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清明節> 清明節生活隨筆

清明節生活隨筆

清明節生活隨筆(7篇)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對隨筆應該都不陌生吧?隨筆是過去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語言靈動,婉而多諷。那麼,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生活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節生活隨筆1

  很小的時候,我並不清楚清明節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只是覺得這一天沒有國慶節、兒童節那樣歡慶熱鬧。人們的臉上少了一份歡笑,多的卻是一份沉重與憂傷。直到婆婆(爸爸的奶奶)去世以後,我才對清明節有所瞭解。婆婆三年前離開了我們,還記得婆婆的棺木被黃土掩埋的那一刻,我的眼淚情不自禁地嘩嘩直流。我也說不出當時是怎樣的感受,只知道婆婆是我長這麼大第一位親眼目睹離去的親人,我傷心,的是不捨。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全家人像往年一樣到鄉下祭祀掃墓。穿過開滿金黃色油菜花的農田,我放眼望去,山還是那座山,婆婆的墳孤零零地立在那兒,只是墳頭又多了些雜草。首先,爸爸、伯伯在爺爺的帶領下用鋤頭等工具把雜草清理乾淨,並把它們掃到一塊空地用火燒,聽說是為防止起山火才選擇在空地的。我看見爸爸在角落燒一種黃色的紙,便好奇地問:“燒這個幹什麼呀?”爸爸回答說:“這是紙錢,燒給在天堂的婆婆用的。”“哦。”我點點頭再也不願多問,因為我知道,他們心裡很難受,但是,婆婆真的能收到嗎?

  爺爺點燃了香蠟,伯伯鋪好了墊子,我們長幼有序的依次在婆婆墳前磕頭。我跪了下來,望著隨風搖曳的燭火,彷彿看到了婆婆那張佈滿皺紋的臉和充滿愛的眼神,回味著婆婆多年對我的愛護與唸叨,也似乎聽到了她用微弱的聲音呼喚著我的小名。記憶中,婆婆是一位慈善的老人,聽爺爺講,她年輕時是位生意能手,那時她家因為做布匹生意成為當地的一戶富裕人家。後來因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婆婆變得一無所有,並逃亡到桃源鄉下定居,一家人靠著勤勞的雙手堅強地生活。婆婆在我還沒出生時就因為舊疾癱瘓了,從我有記憶開始,她幾乎就沒出過門。婆婆雖然手腳不方便,但還是很關心我們,聽爺爺講,她去世的那一刻,依然放不下子孫後代。

  灰濛濛的天依然下著細雨。燭火熄滅了,鞭炮聲震耳欲聾。婆婆,清明節到了,我們又來看您啦!知道我們有多想念您嗎?您聽到我們正在向您問好嗎?您一定也在天上關注著我們吧!這樣您就不會寂寞了。

  站在墳前,我一邊感受著四月春雨的那一絲寒意,一邊胡思亂想,忽然記起了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不知不覺,我的臉頰溼溼的,分不清是雨還是淚。

清明節生活隨筆2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源於商代時代,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清明節後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無論是大自然中的植被,還是與自然共處的人體,都在此時換去冬天的汙濁,迎來春天的氣息,實現由陰到陽的轉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之說,相傳起於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飢”一事,後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為一。唐代掃墓日期一般在寒食節,宋後移到清明。傳說中“寒食節”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來歷即是為紀念介子推“割股充飢”而不圖為報,最終在此被大火燒山而亡,綿山也因此又稱“介山”。

  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明清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的風俗,如古代曾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鞦韆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鞦韆為樂,仕女雲集,踏青之風也極盛。

  寒食節————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預先煮好的食物。相傳這個習俗起源於春秋時代,當時晉國有人慾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護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飢寒交迫之際,割下自己的肉給重耳吃,希望日後他安然回國,當上國君,並勤政愛民。

  十多年後,重耳終於回國當上了國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並逐一犒賞流亡期間曾協助他的人,卻忘了介之推,他經旁人提醒,才趕忙差人請介之推前來領賞。可是,介之推和母親到深山隱居。晉文公與臣子在山中遍尋不獲,有人提議放火燒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會救母親出來。可是,大火燒了三日三夜,仍不見介之推。火熄滅後,人們在一棵柳樹下發現介之推著母親的屍體。晉文公非常傷心和懊悔,將二人安葬在柳樹下。晉文公將放火燒山的一天,定為寒食節,規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紀念介之推的忠誠。

