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工作計劃範文> 養成教育工作計劃

養成教育工作計劃

養成教育工作計劃(15篇)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此時此刻需要為接下來的工作做一個詳細的計劃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養成教育工作計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養成教育工作計劃1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我們已經從更深的層次面上認識到學校這個特殊的社會環境對培養全面合格的人才的核心作用。學校的教育內容和方法,直接制約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全面發展。為了逐步規範一年級學生的日常行為,提高其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計劃。

  一、目的意義

  教育德為先。養成教育是德育工作中的基礎工程。更是一年級新生德育工作的重點,透過系列有效地常規養成教育,培養學生文明禮貌,自立自強的優良品質,豐富我校關於《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工作內容,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的深入開展。

  二、具體內容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養成教育的內容分為下列幾個板塊:

  (一)禮儀常規

  1、自學生入學起,著重讓學生懂得:

  ①上學穿戴要整潔;

  ②上課鈴聲響立即有序的進教室坐好,不打鬧、不講話,能唱歌,在班幹部指揮下朗讀或背書。

  ③上、下課時,起立向老師致敬問好。站立正直、聲音自然洪亮、整齊。

  ④上學遲到,應在教室門口先向老師報告,經老師同意後才可進入,進教室時,腳步要輕捷,入座時不要發生較大響聲,並立即集中精神聽課。

  ⑤懂禮貌,在校內外見到老師主動問好,會用“請”、“您好”、“對不起”、“沒關係”、“謝謝”等禮貌用語。

  ⑥課間如有緊急情況需要離開課堂,須向老師請假,經老師同意後才可出去。

  (二)學習常規

  1、培養學生養成課前準備的好習慣每天自覺將下堂課所需物品準備妥當。

  2、班主任要結合每週一的升旗儀式對學生進行“我愛國旗”的教育,讓學生懂得國旗是祖國的象徵,升旗時態度要認真嚴肅、列隊要整齊、唱國歌時聲音要響亮、整齊。

  3、老師上課時應向學生強調讀書寫字的基本要求:

  ①文具擺放:書、本分別擺放在課桌左右角,文具盒與書本垂直成直角,上什麼課擺什麼書;

  ②坐姿:兩手自然下垂分放兩邊,胸離課桌一拳,身坐正,眼平視;

  ③握姿:握筆姿勢正確,手離筆尖一寸;

  ④寫姿:眼距書本一尺,書本擺正,不歪頭、不斜肩、不橫寫;

  ⑤讀書:書拿起,傾斜45度角,朗讀時身坐正,讀書聲音洪亮,要抑揚頓挫,不能唱讀。注意句與與之間的停頓;

  ⑥發言:先舉手,動作要輕,經允許再發言。身體站直,聽準問題,回答完整,聲音洪亮,不說半句話。

  4、要求學生上課認真聽課,及時、獨立完成作業,並交老師批改,如作業有錯誤要及時訂正。

  5、班主任和數學老師要利用晨會和口語交際課,讓學生學會專心傾聽,積極思考,主動表達。

  (三)紀律常規

  班主任要結合新頒佈的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對學生進行校紀、校規教育。

  1、每天按時上課、不遲到、不早退,有事向老師請假。

  2、集隊做到快、靜、齊,行進中不打鬧。

  3、上下樓梯時靠右走,不準推擠別人,不扶肩搭背。

  4、課間活動不追趕打鬧。不大聲喧譁,不做危險、劇烈的動作。

  5、愛護公物,不破壞花草樹木。

  (四)衛生常規

  1、各班設立學生輪流值日製度。學會打掃衛生。學生值日時不許家長代勞,班主任要及時表揚做得好的同學。

  2、不亂塗牆壁,不亂丟亂吐。

  3、注意個人衛生,做到勤洗澡,早晚刷牙。常剪指甲。

  4、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5、愛惜課本、文具。

  6、教育學生不亂扔雜物,主動維護校園衛生清潔,見到紙片拾起來。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隊活動時間舉行如“我能行”、“小鬼當家”之類有益活動。有針對性的開展“比學習、比紀律、比能力”的活動。同時要善於發現優點,及時表揚,以點帶面。

  (五)列隊做操

  要求學生學會聽體育口令,班幹部報數。培養從小鍛鍊身體的意識,齊步走、向右、向左轉等基本常識。養成做操認真、動作規範,出操、下操要有秩序的好習慣。

  具體內容:

  1、是否快速準確到達指定地點。

  2、按音樂完成整套動作。

  3、做操動作正確,規範、到位,整體效果好。

養成教育工作計劃2

  培養學生適應時代的要求,正確引導學生全面健康的成長,已成為當前教育的主要任務。因此如此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已成為當前班級教育工作的重。,所以我認為班級管理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下面就提高班級管理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習慣談一下個人膚淺的認識。 習慣是穩定的自動化的行為,是素質最本質的體現,甚至可以說是人類把握自己命運的控制器。壞習慣是一種藏不住的缺點,別人能看得見,自己看不見。特別是對現在的“90後”,由於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對自己身上的問題置之不理或歸咎於他人,作為班主任,能及時指出並糾正學生的壞習慣顯得尤為重要,好習慣會讓人一生受益,壞習慣可能會使人抱憾終身,葉聖陶先生曾指出:“教育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我們都遇到過學困生,其實他們大多是聰明的學生,沒有成功往往因為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如:沒有認真的鑽研、不會嚴謹的思考,甚至不能規範的、清晰的書面表達,當然不能夠專注的學習更是影響他們學習的根本。

  “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就是說習慣是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每天和學生打交道,會遇到學生存在的各種各樣的不良習慣,如:有的同學在教室及公共場所裡高聲喧譁,亂扔垃圾不愛護公共環境等壞習慣;在家裡不能幫助父母做家務,甚至不尊重父母,在外對別人沒禮貌,不尊重老師和同學等壞習慣;書房書桌亂糟糟,經常找不到書和作業本,沒有形成整理好自己物品的好習慣。上課專注時間不能長久,走神、說話,不能規範、按時完成作業,遲到,學習沒有計劃性,業餘時間不知道該做什麼?就是沒有形成學習的好習慣;對班級和集體漠不關心,不願意參加班級活動,不肯為他人喝彩,沒有養成關心他人和愛護集體的習慣;經常遲到、吃零食、亂丟垃圾、不能按時就寢和起床,不能及時清洗衣服,沒有形成生活自理的好習慣。這樣的同學多了,班級就形成了一。股壞風氣、壞習氣,久而久之,這樣的班級必然會癱瘓。而好習慣不一定必須從小培養,只不過小時候更容易,改變不良的習慣與建立新的良好習慣是一個相當艱鉅的鬥爭過程,養成良好習慣不能一蹴而就,需允許學生習慣的形成有個過程,因此班主任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覺與不良習慣做鬥爭,自覺地在老師的指導下逐步養成自己的良好習慣,確保每一位同學的習慣養成在嚴格的自律與他律的監控約束下進行。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過程中,他們的付出、他們的努力需要得到老師及時的承認,需要老師不斷的鼓勵,增強孩子的成功的快感,從而有利於學生良好習慣的進一步養成,不能一味的指責以免影響他們的熱情。 對一些改了又犯,說過了又忘的學生,不能一味批評,而是要透過多種形式,既嚴格,又耐心地指導他反覆練習。作為班主任,對待這一問題要更有耐心,著眼未來,早發現,早教育,不怕反覆,多宣講,多談心。 針對學生的存在的問題,我採取以下的方式進行引導糾正。

  1、細節入手,潤物細無聲。

  比如現在我所任教的初二(6)班,每天早讀,讀了一會就有人會趴在桌子上或用手托住頭,沒有精神,效果很差,每次我都會走過去,輕輕拍拍他的背,提醒一下,振作精神,每天堅持,同學們很懂事,效果較好。這一舉措在做課間操時也很受用,讓同學們深知懶散的習慣很容易傳染,要用積極的態度對待各種事,要做就要做好。

  2、提高認識,剖析自己學習他人。

  初中學生已經有了一定自我分析能力,已經形成一些固有的習慣。要改正自己固有的不良習慣,學習並形成好的習慣,要首先有個正確認識,才會產生要養成良好習慣的內在動力。為此我們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課外活動,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搭好舞臺。培養他們敢擔當,講文明,愛環境,肯鑽研的時代習慣。要求他們文明上網,拒絕網路遊戲,遠離網路不良資訊,養成克己容人的習慣。特別應當注意培養學生之間協作學習的習慣,培養共同勞動的習慣,逐步褪去他們身上“小皇帝”習氣。培養和諧相處的習慣,鼓勵他們多交往,多溝通。因此我班組織了多次班會課,由學生自己主持,展開大討論,統一思想,從小處著手,放眼未來。讓每一個同學清楚,沒有一個好習慣,即使考上大學也是白搭,要讓優秀成為自己的一個習慣。我們認真重視每一次集體活動,每一次打掃衛生以及學習生活中的各個環節,經過一段時間的共同努力,我們同學不管在個人素質還是學習成績都有很大提高。

