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書筆記> 《論語譯註》的讀書筆記

《論語譯註》的讀書筆記

《論語譯註》的讀書筆記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記錄一下了。那要怎麼寫好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論語譯註》的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分享。

《論語譯註》的讀書筆記1

  《論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著作,許多篇章談到做人的問題,這對當代人具有借鑑意義。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認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僥倖而避免了災禍。按事物發展的邏輯推理,這種靠僥倖避免災禍的人遲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視“仁德”。這是孔子在做人問題上強調最多的問題之一。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說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孔子還認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稱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死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季氏》)充分說明仁德的價值和力量。

  那麼怎樣才能算仁呢?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也就是說,只有剋制自己,讓言行符合禮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禮,天下的人就會讚許你為仁人了。可見“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後天“修身”、“克己”的結果。當然孔子還提出仁德的外在標準,這就是“剛、毅、木、訥近仁。”(《子路》)即剛強、果斷、質樸、語言謙虛的人接近於仁德。同時他還提出實踐仁德的五項標準,即:“恭、寬、信、敏、惠”(《陽貨》)。即恭謹、寬厚、信實、勤敏、慈惠。他說,對人恭謹就不會招致侮辱,待人寬厚就會得到大家擁護,交往信實別人就會信任,做事勤敏就會取得成功,給人慈惠就能夠很好使喚民眾。孔子說能實行這五種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論語譯註》的讀書筆記2

  從前,我之所以讀一本書是因為它來到了我的手邊,而書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氣或分幾天讀完它。後來,知道了有公共圖書館這等讀書的好地方,我也懶得去翻書目卡片,只是在開放閱覽室書架上隨手抓一本我能讀得進去的書。

  再後來,透過絡,也約略知道近來新出的哪幾本書是值得一讀的,可我也往往只關注自己感興趣的,偶爾在瀏覽的頁上碰到一兩本好書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時間和心情靜下心來看,相逢或相違全憑運氣。

  所以,我讀《論語》也只是因為選了《中西經典選讀》這門課,於是從圖書館借了這本書。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開啟《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裡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汙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裡,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

  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啟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說:“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

  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仁義禮智信,國人都按這一標準去做,社會會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會成為文明、昌盛、禮儀之邦。為政方面,孔子講得最多。可我是學工科的,對這一方面也不太感興趣,就草草地看了一點。

  自然,虎頭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雖然這本經書我沒讀完,但已從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時間和精力的話,我一定會仔細的重讀幾遍,細品其中滋味。

《論語譯註》的讀書筆記3

  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生命中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當我靜坐書房,捧起《論語譯註》這本書,聽著耳邊沙沙的翻書聲,聞著淡淡的書墨之香,何等愜意,何等舒暢。讀《論語譯註》這一本好書就好像在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給我帶來了快樂,讓我擺脫幼稚,逐漸成長。每一次閱讀都是一次心靈的交流,都是心頭的一次洗禮,都是充滿樂趣的。在閱讀中,我與作者交流,在交流中我幸福著他的幸福,快樂著他的快樂,追逐著他的追逐。

  讀了《論語譯註》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讀到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很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可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這是一件快樂的事。高山,是那樣的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的壯麗無邊,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的點滴之長。

  讀了《論語譯註》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宜君子乎",我讀到了:我們要把一切都想得美好一些。它告訴我們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快樂的。於是,我不敢讓一日閒過,懷抱信念,擁著信心,在快樂中擁抱生活,在充實中感悟人生,在感悟與交流中得到了心靈的洗禮和靈魂的昇華。我們不應該懷著任何的怨恨去對待每一件與自己相關的事,去對待每一個傷害虧欠自己的人。生活於我們每個人只是一段客旅,我們只是生命的過客,也許幸福會讓我們停留的腳步久一些,停留的時間長一些,但終究止不住我們前行的步伐,只要我們帶著一顆快樂的心,生活就會充滿快樂,明豔動人的花朵才會在我們面前盡情開放。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著它笑,它也對著你笑;你對著它哭,它也對著你哭。天地寬廣,道路坎坷,帶著快樂的心去傾聽花開的聲音吧!

