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音樂> 初中音樂教師心得體會

初中音樂教師心得體會

初中音樂教師心得體會合集9篇

  我們心裡有一些收穫後,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音樂教師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音樂教師心得體會1

  在新課改的教學中,課堂觀察不僅是教師及時獲得教學反饋資訊、捕捉教學複雜現象,分析研究教學情況,以及準確調整教學思路、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一種重要手段;同時它也是充分發揮教師教學智慧,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依據。

  初中生既不象小學生那樣對自己的主觀情感體驗不深,遇事經常會破涕為笑,也不象高中生那般老練,遇事有自己的主張,他們往往是既懂得一些事理,又不能徹底瞭解,缺少一種情感意志上的自主調控能力,較多地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和支配,表現出情感和意志的相對脆弱。面對挫折,容易產生厭學情緒、甚至還會產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因此,我覺得以下幾點對我啟發很大:

  1、營造和諧、輕鬆、有序的課堂氣氛

  在課堂上應時刻關注學生學習的情緒變化,用親切、幽默、詼諧、委婉的言語或技巧營造和諧、輕鬆、有序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在積極的情緒下,最大限度的獲取知識。

  2、創新教學應從學生音樂創造天性和實際經驗出發,循序漸進

  音樂可以不依賴譜而存在,音樂是生來就有的。對於他們來說,哼唱比寫譜容易得多。如果要求缺乏感性經驗的創作,勢必會扼殺他們的創作興趣,影響教學的實效性。在教學中,從學生出發,根據學生實際的識譜經驗,從感性到理性,先讓學生哼唱,再引向對比學習,較好的落實了“雙基”教學。從整個教學過程來看,從一個學生到每個成功的創作,我們不難看出孩子們的音樂創作能力、音樂感受能力、音樂表現能力的特殊性。

  3、開放教學過程,實施生成教學

  課堂教學永遠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每位教師在課前都不可能完全預測課堂上所要發生的一些突發事件。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們有迅速捕捉到學生輸出的各種資訊,隨時反思,隨機應變,這種能力。傳統教學以教學過程的“程式化”。課改倡導“開放教學”,倡導實施“生成教學”。本案例把定位轉變為“以生成為本位”,不只是忠實的實施課前所制定的,而是根據實際需要,隨時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教學策略進行調整,使教學過程有明顯的變化,有所提高。

  4、教師要學會寬容、學會欣賞學生

  成長中的學生難免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但是隻要不是原則性的錯誤,寬容、諒解、用巧妙的方法加以化解與引導,用鼓勵的方式激勵學生髮現錯誤,案例中委婉地指出了他的錯誤,因此,他能非常樂意的接受。同時,教師把他的閃光點放大,引導其他學生像他一樣來進行編唱,從而使他獲得了自信,欣賞換成了指責、批評,我想我們都將會看到另一種情景:他肯定會有逆反,對課失去興趣。

  因此作為一名教師來講,需要不斷地掌握新知識,才能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我有信心我能夠成為一名稱職的人民教師。

初中音樂教師心得體會2

  20xx年10月7日—10月21日,我有幸參加了“國培計劃”省農村中學音樂教師短期培訓。作為一名農村音樂教師,參加培訓的機會少之又少,我非常珍惜這次培訓機會,更希望透過此次培訓能在教學能力、理論水平上有較大提升。在此,我非常感謝學校和教育局為我提供了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更感謝培訓學習中給我們上課的藝術教育界的老師們。透過這次培訓使我收穫很大,同時也感到了自己的理論知識和教學實踐的差距。十五天的培訓很短暫,十五天的培訓卻很紮實,十五天的薰陶更是讓我有脫胎換骨的感覺。理論講座為我的頭腦增添了不少新的教育理念;專業指導,讓我在教學技能提高的同時收穫了一份快樂心情。

