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資訊科技> 初中資訊科技教學反思

初中資訊科技教學反思

【熱門】初中資訊科技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資訊科技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資訊科技教學反思1

  以前上資訊科技課時,無非是教師演示,學生再照著“葫蘆畫瓢”。其實,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效果並不好,對於接受能力強和以前已經接觸過此類問題的學生,你還沒有講完,他就會操作了;而接受能力比較慢的學生,即使你演示一遍他也沒有弄清楚是怎麼一回事,更有部分學生走神了,壓根沒有聽見你在說什麼。況且,這種方法很不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此外在自己的資訊科技教學中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不足,反思自己的教學,我採用了以下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創設情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新知識

  把問題作為出發點,給學生設定問題的情景,提出帶有啟發性、挑戰性的問題,提供讓學生動手動腦參與的機會,讓學生透過觀察、分析、綜合、歸納、比較、想象、概括、研究的學習過程,在實際操作中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老師要適當給予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鼓勵他們大膽去嘗試。在資訊科技課堂上,要多讓學生用滑鼠點一點、試一試,動腦想一想、動口說一說。例如:在教學“美化文章”這一內容時,先給出一篇美化過的學生作文,提出“如何美化”的問題,讓學生自己探索“邊框底紋”命令的用法,要求每個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用滑鼠點一點、試一試,用眼看一看變化、動口說一說、動腦想一想、比一比,看看誰把文章修飾的最美,組與組之間展開競賽。在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勇敢地面對困難、克服困難,要讓學生享受成功,從而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二、創設和諧氛圍,保持學習情趣

  資訊科技教學的實踐讓我懂得,堅持鼓勵和誘導相結合,克服學生的畏難情緒,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是保持他們學習情趣的有效手段。

  每班絕大部分同學上機操作時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作為教師根本忙不過來,有時不免會挫傷沒有被輔導同學的積極性。還有,學生的完成情況參差不齊,有的幾分鐘時間就完成任務了,然後就想幹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而有些學生即使沒完成任務,但看到別的同學已經開始做其他的,也不免心不在焉,有的學生乾脆偷懶,即使沒學會、沒完成任務也把問題放到一邊,這樣就會有不少學生掉隊。於是我定下了這樣的規矩:全班同學都完成任務了才允許他們自由安排時間,這樣一來,每個學生為了不拉全班學生的後腿,都會認真的去做,提前完成的學生還會主動的去幫助不會的同學,有問題的學生也會主動的向會的學生請教,這樣即可以減輕教師逐個輔導學生的壓力,也使那些學得好的同學得到鍛鍊,使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時還克服了部分學生因怕問老師問題而舉步不前的現象,從而使所有的學生各得其所。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並沒有失去作用,我們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輔導個別的計算機“特困生”,使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資訊科技操作水平。同時,同學之間也在互相輔導學習的過程中增進了感情,瞭解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創造出合作學習的和諧氛圍。

  三、多讓學生做老師

  以前,我經常使用教師演示,學生看的方法授課,結果就會出現部分學生不耐煩而部分學生又心不在焉,甚至說話打鬧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也不用心看書上的步驟,甚至老師演示完了,有些學生還不知道所學的內容在書上的什麼地方,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後來在學習新知識時,有些需要演示的內容,我儘量讓學生去做,全班同學一起看書上的步驟,由一名學生代表演示,這樣以來,學生就能專心研究書上的操作方法,特別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基礎比較好、領會比較快的學生也有了展示自己的機會,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主動,課堂氣氛也比較活躍,老師也可以及時監督課堂學習情況。

  四、以“任務驅動”的方法組織教學

  “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探究式教學模式,適用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資訊科技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極富創造性、具有明顯的時代發展性特點的課程。“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資訊科技教學的層次性和實用性,便於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資訊科技的知識和技能,我在教學中就主要以這種形式組織教學。比如在進行段落格式設定的教學過程中,在課前我設計了一段小文章,儲存為兩份,一份故意打亂各種格式,整篇文章非常不協調。另一份則是調整好的效果。透過對比較,孰優孰劣一看便知。開始向學生提出任務要求:如何把第一份文章的格式調整過來。然後先讓學生自己探索,接著請已經完成(或許只完成一部分)的學生把自己的做法演示給大家看,學生最後解決不了的問題再由老師指點,最終終於調整完畢時,一篇清晰優美的作品也就出來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不斷髮出“原來如此”的感嘆,可以更大地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從而培養出獨立探索、勇於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

  五、多選用身邊的素材

  學習資訊科技課選用素材時,儘量選用學生比較熟悉和他們身邊的素材,這樣比較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共鳴,也突出了資訊科技課的實用性、工具性。如文字內容可用學生自己的作文、學生感興趣的小故事、時事新聞等,圖片及影片內容可拍攝一些學生或學校的照片或影片,音樂素材可讓有特長的學生使用學過的知識錄製歌曲,或剪裁學校搞活動時的一些片段,或及時下載一些學生喜愛的歌曲影片等,還可以讓他們親自上網搜尋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資料供上課時使用,也可及時和其它學科的知識相結合。

  透過這樣的學習,學生不僅掌握了應該掌握的資訊科技知識,而且自主學習及創新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教師在不斷的反思中也不斷進步,不斷成長。

初中資訊科技教學反思2

  資訊科技是一門新型的課程,其實踐性強,發展快。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我發覺學生們能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初步掌握了計算機操作的基礎知識,在挑戰困難,增強自信心與創造能力等方面也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和歡樂。

  在初級階段,學生處於學習計算機知識的初步狀態,對於趣味性的知識較為敏感,所以,根據這一階段的年齡心理特徵,開設的計算機課就以指法練習、輔助教學軟體的應用以及益智教學遊戲這些容易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知識為主要內容。這樣做,符合本階段的認知結構便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處於一種愉悅的學習狀態之中,便於接受老師教授的新事物,並且易於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及發展自我的能力。為此,我把教材中最容易的內容提到最前面教授,新授之餘也教學生玩玩“掃雷”、“紙牌”等益智教學遊戲,以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初中資訊科技教學反思3

  本節主要認識flash軟體工具的構成,flash動畫的基本要素:幀、關鍵幀,以及工具箱中幾種工具的使用。

  本課是學習Flash的基礎環節,對以後的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是第一課時,因此應圍繞學生所感興趣的話題(例如動畫的製作、電腦特效合成)來進行講解,激發學生學習新軟體的興趣。透過教師引導,學生自我實踐,力爭讓學生透過聯絡獲得知識。在學習的方式和表現目標可以是多種的、生動活潑的,不必拘泥於一定的形式。建議採用體驗、模仿與實踐方法。

  教學過程:演示flash動畫作品,分析動畫作品,讓學生感覺製作簡單動畫並不難,瞭解構成flash動畫的基本元素。用對比學習方法,理解幀及關鍵幀的意義。對關鍵幀的概念和作用要交待清楚,要讓學生真正理解,所以可以適當地加上一些練習,以鞏固知識。

  基本要求:學會利用常用工具繪製主題畫,把重點放在常用工具的使用上。

  結果只是感受了一下動畫,能開啟FlashMx軟體,用鉛筆工具及顏料桶畫葉子,還很少畫出的,對各種幀的瞭解程度還不夠,下節再根據例項強化一下。

初中資訊科技教學反思4

  本節課我足足用了2個課時,而且還佈置了一次家庭作業。因為我覺得如此關鍵的知識光讀一遍是還不夠的,重要的是要理解,明白裡面的重要性。上完了後,心裡總算對他們才有點放心,不必擔心他們會沉迷在電腦當中;不必過多的擔心他們會為了好奇瞞著家長、長輩去見陌生的網友;也不會再擔心他們為了貪小便宜而被網路中的人欺騙。當然,這也只是我的希望而已。關鍵還是在他們自己!

