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 1

  一、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概括課文前後兩部分的要點。

  2、學習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二、核心素養:

  語言建構與運用:品味文章沉靜、深沉、綿密的語言特色,學習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思維發展與提升:瞭解作者殘疾後在地壇的啟示下對生命產生新理解、新感悟的歷程。

  審美鑑賞與創造:從把握文章的線索入手,理解母愛的深沉偉大和作者痛悔的心情。

  文化傳承與理解:感悟作者有“生”到“死”的複雜情感,形成健康的生命觀。體驗“母愛”的崇高與偉大,形成正確的親情觀。

  1、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複雜情感。

  2、感悟母愛的崇高偉大,形成正確的親情觀。

  本篇課文的教學物件是高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學過一些散文,掌握了一定的散文知識,但本文在思想上有一定的深度,學生要在課前預習中反覆誦讀,提高閱讀能力。

  一、匯入

  播放貝多芬《命運交響曲》,簡介貝多芬失聰而作此曲,並能扼住命運的喉嚨,奏響人生的最強音。

  請大家看看這個“人”字,你們知道它為什麼會穩穩地站著嗎?因為它有一撇一捺,因為它有兩條“腿”,正是這兩條腿撐起了每一個人,每一個健康的人。而著名作家史鐵生,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屬於他的世界轟然坍塌了,他一度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但他最終勇敢地站了起來。那麼,到底是什麼給了他人生的支點,使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史鐵生,走進他的代表作——《我與地壇》,用心靈去丈量他從痛苦之中掙扎而出的腳步。

  二、學生誦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結構

  1、第一部分:我與地壇的關係

  2、第二部分:對母親的追思,對母愛的理解。(過渡句:第二部分第一段)

  三、師生互動,解讀課文

  1、“我”是以怎樣的精神狀態進入地壇的?地壇呢?

  提示:“我”——頹廢、迷惘。(兩條腿殘廢後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我就搖了輪椅總是到它那兒去,僅為著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地壇——廢棄、荒蕪、冷落。(我……提到過一座廢棄的古園……荒蕪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記起。)“我”被社會遺棄,地壇被人們遺棄,所以我對地壇產生了一種同病相憐,惺惺相惜的感情。

  2、“我”與地壇有怎樣的宿命?

  (1)我家與地壇很近。

  (2)我與地壇有著相同的命運。(“園子”荒蕪,“我”殘疾)

  (3)地壇頑強的生命力給了“我”重新生活的勇氣,讓“我”領悟到生命的內涵。

  3、為什麼說園子荒蕪但並不衰敗?這給作者以什麼啟示?用自己的話概括。

  提示:古園的荒蕪冷落正烘托著作者的悲苦命運,也正是這荒蕪但並不衰敗的景象給予了作者對生活的新的感悟。陽光燦爛,昆蟲活躍,露珠晶瑩,草木叢生,這是生命力的展現;使我感受到即便在無情的命運之中,生命依然是一種頑強的存在,其前景照樣會繽紛多彩。

  二十歲時突至的殘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轉直下,他為了排解內心的苦悶與困惑,來到地壇,又在地壇的啟示下完成了他對生命的新認識,樹立起自己的生命觀、世界觀,從而得到了獲得全新的生命。此時,地壇已經成為他精神的家園,靈魂棲息的所在。

  4、我在地壇裡思考了什麼問題?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了嗎?

  我該不該去死?(死,應該順其自然)

  我為什麼要出生?(無須思考)

  我應該怎麼去活?(地壇的述說)

  體驗:生和死都是自然規律,對死不必急於求成

  5、是什麼給了”我“堅強活下去的勇氣,它們有怎樣的特點呢?

  景物的特點:破敗、荒蕪、古舊。寧靜,充滿活力、生氣,體現這古老的園子生命依然頑強,洋溢著生命的律動。

  作者的思想感情經歷了一個從苦悶、絕望到充滿希望的過程。正是地壇這種難以言傳的包孕著永恆與瞬間、古老與新鮮、沉寂與湧動、博大與纖細的雙重境界給了作家的心靈以強烈的震動。文章中的地壇概括地說,令作者感到的便是地壇在看似沉寂、荒涼、蕭瑟、幽深之中的那種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歷史滄桑和喧囂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識。用文中的話即為:荒蕪但並不衰敗。

  .閱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裡去了。”與文中對“蜂兒”“螞蟻”“瓢蟲”“蟬蛻”的描寫比較語言的異同。

  提示:均比較細膩,本文更深沉綿密。

  6.“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作者的結論是什麼?

  提示:寫出了一個充滿生機、活力永存的景象。這實際是在回答前文怎樣活的問題——外在的環境是惡劣的,但生命是無法遭到破壞而發生改變的,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活著,頑強的活著,你就能坦然地體會到人生的味道。

  7、景物描寫的作用

  (1)說明地壇是破敗、荒蕪、古舊的,同時又寧靜,充滿活力、生氣。

  (2)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個特定的“情緒背景”,在那樣一個安謐、沉寂、荒蕪的背景上,最容易展開對生命的思考。

  (3)地壇是對“生命”和“世界”的解讀,也是作者的解讀,讓作者獲得新生。

  8、為什麼作者說“這樣一個母親,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親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還要承受不能將這種痛苦現於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隨時準備接受兒子自殺的噩耗,還要想兒子今後的人生道路該怎樣走。因此,作者說“這樣一個母親,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9、母親為“我”做了什麼?她對“我”的關愛有什麼特點?兒子在母親身上讀懂了什麼?

  送我上地壇無言目送艱難的命運

  在家擔憂我坐臥難安堅忍的意志

  到地壇找我悄悄緩緩毫不張揚的愛

  要堅強的承受苦難,要堅韌的活下去,生存的意義、價值、在逆境中更加堅強

  10、母親離去後,“我”搖著輪椅在園中度過一天,作者為什麼要這麼寫?

  從清晨到白晝,從午後到傍晚,從日升到月升,“我”走遍了這院子的每一個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樣,但是母親卻已經離開了“我”,一切都不曾改變,但母親卻永遠不會再來找“我”了。“我”的內心充滿了失落與惆悵,正如當初母親尋找“我”時的焦灼與茫然。到此時“我”已經真正懂得母親那份真摯、深沉、毫不張揚的愛對“我”來說有多麼重要。但是,已經來不及了。作者反覆講“母親已不在了”充滿了痛惜悔恨之情。

  ——物是人非

  11、品味“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有過母親的腳印”一句的含義?

  作者回到園子中認識到園中處處都有過“母親的腳印”,處處都有母親的牽掛與關愛。這樣的總結,形象地表現了母親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進步中都凝聚著母親的心血。母親與地壇已經合二為一,融為一體,也早與“我”融為一體。

  四、課堂討論[自選一個話題]

  1、我們的生命完美無缺嗎?我們應該怎樣活著?

  2、面對父母,我最痛悔的……

  設計的話題均能和學生自身實際緊密結合,使學生有話可說;允許自選話題,又能尊重學生的個人情感愛好與偏向,在說話訓練中體現教學民主思想;而口語交際訓練更是引導學生對生命和親情感悟進行內化與昇華,在口語能力訓練中體現人文的關懷。

  五、課堂總結

  地壇向我展示了一個鮮活靈動的生命世界,讓我意識到不管怎樣微弱纖細的生命主體都有它自身的價值,都有屬於它的歡樂、悲傷及情趣,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無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樂促使“我”認識到每一個個體生命都有屬於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悅。當然,人也不例外。

  結束語

  人為什麼活著?史鐵生沒有把自己悟得的答案昭告於世人。其實,離開了每個人特定的生活軌跡,離開了每個人獨具的人生感悟,這樣的答案近於廢話。他只是說了,園神告訴他,孩子,這不是別的,這是你的罪孽與福祉。而我想說,生與死之間有段距離,這就叫人生;怎樣走過這段距離,這就叫生活。僅此而已!史鐵生在文章的最後說:“要是有些事我沒說,地壇,你別以為是我忘了,我什麼也沒忘,但是有些事只適合收藏”。我說:要是有話我沒說,史鐵生,你別以為是我忘了,我什麼也沒忘,但是有些話只適合收藏。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明確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感受深切的母愛

  2、揣摩懇切、深沉的語言

  教學重點:

  地壇、母親給我的生命啟示

  教學方法:

  師生討論,領悟、鑑賞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匯入新課

  地壇與我。行不行?不行。這篇文章寫的是我與地壇及人和事,“我”是主動的,生命遭到厄運,是“我”主動到地壇這個“寧靜”的地方去,到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整整十五年,是地壇給了“我”關於生命的啟迪,這篇文章後面部分寫到其他人和事都與地壇有關。寫這樣題目的文章一定要分清兩者之間的關係。

  二、簡介作者:(多媒體顯示)

  三、檢查預習:

  指名學生解釋詞語:宿命心魂

  (根據課文內容進行解釋)

  四、課文研讀:

  1、史鐵生對生死的感悟是和一個特殊的環境聯絡在一起的,這就是地壇。請快速閱讀第一部分,思考,地壇有什麼特點,用文中的話來回答:“荒蕪但並不衰敗”。

  哪些文字揭示了故園的特點,指名學生朗讀第3節,第5節,第7節有關文字,體會語言的特點。

  2、我與地壇有著怎樣的聯絡?(第2節寫我與地壇的緣分——“這古園彷彿就是為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園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園能夠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並給他以生命的啟示,可以說,自他殘疾以後再來到這裡,古園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荒園的破敗烘托了落魄頹唐的精神狀態和悲苦的命運,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蕩卻讓“我”感到萬物盛衰皆自然。

  地壇就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接納了我。荒蕪不衰敗,生命永恆。

  2、作者從荒蕪的地壇得到了生命的啟示,這個啟示是什麼?能說說你的看法嗎?