  一、改變觀念

  敬業精神與科學的教學法相結合,必定是成功的保障。而在日常工作中,我經常會說工作忙、雜事多,常抱怨學校教學條件差,學生的基礎差,是樂盲,沒有專門的教室以及合唱用的站臺等,於是工作中總是一副得過且過的思想狀態,總想著教不好學生不是我的能力問題,而是許多的客觀原因造成的。透過此次學習,徹底改變了我的這種“寄生蟲”思想,使我明白了好的條件不是等著我去用,而是需要自己去創造、去挖掘,即使在有限的條件下,也同樣能做出不平凡的壯舉,同樣也能培養出出色的孩子。

  二、以名師為榜樣,以城市孩子的素養為培養目標

  參加了這次“國培”,在教授及其他專家傳授理論方法的同時,還順勢播放了一些全國名師音樂大賽的課堂教學影片,那些名師們紮實的基本功,行雲流水的課堂教學藝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師至所以能讓家喻戶曉,這與他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孩子們的優秀與教師的引導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三、努力實踐,力創特色

  這次培訓,我找到了適用於中學音樂教學的一種方法—用最簡單的方法學會最難的知識,在教育行為上是將語言、動作、音樂三元素融為一體,以節奏為核心要素。在音樂教學中,我們可以不斷地創編新穎的遊戲,這些方式來源於生活,取材於大自然,學生當然會感興趣,結果就不言而喻了。

  總之,這次培訓僅說“收穫大”是不夠的,我會把這次提高專業成長的機會變成充電提高的起點,讓自己快速成長起來。

初中音樂教師心得體會3

  20xx年9月至12月,我有幸參加了內蒙國培培訓,透過參加國培培訓,聆聽教授專家的講座,在與同行教師的切磋中感受頗多,受益匪淺。這次培訓也是我們教師“充電”的好機會,培訓激勵著我們教師積極轉變教育理念,改變教學方式。在今後的工作中帶著收穫,帶著感悟,以積極的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中去,以學生為本,為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而努力。

  在9月份內師大繼續教育學院的三天的集中培訓中,讓我感受到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學院的領導為我們安排名師講課,教學內容涉及到中學教學的實際使我受益匪淺。在短暫的培訓期間很多的想法在我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同時我深深地體會到培訓是一個人反思進步的過程。三天的培訓學習是短暫的,但是給我的記憶和思考卻是永恆的。

  回到學校,10月到12月是網上自主研修學習,透過培訓學習,使我在思想認識方面有了提高,理清了思路,學到了新的教學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同時也使我更加深刻地瞭解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及教育意義,資訊化的社會來臨對教育提出又一次挑戰,課程改革為教師專業化的成長提供了一個平臺,特別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同時也讓我明確了本次培訓的目標、內容,力求使自己由專業型、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轉變。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的教學要從重結論轉變為更重過程,因為過程比結果更重要。以人為本的教學要求教師要去關注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多去讚賞他們、而少去批評責罰他們,要用真愛去關心他們,還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並時刻留意關心學生的反應和變化,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使他們改正不良的學習習慣。在教育過程中多給學生一片屬於他們能力表現的天地,讓每一個孩子都充滿陽光。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做的是首先要自我反思。從以往的實踐中總結經驗得失,教師不能只是課堂技術的機械執行者,而必須是課堂實踐的自覺反思者。

  第二,教師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不斷學習,如今不斷創興的知識和資訊時代的快速傳播,有些學生可說是見多識廣,知識量在飛速增長。學生除課堂學到的知識外,在廣闊的課外天地裡,他們每時每刻都在產生許許多多“新的問題。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老師也只有不斷的學習新的科學文化知識才可以應對,不斷的充電,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不斷提升專業能力和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中有這樣才能適應新時期的教學和學生的需求。

  第三,積極加強課程改革,做課程改革的實踐者課程改革現在雖然還處於探索階段,許多未知的領域需廣大教師去進行認真摸索和總結。經過培訓,認識到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積極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觀者,而應去推動它朝正確方向發展,做一個課改的積極實施者。