  中學生,許多思想還非常單純,對外面的世界總是太嚮往,當然跟家庭教育也有一定的關聯,教育好的或許會自覺些,缺乏家庭教育的小孩,一旦在這個階段上再得不到一定的指導,走上歧途的例子卻是很多的。所以在課堂上,我舉例很多,各方各面的基本都有,也把事情說得特別嚴重,希望他們能意識到現在網路不但精彩也很危險,稍微不小心,我們就會吃虧。

  網路道德與網路安全,首先是從“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說起,要求每個學生必須對該內容的理解。網路可以幫助我們學習上的很多忙,要求他們必須以學習為中心點去使用計算機;其次瞭解一些網路上的相關法律法規與版權智慧財產權內容;還有就是必須要文明上網,文明聊天,必須遵守相關網路上的禮儀與規則;最後從中提高自己的保護意識與能力,包括兩方面的問題:1、對計算機病毒的防範工作與查防毒的意識;2、對自身安全的一個保護意識必須加強。

  透過作業可以看得出以下幾點問題:1、大部分學生都能認真對待,並能從中意識到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並決心以後會注意改正。2、個別少數學生對待不夠認真,希望他們真的能理解到自身的處境和走好以後的每一步。3、大部分學生對自己的不足之處還不能完全意識到,需要以後不斷的提醒再提醒。

初中資訊科技教學反思5

  春天來了,似乎冬天的寒冷已經在悄然褪去。可課程改革的浪潮卻洶湧澎湃,一浪高過一浪。資訊科技課儘管是大浪中的小小浪花,但它也是浪花飛舞,讓人沉醉……

  資訊科技課在很多人的眼裡也許很不起眼,是邊緣學科,認為上起來很容易,不就是讓學生自由玩嘛,不就是讓學生上上網玩遊戲,輕鬆輕鬆嘛。其實呢?只有我們做這門學科的老師知道這裡面的酸甜苦辣,也有和其他學科老師一樣的和學生間的真情互動。

  上課時必須聽從老師的指揮。儘管自己也有些老生常談的感覺,但真的是必須的,學生中的大部分都能遵守各項規則。我經常跟他們說的一句話就是:‘有令則行,有禁則止。“當時自己認為這是在無形當中培養學生的自律行為,在無聲當中培養學生關注他人的一種默默的情懷。所以,在實行中非常地嚴格,有些威嚴。可我總覺得似乎缺少了些什麼,缺了些什麼呢?當時很迷惑,不知道在哪裡……

  現在我終於明白了那時我缺少了什麼?缺少的是平等,缺少的是師生間彼此的寬容和對待問題的人性化的處理。在新課程改革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我們和學生之間不在是單純的師生關係,單純的主動和被動的求學關係。在打破這種固有的模式中,我感覺學生帶給我們的不只是教會與否、學會與否的資訊,而是我們在塑造學生人格和我們自己人格的相互碰撞中彼此的信任、彼此的承諾、彼此的給予。透過這個很普通的小事,我更體驗到了人性的美麗。這麼說也許有些不合適,可是當遇到問題時,我們作為老師能從人性的一方面去考慮給與孩子心靈安慰和理解,能從深處體驗學生的需求,嚴中有柔,把微笑帶進我們的課堂。讓他們在自信的目光中體驗學習實際是件快樂的事情,是件苦中有樂的事情。那麼,我想比我們用書本上的大道理告訴他該怎麼做要實用得多。反過來對於學生在教學中,其實我還要感謝他們。有時他們的一句話會成為我教學上的靈感,有時一個觀點恰恰是我遇到百思不得其解時的鑰匙。因而作為老師只要我們捨得蹲下去和他們面對面地、心與心地溝通,用一種平和的教育智慧原諒學生目前的落後,用發展的眼光相信學生日後的優秀,我想無論我們的新課程改革遇到什麼困難,我們都會一笑而過,因為我們的身後有著千萬雙純潔的眼睛和稚嫩的雙手在支撐著!儘管稚嫩但確是未來的永恆!

  “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很簡單的一句名言,背後再加上我們老師的愛心、耐心、信心和責任心,想想那會是什麼樣呢?

初中資訊科技教學反思6

  透過這幾周的教學已將word20xx教學內容完成,從學生上課的反應來看,新知識掌握的不是很好,現在我已將藝術字、圖片、剪貼畫、文字設定、基本的編輯操作都講完了,大部分學生也很好了完成了我設計的練習任務,可是在綜合練習時,遇到了很多問題,就是學生雖然掌握瞭如何在WORD中設定文章的方法,但讓學生利用學過的知識獨立製作一個電子小報時,卻不知該如何下手。因為製作電子小報是對學生一個綜合能力的考核,學生不僅要熟練掌握電腦操作知識,還要對製作排版的相關知識要有所瞭解,這使我產生了疑問,我在設計教學時,如何才能將這一部分知識潛移默化的傳授給學生呢?以前我的設計是用最快的速度讓學生們掌握了WORD的操作方法,因此設計的課堂練習比較簡單,只針對於新知識的學習,而很少考慮這些方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與實際生活的應用很少掛鉤。在節約出比較多的時間來進行引導學生進行綜合練習,可是事實卻說明學生在課堂上對新知識的掌握倒是還行,可一遇到實際問題就不知該如何下手操作,現在我已經將WORD的相關操作都講完了,並進入了綜合應用練習階段,我該如何引導學生進行練習,讓他們更快的掌握WORD的應用?

  我目前的做法是,先給學生布置一些簡單的應用例項,在老師演示的基礎上讓學生完全按照要求來完成任務,在學生進一步掌握了WORD綜合應用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加深例項的難度,並要求所有練習都圍繞一個主題進行,並逐步深入和擴充套件學生對電子小報的排版結構等認識。

  透過教學實踐,我發現以後在教學中應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加強自己在日常練習過程中練習檔案的選擇,在練習中要兼顧學生的各方面知識融合和積累,把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作為資訊科技課教學的主要目的。

初中資訊科技教學反思7

  今天20xx年9月4號,我第二次站在了七年級教室的講臺上。回想起兩年前剛剛大學畢業的自己第一次登臺講課時的情景,仍舊曆歷在目。兩年,說短不短,說長不長,但,足可以影響一個人,改變一個人。今天,當我再次翻開兩年前的教案,看到開篇的第一節反思日記時,心情有一種說不出的複雜。

  20xx年9月2號,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在這一天,我站在三尺講臺上,成為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師。轉眼幾天過去了,才發現作為一名初中資訊科技教師,如何把課上得好一點,如何讓學生喜歡這門課,並且能在喜歡的情況下,學好這門課,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結合我的第一次課,談幾點體會。

  一、對待學生要寬嚴相濟,要把握好度。

  現在教學提倡以學生為本,重人文關懷,要求老師上課要帶上良好的情緒、真誠的微笑去面對每一個學生。但是有時候個人覺得還是要嚴肅一點。過於微笑對待學生會讓他覺得這個老師特別隨和特容易相處,那麼在你的課堂上他就會目無紀律非常隨便。週四的第一節資訊科技課,為了瞭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學生更好相處,我提前了10分鐘面帶微笑走進教室,和學生們聊關於資訊科技、關於學習和生活,大家聊的都非常開心,然後伴著上課鈴聲開始上課。也許課前的聊天激起了學生講話的興趣,結果即使上課了他們還在下面一直說話。我面帶微笑一連說了幾次請大家安靜,但是根本止不住學生說話的聲音。看著他們那麼可愛,也不忍心板著臉。後來我停頓了一小會,然後說,既然大家有話說,那麼我請一位同學回答老師一個問題,教室這才安靜下來。正因為有了這次經驗和教訓,所以當我上第二節課的時候,雖然也提前走進教室和學生聊學習和生活,但是我不在隨意釋放自己的情感,我都會時刻保持老師的身份。課堂上當學生觸犯紀律的時候我會非常嚴厲,當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我也會微笑地表揚他。就這樣第二次課要比第一次好多了。總之,我覺得在老師的身上嚴父和慈母都要有所體現,無論是嚴還是寬關鍵要把握好度,儘量營造一個和諧的課堂環境,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

  二、充分了解學生,因材施教,設計個性化的教學方案。

  考慮到資訊科技課都是在下午,而午後學生可能多會犯困,為了幫助他們提起精神上課,我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為上課前設計了一個小的遊戲。可能遊戲過於簡單了,結果在實施的時候,我的學生竟然說“老師,你真幼稚”。呵呵,當時我覺得真是可笑,這個遊戲是以前在大學的時候老師教我們的,都覺得很好玩。可是沒想到把它用在我的學生身上,他們竟說我幼稚。看來真是有點低估我的學生了。今後在設計課前遊戲的時候一定要仔細分析遊戲的使用物件,尤其要考慮是否符合我的學生。不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不說,還會削減你在學生心中的魅力,威信掃地。

  三、靈活掌控課堂紀律的,能做到張弛有度。

  就我個人而言,還相差甚遠。連續上了幾次課,資訊科技課的課堂紀律大都不是很好。我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說。縱使你把嗓子喊啞,他們保持不到兩分鐘又回到原來的狀態。所以我想起以前王軍老師提到的那個暈倒在講臺上的老師了,不過還好至少我的意識還是清醒的。想想自己上了那麼多班,還是有一些班級的紀律非常好的。之所以紀律好,除了和班級本身建設有關還有其他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①第一節課教學重點之一是師生生生相互瞭解,如果讓學生一個一個都站起來介紹的話,一是時間不允許,二是學生在介紹自己之後,開始搞小動作導致課堂紀律不好。因此我在教學設計的時候首先要求學生在發言的時候要保證自己的聲音能夠讓最後一排的同學聽到,學生答完之後,我會不經意找另外一個同學重複;其次我事先準備了幾個能夠了解學生基本情況的問題,讓他們在介紹自己的時候說出對這些問題的看法,使他們能夠深入思考而不是流於表面化簡單說自己叫什麼,同時也便於老師收集學生的基本資訊;接著為了強化學生的團隊意識,不僅讓學生介紹自己還要介紹所在的小組;最後我讓學生介紹的時候沒有按照次序,而是任意抽幾個小組。②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準備了兩個小的影片。但是,在觀看影片之前我首先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看影片,這樣學生在看影片的時候,注意力就會非常集中;③答的比較好的學生我會當即表揚,同時讓全班同學鼓掌表示鼓勵等等。而答的不是很正確的同學,我會適當引導和完善,會用眼神和微笑來鼓勵他們。透過採用這些方式,教學效果明顯要好一些。

  四、任務驅動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能力。

  新課標中明確提出要讓學生擁有真正的主動權,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的意識和能力。為此,在資訊科技課上,我把學生分成若干組,每個組的四個成員分別賦予了小組長、技術員、記錄員和彙報員的職責,並圍繞教學目標設計一些活動。使得學生在完成相應的活動任務後,也能掌握需要接受的知識。我在讓小組展開討論的時候發現: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很強而且他們討論的結果非常好,有時候我讓彙報員彙報本組成果的時候,彙報員敏捷的思維,流利的表達都讓我望塵莫及,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開展小組討論的時候也會遇到一些問題:①學生討論的聲音非常大,他們都很活躍,都想說。這個時候課堂的紀律顯得有點亂。在這個時候如何維持課堂紀律值得學習和思考。②小組代表在彙報本組成果的時候,其他小組的同學只顧討論本小組的問題並沒有注意聽。如何讓學生都能夠注意聽呢?

  透過第一次課,師生、生生相互介紹,瞭解彼此,聯絡師生感情;學生們接受來自老師的課堂規則的有關資訊;透過小組討論的形式,收集了學生有關資訊科技基本情況的資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很濃厚,有學習好資訊科技的信心和決心。基本達到預期的目標。優點在於問題驅動式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多表揚和鼓勵,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小組討論學習方式,增強了團隊協作的意識和能力。存在的不足是對待學生寬嚴相濟,沒有把握好度;設計的教學遊戲過於簡單,低估了學生的基本情況;維持課堂紀律經驗不足,導致上課的時候紀律有點亂。基於此,尚需改進的策略:多思考,多總結經驗和教訓;向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學習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如何組織課堂以及如何建立和諧融洽的課堂環境;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用新的知識來武裝自己,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向學生介紹資訊科技發展的最新前沿,才能激發學生躍躍欲試的心理,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教師心服口服,從而輕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對資訊科技的學習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

初中資訊科技教學反思8

  透過的資訊科技課的教學,感慨良多,其中一點就是上課時學生總會在下面交頭接耳,甚至還有同學偷偷的玩遊戲。課堂是教育教學最關鍵的一環,對於這樣的課堂現象,我們該去如何處理呢?要真正達到課堂教學的理想效果,還要首先維持好課堂紀律。怎樣認識資訊科技新課程的課堂現象,用什麼方法來有效地維持課堂紀律呢?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現在我對此說一下我的一些看法:

  1.巧設課堂前奏。

  在計算機機房上課時,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要巧妙的設定課堂前奏。學生大多想自己操作,不想老師多講。可以告訴學生在課堂的時間安排上有以下三種方案:第一,講一節課,不操作;第二,講30分鐘,操作15分鐘;第三,講15分鐘,操作30分鐘。大家希望採取哪種方案啊?學生會說第三種方案。這時抓住機會巧妙安排:大家要想讓老師採取第三種方案,必須集中精力聽課,否則就採取第二種方案,甚至第三種方案。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會比較集中。

  2.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聯絡生活實際。

  在學習word20xx時,我就在課前搜尋了一些資料,讓學生拼圖遊戲,自己做連環畫,做聖誕賀卡等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學必須符合學生的天性以及發展的規律,這是首要的、最高的規律。迴歸生活,讓課堂與生活緊密相聯這是新課程教學的基本特徵。在課堂上運用適當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且讓他們學以致用是兩個非常好的突破點。這也是維持課堂紀律最長久最有效的方法。

  3.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

  在課堂上做到嚴肅自由、主動探索。嚴肅是一種規範,自由能使學生思維解放。在保持較好的課堂紀律的同時,要讓待發展生敢於提問,讓優生敢於質疑。這可以運用知識競賽法,作品展示法,學科整合法。老師善於把教學過程營造成有利於學生積極進取、能吸引學生興趣的環境。這樣,教學就能夠離開僵化走向靈活、離開凝固走向豐富多彩,離開混亂走向秩序。

  4.精講多練。

  對於學生自己看得懂的、易理解的內容,教師少講,甚至不講,讓學生自學,這樣也可以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而對於一些較難的知識要有針對性地講解,突出重點,抓住關鍵,突破難點,讓學生掌握要領。此外,要讓學生儘可能多地參加實踐操作,從而掌握資訊科技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學生實際操作時,教師加強巡迴輔導,及時解決學生髮現的問題。

  5.加強課堂教學的互動。

  師生互動,學生的互動在課堂上要得到體現。互動可以在小組合作中體現,小組合作實際上是一種優、差的合理搭配。在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優生髮揮特長,施展才能,差生盡其所能,學有所得。這實現了學生資源的共享利用。這種互動能夠調動優、差生的積極性,將會明顯的改善課堂紀律。

初中資訊科技教學反思9

  翻開以往的`計算機基礎課本,無非是以計算機的發展史講起,接著講解數制與編碼,再次講述計算機的組成部分及各部分作用,再才進入到DOS與WINDOWS系統的使用,其枯燥的理論很容易打消孩子學習計算機的興趣,一但孩子的計算機興趣被扼殺,資訊科技課堂的生機也就蕩然無存。然而如今的資訊科技課本內容設計合理,完全符合學以至用的目的,課本從資訊科技基礎講起,接著介紹WINDOWS系統的操作,再介紹網上衝浪的過程與方法,這就讓同學們形成蒐集資訊的習慣,但這些對於我們的學生,課本的價值量還是低了些,學生計算機水平普遍都比較高,如果再圍繞書本講解,學生不但會抵制,更耽誤後續課程的進度,如何設計一套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是上好資訊科技課的關鍵。

  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保持並提高學習積極性

  資訊科技課上學生的積極性都很高漲,他們對新事物充滿著好奇,總幻想有一天能熟練的駕馭計算機、能製作出精美的動畫、能設計出漂亮的遊戲、能控制自己建立的遊戲角色……只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至用,久而久之,其操作水平又會上一個新臺階。七年級上學期開設的課程是資訊科技基礎與WORD軟體,學生操作量大,一週僅有1次課,如何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量的學習任務,45分鐘尤為重要,課堂講解時間不能太長,上機練習的時間可以放長些,每次授完新課後給每個學生下發一定的練習題,練習範圍就是本堂課所講授的內容,學生按照老師給定的題目針對性練習,教師再個別輔導,當然學生對於知識點模糊的地方也比較多,老師可以安排每組的小組長擔任輔導員,同桌討論等形式,完成課堂練習,在作業時間將理論轉化為實踐,鞏固並消化,從而彌補了總課時不夠的難題。

  二、 任務驅動式教學,一改枯燥的課堂

  新授課中,教師如果一味的注重理論的講解,學生在十分鐘或更短的時間內就會走神,所以採用任務驅動式教學可以讓學生集中精神配合老師共同探討新知識。如在講解WORD軟體中繪製表格的第一課,教師可以拿出象棋棋盤圖片,讓學生數出棋盤的行與列,再介紹如何將單元格調整為正方形以便放棋子,如何來畫棋子,美化表格,接著就讓學生完成棋盤表格,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會發現畫棋子很費時,這時老師就可以先讓學生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技巧,再來演示如何“投機取巧”,此時學生似乎一切恍然大悟,接下來的製作過程就方便高效的多了。

  三、老師教以引導為主,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其實要讓學生真正上好資訊科技課,老師就必須充當好一個導學者的角色,幫助學生確定學習目標和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區分好與壞的資訊,提高學生對資訊的分辨能力;多給學生一些自由發揮的空間,不能因為老師的導向而埋沒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除此之外,在教學中可以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資訊科技課堂當中來,讓學生知識資訊化時代的兩面性,培養學生收集資訊、加工處理資訊的能力,學習至用。作為專業老師,更應該要讓學生知道學習資訊科技的必要性,真正讓學生成為具有高品質的人。

初中資訊科技教學反思10

  自主、探究合作性學習是新課標倡導的學習方式,為配合新形勢的發展需要,我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了幾節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探究課。課堂中真正體現了以學生自學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的課堂教學結構,透過聯絡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針對資訊科技學科的獨有特點,進行了較深的教學反思。

  資訊科技學科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較強的基礎學科,它有一個理論聯絡實踐的基本過程,課堂氣氛的活躍,完全是教師這個主導作用發揮而來的。教師課程結構的設計、環節的策劃、精密的安排並不等於教師一人唱獨角戲,。資訊科技課的課時安排是理論課時與實踐課時相配套,那麼,在上理論課時,在課堂中要把本節課中的重點、難點掌握好,攻破了重點,難點,其他的細小的知識情節也就迎韌而解了。簡單的說,就是把每一節課的知識體系、知識情節的脈絡把握好就可以說掌握了本節課的知識了,並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那麼,實踐操作課又是怎樣才能有所收穫的呢?資訊科技的實踐課,是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在實踐課中對理論知識加以實踐、驗證。學生學習的方式是理論聯絡實際的學習方式,科學設計,合理組織學習小組,在小組中形成“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的良好合作學習風氣,真正發揮小組以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優良品德,同時也要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基礎、學習能力、性別等進行小組人員的合理分配,使每個小組成員之間形成互補。教師始終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習的過程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儘量讓學生自己做主張,在小組學習中形成齊心協力對付困難的合作風氣,對於學困生,引導他們從集體中尋求幫助。

  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好習慣,培養學生認真思考、大膽發言的良好習慣,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創新空間,在促進學生自身發展的同時,自主、探究合作性的學習能力也會大大提高。

  以上點滴的反思,是透過探究課的啟發所產生的,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只要堅持不懈的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來不斷的充實自己的頭腦,我想會結出豐碩的果實的。

初中資訊科技教學反思11

  小學生,作為二十一世紀國家的接班人,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水平,而資訊科技則是社會所要求中的個人綜合水平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有為了使我們的接班人適應資訊社會,使學生逐步具有獲取資訊、儲存資訊、處理資訊和傳遞資訊的能力,為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必要的基礎是必須的

  而如何能夠更好的引領學生學好資訊科技這門學科呢?我有以下幾個想法:

  1、採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

  小學生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活動水平基本上處在形象建模階段,畢竟在他們腦海裡很多知識都是空白的,他們要透過對實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語的直接感知、對學習材料的直接操作來獲取知識和技能的。而正好資訊科技是一門可以接觸許多實體或者建立模型,好讓學生們直觀的感知,從而更好的幫助學生加深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2、用小組式的完成作業的方法。

  資訊科技課是一門操作性強的學科,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體現出非常明顯的差異。有些學生一點就通,甚至有的可以透過自學可以舉一反三,而也有學習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這就給我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教的太淺怕影響了基礎好的學生的發展,而教的深一點又有些學生聽不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讓學生們幾個人為一組完成幾份作業。這樣基礎好的學生可以發揮其長項,而基礎差點的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程度進行學習。此外,還可以讓基礎好的學生幫助到基礎較差的學生。不僅提高了學習效率,而且還可以讓孩子們懂得協作的重要性。

  3、為學生創設和諧氛圍,保持學習情趣

  我覺得資訊科技教學,應該堅持鼓勵和誘導相結合,排除學生學習中各種心理障礙,克服學生的畏難情緒,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是保持他們學習情趣的有效手段。

  資訊科技教學中,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勝心、自尊感,組織學生操作比賽,課堂學習氣氛既活躍又充滿競爭性。還可以讓他們體會玩中練,練中學的樂趣。

  新異的發現--鍵盤學習的深入。

  4、 邊操作邊練習

  操作練習是資訊科技教學的核心,很多時候學生對於教師的講解往往不能很投入地聽,他們的注意力絕大部分時間指向自己剛剛遇到的問題或剛受到的新異刺激上。在資訊科技教學中,我們應該善於利用這一點,能不講的地方堅決不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透過指導學生自學研究,提高學習興趣,增強探索研究的能力。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5、合理利用網路的優勢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

  在現在這個網路環境下,教師可以利用數字化的教學平臺或自己動手建立教學網站,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在網路上向學生提供明確的學習目標,提供可以選擇的學習方法、學習資源、檢測練習,由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自主選擇。教師在教學中主要起組織、指導學生學習活動,在不同範圍內解答疑難問題,隨時調控教學進度等作用。教師透過網上專題討論為各個學生提供了單獨或小組討論的機會,每個學生可以在富有競爭性的討論中積極思考問題。比如在資訊科技課上,可以嘗試著引入了留言板、聊天室等網上互動方式,這樣可以讓班的同學和老師之間可以較為自由的相互交流,也可以增加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6、不要給學生布置太低能的任務

  給學生布置任務的時候應該適當的有創新和加深。也要避免學生一味被動的學習。應該適當的讓學生的學習活動與大的任務或問題相結合。以探索問題來引動和維持學習者學習興趣和動機。建立真實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學習。學生必須擁有學習的主動權,教師不斷地挑戰和激勵學生前進。

  7、讓學生自主學習,不斷創新。

  電腦知識有很大的開放性,學生也喜歡上資訊科技課。我們教師應該充分抓住學生的這一興趣,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電腦知識。這也是培養學生不斷創新的手段之一。如在教學中,老師先讓學生演示實現功能的作品,接著提問:為什麼是這樣的,想要實現功能應該怎麼操作,讓大家想辦法實現功能,自主學習。有的學生討論、嘗試,有的學生在看書尋找,有的學生會上網百度搜索……,同學之間也不由自主地互相幫助起來。最後讓學生互相交流,教師進行適時的點撥,學生很容易就掌握了其中的方法。此外合理的利用電腦本身自有的特點,能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做到讓學生自由創作作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有迫不及待地想要動起手來的衝動。

  8、 整合學科,多面發展。

  計算機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內容和方式,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在資訊科技課程的教學中就應該讓學生“把所學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應用於日常學習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計算機的教學過程中就必須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讓學生自覺做到“學有所用”。如在教學時,結合學生實際,讓他們用計算機進行作文創作、修改等;教學畫圖軟體時,讓他們配合美術課,進行實際的繪畫;在教學上網時,結合自然、語文、社會等學科,查詢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識;……這樣,使學生在學習計算機過程中完成其他學習任務,讓學生感到計算機知識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培養了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興趣,增長了學生的知識面,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總的來說,我覺得在課堂上教師的最重要任務,就是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尤其是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大膽地質疑,作出別出心裁的答案。學生智慧的啟用,會反作用於教師和其他學生,使其能在更高層次上積極思維,從而在師生、學生間積極思維的互動中,不斷閃耀出智慧的光芒。師生可從中盡情地去體驗教學創造美的樂趣,並可獲得教案目標之處的收穫。此外還要注重學習方法的傳授,我們要明白“授人以魚,未若授人以漁”。在教學中,我們應關注知識的結構和學習的認知結構,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和獲得的能力的遷移,使這些結構具有適度的靈活性。

初中資訊科技教學反思12

  [摘要]從教資訊科技課多年,對當前資訊科技學科教育、教學現狀有一些較深層次的思考和反思。目前初中的資訊科技課的上課,總體上還是很不規範,有些教師還不太瞭解初中資訊科技課教學的要求,造成目前初中資訊科技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及發揮的作用以及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都不是很好。許多資訊科技教師還不能很清楚地看清當前資訊科技課教學的現狀,本文就當前資訊科技課教學的要求及現狀進行一次粗淺的分析。

  [關鍵字]分層設計要求,電腦同步指導,任務驅動學習,課程整合誤區,資訊科技

  目前初中的資訊科技課的上課總體上還是很不規範,有些教師還不太瞭解初中資訊科技課教學的要求,造成目前初中資訊科技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及發揮的作用,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都不是很好。結合有關具體情況和上級要求,我概括出以下四個方面要求:

  一:分層設計要求

  1、什麼是分層設計要求:

  即每節課備課內容除常規之外,另設計一到二個較高教學目標,或與本節目標類似的其它目標,或相同目標的其它活動內容。這樣可以使學生得到分層次的訓練,以便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知識和技能。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教科書就實行了分層設計,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得到了鍛鍊。

  2、為什麼要分層設計要求:

  因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小學,初中的學生在學習資訊科技知識時起點不同,條件不同,只設計一個目標,會導致許多學生上課無事可幹,以致有各種不良反應。同時也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這樣就會造成那些好的學生不能得到充分的鍛鍊,而那些差的學生則不會鍛鍊的情況出現,如此迴圈下去,只會造成惡性迴圈,致使學生失去對資訊科技課的興趣。

  3、分層設計要求的要點:

  針對主目標,有完整的備課各環節,包括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重、難點,複習引入,演示,講授,練習,評價等。對增加的目標,要有相關性,或提高性,列出目標與練習要求,這樣就不會出現上面的情況,還使學生得到了充分的練習,使學生對資訊科技課的興趣越來越濃,覺得這門課很重要,又很新穎。

  二:電腦同步指導

  1、什麼是電腦同步指導:

  用計算機提供本節課的主要內容講解,材料,要求,練習題,提高問題等,一般以WORD檔案提供,放在學生機的桌面。檔案中還可列出本節教學目標和測試題,評價方案。後半部分可列出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供學習和幫助的資訊。這樣就使學生有了自己的一本“參考書”,他們自己也知道應該怎樣去學?如何去學?能夠使學生牢牢掌握所學的內容及一些基本技能。我曾經就使用過一次,並取得了異想不到的效果。

  2、為什麼要用電腦同步指導:

  中學生在機房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為20分鐘以內,多講無益,但少講易講不清楚,用計算機提供詳細內容,教師只精練地講解有關要求和可能碰到的問題。這樣在學習的過程中,可收回學生機的控制權(多媒體控制軟體),再次集中講解。使學生既聽得清楚,又學得開心,可謂是“一石二鳥”。

  3、電腦同步指導要點:

  教師要精心準備提供給學生的內容,包括教學目標,學習方法,要求,習題或評價,可能出現的困難,分析出現此問題原因,解決方法。在這種試驗開始時,告訴學生使用這個檔案的要求與方法,如不一定全看,可按標題查詢。完成任務後自我加壓提高等。

  任務驅動和課程整合是當前資訊科技教育界的熱門話題,其專業論述很多,已成體系,兩者互有關聯。這裡就一一做簡單的介紹。

  三:任務驅動

  1、什麼是任務驅動:

  我們所採用的普通教學方法是教師講解有關知識,學生理解並練習,透過測試反饋,再糾正,以達到學習目標。與普通教學方法相比,任務驅動是設計一個任務,為完成該任務,學生可能需要運用多個已學知識,但必須有一個內容,特別是主要內容是本節課所要學的內容,教師只給簡單講解,提示有關注意事項。學生為努力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自學,根據教師的提示和幫助完成任務,但此時對知識掌握可能還不很牢固,教師最後給出總結或細節注意問題的講解。也就是說教學目標要明確、完整,學習任務具體。任務中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設計,引導學生運用資訊科技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與師生進行廣泛的交流。並要理清課前知識和課內任務的關係。

  2、為什麼要用任務驅動:

  提倡在做中學,不單純先學後用,往往是學習最有效的,可能一時效果不如傳統的好,但通過後續內容的學習,教師的指點,學生更好地掌握目標。學過程式的人應有所體會,只按書本上的內容學習,最終只是懂得語句的含義,而不能程式設計解決實際問題,只有在接受任務,為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才會學到真正理解了的內容。初中生們也是如此,如果只是單獨地講授書本里的知識,而不佈置一些任務讓他們獨立完成,是不能讓他們完全掌握所學的知識的。更不用說技能了!計算機本身就是一門強調動手實踐的學科。

  3、任務驅動的要點:

  任務要適應學生的心理特點,知識能力水平。為完成任務要用到多個知識或能力,可以是其它學科的知識和能力,當前一般情況是以本學科的知識為多。本節要用(用學習的)內容事先要指點,簡單講解,易出錯之處可用出錯答疑的形式寫到電腦同步指導的WORD檔案中。任務儘可能讓學生分組合作完成。並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去了解別人、增進友誼和共享資源。

初中資訊科技教學反思13

  在影象合成的教學中,我首先收集了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圖片,邊讓學生欣賞邊給學生講解,在我們的生活中,例如電影海報、廣告、產品包裝、印刷品等等很多的地方都需要使用影象合成。往往一幅作品需要許多影象元素,經過藝術的再加工再創作,才能達到最終的效果。在進行影象合成的時候,必不可少的要使用圖層,從而引出“圖層”這個概念,提出本節的教學內容。

  在教學過程中我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索創新精神,我並沒有直接講解怎麼使用圖層,而是給學生布置了一個小練習,讓學生自己試著做,只有透過學生自己一步一步的具體操作,才能理解所學的知識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遇到許多問題和困難,這時同學們可以小組討論也可以求助老師,而我在這裡的角色只是起到指導和鼓勵的作用。然後由學生進行演示操作並講解他的製作過程,再針對他的操作將學生普遍出的問題進行總結歸納。學生基本上掌握了圖屋的基本操作後再佈置後面的任務,進行綜合設計。這是對所學知識的昇華,這裡加入了學生自己的創作,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還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

  這節課我認為設計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將課堂的學習主動權完全還給了學生,學生髮問,學生回答,教師只是起到了提醒、輔導的作用,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學、合作學習能力提高的意義。具體說來,此教學設計有以下幾個顯著的特點。

  1、 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有各自的收穫

  個體基礎差異是困擾我們老師進行資訊科技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怎麼樣才能保證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效果,為解決這個問題,在本課我採用了呈現不同難度任和,讓學生選擇任務做設計;半成品加工策略等方式,很好地保證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效果。

  2、 半成品素材的加工策略

  有效地提高了基礎差的學生的操作效率,也可以讓基礎較好的學生實現跳躍式學習,充分利用課堂有限時間進行適合自己基礎學習

  3、 全方位的評價、反饋

  本節全方位評價包括:組間評價—激發學生設計熱情;組內評價—有效反映合作學習效果;個人評價—如實反映個人的學習收穫。透過評價反饋來看,學生學習效果不錯。

  4、 使學生在情感、意識上有一定的收穫

  在教學中滲透了設計的理念。讓學生明白:好的作品需要好的創意與好的技術兼備。

  5、 不足之處

  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還需要加強,合作學習的效果有待提高;兩節課80分鐘讓學生設計出一個創意與技術兼備的作品時間上很倉促,基本上完不成。

初中資訊科技教學反思14

  中學資訊科技課程擔負著“使學生在建立對資訊科技及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具有獲取資訊、傳輸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的能力;正確認識和理解與資訊科技相關的文化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資訊科技;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素養及學習和使用計算機的興趣,為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等重要責任。在教學中怎樣才能讓學生更好的掌握資訊科技這門新興課程,使他們在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合作意識等方面得到培養,是所有教授此門課程的教師要努力研究的。在一年多的教學實踐中我有幾點體會。

  一、巧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情景創設可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他們更高的學習熱情。作為教師應當注重開課“導語”的設計,快速而有效的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進入角色。

  中學生的心裡特點是主觀能動性強,對各種事物,尤其是新生事物總是充滿著求知慾望;但往往耐性不夠,對枯燥的理論知識興趣不足。資訊科技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的心理,揚長避短,根據教材的內容創設出能引發學生好奇心的導課情境來縮短學生同教材的距離,使他們樂學。

  為了能夠長期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創設出形式各異的導課情境,用例項展示代替無趣的語言介紹,用聲情並茂的動畫代替單一的圖形,用影片等多媒體技術吸引學生的眼球……從而讓學生感到新奇、有興趣,求知慾望被激發起來了,作為教師自然就可以順水推舟,將學生引入知識的海洋了。

  二、遵循“學以致用”的原則,使學生樂學。

  資訊科技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書本知識最終都要體現在對計算機的操作和使用上,也就是說要“學以致用”。讓學生用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讓所學的為自己的“需要”而服務。

  中學生的知識和閱歷都比較淺顯,這使得他們的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都有一定的侷限,如果教學內容脫離他們的實際生活太遠、理論性太強,學生就會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設計一定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從而使學生樂學。例如“畫圖”工具可以用來描繪校園;word可以用來製作課程表、寫信;powerpoint製作的幻燈片可以用來介紹班級、老師、同學、校園生活;e-mail可以給同學發賀卡等。

  學到的知識與技能是為了操作使用的,有了“用”的目標,“用”的需求,學習就有了動力。因此每節計算機課教師都要給學生設計應用練習以目標驅動學生對資訊技能的學習。

  三、鼓勵“嘗試創新”,幫助學生樹立“求新”“求異”觀點。

  在日常的教學中,常常能碰到這樣的情況,學生在計算機課上,對老師佈置的任務不是很認真,有的只是為了完成應付任務,有的只是機械的重複老師的示例。沒有了想象力和創造力,學習自然枯燥乏味。這就要求教師努力營造寬鬆、積極、探索的課堂氣氛,鼓勵學生“嘗試創新”,讓他們明確只要敢於參與,就是成功,樹立“求新”“求異”觀點。比如在我給四年級上“畫圖”課中,在掌握各項工具使用技能的基礎上,我讓學生自己創作,這時有的學生就很興奮,有的作品卻沒有新意,還有的只是單純的複製書本。我仔細觀察學生的作品,從中找出閃光點,展示給大家看,再讓同學分析製作思路,接著大家一起嘗試。這樣,時間長了,學生的思路就開闊了,體會到了大膽嘗試的樂趣。

  四、全方位互動,培養學生合作精神。

  新課標要求在資訊科技課堂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自學、動手、和應用的能力。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課堂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指導者,只起指導、啟發、總結的作用。課堂上如果教師講得過多,學生會感到厭煩。所以在設計課堂時,教師應給學生留有更多的思維空間,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實踐中去親身體驗創新和自學的樂趣。做到全方位互動,即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互動。課堂上,學生有問題可以與老師交流,尋求幫助;學生之間互相取長補短,體現合作。

  比如指法練習時,透過打字競賽,學生大多獲得了好成績。另外讓學生互相檢查手指位置、眼睛,評出打字小能手、助人小幫手、優秀合作小組,追求多層面的成功。

  五、以“評”促“學”,讓學生體驗成功。

  評價作品是中學資訊科技教學中一個重要環節。其目的在於為學生搭建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在相互的資訊交流中取長補短獲得進步。在評價課中我們要遵循一個原則就是要讓學生體驗到成功從而激發持久的學習動力。這就要求教師以鼓勵為主,引導學生尊重他人的作品,敢於直言不足,也能賞識他人的閃光點。以“評”為動力,鞭策和鼓勵學生掌握資訊科技知識和提高計算機操作水平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以上是我在資訊科技教學中的一些體會。當然,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中注重以學生為主體,以操作技能培養為主線,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學生在實踐中嚐到成功的快樂,這是資訊科技教學的真諦所在。

初中資訊科技教學反思15

  一課題名稱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蒐集與處理文字資料

  二概述

  1.所用教材: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初中資訊科技一年級上冊

  2.所需課時:二課時

  3.學習內容包括:

  1).認識Word並掌握一些基本操作。

  2).蒐集文字資料並對文字處理和儲存。

  3).編輯加工文字資源(文字的修飾、文字框的邊框和底紋、段落的設定)。

  三教學背景:

  (一)教材分析

  教材目標是想運用word以“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為題製作一個環境保護的板報,以此來使學生掌握word文字編輯軟體,讓同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掌握文字處理的知識和技能。同時,本課中也涉及到了網上獲取相關資訊的部分,進而加深學生對網際網路的使用,擴充套件學生對網路的認識。環境問題是當今世界的焦點問題,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透過各種渠道瞭解了環境的許多問題。因此,透過此課中環保板報的製作對學生環境保護意識的培養也有很大的作用。

  (二)學生分析

  在如今飛速發展的社會中,學生對周圍環境的變化有很深刻的認識,計算機的發展為人類的學習和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因此,對掌握向word這種文字處理軟體的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學生對網路也並十分不陌生,因而,透過網路獲取一些有關資訊,並將這些資訊應用也不是一個難題。

  由觀察我瞭解到學生的水平不一,有的學生已經對Word有了很高的認識,然而有的學生並沒有接觸過,學生原有掌握知識不同。所以,在授課時我必需給不同起跑線上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三)教學策略

  1.對教材的處理

  以教材“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的板報為主題,遵循教材中的主要內容培養學生應用word進行文字編輯的能力。同時,讓學生學會應用網路獲取資源並應用有用資訊的方法。

  2.課時安排

  對於大多數同學來說是初次接觸word,因此對word的一些基礎知識及使用方法要詳細的講述,同時也要配以學生自己的動手實踐,理論與實踐結合,加深學生的認識。另外,對於網頁儲存及網頁中內容的使用也是首次接觸。因此,對於以上兩大部分的講解及實踐共需2個課時。在第1課時中,引導學生對word有個初步的瞭解,要掌握相關的理論及操作並進行動手實踐,充分的進行練習。在第2課時中,透過老師對網上資源利用的講解及實際操作,將第1課時所學結合起來,應用到實際的板報製作中,完成對這一課的整體性練習。

  3.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

  採用教師與學生互動,學生競賽的形式,透過比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也有互助的體現,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而提高學生互助互愛的品質,增強班級的組織凝聚力。在最後本節課後,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每個小組製作一個板報,在下節課我會對學生的作品講評,對各小組的作品進行分析比較。這樣,可以提高學生之間團結互助的精神,加強學生之間的協作意識,同時又提高學生競爭意識。

  四.授課過程

  第1課時:word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瞭解word文字處理軟體;

  2).掌握word的介面視窗的各組成部分名稱;

  3).掌握文字框的三種狀態;

  4).瞭解word文件及word程式的關閉以及二者的區別;

  2.技能目標

  1).掌握word的文字輸入技能;

  2).掌握應用word進行文字編輯的能力。

  3.情感目標

  1).瞭解計算機對人類社會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2).瞭解word的廣泛應用;

  3).培養學生對資訊的處理能力。

  教學重點:

  1.word的啟用;

  2.word的各視窗介面及其組成部分的名稱;

  3.輸入文字的兩種方法;

  4.頁面的設定;

  5.標尺的使用;

  6.儲存及關閉文件。

  教學難點:

  1.標尺的使用;

  2.關閉word文件與關閉word程式的區別

  教學準備:

  1.《加菲貓2》劇情介紹.doc,其為一篇word文件,將其投射在大螢幕上;

  2.《怪物史萊克》劇情介紹.doc,用於讓學生以競賽的形式進行文字輸入及編輯,理論聯絡實際;

  3.在上節課後通知預習本課,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簡單瞭解word的一些基本知識,便於課堂講授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序曲

  情景:學生已進入教室就看到大螢幕上投影有《加菲貓2》的劇情簡介(用Word打出來),學生立刻討論,這是要做什麼?學生中有種種猜測,這堂課看電影,還是?因此,對這堂課充滿期待。

  師:我剛才看到同學進教室後表情有點不同啊,為什麼啊?

  生:那個加菲貓的介紹。

  師:(笑)大家看過之後是否對加菲貓2有一定的瞭解啦,想不想去影院看看啊?

  生:想……

  師:好,那老師也有許多電影沒有看過,不知道它們都講些什麼,好不好,所以我也想讓大家給我介紹一些影片,也像我的這種形式,寫個影片介紹給我。

  生:好。

  生:怎麼做啊?

  師:好,那我們今天這堂課就學習一下我是怎樣應用word製作這麼一個影片介紹的大家可能沒有聽說過word,它是一種計算機中我們進行文字輸入和編輯的工具,它的用途十分廣泛,今天,我們就學習它的一些知識。學會之後大家就可以給我寫一個影片介紹了。

  生:(異口同聲)好

  說明:此序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有種迫切學習的願望。由於是初一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容易提高上來。

  二、入題:

  師:大家課前預習了沒有?(隨機學號)

  生:講了word的初步認識

  生:文字的編輯

  生:網上獲取資訊

  師:好,那麼大家只要跟上老師的步伐,認真聽,認真看,積極地實踐就能學好。

  說明:透過這樣的一個環節,使預習本課的同學更加深了對此課的認識,而未預習的同學也從中可以有一個粗略的瞭解,知道了這堂課要學什麼。

  三、word初識

  1.啟動word

  2.認識word

  視窗及組成部分的名稱(向學生展示Word視窗的組成)。

  3.文字處理

  1).文字輸入

  2).直接輸入

  3).插入文字框輸入

  (在此部分講解之後,學生分別用兩種方法練習輸入《怪物史萊克》的劇情介紹,學生競賽比較完成的快慢)

  4.編輯及加工文字

  1).修飾文字

  2).改變文字框的邊框和底紋

  3).設定段落格式(標尺的使用)

  (在本部分講解完後,學生利用輸入的《怪物史萊克》的劇情介紹進行練習)

  5.儲存及關閉文件

  1).儲存文件

  2).關閉文件

  3).關閉word程式

  4).關閉word文件及關閉word程式的區別

  (在本部分講解完後,學生利用輸入的《怪物史萊克》的劇情介紹進行練習)

  教學反思:

  1.由於某些同學已經有了一些基礎,而有些同學則是第一次接觸word,因此,對於講授的速度和知識的深淺一定要把握好,是有基礎的同學不會覺得枯燥無味,未接觸過的學生也能夠理解和接受。同時設定的學生競賽活動也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2.由於word中有幾部分為難點,因此在講授後對於那些仍然不會用的同學應及時給與幫助,解決問題。

  3.學生之間的互助表現為先完成任務的同學幫助沒有完成的解決問題。提高了學生之間的互助精神,協作能力。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會在網上獲取資源,並能把文字資訊應用到板報中。

  2.技能目標:

  學會網頁的儲存和目標連結以及網頁中文字內容的利用。

  3.情感目標:

  感受現今網路發展給我們帶來的方便,並深刻認識環境保護在當今的重要地位,提升學生熱愛環境,保護環境的熱情。

  教學重點:

  透過網上獲取資源,完成網頁的儲存及利用。

  教學難點:

  目標連結的理解及操作。

  教學準備:

  1.準備一份環境保護板報的例子(用word呈現)供學生參考,作為自己動手製作的指導。

  2.準備當今環境惡化的具體例項。

  3.準備一些環境方面的優秀網址供學生使用。

  教學過程:

  一、序曲

  向學生展示一個環境保護板報的例項,讓學生仿照其製作一個環保板報,藉此學生對這堂課的任務有所認識。

  二、情景:

  師:你都知道現在環境最值得注意的問題?提問學生如果你想做一個環保的板報你想從環境的那些方面著手?

  生:氣候變暖、水資源。

  生:酸雨。

  師:當今環境問題特別重要的有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耗竭、酸雨、水資源狀況惡化、土壤資源退化、全球森林危機、生物多樣性減少、毒害物質汙染與越境轉移等八大問題。

  大家可以從這八大方面著手製作板報。

  三、技能培養

  1)、上網瀏覽資訊,給定幾個優秀的環境保護相關的網址。

  2)、進行網頁儲存、儲存目標連結及儲存文字內容的操作。

  四、鞏固

  上網搜尋有關八大環境問題的優秀網站,記下網址,進行儲存網頁、目標連結及儲存文字內容的操作的練習。

  說明:這一環節主要是對本課重點進行實踐,鞏固,為板報的製作打下基礎,同時複習了上一章中所學的上網搜尋的基本內容。

  五、實踐

  學生自己設計個性化的環境保護的板報。綜合word的使用及本課時所講內容,以競賽的形式,看誰做的好,做的快,內容豐富為評判標準。先完成同學也可幫助其他同學進行板報設計與實現。

  六、總結

  網上資源豐富多彩,學會對網上資源的有效利用是十分有用的。對學生的知識擴充套件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本課是後續課的基礎,因此要認真對待,確保每一名同學都能夠聽懂、會用,能理論聯絡實際。同時學生也會提高環境的保護意識。

  教學反思:

  1.本課時的內容對學生以後的學習有著深刻的影響,透過網上資源的利用,有利於學生知識的擴充套件及問題的解決,因此要認真對待。

  2.要注重實踐的重要性,理論聯絡實際,不能脫離實際問題而只談理論。

  3.學生基礎水平不同,因此教學要有一定的標準,適當的可以給與單獨輔導。

【初中資訊科技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