  3、用規矩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

  “心裡知道該怎樣,未必就能養成好習慣,必須怎樣做去,才可以養成好習慣”。要讓學生改掉已經形成了的,甚至自動化的習性,有待於班主任的督促、鞭策。因此,很有必要制定一系列能督促學生“去做”的規矩。但措施的落實需要班主任和班幹部檢查督促。對於屢教屢犯的學生,採取一定的懲罰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教室裡喝水是正常的,但上課喝就影響聽課的注意力,體現不出對老師尊重,所以班規裡不允許上課時喝水,且水杯不能放在書桌上,講過之後還有人做不到,就給予沒收,進行了兩次就絕跡了。有的同學打掃不認真,經常扣分,一方面,我們宣傳“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要優秀,掃地都要掃個全國第一”的思想,問題嚴重著剝奪其為班級服務的權利,同時其他同學值日時對他周圍不打掃,由其自己完成。

  4、班主任必須以身作則。

  班主任是學生的表率,教師言談舉止就直接反映了教師的習慣。要求學生不遲到,教師就必須有強烈時間的觀念,踩預備鈴聲進教室就是我的習慣。要求學生放聲唱國歌,我和同學們一起唱。當然班主任言行一直,做事公正愛心和寬容,更是學生學習做人的榜樣。

  5、反覆訓練,強化習慣。

  為了增強學生實現目標的決心,要求學生自己設計格言條,把自己最崇拜的人,最喜歡的名言,最突出的優點和要最想改正的習慣填上,放在醒目位置。使學生自己經常能看到,強化了好習慣的意識。為了使學生養成有計劃學習的好習慣,我要求每個學生建一個計劃本,把每天晚上要做的事情,形成先後順序,並計劃好所用的時間,每完成一項就寫上所用的實際時間,開始學生不習慣,嫌麻煩,計劃和實際也有差距。經過半個學期的實踐,大部分學生都習慣了要自主學習時事先計劃一下,先做什麼,用多長時間。本學期在原來的計劃本上,我又增加了當日學習的效果和當日的心情記錄兩項內容,目的在於讓學生平時記錄中發現自己一個階段的學習表現和心理狀態,形成自我調節心理的習慣。養成良好習慣不會一蹴而就,班主任更要“勤”,要勤觀察、勤發現、勤表揚、勤糾正,讓做得好的同學有光榮感,讓做得不好的同學有恥辱感要以前者為目標,不懈地努力改正。 總之,一個具有良好班風班貌的班集體,一定具有凝聚力,吸引力,一定會給學生提供養成一個良好習慣的環境氛圍。我透過抓班級管理關注學生好習慣的養成,使得班風班貌得到了整體發展,學生也大都能把班集體的榮譽與自己的行為緊密結合,把理想、責任與行為相結合。但好習慣的養成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須“積日累月地練,練到非常熟,再也丟不了”,也便成了習慣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習慣成自然。把好習慣轉化成生活的一部分,不再需要刻意堅持。須允許學生習慣形成有個過程,須認識到學生習慣有反覆性,同時相信只要執著去做,總會有收穫。只要我們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去用心探討,去實踐,一定能發現更多的好方法,讓更多的學生在好習慣中受益。

養成教育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葉老先生曾這樣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小學階段,尤其是低年級更是培養學生養成好習慣的關鍵時期,俗話說:習慣成自然。當學生養成了各種好習慣後,會使學生學習更自覺,更有效;逐步適應學校生活,使學生更主動積極地投入到集體生活中。

  作為低年級的班主任,我們決定以習慣培養為目標,

  透過對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教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為今後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養成教育內容:

  1、日常行為習慣的培養

  2、學習習慣的培養

  (1)、上課習慣的培養(傾聽習慣、思考習慣、表達習慣)

  (2)、作業習慣的培養(仔細審題習慣、認真做作業、及時改正的習慣)

  (3)、閱讀習慣的培養(喜歡讀書的習慣、閱讀積累的習慣)

  (4)、講究學習衛生的習慣培養(用眼衛生習慣、合理安排時間習慣)

  三、養成教育的實施

  (一)理論學習

  組織學生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小學生守則》、《小學一日常規》。

  (二)、行動階段

  1、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小學生守則》、《小學一日常規》。

  (1)、利用晨會課集中學習講解《小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小學生守則》;

  (2)、利用班隊課,專題宣傳《小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小學生守則》;

  (3)、利用板報陣地積極宣傳《小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小學生守則》。

  (3)、組織一次手抄報比賽。

  2、開展“好習慣伴我行”教育學習活動

  (1)、大家定好習慣: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尋找自身或同學身上的種種不文明行為,討論應該養成哪些好習慣。將學生蒐集、整理的提議,確定幾種學習、生活方面的文明習慣,作為重點訓練內容。

  (2)、大家練好習慣:針對確定的文明習慣,開展“好習慣大家練”活動,同學間互相鼓勵,家長、教師積極督促,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增強耐心,持這以恆,養成良好習慣。

  (3)、徵集我的好習慣:經過“好習慣大家練”活動,相信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收穫。此項活動採用寫話形式,說說自己在活動中的所得。學生的親身體驗更能引起同學的共鳴,也更能激勵同學。

  (4)、大家評比好習慣:經過系列活動後,相信一定有表現突出、進步顯著的學生出現。在班內評選好習慣學生,並進行好習慣學生的事蹟播講。

  3、抓常規

  (1)、依據《小學一日常規》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加強檢查督促反饋,重點:儀表儀容、文明禮貌、文明休息、衛生保潔;

  (2)、抓每日的廣播操、眼保健操、午間休息,突出紀律;

  (3)、抓課前二分鐘預備。

  (4)、抓課堂紀律,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

  4、建立激勵制度:針對低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實施賞識教育,儘量正面教育引導,多表揚少批評,採用小紅花激勵的辦法促進學生奮發向上。上課專心聽講得一朵小紅花;獨立完成作業並且全優得一朵小紅花;認真做眼保健操,不睜眼,動作規範,坐姿正確得一朵小紅花;一週五項競賽獲迴圈紅旗,人人得一朵小紅花。記錄本中滿五朵小紅花者在牆上得一朵紅花。比比誰的紅花多。

養成教育工作計劃4

  養成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和核心,為了使我校養成教育工作符合具體化,規範化和制度化的要求,鞏固養成教育成果,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良好舉止,形成良好的校紀校風和班級班風,現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擬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養成教育是我校教育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以培養學生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文明行為習慣為出發點,以有利於指導學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狠抓落實,注重實效,形成特色,開創我校養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二、領導機構

  養成教育工作由學校領導來領導,下設工作小組,負責學校養成教育的規劃、佈置、協調和落實工作。

  組 長:孫彥

  副組長:田進福

  成 員:寧林平、鄭會平、楊廷寶、焦慧、塗志強及各班主任

  三、工作目標

  1、透過“禮儀習慣”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長輩,禮貌待人的優良品質,提高分清是非,美醜、善惡、真假的能力。

  2、透過“生活習慣”教育,使學生養成講秩序,講公德,有理智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3、透過“學習習慣”教育,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

  4、透過“節約習慣”教育,培養學生在節儉意識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人力物力效能,使學生養成艱苦樸素的良好習慣。

  四、教育內容

  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中學生守則》為標準,歸納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存在的不良行為,從禮儀、學習、生活和節儉四個方面,正面規範學生行為習慣。

  1、禮儀習慣

  (1)尊重長輩,聽父母教導,不頂嘴,講話態度誠懇。

  (2)住校生在校須外出時,要請假,並跟班主任說明去向。

  (3)進校第一次見到老師要主動向老師問好,進出校門、上下樓梯遇見老師讓老師先行。

  (4)上課回答問題先舉手,跟老師說話要起立,進辦公室前喊“報告”,經老師容許後方能進入。

  (5)在接受老師或長輩教育後要說謝謝或鞠躬致謝。

  (6)同學之間要互幫互助,不強欺弱。

  (7)參加升降國旗,要嚴肅、莊重、衣著整潔。

  (8)講話文明,不說髒話。

  2、學習習慣:

  (1)課前要預習,學會帶著問題聽課。

  (2)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靜等老師上課。

  (3)上課專心聽講,不亂說亂動,勇於提問,積極回答,積極思考。

  (4)按時完成作業,做到獨立、耐心、細緻。

  (5)努力做到日日清、週週清、月月清。

  (6)重要的事情先做,再做喜歡做的事情。

  3、生活習慣:

  (1) 按時起床,不睡懶覺。

  (2)起床、穿衣、洗漱、整理房間、吃飯行動快速、做事利索。

  (3)上學不遲到、放學及時回家,不在路上打鬧,不進網咖、等不健康場所。

  (4)講究個人衛生,經常剪指甲,不染髮、不留長髮,不穿奇形怪狀的衣服,穿戴整潔,不穿拖鞋進教室。

  (5)積極主動打掃教室、寢室、不亂扔拉圾,不亂塗亂畫。

  (6)在家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

  (7)住校生按時就寢,按時起床,尊重他人,不在寢室大聲喧譁。

  (8)注意安全,關愛生命,不攀爬圍牆。

  五、工作安排

  第一階段:宣傳、動員

  1、孫彥校長就“加強學生養成教育”做動員講話(20xx。3。1晨會)。

  2、政教處寧林平主任做關於文明禮貌方面的講座(20xx。3。1)。

  第二階段:學習、討論

  1、政教處張貼加強學生養成教育的倡議書。

  2、學期第一、二週以加強學生養成教育為主題召開兩次主題班會。

  3、政教處組織參加主題班會(班級隨機抽取)

  第三階段:總結、檢查

  1、針對學生文明用語、文明習慣的檢查。

  2、針對學生良好生活習慣的檢查。

  3、針對學生學習方法的調查。

  4、總結

養成教育工作計劃5

  一、指導思想

  播種行為,可以收穫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穫性格。養成良好的習慣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根本保證。在新的學年裡,注重學生的養成教育,從小事抓起,從細節抓起,從現在做起。紮實有效地進行學生文明習慣養成教育。根據本班情況,制定養成教育計劃。

  二、工作目標

  在以往抓養成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從環境衛生、文明禮儀,學習等方面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以培養學生良好習慣,樹立良好校風。使班級在衛生習慣、文明禮儀、學習習慣的養成等方面有更大的進展。

  三、實施計劃

  (一)、衛生習慣養成教育。

  1、勤洗澡洗頭,勤剪指甲,勤換衣服,睡前刷牙、洗臉,指甲內無汙垢,身體無異味。飯前便後洗手。

  2、清潔區和教室每天要清掃乾淨。

  3、保持桌椅的乾淨整潔,定期整理課桌和清理書包。

  4、不在牆壁上亂貼、亂寫、亂畫。

  5、愛護環境,不在校園及公共場所亂扔亂拋果皮、紙屑、垃圾。

  (二)、文明禮儀養成教育

  1、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自覺使用“請、謝謝、您好、再見、對不起” 等禮貌用語。

  2、在接受別人的幫助時,要微笑著向別人致謝。

  3、向別人請教,態度要誠懇。

  4、不打架、不罵人。公共場所不得喧譁。不追逐、打鬥、玩有危險的遊戲。

  5、不給同學起綽號,不歧視身體殘疾的同學。當同學答錯問題時不起鬨、不嘲笑。

  6、集合出入按指定路線和順序Р徊宥印⒉煌妻Р徽先恐後,上下樓梯腳步要輕,右行禮讓。

  7、認真做好課間操、眼保健操,姿勢正確。

  8、積極參加課外活動,能自覺鍛鍊身體

  (三)、學習習慣養成教育

  1、課前要預習,預習有記錄,學會帶著問題聽課,提倡記課堂筆記。

  2、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靜待老師上課。

  3、上課坐姿端正,書寫時握筆姿勢正確。手離筆尖一寸、眼離書本一尺、身體離桌一拳Α

  4、上課專心聽講,不亂說亂動,勇於提問,積極回答,抓重點,積極思考。

  5、作業要字型端正,紙面清潔,格式正確,認真完成。

  6、按時完成作業,做到獨立、耐心、細緻。

  7、考試答題要細心、準確、書寫規範

  四、工作措施

  1、學生成立文明“稽查小組”,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

  2、將“學生行為規範養成教育”納入班級月考核。

  3、積極開展相關活動,促進“學生行為規範養成教育”活動的有效實施。

  4、家校聯手。。指導和督促家長從自身做起,配合學校共同抓好對孩子的教育,行成家校合力,齊抓共管的局面。

  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因此要重視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工作,把養成教育擺在首要位置,長期進行下去

養成教育工作計劃6

  一、指導思想:

  以《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為教育內容,結合我校辦住宿實驗班的特色繼續把"以少先隊活動為載體,以爭創優秀班集體活動為導向"科研課題作為科研內容更加深入的開展下去。結合我校實際制定的《精神文明班級評比標準》為檢查的準繩,全方位對我校青少年的文明行為、衛生習慣、良好的環保意識進行培養使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二、工作措施:

  一、明確教育目標,加大力度,確保落實到位。

  二、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形成校長全面負責,其它領導教師齊抓共管。

  三、強化養成教育隊伍建設

  四、做好三個目標的評比檢查,確保公平公開。

  五、以少先隊基礎陣地開展豐富多采的活動,鞏固養成教育成果。

  六、切實實施目標管理與崗位責任制掛色,定期評比兌現獎罰。

  三、具體工作途徑:

  1、主管領導及教師召開養成教育研討會,逐步完善《養成教育要求與評比標準》的各項內容。

  2、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召開養成教育擴大會,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師結合班級實際及所教學科內容,制定出工作計劃,並邀請學生代表參加,強提參考意見。

  3、利用班隊會形式,對《守則》、《規範》、《養成教育要求及評比標準》學習,逐條落實,使學生能背誦在口,實踐在行。

  4、各班教師都應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思想動向,明確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有針對性的做好學生思想的輸導工作,訓練學生養成自覺的習慣。

  5、各班設立養成教育評比園地及好人好事記錄,《規範》、《守則》、《養成教育要求及評比標準》上牆。

  6、切實做好三個目標評比及檢查情況。建立領導、教師、學生三級督查小組。每小組由一位值班領導,一名教師及一名學生代表組成,檢查措施:

  (1)值周領導全面負責隨時抽查。

  (2)值周教師和值周學生定時檢查,每日由一名科任教師,一名值周學生定時檢查,一同進行扣分,由值周同學執筆記錄,記錄冊由教師負責保管。

  (3)其它值周學生定點上崗檢查,在校門、大廳、二、三樓值勤處配合領導、教師檢查。

  7、領導隨時抽查《守則》《規範》《養成教育要求及評比標準》的掌握情況,熟知率至少達到95%。

  8、對值周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增強他們的思想意識,提高工作質量,使檢查工作有條不紊,公平公正地開展。

  9、負責的領導教師必須嚴格進行檢查,做好成績累計工作排出名次與本週檢查的總結、記錄一起於每週五下午第一節課前上交到少先隊。少先隊將檢查記錄累加,評選出本週的紀律、衛生、好人好事流動紅旗獲得者。每月由紀律、衛生流動紅旗次數評選出精神文明班級。

  10、對檢查中的問題及時反饋。

  每週五定為例會日,安排養成教育工作階段性總結,各班主任應明確扣分原因,確定今後努力的重點特別應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開展教育。

  11、少先隊是小學生的先進組織,充分利用少先隊這塊陣地,開展“三個一”活動,組織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學雷鋒樹新風,尊老愛幼等教育,鞏固與完善養成教育成果。

  12、充分利用每週一次的升旗活動將它延伸成為學生的宣誓活動,在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使他們更明確自己的現今任務。

  13、形成制度,做好表彰,將養成教育推向更高層次,各中隊要做好養成教育的自評活動,及時對錶現突出的學生進行鼓勵,對一再不遵守《規範》、《守則》、《養成教育要求及評比標準》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使隊員能分清優劣,在趕、幫、超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學校在每學年末都開展表彰活動,鼓勵先進,建立人人爭上進的良好氛圍。

  14、做好交流工作期末開展“養成教育經驗交流會,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共同促進養成教育的發展不斷完善工作方法,使本學年養成教育工作取得更大的進展。

養成教育工作計劃7

  一、指導思想

  養成教育是我們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及文明行為習慣為出發點,以有利於指導學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狠抓落實,注重實效,形成特色,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二、教育內容

  繼續堅持之前的養成教育的成果,堅持“禮儀習慣”教育,“衛生習慣”教育,“學習習慣”教育,“節儉習慣”教育,保持這四項教育,作為養成教育的基本規範。

  一二年級養成教育內容

  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學生一日行為規範》為標準,從禮儀、衛生、學習和節儉四方面,正面規範學生行為習慣。

