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集合15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蘇菲的世界》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1

  在這本哲學書中,《蘇菲的世界》是艾勃特(席德的父親)寫給席德的一本哲學教育書,是送給席德十五歲生日的禮物。而喬斯坦·賈德成功的描繪了一個“書中書”的世界,令人大開眼界。

  一切故事從蘇菲的哲學課說起,一切故事以蘇菲和他的哲學老師艾伯特跑出書中結束。蘇菲的哲學課太漫長,太詭異、離奇。這本書的結局實在是一個神秘的結局(這只是關於蘇菲的故事)。而書中的知識也是很廣泛的,包括哲學、宗教、歷史、科學,以及許多個哲學家對哲學問題的研究、思想。另外,我也學到了哲學家研究問題的態度:一絲不苟,認真鑽研。

  書中的哲學問題實在令人難懂,不過關於哲學這門課程,事實上是很有趣的,裡面包括的內容也很廣泛,而關於哲學中有些難懂的思想也被講的很生動,用一個個例子說明的通俗易懂,這實在是一本很好的哲學課本。在生活中,很少有人提出這些問題,儘管對於我們來說這些問題的確值得思考,因為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的失去了好奇心,而把這一切(我們所擁有的這個世界,包括這個世界中的所有事物)當做理所當然。也許,哲學家便是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孩子,或是嬰兒,而他們在探索者這個世界上所有未知的奧秘以及被我們當做理所當然的事物。而對於我們來說,我們認為自己沒有看見過的事物,便是不存在的,顯然我們已經太習慣這個世界,習慣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事實上,我們並不能說,那些我們沒有看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就像我們沒有見過白色的烏鴉,就說他們不存在,這是不合理的。或許我們應該用一個嬰兒的眼光來看世界,也許這樣才能更深度的瞭解這個世界。習慣並不是太好的。

  這個世界就像魔術師從禮帽中變出的一隻兔子。有些人已爬到兔子的毛皮深處,過著舒適安康的生活;而另一些人,就是那些哲學家,卻在兔子的毛皮頂端,想去看看魔術師是這樣變出的這個世界。你呢,你是否願意一睹魔術師的風采?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2

  這是一本哲學史書。是我最近看的一本名著。它是(挪威)喬斯坦.賈德寫的。起初,我認為這種書是無聊書。但是由於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這本書的概述,便深深地被它吸引了。

  這本書記述了一個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發現了神秘的信,——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就這樣,蘇菲每天都會收到這種神秘的信,她在信中的'神秘導師的指引下,走進哲學,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拂絡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與此同時,蘇菲仍不斷接受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前展開了。蘇菲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和後天所積累的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找到答案。然而,事實的真相卻比她想的更怪異,更離奇了。這本書從哲學的角度向人們解釋了世界和大自然等的形成與發展……告訴人們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本來我認為哲學是比較枯燥乏味的,但《蘇菲的世界》一書卻截然不同。它向讀者講述哲學的同時,運用了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文中的蘇菲她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這致使她走上了通往解開世界謎團和哲學的大門。並且,蘇菲她還具有持之以恆,鍥而不捨的精神。這一點是十分值得我們學習的。只有有了持之以恆,鍥而不捨的精神,我們才有機會去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哲學教授傅佩榮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哲學不是萬靈丹,但從來不去留意,愛好智慧的重要與前人的心德,那麼註定將會陷於心靈之封閉與終結。這或許是這本書在世界各國廣受歡迎的原因吧!為了使人從困惑到覺悟,本書提供了一盞明燈。”是的,哲學會使我們醒悟。而這本書使我們走進哲學,使我們從困惑走向覺悟。所以我建議大家來看《蘇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它將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歎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3

