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國小數學作業設計方案

國小數學作業設計方案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方案(通用10篇)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檔案頭”形式下發。那麼什麼樣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方案 篇1

  作業是日常教學中檢查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師幫助學生鞏固知識、訓練技能的主要手段,是促進學生良好個性及學習習慣養成的重要途徑。由於長期以來農村教師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及自身教學水平的限制,在佈置作業方面基本採用“一刀切”的方式,而沒有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及個性發展的差異,容易造成好學生“吃不飽”,一般學生難提高,學困生“吃不了”的現象。我們在設計作業時可以由淺入深、逐步提高、突出重點與關鍵、合理搭配題型,做到“活”一點、“新”一點、“趣”一點、“奇”一點,透過多種渠道,寓趣味性、靈活性於作業中,把生動有趣的現實生活融進數學作業,以此來激發學生的作業興趣,使之產生內驅力,自覺、主動、高效地完成作業。

  一、作業要有趣味性

  教師必須深入瞭解學生,針對學生的特點設計富有趣味性的作業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體驗快樂,變“要我做”為“我要做”與“我能做”。

  1. 內容有趣。作業的內容是課外作業的核心,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現實生活,體現童真童趣,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讓學生感受數學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習的熱情。例如,為了鞏固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進退位加減法這一知識點,可以將枯燥的計算變成生動有趣的猜數遊戲。算式35+8=43,可以這樣設計:我想到了一個數,你來猜猜它是多少。它比35大8,它是多少?也可以這樣設計:我想到了一個數,它比43少35,你猜是多少?這樣一種算式便有多種變換方式。這樣的猜數遊戲,可以讓學生在學校與同學每天互相猜一猜,也可以在家裡與父母互相猜一猜。這樣的作業設計既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又能讓計算能力弱的學生透過練習得到提高。

  2. 形式有趣。學生常常把課後作業視為負擔,這與所佈置的作業缺少趣味、機械枯燥有關。數學作業設計應切合學生的特點,採用生動活潑的形式,使得學生以主動的姿態進行作業。

  (1)遊戲類作業。如教學完“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的相關知識,教師可佈置學生在校與同學,或者在家與家人一起互動,玩站隊遊戲。讓學生在遊戲時站一站、指一指、想一想、說一說,讓他們能夠在遊戲中辨認方向,用方位詞語來描述物體所在方向,既讓學生在快樂中完成對知識的鞏固,培養學生的方向感及合作交流能力,又增進與家人的情感,有益於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

  (2)創作類作業。這類作業可以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亦能培養教學學科之外的能力。例如,在教學低年級“統計與機率”領域的內容時,教師佈置學生利用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等一些平面圖形,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巧妙設計圖案,並統計該圖案中平面圖形的數量。這樣的作業設計,既是對數學知識的鞏固應用,又培養了學生巧妙運用數學知識進行美術創作,實現學科知識間的互通互融,具有新r性和挑戰性。因此,學生個個興趣盎然、思維活躍,作業成為了他們施展才華的舞臺,各項能力均能得到提升。

  二、作業要有靈活性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中明確指出,數學課程應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此,數學作業的設計也應體現這一理念,既要實現對全體學生基礎知識的鞏固應用,能力的培養與發展,又要考慮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性,設計靈活多樣、富有彈性,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的作業,努力實現統一性與差異性的完美融合。每位學生都能在完成類似私人定製的作業過程中,體驗獲得成功的樂趣,培養其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習慣,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學習的自信心,同時又能提升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設計作業之前,教師要深入瞭解班上的每一位學生,並根據他們的個體差異及性格特點,把他們分成不同層次,做到心中有數。同時,教師還要顧及學生的自尊心,既不能在班級公開學生所處具體哪一層級,又要讓每位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一層級。教師根據不同層級要求設計有針對性和層次性的作業供學生選擇,讓每位學生都能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方案 篇2

  作業是檢測教師教與學生學習效果的中介,是師生交流的工具,是教師常規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

  一、作業型別及作業量

  1.教師在佈置作業前一般先將作業做一遍,將作業分為“必做作業”和“選做作業”,作業佈置應根據學生的學情,為學生精心選擇作業,作業要保證基礎性和時效性,杜絕機械重複的作業,嚴禁佈置需用手機完成的作業和給家長佈置作業。同時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不同學情和學習能力,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層次的作業,為不同的學生的學習創設不同的作業空間。