  第四,加強交流,多與同行教師探討交流。多方面聽取他人直言不諱的意見與建議。

  總之,作為教師,需要時刻提醒自己要不斷學習,不斷探索,我們要對教育教學充滿信心和希望。雖然這次短期的學習已近尾聲,但終身學習還在繼續。在培訓過程中我受到的思想振盪將伴隨我以後的教學生涯。相信今後的我定能為教育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

初中音樂教師心得體會4

  3月11日上午,嚴老師把全縣初中音樂教師召集在一起,給我們上了一堂有效益的音樂誤區課。會議內容分為四大塊:首先是對xxxx學年第一學期音樂抽測情況的分析與反饋。嚴老師把xxxx學年與xxxx學年音樂抽測情況做了詳細的彙報與改善,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其次是20xx學年第二學期音樂教研計劃。每次活動的安排都是我們學習的好機會,也給我們新教師提供了成長平臺,如3月24在我校開展“有效歌唱”研討會,對於新教師來說是學習的好機會,再如5月份的教壇新秀活動考試,我認為做一名老師不僅需要紮實的專業水平、理論知識的積累也非常重要。

  再次是xxxx桐廬縣中小學優質課、藝術節獲獎情況。在藝術節之前我和葉老師非常重視的在排練著節目,學校領導也非常重視,對兩個節目抱很大希望,在比賽那天學生們發揮的不是很理想,只有一個節目獲得三等獎。比賽結束後坐在回學校的車上有幾位學生哭了,從中我體會到了學生對獲獎的慾望及重視程度之高。接著,葉老師一邊在講解今天比賽失誤的情況,一邊在鼓勵著大家,當時我的感觸很深,連串18個節目讓我看到了其他學校老師的實力,更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特別在舞蹈方面應該多請教其他教師,透過此次比賽我更應該注重平時積累,多欣賞的作品。

  最後是嚴老師給我們教師的幾點建議,覺得非常實用,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怎麼讓學生有趣學習視唱。

  針對我們農村的學生來說,對於音樂中的識譜可以說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很多學生會唱歌曲,但卻不會唱這首歌曲的樂譜,更談不上這首歌曲中的一些常見的節奏了。

  目前,全國音樂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今的音樂課已不是以前單調的唱歌課。它重視學生對音樂的理解、體驗,重視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開發,重視學生合作交往能力的培養。它在各種音樂課型中都充分體現出來。但識譜教學往往被教師一帶而過。很多教師認為識譜教學很難創新,因此,總是用機械、枯燥練習進行識譜教學,而恰恰忽視歌曲藝術性的挖掘,使學生對學習音樂產生厭倦心理。

  活動上,嚴老師讓我們在遊戲中輕鬆體會識譜,老師們共同去感受了其中的樂趣。讓幾種方法合理利用到教學當中去,讓學生對識譜感興趣。大家嘗試後,效果非常好。嚴老師對每個問題講解的很仔細,讓我真正認識到教師應努力挖掘每一首音樂作品的審美因素,把視唱訓練作為一個音樂審美感知和審美探索的過程,並採用各種生動有趣的方法,降低識譜難度,使學生把識譜能力的提高視為自覺的要求,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最後非常感謝嚴老師今天的指導,在今後教學上我會一步一個腳印走好每一步,在教學上取得更好的成績。

初中音樂教師心得體會5

  在這幾次學習新課標活動中,我再次研讀了新課標,為了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新課標,我還自學了《新課程表準解讀》,使我對音樂課的性質與價值有了更深的認識,更加清楚的知道了:音樂教育應以審美為核心,充分發揮其美育功能,音樂課還應體現創造性價值、社交價值、文化傳承價值。下面就從如下幾方面談一談我對新課標的幾點認識:

  一、突出“審美”