  面對著《論語譯註》這本書,我輕輕翻開書頁,與他進行心靈的'對話,我彷彿到了一個廣闊無比,奇妙非凡的世界。讀書給我帶來了快樂,這種快樂,像策馬於原野之上,如泛舟於西湖之間,似盡歡於遊戲之中。與《論語譯註》這本書為伴,讓心靈在一次次的洗禮中得到昇華。

  讓我們記住"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這句忠告,沉醉在《論語譯註》這本書的馨香中,快樂讀書,快樂生活吧!

《論語譯註》的讀書筆記4

  媽媽告訴我,十三歲之前是人記憶最好的時候,所以,我一直堅持誦讀經典。四年級的時候,我背完了《論語》上冊,班上進行“國學經典”考查時,我總是高高地舉起手積極回答問題。每次我背誦原文都很流利,但老師讓我講解意思的時候,我卻很多都不知道,於是便下定決心要好好看看《論語》的譯文。

  這個寒假,我讀完了《論語譯註》上冊,書中在每一句原文下都做了解釋,閱讀這本書可以一邊複習原文,一邊理解每句話的意思,這使我收穫很大。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學而第一”,這是《論語》的第一篇,是孔子和他的弟子關於“學習”主題的對話討論,不僅讓我學會了“如何學習”,還讓我懂得了“怎樣做人”。

  有子,姓有名若,他是孔子的學生,他最大的特點是有一雙善於發現別人優點的眼睛,經常提出孔子的優點,並心向孔子學習。其為人處世也深得孔子的讚賞。

  曾子,姓曾名參,也是孔子的學生,他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是他的學習方法之一,他每天都會反省:“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了心呢?與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給我的知識是不是都複習了呢?”

  子禽,姓陳名亢,孔子的學生之一,他的特點是非常好問,遇到什麼小問題也要請教孔子,所以進步總是又快又大。

  孔子是一位知識淵博、很有智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弟子無數,同學們又稱他為“聖人”和“師仙”。在學生有困難時他總是樂於幫助並耐心講解。他那麼博學卻始終保持謙虛,很善於從別人身上學習,人們誇他他也從不驕傲。他總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說“如果三個人走在一起,當中必定有能做我老師的人,選擇他的長處去學習,以他的短處為自己改正的參照。”這句話給我很大的啟發,讓我懂得了:要善於發現並學習別人的優點,就算有天大的學問,也要像孔子那樣謙遜好學。

  有子懂得欣賞他人,曾子堅持每日三省,子禽總是勤學好問,孔子更是善於以他人為師,這些都是我學習的好榜樣。以後我還要進一步研讀《論語》,做一個有思想、有學問;愛反省、善學習;不驕傲、不自滿;懂禮貌、又孝順,擁有美好品德和更多學識的真正優秀的人。

《論語譯註》的讀書筆記5

  孔子說:善人,我不能看見了;能看見有操守的人,就可以了。本來沒有,卻裝作有;本來空虛,卻裝作充足;本來窮困,卻要豪華,這樣的人便難於保持一定的操守了。

  我們都希望和有操守的人交往做朋友,因為他們有原則,不會為了名利而喪失底線(直白的說就是不會為了自己的利益,在背後捅我們一刀)。但是,人們不會主動說,我是有操守的或我是沒有操守的,只能靠自己去分辨。

  孔子告訴我們,那些“裝”的人,通常難於保持操守。為什麼呢?操守在原文中用的是“恆”字,意思是長久。長久的人是不會為了虛名而做表面功夫,因為裝的了一時,裝不了一世。如果只是為了某種情況,去裝一時,那他就不是一個長久的人。

  有人說:我們不要做那種一根筋,要靈活,要因時而變。這就涉及到哲學問題了,適度原則告訴我們,凡事不能走極端。我們說的恆、長久,也是在相對正確(或者說,我們自己內心認為正確,但另一個人不一定就完全認同)的方向上的恆、長久。典型的例子就是,人們常說日本人一根筋、不知變通,中國人靈活,然而現實是人們都願意買日本製造的產品。

  順便問一聲,同等價位、同樣功能的商品,你會買哪家的呢?

