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談生命》教學設計

《談生命》教學設計

《談生命》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談生命》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談生命》教學設計1

  教學設想

  《談生命》是世紀老人冰心在仙逝不久前重新發表的一篇帶有比喻象徵和哲理意蘊的“生命體驗”散文,它不僅哲思深邃,宏闊形象,鮮明生動,而且文字精煉老道。全文是一篇“一段文”一氣呵成,但是又思路清晰,章法嚴整。,開篇引出話題,接下來描寫“一江春水”“一棵綠樹”的生命歷程,最後直抒胸臆,昇華哲思,說出了作者歷經百年滄桑,備嘗酸甜苦辣的生命體驗。文章揭示生命由生長到壯大再到衰弱的過程和一般規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和幸福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則,表達了生命不止奮鬥不息的意志和豁達樂觀的精神。

  教學本文,重點在引導學生在理清行文思路的前提下,體會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和認識。

  教學目標:

  1、透過學習,樹立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觀念

  2、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能力,品味精粹而蘊含豐富的文字

  3、培養健康而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重點:

  1、樹立珍愛生命的觀念

  2、認識生命的本質,養成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

  教學難點:

  品味、探究精妙語言的內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匯入

  用多媒體播放一組反映世間萬物生機勃勃的畫面,同時配以激昂高亢的鋼琴曲《命運》,讓學生思考看到畫面都產生了哪些聯想。學生欣賞多媒體畫面,聆聽音樂。

  (設計意圖:渲染情境,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拉進學生與文字之間的距離。)

  二、教師組織學生閱讀文字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文章,整體感知文章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字的主要內容,為學生深入解讀文字奠定基礎。)

  三、教師為學生提供四種學習方法

  朗讀法;點評法;構圖法;質疑法。學生從四種學習方法中任意選擇一種進行自主學習,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選擇學習方法的權利,同時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體驗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為學生個性化閱讀提供平臺。)

  四、說話練習

  教師在多媒體上為學生出示三個與生命有關的開放性題目,讓學生從中自由選擇,進行表達。從教師給定的三個開放性題目中任意選擇一個進行說話練習。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這節課的創新點,意在尊重每一個學生對生命的獨特感受,著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意識。)

  五、課外延伸

  教師為學生推薦相關的書目,進行課外延伸。學生可以互相交流閱讀感受。

  (設計意圖:利用圖書館,現代網路技術等語文課程資源,以實現教材內外的溝通和課堂內外的交流,進一步實現語文教學的生活化,社會化。)

  六、教師指導學生填寫閱讀體驗報告單和自我評價單

  學生從“知識上的收穫,思想上的收穫,方法上的收穫”三個方面填寫閱讀體驗報告單並進行自我評價。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本節課上的表現進行自我評價,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教學反思

  《談生命》是冰心寫的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在教學本課時,我重點引導學生進行多層次的讀書活動。我認為語文課堂上絕對不能少了學生的朗朗書聲,透過朗讀,學生不僅可以從整體上感知文章的主要內容,而且可以深入體會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主旨。因此,要透過朗讀,引領學生在文字中多走幾個來回。

  在教學方法上,引導學生採用“圈點勾畫”和做批註的方法來進行學習。透過對重點段落和重點詞語的點評賞析,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以達到和文字對話和作者對話的目的。這篇文章中有許多含義深刻的語句可能會觸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和生活積累,我引導學生把自己的閱讀體會寫在書中,以實現學生學習的深入和主動。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尊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鼓勵學生對文字進行個性化的解讀。

  本節課的創新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為學生提供了多種學習方法。針對本文畫面感強,適合朗讀以及語句含義深刻等特點,我為學生提供了四種學習方法,即:朗讀法,構圖法,點評法,質疑法。學生猶如進入了學法超市,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最大程度的發揮了學生的愛好特長,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風采,促進學生自由和諧的發展。第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品質。課堂教學不能只是就文字講解文字,而是應當以文字為載體,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在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之後,我設計了“創作天地”這一環節,裡面設計了三間創作室:

  1、以“生命”為話題說一段話。

  2、冰心把生命比做春水和小樹,你還想把生命比做什麼?

  3、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不怕困難,昂揚向上的人的事蹟?

  透過這一環節的訓練,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將語文學習的空間由課內拓展延伸到了課外,實現了語文課堂的開放化,也使學生逐步意識到“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進而愛生活,愛語文。

《談生命》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

  生命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對生命的認識和感悟也是不同的。本文的作者冰心用形象的比喻表達作者對生命的體悟,啟發我們認識生命的本質和人生的意義。本文以“一江春水”一棵小樹“為例,接上揭示生命的生長,壯大和衰老的普遍規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與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則,同時表達生命不止奮鬥不息的意志和豁達樂觀的精神。只有真正感受了,讀者的心靈才會與作者的感悟碰撞出共鳴的火花來。在這篇文章中,作者不說”生命是什麼”,而說“生命象什麼”用心感受自己的生命,由此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初三學生對人生、生命的感悟還不會深刻,學習本文,意在讓學生能體悟作者對生命引發的思考,並能獲得對自身的情感體驗,不論粗糙或細膩,只要能談出自己對人生的感悟,做到各人學中有得。

  二、教學設計

  1、知識目標:初步理解、評價、鑑賞文學作品;能學會相互合作、相互傾聽,並有條理、有創意地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感悟。

  2、能力目標:掌握閱讀課文的基本方法,初步領悟作品內涵,獲得對人生的有益啟示;透過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多角度地體驗生命的真正內涵。

  3、情感、目標: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獲取親身參與探究的體驗,培養自覺探究意識,激發創新的慾望。

  三、設計思路和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的有關閱讀的要求;學生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再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本課採用整體感知、研讀賞析、體驗反思的教學環節,層層深入,課堂設計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教師點撥為輔,加以各種形式的閱讀設計,並結合說話訓練,真正讓學生體會生命的內涵和意蘊,並能聯絡生活實際,獲得對人生獨有的情感體驗和有益啟示,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提高對文學作品的鑑賞能力。

  四、教學準備

  1、生課前查詢有關資料:收集有關“生命”的名言;

  圍繞“生命”的主題,舉出一個例項。

  2、教師課前準備:思考聯絡生活實際多角度地選取有關對“生命”的感悟的內容,設計幾個有梯度的主問題讓學生由淺入深地體悟生命的內涵。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師:播放貝多芬的《生命交響曲》並朗誦汪國真的詩作《生命,生命》

  意志倒下的時候

  生命也就不再屹立

  歪歪斜斜的身影

  又怎耐得

  秋葉蕭瑟晚來風急

  垂下頭顱

  只是為了讓思想揚起

  你若有一個不屈的靈魂

  腳下,就會有一片堅實的土地

  無論走向何方

  都會有無數雙眼睛跟隨著你

  從別人那裡

  我們認識了自己

  師:1、但人的生命卻只有兩萬多天,我們不禁深深嘆息:人生是如此短暫!但是在如此短暫的人生中,我們可以面臨許多選擇,我們可以選擇堅強、勇敢和快樂,也可以選擇脆弱、逃避和悲傷,甚至是死亡。

  2、簡介作者:冰心(感受她對生命的理解,從中你會得到哪些體驗?)

  [一堂課的開課,猶如小提琴演奏,第一個音符就定下了樂曲的音調,上課也是如此,第一錘應敲在學生的心靈上,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吸引住,此處的配樂朗誦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情不自禁地進入課文情境。]

  (二)整體感知

  朗讀

  師:請大聲朗讀課文,要求(1)讀準字音;(2)自主探究:文章寫了生命象什麼?領悟生命的本質和生命的規律(提示:可抓住文中的詞語概括)

  生:大聲朗讀課文,歸納結構概括課文的內容。(並由此形成板書)

  (學生初步整體感知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三)研讀賞析

  選讀

  師:作者說生命象“一江春水”一棵小樹”你認為有沒有道理,你更贊同那一個說法,說說自己的認識。

  生:暢所欲言------

  師:(過渡)這篇文章所以如此震撼我們,是因為思想內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靠準確生動的語言來表現。

  尋讀

  師:以第二段為例,請尋找課文中用得非常好的詞語,用圓圈標出來,想一想為什麼用得好?

  生:合作探究(四人一小組),討論回答(推薦小組中的代表發言,各種的發言意見基本上已經把富有表現力的詞語找出來了。)

  生:“快樂勇敢”寫出----

  “享樂”是----;

  “衝破”、“不屈”體現生命的頑強;

  -------

  教師小結:這些富有表現力、生命力的詞句是很能表達作者的情感的,也才使文章顯得更為生動,朗讀時特別應注意。

  師:朗讀指導:注意把握朗讀技巧(1)注意語速、語調、停頓、重音。(2)理解內容,有表情地加以朗讀。

  生:自由朗讀;指名學生範讀並評議;著重討論朗讀時對重音的把握;再齊讀感受作者的情感。

  [小組討論能最大限度地活躍學習氣氛,調動群體合作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相互間進行智力啟迪和互補,同時也為每個學生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教師抓住學生討論中的最佳契機,適時加以點撥,如有爭議的或帶有共性的問題再作集體指導,培養學生選擇、分析語言資訊的能力。再透過形式多樣的朗讀,創造一種情景氛圍,讓審美主體體會審美客體的語言美、情感美,獲得美好的享受]

  師:透過朗讀,我們感受了作者的情感,那麼由生命你還聯想到什麼?仿寫“生命象------”

  (生:生命像小說,不在於長而在於精。

  生命中要有夢,活得精彩、充實才有生命。

  生命像品茶,品味時,有時有淡淡的苦味;有時有淡淡的清香。

  生命像浪花,有風平浪靜,也有驚濤駭浪。

  生命像路,有時平坦,有時崎嶇,這樣才繽紛。

  生命像火把,應該使勁燃燒。

  生命像蠟燭,都很短暫。

  生命像萬里長城,沒有止境。

  生命像一場戲,有悲歡離合也有喜怒哀樂。

  生命如同父母的愛,應該學會珍惜生命,懂得愛的真諦。)