  (一個人出生了就不再是可以辯論的問題……)生不該由自己決定,死也不該由自己決定,人活著應順從自然。我雖殘疾了,但不能一味消極地想到死,應豁達地面對死亡,以平靜的心態看待死亡,從而獲得頑強活下去的信心,即熱愛生命。

  請學生回憶有關生死的名人名言。例:司馬遷“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地壇這座歷經400年滄桑的古園,饋贈作者的是如此豐厚,使他從不幸中走了出來,所以作者“常常要到那園子裡去”“去窺看自己的心魂”去尋找生命的感悟,吸取頑強生活與奮鬥的力量,作者從心底發出這樣的感激:“哦,地壇,我的古園,你是我的精神家園。”地壇——精神家園。

  3、怎樣面對殘酷的不公平的命運,這個問題的解答,也不是史鐵生一個人完成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親的伴行,是母親的愛和理解幫他解決了怎樣活的問題。

  指名學生朗讀第二部分有關文字

  討論:(1)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是什麼樣的難題呢?(指名朗讀第3節開頭一段文字)明確:兒子殘疾,又沉默寡言,獨自上地壇,情緒變化無常,使本已痛苦的母親更增了悲傷和恐懼,卻又不知道為兒子做些什麼。

  (2)母親對“我”的關愛有什麼特點?(默默的愛,痛苦忍耐)

  (3)史鐵生表達了對母親怎樣的一種情感?

  範讀第8節(多媒體顯示答案“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痛悔自己的倔強、羞澀)

  母親的“活法”,母親對待苦難的態度,母親對待兒子的愛,讓作者明白了面對苦難應該怎樣活下去,所以母親是史鐵生生命的航標。

  4、為什麼寫母親寫得這麼感人?設想母親的心理,“空落的,不眠的”等語句形象的突出了母親的焦慮、空虛和痛苦,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憂慮之中,因此,“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他回去”,“上帝的考慮也許是對的”,這樣沉痛的文字,敘議結合,自然滲透深沉的感情,寫得既飽含感情,又富有哲理,是對母親的最深切的理解。

  六、母愛感言

  1、《懂你》(多媒體播放),2、聯絡課文、歌詞,談談自己對母親的理解,對母愛的認識。3、(多媒體顯示)歌頌母愛的名人名言。示例:

  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裡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紀伯倫)

  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英國)

  母愛是多麼強烈、自私、狂熱地佔據我們整個心靈的感情(鄧肯)

  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作家劉墉告誡中學生說,中學時期是孝順父母的最好時期,等你功成名就再來孝順父母時,已經來不及了。

  七、總結課文(多媒體顯示)

  《我與地壇》第一部分寫我與地壇的故事,地壇——精神家園,第二部分寫在地壇這個大背景下我與母親的故事,母親——生命的航標。母親與地壇合二為一。因此,題目只能是“我與地壇”。

  讓我們在史鐵生對生命感悟的昭示下,充分利用我們的優越條件,用我們的辛勤努力,碰撞開一條通向幸福的人生之路,讓我們的母親都為我們感到驕傲。(下課)

  教後感: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一課時教完是完全可能的。本教案考慮兩點:一,帶領學生走進文字,體會史鐵生對生命的感悟,二,營造一種感受親情的氣氛,讓學生情感得到一次陶冶。因此,第一部分著重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從母愛與愛母的層面上引導學生體會生存的意義。這樣設計容易操作,從教學實踐來看,基本達到了預想的目標。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 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把握文章的脈絡,瞭解有關作者的情況及其主要作品;篩選資訊,理解把握課文涉及的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品味作者沉靜、綿密、抒情的語言,學習本文表達思想內容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整體感知,理清兩部分內容要點,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複雜情感,解讀“我”、地壇、母親三者之間的關係,體會作者及母親的情感,認識生命的意義。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體味史鐵生對生命及其苦難的感悟,體會作者思想變化的過程及這種變化與環境的關係,領悟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生命的認識。

  二、教學重點

  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複雜情感,解讀“我”、地壇、母親三者之間的關係。

  三、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對生命、母愛的思考與感悟

  四、教學方法

  (一)問答法

  (二)點撥法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六、教學步驟

  (一)匯入

  青年是一首詩,這是因為處在這個年齡段的生命總有著絢麗多姿的夢想和火一樣燃燒的激情。而有這樣一位青年卻在“21歲最狂妄的年齡殘廢了雙腿”。詩化的歲月瞬間凝固成冰冷的現實,他一度徘徊在生與死的邊緣。有一天,他把輪椅搖進了地壇,他在地壇經歷了什麼?又思考了什麼?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史鐵生一起走進《我與地壇》,請大家翻開課本45頁。

  板書課題我與地壇

  (二)作者簡介

  下面,老師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些本文的作者史鐵生。

  史鐵生,1951年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中初中。1969年去陝西延安插隊。21歲時,因腿疾回北京住進醫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從此他再沒站起來。他在做了7年臨時工之後,轉向寫作。1983年他發表《我的遙遠的清平灣》,一舉成名。加入中國作協。代表作有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插隊的故事》、《務虛筆記》、散文《合歡樹》、《我與地壇》等。其中《務虛筆記》、《我與地壇》曾入選“九十年代十大經典作品”。他的作品一類是對知青生活的回憶和反思,另一類是對殘疾人命運的描摹。《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和《奶奶的星星》曾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三)課文講解

  1、請同學們閱讀課文,將自己不懂的字詞的讀音記下。

  1、宿命(sù):

  2、坍圮(pǐ):

  3、玉砌雕欄(qì):

  4、亙古不變(gèn):

  5、頹牆(tuí):

  6、肆意(sì):

  7、雋(juàn):

  8、恪守(kè):

  9、捋(lǚ):

  10、熨帖(yù):

  2、請同學們思考作者為什麼去地壇?請從文中找到相應的句子。

  明確:(1)近。

  “地壇離我家很近,或者說我家離地壇很近”的理解。

  “我家離地壇很近”顯示出“我”的主動性,表明“我”對地壇有特殊的情感。

  (2)宿命

  我常覺得這中間有著宿命的味道。

  為什麼說是宿命呢?請大家集體朗讀第三自然段。讀完後說說現在的地壇是什麼樣的,而四百年前的地壇有是什麼樣的。

  明確:現在的地壇是荒蕪的:“剝蝕”的琉璃;“淡褪”的硃紅;“坍圮”“高牆”等;“散落”了“玉砌雕欄”(板書:荒蕪)

  四百年前的地壇是金碧輝煌的“浮誇”的琉璃;“炫耀”的硃紅;“高牆”;“玉砌雕欄”

  為什麼說這是一種緣分、是一種宿命?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有感情地明確:

  經歷了400年的風風雨雨,昔日的金碧輝煌,高大氣派都已消失在歷史的煙塵裡。今日的地壇“荒蕪冷落”“很少被人記起”,這不就是曾經指點江山、“最狂妄”,而現在殘廢、沒工作、沒出路、失魂落魄的自己嗎?(板書:失魂落魄)

  這是一種緣分,“我”一進入地壇就對它產生了依賴感;這是一種宿命,相似的遭遇使“我們”走到一起。

  (3)思考

  明確:“在滿園瀰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並看見自己的身影。”

  作者想看到自己的身影,那麼證明他想思考一些問題。所以思考也是他去地壇的一個原因。

  (4)生命的暗示

  明確:作者說,“在人口密聚的城市裡,有這樣一個寧靜的去處,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在他失魂落魄,需要思考的時候,他找到了一個寧靜的去處,像是安排好了的。那麼,大家在回過頭來看,作者在前面說的: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圖。這意圖指的是什麼?

  明確:生命的暗示

  (5)逃避

  明確:作者說他忽然之間什麼都找不到了,所以他要逃避到另一個世界中去。這裡的兩個“世界”分別指現實中的世界和作者心中的世界。他想逃避現實,所以他到地壇去。

  小結:作者活到最狂妄的年齡忽然殘廢了雙腿,所以他要逃避現實,去寧靜地方思考問題,他選擇了和他有著宿命的緣分的地壇,在那裡思考問題。

  2、那作者是不是就此沉淪下去了呢?我們來看第五自然段,首先請一位同學朗讀第5自然段,請同學們從文中找出能夠代表地壇景物特點的句子。

  明確:園子荒蕪但並不衰敗。

  那地壇的“不衰敗”體現在哪裡?請大家結合相關語句談談自己的看法。

  (1)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

  解讀:荒蕪的、古舊的,被人遺棄但生命依然頑強。“剝蝕”、“淡褪”、“坍圮”、“散落”,最終留下了生命中原生的真正屬於本質性的東西。

  (2)園牆在金晃晃的空氣中斜切下一溜清涼

  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

  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鬚,猛然間想透了什麼,轉身疾行而去

  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會兒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

  樹幹上留著一隻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

  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

  滿園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解讀:“園牆在金晃晃的空氣中斜切下一溜清涼”這句話說明它雖然是荒廢的故園的園牆,但它並沒有因此而消沉,而是用自己的殘軀為過往的行人斜切下了一溜陰涼。

  學生髮言時,教師作點評,最後小結:

  園子飽經風雨,歷經滄桑,但園裡的小生命們卻以透明獨特的方式演繹著生命的頑強。無論是蜜蜂還是螞蟻,都不因生命的卑微而放棄展現自我的機會,向人們展示生命的繽紛,訴說生命的美麗。(板書:荒蕪不衰敗)

  3、同學們,我們前面說過,作者和地壇有著共通點,有著相似的命運,那面對地壇“荒蕪但並不衰敗”這個事實,作者感悟到了什麼呢?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老師總結:

  作者感到了生命的湧動,促使他思考生與死的問題,促使他與命運抗爭。園子雖然荒蕪,但是並不衰敗;“我”雖然殘疾,但是不應該頹廢!(板書:身殘志不殘)

  4、作者在園中思考,那他首先思考了什麼問題呢?我們來看第六自然段,請大家從文中找出答案。

  明確:我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我為什麼要出生。

  好,那麼,作者對於這兩個問題的思考,他得出結論了嗎?