《論語譯註》的讀書筆記6

  《論語》從漢朝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就走上了神壇的道路,歷朝歷代,都把這本書當做統治階級的工具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顯然這種思想是非常利於統治的,最起碼各階級的人群能夠安於現狀,而且還能聽命於朝。因此,從漢朝起,至清朝終,所有的學問研究者,讀書人,都會對這本書做出註釋、解析,力圖透過自己的想法來重新詮釋孔子的思想,甚至於我們的鄰居,韓國、日本,也有大量的關於《論語》的研究文章。據不完全統計,光是關於《論語》的這種註解類書籍就至少有3000部之多。這其中的水平自然是參差不齊,有好的,也有壞的。這裡面比較著名的,大概是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可以說把儒家的學說推向了頂峰。那麼,這浩如煙海的《論語》書籍,如何讀呢,哪種思想比較正確反映孔子的真實思想呢答案是《論語譯註》——楊伯峻注。

  楊伯峻先生,是一位研究古漢語語言文學的專家,生於清末民初時期,自小接受正統教育,對先秦文學方面有著深厚的功力。看楊先生的這部書,開啟來馬上就能瞭解到楊先生治學之嚴謹,對於研究之認真。《論語》中的文字,他不會隨意解釋任何一個字,如果不把這個字追根究底地想清楚,他是不會寫在註釋中的,所以,常常會發現,在註釋文字中,關於一個字的解釋,楊先生需要引經據典,甚至還要講上一段故事,然後才告訴你,這就是他如此翻譯這段文字的原因。可見,他對於這本書所傾注的心血是現在很多所謂教授所不能比擬的。

  因此,讀這本書,可以讓人相對客觀的瞭解到孔子的真實思想,而不是站在統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奴役百姓,而這個客觀的思想本身,其實就是孔子所要表達的想法。

  那麼,孔子究竟是個具有什麼樣思想的人呢?

  首先,孔子是個人。這個很重要,孔子不是神,不是耶穌、也不是、釋迦摩尼,他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與你我一樣,只是,他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這點與我們不同。《論語》是孔子的弟子門生逐漸整理起來的記錄孔子言論的書籍。這其中有些言論是站在很高的哲學高度來說明一些治國安邦之道理,有些言論也是孔子日常要表達某種想法的尋常語言。所以,從一些尋常語言中也是可以看到孔子的可愛之處的。比如《論語·雍也篇》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孔子說:“觚不像個觚(一種容器),這是觚嗎這是觚嗎”。孔子用這種簡單的事情表達他對於禮制的看法,著實可愛。看到這一章好像有一個生動的畫面出現在眼前,孔子拿起來一個觚,一邊捋著鬍子一邊氣憤地說,這是觚嗎啊!你們都成了什麼樣子!憤世嫉俗的憤青形象躍然而出。

  其次,孔子是個品德高尚的人,這個不得不佩服。孔子窮其一生的時間要達到“仁”的境界,對待自己、對待學生、對待所有他接觸的人,都是用這個“仁”字來對待。他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及他所傳授的思想,來逐漸改變那個社會,從而使天下變得更為和諧,更有秩序,當然,這個秩序同樣是有階級等級的階級秩序。但是在當時,能夠有這種想法並且付

  諸於實踐的人已經難能可貴了。

  那麼,《論語》是不是就是我們現今社會的治療良方了呢,是不是我們的信仰歸宿已經找到了呢我看非也!《論語》大致成書開始於春秋末期,編輯完成於戰國初期,這個時代,中國還處於十分動亂的時代,各國諸侯你爭我奪,互不相讓。社會禮制崩塌,各種思想氾濫,東周其時已經是名存實亡,各個諸侯國甚至發明了自己的語言文字、貨幣單位等等,儼然一副分裂景象。而當時的孔子懷揣著一個偉大理想,遊走於各國,希望能夠付諸實踐。這種思想便是禮制的思想,希望透過恢復原有的社會結構和禮數規則,來重新構建社會。比如老百姓能夠認真耕作,士大夫能夠治家有方,諸侯能夠治理好國家,這樣整個天下自然就安康了,各個階層不要總想著越級,你是一個士大夫,就不要想著哪天把諸侯王趕下臺,不要在禮制上超越諸侯王,參見諸侯王的時候要保證諸侯王的威嚴,這樣社會各個階層就都穩定下來了。所以,他這種思想在當時的社會看來是有用的,但是,他忽略了一點,人的慾望往往是不可控制的,而社會的發展帶來的就是慾望,所以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孔子的思想是想讓所有人都和他一樣,做好自己應有的社會角色,沒有任何的非分之想,這恐怕相當於烏托邦了。其實通過後代的發展也基本能夠看得出來,儒家思想用來教育人民大抵是管用的,但是用來治理國家基本上是沒有什麼作用,還是要嚴格法制才是基本出路。比如唐朝的貞觀之治,繁榮的根基正是一種“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法制思想。