  [文學作品的美是內斂的,是開放的,就看你如何去發現美、創造美、表現美,這需要我們去想象。愛因斯坦認為“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識進化的‘源’,此處的說話訓練,是真正挖掘出了學生個體的內心深處的情感體驗,更開拓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達到創造想像的昇華。]

  過渡:無論怎樣微弱的生命,都具有不可思議的生命力,作者從小的自然現象悟出大道理是很能啟發人的,同時,她對生命的思考也由此展開。

  研討

  師:從文中找出作者對生命的幾點思考?最能表達課文主題思想的是那一句或哪幾句

  生:齊讀最後三段,加以歸納概括,並由此形成板書。

  [這是作者對自然現象聯想到生命的哲理的歸結,也是教學文字內容的整體完成]

  (四)體驗反思

  師:1、讀罷全文,你感受到什麼?請聯絡生活實際談談你對生命的認識。

  生:生命只有一次,應好好珍惜;

  人總是要死的,選擇死亡的方式可以不同;

  生命是寶貴的,應該活得精彩。

  (學生的回答,沒有與具體生活實際相聯絡,還有的學生就直接談課前摘錄的有關生命的名句,這個問題的設計就不能體現出聯絡實際生活的意義,而學生自身對生命的感悟要進一步深入挖掘也受到阻礙。由此,教師做了引導,以激發學生“說”的慾望)

  師:引導

  請用下列格式說話:“我感受到,生命因為……而美麗”,再聯絡到生活實際。

  示範:我感受到生命因為自強不息而美麗,著名作曲家貝多芬又瞎又聾,但他自強不息與命運抗爭,終於“扼住了命運的咽喉”。

  生:思維非常活躍,回答時語言表達非常精美。

  (生:我感受到生命因為頑強拼搏而美麗,張海迪阿姨下半身不遂,但她頑強與命運抗爭,而《輪椅上的夢》成了激勵青年上進的明燈。

  我感受到生命因為有無限的價值而美麗,偉大的作家魯迅就是一個極好的例子。

  我感受到生命因為奮鬥而美麗,像居里夫人,一生都奉獻於發明上。

  我感受到生命因為助人為樂而美麗,雷鋒的一生都用於為人民服務中去。等

  [這個說話題目的設定,是非常關鍵的一環,不僅突出文章的重點,更為重要的是能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對生命的感悟。如果沒有第二步教師的提示,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不可能如此活躍地“動”起來,而學生精彩的回答再次刺激著他們自己“說”的慾望,這是他們相互傾聽、交談而引發的結果。]

  (五)總結概括

  師:文章可以結束,但生命的長河永無止境。每當夜深時,我合上眼睛,眼前總會浮現這樣一幅幅圖景:魯迅在夜裡一邊咳嗽,一邊寫文章,昏暗的燈光下,發出內心的《吶喊》;卡夫卡徹夜寫完自傳體小說《判決》,完成與自己靈魂的對話;普魯斯特從35歲到死,生活在暗室中,門窗緊閉,房間裡點著蠟燭,《追憶似水年華》成為他唯一的安慰。這是一群孤獨的人,這又是一群靈魂飽滿的人。對於我們來說,我們的青春的生命不必像他們那樣有太重的負荷。我想說的只是,哪怕我們的世界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平庸,也別讓我們的生命之花枯萎,別讓我們的精神之花凋謝。

  (六)佈置作業

  以“由生命聯想到……”為範圍,結合實際談談你對生命的感受;題目自擬;體裁不限。

  [閱讀與寫作訓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既是閱讀訓練的深化,又是寫作訓練的一種方式,兩者可以教學相長,相輔相成]

  (七)板書設計

  生命象春水

  談生命生命的本質,生命的規律

  生命象小樹

  [板書設計主要以突出課文的重點內容和閱讀的方式,可以使複雜內容簡單化、明確化,把感性東西理性化,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幫助學生提高分析、歸納、感悟的能力。

《談生命》教學設計3

  情境匯入:

  許多名家都在探討生命的奧秘,生命的奧秘到底是什麼呢?在冰心老人的筆下,生命是奔騰不息的一江春水,是頑強生長的一棵小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冰心的《談生命》,去感受生命的流動與生長。

  (大螢幕出示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讀優美詞句,認識生命的本質。

  師:文章蘊涵著作者豐富的感情,可以透過朗讀體會得到。大家要注意讀到感情激越處要情調激昂,聲音響亮;讀到感情平靜處要語調深沉。讀文章最後部分要情調高昂,字字蘊含力量。在反覆誦讀中,體會生命的本質和規律。

  同學們回家預習課文了,誰來給大家讀讀下列詞語

  大螢幕出示:驕奢 挾卷 掙脫 梟鳥 蔭庇 芳馨 雲翳

  指一生讀

  師:他讀得如何?生答:全對(很好)!

  師:看來大家預習得不錯,下面由老師來給大家朗讀一下課文,請大家邊聽邊思考:作者是如何解說生命的?她對生命的本質有怎樣的認識?

  (老師深情讀完後,學生情不自禁鼓掌)

  迴歸問題,學生簡單交流後回答

  生1:作者用比喻的手法生動的解釋了生命;

  生2:作者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生命比做一江春水、一棵小樹,生生不息

  師:你們說得不錯,誰能再來深入談談作者是怎樣認識生命的本質的?

  生1:作者認為生命是奔騰的,是頑強的;

  生2:她還認為生命是不斷髮展的、向上生長的。

  師小結:正如同學所說的那樣,文章用一江春水東流入海,一棵小樹長大葉落歸根來比喻一個人生命的全過程,並對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進行了形象的解說。接下來,就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對生命解說最生動的一部分,思考這樣兩個問題:

  1、生命像東流的一江春水,在流動的過程中,他曾有過怎樣的境遇?

  2、生命像一棵小樹,在生長過程中,他經歷了哪些階段?

  (分組準備交流)

  首先交流第一個問題(略談、詳談)

  生1:在作者筆下,生命象奔騰不息的一江春水,經歷了四個有時候。

  師:誰能再來詳細談談你的認識?

  生2:作者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春水奔流入海,先經過了四個“有時候”,然後奔入了大海,這就好象是人生經歷了各種困難和挫折,最終獲得成功。最後,它從海上蓬蓬的雨點中升起,又告訴我們實現理想後,要繼續努力,爭取下一次更加輝煌的成功。

  師:誰再來聯絡生命中的各種境況談談?

  生:第一個和第二個“有時候”代表著生命中的所有艱難險阻、痛苦、困難,並都勇敢、堅強地克服困難;第二個和第四個“有時候”象徵著克服困難後的喜悅歡樂。

  師:四個有時候正好是生命中的不同境遇,體現出了生命的多姿多彩,也揭示了在各種狀態下,生命都需向前、向前。

  師:那朗讀時哪個有時候應讀得激昂些,哪個讀得舒緩些?

  生:我認為第一個和第三個應讀得激昂一些,第二個和第四個應讀得舒緩一些。

  (明確後,指一女生讀舒緩部分,一男生讀激昂部分)

  師:誰來評價一下他們讀得如何?

  生1:我認為璐璐讀得舒緩有感情,張泉讀得也比較有力、激越。

  生2:我認為張泉的激越程度可再加強些。

  師:謝謝你們中肯的評價,我們一起來讀一下第一個有時候,注意讀出感情。

  生齊讀,進一步感受激昂。

  師:誰來談談你對第二個問題的認識

  生:生命如小樹經歷了四季

  師:生命也有四季,你覺得生命的四季各有怎樣的特點?

  生:生命的春天充滿朝氣,夏天日趨成熟,秋天收穫累累碩果,冬天漸漸走向衰亡。

  師:誰還能聯絡自己的生命來談談你的認識?

  生:我們的少年時代充滿活力,播種下了成功的種子;青年時代,要為事業去拼搏;中年時代如日中天,是家庭的支柱;而到了老年也是安享晚年的時候。

  師:很確切,誰再來談談?

  生:小樹的生長曆程如同一個人的生長曆程,從而揭示了人生應該蓬勃向上的真諦,小樹在春季生長好比人生的少年,小樹在夏季茁壯生長,好比是人生的青年,小樹在秋季的豐碩,好比是人生的中年,最終落葉歸根,好比是人生的老年。因而把生命分成了幾個階段,並鼓勵人們應在人生的各個階段努力拼搏、奮鬥!

  師過渡:作者對生命的解說不僅形象生動,而且對生命的感悟更是深刻,讓我們齊讀最後一段

  生齊聲朗讀

  師:這段文字有很深刻的啟發教育意義,請同學們找出感受最深刻的語句,反覆品讀、揣摩,談談你對生命的認識和感悟

  (採用評點式讀書方法,圈圈點點、勾勾畫畫,在旁邊寫出感悟,教師巡視)

  學生交流所感所悟

  生1:我評點的是“我們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葉”,從中可以看出我們的渺小,而這一滴一葉的活動又合成宇宙的進化,雖然渺小也不能忽略,所以,我們應從小事做起,為生命這一大篇章而奮鬥。

  師:你的想法很偉大。

  生2:我評點的是“願你生命中有夠多的雲翳,來造就一個美麗的黃昏”,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困難、坎坷,我們不應退縮,而應把這些困難視為自己前進的動力,從困難中吸取更多的經驗教訓,而當我們再次遇到這些問題時,就會有更大的把握來戰勝困難,那麼我們也會因此而獲得更多的力量,來造就美麗的人生。

  師:我們的人生因愈挫而愈勇,因坎坷而堅強。

  生3:我評點的是“在宇宙的大生命中……進化執行”。我們雖然渺小,但滴水可以匯成江河,我們雖然微不足道,但我們可以裝點星空,我們不可自大,我們更不能小視自己。

  師:是的,作為我們應有集體主義觀念,為了我們的團體,奉獻一份力量。

  生4:我評點的是“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

  生命就像一杯熱咖啡,有苦也有甜,在我們快樂的時候不能一直沉浸在快樂之中,在我們傷心的時候,也不能一味的不能自拔。生命是多彩的,有時陽光明媚,有時風雨交加,我們不應對此怨恨,應該感謝它們,能從中得到生活的經驗,不斷地完善自己。

  師:你能這樣想,我很高興。誰再來談談?

