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音樂> 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

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

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精選20篇)

  在現實社會中,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那麼你有了解過反思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 篇1

  今年的音樂基於標準教學優質課,地點設在隴西小學。我很珍惜這次學習的好機會,教育領導也大力支援音樂老師聽課學習。聽了這些老師的課,也讓我學習到了許多教課的經驗,我十分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五位優秀教師的音樂課給我留下了及其深刻印象,甚至感覺到自己今後不知道如何上課了。但是經過我們與其他的優秀教師和新教師的一番精彩的評課後,我對自己重新樹立起信心,也想要在課堂上發揮出自己的所學所知,讓自己的學生終身受益。我會將學到的老師們的長處來填補自己的短處、不足之處,使我的課更上一個臺階,具體的對課的學習體會有以下幾點:

  1、音樂課是一個“音樂情感”體驗的過程。這個體驗的過程中音樂教師本身的“情感”,也可以通俗的講是情緒,起著課的成功與否的關鍵作用。情緒帶動著整節課中孩子們的情緒,本次學習聽課,許多老師的課都使我深受感觸。王她們從一上課的打招呼和幽默的表情情緒就吸引了全體學生,然後接下來,用自己動人的話語打動學生,學生很有激情,在老師的激情帶動下,整堂音樂課“激情四射”。

  2、基本功的重要性。這些課明顯看出基本功的好與差,有的老師示範唱和鋼琴伴奏真可謂得心應手,腦子裡可以去想怎樣組織語言等等。可有的只在伴奏上緊張,是在為了示範伴奏而伴奏了。所以我努

  力的方向也是要繼續紮實自己的基本功,大家都在努力,只有自己也動起來努力起來,才會進步,才會不掉隊,才會在音樂課上得心應手。

  這次學到了很多的關於教學方面的知識,瞭解了大體的教學模式,讓我看到了音樂教學中的有效匯入是個很重要環節,同時是情境匯入有的很直接,有的充滿意境,但是效果還是有很大的區別。有效的控制匯入循序漸進的過程是個很值得去細細研究的過程。老師的備課時為了上課而服務,不過學生的參與學習才是最重要的,有效的課堂是從學生的表現反饋出來的。以後自己的課堂應該從學生出發,從學生的表現上去發現去挖掘教學的知識。在看別人上課時,也學習到了很多的經驗,很多教學上的手段。讓我懂得了教書也是門藝術也是門很深的學問,我懂得還很淺需要更多的努力來充實自我。

  總之,這些教師的優質課,讓我受益匪淺,並且學習甚多,我也對自己有了初期的目標,就是希望在今後的時間裡能讓學生愛上音樂課,改進老的教育方法,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在學中得到快樂!

  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 篇2

  音樂活動《我愛我的幼兒園》是小班上學期剛開學時的一節活動課,這首歌曲旋律歡快簡單,朗朗上口,歌詞貼近幼兒生活實際,淺顯易懂,正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幼兒對幼兒園有了大致瞭解的基礎上,我將《我愛我的幼兒園》作為本週的音樂活動。

  在活動中,我首先將幼兒在園時唱歌、遊戲等各種照片展示給他們看,透過這些他們親身經歷的照片來幫助他們理解歌詞內容,

  孩子們很樂意很主動地去接受,很快熟悉了歌詞。接著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讓幼兒傾聽,感受歌曲歡快的旋律,這時有很多幼兒已經有很多幼兒忍不住跟著唱起來,趁著他們的熱情,開始學唱歌曲,在學唱歌曲時主要以讓幼兒聽教師演唱歌曲和跟隨教師一起演唱,一起表演動作為主,幼兒透過動作的參與和身體節奏的表演,來體驗音樂活動的愉快,讓幼兒在放鬆的狀態下自然地投入到音樂活動中。同時透過教師和同伴的鼓勵,表揚,體驗到了在集體活動中的成功感,從而增強了幼兒積極參與集體活動的意識與樂趣。真正體驗到了“大家一起真快樂”的美好情感。

  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這不足之處,

  孩子們還不會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對歌曲的節奏的掌握不穩定。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課餘時間我將播放一些優美的音樂給幼兒欣賞,希望可以潛移默化地引導他們,並從教具室借來各種音樂器械,鞏固歌曲節奏。

  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 篇3

  幼兒園的韻律活動,是指跟隨音樂進行的運用身體運動來造型的藝術表現活動,即通常所說的以身體運動為主的音樂遊戲、舞蹈、律動以及歌表演當中動作表現的那部分。

  在為這種活動選編材料的工作中,教師往往需要從三個方面來考慮“貼近(適應)”“離開(挑戰)”幼兒原有經驗的比例和度量的問題。這三個方面分別是音樂、動作和內容。說到韻律活動的開展,往往浮現在眼前的是老師滿場又喊又跑的狼狽樣。可結果也不盡人意,難免有些失落。

  中班音樂活動《小雨和花》也是一節韻律活動,以春雨為背景,跟隨音樂用動作表現出春雨活潑歡快的樣子以及花朵在春雨澆灌後快樂的成長。體現了春雨對花朵的關愛和花朵對春雨的感激之情。

  在活動準備中,為了讓幼兒更好的感受樂曲的內容,形象的區分音樂的AB段落,於是我設計了課件《小雨和花》,在第一課時中,課件花朵的變化不明顯,於是我進行了再次的修改,第一段的開花改成花苞,等待小雨澆灌。在第二段小雨沒有了,落到了泥土裡,更便於幼兒表現小花的感受。比如花長大了,花變大了。

  在活動中,我吸取了第一課時的不足,在活動中透過聽一聽,做一做、演一演,循序漸進的引導幼兒表現音樂的內容。

  在第一環節,我重點引導幼兒傾聽歌曲的AB段落。由於課件的進一步修改,孩子能發現A段是小雨給小花喝水,小花在喝水,B段小雨落到了泥土裡,小花喝足了水,開心的樣子。

  在第二個環節,動作表現中,第一段,引導幼兒跟著音樂表現小雨落下來的樣子,小花喝水時,引導小花看著小雨做動作。在第二段,幼兒聽著音樂表現小花喝飽了開心的動作。在活動中,孩子能用誇張的肢體語言,比如不同的小雨落下來的動作,花越來越大,慢慢長高了等等。我在第一段的結束的地方設計了指導語:“小雨落到泥土裡,不動了。”形象的讓孩子自然過度到了第二段,並且為角色表演活動做好了鋪墊。

  在角色表演中,我請孩子兩兩合作,讓他們自由組合,分配角色,跟著音樂表演。在第一段和第二段轉換間,我運用了一定的提示語。但是為了讓孩子自己學會傾聽,我提出了問題,讓孩子發現表演中的困難,“如果我不提示,你怎麼知道音樂的變化?”,讓孩子自己去傾聽,雖然有部分孩子還是有點聽不出,但是他們願意去傾聽了。孩子自己發現如何聽出不同角色的變化。