  2.作業的形式應該多樣化,要根據學科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積極探索作業的形式,從數學學科特點出發可安排口頭作業,書面作業,綜合實踐性作業等,學生可採用書面、社會實踐等形式來完成。佈置的課外作業要適量。給學生布置的作業教師要先做一遍。除書面作業以外,可根據需要佈置調查、製作方案、數學日記等實踐性作業,並根據不同作業形式明確不同的要求

  3.學生的課堂作業一定要適量適度,一般在課堂上給學生留十分鐘推薦左右的作業,儘量保證課堂作業在課內時間完成。其中數學作業應該一天一練。

  4.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三-六年級不超過半小時。

  5.嚴禁教師將書寫作業作為懲罰學生的手段。

  二、作業本與書寫規範

  1.各年級統一課堂作業本。

  2.一、二年級用鉛筆書寫作業,三、四、五、六年級用用藍色或黑色鋼筆、簽字筆書寫,一本作業用同一種顏色筆書寫,不得混用,字的大小約佔線格的三分之二。書寫要做到認真、工整,字型端正、清楚。數學作業中的漢字書寫以楷書為規範,做到筆劃、筆順、結構正確無誤,字距合理,在整齊劃一的基礎上逐步達到美觀。數字書寫,筆順正確,大方規範。

  3.畫圖一至六年級一律用鉛筆,尺規作圖。

  4.作業本封面要清晰填寫:校名全稱、年級、學號、姓名。封面、封底不得亂塗亂寫亂貼,保持乾淨整潔。

  5.做題時要寫清練習幾、題目序號。課本上的圖形和解決問題不要抄題,直接列式解答。如果是補充的,則要將題目抄上。

  6.豎式計算一般列在橫式下面居中位置,如驗算可將豎式位置適當移向左邊,驗算豎式必須並列在算式豎式的右邊,豎式中的較長橫線要求用直尺劃。

  7.計算題題目抄題時至少前空一格(一個字位置),第一個等號應另起行,遞等式的等號要對齊,同級運算一次可脫式,指明要簡便計算的須寫簡便過程。

  8.應用題如要求抄寫題目則格式同課本,換行書寫必須與上一行開頭對齊;列式計算後,單位名稱加上“()”;答語要完整。

  9.使用鉛筆做作業時,清除誤寫的圖字應用橡皮擦,注意保持卷面的整潔;使用鋼筆做作業時,清除誤寫的圖字統一用雙橫線劃掉即可。不準使用塗改液、更正紙或者透明膠塗改作業。

  10.作業中的錯誤必須及時訂正,訂正時先寫上“訂正”兩字,換行開始訂正。除應用題外,訂正時題目需重抄,應用題也應寫上“答”

  11.課堂作業每週3次,基礎訓練學完做完。

  12.課堂作業、家庭作業量:一般口算題每次16道

  13.筆算題每次6道,幾何題、應用題每次4道。(建議學生分層次佈置作業數學基礎好的多一點)

  14.班級每學期舉辦一次優秀作業展示,發揮學生之間作業的傳幫帶作用。作業批改要求

  三、作業批改要

  1.及時、準確、精細,批改符號規範、統一。

  2.每次作業批改均使用紅筆,並在作業右下方標明批改日期。不得要求學生或家長批改作業。練習批改要求:正確的打“J“,錯誤的“一”。

  3.不完全對的作業題有的可以不打“xx”,只在題旁打上“?”,或將錯誤之處圈出或劃出,以引起學生思考。

  4.對於錯誤的作業題,督促學生在本次作業後或指定位置更正,並進行第二次批改。作業評定

  “優”“良”“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第,英語用“A”“B”標示等級。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宗旨,體現培育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整體設計課內外的學習活動,把課外作業和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使其成為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以少而精的高質量作業取代簡單、機械、重複性的大量作業,達到“減負增效”目的。

  二、設計原則

  1.“依標設計”的原則

  作業設計要符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關於合理設計與實施書面測驗的要求。一要指向數學本質的理解及在具體情境中的合理應用,二要體現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十大核心素養,三要設計瞭解學生學習過程的作業。

  2.一致性原則

  作業設計要與學習目標四配,體現“教學評”一致性的理念。把“評價”嵌入作業佈置之中,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的功能。