  生5:我也是評點這一句。人的生命如同一顆檸檬,一口咬下去很酸,但如果你把它榨成汁,再加點糖,就會變得很甜。生命給予我們快樂,但同時也帶給我們痛苦。快樂好比今天的陽光,給我們溫暖,而痛苦好比明天的希望,給我們信心和勇氣。

  師:看來大家是受冰心先生的感染,能形象地談出了自己的感悟。

  生6:我評點的是:“要記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江流的生命意義在於流動,奔流入海;種子的生命意義在於生長,成為大樹。那麼人的生命呢?人的生命更需要生長,更需要打拼,因為只有如此,才能體現生命的活力;因為只有如此,才能體現人生存的價值;因為如此,我們的生命才不會暗淡無光!

  師:確實,生命需要動力與活力。誰還想談談這一句?

  生7:江流入海,葉落歸根,河流因為不斷的流動,最終湧入大海的懷抱,種子因為不斷生長,最終結出豐碩的果實。生命更是需要不斷奮鬥,才會燦爛輝煌。

  師:還有別處嗎?

  生8:我評點的是“快樂固然興奮,苦痛又何嘗不美麗?”快樂給人帶來的是興奮,苦痛對於弱者來說,是人生的一大暗礁,對於強者來說卻是生活中的小插曲。勾踐被俘虜之後為夫差嘗糞便,駕馬車;少年韓信由市井流氓的跨下爬過。這都是有辱人自尊心的,但他們沒有因此而沉淪下去,而是從苦痛中奮起,成為了大勇,原來苦痛之後也會呈現美麗景象。

  (學生不由自主鼓掌)

  師:最好的東西要留在心底,不斷地回味,它會對我們的人生有更大的指導意義,讓我們銘記那些給我們啟示最深的語句。(生背)

  師小結:今天我們跟隨冰心老人一起經歷了一次生命的歷程,讓我們懂得了,生命中有歡樂,也有痛苦,有順境也有逆境。在順境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逆境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因為只有生命中有夠多的雲翳,才能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

  (大螢幕打出:願你生命中有夠多的雲翳,來造就一個美麗的黃昏!)

  願你生命中有夠多的雲翳,來造就一個美麗的黃昏!

  這節課上到這裡,下課!

《談生命》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談生命》是冰心於1947年寫的一篇散文,作者並沒有在生命的定義解釋上做,而是把抽象的生命理念比喻為具體可感的春水和小樹,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生動形象的生命的圖畫。作者透過描寫“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的全部的生命歷程,喻示著人的生命歷程的豐富多彩,同時揭示了生命的生長,壯大和衰老的普遍規律以及生命中痛苦和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則,表達了作者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意志和豁達樂觀的精神。全文感情基調高亢達觀,許多語句莊重而精警生動又富含思想,是作者幾十年人生體驗的感悟與結晶。閱讀本文不僅能獲得審美享受而且能給人以深刻的人生啟示。

  學情分析

  初中學生非常喜歡文質兼美的散文,尤其是本文如行雲流水一般,節奏感很強,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畫面感強易於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的能力,把優美的文字在大腦中轉化成具體可感的畫面。但是本文中有一些語句含義深刻,與學生的人生體驗有一定的距離,學生理解起來有難度。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獨特的體驗,指導學生利用閱讀期待和閱讀反思進行創造性閱讀和個性化閱讀,讓學生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自由暢談。教師只是作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適當點撥和啟發,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設計思路

  教學本課時,為使課堂教學思路清晰,採用“板塊式”教學結構,將教學過程共分為六個板塊,即:創設情境,激匯入──自主閱讀,整體感知──自選學法,品讀──拓展遷移,感悟昇華──推薦書目,課外延伸──反思小結,鞏固創新。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掌握文中生字生詞的寫法和基本含義,能夠聯絡已有的閱讀體驗和生活實際品味文中富含哲理意義的語句。

  ⑵繼續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2、過程與方法:

  ⑴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營造氛圍,學生在教師的幫助和點撥下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讀書思考交流與感悟。

  ⑵培養學生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啟用創新思維,樹立創新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⑴透過閱讀啟發學生進一步理解生命的意義,進而樹立勇於戰勝困難,熱愛生命,積極投入生活的思想情感。

  ⑵培養學生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意志和豁達樂觀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運用比喻的方法說明抽象的事物。

  2、正確理解文中關鍵詞語的含義,品味文中富含哲理意義的語句。

  3、解決教學重點難點的措施:

  ⑴將語文學科與音樂,美術等學科有機整合和滲透,從而更好的理解本文將抽象事物形象化的寫法。

  ⑵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性思維活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選擇一種恰當的形式表現自己對生命的獨特感悟與理解。同時在重點處留空白,在難點處留空白,在知識延伸處留空白,給學生更多的聯想和想象的空間。

  教學方法

  點撥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學法指導

  透過對文中關鍵語句的圈點勾畫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小組合作探究領會的主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匯入

  用多媒體播放一組反映世間萬物生機勃勃的畫面,同時配以激昂高亢的鋼琴曲《命運》,讓學生思考看到畫面都產生了哪些聯想。學生欣賞多媒體畫面,聆聽音樂。

  (設計意圖:渲染情境,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拉進學生與文字之間的距離。)

  二、教師組織學生閱讀文字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整體感知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字的主要內容,為學生深入解讀文字奠定基礎。)

  三、教師為學生提供四種學習方法

  朗讀法;點評法;構圖法;質疑法。學生從四種學習方法中任意選擇一種進行自主學習,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選擇學習方法的權利,同時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體驗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為學生個性化閱讀提供平臺。)

  四、說話練習

  教師在多媒體上為學生出示三個與生命有關的開放性題目,讓學生從中自由選擇,進行表達。從教師給定的三個開放性題目中任意選擇一個進行說話練習。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這節課的創新點,意在尊重每一個學生對生命的獨特感受,著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意識。)

  五、課外延伸

  教師為學生推薦相關的書目,進行課外延伸。學生可以互相交流閱讀感受。

  (設計意圖:利用圖書館,現代網路技術等語文課程資源,以實現教材內外的溝通和課堂內外的交流,進一步實現語文教學的生活化,社會化。)

  六、教師指導學生填寫閱讀體驗報告單和自我評價單

  學生從“知識上的收穫,思想上的收穫,方法上的收穫”三個方面填寫閱讀體驗報告單並進行自我評價。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本節課上的表現進行自我評價,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教學反思

  《談生命》是冰心寫的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在教學本課時,我重點引導學生進行多層次的讀書活動。我認為語文課堂上絕對不能少了學生的朗朗書聲,透過朗讀,學生不僅可以從整體上感知的主要內容,而且可以深入體會作者的情感,理解的主旨。因此,要透過朗讀,引領學生在文字中多走幾個來回。

  在教學方法上,引導學生採用“圈點勾畫”和做批註的方法來進行學習。透過對重點段落和重點詞語的點評賞析,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以達到和文字對話和作者對話的目的。這篇中有許多含義深刻的語句可能會觸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和生活積累,我引導學生把自己的閱讀體會寫在書中,以實現學生學習的深入和主動。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尊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鼓勵學生對文字進行個性化的解讀。

  本節課的創新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為學生提供了多種學習方法。針對本文畫面感強,適合朗讀以及語句含義深刻等特點,我為學生提供了四種學習方法,即:朗讀法,構圖法,點評法,質疑法。學生猶如進入了學法超市,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最大程度的發揮了學生的愛好特長,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風采,促進學生自由和諧的發展。第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品質。課堂教學不能只是就文字講解文字,而是應當以文字為載體,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在理解的主要內容之後,我設計了“創作天地”這一環節,裡面設計了三間創作室:

  1、以“生命”為話題說一段話。

  2、冰心把生命比做春水和小樹,你還想把生命比做什麼?

  3、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不怕困難,昂揚向上的人的事蹟?

  透過這一環節的訓練,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將語文學習的空間由課內拓展延伸到了課外,實現了語文課堂的開放化,也使學生逐步意識到“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進而愛生活,愛語文。

  點評

  《談生命》一課是刁英芳老師在哈爾濱市素質教育研討會上所作的一堂課,此課曾榮獲市級一等獎。刁英芳老師的《談生命》教學設計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設計實效性。

  教者在對文字內容進行深入理解的基礎上,對文字內容進行了大膽的整合。將課堂流程分為六大版塊,版塊之間環環相扣,這樣就能使學生更好的走進作品,走進生活,在感受優美意境的同時,又能不斷的去創造美。學生在反覆誦讀中深入理解的內容,在小組討論中求同存異,各抒己見,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究精神,符合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有助於學生的終身學習。

  第二:學法多樣性。

  本課設計為學生提供了四種學習方法,同時又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體驗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尊重了學生選擇學法的權利,同時也使學生能對文字進行多角度的有創意的理解,為學生的創造性閱讀和個性化閱讀奠定了基礎。

  第三:內容拓展性。

  圍繞著“生命”這一主題,為學生提供了三個話題,讓學生自由選擇進行說話練習。這一環節的設定對的內容進行了有效的拓展,把學生的思維引向了更為深廣的空間;同時教師又為學生提供了多篇進行課外閱讀,實現了課堂內外的溝通和銜接,調動了學生課下學習語文的熱情,將新課標中的探索式學習巧妙而自然的融入實際教學。

  總之,《談生命》教學設計發揮了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和探究意識,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又獲得了審美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悅。

《談生命》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透過學習,樹立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觀念,培養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

  2、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感受文中的鮮活的形象,揣摩文中蘊含的哲理。

  3、品析、探究含蓄深沉的語言,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生命的本質,培養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

  教學難點:

  品味、探究含蓄深沉的語言內涵。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二、生字詞。作者簡介

  三、整體感知,理清線索。

  1、聽讀課文,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和篇章結構。

  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可作如下提示:

  [電腦多媒體]

  第一部分:(“我不敢說……像什麼”)揭示話題。

  第二部分:(“生命像……不敢信來生”)描寫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歷程。

  第三部分:(“生命又像……不敢信來生”)寫“一棵小樹”的全部生命歷程。

  第四部分:(“宇宙是……結尾”)總結全文,揭示生命的本質。

  2、細讀課文,把握內容大意。

  思考:作者把生命的過程比喻成什麼?