  寒假裡,因受到老師的推薦,我買了《蘇菲的世界》這本書,一進入書中,我就被迷住了。

  主人公蘇菲的經歷真是讓人感到神奇。書中涵蓋大量的知識,神秘人艾伯特與蘇菲一起研究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伽利略、牛頓、馬克思、達爾文等許多著名的人物,蘇菲卻並不覺得枯燥,相反,還提起了她的興趣。同時,蘇菲身上勇敢而又具有冒險精神的氣質值得我學習,她敢一個人獨闖神奇少校的小木屋,在我看來,那裡就像鬼屋一樣可怕:柴火在舊爐子裡發出嗶嗶剝剝的聲音,屋裡很少的傢俱,有一整面牆是書架,上面放滿了書。一個白色五斗櫃上方掛了一面圓形的大鏡子,外面鑲著巨大的銅框,看上去就像老古董……沒想到,蘇菲的經歷也能使我變得勇敢呢。

  寒假裡,爸爸帶著我和弟弟一起去弘陽廣場遊樂園玩兒。弟弟一定要去那個鬼屋裡面看看,光站在門口,就已經很嚇人了,原來在珍珠泉我進過鬼屋一次,從頭到尾都是閉著眼睛,靠在媽媽肩膀上的,聽聽聲音就讓人毛骨悚然。可弟弟死纏爛打非要我也進去,只好多買了一張票,捨命陪君子了。

  進入鬼屋,可怕的聲音響了起來,弟弟雖說歲數小,可膽子不小,竟然還唱起了歌。我嚇得兩腿直髮抖,他卻又跳又笑跑到前面去了。不必擔心他會跑丟,鬼屋只有一個出口,也就是說,我走快一點就能追上他了。心裡這麼想,可兩腿卻像灌了鉛一樣,怎麼也邁不開步子,前面又傳來了弟弟的呼喊:“姐姐你快點啊!”可我就像木頭人,一動不動,都可以在這裡扮鬼嚇嚇別人了。

  這時,我想到了蘇菲。接到神秘人的信後,她一直努力勇敢探究,她也才十四歲,我為什麼不能學學她呢?想到這兒我,把眼睛迷成一條縫,能看見路就行了,把這兒當做就我一個人,加快步伐,很快趕上了弟弟,勇敢地走出了讓我害怕的鬼屋。

  《蘇菲的世界》這本書不但讓我學到了勇氣,書中的哲理知識也非常耐人尋味,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4

  初次閱讀《蘇菲的世界》,他奇特的封面吸引了我。從魔術帽中鑽出的兔子,和抽象派式的畫面。這是一本寫哲學的書。哲學,在我們的印象中並沒有深刻的瞭解。讀了這本書以後,我才知道哲學不僅僅是人為什麼生和死,也不僅僅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死迴圈。

  這本書透過蘇菲被他的哲學老師所吸引,沉入哲學的海洋,從而向我們娓娓道來。這裡面有我們所知的柏拉圖,蘇格拉底,亞力士多德,還有現代的先驅者馬克思的思想。也有一些不被我們耳熟能詳的德謨克里特斯,斯賓諾莎等。

  這本書讓我陷入久久的沉思。如蘇格拉底:最聰明的是明白自己無知的人。讓我想起我曾經因自大傲慢而做錯了不少事情。更有我們究竟是上帝手中的提線木偶,還是我們的體內居住著神靈的思想碰撞。

  曾經的我認為哲學與生活無關,不過是那些大思想家更深層次的胡思亂想罷了。讀完這本書,我更是知道哲學其實與生活息息相關。看著少校那一個個一環接一環奇思妙想的圈套。似乎將蘇菲與他的哲學老師玩弄在鼓掌之間。

  我開始慢慢的思考,是否我的生活中也有一個像少校這樣的人將我玩弄。我卻一無所知。我是否就如在魔術帽中鑽出的兔子的兔毛上仰視整個世界,始終被困在一個局裡。一個人的肉體允許突破不了這個宇宙的極限,但是有的人的思想就像霍金一樣,可以追尋到宇宙的深處,探索黑洞的奧妙。將周身置之度外,在渺小的大腦中有著一個廣闊無垠的世界。

  這本書告訴我們,我們活在這個世上不能像個木偶一樣,一無所思。我們要敢於用思想去突破這個世界的極限,去暢想未來。不積跬步,何以致千里。要突出重圍,不被現有的所限制,只有這樣才能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5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讀了《蘇菲的世界》第一章,今天我們討論了第一個——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我覺得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就是明白為什麼而活?