  音樂作為一種藝術,首先它是一種“美”,也正因為有了“美”才有了它本身無限的生命力,因而音樂教育首先要發揮其自身的功能——傳遞美。其實早在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當時的教學大綱就已經提出了,音樂要具有審美的功能,不過當時還僅僅是一種意識和提法,並沒有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夠重視。而在1992年的頒佈的教學大綱更多傾向於知識技能的培養,審美更加淡化,於是學生喜歡音樂但不愛上音樂課,音樂教育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失敗的。1999年6月,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提出,素質教育工程已經全面啟動,新的教育思想、新的課程體系、新的課程標準、新的教材、新的教學方法,教育的每一個領域無不流淌著新鮮的血液。在新的課程標準中,把“審美”置於核心地位,並在學段目標和內容標準中有著具體的要求,例如:“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能夠體驗並簡述音樂的變化”等等,字字句句幾乎無不滲透著審美。所謂核心,即重中之重。可見,“審美”的重要,是音樂本身的特旨決定的,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決定的,是人的發展決定的。

  如何突出審美呢?結合教學實踐,我認為:

  (一)培養審美趣味獲得美感體驗

  美好的音樂作品是能帶給人以快感的,其中包含了生理快感的成分。音樂不僅對人類,對動物也是這樣(國外有給奶牛聽音樂以提高牛奶產量便是一例)。但這畢竟不是音樂審美的本質表現。我們有的教師看到女孩喜歡跳舞,男孩子喜歡打擊樂,在還沒有聽完全曲,學會新歌,感受音樂所要表達的內容、表現的情緒時便讓學生盲目地跳起來,敲起來。還有教師對音樂欣賞這一重要的教學內容,採取了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粗粗一聽,簡單一講:“這首歌曲表達的音樂情緒是歡快的”,“這首樂曲是優美、抒情的”便草草了之。以為這就是音樂審美教育。透過學習才知道,其實音樂審美的本質應是美感。法國作曲家聖桑說:“音樂不是生理滿足的工具。音樂是人的精神最精緻的產物之一。人生其智慧的深處有一種獨特的神秘的感覺,即美的感覺,藉助於它,人才能領悟藝術”因此,我們在培養學生審美趣味時,不能滿足於對感官的刺激,生理的快樂。以上老師的片面做法,究其根源還是對審美教育認識不足。

  人的音樂美感屬於社會意識。美感必須是“賞心悅目”“悅耳動聽”的,由五官快適進而使精神需要獲得滿足而產生的那種愉悅,“是經過感官到達於情感、想象、理智、意志等方面的高階心理活動,是在感性直覺中積澱著理性內涵的審美體驗”。因此,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熟悉音樂教材,面向全體學生,制定好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把握住每一個教學環節,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詞美、旋律美、節奏美、力度美以教師動情的演唱、演奏,生動有趣的講解,結合使用直觀形象的教具,啟發學生細細品味音樂,以達到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趣味、積極進行審美體驗、提高學生的音樂鑑賞力、音樂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目的。

  (二)擴充套件學生的審美趣味開闊音樂視野

  在美學界流行著一句話:“趣味無爭辨。”這是說,一個人喜愛什麼音樂,不喜歡什麼音樂是因人而異的,我們沒有必要讓人們都有相同的愛好。相反的,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興趣和愛好,但這並不是意味著我們放棄了引導和教育。因為低年級兒童由於受年齡、文化、生活經驗的侷限,審美趣味是狹窄的。教師有責任透過音樂教學活動讓他們的審美趣味在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擴充套件,以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