  “一江春水,一棵小樹”引導到“一江春水東流,一棵小樹成長”再到“一江春水東流匯入海,一顆小樹成長葉歸根”。

  四、研讀課文,感悟生命。

  1、探讀“一江春水”部分的內容。

  (1)自由朗讀“生命像一江春水”部分,提醒朗讀時感情的變化。

  (2)作者認為生命像東流的一江春水,那麼,在流動的過程中,他遭遇了什麼?

  又喻示了人的生命歷程的哪些境遇?

  (3)那朗讀時哪個“有時候”應讀得激昂些,哪個讀得舒緩些?

  (4) 那麼,在人生命的不同的境遇中,作者的態度又是怎樣?

  (5)“行程的終結”預示著生命的終結,此時你認為“春水”心態是怎樣的?

  2、研讀“小樹”部分的內容。

  (1)、齊讀“一棵小樹”部分的內容,

  思考:生命像一棵小樹、在生長的過程中,它歷經了哪些階段?

  四季(春、夏、秋、冬)

  (2)作者按什麼順序寫了“一棵樹”?成長順序

  (3)、結合小樹的生長過程,談談小樹在每一個階段的是如何度過的?

  (4)、透過“一棵小樹”的經歷,使我們得到哪些啟示?

  (5)、面對死亡,小樹作何反應?

  (6)其實我們生命也有四季,結合小樹四季特點,談談我們生命的四季各有怎樣的特點?並談談你的啟示。

  五、品析佳句、再悟生命。

  師:下面讓我們齊讀最後一部分。讀什麼呢?讀你自己喜歡的內容,這段文字有很深刻的啟發教育意義,請同學們找出感受最深刻的語句,反覆品讀、揣摩,談談你對生命的認識和感悟然後告訴老師你記住了什麼,你獲得了什麼。

  學生交流所感所悟

  六、仿句練習,體驗生命。

  結合我們自己的生活體驗,說一說“生命還像什麼…”

  生命像一輪月亮,有時圓有時缺,圓圓缺缺構成了他的一生。

  生命像大海,有時驚濤駭浪,有時風平浪靜,潮起潮落正如人生。

  生命像一顆流星,劃破長空,綻放光彩。

  七、教師小結:

  生命本來很抽象,可是經過我們大家一說,就很形象了。其實,生命是珍貴而短暫的,在我們的人生四季中,快樂與痛苦相生相伴,成功和失敗交替存在,我們只有以積極進取,勇往直前的態度,才能飛的更高。

  五、佈置作業

  1、背誦你喜歡的語句。

  2、模仿課文,用比喻手法,寫出生命過程的一個片段。

  六.課後反思 :

《談生命》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把握文章的情感,理解文章的思路章法。

  2、學習文章比喻的手法。

  3、引導學生形成健康,進取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

  形象思維訓練,思考生命現象和規律。

  【教學難點】

  生命現象和規律。

  【教具】

  配樂朗讀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地球養育著無數的生命,置於生機勃勃的大千世界裡,你常感覺不到它的不平凡,更感受不到生命這樸實的形式下面蘊藏著多麼豐富的哲理,冰心女作家卻以散文的形式揭示了人生哲理,讓我們一同去感受她啟示我們的生命內涵。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引入新課,引導學生閱讀,重點體會文章主旨。)

  二、探究新知

  1、讀:

  ⑴聽配樂朗讀,瞭解文章內容,分析其情感。

  ⑵自讀課文,模仿配樂朗讀的語氣,語調,情感。

  ⑶檢查朗讀課文,同學評價。

  (設計意圖: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2、悟:

  ⑴談一談,你在閱讀過程中獲取的資訊?(指導學生從思想內容,思路章法寫作手段等多方面,獲取資訊。)

  明確:

  ①作者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為喻,揭示生命由生長壯大再到衰弱的過程和一般規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與相福相生相伴的法則,表達了生命不止奮鬥不息的意志和豁達樂觀的精神。

  ②開篇:不說“生命是什麼”而說“生命像什麼”決定了全文的形象性,審美性隱喻性特點,提示話題。

  正文:“一江春水”的全總生命歷程喻示人生命歷程中的幾種狀況,時而充滿激情,時而快樂平靜,時而憤激怒吼……

  “一棵小樹”情調寓意與上層一致,時而充滿喜悅,希望、寧靜、時而聚集、破殼、掙脫的力量……

  結尾:總結全文,點明、深化主題,生命的本質由卑微、渺小到生長、進化、快樂和痛苦是生命主旋律。

  ③反覆、比喻修辭:

  ⑵課文以“春水”“小樹”比喻人生,它們與人生有什麼相似之處?

  明確:春水奔向海洋的過程曲曲折折,小樹成長壯大的過程歷經風風雨雨,正好像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經歷種種磨難,其間有痛苦,也有幸福,生命存在於運動之中,生命的過程是進取、鬥爭的過程。

  (設計意圖:探究“一江春水”“一棵小樹”的前進,生長過程與人生命相似之處,進一步把握主旨,思考生命現象和規律。)

  ⑶作者對人生感悟:借“一江春水來提示其哲理,你認為人生還可以以什麼為喻?

  (設計意圖:加強生命體驗,豐富人文素養,引導學生體會課文描述的生命現象,規律以表現出的進取態度,形象思維、聯想、想像的能力,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

  3、賞:瀏覽課文,找出你喜歡的句子,說說其中蘊含的深意。

  (設計意圖:揣摩品味,訓練學生理性思維,提煉、概括的能力,品味語言的能力。)

  三、質疑

  本課中你發現了哪些問題,還有沒有沒解決的問題?

  四、反饋

  1、你從課文中悟出生命的本質是什麼?生命的規律是怎樣的?

  2、“行程的終結,喻示生命的終結,此時“春水”的心態是怎樣的?

  3、最能表達主題思想的句子是什麼?

  4、綜觀全文,作者在宣示一種什麼樣的人生觀?

  (設計意圖:加深學習印象,瞭解學習效果。)

  五、小結

  討論本節收穫,代表總結。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討論,完成課堂小結,培訓概括提升能力。)

《談生命》教學設計7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體會推敲文中形象化的語言。

  2、能從作者對人生的感悟中說出自己的情感體驗。

  教學過程:

  一、檢查複習

  1、指出三名學生,分別朗讀課文的一部分,朗讀完畢,師生共同評價。

  (激勵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深刻、有感情地朗讀,掌握節奏、重音等朗讀技巧。)

  2、在這篇課文中,作者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課文中寫水、寫樹都是就著事物自身規律來展開描寫的。請你找出其中相應的句子。

  3、用你自己的話概括一下人生的真諦是什麼,你是怎樣理解的。

  明確:人生的真諦是不可能永遠快樂,也不可能永遠痛苦。遇到困難時要不灰心,要勇敢樂觀有韌性,堅信雷雨過後就是豔陽天。山窮水盡疑元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順利時,也不要被勝利衝昏頭腦,要清醒理智地認識到人生應隨時準備迎接明天的挑戰。

  (學生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二、欣賞精彩優美的語言,體會重要句子的深層含義。

  說說課後練習三中兩句話的象徵意義。

  (欣賞精彩優美的語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如:"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

  明確: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要想充實地度過人生,關鍵在自己。

  可做拓展性延伸:

  ①《易經》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②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人生之路;

  ③張海迪戰勝病魔,耗時四年創作長篇小說《絕頂頭》

  ④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歲就病魔纏身,但沒有荒度放棄生命而是堅持寫作,呼喚生命;

  ⑤可以引用"實話實說"節目,感受堅強的張默然的故事。

  感悟:要從積極的人生態度出發,珍惜時間,珍視生命,尤其是遭遇不順的時候,更不能被厄運壓倒。對生命保持堅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讓人生更有意義,更有光彩。

  三、體驗反思

  1、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比如:父母突然下崗,家中經濟陷入困境;你已經盡全力學習了,可學習成績仍無明顯改善;你想和同學搞好關係,可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對這些,你的情緒、思想狀態是怎樣的?

  2、我們應當怎樣去生活?為什麼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你有過這樣的體驗嗎?

  (學生只要能扣住課文,說出自己的主要感受即可,不必說全。師生之間相互交流,激勵主流,互相感染。)

  四、教師小結:

  在人生旅途上,一個人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遇到困難和挫折,都是正常的。只要我們不失自信,哪怕只是一小步一小步地堅持前行,也會成功的。

  五、佈置作業

  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作文。

  1、我怎樣面對一一一(勝利、困難……)

  2、我怎樣直面現實中的一一一(苦難、真實、醜惡……)

  板書設計

  談生命

  冰心

  一江春水-曲折的兩岸一滴一一入海快樂與痛苦生命感謝大生命

  相生、相成一棵小樹———常變的四季

  一葉歸根

《談生命》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

  體味、推敲文中形象化的語言,瞭解其象徵意義。體會比喻、反覆等修辭的妙用。

  2、過程與方法:

  反覆朗讀課文,體會文章景、情、理和諧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語言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

  【教學設計】

  一、創設問題情境(情境匯入)

  1、教師播放冰雪消融、種子發芽等多媒體畫面,創設情境,學生欣賞感悟,請學生談談看了此畫面後聯想到了什麼。(稍停)

  2、教師導語:

  我們大多數同學都聯想到了春天、成長和生命,跨越時間的長廊,放眼世界萬物,在世界的每個角落,每一刻都會有生命的誕生和結束。“生命”是古往今來,許多大文豪及“遷客騷人”們常談常新的話題。生命是什麼?我們該怎樣對待生命?不同的人會告訴你不同的答案。今天我們要學一篇談生命的散文,一起來聽一聽冰心對生命持有怎樣的看法。

  二、師生合作研究探索

  1、快速默讀,體會文章內容與情感:

  ⑴請學生開啟書,速讀課文,體會文章情感與內容。

  (本環節意在使學生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教師播放音樂創設情境,學生默讀全文。)

  ⑵設計問題:同學們喜歡本文嗎?為什麼喜歡本文?此文有什麼特點?