  1.透過“禮儀習慣”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師長、禮貌待人的優秀品質。

  2.透過“衛生習慣”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會勞動,愛清潔的良好習慣。

  3.透過“學習習慣”教育,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

  4.透過“節儉習慣”教育,培養學生在節儉意識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人力物力效能,使學生養成艱苦樸素的良好習慣。

  本學期教育內容如下:

  1、禮儀習慣

  (1)見到家長、領導、老師要主動敬禮問好。

  (2)出入教室,上下樓梯靠右行。不在走廊奔跑,跳繩或遊戲。不在教室內大聲喧譁。

  (3)接受獎品或錦旗時要起立雙手接。受到幫助或受讚揚時說“謝謝”。

  (4)進辦公室先說報告,未經老師允許,不進辦公室;

  (5)上下樓梯遇見老師讓老師先行,同學之間高年級讓低年級先行;

  (6)週一學生必須參加升國旗,要嚴肅、莊重、穿校服。

  2、衛生習慣:

  (1)講究個人衛生,不隨地扔東西,餐巾紙等東西及時扔進垃圾筒。保持課桌內衛生。

  (2)看到地上的垃圾及時扔垃圾筒。

  (3)隨時保持教室的乾淨衛生。

  3、學習習慣

  (1)離開教室整理好桌面。

  (2)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預備鈴響進教室,靜待老師上課;

  4、節儉習慣

  (1)在校不吃零食;

  (2)利用水、電及時關閉開關,節約一度電、一滴水;

  (3)愛護書本,節約一張紙、一塊橡皮、一支鉛筆;

  (4)愛護桌椅、門窗、板擦等物;

  (5)愛惜衣物,不亂丟棄;

  (6)愛惜糧食,不剩飯,節約糧食;

  (7)不隨便丟棄粉筆、掃帚、畚斗等教室用具;

  三至六年級養成教育內容:以一二年級養成教育的內容為基礎,進一步深化養成教育的內容。

  需要增加的“禮儀習慣”教育內容:

  (1)同學之間見面互相問好或者點頭微笑。

  (2)出入教室,上下樓梯靠右行。分清教學區和活動區,不在教學區奔跑或踢球,不在走廊跳繩或遊戲。不在教室內大聲喧譁。

  (3)上下樓梯遇見老師讓老師先行,同學之間高年級讓低年級先行;

  (4)在校期間堅持佩帶紅領巾。

  需要增加的“衛生習慣”教育內容:

  (1)看到地上的垃圾及時扔垃圾筒。看到有亂扔垃圾的同學要及時制止。

  (2)注意個人衛生,常洗手,咳嗽或打噴嚏要用手捂住嘴巴,生了傳染疾病要避免傳染他人。

  需要增加的“學習習慣”教育內容:

  (1)加強課堂紀律。

  (2)按時完成各科作業。

  需要增加的“節儉習慣”教育內容:

  (1)在校不吃零食;放學不在外面的小店和攤頭上買吃的東西。

  (2)愛惜衣物,不亂丟棄;校服和外套的尺碼標識上寫好名字。

  (3)愛惜糧食,不剩飯,節約糧食;

  三、具體工作方法:

  (一)發揮課堂教學優勢,進行“知”的教育。

  “知”即提高學生道德認識,使他們懂得“是、非、善、惡、美、醜”。

  1、健全學校、班級管理制度,發揮各年級自主管理功能,加強學生常規管理的力度。

  2、充分利用班隊、思品、晨會等課程,加強學生文明禮貌、安全衛生等常規教育宣傳,引導學生做到“三別”、“四帶”、“五無”。“三別”即向粗魯告別,向陋習告別,向壞事告別;“四帶”即把禮儀帶進校園,把微笑帶給同學,把孝敬帶給長輩,把謙讓帶向社會;“五無”即地面無痰跡,室內無紙屑,桌凳無刻畫,牆壁無腳印,出言無髒話。

  3、把行為規範教育貫穿在品德課教學始終,滲透在文化課教學之中,做到全員參與德育管理。

  每月第一週召開一次班主任會議,明確教育主題,安排當月工作,提醒班主任應注意的問題,突出重點,明確目的。

  (二)組織各種班隊活動,落實“行”的要求。

  積極開展有益的班隊活動,健全廣闊的少先隊活動陣地,教育學生從現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掛起鉤來,從我做起,把理論和實踐掛起鈞來;從小事做起,把平凡和偉大掛起鉤來。

  1、透過知、比、糾、行教育系列開展行為養成教育。

  “知”:每月的第一週召開一次主題班會,教會學生什麼是良好的行為習慣,什麼是不良的行為習慣,哪些應該改正,哪些應該表揚,從思想上明確認識。

  “比”:對照養成教育內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習慣,強化訓練。

  “糾”:發揮同學之間相互監督,相互幫助的作用,糾正不良行為。

  “行”:堅持長期恪守正確的'行為習慣,始終如一。

  2、堅持班會制度,總結本週本班養成教育工作情況,安排下週工作。每月召開一次主題班會、討論會,進行一次階段性班內總結

  3、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利用廣播、學校宣傳欄、板報等宣傳陣地,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行為環境。

  4、寓“小學生常規”訓練於各種活動之中。

  (三)開闢社會教育途徑,突出“情”的培養。

  透過正面的家庭、社會教育,使學生自覺接受來自社會各方面的正確引導和教育,使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斷得到培養和強化。

  1、透過家長學校,家長會,家訪等多種形式,使家長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學習和表現,並配合學校進行教育。

  2、組織學生參加社會上有益的義務勞動,提高隊員的社會服務意識與實踐能力。

  3、設立校外教育輔導站,透過參觀訪問教育基地,培養和激發兒童的“五愛”情感,從而推動學生自覺履行道德義務。

  (四)平時加強檢查督促,強化“意”的訓練。

  制訂各項制度對學生加以約束,定期組織檢查評比,建立健全監督網,強化學生的道德意識,培養學生堅定的道德意志。

  1、值周值日製度:值周值日人員由領導、教師、學生幹部組成,負責檢查每天學生在校的行為表現,發現問題,及時教育、矯正,並將情況及時記錄在《值週日記》和《值日登記表》上。值周值日人員要認真做好每天的檢查、評比,一週的小結總評等工作。“值周值日製度”的實施,從細小處抓起,把行為規範教育真正落到了實處。

  2、以值日生和衛生監督員為主要管理成員,每天對各班的衛生、文明禮儀、紀律、兩操、出勤等情況進行督查和評比,充分發揮值日生的作用,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3、各班的每週考核情況將作為評模範班級的重要依據。

  四、具體工作安排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日積月累、反覆訓練、循序漸進的過程。根據行為習慣的養成特點,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把行為規範逐條分解,分周落實養成訓練。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二週:學習《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等法規法則,強化紀律,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三、四周:增強主人翁意識,愛護我們的家。

  第五、六週:愛國教育。

  第七、八週:活動講文明,認真做“兩操”

  第九、十週:學會交往,舉止大方

  第十一、十二週:熱愛勞動,認真做值日

  第十三、十四周: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規則,不挑吃穿,勤儉節約

  第十五、十六週:認真複習,考試不作弊

  根據養成教育永續性和複雜性的特點,要堅持反覆。

養成教育工作計劃8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環節,是改進德育的重要方面。它是德育中最“實”的部分,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它可以為學生成才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它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需要,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跨世紀人才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需要。下面就簡單談談自己在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上的一些做法。

  一、訓練法

  習慣是一種動力定型,是條件反射長期積累和強化的結果,必須經過長期、反覆的訓練才能形成。因此我認為嚴格要求,反覆訓練,是形成良好習慣最基本的方法。

  訓練法對小學生來說尤為重要,因為他們的品德形成往往不是先從概念開始,而是從實踐中體驗和訓練出來的。一些大道理一時半會兒很難被他們理解,但是,在訓練中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會體會到好習慣的益處,慢慢就理解了。這時的習慣已成為他們的第二天性,因此他們會受益終身。訓練是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中心環節,沒有訓練就沒有習慣。在訓練中我做到三個結合:

  (1)激發興趣與嚴格訓練相結合

  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後是非常愉快的,可養成的過程卻是一個“痛苦”的過程,需要戰勝許多困難,經過許多練習。特別是對已形成不良習慣的學生,要矯正就更需要有堅強的意志,不斷地同壞習慣作鬥爭才能形成,在訓練中要強調“反覆”、“嚴格”四個字,不怕麻煩。如:要求學生集合站隊做到“快、靜、齊”,要經過多次嚴格訓練,反反覆覆,迴圈往復。聽到口令,教師數三下,“聲落、動止、隊形成”。慢了,提出問題,解散重做,做好了表揚,反覆訓練。如有小動作專門訓練1分鐘無小動作。不過光“苦練”還不行,要把“苦練”與“趣練”結合起來,因為學生畢竟年齡還小,如果一味單調訓練他們就煩了,因此在訓練中把激發興趣與嚴格訓練相結合。由於我班學生的視力不太好,如在訓練學生正確的五姿(坐姿、立姿、寫字姿勢、舉手姿勢、讀書姿勢)時,我採取趣味訓練,在班上找小榜樣,開展“請你象他這樣做”的有趣活動,在課前或課中適當的時間,請小榜樣做出一個正確的姿勢並說:“請你象我這樣做,”同學們立刻學做,並說:“我就象您這樣做,”反反覆覆經常不斷,學生很有興趣。為了進一步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教師要及時更換小榜樣,使學生進一步在有趣的活動中強化訓練,養成姿勢端正的好習慣。

  (2)明確要求與具體指導相結合

  對成年人一般提出要求就行了,不需指導過細,而對小學生則不行,必須做到“明確要求,指導具體”。如學生的作業習慣,首先制定了四條要求:一、書寫規範、二、格式正確、三、正確率高、四、按時完成。用這四條要求經常指導孩子的作業,給予評判,好的給予等級評價,開展一日無錯題活動。經常在全班展覽,鼓勵本人,促進大家。為了明確要求,我制訂了養成教育內容序列,從每個細小的動作入手,從站、立、行走開始,隨時都要給予指導。另外,從學生的作文和日常接觸中,我發現有的孩子接、發東西、說話等不太有禮貌,我就及時教孩子學會如何給大人遞東西,如何接發本冊,如何說話。我班的地面是地板磚,易髒,不好搞衛生,我就教學生如何保持衛生,擦班內的死角、掃地……雖然是四年級的孩子,但他們都缺乏起碼的生活經驗,如果沒有具體地指導很難形成良好習慣,所以培養習慣必須具體指導。教師在學校指導,家長在家裡指導,邊指導邊訓練,最終形成良好行為習慣。

  (3)檢查評比與自我評價相結合

  只要求沒檢查,就跟沒說一樣。因此檢查評比工作必須堅持下去,根據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我對學生的紀律、衛生、文明行為、學習用具、等情況每日與家長聯絡,做到“天天查、週週評、月月總結”。開展“爭葉子”評比活動,評出紀律標兵、文明禮貌標兵、勞動小能手……工作雖然瑣碎但對形成學生良好行為習慣起到了督促作用。但是檢查評比終究是外力,養成好行為習慣必須靠內因,為此把檢查評比與自我評價結合起來。如果學生把道德規範與本人的有關行為進行聯絡,對照評價,這對學生道德行為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導向作用。特別是自我評價,它是學生進步的力量源泉,只有自己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正確與否,才會產生美化自我行為的強大動力。

  二、說服教育法

  說服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激發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動機,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低年級學生主要是正面引導,講故事、看圖片等生動形象的辦法提高認識。中年級要給予典型示範,用榜樣去激發他們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自覺性。高年級學生自我意識較強,給他們更多的機會進行價值判斷,同時配合以高水平的說服教育。另外,說服教育要注意藝術性、趣味性,用趣味活動激發動機。如我班有的學生在完成作業中,做事不專心、磨蹭。針對這一現狀,我請做作業快的同學針對一天的學習和活動談體會和感受,並請做事慢的同學嘗試,使他們嚐到甜頭。由於把說服教育與趣味活動結合起來,學生積極性很高,做事磨蹭的現象減少了。

  三、榜樣示範法

  在培養行為習慣方面,榜樣法也尤為重要。列寧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是無聲的力量,是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典範,是行為規範化的模式。榜樣是活的教科書,具有生動、形象、具體的特點。對學生具有更大的說服力,更強的感染力,對學生形成良好習慣具有特殊的作用。小學生的一個心理特點就是模仿。他們可塑性強,給他們樹立什麼榜樣十分重要,如果用正面的典型給他們做榜樣,就可以激勵他們向積極的方向去努力,如:在遵守紀律方面,多給孩子樹立身邊的榜樣,挖掘每個孩子身上的優點及時樹立典型,孩子們都有爭強好勝心理,就會不由自主地以他們為標準要求自己,養成嚴格遵守紀律的習慣。榜樣還有矯正作用,它像一面鏡子,可以使學生經常對照檢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為。如:我經常組織學生參觀好的班級禮貌表現、組織紀律、集合、列隊、升旗、課間活動和放學排路隊等,直觀形象的教育,使學生能夠找出自己的不足,比較快、比較好地規範自己的行為。另外,教師和家長的榜樣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在孩子們的眼裡,教師是完美無缺的榜樣,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這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起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總之,我們的教育最終是對學生的行為發生影響,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它是對兒童進行德育的有力手段,同時在具體的培養中滲透著政治思想品德教育。養成教育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新人的關鍵環節,只有抓好這一環節,從實際出發,靈活機動地培養學生各種良好行為習慣,才能使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起來。

養成教育工作計劃9

  “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學生時期是人生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時期。這一階段養成的良好習慣對人的一生有積極影響。班主任在培養學生良好習慣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責任。本學期我就從以下幾方面展開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

  一 、注重良好習慣培養的時機

  1.時間上越早越好。

  習慣的培養越早越好。從開學的第一天開始,我就要著重觀察學生的衣著打扮、言行舉止;打掃衛生時,我要細心觀察學生打掃衛生是否積極,誰在無動於衷;全體同學做好後,我要認真觀察誰最專心致志......讓學生們認識到,班主任從一開始就在關注他們的言行。“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從一開始趁壞習慣還立足未穩,及時進行糾正,有利於良好習慣的培養。

  2.注意順序上的遞進。

  良好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於學生習慣的培養,要有耐心,有條理,有思路;循序漸進,循循善誘,才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一定不能囫圇吞棗,半途而廢。

  二、注重多方面習慣的培養

  1.行為習慣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要求學生做好行為規範之前,我要先為他們起到榜樣示範的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學生。然後再強調學生注意平時的言行舉止要得體,要適宜。對於長輩和老師,要報以尊敬和善的態度;對於同輩,要友善親切,團結互助。例如,上下樓梯靠右行;進辦公樓要輕聲慢走,不能大聲喧譁;進辦公室要先敲門,得到老師的允許再進去;上學放學要遵守交通規則;升旗集會時保持安靜等。

  “細節決定成敗,”我要堅持從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著手,讓學生從小事中明白“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從而漸漸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2.生活習慣

  “好的生活習慣有利於一生的身體健康。”對於學生,在學校裡就必須注重自己的衣著整潔,頭髮、指甲不要過長,不要在衣著上與他人攀比。自己的學習用品也要擺得整整齊齊。另外,生活在集體中,除了保持好個人衛生,還要愛護班級的衛生。做到積極做值日,不亂扔雜物。

  3.學習習慣

  (1)制定計劃的習慣。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應定期樹立目標,確立自己的趕超物件,給自己的前方豎一面紅旗。這樣有了目標就有了動力,就不會再感到無所事事,沒有壓迫感,而成績也在追趕目標的過程中提高了。

  (2)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辦事要講究效率,學習也是一樣。學生學習的主要時間在課堂上,而利用好課堂40分鐘就顯得尤其重要。認真聽講,注意力集中,積極思考是提高學習效率、成績優異的必備條件。為了讓整個班級在課堂上形成一種爭先恐後,積極發言的良好氛圍,要積極做好班級幹部和頭20名同學的思想工作,讓他們起好的帶頭作用。

  (3)積極完成作業的習慣。作業是對新知識鞏固複習的一個過程,是檢查自己一天的知識是否掌握了的過程,也是一個預習第二天功課的過程。我每天都佈置讀的作業,並且讓家長簽名,以便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並且及時檢查,查漏補缺。

  (4)養成正確書寫的習慣。現在的孩子也許是嬌生慣養,上課寫字時總喜歡趴在桌子上,儘管總是提醒,可還是堅持不了幾分鐘,於是我在開學初就強調寫字的“三個一”每節課嚴格把關,並分了小組進行比賽,定時對優勝小組進行表揚,鼓勵好的帶動差的。