  低年級的學生往往對當代的音樂作品比較熟悉,因而倍感興趣。然而中華民族炎黃子孫在人類歷史長河下創作了極為豐富的音樂作品,這是我國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小學音樂教學負有不斷擴大學生音樂審美視野的任務,要讓學生不僅喜歡當代的音樂,對古代、近代、現代的優秀音樂作品也能逐漸欣賞、喜歡。教材中安排的嗩吶獨奏曲《百鳥朝風》、管絃樂《春節序曲》片斷、民歌《馬燈調》、合唱《抗敵歌》等內容正是進行民族音樂教育的極好的材料。除此以外,還可以利用課外音樂教學活動,如學校藝術節中讓有文藝特長的學生演奏民樂,演唱民歌、名歌,有的放矢地介紹民族樂器、樂曲、民歌或歷史上有名的聲樂作品,讓學生更多地瞭解民族音樂,熱愛民族音樂。

  (三)提高審美品位培養高尚情x

  音樂是一門很特殊的藝術,一方面它很抽象,一方面它卻又能最深刻、最細膩、最準確地反映人的情感!欣賞者從這門特殊的藝術中感受歌曲(樂曲)的豐富情感和思想內涵,從中獲取精神力量,使思想得到昇華,這就是音樂的社會功能。許多哲學家和音樂大師對音樂的這一功能作用都作出了充分的估量,給予高度評價。或曰“浸潤心靈”,或曰“淨化靈魂”,或曰“改進德行”。但是,是不是所有的音樂作品都具有如此巨大的魔力?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當前文化市場發展不平衡,在相當範圍內主旋律不響亮,優秀民族文化不佔主導地位,流行歌曲作為一種商品進入市場,滲透到各個角落,學校也不例外。低年級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比較弱,而好奇心與模仿能力卻特別強。他們居然也跟著哼起了“哥呀,妹呀”、“情呀,愛呀”,他們居然也不談四大天王呀,xxx呀,成了兒童追星族。這種現象導致學生心態扭曲,迷失了人生奮鬥目標,嚴重地危害了少年兒童的身心,影響他們健康成長。音樂老師應從中省悟自己身上的重任,在音樂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優秀音樂作品,精心設計音樂教學課內外活動,透過聽聽、唱唱、講講、跳跳、演演、比比等教學手法,讓學生體驗每一個音樂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內涵,同時教給他們必要的音樂知識以促進學習,引導學生樹立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念;提高音樂審美的品位;逐步培養學生對高雅藝術的好感、興趣,從而淨化學生心靈、培養高尚情x。我們可以在安靜、嚴肅的課堂氣氛中讓學生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啟發學生從那雄壯的旋律,那有力的節奏,那鏗鏘的“起來,起來起來”歌聲呼喚中,聯想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為爭取民族獨立、解放,冒著敵人的炮火,前赴後繼與敵人戰鬥的情景,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及對革命先輩的崇敬之情。在音樂遊戲“好朋友來了”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們愉快地邊唱邊進行角色表演:“客人”來了,輕輕“敲門”,主人“開門”,互相問好;主人招待客人“請坐”,告別再見。在唱唱、動動的活動中學生體驗了朋友見面的快樂,懂得了團結友愛、禮貌待人的重要事實就是如此,提高學生審美品位,培養學生高尚情x,對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會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強調“創造”

  創造力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在生活中展現出來,也越來越為國人所重視。江就曾指出:創新是一個國家的靈魂,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不揭動力。他老人家的高瞻遠矚更進一步說明了創造力的重要。是啊,對於一個人來說,有創新才有進步,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有創新才有發展,對於一個民族來說,有創新才有活力。沒有創新就意味著僵化、落後、沉悶,進步發展、興旺發達又從何談起。

  時代的要求呼喚創新,社會的發展呼喚創新教育。透過音樂學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新的《課程標準》中也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培養具有創造力的人才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不論教書也好,編教材也罷,努力開發教材的創新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必須強調的。