  (讓學生暢所欲言,多角度挖掘本文閃光點。教師點撥,強調一點:比喻手法的巧妙運用。)(空白點)

  2、自由研讀,分析文章比喻的妙處:

  教師提出問題:聯絡生活實際,找出你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說說其中比喻妙在何處。

  (留空白,尊重學生的選擇,有觀點後可討論,學生可以從關鍵詞、哲理句、結構形式多角度進行分析,解決本課教學重點,同時教師適時進行熱愛生活、珍惜生命的德育滲透。)

  (本環節是本課主體部分,教師依舊播放舒緩的鋼琴曲,學生自由研讀課文,此處既是重點、空白點,也是德育點。)

  3、朗讀欣賞,更深層品讀課文:

  請學生看大螢幕,帶著對生命的珍惜與敬仰,再一次品讀課文的比喻部分。教師可對學生說:“哪位同學願意站起來挑你感悟最深的段落,朗讀給大家欣賞?”

  (尊重學生選擇,留空白,請學生朗讀喜歡的段落,教師配與課文相聯絡的“春水奔流”、“小樹生長”等聲情並茂的多媒體演示,讓學生欣賞,加深學生的體驗,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內涵。)

  (這也是重點和德育點。)

  4、齊讀結尾,品味哲理語句的含義,把握主旨:

  ⑴深層啟發;本文再現了冰心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目標的執著追求,對人生的獨特見解和深邃的理解,請同學們一起讀課文結尾部分,提出你讀不懂的內容,可以是詞,也可以是句,也可以是形式,一會兒我們一起研究。

  (結尾部分與學生人生體驗有一定距離,本環節主要解決教學難點,領會文章主旨,齊讀課文後,留空白,讓學生自己研究、體驗、品味,提出問題。)

  ⑵全班討論,各抒己見。

  (透過分析“願你生命中有夠多的雲翳來構成一個美麗的黃昏”對學生進行勇於戰勝困難,熱愛生命的教育。這是難點、空白點和德育點)

  三、鞏固與創新運用

  透過這節課的研究學習,我們對生命已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感悟,此時,教師可用啟發的口吻對學生說:“冰心用散文,梵高用畫,大家願不願意尋找一種恰當的形式表達自己對生命的感悟?

  (本環節是這節課的創新點,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感受,著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靈活性思維,充分發展學生個性,採用各種形式表現自己對生命內涵的感悟,同時進行德育滲透。學生自行準備,如果需要還可以與其他同學合作完成。學生可利用繪畫、演講、詩歌、快板等形式來表現。)(創新點)

  四、反思與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知識上:

  思想上:

  方法上:

  (教師請學生概括總結,留有空白,教師從以上幾個方面加以引導。)

  五、課程結束

  最後,讓我們伴著貝多芬鏗鏘有力的命運交響曲,聆聽著同學們對生命的理解和感悟來結束這節課的學習。

  (教師播放慷慨激昂的貝多芬《命運交響曲》,在這個曲子的伴奏下,聆聽同學對生命的感悟,及生命寄予,來結束本課;此種方法留有空白,有餘音繞樑之感,再次激發學生對生命的思考與熱愛。)

《談生命》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作者對生命本質的認識。

  2、品讀課文,理解關鍵語句的深層含義,體會文章語言美和情感美。

  3、認識生命的客觀法則,豁達樂觀地對待生命中的一切,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

  1、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鮮活的形象。

  2、揣摩文章重要的語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蘊。

  3、反覆朗讀重點語句,品味語言美。

  教學難點:

  1、感知作者的情感變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調。

  2、理解關鍵語句的深層含義

  教學方法:朗讀法 品讀法 延伸拓展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影片匯入)

  影片播放:一粒種子破土而出,長成參天大樹;一條小溪從雪山發源,流入大海。

  導言:上面兩組畫面,讓我們看到生命的程序,感受生命的蓬勃。生命,是大自然偉大的作品,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精闢的語言來揭示生命的真諦,給我們留下了一筆豐厚的關於生命的文學財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兒這樣闡釋生命的意義:“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人來說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一個人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能夠說,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人生最寶貴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鬥。”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世紀老人冰心又是如何理解生命的。

  二、檢查預習

  1、作者

  2、生字、生詞

  挾(xié)卷 芳馨(xīn) 怡(yí)悅 雲翳(yì)

  巉(chán)巖 蔭庇(yìn bì)

  三、朗讀課文,感知文意,理清行文思路

  (帶問題朗讀:①本文只有一段,但思路清晰,章法嚴整,看能否找到劃分層次段落的關鍵語句?②作者是如何談生命的?)

  1、理清行文思路

  第一層:僅一句話,“我不敢說生命是什麼,我只能說生命像什麼”。這是全文的領起句,也是思路的起點,提示話題,引起下文,

  第二層:從“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來生”。描寫生命像春水東流的狀況。

  第三層:從“生命又像一棵小樹”到“也不敢信來生”。描寫生命像一棵小樹成長和衰亡的狀況。

  第四層:從“宇宙是一個大生命”到結尾,總結上文。抒發感想,闡發哲理。

  2、精讀課文,把握文意

  教師設計相關問題,指導學生研討課文。

  (1)“我不敢說生命是什麼,我只能說生命像什麼”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2)“一江春水”在奔流入海的過程中經歷了哪些體驗?這個過程與生命過程有何相似之處?“行程的終結”時“春水”心態是怎樣的?

  (3)“一棵小樹”部分,作者按什麼順序寫了“一棵樹”?樹的一生中有怎樣的經歷?在生命的歷程中,小樹是如何度過生命的每一個階段的?面對死亡,小樹作何反應?透過“一棵小樹”的經歷,使我們得到哪些啟示

  (4)作者為什麼反覆說“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相信來生”?

  (5)最後一層在全文結構和表達主題方面起什麼作用?

  明確:(1)提出話題,引出下文對生命過程的形象化描繪,便於作者抒發對生命的獨特感受。

  (2)※可從幾個“有時候”領起的內容來思考,學生只需從中摘錄關鍵詞加以聯想。

  ※這些情況喻示著人的生命歷程中的幾種狀況,顯示了人生的豐富多彩:人生總是幸福與苦難、順利與曲折相伴而隨的。

  ※可從文中“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看出“春水”的平和、寧靜。

  (3) ※生長順序

  ※四季的不同狀態。可從中摘錄關鍵詞語來進行理解※幾個連續的階段,勾畫著或喻示人的生命歷程,生命的規律就是從渺小微弱,繼而強健壯大,最終歸於消亡。生命始終向前發展,這是任何力量都不可阻擋的。

  (4)“來生”是一種虛無飄渺的東西,“不敢說”“也不敢相信”傳達出作者對“今生”珍愛與重視,這是積極進取的生命觀;說明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應當珍惜,無論經歷的是坦途還是坎坷,都應當勇敢面對,細細體會,讓自己的人生過得充實而有意義。

  (5)最後一層綰結全文,點明、深化主題。作者在這一層揭示生命的本質(由卑微、渺小到生長、進化),點明快樂和痛苦是生命之的基本旋律。這是在前文對生命的.現象作比喻性的描寫之後得出的結論。

  3、獨特體驗

  在作者的眼中,生命像一江春水,從雪山發源,最終流入大海,生命像一棵小樹,歷經四時,最終長成參天大樹。好,現在我們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說一說“生命像什麼……”

  四、美點尋蹤,發掘課文的審美價值

  作者將生命還原成具體的物象,把”生命”理念形象化,描繪出一幅幅生命的圖畫。 本文語言優美,比喻、排比處處皆是。 本文意境優美,情景交融。 本文富含哲理,表達了作者對生命本質的認識。

  1、品讀,品讀課文中你認為用得好的字詞句(最好能說出自己喜歡的理由),或者有疑惑的地方。

  多媒體顯示:

  (1)她(大海)多麼遼闊,多麼偉大!多麼光明,又多麼黑暗!

  (2)他會聽見黃鶯清吟,杜鵑啼血,也許還聽見梟鳥的怪鳴。

  (3)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們是多麼卑微,多麼渺小,而一滴一葉的活動生長合成了整個宇宙的進化執行。

  (4)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

  (5)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6)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

  明確:(1)句中的“大海”指生命的歸宿。“光明”象徵生命達到輝煌的頂點,“黑暗”指生命的終結。生命是一個客觀的過程,“光明”與“黑暗”相生相隨。

  (2)“黃鶯清吟”指人生中的美景,“杜鵑啼血”指慘景,而“梟鳥的怪鳴”則指人生中兇險的事物。美景與慘景、快樂與痛苦相生相隨。

  (3)雖然每一個生命是卑微渺小的,但組成整個人類卻可以創造歷史,推動社會前進。表現出作者浩渺的思緒、寬廣的胸襟。

  (4)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才,都能為人類作貢獻,不努力、不拼搏,人就成了行屍走肉,失去了人生的意義。

  (5)闡述生命中快樂與痛苦的辯證法,表明作者對生命規律的判斷、認識。

  (6)這一句話與孟子的“生於憂患”表意相同,我們要學會享受痛苦、感謝痛苦。

  2、再讀課文,嘗試背誦自己喜歡的內容。

  五、感悟主題

  1、提問:作者對生命的本質有怎樣的認識?(大聲齊讀)談談你的理解。

  學生討論並自由發言。

  示例:生命的本質和規律,在於蓬勃成長,奮勇前進,任何力量也無法阻礙它、壓制它。

  生命始而渺小、微弱,繼而強健、壯大,終而歸於消亡,其間幸福與痛苦、順境與逆境相伴相隨。

  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經歷種種磨難,其間有痛苦也有幸福,痛苦也是一種幸福。

  生命存在於運動之中,生命的過程是進取、鬥爭的過程。

  個體生命是宇宙大生命的一分子,個體生命最終要回歸宇宙大生命的母體之中。

  生命的體驗,始而新鮮,繼而平靜,最終歸返大生命母體中則無歡喜也無悲哀。

  2、作者認為“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也要感謝生命”現在我想問大家,在你十幾年的生命中你認為最重要的是什麼?