  這麼說來,《論語》就沒有什麼意義了嗎也不是。孔子的思想中很多是涉及到我們自己修身方面的問題的,比如孔子提倡的孝悌、終生學習、謙虛、仁慈等等,這些對於現今社會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也是具有很重大的意義的。說儒家類似於宗教也正是在此。孔子給大家構建了一個極為高尚的目標,甚至於孔子認為在他那個年代也沒有一個人可以做到,所以所有人都可以朝著這個目標前進,而永遠也無法達到,因為有一個終極目標在那裡擺著。就像是佛教,只有成了佛才能終止這個無休止的輪迴,可是也許需要幾世的修行才能達到,可是上一世的修行誰還記得。那麼你就要接著修行,因為你知道現在不是終點。儒教也正是如此,你說你的仁已經修行的很好了,不,因為孔子都沒有達到,而你,連孔子還沒有達到。那麼儒家可以成為宗教了,而且也是教人向善,社會和諧的。我看僅此而已。

  另外,現在社會上也有很多說《論語》不好的言論,我看也沒有什麼道理。因為當時的孔子可能不是這麼想的。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實當時的孔子只是想要表達一種倫理綱常的想法而已,因為當時那個社會已經完全亂套了。所以我還是那個觀點,看一本書,一定要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不可以亂理解的。當時,社會戰爭頻仍,諸侯、士大夫,各自都想要上位,都想要成功,沒有人再遵守以前的舊秩序,孔子認為這是不對的,所以提出這種思想,想要規範人們的行為,不過可惜,他的思想並沒有得到實現,因為可能與社會的發展想違背了。還有“死讀書”的問題,其實孔子是最反對這個觀點的。“學以致用”才是孔子的想法,而且要“活學活用”。還有就是“學而優則仕”,後世拿這句話為根本,指揮著萬千讀書人在科舉,其實這個話還有半句。子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意思是官做得好了,有餘力的要抓緊學習,學習好的,有餘力的,要出來做官。你看,這斷章取義是不是也不好。

  所以,不管怎麼樣,我們不要把《論語》放在一個神的位置頂禮膜拜,也不必把他放在腳下踩上兩腳,這本書是中華民族承繼了上千年的文化根基,我們不能輕易把他忘掉,因為我們的血管中流著《論語》的血,《論語》是我們的根。

《論語譯註》的讀書筆記7

  在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長卷上,記錄著一位飲譽世界的名字,“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他就是被李苦禪大師贊為“至聖無域澤天下,盛德有範垂人間”的先哲—孔子。

  《論語》以語錄體的形式記載了孔子及其門徙的言行,是後人瞭解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最基本材料,也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地位最重要、流傳最廣泛的典籍之一。“半部《論語》治天下”,自古至今,無論在士人當中還是在老百姓中間,《論語》一書都是中國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聖典。《論語》作為中化文化的源典,其論證的主張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國兩千多年的政教體制、社會習俗、心理習慣和行為方式裡去。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我國建立統一王朝的兩千多年裡,曾經是佔統治地位的思想。儒家的思想觀念,倫理道德對於傳統的中國人具有深遠的影響,《論語》中的許多格言和概念已經融入了我們日常語詞。