  三、注重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音樂來源於生活,生活中產生了音樂。音樂課程在中小學教育中是活動性、實踐性最強的課程之一,在一定程度上生活化,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中有趣地、令人開心地掌握基本的音樂文化知識和技能,獲得審美愉悅體驗,增強進一步學習音樂的興趣和信心,即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從做中學”、“從樂中學”讓音樂充滿人生,讓快樂伴隨終身。這是音樂教育的任務,也是音樂教育的特徵。在《音樂課程標準解讀》中有一個課例叫《東北好》,就非常好,這首歌的歌詞介紹了東北的三寶:老山參、大水貂、革兀革拉草,風景:鏡泊湖、長白山、棒棰島,教材來自熟悉的生活,學生有著切身的體會,學生唱起來很有興趣,真正的做到音樂從生活中來,音樂歌頌生活。現在的教材象這樣的例子不少,如《跳竹竿》、《生活中的聲音》《音樂與生活》在實際教學中都取得了較好效果,在新的《課程標準》中也再一次被肯定,這是將來教學發展的趨勢,因而在審視教材的時候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四、加強學科間的融合,體現知識的完整性

  素質教育的需求以及兒童的認知方式,要求課程結構、課堂教學要加強學科間的融合,尤其是小學更是如此。在國外,綜合的課程、課堂教學模式已被廣泛應用,並在進一步的探索之中。設定綜合課程,減少學科分類是新一輪課改的方向,對於音樂教學來說亦是如此。我覺得,在音樂教學中滲透語文、英語、美術教學等,使學生從多種渠道理解音樂,體會音樂中的情感,抒發音樂中的情感,給音樂教學注入更多的內涵,使音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是非常好的。

  五、重視趣味

  這個話題是老生常談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絡、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教材編寫更應重視這一點,為教學生動活撥、豐富多彩提供資源保障。

  新的時代喚醒了新的教育,新的教育生成了新思想、新理念,做新時代的教師,緊跟時代的步伐,更新觀念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透過對新課標的學習,一個嶄新的理念逐漸在頭腦中形成,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教法的選擇,教學目標的確立,都上升了一個新的高度,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透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音樂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提高音樂文化修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這是時代賦予音樂教師責任。

初中音樂教師心得體會6

  俗語:“活到老,學到老”;“學無止境”。學習新課程這段時間,我對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對教研活動的開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這給我在教學上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同時擴大了自己的視野。

  本次新課標培訓學習既緊張又驚喜。透過觀看影片專家精彩、詳細的講課,參與線上的研討與交流,不僅使我個人思想覺悟提高了,知識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的目的更明確了,工作的信心更充足了。積累了經驗的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領悟到教師責任重大。孩子是國家之棟樑,關係到我們國家的未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喜歡與否,與老師的思想引導有著很重要的關係。教師要注重個人的品德和修養的提高,真正做到身正為範,學高為師。

  這次新課標學習,注重學員之間的交流合作學習,這點我覺得非常好。很多學員大方的把自己的優秀的課件、教學設計、教學經驗、工作總結、論文等學科資源上傳上來供大家共享。大膽、積極的參與線上的研討與交流,還介紹了很多課件資料網給大家。這充分達到了相互學習,不吝指教,資源共享,共同進步的目的。這對於今後的音樂教育發展是一個很好的開始。百利而無一害。透過學習,使我真正確立音樂教育的新理念,在音樂教學中始終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人文精神、科學精神和音樂興趣的培養、改正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積極倡導、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絡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紮實的獨立創造音樂、欣賞音樂、理解音樂的能力。讓我更加確定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透過觀察、傾聽、交流,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從而靈活調控教學,照顧差異,發現“火花”。透過傾聽學生的心聲,尊重學生的表現,加深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此外,在教學程序中,還要注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強調在綜合性學習中具有合作精神,培養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積極主動地參與,特別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

  本次新課標培訓學習讓我清楚知道:教師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與時俱進,在教育領域中大膽的實踐和創新,以適應教學的要求。要儘可能的進行學科的整合教學,使學生得到一個完整的教育和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斷提高自己綜合實踐課的教學能力。以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 “新課標”的實施確實給當今教學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在一次次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在一次次的合作探究交流中,我們的學生學習興趣越來越濃,越發變的活潑、可愛了,更多表現在對生活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同時也感受著知識的滋養。

  在教育教學規律的推動之下,“新課標”的指導之下,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逐步遠離偏、繁、難、向著理解、探究、分析、綜合、運用等方面發展。總之,這次學習,受益良多!