  3.書面作業與實踐作業相結合的原則

  嚴格控制書面作業的量,要符合各年級書面作業的時間要求。適當佈置實踐類作業,加強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育。一二年不留書面作業,佈置一些小製作、小調查、小閱讀等實踐類的作業,其他年級在書面作業的基礎上可適當佈置與學習內容密切聯絡的實踐性作業。讓學生在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感悟數學思想方法,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4.層次性與趣味性相結合的原則

  作業的大容,要適合各個層次的學生需求。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適合自己的作業,避免“吃不飽”和“吃不了”的情況。注重趣味性、層次性和開放性,作業形式要靈活多樣,使學生願做作業、樂做作業。

  三、設計策略

  基於當下課外作業存在作業量大、形式簡單、內容重複、目標單一等的問題,積極探索符合時代要求的體現“作業育人”功能的課外作業設計與佈置的策略。

  1.前置性作業

  為了瞭解學情和初步感知新知,設計前置性作業。這類作業與第二天的課堂教學要緊密聯絡,在反饋作業完成情況的基礎上,引入新知教學。如:上《誰打電話的時間長》(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這課時,教師前一天可以佈置如下作業。笑笑打的國內長途,每分0.3元,通話費5.1元;淘氣打的國際長途,每分7.2元,通話費54元。誰打的

  電話時間長?請你把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路和方法記錄下來,並準備交流彙報。第二天上課時,學生可以先彙報解決這個問題的整體思路,教師將問題的焦點聚焦於小數除法計算方法的探索。

  2.檢測性作業

  為了鞏固知識技能、檢測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要佈置檢測性作業。這類作業是對學習目標的檢測,設計時要思考作業與目標匹配的問題。有檢測結果性日標的也右檢測過程性目標的,還有

  兩者兼有的。教師要透過適當的方式方法及時評價與反饋。如:先給圓柱形茶葉筒包上包裝紙,再想一想,這個圓柱的表面是由哪些面組成的?並寫出來。這個作業檢測的學習目標是結合具體情境,能說出圓柱表面的組成。

  3.趣味性作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設計作業時,教師應從學生的年齡特徵出發,設計新穎有趣的數學作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學完了《因數與倍數》內容後,可以佈置這樣的作業:“猜電話號碼,聯絡老師。”老師把自家的電話號碼編成一個競猜題,學生會覺得十分有趣。還可以將這份作業推廣,要求學生把自家的電話號碼編成一個競猜題讓同學猜。把課內知識應用起來,會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4.實踐性作業

  為了使數學作業貼近生活,讓學生感受數學就在身邊,能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可設計實踐性作業。如:學習《角的認識》之前,讓學

  生用牙籤、小棒等材料製作角的模型,透過動手操作來體驗角的特徵;學習了《圖形的拼組》之後,請你回家後用七巧板拼出不同的圖案,畫在紙上返校後與小夥伴們交流;學習了《克與千克》之後,掂一掂不同的實物,估一估、稱一稱,感受1克和1千克的質量;學習了《千米的認識》之後,選擇一個顯著的起點,實際走一走,感受1千米的距離。這樣的作業能夠搭建起“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絡,學生學得紮實,感受深刻。

  5.調查性作業

  調查性作業是緊密聯絡學生的日常生活實踐,針對一些涉及數學知識的實際問題而設定的。學生可以透過觀察、收集資料、調查、訪問,瞭解現狀,對不合理的問題提出建議和改進措施,加強學生的社會參與意識,培養學生關心社會、服務社會的良好素質。例如:高年級學習了《統計》之後,學生可深入社群、街道、企業調查統計汽車數量;走訪交警、城管部門瞭解轄區內停車位的分佈情況,徵集居民對現在停車問題的意見,自行設計多功能停車場方案。驅動孩子們解決停車難問題,培養其策劃、調研能力,實現從課堂走向生活,從學校走向社會,最終成為一個真正完整的人。

  6.分層性作業

  為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需要,設計層次不同的作業,給學生提供豐富的作業選單。如:採取“自助餐”形式,分為必做題,選做題,拓展題幾個層面安排;“套餐型”形式,分為模仿練習、變式練習、拓展