  在活動中,我給了孩子充分表現的空間。在聽一聽、做一做、演一演的過程中,孩子能更積極參與,願意聆聽,樂於創編各種動作,體驗了與同伴表演的樂趣。

  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 篇4

  快樂的音樂活動能夠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和求知慾,也能夠調動孩子們內在的想象潛力。《開火車》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音樂,透過遊戲的方式讓幼兒在音樂中感受快樂,讓幼兒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在這次遊戲活動中,幼兒跟著節奏做開火車的模仿動作,在音樂聲中體驗遊戲的樂趣,從而喜歡音樂,喜歡合作。在集體欣賞音樂時,幼兒都能積極傾聽,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我班幼兒由於對開火車非常熟悉,所以在玩遊戲時,我添加了邀請環節,幼兒根據老師講解的舞蹈要點,開火車、舉手邀請、跳動轉身變換車頭方向。

  剛開始幼兒的掌握得不太好,但經過老師的示範引導幼兒很快學會了遊戲規則,並能非常靈活地參與邀請環節。

  整堂韻律活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高,能根據老師的要求完成音樂遊戲。但是,在遊戲的過程中孩子們常常因為高興地小跑而忘記了傾聽音樂,忘記了根據節奏小跑步,容易造成跌倒危險。在教學中老師要注意指導語的運用和運用誇張動作來提示幼兒遊戲的規則。

  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 篇5

  在我們的生活周圍,音樂的美妙聲音時時刻刻縈繞在我們的耳邊,音樂,使我們的生活更美好,音樂,使人的心情更舒暢。然而,二期課改的中心又是以生活為基本出發點的課程體系。在這樣的課程體系下,如何找到他們的共同點?懷著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我不斷地嘗試開展主題背景下的音樂教學,在音樂活動的教學上運用以“趣、新、全、情”四字為特徵的教學策略。

  一、趣:以樂激趣

  興趣是產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因素,它是推動幼兒去探求並帶有情緒色彩的意向。由於幼兒年齡小,學習動機與學習活動本身有著更為直接的聯絡。因此我們在主題背景下教材趣味化、設計趣味化上下功夫,以教育活動的趣味性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並使它們在音樂表現中也能反映出童趣。

  (一)教材趣味化

  我在選擇教材時,總是儘量選擇從歌詞到音樂、從體裁到形式、從結構到風格等多方面都能貼近幼兒生活、體現兒童情趣的教材。對中班的幼兒選擇了一些謎語歌曲、遊戲歌曲、,如《五指歌》、《猜猜我是誰》,情節歌曲《森林小木屋》等。這些教材充滿童趣,孩子喜歡,學起來也就有積極性。

  在主題活動:"我愛媽媽"中,我選擇了活潑輕快的歌曲"媽媽呀,媽媽"讓他們理解媽媽平時工作的操勞和辛苦,結合"三 八"婦女節,我們邀請了媽媽們與他們一起來參與這個活動,著實增進了孩子與媽媽之間相互關愛的情感。

  (二)設計趣味化

  精心設計每一次活動過程是音樂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只有教材的處理和教學的設計充滿趣味性的,這樣,才能吸引孩子學習。如在關於秋的主題中,音樂活動《兩隻小鳥》的教學,教師簡單的讓幼兒學唱,孩子們的學唱枯燥而無味,感情也平淡。因此,在教學中,我就根據歌詞內容向幼兒解釋這樣的一種意境:我們站在樹下,抬頭髮現茂密的樹上正停著兩隻小鳥。一隻叫丁丁的小鳥在說話:喳喳,你好,鼕鼕。我們玩玩吧。好呀,鼕鼕與丁丁玩著捉迷藏的遊戲:一會兒飛到東,一會兒飛到西。他們玩的正開心吶。突然,一陣北風吹過,丁丁飛走了,鼕鼕也飛走了。我們看不到小鳥失望極了,一起叫丁丁、鼕鼕快快回來。我把這樣的一個意境帶進孩子們的腦海。孩子們被感染了,很好的唱出了歌曲的味道,感情也被激發了。在同一主題下的音樂活動《小蟈蟈》教學中,我在教唱的基礎上,透過遊戲,在地上劃個圈做籠子,讓孩子們體驗跳出籠子,獲得自由的快感。有趣的活動,讓幼兒的學唱生動了。

  二、新:以樂求新

  主題背景下的音樂活動,教師對音樂本身的一些元素也要把握好,如節奏。但這不可能以一本正經的面孔出現,而應該是生動、形象的,直接的經驗方式,“潤物細無聲”地出現。在春的主題活動下,有音樂活動《報春》,在教學以前,我先引導幼兒充分觀察從冬到春的季節變化特徵。孩子們在唱歌曲時就有豐富的實感,會產生響應的形象思維。他們腦海間會出現春天萬物復甦,大樹新葉,枝頭髮芽,鮮花盛開,小鳥歌唱等多種景象。只有歌曲和富有魅力的旋律能夠把許多場景傳遞給孩子,這就是形象思維。這種形象思維的次數越多,對孩子們智力發展的作用就越大。他們還能按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象聲詞處理得有輕的有重的。我尊重孩子們的想象和創造,鼓勵孩子以多種方法表現歌曲的情感。

  在主題活動我愛我家《我家有幾口》的音樂活動中,我在教唱的基礎上,先學習節奏,透過各種形式練習,然後讓幼兒從色塊的顏色認識“梭”和“米”,知道“梭”和“米”住在哪兒。然後再學習敲鋁板琴。許多孩子興致勃勃,學的又快又好。

  三、全:以樂促全

  《幼兒園綱要》中指出:幼兒園任務是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音樂教育,是美育的一項主要手段,它透過飽含情感的形象感染人,只有自己樹立了全面觀念、整體意識,才能充分發揮美育的各種教育功能,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因此,我在音樂教育中非常注重活動的整合性。

  在主題活動過新年中,選取了民族音樂《喜洋洋》的教學內容。在教研組開展教研的基礎上,我認為作為一種審美的音樂活動,其特性在於整體的統一性和協調性。首先要挖掘和體驗作品所反映的情緒、情感,然後將其轉化為自己的情感,再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幼兒,創設一種與作品相協調的,帶有整體審美情景的教學“情緒場”。由於受各種條件的限制,我透過製作多媒體教學的形式,來達到喧染情緒的目的。火紅的門匾,喜慶的人們,熱鬧的街市,過年的風俗。等等。透過情景的再現,讓幼兒在喜洋洋音樂的背景下,充分表現歡快情緒。這樣,幼兒能對這首音樂的理解上升了。同時,孩子感受歌曲、哼唱歌曲的時間並不只侷限於音樂教學中,老師可以嘗試將音樂活動融入一日生活的各項活動中去,為孩子創設更好的音樂環境, 給予孩子更多感受他們自己音樂的時間和機會,促使孩子們慢慢學會自主地去玩、去感受。在秋的主題活動中,幼兒對於落葉的沙沙聲沒有感受,我們到公園秋遊時,讓孩子們在落葉中走一走,聽一聽,唱一唱,隨著孩子腳步聲歌唱聲,地上的葉子也沙沙沙作響現代生活的資訊傳播,透過各種媒體不斷地影響著我們的幼兒,電視節目中新的娛樂形式“PK”在教學活動中的運用,讓幼兒好象覺得自己就是電視中人,雖然有了受挫的時候,但卻樂此不疲。幼兒在不知不覺中獲得了的心態調整。

  四、情:以樂蘊情

  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劑。美學家施東昌說過“美感是最有感情特徵的”。藝術對人的培養是從“怡情養性”著手的,它要求“以情幼人”,透過“美----成----理”的過程,逐步地感受美、欣賞美,使人產生情緒體驗,達到思維的起伏和情感的激盪,從而升發出高尚感情,表現美、創造美。因此。我在音樂教育中抓住了“情”這個字。

  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 篇6

  音樂活動是幼兒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的音樂教育的基本目標是能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的表現出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在工作中我經常很困惑這樣一個問題:幼兒園的音樂教育價值在那裡,應該如何開展音樂教育?

  透過觀賞3月30 號的觀摩活動,讓我的印象特別的深刻。南京的幾位老師上課時,表情那麼的自然,最吸引哦的是費穎老師的中班創造性地律動—洗衣機,本節課是以孩子的實際生活為前提的,讓幼兒們初步的學習遊戲並嘗試與同伴合作,還會用各種動作來表現洗衣機洗衣服的程式,在整節課中,緩解特別的流暢,、讓幼兒們在玩中不知不覺地學到了很多的知識。例如: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記憶力,創造力,當老師說:“我們洗衣服的第一個動作是什麼呢?誰會用動作來表示一下?”孩子們都能說出放入髒衣服,並且孩子們做出的動作也是形態萬千,都特別的形象,有創意。在本節課中,也讓孩子們學會了認真的觀察,如:甩乾的衣服是什麼樣子的?說真的,連我都沒太注意過,但是孩子們卻能說出甩幹後的衣服是纏在一起的,甩乾的衣服是貼在洗衣機的桶壁上的,沒有在桶中間的。真不敢相信孩子們有那麼敏銳的觀察力,孩子們進一步學習了根據動作和語言的提示,在遊戲中記憶動作的順序,先放入衣服——在放水——然後衣服慢慢的飄起來——開始轉動洗衣機按鈕——甩乾衣服——晾衣服,每一個步驟,孩子們都能清楚地記得

  費穎老師的一節音樂課,使各類智慧都得到了好的發展:數理邏輯、語言邏輯、自然觀察、人際智慧、空間智慧、身體運動、自我智慧,特別是她課中最後一個環節,讓孩子們當洗衣機拉成一個圓圈,剛開始圓圈特別的小,很擠,老師就問孩子們怎麼辦,孩子們說向內走,結果試驗沒有成功,讓幼兒們明白了當圓圈小時要向外走,發展了孩子們的空間智慧,再比如,中間的一個小遊戲,三個人合作,兩個人當洗衣機,一個人當髒衣服,孩子們彼此之間商量的很好,根本沒有出現爭吵的現象,他們明白了什麼叫謙讓,從而進一步的發展了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藉助音樂這一個載體,促進孩子們的認知,情感,能力,個性等方面的發展,而且我覺得音樂應該是孩子們表現自我,表現思想情感的一種活動形式,在孩子們的眼中到處都有音樂,音樂活動也是他們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內容,特別是根據音樂的即興表演也是他們展示自我的一個部分,更能表現出他們積極向上的思想和對外部世界的一種認識,音樂也是一種遊戲,不應該有強制的目的性和社會使用價值,我們應重視孩子們在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過程中所體現到快樂,而不能注重他們到底跳的是什麼,一節音樂課他們學到了什麼,我們應該滿足孩子游戲的需要,讓幼兒們自由自主的去創造,對培養孩子們健康的個性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從教學以來,我在實踐中經常反思,透過反思漸漸的提高了自己對音樂教育目標的理解,實踐、反思、觀摩、在實踐,在這個過程中,我有收穫、有困惑,我覺得音樂活動可以體現出孩子的心靈美和外在美。

  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會依照新綱要,選擇孩子們感興趣的幼兒的音樂,活動能力是在大膽的表現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所以教師最大的作用就是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是他們在從中體驗到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培養出健康、活潑,有活力的孩子!

  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 篇7

  音樂活動“快樂的小蝸牛”一首很好聽的歌曲,根據小蝸牛的特點,歌詞寫的幽默詼諧。它的目標是

  1.理解歌曲的內容,初步學唱歌曲。

  2.感受3/4節拍的特點,用流暢、歡快的聲音唱出小蝸牛逍遙、自在的心情。

  3.進一步瞭解蝸牛的背殼的神奇作用。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在於初步學唱歌曲,感受3/4節拍的特點,用流暢、歡快的聲音唱出小蝸牛逍遙、自在的心情。

  活動結束了,儘管多數的幼兒都能唱這個歌,但是我自認為對於這個音樂活動上的不是很好,三拍子的節奏有些難唱,孩子們唱起來音準不夠,節奏難把握。就連平時唱歌能力較強的孩子也沒掌握好。

  我認為這次活動,比較適合我班幼兒的特點,但由於準備不足,各方面考慮欠妥,活動中存在諸多的問題,也沒能和幼兒進行良好的溝通,所以活動中存在著許多的失誤,例如孩子們對歌曲的熟悉度不夠,身體沒有很好的動起來,有的小朋友在動起來就沒有唱歌的聲音了,我認為還是我自己引導的不夠,有的小朋友上課的時候有走神的情況沒有很好及時的個別教育,對《指南》的實際拓展不夠,沒有尊重到孩子的個體差異,幸好,本次教學活動的內容的選取幼兒很感興趣,尤其在後面讓他們一起變成小蝸牛動起來,他們跳的非常開心,感覺自己的努力還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回報。

  教的度難沒把握好。由於自己在教學流程上的突然改變,也可以說自己是準備沒到位。因此在這次的音樂活動中,我未做過多的歌詞解說,結果,幼兒對於第二段的歌詞含糊不清;其次,為了歌曲中能唱出逍遙、自在的心情,我們加唱襯詞“呦呦”,其實我們還可嘗試用不同的襯詞來代替“呦呦”,感受不同的襯詞所帶來的不同歌曲情緒,如呀呀、嘿嘿等。

  總結本次經驗教訓,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一定要認真做好每一個教學活動的準備,預設到每一個可能發生的問題做好相應的準備,只要用心,很多問題都可以考慮到並及時採取措施,我相信在我的努力下我會做的更好。

  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 篇8

  《粉刷匠》歌詞簡單易懂,旋律歡快,節奏鮮明,唱起來琅琅上口,幽默風趣。雖然是首老歌,但卻深受孩子喜愛。從音樂本身來說,八分和四分組合的節奏型也正是中班幼兒需要掌握的,因此非常適合中班幼兒欣賞和學習。在設計本活動時,我針對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注意調動幼兒的積極性,為幼兒提供充分的表現機會,鼓勵幼兒勇於創新,大膽表現。具體的說,首先,我準備了油漆工粉刷牆壁的畫面,引出音歌曲內容《粉刷匠》,為本課的音樂欣賞、創編和表演做好鋪墊。接著我邊講述自編的故事,邊出示自制圖片,根據幼兒回答總結和朗誦了歌詞。為學習歌曲打下基礎。我示範演唱時,沒想到該歌曲家喻戶曉,很多孩子就跟著我演唱起來。於是,我直接進入下一環節——學習演唱歌曲。根據孩子們演唱的情況,我分別提出了慢速唱,按歌詞內容唱出不同的'情緒(如:最後一句誇張、頑皮的表情),根據歌詞邊唱邊做簡單表演動作等要求。最後,我還提供了該歌曲的演唱影片,讓幼兒跟著演唱。因為本次活動是家長開放日,所以我還組織幼兒分組進行了表演唱,伴隨著音樂,孩子們開心地唱著、跳著,現場的氣氛非常熱烈。

  透過學習《粉刷匠》這首活潑歡快的歌曲,我們引導孩子們將已有的陌生而又熟悉的零碎生活經驗整合起來。他們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扮演粉刷工人,透過動作表述,加深對歌詞的理解。特別是引導幼兒邊唱邊用肢體語言來展示活動的過程,孩子們在一次次的學唱表演中感受到活動的快樂和音樂的優美。如此的在教中學,在學中教,孩子們身臨其境,情緒充分得到調動,留下的印象也異常深刻。

  在第四階段“以評促教、評價教學”學習過程中,學員結合本階段主題,撰寫實踐作業作業的正文內容:

  評價就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狀況表現出來的評價藝術。這裡,學習狀況包括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學習信心,學習效果等。但靜下心來仔細想想現在的課堂,我聽到很多諸如:“好的。”“不錯。”“恩。”這樣的評價語。這樣的評價單調,乏味,能真正達到評價的目的,實現評價的自身價值嗎?“教學評價是一門藝術,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首先你要學會評價學生。”

  透過聽課、思考、實踐,我覺得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用適度有效的表揚進行評價,讓課堂充滿熱烈。

  第二、用委婉含蓄的批評進行評價,讓課堂洋溢溫情

  第三、多元化進行評價,讓課堂變成“伯樂”。

  在課堂教學中,評價的目的是促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使學生更明智、更理性地進行學習,而不是盲目地被表揚所驅使,一味地為表揚而學習。因此,教師不但要把握好評價的不同方式方法,而且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應該在課堂評價中,實施多元評價,積極建構多元互動的立體評價機制,多方面發現和發展學生的潛能。

  1、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學會自評、運用自評、建立自信。學生自評有利於調動學生內因,啟發學生認識自我,發現自我;運用自評有利於減少對學生的傷害,使學生不斷地認識和改進自我。

  2、教師要引導學生互評,促進合作,共同發展。教師在引導學生互評時,首先要幫助學生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夥伴,從夥伴的優點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激勵學生共同發展。避免學生之間相互評價時,總是挑對方的“刺”,老師的評價語言應該引導他們慢慢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夥伴,能正視自己、正視夥伴。

  課堂評價必須糾正“為了課堂熱鬧好看”的浮華,必須注重人性化,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人,讓學生關注自己的發展和進步,真正體現評價所應有的教育意義。

  還應注意,我們在對評價形式進行創新的時候,不要忘了一些很好的傳統評價方式。如:點頭、微笑、眼神、口頭與書面結合、當眾與個別結合等等。

  總之,課堂教學評價應該是一種民主、平等的“對話”,這種“對話”過程貫穿著尊重人、愛護人、發展人的人本主義情懷。讓我們實施科學有效的評價策略,用積極的態度看待學生,從每個學生髮展的內在需要和實際狀況出發,評價他們各自的發展程序,讓每個學生都得到賞識,體驗到成功,促使他們向著更高、更美而努力!

  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 篇9

  這個活動是“想象匯入――橙子變變變――想象創造”的過程,以一個橙子的基本圖形為線索,圍繞一個“變”字層層展開。利用多媒體將抽象的圖形與幼兒生活中的內容進行連結,圖形呈現的方式各不相同(有整體的、有區域性的、有橫截面、有豎截面)使幼兒在猜猜、想想、看看中得到想象的滿足與喜悅。第一個環節中我透過點、線,組成了立體的橙的圖形。引導幼兒瞭解點、線、面之間的關係,從而讓幼兒感知一個最基本的橙的外形。

  第二個環節中主要是讓幼兒從不同的視角觀察橙,引出兩個不同切面形狀之前,我先出示了兩張切面的照片,形成強烈的對比性,並丟擲問題讓他們去推理,培養孩子的逆向思維能力。避免了以往科常教學活動中老師灌輸式的方法,透過孩子們的猜想和驗證讓孩子理解原來不同的切法使我們看到的橙子是不一樣的,而讓孩子們真正瞭解橫切面和豎切面的由來。透過遠看、近看、放大看、切開來看等等。引導幼兒去發現很多以前沒注意到關於橙的有趣特徵和圖形,提高他們對一個物體觀察的敏感度。

  在第三個第四個環節中請孩子們根據基本形狀展開想象,充分調動孩子們的思維,透過看抽象的圖形使幼兒想到我們身邊常見的事物,在將他們用抽象的圖形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教師給孩子出示的雨傘和吸頂燈圖片,是幫助幼兒學習一種新的觀察和想象方法,就是從不同的視角去看身邊的事物,雨傘是要從上面(或者是傘撐開放在地上)看才能看到整個傘頂的,而吸頂燈是從下往上看,來啟發孩子的想象力。第四個環節出示的圖片是足球場,讓孩子們發現原來這麼大的足球場中間有一小部分就是我們看到的這個圖形,讓孩子開啟思路用這種發法去想到更多的事物,而微波爐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透過觀察發現微波爐的開關也是這個圖形,使幼兒建立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從而展開更豐富的想象。在孩子繪畫過程中教師出示的幾幅圖,目的是幫助部分幼兒開拓自己的想象,對於想象有困難的幼兒提供支援性的幫助。

  在活動中我努力把握:

  1、將認知與想象繪畫相結合。

  因為在這個內容中孩子們只有在對橙認知到一定基礎上才能進行想象。同時想象繪畫又是孩子的一個認知方式也可以說是一種認知的媒介,他們用這種方法自己去理解它、消化它。

  2、注意幼兒想象過程、想象能力的層層遞進。

  從最先出示的一個圓,那時幼兒的想象是最自由、難度也是最低的,然後逐漸加上條件,逐漸縮小它的想象範圍:加上一個點、放大觀察這個點、切開來觀察,又逐漸的穿插了認知方面的內容,使得想象的難度了越來越大了。

  最後的活動“捉迷藏”請幼兒用巧妙的方式將三種圖形同時融進一幅畫中,其實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將前面零散創意整合,遷移到創意畫中,讓孩子們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到想象繪畫活動的樂趣。而活動中老師能夠充分尊重幼兒的想法,適時地啟發、置疑,由易至難不斷地推動著幼兒的思維與想象,讓每個孩子都自主的創新,展示自己不拘一格的新奇創意。

  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 篇10

  幼兒的科學教育是指幼兒在教師指導下,透過自身的活動,對周圍物質世界進行感知、探索、發現問題、尋求答案的探索過程。科學教育對於發展幼兒的認知能力、提高他們的思維水平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一個人在幼兒期形成的對周圍世界的探究興趣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會使他們終生受益。本次活動來源於幼兒的日常活動,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發展了認知能力。

  在活動中我能帶著目標去觀察孩子的實驗操作,重點在引導幼兒透過實驗發現顏色變變變的現象,感受其中的樂趣,給幼兒充分自主探索的空間。

  活動開始時,我先讓幼兒將自己喜歡的兩種顏色標記貼在杯子上,然後交代清楚操作要求,一種顏色水倒到杯子上的下面一條線,另一種顏色水倒到杯子上的上面一條線,教師沒有象以往直接示範,引導幼兒觀看實驗的結果,而只是教給幼兒材料的操作方法,幼兒在操作中驚喜地發現:兩種顏色加在一起變成了別的顏色,提高了探索的興趣。

  在第一次實驗後,教師請幼兒演示實驗過程,給了幼兒展示的機會,同伴的示範有時比老師的示範效果更好,幼兒能在同伴的示範中想想自己的發現是不是和小朋友的一樣。

  不足:由於是借用其他班的材料進行上課,當時並沒有注意杯子上的標記線,兩條線距離貼得太遠,導致操作時所用資源比較多,在某種意義上就是有點浪費資源,但看的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

  幼兒都是有差異性的,在活動中有的幼兒操作方法不對,我沒有充分利用幼兒資源,讓能力強的幼兒去幫助他能力比較弱的小朋友,沒有發揮幼兒間的榜樣示範作用。有的小朋友只是盲目地進行操作,操作時不知道要先做什麼再做什麼,做事沒有目的性。

  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 篇11

  11月19日,我縣教研室組織的小學音樂觀摩課。本次活動一共觀摩了4節課,分別有陳老師的《友誼的回聲》、李老師的《軍民大生產》、張老師的《過新年》、孫老師的《快樂的音樂會》。這4節課音樂課每節都有每節課的優點,都有值得學習探討的地方,在這裡談談自己參加這次活動的感想和反思。

  陳華老師講得四年級的《友誼的回聲》,主要表達了對友誼的讚美。陳老師以山谷的回聲引入,讓學生對“回聲”有了一個初步的理解。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使整節課充滿了樂趣,體現了音樂課寓教於樂得教學理念。用“只要你對別人好,別人就會對你好”引導學生珍惜友誼。陳老師面帶微笑,語言親切,基本功紮實,如果過渡語言再豐富些課堂效果會更好。

  課堂設計合理、緊湊、教學形式豐富多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參與度非常高,學習氣氛濃厚、融洽。整節課中的各個教學環節之間,銜接巧妙,課堂教學流利順暢;課堂上金老師教態大方、基本功紮實,熟悉拍打節奏、按節奏讀歌詞,在做好充分的準備之後教師範唱歌曲、 分句跟琴學唱歌詞、 完整齊唱歌曲。一步一步都很到位,使學生學得較為紮實,在此基礎上了解歌曲的律動特點,嘗試拍手伴奏並配上動作表演,使得孩子們無所顧忌更投入於音樂,感受到一個真善美的卡通世界!

  聽完這節課,我對音樂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音樂老師要想上一堂好課真是不容易。音樂課是每個小學生都喜歡的,在課上他們無拘無

  束,盡情的享受快樂,遨遊在音樂聲中。真希望我們學校也能有專職的老師教學音樂,讓學生更加了解音樂並喜歡音樂,讓學生在音樂氛圍中受到薰陶,淨化心靈,欣賞並享受音樂。

  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 篇12

  “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裡,在這裡,在這裡,我的朋友在這裡”。短短的的五句歌詞,簡單明瞭,卻蘊含了數數,找朋友遊戲、一問一答等多種教育內容。

  活動開始,以孤單的小熊要找朋友來激發幼兒的同情心,孩子們主動積極地參與到了活動中,“我在這裡,我在這裡”那種迫切想與小熊交朋友的心情充滿了感動,可當我說小熊可能聽不明白,我們再加一些動作時,孩子們更是想出了十幾種方法與小熊打招呼,整個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在學唱歌曲階段,我發現幼兒在一二三四五六七這幾個字的發音上帶永康腔特嚴重,於是,我臨時對三四五這幾個字的發音進行了重點練習,效果甚好。經過教學,孩子們不但學會了演唱歌曲,還能用各種打招呼的動作按節奏跟朋友們一起跳舞,特別是最後一句歌詞,我讓孩子們互相擁抱,表示友好,孩子們更是體驗到了同伴給予的熱情和同伴一起學習的快樂。但上課時,我有一點疏忽,就是在進行最後一次邀請遊戲時,有三個小朋友沒請完,我就草草收場了,還說,沒請到的小朋友我們下次再玩。可課後,趙汝怡小朋友哭得很傷心,說:“老師,小朋友為什麼不請我呀,嗚嗚……”

  我已關注到孩子還沒全部參與完遊戲,為什麼要草草結束這堂課呢?我連忙向汝怡道歉,並自己打扮成小熊邀請她一起跳完整個舞蹈,雖然可汝怡笑了,可我反思,關注每一個幼兒,用心呵護每一個孩子,是作為教師的我應該做到的

  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 篇13

  興趣是幼兒學習最好的老師。如何有效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呢?選擇幼兒所喜歡的歌曲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歌曲《小老鼠打電話》是一首比較歡快、詼諧的歌曲,具有相對完整的故事情節。歌曲內容簡單易懂,情節生動有趣。本次音樂活動目標是初步學習邊唱歌邊遊戲,按照節奏說打電話的內容。藉助遊戲情境理解、記憶歌詞以及內容,並在遊戲情境中大膽想象並做出小老鼠害怕的樣子。在間奏的地方用遊戲的方法表示等待,感受等待的快樂。

  在組織活動時,我圍繞教學目標開展活動,先讓幼兒隨我說歌詞,引導幼兒掌握歌曲節奏、性質。歌曲節奏是歌唱教學的重點,也是的難點之一。對於間奏、停頓等節奏變化幼兒是看不見,摸不著,我充分利用自己的身體語言,讓幼兒與我一起在音樂中感知、練習歌曲的節奏及性質。就這樣,幼兒對間奏、休止及音樂詼諧的情趣等教學重點,在有節奏地跟說歌詞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幼兒在遊戲活動中能很快融入角色。在歌唱活動中,幼兒不僅可以用耳朵傾聽音樂,而且還可以創造機會讓幼兒儘可能地用他們能夠自如運用的表演方式參與到歌唱活動中,以增強他們對音樂作品的感受或體驗,使幼兒在動手、動嘴、動眼、動耳、動腦等各種途徑學習中全方位地獲得多種感受和體驗。因此在活動的後半段,我主要是透過遊戲的形式讓幼兒扮演不同角色去打、接的電話,幼兒藉助遊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內容,再透過傾聽老師示範演唱,幫助幼兒從聽覺上感受歌曲的旋律和風格達到了鞏固學習歌曲的目的。在輕鬆有趣的遊戲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集中,演唱積極主動,不僅有意記憶歌詞,而且還積極用身體動作大膽表現。

  在活動中,幼兒個個積極參與,體現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情感上得到了很大的滿足。但是在活動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是在分析歌曲性質時,可以讓讓幼兒充分說說自己對歌曲的感受。

  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 篇14

  春天在哪裡是一首輕快,活潑的兒童歌曲,孩子們都非常熟悉。在開展本次活動之前,班級裡有許多幼兒已經知道並且會唱這首歌了,但是在歌詞的掌握上還是不夠。第一環節教師先透過清唱,讓幼兒欣賞歌曲並感知歌曲的歡快,抒情,從而熟悉歌曲的旋律,以及歌詞。在學習歌曲的環節,提問幼兒從歌曲中聽到了哪些內容,教師透過簡筆畫的形式在黑板上直接呈現出來,讓幼兒能透過圖片感知歌曲的內容,引發幼兒學習歌曲的興趣。

  由於大部分幼兒對歌曲非常熟悉甚至已經學會了,在學習歌曲的時候還是比較容易的。在教唱了幾遍過後,大部分孩子都能跟我一起來唱一唱了。在幼兒學會歌曲的基礎上,給予幼兒自由創編的空間,讓幼兒根據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創編出好看的動作,也便於自己記憶歌詞。孩子們創編出的動作讓我刮目相看,一些平日裡話不多的孩子也能做出些好看的動作,這再次應證了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無盡的。創編動作的過程中,每個幼兒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這在其他活動是很難見到得,或許這就是音樂的魅力和感染力吧。孩子們互相交流,比劃,討論著各自的動作,分享成功的喜悅。教師給予孩子空間,讓幼兒自己去探索,去發現,讓幼兒發揮自己的潛能,尋找屬於自己的快樂,這何嘗不是一件樂事。

  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 篇15

  音樂欣賞是幼兒園藝術教育的資料,是提高幼兒藝術素養和審美認知。審美情感的重要途徑,音樂欣賞的資料選取、途徑手段、組織形式表現出多元化、多通道化、多媒體化等特徵。對於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能夠為我們更好的從事幼兒園音樂活動帶給有力的依據和保障。

  透過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使我們認識到:教師和兒童在活動中就應是互相構建、共生互長的。兒童的知識經驗透過教師的引導和提升日益精細化、豐富化、多維化、教師則透過對兒童反饋的敏銳的覺知和借鑑到達對兒童的理解和尊重,是師幼雙方都能到達一個新質的生成、飛躍。

  整合具有兩方面的涵義:它既是一種形式上的整合,更是一種理念上的整合。在形式的層面上,音樂教育活動的整合是指將音樂教育活動與其他學科領域活動之間的交叉、聯絡和聯合;在理念的層面上,音樂教育活動的整合是指用一種整體的眼光看待音樂教育活動的性質,使音樂教育活動超越於學科本身的視野,賦予幼兒更為豐富的眼光,使其能從藝術的、科學的和人文的眼光來感受、理解和表現音樂作品。

  一、根據幼兒的興趣選取音樂主題活動主線

  音樂本身對幼兒是否具有吸引力,幼兒情感體驗與遊戲經驗對幼兒的學習發揮著必須的作用。在實施音樂主題教育活動前,教師應充分擔當起觀察者的主角,瞭解幼兒的需要和興趣,瞭解幼兒的現有經驗,包括幼兒獲得經驗的方式,這樣才能尋找到音樂素材的“生長點”,並據此確定相應的音樂主題活動,從而讓科學的、啟蒙的活動資料與自然事物現象密切聯絡起來。如我發現平日裡孩子們對操場上的哈哈鏡十分感興趣,他們樂此不疲地照著、笑著、逗樂著……幼兒照哈哈鏡的遊戲經驗賦予了他們敏銳的觀察力。歌曲《哈哈鏡》是一首旋律生動活潑、節奏感強的說唱歌曲,它體現的是人的豐富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因此,我選取它作為音樂主題開展的音樂主線。

  二、有機整合各領域的資料為音樂主線服務

  整合的理念,有兩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它提示我們教育資料要全面,即同一個資料的學習能夠實現多種價值,既要關注認識的價值,又要關注情感的需要,避免過於單調的知識傳授,從而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提示我們整合的教育資料要適宜,即要從實際出發,充分思考整合的必要性,有機整合各領域的資料,看它們是否貼合幼兒的現有需要;是否對音樂主線有輔助教育好處;是否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潛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哈哈鏡》歌曲教學後,根據活動需要與幼兒的興趣,汲取各領域相適合的資料,我們整合了語言活動“獅子照哈哈鏡”、科學活動“勺子裡的哈哈鏡”和親子活動“搞笑的哈哈鏡”等領域的資料,進一步創編並生成了“哈哈鏡”的主題活動。

  三、採用整合的教育教學方式讓音樂“說話”

  要體現整合教育的觀念,教師就就應克服單一化的思維方式,開展多樣化的學習活動,鼓勵幼兒從多方面來認識和表現。

  (一)讓音樂材料“說話”

  音樂活動能夠利用其特有的藝術性,將音樂的優美旋律、變化的節奏和不同的音色與幼兒生活情境有機整合,最大限度地讓音樂材料“說話”。透過多種途徑,引導幼兒與各種音樂材料互動,從而提升審美情感。如親子記錄“搞笑的哈哈鏡”,發動家長協助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的哈哈鏡,並用圖畫、標記、文字等方式記錄探索結果;引導幼兒把自己照哈哈鏡的模樣用好聽的詞彙編成說詞,幫忙自己記憶……在這些活動中,幼兒能夠經歷一種更為豐富也更為主動的學習。又如,圍繞音樂主題開展,我在探索區投放了平面鏡、放大鏡等材料,讓幼兒自己去嘗試、去發現、去探索放大鏡映象產生的神奇效果。在活動過程中,幼兒拿著鏡子在自由交流著:“放大鏡一面是鼓鼓的,另一面是扁扁的”“鏡子會反光,放大鏡也會反光的”“鼓鼓的這一面照的東西變小了,扁扁的這一面照的東西變大了”……在自由的科學探索中,幼兒不僅僅認識了放大鏡映象變化的特性,而且更深刻地理解了歌曲資料。

  (二)讓幼兒用音樂“說話”

  要培養幼兒的樂感,就務必讓幼兒自主探索,以自己的方式用音樂“說話”,進行個性化的表現。活動不限定於一次完成,而是在一個連續的過程性活動中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並將經驗遷移到新的材料中,讓幼兒結合自己對新材料的理解,運用動作、創編和合唱等多種方式盡情地用音樂語言表達個人感受。

  1、為歌曲配動作

  根據該音樂素材的特點,即雙聲部說唱的地方有問奏音樂,感受歌曲的旋律和節奏,聽辨歌曲中的問奏,創編照哈哈鏡的滑稽動作。藉助幼兒間的思維互動,引導幼兒用自己的動作表達對音樂的理解。如在思考用什麼滑稽動作表現照哈哈鏡時,幼兒開始只是用諸如踮腳尖、半蹲等動作來表現形態上的變化,但是隨著活動的深入,幼兒的創意越來越多,從身體動作到面部表情都表演得妙趣橫生。同時,在為歌曲配動作時,有些幼兒一個接一個地做滑稽動作,結果出現了混亂,但我並沒有加以制止,而是及時找到了原因――幼兒過於熱衷滑稽動作而忽略了音樂。於是,我肯定了幼兒在動作上的創意,同時引導他們關注、傾聽樂曲,並根據音樂的變化逐步控制自己的動作,使動作與音樂相協調。

  2、為歌曲編歌詞

  根據節奏創編歌詞,將創編歌詞的學習融人到變化橡皮筋的“魔術”當中,有效地激起了幼兒創編興趣。如:圓滾滾、胖墩墩,長又細、瘦又高;小小的、肥肥的,高高的、短短的;寬寬的、扁扁的,瘦瘦的、長長的;長又細、圓又胖,高又瘦、短又小;長又長、厚又厚,扁又扁、粗又粗……創編完歌詞後,以遊戲“照鏡子”的形式說唱歌曲。

  3、雙聲部合作演唱歌曲

  運用小組合作演唱的形式,一組用歌詞伴唱,另一組有節奏地說歌詞,兩聲部同時合作說唱歌曲,將歌曲教學畫上圓滿句號。貫徹整合教育理念實施音樂主題教育教學,是一個不斷實踐、思考、審視、反省而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要深刻領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所蘊涵的“以幼兒發展為本”思想,在音樂主題教學組織中真正做到:尊重幼兒、發展幼兒的個性、讓幼兒主動學習,讓幼兒身心健康地發展,最終實現“審美與快樂”的音樂教育理念。

  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 篇16

  幼兒園的音樂教育作為提高幼兒素質的重要學科,是對幼兒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是顯露孩子個性、愛好、潛力的最好途徑。所以,我在音樂教學中運用講故事做遊戲、即興表演等各種“動”的形式來充分調動幼兒對音樂學習的用心性,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以下是我多年音樂教學實踐的幾點體會:

  一、大班的孩子由於年齡特點,對那些抽象、平板的講述是很難產生興趣的,所以,我在教學中就用生動、形象的體態語言來進行授課。透過靈活的眼神、活潑的語氣、誇張的動作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以此來縮短我與孩子們之間的距離。久而久之,孩子們很自然地就對我產生一種親切感和信賴感,喜歡和我交流,願意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逐漸對音樂產生了興趣,並有了強烈的學習慾望。

  二、創設意境,提高歌曲表達力。

  三、透過欣賞,提高鑑賞潛力。孩子用動作表現出了樂曲中個別動物的動作

  這時我鼓勵幼兒隨著樂曲中動物主角的變換,發揮想象,大膽地自編動作,使幼兒在邊聽邊想邊做的過程中感知音樂,表現音樂總之,對於大班孩子來講,教師只能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利用多種形式,突出一個“活”字來進行音樂教學,才能激發他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提高了他們的音樂素質,同時也大大促進了其智力的開發。

  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 篇17

  音樂教師,首先就應明確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悟,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構成健康的音樂審美潛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和推進新課程改革,我認為,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先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逐漸喜歡音樂,從而才能對音樂有更深一步的瞭解。要用心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不僅僅做到此刻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因此在音樂課教學上,我會從下列兩個方應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

  1、根據音樂教室現有的樂器,透過音樂欣賞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各種樂器,並且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實踐,講解各種樂器基本的演奏方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僅對樂器有了進一步的接觸,而且還對我國的各種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2、透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可調節情緒,有利於其他課的學習。

  二、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數碼鋼琴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能夠利用學校現有的樂器,結合大綱要求,給學生示範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潛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為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透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同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同教學裝置,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絃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和感受音樂。

  4、課堂上,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潛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 篇18

  臨近畢業,小朋友們都懷著激動的情緒,心裡有好多話要對老師和其他小朋友說,個性是對老師,有著深厚的感情。在這首歌曲《老師,老師再見了》中,充分體現了小朋友的情緒和情感。我班幼兒進入大班後,表演潛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信心也增強了。這學期我班著重於開展歌唱活動,在歌唱活動中,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努力做到“導而不包”,目的是為幼兒創造性學習,帶給更多的時間、空間、充分挖掘幼兒的潛能,力求讓幼兒在自己的探索中學習歌曲,在我們兩位老師的指導下提高,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幼兒在主動作用於外部世界的過程中和諧發展,增強自信心。

  在學習《老師再見了》的時候,我們讓幼兒回想三年幼兒園的生活,想想立刻就要離開老師上小學了。有的小朋友突然哭了,說:“老師,你一彈這首歌我就會流眼淚了。”有的小朋友說:“我唱這首歌的時候就想起以前的事了。”或許這群天真的孩子還不能真正理解分離的意思,但從歌曲中,他們所表達的真是對老師的戀戀不捨。藝術是幼兒“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在音樂活動中,我們儘可能地使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這種藝術的表達是“自由表達”,是“創造性表達。透過歌曲的學習和演唱,激發了幼兒對幼兒園的依戀,流露出了對老師的敬愛、依戀之情,個個表達要做一名遵章守紀的小學生。幼兒初步掌握了三拍子的強弱弱規律。

  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 篇19

  愛唱愛跳是每個幼兒的天性,也是幼兒的一種語言,很多幼兒聽到音樂就會手舞足蹈,這種表現正是幼兒對音樂的領悟,更是他們藝術創造的源泉。過去我們的音樂教學活動,大部分都是以老師教,幼兒學為主,一首歌曲老師反覆教唱,幼兒機械地練習,一個舞蹈或者音樂遊戲都是老師活動前設計好動作,再手把手地教給孩子,不難發現幼兒在機械模仿過程中缺少幼兒自己對歌曲、舞蹈和各種音樂遊戲的理解,也忽視了幼兒在活動中的情感和體驗。這種以老師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大大禁錮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用心性。

  《十二生肖歌》這首歌曲,主要是讓學生明白十二生肖的先後次序,能用幽默、詼諧的情緒演唱,並能透過自由想像進行表演。活動中,先讓學生講講十二生肖是什麼動物,誰排在第一?誰排在第二……又是怎樣排列?之後,讓學生學習並表演歌曲《十二生肖歌》。教師播放歌曲磁帶《十二生肖歌》,引導學生根據旋律想像十二生肖動物的表演動作,用不同的聲音進行演唱,並創編各種動物的叫聲,邊唱邊表演。最後,組織學生進行遊戲:十二生肖真搞笑。

  《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藝術活動潛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步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並根據幼兒的發展和需要,對錶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結合我園開展的《如何促進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動性》的教研活動,更好的貫徹《綱要》精神,我在本次音樂活動中做了如下探索:

  一、創設環境,激發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有了學習興趣就會有動力,它能促使幼兒創造性地學習,所以,激發幼兒的音樂興趣,對培養幼兒的音樂素質,健全審美心理是有著重要作用的。第一環節:猜謎語時有的同學反應敏捷,一下子就猜中了,而別的學生還沒有理解謎面。為了讓更多的學生熟悉這一種動物的特徵,我又故意問了猜中的同學是怎樣明白謎底的,學生便列舉了這種動物的特徵。老師出的謎語猜完了,還能夠讓學生互相出題猜謎語。這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已熟悉了各種動物的形象特徵。我力圖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在個性,創設學生為主的自主學習情境,以遊戲寓於教學中,使學生在玩中學,玩中悟,這樣學生的形象思維和主動性便得到培養。

  二、以遊戲貫穿始終。

  幼兒為十二生肖排序;再選十二名學生來做“生肖火車”的遊戲。總之,這次活動,學生的興趣很高,氣氛很活躍,都能主動地、用心地參與到活動中。透過讓小朋友自己選取演唱的情緒和速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潛力;透過創編動作,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造潛力。

  綜觀整堂課,能透過讓學生猜謎語,講、聽十二生肖的傳說故事;學唱、表演歌曲等活動初步瞭解了我國特有的生肖文化,並感受民間傳統藝術的魅力,引發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瞭解和學習的興趣;始終貫穿“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突出情感體驗”這一理念。整個教學過程始終強調聽賞領先,在審美過程中師生共同感受、體驗、表現,從而感悟音樂的美。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把音樂的知識與技能和學生的音樂實踐活動緊密結合在一齊,使學生在興趣中學習音樂,體驗音樂。

  當然整堂課也出現了許多不足的地方:如在解決難點節奏時就應給學生一個準節奏,並之後提醒一下強弱規律,把每句字頭的力度突出來,就能輕而易舉地把歌曲唱得更加歡快活潑,詼諧搞笑;又如課堂缺少一個評價,當學生表演後就應明確地給學生一個評價,這樣讓學生明白什麼樣的聲音是美的、怎樣表現是好的等。

  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 篇20

  《歡迎你到新疆來》是一堂主題為中國娃的一堂音樂課,我把目標定為了瞭解歌曲的旋律,學唱歌曲和感知維吾爾族音樂的特點,並能用簡單的肢體動作進行表演。對於目標來說,我是做到了讓幼兒瞭解歌曲的旋律,學唱歌曲,但是在感知維吾爾族音樂的特點,並能用簡單的肢體動作進行表演這一方面做的還不夠,在這一部分還需要加強,讓幼兒自己來做一做,自己來表達!要做到以幼兒為主,我上的時候就大部分都是我在講,這一點做的還不是很好!

  整堂課我設計了三個環節:

  1.談話匯入。你們知道新疆這個地方嗎?有誰去過嗎?我們大家一起來說一說新疆有什麼?哦,原來新疆啊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了呢,看冬不拉彈起來了,刀郎舞跳起來了,小姑娘跳起來了,羊肉串烤起來了等,直接把歌詞匯入進去,讓幼兒很快的瞭解歌詞。

  2.學唱歡迎你到新疆來。我是採用了先教師唱一遍,提問,你聽到了什麼?再根據幼兒的回答,拿出圖卡。讓幼兒學念歌詞。再認識新疆的事物,看圖譜學唱歌曲。在這個環節,主要是學唸的次數不夠多,我覺得在匯入的時候就直接把事物告訴幼兒,然後把第二環節的重點放在學念歌曲,不要一下子就讓幼兒學唱,不然的話就有點,還沒有學會念,就要求他們唱的感覺。

  3.新疆是一個好地方。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幼兒瞭解新疆是一個好地方,有很多的好東西,新疆人是很歡快、熱情的。引導幼兒像新疆人一樣,歡快的唱歌。這個環節的問題是前面幼兒學唱歌曲的基礎打的不是很好,再讓他們歡快的唱歌很多幼兒還不能做到。

  透過這一堂課我發現了我還存在了的許多問題。就像上這樣的音樂課一定要有一定的層次,基礎打好了下一步才能很好的進行,一定要在幼兒理解和認識的基礎上。進行這就像造樓房一定要打好根基是一個道理一樣。另外一點,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吸進住幼兒,只有在吸引住幼兒,讓幼兒注意力集中的情況下才能順利的把這一節課上好。

  作為一個新教師,每一次的課都能讓我學到很多,讓我有很深的體會,每一次的課都會引發我的思考,想一想這一堂課應該怎麼樣上才能上的更好,爭取有點滴的進步!

【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