  我認為,只要知道了自己想要幹什麼,就不會感到空虛迷茫。其他人也各執己見,老師並沒有否認我們的想法,而是給我們分享了她認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身、心、靈得到成長,開始變得成熟和自由,明白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老師說,身體指的是健康,包括身體的完整性和種族延續。古語有云: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不敢輕易損壞;天地之道,造端於夫婦。這都說明了身體的成長和成熟包括了身體的健康完整性和種族延續。

  心呢,則是代表著精神成長。精神的成長的標誌是人格偉岸,情感健康,思維正常,認知無誤。

  靈性如果一直得不到成長會痛苦。這裡的痛苦指的是莫名的空虛無聊,沒有價值感,就像感覺自己像大海中的一葉扁舟,不知去向何方。

  這樣的人就得了一種病,名叫“終極關懷缺失症”,會不斷的有空虛,無聊,沒有價值感的體驗。

  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人,沒有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所以才會在該成熟的年齡中,有不成熟的表現。像是網路上的那種熊孩子給人搗亂還不服管教,他們的父母還向著他們;也有那種大爺大媽在籃球場裡跳舞,音樂的聲音放得特別大,吵到別人,他們不在乎其他人的想法,我行我素,給人搗亂。這些都是精神沒有得到成長的人。

  經過那些例項的引導,我總算是明白了,沒有身心靈得到成長是一種怎麼樣的情況,這實在是太可怕了。我們雖不能像孔子那樣,把“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做到極致,但也要往這個方向去努力“靠”。

  我感覺老師說的十分有道理,老師讓我們靜想一會兒,她在電腦螢幕上敲出來了五個問題。她問我們,你對羅老師的解讀的理解有沒有補充或者有沒有疑惑?我覺得老師今天教給我們的內容非常深奧,雖然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向我們解釋,但是我們依舊需要去想明白,去“聽懂”她的話。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6

  《蘇菲的世界》記述了眾多哲學家。但,對世界影響最大的,我認為還是馬克思。

  因為,馬克思是首位將哲學與實際的社會學、經濟學聯絡起來的哲學家。馬克思認為,人們的思考、歷史的發展,是由物質的變化推動,並且將社會的物質、經濟、社會條件稱為社會基礎,將社會的思想、規則、宗教、科學等稱為上層構造。

  並且,馬克思指出了上層構造與社會基礎之間的辯證關係:基礎決定上層構造,上層構造也能影響基礎。

  馬克思的成就還體現在對於階級的思考。他提出任何時候,階層衝突都存在,它只會緩和,不會消失,並且深刻剖析了資本主義社會運轉的弊端,提出共產主義構想,影響深遠。

  馬克思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這是我讀了他的哲學觀點後最大的感受。馬克思是哲學家中第一個切實關心到無產階級惡劣生存狀況的哲學家。他不像其他的哲學家一樣,埋頭研究例如“宇宙的本質”“生命的意義”這類過於空泛、對於現實毫無價值的終極問題,而是敏銳地抓住了現有社會制度的弊端,並提出瞭解決方案——共產主義制度。儘管依然侷限於當時社會生產力,頑固等因素,但馬克思依舊勇敢地邁出這一步,是一名開拓者。

  同時,他的哲學思想中,蘊含的一種特質,也是令人敬佩的。馬克思主義指出,黑格爾哲學本末倒置。馬克思將推動世界發展的力量歸結為物質,是一種典型的唯物主義。黑格爾則將這種力量歸結於世界意志,就有一些唯心主義的感覺。馬克思將物質放在第一位,說明他對命運的一種不相信,對於人類力量的堅定信念。而這,便是馬克思的思想中最為可貴的一種特質。