  練習。為控制作業時間,提高完成作業的效率,規定作業時間。如:二十分鐘能做幾道題,對了幾道題。把選擇的權力下放給了學生,學生會更願意完成作業。從而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的目標。

  7.閱讀性作業

  閱讀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一項重要活動,是人類汲取知識的主要手段和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教材中編排了“你知道嗎?”“生活中的數學”“數學遊戲”等欄目,專門向小學生介紹有關數學家的故事、數學趣聞與發現、數學方法與思想、數學史等。在學習《十進位制計數法》之後,安排學生查詢、閱讀“阿拉伯數字的由來”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數字的演變歷史”“二進位制、十六進位制”等相關內容,瞭解古代人民的計數方法和計算方法,感受數字的美妙,體現了數學文化的價值,透過數學悅讀,極大地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除此之外,數學日記、思維導圖、數學遊戲、數學魔術等都可以走進我們的作業。設計多樣性的課外作業,把數學的“學科知識”變成學生可以感受、操作、體驗的“生活狀態”。總之,透過精心設計與佈置課外作業、及時評價與反饋作業和用心修改與完善作業等措施,在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同時,充分挖掘課外作業的育人功能,達到激發學習興趣,培育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鞏固課堂學習內容,提高學習效率等目的。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方案 篇4

  早期蘇聯教學論專家凱洛夫、斯米爾諾夫,都將作業與課堂教學視為同等重要,把作業研究視為教學論研究的重要方面:美國學者庫柏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未,出版了專著《家庭作業》對作業的功能與作用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我國學者吳也顯在他的著作《教學論新編》中把教材分成三個系統課題系統、圖象系統和作業系統。可見作業問題在國內外教學論研究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二期課改的推進,作業問題更向多維視角分析研究。國家教育部長曾指出過: 要提倡佈置活動性、實踐性的小學作業,二期課改行動綱領中也明確指出:要改進學生的訓練方式,構建學生的訓練體系,要大力開發習題對於促進學生主動活動,培養學生創造才能的功能,把非形式推理的開放性問題,課題研究和建模求解等納入新編習題作業的範圍,與原先強調現有知識掌握鞏固的習題型別相配合,組成完整的數學訓練體系。因此,加強作業問題研究,開展作業改革是解決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重要途徑,也是體現學生學習主體性的重要實踐。

  數學作業是小學生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是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活動形式,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環節。透過完成一定數量的數學作業,能使學生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並將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科學的數學學習方法,也利於教師瞭解教學情況,及時反思改進。

  現在小學數學作業普遍存在:

  一是作業內容乏味,機械重複較多;

  二是作業形式單調,缺乏思維問題;

  三是作業量分佈不均,隨意性較大;

  四是忽視學生潛能,缺乏自主性的問題;

  五是重視獨立完成的作業,忽視合作交流完成的作業。

  學生對這樣的數學作業非常反感。正是由於教師佈置作業只從本意出發,忽略學生心理需求,致使眾多小學生逐漸形成不良的作業習慣,抑制了學生的興趣愛好,抑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更抑制了學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嚴重影響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由於受片面追求考試分數的影響,數學作業產生了不少弊端:忽視學生的個別差異,教師沒有很好的研究學生心理、理解教材,把全體學生置於同一起跑線上,讓發展水平並不相同的所有學生去完成整齊劃一的訓練任務,造成有能力的學生吃不飽,基礎差的學生吃不了;在練習設計的安排上存在著只注重練習的量,而忽略了練習的質,在練習目的安排上重視基本概念和定理的掌握,忽視基本技能的實際運用,造成作業份量過多、出題過細、答案過死的現象,而使學生常常在被動的狀態下做無效或者低效的作業。分析作業問題,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的小學數學作業模式,已成為數學教學改革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方案 篇5

  活動(一):每天上午10:00做暑假作業後面的數學2頁。認真讀題,細心做。

  活動(二)筆算(列豎式題)及口算(100以內的計算題)

  每天5道口算題和4道列豎式題。做2道應用題;準備一個新本子哦!標上日期。按30天準備哦!

  活動(三):小小設計師。

  1、利用學過的平面圖形,拼貼一幅美麗的圖畫,給自己的作品起個名字。

  2、根據自己的.拼貼畫,數一數每種圖形各用了多少個?

  長方形有()個。

  正方形有()個。

  圓形有()個。

  三角形有()個

  3、根據內容提出幾個用加減法計算的問題。

  活動(四):快樂購物,開心作業

  例:今天是7月20日,我買了一包瓶可樂,價格是2元5角,我付給營業員阿姨一張5元,阿姨找回2元5角,面值分別是二張1元,一張5角。

  第x次購物

  今天是x月x日,我買了xx,價格是xx。我付給營業員阿姨xx,阿姨找回xx,面值分別是xx

  第x次購物

  今天是x月x日,我買了xx,價格是xx。我付給營業員阿姨xxxxx,阿姨找回xx,面值分別是xx

  第x次購物

  今天是x月x日,我買了xx,價格是xx。我付給營業員阿姨xx,阿姨找回x,面值分別是xx。

  活動(五)“家務小能手”一x記錄自己在家做家務的身影

  爸爸媽媽每天工作很辛苦,你也一天天長大了,請幫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掃地、拖地、整理房間,你就是爸爸媽媽最能幹的小幫手!請用照片記錄下你做家務的身影,還可以加上自己的感受哦!

  最後,祝孩子們度過一個健康、快樂的,安全的假期。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方案 篇6

  作業要求:

  1、可以寫在生活中用到數學的情況。比如:購物消費中的遇到的加減問題、外出遊玩遇到的數數問題、過年壓歲錢的收入、支出問題等。

  2、可以寫你看到的數學現象,想到的數學問題。

  3、可以編寫與數學有關的小故事。

  4、可以介紹在書上看到的數學知識,包括趣味數學,數學故事、數學笑話、數學家的介紹,數學遊戲的玩法等等!但要注意不要照抄。

  5、可以寫出自己對一道數學題的解答思路。

  6、可以寫你對學習數學的心得或學習方法。

  (注:數學日記,字數不限,篇幅不限。

  數學日記,為孩子們在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架起了一座美麗的彩橋。相信:這次有意義的數學實踐作業,一定會讓每個孩子在愉快中滿載而歸!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方案 篇7

  一、這學期我們認識了鐘錶,“鐘錶王國”:發揮想象,運用我們所學的鐘表知識,在卡紙上設計並製作精美可愛、富有創意的鐘表圖案。再製定一個暑假作息表,讓我們的暑假生活在時間老爺爺的幫助下過得充實、快樂。

  二、“我眼中的數學世界”xx數學繪畫。可以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你生活中的某個場景並畫出來,用硬卡紙製作。

  三、“圖形寶寶的拼組”用卡紙勻稱的剪下各種平面圖形,並將這些圖形寶寶拼組成一幅作品,並貼上在白色的a4紙上。

  四、“生活中的數學”:嘗試著進行買菜、到超市購物等實踐活動,每星期寫一篇與數學有關的小故事。請家長幫助修改,要求以手抄報的形式完成在四開紙上。

  五、研究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去調查,去研究,把研究的內容、經過以調查報告的形式完成。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方案 篇8

  數學暑假作業:

  數學作業的要求:“動動腦,動動手”讓自己更加聰明,更加能幹。

  一、聽與說

  1、請爸爸媽媽配合,每天口頭出20道100以內加法和減法讓孩子心算出答案後口答。(以鍛鍊孩子的心算口算能力)

  2、在自己的學習輔導材料上每天找5道解決問題完成後讓爸爸媽媽檢查。

  二、做與練

  1、“做一天小主人”xxxx與爸爸媽媽一起逛一次超市,購買家裡需要的生活用品和食物,並用表格形式記錄下所買的東西和價格,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錢。然後在購買物品中挑選幾樣喜歡的物品提幾個數學問題並自己解決。

  物品合計

  價格

  2、用彩紙製作大小不同的多個學習過的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圓、利用這些有趣的圖形拼成一副美麗的圖畫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方案 篇9

  一、口算練習

  堅持練習100以內的口算,每天10道題,最少練夠500道。

  (注意書寫工整乾淨)

  二、實踐活動作業(以下作業務必按要求完成,開學時帶來和大家分享交流,並評選出優秀作品。)

  1、製作乘法口訣卡片

  用A4硬卡紙製作乘法口訣表,用黑色水彩筆書寫。

  2、認識人民幣

  利用整個假期時間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和家長去購物並完成活動總結(用A4紙列印)。

  3、數學日記

  自己選擇內容,寫1篇數學日記,配上插圖,寫到A4紙上。

  乘法口訣表(參考版)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五 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 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六 六三十六

  一七得七 二七十四 三七二十一 四七二十八 五七三十五 六七四十二七 七四十九

  一八得八 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 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八八六十四

  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 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七九六十三 八 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方案 篇10

  【課標要求】

  “透過觀察、操作,瞭解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是定值,掌握圓的周長公式,探索並掌握圓的面積公式,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在觀察、實驗、猜想、驗證等活動中,發展合情推理能力,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與結果”“在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認識數學的價值”。

  【單元解析】

  本單元的內容是小學階段的最後一個認識平面圖形的單元,圓這個平面圖形與以往學習的平面圖形有顯著的不同,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都是直線圖形,而圓是曲線圖形。因此,教學從對直線圖形的研究過渡到對曲線圖形的研究,這對學生而言是一種跨越與挑戰。

  【學情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以及圓的周長推導過程和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透過前面圓周長的學習,發現學生對所學習過的平行四邊形及三角形的面積推導過程有所遺忘。我所帶六.12班,家長能積極配合,大部分學生有較強的自我發展意識,願意獨立自主探究問題,小部分學生在老師與家長的引導下,也能按部就班完成探究任務。

  【本課學習目標】

  1.透過觀察、操作、分析和討論,經歷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圓面積計算公式。

  2.能正確運用圓的面積公式計算,並能運用圓面積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探究圓面積公式的活動中,體會“化曲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極限思想。

  【作業設計目標】

  1.熟練運用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的周長和麵積公式進行計算。

  2.以動手操作為基礎,探索和發現“周長一定時,圍成的圓的面積最大“,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的能力。

  3.瞭解蒙古包的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作業內容】

  1.“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

  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首民歌裡的“穹廬”就是古代遊牧民居住的氈帳,即現在的蒙古包。蒙古包以圓形為總風格,無稜無角呈流線型,蒙古包營造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內蒙古自治區的一員,你還了解蒙古包的哪些文化?你知道蒙古包的底面為什麼是圓的嗎?

  2.實驗操作

  要求:動手實踐操作並將思考結果與同伴或者家人分享。提示:

  動手操作:用一根長31.4釐米的繩子,圍出一塊空地,

  可以是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畫一畫、算一算,怎樣圍面積最大?

  說明:以上提示過程只針對於認知能力弱的同學,對於認知水平較好的同學自主思考。

  【作業說明】

  本次作業是在學習完圓的周長和麵積後進行的一次探究性作業,是探討:當週長一定時,圍成什麼圖形的面積最大?

  圓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生活在內蒙古,獨特的建築——蒙古包是我們內蒙古大人孩子都熟悉的,以“蒙古包的底面為什麼是圓形”作為探究情境,既提高學生興趣,又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現了數學學習的重要價值。

  在小學階段還無法嚴格證明周長相同的情況下,圓的面積最大,但可以透過實驗的方法,假設用一根繩子圍成正方形、長方

  形、圓等,分別計算出它們的面積,就會發現圍成的圖形中圓的面積最大。

  “當前,數學新課標實施應以學生數學素質的養成為核心目標,課堂教學中學生數學活動經驗的獲得,是學生數學素質養成的必要條件”,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課標(20xx版)》也指出,數學活動經驗需要在“做”的過程和“思考”的過程中積澱,是在數學學習活動過程中逐步積累的。本次探究作業以實踐性的活動讓學生“做”起來,在“做”的過程中引發學生的思考,進而主動探究,最終得出結論。

  【作業效果反思】

  能力較好的一些同學,基本上採用了影片展講的方式,有的學生邊畫邊講邊算,語言表達流暢,思路也很清晰,用時達五分鐘;有的同學提前畫好算好,直接進行展講。這些同學透過動手畫、算,動腦想,探究得出了“周長一定時,圓的面積最大”。一些中上等生做成精美的數學小報,小報中呈現了自己的思考過程,從而得出了結論。一些中等生和學困生都採用計算探究,在計算中,或許有一些錯誤之處,但看得出思路是正確的,也值得表揚與鼓勵。

  本次作業能力不同的學生選用了不同的方式,透過學生動嘴動手動腦進行自主探究,知道了蒙古包的底面做成圓形的緣故,也體會到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國小數學作業設計方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