  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註》注重字音詞義、語法規律、修辭規律及名物制度、風俗習慣等的考證,論證周詳、語言流暢,表述清晰準確,是當代最好的《論語》讀本之一。《論語譯註》彙編了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獻《論語》二十篇,並作了較為具體的分析和解注。透過文字,我們彷彿和孔聖人正面晤對,聆聽他“性相近,習相遠”的人性思想、“有教無類”的教育主張、“任人唯賢”的人才觀念、“各因其才”、“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教學方法。而在我腦海中最難以忘卻的是他“為政以德”的教育思想,耳畔時時想徹的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等表露其“治理國政要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的這一教育思想的經典論述。

  春秋時期禮崩樂壞,所謂僭越的事情不斷髮生。孔子堅決維護周禮,大夫季平子私自用天子禮樂“八佾舞於庭”,孔子聞之大發脾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他要求正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企圖透過正名分來匡正每個人的行為,建立一個和諧而有秩序的社會。孔子要求“為國以禮”,也是德政思想的一種體現。他反對以高壓手段維護統治,主張好的政治是“以德”、“以禮”來引導民眾,形成一種和諧的社會氛圍:“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對普通民眾施以禮,突破了奴隸社會“禮不下大夫”的限制,具有進步的歷史意義。

  兩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備著各種謀生技能、又具備著對於生命意義有深隧洞見的哲學家及教育家。他一方面具備著各種禮、樂、射、御、書、數的專業知識,又具備著經營管理政治的理念,又對教育的目標有著明確的方向指引,因著他的眾多的知能,他成為中國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許多謀生技能的知能細節固然沒有儲存下來,但是他的人生智慧的談話卻成了綿延兩千年的中國知識分子立身處世的智慧寶典,當我們閱讀吟詠他的話語之時,每一句話都發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他的智慧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標。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聖人的學習!

《論語譯註》的讀書筆記8

  幾千年來,中國文化首推崇儒家,成為百家之首。要想了解中國文化,必先了解儒家文化;欲瞭解儒家文化,必先了解孔子;欲瞭解孔子,則必須從讀《論語》開始。楊伯峻先生譯註的《論語譯註》,是在參考了古今考據註釋《論語》的諸多著作之後,給《論語》中的每一條都加了相當恰當的現代譯文,對我們這樣的讀者理解孔子的思想有極大的幫助,對於一些條目,還在註釋裡詳盡的說明了該條目發生的背景。

  孔子注重"克己復禮"的,何為"禮"?《論語》裡有這樣的話:"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論語?陽貨篇》)--意思是"禮啊禮啊,只是指玉帛的禮物嗎?樂啊樂啊,只是指鐘鼓等樂器嗎?"看得出相對於表面的現象,孔子對於"禮"的本質是更重視的。這種"禮"的本質就是"仁",所以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八佾篇》)--"人如果不能做到仁,那麼懂得禮儀的制度又能怎麼樣?";"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論語?里仁篇》)--"能夠以禮讓治理國家嗎?這有什麼困難呢?不能以禮讓的精神治國,那禮儀的形式又有什麼意義呢?"孔子認為"禮"是內容和形式的統一,沒有"仁"、"禮讓"的本質為內容,那麼具體禮儀的形式是沒有作用的。

  由此可知,孔子是一個重視內容實質的人。《論語》裡的一些記載可以讓我們看到孔子的態度:"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里仁篇》);"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古時候的人言語不輕易出口,就是害怕自己做不到;"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顏淵篇》)--司馬牛問仁德,孔子說:"仁人的言語遲鈍。""做起來不容易,(當初)說話(許諾)的時候能不(因為謹慎而)遲鈍嗎?";"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篇》)--君子以言過其行為恥。從這些話語可以看出孔子是一個相當實際的人,他認為應該言行一致,不能以胡亂的誇張來抬高自己、以不存在的事蹟誇耀自己,相對於多說少做,他更支援少說多做。

  總之,不斷閱讀《論語》,則對孔子的認識越充分。孔子是一個有血有肉,會哭會笑、會發怒、會罵人、立體豐滿的,充滿了人性光輝和人生情趣的"普通人",這在《論語》中的字裡行間中緩緩的透紙而出。

【《論語譯註》的讀書筆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