的莫過於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趙佶、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福臨了。他們的共同點在於從所處朝代的社會現實出發學老研老,並親為《道德經》作注,亦即史稱的“御注”。

  (三)老子如是說:民不畏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傷其手矣。”(《道德經》第七十四章)可見,理想的政治是以德化民。

  (四)老子如是說: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道德經》第三十三章)

  (五)老子如是說:為而不爭。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真實的話不好聽,好聽的話不真實。行為良善的人不巧辯,巧辯的人不良善。真正瞭解的人曉得宇宙間的大道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廣博,知識廣博的人未必對大道有真知。聖人沒有私心,什麼都無所保留,他儘量幫助別人,自己反而更充足;傾其所有為別人,自己反而更富有;天道無私,只有利於萬物而不會對萬物造成傷害。聖人順天道而行,只是貢獻施予而不和人家爭奪。

  讀《道德經》,向老子學習!

學習國學心得體會12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載著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它是中華文明的主要載體,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它滋潤著中華民族的茁壯成長,培育著中華民族的主體意識,使中華民族以其特有的品質與風貌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它的某些內容,也許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失去意義,然而它的合理精神,卻超越時空的界限而恆古常青。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以此為傲,也應該更好地繼承併發揚中國傳統國學文化。

  作為一名教師,我很榮幸地參加了騰衝縣中小學骨幹教師國學培訓,透過3天的學習,讓我對國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切身感受到國學中不可言傳只可意會的經典理論,細細品味一下,確實受益匪淺。今後, 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領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豐富充實,做到積極借鑑汲取前人經驗與根據實際情況來對學生進行國學教育。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

  一、加強教師自身品德修養,給學生樹立良好形象

  變化氣質,涵養德性。經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啟迪思想,開闊文化視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一

  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自己知道自身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

  二、堅持培養,激發孩子學習國學的興趣

  《國學》裡的內容極其豐富,其中包含的思想有些也比較深奧,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只需要知其言,而並非一定要知其意。德音老師說過校園裡每天聽一段國樂,讀一段聖賢書,做一段國學保健操慢慢薰陶,慢慢培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時間久了就能熟讀成誦了,她還推薦了《菜根譚》一書。

  三、熟讀成誦,在誦讀中感悟

  國學經典,不僅語言精煉優美,而且意蘊深刻。是對小學生進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國學誦讀對幼兒初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積極健康的作用。其次,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對經典一遍遍地誦讀,每一遍都是一個感知過程。在反覆誦讀中,誦讀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誦讀者的理解、體會也在層層加深。“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

  四、加強學習,提高國學認知水平

  我原以為國學就是《老子》、《孔子》。這一次培訓聽了羅藝峰教授的《在聽中領悟世界---中國人的聽道》的講座讓我知道原來聽也是國學,再聽到羅守誠老師的笛演奏,真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並且連續不斷的吹奏了兩個多小時,讓我震驚。國學裡居然蘊含著那麼多動聽的國樂,我真的是太淺薄了,這讓我深

  深感到我作為教師國學知識的匱乏。國學經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類文明的沉澱,歷盡歲月河流的淘洗,依舊光彩奪目,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而我們教師有既定的教學任務,我們要利用有限的時間來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增加閱讀量,透過相互學習交流,培訓等手段來提高我們的國學認知水平。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學習是永無止境的,我們應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

  這幾天的國學培訓,讓我深刻領略到國學的魅力。《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老師是很好的傳承者,我們應當做學生的導航者,為他們開啟這扇門,讓他們在國學經典的寶庫裡吸取營養,構築自己人生美好的詩篇。

學習國學心得體會13

  龐老師讓孩子寫一篇感謝爸爸媽媽的作文,選了幾個寫的好的典型作文,在家長班讓家長讀。

  當李容一的媽媽用她那顫抖的手拿著孩子作文朗讀,潸然淚下的那一刻,我徹底的淚崩了,幾乎是泣不成聲!不是說孩子寫的多動聽多完美,也不是被李容一媽媽的淚水所感染,是真的感覺自己錯了,因為現在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玩兒手機,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根本沒有想過孩子的感受,根本不顧及孩子的想法。

  就像老師說的,家長總是向孩子要道,和孩子說當媽媽的都是為你好,生了你養了你,供你吃供你喝,給你洗衣做飯,你就應該聽話、孝順!其實,家長沒做好,孩子能做好嗎?我們根本沒有資格要求孩子。過去我總是對孩子說狠話,有時還罵孩子很難聽的話,總是要求孩子按我的模式走,總說孩子這沒做到那沒做好,總說孩子對我不孝順,頂撞我了,反過來反思一下自己做到了嗎?自己這麼大了,有時還頂撞媽媽呢,好話沒好聲的。孩子都是和我學的啊!

  我們對孩子的愛是自私的愛,是要求回報的愛,都說母愛偉大,而我真的沒有感覺到自己的偉大。其實我從來沒有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從來沒有真正的理解孩子的內心,從來沒有發自內心的陪孩子玩兒過,總是愛手機比愛孩子多,沒事就玩兒手機,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直到今天龐老師給我們留了作業,讓我們和孩子一起跳《生命之河》、《愛和關懷》和《乖寶寶》,10年了第一次感覺到和孩子那種心與心的碰撞,感覺到孩子的童真和可愛,真正的母子心連心融為一體,心與心真正的碰撞到了一起。孩子也感受到了媽媽對他的愛,我也感受到了孩子對我的愛。

  真的感謝龐老師給我們的啟蒙,使我們能和孩子一起玩兒起來,一起學習,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用我們的愛和真心來陪伴孩子,做一個合格的媽媽!感恩所有的老師和義工們,你們辛苦了,我愛你們!

學習國學心得體會14

  從小就優先學習最精華、最重要、最核心的東西,把最精華的學好了,學其他東西就能觸類旁通,事半功倍。“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國學以中華燦爛文化之經典為基,兼收幷蓄他國優秀文明之精華或經典。儘早將學習能力提高到較高的水平,包括思考和記憶的能力。讓孩子自小“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地讀和背誦儒道釋經典,包括四書五經等,孩子在不太理解的情況下將10~30萬字的經典背下來,記憶力就上升到很高水平,日日讀誦古聖先賢的博大精深的經典,自然會不停地比對、思索和分析,孩子的思考能力也會同時不斷地飛速提高,思考和記憶交相促進。

學習國學心得體會15

  劉金國同志能夠在本職崗位上取得突出成績,得到領導和同事的一致肯定,這與他勤於學習 ,善於思考,踏實工作,努力進取的精神是分不開的。透過學習他的先進事蹟,我門覺得在以後的工作中應該做到:

  一、要養成努力學習,刻苦鑽研的好習慣。

  先進人物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和長處就是刻苦學習,善於思考,他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能夠主動自我加壓,手不釋卷,利用一切工餘時間學習,鑽研技術和業務知識,使自身工作能力和業務素質很快得到提高。我們要學習他們努力學習刻苦鑽研,是與自己工作的實際需要分不開的。因為如果不注意讀書學習,不注意知識的積累,不注意研究新問題,思想就會封閉,思路就會狹隘,在工作中也就拿不出新辦法,出不了好主意,工作流於一般化,難以適應新形勢和任務的需要。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增強學習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像他們那樣,利用一切空閒時間抓緊學習。具體來說就是要在工作中不斷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學會用新的理念、新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新的技術努力推進工作的創新和發展,並且要不斷完善學習方法。要擠時間去學,持之以恆的學,結合現實去學,把學到的知識用於指導工作,反過來在實際工作中去檢驗所學的知識。

  二、要養成勤奮敬業,踏實肯幹的好作風。

  劉金國同志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以忘我的境界去幹好每一項工作。為了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他顧不得照顧家裡的親人,一心撲在工作上,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辭。

  正是靠著這種勤奮的敬業精神,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幹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技術人才,以自己的一言一行為我們樹立起了學習的榜樣。透過學習先進,我覺得我們就要像他們一樣用滿腔熱情,恪盡職守,勤奮踏實工作,以持之以恆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三、要養成腳踏實地,樂於奉獻的好品質。

  劉金國同志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工作作風可貴之處在於他們透過艱辛勞動,在本職崗位上取得一個又一個成績的時候,能夠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考驗,一如既往的踏實工作。這說明他踏實工作,不是為了個人私利,而是能站在更高的利益上,懷著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去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我們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得養成一種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精神和腳踏實地的作風。缺乏埋頭苦幹的精神,就什麼事情也幹不成。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做到夙興夜寢,殫精竭慮。要經受住苦與累的考驗,勇挑重擔,以累為榮,以苦為樂,永葆艱苦奮鬥的作風。

【學習國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