初中音樂教師心得體會7

  3月24日,全體初中音樂教師在我校開展“有效歌唱”研討會,由我校葉林海老師和方埠中心學校潘淑丹老師分別上了一堂“有效歌唱”教學課,在上課之前,嚴老師把我們聚集在多媒體教室,給參加活動的每位教師佈置了一個任務,針對課堂上出現的某一問題進行研究,因此我選擇了“老師在課堂上怎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方面來說點自己的想法。

  每當上完音樂課我在想,這堂音樂課學生快樂嗎?在課堂上我讓學生快樂了嗎?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嗎?學生對作品理解了嗎?學生對音樂課感興趣嗎?在課堂上學生成為主體了嗎?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我應該思考的是這些。

  今天,聽了兩位老師的'課後感觸很深,兩堂課中我認真聽著、記著,寫下了2位老師在教學上的閃光點,也記錄著自己的一些想法。更多方面是給予肯定的,值得我們新老師學習,如老師的親和力,我覺得潘老師在這方面表現得很好,她甜美的微笑更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教師的伴奏、教師的歌唱教學、教師的範唱、教師的引導、言語的激勵、激情的表現力、合作意識、又如教師誘發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對歌曲的興趣、樂器的演奏等方面都可以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中體現出來。

  然而有些方面也是我在平常教學上容易忽視的, 如學生對歌曲的理解,我更多的只是讓學生學會了唱這首歌,處理歌曲重難點而忽視學生們對歌曲的理解,再如學生興趣程度,興趣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正如莎士比亞所說:“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課堂上學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老師講授,能否樂意地去接受新的知識,並在老師的啟發引導下開展一系列的學習活動,自覺地用腦、用耳、動嘴、動手去完成老師所佈置的學習任務,關鍵在於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愉快的心情是產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如果一堂音樂課能給學生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使他們始終在輕鬆愉快、歡樂活潑的狀態下進行學習,課堂的教學效果將是事半功倍。又如師生互動與合作、透過師生互動、合作,既培養了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又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表演慾望,他們都渴望得到老師賞識,能和老師一起活動、表演,表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作為教師,我要更善於動腦、思考,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樹立屬於自己的教學風格。

  透過此次教學研討會,讓我受益匪淺,深知自己在教學上還存在著很多不足,將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也更期盼著能和各位同行有更多交流的機會。

初中音樂教師心得體會8

  對教學實踐一片空白的我來說,學習《音樂課程標準》,是我提高實踐新課程教學能力的當務之急。

  小學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隨著新課程的推行,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一些傳統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經驗面臨嚴重的挑戰。傳統的音樂教學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教師是課堂的主宰,把學生看作容器,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只傳授知識概念、技能方法,只要求實際模仿。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教師開始關注課堂的民主開放,關注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創造一個自由的想象和創造的環境,始終使學生的學習處於興奮之中。音樂教育出現了全新的、可喜的變化。下面我談談自己在學習音樂新課標中的一些體會。音樂課程性質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人文性2、審美性3、實踐性

  課程的基本理念分為: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2、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3、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4、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5、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

  在教育變革時期,音樂教育工作者應以學生為本,站在小學生的角度,瞭解學生的心理需求,改革傳統的唱歌課、音樂知識傳授課和思想品德教育課,創造性地、靈活地使用教材,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或促進者,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變化,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建立新型的學習方式。倡導體驗、模仿、探究、合作及綜合式的學習,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創設便於師生交流的教學環境,建立平等互助的師生關係。這一切,旨在改變過去單向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啟發學生在親身體驗或實際模仿的過程中,懷著探究的興趣,主動學習。