  三、注重學校與家庭的有機結合

  一個人成長過程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只有這三方面的教育一致互相配合,保持教育影響的一致性、連續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也是如此,單靠學校教育是難以收到滿意的效果。而學生的主要活動範圍是學校和家庭,所以學校教育更應與家庭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不能只依靠學校一個陣地,要隨時和家長取得聯絡,做好家長工作,請求家長在家裡也要對學生進行良好習慣的培養,把家庭教育納入到學校教育的軌道上,成為學校教育的得力助手。例如,每天作業、課堂訂證讓家長簽名,這既能讓學生重視作業,按時訂正,也能讓家長及時瞭解孩子每天的學習情況。學生在家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也需要家長的及時監督、培養。相信只要學校和家庭達成共識,學生一定會養成良好的習慣。

  育苗有志閒逸少,潤物無聲辛勞多。教師教育學生是非常辛苦的,但教師默默的奉獻也是有意義的。播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養成一種習慣,收穫一種人生。我們今天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培養教育學生,使他們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對他們的一生,乃至於對整個人類社會,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養成教育工作計劃10

  播種行為,可以播種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穫性格。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根本保證。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擬訂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為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文明行為習慣和節儉習慣,堅持教育與管理、自律與他律相結合的原則,不斷完善學生日常學習與生活的準則,以教育為先導,以制度為保證,以檢查督促為抓手,以行為訓練為基礎,以習慣的內化與養成為目標,從基礎小事抓起,注意點滴積累,切實提高我校學生的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標

  1、透過“禮儀習慣”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長輩、禮貌待人的優秀品質,提高分清是非、美醜、善惡、真假的能力。

  2、透過“生活習慣”教育,使學生養成講秩序、講效率、講公德、有理智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3、透過“學習習慣”教育,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

  4、透過“節儉習慣”教育,培養學生在節儉意識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人力物力效能,使學生養成艱苦樸素的良好習慣。

  三、教育內容

  1、禮儀習慣

  ①尊重長輩,聽父母教導,不頂嘴,講話態度誠懇;

  ②接受長輩物品時要起立雙手接,受到讚揚時說“謝謝”;

  ③上學或外出回家見到父母、長輩有禮貌地問候,外出時向父母道別,說明去向;

  ④吃飯不獨佔獨吃,先讓長輩就座,吃完飯要對同桌吃飯的長輩或客人說“請慢用”;

  ⑤關心父母等長輩的身體,父母生病要問候,端水送藥,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⑥有客人來訪,接待熱情、周到,要使用“歡迎光臨”、“再見”、“下次再來”等禮貌用語;

  ⑦進校第一次見到老師,早上問早、中午問好,放學見到老師說“再見”,進出校門、上下樓梯遇見老師讓老師先行;

  ⑧上課回答問題先舉手,跟老師說話要起立,進辦公室前喊“報告”;

  ⑨同學要互助,不以強欺弱,不叫同學綽號;

  ⑩參加升降國旗,要嚴肅、莊重、衣著整潔。

  2、學習習慣

  ①課前要預習,學會帶著問題聽課;

  ②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靜待老師上課;

  ③上課座姿端正,書寫時握筆姿勢正確。手握筆的地方離筆尖一寸,眼睛離書一尺,身體離桌一拳;

  ④上課專心聽講,不亂說亂動,勇於提問,積極回答,抓重點,積極思考;

  ⑤作業要字型端正,紙面清潔,格式正確,不邊做邊玩;

  ⑥按時完成作業,做到獨立、耐心、細緻;

  ⑦學會先複習後完成作業,先審題再解答的習慣;

  ⑧考試答題要細心、準確、書寫規範;

  ⑨培養自覺學習的習慣。

  3、生活習慣

  ①早晨早起,不睡懶覺——做勤快人;

  ②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間、整理書包、吃飯行動快速——當利索人;

  ③吃飽飯、吃好飯、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不過早到校,上學不遲到,放學及時回家,不繞路,不貪玩,不在路上打鬧——做守時人;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腳,經常洗澡,經常剪指甲,穿戴整潔——講衛生;

  ⑥出入教室,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打鬧。有秩序上(下)操,站隊不擠、不搶、不拖、聽口令,動作快——守紀律;

  ⑦積極主動打掃教室,不帶零食入校,校園不亂扔碎紙,不亂塗亂畫,不隨地大小便——講公德;

  ⑧星期天、節假日有活動時間表,學習、休息、玩樂有條不紊——講條理;

  ⑨看電視按照家長和老師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講理智;

  ⑩在家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愛勞動;

  4、節儉習慣

  ①利用水、電及時關閉開關,節約一度電、一滴水;

  ②愛護書本,節約一張紙、一塊橡皮、一支鉛筆;

  ③愛護桌椅、門窗、板擦等物;

  ④愛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愛惜糧食,不隨便丟棄飯菜,不剩飯,節約一粒糧食;

  ⑥不隨便丟棄粉筆、掃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⑦正確支配零用錢,不吃零嘴;

  ⑧不向父母提出過高的物質要求;

  ⑨學習、辦事講效率,學會能用不同辦法解決同一問題。

養成教育工作計劃11

  為配合徐家溝小學“好習慣伴我行”養成教育活動的實施,讓每個孩子都能養成好習慣,讓好習慣伴隨他們一生,成為一生的財富,讓他們的精彩人生從好習慣開始,結合本班實際,特擬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文明禮儀

  【養成目標】:

  1、熱愛祖國,按時統一著裝參加升降國旗;堅持每天佩戴紅領巾。

  2、課間操,升降旗或大型集會,放學排路隊等做到“快”“靜”“齊”。

  3、堅持課前一支歌,做好眼保健操。

  4、見到老師、同學主動問好。

  5、自覺使用“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禮貌用語。

  6、不打架,不說不文明語言,公共場所不喧譁。

  7、不給同學起綽號,不歧視身體有殘疾的同學。

  8、不隨地吐痰、隨地丟垃圾,攀折花枝、踩踏草地。

  9、未經允許,不亂動亂翻別人的東西。

  【獎懲措施】:

  1、見到垃圾主動拾起或清掃一次獎星一顆。

  2、課前一支歌、眼保健操整齊的小組每人獎勵一顆星。

  3、未按時參加升降國旗、未佩戴紅領巾一次扣星一顆。

  4、打架、說不文明語言一次扣星兩顆。

  5、給同學起綽號、嘲笑身體殘疾同學一次扣星一顆。

  6、隨地吐痰、丟垃圾等一次扣星一顆。

  二、學習習慣

  【養成目標】:

  1、早上到校後,能立即開始早讀,不在室內外逗留、追趕。

  2、上課鈴聲響後,全體同學能迅速進入教室,做好課前準備。

  3、按時保質完成作業,及時改錯。

  4、課前認真預習,上課專心聽講,積極思考,課後及時複習鞏固。

  5、課外時間多讀書、讀好書,與圖書交朋友,堅持一天讀一篇好文章,一週背一首古詩,努力營造書香班級氛圍。

  6、珍愛自己的學習用品,根據課表帶齊帶足學習用具,不丟三落四。

  7、作業完成後從頭到尾檢查一遍,確認無誤後上交,作業乾淨整潔。

  【獎懲措施】:

  1、早讀認真、課前準備充分整齊的小組每人獎勵一顆星。

  2、作業整潔無誤一次獎勵一顆星。

  3、向學校網站、班級網站上傳優秀作文或向廣播站投稿一篇獎勵一顆星。

  4、學習用品丟三落四者一次扣星一顆。

  5、不及時改錯、不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作業者一次扣星一顆,並補齊相關作業。

  三、勤儉節約

  【養成目標】:

  1、愛惜自己、他人和集體的財物,輕關門窗,使用物品時輕拿輕放,不在課桌椅等物品上亂塗亂刻。

  2、不隨便向家長要錢,不亂買與學習無關的東西。

  3、節約用水用電,做到人走燈滅並關閉飲水機電源,用後能隨手關緊水龍頭。

  【獎懲措施】:

  1、主動關水龍頭、飲水機一次獎勵一顆星。

  2、值日生不關飲水機一次扣星一顆。

  3、亂買與學習無關的東西一次扣星一顆。

  四、講究衛生

  【養成目標】:

  1、勤洗澡洗頭、勤剪指甲、衣著乾淨整潔。

  2、定期整理和清洗書包,書包裡沒有與學習無關的東西。

  3、教室課桌椅擺放整齊,地面沒有垃圾。個人課桌椅潔淨,課桌周邊沒有垃圾

  4、教室設施實行專人負責制,保證全天無灰塵等雜物,比如:飲水機、圖書櫃、窗臺、講臺、電腦桌等。

  【獎懲措施】:

  1、教室桌椅整齊,地面乾淨,當天值日生每人獎勵一顆星,累計四次,該值日小組為“優秀值日小組”,每人獎勵花瓣一片(十顆星換一片花瓣);反之扣星一顆,並繼續值日一天。

