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清明節> 清明節風俗作文

清明節風俗作文

清明節風俗作文(15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風俗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風俗作文1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裡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又一年清明節,你在緬懷著誰?

清明節風俗作文2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等,清明節也包括在其中。我覺得清明節最有紀念意義。

  清明是祭祖的好日子,在那天,人們準備一些紙錢、酒、鞭炮等來祭祖。所需的東西帶去墳地,經過添墳等過程,來完成祭祖。我家鄉的清明節是不許女孩子去墳地的,我沒有親身經歷過整個過程,所以只瞭解個大概。

  祭祖就是祭奠已逝去的親人的一種活動,這種活動好像是給逝去的人一種安慰,也是和逝去的人交流的一種方式,也是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懷念,請求他們為活著的家人祈福。據我瞭解,如果燒紙時在心裡念一下保佑家人平安之類的話(這種做法好像是有點迷信的因素),你的願望也許是會實現的。當然這只是人們寄託的美好願望,真的又能靈驗到什麼程度呢?。

  有的人會聽信某種謠言,而衝動做一些不可理喻的事被傷害,那是具有欺騙的、不可理喻的;但是清明節的習俗是是從很久以前流傳下來的,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沒有欺騙的性質。

  所以不要把清明節的習俗認為是迷信的,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前就流傳到現在的傳統,請不要忘記它,忘記這有深刻意義的節日。

  讓我們一起來保護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清明節風俗作文3

  太好了!太好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來了!在清明節,我的家鄉有許多習俗。比如:碰雞蛋、吃雞蛋、測前途等。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測前途了。

  聽奶奶說,測前途是她們小時候玩的一種遊戲。先在幾碗熱騰騰的麵條下面放以下幾種東西:鋼筆、硬幣、布、紙……如果抽到鋼筆,說明你長大可能是一個寫東西的;如果抽到硬幣,說明你長大可能很有錢;如果抽到布,說明你長大可能做裁縫;如果抽到紙,說;明你長大可能是一個設計師……

  聽起來還挺有趣嘛!我請求奶奶讓我也玩一次,奶奶答應了。第二天,我早早的起了床,來到餐桌前一看,桌上已經擺了五碗冒著熱氣的西紅柿雞蛋麵了。奶奶笑眯眯地看著我,說:“選一碗吧!”我猶豫了一下,心想:選哪一碗呢?我可真想長對透視眼,看看每一碗下面各放著什麼。唉,沒辦法,只好由天聽令了。我拿起中間的那一碗麵,下面居然是一支英雄牌鋼筆!我驚奇地對奶奶說:“奶奶,奶奶,我抽到了一支鋼筆!”奶奶也高興的說:“喲,我孫女有出息了,長大能去寫東西的了!”我也欣喜若狂,高興的一蹦三尺高。我興奮地叫醒了爸爸媽媽和叔叔,告訴了他們剛才事情的經過,他們都誇我本事大。我美滋滋地吃下了這碗西紅柿雞蛋麵,心裡比吃了蜜還要甜!

  奶奶小時候玩的遊戲可真有趣,過清明節真好,到明年的清明節,我一定還玩這個遊戲的!

清明節風俗作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清明節我都會想起這首詩,而我家鄉的習俗卻截然不同。每到清明節,不管你多忙都必須得趕回來給自己的親人燒紙錢,祭拜,如果不這樣的話,那就是對祖先大不敬。

  清明節一早,家家趕做祭拜品,我們家也不例外,爸爸媽媽做東西,我就在旁邊打下手,媽媽做的都可漂亮了,有什麼“萬事興,一笑仙等”。祭拜品做完了,該包紙錢了,他們把一大堆的紙錢十張十張的包了起來,然後又把它曬在太陽下面曬乾,我問媽媽為什麼要曬乾呢?媽媽笑了笑說:“不曬乾怎麼好燒呢。”

  在曬紙錢時也要吃飯,吃飯前要“叫飯”,就是把飯什麼的都準備好後,叫死去的親人來“吃飯”。說是吃,其實這也是一種禮儀罷了。他們吃完“飯”後,未滿12歲的小孩能吃他們吃的飯,要重新盛飯。

  飯也吃完了,紙錢也曬乾了,是時候出發去給他們祭拜了。我們來到祖宗的墳前掃墓,然後把祭拜品放在祖宗墳前,然後邊燒紙錢,邊放炮。祭拜後,一切又恢復了往日的情形。清明節,我們家鄉的清明節,真是有趣。

清明節風俗作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一聽到這詩句,我便想起清明節掃墓的場景。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通常都在農曆的3月12,又名踏青節。