  總而言之,馬克思,是一名偉大的哲學家。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7

  這個假期我看了《蘇菲的世界》這本書,我被書中蘇菲的經歷深深的吸引,那麼多的問題、那麼多的疑問、那麼多的奇妙神奇的事情,蘇菲的疑問似乎就是我的疑問,我真的想搞明白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帶著疑問和好奇,讀起了這本書。

  這是我看過的比較厚的一本書,也是我看的最入迷的一本書,每當我看起這本書,好像我自己就是蘇菲,我走進了蘇菲的世界,帶著那麼多搞不懂的問題,認真的看了起來。

  最後我終於看完了這本書,但是那麼多的問題好像還沒有搞明白,我不知道為什麼把自己當成了蘇菲,我很想從書中找到答案,有答案嗎?你能告訴我嗎?…

  聽別人說,這是一本哲學的書,什麼是“哲學”?我要去看第二遍,這是一本充滿哲學的書,理解起來還是挺有難度的`。一個個哲學問題再次把我也吸引了,想想我們何嘗不是也在心裡問著同樣的問題,只是生活的磨礪早就忘了那一份的童心。這個假期能看這本書,讓我獲得了些啟發。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8

  又是匆忙的一日,於方寸間奔波往來,其慌亂之狀,細細回想,不禁莞爾。月出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喧囂退去之後,略作休憩,焙一盞清茗,於氤氳中為自己尋得片刻安逸,為心靈闢出一片淨土。凝神定氣,排卻雜念之後,復從昨日之處讀起。幾封書札之後,蘇菲對世界的好奇己然難以掩抑。今天的信箋是關於世界起源的,一個又一個動人的神話讓蘇菲醉心其中,流連於一個又一個的神話人物:揮舞著鐵錘的索爾,在雷雨中為大地帶來生機;象徵著智慧的雅典娜,以勇氣給人以美和希望……

  這些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傳說,代表了人們對世界最初的認知,和對真善美的追求。然而,希臘的哲人們卻對這些充滿魅力的故事予以批評和駁斥,他們說:人即神,神靈不過是人類按照自身形象所創造的虛無,真正應該崇拜的,是人本身。這種充滿人文關懷的觀點,為希臘帶來了藝術和經濟的繁榮,成為後世人文主義的濫觴,而哲學也因此真正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是啊,還有什麼比我們自己更偉大的奇蹟呢?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9

  是否以往想過,我是誰?我為什麼會在這兒?

  我只明白,看這本書之前,我從沒思考過。可能不只是我,幾乎每個人都把這個世界想得太過理所當然——因為我們早已熟悉這個世界。世界的多姿多彩,彷彿與我們無關。就如作者用的比喻,宇宙就好像魔術師從帽子中拉出的一隻兔子,而我們人類則是兔子毛皮深處的寄生蟲。我們都在兔子的毛皮深處舒服的躺著,對魔術師的秘密毫無興趣。僅有哲學家,不停的順著兔子的細毛向上攀爬,想探究魔術師的秘密。

  這本《蘇菲的世界》,帶著主人公蘇菲爬回兔毛尖端的同時,引領讀者進入了哲學殿堂。讓我學會用自我的方式去理解:哲學是什麼?我想,可能,哲學就是認識自我,不一樣的自我。

  合上這本書,回憶起帶給我感觸最深的“我思故我在”。或許,我們活著的世界也只是造物主寫的一本小說罷了,連我們是否真正存在都需要證明。笛卡爾說過:“我思考,所以我存在。如果我不存在,那麼我不思考。如果我思考,那麼人生就意味著虛無縹緲。”他認為,我們應當要懷疑一切,但不能懷疑“懷疑”這件事本身。這種觀點,讓我覺得與“莊周夢蝶”相類似。到底是周公做夢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周公?在處於“毛皮深處”的人看來,一個人在醒時的所見所感是真實的;夢境是幻覺,是不真實的。雖然,“醒”是一種境界,“夢”是另一種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莊周是莊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可是,這樣的一個思考,卻讓我犯迷糊,讓我感到了一種“人生如夢”的人生態度。

  類似的種種,這不禁讓我用最初的目光重新打量起這個世界。馬為什麼叫“馬”?鳥兒為什麼會擁有翅膀?難道僅有人才會有思想嗎?

  《蘇菲的世界》——夢的世界,智慧的世界,亦是哲學的世界。就是這樣一個充滿未知、探索的世界讓讀者恍然發現自我原先已經在兔毛深處躺了那麼多年……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10

  剛開啟這部小說,看到那麼多哲學的知識,我便失去了興趣。但讀到蘇菲收到一張奇怪的明信片時,我又好奇的想知道席德是誰。帶著這份好奇,我把書讀完了。

  表面看來,這是一本講述哲學知識的書,但實際上,它也算的上是一本歷史書,甚至是一本懸疑小說。

  小說裡介紹哲學家時,也同時介紹了許多歐洲古代的歷史文明。中世紀,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等內容,似乎與哲學沒有太大的關係,但小說裡也做了一定的介紹。而席德是誰,還有席德的父親到底是怎樣一個人,這兩個疑慮又將此書變得帶有一點懸疑色彩。當我看到狗開口說人話,香蕉皮內寫著字,蘇菲的哲學老師把他叫成席德時,我不禁打了個冷顫。

  而這部小說最令我欣賞的就是作者把許多看似毫無關係的用哲學課程聯絡在了一起。小說裡的蘇菲學習哲學是為了擺脫席德父親的控制,這似乎有點奇怪,但當你知道席德的父親也是一位哲學家,這一切也就變得順理成章。

  在書的結尾,席德與她父親和蘇菲與她的老師的位置關係完全顛倒了。原來蘇菲對於席德的疑惑變為了席德對於蘇菲是否存在的猜想。似乎將他們換一個角度,故事又會產生新的趣味。

  就像這部小說一樣,其實我們身邊的許多事物甚至我們自己都有兩個或多個面。許多的事情就像一把雙刃劍,在你得到它帶來的好處的同時,也會受到一些無形或有形的傷害。正如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如果你想要得到其中之一,你就必須放棄另一個。而關於我們自己,你是否會發現,有時自己在朋友面前活潑開朗,但一到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面前卻會一語不發?或是有些人在家總是面無表情,但在學校,單位對人卻是滿臉笑容。正是因為我們對待不同的人的不同方式,才造就了這個多彩的社會。

  我們無法改變事物的多面性,但我們可以正確的分析,並作出正確的選擇,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亮麗的色彩。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11

  蘇菲,她追求哲學,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她在艾伯特的指點下,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甚至馬克思的哲學思想有了初步瞭解。

  這何嘗不是在給我上哲學課啊!可是,也正是因為我對哲學的無知,使我感到書中那些句子是那麼艱澀難懂,我真想“逃學”,但我又不禁被那種神秘感所吸引。一篇篇摸索著看下來,我竟越看越入迷。就這樣,《蘇菲的世界》成了我的枕邊書。讀著想著,我進入了夢鄉,也進入了蘇菲的世界……

  “咦?這不是艾伯特的小木屋嗎?”我坐著小船,來到小木屋門前。“吱——”門開了,喬斯坦.賈德先生竟從門裡走了出來,“進來坐坐吧。”他對我的到來似乎絲毫不感到驚訝。“尊敬的喬斯坦.賈德先生,您好,《蘇菲的世界》寫得真是太精彩了。請問,您的靈感來自哪裡呢?”

  陽光透過窗戶,折射在地面上,閃現出耀眼的光芒。

  喬斯坦.賈德先生往上推了推眼鏡,微笑著說,“本來哲學是比較枯燥乏味的,但這本書卻截然不同。我在向讀者講述哲學的同時,運用了生動的語言來描繪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使讀者閱讀時產生一種像讀偵探小說般的心情。從蘇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寫著:‘你是誰?’的極不尋常的信開始,蘇菲每天都會充滿好奇地等待著艾伯特寫來的信。‘信裡會說些什麼?’不僅是蘇菲,連讀者的心也被牢牢抓住了!”

  “叮鈴鈴~”鬧鐘響了。我回想著剛才的畫面,輕輕撫摸著這本書,不知不覺,又睡著了……

  “我在信中運用了大量的比喻,我想只有這樣,對於一個十五歲的少女來說才更好理解哲學吧。”艾伯特先生眨了眨眼,顯得更加精神,“書中有一段精彩的比喻……”他手舞足蹈,滔滔不絕,我陶醉其中,許多事物的影子從我眼前閃過,我依稀辨認出,雅典的高城,巴特農神殿,酒神劇院……

  漸漸地,我的眼裡幻化出一隻小白兔,我痴痴地想著,我到底是細毛頂端的生物,還是深入兔子皮毛的生物呢?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12

  看過《蘇菲的世界》的朋友必須會這樣認為:它是一本簡單而又深奧的小說。它以往一度地使我拿起,一度地使我放下,它一會使我興趣十足,一會又使我失去耐心,我便在這矛盾中斷斷續續地讀完了整本書。

  14歲少女蘇菲收到的陌生來信帶她走進了一個她幾乎從未接觸過的世界,引導她的思維走進了人類更深、更本質的思考。

  這本書從哲學的角度向人們解釋了世界和大自然等的構成與發展,告訴人們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本來我認為哲學是比較枯燥乏味的,但《蘇菲的世界》一書卻截然不一樣。它向讀者講述哲學的同時,運用了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使讀者閱讀時產生一種像讀偵探小說般的心境。文中的蘇菲她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這致使她走上了通往解開世界謎團和哲學的大門。並且,蘇菲她還具有持之以恆,鍥而不捨的精神。這一點是十分值得我們學習的。僅有有了持之以恆,鍥而不捨的精神,我們才有機會去做好自我想要做的事情。書中的一段話令我記憶深刻:世界就像魔術師變出的白兔,人類生活在白兔皮毛的最深處,把所有一切都當作理所當然,而哲學家們都是充滿好奇心的孩子,他們不斷攀登白兔的毛髮,目的是為了看清魔術師的真面目,也就是看清世界,看清人生的意義。《蘇菲的世界》一書使我覺得世界上還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們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使永遠也揭不完的,從前的哲學家為我們解開了不少世界之謎,使後人變得聰明起來;我們不也應當向他們學習,運用哲學的觀點揭開自然與人類社會的奧秘,也為我們後人做一點事嗎?

  《蘇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深入淺出的人類哲學史。它不僅僅能喚醒人們內心深處對生命的敬仰與讚歎、對人生意義的關心與好奇,並且也為每一個人的成長——使生命從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而進入覺悟之境,掛起了一盞盞明亮的桅燈。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13

  偶然有一天,我讀到了《蘇菲的世界》這本書,它使我重新認識了世界並收穫了許多哲學方面的知識。哲學本是枯燥無味的,但《蘇菲的世界》幾乎讓我成為了一個哲學迷,使我去追尋著“我是誰?”這個問題的答案。

  《蘇菲的世界》主要講了蘇菲有一天放學回家,收到了一封信。“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從這天起,哲學家艾伯特、席德、蘇菲亞、席德佳艾勃特少校等神秘人物一個個出現,蘇菲也在運用少女的悟性和後天知識企圖解開謎團。然而,事實比他想象的要更加怪異……

  “蘇菲”這個字,有智慧的意思,《蘇菲的世界》,也是智慧的世界,我就在裡面探索從古至今的哲學知識,從自然派哲學家開始,到蘇格拉底、柏拉圖、亞理斯多德、中世紀、文藝復興、浪漫主義、馬克斯、弗洛伊德……一千年,兩千年,在每一個時空裡的哲學思想都在這本書裡展示出來。其實,我在看書的過程中也在試著思考那些哲學問題,我好像不再是一個深居在兔子皮毛底處的'人了,《蘇菲的世界》把我拉了上來,使我用新生兒的眼光重新審視著這個世界,想要一睹那個魔術師的真容。

  《蘇菲的世界》,不但幫我學習了哲學知識,拉了我一把,而且使我悟懂了一個道理,讓我受益匪淺。

  我還清楚的記得在534頁裡,艾伯特說的話:“一個真正的哲學家永遠不能放棄。”是啊,我們在校園裡學習就像哲學家探索真理的過程一樣,只有堅持到底,永不放棄,才能成功。例如蘇格拉底,他批評各種形式的不公不義和腐敗現象,向地方勢力挑戰,最後因此。蘇格拉底原本可以求饒,但他卻覺得如果不成仁取義,就無法完成他的使命,而由於他如此從容就義,所以吸引了許多徒眾追隨。蘇格拉底堅持不懈,寧死不屈,最後贏得了許多人的尊重。這正好說明了這個道理:只有堅持不懈,永不放棄,才能成功啊!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光飛速流逝,但《蘇菲的世界》這本書給我的啟示我永遠不會忘記。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14

  平凡的鄉村生活是很多人的夢,故事中的女畫家也許是追著這個夢來的吧。她在這個世界上漂泊,走到何處就畫到何處。

  女畫家畫他們熟悉的一切,也是因為她的畫,大家才開始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美的。“女畫家是個勤快人,不睡懶覺,每天一早就開始作畫。”她為村裡人作畫,為村裡的物什作畫,每一筆都用心畫,畫出的東西好像有靈魂。臨走之前她給大家分享了她的夢,夢中自己在一大片蕎麥花中,沒有任何人,只有無盡的白。小釦子很仰慕這個女畫家,所以在她走後,央求母親也種了一片蕎麥,他在花前做著女畫家當時的夢,心裡期盼著蕎麥花開放時女畫家能回來。

  女畫家也許是為了畫來的,也許是為了尋找那個夢來的,為了那個夢她不挑時節地來到這個村,沒有什麼能阻擋她的夢想。小釦子一定看見了蕎麥花海中快樂的女畫家。鄉村生活就像是蕎麥花,是潔白的,白的神聖。她的夢與他的夢是不同的,他想和女畫家一樣,而她想再看一眼蕎麥花海,回到小時候的時光。也許她再也找不到記憶中的花海,但是心中只要有那一絲白,就會創造出美好的生活。

  美是無處不在的,我們要學會發現生活中的美,體會美。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15

  “生命本來就是悲傷而嚴肅的。我們來到這個美好的世界裡,彼此相逢,彼此問候,並結伴同遊一段短暫的時間。然後我們就失去了對方,並且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就像我們突然莫名其妙地來到世上一般。”——喬斯坦·賈德

  《蘇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所著作的一本哲學啟蒙書。不同於其它的哲學作品,這本書以故事小說的情節層層深入,讀起來也不似那樣枯燥乏味,而是十分精彩並且深深吸引著我。初讀了文章的前半部分,講述的是一個年齡同我們差不多大的女孩子蘇菲收到了神秘的哲學家的來信,而後她照著信裡的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感悟。

  給我印象很深的是序言部分裡的一句話,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做人要擁有好奇心。並且書中也舉例說嬰兒時期的我們對一切都擁有著強大的好奇心,我們迫不及待想去觸控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看到小狗我們會學著它們叫等等......然而當我們長大成人以後,思維就漸漸被禁錮了,我們變得對一切淡然,覺得這一切是理所應當的存在。但這卻是我們最大的錯誤!

  我們應該像孩子一樣對這個世界仍充滿著好氣並且在做完每一件事後進行思考,只有對很多事情進行了一些思考過後,我們才會更好的完成,靈魂才會變得更有趣,充滿了求知慾。這個世界其實一直都有著一些不合理的甚至複雜難解神秘莫測的事情,哲學家很敏感,他們不單純地妥協,而是敏感地,對這一切進行著思考......這也是他們為什麼成為了優秀哲學家的原因。

  正是因為習慣這個世界了,才會對任何事情都不感到驚奇。所以,要改變..........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