  2、連續兩次抽檢書包、課桌、指甲、衣物等乾淨者獎勵一顆星,反之扣一顆星。

  3、教室設施責任人堅守職責獎勵一顆星,反之一次扣星一顆,並責成其改正,如屢教不改者,取消他為負責人,在短期內不再任命。

  注:做到一週一評比,一月一小結。每月被評為“好習慣之星”的同學將在教室的相關專欄貼入照片,以資鼓勵。

養成教育工作計劃12

  養成教育是我們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及文明行為習慣為出發點,有利於指導學生健康成長,本學期我班的養成教育計劃如下:

  一、在行為上引導,反覆訓練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前要預習,學會帶著問題聽課;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靜待老師上課;上課座姿端正,書寫時握筆姿勢正確。手握筆的地方離筆尖一寸,眼睛離書一尺,身體離桌一拳;上課專心聽講,不亂說亂動,勇於提問,積極回答,抓重點,積極思考;作業要字型端正,紙面清潔,格式正確,不邊做邊玩;按時完成作業,做到獨立、耐心、細緻;學會先複習後完成作業,先審題再解答的習慣;考試答題要細心、準確、書寫規範;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習慣。

  2、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重長輩,聽父母教導,不頂嘴,講話態度誠懇;接受長輩物品時要起立雙手接,受到讚揚時說“謝謝”;上學或外出回家見到父母、長輩有禮貌地問候,外出時向父母道別,說明去向;進校第一次見到老師,早上問早、中午問好,放學見到老師說“再見”,進出校門、上下樓梯遇見老師讓老師先行;上課回答問題先舉手,跟老師說話要起立,進辦公室前喊“報告”;同學要互助,不以強欺弱,不叫同學綽號;參加升降國旗,要嚴肅、莊重、衣著整潔。

  二、建立相應的評價機制,促進好習慣的養成

  根據同學們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評價方法的改變:班級設有值日班長記錄表。根據每週提出的好習慣具體要求,進行檢查評比。對一些經常要違規的同學也進行一些小小的“處罰”。比如:排隊不能做到快靜齊,就留下來進行單獨訓練;還有不能按要求做到離開教室桌面整齊的,及時指出讓其改正……

  三、充分利用時間,加大自我教育力度

  利用班隊活動、週會、主題班會等活動形式提高學生思想認識,矯正其不良習慣。利用每週星期一的升旗儀式、晨會和週會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說理教育,使學生的行為習慣始終不脫離學校要求。

  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人終身受益,因此,對學生進行行為規範訓練,必須持之以恆,像滴水穿石一樣,一點一滴,長年累月,使養成教育真正變成學生的內在需要,促使他們自覺養成各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

養成教育工作計劃13

  養成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和核心。養成教育是一個長期反覆的教育過程,結合恆山區教育局小學生好習慣“七個一”活動及恆山區20xx年養成教育工作計劃,特擬訂本學期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養成教育是我們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及文明行為習慣為出發點,以有利於指導學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狠抓落實,注重實效,形成特色,開創學校養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二、工作目標:

  1.透過校本課程“禮儀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師長、禮貌待人的優秀品質,提高分清是非、美醜、善惡、真假的能力。

  2.透過“生活習慣”教育,使學生養成講秩序、講效率、講公德、有理智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3.透過“學習習慣”教育,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

  三、教育內容

  以《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小學生守則》及《雞西市小學生好習慣“七個一”考核評價標準》為依據,提出以下好習慣養成內容:“每日一歌”“一項體育技能” “每天一次家務”“學具整理”“讀書”“課前一分鐘演講”“課前一分鐘口算”七個方面,以此來正面規範學生行為習慣。

  四、工作措施:

  1.全面教育,形成共識。

  利用班隊會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小學生守則》及《雞西市小學生好習慣“七個一”考核評價標準》,明確好習慣的內容,知道在學習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樣做,並提出要求,明確目標,建立我校全面的科學的好習慣考核評價標準。我校把好習慣“七個一”活動落實到專人負責,教導處每位主任各負其職,分片落實,並制定各自的要求,如:各年段的閱讀要求,各年段的寫字要求及各年段的家務活勞動標準。

  2.環境薰陶, 儒染行為。

  重視班級的環境薰陶,努力創設良好的風氣,在每天的“七彩晨讀”及寫字訓練過程中有輕音樂的薰陶浸染,為學生創造輕鬆的閱讀習字氛圍。班班建立圖書角,為學生營造良好地讀書氛圍。同時,學生在團結互助、寬容謙讓、熱愛集體等方面有進一步的認知和表現,使每一個學生在溫馨的大家庭裡健康、活潑、和諧、快樂地成長。積極開展有益的班隊活動,健全廣闊的學生陣地,如國旗下講話、黑板報、手抄報等以及結合學校的“優秀班級” “文明學生” 活動,一週一評選,從學生中樹立榜樣,在學生中評選出“文明標兵”、“禮儀之星”等等。

  3.強化訓練,內化行動。

  良好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對學生進行行為規範訓練,必須持之以恆,像滴水穿石一樣,一點一滴,長年累月,使養成教育真正變成學生的內在需要,促使他們自覺養成各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為了落實好習慣的養成,每週提出明確可行的要求。

  具體措施:

  (1)反覆強調、訓練,隨時檢查,經常講評,直至形成良好習慣。充分利用七彩晨讀檢查、寫字訓練檢查及每天的大隊部檢查,反覆召開會議,尋找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斷完善方式方法,加大評估力度,引起師生的高度重視;

  (2)認真執行,持之以恆,環環相扣地緊抓下去,有一種不厭其煩、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

  (3)注意抓好典型,反覆強化,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養成認真負責的態度。堅持長期恪守正確的行為習慣,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4、完善評價,促進發展。

  定期組織檢查評比,建立健全監督網,有計劃,反覆抓,確實能促進好習慣養成,但相應的評價機制更能快速促使同學們養成好習慣。根據同學們的實際情況,進行評價方法的改變:班級有專人負責。根據每項內容提出的好習慣具體要求,進行檢查評比。每天有值周生進行檢查並記錄,進行不定期地抽查,一週評比一次。

  養成教育儘管是老話題,但對於我們來說卻是一片新領域,只要我們同心同德,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就一定能夠開創養成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養成教育工作計劃14

  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習慣,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也是習慣。一個班級, 一個企業,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是如此,對於人的一生,更是如此。生而為人,每個人都需要踏踏實實地做人,而良好的做人習慣正是幫助我們構建成功人生所必需的。

  好習慣是一個人終身的財富。習慣是一個人的資本,你有了好習慣,你一輩子都有用不完的利息,你有了壞習慣,你一輩子有償還不了的債務。

  管得住自己,你是習慣的主人,管不住自己,你是習慣的奴隸,做主人還是做奴隸;全在於自己的選擇。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可見,中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至關重要!

  一、什麼是學習習慣

  所謂習慣,就是經過重複練習而鞏固下來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學習習慣,就是在不間斷的學習實踐中養成的那種自自然然表現出來的學習上的習性。

  學習習慣一旦養成,它便會以情不自禁、不期而至的方式持續下來,猶如物理學中的慣性力量。“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種自覺的學習行為,因而能提高學習效率”

  二、中學生必須養成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

  1.尊重與欣賞老師的習慣

  親其師,信其道。一個學生同時面對的各學科教師,長短不齊,在所難免。所以學生要學習好,除了我們老師努力提高能力水平,適應學生外,學生更要尊重老師,適應老師,並學會欣賞自己的老師。不同層次的老師,學生用不同的方式,眼睛向內、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適應,與老師共同進步。從現在適應老師,長大了適應社會。不會稍不如意就埋怨環境。

  2.自學預習的習慣

  自學是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就學習過程而言,教師只是引路人,學生是學習的真正主體,學習中的大量問題,主要靠自己去解決。

  閱讀是自學的一種主要形式,透過閱讀教科書,可以獨立領會知識,把握概念本質內涵,分析知識前後聯絡,反覆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識,形成能力。學習層次越高,自學的意義越重要,目前我國的高考為選拔有學習潛能的學生,對考生的自學能力有較高的要求。

  提前預習,是培養自主學習的精神和自學能力,提高聽課效率的重要途徑。提前預習教材,自主查詢資料,研究新知識的要點重點,發現疑難,從而可以在課堂內重點解決,掌握聽課的主動權,使聽課具有針對性。

  3.專心上課的習慣

  教與學應該同步,應該和諧,因此學生在課堂上要集中精神,專心聽教師講課,認真聽同學發言,抓住重點、難點、疑點聽,邊認真聽邊積極思考。哪怕是你已經超前學過了,也還是要認真聽,要把教師的思路、其他同學的思路與自己的思路進行對比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並在這過程中,儘量多理解記憶一些東西。

  4.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習慣

  對客觀事物的觀察,是獲取知識最基本的途徑,也是認識客觀事物的基本環節,因此,觀察被稱為學習的“門戶”和開啟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學都應當學會觀察,逐步養成觀察意識,學會恰當的觀察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

  “觀察”這兩個字有兩層意思,“觀”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觀察,對認識客觀事物毫無意義。要做到觀察和思考有機結合,要善於提出問題,要積極思考在學習過程中碰到的問題,積極思考教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透過大腦進行資訊加工,總結得出事物的一般規律和特徵.