  明確: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請學生談對這句話的理解。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

  作者想通了,既然出生了,那就要好好活下去;既然死是必然會來臨的,那麼,就應該想想應該怎樣活下去。

  5、那究竟應該怎樣活下去呢?我們來看第七自然段。

  關於這個問題,作者是怎樣說的?請大家把讀一段課文,從開頭讀到“去窺看自己的心魂”。

  學生讀完後教師提問:關於怎樣活這個問題,作者一下子想清楚了嗎?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沒有,他說這不是一瞬間能想明白的事,所以在十五年當中,他不斷地去地壇裡思考。

  6、那,在這十五年當中,地壇遭遇了什麼?

  明確:被人肆意雕琢

  地壇被人肆意雕琢,但是作者說有些東西是任誰也不能改變的,這裡的“有些東西”指的是什麼?

  (1)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

  (2)譬如在園中最為落寞的時間,一群雨燕便出來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蒼涼。

  (3)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總讓人猜想他們是誰,曾在哪兒做過些什麼、然後又都到哪兒去了。

  (4)譬如那些蒼黑的古柏,你憂鬱的時候它們鎮靜地站在那兒,你欣喜的時候它們依然鎮靜地站在那兒,它們沒日沒夜地站在那兒從你沒有出生一直站到這個世界上又沒了你的時候。

  (5)譬如暴雨驟臨園中,激起一陣陣灼烈而清純的草木和泥土的氣味,讓人想起無數個夏天的事件。

  (6)譬如秋風忽至,再有一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著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那現在大家來看一下這些景物有怎樣的共同之處?

  明確:六個譬如所描寫的景物大多都有某種不好的境遇,但他們卻能或永恆或坦然面對或勇敢抗爭。(板書:形體改變、精神不變)

  解讀:從“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這句話可以看出落日即將隱入地平線,但它仍然集聚渾身力量,向人們展示最後的輝煌;從“譬如秋風忽至,再有一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著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可以品出紅葉雖落卻依然保持美麗的姿態,生命雖逝,卻能換來另一個生命的誕生,因此它安然。這正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而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腳印蒼黑的古柏、草木和泥土的氣味和落葉都證明了這院子裡還有生命的氣息。面對這樣的一個古園,作者從中找回生存的勇氣和決心。從古園的遭遇中,作者悟出面對苦難要勇敢地活下去。(勇往直前敢於抗爭)

  三、總結

  地壇荒蕪但並不衰敗,在被人們肆意雕琢後仍然精神不變,作者從地壇那裡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在地壇裡進行了對生命的思考,但是,關於應該怎樣活下去這個問題,在這一節中作者並沒有很明確地給出答案,而這個問題,也不是由作者一個人解決的,在他思考生命的真諦的時候,有一個人,始終站在他的背後,支援著他,這個人就是他的母親。那麼,關於自己的母親,作者有做了怎樣的描述與追憶呢?我們下節課將一起學習,請同學們回去之後預習第二節的內容。下課。

  四、板書設計

  地壇荒蕪不衰敗形體改變精神不變

  我與地壇

  我身殘志不殘勇往直前敢於抗爭

  第二課時

  (一)匯入

  母愛,是天地間一種至真至純至深至厚的感情。古今中外抒寫母愛、讚頌母愛的作家不勝列舉,作品也層出不窮,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詩,表現的是一位母親對即將遠行的兒子的擔心,那麼史鐵生又是如何表現母親對自己的愛的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課文第二節。

  板書課題

  板書我與母親

  (二)講解

  1、作者說他“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那麼作者以前的行為到底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呢?我們來看一下第二自然段,請大家仔細閱讀並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總結。

  明確:

  這是一種無法調和的矛盾,母親疼愛兒子,擔心兒子,但同時她又理解兒子,面對兒子說承受的痛苦,他想問卻又怕會觸碰到兒子的傷口。

  2、那面對這樣的苦難,母親又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呢?我們來看第三自然段,請同學們從中找出答案。

  明確:

  她思來想去後準是對自己說:“反正我不能不讓他出去,未來的日子是她自己的,如果他真要在那園子裡出了什麼事,這苦難也只好由我來承擔。”

  母親沒有退縮、沒有消極的對待、更沒有放棄,而是“承擔”這“苦難”,堅毅地走下去,母親希望直到兒子找到一條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那麼,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明確:疼愛並理解兒子。

  其實,在這一段的最後一句話,作者給自己的母親做了一個評價,這個評價是什麼呢,請大家一起讀出來。

  學生齊讀:“這樣一個母親,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請大家來說說,為什麼,史鐵生覺得他的母親是活得最苦的一個母親?

  學生回來,教師總結。

  明確:因為母親不光是會疼愛兒子,而且她理解兒子,她知道兒子心裡的苦,但是兒子卻不理解她的愛,她整日活在痛苦與擔心當中。

  4、作者說,他當年不曾想為母親想過,那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去思考母愛,感受母愛的呢?他又用了怎樣的方式?

  明確:在她猝然去世之後才有餘暇設想。

  在母親猝然去世之後,作者才開始去領悟、去理解母親對他的愛,所以,他只能用回憶和設想的方式。

  5、作者透過回憶和設想體會到了母親的愛,在課文中有三個情節直接或間接的表現了母親的愛,請同學們找出來並談談自己的看法,這些情節是怎樣表現了母親的愛。

  明確:

  (1)一回我搖車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麼事又反身回來,看見母親仍站在原地,還是送我走時的姿勢,望著我拐出小院去的那處牆角,對我的回來竟一時沒有反應。

  母親在兒子走出家門後還在望著兒子遠去的背影,久久不去做別的事情,證明他對兒子愛得深沉,又害怕兒子這一次出去會不會出事,所以她就一直保持著面對兒子離去的方向的姿式,內心矛盾交織,才會對我的回來“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2)有過好多回,我在這園子裡呆得太久了,母親就來找我。她來找我又不想讓我發覺,只要見我還好好地在這園子裡,她就悄悄轉身回去,我看見過幾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見過幾回她四處張望的情景,她視力不好,端著眼映象在尋找海上的一條船,她沒有看見我時我已經看見她了,待我看見她她也看見我了我就不去看她,過一會兒我再抬頭看她就又看見她緩緩離去的背影。

  表現出母親對兒子的擔心,她始終不放心剛剛經歷如此巨大打擊的兒子,總害怕他會出事,所以她就去尋找兒子,但是她又理解兒子,她覺得應該給兒子一個獨立的空間,讓她思考問題,所以在確定兒子沒事之後她又悄然離開。

  (3)有一年,十月的風又翻動起安詳的落葉,我在園中讀書,聽見兩個散步的老人說:“沒想到這園子有這麼大。”我放下書,想,這麼大一座園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兒子,母親走過了多少焦灼的路。

  表明母親的愛,一個很大的園子,母親不怕累,在焦灼的心情裡一遍又一遍地尋找她的兒子,證明她的愛的深沉。

  總結:從這三個情節,可以看出母親對兒子的愛的深沉與理解,也就是作者在前文說到的:她不是那種光會疼愛兒子而不懂的理解兒子的母親。並且他希望兒子能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幸福之路。

  板書:理解和希望

  6、作者在第四自然段中寫了他與疑問作家朋友的一次談話,講到了寫作的動機。同學們仔細閱讀以下這一段,作者從中透露出自己的寫作動機了嗎?

  明確:有,他透過寫朋友寫作是為了讓母親驕傲來告訴我們他也想透過寫作來使自己找到生活下去的路,也就是母親一直希望他能夠找到的一條幸福的路。

  7、我們來看下一段,在這一段中,作者說,在他的小說第一次獲獎的時候,他多麼希望他的母親還活著,所以他又跑到了地壇去思考,這一次,他思考的是什麼呢?

  明確:母親為什麼就不能再多活兩年?為什麼在她的兒子就快要碰撞開一條路的時候,她卻忽然熬不住了。

  那作者的出結論了嗎?

  明確;:“她心裡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好,作者思考的結果是,母親太苦了,所以應該早點到天堂享福,可是,對於這個結果,作者說,我似乎得了一點安慰。請大家說說,為什麼,這個安慰是一點點的?

  學生回答,教師在學生回答基礎上總結。

  明確:

  現在作者還是希望母親能夠看到自己現在自立自強的模樣,希望母親能夠分享自己的快樂。

  8、我們來看一下課文的第九自然段,作者在這裡提到了母親的愛給自己的啟示,請大家集體朗讀出來。

  明確: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麼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後,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

  請同學們說說母親給了我怎樣的啟示。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

  明確:對待生活給予的苦難,我們要堅強面對。

  9、現在,請大家看到最後一句話:

  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請同學們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明確:母親的愛伴隨著作者在地壇中感悟生命,母親的愛支援著他走過人生最苦難的階段,使得他對苦難有了深刻的理解。

  板書:追憶與痛苦

  總結:

  非常概括地說,寫母親,實際是寫“我”(史鐵生)對母親的“理解”,寫史鐵生對母親對待生命、對待命運的態度的“理解”。開始,史鐵生是不理解母親的,逐漸地,隨著思考的深入,隨著精神追尋的深入。精神閱歷的廣泛,隨著年齡的增加,史鐵生終於理解了母親,讀懂了母親。母親完全是在苦難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來,命運的造就也就決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擔的方式,有些人彷彿生來就是為了承受苦難,在苦難中默默地忍受著命運的重壓。也就是說,母親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應該怎樣活、怎樣面對命運、怎樣面對苦難的問題,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好,我們這篇就講到這裡,請大家回去之後預習下一篇課文《花未眠》。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殘疾後在地壇的啟示下對生命產生新理解、新感悟的歷程。

  2、理解母愛的深沉偉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綿密的語言特色。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作者筆下地壇寧靜肅穆、生機盎然的美。

  2、咀嚼母愛對我的影響,體悟母親與地壇之間的同構性。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設想】

  這是一片課內自讀文,教師引導學生透過速讀把握文章概要,透過細讀與反覆吟誦重要語段體味語言的深沉綿密和領會思想的深邃。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由史鐵生照片及地壇圖片匯入新課。

  二、學生速讀——帶問題迅速閱讀課文第一部分,篩選資訊,並歸納。

  三、指導自讀:

  1、“我”進入地壇時的精神狀態如何?