  我國的音樂教育,長期以來過分強調了它的知識性,而忽視了它的藝術性。顯然,這種注重“知識”忽視“藝術”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現代教學理念,與新課程標準也是背道而馳的。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更多的是要讓學生“審美”。學生在審美過程中,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以利於學生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長此以往,學生們必然會在“審美”的藝術教學中受到薰陶,從而用他們的“愛”去感染身邊的人,最終使這個社會是一個充滿美的社會。教師應從學生出發,多營造一些發現美、傳播美的良好氛圍。

  所以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還要再努力、再學習,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初中音樂教師心得體會9

  這一學年我擔任的是初中部七年級(133—136)和八年級(129—132)八個班的音樂教育教學工作,音樂教育教學每年都反反覆覆,但在每年反覆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我卻有著不同的收穫。現將這一學年的教育教學工作總結如下,以便今後更好地開展工作,彌補不足,精益求精。

  音樂是最擅長表現情感、以情動人的藝術。它的魅力在於給人自由馳騁想象的空間。一首好的樂曲,或許幾分鐘之內使你獲得幾星期苦思冥想的東西;或是襯托出一個美好的幻想;或是寄予一個美好的寓意;或是抒發一片灼灼的情感……這種立意與意境之美對人有著深刻的感染力,會在心靈深處留下美的烙印.音樂課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培養學生懂得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樂的能力,透過藝術形象,培養學生的美好情操,使他們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一、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注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透過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聽、看、唱,討論、聯想、想象及律動)中,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並在一定基礎上創造音樂。

  二、在教學過程中,本著讓學生從“要我學----我想學----我要學”這一過程進行轉變。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首先對教材的目標進行了設定。並根據初中學生的基礎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而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取捨,安排了本學年的教學計劃,精心編寫了各個年級各個課時的教案和導學案,配合學校強勢推進教學改革。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我一方面在教學模式上採用一些適時有效的設問,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另一方面透過大量的實物展示與課件相結合,吸引學生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學習興趣,從而達到課堂教學實效性。為了使學生能輕鬆、愉快地上音樂課,多用鼓勵的方式使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品質。努力做到用好的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對於破壞課堂秩序的行為也進行了善意的批評與糾正。在課堂活動中,我會創設平等、民主、愉悅的環境,能夠在課堂中點燃學生的求知火焰。

  三、本學年除第一單元是唱歌課外,其他單元不是創作就是器樂或欣賞,比較枯燥難上,學生的興趣也不太高,教學比較難開展。我就大膽的在教學中加入適當的表演,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有了提高,課堂教學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複習四分音符時讓學生用“走”來感知;八分音符讓學生用“跑”來感知,這一下學生很快就記住了。

  四、配合學校政教處,成功的舉辦我校第二屆“花樣年華”藝術節,併成功出演節目吉他獨奏《愛的浪漫史》。此次藝術節的文藝演出活動給學生充分發揮自我潛能的機會,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使他們懂得團結協作的巨大力量和重要性,同時也得到廣大師生及各界社會人士的好評,還向社會各界大力宣傳了我校的形象。

  五、努力學習,加強修養。我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去收集各種音樂文化資料,以便讓學生能多聽、多看、多接觸優秀的作品,從而增長見識,並獲得更多美的感悟。要是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讓學生適當地接觸一下電腦音樂。此外,我還很注意自身的學習。如:練習專業技能;閱讀一些音樂、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報刊、雜誌;上網查詢有關教育工作站,並精心建立了自己的音樂部落格與各地的中小學教師進行了很好的學習和交流。

  當然,我在教學工作中也存在這樣和那樣的不足,主要表現為:

  1、課堂教學不能針對8個班學生實際,缺乏“備學生”這一必要環節。

  2、忽視與個別班級學生的交流,有待於進一步改善。但我會盡最大的能力和努力改正不足的地方,進一步最佳化課堂教學,關注第二課堂。

【初中音樂教師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