  我們觀察事物,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回答問題,一般要求達到:有根據、有條理、符合邏輯。

  5.善於提問的習慣

  我們要積極鼓勵學生質疑問題,帶著知識疑點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學問、學問,學習就要開口問,不懂裝懂最終害自己,提問是主動學習的表現,能提出問題的學生是學習能力最強的學生,是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

  6.切磋琢磨的習慣

  《學記》上講“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問題要互幫互學,展開討論。每一個人都必須努力吸取別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象蜜蜂似的,不斷吸取群芳精華,經過反覆加工,釀造知識精華。

  7.獨立作業的習慣

  作業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自然延續,是學生最基本,最經常的獨立學習實踐活動,也是反映學生學習情況的主要方式。做作業的同時也時一種學習和積累的過程。中學的作業一般包括兩大部分,一是書面的,二是看書思考或實踐操作的。

  做作業的目的是鞏固所學的知識,是培養獨立思考能力,不是為了交教師的差,或是應付家長。有的學生做作業的目的不明確,態度不端正,採取“拖、抄、代.……等等”,會做的馬馬虎虎,不會做的就不動筆;有的學生好高騖遠,簡單的是會而不對,複雜的對而不全,這些不良習慣嚴重的影響了學習效果。所以我們要重視做作業,在做習題時要認真思考,總結概念、原理的運用方法、解題的思路、並且儘量多記憶一些有用的中間結論。

  8.仔細審題的習慣

  審題能力是學生多種能力的綜合表現。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材料內容,學會抓字眼,抓關鍵詞,正確理解內容,對提示語、公式、法則、定律、圖示等關鍵內容,更要認真推敲,反覆琢磨,準確把握每個知識點上的內涵與外延。

  同時還要培養自己能從作業,考試中發現自己的錯誤,及時糾正的能力。

  9.練後反思的習慣

  讀書和學習過程中,尤其是複習備考過程中,每個同學都進行強度較大的練習,但做完題目並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於將知識引申、擴充套件、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題之後的重要環節。

  一般說來,習題做完之後,要從五個層次反思:

  第一,怎樣做出來的?想解題採用的方法;

  第二,為什麼這樣做?想解題依據的原理;

  第三,為什麼想到這種方法?想解題的思路;

  第四,有無其它方法?哪種方法更好?想多種途徑,培養求異思維;

  第五,能否變通一下而變成另一習題?想一題多變,促使思維發散。當然,如果發生錯解,更應進行反思:錯解根源是什麼?解答同類試題應注意哪些事項?如何克服常犯錯誤?“吃一塹,長一智”,不斷完善自己。

  10.複習歸納的習慣

  複習就是消化知識,加深理解和記憶,達到舉一反三。複習也就是透過對知識,對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提煉,進行歸納整理,使零碎的知識,分散的記憶得到一個串聯,從而學生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重點化,避免前後知識的脫離與割裂。

  ,中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複習是有規律的,複習必須及時,否則超過了人的記憶極限點再去複習,將要多花幾倍的時間,而且效果不好。因此必須有計劃的不間斷地複習。

  每天儘量把當天的東西都複習一遍,每週再做總結,一章學完後再總的複習一下。對記憶性知識的複習,每一遍的用時不需多,但是反覆的遍數要多,以加深印象。每章每節的知識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識體系,課後必須有小結歸納。

  對所學知識進行概括,抓住應掌握的重點和關鍵。對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學習一個專題,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識點連成線、輔以面、結成網,使學到的知識系統化、規律化、結構化,這樣運用起來才能聯想暢通,思維活躍。

  11.整理錯題集的習慣

  平時要把有什麼疑問或是弄錯的地方隨手拿張紙記下,經常看看,看會了、記住了才扔掉。有價值的就用專門的本子記下,並找些可以接受的型別題、同等程度的相關知識點研究一下它們的異同,解題的技巧和辦法。

  12.客觀評價的習慣

  學生應養成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正確對待成功與挫折,正確對待考試分數的好習慣。若學生能客觀地評價自己和同學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 是一種健康心理的體現。只有客觀地評價自己、評價他人,才能評出自信,評出不足,從而達到正視自我,不斷反思,追求進步的目的,逐步形成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觀。

  同學們,好的學習效果、好的學習成績從培養良好行為習慣開始,這幾乎是一個人人皆知的道理,希望同學們儘快養成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諾貝爾獎獲得者、智利詩人米斯特拉爾說:“許多需要的東西我們可以等待;但是學生不能等,他的骨骼正在形成,血液正在生成,心智正在發育,對學生我們不能說明天——他的名字是今天!”

  那麼,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情做起,在生活和學習中培養自己一個又一個好習慣,讓好習慣伴隨我們終身,成為我們走向成功、走向輝煌的一個又一個五彩的階梯!

養成教育工作計劃15

  一、指導思想:

  小學生,特別是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剛從幼兒園步入小學,在行為習慣上存在很大的可 塑性,許多好習慣都尚未養成,他們就像一張白紙,等待著教育者在上面勾勒出豐富的內容。所以一年級是學生各種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只有在良好的行為習慣 的保證下,學生才能學會認知、學會合作、學會做一個合格的小學生,最終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他們必須靠家長和老師的引導來認知世界。我堅持從實踐出發的 原則,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小學生守則》等作為確立養成教育內容的主要依據。經過大家集思廣益,初步歸納出了適合一年級學生特點需要的10種道德 行為習慣,像愛國、守紀、待人、勞動、愛護公物、關心集體、助人、勤儉、刻苦奮發、團結友愛等,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質,諸如誠實、虛心、正直、寬容、自尊、 自愛、自信、自強等,這些都是道德教育範圍以內的,也是小學生力所能及的。

  二、活動開展目的意義:

  播種一個信念,收穫一 個行動;播種一個行動,收穫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收穫一個品格;播種一個品格,收穫一個命運。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真接影響到學生的一生,為此,我根據 學生實際情況,組織開展良好行為習慣養成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學生的健康成長鋪平道路。

  三、活動內容:

  1、熱愛祖國,關心時事,收聽收看新聞,瞭解國內外大事。

  2、自覺參加學校的升旗儀式,尊敬國旗、國徽,唱國歌聲音洪亮。

  3、熱愛班集體,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愛護公物,熱心為集體服務。

  4、同學之間友好相處,互相幫助。

  5、尊敬師長,有禮貌。見老師能主動問好;對家長稱呼“您”;不頂撞老師和家長;

  6、使用文明用語:“謝謝”、“對不起”、“你好”等已成學生口頭語、

  7、遵守學校規章制度,不罵街,不打逗,不欺負弱小。

  8、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法規,走人行橫道,不亂穿馬路。

  四、教育計劃:

  (一)學習習慣:

  1、課前要儘量早點進教室,擺放好學習用品,靜靜的坐在座位上等待上課。離開教室整理好桌面。

  2、課堂上積極表現,大膽表達出自己對問題的想法,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經常參加集體活動,可以使自己變得更開朗、更樂觀,還可以交往更多的新朋友。

  (二) 充分利用班隊會及晨會的時間學習《一日常規》,《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並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知道什麼行為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 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在班級內設立“小小監督崗”,專門負責監督檢查學生的日常行為,並在班會時間進行一週總結,透過監督崗的彙報,評出“最 佳拇指獎”“文明禮儀之星”等,對錶現不夠好的學生,及時進行點撥,指導,加強教育。

  (三)合理利用升旗儀式,重大節日,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舉行一些有意義的主題班隊會,使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養其愛國主義情感,同時,讓學生在各種活動和勞動中學會合作,學會生活。

  (四)充分發揮各項活動中的教育陣地的作用,增強學生的榮譽感,使學生心中有他人,有集體。

  總之,一年級是學生良好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他關係到學生今後的成長,關係到學生在做人、求知的過程中,由他律向自律的過渡,更關係到我們今後為社會輸送的勞動者的基本素質。

【養成教育工作計劃】相關文章: