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歷史> 歷史人物故事

歷史人物故事

歷史人物故事集合15篇

歷史人物故事1

  傳說蘇洵年輕時,讀書不努力,糊里糊塗地混日子,常和一幫“狐朋狗友”賽馬、遊山玩水,直到二十七歲方有覺悟,於是發憤學習。學了一年多,自以為差不多了,就去考進士,結果沒有考中。這才使他認識到,學習並不容易,要得到成果非下苦功夫不可。從此他就謝絕賓客,閉門攻讀,夜以繼日,手不釋卷。如此發憤攻讀了五、六年,終於文才大進,下筆如有神,頃刻數千言。

  仁宗嘉佑元年,他帶領蘇軾、蘇轍到汴京,謁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很讚賞他的《權書》、《衡論》、《幾策》等文章,認為可與賈誼、劉向相媲美,於是向朝廷推薦。一時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文名因而大盛。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參與考試,他推託有病,不肯應詔。嘉佑五年(52歲),任為秘書省校書郎。

歷史人物故事2

  吳承恩其實小的時候在家鄉就小有名氣,他小時候勤奮好學,一目十行,過目成誦。他精於繪畫,擅長書法,愛好填詞度曲,對圍棋也很精通,還喜歡收藏名人的書畫法貼。少年時代他就因為文才出眾而在故鄉出了名,但是他的成名作《西遊記》卻成書很晚。

  他生於一個有學官淪落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貧。吳承恩自幼聰明過人,《淮安府志》載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補上“歲貢生”,後流寓南京,長期靠賣文補貼家用。晚年因家貧出任長興縣丞,因為是看不慣官場的黑暗,不久憤而辭官,貧老以終。30歲後,他搜求的奇聞已“貯滿胸中”了,並且有了創作的打算。50歲左右,他寫了《西遊記》的前十幾回,後來因故中斷了多年,直到晚年辭官離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正式《西遊記》的創作。一生窮困的吳承恩,奮盡全力完成中外聞名的《西遊記》後,帶著悲喜交加的心情,約於萬曆十年(82歲)離開了人世。

  傳說吳承恩正式寫《西遊記》是72歲的高齡。各位年齡偏大,在學術、政界、商界均不得志的,可以考慮來寫小說,說不定也寫成一代大師。

歷史人物故事3

  劉伯溫

  劉伯溫二十三歲的時候,到京城參加會試,並且一舉中第,成為了進士。但是當時正值戰事,官場當中並未有心納士,從而導致劉伯溫在家中閒置三年,並未有任何的官職。直至至元二年,才被元朝政府授予江西高安縣丞一職。在這一個職位之上,劉伯溫執法嚴明,一絲不苟,一心只為人們百姓做實事。

  在發現了當地的一些高官和鄉紳有所勾結之後,嚴厲查處,發現這些人無法無天,守寡民脂民膏,迫害平民百姓。於是不畏強權,一口氣將這些毒瘤全部剷除,受到了當地民眾的稱讚與愛戴。很多的地方鄉紳以及貪汙的官員受到了劉伯溫的處置之後,都懷恨在心,總是為劉伯溫製造麻煩,並且想要扳倒他,但是幸虧上級官員十分的信任劉伯溫,才使得劉伯溫沒有受到迫害。

  劉伯溫不僅僅不畏強權,而且還不徇私情。在朝堂之上,劉伯溫與李善長是政見不同的同僚,而且在私下,兩人的關係也不好。但是,當李善長出現了過失時,劉伯溫卻為李善長求情,求朱元璋從輕發落。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劉伯溫的從政的胸襟也是十分寬闊的。

  陳宜中

  陳宜中小的時候家裡很窮,後有一個人給他算命,說他將來必定大富大貴。於是一個商人便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還送他到太學院去讀書。他的文章寫得很好,受到許多人的讚賞,並且他還十分關心時政。當時,丞相丁大全橫行霸道。陳宜中對此十分不滿,聯合其他五人向朝廷上書,因此惹惱了丁大全,便將他們的太學生資格取消還發配到了地方。他們的行為被文人所讚賞,稱他們為“六君子”。

  後來,六君子得到平反,陳宜中參加科舉,一舉拿下榜眼之位,後平步青雲,直達副宰相之職。後來,南宋朝局岌岌可危,陳宜中臨危受命,開始掌管南宋的局勢。他回到朝廷之後,想要抗元救宋,但無論是動員抗戰還是主動求和都沒有作用,他苦苦地撐著殘局。後來,元軍攻打到臨安,他建議遷都,但在關鍵時刻他的母親去世。元軍打進臨安城,南宋滅亡了。之後,益王趙昰在福州稱帝,陳宜中被請來輔佐,但奈何大勢已去,沒過多久就失敗了。

  陳宜中的故事到這裡並沒有結束,歷史流傳的陳宜中的故事還包括了他最後客死異鄉。據說,當時在崖山失敗後,他不願意做亡國奴,但又覺得復國無望,於是便帶著家人前往海外,最終客死他鄉。

  張璁

  張璁又叫張孚敬,“孚敬”這個名是因為與嘉靖帝朱厚熜同名,為避聖諱,嘉靖帝為其改名“孚敬”,又賜字茂恭。他是明世宗嘉靖帝時期的首輔,曾經前後三次在朝為相,對明朝政治和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張璁為永嘉永強人氏,生於公元1475年 ,去世於公元1539年,少時聰慧而勤奮讀書,長大後得以博學多才,文采出眾。他曾經在十三歲的時候作《題族兄便面》:“有個臥龍人,平生尚高潔。手持白羽扇,濯濯光如雪。動時生清風,靜時懸明月。清風明月只在動靜間,肯使天下蒼生苦炎熱。”此時已少見學識。

  張璁自幼接受儒家教育,對經學知之甚詳,卻不知為何七次進京參加科舉考試,都以失敗告終。一直到正德十五年,他第八次參加禮部考試,才最終得以高中進士。

  張璁高中進士的第二年,正德皇帝就在豹房去世。因為生前無子,因此正德皇帝遺詔,命從弟朱厚熜嗣皇帝位。於是在同年四月,十四歲的朱厚熜在奉天殿繼承皇位,是為明世宗,也就是嘉靖皇帝,這個時候張璁已經四十八歲。

  嘉靖帝繼位之後,以楊廷和為首的一干文臣上奏,希望嘉靖皇帝改換父母,也就是承嗣孝宗。嘉靖帝自然不同意,事實上在站穩腳跟之後,他還想為自己的親生父親加“皇”。於是這一番舉動,就有了歷史上著名的“大議禮之爭”。

  嘉靖帝自始至終反對入嗣,楊廷和等人卻一再請求。在皇帝和大臣爭鬥之中,張璁站在了皇帝一方,上奏“《記》曰:‘禮非從天降也,非從地出也,人情而已矣。’故聖人緣人情以制禮,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異同,明是非也。”

  張璁的及時上奏與辯駁,給嘉靖帝注入了生力。嘉靖帝此後對張璁越發欣賞,這也使得張璁日後官路亨通,簡直是平步青雲。

  當然這話都是日後,此次爭辯,以嘉靖帝的妥協告終,而張璁也因此被外放,任南京刑部主事。三年之後,世宗地位穩固,於是想要為自己的父親興獻王加“皇”,遠在南京的張璁知道皇帝的心意,於是上書重提舊事。嘉靖帝於是將張璁等人召回,委為翰林學士,專負責禮儀事項。以張璁為首,形成了力挺嘉靖帝的“議禮派”,最終逼得內閣首輔楊廷和辭職,而其他反對者也紛紛被下獄問罪,貶官外放。此事過後,張璁受到嘉靖帝的重用。

  明朝嘉靖時期,社會矛盾加劇,土地兼併的現象十分嚴重,貧富不均,百姓生活艱難。張璁入內閣之後,就將自己的精力放在了革除弊政之上。他清查天下田賦,扼制侵佔和投獻民田,減少了土地兼併帶來的社會矛盾,使得明朝的經濟發展步入新階段。

  張璁隨後改革科舉制度,重新規定考試文體,提高應試者素質。從根本上肅清選拔人才的障礙,以便於持續為明朝官場輸入新鮮而有效的血液。

  明朝時期官員收受賄賂的現象十分嚴重,針對這種情況,張璁革新吏治,加強官員監察制度,嚴格官員任免升遷。他主張推舉“廉能愛民者”,不受資歷限制。

  張璁的這一系列政治改革,對明朝的發展和延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後人常將其與張居正聯絡在一起,是明朝兩位著名的改革家。

  嘉靖十四年,已經年邁的張璁屢次請求致士,得嘉靖帝一再挽留,甚至親自為他製作藥餌。後來因為在朝房值班致士,昏迷不省人事,病情持續加重,嘉靖帝這才放他回家調養。

  張璁在故鄉修養期間,嘉靖帝多次派人探望,張璁身體稍好之後,便下旨讓他回京復任。張璁雖然接受詔旨,但都因身體原因未能成行。

  嘉靖十八年二月,久病不愈的張璁,在溫州去世,享年六十五歲。嘉靖帝聽到訊息之後,十分傷心,後“賜祭葬有加,贈太師,諡文忠。”

歷史人物故事4

  清朝初年,山東的一個小地方出現了一家奇怪的茶棚。過往的路人都可以進到茶棚裡面喝一杯茶,這茶不收銀子,客人喝了茶,只需說一些奇聞異事就行。

  茶棚的主人就是蒲松齡。他出生在山東一個商人家庭中,父親棄儒經商,多年下來,家裡已是小康水平。在父親的資助下,年輕的蒲松齡可以安心讀書,準備科舉考試。

  但好日子沒過多久,家裡面就出了很大的變故。

  蒲松齡的兩個哥哥娶的妻子都相當潑辣,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經常把家裡鬧得雞犬不寧。蒲松齡的父親實在是忍受不下去了,只好給這三個兒子分了家。

  蒲松齡的妻子非常賢惠,不像兩個嫂嫂這樣能打能吵又能搶,分家的時候也是默默躲在一邊等待蒲松齡父親的安排,最後,蒲松齡只分到了農場的三間破房子,以及二十畝薄田和只夠吃三個月的糧食。從這以後,蒲松齡不能像過去一樣只用讀書,什麼都不管了。他必須要自謀生路。生活所迫,他做了一個私塾老師,但當時私塾老師的待遇非常低微。每年可以拿到的錢最多隻有八兩銀子。辛辛苦苦教一年書,掙的錢還不夠富人家的一頓宴席。

  父親去世後,蒲松齡還得贍養母親,家裡就更揭不開鍋了。

  為了解決全家的溫飽問題,他挖空了心思,可在當時,文人要想出人頭地,就只有走科舉考試這條道路,蒲松齡也把希望寄託在了科舉考試上。除了教書外,他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參加科舉考試上,但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始終不能如意,直到他七十二歲時才成為一個歲貢生。蒲松齡的一生可以說是在貧困線上掙扎,他曾經感慨道:“窮神窮神,你和我為什麼這麼親近,整天寸步不離地跟著我,就算我是你的一個僕人,你也得給我放幾天假呀,但是你一步都不離開我,就好像是兩個熱戀的情人!”

  再加上在科舉考試中始終不能得志,蒲松齡對黑暗的社會和不合理的科舉制度產生了很深的牴觸,他有一種傾訴的願望,於是他打算寫一本書。為了收集故事的素材,蒲松齡花了很多心思,最後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在住地附近的馬路邊搭起了一個草亭,設立了一個茶棚。於是就出現了故事換茶喝的情景。

  就這樣靠著和客人閒談,蒲松齡收集到了很多很有意思的故事。他白天就在茶棚中忙碌,晚上,就回到自己的書齋中,憑著記憶,將這些故事加工潤色後記錄下來,寫在自己的書中。因為故事是透過聊天得來的,蒲松齡就給自己的書齋起名字叫“聊齋”。

  蒲松齡將自己一生的情感寄託到文章當中,因為他寫的`是傳奇故事,所以他為自己的小說集取名《聊齋志異》。

  蒲松齡花了大量的精力寫成的這本書,內容豐富,情節曲折,表達了他的愛憎感情和美好理想,可以說是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但這部書的作者,在貧困中掙扎和科舉考試中落魄的蒲松齡,卻沒有得到當時人們對他的肯定,最後在聊齋中寂寞地離開了人世。

歷史人物故事5

  雍正對道教修煉的丹藥,非常感興趣,在宮中蓄養道士為他煉丹。他親自用硃筆書寫密摺數份,特諭一些地方心腹要員:"留心訪問,深達修養性命之人或道士。如果能找到,一定要耐心開導,不可強迫,並相贈重金來安頓他的家人。對本人更要優禮榮待,迅速派車護送來京;朕有用處,一定要博問廣訪,竭力為朕尋找。"為了消除諸大臣的疑慮,他同時說"即使送來的人沒有本領,朕也不怪罪。朕自有試用的方法。"諸大臣接到如此上諭,又怎敢怠慢,紛紛推薦道士進京。

  這些道士之中,他讚賞的是紫陽真人,說他所著的《悟真篇》,闡明瞭金丹的真諦,堪稱"神仙"。雍正還寫過許多歌頌道士採藥、煉丹、放鶴的詩句。在他的《御製詩集》中。就有這樣一首描寫煉丹的詩:"鉛砂和藥物,松柏繞雲壇;爐運陰陽火,功兼內外丹。光芒衝鬥耀,靈異衛龍蟠;自覺仙胎熟,天符降紫鸞。"描繪出一幅生動的宮中煉丹圖。

  雍正服食丹藥,除治病外,更重要的是補充元氣的濟丹,從不間斷。他曾將濟丹賞賜給心腹鄂爾泰和田文鏡吃。說濟丹是"經過精心煉製,不論寒熱溫涼,效果殊異,確是一種有益無害的良藥,儘管放膽服用,不必有所懷疑。"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倉促駕崩。雍正駕崩後只隔一天,即八月二十五日,新君乾隆就下諭旨,驅逐煉丹道士張太虛、王定乾等人出宮,稱他們是"市井無賴之徒,最好造謠出事"。並將所有煉丹原料清運出宮。

歷史人物故事6

  錢鍾書在《圍城》中有這麼一段妙語:汪處厚雖然做官,骨子裡只是個文人,文人最喜歡有人死,可以有題目做哀悼的文章。棺材店和殯儀館只做新死人的生意,文人會向一年、幾年、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陳死人身上生髮。“週年逝世紀念”和“三百年祭”,一樣的好題目。死掉太太——或者死掉丈夫,因為有女作家——這題目尤其好;旁人儘管有文才,太太或丈夫只是你的,這是註冊專利的題目。汪處厚在新喪裡做“亡妻事略”和“悼亡”詩的時候,早想到古人的好句:“眼前新婦新兒女,已是人生第二回,”只恨一時用不上……

  曾國藩就有汪處厚這樣的癖好,他也寫了不少“只恨一時用不上”的輓聯,併為此而開罪了好友湯鵬。

  曾國藩在做京官時,居官問學之餘,喜歡創作對聯,尤其喜作輓聯。輓聯頗有蓋棺論定的意思,數十個字的篇幅,既要總結生平,又要表達情感,兼要發表評論,還要有一定的高度,不下苦功夫實在寫不好。只是,可作輓聯的人多為新近死去的親朋故舊,哪裡會有那麼多蓋棺定論的死者等著他“敬輓”呢?此公眉頭一皺,計上心來,稍作變通,進行“生挽”——即給身邊熟悉的活人預寫輓聯,以資練習。這種做法當然不厚道。但對提高水平,據說倒是助益顯著。當然,這事兒得偷偷地幹,決不敢讓被挽者知道。

  道光年間的一個春節,曾國藩正利用春節閒暇在書房中創作輓聯,比他大10歲的好朋友湯鵬適時前來拜年。二人關係素來密切,湯鵬也就不待通報徑直到書房來找國藩。說來也巧,國藩這時正寫到“海秋(湯鵬字)夫子千古”,陡然見到被挽者現身,趕緊手忙腳亂地藏掖條幅。湯鵬以為他在寫春聯,只是好奇為啥用白紙不用紅紙,便要看看寫了什麼。國藩死死捂住,湯鵬秉性霸蠻,兼好奇心重,乃不管不顧一把扯過來看個究竟。不看則已,一看差點暈倒:好朋友竟在這新春吉日給自己寫輓聯!這還了得,湯鵬對曾國藩重重吐了口唾沫,拂袖而去。

  不用說,這都是輓聯惹的禍。湯鵬是湖南益陽人,字秋海,曾國藩的老鄉,兩人又都是重臣穆彰阿的得意門生,在一起做京官,過從甚密。輓聯風波後,怒不可遏的湯鵬反目,與曾國藩割袍斷義。

  湯鵬聰慧過人,他22歲中舉,23歲連捷進士及第,被譽為“凌轢百代之才”,“意氣蹈厲,謂天下事無不可為者”,認為“徒為詞章士無當也”。其人性情儻易,不中繩墨,喜歡放言高論,目無餘子,甚至連司馬遷、韓愈都不放在眼裡。湯鵬雖科甲順利,官場卻很不得志,“禮曹十年不放一府道,八年不一御史”,長年待職閒曹,終不為朝廷重用。後來更因事遷謫,“恃才傲物,謗口繁多”。

  湯鵬的死也很是離奇。一天酷熱,幾個朋友聚在湯鵬家閒聊。有人偶然說到大黃藥性峻烈,不可隨便服用。湯鵬漫不經心地說:“那有什麼?我經常服用它。”大家感到愕然,半信半疑。湯鵬大怒,立刻命僕人去藥鋪買了幾兩回來,馬上煎服。喝了一半,朋友們擔心出事,攘肩捉背,群起制止。但湯鵬堅決不聽,堅持將一罐大黃全部服下,結果當天暴卒。好奇倔強到不惜生命的地步,實屬奇人奇事。曾國藩在祭文中沉痛地說:“一呷之藥,椓我天民”,即指此事。

  對於兩人絕交的真正原因,曾國藩自然也不會承認,因為承認了將有損他的道德文章形象。他在給湯鵬的寫的祭文中,將兩人斷交的原因歸結於湯鵬對曾國藩批評其著作《浮邱子》不滿:“一語不能,君乃狂罵。我實無辜,詎敢相下?”

  湯鵬的死,曾國藩為其送上的輓聯是:

  著書成二十萬言,才未盡也;

  得謗遍九州四海,名亦隨之。

  至於這是曾國藩當時即興寫就,還是“生挽”的成稿,自然只有他自己清楚了。曾國藩後來的輓聯創作日漸爐火純青,他的全集中,收有其創作的輓聯七十七副。近代古文家、詩人吳恭亨曾說:“曾文正聯語雄奇突兀,如華嶽之拔地,長江之匯海,字字精金美玉,亦字字布帛菽粟。”對曾氏之聯語評價不可謂不高。

歷史人物故事7

  衛律知道蘇武終究不肯脅迫投降,報告了單于。單于越發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蘇武囚禁起來,放在大地窖裡面,不給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蘇武臥著嚼雪,同氈毛一起吞下充飢,幾天不死。匈奴以為神奇,就把蘇武遷移到北海邊沒有人的地方,讓他放牧公羊,說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歸漢。同時把他的部下及其隨從人員常惠等分別安置到別的地方。蘇武遷移到北海後,糧食運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儲藏的野生果實來吃。他拄著漢廷的符節牧羊,睡覺、起來都拿著,以致系在節上的犛牛尾毛全部脫盡。

歷史人物故事8

  春秋時期,晉平公問大臣祁黃羊:“南陽縣缺一個縣官,你認為派誰去當合適?”

  祁黃羊立刻回答說:“叫解狐去最合適。”

  “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為什麼要讓他去做官呢?”晉平公驚奇地問。

  “你只問我派誰去合適,並沒有問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晉平公聽了祁黃羊的話,派解狐去做了南陽的縣官。果然,解狐在南陽辦事很公正,為那裡的人民做了很多好事。

  過了一段時間,晉平公又問祁黃羊:“現在朝廷裡缺個大法官,誰來當合適呢?”

  “祁午可以做好。”祁黃羊說。

  “可是,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晉平公感到很意外,心想,“讓自己的兒子做大法官,也不怕別人說閒話。”

  祁黃羊說:“你只是問我誰可以勝任,並沒有問我他是不是我的兒子呀!”

  於是,晉平公派祁午去做大法官。祁午當了大法官以後,也替人民做了很多好事,老百姓十分擁護他。

  孔子聽說後,稱讚說:“祁黃羊說得太好了!他推薦人,完全是拿品德和才能作標準的。既不因為是自己的仇人就不推薦他;也不因為是自己的兒子,怕人議論,就不推薦。祁黃羊這樣的人才真正稱得上是大公無私!”

  哲理點撥:做一個誠實坦蕩的人,是沒有必要顧忌大多的。

歷史人物故事9

  宋義——遭到項羽發動兵變為其斬殺

  料梁必敗

  宋義原為楚國令尹,秦末大起義,六國復辟,宋義投到楚將項梁麾下。

  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九月,項梁東阿擊敗了章邯的軍隊,就領兵西進,等到達定陶時,再度打垮秦軍。項羽、劉邦又在雍丘與秦軍交戰,大敗秦軍,斬殺了三川郡守李由。項梁於是更加輕視秦軍,顯露出驕傲的神色。宋義便規勸道:“打了勝仗後,如若將領驕傲、士兵怠惰,必定會失敗。現在士兵已有些怠惰了,而秦兵卻在一天天地增多,我替您擔心啊!”但項梁不聽從勸告,竟又派宋義出使齊國。宋義在途中遇到齊國的使者高陵君顯,問他道:“您將要去會見武信君嗎?”顯回答說:“是啊。”宋義道:“我論定武信君必會失敗。您慢點去當可免遭一死,快步趕去就將遭受禍殃。”這時秦二世調動全部軍隊增援章邯攻打楚軍,在定陶大敗楚軍,項梁戰死。

  卿子冠軍

  章邯已經擊垮了項梁的部隊,便認為楚地的兵事不值得憂慮,就渡過黃河,向北攻打趙,大敗趙軍,而後率軍抵達邯鄲,將城中百姓全部遷徙到河內,剷平了邯鄲的城郭。張耳與趙王歇逃入鉅鹿城,秦將王離領兵將鉅鹿團團圍住。陳餘向北收集常山的兵士,獲得幾萬人,駐紮在鉅鹿北面,章邯駐軍鉅鹿南面的棘原。趙於是幾次向楚請求救援。

  這時齊國的使者高陵君顯正在楚,就進見楚懷王說:“宋義推論武信君的軍隊必敗,過了不幾天,項軍果然失敗。軍隊尚未開戰就預見到了敗亡的徵兆,這可以說是頗懂得兵法了!”楚懷王即召宋義前來商議事情,十分喜歡他,因此便任命他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領兵去援救趙國。各路部隊的將領也都歸宋義統領,號稱他為“卿子冠軍”。

歷史人物故事10

  因為有感於爭儲鬥爭的殘酷,雍正即位後首先做的事,便是想出一個立儲的新法子。一天,他召集五大臣及滿漢文武官員去乾清宮商議hx事。他坐在龍椅上,對眾大臣說:"父皇在世時,曾立二阿哥為太子,後來廢而又立,立而又廢。

  父皇晚年,常為此悶悶不樂。朕想到,立儲乃國家大計,不立不好,明立又不好,你們有何妙策?"大臣們面面相覷,半晌,齊聲奏道:"臣等愚昧,憑聖上意願定奪便是!"雍正帝又說道:"朕以為,立皇太子與一般政事不同。一般政治須勞大臣們一起商量而定,立太子的事,做君王的理應獨斷專行。譬如朕目下有好幾個皇子,倘讓眾大臣議定,則眾口必不一致,讓朕難以定奪。何況,明立太子,免不了兄弟爭奪,惹出禍端,因此朕再三籌劃,想出了一個變通法子,朕私下擬定皇儲為誰,寫在詔書上,密封收進匣內。"說到這裡,雍正帝把頭向上一抬,手朝上面一指,說,"匣子就安放在這塊'正大光明'匾額的後面。你們說這樣可好?"

  大臣們一聽,異口同聲回答道:"皇上思慮如此周詳,臣下豈有異議?"當下,雍正帝便命眾大臣退出殿去,只留下事務大臣在內,他親手密書皇太子的名字,封藏在匣內,又命侍衛攀緣木梯而上,把這錦匣安放在匾額後面。從此以後,代代清帝都照雍正的做法,把皇太子名字藏在"正大光明"的匾額後面,於是清帝傳位才避免了宮廷內亂。

歷史人物故事11

  司馬遷在《史記·殷本紀》中說:“(紂王)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唯妲己之言是從。於是使師涓作新淫聲,北里之舞,靡靡之樂。厚賦稅以實鹿臺之錢、盈鉅橋之粟。益收狗馬奇物,充益宮室。益廣沙丘苑臺,多取野獸蜚鳥置其中。慢於鬼神。大聚樂戲於沙丘,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在後人眼裡,商紂王的這種“裸奔”癖好是無法容忍的,紂王也因此成了君王的代言人。

  其實,紂王讓男女在沙丘苑囿裡裸奔,未必就是。古代有“歡樂谷”的遺俗,為的是解決未婚男女的性問題。周代時,也依然組織男女於桑林裡“奔”。《周禮》規定:“中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在一年中的某些特定季節,周朝官方就會指定某些地方作為歡樂谷,令未結婚的男女聚到此處,結識,不必履行結婚手續就可同居。

  原始人類沒有婚姻一說,也就無婚姻制度的產生。到了氏族社會,才開始採用集體群婚制,即一個氏族的男性或女性集體嫁到另一個氏族。這也是在進化過程中為了族群繁衍和防止導致族群退化而形成的一個習俗。再到私有制社會,才有了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固定夫妻關係,於是也就產生了婚姻制度。

歷史人物故事12

  孟姜女

  長城故事

  秦朝時候,有個善良美麗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裡做家務,突然發現葡萄架下藏了一個人,嚇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見那個人連連擺手,懇求道:“別喊別喊,救救我吧!我叫範喜良,是來逃難的。”原來這時秦始皇為了造長城,正到處抓人做勞工,已經餓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範喜良救了下來,見他知書達理,眉清目秀,對他產生了愛慕之情,而範喜良也喜歡上了孟姜女。他倆兒心心相印,徵得了父母的同意後,就準備結為夫妻。

  成親那天,孟家張燈結綵,賓客滿堂,一派喜氣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漸漸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聽見雞飛狗叫,隨後闖進來一隊惡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說,用鐵鏈一鎖,硬把範喜良抓到長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變成了一場空,孟姜女悲憤交加,日夜思念著丈夫。她想:我與其坐在家裡乾著急,還不如自己到長城去找他。對!就這麼辦!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裝,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霜雨雪,跋涉過多少險山惡水,孟姜女沒有喊過一聲苦,沒有掉過一滴淚,終於,憑著頑強的毅力,憑著對丈夫深深的愛,她到達了長城。這時的長城已經是由一個個工地組成的一道很長很長的城牆了,孟姜女一個工地一個工地地找過來,卻始終不見丈夫的蹤影。最後,她鼓起勇氣,向一隊正要上工的民工詢問:“你們這兒有一個範喜良嗎?”民工說:“有這麼個人,新來的。”孟姜女一聽,甭提多開心了!她連忙再問:“他在哪兒呢?”民工說:“已經死了,屍首都已經填了城腳了。”

  猛地聽到這一個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靂一般,孟姜女只覺眼前一黑,一陣心酸,大哭起來。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連天地都感動了。天越來越陰沉,風越來越猛烈,只聽“嘩啦”一聲,一段長城被哭倒了,露出來的正是範喜良的屍首,孟姜女的眼淚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臉上。她終於見到了自己心愛的丈夫,但是他卻再也看不到她了,因為他已經被殘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長城傳說

  定城磚的傳說

  定城磚指放置在嘉峪關西甕城門樓後簷臺上的一塊磚。

  相傳明正德年間,有一位名叫易開佔的修關工匠,精通九九演算法,所有建築,只要經他計算,用工用料十分準確與節省。監督修關的監事管不信,要他計算嘉峪關用磚數量,易開佔經過詳細計算後說:"需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塊磚。"監事管依言發磚,並說:"如果多出一塊或少一塊,都要砍掉你的頭,罰眾工匠勞役三年。"竣工後,只剩下一塊磚,放置在西甕城門樓後簷臺上。監事管發覺後大喜,正想借此剋扣易開佔與眾工匠的工錢,哪知易開佔不慌不忙的說:"那塊磚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磚,如果搬動,城樓便會塌掉。"監事管一聽,不敢再追究。從此,這塊磚就一直放在原地,誰也不敢搬動。現在,此磚仍保留在嘉峪關城樓之上。

  冰道運石

  當初,修建嘉峪關城時,需要成千上萬塊長 2米、寬0.5米、厚0.3米的石條,工匠們在黑山將石條鑿好後,卻人抬不起,車拉不動,且山高路遠,無法運輸。大夥兒邊鑿石條邊發愁,眼看隆冬季節就要到了,石條還沒有從山裡運出一塊,若要耽誤工期,沒有工錢是小,這腦袋可就難保了。大家正在長噓短嘆,這時,忽然山頂一聲悶雷,從白雲中飄下一幅錦綢,眾工匠趕緊接住,只見上面若隱若現有幾行字,大家看後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來後,眾人從山上往關城修一條路,在路面上潑水,讓其結成一條冰道,然後把石條放在冰道上滑行運輸,結果非常順利的把石條運到了嘉峪關城下,不僅沒有延誤工期,反而節省了不少工期。眾工匠為了感謝上蒼的護佑,在關城附近修建廟宇,供奉神位,併成為工匠出師後必須參拜的地方。

歷史人物故事13

  康熙皇帝每次"圍獵"場面都相當壯觀,他老人家注重保護生態平衡,不定時輪換圍場。八旗精銳兵在皇上統一指揮下,有序集結。只見康熙爺夾馬直衝,每每搭弓射獵,必有所獲,自然引起隨從陣陣喝彩。歲月不饒人,康熙每射獵一陣子,就要停下來,歇息一會兒。到了晚上,圍場上宿營地篝火熊熊燃燒,一時間,烤肉飄香,人歡馬鳴。

  皇上出遠門,不管是狩獵還是巡視,一直有午睡習慣。長此以往,張廷玉養成了一個工作習慣:在皇上午睡時,準備好票擬,以待皇上醒後裁決。

  都不得罪

  一天中午,皇上突然醒來,從帳篷裡走出來,看見張廷玉在烈日下一邊默讀摺子,一邊做條目登記。康熙一見張廷玉汗流浹背樣子,覺得作為天子近臣,如此做法,有失朝廷體統,便訓斥張廷玉說:"那些無關痛癢摺子,不是讓李光地在京城票擬嗎?為何送到圍場?也不知道胤是怎麼監國。看看你這個狼狽樣,朕顏面給你丟盡啦!"

  張廷玉嚇得跪地磕頭,不停地念叨說:"微臣罪該萬死,有損朝廷體面。"

  是皇上有錯。他老人家忘記了,李光地年老多病,不能過度操勞。張廷玉正值盛年,圍獵前,皇上就在南書房交代過,所有摺子都要送到塞外,他要親自過目。票擬一事由張廷玉全權負責,實在忙不過來話,隨駕幾位內閣學士協同處理。

  張廷玉不忍心說明真相,怕徒添皇上傷感。這個時候,隨駕圍獵十二阿哥,來到皇上帳篷邊,悄聲走到管事太監梁九功跟前,問個究竟。十二阿哥知曉實情後,附在皇阿瑪耳邊,私語幾句。

  皇上喃喃地說道:"朕真是老了,張愛卿速回帳篷吧,外面日頭太猛了。"

  為了消解皇上傷感,張廷玉立馬把皇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他愧疚地說:"都是微臣該死,不應當在太陽底下票擬,萬一走漏朝政機密,可是死罪啊,請皇上懲治微臣。"

  皇上問道:"張愛卿,外面太陽這麼烤,為啥不到帳篷裡票擬呢?"

  張廷玉心裡"咯噔"一下,他想,千萬不能說漏嘴,於是說:"外邊敞亮,讀摺子清楚。"

  張廷玉在君臣交往上,比他老爸機敏許多。昨晚,同僚聚在一起,喝酒划拳,鬧騰一宿,眼下還在帳篷裡死睡。大夥平時公務繁忙,難得聚會搞娛樂活動,在京城,恐有結黨營私嫌疑。這廂大夥一樂和,全都喝倒了。張廷玉擔任票擬重任,不敢貪杯,因帳篷裡酒氣熏人,出來透氣,覺得外面工作還敞亮。張廷玉準備走進帳篷,沒想到皇上跟來了,好在十二阿哥趕來圓謊,纏著皇阿瑪去觀看他戰利品。皇上生平就喜好狩獵,隨即與十二阿哥一道去觀看阿哥們獵物。張廷玉躲過這一劫,皇上和同僚都沒得罪,真是官場牛人啊。

  張廷玉在木蘭圍場票擬場景,感動了皇上,康熙回京後,賞了張廷玉不少財帛。因為張廷玉在木蘭圍場替大夥撒了謊,同僚們肯定念他這份情。張廷玉覺得沒什麼,大家同朝為官,應該互相幫襯,況且都是給皇上打工,同事之間走動,只要不是結黨營私,聯絡感情,也是有必要。

歷史人物故事14

  遠遊

  唐朝實施重農抑商政策,凡祖先是經商的或祖先做過生意的人,不能參加科舉考試。李白正好犯了這兩條,所以他被禁止參加科舉考試。因故,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劍去國,辭親遠遊”。

  江陵遇道士,鵬程萬里飛。李白在江陵有一次不平凡的會見,他見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馬承禎。李白見到這個倍受恩寵的道士,送上了自己的詩文供其審閱。李白氣宇軒昂,資質不凡,司馬承禎一見已十分欣賞,及至看了他的詩文,更是驚歎不已,稱讚其“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

  因為他看到李白不僅儀表氣度非凡,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又不汲汲於當世的榮祿仕宦,這是他幾十年來在朝在野都沒有遇見過的人才,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獎的話讚美他。這也就是說他有“仙根”,即有先天成仙的因素,和後來賀知章讚美他是“謫仙人”的意思相同,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這便是李白的風度和詩文的風格給予人的總的印象。

  李白為司馬承禎如此高的評價歡欣鼓舞。他決心去追求“神遊八極之表”這樣一個永生的、不朽的世界。興奮之餘,他寫成大賦《大鵬遇希有鳥賦》,以大鵬自喻,誇寫大鵬的龐大迅猛。這是李白最早名揚天下的文章。從江陵起,他開始了他鵬程萬里的飛翔。

  旅伴暴病亡,廬山作名詩。李白自江陵南下,途經岳陽,再向南去,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可是正當在洞庭湖泛舟時,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李白自蜀同來的旅伴吳指南暴病身亡(或被人毆打致死)。李白悲痛萬分,他伏在朋友的身邊,號啕大哭,“泣盡繼之以血”。由於他哭得過於傷痛,路人聽為之傷心落淚。

  旅途上遇到這樣的不幸,真是無可奈何,李白只好把吳指南暫時殯葬於洞庭湖邊,自己繼續東遊,決心在東南之遊以後再來搬運朋友的屍骨。李白來到了廬山,在此作下了那首膾炙人口的《望廬山瀑布》。

  金陵霸氣消,兒女含深情。李白到了六代故都金陵。此地江山雄偉,虎踞龍盤,六朝宮闕歷歷在目。

  唐開元十四年(726),李白首次來到南京壯遊,寫下《長幹行》、《金陵城西樓月下吟》、《金陵酒肆留別》等詩作;天寶七年(748),李白第二次來到南京,一直住到天寶九年(750),這一階段,李白寫下大量詩作,其中以《登金陵鳳凰臺》、《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為著名;天寶十三年(754)春天,李白和朋友魏顥又一次來到金陵,一直住到秋天才離開。這一次,他留下《春日陪楊江寧及諸官宴北湖感古作》等詩作。“安史之亂”後,李白避居宣城,曾經以今高淳、溧水境內石臼湖、固城湖的風景作《丹陽湖詩》。上元二年(761),李白最後一次來到南京。此前,他曾上書朝廷《為宋中丞請都金陵表》,提到南京“龍盤虎踞,開扃自然。六代皇居,五福斯在”,是成就霸業的理想地點,建議朝廷遷都金陵,可惜,他的這個建議未被採納。

  當李白告別金陵時,吳姬壓酒,金陵子弟殷勤相送,頻頻舉杯勸飲,惜別之情如東流的江水,流過了人們的心頭,使人難以忘卻。李白告別金陵後,從江上前往揚州,與同遊諸人盤桓了一些時日。到了盛夏,李白與一些年輕的朋友“繫馬垂楊下,銜杯大道邊。天邊看綠水,海上見青山”,好不愜意。到了秋天,他在淮南(治所在揚州)病倒了。臥病他鄉,思緒很多,既感嘆自己建功立業的希望渺茫,又深深地思念家鄉,唯一能給他帶來點安慰的,便是遠地友人的書信。

  姑蘇城懷舊,詠詩多方遊。李白在淮南病好之後,又到了姑蘇。這裡是當年吳王夫差與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李白懷古有感,寫了一首詠史詩《烏棲曲》。這首詩後來得到了越州賀知章的讚賞,稱其“可以泣鬼神矣”。由此看來,李白的樂府詩有時雖襲用舊題,卻多別出新意。姑蘇的歷史遺蹟固然引起了李白的懷古之情,美麗單純的吳姬、越女更讓李白讚美不己。李白仰慕大都市山陰會稽的貴族風流遺蹟,寫了大量的詩歌頌紹興。李白由越州歸,回到了荊門。

  在荊門他一呆就是三個月。雖然思鄉心切,但功業沒有一點成就,他自覺難於迴轉家園。最後,他決定再度漫遊。首先,他來到洞庭湖,把吳指南的屍骨移葬到江夏(今湖北武昌)。他在江夏結識了僧行融,又從他那裡瞭解到孟浩然的為人,於是便去襄陽拜見孟浩然,由此寫下了著名的五律詩《贈孟浩然》不久,李白到了安陸,在小壽山中的道觀住了下來。然而,隱居並非長久之計,他仍然想尋找機會,以求仕進。

  在隱居壽山時,李白以干謁(遊說)的方式結交官吏,提高自己的聲譽。李白的文才得到了武后時宰相許圉師的賞識,便將其招為孫女婿。李白與夫人許氏在離許家較近的白兆山的桃花巖下生活了一段時間。可是美好的生活並沒有令李白外出漫遊以圖功業的心志有所衰微減退。他以安州妻家為根據地,又幾次出遊,結識了一些官吏和貴公子,並於開元二十二年(734),謁見荊州長史兼襄州刺史韓朝宗。

  獻賦

  李白西來的主要目的是獻賦,其次是趁此遊覽一下長安,領略這座“萬國朝拜”的帝京風光。他居住在終南山腳下,常登臨終南山遠眺。當他登上終南山的北峰時,眼前呈現出泱泱大國的風貌。

  封建皇帝常在冬天狩獵。唐玄宗也有過多次狩獵,每次都帶外國使臣同去,耀武揚威,以此震懾鄰國。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玄宗又一次狩獵,正好李白也在西遊,乘機獻上《大獵賦》,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賞識。

  他的《大獵賦》希圖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聖朝園池遐荒,殫窮六合”,幅員遼闊,境況與前代大不相同,誇耀本朝遠勝漢朝,並在結尾處宣講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當時崇尚道教的心情。

  他深感生存在這樣的國家是不平凡的,因此頗有自豪之感。可一想到這興旺發達的帝國內部己產生了腐朽的因素,他的軒昂情緒又受到打擊。李白進長安後結識了衛尉張卿,並透過他向玉真公主獻了詩,最後兩句說“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李白還在送衛尉張卿的詩中陳述自己景況很苦,希望引薦,願為朝廷效勞。

  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統治階級的上層。李白這次在長安還結識了賀知章。李白去紫極宮,在那裡遇見了賀知章,立刻上前拜見,並呈上袖中的詩本。賀知章頗為欣賞《蜀道難》和《烏棲曲》。李白瑰麗的詩歌和瀟灑出塵的風采令賀知章驚異萬分,竟說:“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間?”。賀知章稱他為謫仙。其後,發出“行路難,歸去來”的感嘆,離開了長安。

  翰林

  42歲的李白得到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的推薦(一說由道士吳筠引薦)。唐玄宗對李白的才華很賞識,禮遇隆重。但唐玄宗只讓他供奉翰林,做自己的文學侍從。三年長安生活,使李白對朝中種種腐敗、黑暗有了更多的認識。被唐玄宗“賜金放還”,是李白政治生涯的分水嶺。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由於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交口稱讚,玄宗看了李白的詩賦,對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進宮。李白進宮朝見那天,玄宗降輦步迎,“以七寶床賜食於前,親手調羹”。玄宗問到一些當世事務,李白憑半生飽學及長期對社會的觀察,胸有成竹,對答如流。玄宗大為讚賞,隨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職務是給皇上寫詩文娛樂,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請或郊遊, 必命李白侍從,利用他敏捷的詩才,賦詩紀實。雖非記功,也將其文字流傳後世,以盛況向後人誇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寵信,同僚不勝豔羨,但也有人因此而產生了嫉恨之心。

  在長安時,李白除了供奉翰林、陪侍君王之外,也經常在長安市上行走。他發現國家在繁榮的景象中,正蘊藏著深重的危機,那便是最能夠接近皇帝的專橫的宦官和驕縱的外戚。他們如烏雲一般籠罩著長安,籠罩著中國,給李白以強烈的壓抑感,說了不合時宜的話。與此同時, 李白放浪形骸的行為又被翰林學士張坦所誹,兩人之間產生了一些嫌隙。朝政的腐敗、同僚的詆譭, 使李白不勝感慨。他寫了一首《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表示有意歸山,就在此時李白被賜金放還。

  會友

  “李杜”遇面

  天寶三年(公元744年)的夏天,李白到了東都洛陽。在這裡,他遇到蹭蹬的杜甫。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見面了。此時,李白已名揚全國,而杜甫風華正茂,卻困守洛城。

  李白比杜甫年長十一歲,但他並沒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也嗜酒”、“結交皆老蒼”的杜甫,也沒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頭稱頌。兩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洛陽時,他們約好下次在梁宋(今開封、商丘一帶)會面,訪道求仙。

  同年秋天,兩人如約到了梁宋。兩人在此抒懷遣興,借古評今。他們還在這裡遇到了詩人高適,高適此時也還沒有祿位。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暢遊甚歡,評文論詩,縱談天下大勢,都為國家的隱患而擔憂。這時的李杜都值壯年,此次兩人在創作上的切磋對他們今後產生了積極影響。

  這年的秋冬之際,李杜又一次分手,各自尋找道教的師承去造真(道教的秘文)、授道。李白到齊州(今山東濟南一帶)紫極宮請道士高天師如貴授道,從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儀式,成為道士。其後李白又赴德州安陵縣,遇見這一帶善寫符的蓋寮,為他造了真。此次的求仙訪道,李白得到了完滿的結果。

  “李杜”三會

  天寶四年(公元745年)秋天,李白與杜甫在東魯第三次會見。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他們兩次相約,三次會見,知交之情不斷加深。他們一道尋訪隱士高人,也偕同去齊州拜訪過當時馳名天下的文章家、書法家李邕。就在這年冬天,兩人分手。

  重訪江東

  李白離開東魯,便從任城乘船,沿運河到了揚州。由於急著去會稽會見元丹丘,也就沒有多滯留。到了會稽,李白首先去憑弔過世的賀知章。不久,孔巢父也到了會稽,於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父暢遊禹穴、蘭亭等歷史遺蹟,泛舟鏡湖,往來剡溪等處,當然也少不了在繁華都市會稽流連忘返。

  在金陵,李白遇見了崔成甫。兩人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情懷更加相投。每次遊玩時,都盡情暢遊,不計早晚。他們泛舟秦淮河,通宵達旦地唱歌,引得兩岸人家不勝驚異,拍手為他們助興。兩人由於性格相投、遭遇相似,所以比之一般朋友更為默契,友情更深厚,因而李白把崔成甫的詩系在衣服上,每當想念,便吟誦一番。

  入幕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李白避居廬山,胸中始終存在著退隱與濟世兩種矛盾的思想。恰在此時,永王李U出師東巡,李白應邀入幕,犯下人生之中最大的錯誤。

  他認為天下亂局已定,此時大唐的情形十分類似於東晉永嘉南渡,正是割據江南的大好時機。因此力勸永王直取金陵,並在永王發動叛亂之後寫下《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其中有“永王正月東出師,天子遙分龍虎旗”,“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淨胡沙”,“南風一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等語,自比謝安,慫恿李U割據稱帝意圖昭然。

  同在江南的蕭穎士、孔巢父、劉晏也曾被永王所邀而拒不參加,以此免禍,李白在這點上顯然不及他們。永王不久即敗北,李白也因之被系潯陽獄。這時崔渙宣慰江南,收羅人才。李白上詩求救,夫人宗氏也為他啼泣求援。將吳兵三千軍駐紮在潯陽的宋若思,把李白從監牢中解救出來,並讓他參加了幕府。

  李白成為宋若思的幕僚,為宋寫過一些文表,並跟隨他到了武昌。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視,並以宋的名義再次向朝廷推薦,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但是最終反被長流夜郎(今貴州桐梓)。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冬,李白由潯陽道前往流放之所——夜郎。因所判罪是長流,即將一去不返,而李白此時已屆暮年,“夜郎萬里道,西上令人老”,不由更覺憂傷。

  病逝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朝廷因關中遭遇大旱,宣佈大赦,規定死者從流,流以下完全赦免。李白經過長期的輾轉流離,終於獲得了自由。他隨即順著長江疾駛而下,而那首著名的《早發白帝城》最能反映他當時的心情。到了江夏,由於老友良宰正在當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了一陣。乾元二年,李白應友人之邀,再次與被謫貶的賈至泛舟賞月於洞庭之上,發思古之幽情,賦詩抒懷。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舊遊之地。差不多有兩年的時間,他往來於兩地之間,仍然依人為生。

  上元二年,已六十出頭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當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當塗做縣令的族叔李陽冰。

  上元三年(公元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給了李陽冰,賦《臨終歌》而與世長辭,終年六十一歲。

歷史人物故事15

  當初,范陽人祖逖,年輕的時候就有大志向,曾與劉琨一起擔任司州的主簿,與劉琨同寢,夜半時聽到雞鳴,他踢醒劉琨,說:“這不是令人厭惡的聲音。”就起床舞劍。渡江以後,左丞相司馬睿讓他擔任軍諮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驍勇強健的壯士,對司馬睿說:“晉朝的變亂,不是因為君主無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亂,而是皇親宗室之間爭奪權力,自相殘殺,這樣就使戎狄之人鑽了空子,禍害遍及中原。現在晉朝的遺民遭到摧殘傷害後,大家都想著自強奮發,大王您確實能夠派遣將領率兵出師,使像我一樣的人統領部隊來光復中原,各地的英雄豪傑,一定會有聞風響應的人!”司馬睿一直沒有北伐的志向,他聽了祖逖的話以後,就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僅僅撥給他千人的口糧,三千匹布,不供給兵器,讓祖逖自己想辦法募集。祖逖帶領自己私家的家丁共一百多戶人家渡過長江,在江中敲打著船槳說:“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復成功,就像大江一樣有去無回!”於是到淮陰駐紮,建造熔爐冶煉澆鑄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後繼續前進。

【歷史人物故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