清明節生活隨筆3

  深山叢林中那綠樹成蔭雜草聚集的居所,你就葬於此。蒼鬱的松柏下,一座孤墳,載載孑立於斷橋崖邊,斷橋可曾下過雪?不知!只知那一道長長的思念,刻在崖邊的松柏下。十年前封筆,不為名利,隱山歸林。因為今生筆下只為你而揮毫。

  一壺清酒,一杯敬於你,一杯獨飲而盡。當風傾合與自己,迷戀於雨中時,愁緒一擁而來。憶起十年前,斷橋谷底的魂魄,亦不知今時飄往何處。

清明節生活隨筆4

  清明節,家家戶戶都要祭拜祖先。我們也不例外,往年的清明節,去年的清明節天氣很不好,下著大雨。“清明時節雨紛紛”山路泥濘這是,我最擔心也是我最害怕的事。因為上去的路全是泥路,萬一一不小心,就有整個人滾下去了。所以我們只好扶著旁邊的石頭小心翼翼的向上走。

  了山頂,大人們忙著把祭拜的東西放好,之後就是燒紙了,火一燒起來,那場景可壯觀了。可是隻要有雨,就變得無趣了。不過沒關係,下了雨,似乎呆在夢境一般,還可以試試居高臨下的感覺,從山頂向山下大喊或一覽眾山。可不止這些呢,每當拜完一個地方,那些祭拜的東西就可以吃了。這往往使我們小孩子最期待的

  可是,今年的清明節跟以往的有很大的不同

  古人有云:清明時節雨紛紛。是啊,又是一年的清明,連日裡天陰沉沉的,最終雷公電母忍不住了,提前把雨降下,還沒到清明就已斷斷續續下子個星期的雨。清明放假時,一般我們家都不行正清的,所以清明那天我可以在家玩,但是今年媽媽跟我說明天早上要早起,我們要去掃墓,我當時就納悶了,怎麼會明天呢,第二天早上媽媽跟我說,今天不是去掃墓,而是去拜你外公,今年年初,他突然離我而去,如果他臨走前對我說些什麼我可能不會這麼傷心在他離開我的前一星期還在和友人談論健在的長輩,祈禱上帝容許他多活幾年,看著我考上大學。可是他等不急了,一刻也沒多留給我,讓我陪他說說話,再聽他苦口婆心的訓斥。誰說不是這樣?可憐的人們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清明又到了,倍加思念已故的親人,我的心就像有什麼東西揪著一般,到了外婆家,簡單的吃過了早飯,便和兩位舅舅前往公墓,一路上我的心情都是沉重的,跟那天上的烏雲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一路上的風景朦朦朧朧的,不只是風景朦朦朧朧,還是我的眼睛朦朦朧朧的,外公是一個對我非常好的人照顧了我十多年,今年駕鶴西遊了,一想到他對我小時候的一幕幕,我的眼睛就變得朦朦朧朧的,晶瑩的淚珠不爭氣的流了下來。到了那裡塞車太厲害了,只能徒步行走,天上的黑雲似乎在襯托襯托我的悲傷,嚎啕的大雨似乎在訴說我的疼,

  到了公墓,在祭拜外公的時候眼淚又不爭氣的流了下來,看到那上面的照片,往事如流水沖刷我的大腦,我把東西擺好,心裡跟外公說著話,外公啊!您在天堂還好?生活過得幸福嗎?我們在人間都非常思念您,都希望您過得好。外公,我們在這裡燒了一點錢,幾套衣服和一些用品,您記得來拿。

  縱使人生若只如初見,納蘭容若那位相國公子,因著那相知卻不能相見的縷縷牽念,倒出他心底最真摯的思念。而我對你的思念會像大海無邊無際一眼望不到邊。清明是行孝的節日,我們得好好珍惜和親人在的.時光,不要等他們不在了,再來後悔。

清明節生活隨筆5

  20xx年4月4日星期四天氣:雨

  放假第一天早晨我起來,開啟窗一陣涼風迎面撲來。唉!可真應了那句詩:請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但這點小雨是一點也不會阻擋我們去踏青的行程,反倒給踏青增添了幾分情趣。我正想得入神,媽媽卻把我從想象中拉了回來,叫我趕快把雜事做好,然後再去給爺爺上墳……踏完青可把我給累壞了,弄得我是腰痠腿疼,回家倒頭就睡,這放假的第一天就這麼過去了。

  20xx年4月5日星期五天氣:雨

  唉!今天仍是雨天,太陽公公並沒有賞臉讓我們好好玩一下。“咚、咚、咚……”有人敲門,我這才想起來昨天姐姐說會帶她大學同學和我一起出去玩,我連忙站起來拿起傘就和她們出去了。雖說天天在長陽卻從沒仔細去觀察過“她”雨後的模樣。江邊的山被雨水沖刷的更綠了,水也在河裡靜靜的留著,江邊的花被雨水衝落了,煞是好看……我們還去了觀音閣,我也知道了一個新知識,就是在佛門聖地是不能拍照的。

  20xx年4月6日星期六天氣:晴

  伸個懶腰,穿好衣服,疊好被子,看見外面射進一縷陽光。啊!天氣終於變晴了。但今天不能再出去玩了,因為今天有一個很重的任務。那就是整理和複習功課,為明天的課做好充分的準備,還要補充一下前兩天浪費的體力。

  新的一週就要開始了,劉琪加油!

清明節生活隨筆6

  今天就是清明節了,每逢清明節我就會想起詩人杜牧寫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大家是否去掃過墓呢?當然我也不例外!

  我們今天回老家拜山,這只是第一次而已,因為爸爸媽媽工作忙,所以好不容易才有了這一次機會。我們回到老家,吃完午飯,便向山出發了。

  火辣的太陽曬的我們又增加了一點疲倦,好不容易我們來到山頂,我就拿起掃帚掃起了墓前的垃圾和落葉,看著墓碑,我不禁想起不在世的親人和我一起度過的時光,不禁潸然淚下。但是我不一會我就掃好了,每次祭祖時,我們都會想起為他們燒一些紙錢、放置一束鮮花。說著我就拿了夥計少了一炷香插在了墓前,而爸爸媽媽卻有點難過的為他少了一些紙錢。爺爺把一些雞肉、美酒和水果擺在墓前,祝願他們能在天堂的那一邊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為了我祝福他們,我們便跪了下來,好想在為祖宗守靈,願他們能保佑我們幸福平安、生體健康。祭拜完後,爸爸小心翼翼地拿著火機點燃鞭炮,放完後就走了。

  我臨走時,再次瞄了一下祖宗的墳墓,擦乾了眼眶的淚水,隨著下山了。心裡怎麼感覺在百爪心撓?但我也許願祖宗能在天堂過上和我一樣的生活——快樂。透過這次祭祖,我感受到了原來祖宗在天堂的那一邊也應該有一個舒適而又溫暖的“家”。所以我們應該要珍惜生命的點點滴滴,生命不是遊戲,那麼大家在清明節有木有拜過山呢?

清明節生活隨筆7

  在路上,我不停地追問著媽媽:"媽媽媽媽,爺爺是長得什麼樣子呢?"媽媽總是和藹可親地說:"就和媽媽一樣啊!"我的外公在媽媽讀四年級的時候就去世了,也沒留下一張照片。每當其他同學提起外公對自己怎樣好的時候,我總是又羨慕又傷心。

  到了外婆家,向我們迎來的便是年過六旬的外婆。我來到房間裡,折起了紙花,也把一個個思念折進了紙裡。下午,太陽當頭照,我、媽媽、大姨和外婆頂著烈日到山上給外公掃墓。一到山下抬頭仰望,就看見滿山一派翠綠的景象。大姨扛著鋤頭一會把這叢草給除了,一會又把那根刺藤給割了。不一會,一條小路就被我們給"開闢"出來。

  來到外公的墳墓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長滿青苔的陶罐,封得嚴嚴實實,只露出地面一小截,那裡面裝著外公的骨灰。大姨和奶奶開始除雜草,她們一會把墳墓上的小山竹給鋤了,一會又把雜草給割了,不一會,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乾乾淨淨的墳墓。

  我麻利地從袋子裡取出紙花紙帶,灑在了外公的墳墓上,最後把一束美麗的菊花擺在陶罐,聽媽媽說,菊花代表對去世親人的思念。這時,墳墓像變魔術似的變成了一座大花椅子。奶奶也在墳墓前擺上圓鼓鼓的鴨蛋、香噴噴的肉、紅通通的蘋果、香甜可口的六味蜜餞……

  我們把香點著,雙手舉起香排成一行向外公祭拜。隨後,我們燒起了紙錢,放起了鞭炮。"啪啪啪……"那炮聲好像是外公在我們表示祝福。

  突然,我鼻子一酸,哇哇大哭了起來:"外公,外公,我要外公!"媽媽對我說:"孩子,你別哭!人死了不可能復活。你外公雖然不在了,但他知道自己的外孫很健康、很乖巧,他一定會很欣慰的。只要你認真學習,取得好成績,就是對外公的思念。"我懂事地點點頭。隨後,媽媽拉著我的手和大家一起往山下走去。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外公,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

【清明節生活隨筆】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