  早晨,天陰暗暗的,烏雲密佈,小雨濛濛的,被風一吹,似霧卻不似霧,似雨卻又不似雨。

  我坐在車裡,看著小雨點綴的窗外。“嚓”的一聲,爸爸剎了車,我們到了。大夥撐著雨傘,提著東西,就下了車。到了祖宗的墓前,只見草木覆蓋了大部分的空地,爸爸就拿著鋤頭把雜草都除掉,剩下一些小樹根就用手拔,直到變成光禿禿的一片後,才停下。這墓,是太姥姥的,當我們放上酒菜,點上蠟燭時,爸爸已經把鞭炮準備好了,放在墓前,點上火,“噼裡啪啦”的聲音便響了起來,大家在聲響中拿著香,在東南西北各個方向稍微拜一下,陰雨綿綿,雨大了點,打溼了我們的衣服,打溼了墓碑,印著的,是太姥姥慈祥的笑容。我沉思了,想起了太姥姥生前對我的好,念著我對太姥姥的懷念。接著,我們收拾了下東西,又去掃他姥爺的墓。

  太姥姥的笑容,如微風一樣溫柔,聲音如樂曲一樣動聽。這些回憶都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頭。

  我在回家的路上,雨更大了,望著窗外棟棟被打溼了的房屋,如同一位老人靜坐在那,接受雨的洗禮。

清明節風俗作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清明》。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這麼,清明節有哪些習俗呢?

  大多數人都是在清明節掃墓。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品供祭在墓前,再將紙錢燒掉,為的是讓死者在天堂裡有錢花。“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特有的氣氛。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掃墓、禁火,還有很多體育專案。如:盪鞦韆、放風箏、踏青、植樹、蹴鞠等。

  寒食既成為清明節的別稱,也變成清明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在北方,人們只吃事先準備好的冷食;在南方,則多為青團跟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清明這個節日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個富有特色的節日。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親人的習俗仍然很盛行。

清明節風俗作文7

  昨天是清明節,天清氣朗,我去外公老家掃墓。路上車多人多,都提了袋子,袋子中裝了很多錢。

  外公家的墓地在一個林子裡,下了車,大家便開始勞動,外公燒香倒酒,一個衣著時尚的奶奶爬上墳頭,鋤著雜草,而哥哥拿著棍子和我打架。

  接著,要燒錢了。錢都是假錢,有一百萬的,有一萬億的。姐姐拿著一疊錢,喊道,發工資嘍,發工資嘍。爸爸說,這些錢是給鬼用的,不是給人用的。我們紛紛把錢投到火裡面,菸灰卷著向上竄,外公笑著說,現在燒了這麼多錢,你們二位(公公婆婆)可別爭錢呀。

  森林裡人多了起來,熱鬧起來,人頭在墳頭間移動著,一個白髮蒼蒼的老爺爺扛著一個耙子,掃著葉子,有個大媽在墓碑前倒酒,一對叔叔阿姨在一個沒有墓碑的`小土墳前點香。

  我爬上一個墳頭,拿著一根棍子當做槍來射擊。爆竹聲中,濃煙騰起,嫩綠的枝葉間香灰到處流竄,大家紛紛移動。

  下午,我回到老家嗎,去奶奶的墳前祭拜。

  爸爸燒的錢很少,外公燒了一大摞,面額是幾百萬幾百億的,而爸爸只燒了幾疊,等我們仔細一看,面額居然是兩塊的。外公打的爆竹響了幾分鐘,而爸爸的爆竹几秒鐘就打完了。

  姐姐和我都笑爸爸小氣。爸爸辯解道:“不要講我小氣,我也給奶奶也送了一套別墅,還有洗衣機,太陽能……”

  一路上,我們說說笑笑回了家。我覺得,清明節,真好玩。

清明節風俗作文8

  清明節是祭祀已故親朋好友的節日,你曾關注過這個節日嗎?讓我們一起來關注清明節的這些習俗吧!

  聽老人們說我們的先人掃墓時將其與踏青結合,一家人透過踏青掃墓再次聚在一起,不辜負春天的大好時光。找一片平坦寬闊的草地,享受生活的樂趣。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過去,有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盪鞦韆,也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盪鞦韆不僅有利於身體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我和小夥伴都喜歡玩。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人們也有清明植樹的習慣。

  拔河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時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時人們清明時節喜愛的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用來訓練武士。

  清明節是節氣和節日的結合,它把春天生機勃勃地表現出來。我們和家人一起去祭奠,一起去緬懷,可以種一棵樹,可以放一隻風箏、湯鞦韆、植樹、拔河、踢球。讓我們在大自然中運動起來。讓我們在春天裡歡快地度過清明節。

清明節風俗作文9

  清明節的風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掃墓: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按長期形成的風俗習慣,舊時,北京人多在清明掃墓,但祭掃儀式並不在清明的當天,而是在臨近清明的“單”日舉行。據說,只有僧人才在清明當天祭掃墳塋。

  插柳: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簷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風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

清明節風俗作文10

  明天是清明節。我正在完成語文流的作文,我想明天正好是清明節不如這會上網查查清明節的來歷。我特意與大家一起分享: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因此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說完了清明節的由來,就來看看我網上祭先烈的事吧,我剛登陸祭先烈的網站,心中不得不想起黃繼光用身體堵住搶眼、董存瑞捨身炸碉堡……他們都是為了新中國而丟掉了生命,我心中一陣悲憤,咬牙切齒的咒罵道國民和日本鬼子,我一連點了好幾個鞠躬和獻花,並留下了言:你們用血肉換來了新中國,我萬分感謝你們給了我這樣一個美好的時代,我在此向你們鞠躬!

  這個清明節讓我知道了這個新時代是民族英雄用生命換來的,我為他們感到自豪!

清明節風俗作文11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每到清明節,人們都要回家祭祖、掃墓,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思念之情。而踏青、做青團等都是清明節的風俗。

  每年清明節前夕,奶奶都會去買艾草,清水洗淨後打漿,然後放入糯米粉和成粉團,之後就開始包青團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先把粉團搓圓,中間按出一個小坑,放上一大勺餡,再將口子封住,這樣,一個青團就大功告成了。一開始我還挺自豪的,可是和大人一比,我就不高興了,他們包的像一顆大“珍珠”,我的呢,像一個“肉包子”。青團包好後,我們就把青團放蒸籠裡蒸一蒸。三十分鐘後,青團出鍋,聞一聞,哇!好香啊!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結果被燙得急忙把青團扔回到了籠裡。媽媽笑著說:“小饞貓,別急!”

  我們做的青團,有許多口味,如:紅棗、豆沙、鹹菜、鮮肉。紅棗,甜香四溢;豆沙,軟糯可口;鹹菜,脆爽無比;鮮肉,鮮美異常。

  等清明那天,我們就會帶上一部分青團去掃墓。小小的青團,寄託了我們對祖輩的緬懷之情。

清明節風俗作文1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裡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的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又一年清明節,你在緬懷著誰?

清明節風俗作文13

  清明節的習俗除了講究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都會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流,又有踏青遊玩的歡聲笑語,是一個有特色的節日。

  掃墓: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按長期形成的風俗習慣,北京人多在清明掃墓,但祭掃儀式並不在清明的當天,而是在臨近清明的“單”日舉行。據說,只有僧人才在清明當天祭掃墳塋。

  插柳: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簷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跟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

清明節風俗作文14

  清明節,在我國是流傳幾千年的節日。全國各地都以不同的方式來過清明節,我的家鄉——新昌也有與眾不同的方式來過節,現在就讓我來講講吧!

  清明節前的幾天,大人們就開始忙了起來,準備打清明麻餈,這是新昌特有的食品,是將糯米蒸熟後放在石臼裡,用大榔頭打爛,裡面包著豆沙餡,做成長長的一條。味道軟軟的,甜甜的,可好吃了!這可是我們新昌人祭奠祖先的必備品呢。除了這個,通常還會準備一些必備物品:有紙錢、香蠟燭等。

  到了清明節那天,大人們很早就忙開了,還上街買祭奠的飯菜,這幾樣是我們新昌少不了的:有酒、肉、魚、綠豆芽、豆腐、豆腐乾……然後把它燒好放進碗裡。

  出發了,我們把必備的東西放入籃子裡。拿著籃子向祖墳走去,到了墳地,我們有的拿著刀在割雜草;有的在打掃地面;我們小孩則在一邊快樂的玩。最後,放好飯菜,點燃香,我們開始祭奠自己的祖先了,大人們擺好準備的祭奠飯菜,開始祭奠自己的祖先。我們新昌的祭奠程式是:先拜山神後拜自己的祖先。祭拜完後,我們等一會兒後,就要燒紙錢。燒完後,我們把飯菜放入籃子裡回家了。臨走前,都要放鞭炮,所以清明節天天能聽到鞭炮的響聲。放完後,我們就打道回府了。

  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它是我們新昌人重要的一個節日。更是我們懷念親人、增進親情、踏青郊遊的好日子。

清明節風俗作文15

  一提到清明節,大家的心一定都很沉重,因為它是一個紀念逝去親人的節日。在我市,清明節最流行的節俗就是插柳條,掃墓。

  在清明節這天,大家都要起個早,趁著太陽還沒“起床”時,跑到河邊去摘一些新鮮,鮮嫩,帶有泥土清香的柳條回來,插在門的兩邊。有些小孩子還把柳條編成花環的形狀,把它戴在頭上,或許能交上好運吧。

  掃墓,也是清明節的一個習俗。在清明節這天,人們會買一些黃色的紙,還有紙元寶。帶到親人的墳墓上去燒,同時,還會準備一些祭品,擺在親人的墳墓旁邊,嘴裡默默唸叨著什麼,像是在祝福親人在這邊一切都好。

  在拜祭親人這天,人們還要把一些紙用石頭壓在墳墓的最頂端,向人們示意這些親人還有自己的後代。否則,這些這些在莊稼地裡的墳墓會被種莊稼的農民鏟成平地。

  還有一些不能回去祭祀的人,他們就會在十字路口燒紙錢,因為十字路口通向四面八方,去世的親人或許會到這裡來取錢吧!

  清明節的習俗,會一代傳一代的傳下去,一直傳到永遠。

【清明節風俗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