  3、教師總結:生命的話題永無止境,冰心告訴我們生命需要流動和生長,要享受快樂,但不迴避生活中的痛苦和艱難。我們要感謝生命,不僅感謝快樂,也要感謝痛苦。我們要珍惜生命,每一天都過得充實而自信,為生命全過程的每一刻喝彩。

  六、佈置作業

  1、背誦你喜歡的語句。

  2、教師創設討論氛圍:作者說,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總是相生相成的。請聯絡自己的體驗和對生命的認識,以“生命,苦耶?樂耶?”為話題說一段話,表達自己的人生信念。

  3、蒐集資料: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平凡人,他們卻有著不平凡的生活經歷,他們唱響了一曲曲催人奮進的生命進行曲,蒐集那些感人至深的、震撼心靈的生命故事。

《談生命》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朗誦課文,理清文章脈絡,理解文章主旨。

  2、領會文章象徵手法的運用,體會文章用形象的比喻表達深刻思想內容的寫作方法。

  3、體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含蓄深沉的感情,深刻理解人生意義。

  教學重點:

  1、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情感。

  2、深入體悟、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深入教學情境及對文章思想內容的深入理解。

  教學手段、方法:

  1、創設情境,以優美的教學語言感染學生,引領學生深入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引導學生採用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方式,訓練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

  一)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情況

  (1)介紹作者:略

  (2)、背景介紹:

  (3)字、詞識記積累

  2、聽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由老師和幾名朗讀水平較好的同學分段朗讀課文,並配以多媒體課件展示,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聽讀後讓學生談談聽讀課文的體會,以及怎樣把握朗讀的語氣、語調等。教師給予適當指導後,讓學生選擇喜歡的一段課文練讀,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二)、研讀賞析:(目標練習)

  1、研讀課文,理清行文思路

  全文可分四個層次:

  第一層:第一句。這是全文的領起句,也是思路的起點,提示話題,引起下文。

  第二層:描寫生命像春水東流的全部生命歷程。

  第三層:描寫生命像一棵小樹成長的全部生命歷程。

  第四層:從“宇宙是一個大生命”到結尾。總結上文,抒發感想,闡發哲理。

  2、精讀課文,合作交流

  (1)、作者用什麼來比喻人的一生?春水和小樹分別經歷了哪幾個生命歷程或哪幾種生命狀態?暗示了怎樣的人生歷程?

  學生討論明確:

  一江春水 東流歷程 向前、 曲折、 複雜 、多變 象徵人生之河

  一棵小樹 春秋四季 發榮、 滋長、 繁盛 、凋零 象徵生命之樹

  以春水和小樹為喻揭示了生命由生長到壯大,再到衰弱的過程和一般規律。

  (2)、在這幾種生命歷程中,春水和小樹表現了怎樣的心理品質、情緒狀態?

  學生討論明確 :

  春水:聚集力量——快樂勇敢地流走——憤怒地奔騰和怒吼——心平氣和地一瀉千里——一聲不響地流入、消融、歸化

  小樹:勇敢快樂地破殼——雨中吟唱風中跳舞——掙脫、挺立——寧靜和怡悅——消融、歸化、無樂無哀

  (3)最後一層在全文結構和表達主題方面起什麼作用?

  學生討論明確:

  最後一層全是議論。作者在這一層揭示生命的本質(由卑微、渺小到生長、進化),點明快樂和痛苦是生命之歌的基本旋律。從表達主題方面說,在前文對生命的現象作比喻性的充分描寫之後,再闡明文旨,深化主題;從結構方面說,起著綰結全文的作用,這是對生命現象作比喻性的描寫之後得出的結論。

  3、賞析文章之美

  學生仔細研讀課文,感受文章之美。以小組的形式討論交流文章美在哪裡?學生回答後,教師從四個方面帶領學生賞析品味。

  (1)、形象美

  (2)、情感美

  (3)、哲理美

  (4)、語言美

  學生從文中找出具有以上特點的句子,分析研討過程中學習作者的語言表達技巧,希望能對提高學生作文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所幫組。

  4、總結感悟

  (1)、教師提問:你從課文中領悟到生命的本質是什麼 生命的規律又是什麼?

  學生回答明確:

  生命的本質—蓬勃成長,奮勇前進,任何力量也無法阻礙它壓制它。

  生命的規律—始而渺小、微弱,繼而強健、壯大,終而歸於消亡,其間幸福與苦難、順利與曲折相伴相隨。

  (2)、談談學習本課的收穫。(鼓勵學生暢所欲言)

  (五)、拓展延伸(目標檢測)

  1、課堂檢測

  仿句練習:仿照“願你生命中有夠多的雲翳,來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造句。或續寫幾句"生命像什麼..........."

  2、佈置作業

  (1)、蒐集有關“生命”的格言。

  (2)、以“生命”為話題作文。

  板書設計: 談生命

  冰心

  生命的本質—— 蓬勃成長 奮勇前進

  生命的規律—— 幸福與快樂相伴

  順利與曲折相隨

《談生命》教學設計11

  【教材分析】

  第三單元的課文全是以生命為主題的散文,它們的入選體現了新課程關注生命、關注人生的人文理念。

  《談生命》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是世紀老人冰心的一篇運用比喻、象徵,帶有哲理意蘊的“生命體驗”散文,語言優美,文筆生動。

  文章開篇引出話題,接下來描寫“一江春水”“一棵綠樹”的生命歷程。最後直抒胸臆,昇華哲理。文章揭示了生命由生長到壯大再到衰弱的過程和一般規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與幸福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則,表達了生命不止奮鬥不息的意志和豁達樂觀的精神。

  【學情分析】

  現在的學生大多不喜歡這類無故事情節的,又是談人生哲理的文章,應對中考成了大部分學生的主要目的。教師只能運用多種手段,適當引導學生回到這個人類一直思考的問題上來。

  【設計思路】

  教學本課時,為使課堂教學思路清晰,運用“分塊式”教學結構,將教學過程分為幾個板塊,即:創設情景,激發匯入;整體感知(圖文結合配樂賞讀);品讀文章(理清思路,把握文意);拓展延伸(仿寫,思考生命的意義);歸納總結。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理解“驕奢、清吟、蔭庇”等詞。

  2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本質的認識。

  3把握文章脈絡,理解文章主旨。

  能力目標

  1反覆朗讀課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體會文章景、情、理和諧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語言美。

  德育目標

  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認識生命的客觀法則,豁達樂觀地對待生命中的一切,包括快樂和痛苦。

  【教學重點】

  體會文章景、情、理和諧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語言美

  【教學難點】

  感知作者的情感變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調。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由一則新聞匯入,是學生回到“生命”這個話題。再由圖片展示,進一步加深“生命是個歷程”的印象。

  2簡要回憶作者。圖片展示。

  3學習生字詞,提示重點詞。

  二課文研讀

  1教師配樂朗讀部分課文,儘可能讓學生感受美的意境。

  2學生配樂朗讀剩餘部分課文。

  3思考:

  ①作者把生命比作什麼?(指名學生回答)

  ②作者為什麼要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呢?

  提示:一江春水在匯入大海的過程中有無數個險灘,正如人生中遭遇許多挫折一般,而同時春水又會遇到無數平坦如砥的坦途,正如人生中的歡樂一般。這種快樂和痛苦時而交替產生,正如我們人生各種境遇都會經歷一樣。

  ③能否借用文中的語句具體說說它經歷了哪些快樂和痛苦?

  提示:他的痛苦是遇到了巉巖前阻和暴風雨,而他經歷的快樂是遇到了細細的平沙。

  投影展示:巉巖、平沙、暴風雨、晚霞和新月,並作適當解說,注意適當引用古詩詞

  ④作者把生命還比作一棵小樹,那麼作者為什麼要這樣比呢?

  提示:因為小樹的生命歷程也預示著人的生命,它的生長與人的生命歷程是吻合的。小樹是由小樹苗慢慢長大的,人也是由嬰兒慢慢成長起來的。樹和人都有一個逐漸長大的過程,最終歸於消亡。

  ⑤用文中的語句具體說說小樹經歷了哪幾個成長階段呢?

  投影展示:嫩葉→繁花→果實→紅葉→乾枝,並作簡單解說。(也可以說早春→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⑥作者用“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作喻,將生命作了具體的描繪,在此基礎上,作者還對生命的本質作了直接的闡釋,讓我們共同來找一找。

  ⑦找出後,學生齊讀。

  ⑧師生共同詮釋。

  三課文品讀

  1冰心老人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文中那個詞告訴了我們他如何面對它遭遇的一切?

  提示:他“享受”他所遭遇惡一切。

  2“享受”只有人才會,水也可以嗎?還有哪些詞能看出水具有人一樣的情感?

  提示:用了“憤激”、“奔騰”、“怒吼”、“迴旋”、“催逼”、“衝倒”等詞語,表現出一江春水情緒上的波動,與人的反應很相似。它沒有因此而沉淪,而是積極昂揚向上。

  3除用詞以外,寫一江春水的句子還有哪些值得品味的地方?(可以讓學生讀“有時候……”幾句。)

  4能否把這種感悟讀出來?

  提示:我們讀這幾句話時要讀出情感的變化:在遭遇暴風雨和巉巖前阻時要讀出“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的氣勢,遇到巉巖和暴風雨時應是一種昂揚向上的情感態度,所以語速要快,同時幾個動詞要重讀,語調要深沉。讀“平沙桃花”、“晚霞新月”時語調要輕柔舒緩,讀出快樂而平靜的情感。

  5生命又像一顆小樹,那麼作者又是運用哪些詞語或句子寫出樹的情感的呢?(指名學生回答)

  提示:這樣的寫法讓人感受到語言的美。

  6根據“一江春水”表現生命曲折、豐富多彩的形式或根據“一棵小樹”表現生命成長過程的形式,仿寫:生命像什麼什麼。示例:生命像一隻蠟燭,生命像一杯咖啡……(稍後指名學生回答)7大家覺得冰心的比喻好在哪裡?

  提示:有縱橫,有時空,向前,向上,這是一種意境的美。

  8結尾談生命本質的句子,有哪些可以當成名言警句來讀呢?找出來,再讀一讀。

  提示:這是一種哲理的美。

  四課文小結。

  冰心老人是這樣感悟生命的。(投影展示。)

  成功的花

  人們只驚羨她現實的明豔

  然而當初她的芽兒卻浸透了奮鬥的淚泉

  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冰心

  學生齊讀。

  五拓展延伸

  1請大家繼續完成仿寫句子,

  2孟子說“捨生取義”,這和冰心對生命的看法有無矛盾的地方?

  五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將仿句結果整理成書面作業。

  3完成《百練百勝》18—20頁。

  板書設計:

  談一江春水不同境遇向前流動

  生意境美語言美哲理美

  命一棵小樹不同階段向上生長

《談生命》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透過聯想、想像、揣摩“春水”“小樹”的隱喻意義。

  2、誦讀積累一些優美語言和富有哲理的句子。

  3、加強生命體驗,豐富人文體驗。

  【教學步驟】

  一、匯入

  可以透過一些初生的生命圖片(嬰兒、新芽、樹苗等)或一些激發學生感受生命可貴的語言入手。

  自讀課文,梳理行文思路。

  1、開篇揭示話題

  2、以“一江春水”喻示人的生命歷程中的各種狀況。

  3、以“一棵小樹”喻示生命的力量。

  4、點明、深化主題。

  二、學生質疑或教師設疑

  參考問題:

  1、文中描述的一些景象的喻意分別是什麼?

  2、兩個比喻的含義是否重複,為什麼?

  3、如何理解春水匯入大海,大樹迴歸泥土的心態?

  4、最能表達課文主題思想的句子是哪一句?

  5、如何理解最後一句話所揭示的哲理?

  三、學生可以透過誦讀、討論來解決問題

  四、拓展材料學習,豐富感受

  五、暢談“苦與樂”,寫一句或一段最有感觸的句子,班級交流或編輯成一個小冊子

《談生命》教學設計13

  【學習目標】

  1、理解文章蘊含的深刻哲理,認識生命的本質和生命的意義,培養積極的人生觀。

  2、反覆閱讀,整體把握課文。

  3、比較閱讀,瞭解鑑賞的方法,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學習重點】

  1、把握文章主題,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觀。

  2、培養鑑賞能力,提高閱讀水平。

  【學習時間】

  1課時。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讀

  1、藉助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

  2、誦讀課文,畫出富有哲理的句子。

  二、課堂閱讀

  1、引領學生讀懂課文

  ⑴ 匯入:

  多年來我們習慣於老師講,學生聽。今天我們不妨打破這個格局,老師不講,大家先做,看看能否完成教學任務。

  ⑵ 請大家對照講義一(講義一:把課文內容寫在頁前的2/3,留有1/3的空白給學生寫點評),針對畫線的句子或自己感興趣的語句寫出你的點評。

  ⑶ 交流評議(理解的正誤,文采的優劣)。

  A、“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

  經過奮鬥的人,在回顧生命歷程時,雖然沒有遺憾,心境平和寧靜,但卻有幾分悵惘和虛無。

  B、“他消融了,歸化了,他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

  經過奮鬥的人,在回顧生命歷程時,雖然沒有遺憾,心境平和寧靜,但卻有幾分悵惘和虛無。

  C、“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

  因為生命讓我們承受了人生特有的愉悅和美麗。

  D、“快樂固然興奮,痛苦又何嘗不美麗?”等等。

  ⑷ 歸納課文主題。

  生命誕生於自然,最終又歸於自然;生命的真諦在於戰勝困難、享受歡樂、不斷前進的過程。

  ⑸ 放聲朗讀課文,將自己喜歡的語段或富有哲理的語句多讀幾遍。

  ⑹ 然而,現實中卻有兩種戕害生命的暴力行為層出不窮:一是不尊重與傷害他人生命的暴力行為;二是青少年的自我傷害行為。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教師隨機點評)

  2、比較閱讀,領會議論性散文與議論文的區別:

  ⑴ 閱讀法國作家蒙田的《熱愛生命》,用他的生活態度為討論作個小結。

  作者是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靠迅速抓緊時間,去留住稍縱即逝的日子”,要求人們珍惜生命,利用生命,享受生命。

  ⑵ 比較兩篇文章的異同,說說你更喜歡哪一篇。

  相同點:兩篇文章的主題相似,都談到積極進取的生命觀。

  不同點:

  A、文體和表達方式不同。一篇是議論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點。它給讀者一種富於理性的形象和情感,從而提供一個廣闊的思索和聯想的空間。它往往蘊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於一爐。而議論文則是側重於運用概念、判斷進行邏輯論證,文學性和情感性較弱。課文透過形象的比喻生動地表達生命的意義;這篇文章透過對比論證,批判悲觀厭世虛無主義的人生觀,給人以警醒;倡導積極樂觀的人生觀,給人以啟迪。

  B、作家風格不同。冰心,我國現代文學著名作家,以細膩、清新的詩歌、散文見長。蒙田,法國文藝復興後期最重要的人文主義作家,與培根、莎士比亞等偉大作家一樣,是一位不朽的人物。作品“明哲善辯”“精於心理分析”“文風簡樸”。

  C、語言風格不同:前者細膩、含蓄、清新;後者樸素、明辯,富有邏輯性。

  ⑶ 齊讀《熱愛生命》

  熱愛生命

  [法國]蒙田

  我對某些詞語賦予的特殊的含義。拿“度日”來說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時候,我將“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陰”,而風和日麗的時候,我卻不願意去“度”,這時我是在慢慢賞玩、領略美好的時光。

  壞日子,要飛快去“度”,好日子,要停下來細細品嚐。“度日”“消磨時光”的常用語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習氣。他們以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於將他打發、消磨,並且儘量迴避它,無視它的存在,彷彿這是一見苦事、一件賤物似的。至於我,我卻認為生命不是這個樣的,我覺得它值得稱頌,富有情趣,即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還是如此。我們的生命來自自然的恩賜,它是優越無比的,如果我們覺得不堪生之重壓或是白白虛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們自己。

  糊塗人的一生枯燥無味,躁動不安,卻將全部希望寄託於來世。

  不過,我卻隨時準備告別人生,毫不惋惜。這倒不是因生之艱辛或苦惱所致,而是由於生之本質在於死。因此只有樂於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惱。享受生活要講究方法。我比別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為生活樂趣的大小是隨我們對生活的關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時光無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力量。我想靠迅速抓緊時間,去留住稍縱即逝的日子;我想憑時間的有效利用去彌補匆匆流逝的光陰。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暫,我卻愈要使之過得豐盈充實。

  三、課後拓展

  1、蒐集關於“生命”的格言、警句。

  2、品味下列語句,寫出你的理解。

  A、“我們的生命受到大自然的厚賜,它是優越無比的。”

  (生命是經過數十億年的時光演化而來的。是自然的哺育,也是自然的傑作。無可比擬。)

  B、“生之本質在於死。”

  (有生就有死,沒有死也就沒有生。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種形式)。

  C、“只有樂於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惱。”

  (因為好好享受過生活,對死亡就不感到遺憾。)

  D、“生活樂趣的大小是隨著我們對生活的關心程度而定的。”

  (關心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的樂趣,更好地享受生活。)

  E、“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暫,我愈要使之過得豐盈充實。”

  (用“豐盈充實”的生活使生命相對延長。)

《談生命》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積累詞語,理解“驕奢、蔭庇等的詞義;理解作者對生命本質的認識;體會文中聯想和想象的運用,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講練結合訓練學生的理性思維和語言提煉概括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透過朗讀整體感知全文內容,正確理解文意;運用跳讀、精讀品味文中最能表達作者人生感悟的句子;在分析品味中加深對生命體質的認識,達到領會文章主旨的目的;透過欣賞課文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認識;透過體驗反思將作品貼近生活,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

  3.情感與態度目標:認識生命的客觀法則,培養學生健康、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學時分配:

  一課時

  教學重點:

  認識生命的本質,品味探究精妙的語言。

  教學難點:

  感悟生活,養成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

  教學方法:

  朗讀法、品味法、練習法、延伸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教師在黑板上寫下“生命”二字}教師:同學們看到“生命”二字,你會想到哪些詞語、景物和句子?

  (學生根據自己的積累回答,暢所欲言。如:①我想到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野草,它具有頑強的生命力。②我想到了“偉大”,我覺得世間萬物都是有生命的,每一個生命從開始到結束,都是一個偉大的過程。……)

  教師:是的,生命是一個司空見慣的,又是亙古不變的的話題,歷代文人墨客都談到生命這個話題,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世紀老人冰心的《談生命》。教師寫完標題。)

  二.走進作者:

  教師:同學們,你能介紹一下作者冰心嗎?她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學生根據課前的預習以及知識積累回答)

  教師給予學生恰當的評價後,螢幕展示“冰心小檔案”,請一名同學朗讀。

  冰心(1900.10.5—1999.2.28)福建長樂人,現、當代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原名謝婉瑩。其父謝葆璋是一位參加過甲午戰爭的愛國海軍軍官,在海浪、艦甲、軍營中冰心度過了著男裝、騎馬、射擊的少年生活。中華民族飽受列強欺凌的屈辱歷史,更激發了她的愛國之情。1911年冰心入福州女子師範學校預科學習。1914年就讀於北京教會學校貝滿女中。“五四”時期,在協和女子大學理科就讀,後轉文學系學習,曾被選為學生會文書,投身學生愛國運動。1919年開始發表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此後,相繼發表了《斯人獨惟悴》、《去國》等探索人生問題的“問題小說”。同時,受到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寫作無標題的自由體小詩。這些晶瑩清麗、輕柔雋逸的小詩,後結集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稱為“春水體”。1921年參加茅盾、鄭振鐸等人發起的文學研究會,努力實踐“為人生”的藝術宗旨,出版了小說集《超人》,詩集《繁星》等。1923年赴美留學,在旅途和留美期間,寫有散文集《寄小讀者》,顯示出婉約典雅、輕靈雋麗、凝鍊流暢的特點,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比小說和詩歌取得更高的成就。這種獨特的風格曾被時人稱為“冰心體”,產生了廣泛的的影響。她的作品熱衷於以宣揚母愛、自然、童心為內容的“愛的哲學”。

  三.初讀課文:

  教師:現在請大家根據要求自己朗讀課文。

  (教師出示朗讀要求)①讀準字音,找出生字新詞;

  ②讀出感情,品味作者對人生的認識。

  (學生朗讀課文後,指出生字新詞,師生共同解決)

  螢幕出示鞏固字詞①給加點的字注音。

  驚駭( ) 梟鳥 ( ) 羞怯( ) 緋紅( ) 怡( )悅

  蔭庇( ) 芳馨( ) 休憩( )

  ②根據拼音寫漢字。

  chán巖( ) 雲yì( ) 休qì( ) 驕shē( ) 穿枝fú葉( )

  ③解釋詞義:蔭庇 驕奢 雲翳

  四.品味文章:

  (教師出示問題學生思考討論)

  ⒈這篇課文中,作者把生命比做什麼?它們分別經歷了哪幾個生命歷程或哪幾種生命狀態?

  (學生或自己思考或小組討論後回答:①比做“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②奔流向前———匯入大海;歷經四季——葉落歸根;幸福、快樂、痛苦、悲哀)教師板書。

  ⒉在這幾種生命歷程中,“春水”“小樹”表現了怎樣的心理品質、情緒狀態?

  (學生答出“生命不止奮鬥不息的意志和樂觀向上的精神”的意思即可給予肯定)

  ⒊作者說人生的真諦是什麼?

  (生答:人生的真諦是不可能永遠快樂,也不可能永遠痛苦。)

  五.欣賞課文:

  ⒈教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這篇文章吧,請找出你最喜歡的語句,有感情的讀給大家,並說一說為什麼?

  教師示範:我喜歡文中的“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它強調了人生的主動性,要想充實的度過人生,關鍵在於自己要從積極的人生態度出發,珍惜時間,珍視生命,尤其是遭遇不順的時候,更不能被厄運壓倒,對生活保持堅定的信念。不息的努力讓人生更有意義,更有光彩。

  (學生從內容上說,語言上說,結構上說,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⒉教師:同學們你認為文中哪個詞語值得積累?

  (學生根據自己的看法提出,只要提出就應給予鼓勵。如:卑微、渺小、吟唱、芳馨、雲翳等)

  教師:(把同學說的詞語寫在黑板上)同學們發揮你的想象力用這幾個詞語說一段話,說不定我們這裡還有第二個冰心呢?

  (學生能用上幾個詞語,語言連貫,有內容且健康就給予表揚。)

  六.體驗與反思:

  ⒈人生在世,或福、或禍,可能不期而至,對此我們應怎樣面對?

  (不要求答案統一。學生:遇到困難挫折時,要不灰心,要勇敢樂觀有韌性,堅信雷雨過後就是彩虹;成功時,不被勝利衝昏頭腦,要清醒的地認識到人生應隨時準備迎接明天的挑戰。用樂觀向上的心態去面對生活;感謝生命。)教師板書。

  ⒉在作者眼中“生命像一江春水,從雪山發源最終流入大海。生命像一棵樹,歷經四時,最終長成參天大樹。”好,現在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仿照例句說說生命像什麼?

  (學生:生命像一輪月亮,歷經圓缺,把清輝撒向大地。 生命像一棵小草,歷經風吹雨打,展示自己的綠色。)

  七.教師小結:

  這篇文章中我們領悟到,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永遠荊棘滿路,這需要我們很好的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祝願同學們再今後的人生道路上能夠勇敢樂觀的面對困難,珍視生命,做一個生活的強者。

  板書設計:

  生命像春水:奔流向前———匯入大海

  談生命 感謝生命

  生命像小樹:歷經四季——葉落歸根

  教學反思:

  這節課基本上能實現教學的預期設訂。

  ⒈為了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學出信心,我設計的幾個環節,如初讀課文時字詞的積累,品味課文時幾個簡單的問題,欣賞課文時語句和詞語的提煉,都是從注重學生的語文基本功的角度出發。

  ⒉設計了“欣賞課文”這一環節,學生可針對文章的語句,提出非常多的看法,幾乎設計到文章的方方面面,內容也不確定,學生對這樣的問題參與熱情高,而且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看法,讓所有的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讓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再次獲得學習的自信。

  ⒊為了鍛鍊學生的語言組織和運用能力,設計了“連詞成句”“仿寫”的環節,培養語文興趣體現生活處處皆語文的廣闊天地。

  ⒋力求實現學生、老師、文字之間的平等對話。

《談生命》教學設計15

  [知識與技能]

  1、把握文章脈絡,理解文章主旨。

  2、體會文中比喻修辭的巧妙運用,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像,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感受文中鮮活的形象,揣摩文中的哲理性思考,訓練學生的理性思維、提煉概括的能力。

  3、注重朗讀和背誦。本文以典範優美的現代白話寫成,注入了感情,寫出了氣勢,很適合朗讀。此外,結合朗讀和揣摩文意來學習語言。本文語言既有形象的描寫,又有哲理的陳述,句式變化多樣,可以讓學生熟讀和背誦一些精彩句段。在朗讀和背誦的同時,對文中一些語句進行仿寫、擴寫。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加強生命體驗,豐富人文素養。課文描述了生命的現象和規律,表現出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教學時應引導學生對生命現象和規律進行思考,並感受和借鑑這種人生態度,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

  [教學重點與難點]

  1、理解文中最能表達作者人生感悟的句子,領會文章主旨。

  2、把握文章層次劃分,正確理解文意。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和方法

  一、匯入:

  地球養育著無數生命,但置身於生機勃勃的大千世界中,你常常感覺不到他的不平凡,更感覺不到生命這樸實的形式下面蘊藏著多麼豐富的哲理。現在,我們就來看一看世紀老人冰心是怎樣以散文的形式揭示這一人生哲理的。

  二、解題:作者:

  冰心,原名謝婉瑩,現代著名作家、兒童文學家。1900年10月5日生於福建福州長樂。童年是在山東煙臺海邊度過的。大海以它奇幻多彩的晨昏朝夕,孕育了她豐富的想像,陶冶了她詩人的氣質。在海邊孤寂的童年生活中,冰心7歲就開始閱讀《三國演義》《聊齋志異》《西遊記》《水滸傳》和林紓翻譯的《說部叢書》。1913年全家遷至北京。五四運動爆發時,她是預科一年級學生,滿腔熱情地投入青年愛國運動。為了擴大宣傳效果,她開始在北京《晨報》發表《21日聽審的感想》等鼓吹愛國學生運動的時評,署名謝婉瑩。從1919年9月起,以冰心這一筆名寫了許多問題小說,引起了較為強烈的社會反響。1921年,在理預科畢業後,就考入文字科,寫出了為文壇矚目的短詩集《繁星》和《春水》,造成了所謂“小詩的流行的時代”,當時有人將此類短詩稱為“春水體”。冰心的詩歌風格含蓄、溫婉、雋美。1923年,冰心出版了小說集《超人》,詩集《繁星》《春水》。同年她畢業於燕京大學,於1923年8月赴美留學。這時期的作品中更熱衷於以宣揚母愛、自然、童心為內容的“愛的哲學”,代表作有《悟》《寄小讀者》等。1926年冰心得文學碩士學位後返國,先後任教於燕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女子文理學院。其時,北伐戰爭的革命風暴使她感到超階級的“愛的哲學”的虛幻;日寇入侵的炮火將她那個能“融化消滅”世間煩愁的“家”也拆散了。冰心的思想有所變化,寫出了《分》《冬兒姑娘》等作品,對勞動者的苦難生活寄予深切的同情。

  三、課文解析:

  本文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為例,揭示生命的生長、壯大和衰老的普遍規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與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則,同時表達生命不止奮鬥不息的意志和豁達樂觀的精神。本文雖然不分段,但思路清晰,章法嚴整,很容易看出行文的層次來。

  談生命

  我不敢說生命是什麼,我只能說生命像什麼。

  第一層,提示話題。文章題目是“談生命”,開篇即生波瀾:作者不說“生命是什麼”,而說“生命像什麼”。“是什麼”是下定義;“像什麼”是文學性的表述,決定了全文形象性、審美性和隱喻性的特點。

  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他從最高處發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許多細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濤,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過了懸巖峭壁,衝倒了層沙積土,挾卷著滾滾的沙石,快樂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著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時候他遇到川巖前阻,他憤激地奔騰了起來,怒吼著,迴旋著,前波後浪地起伏催逼,直到衝倒了這危崖,他才心平氣和地一瀉千里。有時候他經過了細細的平沙,斜陽芳草裡,看見了夾岸紅豔的桃花,他快樂而又羞怯,靜靜地流著,低低地吟唱著,輕輕地度過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時候他遇到暴風雨,這激電,這迅雷,使他心魂驚駭,疾風吹捲起他,大雨擊打著他,他暫時渾濁了,擾亂了,而雨過天晴,又加給他許多新生的力量。有時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帶些幽幽的溫暖:這時他只想休憩,只想睡眠,而那股前進的力量,仍催逼著他向前走……終於有一天,他遠遠地望見了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終結,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頭,她多麼遼闊,多麼偉大!多麼光明,又多麼黑暗!大海莊嚴地伸出臂兒來接引他,他一聲不響地流入她的懷裡。他消融了,歸化了,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也許有一天,他再從海上蓬蓬的雨點中升起,飛向西來,再形成一道江流,再衝倒兩旁的石壁,再來尋夾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

【《談生命》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