  頹廢、迷惘

  2、當時作者在地壇裡思考著什麼問題?結果如何?

  他在想人為什麼要出生,現在是否應該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著的問題。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給人的一個事實,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會死亡,不必著急。從此,他擺脫了自殺的念頭,走出了死亡的陰影。

  四、詳讀——地壇是如何幫助作者走出困境的?從課文的景物描寫中體會地壇對作者的影響。

  1、地壇在等待“我”來臨的四百多年裡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滅了身上的浮華與光芒,讓生命顯露出本真的模樣,以便讓“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園的時候,讓“我”看見那亙古不變的夕陽,讓我在滿園沉靜中看到時間、認識自己。

  2、地壇向我展示了一個鮮活靈動的生命世界,讓我意識到不管怎樣微弱纖細的生命主體都有它自身的價值,都有屬於它的歡樂、悲傷及情趣,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無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樂促使“我”認識到每一個個體生命都有屬於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悅。當然,人也不例外。

  3、地壇在不斷地變化中顯現出永恆的一面,讓“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恆。儘管十五年來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地壇不斷地被不懂其價值的人雕琢、破壞,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個細微處滲透出來,直達人內心的深處。無論的賦予萬物生機的太陽,還是一群高歌的雨燕;無論是孩子的腳印,還是默默佇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風忽至時落葉的歌舞與氣息都深深地打動“我”;最博大與最纖細,最沉靜與最輕盈,最古老與最年輕,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屬於自己的身影;地壇上不斷上演著季節的離去與來臨;所有這一切都鑑證了生命本身的律動的真實。

  五、研讀——作者說“地壇離我家很近。或者說我家離地壇很近。”兩句話有什麼區別?

  地壇離我家很近:以“我家”為中心,向外輻射,延及地壇。

  我家離地壇很近:以“地壇”為中心,向外輻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變化實質上表現了作者的心路歷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態進行,自然是以家為中心。二十歲時突至的殘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轉直下,他為了排解內心的苦悶與困惑,來到地壇,又在地壇的啟示下完成了他對生命的新認識,樹立起自己的生命觀、世界觀,從而得到了獲得全新的生命。此時,地壇已經成為他精神的家園,靈魂棲息的所在。

  六、自由輕讀文中景物描寫部分,想象當時的情境,感受地壇在沉寂、荒涼、蕭瑟的表面下蘊藏著的`那種醇厚、沉靜、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七、作業

  1、抄寫文中景物描寫部分和作者對生死看法部分。

  2、預習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關於母親心理活動的語句。

  ⑵作者對母親的態度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殘疾後在地壇的啟示下對生命產生新理解、新感悟的歷程。

  2、理解母愛的深沉偉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綿密的語言特色。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筆下地壇寧靜肅穆、生機盎然的美。

  教學難點

  咀嚼母愛對我的影響,體悟母親與地壇之間的同構性。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貝多芬,28歲開始耳朵有病,聽力逐漸衰退,到32歲基本上已喪失聽力,《命運》交響曲是在他完全喪失聽力的情況下創作的。面對不幸,貝多芬“扼住命運的喉嚨”,譜下了音樂史上光輝的樂章,也奏響了人生的最強音。

  歷史上象貝多芬這樣勇敢與厄運抗爭的人很多,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我與地壇》的作者史鐵生就是其中一個。

  二、品讀探究

  (一)品析第一部分:我與地壇的故事

  “這古園彷彿就是為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

  作者認為自己和地壇之間有“緣分”,有“宿命的味道”,如何理解他和地壇之間的關係?

  1、“我”是在什麼情況下來到古園的?

  明確:在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忽地殘廢了雙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地時候。

  2、“最狂妄年齡”指什麼?

  明確:“最狂妄年齡”指對未來充滿自信,滿懷幻想,對幸福充滿渴望的年齡。

  3、“這時候想必我是該來了”,“這時候”指什麼時候,為什麼說這時候才是我該來的時候?

  明確:“這時候”指“十五年前的一個下午”,地壇“剝蝕——淡褪——坍圮——老柏樹——野草荒藤”的時候,也就是說地壇以已褪去昔日的榮華顯耀,略顯滄桑,但這種滄桑恰恰是某種生命力的顯示,“老柏樹、野草荒藤”正是暗示這種生命力的具體意象。失魂落魄的作者這時來到地壇必然會得到某種慰藉。這正是作者“看到時間、看到自己的身影”思考自己命運的起點。如果不是一個“沉靜的”而是一個“炫耀、浮誇”的地壇在等待作者,那對於處在“最狂妄年齡”的作者意味著什麼?

  4、“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圖”,這“意圖”指什麼?

  明確:生命的暗示

  5、“理解了地壇的意圖”的作者眼中的地壇有什麼樣的特點?有幾處關於地壇的景物描寫?

  明確:荒蕪但並不衰敗。三處。(第一處第3段,第二處第5段,第三處第7段)

  這顯然也給了作者以啟示,為了逃避來到這園子的作者是真真實實感受到了生命的湧動的。

  6、課文中象這樣蘊涵著對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寫還有什麼地方?如何理解?

  明確:文中的“六個譬如”。語言特點:新鮮、奇崛而別緻。

  7、閱讀課文第1自然段與第5自然段第一句話,說一說作者與地壇的遭遇有何相似之處?

  地壇:“我……提到過一座廢棄的古園……荒蕪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記起。”

  作者:“我兩條腿殘廢後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我就搖了輪椅總是到它那兒去……”

  地壇:被人遺棄;作者:被社會遺棄。同病相憐

  8、作者對生與死的新的看法是什麼?

  明確:“一個人,出生了,這就是一個不再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過渡銜接:也就是人總歸要死的,有生之年是有限的,我們應該診視生命,頑強生活。生命感悟:死是必然會降臨的節日,頑強的活著是一種幸福。

  面對苦難,頑強地活下去的例子,在生活中舉不勝舉。

  (二)品析第二部分:我與母親的故事

  1、文中的母親是一位什麼樣的母親?

  明確:她是一位疼愛兒子,而且能夠理解兒子的母親;她是一位註定活得最苦的母親;她又是一位聰慧和意志堅忍的母親。

  2、文中寫了母親哪些行動?

  明確:“我”上地壇,母親“送”;“我”在地壇,母親“憂”、“找”。“送”、“憂”、“找”,寫盡母親的悲苦與操勞。

  3、文章是如何來寫母親的形象的,文中幾次出現“現在我才想到”、“許多年以後我才漸漸聽出”之類的話,表現的是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並不是直接表現,而是透過自己心靈的對話,自問自思從我理解母親對我的愛展開。反覆寫表明對母親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徹心肺的悔恨與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4、作者讀懂了母愛,理解了母親的痛苦,也理解了母親的命運,體會到了強烈的愛與痛交織的情感,母親的命運給了作者什麼啟發?

  明確:母親的愛、母親的意志、母親的命運、母親的苦難,讓我明白了生存的意義,生存的價值,也讓我在逆境中更堅強。

  5、母親伴隨著作者對生命思考,母親給了我怎樣的生存啟示?

  明確: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這句形象地表現了母親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進步中都凝聚著母親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裡,都走不出母親的心。母親的關愛像一顆會發芽的種子,不知不覺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後潛滋暗長。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靈才突然發現,母親的愛原來已經長成了一棵蒼翠的松柏,一直為我遮風擋雨。我在此時的頓悟與這一部分的首段現在我才想到,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遙相呼應,完成了作者對母愛的詮釋。

  母親的愛、母親的意志、母親的命運、母親的苦難,讓我明白了生存的意義,生存的價值,也讓我在逆境中更堅強。

  三、小結昇華

  第一部分寫我與地壇的故事,第二部分寫了在地壇這個大背景下,我與母親的故事;地壇是史鐵生獲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愛最深的地方。這兩部分從內容是緊密聯絡的。文章結尾說:“這園中不單是處處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有過母親的腳印。”這告訴我們:母親與地壇已經合二為一了,是融為一體的。從主題思想上看,兩部分也是渾然一體的。地壇使我平和豁達地對待生死,解決了為什麼生的問題;母親使我看到了生存的意義,解決了怎樣活的問題。

  從總體上看,一、二部分作者所寫的物件的特點如下:

  四、佈置作業

  1、閱讀《我與地壇》原文的其餘部分。

  2、讀完《我與地壇》原文後試回答:經常來地壇的都有哪些人,他們為什麼來地壇?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主旨——珍愛生命,熱愛生活。

  2.瞭解作者思想變化的過程及這種變化與環境的關係。

  3.培養學生正確的生死觀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增強心理承受能力。

  教學重、難點:

  作者在地壇古老而又充滿生機的境界中所獲得的對生命的新的認識。

  教學過程設計:

  一.匯入:

  有這樣一個年輕人,在他21歲生日那天,因為腿部疾病住進了醫院,從此,就再也沒能站起來。

  雖說“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可是“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對於一個血氣方剛的生命來說,無疑是一場滅頂之災。是在輪椅上度過餘生,接受這份生命中最犀利的殘酷和最長久的傷痛,還是乾脆放棄生命,一了百了?他面臨著人生最艱難的選擇……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作家史鐵生的內心深處,用心靈去丈量他從痛苦之中掙扎而出的腳步吧……

  二.板書課題、作者。

  三.(過渡語)這是一篇哲理性散文,是作者在自己遭受厄運後引發的關於苦難、關於生命意義的思考。為了更真切地走入史鐵生的內心世界,我們以模擬採訪的形式來研讀課文。同學們是被採訪物件史鐵生(有50個史鐵生啊),我是採訪者。

  四.研讀課文。

  1.師:史鐵生,您好!我曾經拜讀過您的很多作品,如《務虛筆記》《老屋小記》《合歡樹》《秋天的懷念》等等。您的作品總是充滿了理性的光輝,讓我們從中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諦。這篇《我與地壇》更是倍受廣大讀者喜愛,被評為“九十年代十大經典作品”之一。

  請問:當初您是在一種什麼樣的狀態下進入地壇的?(提示:包括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兩個方面。)

  生回答,師板書:雙腿殘廢,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頹廢)

  2.師問:那時,您眼中的地壇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景象呢?

  生回答,師板書:琉璃剝蝕,硃紅淡褪,高牆坍圮,雕欄散落(荒蕪)

  3.自從那個下午您無意識中進了地壇,您就再也沒有長久地離開它,一呆就是15年。請問:北京的好去處多了去了,您為什麼單單痴迷這樣一個荒蕪冷落的園子呢?

  生回答,師講解:地壇作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地神的神聖場所,曾有過怎樣的繁華與輝煌,不難想象。可經過四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如今卻冷落如一片野地,由盛到衰;史鐵生在風華正茂的21歲忽然殘廢了雙腿,由完全到殘缺。相同的命運軌跡,令他對地壇產生了一種同病相憐、惺惺相惜之感。在這個失魂落魄的人眼裡,其它一切地方的繁華與熱鬧都與他無關。只有在地壇滄桑、寧靜的懷抱裡,他那顆頹廢絕望的心才能找到憩息地。地壇,給了他母愛般的慰藉。

  師板書:慰藉

  4.在滿園瀰漫的沉靜光芒中,最容易展開對生命的思考。請問史先生:面對雙腿殘廢的現狀,您思考了一些什麼問題呢?(提示:第六段、第七段找關鍵句)

  生回答,師板書:①.為什麼要出生

  ?②.是不是一死了之?③.怎樣活

  ?

  5.您找到答案了嗎?

  全體學生朗讀一遍第六段有關文字。

  師板書:出生是事實,死不必急於求成。

  6.從這個答案可以看出您已經從死亡的陰影中走了出來。請問:是什麼給了您活下去的勇氣?(提示:是地壇裡各種植物和動物的蓬勃生機。)

  請一個同學朗讀有關描寫文字,要求聲情並茂。

  請學生四個一組交流、討論,選出自己最感興趣的一種植物或動物來談談它們是怎樣給作者以生命的啟示的?

  生各抒己見,師談自己的理解,師生共同探討:

  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鬚”,說明它是多麼快樂、悠閒、自在。“疾行”,說明它充滿活力,充滿信心,有目標。

  瓢蟲:先是“爬”,接著是“祈禱”,最後是“升空”。靠自己的力量來改變自己的生活軌跡。

  蟬蛻:也許是覺得自己和這蟬蛻一樣空空如也,也許是新生的獲得也必須象蟬一樣經歷蛻殼的煎熬吧!

  露水:沒有生命的小小一滴露水竟也能摔出萬丈金光,人又該如何?也許是即將面臨死亡也應該精彩度過,而不是消極等死。

  師小結:園子裡處處、時時都洋溢著生命的律動,那些卑微、弱小卻生活得精彩的生命們向史鐵生昭示著:活著是一種權利,生命對每一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對於這僅有的一次,我們應該好好把握。

  但當今社會中漠視生命的現象屢見不鮮,特別是青少年學生。如幾年前轟動全國的大學生殺人案:雲南大學生網。古人尚知“留須蓄髮”,謂之父母所賜,我們當代青年人又豈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愛生命,是一個人最起碼的責任;珍愛生命,是一個人對他父母最大的敬重。

  師板書:珍愛生命

  7.您在這園中找到“生與死”的答案了,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當一個人能夠豁達地面對死亡,以平靜的心態看待和談論死亡的時候,他也就獲得了堅強活下去的信心。帶著這種心胸去觀察,地壇呈現在您面前的又是一番什麼景象呢?

  請全體學生朗讀六個“譬如”

  師板書:落日燦爛、雨燕高歌、氣象萬千

  師講解:像石門落日那樣活著,即使即將下沉也要將地上的每一個坎坷照得燦爛,生命的最後光輝依然絢爛奪目;像雨燕那樣活著,勇敢迎擊風雨的挑戰;像孩子們那樣快樂地活著,在冬雪覆蓋看不到一點生機的時刻,用腳印來講述生命的觸角正在不斷延伸;像巷中的古柏一樣活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皆忘,坦蕩自如。地壇的形體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可它那種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歷史滄桑感和喧囂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識,是誰也不能改變的。它形體可變,可活力永存,它象一位智者,不動聲色地啟示作者從頹廢中振作起來,從一個殘疾人成長為北京作協副主席,完成了生命的質的飛躍。

  師板書:熱愛生活

  8.結束語:經歷了嚴寒的冬季,才能迎來風和日麗的春天;苦度乾旱的歲月,才能迎來雨後蓬勃的生命;暴雨過後,是嫵媚的大地;風沙吹過,是百花盛開。生命的磁卡,我們不能掌握它時間的長度,但我們可以增加它的厚度。古希臘的荷馬,他的雙眼熄滅了光芒,可他依然迎著風沙,彈著七絃琴,吟唱著《伊里亞特》和《奧德賽》;萊茵河畔的貝多芬,雙耳已經失聰了,可他的心中卻激起了奇妙的旋律,化作了偉大的《歡樂頌》;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集聾啞盲於一身,可她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卻鼓舞著世界上成千上萬的不幸的人。人生之路多坎坷,可苦難不是逃避生命的藉口,而是一種靈魂的磨鍊。凡是歷經劫難而不屈者,才是真正大寫的人!

  好,我們今天的模擬採訪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五.延伸拓展:

  學了這篇課文,你得到了一些什麼啟發?把你的感受寫下來,大家相互交流一下。

  如:①要關心殘疾人;

  ②要珍愛生命,熱愛生活;

  ③要勇於正視人生的苦難與挫折,克服脆弱。

  ④遇事要冷靜思考,不要衝動,不要有過激行為;

  六.作業:

  寫一篇讀後感,字數600字左右。

  附板書設計:

  地壇

  我

  琉璃剝蝕

  雙腿殘疾

  硃紅淡褪

  找不到工作

  高牆坍圮

  找不到出路

  雕欄散落

  古柏蒼幽

  出生是事實

  草藤茂盛

  死不必急於求成

  昆蟲活躍

  珍愛生命

  氣象萬千

  熱愛生活

  教後記:之所以選這篇文章上公開課,是因為自己很喜歡它。它那洗練懇切的語言,它那冷靜沉穩的敘事風格,它那淋漓盡致的痛苦,它那歷難而不屈的堅韌……無一不深深打動著我。怎樣讓學生也能“於我心有慼慼焉”,感受到這篇文章的文字魅力和思想魅力,我思考了很久。後來,我決定用“剖西瓜”的方法,先讓學生找準課文切入點,然後融會貫通全文。為此,我打破透過劃分結構來把握文章內容的做法,讓學生圍繞三個問題來閱讀全文。這三個問題是:人為什麼要出生?是不是一死了之?怎樣活?在課堂上,學生圍繞這三個問題把握全文,思路清晰,理解準確,思維活躍,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美中不足的是,因為學生大都是“泡在蜜罐里長大”的,人生經歷有限,對苦難的感受不深,所以對文章思想內涵的理解僅僅流於表面,還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加以薰陶和強化。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 7

  教學目的:

  理解、體味史鐵生對“生命”的感悟。品味散文語言,學習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教學重點:

  理解、體味史鐵生對“生命”的感悟。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對散文語言的品味。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人的生命是異常的脆弱,人生路上又不可能始終豔陽高照。所以,當病痛、甚至是殘疾等不幸猝不及防地降臨,命運之神對你極盡捉弄時,你將作出何種選擇?因為我們還沒有這樣的經歷,所以還很難作出抉擇。那麼,就讓經歷了風雨的史鐵生來告訴我們。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內心世界,用心靈去丈量他從痛苦中掙扎而出的腳步吧。(板書課題)

  二、解題:“我與地壇”,根據我們的閱讀經驗,可能寫“我”與地壇的一段經歷、一種關係、或由此而來的一種感悟。因此,我們對本文的研習大致可以由此而展開。

  三、初讀感悟:(學生帶以下問題快速閱讀文章)

  1、“我”去地壇的原因是什麼?

  明確:“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讓我殘廢了雙腿。”“兩條腿殘廢後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我就搖了輪椅總是到它那兒去,僅為著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教師補充關於史鐵生的經歷:史鐵生,1951年生於北京,1967年在清華大學附中初中畢業,1969年赴陝西延安插隊,三年後21歲時因病雙腿癱瘓轉回北京,後到街道工廠當工人。黃金年華,正是生命力旺盛之時,卻不幸殘疾了,這打擊有多大啊!在最初的那些日子裡,他的精神幾乎完全崩潰,是否生存下去成了他不能迴避的嚴峻問題。

  因此,他當時的心態應該是痛苦、消極、頹廢。去地壇的目的就是逃避。

  2、作者看到了怎麼樣的地壇?

  明確:①“四百多年裡,它一面剝蝕了古殿簷頭浮誇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硃紅,坍圮了一段段高牆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的自在坦蕩。”(荒蕪、破落)②“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鬚,猛然間想透了什麼,轉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樹幹上留著一隻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滿園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長弄出的響動,悉悉碎碎片刻不息。”地壇向我展示了一個鮮活靈動的生命世界,讓我意識到不管怎樣微弱纖細的生命主體都有它自身的價值,都有屬於它的歡樂、悲傷及情趣,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無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樂促使我認識到每一個個體生命都有屬於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悅。當然,人也不例外。③“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譬如在園中最為落寞的時間,一群雨燕便出來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蒼涼;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總讓人猜想他們是誰,曾在哪兒做過些什麼,然後又都到哪兒去了;譬如那些蒼黑的古柏,你憂鬱的時候它們鎮靜地站在那兒,你欣喜的時候它們依然鎮靜地站在那兒,它們沒日沒夜地站在那兒,從你沒有出生一直站到這個世界上又沒了你的時候;譬如暴雨驟臨園中,激起一陣陣灼烈而清純的草木和泥土的氣味,讓人想起無數個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風忽至,再有一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著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3、作者對地壇總的感受:(學生總結)“園子荒蕪但並不衰敗。”

  4、這種感受顯示了作者怎樣的心態?

  明確:同一景物在同一人眼中有不同的感受,其主要的原因是他看景物時的心態不同。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荒蕪”是因為當時作者正遭受沉重的打擊,一下子還難以接受這一殘酷的現實,心情極為悲觀失落,用作者的話就是“失魂落魄”的狀態,“他在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這樣無論如何眼前都不可能有美景、有生機。正像杜甫的“感時花濺淚”。

  後來,隨著時間的過去,思考的深入,同時由於園中景物對他心靈的啟發:地壇也有創傷,地壇昔日有何等的榮華,連皇帝每年都去祭拜!現在無人關注,而且還有一些肆意雕琢它的人,可它仍然沉靜、安詳的呆在那裡。這能讓作者聯想到自己,他並不是唯一的受苦者。他終於明白:“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剩下的問題是怎樣活的問題”從此,他擺脫了自殺的念頭,走出了死亡的陰影。這樣他於園子中的“荒蕪”重新看到了生機。他的生命也重新迎來了新的春天。(補充)他成了20xx年“感動中國”的侯選人。原因在於他在過去一年發表的一組散文《病隙碎筆》。作者說“我的職業是生病,業餘時間寫點文字。”這組散文寫於作者在患了腎衰竭後生活於一個又一個的手術之間。而在兩個手術間的那一段空隙,是作者清醒的,真正能控制自己大腦的時段,於是他寫下了一些文字,關於生活,關於命運。這就是史鐵生,一個敢於與命運不屈抗爭的史鐵生。

  四、課外拓展:透過回顧已經學習過的海子和川端康成,由學生自由闡發對生命的認識,尤其是對生命意識和生命價值的認識和重新定位。

  五、精讀品味語言:

  1、地壇對作者的影響無疑是巨大而深刻的。目前,作者顯然已經感受到了,那如果你是作者,面對此景,你能感受到什麼?請你找出文中有關描寫地壇的你最感興趣的一個句子,談談你的感受。(示例如下)

  ①“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像小霧一樣,給人以一種美感,給人以希望。

  ②“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鬚,猛然間想透了什麼,轉身疾行而去”:想好了才去做,想好了馬上去做。這對作者啟發很大,今後他也要去做了。

  ③“樹幹上留著一隻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蟬脫皮的時刻是十分痛苦的,但它仍然堅持住,於是它完成了再生,於是它得以飛翔,這會對作者擺脫舊我走向新生有啟示。蟬蛻皮的過程雖然是痛苦的,有紀念意義的,但它並不留戀過去,而是勇敢地飛向新的高度。

  ④“露水在草葉上流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露珠這樣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斷積蓄自己的能量,然後在合適的時間展現自己的美。(其它內容略)

  2總結品味語言的原則:結合作者的心境和描寫物件的特徵,展開自己的聯想和想象,作出合理的解釋。當然,我們自己寫文章,尤其是借景抒情的文章,也同樣如此。

  六、作業佈置:預習本文第二章節,注意對語言的品味。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品味作者深沉綿密、富於創意、富於哲理的語言。

  2、理解史鐵生對“生命”的感悟。

  3、體悟殘疾人的艱難,培養關愛殘疾人的人道主義精神。

  教學重難點:

  在文章抒情語言中感悟史鐵生由“死”到“生”的複雜情感,由此去解讀文章的內涵。

  教學方法:

  在朗讀中品味語言,感悟和分析作者情感。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自由地朗讀全文,把你認為最能感動你的句子或細節找出來。

  一、匯入

  在中國文壇上,史鐵生,可謂是當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而他的代表作《我與地壇》曾被譽為20世紀中國傑出作品以及中國當代50本經典著作之一。感受智者精神的魅力,以及澄淨的思和深切的悟帶給我們的啟迪和引導。一個被命運打倒而最終又站起來的人與一座古園的故事則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板書課題、作者)

  二、作者簡介

  史鐵生,生於北京,18歲去延安插隊。21歲時,因腿疾住進醫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從此就再沒站起來。他在做了7年臨時工之後,轉向寫作。1983年發表《我的遙遠的清平灣》一舉成名。

  史鐵生面對殘疾,曾一度彷徨苦悶,甚至多次想到自殺,但最終還是面對苦難,頑強地活下來,並拿起筆走上了中國文壇。從殘疾者成為一名專業作家,史鐵生經歷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他的散文,解讀他對生命、對人生意義的參悟。

  三、教師範讀課文,帶領學生走進史鐵生的心靈世界。(作品第一部分)

  四、賞析課文,體悟作者的情感

  1、作者“我”進入地壇時的精神狀態是怎樣的呢?(用簡單詞語概括)

  明確:頹廢、迷惘甚至絕望。“兩條腿殘廢後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我就搖了輪椅總是到它那兒去,僅為著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2、史鐵生在絕望中走進了地壇,地壇也自然成了他精神的支柱,在文中作者是怎樣抒發我與地壇之間的緣分的呢?全班齊讀文章第二自然段。

  文中有“宿命”一詞。(認為人的生死、貧富都由命運或天命預先決定,人是無能為力的。)文中第四段還說:“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裡,有這樣一個寧靜的去處,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作者真的認為這之間有著宿命的味道嗎?(先設疑,在後面解答)

  3、快速閱讀第三、五、七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寫地壇景物的句子。分析這些景物描寫昭示著什麼?

  明確:a.寫古園歷盡滄桑的四百多年的變化。“這時候想必我是該來了”中“這時候”指地壇褪去昔日的榮耀、盡顯滄桑時,“該”指“我”失魂落魄時,“我”似乎與地壇相憐相惜,而地壇更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容納了“我”。

  b.寫如今“園子荒蕪但並不衰敗”的景象。荒園的破敗烘托了落魄者頹唐的精神狀態和悲苦的命運;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蕩卻讓“我”感到萬物盛衰皆自然。

  c.寫“十五年中,這古園的形體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東西是誰也不能改變它的”那些內容。“我”在地壇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理解了地壇的“意圖”,一顆痛苦的心找到寄託,得到安慰;地壇歷久而彌堅的活力正是激勵作者勇敢面對不幸、採取積極人生態度的取之不盡的源泉。

  4、當初,作者帶著三個問題走進地壇,在地壇公園裡仍然思考著這三個問題,請問這三個問題是什麼?作者找到答案沒有?

  明確:第一個問題,是關於死:“我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我的身體殘疾了,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就是,我該不該去死?第二個問題,“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我為什麼要出生”。就是,我要不要活?第三個問題,“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就是,我應該怎樣活?

  應該說,前兩個問題他找到了答案。“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他終於選擇了活。因為死亡是一個自然來到而且必然來到的結局。既然死亡是永恆的,生命是短暫的,那就不要急著去死,關鍵的問題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活下去。事實上,史鐵生已經用了一種積極的方式來面對人生,面對苦難。至於怎樣活下去,作者也在後文中提到了他寫作的最初動機。

  5、那麼,文中的那些讀起來似乎讓人感到有些神秘、有些宿命的味道,也就不難理解了。如“它等待我……又等待我……”“它為一個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準備好了”“這樣一個寧靜的去處,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你怎麼理解的,作者真的認為這之間有著宿命的味道嗎?

  明確:作者並不是真的相信有個上帝在安排自己的命運。當一個人能夠豁達地面對死亡,能夠以平和而寧靜的心態看待和談論死亡的時候,他已經獲得了堅強活下去的自信。

  這是一種身陷苦難多年之後的平靜的蒼涼。對死亡的捨棄意味著對生命的珍惜,對不幸的平靜接受意味著對苦難的無條件地承受。

  五、讀張海迪寫給史鐵生的信《輪椅間的心靈對話》片段。

  六、結束語

  人為什麼活著?史鐵生沒有把自己悟得的答案昭告於世人。其實,離開了每個人特定的生活軌跡,離開了每個人獨具的人生感悟,這樣的答案近於廢話。他只是說了,園神告訴他,孩子,這不是別的,這是你的罪孽與福祉。而我想說,生與死之間有段距離,這就叫人生;怎樣走過這段距離,這就叫生活。僅此而已!史鐵生在文章的最後說:“要是有些事我沒說,地壇,你別以為是我忘了,我什麼也沒忘,但是有些事只適合收藏”。我說:要是有話我沒說,史鐵生,你別以為是我忘了,我什麼也沒忘,但是有些話只適合收藏。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捕捉景物描寫和人物描寫中的啟悟點、動情點;探究作品的精髓。

  2、過程與方法

  探究情景關係,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感悟;點評精彩描寫,品味作者沉靜、綿密、抒情的語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明確生命的意義,感受深沉的母愛。

  教學重點難點

  地壇、母親給我生命的啟示

  教學方法

  討論,領悟、鑑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貝多芬“扼住命運的喉嚨”,雙耳失聰後奏響了人生的最強音,海倫·凱勒生活在黑暗無聲的世界裡,憑頑強的毅力演繹了《我的故事》,張海迪坐在輪椅上,用精湛的醫術為他人減輕痛苦,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的作者史鐵生也是這樣的一位勇敢的和命運抗爭的典型例子。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美國著名短跑運動員卡爾·劉易斯和他會見時曾說,你是真正的強者,你比我強大。

  作者曾這樣解釋自己的名字:“心血傾注過的地方不容丟棄,我常常覺得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讓歷史鐵一樣地生著,以便不斷地去看它,不是不斷地去看這些文字,而是藉助這些蹣跚的腳印不斷看那一向都在寫作著的靈魂,看這靈魂的可能與去向。”這是對他作品最好的註釋。讓我們一起進入課文,感受作者的心,獲得我們自己的體會。

  二、課文研讀

  (一)、閱讀全文,感知文章內容,概括前後兩部分要點,理清文章的思路。

  明確:一、我與地壇—————寫古園風景、我的思緒。

  二、我與母親—————寫對母親的追思,對母親生命的理解。

  (二)研讀第一部分

  1、提問:第一部分有幾處關於地壇的景物描寫?它們各有什麼特點?

  明確:三處。第一處特點是破敗、荒蕪、古舊。第二、三處特點是寧靜,充滿活力、生氣,體現這古老的園子生命依然頑強,洋溢著生命的律動,地壇“荒蕪但並不衰敗”。

  2、文中地壇的景物描寫,折射出作者當時怎樣的心態?

  明確:史鐵生在二十歲時下不幸癱瘓,痛苦萬分,他在一段時間裡精神幾乎崩潰。正是在這不尋常的心境中史鐵生來到地壇。地壇由此而成了作者生命的組成部分,作者在幾處景物描寫中深情地抒發了這種人與物件物我不分的情境,如詩如歌,專情、美麗、傷感而又帶禪意。對四季的不同感受喻含對生命的不同的理解,而這不同的理解又一一與園中的景物相應。

  我為什麼喜歡並經常去地壇?

  明確:在人口密集的喧囂的大城市,有這寧靜的世外桃源般的地壇,正是作者當時需要的環境,它為作者提供了特定的情緒背景,“在那樣一個安謐、沉寂、荒蕪的背景上,最容易展開對生命的思考”。

  3、提問:作者是怎樣將“我”與“地壇”聯絡起來的?

  明確:

  地壇————我

  荒蕪冷落————失魂落魄

  並不衰敗—————珍愛生命

  一座廢棄的古園————一個殘廢的青年

  肆意雕琢————雙腿殘廢

  有些東西不能改變————精神不便

  地壇與我,心理相符————由繁盛到廢棄;情景相宜————殘損中有生機;氣氛適宜———寧靜、古老,適於思考。“這古園彷彿就是為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中,我與地壇是有緣分的,古園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園能夠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並給他以生命的啟示,可以說,自他殘疾以後再來到這裡,古園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荒園的破敗烘托了落魄頹唐的精神狀態和悲苦的命運,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蕩卻讓“我”感到萬物盛衰皆自然。地壇就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接納了我。荒蕪不衰敗,生命永恆。

  4、十五年來史鐵生思考的問題究竟有哪些?

  明確:第一,我的身體殘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結束了?是不是就此一死了之?

  第二,我為什麼要出生?

  第三,我應當怎樣生活?這是作者思考的“心魂”。

  5、作者思考的結果如何?引用文中的話來回答

  明確:第一個問題,作者思考了,終於領悟到“死是一種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就是說,對於死,應該順其自然。

  第二個問題的感悟是,“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也就是說,“我為什麼出生”,這是一個無須思考的問題。

  第三個問題,也是文章的核心問題,“我應該怎樣去活?”以一種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活下去?怎樣面對命運的冷酷、殘忍、不公。

  對於這個問題,第一部分作者沒有給我們清晰的解答,而是透過景物的描寫,達到託物言志的目的。比如,地壇荒蕪但並不衰敗。小生命活躍其間。夕照的燦爛,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腳印,蒼黑的古柏,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氣味等等,讓我們感受到作者對生命的熱愛和人生應該有所作為的信念。

  地壇是作者的人生上的導師。他用自己的歷經滄桑,荒蕪並不衰敗來開導作者,提高作者對生命意義的理解。

  6、作者癱瘓後,在十五年漫長歲月中,由“失魂落魄”到小說獲獎,思想感情經歷了一個怎樣的變化過程?這樣的變化,與地壇這個環境有怎樣的關係?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 10

  【設計思路】

  1、本文作為“珍愛生命”下的第一篇文章,教學指導要求引導學生理解景物描寫與作者對生命的思考之間的關係,品味作者富有詩意和哲理的語言,著重領會作者對生命價值的深入、獨到的思考。而必須明確的是,教師所教授的物件正是處於“最狂妄的年齡”的高一學生,擁有健壯體格、處於優越環境的他們如何能體味一個殘疾人、一個雙失意人的生命感悟?為了解決這個最關鍵的問題,教師需在課前及課上作充分的情感調動工作,力求學生能感同身受。課前透過電視散文《我與地壇》或子午書簡《我與地壇》的影片朗讀使學生初步瞭解文章的基調和作者的經歷;課上則需要教師適時地作點撥,用好知人論世的方法,將史鐵生的經歷恰當地融入到教學過程中。並充分調動學生的見聞經歷,以此來幫助理解課文。

  2、由於本文語言有較強的哲理性,因此教者採取由淺入深、層層深入的方法,先從簡單問題入手,儘量不讓學生產生畏難心理。與其將教學指導所要求解決的問題拋給學生犯難,還不如從小問題入手,從具體感性的問題入手,讓學生慢慢地上臺階,學一點懂一點,懂一點鑽研一點。

  3、朗讀是語文課的特色,而且本文的語言優美深刻,更需要也更值得學生朗讀,因此朗讀應貫穿教學始終。

  【教學目標】

  1、透過解讀地壇景物對“我”的啟示,領悟史鐵生從頹廢到奮起這一心理變化過程。

  2、簡單瞭解史鐵生“生死觀”的內容。

  3、能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對“怎樣活”說出自己的看法。

  【教學重難點】

  1、以景物描寫為載體,分析地壇給“我”的啟示,體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

  2、透過自我品讀、小組交流、教師點撥等形式,理解作者哲理語言的豐富內涵。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1、觀看電視散文《我與地壇》或子午書簡《我與地壇》。

  2、反覆誦讀課文,對自己喜歡的句子加以點評,並思考景物描寫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匯入。

  課前播放舞蹈《千手觀音》,請學生談對邰麗華的瞭解。

  1、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邰麗華的頒獎詞。

  課件顯示:邰麗華,20xx年“感動中國”人物獲獎者。從不幸的谷底到藝術的巔峰,也許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絕美的舞蹈,於無聲處,展現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間勾勒人性的高潔,一個樸素女子為我們呈現華麗的奇蹟,心靈的震撼不需要語言,你在我們眼中是最美。

  2、教師優美解說,匯入課文。

  如果說邰麗華用無聲的肢體語言向我們展示了生命的蓬勃,給觀眾以心靈的震撼,那麼今天我們所要結識的史鐵生則用心靈和筆為我們展示了生命的堅韌,他的《我與地壇》不僅給存在生理缺陷的人以生的鼓舞,也給千千萬萬的普通人帶來了生的啟迪。

  二、文字研習

  (一)快速瀏覽全文,回答:起初,“我”為什麼要去地壇?(以簡單、具體的問題切入)

  明確:只因為那是一個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1、作者為什麼要逃避?

  明確:(文字中可找到解答,可讓學生朗讀,以體驗作者當時的心情)

  PPT顯示作者在輪椅上的照片,附作者遭遇,教師有感情地講述。

  (史鐵生,生於北京,18歲去延安插隊。21歲時,因腿疾住進醫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從此他再沒站起來。)

  2、“一個世界”指什麼?“另一個世界”又指什麼?

  明確:“一個世界”指嘈雜紛亂、充斥著異樣眼光、冷嘲熱諷的世界,“我”在這個世界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找不到。

  “另一個世界”指可以躲避殘酷現實的世界,地壇正是這樣一個世界。

  (二)自由朗讀第2、3自然段,結合相關句子談談作者為何選擇地壇,而非“天壇”、“日壇”、“月壇”?

  明確:1、近。

  請學生談談對“地壇離我家很近,或者說我家離地壇很近”的理解。

  解讀:很多讀者認為這句話有重複囉嗦之感,其實不然。“我家離地壇很近”顯示出“我”的主動性,表明“我”對地壇有特殊的情感。

  2、緣分、宿命、共同點。

  ①地壇是荒蕪的,(板書:古園荒蕪)那麼它的荒蕪如何體現?請一位同學朗讀出相關內容。

  明確:“剝蝕”“浮誇”的琉璃;“淡褪”“炫耀”的硃紅;“坍圮”“高牆”等。

  ②為什麼說這是一種緣分、是一種宿命?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有感情地明確:

  經歷了400年的風風雨雨,昔日的金碧輝煌,高大氣派都已消失在歷史的煙塵裡。今日的地壇“荒蕪冷落”“很少被人記起”,這不就是曾經指點江山、“最狂妄”,而現在殘廢、沒工作、沒出路、失魂落魄的自己嗎?(板書:雙腿殘廢)

  這是一種緣分,“我”一進入地壇就對它產生了依賴感;這是一種宿命,相似的遭遇使“我們”走到一起。

  (把握情感,朗讀第2段及第3段相關內容)

  (三)小組討論,分析第3、5自然段的景物描寫給“我”帶來的啟示。

  1、全班推薦一位同學朗讀第5自然段,教師過度提問:地壇除了給作者一個寧靜避難所之外,還有什麼特點?

  明確:不衰敗

  2、地壇的‘不衰敗’體現在哪裡?學生四人一組,結合相關語句談談自己的看法,組員互相交流補充,形成比較成熟的意見後發言。

  (1)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

  解讀:荒蕪的、古舊的,被人遺棄但生命依然頑強。剝蝕”、“淡褪”、“坍圮”、“散落”,最終留下了生命中原生的真正屬於本質性的東西。

  (2)園牆在金晃晃的空氣中斜切下一溜清涼

  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

  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鬚,猛然間想透了什麼,轉身疾行而去

  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會兒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

  樹幹上留著一隻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

  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

  滿園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解讀:“園牆在金晃晃的空氣中斜切下一溜清涼”這句話說明它雖然是荒廢的故園的園牆,但它並沒有因此而消沉,而是用自己的殘軀為過往的行人斜切下了一溜陰涼。

  學生髮言時,教師作點評,最後小結:

  園子飽經風雨,歷經滄桑,但園裡的小生命們卻以透明獨特的方式演繹著生命的頑強。無論是蜜蜂還是螞蟻,都不因生命的卑微而放棄展現自我的機會,向人們展示生命的繽紛,訴說生命的美麗。(板書:荒蕪並不衰敗)

  3、在學生髮言、教師小結的基礎上回答:作者從“不衰敗”的古園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明確:作者感到了生命的湧動,促使他思考生與死的問題,促使他與命運抗爭。園子雖然荒蕪,但是並不衰敗;“我”雖然殘疾,但是不應該頹廢!(板書:殘廢不能頹廢)

  (在理解的基礎上,集體朗讀第5自然段,要求讀出生命的湧動)

  (四)關於“生與死”的思考

  對於史鐵生的“生死觀”,需要了解的是“生是事實,死是節日”這一內容和作者能夠想透生死的原因。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白,荒蕪並不衰敗的古園使作者豁然開朗。在這一基礎上指導學生朗讀,讀出釋然感。

  過度語:既然死是一件在想透之後便無須再說的事,那便毋庸費神,對彼岸的懸擱意味著對此岸的珍重,史鐵生終於意識到關鍵是如何活下去。

  (五)教師範讀第7自然段,請學生結合景物描寫交流討論,談談史鐵生的“活”的內涵。

  1、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

  2、譬如在園中最為落寞的時間,一群雨燕便出來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蒼涼。

  3、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總讓人猜想他們是誰,曾在哪兒做過些什麼、然後又都到哪兒去了。

  4、譬如那些蒼黑的古柏,你憂鬱的時候它們鎮靜地站在那兒,你欣喜的時候它們依然鎮靜地站在那兒,它們沒日沒夜地站在那兒從你沒有出生一直站到這個世界上又沒了你的時候。

  5、譬如暴雨驟臨園中,激起一陣陣灼烈而清純的草木和泥土的氣味,讓人想起無數個夏天的事件。

  6、譬如秋風忽至,再有一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著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解讀:從“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這句話可以看出落日即將隱入地平線,但它仍然集聚渾身力量,向人們展示最後的輝煌;從“譬如秋風忽至,再有一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著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可以品出紅葉雖落卻依然保持美麗的姿態,生命雖逝,卻能換來另一個生命的誕生,因此它安然。這正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教師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小結:

  六個譬如所描寫的景物大多都有某種不好的境遇,但他們卻能或永恆或坦然面對或勇敢抗爭,(板書:形體改變、精神不變)作者也從中找回生存的勇氣和決心。(簡單介紹史鐵生的創作及現狀板書:直面苦難勇敢抗爭)

  (集體朗讀六個“譬如”)

  三、圍繞板書,總結“我”與“地壇”的關係,以此引出地壇對“我”的影響及“我”從頹廢到奮起的心路歷程。

  四、研習文字之後,將思維延伸至課外,結合所見所聞,說說有關“直面苦難,勇敢抗爭”的例項。

  備1:美國加州的一位模特在1983年出了車禍,摔斷了被她視為最大本錢的兩條腿,她並沒有絕望,而是充滿信心地來關心周圍的事情。當她以輪椅代步時,她發現自己使用的輪椅很不方便,就找了兩位從事工程技術的朋友改良其功能,將它變為很好用的輪椅,並推銷給殘疾者使用,不到兩年,她的公司已經成為加州業績最好的公司之一。

  備2:美國總統林肯21歲時經商失敗,22歲參選州議員失敗,24歲經商又失敗,26歲喪妻,他傷心得幾乎崩潰。到49歲時,他先後經歷了10次競選失敗,但他並不氣餒,到52歲時,終於當選美國總統。

  五、播放殘奧會主題曲影片《每個人都是冠軍》,讓學生再次立體感受生命的可貴與拼搏的震撼,達到心理共鳴。

  結束語:浩瀚的大海正是因為有了礁石的阻擋,才能激起絢麗的浪花朵朵。史鐵生做到了!希望在坐的每一位同學都能直面生活中的困難,勇往直前,書寫精彩人生!

  【板書設計】

  雙腿殘廢同病相憐古園荒蕪

  殘廢不能頹廢荒蕪並不衰敗

  直面苦難勇敢抗爭形體改變精神不變

  【課後作業】

  學完這篇課文之後,你有什麼感受?把你的感受寫下來,不少於600字。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 11

  一、教學目標

  1、篩選資訊,理解作者對生命感悟的內容;

  2、學習本文寓情、理於景的寫作方法;

  3、評價作者在文中表達的對生死和生活的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在景物描寫中所傳達的對地壇的情感和對生命的逐步理解。

  三、教學設計

  1、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

  2、媒體設計:powerpoint課件演示

  3、教學課時: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1、導語設計

  課前聽音樂。說出音樂名和作曲者?

  學生回答:《命運》,貝多芬。

  引入:貝多芬,28歲開始耳朵有病,聽力逐漸衰退,到32歲基本已經喪失聽力。《命運》交響曲是在他完全喪失聽力的情況下創作的。面對不幸,貝多芬“扼住命運的喉嚨”,譜寫了音樂史上光輝的樂章。生活中像貝多芬這樣勇敢抗爭命運的人很多,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我與地壇》的作者史鐵生就是其中一個。

  2、作者簡介(幻燈片)

  史鐵生(1951~),生於北京,18歲去延安插隊。21歲時,因腿疾住進醫院,這一天是他的生日,從此他再沒站起來。他在做了7年臨時工之後,轉向寫作。1983年他發表《我的遙遠的清平灣》,一舉成名。現為專業作家,中國作協會員,其作品多次在全國獲獎,並有英法日文譯本在國外出版。

  3、解題

  介紹地壇(幻燈片)

  (1)有關地壇的圖片:方澤壇

  (2)文字介紹:地壇,又稱方澤壇,建於明代嘉靖九年,整個建築群呈方型,象徵大地,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地的場所。課文第一部分寫了史鐵生在地壇的所見所聞與所思。

  過渡:他有什麼見聞?

  生找出集中寫古園風景的段落(3、5、7)

  4、研習課文

  (1)出示“曾經”的地壇和“現在”的地壇,請學生概括各自的特點。

  曾經:浮誇的琉璃 炫耀的硃紅 高牆 玉砌雕欄

  現在:剝蝕 淡褪 坍圮 散落

  明確:輝煌→荒蕪(幻燈片)

  (2)“我”第一次來到地壇是怎樣的心情?

  明確:失魂落魄。地壇的變化就像作者從“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而地壇外形的“荒蕪”剛好與作者“失魂落魄”的心情相吻合,所以“我”與地壇一見如故。

  (3)進入地壇以後,作者發現它除了“荒蕪”還有什麼特點?(原文回答)

  明確:荒蕪但並不衰敗。

  (4)哪些景物體現了“不衰敗”?是怎樣體現出來的?

  明確:蜂兒、螞蟻、瓢蟲、蟬蛻、露水草葉;作者寫了它們的動態。

  (5)當時的“我”處於怎樣的狀態?

  明確:“幾乎什麼都找不到”——被社會遺棄,生存面臨危機,這樣的時候最容易想到死,他為了“逃避”而來到地壇,但地壇讓他感受到了勃勃的生機。

  過渡:以後15中他常常來,發現地壇對他的意義遠不止這些。請學生朗讀第七段。

  (6)“這古園的形體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東西是任誰也不能改變的。”“有些東西”指的是什麼?

  明確:與“形體”相對的古園的“神”——永不改變的、生生不息的精神。

  (7)是哪些東西體現了古園的“神”?(朗讀有關內容)

  明確: 落日的燦爛

  雨燕的高歌

  孩子的腳印

  蒼黑的古柏(幻燈片)

  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氣味

  秋風裡落葉的味道

  配音朗讀相關內容。

  教師概括:人們可以改變古園的外形,但它的精神不能改變;命運可以奪去“我”的雙腿,但不能奪去“我”的意志。古園歷久而彌堅的活力正是激勵作者勇敢地面對不幸,採取積極人生態度的取之不盡的源泉。作者的靈魂已皈依地壇,地壇成為一個精神的家園。他說,“所以我常常要到園子裡去。”(幻燈片)

  (8)由上述內容整理出作者“對地壇的感情”和“對生命的態度”兩條線索:

  親近→喜愛→皈依

  頹廢→豁達→頑強

  (9)在這樣的一個古園中,作者思考了哪些問題?(幻燈片)

  明確:為什麼生?怎麼活?

  (10)雙腿的殘廢,使得史鐵生一切的理想、一切的前途都化為泡影,所以他一心想死,但這個時候,地壇勃勃的生機衝散了他想死的念頭。史鐵生說,他還要感謝卓別林大師,“卓別林”在電影《城市之光》中救起一個要自殺的少女時說了一句很棒的話:“你著什麼急呀?”這句話史鐵生一生都忘不了。用幻燈片出示該材料,請一生模仿卓別林的語氣——喜劇大師對死亡的幽默感。史鐵生也具有這種幽默感,請學生找出類似的表述並齊聲朗讀:

  “最後事情終於弄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個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11)請學生分析這段話的含義

  討論明確:不必急著死;不必害怕死。

  (12)第二個思考不是由他一個人完成得了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人伴隨,原文的二、四、五三部分作者超越自身,寫來到地壇的其他人。他發現這世上有許多人在受命運的捉弄,在承受不同的苦難,而不僅僅是他一個,特別是苦難而偉大的母親,教會了他怎樣去面對苦難,怎樣去生活。

  (13)請學生自讀讀本中的相關內容,討論地壇人物及他們對作者的影響。

  5、總結:放音樂《命運》

  和史鐵生相比,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幸福的,因為我們都是完整而健康的人,所以,請珍愛生命,珍愛健康。假如有一天你遇上了苦難,也請記得史鐵生曾經說過:“無論多麼痛苦,也要勇敢地活著,而且要活得有意義”。(幻燈片)

  6、板書設計

  我與地壇

  史鐵生

  對地壇親近→喜愛→皈依

  對生命頹廢→豁達→頑強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